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 - 法规
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条
为了规范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国务院对确需保留的行政审批项目设定行政许可的决定》(国务院令第412号),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实施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行政许可,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包括转基因林木的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和进出口活动。
本办法所称转基因林木,是指利用基因工程技术改变基因组构成,用于林业生产或者林产品加工的森林植物,主要包括:
(一)转基因森林植物;
(二)转基因森林植物产品;
(三)转基因森林植物的直接加工品;
(四)含有转基因森林植物及其产品成分的其他相关产品。
第四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在上级林业主管部门的指导下负责本行政区域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五条
国家林业局成立林业生物基因安全委员会,为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安全评价和监督管理提供科学咨询。
第六条
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应当符合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安全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具备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和措施,确保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安全。
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安全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范由国家林业局制定。
第七条
转基因林木的安全等级按照其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可能造成的危险程度,分为以下三级:
Ⅰ级:未发现危险;
Ⅱ级:具有低度危险;
Ⅲ级:具有高度危险。
第八条
从事转基因林木研究和试验的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
(一)有从事转基因林木研究和试验的专业技术人员;
(二)具备与研究和试验相适应的仪器设备和设施条件。
从事转基因林木研究和试验的单位应当制定本单位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制度,并成立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组织,负责本单位转基因林木研究和试验的安全工作。
第九条
从事安全等级为Ⅲ级的转基因林木研究的,研究单位应当在研究开始前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转基因林木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三)与安全等级相适应的安全设施、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说明材料。
第十条
转基因林木试验,一般分为中间试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3个阶段。中间试验,是指在控制系统内或者控制条件下进行的小规模的试验。环境释放,是指在自然条件下采取相应安全措施所进行的中规模的试验。生产性试验,是指在生产和应用前进行的较大规模的试验。
转基因林木的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可以同步进行。
第十一条
转基因林木研究结束后,需要转入中间试验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研究总结报告(含分子鉴定、目标性状检测报告);
(三)转基因林木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四)相应的安全研究内容、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说明材料;
(五)土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同意使用土地进行试验的证明材料。
第十二条
转基因林木中间试验结束后,需要进行环境释放,或者同步进行环境释放和生产性试验的,以及在环境释放结束后需要转入生产性试验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转基因林木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三)相应的安全研究内容、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等情况的说明材料;
(四)上一试验阶段总结报告(含试验情况、对生态环境等的影响);
(五)土地所有权人或者使用权人同意使用土地进行试验的证明材料。
第十三条
申请安全等级为Ⅲ级的转基因林木研究,或者申请进行转基因林木试验,符合下列条件的,应当予以批准:
(一)具有可靠的安全性评价;
(二)具有符合安全等级要求的安全控制措施;
(三)符合本办法第八条规定的条件;
(四)符合国家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批准开展转基因林木研究和试验的,应当对研究和试验的条件、步骤等作出具体规定。
第十四条
生产性试验结束后,需要申请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的,试验单位应当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转基因林木的安全等级和确定安全等级的依据;
(三)生产性试验阶段的总结报告(含试验情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等);
(四)国家林业局公告规定的其他有关材料。
