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2016年动植物疫情监测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动植物疫情监测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福安市财政局:
按照(安财绩〔2017〕1号)要求,结合我局职能,遵循重要性的原则,2016年我局以绩效评价指标体系为基础,根据已核实准确的资料计算各指标的实际值和得分,项目绩效目标预期完成,通过综合自评得95分,项目达到优秀等级,现将本项目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汇报如下:
一、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本单位机构设置编制人员6人。主要岗位职责是做好农作物病虫预测预报工作、植物检疫工作、植保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植保新技术的咨询、培训、指导工作等。
2、项目基本情况
根据闽财(农)指[2015]273号“关于提前下达2016年部分农业专项资金(第二批)的通知”,福安市安排资金15万元,项目任务是实施农作物病虫监测预警、专业统防统治示范、绿色防控示范。
根据闽农保函[2016]3号“关于做好2016年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工作的通知”及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实施方案,目标任务:福安建立一个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示范片,果树面积不少于50亩,辐射面积不少于500亩。示范区绿色防控主推技术到位率达85%,综合防控效果达到85%以上,化学农药使用量减少20%以上,经济作物病虫害危害损失率控制8%以内。
闽农保函[2016]11号,“关于下达2016年监测预警工作方案的通知”。安排福安市建立测报点7个,其中水稻病虫测报点3个,茶树病虫测报点3个,葡萄病虫测报点1个,协助做好水稻、茶叶、葡萄主要病虫的预测预报工作。
闽农保函[2016]12号“关于做好2016年农作物病虫害专业人统防统治工作的通知”,建立一个中心示范片,面积不少于500亩。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1、合理编制绩效目标
根据省植保总站下达的有关目标任务和要求,参考前三年的平均值,当年的数值,发展趋势等,制定了切合实际、可量化、可考评的年度目标。
2、建立项目责任制
年初做出项目分工计划,任务分工到人,责任落实到人,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做好项目各项工作。
3、加强项目运行管理
经常督促检查项目实施情况,包括项目实施进展情况,是否按时进行,按时完成。数量、质量是否达到要求,如发现有偏差,采取有效措施,及时纠编,阶段性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全年性任务,基本能够按序时进度执行,保证了年度目标任务超额完成。
(二)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总体上看:我局财务制度比较健全,资金使用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使用资金审批规范,完整,项目资金使用基本做到按照年度预算批复的用途使用,项目资金到位15万元,到位率100%,实际支出15万元,资金使用率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针对本项目的公益性,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评价标准主要采用历史标准。
通过听取汇报、调阅核实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工作成效进行了检查、核实,年度绩效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项目自评95分,自评优秀等级。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上半年资金到位15万元,到位率100%,资金使用投入15万元,主要用于购买绿色防控产品(杀虫灯、粘虫板)3.6万元,拨付给7个测报点测报员(植保员)补助经费3.4万元,补助专业合作组织开展绿色防控、统防统治示范经费8万元,资金使用率目标100%,实际使用率达10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建立村级测报点7个,目标值7个,完成100%,发布《病虫情报》26期准确率达95%以上,目标值26期准确率95%,完成100%,建立杨梅绿色防控示范面积200亩,技术到位率达90%以上,目标值200亩,技术到位率90%,完成100%,建立脐橙统防统治示范面积500亩,目标值500亩,完成100%;农作物病虫危害,损失率控制在5%以内,目标值5%,完成100%。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⑴经济效益:全市粮经作物挽回粮食损失14244.4吨,目标值14244.4吨,完成100%,杨梅绿色防控示范亩产量提高32%,目标值32%,完成100%,杨梅绿色防控亩吨收入提高40.57%,目标值40.57%,完成100%,统防统治示范区节约用工用药成本50.77%,目标值50.77%,完成100%。
