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五篇]

时间:2019-05-14 23:21:0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

第一篇: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来源:山东省安监局 发布日期:2013-2-17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260号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已经2013年1月16日省政府第139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发布,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 姜大明

2013年2月2日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

第一条 为了落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预防和减少生产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和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和谐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的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适用本规定。法律、法规、规章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 本规定所称生产经营单位,是指从事生产或者经营活动的企业、事业单位、个体经济组织等组织。

第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是安全生产的责任主体,对本单位的安全生产承担主体责任。主体责任主要包括组织机构保障责任、规章制度保障责任、物质资金保障责任、管理保障责任、事故报告和应急救援责任。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依法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实施综合监督管理;其他负有安全生产监管职责的部门负责职责范围内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监督管理。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其他负责人、职能部门负责人、生产车间(区队)负责人、生产班组负责人、一般从业人员等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并逐级进行落实和考核。考核结果作为从业人员职务调整、收入分配等的重要依据。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依据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制定涵盖本单位生产经营全过程和全体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应当涵盖本单位的安全生产会议、安全生产资金投入、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和特种作业人员管理、劳动防护用品管理、安全设施和设备管理、职业病防治管理、安全生产检查、危险作业管理、事故隐患排查治理、重大危险源监控管理、安全生产奖惩、调查处理,以及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内容。

第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落实本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全面负责,具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建立、健全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二)组织制定并督促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的落实;

(三)确定符合条件的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技术负责人;

(四)依法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落实本单位技术管理机构的安全职能并配备安全技术人员;

(五)定期研究安全生产工作,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或者股东大会报告安全生产情况,接受工会、从业人员、股东对安全生产工作的监督;

(六)保证安全生产投入的有效实施,依法履行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的规定;

(七)督促、检查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生产安全事故隐患;

(八)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工作;

(九)依法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安全文化建设和班组安全建设工作;

(十)组织实施职业病防治工作,保障从业人员的职业健康;

(十一)组织制定并实施事故应急救援预案;

(十二)及时、如实报告事故,组织事故抢救;

(十三)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生产经营单位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协助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技术负责人和其他负责人在各自职责范围内对安全生产工作负责。

第九条 矿山、冶金、交通运输、建筑施工单位,危险物品的生产、经营、储存、装卸、运输单位和使用危险物品从事生产并且使用量达到规定数量的单位(以下简称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三)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但最低不少于3名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四)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5‰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3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前款规定以外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下列规定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或者配备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一)从业人员不足1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或者兼职的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二)从业人员在100人以上不足300人的,应当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

(三)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应当设置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配备2名以上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1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四)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应当设置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并按不低于从业人员3‰的比例配备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其中至少应当有2名注册安全工程师。

生产经营单位使用劳务派遣人员从事作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应当计入该生产经营单位的从业人员人数。

第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支持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履行管理职责,并保证其开展工作应当具备的条件。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管理人员的待遇应当高于同级同职其他岗位管理人员的待遇。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安全生产管理岗位风险津贴制度,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享受安全生产管理岗位风险津贴,事业单位按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第十一条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设置安全总监。安全总监协助本单位主要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管理职责,专项分管本单位安全生产管理工作。

第十二条 从业人员在300人以上的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和从业人员在1000人以上的其他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本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生产委员会由本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相关负责人、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相关机构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和工会代表以及从业人员代表组成。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委员会负责组织、指导、协调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任务的贯彻落实,研究和审查本单位有关安全生产的重大事项,协调本单位各相关机构安全生产工作有关事宜。安全生产委员会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会议,会议应当有书面记录

第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签订的劳动合同、聘用合同以及与劳务派遣单位订立的劳务派遣协议,应当载明有关保障从业人员劳动安全、防止职业病危害的事项。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工作过程中可能产生的职业病危害及其后果、职业病防护措施和待遇等如实告知从业人员,不得隐瞒或者欺骗。劳务派遣单位无能力或逃避支付劳务派遣人员工伤、职业病相关待遇的,由生产经营单位先行支付。

生产经营单位不得以任何形式与从业人员订立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职业病危害事故依法应当承担责任的协议。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将现场劳务派遣人员纳入本单位从业人员统一管理,履行安全生产保障责任,不得将安全生产保障责任转移给劳务派遣单位。

第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将生产经营项目、场所、设备及交通运输工具发包或者出租的,应当对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的资质进行审查,并签订专门的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或者在承包合同、租赁合同中约定有关的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对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不得发包、出租。发包或者出租给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或者相应资质的单位、个人,或者未与承包单位、承租单位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约定安全生产管理事项,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承担主要责任,承包、承租单位承担连带赔偿责任。

第十五条 生产经营项目、场所有多个承包或者承租单位的,发包、出租单位应当承担对承包、承租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统一协调、管理责任,并应当加强对各承包单位、承租单位所从事生产经营范围的查验和涉及厂房、场所安全行为的监督检查,发现安全生产违法行为的,应当及时劝阻,并向所在地县(市、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

承包、承租单位应当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资质、证照和条件,主动接受和配合发包、出租单位对其安全生产工作的统一协调、监督和管理。

第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因改制、破产、收购、重组等发生产权变动的,在产权变动完成前,安全生产的相关责任主体不变;产权变动完成后,由受让方承担安全生产责任;受让方为两个以上的,由控股方承担安全生产责任。

第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确保本单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所必需的资金投入,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纳入年度生产经营计划和财务预算,不得挪作他用,并专项用于下列安全生产事项:

(一)完善、改造和维护安全防护及监督管理设施设备支出;

(二)配备、维护、保养应急救援器材、设备和物资支出,制定应急预案和组织应急演练支出;

(三)开展重大危险源和事故隐患评估、监控和整改支出;

(四)安全生产评估检查、专家咨询和标准化建设支出;

(五)配备和更新现场作业人员安全防护用品支出;

(六)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支出;

(七)安全生产适用的新技术、新标准、新工艺、新装备的推广应用支出;

(八)安全设施及特种设备检测检验支出;

(九)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支出;

(十)其他与安全生产直接相关的支出。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建立安全生产费用提取和使用制度。

第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造成其从业人员死亡的,死亡者家属除依法获得工伤保险补偿外,事故发生单位还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向其一次性支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生产安全事故死亡赔偿金标准按照不低于本省上一年度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的20倍计算。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缴纳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时,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转作事故抢险救灾和善后处理资金。

生产经营单位按照有关规定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发生生产安全事故,由承保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支付相应的赔偿金。

第十九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推进安全生产技术进步,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新装备并掌握其安全技术特性,及时淘汰陈旧落后及安全保障能力下降的安全防护设施、设备与技术,不得使用国家明令淘汰、禁止使用的危及生产安全的工艺、设备。

第二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生活和储存区域之间应当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储存、使用危险物品的车间、商店和仓库不得与员工宿舍在同一座建筑物内,并与员工宿舍、周边居民区及其他社会公共设施保持规定的安全距离。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应当设有符合紧急疏散要求、标志明显、保持畅通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禁止封闭、堵塞生产经营场所或者员工宿舍的安全出口和疏散通道。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在危险源、危险区域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配备消防、通讯、照明等应急器材和设施,并根据生产经营设施的承载负荷或者生产经营场所核定的人数控制人员进入。

第二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明确本单位各岗位从业人员配备劳动防护用品的种类和型号,为从业人员无偿提供符合国家、行业或者地方标准要求的劳动防护用品,并督促、检查、教育从业人员按照使用规则佩戴和使用。

购买和发放劳动防护用品的情况应当记录在案。不得以货币或者其他物品替代劳动防护用品,不得采购和使用无安全标志或者未经法定认证的特种劳动防护用品。

第二十二条 存在职业病危害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及时申报本单位的职业病危害因素,并定期检测、评价。

对从事接触职业病危害的从业人员,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有关规定组织上岗前、在岗期间和离岗时的职业健康检查,并将检查结果书面告知从业人员。职业健康检查费用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

第二十三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制定、及时修订和实施本单位的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预案。高危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1次综合或者专项应急预案演练,每半年至少组织1次现场处置方案演练;其他生产经营单位每年至少组织1次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应急救援组织,配备相应的应急救援器材及装备。不具备单独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的规模较小的生产经营单位,应当与邻近建有专业救援队伍的企业或单位签订救援协议,或者联合建立专业应急救援队伍。

第二十四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组织全员安全生产教育培训。对新进从业人员、离岗6个月以上的或者换岗的从业人员,以及采用新工艺、新技术、新材料或者使用新设备后的有关从业人员,及时进行上岗前安全生产教育和培训;对在岗人员应当定期组织安全生产再教育培训活动。教育培训情况应当记录备查。

以劳务派遣形式用工的,生产经营单位与劳务派遣单位应当在劳务派遣协议中明确各自承担的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职责。未明确职责的,由生产经营单位承担安全生产教育培训责任。

第二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具备与所从事的生产经营活动相适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安全总监)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由具备相应资质的安全培训机构进行培训,并经有关主管部门对其安全生产知识和管理能力考核合格后,方可任职。

特种作业人员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接受与其所从事的特种作业相应的安全技术理论培训和实际操作培训,取得特种作业相关资格证书后,方可上岗作业。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以岗位达标、专业达标和企业达标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开展安全文化建设,建立安全生产自我约束机制。

第二十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定期组织安全检查,开展事故隐患自查自纠。对检查出的问题应当立即整改;不能立即整改的,应当采取有效的安全防范和监控措施,制定隐患治理方案,并落实整改措施、责任、资金、时限和预案;对于重大事故隐患,整改治理结束后,应当将治理效果评估报告报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安全检查应当包括下列内容:

(一)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健全和落实情况;

(二)设备、设施安全运行状态,危险源控制状态,安全警示标志设置情况;

(三)作业场所达到职业病防治要求情况;

(四)从业人员遵守安全生产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情况,了解作业场所、工作岗位危险因素情况,具备相应的安全生产知识和操作技能情况,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情况

(五)发放配备的劳动防护用品情况,从业人员佩带和使用情况;

(六)现场生产管理、指挥人员违章指挥、强令从业人员冒险作业行为情况,以及对从业人员的违章违纪行为及时发现和制止情况;

(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预案的制定、演练情况;

(八)其他应当检查的安全生产事项。

第二十八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加强重大危险源管理,建立重大危险源辨识登记、安全评估、报告备案、监控整改、应急救援等工作机制,采用先进技术手段对重大危险源实施现场动态监控,定期对设施、设备进行检测、检验,设立重大危险源安全警示标志,制定应急预案并组织演练。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半年向所在地县(市、区)或者按隶属关系向有监管责任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有关部门报告本单位重大危险源监控及相应的安全措施、应急措施的实施情况;对新产生的重大危险源,应当及时报告并依法实施相关管理措施。

