第一篇: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难
我校认真贯彻上级精神,落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自查自纠“庸懒散奢”等不良之风,活动取得一定的成效。通过活动开展,同时发现学校管理中仍存在如下难点问题需要思考和解决:
教师队伍中存在极个别工作作风不够端正的“老油条型”教师,他们个人身上慵懒的工作作风,一方面影响了其本人的工作效益,另一方面对教师的办公文化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这种不良作风一般表现为对学校布置的工作执行力不足,工作拖沓,完成工作“任务式”,只求完成,不求质量。像这样的教师,我们应该如何通过相关制度去约束他们?或者调动起他们的工作积极性?
XX小学
2014-04-09
第二篇:学校存在的困难情况(范文模版)
学校存在的困难情况
近几年,在上级政府和主管部门的大力支持下,特别是全面实施“两基”攻坚战略以来,学校基础设施建设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师资水平得到很大程度的提高,在校生人数不断增加,学生综合素质得到全面发展,为玛沁的繁荣与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随着“两基”工作的不断深入,我校现有的校舍、师资、基建等办学条件已经不能满足日益增长的学生所需,成为制约我校长远发展的瓶颈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基础建设方面 1、2007年我校拆除80年代所建的土木结构教师住房4排38间,消除了我校教师住D级危房的安全隐患,但教师住房问题至今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绝大部分教师在校外或租房居住,加上我校校园围墙、厕所等多处出现倒塌、裂缝,虽经过几次维修,但给寄宿制学校的教育教学质量和日常的安全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
2、我校只有一栋学生公寓楼房,每间房屋都安排12—20多人,只能满足现有的在校生住宿所需。由于学校无法安排多余的学生在校住宿,在今后的招生工作中将严重制约学校的进一步发展。
(二)教师紧缺方面 我校的师生比为1:22,加上寄宿制比普通学校管理难度大,给我校的教育教学和安全管理带来较大的工作难度;特别是专业教师的紧缺,致使工作效率低下,我校现在急需的专业教师有英语、音乐、美术、计算机、生物、化学等教师。
(三)校园道路硬化、绿化方面
由于受本地区气候环境等多种因素影响,使我校校园绿化建设发展极为缓慢。我校的校园绿化起步较晚,校园硬化、绿化建设几乎为零。解决对校园主要道路硬化及美化校园环境所需经费是我校构建标准化校园的一个瓶颈问题。
(四)体育设施简易、陈旧
我校只有一个简易篮球场和一个沙石路面的足球场,健身器材等体育设备几乎为零,给我校师生体育活动的开展以及校园美化等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
以上问题是我校在长远发展,提高办学条件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实际困难,希望上级部门能结合我校实际,给予逐步解决为感!
第三篇:大河边完小学校基本情况及存在困难
大河边完小学校基本情况及存在困难
一、学校基本情况
大河边完小位于元谋县新华乡北部大河边村委会西河村,地处偏远、贫困山区,距离新华乡政府约12公里,交通不便,条件艰苦,学生来源于大河边村委会11个自然村,学校现有6个义务教育教学班(1—6年级各1个班)和一个幼儿班,在校学生93人,专任教师7人(其中1人支教),后勤工作人员2人(其中临时工1人),是大河边村委会唯一的一所小学,肩负着全村委会小学教育和幼儿教育的重要使命。
二、学生基本情况
全校93名学生中少数民族学生71人,在学校住宿学生 75人,在学校就餐学生43人,其中,原光辉村委会4个村的学生上学路途遥远,上学、返家都需要家长接送,特别是最边远的灰旦、白沙地两村,西连大姚,北接永仁,从家中到学校要走5个小时的崎岖山路,他们中最小的才6岁,读书真的非常不容易。
三、学校存在困难
1、学校缺少音响设备,每年六、一,元旦,不利于师生开展文娱活动。
2、学生食堂达不到餐饮服务相关标准,主要是缺少一台冰柜、一台切菜机、一台消毒柜,不利于学校后勤工作的开展。
3、学生课桌椅陈旧、破损,急需更换。
4、教学设备差。(1)没有投影仪等多媒体教学设备。(2)没有电子琴等音乐教学设备。
新华乡九年一贯制学校大河边完小
第四篇:基建管理存在的困难及对策
