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

时间:2019-05-14 23:47:2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

第一篇: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

1.请将您本学期课程汇报的有关旅游政策与法规的案例整理出来。(共15分)

案例介绍:

张先生到某国内旅行社咨询如何办理出国旅游,该旅行社的营业部接待人员认真向张先生作了解释说明。第二天,张先生再来到该旅行社门市部,要求接待人员为他办理出国旅游手续。接待人员收取了张先生的预付款,并签订了书面旅游合同。在该国内旅行社为张先生办理有关手续时,旅游行政管理部门接到举报,对该旅行社进行实地查处,张先生得知消息后,要求退还预付款。请问:

(1)旅行社是否应当退还张先生的预付款?为什么?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应当怎样处罚该旅行社?

答:

(1)应当全额退还张先生的预付款,因为该国内旅行社的经营行为已违反了《旅行社管理条例》和《中国出国旅游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出境游是国际旅行社并经国家旅游局批准的特许经营项目。该国内旅行社属超范围内营业。根据《合同法》的,违反法律、行规的强制性的合同属于无效合同,而无效合同从订立起就没有法律效力。

(2)旅行行政管理部门责令该国内旅行社停止非法经营,限期整改;逾期不改的,责令其停业整顿15天至30天,可以处人民币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情节严重的,可以吊销《旅行社业务经营许可证》。

(1)本案例是有关《旅游政策与法规》哪个专题的内容?

旅行社管理法规。(2)案例启示:

市民要具有一定的旅游常识,比如国内旅行社不能办理出境旅游,出境旅游要到具有营业资格的国际旅行社办理。另外一旦遇到自己的旅游合法权益收到侵害的情况下,一定要用相关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同时在与旅行社签订合同也要注意合同的法律效益,不能签订违反法律法规的合同,减少纠纷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旅行社应当明确自己的营业范围,不能因为营利而非法经营。

旅游行政部门应当对旅行社进行合理监管,防止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和非法旅游行为的产生,对待违反旅游行政法规的旅行社和旅游者等要依法处罚。

2.请阐述旅游消费者有主要哪些主要权利和义务?(共20分)(1)旅游者的主要权利:

1)知悉真情权。旅游者有权知悉其购买的旅游产品和服务的真实情况。

2)拒绝强制交易权。旅游者有权自主选择旅游产品和服务,有权拒绝旅游经营者的强制交易行为。3)合同转让权。除旅行社有正当的拒绝理由外,旅游者有权在旅游行程开始前,将包价旅游合同中自身的权利义务转让给第三人,因此增加的费用由旅游者和第三人承担。4)合同解除权。包价旅游合同订立后,因未达到约定人数不能出团时,旅游者不同意组团社委托其他旅行社履行合同的,有权解除合同,并要求退还已收取的全部费用。旅

5)损害赔偿请求权。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按照约定提供产品和服务。旅游者人身、财产受到损害的,有依法获得赔偿的权利。

6)受尊重权。旅游者的人格尊严、民族风俗习惯和宗教信仰应当得到尊重;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对其在经营活动中知悉的旅游者个人信息予以保密。

7)安全保障权。旅游者有权要求旅游经营者保证其提供的商品和服务符合保障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8)救助请求权。旅游者在人身、财产安全遇有危险时,有权请求旅游经营者、当地政府和相关机构进行及时救助。

9)协助返程请求权。包价旅游合同在旅游行程中被解除的,旅游者有权要求旅行社协助旅游者返回出发地或者旅游者指定的合理地点。

10)投诉举报权。旅游者发现旅游经营者有违法行为的,有权向相关主管部门举报;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发生纠纷的,有权向相关主管部门投诉,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2)旅游者的主要义务

1)文明旅游义务。旅游者应当遵守社会公共秩序和社会公德,尊重当地的风俗习惯、文化传统和宗教信仰,爱护旅游资源,保护生态环境,遵守旅游文明行为规范。

2)不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义务。旅游者在旅游活动中或者在解决纠纷时,不得损害当地居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干扰他人的旅游活动,不得损害旅游经营者和旅游从业人员的合法权益;造成损害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3)个人健康信息告知义务。旅游者购买、接受旅游服务时,应当向旅游经营者如实告知与旅游活动相关的个人健康信息,审慎选择参加旅游行程或旅游项目。

4)安全配合义务。旅游者应当遵守旅游活动中的安全警示规定,不得携带危害公共安全的物品。旅游者对有关部门、机构或者旅游经营者采取的安全防范和应急处置措施,应当予以配合;否则应当依法承担相应责任。

5)遵守出入境管理义务。出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外非法滞留,入境旅游者不得在境内非法滞留;随团出、入境的旅游者不得擅自分团、脱团。

3、请阐述旅游纠纷主要集中在哪些方面?(共20分)

(1)旅游纠纷,是指旅游者与旅游经营者、旅游辅助服务者之间因旅游发生的合同纠纷或者侵权纠纷。主要类别有:

1)旅游企业与旅游者或旅游企业之间发生的纠纷。此类纠纷的特点是:纠纷主体的法律地位平等的,纠纷的性质为民事纠纷。

2)旅游行政管理部门与旅游企业或与旅游者之间的纠纷。此类纠纷的特点是:纠纷主体的法律地位不对等,纠纷的性质为行政纠纷。

3)客源发生国和旅游接待国或客源发生国旅游企业和旅游接待国旅游企业之间的纠纷,此类纠纷具有涉外因素,其性质为国际纠纷。(2)主要集中在以下方面:

1)游客与景点工作人员发生正面冲突。这类纠纷并不多见,但一旦发生,往往后果严重,影响恶劣。2)游客在旅游景点受到意外伤害。尽管旅游单位不存在主观故意,但主观上存在过失也应由旅游单 位承担侵权责任。

3)旅行社偷工减料,提供的服务与承诺不符。旅行社提供服务时减少项目,降低档次,比如出发前说好住三星级宾馆,但真正入住的却是又脏又破的招待所;对于景点安排也是蜻蜓点水,半小时甚至十几分钟就草草了事,购物却安排半天时间。

4)在景点出售假冒伪劣商品。近几年,旅游购物投诉主要集中在高档商品上,尤其集中在珠宝首饰等产品上。

4.旅游中的侵权行为类型有哪些?旅游中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是什么?旅游中出现共同侵权,责任如何分配?(共30分)

(1)旅游中的侵权行为类型:

1)部分旅游企业对景点设施、参观项目有不实宣传、误导消费的行为;2)一些旅游企业为了减少或免除自身的法定义务,合同条款设置模糊,规避责任;3)消费者在旅游中所住酒店、乘坐的交通工具、用餐的档次比旅行社承诺的标准低;4)旅行社减少合同或承诺约定参观的景点,或将路途时间计算成旅游时间;5)导游将团队转给当地的旅行社,再次收费;或与其他旅行社的团队拼成一个团,影响旅游质量;6)以聘请当地车辆、人员等为由,再次向消费者重复收费;或以增加景点为由,向消费者收费牟利;7)强制消费者参加自费项目;8)任意改变旅游路线,减少旅游时间;9)引导消费者到一些质次价高、甚至是销售假冒伪劣商品的购物点,以“超低价”、“免关税”、“中奖”、“攀老乡”的形式诱惑消费者购物;10)消费者住店或旅游途中财物被盗;在旅游时造成人身伤害。(2)旅游中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

一般侵权的归责原则是“过错责任原则”即承担责任要以行为人有过错为要件。特殊侵权的归责原则有:

1)“无过错责任原则”以称“严格责任原则”即承担责任不以行为人有过错为要件,也就是说,行为人没有过错也要承担责任;

2)“过错推定原则”即行为人必须证明自己没有过错,否则推定其有过错,承担责任。这是过错责任的一种,但适用特殊侵权行为;

3)“公平责任原则”即双方都没有过错,公平分担责任。

(3)旅游中出现共同侵权时:划分责任的形式可以分为按份责任和连带责任两大类。

1)按份责任

损害结果是由于多个加害人造成的,但是多个加害人之间没有共同的故意和过失,而是在互相没有串通、互不知情的情况下各自独立实施了侵权行为,他们各自所实施的行为由于某种偶然的因素结合起来,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在这种情况下,数个加害人按照各自应当承担的份额来承担侵权责任,其承担相应的份额后,有权拒绝超过其应当承担的责任份额的赔偿请求。

2)连带责任

如果损害结果是多个加害人造成的,而且多个加害人之间存在共同的故意或过失,或者法律有直接规定的,多个加害人不仅要“自扫门前雪”,可能还要为他人的行为“埋单”。

连带责任主要包括以下三种形式:第一,完全连带责任。承担连带责任的多个加害人是“一根绳上的蚂蚱”,受害人可以向加害人中的任何一个或多个承担全部责任,履行全部的赔偿义务。第二,不真正连带责任。在侵权法中,不真正连带责任主要发生在经营者、学校等未尽到合理限度的安全保障义务,导致消费者或学生遭遇他人的不法伤害所引起的侵权纠纷领域。这些领域多个侵权人,其中部分侵权人直接实 施了侵权行为——加害人;另一部分侵权人由于其未尽合理的安全保障义务(简称安保义务),间接地导致了损害结果的发生。法律规定,直接侵权人是最终责任承担者,而未尽安保义务的人充当着一个垫付损失的角色。最终责任人赔偿受害人全部损失后,不得向未尽安保义务的人进行追偿;而如果受害人请求未尽安保义务的人承担责任后,未尽安保义务的人有权向最终责任承担者——直接侵权人追偿。第三,补充责任。一般认为,补充责任是不真正连带责任的一种。多个侵权行为主体存在不真正连带责任关系以外,根据法律的特别规定,侵权行为主体之间承担责任还有个先后顺序,直接加害人是侵权责任的“先发队员”和“排头兵”,而未尽安保义务的侵权人是“替补队员”和“后备军”,只有在作为“先发队员”直接侵权人不明或者缺乏赔偿能力,导致无偿满足受害人要求赔偿的愿望,受害人才能退而求其次,要求“替补队员”——一般也是未尽安保义务的侵权人赔偿自己的损失。

5.课堂现场案例分析题(共15分)

答:

第二篇:《教育政策与法规热点问题》期末考查试题

《教育政策与法规热点问题》考查课期末试题

一、请列举一个近5年颁布的重要教育政策,并分析该政策的制定背景、制定过程、政策内容、及颁布的现实意义。(30分)

二、总书记在2013年教师节向全国广大教师致慰问信,提出要使教师成为最受社会尊重的职业。请结合自身的体会,谈谈你的理解。(30分)

三、请结合以下案例,谈谈你对师德的理解。(40分)案例1 最美乡村教师――马复兴

马复兴,50岁,回族,中共党员,青海省湟中县汉东乡下麻尔小学教师。他没有双手,却在三尺讲台上耕耘了29个春秋,字写得工整,画画得漂亮。他是个地地道道的农民,却用小小的黑板让农村的孩子们看到了外面的世界。马复兴出生仅四个月时,掉进了炕下的火堆里,从此失去了双手。1981年3月,马复兴由村党支部书记推荐,成为了下麻尔村小学的民办教师。面对有些学生和家长不放心的目光,马复兴用自己的顽强努力和坚韧执着,终于赢得了大家的信任。

马复兴主动承担了和正常人一样的工作量,一周教二十几节课。在教学过程中,不管多累多苦,他都认真地对待每一堂课。拿备课来说,因为残臂写字比较慢,别的老师备完课了,他还在备课,几乎经常熬到凌晨一两点钟,可从未耽搁教学进度。马复兴的一位同事不无敬佩地说:‚也就是他,如果换了别人怕是一堂课也教不下来。他经常上完一堂课下来,头上、脸上、衣服上落满了粉末,吞食的‘粉灰’肯定比我们多得多。就这样,他干了29年,干得还很出色!‛下麻尔村地处青海省封闭落后的脑山地区,部分群众教育意识淡薄,曾经存在比较严重的学生辍学现象。面对这种情况,马复兴坚持不懈地到辍学的学生家里挨家挨户做家访,即使有时候遇到学生家长的不理解,自己遭受委屈也无怨无悔。最终,他凭借自己的真诚和爱心打动了学生和家长,不仅使辍学的孩子重返校园,还逐渐转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多年来,在马复兴的努力下,有200多名辍学学生重返校园,有很多还考上了大学。如今,下麻尔村全村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

马复兴对学生和学校有着特殊的感情,在学生身上,他能释放出爱的最大潜能。每天早上,他总是第一个赶到学校,晚上是最后一个离开学校。他的妻子、同时也是他的同事赵玉花说,老马离开学校就感到寂寞,学校就是他的家。他的学生说:‚马老师既是我们的老师,也是我们的朋友。‛当别人问他辛辛苦苦图什么时,他回答:‚我啥也不图,只要我的学生从我的付出中能学到文化,成为有知识的人,我就满足了。‛

马复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教育论文征文一等奖,被评为青海省职业道德模范、青海省双十佳标兵、青海省优秀教师等。

案例2 老师被扣分学生就遭秧

湖南省搬源县架桥乡中心小学六年级班学生李军,上厕所时把宿舍门关了,同学艾烽玉回来见门被锁上,就把门踢烂了。第二天早自习,宿舍老师发现门坏了,就让艾烽玉把门钉好。按学校纪律,要扣39班的两个班分。班主任老师钟月英知道后,心里很不高兴,在课堂上批评了李军和艾烽玉。但两人不认错,钟老师就让全班同学人打李军两个耳光。艾烽玉钉好宿舍门后回到教室,先被勒令跪在教室里,挨了9教鞭。然后钟老师让每个同学打他两耳光,哪能个打轻了,就要挨5竹棍。据了解,艾烽玉一共挨了112记耳光。艾烽玉被打后,也出现一些异常反映,脸肿、头痛、呕吐、吃饭时无故摔碗、上课打嗑睡、短暂的意识丧失。常德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常德市康复医院得出一致结论:心因性精神障碍,与此次体罚事件有因果关系。

第三篇:高等教育政策与法规作业

论述教师侵权行为的表现

教师在教育过程中有意识或无意识的行为表现容易对学生造成侵权行为,因此教师应该注意培养自己的法律意识。从表现形式看,教师的侵权行为可以分为显性和隐性两种,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教师教育过程中的显性侵权行为

(1)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受教育权是学生的基本权利。学生的受教育权,在我国的法律中有明文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4条规定:“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受教育权,不得随意开除未成年学生。”侵犯学生的受教育权是目前较为常见的教师教学违法行为,其表现形式主要有:

首先,随意让上课违纪的学生离开课堂。如有的教师因为学生违反校纪、校规,就随意让他们停课回家去“请”家长到校一起接受“批评教育”,否则继续不让学生进教室听课,或者不准学生来校上课。甚至,有的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发生;中突时,即使是寒冷天气,也生气地将学生赶出教室“面壁思过”。

第二,不准迟到的学生进教室。如,有的教师,尤其是班主任,为了显示他们的“师道尊严”,或为了班级在学校的量化考评中不扣分,规定让迟到的学生在教室门口罚站,等到下课后才允许进来。