⑵社会效益:发布《病虫情况》服务农户率达95%,目标值95%,完成100%,绿色防控示范辐射面积2000亩,目标值2000亩,完成100%统防统治示范辐射面积500亩,目标值5000亩,完成100%,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100%,目标值100%,完成100%。
⑶环境效益:有益生物(天敌)增加60%,目标值60%,完成100%,有利于生态平衡减少农药使用量30%,目标值30%,完成100%,实现农药减量控害,促进生产与生态协调发展。
⑷可持续影响:目标值90%,完成90%,完成100%,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
⑸服务对象满意度:经调查服务农满意度达98%,目标值98%,完成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满分30分得26分,其中:
⑴时效情况,满分3分得3分,⑵立项满分12分,得10分,扣分项目主要是绩效指标可衡量明确性不够具体和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规范性不够。⑶过程落实15分得13分扣分项是成本控制率和财政投入乘数。
2、过程指标体系满分30分,得29分,扣分项是技术鉴定资料不够齐全。
3、产出与效益满分40分,得分40分。质量达标率与成本节约率以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等完成得较好,农民满意度较高。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项目存在的问题
1、项目立项可行性研究、专家论证、风险评估等,规范性不够。
2、项目管理制度不够健全。
3、创新技术不够全面。
(二)项目改进措施
1、加强项目的组织领导,成立项目领导小组。
2、制定项目实施法办和项目管理办法。
3、加强培训学习,提高项目管理能力、实施能力。
4、转变观念,规范支出、严格执行国家财经法和财务管理的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按照项目预算批复的用途规范资金使用,做到专款专用,不挤占、不挪用。
五、下一步改进措施意见和建议
1、建议财政部门加强业务培训,组织相关单位人员学习,交流以拓展工作思路。
2、建议有关部门建立项目实施、管理标准化、规范化程序、办法。
附件: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自评表。
(联系人:谢万森
联系电话:0593-6381642)
福安市植保植检站 2016年12月30日
第二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附件二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
自评报告
评价类型:实施过程评价□完成结果评价□ 项目名称:项目实施单位:(公章)
填报日期年月日
州财政局(制)
自评报告编写提纲
(参考提纲)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二)项目预算绩效目标、绩效指标设定情况,包括预期总目标及阶段性目标;项目基本性质、用途和主要内容。涉及范围。
二、项目资金使用及管理情况
(一)项目资金(包括财政资金、自筹资金等)安排落实、总投入等情况分析。
(二)项目资金(主要指财政资金)实际使用情况分析。
(三)项目资金管理情况(包括管理制度、办法的制订及执行情况)分析。
三、项目组织实施情况
(一)项目组织情况(包括项目招投标情况、调整情况、完成验收等)分析。
(二)项目管理情况(包括项目管理制度建设、日常检查监督管理等情况)分析.四、项目绩效情况
(一)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将项目支出后的实际情况与申报的绩效目标对比,从项目的经济性、效率性、有效性和可持续性等方面进行量化、具体分析。
其中:项目的经济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成本(预算)控制、节约等情况
进行分析;项目的效率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实施(完成)的进度及质量等情况进行分析;项目的有效性分析主要是对反映项目资金使用效果的个性指标进行分析;项目的可持续性分析主要是对项目完成后,后续政策、资金、人员机构安排和管理措施等影响项目持续发展的因素进行分析。
(二)项目绩效目标未完成原因分析。
五、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一)后续工作计划。
(二)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的问题及建议。(包括资金安排、使用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存在问题、改进措施和有关建议等)
(三)其它。
六、项目评价工作情况
包括评价基础数据收集、资料来源和依据等佐证材料情况,项目现场勘验检查核实情况。
表一至表五填报说明
本套报表(表一至表五)作为自评报告附表,由项目主管单位汇总填列,于5月31日前与报送州财政局绩效管理科。填报内容必须客观、真实准确,数字保留小数点后两位。
一、基本情况表
1、项目类型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类”进行分类,如:农林水事务类。