国家林业局应当组织林业生物基因安全委员会对转基因林木进行安全性评价。安全性评价合格的,经国家林业局综合考虑技术、经济、社会等因素后,发放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
第十五条
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应当载明证书编号、单位名称、转基因林木名称、外源基因、安全等级、规模范围、安全措施、安全责任人、有效期等内容。
第十六条
用于生产、经营的转基因林木,应当取得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
生产、经营转基因林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按照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的要求从事生产、经营活动,并应当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植物检疫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
销售转基因林木种子的,应当用明显的文字标注,并提示使用时的安全控制措施。
第十七条
拟从境外引进转基因林木用于研究、试验、生产或者经营的,应当向国家林业局提出申请,并提交下列材料:
(一)申请书;
(二)进口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登记表;
(三)拟引进的转基因林木在境外已经进行相应研究、试验、生产或者经营的证明文件;
(四)引进过程中拟采取的安全管理和防范措施,以及本单位转基因林木安全管理制度。
拟引进转基因林木用于生产、经营的,还应当提交输出国家或者地区经过科学试验未发现其对人类、动植物、微生物和生态环境有害的资料。
国家林业局应当组织林业生物基因安全委员会对拟从境外引进的转基因林木进行安全性评价后,作出行政许可决定。
第十八条
从境外引进的转基因林木用于研究、试验、生产、经营,应当依照本办法的规定执行。
第十九条
向境外出口转基因林产品,确需提供有关转基因林木证明的,国家林业局可以提供相关转基因林木的审批信息。
第二十条
国家林业局收到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有关申请后,对申请材料齐全、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受理并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受理通知书》;对不予受理的,应当告知申请人并说明理由,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不予受理通知书》;对申请材料不齐或者不符合法定形式的,应当在5日内一次性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内容,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补正材料通知书》。
第二十一条
国家林业局作出行政许可决定,需要组织专家评审论证或者委托检测机构对转基因林木进行检测的,应当自受理之日起10日内,出具《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需要听证、招标、拍卖、检验、检测、检疫、鉴定和专家评审通知书》,将专家评审论证和检测所需时间告知申请人。
专家评审论证和检测所需时间不计算在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期限内。
第二十二条
国家林业局应当自受理之日起20日内作出是否准予行政许可的决定,出具《国家林业局准予行政许可决定书》或者《国家林业局不予行政许可决定书》,并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三条
在法定期限内不能作出行政许可决定的,经国家林业局主管负责人批准,国家林业局应当在法定期限届满前5个工作日办理《国家林业局行政许可延期通知书》,并告知申请人。
第二十四条
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行政许可工作,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公示、公告。
第二十五条
国家林业局应当组织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对被许可人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并不定期组织专家进行安全监测。
国家林业局应当将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有关审批文件抄送相关省级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明确监督重点。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按照要求开展监督工作,报告监督结果。
有关单位和个人对林业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应当予以支持、配合,不得拒绝、阻碍监督检查人员依法执行职务。
第二十六条
被许可人以欺骗、贿赂等不正当手段取得批准的,国家林业局应当依法撤销其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行政许可,并予以公示、公告。
作出撤销行政许可决定的,国家林业局应当以书面形式通知被许可人,并告知其享有依法申请行政复议或者提起行政诉讼的权利。
第二十七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应当责令整改、给予警告,有违法所得的,可以并处违法所得1倍以上3倍以下且不超过3万元的罚款;没有违法所得的,属于非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1千元以下罚款,属于经营活动的,可以并处1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拒不整改的,或者发现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对人类、动植物和生态环境存在危险时,国家林业局应当责令停止相关活动,撤销相关许可决定,注销转基因林木安全证书,销毁有关存在危险的转基因林木。
第二十九条
国家林业局的有关工作人员在实施开展林木转基因工程活动审批的行政许可中,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依法给予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条
申请书等相关材料的格式,由国家林业局制定。
第三十一条
本办法自2018年3月1日起施行。
