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非理性繁荣下的房地产市场博弈及其改进
非理性繁荣下的房地产市场博弈及其改进
5月17日,中央政府出台了“国六条”,以试图遏制近期暴涨的房价。部分大城市房价暴涨,说明前两年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已基本失灵。
由于部门之争与地方政府利益而缺乏政策协调和有效执行,后续措施不到位,显现迟疑,引起市场猜疑,加剧开发商和地方政府的博弈行为。
一方面,中央试图调控过热的房地产市场,另一方面,一些地方政府则伙同开发商,百般抵制,冲消前者的影响。你说房地产投资过热;他就说只是局部的,本地区并不存在。你调控土地供应,控制房地产信贷;他就强调需求是城市化的真实反映,调控应因地制宜,并暗自批地。你说稳定房价,他就咬定土地供应是刚性的,房价只会涨不能降……不一而足。究其原因,是因为在“城市化”、“经营城市”、“人民币升值必定带动地产升值”各种似是而非的说法下,隐藏着房地产供给方和少数投机者追求暴利的动因,也难怪“国六条”这次明确敦促处于调控关键地位的城市政府切实把房地产调控纳入目标责任制。
长期以来,房地产一直就是公众的热门话题。尤其是从2003年宏观调控以来,各方争论涉及房地产市场体制及相关税收、金融、土地管理、外汇管理,甚至财政、政治体制上的缺陷,还触及市场秩序的问题等方面。
并且,争论不仅仅暴露出公众和开发商、开发商和政府之间的矛盾,更主要的是政府和公众的矛盾,因为政府控制着土地和资金两大要素,且在市场化的名义下放弃提供廉租房、低息贷款、土地开发规划、供应与有效补偿、规范与监管市场次序等社会责任,放任公众与开发商博弈。其结果是:住房供应结构的矛盾突出、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房价非理性上涨。
房地产市场已成为社会各方利益再分配的主要场所,正在深刻地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持续性与金融的稳定性,也影响着全社会的公平与和谐。如果仅仅看到其刺激经济发展的效应,忽视其相关的负面效应,不明确政府自身的责任,及时调整目前的发展模式,那么改革与发展的成果就难以真正为大多数人分享。
城市化一直被当作支持房地产市场长期发展的刚性需求的因素,而被选择成为经济增长的支柱产业后,房地产也成为主要的投资领域。但所谓城市化是长期的过程,也具有极强的地域性与差异性,不可能在短短几年内集中在少数大城市实现。因此,城市化也不应成为个别城市获取地产暴利的借口。而且强调此类需求的刚性也并不能改变市场短期的结构性矛盾,就如同东南亚几年前发生的那样。
在土地和资金等关键要素都为政府所控制的格局下,借口“市场化”而反对调控其实是放弃政府责任的托词。对于住房这类特殊商品,政府既要通过市场化手段满足部分个性化需求,又要采取财政、社会管理等方面措施,为居民提供基本的居住条件。可以说,这次中央政府的决策能否有效贯彻,成为检验地方政府是否与其保持一致的试金石,也成为考验其是否具有执行力的关键。虽然本次调控是针对个别大城市的,但不能以因地制宜作为某些地方政府再次推脱和抵制中央调控的借口。
况且,目前银行的信贷结构过度依赖房地产孕育着极大的风险。截止2005年末,房地产业的不良贷款余额已达到1093亿元。显然,随着房价波动和居民收入变动,房地产贷款将逐步暴露出风险。
面对房地产市场反映出的复杂矛盾,各级政府均需加强调控能力,既要调节短期的市场运行,加强市场次序的监管,又要完善与房地产市场相关的各项制度。
短期内,各级政府一要尽快建立全面、及时、准确的楼市资料统计、监测系统与信息发布体系,针对“提前登记、集中开盘、分期销售”制造供不应求假象的售房模式,率先在大城市建立房屋销售信息及时上网登记制,逐步推广。制止房产销售中的欺诈,打击违规交易、囤积房源和哄抬房价的行为。二要停止为预售未竣工住房发放按揭贷款,将收取预售定金限制在总销售额的30%以内,建立专门账户管理预售房定金,保证专款用于住房建设。三要建立和完善住房二级市场和租赁市场,允许已售公房全部上市交易,对住房开发及时实行全过程监管,确保土地开发、规划、住房建设、销售各个环节都在法律和政策的范围之内,尤其要监控其土地规划开发与住房符合当地城市的长远需要,住房销售优先保证本地居民的居住需要,以及住房质量能够达到和维持设计的水平。四要加强城市规划管理,制定低价商品房、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的最低供应比例在住房开发中的最低比例。
五要针对囤积土地和房屋,扰乱市场的行为予以打击,而不能仅以罚款了事,严格限制违法者在未来的土地批租、项目开发、开发贷款等方面的市场进入资格。六要对房地产开发企业及相关的评估、经纪等机构和从业人员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对重点房地产企业进行税收稽查,对土地、规划、房屋管理等部门与金融服务机构的商业贿赂实行重点监控和查处。七要建立各级政府与国土、城建、金融、税收、纪检监察等部门的行政首长问责制,将土地规划开发与房地产市场管理纳入考核范围,对于房地产市场管理中失职渎职,引发重大事件,造成负面影响者予以处罚。
长期而言,则应从以下相关方面完善制度建设,一是进一步完善中央与地方政府财税管理体制,消除地方政府过度依赖房地产开发的利益动因。二是保证各类住房的有效供应,完善住房二级市场与租赁市场,引导各类真实有效需求,抑制不合理的投资需求。三是完善土地供应制度,建立土地开发使用的及时跟踪制度,各级政府要及时将土地开发与城市建设的详细规划公开披露,并报同级人大批准后方可实施,事后也应向其报告并获得认可。同时,建立土地转让金专门账户,由同级人大和上级政府部门实施审计、监督,将一次性支付的土地转让金逐步改为一年一付,并主要用于拆迁地的农民和城市居民的补偿。四是建立住房产权登记与信息联网制度,实现与银行的个人征信管理系统和个人税收管理系统的联网,逐步实现全国多种网络的联接。五是针对长期以来国民将财富理解为不动产而将过剩资金用于购买房屋,且缺乏必要的税收调节和引导的状况,应加强房屋交易税和所得税的征收,并加快物业税的设计和征收。六是针对房地产过度依赖银行信贷,银行信贷也过度依赖房产贷款的现状,要建立和完善房地产金融体系,改革住房公积金体制,将其改造为住房抵押贷款银行,以国家开发银行为主导,组建抵押贷款证券化公司,并鼓励邮政储蓄银行参与其中,拓展住房按揭贷款保险业务,建立个人按揭贷款风险评估体系,严格控制按揭贷款的首付比例。同时,对于过剩的社会资金,则应加大保险产品的开发,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消费倾向,拓展消费领域;进一步发展投资基金与资产证券化市场,为过剩的资金拓展投资渠道,也为按揭贷款提供分散风险的途径。七是建立外资进入房地产市场的统计监测体系,适时按资本项目实行管理。
