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

时间:2019-05-14 23:03:2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

第一篇: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

中共濮阳市委办公室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的

通知

各县(区)党委、县(区)人民政府,高新区党委、管委会,市直各单位:

为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效能,确保政令畅通,促使机关首长恪尽职守、依法行政,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推行效能问责制实施“治庸计划”的决定》(濮发„2006‟1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濮阳实际,特制定《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中共濮阳市委办公室 濮阳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07年4月23日

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条为强化责任,提高工作效能,确保政令畅通,促使机关首长恪尽职守、依法行政,防止和减少行政过错,建立勤政、廉洁、务实、高效、诚信和责任政府,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在全市推行效能问责制实施“治庸计划”的决定》(濮发„2006‟1号)和有关法律、法规及规章制度,结合濮阳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所称机关首长问责,是指市委、市政府对问责对象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致使其领导的机关政令不畅、效能低下、贻误工作、损害公共利益或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行为,或部门首长言行不端,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追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问责对象是指市委、市政府各工作部门、直属机构、派出机构、特设机构的市管干部正职(包括主持工作的副职),垂直管理部门主要领导,各县(区)党委、政府主要负责人,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及其所属部门主要领导,人民团体和经授权、委托具有公共事务管理职能的组织的正职或主持工作的副职。

第四条机关首长问责实行权责统一、有错必究,过错与责任相对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第五条问责对象必须严格履行法律、法规、规章和市委、市政府依法赋予的各项职责,认真完成市委、市政府交办的各项工作,自觉接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六条机关首长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责任心、使命感不强,不作为,效能低下,造成不良后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1.不贯彻落实或拒不执行国家的方针政策、上级机关依法作出的决定和命令的;

2.不正确执行上级机关依法作出的决策和部署,给公共利益、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国家财产造成严重损失或影响市委、市政府整体工作部署的;

3.无正当理由未能按期完成市委、市政府确定由其承担的工作任务和年度工作目标的;

4.在全省同行业或全市综合性评比中位次处于后3位的;县(区)综合经济实力在全省各县(区)排名中位次后移3位以上的;

5.由于工作不到位、不重视或措施不力导致发生重大案件、重大责任事故的; 6.责任意识淡漠,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性公共事件时,未及时采取必要措施进行有效处理的;

7.对涉及社会公众利益、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没有及时予以解决的;对已向社会公开承诺要办的事项没有兑现的;

8.对应该公开的行政事务不按规定公开的;

9.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分管范围内不正之风长期得不到有效治理的,或对直接分管的部门、下属单位存在的违纪违法问题不制止、不查处的;

10.监督管理不力,致使本部门工作人员多次发生弄虚作假、“吃拿卡要报”等违法违纪行为的;

11.本部门工作效率低下,秩序混乱,组织纪律涣散,工作人员对待群众态度生硬、服务质量差,群众反映强烈的;

12.在机关效能建设年度考核、优化经济环境效能评议或政风行风评议中连续2次排名后三位的;

13.用人严重失察、失误,造成严重后果的; 14.公务员年度考核中,被评为不称职等次,或连续两年被评为基本称职等次的;

15.因疏于管理、处置不当致使公共利益、行政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遭受严重损害或者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其他情形。

第七条机关首长在履行职责过程中违犯党和政府的明文规定、行为规范、办事程序及法律法规,乱作为,侵害公共利益或管理相对人利益,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1.超越部门权限、违反决策程序擅自决策,或决策严重失误,造成重大影响或经济损失的;

2.制定与法律、法规、规章或者与上级政策规定相抵触的规范性文件、行政决定或命令的;

3.违法设定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事业性收费或行政强制措施的;

4.项目审批和建设过程中,本部门工作人员故意刁难客商,破坏投资环境、影响项目建设及招商引资大局的; 5.在建设项目招投标、产权交易、经营性土地使用权出让、政府采购等工作中,本部门工作人员违反工作程序,暗箱操作,从中谋取私利或严重损害经济发展环境的;

6.截留、滞留、挤占或挪用财政专项资金的;

7.无法定依据或不依照规定权限和程序实施行政许可,乱检查、乱办班、乱发证、乱摊派、乱罚款、乱评比,严重损害公共利益或管理相对人合法权益的;

8.违反领导干部“四大纪律、八项要求”和机关干部“五不准”规定以及其它廉洁从政有关规定的;

9.对本部门工作人员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包庇、袒护和纵容的;

10.授意、指使、纵容本部门工作人员阻挠、干预、对抗合法监督检查或案件查处,或对办案人、检举人、控告人、证明人打击报复的;

11.违反干部选拔任用规定选拔任用干部,造成不良影响的;