第二篇: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
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
国家林业局关于印发《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林业(农林)厅(局),内蒙古、吉林、龙江、大兴安岭森工(林业)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为进一步加强林木种苗工程管理,确保建设质量和成效,我局制定了《林木种苗工程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1年12月5日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林木种苗工程管理,确保工程建设质量,提高投资效益,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中央投资安排的林木种苗工程项目。
林木种苗工程包括: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林木良种基地、林木采种基地、苗圃、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测站(检验室)、林木种子加工贮备设施设备和林木种苗信息化等建设项目。
第三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具体负责林木种苗工程项目的管理。
第四条 林木种苗工程的各类建设项目必须严格履行国家规定的基本建设管理程序,建设项目经批准后方可组织实施。
第五条 林木种苗工程项目的审批主要依据是国家、省级林木种苗工程建设总体规划。林木种苗工程的建设项目坚持按项目投资、按规划设计、按设计施工、按标准监督检查验收的原则,实行监理制、招投标制,进行规范管理。
第二章 组织管理
第六条 林木种苗工程实行国家林业局、省、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四级管理体系。实行主要领导负责制、项目法人责任制。
第七条 国家林业局成立林木种苗工程建设领导小组,研究部署工程实施中的重大事项,协调计划、财政等有关部门,解决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国家林业局国有林场和林木种苗工作总站。
各地要加强对林木种苗工程的领导,成立林木种苗工程领导小组,安排、审议、协调工程实施中的重大问题。
第八条 国家林业局负责全国林木种苗工程总体规划编制、项目审查、审批,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实施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验收、监督等,并负责国家级、省级林木种苗工程实施的科技和管理干部的培训等工作。
第九条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内林木种苗工程总体规划和实施方案的编制、林木种苗工程项目的审核,项目总体设计的审批以及本辖区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实施的指导、组织、管理、检查、监督和培训工作。
第十条 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级林木种苗工程建设项目施工和技术管理工作。
第十一条 建立国家、省、地、县四级林木种苗工程信息管理系统,对工程实施进行监管,由国家林业局统一组织建设。信息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技术档案、工程实施进度、资金使用、信息反馈等报表、报告及总结等。
第三章 设计与施工管理
第十二条 各级建设项目主管部门按国家批准的建设项目组织设计,严格按设计组织施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组织对工程设计文件审核,对工程施工等进行指导,保证设计与施工质量。
第十三条 林木种苗工程设计实行招投标制度、设计质量负责制。
第十四条 总体(初步)设计应按照批复的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设计单位应具备相应设计资质,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审核批准,并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十五条 总体(初步)设计的主要内容包括:建设项目基本情况,指导思想及设计原则,建设内容、规模与布局,培育工程规划设计,基础设施与设备建设规划,投资概算及安排,项目的经营与管理,效益估算和位置图、场区布局图、各单项工程设计图等。
第十六条 作业(施工图)设计应按照总体(初步)设计编制,由直接管理项目建设单位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审批。
作业(施工图)设计的主要内容分别是:
国家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作业区划〔包括种质资源收集区、采穗圃,播种区、无性繁殖区、移植区、试验示范区、工厂化育苗区(包括温室区、大棚区、组培区、全光雾扦插区、炼苗区)等〕,辅助生产工程设计〔包括土壤改良、土建、给水工程(水源工程、引水工程、灌溉系统工程、喷灌工程)、排水工程、道路工程、供电通讯工程、防护工程和生产配套设施(包括生产、加工机械设备、交通运输设备、工器具设备、科研设备、生产用房及现代化育苗设施)等〕。
林木良种繁育中心、林木良种基地: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建设项目及规模,生产基地区划,土建工程、设施、设备规划,建园技术设计(包括无性系来源及数量,无性系配置,定植密度,嫁接方式,补植补接,子代测定试验方法,栽培技术要点等),经营管理措施(除草、施肥等土壤管理、树体管理,留优去劣及抚育疏伐管理,病虫害防治、隔离带及防火保护管理等)。
林木采种基地: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生产作业区设计〔包括面积规划、种子生产能力、基地林分管护措施(疏伐、卫生伐、施肥抚育)、病虫害防治技术措施等〕,土建工程设计(包括晒场、种子仓库、种子加工精选室、检验室等),种子加工处理设备及处理能力,种子检验仪器设备等。
苗圃: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圃地工程(即生产用地建设工程,将苗圃划分为播种区、无性繁殖区、移植区、试验示范区、工厂化育苗区等),辅助生产工程(包括土壤改良工程、给排水、道路、供电通讯、防护工程和生产配套设施等)。