总之,健康发展的房地产市场有赖于多项相关制度的配套与协调,可谓任重道远。
第二篇: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非理性繁荣》读后感 光信1001陈嘉懿
关于这本书我并没有像以往一样去买一本而是直接在网上下载的电子文档来读的。首先,先简单介绍一下这本书吧。《非理性繁荣》书名取自美国联邦准备理事会理事主席葛林史班1996年底在华府希尔顿饭店演讲中,谈到当时美国金融资产价格泡沫时所引用的一句名言。从那时起,许多学者、专家都注意到美国股市因投机风气过盛而引发的投资泡沫现象。英国《经济学人》杂志甚至多次预言美国的投资泡沫将破,可是每当美国股市有衰竭的症候时,就会有另一股投机热潮注入,让股市得以暂时维持不坠,直至近日方有软着陆的迹象。在《非理性繁荣》(第二版)中,罗伯特·希勒教授对2000年第一版的内容进行了适时的修正和更新,重新阐述了市场波动这一给他带来国际声誉的主题。希勒在第二版中开辟了一个新的领域,他以一种更加清晰和彻底的方式向我们展示了那些可能动摇经济运行和严重影响人们生活的市场泡沫的产生和破灭。
在第一版中,希勒教授成功地预言了股市的下跌,而在本书中,他将研究扩展到了目前炙手可热的房地产市场,用了一章的篇幅来论述美国国内和国际房价的历史走势。
在本书中,希勒通过大量的证据来说明,如果20世纪90年代末的股市,目前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中隐含着大量的泡沫,并且最终房价可能在未来的几年中开始下跌。他认为,2000年股市泡沫破灭之后,许多投资者将资金投向房地产市场,这使得美国乃至世界各地的房地产价格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上涨。因此,非理性繁荣非没有消失,只是在另一个市场中再次出现。
在第一版的基础上,希勒教授描述了金融市场波动的心理根源,并且着力列举和论述了自由市场经济中,资本市场所固有的不稳定性。比如,艾伦·格林斯潘著名的“非理性繁荣”演说给人们带来的影响。他认为,最终摆脱这种困境的途径在于社会制度的改进,比如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增加保险品种以保障人们的收入和住房,以及更加分散化的投资选择。就像该书的第一版一样,《非理性繁荣》的第二版一定会吸引更多的人阅读和讨论。
《纽约时报》的保罗·克鲁格曾这样评价这本书曼罗伯特·希勒先生揭示了金融市场非理性的一面,在这方面,他比同时代的其他任何经济学家做得都多。” 罗伯特﹒J﹒希勒著于2000年的《非理性繁荣》,正是一本分析美国上世纪末股市繁荣现象,以及整个20世纪美国股市发展的重要作品。“非理性繁荣”一词,源于美国联邦储备委员会主席艾伦﹒格林斯潘。1996年12月5日,面对全球股市的持续繁荣与大幅上涨,作为当时美联储主席的格林斯潘在华盛顿对当下的股市做出了“非理性繁荣”的判断。这一判断震惊了世界,被称为“格林斯潘震撼”并导致欧美股市暴跌。但在这之后,美国股市出现了长达三年的大牛市,道﹒琼斯工业股票指数(道指)从6500点一路上涨至12000多点,格林斯潘对股市的判断被彻底否定。从那以后,格林斯潘就对全球股市三缄其口,就连当年纳斯达克股市上涨至5100多点、市盈率已达850多倍时,格林斯潘也没有对股市发表任何评论。
2000年,希勒使用“非理性繁荣”为题著书,成为当年投资类图书经典。此时,道指突破了11700点,距离1896年5月26日公布时的40.94点,增长了286倍;距离1972年11月14日的1003.16点,增长了11.7倍;距离1995年11月21日的5023.55点,增长了一倍。即便是在道指诞生一百年的2006年5月间,指数也在11000点区间。从这个总体趋势上来看,股市一直向上,走向繁荣。但是,1929年股市崩盘,直到60年代才再次回到原来的点位;70年代的股灾,也是到了90年代初才再次回到原来的位置。和中国股市18年间五次起落相比,美国的股民可谓是既有幸福的一代,又有痛苦的一代;而中国的股民,却只是悲喜交加的一代。
这本为2000年处于网络股和科技股泡沫中的美国投资者所写的书,善意地给出了这样一个结论:
“公众常被认为学会了股票在下跌之后总会反弹这个基本常识。我们已经看到,许多证据证明大部人是这样想的,但是他们想错了。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许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迷许多年。
“公众常被认为了解到,从长期看股票总是优于其他投资,比如债券,所以长期投资者投资股票会好一些。我们看到,有证据表明大部分人都是这么想的,但他们又想错了。在数十年的时间里,股票并不比其他投资优越,也没有理由相信它将来也会这样。
“公众也常被认为了解到,股票投资聪明的做法在于选择共同基金,因为它们了解市场的变化。我们发现大部分确实是这么想的,但是他们又一次错了。选择业绩良好的共同基金所获得的收益比投资者想象得要少。”
既然被评为最佳读物,至少说明讲得内容得有一些道理能够支持结论,并且说服了一些读者。作者列举了12条主要原因用以说明2000年牛市的形成诱因,社会力量如何形成了一个天然的放大机制以推动牛市不断走高,新闻媒体和新经济思想如何扮演关键性角色,以及投资者群体又是如何一起在人性的作用下共舞狂欢。放在2008年的春天来看,除了12条诱因的其中二三要对其略略地调整之外,其它的一概不动,我认为应该也可以对当下中国的股市进行完整地诠释了。
价值投资的先行者,巴菲特的师傅格雷厄姆经过多年的打拼,格雷厄姆联合账户到1929年为止资金已达250万。但是随后的崩盘以及之后的危机接踵而来,尽管格雷厄姆非常小心谨慎,还是在1930年损失了20%。以为最糟糕的时候已经过去,他又贷款来投资股票,然而所谓的底部一再被跌破,1932年联合账户跌掉了70%之多,格雷厄姆也濒临破产。痛定思痛,格老力著《有价证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一书,是对1929年西方世界经济大萧条深刻反思的产物,奠定了格老作为美国及至世界的证券分析家与投资理论家的地位。年轻的巴菲特看了1942年格老的又一部力作《聪明的投资人》 之后,毅然决定选择哥仑比亚大学就读并终生追随格老。
格老虽有价值投资理论,但生不逢时,30年代的大萧条和40年代的世界大战使其无用武之地。但是巴菲特幸运得多,格老的理论让他四十余年来大放异彩,直至登上世界首富的宝座。巴氏1963 年收购并改组了Berkshire Hathaway公司,使其成为他的投资利器。但是不幸的事情还是没有放过他和其它任何投资者:70年代的两次世界性经济危机以及水门事件的双重打击,使美国工业生产下降22%,失业率高达11%,通货膨胀率达到18%,道琼斯工业平均指数
