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走出以情带兵的认识误区
走出以情带兵的认识误区
韩兴阳
以情带兵,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和谐军营,激发官兵内在创造力,促进战斗力生成模式转变,是新形势下密切官兵关系的必然要求。然而,在实际工作中,对怎样才算以情带兵,有的带兵人存在认识上的误区。
走出重生活关心、忽视精神需求的误区。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国人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得到空前提高。在这种物质丰富、生活优越环境中成长起来的“80后”、“90后”官兵已成为部队的主体。渴望成才、渴望竞争、渴望表现、渴望民主、渴望公平等已成为他们鲜明的特点。如果把以情带兵仅局限于以往“拉家常、掖被子、端病号饭”等生活关心上,那是不够的,效果也是很有限的。这就需要一线带兵人按照科学发展观“全面协调发展”的要求,将以往那种侧重于官兵情感需求转向侧重于官兵成长进步的精神需求和发展需求上来,改变以往以情带兵的单一思维模式,提高感情投资的起点和质量,为官兵成长成才创造更加有利的条件。通过大力开展“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一系列教育活动,分析探索新形势下加强部队风气建设的措施,努力营造风清气正的内部环境,为官兵提供公平、公正的竞争舞台,让人人有展示才能成就梦想的机会,坚决消除战士人格得不到尊重、成绩得不到肯定、竞争得不到公正对待等不良现象。同时,要以《政工条例》为依据,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军人委员会职能,提高官兵参与政治民主、经济民主、军事民主的质量,激发他们的主人翁责任感,群策群力、集智作为,为部队建设贡献更大的力量。
走出重情感感化、忽视条令约束的误区。官兵一致是我军政治工作的三大原则,是处理军队内部关系的优良传统之一;以人为本,尊重官兵主体地位,努力构建团结、友爱、和谐的内部关系是对我军优良传统的创新发展。但个别官兵在对这个问题的理解上存在以我为本、以利为本等认识上的偏差。比如,有的战士认为干部关心爱护战士,在战士尽心而未达到标准的情况下,就应在训练上降一降标准,管理上宽一宽尺度;有的干部认为训练管理要求严了,官兵压力大了、强度大了,就不是以人为本了,体现不出干部的情来,“情”和“严”很难做到两全;少数干部为构建和谐官兵关系,对“刺头兵”不敢大胆依法管理,片面用“情”去感化,迎合消极心理,单纯地哄骗、许愿;有的用“宽松”、“和谐”代替批评教育,战士出了问题,也睁只眼、闭只眼,不批评、不教育、不处理,甚至还为犯有错误的战士开脱掩饰;有的把给战士实惠当做“情”,家里有一点小事,就让请假回家,训练中磨破一点皮、受了一点伤就可以不参加操课,唯恐思想上出了问题,影响安全稳定,致使有些战士个人要求没完没了,思想问题越来越多,违纪现象接连不断。这样长而久之,就容易产生不靠纪律靠感情、有令不行、有令不止等不良现象。因此作为带兵人,首先要认清“爱兵”与“娇兵”、当前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把握好“法”与“情”的尺度。要深入开展“学法规、用法规、守法规”活动,让官兵明法知理,增强依法自我约束力。要创新教育模式,围绕“赞颂科学发展成就,忠实履行历史使命”主题教育,强化官兵打赢意识、奉献意识,铸牢敢打必胜的战斗精神。要深化“三知”工作,切实掌握官兵思想底数,真正知道官兵所需所求,依法做好官兵思想工作。要正确处理宽与严的关系,做到宽严相济、张弛结合,强化严是爱、松是害的观念,依法从严管理部属,做到严之有法、严之有理、严之有力、严之有度、严之有节,让部属心悦诚服,自觉守法,从严要求。
走出重同乡熟人、忽视正常关系的误区。受社会庸俗风气和利己思想影响,一些官兵出现了交往庸俗化、动机功利化等不良倾向。表现在一些带兵人身上,就是将以情带兵与“乡土观念”、“地缘感情”混杂在一起,把以情带兵看成是私人交情,信奉“亲不亲,故乡人”的信条,影响了正常的上下级关系。在执行纪律上,同乡可以宽松一些;在工作安排上,同乡可以轻松一些;在好处方面,同乡可以照顾一些。由于偏爱了一个人,往往伤了众人心。更为严重的是搞“哥们义气”,以人情代替党性,以感情代替原则,丧失了带兵人最基本的职责,导致了违法犯罪案件的发生。要消除这些不良现象,要求一线带兵人要认真学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党的创新理论,淡化乡土观、地缘情,摒弃狭隘的老乡观念,坚持“五湖四海”,公道正派,建立和谐纯洁的战友情谊。要发挥文化的凝神聚气的功效,以开展“军营文化节”为载体,让官兵在活动中增进感情、巩固战友情谊。要加强四项基础性建设,探索新形势下的机制模式,用制度固化在处理涉及官兵入党、提干、立功受奖、学技术、工作分配等敏感问题的程序,用规范的程序来保证阳光操作,打消官兵的疑虑,增进官兵的信任,不断强化“依靠组织进步,凭借素质竞争”的意识。