林木种子加工贮备: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林木种子库面积、贮藏能力,晒场,种实处理机具、加工设备及处理能力,种子检验仪器设备,供电设施及供电能力等。林木种子低温库还应包括:制冷方式和温度、湿度控制范围,低温库主体工程设计(包括检验室、种子加工调制室、主控机房、配电室、给排水工程、中转库等,制冷设备机组及制冷能力等)。
林木种苗质量监督检测站(检验室):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主体工程设计包括检验室、软X射线室、贮藏室、标本室、超净工作室、准备室及办公室和检验仪器设施、设备等。
林木种苗信息化项目:基本情况,设计原则、依据,主体工程设计包括机房、办公室等,硬件、软件和网络结构等。
第十七条 施工单位必须依据批准的设计文件,严格按照技术规程实施,不得二次转包,保证施工质量。土建、设施、设备等大型单项工程实行招投标和监理制,其标准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八条 建设项目设计文件一经批准,不得随意变更,确需变更的,必须由建设单位委托原设计单位提出变更,报原批准部门重新审批。
第四章 计划与资金管理
第十九条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根据项目建设进度安排和实施情况,组织编制下一项目建设投资建议计划,在每年9月底前上报国家林业局。国家林业局审核平衡后上报国家计委申请下达项目投资计划。
第二十条 未经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批准,任何单位不得擅自调整项目建设投资计划。确需调整,需报国家林业局和国家计委批准。
第二十一条 全国重点林木种苗建设项目以国家投入为主,地方必须安排一定比例的配套资金。
第二十二条 建设项目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款专用,单独建账,独立核算;建立严格的检查和审计制度,任何单位和部门不得以任何理由改变资金的性质和用途。
第二十三条 林木种苗工程管理费由同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统筹解决,用于林木种苗管理机构对项目建设的监管。
第二十四条 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和项目承建单位要切实加强资金管理,及时准确地掌握资金到位、使用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纠正;逐级报送月、季、会计报表和信息资料。
第二十五条 实行建设项目法人代表责任制和工程主管负责人离任审计制度。对违规使用资金的,要追究法人代表、直接主管人员和直接责任人员的责任;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第五章 监督
第二十六条 建立林木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监督管理制度,包括现场监督、情况报告监督、审计监督和追踪评价监督制度。
第二十七条实行国家林业局、省、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四级监督制度。
国家林业局对建设项目进行不定期的监督检查;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至少组织一次建设项目的监督检查;地、县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每年组织1—2次监督检查。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及时通报监督检查结果,并逐级上报。
第二十八条 各项目建设单位应每季度向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的林木种苗管理机构报送项目实施、资金使用情况和其它需要上报的情况。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将本项目实施和资金使用情况在下一的3月底前上报国家林业局。
第二十九条 凡出现下列情况之一的,国家林业局给予通报批评,视情节轻重,对项目采取缓建、停建调控措施,并建议有关单位按照有关规定追究项目责任人(主管项目行政领导、项目法人代表)的责任。
一、投资计划下达且资金到位一年以上无正当理由尚未开工或建设严重超工期的;
二、擅自调整投资计划,或挤占、截留、挪用项目资金的;
三、配套资金未按计划落实的;
四、擅自变更建设地点、规模和内容的;
五、建设项目质量和标准未达到规定建设标准的;
六、项目责任人玩忽职守、弄虚作假或有其它违法违纪行为的;
七、未按规定报送财务和建设情况的。
第三十条 任何建设单位或个人都有权直接向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反映项目建设中出现的资金违纪、建设质量等问题。国家林业局和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设立举报电话,鼓励社会各界对林木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的实施进行监督。
第六章检查验收
第三十一条 林木种苗工程建设项目的检查验收分为单项验收、阶段验收与竣工验收。
单项验收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对已完成的某一单项目(如种子库、渠道、晒场、温室等),由项目建设单位组织的验收。
阶段验收是由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或其委托的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对项目建设单位按实施计划完成的任务组织的验收。
竣工验收是建设项目按批准的建设期限和内容完成后进行的验收。国家级、省级林木种苗示范基地由国家林业局组织竣工验收,其它林木种苗工程项目可由国家林业局委托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组织竣工验收。
第三十二条 阶段和竣工验收时,要成立检查验收小组。验收小组由林木种苗管理、造林管理、计划资金管理、审计和有关科研等单位的人员组成。
验收的主要内容:项目建设任务完成的质量、数量、经费使用和管理情况;建设项目的效益。
第三十三条 项目建设单位在完成建设项目批准的或全部建设任务,通过自查,认为质量、数量符合要求,提出阶段或竣工验收申请,并向检查验收小组提供以下书面材料:项目建设工作报告;项目建设技术报告;完整的档案材料,包括有关文件、技术资料、图表及会计账目等必要的说明材料。竣工验收还应提交有资质的审计单位出具的审计报告。