第二十九条 高危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定期进行安全生产风险评估,利用先进技术和方法建立安全生产监测监控系统,实施有效动态预警。发现事故征兆等险情时,应当立即发布预警预报信息。生产现场带班人员、班组长和调度人员,在遇到险情时第一时间享有下达停产撤人命令的直接决策权和指挥权。

第三十条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建立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建立单位负责人带班考勤档案。带班负责人应当掌握现场安全生产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置事故隐患。

第三十一条 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爆破、悬挂、挖掘、大型设备(构件)吊装、危险装置设备试生产、危险场所动火、建筑物和构筑物拆除以及重大危险源、油气管道、受限空间、有毒有害、临近高压输电线路等作业的,应当按批准权限由相关负责人现场带班,确定专人进行现场作业的统一指挥,由专职安全生产管理人员进行现场安全检查和监督,并由具有专业资质的人员实施作业。

生产经营单位委托其他有专业资质的单位进行危险作业的,应当在作业前与受托方签订安全生产管理协议,明确各自的安全生产职责。

第三十二条 生产经营单位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报告当地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

生产经营单位系上市公司及其子公司的,上市公司应当立即报告注册地证券主管部门,并按有关规定及时办理信息披露事宜。

第三十三条 法律、法规和规章对违反本规定行为的法律责任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法律、法规和规章没有规定的,适用本规定。

第三十四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和其他有关部门,在对生产经营单位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的监督管理中,有失职渎职或者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有下列行为之一的,由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或者有关部门责令限期改正,可处以5000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000元以上1万元以下的罚款;逾期不改正的,责令限期整顿,可处以2万元以上3万元以下的罚款,对其主要负责人处以1万元以上2万元以下的罚款;涉嫌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按规定使用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的;

(二)未按规定存缴安全生产风险抵押金或者参加安全生产责任保险的;

(三)未按规定使用劳务派遣人员的;

(四)未按规定设置安全生产委员会、安全总监的;

(五)未按规定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活动的;

(六)未按规定执行单位负责人现场带班制度的。

第三十六条 本规定自2013年3月1日起施行。

分送:省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省长、副省长,省政府特邀咨询。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3年2月2日印发

第二篇:山东省护卫队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山东省护卫队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适应经济民警体制改革后的护卫队伍建设工作,规范全省护卫队建设,不断提高护卫队伍的整体素质,根据我省护卫队伍建设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护卫队是维护机关、企事业单位内部生产生活秩序,保卫内部安全的重要力量,受所在单位党政和保卫部门领导,业务上受所在地公安机关指导。

第三条 护卫队的任务是负责本单位重要目标、重要物资、产品的守卫看护,防破坏、防盗窃、防火灾、防爆炸,保障内部安全。

第四条 护卫队的建立,坚持“自愿、自建、自管、自养、自用”的原则,由建队单位按照本规定组织实施,并到所在地县级公安机关或具体负责指导建队单位安全保卫工作的公安机关登记备案。护卫队人员配备、经费、管理、后勤保障等均由本单位负责。变更编制和撤销护卫队应向原登记公安机关备案。

第二章 护卫队设臵、人员配备和职责

第五条 护卫队的建制应当根据任务轻重和建队单位的实际需要确定。护卫队员在10以上不足20人的建小队,21人以上不足100人的建中队,101人以上不足200人的建大队,超过200人的建支队。

第六条 护卫队的管理人员由建队单位根据本单位人员的实际情况配备。护卫队主要负责人的任免、调整,应及时报公安机关备案。

第七条 护卫队员的条件是:政治思想好,作风正派,工作认真负责,敢于坚持原则,身体健康,具有初中毕业以上文化程度的青壮年。

因犯罪受过刑事处罚和被公安机关劳动教养的,不得录用为护卫队员。

第八条 护卫队应根据共产党员、共青团员的人数,建立相应的党、团基层组织。

第九条 护卫队队长负责主持本队的全面工作,组织和带领全队人员,完成各项勤务和上级交办的其他工作任务。具体职责是:

(一)加强对全队的管理教育,认真执行本规定和其他规章制度,做好安全保密工作,管理好警械装备,落实岗位责任制;

(二)经常检查全队执行纪律、遵守制度的情况,制止和纠正违法违纪和不负责任的行为;

(三)会同政工人员做好全队的思想政治工作,了解队员的思想情况,关心他们的生活,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

(四)结合本单位具体情况,认真制定训练计划与执勤方案,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全队人员的业务素质;

(五)认真处理职责范围内的问题,遇有重要情况应当及时报告本单位保卫部门;

第十条 副队长在队长领导下协助队长管理全队工作,在队长离队期间,代行队长职责。

第十一条 护卫队的政委、教导员、指导员负责全队的政治思想工作,配合队长加强队伍管理。具体职责是:

(一)深入细致地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充分调动队员的积极性、创造

性,努力完成各项任务;

(二)抓好全队的政治、文化学习,对队员进行思想、纪律作风和法制教育,提高队员的思想政治觉悟和科学文化素质;

(三)做好党支部(小组)工作,严格组织生活,增强党员的党性观念,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四)做好共青团支部(小组)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工作;

(五)组织开展立功创模活动,表彰好人好事,宣传先进事迹;

(六)经常与队员谈心,熟悉队员情况,发挥所长,合理使用;

(七)根据开展文体活动,活跃护卫队文化生活。第十二条 护卫队员必须做到:

(一)热爱本职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在紧急情况下能忠于职守,不怕牺牲;

