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的改进
一、实验目的
人民教育出版社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二单元课题2《氧气》实验2-4铝在氧气中燃烧,还有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版高二化学(必修+选修)第四章第一节《镁和铝》中的实验4-1铝在氧气中的燃烧实验,按照课本中的操作方法进行实验铝箔很难被引燃,即使被引燃,燃烧时常伴有轻微的白雾,使原本应该是耀眼的白光变得混浊。更看不到有氧化铝的生成,演示效果非常不理想。为了使铝在氧气中燃烧实验操作简便,现象明显,提高实验成功率,非常有必要对教材中的实验方法进行改进。
二、实验仪器及试剂
脱脂棉、药匙、铝粉、收集满氧气的集气瓶、玻璃片、火柴 粗铁丝或坩埚钳
三、实验仪器装置图及仪器组装说明
高二化学书中实验4-1铝在氧气中燃烧
改进实验 铝粉在氧气中燃烧 改进实验说明:
1、卷有铝粉的脱脂棉不能太大,否则会消耗太多氧气,一般薄薄的一层(3cm×3cm)即可;棉花团要卷得稍紧点,不能太蓬松,否则反应太剧烈不易观察,燃着的棉花伸入集气瓶后盖上玻璃片。
2、装有氧气的集气瓶底部应先铺些沙子,防止集气瓶底炸裂。
四、实验操作部分
取半药匙铝粉均匀平洒在一薄层的脱脂棉上,用药匙轻轻搅拌使铝粉进入到脱脂棉内,然后卷成膨松的棉花绳,用粗铁丝固定好,点燃后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立刻就可以看到铝粉在氧气里剧烈燃烧,发出耀眼的白光,并放出大量的热,生成了白色氧化铝。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为了探索铝在氧气中能快速引燃并且燃烧现象明显,我们做了大量试验,例如改用更薄的烟盒的铝箔等多种替代品进行尝试,最终确定的改进方案是增大铝与氧气接触面积,改用铝粉代替铝箔使引燃变得特别容易,并且操作简便,通过实验改进不但效果非常明显,而且实验成功率大大提高,基本能达到100%。
选择脱脂棉花作为引燃物的优点是,点燃后很容易燃烧;其次,脱脂棉比较蓬松柔软,能很均匀地吸附铝粉使铝粉洒在上面很容易被固定,增加了铝粉与氧气的接触面,使反应更加充分,现象明显。
六、教材中的实验容易失败的原因分析
1、铝是活泼金属,在空气中能与氧气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保护层,使氧气不能直接与铝发生反应,不采取任何擦除氧化铝保护层措施而直接进行点火,即使铝箔很薄也很难点燃,铝箔很薄擦除氧化铝保护层又很困难。
2、人教版高二化学的实验方案是“把2cm×5cm的薄铝箔卷成筒状,内部裹一纸片,铝箔一端固定在粗铁丝上。点燃纸片,立即伸入盛有氧气的集气瓶中。” 观察现象:多数情况是纸燃烧了而铝箔没有引燃。
3、人教版九年级第二册化学书中的实验是用火柴引燃,何时伸入集气瓶的时机不好把握,如果过早地将铝箔伸入氧气中,则火柴梗首先会与氧气剧烈燃烧,消耗掉大量氧气,造成没有足够的氧气与铝反应而使实验失败,将铝箔伸入氧气中太晚也不能被引燃。另一个缺陷是用火柴引燃常常伴随有轻微的白雾,不便于实验观察。
第二篇: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蜡烛燃烧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改进实验目的
通过改进“对蜡烛燃烧实验的探究”的装置,使实验中对水和二氧化碳的检验现象更明显,点燃蜡烛熄灭时的白烟更易操作,从而提高实验成功率,让学生体验到探究的乐趣和学习成功的喜悦。
二、实验仪器及用品 漏斗(或长颈漏斗)、烧杯、玻璃片、玻璃管(或纸筒)、蜡烛、火柴。
三、实验装置图及说明
图⑴说明:教材中使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的方法来检验水的生成。用此方法,一般只能短暂地看到烧杯内壁出现一层水雾,主要原因在于九月份气温较高,或者烧杯壁离火焰太近,水蒸气难以冷凝。如果控制不当,蜡烛燃烧时产生的黑烟将内壁熏黑,就难以观察到水珠的生成了。
改用漏斗罩在火焰上方,热的水蒸气在上升过程中会在管壁内冷凝,一般经过1-2分钟,就会有明显的水珠附着在管壁内,现象更明显。
图⑵说明: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教材中是用“在火焰上方罩一个内壁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烧杯”的方法,我不使用这种方法的原因是:洁净的烧杯内壁能蘸的石灰水极少,受热后水份蒸发,极易变干。曾有一学生向我质疑:烧杯内壁变浑浊是不是因为水被蒸干了,残留物使内壁变浑浊呢?