12.利用工作权力之便为自己或亲属牟取利益的; 13.在公开场合发表有损党委和政府形象的言论,举止不端,有损公务人员形象,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八条机关首长无力履行岗位职责,难以胜任领导职务,不会作为,贻误工作,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予以问责:

1.不注重自身素质提高,政策理论水平和知识结构已不适应所从事的工作,领导和群众意见较大的;

2.工作能力与工作水平不适应岗位要求,完不成工作任务的;

3.对本职工作心中无数,对基层和群众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不能提出有效解决措施的。

第九条市委、市政府认为应当问责的其他情形。第十条问责对象有本办法第六、七、八、九条规定情形之一的,市委、市政府领导可根据署名投诉人的证据材料、上级领导机关的批示、同级人大和政协的要求或建议、监督机构和其他部门的建议或报告、新闻媒体曝光材料等事由,决定对问责对象进行组织调查,启动问责程序。

第十一条市委、市政府领导决定启动问责程序的,应当责成组织人事部门、纪检监察机关、党委、政府督查机构或财政、审计、安监、环保、法制等相关部门组成调查组,对有关事项重新调查核实。

第十二条被问责的机关首长应当积极配合调查组的调查,按照调查组要求据实说明情况;有关部门和人员应当对调查工作予以协助。

被问责的机关首长阻挠或者干预调查工作的,调查组可以提请市委、市政府依照有关规定暂停被调查人执行职务。

第十三条调查组应当在30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市委、市政府提交书面调查报告。调查报告应当包括问责的具体事实、基本结论和是否追究责任的具体建议。

第十四条市委、市政府接到调查报告后,应及时进行研究,作出追究责任或不予追究责任的决定;需追究责任的,要同时决定责任追究的方式。

第十五条责任追究方式为:

(一)谈话告诫;

(二)责令限期整改;

(三)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四)通报批评;

(五)岗位调整;

(六)降职使用;

(七)责令辞职;

(八)建议免职。

以上责任追究方式可以单独适用或合并适用,并按照干部管理权限和有关规定程序办理。

第十六条被问责的机关首长涉嫌违反党政纪律,应当给予党政纪处分的,由纪检监察机关依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处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十七条对机关首长作出的追究责任或不予追究责任的决定,应当书面告知本人和提出问责批示、建议的有关机关或个人。

第十八条被问责的机关首长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30日内,向市委、市政府提出申请复核或申诉。市委、市政府应当在收到复核申请或申诉材料之日起30日内作出书面处理意见。

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第十九条被问责的机关首长拒绝执行处理决定的,依照管理权限免去其职务后,再按照有关规定作出处理。

第二十条依照本办法对机关首长问责后,其问责原因属于其他负责人或者工作人员的行为所致的,还应当依照有关规定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

第二十一条依照本办法需要发出通知和决定等文书的,由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负责拟订和送达。

第二十二条本办法执行中的具体问题由市机关效能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解释。

第二十三条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二篇:贵定县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贵定县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行政首长依法行政,强化责任,防止和减少行政错误或者过失,确保政令畅通,提高行政效能,建立勤政廉政、务实高效政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等有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本县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行政首长,是指县人民政府所属部门、直属机构的行政主要负责人、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

本办法所称行政首长问责,是指县政府部门、直属机构行政首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违反法定职责,违法行政、不当行政,或者行政不作为,致使政令不畅、效能低下,造成严重后果或者严重影响,由县人民政府依照本办法追究其责任的制度。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县人民政府对县政府部门、直属机构行政首长、各乡镇人民政府乡镇长(含主持工作的副职,下同)的问责。

本办法所指县政府部门包括县政府组成部门,议事协调机构的常设办事机构,具有行政管理职能的县政府直属事业单位。

第四条 行政首长应当坚持并服从党的领导,严格依法行政,认真履行职责,勤政廉政,提高行政效能,做到公开、公正,主动接受监督,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第五条 行政首长问责坚持从严治政、有错必究,权力与职责相统一、处罚与责任相适应,教育与惩戒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章 问责内容

第六条 行政首长不履行或者不正确履行法定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不执行、不正确执行或者妨碍执行宪法、法律、法规、规章、政策的;

(二)不贯彻落实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定或决议的事项、上级政府和行政机关、县人民政府的决定、命令、决策、部署以及县政府常务会议、县长办公会议、专题会议议定安排的工作任务,致使政令不畅,影响政府工作目标实现的;

(三)工作不主动,不能提出切实可行的工作思路、制定有效措施并组织实施,致使所领导的部门工作被动落后,不能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完成经济社会发展各项目标和廉政建设目标的;

(四)应当向县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报告工作而不报告,对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提出的建议、议案、提案不予认真办理、答复,或只答复,不认真办理落实的;