(作者系94452部队政委)
(来源:)[ 发布时间:2012-10-16 ]
第二篇:浅谈如何以情带兵
浅谈如何以情带兵
对一名基层干部来说,以情带兵就是必须充分尊重士兵的主体地位,心系基层,情系战士,切实维护战士权益,不断改善广大战士的物质和文化生活条件,以此激发他们热爱人民军队、努力学习、刻苦训练的进取精神和创造力量,为建设一支强大的现代化正规化军队奠定坚实基础。
一、以情带兵的重大意义和地位
(一)历史实践证明以情带兵是增强凝聚力,加强战斗力的保证
早在建军之初,毛主席就针对当时部队存在的军阀作风,提出要在军队中实行民主制度,官长不许打骂士兵,官兵待遇平等,废除繁琐礼节,这就是用情。官兵一致是战斗力的源泉,毛泽东指出:“军队内部的团结,非常之重要”,我军“历来依靠官兵一致,获得了光荣的胜利”。在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和保卫祖国边疆的自卫还击作战中,广泛开展尊干爱兵活动,革命团结更加巩固,官兵之间,亲如兄弟,平时互相关心,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团结协作;在如今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里更要加强以情带兵,只有这样才能在部队建设中取得显著的成绩。
(二)当今兵员的现实特点要求基层军官必须以情带兵
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特别是在大力开展建设小康社会的进程中,高素质的人民不断涌现,部队招收的青年战士独生子女的比例越来越大,他们在家里由于受家人的宠爱,其心理承受能力、生活自理能力、吃苦精神普遍比较差,他们从家中的“小皇帝”忽然来到处处受约束的部队,紧张的军营生活、严格的纪律约束,艰苦的军事训练,会使他们的思想产生很大的波动,甚至极端的行为也会做出。战士在远离亲朋,辞别父母,处在新的环境和陌生的人际关系之中,这就要求我们基层干部要像父母兄长那样关心爱护他们,帮助他们提高独立生活能力,使他们感到部队处处充满着温暖和乐趣,树立他们艰苦奋斗的决心和信心。
(三)、目前部队干部以情带兵的观念缺失,必须加强和提高 现在有的干部错误认为部队是一个特殊的地方,上下级要有明显的区别,兵是兵,官是官,把官兵割裂开来,严重违反了我军官兵一致的原则。甚至有些基层单位官兵关系紧张,战士与干部对着干,究其原因是有些干部爱兵观念淡薄,对战士的进步、疾苦、冷暖关心不够,特别是对有些战士缺乏应有的尊重和信任,个别的甚至打骂、体罚战士,侮辱战士的人格。现在由于长期处于和平环境,官兵之间不像战争年代那样经常受到生死与共的严峻考验,因而一些青年军官对军队内部团结的极端重要性缺乏切身感受,以致在一些单位官兵之间的战友情谊有所淡化,官兵一致的优良传统坚持的不好;另一方面,受市场经济人际关系中出现的某些商品化、庸俗化现象的消极影响,钱权交易的丑恶现象存在。一系列的问题的出现,需要我努力加强对以情带兵的认识和理解并在工作中不断地去付诸行动而加以改变。
二、基层干部怎样以情带兵
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正是我军带兵的重要方法。作为基层带兵人,既要以真情对待上级,又要以真情对待下级,但是现在存在这样的偏执干部,真情只对上级,而忽略对下级的真情。当代青年战士许多是独生子女,缺乏艰苦生活的体验。紧张的军营生活,艰苦的军事训练,严格的军纪约束,会使他们碰到许多难以想象的困难。他们遇到困难希望得到领导的帮助,受到挫折希望领导给予鼓励,有了困惑希望领导给予引导,工作上取得成绩期望领导给予表扬。这就要求干部骨干应当熟悉部属和士兵的内心世界,掌握其心理特征,理解其喜怒哀乐。具体来讲,就是要做到:
(一)爱护部属和士兵。新时期带兵,面对独生子女逐年增多的兵员状况及不断变化的新情况,以心换心,以情换情,以爱换爱会产生奇特的效力。干部真心实意爱兵要重要体现三个方面:从政治上关心、从工作上帮助、在从生活上体贴。对待战士,不仅要关心战士的工作,更重要的是关心他们的进步;不仅要对他们的眼前负责,更要对他们的长远负责。要重视帮助战士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切实增强他们甘当“忠诚卫士”的意识,立足本职做贡献;要端正根本态度,尊重战士人格,维护他们的民主权利,切实增强他们的“主人翁”意识,为基层建设献计献策;要关心战士的成长,公平公正处事,切实增强他们的平等竞争意识,积极向上争一流。