我在使用改进后的装置中,强调“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然后注入澄清石灰水”,这是为了防止烧杯内收集的气体在倒转过来后迅速逸散。
图⑶说明: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在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可防止吹熄蜡烛时白烟随气流散开,不易点燃。套上玻璃管后吹熄蜡烛,管内的白烟不易散失,可在管口点燃,火柴离烛芯的距离可适当远一些,学生可观察得更清楚。
四、实验操作:
1、对蜡烛燃烧产物水的检验:
如图⑴所示,点燃蜡烛,在火焰上方罩一个漏斗,观察管壁内有 什么现象发生(管壁上有水珠生成)。
2、对蜡烛燃烧产物二氧化碳的检验
如图⑵所示,点燃蜡烛,将一烧杯罩在火焰上方一会儿,用玻璃片盖好后迅速倒转过来,注入澄清石灰水并振荡,观察澄清石灰水有何变化。(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对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的探究
如图⑶所示,在燃着的蜡烛外,套一个玻璃管,管口上端与火焰顶部大致相平(或略高于火焰顶部),吹熄蜡烛后,立即在管口点燃白烟。
五、装置改进的意义
上述中对水、二氧化碳的检验装置和方法,适用于酒精、甲烷、氢气等燃烧时有水或二氧化碳生成的实验。
第三篇:燃烧条件的实验创新及改进
燃烧条件的实验创新及改进
襄阳市枣阳市罗岗中学:杜志勇
实验原理: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跟氧气接触。针对这三个条件,分别设计三组对照实验,由实验现象得出这三个条件必须同时满足,缺一不可。实验用品:
烧杯(500ml)、试管(4支)、小石子、气球(3个)、导管、试管夹、酒精灯、火柴、滤纸、坩埚钳、药匙、镊子、白磷、红磷、石蕊溶液 实验设计:
在500 ml装有少量沙的烧杯中注入约400 ml的热水.取三只试管,分别编号为1、2、3。在三只试管中分别放一小块已用滤纸吸去表面水的白磷、一小堆干燥的红磷、小石子,并在试管口各套一个气球,在烧杯底部放一小粒白磷并用硬纸圈圈住。然后,加热红磷和小石子,并用一个空的试管罩住水中的白磷。最后,向水中滴加几滴石蕊溶液。
实验现象:
1号试管中的白磷燃烧,试管内产生大量白烟,试管口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2号试管中的红磷不能燃烧,3号试管中的石头也不能燃烧。在酒精灯火焰上分别加热2、3两只试管时,观察到2号试管中的红磷燃烧,试管内产生大量白烟,试管口的气球先变大后变小,3号试管中的石头仍不能燃烧,取出3号试管中的石头直接在火焰上烧,石头仍不能燃烧。用一个空的试管罩住水中的白磷时,水中的白磷燃烧产生大量白烟。向水中滴加几滴紫色石蕊溶液后,溶液变红。实验结论:
燃烧需要同时满足三个条件:①物质具有可燃性(即有可燃物);②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③可燃物跟氧气接触;这三个条件缺一不可。改进优点: 装置的优点是能很好的完成燃烧条件的探究,体现“绿色化学”的教学理念。此外,所选材料容易获得,制作简单,操作安全等优点。该实验除能用于探究燃烧的条件外,还可以考查学生气球的作用(调控装置内的气压,防止装置气压过大,冲出橡皮塞),石蕊溶液的作用(吸收五氧化二磷,证明生成物与水作用能使紫色石蕊溶液变红).
第四篇: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
某同学做物质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方法如下图所示,其中不合理的是()
A.
点燃木炭B.点燃铁丝C.点燃红磷D.点燃蜡烛考点:氧气与碳、磷、硫、铁等物质的反应现象;实验操作注意事项的探究.
分析: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发白光,放热;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剧烈反应,火星四射,有热的溅落物;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白烟;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有水雾,生成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
解答:解:A木炭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对集气瓶无危害;
B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有热的溅落物生成,会炸裂瓶底,要在瓶底盛少量水或沙;
C红磷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对集气瓶无危害;
D蜡烛在氧气中燃烧:生产物对集气瓶无危害;
故选B
点评:本题是一道简答题,主要考查对实验现象的回顾,描述实验现象应该根据燃烧的火焰颜色、产物情况等描述.
第五篇: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一.该实验的教育功能和价值
让学生从生活中熟悉的物质入手,开始学习化学观察的方法,激发学生对探究实验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自主实验,从多个角度进行观察。并锻炼评价自己和评价别人的能力。培养学生从物理性质的内容进行观察和学会观察,并通过鼓励增强学生自信心,调动学生学习兴趣。
二.对蜡烛及其燃烧的探究实验的改进
1.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比较
人教版教科书上采取如下方法:取一根火柴梗,拿住一端迅速平放入火焰中,约1秒后取出,观察并比较火柴梗在火焰的不同部位被烧的情况。此操作学生很不容易把握,有时看到火柴烧着了,有的中间两端全变黑了。对此,我们让学生用生活中常见的细木棍或细竹棍平放在火焰上。学生可明显地看到它在外焰的部分发黑,内焰及焰心部分变化不明显,从而可以推断出蜡烛火焰各层温度的高低,而且易操作,现象明显。
2.点燃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
蜡烛刚熄灭时的白烟,由于吹灭蜡烛到点燃火柴的时间较长,白烟很快散尽,蜡烛很难重新燃烧。对此我们作了如下改进:熄灭蜡烛前将打火机并齐靠在蜡烛旁,吹灭蜡烛同时,对准白烟按下打火机。蜡烛即刻由点燃的白烟引燃,效果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