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消防标准化管理
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
一、消防安全管理职责
1.1医院应建立完善消防安全管理体系,落实逐级消防安全责任制和岗位消防安全责任制,明确逐级和岗位消防安全职责、权限,确定各级、各岗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消防安全责任人、消防安全管理人应当报当地公安消防机构备案。
1.2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当设置或者确定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并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其他医院应当确定专、兼职消防安全管理人员,可以确定消防工作的归口管理职能部门。
1.3医院与其他单位或个人发生承包、租赁或委托管理(经营)时,在订立的合同中应当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消防车通道、涉及公共消防安全的疏散设施和其他建筑消防设施应当由医院统一管理。承包、租赁、委托管理(经营)方应当遵守医院各类消防安全管理规定。
1.4 医院与物业管理单位、后勤服务单位订立物业服务、后勤服务合同时,应依照有关规定明确各方的消防安全责任。物业管理、后勤服务单位应当遵守医院各类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并对委托管理范围内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负责。
1.5消防安全责任人对医院的消防安全工作全面负责,应履行下列职责:
1)贯彻执行消防法规,保障医院消防安全符合规定,掌握本单位的消防安全情况;
2)统筹安排医疗、科研、管理、后勤服务等工作中的消防安全管理,批准实施年度消防工作计划和消防安全工作经费预算方案,每半年向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工作情况;
3)为消防安全管理提供必要的经费和组织保障;
4)确定本单位逐级消防安全责任,批准实施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5)组织防火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及时处理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6)组织建立消防安全例会制度,每月至少召开一次消防安全工作例会; 7)批准建立志愿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并配备相应的消防器材和装备; 8)组织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实施演练。
1.6消防安全管理人对消防安全责任人负责,应履行下列职责:
1)拟订年度消防安全工作计划,组织实施日常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组织制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检查督促落实; 3)拟订消防安全工作的经费预算和组织保障方案; 4)组织实施防火检查和火灾隐患整改;
5)组织实施对本单位消防设施、灭火器材和消防安全标志的维护保养,确保其完好有效和处于正常运行状态,确保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畅通; 6)组织管理志愿消防队和义务消防队,开展日常消防业务训练;
7)组织开展消防知识、技能的宣传教育和培训,组织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实施和演练;
8)每月向消防安全责任人报告消防安全情况,及时报告涉及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9)消防安全责任人委托的其他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1.7各部门(科室、病区)负责人是所在部门(科室、病区)的消防安全责任人,应履行下列职责:
1)熟悉并掌握本责任区消防安全情况,贯彻执行医院安全管理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全面落实本责任区消防安全责任;
2)开展员工消防安全宣传教育活动,督导员工认真执行安全操作规程,遵守安全用电、用火、用气规定;
3)加强用电、用热、用气设备、设施及压力容器、易燃易爆危险品的安全管理,及时制止特殊工种岗位无证人员上岗操作; 4)确保本责任区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
5)定期开展消防安全自查,发现火灾隐患及时组织整改,重大情况应立即向消防工作归口管理职能部门报告;
6)发生火灾时,组织员工按预案疏散人员,扑救火灾;
7)完成医院确定的其它消防安全工作,接受单位专、兼职消防管理人员的检查和监督。
1.8消防控制室值班员应经消防安全专业培训机构培训合格,并经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技能鉴定机构鉴定合格,获取国家消防行业特有工种职业证后持证上岗,并应履行下列职责:
1)熟悉和掌握消防控制室设备的功能及操作规程,按照规定测试自动消防设施的功能,保障消防控制室设备的正常运行;
2)对火警信号应立即确认,火灾确认后应立即报火警并向消防主管人员报告,随即启动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3)对故障报警信号应及时确认,消防设施故障应及时排除,不能排除的应立即向主管人员或消防安全管理人报告;
4)不间断值守岗位,做好消防控制室的火警、故障和值班记录。
1.9义务或志愿消防队员应从所有员工中以不小于30%的比例选取,应履行下列职责
1)熟悉本单位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和本人在义务或志愿消防队中的职责分工; 2)参加消防业务培训及灭火和应急疏散演练,了解防火知识,掌握灭火与疏散技能,熟练使用灭火器材及消防设施;
3)协助本部门、本岗位负责人做好部门、岗位日常安全防火工作,宣传消防安全常识,督促他人共同遵守;
4)发生火灾时须立即赶赴现场,服从现场指挥,积极参加扑救火灾、疏散人员、救助伤患、保护现场等工作。1.10员工应履行下列职责: 1)参加消防安全教育培训,严格执行消防安全管理制度、规定及安全操作规程; 2)检查本岗位设施、设备、场地的消防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排除并向上级主管报告;
3)熟悉本工作场所灭火器材、消防设施及安全出口的位置,发生火灾时,应及时组织引导人员安全疏散,并参加有组织的初起火灾扑救;
4)指导、督促病人及病人家属遵守医院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制止影响消防安全的行为。
二、消防安全制度和管理
2.1医院应按照消防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健全各类消防安全制度: 1)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频次、培训对象(包括特殊工种及新员工)、培训要求、培训内容、考核办法、情况记录等要点。2)防火巡查和防火检查制度