(二)以情带兵要善于把情、理、法有机地结合起来。我们所说的以情带兵不是置条令条例和各项规章制度与不理,也不是对战士一味的溺爱袒护,在实际管理中我们要把情、理、法三者有机地结合起来。特别是当战士违反纪律甚至触犯法律时则更要有“大义灭亲”的壮举,切不可姑息迁就,那样就与我军管理工作的优良传统背道而驰了。我们要讲究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最后还要严格按照条令条例和规章制度办事。
(三)以情带兵要讲究低姿态,要有耐心。我们说以情带兵讲究低姿态首先要克服官兵之间的隔阂,能够甘于自降身份走入到战士当中,融入战士的生活,了解战士的思想动态,能够让战士把你只当作一名战友,当作兄长,肯做、愿做战士的倾听者,必要时更要能够做战士的出气筒。再者就是面对战士存在的问题,犯的错误,不要大道理满篇,唱高调每个人都可以,但让人烦的也是这些人,能够从小道理灌输,循环渐进,切实把工作做到战士的心坎上。最后要耐心的教导战士,要能够不厌烦的重复自己的话。有的战士在工作上可能进步很慢,这就要求我们不要放弃希望,要有足够的耐心来教育落后战士的不断进步,取得了进步时要及时的予以表扬,帮助他们树立信心。人的思想总会有走神的时候,作为干部你对战士说的某些话可能因为战士的分神而没有记清,我们要有重复的耐心,不要讲“我只说一遍”。部队讲究的是“三分四定”,平时不能满足于分工定任务,更重要的是教方法,既要让战士知道“做什么”,也要让他们明白该“怎么做”。充分考虑到战士年龄小,独生子女多,自立能力较弱等实际,帮助他们要从细小方面想起,从一点一滴做起,关心他们的疾苦,成为他们感情的依托、倾诉的对象、行为的老师。特别是在他们工作上遇到挫折、家庭成员涉法和身患疾病等时机,要主动靠上去做工作,以“兄长情、慈母爱”,千方百计地为他们排忧解难,切实使他们感受到部队大家庭的温暖。总的来说,作为一名基层带兵人,对战士要学会用真爱、真心、真情。以心带兵,以情带兵,想战士之所想,急战士之所急,适当用情,帮助战士增强上进心,安心服役部队,共同建设好我们美好的家园。
第三篇:浅谈基层干部以情带兵
浅谈基层干部如何以情带兵
“以情带兵”,就是基层干部在管理中以慈母之心、兄长之情,满腔热情地去关心战士,真情实意地去感化战士,使其自觉服从管理的带兵方法。其目的就是要在官兵之间建立高尚、纯洁的同志感情、彼此之间产生共同语言,结下真切的情谊,使战士尊重干部,信任干部,并自觉接受管理,更好地构建和谐的警营环境氛围,促进部队战斗力的提高。新时期基层干部怎样以情带兵呢?
一、以情带兵要以爱兵为根本出发点 带兵之道,爱心为上。带兵的根本态度首先是“爱兵”。这种爱,是建立在对国家、对部队、对事业的爱的高度上的,自觉地、深沉地爱,是构筑和谐的警营环境和做好管理、教育、训练等工作的立足点和出发点。对战士的爱,既是带兵人积极工作,从中获取成功的动力,又是—种巨大的教育力,对战士起着直接的感染作用。革命导师列宁曾说过:“在人类社会中,只能用感情去交换感情。”同样,对战士没有感情、热情,也就谈不上以情带兵。
(一)以情带兵要落实到实践中去。爱是思维意识活动,它通过语言、表情、行为等具体形式表现出来。爱兵就是要把对战士的爱渗透到生活、工作、训练的方方面面,体现在部队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上。干部一句鼓励的话、一声暖心的问候、一个赞许的眼神,战士都会感受到无限的温暖,产生巨大的工作动力,这就是“良言一句三冬暖”的道理。在日常管理中,干部深入到战士中去,多了解他们的疾苦、困难,多为他们做一些具体、实在的工作,就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二)爱兵要以战士的成长、进步为着眼点。现在战士年龄普遍偏小,心理成熟晚,思想可塑性大。当兵两年,正是其思想趋向成熟的关键时期,干部要以关心战士的成长、进步为出发点,从思想品德上教育战士,从人格品质上培养士战士,从立身做人上引导战士,既要分析战士过去的成长环境,同时要分析战士现在的工作表现,更要分析战士未来的发展趋势。特别是对心理不成熟,“毛病”比较多的战士应更多的关注。
(三)爱兵就要尊重、信任战士。尊重、信任是爱兵的基础,是沟通官兵关系的桥梁。建立对战士的信任,是激发战士上进的心理基础和精神力量,有利于战士克服缺点、弱点,发挥长处,不断进取。
(四)爱兵的表现形式要多样。爱是—种思想情感,在不同的生活侧面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对待战士生活上的问题,要像慈母一样关心他们的饥渴冷暖。在训练、执勤中要像严父一样教导他们,严格要求、一丝不苟;在战士面对利益得失感到困惑时,要教育其从国家大局出发,正确对待;对于违法违纪或犯错误的,要坚决批评教育,决不手软,“道是无情却有情”,从长远乃至战士一生看,这实则是挽救、教育本人,是对其前途负责,是对战友的真爱。
