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支付系统发展与超额准备金需求变动
内容摘要: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支付系统的主要 发展 阶段、超额准备金需求变动的理论基础及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支付系统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降低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提高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敏感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效果。
[摘要]本文介绍了我国支付系统的主要 发展 阶段、超额准备金需求变动的理论基础及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影响。研究发现,支付系统的发展降低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降低了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率的方差,提高了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敏感程度,更重要的是它可能影响央行法定存款准备金制度的效果。
[关键词]支付系统,超额准备金,需求下降
一、我国支付系统发展简介
大额支付系统采取逐笔发送支付指令,全额实时清算资金,系统与直接参与者采取直接连接的方式,实现了从发起行到接收行全过程的自动化处理,实行逐笔发送,实时清算,一笔支付业务不到1分钟即可到账。大额支付系统具有较全面的流动性管理功能,提供自动质押融资机制、设置清算窗口等系统功能。
二、超额准备金需求的理论基础
对超额准备金需求的理论分析最初建立在baumol(1952)和tobin(1956)的存货模型基础上。该模型假设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目的是为了支付未来的一系列可预见交易。超额准备金的持有虽然使商业银行放弃将资金投放在具有较高收益率的投资工具上,但也减少了当缺乏清算资金时,将投资工具转换为准备金的交易成本。根据存货模型,商业银行超额准备金需求为:其中凡是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c是每次将投资工具转换为准备金的交易成本;了是预计每年的交易量;rb是投资工具利率;rr是超额准备金的利率。
poole(1968)把货币市场因素引入到准备金需求模型中,并假设银行要么通过隔夜市场调整其准备金水平,要么向央行借入资金以弥补准备金不足。poole(1%8)模型实际上是解决商业银行依据利润最大化原则将流动资金在准备金和隔夜拆借市场之间分配。根据poole(1968)模型,在其他情况不变的情况下,银行间同业拆借利率上升,商业银行将减少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后续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分析则考虑了不确定性因素。其中oliver(1971)、frenkel和jovanovic(1980)、miller和orr(1996)的模型考虑了商业银行净支出具有随机不确定性,他们认为商业银行持有超额准备金的原因不仅仅是交易动机,更重要的是预防支出的不确定性(即预防动机)。在预防动机的假设下,如果客户提取存款的规模、时间具有较大的不确定性,那么商业银行应持有较高的超额准备金。
三、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理论分析