(二)努力学习政治、军事、业务、法律和科学文化知识,严格训练,严格要求,有过硬的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

(三)执勤时要坚守岗位,保持高度警惕,不得饮酒、吸烟、睡觉、聊天或从事其他与勤务无关的事情;

(四)秉公执法,文明执勤;

(五)遵守国家法律和各项规章制度,爱护执勤装备和公共财物,保密国家秘密;

(六)服从命令,听从指挥,团结同志。

第三章 日常管理制度

第十四条 为应付可能发生的突然事件,护卫队实行轮流集中住宿制

度,各队应当经常保持一半以上的队员集中住宿。

第十五条 定期召开各级队务会议,总结检查工作和执行纪律、制度的情况,表扬好人好事,对违反纪律的队员进行批评教育,严重的要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六条 要定期向本单位领导、保卫部门报告工作,重大情况和问题要及时报告,特别重大紧急情况,在向本单位领导、保卫部门报告的同时,应当直接报告公安机关主管部门,确保各类信息畅通。

第十七条 护卫队员工作时间非因公外出,必须按级请假,按时销假;未经领导批准,不得擅自离岗。

第十八条 各级护卫队应当建立管理人员昼夜值班制度,值班人员必须坚守岗位,发现重大情况要立即向本单位领导或保卫部门报告,同时积极采取措施,妥善处理。

第十九条 定期进行保密教育,凡属保密事项,不该问的不问,不该说的不说。不得以任何形式向外泄露哨位的部署和单位内的生产经营、技术、商业秘密等情况。

第二十条 保持内务整洁,内务设施要整齐划一,个人物品放臵要统一有序;搞好个人卫生和环境卫生,定期组织卫生检查。

第四章 队容风纪

第二十一条 护卫队员在工作、执勤、训练、参加集会时,应当按规定着护卫队制式服装,保持着装统一严整。

第二十二条 护卫队员应当保持仪容端庄,外出时要遵守公共秩序和交通规则,遵守社会公德,自觉维护护卫队声誉。

第二十三条 护卫队员应当礼貌待人,语言文明,态度和蔼,纠正违章时,应当先敬礼。

第五章 服装、装备的管理与使用

第二十四条 全省统一着二○○三式护卫队制服,各建队单位应当严格执行着装规定,不得擅自改变服装制式、颜色、标志,不得擅自扩大着装范围。

第二十五条 护卫队可配备一定数量的执勤装备,原则上不配备武器。确属护卫任务需要,符合公安部《专职守护押运人员枪支使用管理条例》条件的,经公安机关批准,可配备一定数量的防暴枪和警用器械。

第二十六条 配备防暴枪和警用器械的护卫队,必须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警察使用警械和武器条例》以及公安机关有关武器管理的规定,违反武器管理规定,或错误使用武器造成后果的,要根据情节轻重严肃处理直至追究刑事责任。

第六章 军事、业务训练

第二十七条 对新录用护卫队员,要按照先训练后上岗的原则,集中进行30天以上的政治、军事和执勤业务训练,考试合格方可上岗。

第二十八条 军事、业务训练要紧密结合执勤和守卫任务的需要,本着学用结合,突出重点,注重实际运用的原则进行。

第二十九条 训练的方式方法,可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确定。经常训练与集中训练相结合,请武警指导与本单位自教相结合。

第三十条 训练内容,在军事方面主要进行队列、枪支使用、射击、擒拿格斗、军事体育训练;在业务方面主要进行守卫、押运、巡逻勤务的

任务和要求,处理问题的一般原则和方法等训练,以及组织学习法律知识、保卫工作基础知识。

第七章 奖励与惩罚

第三十一条 护卫队的奖励项目、批准权限,参照山东省公安厅《关于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保卫干部、经济民警奖励问题有关事项的通知》(鲁公保[1991]75号)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三十二条 凡政治思想好,业务能力强,努力学习,积极工作,遵纪守法,作风正派,并有下列表现之一的,应给予奖励;

(一)在同犯罪分子作斗争中,英勇顽强,机智果敢,不畏艰险,不怕牺牲,表现突出的;

(二)抢险救灾,预防治安灾害事故,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有显著成绩的;

(三)积极参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文明执勤,有突出成绩的;

(四)努力学习文化科学技术和本职业务,在技术革新或合理化建议等方面对护卫队工作有较大贡献的;

(五)以身作则,作风民主,深入实际,依靠群众,在执行政策,管理队伍,维护团结,完成任务等方面有显著成绩的;

(六)其他方面有突出成绩或较大贡献应予奖励的。

第三十三条 全队在保卫国家财产、维护单位内部治安秩序和学习训练等方面有显著成绩的,或为社会和单位办好事,受到领导和群众好评的,应给予集体奖励。集体奖励,可以小队、中队、大队、支队为单位授予。

第三十四条 有违反纪律行为,给国家和集体财产造成损失和不良影

响,具有下列行为之一的,要视情节给予纪律处分、辞退等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违反党和国家政策、法律、法规的;

(二)不执行命令、违反护卫队的纪律或违反单位规章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

(三)贪污、受贿、侵占、盗窃国家资财的;

(四)在执行勤务中遇有危险时,临隈畏缩,使国家、集体财产和职工生命财产遭受损失的;

(五)泄露党和国家秘密,丢失、转借、损坏装备的;

(六)玩忽职守造成损失,以及当班时发生案件、事故,不及时报告、隐瞒或谎报情况,造成后果的;