(五)按规定应当向上级请示、报告而不请示、报告,擅自决定、批准有关事项,对下级的请示、报告不及时答复、批示、处置,造成严重后果的;

(六)无正当理由拒不采纳司法建议、检察建议、监察建议、审计建议,妨碍、拒绝执行生效判决、复议决定、监察决定、审计决定和其他执法监督机关监督决定的;

(七)未建立健全公共安全、社会稳定机制以及公共突发事件应急预案、重大社会矛盾纠纷排查机制的。

第七条 行政首长违反依法决策、民主决策、科学决策原则,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重大行政决策事项按照规定应当由集体讨论决定而未经集体讨论,或者应当组织听证会、专家论证会等广泛听取意见而未组织听取意见,擅自批准、决定的,或者擅自改变集体讨论作出的决定,造成重大损失和在社会上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签署批准的重大行政事项出现错误、失误,应当发现而没有发现,或发现后不予及时纠正、制止,仍然坚持实施的;

(三)违法决策、决策失误造成生态破坏、环境污染、资源浪费、自然及人文景观破坏等严重后果的;

(四)违法设定或违法实施行政许可、行政处罚、行政强制、行政收费等行为的。

第八条 行政首长违法行政,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利用职务和所形成的地位影响建设工程招投标、政府采购、土地、矿权“招、拍、挂”、国有产权交易、金融机构信贷、企业投资、建设、生产经营管理等正常经济活动的;

(二)授意、指使、纵容所属工作人员弄虚作假,对应当追究责任的工作人员包庇、袒护的;

(三)违法授权、委托其他组织、个人行使相关行政职权,或者对依法受委托者、被授权者行使行政职权的行为疏于监管,致使行政管理权力滥用的;

(四)违规安排、使用财政资金,处置国有资产,造成严重损失,或违反财务管理规定,致使财务管理混乱的;

第九条 行政首长对重大行政管理事项处置不力,重大事故防范、处置明显失当,造成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或者严重影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应当预见重大公共安全隐患而未能预见,或者已经预见或发现重大安全隐患而未采取有效措施防止公共安全事故发生的;

(二)在重大自然灾害、重特大事故和重大突发事件发生时,拖延、推诿,未及时、有效处理,贻误时机,或者违反有关报告制度,迟报、瞒报、漏报重要信息或者数据的;

(三)不依法管理或者行政措施明显不当,引发群体性事件、重大集体上访、非正常上访、民族宗教矛盾、社会秩序混乱的,或不按要求及时赶赴现场接访、处访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问责:

(一)公开发表有损国家和政府形象的言论、文字的,或者在重要社交场合行为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完不成上级政府和行政机关、上级部门、本级政府安排的工作或项目被通报批评,或在评议、测评、考评、考核中不合格、不称职的;

(三)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或者授意、指使、纵容工作人员阻挠、干扰、对抗监督检查或者案件查处行为的;

(四)对违法违纪问题隐瞒不报、压制不查,或者对批评人、检举控告人、证明人、持不同意见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五)不落实廉洁从政规定,利用职务之便谋取不正当利益的;

(六)由于治政不严或监督不力,导致机关工作人员发生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和失职、渎职等严重违法、违纪行为,或对机关工作人员严重违法、违纪行为进行包庇、袒护或纵容的;

(七)未能勤勉尽职、致使所在部门工作效率、服务质量和水平低下,影响单位整体形象,群众不满意的;

(八)违反规定干预土地、工程、政府采购项目招标或金融机构信贷活动的;

(九)对国债、救灾、救济、抢险、优抚、扶贫、移民、征地补偿、防疫款、教育、社保、住房公积金、捐赠款等专项资金或基金不按规定使用的、发放的;

(十)对需要与相关部门协商而未协商,或协商不一致时不能提出解决办法,或有职责义务配合办理未配合办理,致使久拖不决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一)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规章需要问责的其他情形。

第三章 问责方式及信息来源

第十一条 根据调查核实后认定的责任大小、情节轻重、后果严重程度等,对问责对象采用以下方式问责:

(一)诫勉谈话,限期整改;

(二)通报批评,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三)在新闻媒体上公开检讨、道歉;

(四)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

以上问责方式可以单处或并处。

第十二条 下列情形为行政首长问责的信息来源:

(一)上一级行政机关要求进行行政问责的指示、批示;

(二)党委、人大机关、政协机关依法提出的问责建议;

(三)司法机关、监察机关、审计机关、政府督察、政府法制部门及其他有关部门依法提出的问责建议;

(四)县人民政府常务会议组成人员、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提出的问责建议;

(五)工作检查及考核评议中发现的需要问责的重大问题;

(六)新闻媒体曝光的社会反映强烈的事件;

(七)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检举、控告;

(八)各种评议、测评、考评、考核结果;