根据存货模型,可预见支付系统发展将导致:(1)存货模型中的c逐渐减少,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将随之降低。由于现代化支付系统基本消除了在途资金成本,而通过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汇划款项时,商业银行均无法实时入账,所以支付系统的发展将减少投资工具转换为超额准备金的资金汇划时间成本。此外,现代化支付系统支持债券市场的债券发行、债券对付和债券交易业务,现代化支付系统也支持同业拆借市场,拆出方或归还方在规定时间通过大额支付系统主动办理资金汇划和结算,而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则不具有这些功能。因而支付系统的发展除减少资金汇划时间成本外,也将在这些方面减少投资工具转换为超额准备金的交易成本,从而减少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2)存货模型中的y将随着支付系统清算模式的变化而变化。若商业银行之间采用递延净额结算方式(dns)则将减少交易量y,从而降低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而若采用实时全额结算方式(rtgs)则交易量y较大,需持有较高超额准备金。此外,y也随着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的摆放模式而改变,支付系统清算账户的集中摆放将有助于减少商业银行在多个清算账户中同时持有准备金,从而节约流动性。且清算账户的集中摆放有助于商业银行从全局出发,实施流动性管理。现代化支付系统相对于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各政策性银行、商业银行以其省级分行作为直接参与者接入城市处理中心(ccpc),而各省级分行开设的清算账户,物理上摆放在国家处理中心(npc),逻辑上人民银行各分支行仍可管理商业银行省级分行开设的清算账户。因而现代化支付系统的清算账户摆放比手工联行或电子联行系统更集中。未来的现代化支付系统(第二代)则考虑各商业银行采用一点接入清算模式(即清算账户摆放将进一步集中)。从我国清算账户摆放模式的演进也可得出支付系统的发展将减少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3)持有超额准备金的机会成本rb-rr越大,商业银行的超额准备金需求就越小,而且随着支付系统的发展,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机会成本的变动将越敏感。因为支付系统的发展将降低超额准备金需求的调节成本c,从而使商业银行更方便依据同业拆借市场利率和超额准备金利率的大小调节超额准备金持有额度。
根据超额准备金需求的预防动机,由于支付系统的发展,在支付过程中产生在途资金的可能性大大降低,从而商业银行预测日终在央行存款余额的能力逐渐增加,这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对超额准备金的需求。此外,现代支付系统也为商业银行应对流动性风险提供了多种手段,如提供日间透支限额、自动质押融资机制等,这也有利于减少商业银行因预防动机而持有的超额准备金。
四、支付系统发展对超额准备金需求影响的实证分析
快捷、高效的支付系统,尤其是大额支付系统可使银行间的贷款交易、存款交易或其他货币交易及时结算以缩短资金清算所用时间,减少结算时间的不确定性,进而可提高银行机构的流动性和刺激货币市场的发展。而市场流动性提高以后,银行系统对中央银行货币的隔夜持有需求量会有所降低。这将推动银行采用市场导向的超额准备金管理方法,商业银行调节流动资金的能力将会有所提高,流动性也随之增强。
第二篇:村镇银行支付系统建设与发展
浅析村镇银行支付系统建设与发展
一、村镇银行支付结算系统现状 1.1 基本情况
村镇银行是加快发展新型农村金融服务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农村经济、缩小城乡差距、东西部均衡发展规划的重要环节。
村镇银行主要为当地农户或企业提供服务的银行机构,区别于银行的分支机构村镇银行属一级法人机构可以从事银监会规定的各种存款、贷款、同业拆借等业务。
村镇银行在支付业务方面基本情况如下:
1、一般是设在县城的单一网点基本没有分支机构和下属网点。
2、任何一笔从外地汇入的款项都是跨行跨区汇费昂贵外出务工的农民工一般不会选择村镇银行作为汇入行。
3、村镇银行的通存通兑没有开通、银行卡业务缺失、汇路不畅。
4、由于现实情况限制很多村镇银行的规模比较小很多还使用手工方式处理支付结算业务资金的手工清算、汇划到账速度较慢不能满足客户快速、便捷的服务要求而且容易出现差错事故。
5、目前只有少数村镇银行通过代理等方式接入了支付系统大部分行由于结算系统孤立成为网络时代的“信息孤岛”,因此村镇银行有比较迫切的要求希望完善支付结算的功能。2.2 目前接入方式