2、项目支出科目类别按财政部《2012年政府收支分类科目》支出功能分类科目中的 “款”、“项”进行分类,如:农业方面的技术推广项目。
3、项目起止时间:分别按照批复的项目立项计划和实际实施时间填写
4、项目实施地点:指项目实际建设或发生所涉及的地区。
5、资金计划投入额:指计划批复的资金数。
6、资金实际到位额:指各级财政已列支的财政资金数和已到项目实施单位的自筹资金及其它资金。
7、资金实际支出额:指项目实施单位实际支出的资金数。
二、项目绩效自评表
1、评价得分:根据该项指标所设定的分值和项目实施情况进行评分。
2、评分评述:用文字或数字对该项指标的得分依据作简要说明。如:任务全部完成,在“完成数量”中“评分评述”中填写“任务完成率100%”。
三、项目投入支出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资金计划额、实际到位额和支出额填列。
四、任务完成情况表
分别按州、县(市)各级项目实施单位的任务的计划数和实际完成数填列。在“××任务”一栏填写具体的任务名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及生态效益用文字或相关指标作简要说明。
五、项目资金来源统计表
1、下拨资金文号:财政资金填写各级财政部门下拨资金文号,其它资金填写相关凭证号。
2、金额合计=财政资金+其它资金
3、财政资金小计=中央+省+州、市级+县级资金
第三篇:2016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2016年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1、项目概况
(1)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屏南县畜牧站是农业局下属股级单位,主要贯彻执行贯彻执行发展畜牧业的方针、政策、促进畜牧业的发展;制定本县畜牧业发展规划,掌握畜牧业发展情况;承担种畜禽生产经营许可证发放和种畜禽生产经营监督管理;承担畜牧及牧草新技术推广、示范和培训工作;指导畜牧业生产、搞好服务,协调工作;畜牧业建设项目的立项,论证实施工作完成上级领导交办的各项工作;开展畜牧业科普工作等工作;
(2)项目基本情况
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促进我县畜牧业持续健康发展。2016参保数量达29700头。
2、项目实施基本情况(1)项目的组织管理情况
畜牧站会同屏南县财政局和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福建省屏南县分公司部署2016年关于做好能繁母猪、育肥猪和奶牛保险工作的通知,1-10月完成实施,10月底完成项目总结,11月份报县财政局。本专项严格按照《屏南县县级财政项目支出经费管理实施细则进行管理,1
制定划、经费使用计划,接受县农业局、财政局的监督检查。
(2)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根据屏财预【2016】1号文件精神,2016年县财政预算批复2016年屏南县育肥猪保险经费10万元。该项目子拨付规范,到位足额及时。项目执行过程中严格执行《福建省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报销审批手续的若干规定》等财务管理制度,会计核算做到真实、完整、及时,支出审批程序严谨。2016年育肥猪保险经费用了7.425万元,并根据规定已支出,符合相关经费管理规定和项目管理规定。
3、项目绩效分析
(1)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根据县财政局《关于做好2016年财政支出项目绩效自评工作的通知》要求,根据所支持项目产出的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制定评价指标,并实行全部书面自评与个别实地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畜牧保险绩效评价工作。(2)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资金到位率目标值为100%,实际资金到位率为100%,目标完成比例100%;项目完成时效目标是2016年,实际项目于2016年完成,目标完成比例100%;投入资金目标值10万元,实际投入10万元,目标完成比例10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指标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养殖户满意度达90%以上,实现预定目标,目标完成比例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得分27分,其中:
(1)项目立项方便满分18分,得17分。参保育肥猪参保目标未完成,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
(2)资金落实方面满分12分,得10分。资金到位率100%,资金使用率达74.25%,低于预期目标值扣2分。
2、过程指标体系得30分,其中:
(1)业务管理投入类指标满分10分,自评10分。管理制度健全,具体相应的业务管理制度,业务管理制度合法、合规、完整;制度执行有效,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业务管理制度,实时采取必要的控制措施或手段保证质量。