(九)其他问责信息来源。

第十三条 问责信息明确由县政府办公室、监察局、审计局、信访局、政府督察室、政府法制办、人事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等机关、部门收集,上述机关、部门接收到问责信息后应当及时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报送问责信息。

负责问责信息收集的机关、部门泄漏或谎报、瞒报的,将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和本办法的规定严肃处理。

第四章 问责程序

第十四条 问责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问责信息收集或投诉受理

(二)问责启动

(三)调查核实

(四)问责决定

(五)处理执行

第十五条 问责信息收集机关、部门收到问责信息或接到举报、投诉,应当及时作好登记,审查相关情况后,报送县政府主要领导。

第十六条 县人民政府领导在工作中发现行政首长有违反本办法规定的行为的,应当向政府主要领导提出问责建议。

第十七条 问责程序由县人民政府以会议方式启动。

县人民政府召集相关会议,根据有关问责信息或县政府领导提出的问责建议,认为有应当进行行政问责情形的,经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同意,交由县监察局和有关部门组成调查组进行调查核实。

第十八条 调查核实工作,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等规定的程序进行,形成调查报告,报县人民政府。调查报告应当提出问责或者不予问责的建议。

调查组应当在20个工作日内完成调查工作并向县人民政府提出处理建议;情况复杂的,经县人民政府批准,可以延长10个工作日。

第十九条 参与调查组的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应当提出回避申请;被问责的行政首长有权要求其回避:

(一)与被调查的行政首长是近亲属关系的;

(二)与被调查的案件有利害关系的;

(三)与被调查的行政首长有其他关系,可能影响案件公正处理的。

第二十条 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在问责决定作出前,可以就被问责的事项依法向县人民政府陈述和申辩。

第二十一条 县人民政府根据调查核实结果,书面作出问责或者不予问责以及问责方式适用的决定。

问责决定由县监察局代县政府拟定,报县政府批准后,由县监察局以书面形式送达被问责人及其单位,同时告知提出问责建议的单位或者个人。

第二十二条 问责决定书送达被问责人后,监察局、政府督察室在10个工作日内对问责对象严格进行问责,确保问责处理事项落实到位。

问责决定、问责决定执行情况的有关材料归入被问责人人事档案。

第二十三条 行政首长发现自己的过错、主动报告并承担责任,积极采取补救措施,有效防止或者减少危害结果发生的,可以从轻、减轻或免除问责。

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不得以任何方式阻碍干涉调查,也不得以任何形式打击报复举报、投诉人。否则,一经发现查实,从重处理。

第二十四条 县人民政府作出问责决定后,被问责人仍未采取积极措施进行整改的,县政府县长、副县长可以提议并经县政府党组研究同意后向县委提出以下处理建议:

(一)责令停职检查;

(二)劝其引咎辞职;

(三)免职;

(四)撤职。

第五章 申诉与复核

第二十五条 被问责的行政首长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收到决定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向县人民政府申请复核。

第二十六条 县人民政府主要领导认为确需复核的,应当责成有关部门成立复核调查组进行复查,并在15个工作日内向县政府主要领导提交复查报告。

复核期间不停止对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二十七条 县人民政府根据复查报告,分别作出以下决定:

(一)问责决定事实清楚,证据确凿的,维持问责决定;

(二)问责决定基本事实清楚,基本证据确凿,但存在适用问责方式不当的,改变问责方式;

(三)问责决定确有错误的,终止问责。

第六章 责任追究

第二十八条 对不配合问责调查和问责决定的执行,隐瞒事实,故意拖延、拒绝提供有关资料,阻碍、干扰、抗拒调查,打击报复陷害检举人、证明人、调查人,继续坚持过错行为,扩大损失和影响的,由调查组报请县人民政府按公务员管理权限和程序暂停其职务或者建议选任机关暂停其职务。

第二十九条 被问责人构成违纪的,由县监察局依法依规查处;涉嫌犯罪的,依法移送司法机关处理。

第三十条 参与问责处理的人员滥用职权、徇私舞弊,导致调查报告失实、问责决定错误的,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实施条例》和《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的有关规定予以处理。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一条 县内垂管部门行政首长发生本办法规定的问责情形的,由县人民政府向其上级主管部门提出问责建议。

第三十二条 对政府部门、直属机构、乡镇副职的行政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县人民政府对县内国有企业负责人的问责,参照本办法执行。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由县监察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四条 本办法自2008年10月15日起施行。

第三篇: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制,确保政令畅通,提高工作效率,防止和减少工作过错,推进“敬业、廉洁、务实、高效”的机关作风建设,加强落实执行力。根据《关于实行市级机关工作人员工作问责办法》,结合本局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市局机关、监察支队和特培中心科级及其以下全体工作人员(以下简称“机关工作人员”)。