从1973年1月的最高点1016点下跌到1974年底的557点,纽约股票交易所市值下跌了40%。1974年巴菲特的个人财富也缩水超过50%。自1982年底美国经济摆脱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进入复苏以来,美国已经历了长达95个月的经济扩展,创下了举世瞩目的和平时期持续时间最长的经济扩展记录。80年代初期,股票价格开始回升,到1987年8月份道指达到2722点。10月19日,华尔街爆发了历史上最大的一次股票崩溃,单日跌幅达22.6%,巴菲特损失了市值的25%。1999年3月16日,在美国经济继续强劲增长、无通胀压力和网络、科技泡沫的推动下,道指一度突破10000点大关。而巴菲特则在泡沫中业绩平平,1999年竟然只有0.5%的回报。
结果呢?巴菲特2008年致股东的信中写到:“2007年我们的资本净值收益为123亿美元,这使得我们的A股和B股的账面价值同时增长了11%。在过去的43年里(意味着自这一任管理层接手那天开始),我们的股票账面价值已经从每股19美元涨至78008美元,相当于每年21.1%的综合增速。”
看上去,希勒的观点和巴氏的业绩存在矛盾,其实不然。希勒所指得是普遍意义上投资领域的规律;而巴氏则是在规律的之下,运用价值投资所产生的特殊效果。
我们需要做的事情,一是判断我们所处的时代会向着什么样的趋势前行,二是能够更加深入地思考和检视自己的投资理念,找到有哪些是属于自信过度,又有哪些是属于异想天开。
总而言之,这本书可以算是一本经典之作,无论我们是否是做金融研究的都应该读一下这本书。
第三篇:《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是时候抽出时间写写读书笔记了。那么你会写读书笔记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第二次拜读这本曾为希勒教授带来无穷声誉的经典著作,尽管在很多地方还是不太能完全把握他的思想(也许也有翻译的问题),但相信他的思路已大抵掌握并认同!
本书重点是分析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的泡沫,这些泡沫的形成原因以及人的心理在其中所起的作用。作为一名行为金融学家,希勒教授指出以下一些重要的思想:
1、人类的行为最终推动着金融市场的运行;
2、泡沫崩溃所蕴含的风险比人们认识到得要大得多;——想想xx年;
3、“投机性泡沫”: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着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的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迹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
4、当整个时期的房价指数经通货膨胀修正后,我们发现房价上涨并没有那么多;
5、当事件朝着一个极端的.方向发展,通常是由于众多因素共同作用,而其中任何单个因素都不足以解释整个事件;
6、供给与需求才是真正影响股票市场价格水平的根本因素。供求双方的行为是市场心理研究的一部分,正是这种行为驱动了股票市场的变化;
7、在股市达到顶峰之前人们的预期往往过于乐观,而此后,人们的预期却又显得过于悲观;
8、投资者选择将其判断的依据建立在多数专家都认可的基本理论上;
9、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之间有时可能存在着交叉反馈,随着房地产市场中投机活动的增加和社会的不断变化,这种反馈可能在未来不断加强;
10、新闻媒体无论是在为股市变化进行铺垫还是在煽动这种变化方面都发挥着重要作用;
11、股票市场的价格并不完全由基本面来决定;
12、人们在模棱两可的情况作出的决定往往会受到身边因素的影响;
13、人们总是倾向于过度自信而不是信心不足;
14、人们并不总是像事先想好的那样行事;
15、机构投资者并不一定比个人投资者聪明;
16、远离那些被高估的股票,才是明智的战略;
17、股票可以下跌,而且可以下跌很多年。股票市场可以被高估,同样可以低估许多年。
第四篇: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这个假期我读完了罗伯特·希勒的《非理性繁荣》(中译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同时为了加深对本书的理解,我也拜读了拉斯特维德《金融心理学》和《投资学》这两本经典之作,深受启发。
从大的学术源流看,《非理性繁荣》属于行为金融学的范畴,而行为金融学的研究成果,某种程度上构成了技术分析理论(特别是道氏理论)的基础;如果技术分析从前被人认为有点像看云识天气的话,那么行为金融学将以前的看云识天气向气象学转变。尽管这也许只是刚开始。同时从“非理性”的角度看,巴菲特所代表的价值投资流派,其上游其实也是行为金融学。如果没有市场先生的定价错误,巴菲特的价值投资策略就很难实施。所以,我们看到,价值投资、技术分析以及行为金融学,他们有一个共同的对手,即有效市场理论。
事实上,本书研究的主要是投机市场的行为、人类的易犯错误性以及资本主义的不稳定性,对股市和房市做了深刻的剖析。首先本书对股市和房市的发展历程进行了回顾,接着研究了导致市场泡沫的结构性因素、文化因素,市场行为背后的心理因素,并对学术界的一些解释做了介绍,最终探讨了投机性泡沫对投资者及政府的影响。
第一部分:摘要
一、是否存在“非理性繁荣”这种现象——大前提
是否存在非理性繁荣一直都是学术界在争论的一个问题。作为这一论断的主要支持者的希勒是这样认为的:非理性繁荣是投机性泡沫的心理基础,而投机性泡沫是这样一种情况,价格上涨的信息刺激了投资者的热情,并且这种热情通过心理的相互影响在人与人之间逐步扩散,在此过程中,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加入到推动价格上涨的投机行列,完全不考虑资产的实际价值,而一味地沉浸在对其他投资者发髻的羡慕与赌徒般的兴奋中。这是一种社会性的、群体性的非理性状态(虽然其中有个别或者部分冷静理性的人或者反向赌徒),同时投资者对于资产的实际价值完全不顾,其后果就是价格远远偏离实际价值。
事实上这里的实际价值也具有很大的主观性,但是这种主观性可以通过历史数据来消除,因为我们要证明的是非理性繁荣这一现象是否存,而不考虑其存在的历史时间和空间,因此只要其在历史上存在过,那么就可以作出结论。之所以这样是因为希勒要研究的是这种现象,而不是去做预测。
但是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种现象将来必然还会出现,因为理性只是一种假设,一种理想状态,非理性则是一种活生生的现实。