长期以来由于自身条件限制村镇银行成为人行现代化支付系统直接参与者的难度很大。村镇银行如果想接入人行支付系统目前是采取三种方式以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
二、村镇银行发展支付系统的困难
村镇银行等小型金融机构可以通过股东母行、代理行的方式接入支付系统。但目前只有少量村镇银行实现了上述方式主要的原因是:
1、股东母行、代理行不愿意让村镇银行占用自己在人行支付系统中的清算账户余额。
2、代理行一般希望能够开拓其它业务出于利益的考虑不太愿意单独为村镇银行提供支付接入代理服务。
3、代理行行内系统不是专业的支付结算系统无法满足村镇银行在资金流动性、支付业务种类方面的要求。
4、部分股东母行是迫于人民银行的“发起设立村镇银行与分支机构准入挂钩”的制度不得以设立村镇银行从主观上没有重视村镇银行的发展。由于以上原因虽然截止到2010年6月已经开业的村镇银行有200多家但大部分仍然采用手工方式进行支付结算支付操作环节复杂结算速度慢,客户认同度低。
按照银监会的规划,近期全国共计划设立村镇银行1027家将占到银行机构数量的1/3左右。在村镇银行数量快速增加的情况下目前的股东母行接入、代理行接入的情况存在几个问题:
1、分散方式接入缺乏统一指导每个新设立的村镇银行都需要自己去寻找代理解决接入渠道问题这给资金、技术、管理薄弱的村镇银行增加了额外成本。
2、利益因素驱动无法保证全部接入有些股东母行、代理行迫于政策压力建设村镇银行只愿意给资产状况好的村镇银行做代理,很可能导致最需要扶持的西部地区的村镇银行无人问津长期无法接入支付系统影响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三、村镇银行支付特点
村镇银行的情况与城市商业银行还有所区别主要有几点:
1、村镇银行规模小、资金量比较小不太可能象城市商业银行一样以直接参与者身份加入人行支付系统容易给人行增加统计、监管、分析方面的复杂度。
2、村镇银行数量多、交易量小采用通过多个代理行、通过多个支付系统城市处理中心分散接入的方式会给人行支付系统增加管理成本。
3、村镇银行的盈利能力暂时有限需要更经济的接入方式。在发展的初期需要人民银行在接入平台、费率方面提供支持,参照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的“一点接入支付系统”的模式并兼顾村镇银行的特点。
四、村镇银行支付系统发展方向
在村镇银行试点的过程中,村镇银行和相关专家一直在呼吁村镇银行如需最大限度发挥对“三农”的支持作用,需要国家在解决银行本金以及出台财政、税收等有针对性的配套政策方面下大力气。目前各方呼吁的内容还主要集中在政策层面。要想真正把村镇银行做大、做强真正发挥提高农村金融服务水平的作用国家在技术方面也应提供相应的支持。只有很好地解决了村镇银行支付问题才能保证村镇银行的可持续发展。
在我国的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发展的过程中都建立了相应的支付清算组织前者是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中心后者是农信银资金清算中心。这两个中心的设立实现了多个金融机构的“一点接入支付系统”相应的内部支付清算系统的稳定运行,节约了系统内部参与者之间的交易成本。在城市商业银行、农村信用社的发展过程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当今中国的支付清算体系版图中,城市商业银行资金清算和农信银资金清算系统做为第三方非金融服务组织,支付清算系统的代表已经成为人行支付系统的外延系统,进一步丰富了支付服务的市场结构。
在村镇银行发展的关键时期可以参照以往的成功经验建立全国性的清算组织解决村镇银行支付结算遇到的发展瓶颈。国家从技术方面帮助发展村镇银行支付业务一方面是村镇银行自身发展的需要也为人民银行和银监会加强对村镇银行的监管提供了技术保证。
村镇银行建议考虑两个发展的方向:
1、建立一个“集中前端接入平台”指定几个全国性商业银行做为村镇银行的代理银行。村镇银行通过一个全国统一的支付接入平台接入到支付系统国家处理中心使用各自代理行清算账户做结算。
2、建立一个“虚拟大行清算平台”设立一个中立的、有支付系统清算帐号的清算组织,一揽子解决所有村镇银行的支付系统接入村镇银行都做为该清算组织的间接参与者接入支付系统。村镇银行间的支付结算由该清算组织内部系统负责。