第三,为提高升学率,不准学习成绩差的学生升级、参加升学考试或在临考前将其劝退或令其转学。据媒体报道,陕西某中学为了提高来年高考“上线率”,强迫高二年级百余名学生留级,引起学生和家长的强烈不满。

第四,重难点内容故意不在课上讲授,而是私自组班进行辅导,致使没有参加该班的学生无法听到这些内容。如有的教师为了提高升学率,在课堂上只讲授教材基本内容以完成教学任务,而对于重难点内容只对升学提高班的成绩优秀同学单独讲授,或留于私设的家教辅导班给学生“点拔”。

(2)侵犯学生的身心健康权。首先,使学生遭受生理损害的直接体罚和变相体罚。如教师对违反学校或班级规定、干扰教学秩序的一些学生进行谩骂、罚站、罚跪、提重物或殴打等直接体罚;罚学生一个字重写几十遍几百遍,让学生用休息时间补作业,不准成绩较差的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等变相体罚。

其次,对学生心灵的侵犯导致学生的心理损伤的“心罚”(有人称之为“精神虐待”)。如教师用“要是不考及格,我就叫你父母来收拾你”或“你要是读不好书,以后去扫马

路”之类的吓唬语言来刺激幼小的孩子;用“就偶尔一次,有什么了不起,和某某相比你差远了”,或“考了95分就那么得意,为什么不能拿100分呢”之类言语讽刺挖苦学生;教师为了表现自己在教育学生时的权威,一旦学生成绩不理想或者犯了什么错,就白眼以对,冷脸相向,有时白眼一瞪就好几个礼拜,引起学生内心的深重焦虑。[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制止有害于学生的行为或者其他侵犯学生合法权益的行为,批评和抵制有害于学生健康成长的现象”的义务。《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二十一条也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因此,不论是体罚还是“心罚”,在我国都属违法行为。正如中国人权研究会理事、北京师范大学教授张宏毅所指出的,“心罚”和体罚一样都是对学生基本人权的侵犯,而且“心灵上的打击往往对学生伤害更深”。[2]

(3)侵犯学生财产权。我国法律规定公民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但在学校里学生的财产权却常受到教师的侵犯。如教师对违纪或有不良学习习惯的学生进行罚款并据为已有;为应付考试让学生购买大量参考资料;向学生硬性推销各种文具或参考书;主要教学内容不在课上完成,使学生不得不花钱参加他的辅导班,向学生和家长索要钱物等。[3]更严重的是,不少学校借口为了学生的人身和饮食安全,不轻易让学生出校门,关住学生,好让他们在学校小卖部购买比校外价格高的学习和日常生活用品,获取利润。

(4)侵犯学生的名誉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也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然而,在校园中、课堂上常常会出现侵犯学生名誉权、隐私权、通信自由权的现象。主要表现为:教师运用带有严重侮辱色彩的字眼讽刺、挖苦学生,侵犯学生的名誉权;非法搜查学生,不经允许翻看学生日记,批评学生时公开学生的家庭隐私,侵犯了学生的隐私权;扣押学生信件,责令当众宣读或教师亲自宣读其信件内容等侵犯了学生的通信自由权。如1994年3月,某市出现过某中学初一学生张某状告教师非法搜身侵害其名誉权案;2003年4月12日,某市实验学校教师汪某对该校学生丁某进行体罚,并使用了如“像你这样子长得又矮又丑,连坐台都没有资格”等侮辱性语言,导致该生跳楼自杀身亡。[4]

2.隐性的教师侵权行为

除了教育教学中的显性侵权现象外,在学校教学中还存在教师教育教学的隐性侵权行为。这种违法行为不易觉察,而其危害却是持久而普遍的。其表现形式多种多样,常见的有:

(1)教育教学中的不公平现象。《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第二十九条明确要求“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应当平等对待学生,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促进学生的充分发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第八条要求教师应当履行“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促进学生在品德、智力、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的义务。然而,不少教师在教育教学中偏爱成绩优秀学生,教师的偏爱行为会导致对学生的关心程度、期望程度、要求标准与管教方式的差异,并使一些学生远离教师的关心,不断地边缘化,最终造成了教育教学的不公平。如教师对成绩好、“懂事”的学生倍加偏爱,课堂提问时经常喜欢提问一些“优等生”,并且不吝赞美之词鼓励他们,甚至当他们出现违纪行为时也只轻描淡写地给予批评或偏袒;而对于后进生或各方面表现平平的学生则不很喜欢或施以冷眼,认为对“差生”的提问只是课堂的点缀,与“差生”的交流只是迫不得已,而一旦他们有违纪行为时,则可能遭到教师的严厉“打击”。教师的这种行为,侵犯了学生平等的受教育权,其危害不容小视。

(2)教师教育教学过程中的“不作为”。对学生的教育教学活动是教师的职责所在,然而在教育教学中经常会出现“不作为”现象:教师漠视、无视学生,对学生的积极变化不予表扬,对学生的消极行为不予改善,对学生的错误行为不予纠正,两耳不闻学生事,把完成教学课时视为唯一目标。这实质上是一种未履行好教师职责的渎职行为。比如,一些教师不管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顾学生的接受程度,不关心学生的个体全面发展,总之不愿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草率地完成教学时数,应付了事。甚至少数班主任也存在教学“不作为”,他们对班级管理放任自流,不给予必要、适时的指导和管理。有的班主任只关注自己眼中“尖子生”的学习发展,为这些学生“开小灶”,而对一般学生的学习则漠不关心、置若罔闻。即便是对于“尖子生”,老师关心的往往也只是智力的发展、成绩的提高,对于学生的思想品质、情感意志、道德情操则少有关心。教师的这种失职行为,同样侵犯了学生的受教育权。

第四篇:媒体政策与法规作业

媒体政策与法规:

1.现行的《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国务院于哪一年发布实施的?共有几章多少条?每一章的标题分别是什么?