第三十五条 对护卫队员的奖励与惩罚,由所在单位具体承办。由公安机关奖励的,审批手续按照本规定第三十一条办理。

第八章 附 则

第三十六条 各级公安机关职能部门应当加强对护卫队工作的指导,协助建队搞好护卫队伍的管理教育,确保护卫工作的健康发展。

第三十七条 对护卫队员的训练、管理原则上由各护卫队按照计划和要求,自行组织实施。公安机关应当定期组织检查、考核。

第三十八条 各级公安机关主管部门可根据本规定精神,制订适合本地区情况的实施细则。

第三十九条 本规定由省公安厅经济文化处负责解释,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第三篇: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 (293号令)学校主体责任

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省政府令第293号)

来源: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时间:2015-11-06 10:24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已经2015年11月2日省政府第65次常务会议通过,现予公布,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省长 郭树清 2015年11月5日

山东省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规定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明确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职责,健全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加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山东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省行政区域内各级人民政府以及政府有关部门、单位(以下简称有关部门)落实安全生产行政责任制,应当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和谁主管谁负责、谁审批谁负责、谁监管谁负责的原则。

第三条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制,坚持属地监管与分级监管相结合、以属地监管为主。

第四条 安全生产工作实行一岗双责制度。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是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领域安全生产的第一责任人,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全面领导责任;分管安全生产的负责人对安全生产工作承担重要领导责任;其他负责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承担直接领导责任。

第二章 政府职责

第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安全生产工作,履行下列职责:

(一)实施安全发展战略,根据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制定安全生产规划并组织实施;

(二)研究制定安全生产制度措施,建立健全安全生产工作协调机制,及时协调、解决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中的重大问题;

(三)健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安全生产行政执法队伍的职业化和专业化建设;

(四)健全安全生产隐患排查治理体系,组织开展安全生产监督检查和重点行业领域专项整治,打击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五)健全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和调查处理体系,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并定期组织演练,组织或者委托有关部门进行事故调查处理;

(六)加大安全生产资金投入,落实政府安全生产专项资金制度,按照规定执行安全生产监管监察岗位津贴;

(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设立安全生产委员会(以下简称安委会),作为本级人民政府安全生产议事协调机构,在本级人民政府领导下开展下列工作:

(一)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和上级安全生产工作部署;

(二)研究部署、指导协调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提出有关安全生产的制度、措施建议;

(三)组织分析安全生产形势,研究解决安全生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

(四)组织、指导安全生产考核工作,并向本级人民政府提出奖惩建议;

(五)督促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安全生产工作落实情况,组织开展安全生产检查和专项整治,对重大事故隐患挂牌督办;

(六)根据本级人民政府安排,向下级人民政府发出警示通报,对有关人员进行约谈;

(七)承办本级人民政府交办的其他事项。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委会下设办公室,为本级人民政府安委会的办事机构,设在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负责安委会日常工作。

第七条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开发区管理机构应当明确负责安全生产工作的机构,对本区域内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检查,协助上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依法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第三章 部门职责

第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工作实施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制定安全生产政策和规划,加强安全生产宣传,督促生产经营单位落实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

(二)依法实施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并对许可事项进行事中事后监管;

(三)依法开展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执法工作,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监督检查,督促整改事故隐患,查处安全生产违法行为;

(四)制定事故应急预案,参与或者组织事故应急救援和事故调查处理,对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进行监督检查;

(五)受理安全生产举报投诉,进行事故统计;

(六)负责本单位及其所属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

(七)国家和省规定的其他职责。

第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对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管理,按照下列规定执行:

(一)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中央企业二级单位(分公司、子公司等)和省管企业总部(总公司、集团公司)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设区的市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中央企业三级单位、省管企业二级单位、省属企业(省管企业除外)和市管企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三)县(市、区)人民政府有关部门负责中央企业四级及以下单位、省管企业三级及以下单位和其他企业、单位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国家对有关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另有规定的,适用其规定。

第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对本行政区域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综合监督管理,履行下列职责:

(一)指导协调、监督检查下级人民政府和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

(二)分析和预测安全生产形势,协调解决安全生产中的重大问题;

(三)发布安全生产信息,综合管理生产安全事故调度统计工作;

(四)对非煤矿山单位、危险化学品生产经营和储存单位、烟花爆竹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五)对冶金、有色、建材、轻工、纺织、机械、商贸、烟草等行业的生产经营单位进行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六)对生产经营单位(煤矿除外)的职业卫生工作进行监督检查;

(七)对建设项目安全设施和职业病防护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入生产和使用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八)对安全评价、安全生产检测检验等安全生产专业服务机构进行监督管理;

(九)组织、指导和协调生产安全事故应急救援工作。

第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发展改革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将安全生产工作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下达安全生产基础设施和技术支撑体系基本建设投资计划;

(二)将建设项目安全条件作为项目管理的重要内容;

(三)参与对不符合工业发展规划、不符合产业政策、布局不合理的矿山、化工等企业关闭及落实情况的监督指导;

(四)粮食管理机构负责粮食流通领域安全生产管理,指导监督粮油仓储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经济和信息化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工业安全生产综合管理;

(二)承担石油天然气管道安全监督管理职责,指导、监督管道企业履行管道保护义务;

(三)国防科学技术工业管理机构负责军工单位和民用爆破器材生产销售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以及船舶工业安全生产监督检查;