基建管理存在的一些困难-----一是感觉现在的基建工作外部环境日趋严峻。站址和线路通道已经成为制约电网建设的首要因素,征地、拆迁、跨越铁路和高速公司等越来越困难,时间难以控制。各地补偿标准 不统一,施工和征地补偿协调,对项目建设成本、工期和工程管理造成较大的压力。物权法的深入实施,拆迁条例的修改,农民维权意识和要求的不断提高,为工程建设的外部环境增加了难度。
二是标准化建设有待深化 部分工程施工项目部监理项目部和业主项目部标准化工作落实不力,业主项目部建设部扎实,业主方管控责任落实不到位,体系有效运转存在差距,基建信息化建设基础差 难度大 时间紧 任务重
三是安全管理存在风险 部分项目落实国网公司和省公司安全管理要求打折扣 安全检查流于形式,整改不到位,线路工程现场巡视和旁站存在盲点,对存在的安全风险掌握不够,现场安全管理形式化倾向值得警惕,不少项目存在重资料,轻现场,重检查轻整改,重布置、轻落实等现象,分包商与合同签订方名称不一致现象时有发生
四是质量管理需要进一步改进 输变电设备市场竞争激烈,个别设备制造商水平不高,设备监造存在管理薄弱环节,为电网安全稳定运行带来隐患,部分单位对质量和工艺关系的把握有偏差,篇目重视表观工艺,忽视实体质量,国网公司发布的标准工艺推广不到位,质量工艺水平不平衡,总结推广标准工艺的机制不健全,工艺设计开展不到位,质量工艺的稳定性差,五 基建队伍建设必须加强 人员结构性紧缺的矛盾依然突出,基建系统安置了较多的主页富裕人员,但懂技术,善管理,实际工作经验丰富的人才匮乏,部分业主项目部选用人员无资格证书,未从事过基建行业,关键 岗位人员不能常驻现场,个别人员兼职较多,人员素质不高的现象较为突出,部分监理单位人员持证率低,经验和能力离公司要求有较大的差距,基建单位分包多,外用工多,作业人员随意性和流动性大。
九个方面强化基建管理水平-----
(一)突出落实抓管控,提升安全管理水平。
巩固基建安全管控体系。强化现场安全管控能力。强化安全管理标准执行、现场风险控制措施、分包安全管控和基建安全信息管理;落实基建安全管理标准
化体系、安全管理策划、施工安全性评价,加强分包单位安全管理、工程现场风险管理,严格落实现场安全措施和安全工作要求;加强安全交底管理,对交底过程实行录音录像;提高业主项目部对项目安全的管控能力、提高监理项目部对施工安全的过程控制能力,实现对工程现场的有效管控。
(二)突出均衡抓能力,提升项目管控水平
均衡完成电网建设任务。强化对重点工程的里程碑节点的细化、督导和落实,实现项目有序均衡推进,避免项目前松后紧带来的费用和安全风险的增加。
提升项目建设管控能力。以设计管理为重点,抓项目前期策划和后期投产评优考核两个环节,重点强化施工过程中外部环境问题协调;
(三)突出机制抓协调,提升前期工作水平。
全面推进重点项目前期工作。完善属地协调机制。做好电网建设环保工作。
(四)突出过程抓标准,提升质量工艺水平。
强化质量工艺过程控制。强化达标创优工作。全面执行标准工艺。
(五)突出机制抓源头,提升造价控制水平。
落实激励约束机制。针对国网公司下发的设计、施工、监理激励约束机制,研究制定实施细则,对各参建单位严格考核,考核结果与设计、施工、监理合同最终结算挂钩,奖优罚劣,引导各责任主体增强履责意识,提高工作绩效。
抓设计源头作用。在现有标准设计的基础上,进一步细化设计、完善模块,实现新建项目设计和建设的菜单化、标准化;制订工程量管理的相关制度,以工程量管理为载体,促进设计方案的优化,控制工程造价;规范重大设计变更和签证管理。改进造价管理方法。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模式,建立结算监督管理平台,推广工程分部结算模式,开展输变电工程通用造价修订与应用工作。
(六)突出应用抓设计,提升技术创新水平。全面应用标准化成果。提升技术创新水平。
(七)突出集约抓规范,提升物资管理水平。加强物资计划管理。规范招标采购管理。
(八)突出执行抓评价,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
提高标准化建设执行力。突出抓好业主、施工、监理项目部建设,重点抓好项目管理策划、建设外部环境协调、工程现场安全质量管控、合同执行管理与资
信评价、工程进度款审核与工程结算、工程信息与档案管理等标准化管理执行工作。
推进基建信息化管理。切实做好基建管控模块推广实施工作,确保各类数据的准确、完整、真实,各项业务流程运转正常;
(九)突出协调抓重点,加快重点工程建设步伐。
完成重点项目建设协调任务。完善外部环境协调机制。进一步完善与市发改委、市交通厅的备忘录协作机制,争取各级政府和相关主管部门的支持,出台支持性文件,建立长效机制;积极主动与铁路、公路、石油(天然气)管线等建设项目的沟通协调,保障公司合法权益,力争实现多方共赢。
第五篇:纳税评估中存在的困难策略