第三十四条 检查验收小组依据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和批准的设计文件;各级下达的计划;国家、地方的有关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采取内业(即技术档案、会计账目及规章制度等管理情况)与外业(生产建设情况、土建和设施、设备等)相结合的方式进行验收。
第三十五条 验收小组对建设项目进行综合评价、评定等级后形成验收报告,并由验收小组各成员签字。
验收报告的内容包括项目建设概况,验收情况、评价及等级,对项目建设的意见和建议。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进行的竣工验收,要及时将验收报告报国家林业局备案。
第三十六条 根据建设项目任务完成的情况分为优秀、合格和不合格三个等级。
第三十七条 对建设项目任务完成好、质量高的单位和贡献突出的个人,国家林业局和各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要给予表彰奖励;对于项目任务和质量完成差的,要给予通报批评,并要求限期整改,情节严重的要追究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三十八条 林木种苗工程申报和审批程序按照《国家林业局规划、项目和资金管理规定》(林计发〔2001〕203号)执行。
第三十九条 省级林业行政主管部门及森工集团公司、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林业局可根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或实施细则。
第四十条 本办法由国家林业局负责解释。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凡有关规定与本规定不符的,按照本规定执行。
第三篇: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办法
重庆市建设工程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我市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管理,保障建设工程项目依法建设、有序实施。根据国务院《建设工程勘察设计管理条例》、《重庆市建筑管理条例》、《重庆市城市规划管理条例》等有关法规、规章,结合本市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市行政区域内建设的各类新建、扩建、改建工程,均应执行本办法。第三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是全市初步设计审批的主管部门,负责全市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按照管理权限,负责本行政区域内的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管理工作。
第二章 初步设计文件的编制
第四条 初步设计文件须由取得相应设计资质证书的设计单位编制。
第五条 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文件编制的内容和深度须达到建设部《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的规定》、《市政工程设计技术管理标准》等规定的要求,简述如下:
(一)初步设计文件根据设计任务书进行编制,由设计说明书(包括设计总说明和各专业的设计说明)、设计图纸、主要设备及材料表和工程概算四部分文件组成。
在初步设计阶段,各专业应对本专业内容的设计方案或重大技术问题的解决方案进行综合技术经济分析,论证技术上的适用性、可靠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并将其主要内容写进本专业初步设计说明书;设计总负责人对工程项目的总体设计在设计总说明书中予于论述。不能以方案设计说明替代初步设计说明。
(二)初步设计文件的内容和深度应达到以下要求:
1、符合已审定的设计方案;
2、能据以进行施工图设计;
3、能据以进行施工准备;
4、能据以准备主要设备及材料;
5、能据以作为审批确定项目投资的依据。第六条 设计人员签字要求:
1、勘察报告、初步设计文件均须具备扉页即工程勘察设计人员签字页(设计说明书和概算说明书分别装订时,须分别具有);
2、初步设计文件扉页须包括总建筑师、总工程师、项目负责人、各专业审定人和各专业负责人的名字、职称、注册情况,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设计说明书和概算说明书分别装订时,须分别具有)。
3、初步设计图纸均须具备图角,图角须包括设计单位名称、工程名称、建筑单体名称、图纸名称、设计号、图别、图号、日期、项目负责人、审定(人)、审核(人)、校对(人)、设计(人)、制图(人)、工种负责人等栏目,人员名字须同时打印和手签。
4、勘察报告的扉页和钻孔布置图等图纸的图角参照初步设计图说执行。第三章 初步设计审批程序
第七条 申请审批建设工程初步设计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已取得计划部门立项批文;
(二)已取得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用地红线图,规划设计条件、要求;
(三)已取得土地部门核发的用地红线图;
(四)已取得规划部门核发的规划方案审查意见和综合管网规划审查意见(建设规模超过10万平方米的项目,规划方案须取得市政府批文);
(五)已取得消防部门核发的方案设计消防审核意见;
(六)已经完成工程勘察(初步勘察深度以上),并取得具有相应勘察质量审查资质的审查机构出具的勘察质量审查合格意见;
(七)工程项目涉及到高切坡、深开挖、高填方的,已取得合格的项目技术方案可行性评估报告;
(八)设计文件内容和深度已达到国家有关规定的要求;
(九)市外来渝设计单位,已经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登记备案。第八条 初步设计审批按下列程序办理;
(一)建设项目业主持本办法第七条规定的要件和,初步设计文件,向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审批初步设计的书面申请,并填报初步设计审批登记表;
(二)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接到初步设计审查申请及报件之日起,对于一般项目3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于超限高层,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特别重要的项目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审,对报件达到审查要求的,正式受理;对未能达到审查要求的,发出初审意见,发回建设项目业主,补充完善后重新申报。