(四)煤炭管理机构负责组织指导煤炭企业的安全生产管理,组织煤矿安全专项整治和日常监督检查,组织关闭不具备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监督煤矿事故隐患整改;

(五)中小企业管理机构负责督促指导中小企业、乡镇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教育行业的安全监督管理;

(二)指导、监督各类学校(含幼儿园)及其教学、科研、实验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指导各类学校制定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三)将安全教育纳入义务教育学校教学内容,指导各类学校开展安全教育活动;

(四)负责学生在校活动、参加学校组织的校外社会实践活动的安全监督管理;

(五)依法负责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承担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将安全生产科技进步纳入科技发展规划和财政科技计划并组织实施;

(二)组织、指导安全生产重大科技攻关、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对安全生产领域重大科学技术研究成果进行奖励。

第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公安机关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二)负责消防安全监督管理;

(三)负责危险化学品公共安全管理;

(四)负责民用爆炸物品和烟花爆竹公共安全管理;

(五)负责大型群众性活动安全管理;

(六)依法履行校车安全管理职责;

(七)查处涉及安全生产的刑事犯罪案件和治安管理案件。

第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司法行政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将安全生产法律、法规、规章纳入公民普法内容,指导律师、公证、基层法律服务等机构提供安全生产法律服务;

(二)司法行政戒毒管理机构负责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三)监狱管理机构负责监狱系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安全生产领域先进集体和个人以及在事故救援工作中做出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进行表彰;

(二)指导农民工安全培训教育;

(三)指导技工学校、职业培训机构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土资源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矿业秩序整顿和资源整合工作,依法查处无证勘查开采矿产资源以及违法从事选(洗)矿的行为;

(二)负责矿山地质环境保护工作,督促矿山企业对采矿活动造成的矿山地质环境破坏进行恢复治理。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包括城乡规划、市政公用等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建设工程安全生产监督管理(交通、水利、铁路、民航、电力、通信专业建设工程除外);

(二)负责建筑施工、建筑安装、建筑装饰装修、勘察设计、建筑监理等建筑业和房地产开发、物业管理、房屋征收拆迁等房地产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三)对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础设施工程用起重机械的安装、拆卸、使用和场(厂)内专用机动车辆使用进行监督管理;

(四)对市政公用行业(含城市道路桥梁隧道、城市照明、供水、供热、排水及污水处理、环境卫生、园林绿化、风景名胜区)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五)负责城镇燃气安全管理;

(六)将安全生产规划与城乡规划相衔接,指导高危行业建设项目规划选址;

(七)指导农村住房建设、农村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工作。

第二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交通运输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道路运输行业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二)负责水上交通安全监督管理(国家海事部门管辖范围除外);

(三)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水运工程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四)负责职责范围内公路安全设施建设和水上航标的设置,组织监督公路危桥、危险路段、港口、事故多发路段安全隐患治理;

(五)负责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的安全监督管理;

(六)依法参与校车安全管理工作。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水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水利行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组织、指导、监督防汛抗旱工作的安全管理;

(二)对水利工程项目安全设施进行监督管理,监督水利水电建设项目安全评价工作;

(三)对水利水电施工企业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农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指导农村基层组织和农民做好种植业生产安全事故防范工作;

(二)畜牧兽医机构负责畜牧、畜禽屠宰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兽药和饲料生产、经营、使用进行监督检查,承担草原(场)防火工作;

(三)农业机械管理机构负责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对农业机械使用进行监督检查。

第二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海洋与渔业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渔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对渔业船舶、渔港及渔港水域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二)负责海洋灾害预警预报,配合有关部门协调海上渔业抢险救助工作。

第二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林业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林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二)指导、监督职责范围内林区、林场、森林公园和其他涉林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指导、监督林产品加工生产经营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

第二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商务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指导、监督商贸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二)指导、监督拍卖、典当、旧车流通、再生资源回收等特殊流通行业的安全生产工作;

(三)对报废汽车回收企业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第二十六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文化(文物)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文艺演出单位、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博物馆、图书馆、文物保护单位、影剧院、文化馆等公共文化娱乐场所进行安全监督管理;

(二)协助有关部门对文化娱乐等公众聚集场所的消防安全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七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和计划生育行政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卫生和计划生育领域的安全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二)负责危险化学品毒性鉴定管理和放射性物品、医疗废弃物的安全处置管理;

(三)负责生产安全事故医疗卫生救援工作;

(四)负责对职业病诊断、鉴定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第二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环境保护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核安全、辐射安全的监督管理和辐射环境事故应急处置;

(二)对破坏生态环境、污染严重、未进行环境影响评价的矿山、尾矿库关闭工作进行指导、监督;

(三)对废弃危险化学品收集、贮存、处置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四)组织、指导、协调生产安全事故次生环境事件的污染处置和应急监测。

第二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机构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依法履行国有资产出资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

(二)对国有出资企业负责人履行安全生产职责情况进行考核;

(三)组织或者参与对国有出资企业的安全生产检查,督促国有出资企业落实安全防范和隐患治理措施。

第三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新闻出版广电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出版机构、播出机构、传输机构、电影制片发行放映单位及印刷发行单位的安全生产工作进行监督;

(二)负责主办、承办的各类图书展销会、订货会、交易会、书市等活动的安全生产管理;

(三)对广播电影电视重大工程和重点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四)组织、指导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机构及新闻媒体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对违反安全生产法律法规的行为进行舆论监督。