纳税评估作为一种税收中期监控的有效管理手段,在现代税收征管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大,在提高征管质量,优化新征管模式方面展现出了独特的优势。当前,随着全球经济化、信息化的迅猛发展,深化税收征管改革迫在眉睫,作为深化改革中的新生事物,纳税评估的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如何正确认识和开展纳税评估工作,使其更好地为深化税收征管服务,已是当今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现对纳税评估工作运行初期存在的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做一探讨。
一、目前纳税评估中存在的问题
(一)纳税评估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纳税评估工作是一项业务性较强的综合性工作,要求税务机关对纳税人的涉税信息全方位、大容量、多角度地搜索和掌握,要求评估人员依据国家的税收政策及自身综合知识和素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从多层面对税源状况、纳税行为进行细致的案头分析,逐步审定申报数据的真实性、合法性。这就要求评估人员应具备较高的政治业务素质。但是,目前评估人员的业务素质参差不齐,不善于从掌握涉税信息中找出蛛丝马迹,挖掘深层次的问题,使很多评估工作流于形式,停留在看看表、翻翻账、对对数的浅层次上,评估工作的中期监督作用没有充分发挥。
(二)纳税评估指标存有一定局限性。现行的纳税评估指标体系是确定行业内平均值,实际上是企业真实纳税标准的一种假设,一般这种评估指标的测算结果都直接与行业正常值进行比较,也就是说该企业被测算的指标只要处于正常值的合理变动幅度内,就被认为已真实申报,实际上,评估对象的规模大小,企业产品类似多少等因素都对“行业峰值”产生较大影响。另外,单凭评估指标测算和评价很难合理制定申报的合法性和真实性,企业还经常受到所处的环境、面临的风险、资金的流向等诸多因素的影响。纳税评估指标体系的局限性,制约着纳税评估工作的效果和开展方向。
(三)纳税评估与征收、稽查各环节的关系不够理顺。纳税评估作为一种新的税收管理手段,与征收、稽查环节有着密切的联系。首先,评估工作是建立在深化征管改革的基础之上,若没有一定征管基础,纳税评估将是无源之水,而评估工作反过来又对加强税收监控起到促进作用;其次,评估工作是介于征收与稽查间的“滤网”,能够解决一般性税收违规问题,缓解稽查压力,增强选案准确性,有利于稽查“重点打击”作用的充分发挥。目前,评估工作还处在探索阶段,在与征收、稽查等环节的联系过程中,因工作衔接、资料传递等程序没有一种明确的机制加以限制,常常出现一些问题,具体表现为评估与征收的不理顺、评估与稽查的不理顺。
(四)信息渠道有待于进一步拓宽。纳税评估工作开展的基础和前提,是国税机关内部各岗位在日常征管工作中整理形成的各种资料、数据,以及外部单位提供的信息资料。因此,资料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着评估工作的效率和成果,但是国税部门日常形成的数据资料真实性较低,成为制约评估指标准确性提高的限制因素。另外,在设计时,部分相对指标也存在着与评估项目相关性不足的问题。
(五)评估工作的作用未得到充分发挥。现阶段的评估工作的对象和方法只限于对增值税的评估。针对日常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从对增值税异常申报入手,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增值税异常申报的恶性蔓延,取得了较好的管理效果。但是国税部门管辖的税种不仅限于增值税,还包括消费税、所得税,随着税制改革的不断发展,这两个税种在国税部门组织收入中所占比重越来越大,因此,亟需在对增值税纳税评估的经验基础之上,尽快探讨对消费税、所得税的纳税评估指标分析体系和评估方法体系。
二、提高纳税评估质量的几点建议
(一)强化培训,提高评估人员的综合业务水平。在实际工作中,首先应选择综合素质较高的人员从事评估工作;其次,坚持学习经常化、制度化,使评估人员在日常工作中多学习、勤实践,精通业务知识,掌握各项税收政策,熟悉企业财务制度,精通财务核算方法;第三,要加强对纳税评估人员的培训,对评估工作涉及的税收业务、财务管理、计算机相关知识进行系统学习,不断提高评估人员素质,培养出一批能够胜任评估工作的“专家”。
(二)合理改进完善评估指标体系,避免机械地运用现行分析指标。对指标体系中用途不大的可以不用,在实际工作中总结出的实用指标也可以使用。评估过程中,除进行大量的指标测算、数据比对等定量分析外,还要使评估人员对行业、企业情况做详细了解,将定性分析的纳税评估与定量分析的纳税评估有机结合。
(三)建立一种机制,理顺两个关系。建立一种机制,明确出三个环节间资料传递的步骤、时间限制、责任单位,纳入征管流程,并以严格的督查考核促进落实。具体为:一是要征收监控、管理服务、税务稽查及时将纳税申报资料、发票稽核、财务资料等有关资料传递到评估岗位;二是要做好评估结论,相关环节要配合落实并将结果及时向评估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