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环保局关于“创生”工作进展宁a
宜良县“创生”分指挥部创建工作进展情况
国家生态县建设工作是市委、市政府,县委、县政府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是加大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生活质量的重要载体,是服务群众、惠及千家万户的重要民生工程。自2008年开展创建工作以来,在县委、县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县“四创两争”办公室的督促、指导、协调下,各职能部门、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以《宜良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和《宜良县争创国家生态县实施推进方案》为依据,有序推进国家生态县、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现将工作开展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昆明市委、市政府统一布臵要求,我县于2008年启动国家生态县创建工作,力争2012年前创建成国家生态县。在市委、市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县委、县政府领导高度重视,全县上下共同努力,紧紧围绕争创目标,积极开展创建工作。国家生态县建设包含环境质量、环境污染防治、生态保护与建设3个方面22项指标,创建国家生态县的基础和前臵条件是“两个80%”(80%的国家级生态乡镇和80%的生态村),即我县的4镇2乡1街道办事处共111个行政村,在2012年前,必须有6个乡镇创建成国家级生态乡镇,89个行政村创建成市级生态村,才达到申报国家生态县的基本条件。
目前,耿家营乡、马街镇、竹山镇、九乡乡4个乡镇申报国 家级生态乡镇已通过省级考评,上报环保部复核;匡远街道办事处、北古城镇创建云南省生态乡镇,申报材料已通过省级专家评审,待省级专家组实地复核;全县15个行政村通过市级专家组现场复核,按要求整改合格后命名。
二、主要做法
(一)科学制定规划,周密制定方案,强化组织领导,明确工作目标。编制了《宜良县生态县建设规划》,制定了《宜良县争创国家生态县推进实施方案》,成立了“四创两争”工作总指挥部和创建国家生态县分指挥部,明确了目标、任务和要求。年初,县政府与各乡镇签定了目标责任书,进一步明确责任。8月24日由县政府王健副县长组织召开了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推进会,对创建国家生态乡镇和昆明市市级生态村进行认真研究部署。
(二)加大资金投入,完善硬件设施。针对农村垃圾收集处理设施不健全,按照宜发„2011‟8号文件精神,我县县委、县政府决定自2011年起,连续投入三年,县财政每年列支1000万元,由指挥部办公室统筹安排,作为“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中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经费,每新建一个符合“规范标准”的农村生活垃圾房,补助2000元;200户以下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的补助5000元;200-500户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的补助8000元;500户以上建设一个垃圾填埋场的补助费1万元。
(三)突出重点,抓好示范。一是在创建工作中,把重点路段及河流沿线以及集镇所在地村组和人口在1000人以上的村列为重点整治村,集中人力、物力、财力攻坚。二是为有序开展生 态村创建工作,选择匡远街道办事处左营村、马街镇阿本村分别作为坝区和山区的生态村建设示范点,加以打造。并于2011年6月17日召开了宜良县市级生态村创建现场会,充分发挥示范村以点带面的作用。
(四)创新机制,整合资源
县委、县政府做出的“一对一”联村包户重大决策的实施,加快了各村创建市级生态村的步伐。在创建工作中,紧紧抓住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县机关干部“一对一”联村包户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好政策和机遇,积极争取联村包户单位、对口扶贫单位、新农村指导员派出单位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项目支持,共同打造,有效地加快了创建步伐。从6月10日启动“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以来,全县66家单位312名科级以上干部和1341名财政供养人员,对111个村委会86292户农户以及4个非农社区进行对口帮扶。7个乡镇(街道办事处)的干部职工,在本辖区内实行 “一对一”联村包户工作。联村包户单位开展调查活动1362次;开展座谈活动675次;宣传活动481次,发放宣传资料4300份,书籍620本,宣传手册300本;资助物资价值10万余元;资金支持63.52万元;帮扶新建垃圾房(池)296个、卫生厕所158个、垃圾填埋场13个。乡镇进村入户开展调查活动3787次;开展座谈活动5035次;宣传活动4514次,发放宣传资料5900份;资金支持45.5万元;全县各乡镇共新建垃圾房426个、卫生厕所1061个、垃圾填埋场46个。