(2)财务管理方面满分15分,得分10分,管理制度健全,资金使用较为合规,资金使用比较符合国家财经法规和财务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资金的拨付有完整的审批程序和手续。固定资产没有专人管理不得分。
(3)会计信息管理方面满分5分,得5分。会计核算符合规范要求,相关材料完整。
3、产出与效益体系得分37分,其中:
(1)产出数量方面满分20分,得17分。2016年参保育肥猪目标值4万头,实际完成2.97万头,目标完成比例74.25%,扣3分,参保养殖场目标值5家,实际完成5家,以上目标指标实际完成率均达100%以上。
(2)项目效益方面满分20分,得分20分。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健康发展。(3)项目绩效分析
投入一级指标中,项目立项二级指标得17分(其中绩效指标完成率扣1分);资金落实二级指标得10分(其中资金使用率扣2分)。项目管理一级指标中,业务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财务二级管理指标得10分,会计信息管理二级指标得10分。产出与效益一级指标中,产出数量二级指标得13分(其中目标完成数未全部完成扣3分)。项目效益二级指标中的社会效益和社会公众或服务对象满意度得20分。自评得分共计94分,自评为优秀等级。
(4)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由于养殖户保险意识薄落和有些养殖场没有规范化生产未佩戴耳标,以致仍有部分养殖户为参保。
4、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做好宣传工作,加强养殖户保险意识。继续做好各养殖户的保险工作和规范化生产的技术指导。
第四篇: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
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情况的报告
一、项目概况
(一)项目单位基本情况
1、股室主要职责:根据《古田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古田县水利局主要职责内设机构和人员编制规定的通知》(古政文〔2013〕282号)水土保持办公室主要职责是:
(1)负责宣传贯彻水土保持法律法规,组织开展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工作。
(2)组织编制水土保持规划,开展水土流失监测。(3)监督检查辖区内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的实施,开展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工作。
(4)承担县水土保持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2、机构人员:古田县水利局机关行政编制为5名(含派驻纪检组单列编制1名),保留待核销机关编制5名。其中:局长1名、副局长3名、纪检组长1名(单列)、总工程师(副科级)1名,股级干部职数5名(含监察室主任1名)。单位在职人员50人。
(二)项目基本情况
1、项目立项依据:福建省财政厅与水利厅《关于提前下达2017省级水土保持专项资金预算指标的通知》(闽财农指﹝2016﹞232号)
2、项目申报的可行性:《宁德市水利局关于福建省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古田县城西街道2017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宁水水保﹝2017﹞7号)、《宁德市水利局关于福建省重点乡镇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古田县杉洋镇2017年治理项目实施方案的批复》(宁水水保﹝2017﹞16号)。
3、项目的总体目标: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00公顷,修建生态水系2km。
二、项目实施基本情况
(一)项目组织管理情况
1、合理编制绩效目标
结合2017年的工作计划,在进行研究、论证的基础、发展趋势等,制定了切合实际、可量化、可考评的目标。资金覆盖率和项目覆盖率符合预算布置要求。
2、加强项目运行管理
在项目运行和资金管理方面已经有以下制度:《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福建省水土保持条例》、《福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2〕84号)、《福建省省级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5〕47号)。
3、开展绩效动态监控
我局按季度开展项目支出绩效监控工作,及时收集汇总季度目标完成情况,发现严重偏差,及时反馈,采取有效措施,重点跟踪,及时纠偏,阶段性任务能够按计划完成,全年性任务基本能够按序时进度执行,保证了目标任务按值完成。
(二)项目财务管理状况
项目资金管理严格按照《福建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2〕84号)、《福建省省级水利专项资金管理办法》(闽财农〔2015〕47号)执行。资金使用符合省级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以及有关专项资金管理办法的规定。省级水土保持专项补助资金200万元于第三季度已到位,资金到位率100%。