包括责任部门、责任人和职责、检查和巡查频次、参加人员、检查部位、内容和方法、火灾隐患认定等内容。3)安全疏散设施管理制度
包括安全疏散的各类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责任部门及责任人、安全出口的畅通情况等内容。
4)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
包括值班人员配置、值班纪律、交接班要求、报警处置程序、情况记录等内容。5)消防设施和器材维护管理制度;
包括各类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检查、维护责任部门及责任人、设施器材损坏或失效的处理程序、情况记录等内容。6)火灾隐患整改制度
包括火灾隐患处置和报告程序、整改责任和防范措施、情况记录等内容。7)用火和用电安全管理制度
用火安全管理应明确管理部门、管理范围、动火审批程序、动火现场管理、情况记录等内容;用电安全管理应明确管理部门、管理范围、临时用电审批、电工持证上岗、电工值班及交接班、电气设备消防安全检查等内容。8)易燃易爆危险物品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包括危险物品入库、仓储、领付、使用等环节过程中的防火防爆安全措施等内容。9)义务和志愿消防队管理制度
包括义务和志愿消防队组织形式、人员比例、活动频次、训练要求、情况记录等内容。
10)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演练制度
包括预案制定、责任部门、演练频次、范围、演练情况记录、演练后的小结与评价等有关内容。
11)燃气及电气设备检查管理制度
包括管理部门、管理范围、设备登记、管理、检查与维修、故障处理、情况记录等内容。12)消防安全工作考评奖惩制度
包括考评工作责任部门和考评对象、依据、标准、办法以及奖惩设施情况记录等有关内容。
13)消防安全例会制度
包括会议召集、人员组成、会议频次、议题范围、决定事项、会议记录等要点。14)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管理制度
包括消防安全重点部位名称、位置、管理部门、责任人、管理要求等内容。15)消防档案管理制度
包括消防档案的分类、装订顺序、归档要求、管理要求、管理部门、管理人等内容。
2.2医院应制定下列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 1)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火警处置程序; 2)员工发现火情时的火警处置程序; 3)自动消防系统操作规程; 4)消防广播操作程序; 5)变配电设备操作规程;
6)电气及燃气线路设备安装操作规程; 7)各类医用设备安全使用操作规程; 8)火灾事故处理程序;
9)其他必要的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3医院应定期开展防火检查和防火巡查,防火检查至少每月一次,医院的病房楼、门诊、急诊等场所的防火巡查至少每二小时一次,其他场所的防火巡查至少每日一次,并应加强夜间巡查。
2.3.1防火检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消防车通道、消防水源情况;
2)安全疏散通道、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和安全出口情况; 3)消防安全标志的设置情况和完好、有效情况; 4)灭火器材配置及其有效情况;
5)消防(控制室)值班情况和设施运行、记录情况; 6)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7)重点工种人员及其他员工消防知识的掌握情况; 8)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管理情况; 9)防火巡查落实情况及其记录;
10)火灾隐患的整改以及防范措施的落实情况;
11)易燃易爆危险物品场所防火、防爆和防雷措施的落实情况以及其他重要物资的防火安全情况;
12)其他需要检查的内容。
2.3.2防火巡查应包括下列内容: 1)用火、用电有无违章情况;
2)安全出口、疏散通道是否畅通,有无锁闭;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是否完好;
3)常闭式防火门是否处于关闭状态,防火卷帘下是否堆放物品影响使用; 4)消防设施、器材是否在位、完整有效,消防安全标志是否完好清晰; 5)消防安全重点部位的人员在岗情况; 6)其他消防安全情况。
三、火灾隐患整改
3.1医院应当及时消除火灾隐患。消防安全责任人为火灾隐患整改第一责任人,为火灾隐患的整改提供人员、场地、资金等保障,由消防安全管理人负责组织人员、落实火灾隐患的整改措施,整改完毕,负责整改的部门或人员应逐级上报至消防安全责任人。火灾隐患整改期间,应当采取临时性的防范措施,确保消防安全。
3.2防火检查和巡查时发现下列火灾隐患应当责成相关部门和责任人立即整改: 1)违章使用、存放易燃易爆化学危险物品的;
2)违章使用具有火灾危险性的电热器具、高热灯具等用电器具; 3)违反规定吸烟、乱扔烟头、火柴的; 4)违章动用明火、进行电(气)焊的;
5)安全出口、疏散通道上锁、遮挡、占用,影响疏散的; 6)消火栓、灭火器材被遮挡或挪作他用的; 7)常闭式防火门关闭不严的;
8)消防设施管理、值班人员和防火巡查人员脱岗的; 9)违章关闭消防设施、切断消防电源的。
3.3医院对不能立即改正的火灾隐患,应制定整改方案,明确整改措施、期限和人员。对随时可能引发火灾的隐患或重大火灾隐患,应将危险部位停止使用。
四、消防宣传、教育培训
4.1医院应当通过张贴图画、广播电视、知识竞赛、培训讲座、宣传板报等多种形式,开展经常性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并做好记录。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当每年对员工至少进行一次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对新员工和进入新岗位的员工上岗前应进行一次消防安全培训和教育,并定期组织开展有针对性的消防宣传教育活动,大力宣传消防安全知识和火灾逃生技能。
4.2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必须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并至少每半年进行一次演练,并结合单位实际,不断完善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预案内容包括: 1)组织机构:包括灭火行动组、通讯联络组,疏散引导组、安全防护救护组; 2)报警和接警处置程序;
3)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 4)扑救初起火灾的程序和措施;
5)通讯联络、安全防护救护的程序和措施; 6)善后处置程序和措施。其他医院应当结合本单位实际,参照制定相应的应急方案,至少每年组织一次演练。
五、消防档案管理;
5.1列为消防安全重点单位的医院应建立消防档案,消防档案应包括消防安全基本情况、消防安全管理情况和消防法律文书等。
其他医院应当将本单位的基本概况、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与消防工作有关的材料和记录等统一保管备查。
5.1.1 单位基本情况卷内容及装订顺序:
1)单位基本概况和消防安全重点部位情况;