(三)建设行政主管部门正式受理初步设计报件之日起,一般项目15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设计审查;超限高层,技术复杂、有特殊要求或特别重要的项目20个工作日内完成初步设计审查,对审查合格的,在5个工作日内发出建设工程初步设计批文;对审查不合格的,发出初步设计审查意见,发回建设项目业主,修改完善后重新申报。
(四)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进行初步设计审查,根据项目具体情况,审查采用行政审查与专家审查相结合,会议审查与书面征求意见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有关部门在收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的意见征询单后,应在5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回复,逾期不回复的,视为认同。
项目总设计师、注册师和各专业负责人均须到场参加初步设计审查会。第四章 初步设计审批管理权限
第九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以下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工作:
(一)一般公共建筑:建筑高度50米以上(含50米),或立项投资4000万元以上(含4000万),或单体建筑面积2万平方米以上(含2万平方米)的项目;
(二)住宅、宿舍:20层以上(含20层)的项目;
(三)住宅小区、工厂生活区:5万平方米以上(含 5万平方米)的项目;
(四)市政公用等行业:设计规模为大、中型的建设项目;
(五)特殊公共建筑;
(六)重庆市计委立项的项目; 分期建设项目按总规模控制。
第十条 万州、涪陵、合川、永川、江津等地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地区计委立项的以下建设工程项目的初步设计审批工作:
(一)一般公共建筑:建筑高度100米以下,或立项投资8000万元以下,或单体建筑面积3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
(二)住宅、宿舍:建筑高度100米以下的项目;
(三)住宅小区、工厂生活区:10万平方米以下的项目;
(四)市政公用等其它项目立项投资10000万元以下的建设项目; 分期建设项目按总规模控制。
第十一条 其他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本办法第九条规定以外的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工作。
各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须在规定的权限范围内,进行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工作,越权审批为无效审批。第十二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负责对区县(自治县、市)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协调,并可根据我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实际情况,及时对初步设计审批管理权限作出调整规定。
第五章 后期管理
第十三条 实行初步设计统计报表制度,各区县(自治县、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须将初步设计统计作为初步设计审查、审批的例行工作,按填报要求及时上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初步设计批文须抄报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备案。
第十四条 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一经批准,任何单位或个人不得随意更改。确须更改的,须由建设单位报经原审批机关批准。
第十五条 未经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的初步设计,不得作为施工图设计的依据。第十六条 市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将加强对全市初步设计审批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对违反本办法的,按规定予以纠正和处理。
第六章 附则
第十七条 本办法由重庆市建设委员会负责解释。
第十八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原《重庆市建设工程项目初步设计审批(审查)管理办法》(渝建发[1998]264号)文同时废止。
第四篇: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
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保护和巩固平原造林工程建设成果,养护管理好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根据《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关于加强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新增森林资源管护工作的意见》、《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办法(试行)》及《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资金管理办法(试行)》,结合全区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区纳入市平原造林总体规划新增林木资源,包括林木、林地及其附属的作业道、机井、灌水管道等(以下简称“林木资源”)。
第三条 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工作遵循“政府主导、部门监管、市场运作、专业养护、农民就业”的原则,建立责任明确、监管到位、管理高效、责权利相统一的专业化养护管理体制机制。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四条 实行区园林绿化局、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单位逐级对上负责制。