三、项目绩效分析
(一)项目绩效评价工作开展情况
1、选用的评价指标和评价方法
我局针对项目的公益性、民生性特点,考虑可持续影响评价较困难,本次评价主要采用比较法,辅之以公众评判法进行评价,评价标准主要采用历史标准。
2、现场勘验、检查、核实的情况
通过听取汇报、调阅核实相关资料等方式,对工作成效进行了检查、核实,绩效目标总体完成情况良好,项目自评等90分,自评良好等级。
(二)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
1、投入目标完成情况
(1)时效目标:资金到位情况参考标准200万,完成200万,完成率100%。
(2)成本目标:
1、生态护岸长度参考标准500米,完508成米,完成率102%。
2、河道清淤长参考标准1500米,完成1200米,完成率80%
2、产出目标完成情况
(1)数量目标:
1、年可增加蓄水能力参考标准85万立方米,完成60万立方米,完成率70.6%。
2、治理措施面积参考标准460公顷,完成350公顷,完成率76.1%。(2)质量目标:可保土数量参考标准0.7万t,完成0.5万t,完成率:71.4%。
3、效益目标完成情况
(1)社会效益目标:水土流失治理的参考标准为项目实施后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实际完成后有效地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提高土地利用率和生产能力,促进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的合理调整。
(2)服务对象满意度:受益乡镇满意度参考标准为90%,项目实施后满意达到90%。
(三)项目绩效分析
1、投入指标体系得分30分,其中:
(1)资金落实情况满分20分,得20分。资金到位率达100%。(2)实际支出情况满分10分,得10分。资金使用率达100%;支出规范性开设了资金专帐,同时有专人管理,资金可以及时拨付。
2、产出与效益指标体系得30分,其中:
(1)产出质量满分10分,得10分。
(2)产出数量满分10分,得8分。生态护岸长度完成800米;河道清淤长完成1200千米;年可增加蓄水能力完成60万立方米;治理措施面积完成350公顷;可保土数量完成0.5万t。
(3)社会效益目标满分10分,得10分。受益群众基本满意。
3、项目管理情况指标体系得分40分,其中:
(1)目标管理满分15分,得15分。项目申请经过审批、目标完成率100%、项目完成的及时性;以上指标均达标。
(2)组织管理满分15分,得15分。各项组织管理均达标。
(3)财物管理满分10分,得10分。财物制度健全,内部控制健全,有规范的资金管理工作流程,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标准化管理工作制度。
四、项目存在的问题和改进措施
(一)项目存在的问题
1、报表编制不到位,由于没有及时汇总好两个乡镇材料,报表编制上报时,存在一些误差。
2、项目受天气影响较大。
3、项目实施征地存在困难
(二)项目改进措施
1、及时做好材料汇总,认真编制报表,做好上报工作。
2、督促施工队抓紧项目开展时间,避开天气影响,及时完成项目。
3、督促乡政府加大征地力度,确保项目能够及时完成。
五、下一步改进工作的意见和建议
需要县财政部门协助我们构建好绩效管理体系,做好项目科学预算、成本科学分类核算、科学绩效评价方法,建立全过程的绩效管理机制。
第五篇:湖北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湖北省省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评价报告
项目名称:谷城县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 项目单位: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 主管部门:谷城县农技推广中心 评价机构:谷城县农业局
2014年12月20日
谷城县2013年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
绩效评价报告
2013年,城关后湖湿地公园蔬菜基地被列入湖北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项目,由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负责承建。一年来,该公司结合基地生产实际,严格按照“规模化种植、标准化生产、商品化处理、品牌化销售、产业化经营”“五化”发展的总体要求,整合项目、集中人力、集成技术扎实推进项目建设,圆满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一年来项目建设及绩效情况评价报告如下:
一、项目基本情况
(一)项目概况
1、项目立项背景