2)消防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和各级消防安全责任人; 3)消防设施、灭火器材情况;
4)志愿或义务消防队人员及其消防装备配备情况; 5)与消防安全有关的重点工种人员情况; 6)消防产品、防火材料的合格证明材料;
7)消防安全疏散图示、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
5.1.2消防安全管理卷内容及装订顺序: 1)消防安全制度和消防安全操作规程; 2)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记录;
3)消防设施检查、自动消防设施测试、维修保养记录; 4)电气设备检测等记录;
5)火灾隐患及其整改情况记录; 6)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的演练记录; 7)火灾情况记录; 8)消防奖惩情况记录。
5.1.3消防法律文书卷内容及装订顺序:
1)建筑物或者场所的消防审核、验收及消防设计和竣工验收备案抽查等文件资料;
2)公安消防机构填发的各种法律文书。
六、其他
6.1医院应将消防安全管理情况纳入年度考核、评比内容,对消防安全工作中成绩突出的部门和个人,进行表彰奖励。
6.2对未依法履行消防安全职责或违反单位安全管理制度的,依照相关规定进行处理,构成犯罪的,移送司法机关依法处理。
第二篇: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管理标准化建设
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
管理标准化建设指导意见
为大力实施构筑社会消防安全“防火墙”工程,推动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的标准化建设,提高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业务技能,规范消防控制室及建筑消防设施的管理,保障建筑消防设施的完好有效。特提出以下指导意见:
一、完善管理制度规定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应当制定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逻辑关系、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消防水泵启泵流程、消防安全巡查检查制度、消防组织结构图、内部装修消防安全管理规定、消防设施维护管理制度、灭火与应急疏散预案、用火用电管理制度及岗位职责等制度规定。其中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消防报警信号处置程序、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逻辑关系、消防控制室值班制度应在消防控制室醒目位置统一张贴;消防水泵房管理制度、消防水泵启泵流程应在消防水泵房醒目位置统一张贴。
二、规范专项档案建设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建筑应当有建筑竣工图、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设备地址编码对照表、建筑消防设施一览表(含建筑概况、末端试水装置和试水阀位置)、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日常防火巡查记录、设备使用说明书、建筑消防设施检测报告(上一或本)、设备维修检查记录等档案资料。消防控制室应有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日常防火巡查记录和消防控制室操作手册,其中操作手册内应有各类消防设施、器材的使用与维护、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地址编码对照表、建筑消防设施、日常检查巡查内容及与消防控制室有关的制度规定等内容。消防控制室应当根据实际需要配备无线通信设施、灭火器、应急手电筒、简易式呼吸面罩、消火栓扳手、消防斧、逃生绳、公共区域和重要设备机房钥匙等常规处警器材。消防水泵房入口应设置明显标识,并在明显位置张贴疏散指示图、配备常规的维修器材。
三、强化消防设施管理
(一)消防设施状态标识化:一是强化应用和状态标识。消防水泵房及稳压系统应标识水泵类别,标识开关阀门状态,设置配电柜开关状态警示标识,标识报警阀保护区域和水流方向;消防控制室应有明显标识,报警控制器应标识保护区域;水泵接合器应标识使用类别、保护区域;建筑消防设施及消防器材应用文字或图例标明操作使用方法。二是强化警示标识。每一楼层常闭式防火门应设置保持常闭的警示标识,防火卷帘下方应设置请勿堆放物品的警示标识,疏散楼梯应设置保持畅通的警示标识。
(二)设施检查、记录规范化:应建立水泵房、报警阀、稳压系统、防火卷帘、室内消火栓(含消防水带、水枪)、灭火器、消防应急灯具、防火门等建筑设施检查记录卡,详细记录检查时间、检查内容、检查人、存在问题及整改情况等检查情况,落实检查责任。依照有关规定每日进行防火巡查的单位和设有电子巡更系统的单位,应将建筑消防设施巡查部位纳入其中,其他单位建筑消防设施巡查应当每周至少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的单项检查应当每月至少一次,建筑消防设施的联动检查应当每年至少一次。
(三)设施维护、检测经常化。制定维护保养制度,根据使用场所的环境条件和产品的技术性能要求,及时对消防设施进行维护保养和更换,完善维护保养记录,每年对建筑消防设施进行全面检查测试,保存检测报告;实施外包管理的,应当与维护保养单位签定维护保养协议,落实维护保养措施。
四、提高单位人员素质
(一)强化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四个能力”建设
1、强化检查消除火灾隐患能力建设。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会火灾自动报警系统自检、消音、复位、主备电切换,会按规定开展日常巡查,会规范填写《消防控制室值班记录》和《日常防火巡查记录》。
2、强化组织扑救初起火灾能力建设。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会处置火灾报警信号、会报告火警、会启动应急程
序;会操作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及其联动控制功能,会手动或远程启动消防水泵、防排烟设施等消防设备,会利用消防广播或背景音乐系统发布火警信息,会使用灭火器、消火栓等常规灭火器材,会在消防水泵房启动消防水泵,会报告故障情况和排除简单故障。
3、强化组织人员疏散逃生能力建设。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掌握火场逃生自救基本技能,熟悉逃生路线和引导人员疏散程序,会牵头组织人员疏散。
4、强化消防宣传教育培训能力建设。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应当会利用现有消防设施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培训,会组织灭火演练,会讲解消防设施、灭火器材的使用方法,会宣传消防法律法规。
(二)建立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技能考评机制
1、落实持证上岗制度。消防控制室实行24小时专人值班,每班值班人数不得少于2人,应明确主班与副班值班人员,允许副班人员在值班期间实施消防安全检查、巡查,并保证值班人员不得脱岗;值班人员应当经培训合格并持证上岗,2011年底前,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均应当持有“建(构)筑物消防员”职业资格证书。