第五条 区园林绿化局是养护管理工作的行业管理部门,对区政府和市园林绿化局负责。
(一)组织各镇政府及有关单位完成林木资源建养交接工作。
(二)制定养护管理工作技术标准。
(三)会同区财政局编制养护管理工作资金预算。
(四)向各镇政府下达任务、资金预算。
(五)对各镇政府确定的养护管理单位进行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
(六)每季度对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向区财政申请养护管理资金。
第六条 各镇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养护管理工作,并接受区园林绿化局的监督管理。
(一)组建或向社会招标确定养护管理单位,并与养护管理单位签定养护管理合同,每个养护管理单位管护面积原则上不低于3000亩。
(二)责成镇职能科室(林业站)监督养护管理单位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三)根据区园林绿化局检查验收结果与要求,向养护管理单位拨付养护管理资金。
第七条 各镇政府指定责任科室(林业站为主体),作为镇域范围养护管理工作的监督管理部门。
(一)负责本行政区域养护管理工作的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
(二)负责养护管理单位的日常监管。
(三)对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每月定期检查验收。
(四)根据发展需求,申报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等重大项目,增加林木资源养护管理重要基础设施。
第八条 各养护管理单位按照养护管理合同,在各镇政府职能科室(林业站)的监督管理下开展工作。
(一)编制养护管理工作施工方案。
(二)根据养护管理合同和相关规程、规范、标准等开展日常养护管理工作。
第九条 养护管理单位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完善的企业管理制度。
(二)具备承担相应工程量的资质条件;配备足够的管理人员和专业技术人员;机械设备满足施工需要;流动资金充足。
(三)雇工时优先选用造林占地村农民,原则上当地农民不低于雇工总人数的80%。
(四)上岗人员须经过岗前培训,能够胜任相关的养护管理工作。
第三章 养护管理内容及标准
第十条 林木资源养护管理的主要内容包括补植补造、修枝整形、抹芽除蘖、浇水排涝、施肥追肥、间株定株、移植间伐、种植地被、整理土盘、清理杂草、环境保洁、树干涂白、支撑固定、基础设施维护、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防止人畜毁林、应急救灾等。
第十一条 严格执行各项林木资源养护管理标准。
(一)组织、制度健全,措施科学,档案齐全,资金使用规范,配套设施完善。
(二)树木生长正常,密度合理,修枝适度,无明显有害生物为害。枯梢、枯枝率低于5%,树木保存率达到100%,林分郁闭度达0.7-0.8。
(三)林内清洁整齐,无建筑废弃物、生活垃圾,无堆料、搭棚、违章建房、违规种植农作物等行为,无林木旱涝现象。
(四)林下地被生长正常,无草荒、有害杂草和人畜为害现象。
(五)浇水树盘规整完好,树干涂白整齐有效。
(六)灌排水系统、围栏等设施完整,林内道路平整、清洁、安全、畅通,警示与宣传标牌牢固、醒目、字迹清楚。
(七)针对森林火灾、重大林业有害生物灾害及干旱、冻害、冰雹、暴雨、暴雪、大风、水灾等自然灾害有应急预案和措施。
第四章 林木资源保护管理
第十二条 严格执行《北京市平原地区造林工程建设总指挥部关于加强市平原地区造林地保护和严格调整规划审批程序的通知》等相关规范性文件和其他相关规定。
第十三条平原造林工程造林地严禁擅自改变土地使用用途。各类重点建设项目确需临时占用或者征收(用)造林地的,按相关规定办理各项手续。
第十四条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严禁皆伐和大面积移植树木。确需间伐、移植树木的,按相关规定办理手续。
第十五条 日常养护管理中,抚育间伐、移植树木等经济收入由各镇政府按照有关规定处置。
第十六条 在有利于林木资源养护管理的基础上,积极探索社会化、市场化的养护管理模式,鼓励社会资金参与平原造林工程成果的综合经营利用,具体经营方案须由镇政府报区园林绿化局评估批准后方可实施。
第十七条平原造林林地原则上应达到占补平衡;因各类重点建设项目占补平衡无法实现而减少的林地面积指标,由镇区市逐级认定并核减享受养护管理资金指标。
第五章 检查验收
第十八条 各镇政府职能科室(林业站)每月对本镇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将检查验收结果上报区园林绿化局。
第十九条 区园林绿化局每季度对全区养护管理工作进行检查验收,并通报检查验收结果。
第二十条 区园林绿化局对各镇政府养护管理工作进行考核总体评价。
第二十一条 各有关部门配合市园林绿化局做好核查验收和考核评比工作。
第六章 资金管理
第二十二条 区园林绿化局根据市园林绿化局核定的养护管理面积和养护管理资金标准,会同区财政局编制部门预算,确保养护管理资金及时足额到位;根据检查验收结果按季度组织拨付养护管理资金。
第二十三条 重大有害生物防治、森林防火、必要的基础服务设施等,由区园林绿化局统一负责组织实施,经费从养护管理资金中列支。
第二十四条 养护管理资金必须专款专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截留、挪用。区园林绿化局配合区财政局、审计局进行资金使用监管。
第七章 附则
第二十五条 区园林绿化局另行制定的《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工作检查验收办法(试行)》、《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合同范本》、《大兴区平原造林工程林木资源养护管理资金使用监管办法》为本办法的实施细则。
第二十六条 各镇政府之外的其他造林单位,养护管理工作参照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执行。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及相关实施细则由区园林绿化局负责解释。
第二十八条 本办法自印发之日起实行。
第五篇:滁州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滁州市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实施方案