谷城县地处鄂西北东部、汉水中游南岸,县内气候适宜,土壤肥沃,适合各种蔬菜生长。其中汉水流域及北河流域以种植山药、莲藕和适令鲜菜为主,南河流域以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食用菌和野生蔬菜为主,生产基础良好,布局定格比较稳定。境内区位优越,交通便利,有发展蔬菜生产得天独厚的自然气候和交通区位条件。近年来,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菜篮子”工程建设,将蔬菜产业发展列为县政府十件实事之一予以重点督办落实。截至2013年底,全县蔬菜生产面积达到8.5万亩,占全县耕地面积的15%,全县蔬菜总产量35万吨,总产值达到4.6亿元。其中:商品蔬菜有生姜、蒜苗、菜豆等80余种,全县蔬菜商品率达85%,商品蔬菜已进入武汉、北京、天津、西安、上海等大中城市市场;各类农贸批发市场已发展到20多家,年交易蔬菜量达30多万吨,占全县蔬菜总产的50%;设施蔬菜面积已达到4万多亩,各类大中小棚4万多个,形成“月月种,天天收”生产格局;谷城“春又生”、石花“香葱”、城关“花菜”、南川“贡芋”等品牌被确认为“绿色食品认证”,多次参与各类农博会进行展览,其中“春又生”牌野菜还打入上海市场,深受青睐;加工转化基本形成,目前全县加工储藏企业有6家,家庭作坊500多家,开发出酱、腌、泡、藏等四大系列50多个品种。我县蔬菜生产已基本实现了安全有效供给,且经过不断的建设开发,现已具备了发展设施蔬菜生产建基地、建加工企业的良好基础。
2、项目实施情况
通过项目建设,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园基地面积1000亩,其中核心种植示范区面积100亩,主要栽培品种包括:早春豇豆200亩,黄瓜200亩,西葫芦200亩,辣椒200亩,早春茄子100亩,全部按照商品菜标准进行连片种植;推广新技术4项,主要包括:①基地全部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营养钵育苗及设施覆盖栽培、水稻集中育秧+蔬菜轮作模式、及各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覆盖率达95%以上。②设臵频振式杀虫灯30余盏,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100%。③全面推广使用防虫网、黄板、双色膜、遮阳网等新材料,减少并控制病虫害的产生和危害。④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配方施用化肥,减少肥料施用量;开展技术示范和培训,举办6期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200人次,培训菜农1000人次,培育核心示范户100户,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菜农培训率达100%;培育农村专用合作组织1家,网络社员500多户。
3、经费来源和使用情况
项目计划总投资50万元,其中省现代农业特色产业发展专项资金20万元,地方配套和农民自筹30万元。省级资金主要用途:①用于基地补助10万元,包括农药3万元,肥料4万元,杀虫灯2.4万元(30台×800元/台),遮阳网和防虫网0.6万元;②核心示范区5万元,包括劳务费1.6万元(160人×100元/天),检测费2万元,技术指导费1.4万元;③技术培训及技术资料5万元,包括资料费1.5万元(3000份×5元/份),场地0.6万元(10次×600元/次),差旅费0.4万元,食宿费2万元,交通费0.5万元,讲课费1万元(5人×2000元/人)。
(二)项目绩效目标
通过项目建设,建成设施蔬菜示范园基地1000亩,平均亩产4吨,可产优质无公害蔬菜4000吨,按2500元/吨均价计算,可实现收入1000万元,同时可辐射带动全县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实现增收致富。
二、绩效评价工作情况
(一)绩效评价目的
检查项目实施执行情况及资金使用情况,确保项目实施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各项指标效益达标,加强设施蔬菜生产技术研究与示范推广,提升项目区蔬菜种植效益和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
(二)绩效评价设计过程
根据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结合农技推广行业特殊性,项目绩效评价设计采取现场检查、查验档案、入户走访、财务检查等方式进行,主要检查试验示范区建设、农业投入品台帐、田间生产记录、测产记录、资金使用及农户满意度调查等情况。
(三)绩效评价框架
绩效评价原则:以贯彻落实《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为主线,按照公开公正、实地调查、客观评价的原则,考核评价农技推广及项目实施执行情况。
评价指标体系:主要包括示范面积、技术研发与示范应用率、主推技术入户率、农产品质量安全合格率、增产率、农民满意度、宣传信息上报率等。
绩效标准:达到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标准。具体见附件1。
评价方法:现场检查,查验核实。
(四)证据收集方法
采取查验档案记录、查看现场、检查财务帐目、走访农户核实等方式进行。
(五)绩效评价实施过程
项目单位开展自评。在上级有关部门的指导下,该公司派出专业技术人员到示范园区走访社员,问卷调查,查阅资料,填写绩效评价表,综合测评,做实评价基础数据,探索评价目标合理性和综合性,为今后评价工作积累工作经验。农业主管部门绩效评价。农业局组织局分管领导及局计财科、监察室、项目办等相关科室负责人组成专班,于12月下旬对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对项目实施情况进行逐一现场检查和查验核实。经检查调查,项目各项工作任务均执行到位,项目资金使用规范,示范区蔬菜增产效益明显,农民满意度较高。
(六)本次绩效评价的局限性
此次绩效评价工作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主要表现在以入户走访调查形式进行数据核实,由于调查走访农户有限,且农民种植水平存在差异,调查结果存在一定的误差。