第三篇: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系统用户需求表
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系统用户需求表
一、采购人、采购项目名称和内容
1、采购人:广州市番禺区财政局
2、采购项目:番禺区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系统实施项目;
3、业务模块:统一门户、预算执行管理、财政账务管理、动态监控管理、财务集中监管。
4、乡镇明细:新造镇、化龙镇、沙湾镇、石碁镇、南村镇。
二、采购的货物和服务的说明
1、背景
随着财政改革的推进,“金财工程”应用支撑平台在各级财政得到了广泛应用,财政信息化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通过应用支撑平台的推广建设,财政信息化业务系统在建设过程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整合,逐步形成了以预算管理为源头,预算执行贯穿于财政业务,以总会计处理为结点的闭环一体化系统。
随着财政改革的深入,财政管理的精细化需求日趋强烈,《关于乡镇国库集中支付制度改革的指导意见》(财库[2014]177号)的有关精神,明确提出了乡镇国库集中支付改革的思路及要求。于在财政“十二五”规划中,明确了进一步推进财政预算制度改革的目标。要求进一步健全政府预算体系,完善公共财政预算;加强预算管理和中期预算管理的有机衔接;健全政府性基金预算,细化预算编制内容,加强基金预算执行与监督。财政“十二五”规划还要求,细化预算编制,切实减少代编预算,提高预算年初到位率。进一步规范基本支出管理,确保基本支出预算按序时进度、项目支出预算按项目进度拨付资金。完善以收定支和据实结算项目支出办法,加强预算执行管理,提高预算执行均衡性和效率。
为推进财政各项改革,依法理财、高效理财等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因我区乡镇财政一级前期建设的系统缺少统一规划、模块不全、业务流程不统一、数据共享困难等,已经不能很好的满足近年来财政改革的要求。
2、建设目标
遵循信息化建设为公共财政体制改革服务的原则。以建设公开透明和服务便捷的政府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为目标,以内容完善、管理思想和技术手段先进为出发点,以促进业务
流程的规范、提高行政效率为主线,以有利于信息资源共享为追求,进一步完善采购方财政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大信息资源整合力度,建设业务统一的数据库,建设乡镇财政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信息服务平台。以此平台为基础,建设“业务上全面覆盖”、“数据上全部共享”、“流程上相互衔接”、“管理上协调统一”的一体化的财政管理信息系统,从而提高财政资金分配和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和有效性。
通过乡镇国库集中支付一体化信息系统建设,有效解决现在预算指标与预算执行、预算执行与决算“两张皮”现象;并通过唯一应用门户,实现业务系统的人员集成、信息集成、流程集成。通过业务应用平台建设,借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实现与上下级财政机关之间、财政业务与关联业务系统之间、财政机关与预算单位之间、财政业务与管理决策之间、财政机关与协同理财部门之间、财政机关与监督部门之间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工作协同。
3、软件系统功能需求 3.1、统一门户
建立平台门户的单点登录,为财政预算用户提供统一的信息资源认证访问入口,建立统一的、基于角色的和个性化的信息访问、集成平台;通过实施单点登录功能,使用户只需一次登录就可以根据相关的规则去访问不同的业务模块。
另外在信息安全方面,预算统一门户与电子政务CA系统无缝集成,在系统应用中提供用户身份认证、数字加密等功能。
3.2、预算执行管理
主要涵盖一般各种资金管理、资金支付,具体功能模块如下: 3.2.1、指标管理