二、发生非理性繁荣的原因
(一)诱发因素
股市和房地产的投机性泡沫为什么会发生呢?显然这不是由单个的原因直接导致的,它的构成因素众多,盘根错节,最终导致了这一泡沫的发生。而且希勒认为所有的因素都是通过影响个体的买卖行为,最终影响到整个市场的供需关系,从而实现其对市场的影响。希勒列出了可能促使市场泡沫产生的12个因素,并做了论证阐释。这些因素如下:
1)市场经济的疾速发展与业主社会。2)政治和文化的变迁促进了商业的成功。
3)新的信息技术;以互联网为代表的信息技术浪潮,对于人类的未来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但是对现有企业会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呢?希勒指出它的出现可能增加也可能减少现有企业的利润。因此,就股市的繁荣而言,重要的不是互联网革命对于人们现实生活所产生的无法言喻的深远影响,而是这一革命所引起的公众反应。
4)支持性货币政策与格林斯潘对策;历史数据表明,扩张性货币政策并不是必然支持股市或者楼市泡沫,但是中央银行的姿态是一个重要的作用因素。
5)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
6)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股市上升会导致更多的财经媒体出现,导致更多财经报道;同时,强化了的媒体财经报道导致了对股票需求的增长,其作用正如消费品的广告一样。在熊市,那些财经类媒体对股票市场的关注程度也在下降。
7)分析师愈益乐观的预测。8)固定缴费养老金计划的推广。9)共同基金的成长。
10)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当通货膨胀很高时,名义利率也很高,但实际利率并不高,按说股市不应对高名义利率有任何反应,但股市仍倾向于走入低谷。这是因为存在一种“货币幻觉”,或者说公众对货币标准的变化所产生的影响迷惑不解。
11)交易额的增加。
12)赌博机会的增加。这其实是一种助推器,涨时助涨,跌时助跌。
(二)反馈和放大机制
一)反馈理论
希勒认为,市场自身具有反馈和放大机制,放大机制是通过一种反馈环工作的,反馈环是一种自然形成的“篷齐过程”,过去的价格上涨增强了投资者的信心及期望,这些投资者进一步抬升股价,以吸引更多的投资者,这种循环不断进行下去,因此造成对原始诱发因素的放大反应。
关于反馈理论的解释有两种,一种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产生了对价格进一步上涨的预期,另一种解释则认为,发生反馈是由于过去的价格上涨使投资者的信心增强,通常认为这种反馈主要是对价格持续增长模式的反应,而不是对价格突然上涨的反应。
同时反馈有两种不同的模型,最为基本的类型是价格-价格反馈。另一种是价格-GDP-价格反馈,即财富效应推动经济发展,人们自身的心理因素同样作为这个复杂反馈模型的一部分对经济产生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向所有存在的东西一样,泡沫并不会突然破灭,也会出现负泡沫,及反馈机制既有双向性。
二)篷齐骗局分析
事实上篷齐骗局是价格反馈的一个有力例证。
成功的篷齐骗局往往向投资者编制一些赚大钱的故事,从逻辑上将不合理的赚钱模式通过故事转为合理,从而对追求财富的人产生极大的诱惑力。而且最初投资者通常能够获利,然后会不断有新的投资者涌入,这样新进入的投资者的的资金被骗局制造者用来支付之前投资者的报酬,可见他们充分利用了时差,是美国国债运作模式的良好学习者与继承者。在市场繁荣的景象中,往往有精心设计用以骗人的假象、骗局以及操纵市场行为,如安然、帕玛拉特公司以及中国当年的亿安科技、上海梅林、银广夏、琼民源等。每一场牛市过后,总有一些公司的欺诈行为暴露出来。除了故意的欺诈外,还会有大量的有意无意的误导,或者制造概念、题材以及财富神话,如互联网泡沫期间的讲故事。
有的时候,即使没有故意的欺诈,仍存在自然发生的反馈,例如关于股市的神话,人们记住正面消息,忽略负面消息,自然事件的发生引发类似篷齐骗局的过程。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欺诈和误导也是市场泡沫的必要组成部分,当估值达到一定高度时,就必须有一个合理的故事作为支撑。
(三)文化因素
在讨论文化因素对市场产生的影响时,本书主要讨论了新闻媒体和新时代的经济思想两个方面的内容。
一)新闻媒体
新闻媒体作为市场的一部分,他们一直为了生存而相互竞争,他们传播的内容早已失去了处女般的纯真,而是以吸引公众注意力为最高目的的,因此他们将注意力集中在具有口头传播潜力的新闻上,以使公众成为稳定的客户群体,因此金融市场必然吸引媒体,媒体因此也就成了金融市场的走狗与渲染者。
但是,新闻媒体的讨论类似于“众声喧哗”,什么观点和情况都可能出现,基本不做充分、深入的讨论,只是为了迎合公众趣味;同时公众也不关心理论和深刻的分析,在新闻媒体提供的泛滥的数据和信息面前,公众往往关注权威或者名人的观点。
从历史数据看,重大新闻日与重大股价变化之间,没有必然联系;大多数重大价格变化日没有重大新闻。反映危机的新闻事件可能伴随重大的股市价格变化,但并不显著。但这主要是因为媒体是一种事后行为吧,而且媒体报道内容总是具有选择性的,他只会选择那些对自己有利得新闻。
希勒通认为,新闻报道不可能是最初股价重大变化的原因,尽管它对市场股价变化十分重要,新闻报道导致了股价的进一步反馈,使反馈效果比其他情况下持续的时间更长。新闻报道最多只是连锁事件的引发者,他吸引了投资者的注意力,并产生了累计效应,使投资者更多关注,引起连锁反应。
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希勒论证了新闻媒体的报道不是反转(崩盘)的原因,但是与里根总统时代的布兰迪委员会关于1987年崩盘的调查报告有些不同。布兰迪报告认为新闻媒体对某些事件的报道可能引发了最初的下跌,而希勒根据其调查结果认为,没有证据显示这一点。有严肃的研究指出,新闻媒体对某些事件的报道通过促使最初的价格下降而点燃大崩溃的导火线是有可能的。
一个充满泡沫的市场崩盘是必然的,这个结论大概没有争论。问题是什么导致了最初的下跌?这也许不可能确定,也就是说非常偶然,很可能是一次蝴蝶翅膀的振动;即使现在来看过去的几次反转,包括2007年6124点的反转,都很难搞得清楚。市场存在理性的力量,也存在非理性的力量,而且总是在此消彼长的变动之中。只要有非理性的力量,整个市场就是非理性的,或者说非理性的力量总是叠加在理性力量的基础上。理性的力量在某些阶段能够使市场正确反映市场事件和信息的意义,带动非理性的力量,但并不总是如此,在某个时刻,反馈放大机制会起决定性的作用,媒体推波助澜,最终导致理性的力量失去控制。不言而喻,新闻媒体是全球各地的金融市场连接起来的重要原因,这导致全球金融市场存在某种关联性和相似性。