三、绩效分析及评价结论
(一)绩效分析
项目建成后,项目区每年直接经济效益实现1000万元,年增收入300万元,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可辐射带动全县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同时可提升全县蔬菜生产质量安全监管能力和水平,提升蔬菜产业竞争力。
1、经济效益。通过项目建设,建成设施蔬菜生产基地1000亩,平均亩产4吨,可产优质无公害蔬菜4000吨,按2500元/吨均价计算,可实现收入1000万元,同时可辐射带动全县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面积1万亩,带动农民增收300多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社会效益。项目建成后能够产生巨大的社会效益,不仅致富当地农民,增加地方财政收入,而且将带动全县蔬菜产业化开发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一是促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通过本项目的实施,搞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加速提升无公害标准化基地建设和发展水平。二是向社会提供安全、优质的无公害蔬菜产品。三是为农村剩余劳动力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通过发展蔬菜产品加工可直接提供500多人的就业岗位。同时还将带动加工业、流通业等相关产业的发展,对整个农村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稳定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四是为蔬菜科学研究和成果转化提供场所,推进科技与生产相结合,加速成果转化的速度和转化率。
3、生态效益。项目区建设立足于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整个项目区蔬菜生产采用无公害标准化生产技术,增加有机肥料、减少化肥和农药施用量,提高土壤肥力,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加工企业采用无公害化生产工艺,有利于生态环境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同时发展无公害设施蔬菜生产,对提高城乡人们生活水平,保障“菜篮子”优质农产品市场供给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4、绩效目标完成情况分析。项目各项年初预计指标设计合理,具有代表性,本年实际完成指标均达到或超过年初预计目标,项目实施效益显著,项目区农民满意度较高。具体指标完成情况见附表1。
(二)评价结论 1.评分结果
根据《省农业厅办公室关于开展2013省级现代农业专项(增量)项目绩效考评活动的通知》(鄂农办发„2014‟64号)的要求,按照批复的项目实施方案建设目标,项目单位绩效考核自评量化得分为98分,自评为优秀。农业局绩效考核评价量化得分 分。具体分项评分见附件2。
2.主要结论
项目区产地环境、创建规模、基础设施、栽培管理、商品化处理、品牌建设、质量管理、工作及成效已达标,完全按照实施方案的标准,超额完成了建设任务,建议通过考核验收。
四、主要经验及做法、存在问题和建议
(一)主要经营及做法
湖北楚汉江湿地开发有限公司是一家集生产、加工、储藏、销售、农业休闲及科研教学于一体的大型农业企业。公司于2008年1月成立,2009年12月经国家工商局许可注册“汉江湿地”商标,示范园已有蔬菜种植面积1100余亩,年生产蔬菜9000吨,年蔬菜产值3800万元,园区内土质肥沃,地下水源丰富,水质好,周边没有工业污染源,具备了优质的农业生态环境,且基地已全部通过了无公害蔬菜产地认定。园区目前已投入使用,设施面积以及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已达到标准园要求。今年主要种植品种有西甜瓜、茭白、豇豆、茄子、辣椒、黄瓜、叶类菜等蔬菜。产品主要销往武汉、襄阳、十堰等地区。公司依托谷城县农技推广中心雄厚的技术支撑,通过不断完善公司+专业合作社+订单农业+基地的经营模式,实现经营性年收入达1.4亿元以上,壮大自身发展。示范园自创建以来,各级领导视察了示范园建设及生产,销售情况,对示范园的建设给予了允分的肯定。
一是规模化种植。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始建于2014年元月,在园区多年发展基础上,实现了从露地栽培到大小棚覆盖、从分散栽培经营到集约规模化经营的根本性转变。2014年蔬菜种植集中连片面积为1000亩,核心种植示范区100亩,主要栽培品种包括:早春豇豆200亩,黄瓜200亩,西葫芦200亩,辣椒200亩,早春茄子100亩,全部按照商品菜标准进行连片种植;