指标管理是预算编制的延续,是整个预算执行业务的起点,上承部门预算,下接用款计划、实拨/集中支付等支付业务,是各预算单位使用财政性资金的控制依据,系统的范围包括人大批复的预算指标和预算执行过程中追加的预算以及人大批复预算前的年初预算控制数,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部门预算转指标:包括预算批复前的控制数导入及批复后的正式指标的生成。 指标单据及审核流程设置:包括指标层次的定义、指标单据的定义、各类单据的审核流程的定义及其它各类根据用户特点的个性化设置和定义。
指标日常业务处理:包括了指标的分配、追加、追减、调剂、冻结等;各类指标单据的审核、打包及特殊修改;指标的动态核销及指标执行进度查看等。3.2.2、执行管理
依据预算及预算调整的结果,全面管理用款计划、用款申请及支付,业务含盖直接支付、授权支付、实拨支付、政府采购支付、工资统发支付等所有支付业务,实现从计划、支付到银行清算的全过程管理和控制。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计划管理:集中支付计划、实拨计划管得制作、修改、审核、冻结、解冻等。 支付单据管理:实拨单据、直接支付申请、授权支付凭证等单据的制作、审核、打印等。
凭证管理:授权支付额度、直接支付凭证、授权支付凭证、实拨凭证、直接支付清算额度、授权支付清算额度等支付凭证的制作、开票、发送、打印等。 冲减/退款管理:对各类支付单据、支付凭证的冲减、退款的处理及额度的恢复确认等。3.2.3、公务卡管理
使用公务卡结算,既不需要财务人员从银行提取和保管现金,也不需要工作人员提前向单位借款,减少了现金的使用,简化了公务支出报销流程,减少了财务管理的人力和作业成本,同时财政财务部门还可以有效监控支付的真实性和规范性,方便快捷,安全简单,透明度高,可以克服传统的现金支用方式下存在的问题。
一体化的公务卡支付与国库支付系统、银行支付清算系统完整衔接,是支付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功能包括公务卡消费信息下载、公务卡报销、公务卡支付、代理银行支付、公务卡还款、公务卡退款、公务卡消费查询分析等。
3.3、财政账务管理
财政账务管理包括总会计账务管理、支付中心账务管理及各类专户资金账务管理,是财政一体化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主要完成会计核算,反映预算执行,实行会计监督,参与预算管理,合理调度资金等功能。本系统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和《财政预算总会计制度》编制,能够快速、准确的核算政府财政的资产、负债、净资产、收入和支出。主要功能需求如下:
凭证管理:增、删、改各类凭证,严格按凭证模板的设置,控制各类凭证的输入、修改和删除,并按模板的定义校验凭证的录入信息。
凭证审核:单独或批量审核凭证,对凭证审核通过、取消审核、标识错误。账务处理:记账、结帐、反登账等。
凭证模板设置:通过凭证模板定义设置会计业务的各类处理模式,使帐务管理与其它系统紧密衔接,实现帐务处理的自动或半自动。
账套设置:帐套参数设置是总会计系统运行时必须的一些基本信息,包括帐套名称、3
凭证参数、会计期间等。
账套科目设置:设置帐套中使用的科目及属性。账套单位设置:设置帐套中使用的单位及属性。
常用摘要设置:设置会计凭证的常用摘要,包括摘要信息,对应科目,使用的凭证模板。
综合查询:按查询模板定义的安全条件、显示条件、运行条件来显示查询结果。 三栏式明细账、总账、各类辅助账的查询打印。 会计月报、资产负债表、收支余月报的查询打印。 其它各种自定义会计报表的查询打印。3.4、动态监控系统
国库动态监控管理是以国库集中收付业务为基础,实现财政资金管理环节实时全过程动态监控。针对财政资金的支出,实现财政资金从国库流出到最终收款人的整个过程透明化。同时,通过要支持智能预警功能,及时发现和防范支付系统不能审核出的违规问题,强化财政资金事前、事中、事后的实时监控,威慑违规或不规范资金支付活动。
3.5、单位集中财务监管
单位集中财务管理系统实现系统内单位会计核算软件和统一会计核算规程,实现财务数据集中存放和统一管理;实现对单位预算执行情况的事中控制和自动预警功能;实现单位财务数据的自动汇总与统计分析;实现单位财务数据在财政局服务器的实时在线反映,以及单位数据本地存储和查询;实现单位会计核算信息与支付等管理相关信息进行自动比对、纠错,从而实现监管。
主要功能需求包括:
账务管理:实现单位会计核算,满足行政、事业、中小学及医院等单位的记账需求; 报表管理:根据用户提出的需求制定相应报表;