《广播电视管理条例》是国务院1997年发布实施的,自1997年9月1日起施行。共有六章五十五条,每一章标题如下:

第一章 总则

第二章 广播电台和电视台 第三章 广播电视传输覆盖网 第四章 广播电视节目 第五章 罚则 第六章 附则

2.根据《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管理规定》,申请《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机构应当符合国家有关广播电视节目制作产业发展规划、布局和结构,还应具备哪些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有符合国家法律、法规规定的机构名称、组织机构和章程;

(二)有适应业务范围需要的广播电视及相关专业人员、资金和工作场所,其中企业注册资金不少于300万元人民币;

(三)在申请之日前三年,其法定代表人无违法违规记录或机构无被吊销过《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的记录;

(四)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3.根据《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电视购物节目是否属于商业广告?资讯服务类节目是否属于商业广告?广播电台在11:00至13:00 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商业广告播出总时长不得超过多少分钟?公益广告播出数量不得少于多少条(次)? 根据《广播电视广告播出管理办法》,电视购物节目和资讯服务类节目均属于商业广告。广播电台在11:00至13:00 之间、电视台在19:00至21:00之间,商业广告播出总时长不得超过18分钟。公益广告播出数量不得少于4条(次)。

4.根据《电视剧审查管理规定》,送审国产电视剧(含电视动画片)应当向审查机关提出申请,并提交哪些材料?

(一)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统一印制的《国产电视剧报审表》;

(二)制作机构资质的有效证明;

—1—

(三)剧目公示打印文本;

(四)每集不少于500字的剧情梗概;

(五)图像、声音、字幕、时码等符合审查要求的完整样片一套;

(六)完整的片头、片尾和歌曲的字幕表;

(七)国务院广播影视行政部门同意聘用境外人员参与国产剧创作的批准文件的复印件;

(八)特殊题材需提交主管部门和有关方面的书面审看意见。

5.根据《境外电视节目引进、播出管理规定》,申请引进境外影视剧应提交哪些材料?

(一)《引进境外影视剧申请表》(申请表由广电总局统一制定,省级广播电视行政部门凭样本印制使用);

(二)引进合同(中外文);

(三)版权证明(中外文);

(四)具备完整的图像、声音、时码的大1/2录像带一套;

(五)每集不少于300字的剧情梗概;

(六)与样带字幕一致的片头、片尾中外文字幕。

6.根据《电影剧本(梗概)备案、电影片管理规定》,办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手续,应当提供哪些材料?

办理电影剧本(梗概)备案手续,应当提供下列材料:

(一)拟拍摄影片的备案报告;

(二)不少于一千字的电影剧情梗概一份。凡影片主要人物和情节涉及外交、民族、宗教、军事、公安、司法、历史名人和文化名人等方面内容的(以下简称特殊题材影片),需提供电影文学剧本一式三份,并要征求省级或中央、国家机关相关主管部门的意见;

(三)电影剧本(梗概)版权的协议(授权)书;

(四)影视文化单位申请领取《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需向广电总局提供本单位营业执照副本及填报《摄制电影片许可证(单片)》申请书。学习小组一:

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建设部分

新华社受权于3月16日全文播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3月14日表决通过了关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决议,决定批准这个规划纲要。

—2— 纲要全文约6万字,共分为16篇:转变方式,开创科学发展新局面;强农惠农,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营造环境,推动服务业大发展;优化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和城镇化健康发展;绿色发展,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创新驱动,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 国战略;改善民生,建立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标本兼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改革攻坚,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互利共赢,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发展民主,推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深化合作,建设中华民族共同家园;军民融合,加强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强化实施,实现宏伟发展蓝图。

请大家学习纲要的第十篇“传承创新,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深入领会今后5年我国的文化发展政策,结合自身工作实际,谈谈个人的体会和感想。

(注:十二五纲要的有关内容可参见参考资料部分)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建设部分体会

学习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建设部分时,我关注了以下几点提法:“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弘扬中华文化,建设和谐文化,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充分发挥文化引导社会、教育人民、推动发展的功能,增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构建传承中华传统美德、符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要求、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道德和行为规范。”“立足当代中国实践,传承优秀民族文化,借鉴世界文明成果,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创作生产更多思想深刻、艺术精湛、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精品,扶持体现民族特色和国家水准的重大文化项目,研究设立国家艺术基金,提高文化产品质量。”“构建以优秀民族文化为主体、吸收外来有益文化的对外开放格局,积极开拓国际文化市场,创新文化“走出去”模—3— 式,增强中华文化国际竞争力和影响力,提升国家软实力。”从以上几处可以看出,十二五规划纲要文化建设部分中把传统文化及其传承与创新放在了一个重要的位置上。