二是标准化生产。主要抓好两个方面内容:一方面是建立标准化生产制度。该项目在汉江湿地公园内实施,结合园区环境要求,在实施该项目时坚持完善五项制度:农业投入品管理制度、生产档案制度、基地产品检测制度、基地准出制度、质量追溯制度。并与县农技中心、县质检站开展业务合作,编印了《设施蔬菜示范园生产技术与质量安全管理手册》,发放到基地菜农手中,邀请县蔬菜专家进行全程跟踪指导服务,同时完善蔬菜瓜果产前、产中、产后的无害化检测体系建设。在示范园内,根据蔬菜不同的种植茬口,在上市期对各类蔬菜进行全覆盖抽样检测,检测覆盖率达到100%,确保园区农产品达到安全合作标准。另一方面是推广标准化生产技术。在示范园区内,我们根据生产实际,联合县农业职能部门,编制完成了茄子、黄瓜、辣椒等生产技术规程,以及基地质量安全管理,技术培训等资料,编印成册,印发到基地农户手中,指导菜农进行标准化生产。为适应规模化种植要求,园区大力推广配套新技术,主要包括:①基地全部采用塑料大棚+小拱棚+营养钵育苗及设施覆盖栽培、水稻集中育秧+蔬菜轮作模式、及各类高产高效种植模式,覆盖率达95%以上。②设臵频振式杀虫灯30余盏,应用绿色防控技术,覆盖率100%。③全面推广使用防虫网、黄板、双色膜、遮阳网等新材料,减少并控制病虫害的产生和危害。④全面实施测土配方施肥技术,合理配方施用化肥,减少肥料施用量;
三是商品化处理。按照项目实施方案要求,示范园100%采用标准化蔬菜生产技术,对蔬菜产品进行分等分级包装,使园内的农产品100%实行商品化处理,商品菜率提高15~20%,除了供应本地市场处,还积极供应周边的十堰、襄阳、河南等省外市场,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四是品牌化销售。汉江湿地公园蔬菜基地早在2001时就通过了无公害产地认定,其该区域是谷城县传统的商品菜种植区,之前就有城关“花菜”、庙滩“贡芋”、石花“香葱”等品牌,2014年7月份,我们积极进行蔬菜无公害产品认证2个,即茄子和辣椒。示范园的农产品注册商标为“汉江湿地”,设计了包装箱,印制了产品标识,做到100%品牌销售;
五是产业化经营。重点抓好二个方面的工作:⑴培育合作组织。通过组建汉江湿地雪里红蔬菜种植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社的规模化优势,培育合作社社员500多户。合作社种植户建立了完整的生产经营档案,保证了无公害蔬菜生产技术的贯彻实施,提高了农民的组织化程度。同时合作社加强与县植保站合作,聘请县植保站站长郭仁方为园区植保技术顾问,及时预测病虫害发生规律与发生状况,发布病虫害防治信息,做到100%统防统治。对示范园实施全面测土配方施肥技术,运用最佳蔬菜肥料配方,在社员内进行推广,推广施用面积达100%。⑵进行技术培训。从2014年3月份开始,根据生产季节安排,已举办6期培训班,培训技术骨干200人次,培训菜农1000人次,培育核心示范户100户,印发技术资料3000余份,菜农培训率达100%。培训内容包括生产技术规范、蔬菜育苗、肥水管理、绿色防控、农产品质量安全等。聘请蔬菜、植保、土肥、检测等方面专家授课,对引进的新品种、新技术组织园区农户观摩,召开现场会,及时将蔬菜标准化种植技术传播到田间地头。
(二)存在的问题
项目实施以来,在县农技中心的关心支持下,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下,通过各级的密切协作,扎实有效的组织实施,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取得了显著成效。设施蔬菜示范园区建成后与前期相比,年产蔬菜300万公斤,产值1000万元,园区年增收300万元,可为当地农民提供500个就业岗位,使当地农民成功转型为农业产业工人,园区打工农民人均年收入1万元。经济和社会效益非常显著,将为谷城蔬菜产业的发展起到了典型示范带动作用,带动当地农民调整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丰富“菜篮子”,促进谷城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在发展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一定成效和经验,示范区内企业和农户生产收入得到大幅度提升,科技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生产生活条件得到切实改善,传统的生产方式逐步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变。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是基础设施仍然相对薄弱,抵御自然风险能力不强,在大的自然灾害目前,出现断水断电断路现象,对示范园区建设和巩固危害较大。二是项目区农民的小农意识依然存在,局部农民等靠要思想严重,科技意识和科技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三是现有一家一户承包经营模式,加之山区土地集中连片规模不大,大规模实施土地集中使用流转难度大,成本高。
(三)建议和改进措施 1.政策建议
项目实施涉及农户多,农业生产也具有其特色性,农民素质提升、新技术推广应用及农产品质量安全意识水平提升都需要一个过程,一次性投入推动力有限,要坚持多年投入,特别是对蔬菜深加工及储藏后续需要加大投入,以保障种植户增产增收。建议上级加大对我县蔬菜生产发展政策、资金、技术和后续项目支持力度,促进项目区建设持续健康发展。
2.改进举措
针对存在的问题,在今后的园区建设过程中,将进一步调整工作思路,加大宣传培训工作力度,着力解决项目区群众的思想认识问题,提高生产生活技能,努力适应发展现代农业的要求。整合人力、财力、物力等资源,进一步加快推动我县设施蔬菜示范园建设步伐,实现示范园区功能完善,农业综合能力显著增强,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农业基础设施得到进一步完善,示范带动作用更加明显,园区农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