二)新时代的经济思想
每一次大牛市总是伴随着一种流行观念——未来比过去更好。这是一种普遍弥漫社会的乐观主义,人们总是认为“新时代”即将来临,因而信心百倍,昂首向前,却不知自己早已在前面给自己挖了一个万劫不复的坑。但关于“新时代”思想的讨论和传播也不是股价最初上涨的原因,事实上是股市创造了新时代理论,作为回报新时代理论成了股市的助推器。
书中提到了20世纪初以来的美国几次大牛市的乐观主义气氛或者“新时代”理论,包括20世纪最初十年、20年代、50年代和60年代、90年代,论证了新时代对经济增长和企业盈利的支撑是不存在的,股市的崩盘以及相应的经济萧条证明了这一点。但人们总是相信新时代经济思想的魔力,忘记了之前的惨痛教训。而且公众对市场的极度乐观和过度自信部分源于新时代思想,并且本身也构成新时代思想的一部分。
值得欣慰的是最近十年以来,重视风险的人多了,风险观念增强,公众包括专家对股市泡沫有更多的关注,但是并未改变大局,新时代思想仍然占主导地位。他们最多只是让人们感觉到不确定,直到引起连锁反应,成为向下反馈机制的先兆,历史情况表明,公众心中的新时代思想会在股市反转后持续一段时间。但是在新时代思想终结后,社会思想往往走向另一个极端。纳粹、对通货膨胀的恐惧、对人口爆炸和增长极限的怀疑和恐惧等就是这些极端的良好体现。
三)新时代与全球泡沫
在本书中希勒收集整理了截至1999年36个国家的股市历史涨跌幅数据,包括实际股价涨幅的前25位,跌幅前25位,5年内实际股价上涨的前25位、下跌的前25位。希勒对这些上涨和下跌期间同时发生的历史事件及其对股价的影响进行了考察。
在这些案例中,有一部分是由每个或者某一系列不同寻常的场外因素促成了真正的新时代的开始,从而导致了股市的大幅波动,即使有人认为市场对这些因素做出了过分的反应,但也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一部分案例中,股价大幅度的上涨则根本无法归因于世纪经济变量的变化或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因此,媒体对这些现象的阐释主要集中于对股市的长期趋势或市场心理的解释。但是我觉得希勒的部分分析似乎过于主观了,如对印度和法国案例的分析。
统计数据表明,经过了一个长时期(如5年)上涨的股票(赢家股票),通常在同样长的下一个时间段中表现不好。反之(输家股票)亦然。这个统计结果表明,上涨(下跌)的通常会下跌(上涨)。这里时间跨度的长短很重要,一年的时间周期,往往不能得出这个结论。希勒说,如果没有发生新的影响股价的外生因素的变化,而价格发生逆转,那说明所谓新时代的概念是站不住脚的,在这种情况下,泡沫终究是要破灭的。
历史数据显示,股价的大幅上涨导致了各种各样的结果,随之而来的往往是大反转。希勒认为,牛市结束前后,通常会伴随金融危机,这两者之间在时间上的相互关系以及金融危机的相对确定性,通常掩盖了心理或者社会原因的牛市终结的影响,研究者通常忽略了投资者对新闻的过度反应以及价格进一步上涨或者下跌的反馈环机制。
所以无论现在还是将来,我们都不能忽视大范围投机性泡沫出现的可能性。
(四)心理因素 股票的市场价格并不完全是由基本面来决定的,绝大多数人甚至对股市的正常水平一无所知,那么是什么决定了股市的水平呢?是什么支撑着股市?为什么股市变化如此之快?
诚然,人们的心理是一个重要的影响因素,而且外在因素总是通过对个体的影响来影响股价。这样貌似是人的行为最终决定了股市。
一)股市的心理定位
希勒认为,大多数人在发生金融波动期间要比通常认为的盲从、恐惧、疯狂等非理性状态更为明智。严谨的心理学研究也显示的确存在一些心理定位模式,说明投资者并不是完全理性的。这些行为模式并不是人们无知的结果,而是人类智慧的产物,它反映了人类智慧的长处和局限。投资者总是努力去做正确的事情,但是当他们无法把握自己行为的准确性时,有限的能力和特定的行为模式就会决定他们的行为。
投资者存在两种心理定位,数量定位和道德定位。根据数量定位,人们判断股票或其他资产定价是否正确,根据道德定位,投资者将投资于股市的情感或直觉力量与他们的财富和当前的消费需求相权衡。
投资者的数量定位给出投资者认为股市应该达到的水平,人们以此为标准来衡量股市是定价过高合适过低以及是否应该买进。在判断股价水平时,最可能的数量定位就是记忆中离现在最近的价格,因此数量定位的影响会使得股价日复一日地趋同。其次,过去的股价也是一个参考,这一点也成为股价发展势头会被逆转的原因之一。第三,股价在最近达到的顶峰和最近的整体水平对投资者数量定位的影响,有助于解释市场中的一些异常行为。第四,如果投资者的注意力转移到过去的某个时点,那么当时的价格变化可能也会成为数量定位。事实上金融市场中的许多异常现象实际上都是由于人们倾向于把便于参考的数字作为数量定位所导致的。
投资者的道德定位令其在保持投资和消费的需要之间做出取舍。只有在人们有充分的理由不去消费新近获得的财富时,股市才会达到非常高的水平。有大量心理学证据表明,投资者的推理过程大部分不是数量型的,而是往往试图寻找一些简单、牢靠的原因来作为决策的理由,并因此导致了决策的偏差。
需要指出的是数量定位和道德定位的心理倾向并不是恶习,但确实会导致偏差。而且人们往往具有走向过度自信的强烈趋势。对于过度自信心理倾向的原因,存在不同的看法。或许和注意力或者记忆力有关,人们往往只能关注或者记住他的推理的最后一步,或者人们很多时候是通过寻找其他已知事物的相似性来判断概率的,但他们忘了每个事物都有自身的特点。或者与事后聪明这种心理倾向有关。
过度自信往往导致投机市场的一种“异想天开”的思维模式,人们往往会感到某些特定的行为会让他们交好运,即使这些行动实际上对运气并无任何帮助。比如直觉、风水或者某件特定的服装的颜色等。人们有时会以一些毫无逻辑的想法为基础,做出一些严肃的决定。
另外代表性启发也是过度自信的一种表现形式。在附注中希勒引用了经济学家的一项研究。该研究将“代表性启发”这种现象发展成为投资者选择性过度自信理论和心理学上的期望反馈理论。研究认为,一旦投资者看到股票朝相同的方向运动一段时间,他们就会渐渐认定这种趋势代表了他们看到的其他经济数据的发展趋势。根据保守心理原则,人们改变观点通常很慢,正因为如此,投资者做出这个趋势将继续的结论需要花些时间。偏执性代表和保守心理之间的相互影响决定了投机反馈前进的速度。而在本书中希勒指出过度自信是提高市场交易额的根本因素,有关市场未来前景的直觉性认识对股市狂跌的过程有极其重要的影响,因为正是这些直觉判断形成了阻止股价进一步下跌的基础。要理解投机性泡沫,无论是正向还是负向的,人们直觉判断中的过度自信发挥了根本性的作用。
二)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古语说独木难支,思想也一样,只有更多的人认同,某种心理地位才能对整个股票市场产生作用,因此就有必要讨论一下人类社会普遍存在的从众行为和思想传染。