2、落实考核培训制度。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应结合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的技能要求,制定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技能考核实施方案,明确考核内容、方法及要求,每年组织
开展技能考核,适时开展技能比武。公安机关消防机构要根据消防控制室值班人员操作技能情况组织开展培训,使消防控制室操作人员熟悉消防控制室管理及应急程序,熟悉火灾事故应急处置,熟悉消防控制系统的管理。
(三)深化单位消防安全教育培训
设有消防控制室的单位应当定期开展消防安全教育培训,切实提高单位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使单位员工掌握火灾扑救、疏散逃生和火灾预防的基本方法;要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制定灭火和应急疏散预案,定期开展演练,提高灭火和应急处置能力。
第三篇:标准化管理
试述推进施工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和工作重点
摘要:为实施施工标准化管理,阐明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
关键词:标准化管理;基本思路;技术管理;安全管理;质量管理;生产管理。
工程建设标准化是在工程建设领域,通过制定标准、实施标准和对标准的实施进行监督,从而实现最佳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技术活动。标准化管理是企业管理的基本手段,由于建筑业的特殊性,建筑施工企业,实施标准化管理有一定的困难。市场竞争的全球化对建设施工企业的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施工企业经营活动的项目特征也越来越明显,以项目的管理与运作为核心来重新构建企业的组织机构,提高企业管理与运作项目的实际能力已经成为现代施工企业的共识。对于建筑施工企业来说,天天要跟“现场管理”打交道。现场管理实际上是我们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同时,它也是企业整体管理工作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推进标准化、规范化是对施工现场的最基本管理要求。本文将探讨建筑施工企业面临工程承包国际化的趋势下,在施工现场标准化、规范化管理中,试述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如何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使企业得以提高施工标准化、规范化管理水平,从而提高本企业竞争力。1.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
鉴于标准化管理具有全面、系统的特点,并且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总结完善、持续改进的实际,推进标准化管理的基本思路是具体通过“四册作业卡”来反映。
1.1四册即《标准化管理实施细则》手册,主要是细化标准化管理的相关要求。管理制度是基础,人员配备是保证,现场管理是重点,过程控制是关键,4个标准化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分别制定了 4个标准化《实施细则》,用以指导各项工作的具体开展。一是管理制度的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建章立制,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程序清晰、责任明确、奖罚分明。根据项目的管理特点,建立了 14个方面的管理制度。二是人员配备标准化,在《预控纪要》配齐管理人员的前提下,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内容侧重于人员培训和工作职责。主要包括先培训、后上岗、施工过程中培训计划、部门及个人的工作职责、所在岗位要做什么、怎么做等内容。三是现场管理的标准化,目的在于明确现场管理要做到什么程度,把现场管理工作目标具体化和定量化。主要包括平面布置和大临标准、安全文明工地建设标准、技术工作标准、试验管理标准、商品混凝土使用管理标准、机械设备管理标准、内业资料管理标准、架子队和劳务用工管理标准、现场监控检查标准等内容。四是过程控制标准化,目的在于通过细化分解各个环节的责任而实施全过程的监控。
1.2作业卡即《岗位标准作业卡片》,主要是把标准化管理落实到操作层。以简洁、方便、实用为原则,直接面对操作人员(主要指架子工、电工、电焊工、气焊割工、材料保管员、吊车司机、装载机司机等)制定成了各种方便易携带的《岗位标准作业卡片》,内容主要包括岗位资格标准、工作内容、工作标准、考评标准和考评结果处理标准。要求每一个操作人员随身携带,随时查看,工作前先学标准,操作过程谨遵标准,形成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标准化管理体系。
2.在现场管理和过程控制方面重点推进标准化管理
作为施工单位,一切标准化推进工作都要反映于施工生产,而反映施工生产的标准又主要在现场和过程,所以在标准化体系建立起来后,在推进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的基础上,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现场管理标准化和过程控制标准化两个环节。2.1强化现场管理标准化,确保施工生产有序推进
2.1.1抓现场要素、配备的标准化。适应建设的要求特别是质量控制的要求,坚决摒弃“作坊式 ”生产,坚定地推行工厂化生产、专业化施工、机械化作业。
2.1.2抓技术管理的标准化。坚持把“技术先行”作为施工管理的根本原则,充分认知项目
特性,快速做好测量、试验、现场调查、图纸审核、施工图现场核对等前期技术筹备工作。根据《预控纪要》对优化设计、编制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等提出的大方案,一项一项具体细化,重要方案及时沟通,施工组织设计和作业指导书由“内部专家”审核后实施,确保以最优的方案、最佳的作业指导推进现场施工。
2.1.3抓安全文明标准工地建设。为树立工程建设新形象,在文明施工标牌、安全牌、宣传牌等工地文化建设上加大投入,重要路口均设置指示标,现场人员统一着装,挂牌上岗。2.1.4结合项目特点在现场管理方面寻求创新。实现安全管理标准化,强力打造 “无线理念 ”,所有电力、照明线路均布设暗线,全部采用绝缘塑料外套管埋设于混凝土地坪以下,既延长了使用耐久性,又保证了用电安全性。2.1.5抓架子队的标准化管理,以用工和谐促进施工和谐。首先是杜绝违法分包、以包代管,在用工形式上全部使用以人工费为标准的架子队模式。架子队由项目部负责组建,每个架子队配备一名专职队长、一名技术负责人,并配备专职安全、质量、试验、材料、测量、工班长等人员,劳务工通过有资质的劳务公司派遣或由公司的劳务公司到社会招募。其次是加强对劳务工的考试上岗管理、培训管理、工作纪律管理,确保劳务工的操作技能和标准化施工的正确意识。
2.2强化过程控制标准化,确保施工质量达标创优