二、以情带兵要找准用情的切入点
找准切人点,就是对症用情,要克服定势思维,要把战士的思想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分析、观察和理解,多看本质,多看长远,要准确把握战士思想感情的特点、焦点、闪光点、兴奋点。针对独生子女,生活自理能力差的战士,干部要耐心一些,手把手教他们树立自信,学会生活自理;对自主意识强的要让其适当参与管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对有不良思想倾向的,要加强教育,引导他们朝着健康、向上的方向发展,把情用在生活的角角落落。对不同的战士要把握其思想脉搏,对症施情。如新战士刚入伍时,对部队生活不熟悉,这时就需要干部耐心细致地一遍一遍地去讲、去纠正。下连队后,对分配工作看得重,要教育战士正确对待分工,在平凡的岗位上也可以作出不平凡的成绩。对待二的战士,涉及到其自身利益诸如入党、考学、当班长等敏感的问题,要依据规定和条件、妥善处理,对不能圆满解决的,要晓之以情,动之以理,帮其找出原因,说清理由。总之,以情带兵只有找准用情的切人点,真正把情送到战士的心坎上,情到深处才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三、以情带兵要“聚情”
(一)从社会角度上讲,要充分调动社会上的情。要利用国家法律规定的拥军优属政策、地方政府的拥军措施,从物质、精神方面对战士的奉献精神给予肯定和奖励。党和人民对军队始终充满着“爱”,这是军队的力量源泉。通过爱国奉献教育增强战士的自豪感和使命感,激励战士立足本职,安心服役。对战士家庭的实际困难,要主动了解,谋求地方政府帮助解决。
(二)从家庭角度来讲,可调动亲情、友情、爱情。父母关爱、兄妹亲情、朋友间的友情、恋人的情爱等等,对战士的思想波动影响很大。战士光荣入伍,肩负着亲人的重托和期望,为不负亲人的厚爱,他们积极工作,努力进取,这也是帮助我们搞好教育管理的重要切入点。干部要定期和战士家庭联系,互通情况,取得战士家庭的支持和理解,配合部队的管理。有时干部苦口婆心几天没做通的思想工作,一封家书或一个电话,“三言两语”,就能攻克一个思想“堡垒”。
(三)从部队内部看,要充分调动战友之间的情谊。“战友,战友,亲如兄弟”。有些方面,战士之间更易交流、沟通。由于年龄、身份等因素的影响,有些思想工作干部去做不一定会圆满,让知心的战友去教育感化,会有更多的可比性和共鸣点,达到互帮互助、携手共进的效果。
四、要正确处理以情带兵与从严治军的关系
(一)以情带兵和从严治军具有目的的一致性。战士是军队的基础,以情带兵的目的是增加部队的凝聚力,提高战斗力。从严治军,是用严格的纪律管理部队,提高部队战斗力,由此可见,两者的目的是一致的。俗话说:“严是爱、松是害”,对战士关心爱护的同时,必须对其严格管理,严格要求。古人云:“厚而不能使,爱而不能令,乱而不能治,譬若骄子,不可用也。”干部坚持高标准、严要求,是对战士更高境界的爱。一方面,通过干部的情感投入,和战士建立亲密无间的友情,启发战士的自觉性,从而严格要求自己的言行,并自觉接受严格的管理。另一方面,平时生活、执勤、训练、学习中的严格要求,依据条令条例进行管理和教育,可建立良好的日常生活秩序,练就过硬的军事本领,构成坚强的战斗力,可使战士减少“流血”,减少失误,这是对战士的珍爱。
(二)以情带兵和从严治军都要体现公平合理性。干部对战士的爱,要像太阳普照大地万物一样,一视同仁,不厚此薄彼。其爱是纯洁的、高尚的、公平的,不因地域、血缘、裙带关系和个人喜好的而亲疏,不因个人情绪好坏而消长,这种爱是对全体战士的爱,不是对哪一个人,哪一部分人,哪一兵的偏爱。人作为感情丰富的个体,对世态炎凉、人情冷暖是最敏感的。所以要把兵带好,公平合理很重要。严,就是严格依据法律、条令、条例、规章制度来管理部队,严之有理,严之有据,不搞“土政策”,不层层加码。从严治军要体现赏罚分明,赏有理,罚有据,不可凭干部主观好恶而“因人而异”,做到不分亲疏,一视同仁。
第四篇:以情带兵与依法带兵
以情带兵与依法带兵
在新形势下,士兵的管理方法,带兵理念的探究已成为军队全面建设发展的重要课题,如何带兵,带好兵,使其具有凝聚力和战斗力,以更好的为军队和国家服务,是每一个带兵人所面对的重要问题。“以情带兵”这一理念是近年来国家军队极力倡导的带兵理念。同时,依法治军是新时期军队建设的重要方针,也是贯彻党的十五大报告确定的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际行动。那么如何将以情带兵与依法带兵相结合呢?