第三条 实施工作问责,应坚持严格要求、实事求是、责罚相当、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四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同时需要追究纪律责任的,依照有关规定给予党纪政纪处分;涉嫌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章 问责的情形

第五条 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责:

(一)在贯彻执行各级党委、政府及本局的方针、政策、决定、命令、规定中,有令不行、有禁不止的;因工作失职、失误、过错、不作为、慢作为或超越权限行使职权,导致损害机关形象、损害企业或群众利益,或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在履行职责过程中,未按岗位责任制要求尽职尽责、完成任务的;

(三)无正当理由,未能在规定时限内完成上级交办工作的;

(四)在日常工作中,发现影响社会稳定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未及时报告,造成后果的;

(五)擅自设立行政审批事项或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的;

(六)对依法审批的事项,擅自增设收费项目或提高收费标准的;

(七)对符合法定条件的行政审批申请不予受理、不予审批或不在法定期限内作出行政审批决定的;

(八)在法定审批条件之外,擅自增加其他条件加以限制的;

(九)在行政审批和执法检查中存在“吃、拿、卡、要”等违反规定的行为的;

(十)强制企事业单位参加没有法律依据或未经物价部门核准的收费培训的;

(十一)未按服务承诺的时限办理许可项目的;(十二)对群众的来信来访推诿、不受理的或受理后不及时办理的;

(十三)被国家级、省级和市级媒体曝光且确实存在问题的;

(十四)工作出现失误,危害经济发展环境,造成不良影响的;

(十五)其他违反规章制度造成损失或者不良影响的失职行为。

第三章 问责方式和适用

第六条 工作问责方式分为:

1、诫勉谈话;

2、责令作出书面检查;

3、扣发工作性津贴;

4、通报批评;

5、调整工作岗位;

6、停职检查;

7、引咎辞职;

8、责令辞职。

第七条 根据被问责情形的情节、损害和影响,决定问责方式。

(一)情节较轻的,对责任人采用诫勉谈话的方式问责;

(二)情节较重的,对责任人采用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扣发工作性津贴、通报批评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诫勉谈话的方式问责;

(三)情节严重的,对责任人实行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责令作出书面检查、扣发工作性津贴的方式问责;

(四)情节特别严重的,对责任人采用劝其引咎

辞职、责令辞职的方式问责;对直接领导实行通报批评、调整工作岗位、停职检查的方式问责。

第八条 上述情形中,局领导应承担问责责任的,提请市纪委、市监察局依照有关规定实行问责。

第九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应当从重、加重问责:

(一)干扰、阻碍问责调查的;

(二)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的;

(三)对检举人、控告人、投诉人打击、报复、陷害的;

(四)未履行问责职责的;

(五)具有法律、法规、规定明确的从重处理情节的。

第十条 有下列情节之一的,可以从轻、减轻问责:

(一)主动采取措施,有效避免损失或者挽回影响的;

(二)积极配合问责调查,并且主动承担责任的。第十一条 机关工作人员受到问责的,取消当年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处室负责人受到问责的,取消处室考核评优和评选各类先进的资格。

第四章 实行问责的程序

第十二条 对机关工作人员实行问责,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进行。局纪检监察室在局党组领导下具体负责对本局机关工作人员的工作问责。

第十三条 作出问责决定前,应当听取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的陈述和申辩,并且记录在案,对其合理意见,应当予以采纳。

第十四条 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对问责决定不服的,可以自问责决定作出之日起15日内,向局党组或纪检监察室提出书面申诉。局党组或纪检监察室接到书面申诉后,应当在30日内作出申诉处理决定。申诉处理决定应当以书面形式告知申诉人。

第十五条 被问责的机关工作人员申诉期间,不停止问责决定的执行。

第十六条 局党组负责对本办法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五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局纪检监察室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9月1日起施行。

本办法实施前制定的相关规定与本办法不符的,按本办法执行。

第四篇:如何看待首长问责

如何看待首长问责

①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体现了我国国家机构坚持对人民负责的原则和依法治国的原则。②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强化了依法行政,规范了政府的行政行为,使政府严格依法办事,崇尚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社会中的权威,有利于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③推行行政首长问责制,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深入发展和表现,使人民民主能够得到切实维护,使依法治国原则得以贯彻执行。

完善行政首长问责制的对策

1、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解决行政责任缺失的问题。行政责任缺失给依法行政带来严重危害,解决行政责任缺失问题,必须进一步深化行政体制改革。彻底转变行政观念是解决行政责任缺失的关键。观念支配行动,造成行政缺失的根子是没有牢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忘记了这个宗旨,全能政府、无限政府的观念就会自然冒出来,影响甚至是支配行政行为。那么,如何才能牢固树立人民政府为人民这个观念呢?笔者认为,一是行政首长被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出后,应进行就职宣誓,把为人民服务这个宗旨写进誓词,以便牢记。二是要改变全能政府、无限政府、恩赐政府的错误观念。政府为人民服务是行政责任所赋予的,是应该做的,做得好不好,还要接受人民的监督与评判,而不是对人民的恩赐。三是加快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能沿袭传统政府的作法。