中国是四大文明古国之一,五千年来中国人民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传统文化是先贤们留给我们的宝贵的精神财富。然而,我们不能不承认,中国传统文化在19世纪以来遭遇了发展困境。我们往往把原因归咎于外部因素,在信息时代与全球化的背景下,城市的发展对传统文化的忽略、西方强势文化的冲击以及中国社会、文化、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发生的急剧变化,导致传统文化越来越消退。其实内因才是真正的主导因素,固步自封、文化创造力的衰竭,是导致传统文化逐步走向衰落的原因。随着30多年的改革开放,我国的传统文化开始有了一些走出困境的迹象。

如何看待和继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呢?传统文化是我们的文化之根,是我们的血脉所系。但是,这个根也有它的不足,是一个复杂的多面体,其中既有精华也有糟粕,这也决定了我们在形神兼备的传承传统文化时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取舍的标准,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传承传统文化,需要扎扎实实地逐步推进,从古典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传统文化知识的宣传和普及、民族文化精神的弘扬和培育,到物质性和非物质性文化遗产的保护,都是需要我们实实在在去做的。我们要珍惜我们的传统文化,传承它、弘扬它,不断赋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当前尤其要把传承传统文化同建设社会主义新道德—4— 的实践结合起来,形成新的荣辱观和道德观。这样,我们的传统才能有生命力,才能不断传承下去。

—5—

第五篇:旅游法规作业

《旅游法规》结课作业

任课教师:王志文

班级:旅管08-1班

学号:3081820137

姓名:金晶

日期:2011-6-1

1针对旅游法中的旅游安全问题,提出自己的建议或看法。首先,我要引用一个案例进行分析。

案例:2010年11月26日,中国太和旅行社组织,京王府国际旅行社具体实施接待的中国商业联合会一行14人赴非洲访问,途经肯尼亚时,旅游车与一辆卡车发生追尾,造成三名游客死亡、两名游客受伤。车祸前,因路途有点颠簸,坐在后排的一名游客与导游调换了座位,原本坐在副驾位置的导游坐到了后排(通常情况下,导游应坐在离司机最近的位置,如司机身后或者副驾的位置,便于工作及提醒司机安全驾驶等)。

事故发生后,导游向当地有关组织紧急求助,当地组织派出直升飞机前往事故发生地,将伤员送往医院进行抢救治疗。导游还向当地警方报警,同时将事故想我国驻肯尼亚大使馆报告。旅行社及时成立善后小组,并组织游客家属赴肯尼亚处理善后事宜。有关方面海立即启动了保险理赔程序。根据事故鉴定结果,旅游车于其他车辆发生追尾,书旅游车全责。

经过与承保机构的多次交涉,伤亡游客及家属获得旅行社责任险赔偿款总计164万多元,同时还获得了由旅行社赠送的个人意外伤害险媒人26.5员的赔偿款。此外,中国太和旅行社和北京王府国际旅行社还分别向伤亡游客赔付了10余万元。伤亡游客家属对善后赔偿表示认可,善后处理圆满结束。

一、案例分析

旅游安全事故,是指旅游活动过程中所发生的涉及旅游者人身、财物安全的事故。从该案例中我们可以得知,“9.30”肯尼亚旅游安全事件是一起意外的旅游安全事故。然而,按照旅游安全事故的等级来看该事故属于特大安全事故。特大安全事故:是指一次事故造成旅游者死亡多名,或经济损失在100万元以上,或性质特别严重,产生重大影响者。案例中,经过与承保机构的多次交涉,伤亡游客及家属获得旅行社责任险赔偿款总计164万多元,同时还获得了由旅行社赠送的个人意外伤害险媒人26.5员的赔偿款。此外,中国太和旅行社和北京王府国际旅行社还分别向伤亡游客赔付了10余万元。

事故的成因分析,在案例中我们并没有看清楚地得知事故发生的原因,但是我们也可以推知,一方面,可能是旅游车的司机疲劳驾驶致使车辆与卡车追尾;另一方面,导游也有责任,导游不应该让游客坐在副驾驶座上,因为副驾驶座是最为危险的一个座位。试想导游如果当时没有跟游客调换位置,或许此次的旅游事故可以避免,或者程度可以稍微减轻。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导游要坐在离司机最近的位置,这样方便导游随时提醒司机谨慎驾驶注意安全;当司机太过于疲劳的时候可以适当的跟司机聊聊天,减缓疲劳,或者建议司机到加油站或服务区休息一下,保证行车安全和游客的人身安全。

从案例中事故的发生和处理过程来看,也认识到加快建立我国出境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是非常必要和迫切的。出境旅游者在出游中最注重的是安全性,能否确保自己的生命和财产不受侵害,是消费者决定是否出游的关键因素。“肯尼亚9•30车祸事故”虽然是一起意外事故,但也为我们敲响了警钟,加快建立出境旅游安全保障体系是非常必要的。据有关专家统计,2009年我国出境游人数突破5000万人次,旅游范围扩大到全球。在此背景下,影响出境旅游安全的因素日趋复杂。为此,构建完整的旅游安全风险管理系统,让多种资源和多个主体参与到旅游安全政策的制定与执行中,形成个人、企业、非政府组织、政府等多种主体协同治理的政策网络,形成“政府引导、市场运作”的出境旅游安全保障发展机制,才能最大限度地保障游客和旅游经营者的合法权益。