事实上从众行为更可能是一种理性的选择,但是群体性的从众行为则是非理性的,原因在于“信息层叠”。在股市中,只要你的判断形成了,那么英雄不问出身,不问对错,你的判断都会成为别人的参考。而现实中确实投资者都通过某种方式对市场真实价值进行表决,由此确定了价格水平,但事实上这是一个幻觉:很少有人对市场施加任何独立的影响,尽管有少数人能够独立做出判断。
从众行为和信息层叠现象,是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发生的。有研究表明,印刷媒体、电视和无线电广播等传统媒体在传播思想时神通广大,但在激发主动行为方面就有些束手无策。人与人之间形成互动的交流会对行为产生最重要的影响,特别是面对面或口头交流。因此,电话、电子邮件、聊天室、论坛、视频通话、社交软件等方式在激发有效交流方面更出色。这些交流方式扩大了人际间信息传播作用,扩大了股市信息的传播和影响范围,使得从众行为和信息层叠现象更为强烈和明显,对股市的影响更大。
然而由于信息传播的失真问题,上述股市信息的传播效果可能更不确定。
同时,公众思想的退出或者转变也有相应的心理基础。大部分情况下,相互矛盾的观点总是同时存在于我们的头脑中,当支持相反观点的事实发生变化或者公众注意力发生转移时,我们心中的原有的观点就会得到确认,这也说明了人们往往对许多观点没有自己明确的认识。
注意力是相当重要的,而且很多时候我们自己并未意识到我们已经对某样东西产生了注意力并进行了处理。人的自觉注意力只能集中于一个焦点,并且很快会从一个焦点转移到另一个。人类在大脑进化中形成了某个特定的部分专门用于集中注意力,但是不将注意力集中于恰当的事物也是人类最大的遗憾,因此一个成功的人得学会进行自我调整和自我改进。
人脑通过进化形成这种引导注意力的机制,具有社会选择性,通常与周围的其他人关注相同的事物。社会关注机制可能导致整个团体的关注突然转向或者变化,影响到退出率和感染率的变化,从而导致股市的突变。经由口头交流、媒体传播从而在广泛的范围内激发集中的注意力,并迅速覆盖世界上大部分地区。所以各国的股市虽远隔重样也能同时同向变化。
正是心理因素使得各种外在变化和因素能够发挥作用,通过人们的心理定位最终决定了股票市场价格水平,其中投资者的过度自信对这些心理定位产生拉动作用,而公众的理性思考则推动了股市趋势的形成和反转。
三、有效市场理论、随机游走和泡沫
(一)有效市场理论的基本观点
本书所描述的有效市场理论认为,在任何时候,所有的金融工具价格都能准确、及时地反映各种公共信息,也就是说在任何时候,在给定公共信息的条件下,金融资产都能被准确定价。价格的高估或者低估只是一种幻觉。根据有效市场理论,价格总是随新的情况而定的,而新的情况又很难预测,因此价格变动也是很难预测的。
按照这种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描述,应该不存在所谓低买高卖的机会,因为每天每时的价格都准确反映了公共信息及其对股票价格的影响,那些成千上万的投资者的价值判断形成了股票当时的价格。反证法证明:如果存在错误定价,那精明的投资者就会通过买卖消除错误定价——因此错误定价是不会存在的。那些买入并等待价格上涨的人,其实就是赌徒,因为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如果市场每天的变化是难以预测的,那也难以预测股市的任何变化。精明投资者跟普通投资者没有区别。因此,有效市场理论认为,精明的、有经验的投资者也不会比最笨的人做得更好,因为他们对股市细致的理解已经完全反映在股价中了。
(二)希勒对于有效市场理论的反驳
1、市场错误定价
罗伯特·希勒认为,股市往往在很长时间内保持错误定价状态,精明的投资者并不准确知道买入卖出的时机,并没有现实的证据来证明精明投资者一定能消除这种错误定价的现象。
那么定价是否会错误并持续呢?爱德华·米勒的研究表明,在某些极端情况下,如郁金香,若狂热买家收购了所有的郁金香,价格就可能过分高估。在有卖空限制的情况下,即使精明的或者有经验的投资者也无法纠正错误定价。这或许是有效市场理论难以解释的一个例证。因此,希勒认为,在有卖空限制的情况下,股价存在可能高估。不过,欧美的例证或许说明,在负泡沫阶段,卖空本身无疑是错误定价的原因之一。
希勒指出用传统衡量方法判定的“过高定价”的公司在此之后的表现不尽如人意;系统性的研究发现,股价有回归到平均值(或者长期的历史价值)的趋势,涨幅大的股票有下跌趋势,跌幅大的股票有上涨趋势。希勒认为这些证据促成了价值投资策略。价值投资寻找那些按照传统方法判断被市场低估的股票,持有待涨(升值),同时卖空高估的股票。但是如果市场一窝蜂去实施价值投资时,这种策略可能并不起作用。这当然与巴菲特描述的典型的价值投资有些区别。
希勒认为,无论如何,远离高估的股票是明智的。但是,即使价值对股票收益的影响消失了,也不意味着价值对整个市场长期收益的影响会消失。价值投资的战略特征是:从定价过高的个别股票退出,但在整个市场出现定价过高时不退出市场。
2、收益和股价的关系
希勒研究了1881年到1994年市盈率和未来十年收益率之间关系的数据,证明低市盈率的年份有着较高的收益率,高市盈率的年份有着较低或者负的收益率。如果从2000年开始到2010年进行长期投资,预期的平均收益率将是负数。这里市盈率的高低是历史数据相对比较而言的。
对那些把资金投资于市场整整10年的投资者而言,若投资起始时股价相对于公司收益处于较低水平,则其长期的投资收益会相对较高;若投资起始时股价相对于公司收益处于较高水平,则其长期投资的收益不尽人意。希勒建议长期股票投资者应该在股价处于较高水平时坚持。
不过希勒说有一种看法认为,股价的高低似乎与观察者的角度有关。如果从股息的角度看,由于股息低而显得价格高,但是股息低也许预示有更好的增长。希勒说历史数据不支持这一点。当股息相对于股票价格较低时,往往跟随长时期的股价下跌(或者说增长率比平时下降),因此投资者的总收益将受到双重打击,一方面是低的股息,另一方面是股价下跌。
总的来说,股价有其自身的变动规律,它不是简单地随着收益或股息的变动而变动,也不是由未来收益或股息的信息所决定。
3、异常波动
有效市场理论发现了市场的一些不规则现象,但是在分析过程中有意忽略了,原因是市场普遍力量更为强大。但是,希勒则仍认为多年股价的大幅变动并没有反映企业的重要变化信息。
希勒提供的股价变化和股息现值等数据变化的历史数据表明,股价比股息现值更容易波动,没有证据证明股价能够预测股息现值。
但事实上希勒和有效市场理论的区别在于对股市价格的解释各不相同,按照有效市场理论,如果每天都是不可预测的,那么长期看也是不可预测的(强有效市场理论根本没有长期的概念。弱有效市场理论有长期收益的概念,但是一旦面对历史数据,就存在逻辑困境),而希勒则持有相反的观点。
希勒在这本书中专章反驳有效市场理论的原因是有效市场理论总是对市场定价做出合理解释,而这一点与希勒在书中的观点显然是冲突的。
那么市场会最终有效吗?或许说市场会进步吗?