2、建设服务型政府,加强行政责任。建设服务型政府不是一句时髦的口号,它与传统政府相比,无论是体制、机构、服务手段、公务员素质等方面都是不同的。首先,从体制上讲,服务型政府绝不是权力政府,只是为社会提供公共物品的一个公共管理部门,它与全能政府、无限政府的出发点是完全不一样的,服务型政府只做自己该做的事。其次,从机构上看,服务型政府肯定是小政府、大社会,机构精简、人员精干。第三,从服务手段来说,服务型政府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收集、提供大量政务信息,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以便更好地服务社会。第四,从人员素质看,服务型政府将拥有的是高素质的公务员队伍,我们还要大力培养公务员,使其知识与能力都有一个较大提高。

3、建立责任追究机制,加重行政首长责任。责任追究机制建立在哪里比较合适,显然不能建立在同级政府内,应建立在上级政府。如果行政首长及其公务人员,在履行行政责任上出现了问题,上级政府必须进行追究,一追到底,行政责任就容易落到实处。

4、建立行政责任考评机制,强化行政首长责任。这与现在普遍实行的目标管理是有区别的。行政责任考评,包括政治责任、法律责任、道义责任都要进行考评。不仅要求行政首长要完成工作任务,还要看是否真正尽心尽力履行行政责任没有。这种考评,不单是看几个经济指标数据,还要看是否真正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有没有滥用权力或超越权力,有没有谋取私利等等。这种行政责任考评显然也只能由上级政府来完成。

.大部门体制也称之为“大部制”,是指政府各级部门在机构设置上,加大横向覆盖的范围,将类似的职能尽量集中在一个大的部门中,部门的管理主要是从宏观上管理,制定战略和大的政策

政府职能,是指政府对国家和社会经济的发展应具有的职责和功能,它揭示了政府在社会经济中的基本方向和基本作用,回答了政府在社会经济活动中“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什么”的问题。转变政府职能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总的原则应该是有利于巩固社会主义制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有利于发扬社会主义民主,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性。近年来,各级十分重视政府职能转变,在构建“小政府,大服务”方面取得了可喜的进步。但要真正建设服务型政府,还必须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提高工作效率。

三、转变政府职能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市场机制相协调。

2、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健全社会组织相协调。

政府职能转变要与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相协调。

四、转变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的主要对策

1、改革管理体制,减少行政审批。

2、严格依法行政,提高服务水平。

3、更新执政理念,转变职能取向。

4、提高服务质量,提升政府形象。

【参考答案】该通告行为是不合法的,因为:

(1)该市政府办公室只是其所在市政府的内部机构或办事机构,不具有行政主体资格,没有以自己的名义对外实施行政行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因此,以自己的名义发布要求全市各行各业各单位和全体市民遵守执行通告的行为是主体不合法的行政行为。

(2)其合法主体应当是该市人民政府。当然市政府可以委托其办公室实施该行为,但该市政府办公室在实施该行为时应以市政府的名义而不是以自己的名义进行。

组织部长抵制选人用人“潜规则”的功力应下在哪儿?

当前,在干部选拔任用过程中,一些地区、部门和单位不同程度的存在“潜规则”,严重败坏了选人用人风气。铲除“潜规则”,组织部门首当其责,特别是组织部长要带头抵制、重拳整治,彻底纠正这种不正之风。

树好“导向标”。一个地方之所以出现“潜规则”,主要是没有全面树立正确的选人用人导向。毛泽东同志讲过,“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如果选拔的都是群众满意、干部服气的干部,选人用人“潜规则”自然没有市场。反之,干部必然去拉关系、找门路,导致“潜规则”盛行。组织部长带头抵制“潜规则”,首先自己的眼睛必须“亮”,把踏实正派的干部选拔出来,不让投机取巧者得利,纠正用人观念上的偏差,让有为的有位、无为的让位,发挥正面的引导和激励作用,营造风清气正的用人环境。

维护“显规则”。要清除“潜规则”,必须维护好选人用人的“显规则”,让隐藏的“伪标准”无法运行。当前,各地在深入推进干部人事制度改革,不断健全干部选拔任用的科学机制,这一改革将有力制约选人用人的“潜规则”。