(五)强化指导督查,推动整改落实。县督查办、县创建办、县创生态办加大指导督促力度,对全县各乡镇(街道办事处)开展了多次大排查和督查指导,根据存在的问题,分步骤、分时段 提出目标任务和要求,下发《整改通知》、《督查通报》、《工作简报》、《立项分解通知》等指导督促文件;9月1日,9月14至16日,县委常委、宣传部长边莹带队,县创建办牵头,县督查办、县环保局、县住建局、县卫生局、县旅文广体局等部门领导和业务骨干,分3次对各乡镇(街道办事处)今年申报的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进行现场巡查督查,重点检查各乡镇、村、组“污水收集处理设施、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卫生厕所建设、村容村貌综合整治”四大重点内容,针对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宜良县“四创两争”工作总指挥部下发了《关于对2011年全县各乡镇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存在问题进行整改的通知》(宜创总指通[2011]3号);为加强对市级生态村等重点工作的跟踪反馈,创建办自8月21日启用企信通对市级生态村等重点工作进行日报和催促、督办、提示。
(六)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一是充分发挥广播、电视、板报、画廊刊登环保政策、环保科普宣传资料的宣传作用。在宜良电视台增设开播“四创两争”栏目,对创建工作进行安排、调研、部署、检查、整改、反馈及乱堆乱扔垃圾、水污染、违法排污、乱停乱放等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进行曝光;利用“六.五”世界环境日发放宣传材料、倡仪书、节能减排小常识、环保宣传袋,开展“小手拉大手”和“致家长的一封信”等宣传活动;在村庄道路书写永久性环保宣传标语,营造创建氛围。二是举行环保知识培训。在村、组干部中开展环保法律、法规培训,增强他们搞好环保工作的主动性、责任心、事业心。三是结合创建内容组织专题活动。在学校举行环保知识讲座、征文比赛、知识竞赛,让学生学习掌握环保理论,参与环保宣传教育。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认识不高,“一对一”联村包户流于形式 对市级生态村创建认识不到位,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推进缓慢。前期忙于创建国家级生态乡镇和省级生态乡镇,未同步统筹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全县今年有54个村要创建成市级生态村,目前仅申报了18个村,其中15个村通过市级专家组现场复核,整改后命名,3个村需重新申报,仅完成2011年目标任务的28%。部分乡镇、村组对创建工作积极性不高,认识不到位,依赖和应复性强,流于形式,乡镇党政主要领导没有把创建工作当“一把手”工程抓落实;以工作忙、资金短缺为理由,不积极开展生态县建设工作,甚至在少数村未开展创建工作,存在侥幸心理;村委、村组两级干部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执行力大打折扣;创建所需一票否决的硬件指标不达标,申报资料不完善;县委、县政府做出的“一对一”联村包户重大决策,多数单位认识不高,满足于形式,“一对一”联村包户作用不明显,“八大整治”工作落实不到位。
(二)争取多方支持不够,整合资源不到位。
上下、部门协调不好,生态县创建难以形成合力。整合资源不到位,新农村、小康村、平安村、新能源建设、扶贫等项目与生态项目结合不好,农村资金使用效果不明显。
(三)示范村建设标准低,示范作用不明显
“创生办”选择匡远街道办事处左营村、马街镇阿本村分别作为坝区和山区的生态村建设示范点,但没有按照昆明市市级生态村创建指标,去加以打造,抓示范点,流于形式,没有彻底打造规范的示范点,深度不够,没有典型,示范点不示范。
(四)宣传不到位,群众知情率低。宣传发动流于形式,宣传氛围不够浓厚,没有广泛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教育,没有组织有关生态村建设培训,生态村建设宣传不深入群众,群众思想没有转变,没有入心、入脑、落后的生活观念没有变化,群众不知道生态村建设内容、建设标准,生态村建设没有具体行动。
(五)主体作用没有发挥,群众没有参加创建工作