显然,在希勒的眼里,市场并没有实质性的进步。调查显示,股票优于债券理论在投资者的观念中非常流行,甚至已经成为投资文化的一部分。而在希勒眼里,对于风险和收益而言,股票优于债券之说是非常有误导性的。事实上,并没有强有力的证据支持这一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说股票和债券的收益基本上是不可比较的。
投资者有这样一种误区,他们相信股票下跌之后一定会反弹,他们相信市场是有效的,人们已经学会了股票组合、分散化投资和长期投资。然而,投资者并没有真正学会这些东西,甚至与这些理论背道而驰。
四、泡沫下地投资者当何去何从
显然,股票市场和房地产市场存在泡沫。但是泡沫是不可持续的,泡沫的崩盘是必然的。但是泡沫及其破灭会引发许多严重的问题:泡沫破灭只会让新入市的人更穷,而股市老手则更富,股市暴跌将对普通投资者、老年人、养老金、高等院校和慈善基金受到影响,他们的支出将会被迫降低。
因此,泡沫阶段,投资者该何去何从呢?和大多数书籍一样,希勒在本书的最后一张提出了一些建议,如制定有效的计划以增加储蓄、改进社会保障制度、运用温和货币政策抑制投机性泡沫、舆论领导者的稳定权威、鼓励建设性交易、帮助公众去对冲风险等等,并认为只有有了一个真实的价值才可能有一个真实的未来。
希勒认为用关闭和限制的方法来干预市场无疑是最有效的,但是在解决有投机性泡沫造成的问题时这显然不应当成为首选之认为举,投机市场的资源配置功能是决定性的,任何干预都会阻碍这一功能发挥作用。相比较而言,他认为美国应对投机性泡沫的首要方法是采取鼓励交易的政策,给人们更多的机会去参与更广泛、更自由的市场,通过建立日臻完善的社会保险制度和金融机构制度来更有效的控制真正的风险,从而能够获得最佳的效果。最后,当我们在经历股市中的投机性泡沫的时候,我们必须牢记的一点是,我们不应当为了它而分散对上述重要事务的注意力。第二部分:我的解读——情绪定价
罗伯特·希勒在本书中引用了大量的数据,非常直观并充满说服力,但是却缺乏足够的讨论和解释。本书中更多的采用的是跳跃式的讨论,每一个议题都没有给出结论性的总结,点到为止,或者是“有待继续讨论”的意思,给人一个一个论点极其分散,没有构成合力的感觉。单本书依然能让人学到很多东西,比如金融历史、学术研究方法等。但其中我体会最深的应该是投资心理影响股市定价,我称之为情绪定价。
什么是股价?有一种说法是“资产定价”。但是,任何定价都会遭到投资者的质疑:为什么我们要用这么多的钱去买一份资产呢?这看起来是个经济学问题,却反映了投资的心理动机。
通俗的解释是,现在花所买的是这份资产将来的回报。因此,现在的股价是建立在人们对未来的现金流期待和潜在风险评估。而这样的预测又是基于人们对于当前这份资产的评估。这是一个非常有趣的悖论。简单地说,投资者对于现在的付出,取决于对将来的预期,然而预期又建立在对现在的分析之上。
因此,问题的关键在于什么变量能够确保对未来的预测是可靠。希勒悲观的指出,一些潜在因素,对股价的影响超过一些常规的因素。比如,1989年10月13日的一次股市暴跌,整个股市市值缩水了6.91%。当时,人们普遍认为这次暴跌和UAL公司的一项杠杆交易失败有关,实际上UAL暴跌只能解释全部市值的1%下降。有趣的是,事后对于市场交易员的调查结果显示,只有36%的人在这场暴跌之前听说了UAL的交易失败,也就是说股市缩水过程中,有其他因素带动,导致了另外5.91%的损失。事实上大多数人都是非理性的,理性只是一种理想上的状态,由此而来的对未来的逾期必然是不可靠的。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希勒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因素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可以涵盖我们所想到的可能以及不可能影响到股价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无底洞。
在我看来股价作为一种泡沫行的东西其价格的决定并不取决于其本身,而是取决于人们的心理,这里的人不是单个的人,而是广泛的人,他们的心理或者说情绪最终确定了股价。
在讨论股价的影响因素的时候通常谈论的都是利率、汇率、国家政策、政治军事、重大事件等因素,但是这些东西是如何影响股价呢?举个例子,如果美国发生战争,在现实情况下股市肯定会有相当大的波动。试想一下,如果投资者并不知道这一消息,或者说投资者像吃饭睡觉一样平常的对待这件事,那么股市还会有这么大的波动吗?肯定不会。
那么问题来了,美国发生战争这一事件是如何影响到股市的呢?是对股市本身的冲击还是其他什么原因呢?在我看来之所以会带来波动不是因为股市本身的波动而是投资者心理状态的波动。在这情况下,普遍投资者会形成类似的心理预期,并对股票重新定价,从而形成一种趋势,影响了股票正常运行的轨迹,最终造成了股市的波动。
也就是说,一切外在的、看似客观的因素最终都是通过影响人们的心理来影响投机市场的。就像赌博一样,有些时候你摸到了很好的牌,但是有些时候你会预期别人的牌会更好,从而不敢下注,导致失败,亦或是摸到了很差的牌却自己认为很好,对手不会大过自己从而疯狂下注,最终导致惨败。
由此可见,股票定价的基础虽然是实体,但在泡沫充斥的当今股市,股价变动的主要因素则是心理一切外在的因素在投资者心理中集结,最终形成一种趋势,从而影响股价的变动。也就是说是投资者的情绪决定了泡沫股市的价格变动、涨跌。或许这就道家万变归一的思想吧。
第五篇:非理性繁荣书评
繁荣背后
——《非理性繁荣》读书笔记