组织部长们要摒弃个人好恶和亲疏等私心杂念,按照德才兼备、以德为先的标准选拔干部,做到任人唯贤;坚持凭业绩论英雄,打破论资排辈、平衡照顾等“潜规则”,不拘一格选拔人才,把敬业奉献、不跑不要、埋头苦干的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坚持民意标准,防止和遏制以个人和少数人的看法代替民意,以个人和少数人的意志左右干部任免,让“潜规则”无处藏身、彻底灭绝。

监督“全过程”。对选人用人的每个环节,组织部长都应亲自过问,要有“放大镜”的眼睛,查看是否存在问题,切实把好关口。抓好四项监督制度的贯彻落实,督促执行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有关事项报告制度,开展好干部选拔任用工作群众满意度调查、“一报告两评议”等活动,并结合建立健全组织工作新闻发言人制度,不断完善信访、电话、网络“三位一体”举报平台,畅通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科学规范一把手用人权,重点规范调整动议权和初始提名权,把隐性权力显性化,显性权力规范化,缩少权力寻租的空间。严肃查处拉票贿选、突击提拔干部、买官卖官、跑官要官等违规违纪用人问题,做到查实一起、处理一起、追究一起,切实增强制度的威慑力。

城市拆迁中的若干问题及解决办法

(一)正确确定拆迁和裁决的主体,尽量避免政府机关既当运动员又当裁判员的局面

(二)在城市规划区的集体土地上实施拆迁,应当兼顾《土地管理法》和《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条例》的不同规定,选择既合法又便捷的拆迁补偿方式。

(三)慎重处理权利受限房屋的拆迁问题。

1、抵押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

2、被司法机关查封房屋的拆迁问题

3、改制企业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

(1)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形成了特殊的补偿权利主体

(2)拆迁可能成为困难企业改制的契机,必须灵活进行

(3)注意把握企业改制引起的补偿权利主体的变化

4、代管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

5、有限产权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

6、出租房屋拆迁纠纷的处理:

(四)制定合理的房屋用途认定标准,正确认定被拆迁房屋的用途,解决好房屋用途争议

第五篇: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机关工作人员有错无为问责暂行办法

为进一步强化责任意识,促进作风转变,优化服务环境,提升工作质量,依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等相关法纪法规,结合工作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对工作中的有错无为实施问责,要坚持有责必问、有错必究,实事求是、客观公正,权责统一、惩教结合的原则。

第二条对有错无为行为问责,主要是对违规行使职权,落实上级决策部署不力,联系群众、服务基层不到位,疏于管理、行为失范,以及应急处置失当,造成不良影响的行为,依照本办法应予以追究,给予相应组织处理。

第三条问责对象的行为,涉嫌违反党纪政纪、法律法规的,移送执纪执法机关处理。第四条本办法适用于总部机关和各基层单位机关工作人员。第二章问责内容

第五条在制定决策、行使职权和执行部署、推进落实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违反规定的权限、程序和有关要求进行决策,导致决策失误的;

(二)在专项资金(基金)和国有资产管理使用、建设工程招投标、物资采购、产权交易等重要问题上,违规干预、违规操作,以及采取打招呼、指定等方式影响干预市场经济活动的;

(三)对上级决策、部署、批示、交办工作,贯彻落实不力,或对集团公司的重大决策、重要部署、重点工作、重点项目达不到工作推进要求的;

(四)对员工提出的建议和意见,不认真办理、答复、整改的;

(五)未经单位分管领导、主要领导批准,运用职权出具证明擅自盖单位公章的。

(六)在研究、部署、调研、考察、汇报工作时提供的情况失真、失察,导致决策失误,或工作考评时弄虚作假,骗取荣誉的;

(七)对服务事项不按有关制度和要求办理,或办理不力,给服务对象带来不便的;

(八)大局意识淡薄,强调局部利益,工作推诿扯皮、各行其是的;

(九)其他执行不力、落实不够的行为。

第六条在联系群众、服务基层方面和加强管理、树立形象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对员工信访等渠道反映上来的员工诉求,敷衍了事、上推下卸的;

(二)对公开承诺的服务事项推进不及时、不到位的;

(三)服务质量差,方法简单、作风粗暴,引发员工不满的;

(四)搬弄是非、散布谣言、挑拨离间、拉帮结派、制造事端的;

(五)工作故意刁难、吃拿卡要,到基层单位报销,乱摊派、违反“十不准”的;

(六)不遵守工作纪律、会议纪律,不严格执行外出请销假制度的;在办公场所有上网聊天、炒股、打牌、娱乐等行为的;

(七)工作作风不严谨,公文出错,泄露信息,造成损失和不良影响的;

(八)不服从组织安排的;

(九)其他损害机关工作人员形象的行为。

第七条在强化防范、应急处置方面,有下列行为之一的,应予以问责:

(一)日常监督防范不力,造成不良事件(事故)发生或处置不力,导致事态扩大的;