第三十一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体育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公共体育场馆、公共体育设施安全运行进行监督管理,对承建的体育场馆、设施建设工程进行安全管理;

(二)对承办的体育赛事和活动、体育彩票发行进行安全管理;

(三)监督指导高危险性体育项目的安全管理工作。

第三十二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对企业登记中涉及安全生产登记事项的前置审批文件、证件进行审查;

(二)规范各类商品交易市场经营秩序;

(三)依法对无照经营行为进行查处、取缔。

第三十三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依法对特种设备安全、安全防护计量器具进行监督管理;

(二)对生产领域的烟花爆竹产品质量进行监督抽查;

(三)依法对危险化学品及其包装物、容器(不包括储存危险化学品的固定式大型储罐)生产企业产品质量进行监督。

第三十四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旅游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旅游安全的综合协调和监督管理,指导旅游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工作;

(二)对旅行社安全生产进行监督管理;

(三)指导旅游安全培训工作。

第三十五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人民防空主管部门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单建人防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二)指导单建人防工程安全生产和已建成人防工程安全监督管理;

(三)负责人防直属工程平战使用的安全监督管理;

(四)负责人防工程拆除、报废工作的安全监督管理。

第三十六条 县级以上气象主管机构履行下列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一)负责灾害性天气的监测、预报、警报工作,及时发布影响安全生产的天气预警、预报信息;

(二)对雷电灾害安全防御工作进行监督管理;

(三)会同有关部门指导无人驾驶自由气球和系留气球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负责人工影响天气作业期间的安全检查和事故防范。

第三十七条 民航、铁路、海事、地震、通信管理、邮政管理、能源、煤矿安全监察、黄河河务等机构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负责本行业、领域的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监察、民政、财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等部门和法律、法规授权具有管理公共事务职能的组织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四章 监督与责任追究

第三十八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分析、部署本行政区域防范生产安全事故工作。会议决定事项作为安全生产有关检查、考核的依据。

第三十九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定期向上一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情况。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应当定期向本级人民政府报告履行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情况,每年年底前提交安全生产工作报告。

第四十条 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制度,完善考核指标体系,每年向本级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和下一级人民政府分解下达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

第四十一条 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领域发生重大事故或者连续发生较大事故的,有关人民政府应当逐级向上一级人民政府作出检查,有关部门应当向本级人民政府作出检查。

第四十二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给予警示通报,并对有关人员进行约谈:

(一)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领域发生较大以上事故或者事故造成恶劣影响的;

(二)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领域连续发生事故且影响重大的;

(三)本行政区域和本行业、领域事故发生起数和死亡人数超过安全生产控制考核指标的;

(四)不执行事故挂牌督办指令的;

(五)不落实事故责任追究的;

(六)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情形。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有前款(一)、(二)、(三)项情形的,实行安全生产一票否决。

第四十三条 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未按照本规定履行安全生产工作职责,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上级人民政府给予通报,并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未依法履行涉及安全生产的行政许可、行政执法职责,造成严重后果的;

(二)未依法履行重大事故隐患监督管理职责的;

(三)未有效组织或者参与事故救援,导致人员伤亡或者财产损失扩大的;

(四)对事故隐瞒不报、谎报或者拖延不报的;

(五)阻挠、干涉事故调查处理或者责任追究的;

(六)有滥用职权、玩忽职守、徇私舞弊的其他行为的。

第五章 附 则

第四十四条 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负有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责的部门与省人民政府有关部门在机构设置上不一致的,由设区的市、县(市、区)人民政府确定其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四十五条 本规定自公布之日起施行。

分送:省委书记、副书记、常委,省长、副省长,省政府特邀咨询。各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省委各部门,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济南军区,省军区。各民主党派省委。

山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2015年11月5日印发

第四篇: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信访举报与案件查办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为了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忠实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促进我旗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深入开展,保证纪检监察工作与时俱进,切实增强信访举报工作与案件查办工作人员的责任感与使命感,特制定本规定。

一、在信访举报工作与案件查办工作中有下列情形之一者要进行责任追究:

(一)在权限范围内对检举控告党员、党组织、监察对象违反国家政策、法律和党纪、政纪等问题应受理而不受理的;

(二)在权限范围内对不服纪律处分的申诉应受理而不受理的;

(三)对旗纪委监察局转办要结果的信访件,不能在规定时间内办结,又不提前向旗纪委监察局报告和说明理由的;

(四)对检举控告人、申诉人歧视、刁难、甚至打击报复的;

(五)无故丢失信访举报件,造成不良后果的;

(六)对所辖范围内群众反映的热点问题不及时解决,推诿扯皮,造成越级或集体上访的;

(七)对有意将信访举报内容透露给被举报人,造成不良后果的;

(八)要查办信访案件中,故意袒护、包庇被举报人或为被举报人开脱责任的;

(九)有关人员和组织接受可能影响信访举报工作公正处理的宴请、财物或参加其它活动的;

(十)借查案之机,有意向被查单位或被查人员索取财物的。

第五篇:山东省地税系统违纪违法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山东省地税系统违纪违法案件责任追究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有效预防违纪违法案件的发生,强化领导责任,严肃纪律,依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及有关规定,结合地税工作实际,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本规定责任追究的人员,是指职责范围内发生违纪违法案件负有直接领导责任的干部,本单位主要领导干部有失职失察责任的,也要实施责任追究。