过程控制涉及到安全、质量、工期、环保等各个方面,建设质量决定运营安全,从保质量就是保安全的百年大计考虑,质量管理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将其作为过程控制标准化的重点。
2.2.1制定目标,细化标准。为了使施工质量过程控制目标清晰,体系健全,责任明确,根据工程创优的总体要求,制定工程一次成优,确保省优,争创国优的总体目标。
2.2.2培训先行,理念领先。为了使全部管理、技术、操作人员具备工程建设的理念和掌握新的技术要求,重点抓岗前培训和过程培训,采取“走出去,请进来 ”等办法,通过组织学习、多媒体介绍、现场观摩、会议传达、专家座谈等多种形式,并充分借助上级部门组织的教育培训活动,使全体参战人员就标准化施工在理念上更新,管理上创新,技术上革新,工艺上推新有了深刻的认识,对技术规范、作业标准等有了科学严谨的把握。
2.2.3打造样板,典型引路。分阶段打造样板工程,确保每一项工作的开展、每一阶段的主要工作都有典型引路。其次是坚持 “样板引路,数据指导 ”的质量管理原则,严格“试验数据指导施工”,通过室内、室外试验和样板段选定原材料、操作方法,修正相关技术参数,制定工艺流程、作业指导书、内控验收标准,作为全面施工的控制依据。
2.2.4强化措施,以过程控制的标准化保证创优目标的实现,以保证创优推动过程控制标准化工作,使二者互为促进。制定保证创优的组织保证、技术保证、重难点工程施工方法、工艺及保证措施。
2.2.5严格检测,落实标准。强化对工程验收标准的掌握,一切检测标准以数字说话,狠抓工艺参数、验收参数的达标。
2.2.6规范内业,全程追溯。内业是施工过程的书面反映,必须资料齐全、规范完整,才能从文字上对过程控制进行反映。在内业资料标准化管理上做到:形式上与工程保持一致,内容上与施工现场同步,管理上与贯彻质量、环境、职业健康与安全。三标一体化有机结合,明确了分工负责人,定期收集整理存档,采取周检月评的办法进行自查自纠和总结提高,确保内业资料。能体现 “写所做,做所写,记所做 ”的原则,尤其在施工日志、现场自检记录、隐蔽工程验收记录、原材料使用追溯等方面必须在当天及时填写,履行签认手续,当日汇总存档。
2.2.7重视改进,工作闭合。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执行“三检制”,专项检查和平时巡检相结合,未雨绸缪,排查隐患,限时整改,不留死角;在施工的不同阶段评价出相应的检查防范重点,组织专项排查和日常巡查,做到发现问题立即整改,不留隐患。
3.结束语
标准化管理的目标是安全稳定、质量精品、工期合理、环境和谐、技术创新。实现管理制度标准化、人员配备标准化、现场管理标准化、过程控制标准化。才能为建立企业施工技术管理的最佳秩序,获得良好的质量、安全和经济效益。参考文献:
1、施工企业工程建设技术标准化管理规范(JGJ/T198-2010)
2、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规范(GB/T28001-2001)
3、环境管理体系要求及使用指南(GB/T24001-2004/ISO14001:2004)
4、质量管理体系要求(GB/T 9001-2000/ISO9001:2000)
第四篇:标准化管理
标准化管理
一、路基工程 1.1 施工现场
路基施工现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出入口悬挂“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禁止标志。路基施工各个阶段应有明显的分区作业指示标牌,施工区域划分明确,里程桩号清晰、准确。路基坡脚线、边坡线、路缘线平直圆顺。1.2 机械设备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应符合施工组织设计或方案要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状态良好。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禁带病作业。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清洗。1.3 基底处理 1 编制测量控制方案,现场基桩、基 线位置准确,埋设良好,并形成记录。应及时联系相关部门,对管线、电 缆、光缆等进行迁移;无法迁移的,应会同设备管理单位采用防护措施保护。3 路基施工地表土清理与掘除,其清除物应运至指定弃土场堆放。1.4 路基填筑 1 路基填筑应按照试验路确定的 厚度和压实遍数控制,分上料区、碾压区、待检区、成型路基。2 路基填筑必须挂线施工,填料 按网状堆放。做到表面平整、排水良好、边线顺直、边坡顺适。填筑过程中,逐层进行宽度放样,用白灰线标记施工边缘线位置。3 路基填筑期间应完善临时排水 设施,及时修筑边坡临时急流槽和排水沟,保证水路畅通,做到路基表面不积水,边坡不冲刷。4 每层路基填筑及台背回填时均 应设报验牌。台背回填时在构造物背面做出标尺,由下向上进行层位编号。挡墙墙背回填必须与砌筑同步。1.5 滑坡、崩塌、高陡边坡等高风险路基作业应编制专项安全施工方案,安全措施应符合设计要求并经有关单位审批同意后方可施工。施工过程中应设置明显的禁止、警告标志。1.6 爆破作业、滑坡治理、高陡边坡开挖等高风险作业施工时,必须在边界处设置警戒区,树立安全警示标志,并设专人指挥。
1.7 取、弃土场 1 取土场的设置应根据各地段取土性 质、数量并结合路基排水、地形、土质、施工方法、节约用地、环保等,统一规划。取土后的裸露面应按设计采取土地整治或防护措施。取土场的位置、深度、边坡应结合当地土地利用、环保规划进行布置,不得随意取土及在水下取土。取土场、复耕土存放处应设置明示标志。2 严禁向河道内弃渣弃土,弃土堆(场)的位置与高度应保证山体和自身稳定,不得影响附近建筑物、农田、水利、河道、交通和环境等。不能满足时应加设挡护或采取其他措施。弃土堆放处应设置明示标志。
1.8 文明施工 1 现场施工中应有防止大气、噪声(振动)污染、水土保持和其他保护环境卫生的有效措施。2 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12523)的规定,强夯场地与建筑物间应按设计要求采取隔振或防振措施。当强夯施工所产生的震动对邻近建筑物或设备会产生有害影响时,应进行监测。3 施工现场土石方作业应有防止扬尘 措施,裸露场地和集中堆放的土方应考虑覆盖、固化或绿化等措施。4 岩溶地段注浆作业应加强地面 观测,注意环境保护,及时清理浆液污染物。5 易发生机械伤害的场所、施工 现场出入口、坑道及临边处,施工便道与公路、铁路的交叉等危险场所,应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6 桩基施工时,清理输送管、输送泵和其他机械设备的废水、废油等有害物质和其他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水泥搅拌桩、高压旋喷桩施工时,水泥浆液应回收处理,不得直接排放。7 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与施工现场周 围相邻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不得影响周围群众进出通行的道路和正常的活动。
路基挖方施工时,截水沟与路基挖 方开口线之间的原地表植被不许破坏,最大限度地保护自然环境。
二、桥涵工程 2.1 施工现场