军队作为一个整体,是由数千或上万的官兵个体所组成,而一支军队是否强大,是否具有战斗力也正是由这些个体所能够凝聚起来的力量所决定的!所以如何带兵,如何把兵带好,带出素养,带出战斗力,带出效率,是管理干部所必须面对的重要问题,它是一支军队的根基所在,军魂所在!而“以情带兵”这一理念正是解决带兵问题中的一个在新形势下所倡导的新的,更为科学化的,人性化的带兵方法!
以情带兵是指带兵人要熟知战士的内心世界,掌握战士的心理;理解战士的喜怒哀乐,用深厚真挚的感情关怀体贴战士,用管理者与被管理者之间的情感达到交流和沟通,只有相互信任和理解,才能把管理工作搞好。基层干部以情带兵中的“情”有以下几层含义: 一是战友情。官兵之间的上下级关系是一种客观存在,官兵之间的感情往往因此而很难把握,这就需要基层干部克服厌兵情绪和离兵现象,切实放下架子,扑下身子,钻进兵堆里,深入兵心中,与兵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娱乐在一起,让他们感到干部在工作上是领导,生活中是战友,是朋友。二是慈母情。战士来到部队后,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心理上易产生孤独感,基层干部要以慈母的胸怀去多关心体贴战士的疾苦冷暖。细心了解战士的个人家庭情况,主动为他们解决实际问题,解除后顾之忧,让他们切身感受到组织和大家庭的温暖。三是师长情。战士大多思想较单纯,人生观、世界观可塑性强,特别需要正确的引导。基层带兵人有责任以师长的情怀把战士引导好、教育好,对他们加强“四个教育”,用切身体会和身边先进人物、典型事迹告诉战士立身做人的道理,教育他们全身心的投入光荣的革命事业!
进入二十一世纪以来,士兵年龄结构多为八十年代后期与九零后,他们具有鲜明的90后特征,社会多元化文化思潮和宽松自由的成长环境,给他们注入了思想活跃、民主开放、个性张扬、敢于表达的时代基因,使他们拥有较强的民主意识、创新思维精神、独立判断能力,喜欢按自己的行为方式处事,乐于尝试新鲜事物。系统的看,他们主要存在入伍动机多样、文化层次较高、经历丰富多样、家中地位优越、网络接触频繁等方面的特征。而对于这样一个士兵群体,如何进行管理就成为了一项极大的挑战!如何在对于他们的管理中做好“以情带兵”带出效果,我总结以下几个要点:
一是了解士兵的家庭情况。家庭是一个人成长的第一环境,对一个人的成长影响很大,有时候可以决定一个人的性格,可以说具有一定的先天性。比如,单亲家庭的孩子由于缺少父爱或者母爱通常会出现相应的性格缺陷,有的性格孤僻,自卑感强,有的脾气暴燥,容易冲动;是独生子女的士兵一般在家娇生惯养,自立能力和吃苦性不强,节俭意识、自我约束力很弱;少数民族的士兵一般有较强的自尊心和民族观念,有独特的生活习惯;农村兵性格一般没有城市兵开朗活波,比较内向等等。另外,家庭的经济条件对士兵的性格也有影响。军官可以通过查档案或和士兵谈心的方式主动了解士兵的家庭情况。
二是了解士兵的行为习惯。士兵离开家庭后,在学校,在社会难免会要受到外界的影响,形成一些思想特点。而任何人的思想意识都会通过其行为习惯表现出来,有什么样的行为习惯一般就有什么样的思想,行为总是思想的反应。比如,不能自觉遵守纪律的人一般都个人主义思想严重;爱发牢骚的人一般心中有怨恨,对工作或者生活不满,或者对他人或者社会看破红尘,心有不平;好顶撞领导的士兵一般无上进心,混一天算一天,认为领导分配工作有失公允,对工作或领导有积怨,不乐意干所分配的工作。作为一个管理者,一定要在平时生活和训练中多观察,或者向周围同志了解,注意发现这些情况,分清每种行为所反应的思想特点,做到知其行而知其想,知其需,才能施以相应的方法进行管理教育,达到预期的目的。
三是尊重士兵。我军官兵都是志同道合的亲密战友和阶级兄弟,只有分工的不同,没高低、贵贱、尊卑之分,在政治上一律平等,绝对不允许侵犯士兵的尊严,伤害和侮辱士兵的人格。军官要以兄长的身分平等对待士兵,首先要尊重士兵的人格,不能打骂体罚士兵,不能以权压人;其次要尊重士兵的个性,在把握原则 的前提下为士兵个性发展创造适当的条件和良好的环境;再次要尊重士兵的物质权益,不仅自己不侵犯士兵的物质利益,还要勇于维护士兵的正当经济权益;另外还要尊重士兵的民主权利,充分发挥士兵的主人翁作用,对重大问题上要让士兵参与决策,进行民主讨论,认真听取士兵意见。
四是关心士兵。不关心士兵的死活,士兵是绝对没有积极性的,日常生活中军官一定要经常注意多关心士兵,多询问士兵在衣食住行,训练和学习中有哪些不满意的地方,有哪些建议和需求,鼓励他们树立艰苦奋斗,迎难而上,接受磨练的同时,想办法改善各方面的条件,使士兵吃好、喝好、睡好、穿好、学习训练好,尤其是要关心士兵的成长进步,了解士兵的成才愿望,尊重并尽可能的满足他们的需求,这样就能使士兵在部队充分感受到部队的温暖,上级和党组织的关怀,对部队产生家的感觉,这对士兵安心服役有着重要的意义。