第三条

本规定所指违纪违法案件,是指地税人员因违纪违法被当地纪检监察部门、检察机关、公安机关立案查处并受到党纪政纪处分、逮捕判刑的案件。

第四条

贯彻落实党组(党委)统一领导,纪检监察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依靠群众支持和参与的预防、查办违纪违法案件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坚持标本兼治、综合治理、惩防并举、注重预防的方针,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更加注重治本,更加注重预防,更加注重制度建设,把违纪违法案件降低到最低程度。

第五条 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要把预防和查办违纪违法案件作为一项重要政治任务来抓,严格履行党风廉政建设制规定的职责。主要领导干部要履行好政治责任和领导责任,支持纪检监察部门履行职责,加强对执纪办案工作的指导,做到重要信件亲自批示,重点人员亲自接访,重要案件亲自督办,重点环节亲自协调 第六条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依纪依法履行职责,认真主动查办违纪违法案件。市局、县(市区)局主动查办的案件,不对主要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

第七条

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后,市局和省局各单位必须在当日内向省局主要领导干部及纪检组(监察室)报告,填写《重要案件线索(事项)呈报表》网报省局纪检组(监察室)。案发市局和省局各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要向省局主要领导干部和纪检组(监察室)汇报案情和措施,报送书面检查材料,检讨领导责任。第八条

发生违法违纪案件后,市局主要领导干部要主动到办案单位了解案情,做好协调配合工作。

第九条

省局机关和市局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党组(党委)要召开专题会议,听取案发单位的情况汇报,分析责任,研究处理意见,并认真查找机制制度方面的原因,建章立制,堵塞漏洞。省局机关和市局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省、市局都要进行通报,并结合案件开展专题警示教育,教育整改情况要报告省局纪检组(监察室)。省局每年对全系统案发情况进行一次综合通报。

第十条

省局机关和市局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在上级纪检监察部门案件处理决定或司法机关刑事判决书(终审裁定)下达30日内,以省、市局为单位组织编写案件剖析,市局案件剖析要报省局纪检组(监察室)。案件剖析由分管案发单位的局领导牵头,纪检监察组织协调,办公室、法规、人事、政工等部门和案发单位参与编写。省局定期汇编内部案例材料,对干部职工进行警示教育。

第十一条

地税干部职工因刑事犯罪被判处主刑、附加刑、缓刑的,给予开除处分;免予刑事处罚的,给予相应党纪政纪处分;受警告处分的,当年参加考核不得确定为优秀等次;受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处分期间,参加考核只写评语不定等次。纪律处分决定自文件下达10日内报省局纪检组(监察室),同时报当地纪检监察、组织人事机关备案。违反本条规定的,对负有直接责任的领导干部实施责任追究。

第十二条

发生严重违纪违法案件,造成重大损失或者恶劣影响的,责令单位主要领导干部辞职或对其免职。对发生问题的进行掩盖、袒护,弄虚作假、隐瞒事实真相,干扰、阻碍责任追究调查处理或者对检举人、控告人打击报复的,从重追究责任。第十三条

省、市局机关各单位,县(市、区)地税局及基层中心税务所发生违纪违法案件,取消该单位当年系统内评先资格,并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取消其当年系统内评先资格,考核不得定为优秀等次,一年内不得提拔使用;连续两年发生违纪违法案件的,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四条

市局领导班子成员、县(市、区)局主要领导干部发生违纪违法案件,或管辖范围内一年发生三起以上违纪违法案件,取消该市局当年系统内评先资格,并对市局主要领导干部进行诫勉谈话。市局连续两年发生三起以上违纪违法案件,对主要领导干部进行组织处理。

第十五条

责任追究的方式、权限和程序,依据《关于实行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的规定》和《关于实行党政领导干部问责的暂行规定》执行。实施责任追究情况要及时报省局纪检组(监察室)备案。

第十六条

各级纪检监察部门要加强对下级责任追究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对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和处理。

第十七条

本规定由驻山东省地税局纪检组(监察室)负责解释。第十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下载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五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山东省主题责任暂行规定260号令档[五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山东省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档(范文模版)

    山东省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 2015年前完成调整 人气:265114 回复:246打印| 文字选择:TT 山东省出台最新行政区划调整方案,2015年前将陆续完成所有调整 1.县级禹城市、齐河县划......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认真贯彻2号令(5篇)

    山东省国家税务局关于认真贯彻《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征收管理办法》的通知 鲁国税发〔2002〕72号 各市国家税务局: 国家税务总局第2号令发布了《成品油零售加油站增值税征......

    山东省人民政府第255号令的学习心得

    保证书 通过学习2012年10月21日省政府第133次常务会议通过的《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自己对从事一名小学教师在各方面的教育教学措施和实施方法......

    环保责任制度档

    环保责任制度建立健全环保管理制度,是保护和改善工作环境,保障员工身体健康,维护周边群众利益,提高公司、项目部经济效益,增强公司在社会的影响力的重要内容。本制度适用于项目部......

    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第303号令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规定》的决定(省政府令第30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令 第303号 《山东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山东省生产经营单位安全......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9号令)(推荐)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9号令) 发布时间:2008-04-05(1999年3月4日 水利部第9号令发布实施)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行为,根据......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9号令)

    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暂行规定(水利部9号令) 发布时间:2008-04-05 (1999年3月4日 水利部第9号令发布实施) 一、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水利工程质量管理,规范水利工程质量事故处理行......

    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山东省中小学消防安全管理暂行规定 一、为了加强我省中小学的消防安全管理,预防火灾和减少火灾危害,确保师生生命安全和学校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中华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