单位财务分析:结合单位核算过程中各类分析口径,制定相应图表,完成系统分析; 资产卡片信息管理:各类资产信息登记、资产卡片管理及资产报表查询。会计监管包括实时查询监管、部门财务分析等。
4、项目实施要求 4.1、★技术要求 ★①技术架构
系统要求采用基于PB的C/S/S三层技术架构。数据库服务:Oracle DBMS
应用服务器:Weblogic 文件服务器:FTP Server ★②与区财政一体化系统对接
投标人必须自行承担本系统与区财政一体化系统之间实现数据互联互通。4.2、非功能性需求 ①技术先进性需求
在理念、架构、工具、平台设计等方面要采用行业成熟通用的先进技术,以保证系统具有良好的性能、可靠性、开放性和扩展性,符合技术发展趋势,延长系统的生命周期。
②数据访问安全
采用多层体系结构将数据库服务器同外部应用网络独立开来,保证数据不能被外部直接访问。对于应用系统来说,采用严格数据库系统权限设置与检查防止非授权用户访问数据。数据库中重要数据记录,应采用校验和等方法,保证数据不被非法修改。操作员密码在数据库中必须加密存储。
③数据备份安全
利用数据库备份产品,定期将数据备份在数据库服务器上,供意外和灾难恢复;进行数据文件备份,定期把数据导入到文件中,并存储到光盘上。
④可靠性需求
系统采用组件化设计原则,保证系统内功能具有很低耦合性,减少系统内各个功能、各个用户之间的影响。
系统提供系统初始化功能,确保系统在数据受损的情况下能够继续运行。系统内置文件管理系统,对用户数据进行全方位的备份,用户可以随时恢复到过去的任何一个版本。系统使用数字证书技术,在传输时先产生数据摘要,以验证传输数据的完整性。
⑤易用性需求
服务商应考虑用户计算机水平的不同,设计软件使用导航功能,对于用户操作的每一步都有一定提示,辅助用户正确的使用本软件。并且为用户提供详细的联机帮助信息,用户可能随时查看帮助找到自己需要的信息。
5、项目实施 5.1、项目完工期
自合同签订之日90个工作日内实施上线。5.2、实施要求
系统服务商应完成系统本身的开发、测试、部署、调试及维护工作,并负责协调
配合相关系统开发商,完成系统接口的开发及测试工作。项目过程控制文档,项目实施文档等方面入手对软件进行过程控制和审核。要求中标服务商提交的成果包括:
①可运行的系统;
②软件系统使用的全部软件工具的列表; ③各种培训教材、培训考核试题; ④发布说明;
⑤系统安装部署记录清单; ⑥系统实施维护手册; ⑦用户操作手册。5.3、培训需求
①本项目的培训,是指中标服务商对财政局用户、单位、银行操作人员使用和维护该软件的人员进行培训。
②培训由中标服务商负责师资及教材,由采购人提供场地和培训设备并负责受训人员召集,组织实施。中标供应商必须派出财政局认可的具有相关专业资格和实际工作经验的教师及辅导人员进行培训,主要培训教员至少应具有两年的同等内容的教学经验,所有书面资料或电子文档用中文书写,授课形式为中文。
③中标服务商应详细制定人员培训方案,包括培训目的、培训时间安排、人数、次数(提供不低于15场次的培训次数)、教材编写、培训课程、培训师资情况、培训组织方式等。
5.4、项目验收需求 ①验收的依据
招标文件、项目合同或协议等文件。
《计算机软件质量保证计划规范》(GB/T12504-90)以及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国家或行业发布的标准和规范。
②验收条件
做好项目验收前的准备工作。服务商按照项目合同或协议完成部署,并已经进行了必要的各个阶段的验证、确认、评审和审计。
具备完整的项目验收文档。项目承担单位应按照国家及行业的有关规定以及合同或协议的有关要求,将工作中形成的应提交中心的各种文档资料进行分类。
5.5、售后服务要求 ①服务内容
系统验收合格后,服务商应提供一年运维服务(即质保服务),主要工作任务为: 为采购方提供系统使用、管理、开发等项培训;
根据合同约定,派技术服务人员到采购方现场服务。包括软件使用咨询、软件异常情况处理、软件数据异常的维护等;
提供系统缺陷进行修复、系统迁移、重新安装等项服务;
提供系统的开发支持,以及此次现场跟踪服务期间的产品免费升级服务(包括用户提出简单的新增需求的开发);
利用自身优势协助采购方提高日常维护队伍业务水平。②服务对象
服务商应为所有使用本系统的用户提供服务,服务对象包括市财政局用户、预算单位用户等。
③服务方式
自软件系统最终验收合格之日起,提供一年现场跟踪服务;7×24小时全天候响应 ④远程服务
服务商应充分利用Internet技术,提供对系统的维护、诊断、性能优化等专业的远程服务。
⑤网站服务
服务商应建立专业化的网站,提供资料下载、BBS论坛、客户留言、系统升级等网络服务。