五是帮助士兵。一般来说每个士兵都怀有一定的目的参军入伍,有的想考军校,有的想提干,有的想转士官,有的想学技术,有的想加入党组织,应该说这些想法都是正常的,因为士兵都是青年人,他们正是上进心、进取心非常强的时期,爱兵就要时刻注意关心士兵的成长进步,作为他们的兄长和领导,也有义务去帮助他们在军营成才。所以,要针对每个士兵的爱好特长及成才需求,尽量想办法给其提供相应的机会培养他们,满足他们的成才愿望。由此也可以激励他们积极工作,遵守纪律,实现管理教育的目的。
六是多表扬和激励士兵。人的各种需要当中,其中重要的一种需要是自我实现即自身价值获得别人肯定的需要。许多事实说明,领导者一次小小的表扬,能在部下心里引起强烈反应,能使其更加努力地朝着领导的表扬的方向前进。一个单位如果充满着相互欣赏、相互激励的气氛,那么这个单位必然是团结的,生气勃勃的;一个人如果经常听到别人对自己工作的表扬,那他在工作时就会更加愿意干好,更容易出成绩。军官在与部属长期交往中,必须以极大的热情去发现部属的长处,优点,及时给以表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就感。使部下的内在潜力真正活跃出来,迸发出来,更好地为部队的建设做贡献。以深厚的感情关心爱护士兵,是军官对士兵应有的根本态度。而严格管理,依法带兵是治军带兵的基本要求。在带兵过程中如果“爱”之失度,就容易造成放任自流、管理松懈的不良后果。因此,“爱”要爱得真诚负责,同时也要科学合理,坚持原则,依法带兵。
依法带兵首先要提高带兵人自己的法律素质。当前部队有些带兵人不能自觉遵守法律,不能依法带兵、用法育人,而“以权代法”、“以言代法”、以罚带兵,打骂污辱战士,侵占士兵利益和合法权益。这种种违法现象究其原因:一是,他们的社会主义法律意识差,观念淡薄,不了解法律规定的人的行为界限,失去对自己行为的控制,以致于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二是,有些带兵人对法律的认识不足,学法积极性不高。他们认为,抓法制教育是领导和业务部门的事,学法主要是战士的事,自己只要抓好管理,学多学少无所谓。另外,缺乏对干部学法的监督考核机制,也是造成一些干部不重视法律在带兵中作用的原因之一。有些部队机关,普法考核重兵轻官,讲评时只讲战士、不讲干部,加上评选先进连队和先进个人很少与普法情况挂钩,所以有的干部便认为法制教育是软指标,在这上面费功夫划不来。三是,干部对普法教育认识片面,正常的法律教育得不到落实,导致士兵不懂法人数增多,增加了部队管理的难度。认真学法,着重解决知识贫乏,胸中无法的问题。
依法带兵,知法、懂法是前提。基层带兵人中存在的不依法办事的问题。主要原因之一就是法律知识贫乏,不学法、不知法、不懂法。为此,一是要看清形势,提高对学法重要性的认识。这里的法,一是特指军队的条令条例、规章制度;另一方面是指广义上的法律。条令条例等军队法律法规,是军人生活、工作、训练和战斗行动的准则,是基层工作的法典,也是依法带兵的基本依据。作为基层带兵人都应该熟悉它们、掌握它们,做到有法可依。这也是带兵人的基本素质。而广义上的法是每名公民都必须遵守的,作为军人也不例外。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军队与社会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军队接触社会,接触群众的机会增多,交往日益频繁,涉法问题也随之增加,战士的家庭及其亲友的涉法问题也常常困扰部队的官兵„„要处理好这些问题的根本前提也是知法,懂法。所以我们更应该了解它们、掌握它们。二是要树立法制观念,增强依法办事的自觉性。要把条令、条例的学习贯彻到一日生活和完成各项任务的实践过程中去。提倡学中用、用中学、学用结合,始终把执法和用法作为贯彻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学完法以后,再拿处分当“王牌”,再搞一些“土政策”来应付所遇到的问题,那么就失去了学法的真正目的。
自觉守法,着重解决认识不清,表率作用不强的问题。坚持依法带兵,带兵人自觉守法是关键。要实现依法带兵,干部必须以身作则、为人表率,敢喊“向我看齐”,这样才能增强对士兵的感召力。
科学用法是依法带兵的基本出发点。当前一些部队对条令条例落实不好,对法的运用不经常、不到位,法律观念淡薄,主要是不能科学用法所致。因此要依法带兵必须提高科学用法的水平。一是抓养成,坚持用条令条例规范“四个秩序”。落实条令条例时,难在持久、贵在经常。只有常抓不懈,才能建立起正规的战备、训练、工作和生活秩序。一方面,要加强作风培养,严格用条令条例规范士兵的言行举止。坚持从起居作息、穿衣戴帽、物品摆放等点滴抓起,把条令条例渗透到日常活动的始终,真正做到人人、事事、时时、处处按条令条例办事,要对部属的日常行为举止做到高标准、严要求,培养整齐划