(二)对分管范围内的不稳定因素,排查、稳控、处理不力的;

(三)在防灾、抗灾、抢险及事故处理工作中,未按相关法律规定和上级要求及时、妥善、有效组织开展工作以及未及时上报的;

(四)其他防范或处置失当的行为。第三章问责机构

第八条各单位问责工作要坚持在党委(总支、支部)统一领导下进行,成立由纪检监察组织牵头,组织人事、审计考核等部门为成员的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设立问责工作办公室,根据责任大小,由一个或多个部门组织实施问责。

各单位、各部门主要负责人为本单位、本部门问责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要严格落实责任,支持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抓好问责工作,对自行发现的工作人员的轻微问题,可参照本办法实施问责。

第九条问责工作人员在实施问责过程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玩忽职守的,依照有关规定追究其责任。

第四章责任界定

第十条责任界定分以下四种情形:

(一)主要领导责任,是指对直接主管工作范围内出现的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二)分管领导责任,是指对分管工作范围内出现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三)直接责任,是指直接当事人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四)相关责任,是指对其职责范围内,参与决策或执行的工作不履行或不正确履行职责,造成不良影响的。

第五章问责方式 第十一条问责方式:

(一)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

(二)通报批评;

(三)停职检查;

(四)调离工作岗位;

(五)引咎辞职;

(六)免职;

(七)降职。

以上问责方式可根据具体事实情节,单独或合并使用。第六章结果运用

第十二条问责结果运用分以下四种情形:

(一)凡是被问责的人员,取消当年的评先树优资格。

(二)凡被责令改过并作出书面检查、通报批评2 次以上人员,或受到停职检查、调离工作岗位处理的,一年内不得提拔。

(三)受到引咎辞职、免职、降职处理的,两年内不得提拔。

(四)按照“双维度二元连接”考核等相关规定,扣发相应绩效工资。第七章问责启动

第十三条出现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以启动问责程序:

(一)员工、基层单位和社会其他组织有事实依据的举报、投诉、反映;

(二)上级领导和集团公司领导有关指示、批示;

(三)来信来访中发现或员工反映的重大问题;

(四)组织考察中发现的重大问题;

(五)新闻媒体曝光的重大问题;

(六)其他途径发现的重大问题。

上述渠道反映的问题,属于问责范围的,经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审核后,启动问责程序。第八章问责程序第十四条实施问责按以下程序进行:

(一)调查核实。由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牵头,协调有关部门组成问责调查组,对问责事项进行调查。

(二)意见提出。在调查核实的基础上,提出问责意见。

(三)认定整改。经问责工作领导小组研究,确认是否进行问责,并及时进行问责追踪整改。

第九章回避与申诉

第十五条参与问责调查处理的工作人员与问责对象有利害关系、可能影响公正处理的,应当回避。

第十六条问责对象应当配合调查,提供真实情况,对处理决定不服的,可在5 日内向问责工作领导小组提出复核或申诉。问责工作领导小组在接到复核或申诉申请后,成立复核申诉调查组,认真研究处理,在10 日内作出维持、变更或撤销原决定的处理意见,并书面告知申请人。

参与原问责处理的工作人员,应当回避参与复核、申诉的处理工作。复核、申诉期间不停止原处理决定的执行。第十章附则

第十七条本办法由问责工作领导小组负责解释。第十八条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施行。

下载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word格式文档
下载濮阳市机关首长问责暂行办法大全.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

    X农组„2010‟8号 关于印发《X城区农林局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的通 知 局机关各股室、局属各二级单位: 《X城区农林局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已经局党委研究同意,现印发给你......

    机关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机关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加强机关效能建设,优化发展环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务员法》、《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宁波市机关工作人员作风效能问责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加强对机关工作人员的监督管理,增强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提高执行力,根据《中国共产党章程》、《中华人民共和......

    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问责暂行办法(精选多篇)

    重庆市人民政府 关于印发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政首长 问责暂行办法的通知 渝府发〔2008〕1号 各区县(自治县)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有关单位:现将《重庆市违反土地管理规定......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济宁市行政首长问责试行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行政首长问责管理,强化责任落实机制,促使行政首长依法履行职责、廉洁自律,提高行政效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监察......

    案件问责管理暂行办法

    案件问责管理暂行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规范***案件问责工作,落实案件风险责任,促进案件风险防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银行业监督管理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 中共广州市委办公厅文件穗办〔2009〕6号 各区、县级市党委和人民政府,市直局以上单位: 《广州市党政领导干部问责暂行办法》已经市委、市政......

    绍兴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

    2.3.1. 绍兴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 浙江省绍兴市人民政府绍兴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 绍政发〔2009〕7号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 现将《绍兴市行政问责暂行办法》印发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