第四篇:中医需求与中医发展调查报告
中医需求与中医发展调查报告
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以及人们对健康水平要求的逐渐提高,中医事业已渐入人心,中医治疗越来越被人们认可。为了了解现阶段人们对中医的需求情况以及其今后的发展方向,我通过问卷调查的方法,并通过基本的数据分析对此问题有了初步的认识。
参与这次问卷调查的以15—30岁的与医学事业无关年轻人为主,此外也不乏30—60以及60岁以上的群众参与,总体来说年龄分布较合理,有一定的科学性。
首先,在日常生活中仅有2。7%的人选择了对中医疗法不了解,90%以上的人接触过中药,拔罐等疗法,对于中医耳针及放血等疗法只有不到10%的人接触过,可见中医治疗还应得到进一步的宣传与推广。
其次,在调查中有54.05%的人平时更倾向于选择西医,45.95%的人选择中医。人们选择中医治疗的原因主要有:中医的安全性高(62.16),信任中医(59.46),所患疾病中医疗效好(35.14).可见,中医在稳定性及安全性方面占很大的优势,这也是人们信任中医要的主要原因。在比较中医相对于西医的劣势时,67.57%的人认为中医疗效慢,37.84%的人认为中药服用不便,32.43%的人认为中医的医疗人员技术不够,还有10.81%的人选择了其他原因。可见,中医虽然较西医还处于一定的劣势,但是人们对中医的认可已经大大的提高,而中医疗效慢等传统的不足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碍了中医药的发展,中医的现代化进程已是一种必然的趋势。
再一点,人们在接受中医院的治疗时,仅有40.54%的人选择纯中医治疗,其他大部分人选择中西医结合或者纯西医治疗。并且64.84%的人认为中医医生应该兼备中西医的知识且对某一专业有精深的研究。
最后关于中医药的现代化发展,51.35%的人认为中医应该加强在养生保健调治亚健康方面的作用,其余的则选择应加强临床治疗的作用。对于影响中医现代化发展因素这一问题中,中医医疗技术,中医院的管理,基础设施及政府扶持,群众的认可及经济水平几乎平分比重,反映出的这一系列问题值得我们深思。
总结问卷的结果,我得出的结论有:1.中医现在已渐入人心
2.先打化进程
第五篇: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与分析
图书馆管理系统需求与分析报告
第一章 引言
1.1 编写目的
按照关系型数据库的基本原理,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以小组为单位,设计开发一个小型的图书管理系统。通过对一个实际问题的分析、设计与实现,将原理与应用相结合,使学生学会如何把书本上学到的知识用于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另一方面,使学生能深入理解和灵活掌握教学内容 1.2 参考资料
[1]顾俐.图书馆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J].中国科技信息, 2007(11):175-177.[2]周莹, 张宇华.UML及其在图书管理系统中的应用[J].电脑与信息技术, 2004, 25(4):52-54.[3]邓尧伟.图书管理系统与校园“一卡通”接口模式研究[J].图书馆论坛, 2005, 25(1):79-81.[4]潘伟.基于UML实现图书管理系统的建模设计[J].图书情报知识, 2005(1):51-52.[5]屈霞, 刘自强, 张小鸣.基于J2EE/MVC Model 2的公共图书管理系统的研究[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 2009, 30(20):4651-4653.[6]姜慧霖, 杨克领.基于UML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J].科技信息:学术研究, 2007(27):219-220.[7]李为华, 苏辉, 曹庆萍,等.基于B/S结构的图书管理系统设计[J].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5, 18(2):222-225.[8]管胜波, 张敬泉.基于C/S和B/S模式的图书管理系统的设计与实现[J].现代计算机, 2008(4):114-116.[9]陈新, 张楠.图书管理系统设计与实现[J].硅谷, 2011(14):102-102.第二章 总体描述