桥涵施工现场宜采用封闭式管理。现场出入口悬挂“施工重地,闲人免进”的禁止标志。2.2 机械设备 1 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应符合施工组织 设计或方案要求,质量证明文件齐全、状态良好。现场各类机械设备停放位置应合理规划,分区布置,摆放整齐。设备安全可靠,运转正常,严禁带病作业。施工单位应定期对施工机械(具)设备进行检查维修、保养清洗。2 搅拌机应安装平稳,有接地接零保 护,检修搅拌机人员进入搅拌筒前,应先切断电源,锁好开关箱,专人监护;料斗拌和升起时,料斗下无人工作和行走;清理上料坑时,料斗应采用链条挂扣牢固;料斗保险挂钩使用正常;传动部位有防护罩,作业平台稳固。3 起重机械的使用应符合现行《起重机械安全规程》(GB 6067)的规定,起重作业应做到“十不准”,即:无特种作业操作证不准操作;身体不适不准操作;操作时不准闲聊和打瞌睡;无关人员不准随便进入驾驶室;吊钩不准过人头;作业时不准上车下车;吊物时不准长时间悬空;安全装置不准当开关使用;三个动作不准同时开动;工作时间不准调整机器。2.3 挖孔桩施工
孔口处设高于地面不低于30cm的护圈,孔口四周 1.0m 范围内用砂浆硬化;孔口不得堆集土渣、机具及杂物;孔口四周必须搭设防护围栏,围栏采用钢筋牢固焊制。停止作业时,孔口设置围栏和警告标志牌。尺寸在 50cm 以上的洞口必须设置钢筋防护网,网格间距不得大于 20cm。2 作业人员必须规范佩戴安全防护用 品。孔内应设半圆形防护板,并随挖掘深度逐层下移。3 挖孔时应经常检查孔内有害气体浓度,当CO2 或其他有害气体浓度超过允许值,孔深超过10m或腐殖质土层较厚时,应加强通风。4 井孔内必须搭设应急时使用的安全 绳和软爬梯,并随桩孔深放长至作业面。不得用人工拉绳子运送作业人员和脚踩护壁凸缘上下桩孔。2.4 钻孔桩施工 1 桩机作业区域应平整,有安全防护 措施并设立警示标志,非工作人员未经批准不得入内。2 钻机安装时,机架应垫平,保持稳 定,不得产生位移或沉陷,钻架顶端应用缆风绳对称张拉,地锚牢固。钻机需设工程标示牌,标明所施工桥名、墩台及桩位编号、护筒顶标高、设计桩长及桩底标高等,施工中并做好详细钻孔记录,保留好渣样。3 制浆池、储浆池和沉淀池周围应设 立防护设施和安全警示标志,制浆材料堆放处应有防水、防雨和防风措施,弃渣泥浆应及时外 运,废弃后应回填处理。2.5 基坑施工 1 基坑宜在少雨季节施工。基坑顶面 应在开挖前做好防、排水设施并保证排水措施有效。2 基坑内作业人员有安全立足点,垂 直作业上下有隔离防护;上下设置牢固通畅的专用通道,宽度不小于80cm。
基坑有动载时,坑口边缘与动载间 的安全距离应根据基坑深度、坡度、地质和水文条件及动载大小等情况确定。4 基坑位于现场通道或居民区附近时,应沿边缘设立两道护栏,夜间加设红色标志灯。5 基坑防护设置双横杆钢管防护栏,栏杆柱打入地面深度不少于50cm,防护栏埋设距基坑边缘不能小于50cm,立柱间距不大于3m;当基坑周边采用板桩时,钢管可打在板桩外侧。防护栏应挂设安全警示标志。2.6 模板工程 1 模板不应与脚手架联接,模板拆除 时,应划分作业区,悬挂警示标志,并按规定的拆模程序进行。
拆除区域设置警戒线且专人看护,留有未拆除的悬空模板及模板工程应经过验收手续。3 模板上施工荷载不得超过规定要求,模板上堆料均匀。4 高度在 2m 以上作业处应设置可靠立足点、走道垫板稳固。2.7 跨公路(铁路)桥梁施工
高速公路影响范围封闭防护要有专 项方案,封闭防护必须可靠牢固。跨公路、跨在建铁路的桥梁的施工中,应设置桥下限高架和防撞设备,高速公路设置减速信号标志。2 跨公路、铁路桥梁施工期间必须设置防护棚架和防护网。2.8 文明施工 1 临近居民区施工产生的噪声应符合现行《建筑施工场界噪声界限》(GB 12523)的规定。2 钻孔桩施工应设置泥浆循环系统,防止泥浆外溢污染环境;沉淀池和泥浆池应分开设置,并设置防护栏。3 施工现场应根据需要设置机动车辆 冲洗设施、排水沟及沉淀池,施工污水经处理达标后方可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或河流。4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油及 生活污水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也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5 不得随意占用或破坏与施工现场周围相邻的土地、道路、绿地以及各种公共设施场所;不得影响人们进出通行的道路和正常的活动。
三、预制梁场 3.1 场地选址 施工单位预制场选址与布置要经过多方案比选,按照就近桥梁原则,便于预制梁板架设。同时按照工期计算出占地面积、台座数量、机械配备等,预制场选址与布置经监理单位批准后方可建设。3.2 预制场布局
预制梁场一般不得布置在路基范围内,条件受限时应满足工期和施工组织要求,并报相关建设、监理单位批准。2 预制梁场宜采用砖墙或彩钢板封闭,场内修筑临时排水沟、沉淀池等良好的排水系统,规模较大时设置视频监控系统。区域功能分明,合理划分办公区、生活区、构件加工区、制梁区和存梁区。各类机具设备、模板摆放整齐有序,办公生活区建设可参考项目部办公生活区建设。3 预制场标准化建设的规模,应结合预制梁的数量和预制工期等参数来规定预制场规模和相关设备配备,具体要求: 1)移动式钢筋棚
至少1座
2)台座数量
应与预制时间、数量相匹配,按3片/座·月控制 3)吊装设备 满足起吊吨位需要,至少2台 4)模板数量
不少于台座数量的1/3 5)自动喷淋养护设施 每片梁设喷管不得少于4条,顶部2条侧面各1条;喷管长为:梁体长+lm,喷头间距为0.5m 6)必备的施工辅助设施 横隔板钢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 7)其他施工设备 满足施工需要 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4 预制场出入口应设置洗车台(池),防止运送材料车辆、混凝土罐车等将泥土带进场内。5 桥梁预制场标志标牌
预制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明显标示。吊装作业区、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预制场的制梁、存梁区、构件加工区等各生产区域应设置明显标示。钢筋绑扎区在明显位置应设置标示牌。张拉台座两端应设置指令标志,并设置钢板防护。
正在使用的机械设备,应在易发生机械伤害的场所、施工现场出入口醒目位置悬挂机械操作安全规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规程)。6 预制场所有的电器设备按安全生产管理的要求进行标准化安装,所有穿过施工便道的电线路应采用从硬化地面下预埋管路穿过或架空穿越,埋管标准或架空高度均应满足相关标准要求,设置明显警示和限高标识;采用由满足施工机械设备用电最大负荷要求的变电站供电,电线布设须满足“三相五线制”要求,同时设置250kW柴油发电机组作为备用电源。变压器设置安全距离符合规范规定,临时用电不得私拉乱接,绝缘线不得在地面上拖拉,电缆线不得在水中浸泡。3.3 场地硬化与排水 1 梁板预制场处于黄土、软土或其他不密实地基时,为防止产生不均匀沉降变形而影响梁板预制的质量,应对预制场地采取换填天然砂砾土分层碾压密实,换填厚度应不小于30cm;梁板预制场处于天然砂砾或天然岩层上且厚度较厚时,对场地做好平整即可。2 场内硬化时制梁区、存梁区均应控制纵横坡,形成良好的自排水系统,制梁区每个台座四周在进行硬化时必须预埋蒸汽养生、喷