关键词:经济危机 股市波动 心理学 行为金融学
内容概述:
罗伯特•席勒的《非理性繁荣》写于2000年网络股高潮时期,从心理学和行为金融学的角度,着力分析美国90年代中后期的网络股泡沫,同时也类比的描述了金融危机的情况。该书是根据许多公开发表的研究报告和历史事实,对美国互联网期间股市的空前繁荣现象所做的全面研究。尽管以当时的市场情况为基本出发点的,但他把这一市场情况仅仅作为整个股市繁荣现象的一部分来进行研究。作者指出近年来的股市飙升只不过是一场正在上演的、大规模的偶发性庞氏骗局,最终只能是以悲剧收场。他认为当时的股市是一个投机性泡沫,指出投资者的从众心理是如此之强以至于很难加以控制,市场定价的重大偏差能够保持几年甚至几十年。
本书的第一篇中作者对影响股市上涨的十四个进行了因素逐一分析:在收益稳定增长时期到来的互联网,大大拓宽了传播平台;外国经济对手的衰落,外部的有利因素;经营成功或形象改善;共和党控制国会及资本收益税的削减;生育高峰及其对市场的显著影响,劳动力大大增加;媒体对财经新闻的大量报道;分析师愈加乐观的预测;规定缴费养老金方案的推广;共同基金的发展;通货膨胀回落及“货币幻觉”的影响;交易额的增加;折扣经纪人,当天交易者及24小时交易;赌博机会的增加等等。在第二篇中对文化性因素如新闻媒体(媒体在决定市场变化阶段中的作用;媒体讨论的形成;对市场前景的报道;创纪录过量)、新时代的经济思想、新时代和全球泡沫进行了分析。在第三篇中对心理性因素如股市的心理依托、从众行为和思想影响进行了分析。最后四五篇提出了理性繁荣的尝试和理性行动。
从操作性的角度来看,这本书并没有提出什么可供实践操作的结论,或是给散户投资者的建议并没有可以用来在股市中赚钱的建议,但是给我们提供了很多关于金融市场的知识。我们看到了美国证券市场上机构和普通的投资者如何狂热的追逐财富梦想,揭示了人类社会不变的恐惧与贪婪,以及这样的人性特点往往导致灾难性的后果。看到自身的本质并且理性克制对于广大的普通投资者防范和规避投资风险、提高投资收益很有帮助。
本书一个很大的亮点就是对投资人的行为心理因素进行分析考量,比如对公众信心的解读:它可以不断积累膨胀,也可以瞬间消失。上涨过程中正向激励会刺激股市越来越涨,下跌过程中的负向激励同样会刺激股市越来越跌;再比如:从社会学的角度看,人们不能做出独立的判断和选择的原因往往是是迫于社会压力的屈从。人们害怕被当成另类被孤立,于是判断就动摇了。社会心理学家早在五十年代就通过实验表明,人们未必是害怕在一群人之前表达一个相反的观点,而是传统理性告诉他们,当大部分人都做出相同判断时,那么跟随大多数人的行为方式不会出大差错。人们对股评家、分析师和经济学的所谓权威的依赖感。尤其是在社会分工日益明显的今天,人们信赖专家已然成为一种习惯,总以为专家推荐的股票或走势的看法是经过深思熟虑的,跟他们走没错。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还会发现有些向来谨慎的人会突然做出一些意想不到的危险举动,这往往是和信心过度有关。过度自信有许多表现形式,最典型的是事后聪明,它使人们认为世界很容易预测。事后聪明在股市中频繁发生,除了过度自信外,与虚荣倾向也有一定关联。
书中有这样一段话:“我们这里讨论的定位部分解释了市场日复一日的稳定,但也必须注意到定位偶尔的松弛或突然松弛的可能性。这种松弛会导致股市发生急剧变化。但是现实世界中的决策往往因为情感因素和缺乏确定的目标受到影响,因此,人们并不总能像事先想好的那样行事。”金融市场的博弈终究离不开人性,恐惧与贪婪会时刻影响着我们的决策。股市的信息丰富且千变万化,即便是理智思维来选择判断决策,对一个人能力的挑战也是巨大的。而一个人的判断力还要受到情绪的妨碍。现实生活中,人都是有感性一面的。绝对理性经济人的假设在这里并不完全适用。
除了对投资人行为的探究,作者对股市也有分析:在大多数的时期内,股市应该是漫无目的地平行震荡,总趋势向平,小幅地上升或者下降,然后舆论说三道四的都有,但是对走势无决定性意义,就像09年之后至今。只有等企业基本面明显向好,吸引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参与进来,因为这时候确实具有投资价值,还不需要复杂的计算即可确定,来获取显而易见的回报,这之后,经过口口相传,才能逐渐地引发一轮制造泡沫的上涨,上涨过程也是自我强化的过程,结果就是涨过头了,随之而来的又是一轮暴跌。这段话很清晰的阐明了一个股市波动的周期中过程如何推演。市场的真正命脉在于充分掘取分析目前的信息与判断未来,虽然后者是极难做到的事情。
对于导致股价变动的原因,希勒试图把潜在因素拓展到更多领域,讨论更多人类行为和事件:从1929年的金融危机,到生育高峰,从通货膨胀因素到社会中的赌博文化,从贸易结构到媒体如何影响政治,几乎可以涵盖我们所想到的可能以及不可能影响到股价的因素。这是一个庞大的模型,变量集合可能是无底洞。他指出,在决定股价因素中,股票价值很重要,但是人们的信心和理性或许对宏观性的股份波动有更大的影响。
另外,《非理性繁荣》这本书写于二十世纪末,其所讨论的内容主要涵盖了美国与欧洲。所以对于我们来说,分析中国股市更应该结合中国的特殊性,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中国股市现在发展并不成熟规范,投机者居多。这也导致了巴菲特所推崇的价值投资和长期持有的理念在中国受到挑战。作者令人叹服的分析思路背后是对人性的洞察和理性的指导思想,这也是我读罢本书之后很重要的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