二、交通事故的处理

目前,旅游交通事故仍然是威胁旅游安全的“头号杀手”。据国家旅游局统计,今年上半年发生的旅游交通事故,占同期旅游安全事故总数的80%,致使70人死亡,占同期死亡总数的93.3%,同比增加33人,同比上升89.2%。在旅游活动过程中,一旦发生交通事故,只要导游人员没有受重伤,神智仍然清楚,就应立即采取措施,沉着、冷静、果断地处理事故,并做好善后工作。具体措施是:

1.立即组织抢救

交通事故发生后,作为导游人员首先不能乱了方寸,应立即组织现场人员抢救受伤者,特别是重伤者。如不能就地抢救,应立即打电话给救护中心,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疗单位抢救。

2.作为导游人员应该具备基本的急救护理常识和技能。

保护现场,立即报案事故发生后,应指定专人保护现场,并尽快通知交通和治安部门,请求派人前往现场处理。

3.迅速汇报

在安顿好受伤旅游者后,导游人员应迅速向所在旅行社领导报告事故发生地点、原因、经过及所采取的措施、旅游者伤亡情况、团内其他旅游者的反映等,听取领导对下一步工作的指示。

4.做好其他旅游者的安抚工作

导游人员应及时安定其他旅游者的情绪,若事故不是很严重,有可能的话,要组织其他旅游者继续进行参观游览活动。等事故原因查明后,要慎重地向全团旅游者说明。

5.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善后处理工作

导游人员应积极配合交通、治安部门调查事故原因;协助旅行社有关人员处理善后事宜,如事故原因调查、帮助旅游者向有关保险公司索赔等。

6.写出书面报告

在事故处理结束后,导游人员应就事故的原因、经过;抢救经过;受伤、伤亡情况;旅游者的情绪和对处理的反映;事故责任及对责任者的处理等,写出详细的书面报告交旅行社领导。

此外,为了尽可能避免在旅游过程中发生交通事故,导游人员应合理安排活动日程,以免司机为赶时间而开快车;提醒司机不开英雄车,不酒后开车,不开疲劳车;尽量在途中少与司机交谈,不让司机分神;导游人员即使有驾照,也不能帮司机开车,也不能让非本车的人员驾驶旅游车。在旅途中要随时提醒司机要遵守交通规则,谨慎驾驶。例如,下雨天,路面较滑,导游应提醒司机减速行驶。

三、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

旅游安全事故包括的种类很多,不仅仅是旅游交通安全事故,还有饮食安全事故、住宿安全事故、旅游购物安全事故等等,这些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给我国的旅游事业的发展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要切实采取措施来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下面将从国家旅游管理机构、旅行社、旅游者自身三方面来提出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措施:

(一)国家旅游管理机构方面的措施

国家旅游管理机构主要包括国家旅游局以及各省市地区的旅游局,是我国旅游发展的管理机构。要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国家旅游管理机构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建立健全旅游安全政策法规体系

旅游安全的政策法规能够从政策法律的权威性和强制性的角度来规范和控制旅游从业人员的旅游行为,强化和提高旅游从业人员的安全意识和防控意识,唤醒和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拘束旅游者的旅游行为。例如,建立健全旅游安全事故报告制度,规范旅游安全事故的处理程序以及一些事故的赔偿要求。

2.加强旅游安全工作的监督管理

定期召集旅行社、旅游景点管理人员召开安全管理工作会议,分析、部署旅游安全工作,对会议确定的重大安全事项形成纪要。确定的各项措施必须严格实

施和进行检查,认真抓好落实,并将旅游安全监督管理实施情况上报有关部门。特别是在 “十一”黄金周等节假日是更加要加大监督管理力度,指导旅行社、旅游景点做好节假日的旅游安全工作,确保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

3.建立旅游业安全预防长效机制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建立旅游业安全预防长效机制。建立起法制化、制度化、规范化的严密防御体系,将各项安全防范措施,由应急状态转向常规依法防控、科学防治,使各项旅游安全管理工作走上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充分认识到安全健康是旅游业的基本要求,要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就必须把安全和健康作为旅游经营的第一要务。只有建立防治结合的旅游安全管理长效机制,才能不断增强旅游业应对各类突发事件的能力,确保旅游业有序健康和持续发展。

(二)旅行社方面的措施

1.加强对旅游产品要素的安全评估,确保旅游产品的安全性

旅行社是组织旅游产品的龙头,是旅游业发展的三大支柱之一。旅游活动涉及食、宿、行、游、购、娱六大要素,旅游活动的顺利进行得益于每一个环节的良好衔接,因此,旅行社要对所采购的食、住、行、游、购、娱六要素产品进行安全评估,并将评估资料备案上报,严禁采购不合格、没有资质、明显存在安全隐患的要素产品,确保旅游产品的安全性。旅游社提供的旅游产品和旅游服务应当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暂时没有标准的,应保证符合人身健康和安全;对可能危及旅游者安全的旅游产品或者服务,要实现向旅游者做出真实的说明和明确的警示,并在合同中予以约定;发现提供的旅游商品和服务有严重缺陷的,即使旅游者采取正确使用的方法仍然可能导致损害发生的,要及时告知旅游者,并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