淋养生管道和排水槽。3 钢筋加工区、集料存放区及混凝土拌和区均须设防雨棚、排水沟,并使用15cm厚C20混凝土硬化,雨天、风天较多地区,应备有足够的防雨篷布。4 预制场应设50cm×50cm砖砌排水沟排放施工废水、养护水、收集雨水并汇人沉淀池,沉淀池设置规格为长4m、宽3m、高lm,污水处理后方能排放。5 预制梁场主要道路、制梁区采用 不低于20cm厚半刚性基层或砂砾垫层+20cm厚C30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硬化处理,存梁区硬化采用C20水泥混凝土,厚度不小于 10cm。3.4 台座建设 1 预制梁的台座强度应满足张拉要求,台座尽量设置于地质较好的地基上;对软土地基的台座基础要进行加固处理,台座两端必须用 C20 以上的片石混凝土扩大基础进行加固,以满足梁板张拉起拱后基础两端的承载力要求。2 底模采用钢板,不得采用混凝土底模,钢板厚度应为 6~8mm,并确保钢板平整、光滑,防止粘结造成底模“蜂窝”、“麻面”。3 预制台座、存梁台座间距应大于 2 倍模板宽度,以便吊装模板。台座要满足不同长度梁板的制作。台座两侧用红油漆标明钢筋间距。4 波纹管、锚具、支座等其它材料必须按相关要求建库保管和加工,做到有物必有区,有区必有牌,做好防锈、防腐、防火、防盗工 作。3.5 存梁区设置 1 梁板预制完成后,移梁前应对 梁板喷涂统一标识和编号,标识内容包括预制时间、施工单位、梁体编号、部位名称等。2 梁板预制完成后,除了加强养 护外,要保证稳固、安全存放,严禁拆模后将梁板(尤其是T梁)无支撑存放,必须设置稳固的支架,防正梁板侧倾。存梁区也应设置相应的防止倾覆的托架及设施。3 用于存梁的枕梁可设在离梁两端面各 50~80cm 处,且不影响梁片吊装的位置,枕梁应适当配筋。4 空心板、箱梁最多存放层数应符合设计文件和相关技术规范要求,设计文件无规定时,空心板叠层不得多于3层,箱梁、T梁不得叠层堆放。支垫材质必须采用橡胶板或方木,且不污染梁底。3.6 梁板养生
场地内必须根据梁片养生时间及台座数量设置足够的梁体养生用的冬季蒸汽养生和夏季自动喷淋设施,喷淋水压加压泵应能保证提供足够的水压,确保梁片的每个部位均能养护到位,尤其是翼缘板底面及横隔板部位。养护用水需进行过滤,避免出现喷嘴堵塞现象,且管道应提前埋入地下。3.7 钢筋加工 1 成品钢筋存放区面积不小于150m应加设防雨棚。成品按不同规格分区堆放,堆高不超过120cm,分区之间留有足够的通道。2 梁板钢筋安装必须设横隔板钢 筋定位架、钢筋骨架定位架、横隔板底模支撑架、钢筋骨架吊装模具等施工辅助设施。3 张拉预应力筋时其周围及两端应设置完善的防护措施和警示标志,非作业人员不得进入张拉作业区域。3.8 机械设备 1 进场机械设备必须满足工程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
大型机械施工现场严格遵守“五个一”制度,即:一机、一人(专职防护)、一本(机械施工日志)、一牌(设备标识牌)、一证(机械操作证)。机械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3 施工现场安装、拆装大型施工 机械时,必须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单位承担,主管人员到场把关。转场时,应有“专项方案、专项检测、专项见证、专项放行、专项检查”。大型施工机械夜间不得安排转场、移机。大型施工机械作业时现场必须有人把关。龙门吊、架桥机、塔吊必须经有关技术监督部门检验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4 机械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作业前,应按设备操作规程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不得酒后上岗或疲劳作业,应严格执行操作规程和相关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
四、钢筋加工场 4.1 场地选址
钢筋加工场地应合理选择设置 地点,宜采用集中加工布置方式,减少二次搬运量,做到加工与施工互不干扰。加工场应实行封闭管理,储存区、加工区、成品区布设合理,设置明显的标志标牌。2 加工场内醒目位置应设置施工平面布置图、安全生产牌、消防保卫牌、管理人员名单及监督电话牌、文明施工牌等标志。3 焊接、切割场所应设置禁止标 志、警告标志,木工加工区应设置禁止烟火标志,安全通道应设置禁止标志,使用氧气、乙炔等易燃易爆场所应设置禁止标志和明示标志,加工场出入口和场内应设置禁止标志和警告标志,用电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易发生火灾场所应设置警告标志,消防器材放置场所应设置提示标志。各作业区应设置分区标识牌。4 机械设备应悬挂机械操作安全 规定公示牌(即安全操作规程)和设备标示牌。5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应 按其检验状态与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
4.2 钢筋加工棚面积必须在 2000m2以上,并配备桁吊或龙门吊,龙门吊必须是由专业厂家生产,使用前须获得有关部门的鉴定,严禁使用自行组装的门吊。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4.3 钢筋加工场应硬化处理并做好排水。地面应用 15cm 厚 C20 混凝土进行硬化,按照其使用功能分为:原材料堆放区、钢筋下料区、加工制作区、半成品堆放区。4.4 在加工制作区应悬挂各号钢筋的大样设计图,标明尺寸、使
用部位,确保下料及加工准确。4.5 各种机械加工设备必须经有关部门检查验收合格后方可使用,并且作好验收合格记录,以备检查。4.6 为满足钢筋加工精确度,推广使用数控钢筋加工设备。4.7 机械加工设备要求 1 进场机械设备必须能满足工程 质量和施工进度要求;安装调试简便,容易操作、维修方便,可靠性高,安全性能好;对环境不会造成污染和破坏,如油、声污染。2 严格遵守持证上岗制度,机械 操作人员必须熟悉本机的构造、性能及保养规程,熟练掌握机械设备的操作规程。3 作业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穿 戴相应劳动保护用品。作业前应进行检查,作业中严格遵守劳动纪律,严格执行相应操作规程和有关的安全规章制度,并做好设备使用、维护、保养记录。4 金属加工工作台应稳固;卷扬 机应安装牢固、稳定,防止受力时位移和倾斜。5 各种气瓶应有标准色,气瓶间距不小于 5m,距明火不小于 10m 且采取隔离措施。气瓶使用或存放符合要求,应有防震圈和防护帽。6 施工现场各类试验设备应定期检查。4.8 起吊钢筋时,下方禁止站人,必须待钢筋降落到地面 1m 以内 方准靠近,就位支撑好方可摘钩。
4.9 人工断料工具必须牢固。切断小于 30cm 的短钢筋,应用钳子夹牢,禁止用手把挟,并在外侧设置防护箱笼罩。
切断小于 30cm 的短钢筋 4.10 钢筋进行防锈处理时,制作区应远离办公生活区。防锈处理采用喷水泥浆,喷(刷)防锈漆等办法。焊接时,有可靠的接地装置,导线绝缘良好。焊接操作时应佩戴防护用品。4.11 加工场内原材料及成品、半成品堆放 1 原材料钢筋存放应采用可移动式工棚,钢筋应垫高堆放要离地 50cm 以上,半成品钢筋构件采用钢筋小支架或方木支垫,下部支点应以保证钢筋不变形为原则。2 已经加工好的钢筋半成品应编 号堆放,在旁边设置钢筋加工标识牌,标明其型号、规格、长度、编号等参数,防止用错。3 各种原材料、半成品或成品应按其检验状态和结果、使用部位等进行标识,并按同类型码放,标识牌应用铁架吊挂安置于醒目处。4.12 文明施工 1 易产生粉尘、有害气体的加工 场、存放场应采取除尘、有害气体净化措施,且远离生活区、居民区,尽量将加工场设于场地下风向。2 施工机械设备产生的废水、废 油及污水应经过处理,不得直接排入河流、湖泊或其他水域中,不得排入饮用水源附近的土地中。3 加工剩余的短小材料及废料要合理回收,充分利用。4 严禁将不易腐化的合成材料、化工原料等擅自埋入地下。
五、材料存放场
5.1 存放场、材料加工场应合理选择设置地点,应尽量靠近使用地点,确保运输及卸料方便。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地方放置。水泥、砂石料等原材料应靠近拌和站放置。5.2 各种材料应分区存放,堆放场地需进行硬化,采用不低于20cm厚半刚性基层或砂砾垫层+20cm厚C20水泥混凝土面层进行硬化处理,且排水设施完善,场内严禁积水。存放场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便于装运。5.3 各种材料进场均有合格证或检验单等质量证明资料。5.4 各种材料的堆放应做到一头齐,一条线。