2.1 产品前景
数据处理手工操作,工作量大,出错率高,出错后不易更改。图书馆采取手工方式对图书借阅情况进行人工管理,由于信息比较多,图书借阅信息的管理工作混乱而又复杂;一般借阅情况是记录在借书证上,图书的数目和内容记录在文件中,图书馆的工作人员和管理员也只是当时对它比较清楚,时间一长,如再要进行查询,就得在众多的资料中翻阅、查找了。造成查询费时、费力。如要对很长时间以前的图书进行更改就更加困难了。2.2 产品功能(1)图书基本情况的录入、修改、删除等基本操作。
(2)办理借书卡模块。(3)实现借书功能。(4)实现还书功能。
(5)能方便的对图书进行查询。
(6)对超期的情况能自动给出提示信息。(7)具有数据备份和数据恢复功能。2.4 运行环境 WindowXP,/7 Microsoft Visual C++, SQLSerevr2000.2.5 设计和实现上的约束
数据库上传限制大小,导致系统无法正常运行。
第三章 系统功能
3.1 结构化方法
拟定购书计划审批购书计划图书验收文献资源建设部人员加盖馆藏章缴费审批登录验证图书信息录入图书信息查询图书馆里员图书信息删除图书信息更新
图书信息查询读者登录验证读者读者借阅信息查询读者图书续借
3.2 面向对象方法
通过对业务流程图的细化,可得到系统的分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顶层数据流图:
图1图书馆管理系统的顶层数据图
对顶层数据流图细化、分解可得到图书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图2图书馆管理系统的第一层数据图
对第一层数据流图进一步细化、分解,可以得到第二层数据流图,如下图:
图3 借阅信息管理数据流图 第四章 其他功能性需求
4.1 性能需求
为了保证系统能够长期、安全、稳定、可靠、高效的运行,图书管理系统应该满足以下的性能需求:
(1)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 系统处理的准确性和及时性是系统的必要性能。在系统设计和开发过程中,要充分考虑系统当前和将来可能承受的工作量,使系统的处理能力和响应时间能够满足学校对信息处理的需求。
(2)系统的开放性和系统的可扩充性 图书管理系统在开发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以后的可扩充性。例如用户查询的需求也会不断的更新和完善。所有这些,都要求系统提供足够的手段进行功能的调整和扩充。而要实现这一点,应通过系统的开放性来完成,既系统应是一个开放系统,只要符合一定的规范,可以简单的加入和减少系统的模块,配置系统的硬件。通过软件的修补、替换完成系统的升级和更新换代。
(3)系统的易用性和易维护性 图书管理系统是直接面对使用人员的,而使用人员往往对计算机并不时非常熟悉。这就要求系统能够提供良好的用户接口,易用的人机交互界面。要实现这一点,就要求系统应该尽量使用用户熟悉的术语和中文信息的界面;针对用户可能出现的使用问题,要提供足够的在线帮助,缩短用户对系统熟悉的过程。
(4)系统的标准性 系统在设计开发使用过程中都要涉及到很多计算机硬件、软件。所有这些都要符合主流国际、国家和行业标准。
(5)系统的先进性 目前计算系统的技术发展相当快,做为图书管理系统工程,在系统的生命周期尽量做到系统的先进,充分完成企业信息处理的要求而不至于落后。这一方面通过系统的开放性和可扩充性,不断改善系统的功能完成。另一方面,在系统设计和开发的过程中,应在考虑成本的基础上尽量采用当前主流并先进且有良好发展前途的产品。
(6)系统的响应速度 图书管理系统系统在日常处理中的响应速度为秒级,达到实时要求,以及时反馈信息。在进行统计分析时,根据所需数据量的不同而从秒级到分钟级,原则是保证操作人员不会因为速度问题而影响工作效率。4.2 安全性需求
(1)业务系统安全:支持业务系统、管理系统、外部信息、决策支持系统、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系统、大数据存储系统等应用系统的安全需求,充分保证系统建设的安全需求。
(2)安全组织与管理:建立包含策略管理在内的安全管理系统和安全管理组织,构建安全管理平台和安全评测。
(3)安全标准与规范:建立大数据平台信息安全体系的技术标准、规范、规章制度。
(4)安全体系目标:安全体系建设达到功能齐全、协调高效、信息共享、监控严密、安全稳定、保障有力等最终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