2.对旅行社的工作人员进行安全培训

旅行社要定期对员工进行旅游安全教育和培训,提高本社工作人员的旅游安全意识,提高导游人员处理旅游安全事故的能力。把安全教育、职工培训制度化、经常化,培养职工的安全意识,普及安全常识,提高安全技能,对新招聘的职工,必须经过安全培训,合格后才能上岗。

3.加大旅游保险投保力度

就整个社会而言,旅游安全事故是不可避免的,旅游安全是相对。就个体而言,旅游安全事故又具有偶然性,是可以避免,因此,旅游保险是十分必要的。《旅行社管理条例》规定,旅行社在组团的时候必须给参团的旅游者购买旅游意外保险。旅行社应该采取措施,加大旅游投保力度,确保旅游者的出行安全。

4.对旅游者进行安全教育

随着我国旅游业的发展和大众旅游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人开始走出去旅游,但是也带来一个问题:旅游者的素质参差不齐,许多旅游者的旅游安全意识薄弱,因此,旅行社要适当的对旅游者进行安全教育,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例如,旅行社可以制作一些旅游安全温馨提示的小册车子,在旅游者参报旅游团的时候派发给旅游者。在旅游者出团旅游时,导游人员要多做安全提醒工作,提高旅游者的安全意识。

(三)旅游者方面的措施

1.合理选择旅行社

旅游者外出旅游一般都会选择参报旅游团,因此,在参保旅游团的时候,要合理选择旅行社。一般要选择旅行社知名度高、、声誉良好、大家公认的品牌旅行社,这样可以减低旅游安全事故发生过的概率。坚决避免那些零团费、负团费的旅行社。在选择线路的时候应该明确组团单位的各旅游要素,尤其要注意旅游购物点、购物次数、发生额外行程的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是否明确列入合同,谨慎购买旅游产品,慎防陷入低价陷阱。

2.提高自身的旅游安全意识,购买旅游平安险

旅游者外出旅游主要目的是放松身心,因此,许多旅游者就会忽视自身的安全问题,导致在旅途中容易发生旅游安全事故。所以,旅游者外出旅游时应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尽量面面去一些危险的地方,确保自身的安全。

目前,我国游客往往忽视安全问题,很多旅游者仍然没有主动购买保险。其实,旅行社责任保险仅仅承担保险责任内旅行社依法对游客所负有的赔偿责任,天灾、战争、旅游者自身原因等造成的事故均不在赔偿范围之内。从充分保障的角度看,旅游者应当为自己购买意外保险。

总之,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不仅仅是旅行社的事情,需要旅游管理机构、旅游者自身以及社会各团体组织的全力配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减少旅游安全事故的发生,实现我国旅游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下载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word格式文档
下载旅游政策与法规 2016-2017-1 期末考查作业.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形势与政策》期末考查论文要求

    2011—2012学年《形势与政策》课期末考查 一、考查论文题目选题及要求: 从以下三题中自选一题,结合本学期所学专题知识或课外参考资料等,自行撰写不少于3000字的论文,要求有摘要......

    旅游政策与法规试题五篇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旅游政策与法规试题 《旅游政策与法规》模拟试题(一)一、 填空题(每题1分,共33分)1、党的十三大报告提出,社会主义......

    旅游政策与法规教案大纲

    《旅游政策法规》是导游专业的主干课程,也是获取导游资格证的必修课程。本课程主要介绍旅游基本政策和旅游法律法规。根据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在专业培养目......

    《旅游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测试题与参考答案(5篇材料)

    《旅游政策与法规》期末复习测试题与参考答案 (考试范围:第一章旅游的法律调整与政策调整-第十七章旅游市场监管法律制度;试题总分:120分;使用教材:浙江省全国导游人员资格考试教......

    形式与政策期末作业

    形式与政策期末作业 要求: 1、根据专题内容,结合自己实际选题撰写一篇不少于2000字论文,于2013年12月30日中午下课前交到辅导员办公室陈老师处,否则,不给予评定成绩。 2、交电子......

    形势与政策期末作业

    为什么要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党的十七大在我党历史上第一次郑重地鲜明地提出了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并将其载入党章,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是当代......

    旅游法规作业答案

    《旅游法规》作业1、2、3、4参考答案作业一 一、简答题 1、旅游法的概念和作用是什么? 旅游法:是调整旅游活动领域中各种社会关系法律规范的总称。 作用:(一)通过立法对旅游事业......

    旅游政策与法规试题加答案

    一、 单项选择题 1、申请L字签证的旅游者,如人数在(B)以上组团来华可发团体签证。A.3人 B.9人 C.10人 D.20人 2、我国《食品卫生法》规定,在城乡集市贸易中,(B)负责食品卫生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