为扎实推进林木种苗行政执法,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省林业厅关于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的统一部署,结合“绿盾”等林业重大行动和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深入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按照发展现代林木种业的要求,严格执行林木种苗行政许可、标签、档案、种质资源保护等制度,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违法行为,着力营造公平、公正、有序的林木种苗发展法治环境,切实维护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为推进林长制改革和实施林业增绿增效行动、建设美丽滁州提供优良林木种苗保障。
二、目标任务
2018年在全市范围内开展“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进一步深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增强广大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者和使用者的法治意识;规范林木种苗生产经营行为,营造诚实守信、依法从业的良好环境;强化林木种苗行政执法队伍建设,依法惩处制售假冒伪劣林木种苗行为,全面提升林木种苗生产能力和质量水平,加快发展现代林木种业。
三、活动内容
(一)开展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宣传教育。广泛宣传《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及相关法规规章,开展“送法下乡”、“送法进企业”活动,采用多种形式宣传林木种苗法律法规,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二)开展林木种苗执法培训。分层次开展《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和《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等法规规章和技术标准的学习培训,使各级林业主管部门和林木种苗机构执法人员全面掌握和熟练运用相关法律法规及行业管理规范。培训内容包括:《中华人民共和国种子法》及配套法规和标准,《安徽省林木种子条例》、安徽省《主要造林树种质量分级》等地方标准,林木种苗行政许可及相关标准,林木种苗行政处罚文书格式和范例,林木种苗执法案例卷宗分析等。
(三)开展清理查处违法行为专项行动。组织对无证生产经营或伪造、变造、买卖、租借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行为,生产经营假冒伪劣林木种苗和侵犯林业植物新品种权的行为,无标签和使用说明销售种苗的、标签填写不规范或者涂改标签的行为,未建立种苗生产经营档案或者档案不齐全的行为,应当使用良种而未使用良种的行为,未审先推或未按照林木种子采种期公告采种、抢采掠青、破坏林木种质资源的行为,未按规定擅自引种和推广等行为进行全面清查整顿,集中查处一批违法案件。
(四)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抽查。开展林木种苗质量检查和抽查工作。各县(市、区)进行林木种苗质量全面检查,并将检查结果报市林业局。
(五)开展林木种苗“双随机、一公开”抽查。市林业局对全市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按不低于10%的比例进行抽查,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本部门核发的林木种子生产经营许可证的企业按不低于20%的比例进行抽查。及时将抽查结果录入企业诚信体系平台,向社会公开。
(六)开展重点林木良种基地考核检查。各县(市、区)林业主管部门对本地国家和省重点良种基地的建设情况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果报市林业局。
四、实施步骤 “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从2018年5月开始到12月底结束,分三个阶段进行。
(一)动员部署(5月~6月)。市林业局召开专题会议,统一动员部署全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各县(市、区)林业部门要结合本地实际,制定本地区“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实施细则,召开会议,动员部署,广泛宣传发动。
(二)组织实施(6月~11月)。按照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内容,有序组织实施。6月份,多渠道广泛宣传;7月份,举办执法培训班;8月份,集中办理生产经营许可证、建立完善生产经营档案;9月份,各地开展自查;10月份,市局联合执法组进行抽查。
(三)总结报告(11月~12月)。各县(市、区)对本次“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进行总结,于11月20日前报市林业局,市林业局对全市“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情况进行总结并报省林业厅。对重点种苗违法案件的查处进行跟踪问效,并对本次活动组织开展好的县(市、区)予以通报表扬;对执法工作不力、有案不查的予以通报批评,责成限期整改。
五、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市林业局成立“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领导小组,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分管领导任副组长,市林木种苗站、市森林公安局、市林业有害生物防治检疫局、局办公室、造林绿化科、政策法规科、资源科、计财科、市林业工作站等为成员单位。各县(市、区)成立相应的领导小组,组织开展本地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活动。
(二)加强力量协调。市林业局将组织林木种苗、森林公安、林业有害生物防治等单位执法人员组成联合执法组,开展联合执法和重点专项检查。各县(市、区)要加大人员组织和调配,多方形成合力,上下联动,扎实有效推进“林木种苗行政执法年”各项活动的深入开展。
(三)加强监督检查。各地要按照市林业局关于“林木种苗执法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和要求,加强领导,积极组织开展本地区林木种苗执法活动。市林业局将跟踪督查,确保执法年活动取得实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