一、令行禁止、雷厉风行的良好作风,使战士在良好养成环境中自觉运用条令条例规范言行;另一方面要注重训管结合,把落实条令条例渗透到各项训练之中。要把经常性管理工作与严格训练有机结合起来,管中有训,训中有管,训管相长,在严格管理中求得最佳训练效益。无论环境、天候、条件如何变化,都要严格按条令条例要求组织实施训练,强调在训练中落实条令条例。二是依据条令条例、法律法规研究解决新形势下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近些年,部队管理中出现了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有些进行了有益的探索和研究,总结出不少行之有效的对策和方法。
全面普法是依法带兵的基础。当前部队中不少战士违法犯罪,最主要原因是不知法、不懂法。要把法规制度落到实处,就要进行法制教育,培养和加强士兵的社会主义法制意识。知之深切,方能行之自觉。只有掌握法规制度的精神实质,才能守法、用法。为此,一要进行深入、持久、广泛地开展法制宣传。通过广播、板报、墙报,自办“普法周报”、法律咨询等形式向全体士兵普及法律知识,回答学习中遇到的难点,交流战士们学法用法的体会,使之家喻户晓、人人明白,在全体战士中培养法制意识。二是进行正常的普法教育,使之经常化、制度化。现在部队第二个五年普法教育已经结束,第三个五年普法刚刚开始,我们把要法规教育列入教育训练计划,与部队中心工作和各项任务有机的结合起来。
带兵不仅仅是一项管理工作,更是一门艺术,作为人民军队的带兵者,带兵艺术水平的高低直接影响到所属部队的团结、士气,所谓“兵熊熊一个,将熊熊一窝”,“强将手下无弱兵”,正是这个道理的。高超的带兵艺术需要一定的天赋,但这并不是说后天无法造就。学习带兵艺术只能是“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以情带兵”与“依法带兵”这一理念,仍需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进行更为深入的探索,在不断学习和摸索中将其完善!
第五篇: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让“星星的孩子”回到我们身边 —走出自闭症的认识误区
2008年4月3日 星期四
还记得电影《雨人》里那个哥哥雷蒙吗?他总是喋喋不休,害怕坐飞机,害怕澡池放水的声音,准时看“人民法院”,晚上十一点准时睡觉,还能立刻说出牙签盒中牙签的数目„„这部获奖的好莱坞电影让我们认识了自闭症患者的“奇妙”世界。
2008年4月2日,是第一个“世界自闭症日”。联合国于2007年11月作出决议,将每年的4月2日定为“世界自闭症日”,今年的主题是———呼吁人们关注自闭症,消除公众对自闭症的误解和隔阂,应早期发现、早期干预自闭症。他们仿佛来自另一星球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是以社会交往障碍、言语和非言语交流障碍、特殊兴趣和刻板行为为主要特征的发育行为疾病,患者与他人交流技巧非常薄弱,也无法理解情绪,就好像来自另一个星球。交流障碍、语言障碍和刻板行为是自闭症的三个主要症状,男性发病率是女性的4倍。这种疾病最初是在50年前被奥地利维也纳儿科专家汉斯·艾斯珀格诊断出来,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我国大陆地区病例由南京脑科医院陶国泰教授首先报道。自从电影推出之后,“雨人”成为自闭症者的代名词,而国内这样的患儿被称为“星星的孩子”。
过去认为这是一种罕见病,随着大家的认识逐步提高,发现的病例不断增多,联合国估计,目前该病的发病率为1/150,由于目前普遍认为自闭症发病率并不存在地域和种族差异,因而估计我国自闭症患者人数在700万以上,按照2007年户籍人口加流动人口达1.21亿推算,广东省患者人数在60万以上,儿童患者的人数应该在15万以上。
早期诊断早期干预可以改善自闭症的预后,自闭症治疗一般认为是年龄越小、效果越好。但由于大众甚至一些专家对该病认识不够,存在误区,结果导致患儿病情延误影响治疗,对此,从事自闭症治疗研究的专家们呼吁,大家要正视自闭症,了解自闭症,以帮助更多“星星的孩子”回归到我们身边。自闭症有哪些认识误区
【误区1】自闭症是心理疾病
这是一种天生的疾病,与那些因受到外界环境影响而自我封闭的心理疾病是完全不同的,自闭症患者属于先天残疾,他们有着严重的人际关系和沟通障碍,尤其是儿童,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治疗、训练,将一生陷入孤独中。
邹小兵主任介绍,广东省2004年率先将自闭症列为残疾,同时,广州市政府投入资金建立广州市残联自闭症康复研究中心,2007年我国已在“十一五”规划中将自闭症列入残疾类别,并已把关注自闭症儿童的康复问题纳入残疾人事业“十一五”发展纲要。
【误区2】两三岁不会说话是正常