材料存放 5.5 预制构件的堆放位置要考虑吊装顺序,力求直接装卸就位。5.6 材料储存时应按使用次序分类、分批存放,并按规定做好标识。模板、脚手架等周转材料,宜选择在装卸、取用、整理方便和靠近拟建工程处放置。存放场地应留有足够宽度的通道便于装运及使用。5.7 集料按不同粒径、不同品种分仓存放,不得混堆或交叉堆放,料仓隔墙采用厚度50cm高度3.5m砖墙,砂石材料堆放呈梯形状,做到“条直层平”;不得紧靠隔墙堆放,防止隔墙侧向受压倒塌。5.8 袋装水泥、外加剂必须入库,库房尽量靠近拌和机,地面采用 C15 混凝土硬化,且有防潮措施。水泥按厂家、品种、批号、离地 30cm堆垛,垛高不超过10包,距离墙30cm;散装水泥按不同厂
家、强度、批号分罐保存,罐上必须安装避雷设施。5.9 各集料需分设待检仓和已检合格仓,每个料仓的容量应满足最大单批次混凝土连续施工的需要,并留有一定的余地,同时应满足运输车辆和装载机等作业要求。5.10 金属材料存放
线材存放时应上盖下垫,平放堆垛,注意标牌的保管,避免混淆。钢筋根据进场、加工和使用的先后顺序,按型号、直径、用途分门别类叠放。2 型材存放时应下垫垫木,上覆 防水遮盖物,平行分层堆码,统一放置,并且一端垫木略高。3 堆放钢板及钢杆件时,其高度不得超过 1m。5.11 半成品、成品存放区 1 存放场地应通风良好,有条件宜搭设存储棚库。2 金属、木材及构配件等底部应 按规定垫高,并避免与酸碱等易腐蚀性物质接触。木质材料或易变形材料应平放,不得挤压。成品钢筋构件,不能在5d内使用的,必须整体喷水泥浆做防锈处理。3 板材应存放在仓库或料棚内,不得露天存放。木材应选择干燥、平坦、坚实的场地堆放;选择堆放点应尽可能远离危险品及有明火的地方,并应设置“严禁烟火”的标识和消防设施。4 易于滑落的材料堆放必须捆绑牢固,堆高不得超过 2m。5 材料储存时应按使用、安装次 序进行分类、分批存放,并按规定做好标识,小件(散件)材料及配件宜存放于箱、盒内。
5.12 周转料具存放应随拆、随整、随保养,码放整齐。大模板存放应有可靠的防倾倒措施,不得靠在其他模板或物件上。5.13 装配式构件 1 根据构件的使用先后和吊装顺 序进行堆放,留出适当的通道,不得越堆吊运。2 堆放构件时,应按构件刚度、受力情况等采用合理放置方式,保持稳定。
构件堆放时应放置在垫木上,垫木位置应与吊点相对应;同时应使吊环向上,标志向外。4 水平分层堆放构件时,其堆垛 高度应按构件强度、地面承载力、垫木强度以及堆垛的稳定性而定。大型构件一般以 2 层为宜,不应超过 3 层,构件各层之间应用垫木隔开,且各层垫木应在同一竖直线上。
六、小型预制场布局
6.1 根据小型预制构件特点,预制 场需分生产区、养护区、成品区以及办公区等。各区域的划分用黄油漆隔离标识,并在各个区域设置标识牌,规划合理,交通流畅。6.2 生产区根据合同段设计图纸确 定的预制构件的种类设置生产线,每条生产线必须设置振动台,同时配备小型拌和站1座(尽可能与既有拌和站一起设置)。6.3 养护区采用自动喷淋养护系统 结合土工布覆盖对构件进行养护,确保构件处于湿润状态。混凝土要求覆盖养生 7 天以上。
6.4 成品按不同规格分层堆码。对 于预制块、片(如防护衬砌肋、盖板等)堆码不得超过2层,对于整体式预制件(如缝隙式水沟等)不得超过4层。层间需用土工布隔开,预制件养护期不得堆码存放,以防损伤,运输过程中应轻拿轻放,防止缺边掉角。6.5设备配置 1 小型构件预制可选用振动台振 捣,振动台电机功率应经过现场试验,对振动台的性能进行分析与比选,确定振动台的电动机功率,一般为 1.2KW~1.5KW,振动台数量根据预制构件生产数量确定。
陕西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指南 2 混凝土可由就近大型拌和站集 中供应,若单独设置拌和站,拌和站必须达到四仓式自动计量标准。
6.6模具 1 模板必须使用钢模或高强度塑 料模板,入模前应进行拼缝检查,对拼缝达不到要求的,辅以双面胶或泡沫剂,必须选用优质脱模剂,保证混凝土外观。在周转间隙必须有覆盖措施,防止雨淋、生锈、被污染。2 按照小型预制构件设计尺寸及 要求,由专业生产厂家制作塑料模具的各种钢模母胎。钢模母胎制作完毕后,利用钢模母胎及塑性复合材料批量生产,加工成混凝土小型预制构件的高强度塑性模具,塑性模具的材料为聚丙乙烯、ABS 及部分添加剂经过一定的加工工艺而形成的一种复合材料。
第五篇:消防管理措施
东风(十堰)汽车液压动力有限公司消防管理措施
消防安全管理措施
一、建立防火巡查制度
1.厂内设立消防管理人员,每日对厂内重点防火部位进行巡查。
2.各部门负责人为本处室防火责任人,每日对重点部位进行巡查。
3.重点部位的工作人员,每日对防火安全情况检查一次。
4.保卫工作人员24小时在厂内巡视,发现火情及时报警和扑救。
5.节假日期间,各部门值班人员对部门所属部位进行防火巡查。
6.制止一切违反消防规定的行为。
7.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报告,认真作好巡查记录。
二、消防安全检查制度
1.消防安全领导小组定期(特别是节假日)组织有关部门对全厂进行安全防火检查,并作好检查记录。
2.针对防火安全存在的问题,适时开展消防安全专项检查,对查出的问题,发出隐患整改通知书,制定整改计划,限期整改。
3.厂内举行重大活动时,按照“谁主办、谁负责”的原则,主办单位要对活动场所进行严格的防火安全检查,确保万无一失。
4.各部门积极组织自查和互查活动,并对检查情况及时上报有关领导,对能整改的隐患要立即整改,一时解决不了的,应采取临时措施,并报安技环保室解决。
5.防火安全检查的主要内容有:
(1)防火安全的宣传教育情况
(2)防火安全管理制度的执行情况
(3)电源线路、电器设备安全情况
(4)消防设备、消防器材的维护保养情况
(5)消防通道是否畅通
(6)火灾隐患是否得到及时整改等
三、消防安全教育制度
1.公司安全防火领导小组,认真组织职工学习宣传国家《消防法》,增强员工的消防安全意识。
2.及时传达贯彻消防部门的会议精神,落实措施。
3.宣传和落实公司消防目标责任制,进一步明确责任,增强责任感。
4.防火责任人和消防安全员应经常向所属工作人员进行消防基本知
识的宣传。
5.利用消防宣传日,大力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活动。
6.利用多种形式进行消防安全教育,如讲座、广播、橱窗、黑板报、大幅标语等。
7.新员工入厂要进行到岗的消防安全宣传教育。
四、消防设施维护保养制度
1.公司的消防设施要求,由安全防火领导小组会同有关部门制定。
消防供水、消防通道等公共设施的建设应当与基础设施统一建设。
2.配备的消防设施,由专人加以维护保养,安装的部门不得随意挪
动,严禁任何人、非火警使用消防设施。
3.公司的道路,消防通道应当保障消防车辆通行,不得设置妨碍消
防车辆通行的障碍物,不得堵塞和占用消防通道,或妨碍消防栓的使用。
4.严禁在消防通道上搭建违章建筑。
5.确保楼与楼之间的消防通道畅通无阻,防火门不得上锁。
五、消防器材维护保养制度
1.安技环保室负责消防器材的维修、保养及局部更换。
2.公司对消防器材实行统一配置,根据消防要求,按照部位的特点
配置相应种类的消防设备,并对消防设备登记。
3.消防器材,放在显要固定位置,不得随意挪动,并做到人人都会
使用。
4.严禁非火警使用消防器材,违者按《消防法》给予处罚。
5.根据灭火器的种类、性能,及时换药、充气,保持完好状态。
六、公司消防安全领导小组的任务
1.贯彻消防工作的方针、政策、法令、规章及上级有关消防工作的指示精神。
2.制定防火工作计划,布置、总结防火工作。
3.研究重大火险隐患的整改。
4.监督、检查防火工作。
5.对违反消防法规行为的人,及时进行批评教育,并按有关规定给予处罚。工作突出的应给予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