有些老人家认为孩子出生到两三岁还没说话是比较正常的,有些孩子语言启蒙比较慢。实际上,邹小兵介绍,“在我们接诊的患儿中,有一半以上因为这样的误解而延误了病情的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发现。”邹小兵提醒家长,如果孩子到两三岁时还不会说话,在排除聋哑的情况下,如果孩子还同时出现交流障碍和刻板重复某一行为如转圈等这些自闭症典型症状,就应当到医院寻求专业帮助。
自闭症的治疗是越早越好,3岁以前是治疗最佳期,目前广东地区,除各市儿童医院、妇幼保健院外,各类儿童康复中心 都可以进行自闭症诊断和治疗。
【误区3】自闭症有特效药
一直以来,自闭症的治疗和干预都是医学界的重大难题。目前,世界范围内没有任何特效药,有的药物只能改善部分患者的部分异常行为,其中利培酮作为被美国FDA批准的第一个自闭症用药,可以显著减少自闭症儿童的兴奋、多动、暴躁、睡眠障碍等,但副作用有疲劳、嗜睡、肥胖、乳房增大、遗尿等;目前,最有效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综合性教育和针对性训练,辅以药物,家长和医生要不断坚持,才能在循序渐进中使相当一部分的儿童可能获得独立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能力,尤其是阿斯伯格综合征和高功能的自闭症儿童。
【误区4】自闭症是天才
《雨人》影片里,雷曼可以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他的弟弟甚至感叹他可以去美国航天局工作。事实上,邹小兵说自闭症患者像雷曼主角这样拥有离奇数学天才,是非常罕见的。家长们不要寄希望于自闭症孩子成为天才,如果不能得到正确的教育训练,99%多的人还是会成为残疾,除非孩子的症状属于轻度。但即便如此,即便有些人在语言或者计算方面表现出惊人的天赋,比如能大段背诵报纸上的新闻,心算复杂的数学题。但他们无法将这些知识运用于生活中,依然不会像正常人一样生活自理。
【误区5】自闭症是不治之症
一位妈妈深有感触地说:“自闭症终生无法根治,在父母眼中,他们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邹小兵说,甚至不少医生都持有这种错误的观点,认为:一朝患上自闭症,终身就为自闭症。这种观点认为被诊断患有自闭症的儿童,将要悲惨忧愁地过一生。其结果直接影响患儿的父母,妨碍治疗的正常进程。邹小兵强调说,不管多大的患者,家长、医生都不要放弃,通过正确的教育和康复训练,只要坚持是可以看到希望的,世界上都曾经有这样的成功案例。
【误区6】自闭症是社会家庭造成
邹小兵介绍说,有不少报道称“自闭症是由于近年来环境污染、父母工作忙碌等因素导致”,这是十分错误的,虽然目前对自闭症发病原因尚没有明确定论,但得到国内外权威认可的是,患儿脑部的损伤在出生前或产程中就已经产生了。
在上世纪50-70年代,美国的科学家认为自闭症是父母不教养造成的,甚至提出“冰箱母亲”理论,说自闭症儿童的母亲就像冰箱一样冷酷,结果这种理论导致当时美国不少母亲南方日报 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www.xiexiebang.com 因愧疚而自杀,成为一代悲剧。
父母如何帮助自闭症患儿康复? 自闭症的教育训练并不完全是一个医学问题,专家认为,家庭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父母心态、周围环境、社会看法等均对孩子的治疗产生影响。在教育或训练过程中,家长应该坚持以下原则: 1.对孩子的行为应表示宽容和理解,尽量对孩子异常行为进行矫正。父母亲需要接受事实,克服心理问题,妥善处理孩子的教育训练与自身生活工作的关系。化爱心、耐心、恒心为动力,积极投入到孩子的教育、训练和治疗活动中,并和医生建立长期的咨询合作关系。
2.发现孩子的特别能力并将其培养、转化。训练应该以家庭为中心,同时注意充分利用社会资源,如相关的训练和教育机构,在对患儿训练的同时,家长了解掌握相关知识是目前自闭症教育和治疗的要素。
医学知识加油站
自闭症属于广泛性发育障碍(PervasiveDevelop-mentalDisorder,PDD)的一种类型。过去的20年随着研究的深入,对自闭症的了解也在逐步深入。不难发现,对自闭症的认识,从名称、概念、诊断、发病率、分类以及干预都在经历重要的变化。目前一般将PDD称为自闭症谱系障碍(AutisticSpectrumDisorders,ASD)。
同为ASD,但是不同患者个体在各主要症状的轻重、整体病情严重程度以及智力发育方面存在差异,同时病情可随时间推移发生变化。ASD一般包括自闭症、阿斯伯格综合征以及不能分类的广泛性发育障碍(PDD—nototherwisespecified,PDD-NOS)。
专题撰稿:本报记者李劼
专家支持:中山大学附属第三医院儿童发育行为中心主任邹小兵
深圳市醒目仔特殊儿童康复中心 主任 陈立富
深圳市妇幼保健院儿童心理科 主任 万国斌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