生态村创建涉及面宽、基础设施差、工作难度大;事关昆明市生态市的建设,任务重,但我县的创建工作只停留的部门上,好象“创建”和“一对一”只是部门和干部的事,没有发动群众积极参与,群众主体作用没有发挥,市级生态村创建工作非常被动。
(六)各级“等、靠、要”思想严重,工作主动性不强 各级领导认识不够,“等、靠、要” 思想严重,乡镇等部门,部门等县,没有钱不做事,不给钱不做事,不积极开展市级生态村建设。
(七)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
因县、乡镇两级财政困难,村集体经济收入单薄,真正的硬件投入远远不够,加之农民群众自觉参与创建意识不强,生态村建设事不关已,导致村组内的氧化塘、排水管网、垃圾房、卫生厕所等基础设施建设不达标、建设进度缓慢,村内大量无顶、无盖、无门、厕内脏污等不卫生、文明厕所不符合要求的老式厕所未拆除;村民生产生活污水未收集处理,直接向路面、河道内排放;垃圾房、填埋场建设缓慢,部分村、组仍未开展建设,垃圾房选点不好、建设不规范,距村庄过远,没有创新机制和资金来源。
(八)长效机制处于空白,没有创建和管理的机制。村、组干部管理不到位,未建立长效保洁机制,村内脏、乱、差现象突出,体表现在“五堆”不规范、粪堆未出村堆放,村内养殖问题严重,畜禽粪便乱排乱堆乱晒,严重影响和污染村内环境,特别严重的是在河道边、桥头旁还存在垃圾堆。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一)提高认识,将生态县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出。在创建工作中,要紧紧抓住目前正在开展的全县机关干部“一对一”联村包户开展城乡环境综合整治的大好政策和机遇,积极争取联村包户单位、对口扶贫单位、新农村指导员派出单位等对口帮扶单位的资金、项目支持,共同打造,有效地加快了创建步伐。
(二)加强部门协调、整活调合力量
利用创建工作的亮点,扎扎实实把“一对一”帮抚落实到位;其他建设项目要与生态项目相结合,整活农村资金使用。
(三)严格标准、重点打造
(四)广泛宣传发动,注重群众参与
四是加强群众环保意识教育。印制下发了创建倡议书、宣传单、宣传小册子,努力提高群众的环保意识,自觉参与生态村创建,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创建主体作用,引导广大农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不等不靠,用自己的双手建设自己的美好家园。
(五)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建设。
一是大力推进无害化卫生厕所建设工作。严格按照无害化公厕或卫生公厕标准要求,新建或改造现有老旧公厕(卫生公厕建 设要求:厕所有墙、有顶、有门、清洁、无蝇蛆、贮粪池不渗、不漏、密闭有盖)。对不符合要求,没有改造可能的公厕拆除或进行绿化。二是按规范要求完善建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通过采用开凿路面、铺设PVC管、改造沟渠、切沟、引流等方式,对横流不符合要求的污水进行收集处理,确保污水通过集镇氧化塘净化处理达标后回用于农田灌溉;对在村内从事养殖的家户必须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必须对储污池进行加盖密封,确保全部综合利用,对于没有条件建设化粪池的,必须统一地点出村养殖,并加强监管。三是加强垃圾收集处理设施建设力度。按照全县垃圾房和垃圾填埋场的建设标准和要求,加快垃圾房、垃圾填埋场建设进度,尽快投入使用,确保垃圾清运及时。
(六)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强化督查督办。生态乡镇、生态村贵在建设,重在管理,为巩固、保持好已有的创建成果,各村应结合本村实际、找到行之有效的方法。与农户签订了卫生责任状,实行门前“三包”。一是加大卫生清扫保洁工作力度。二是进一步规范村内“五堆”。
(七)强化考核奖惩。县委、县政府把创建工作纳入年终目标管理考核,严肃奖惩;同时出台政策,每创建成功一个项目,县委、县政府适时召开总结表彰会,对措施得当、落实有力、成绩显著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未按时限完成创建任务、影响全县创建工作进程的,县委、县政府将实行问责。
宜良县环境保护局
二〇一一年十月二十四日
第二篇:环保局关于重要工作进展
昭阳区环保局关于重要工作进展
情况的报告
一、污染减排工作情况
根据2011年5月20日昭通市环境保护局下发的《关于印发2011年污染减排重点项目的通知》(昭环通[2011]47号)确定了昭阳区2011年污染减排重点项目为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
根据我局的现场监察及了解情况,现将项目进展情况报告如下:
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立窑生产线现在正在生产,其新建4000吨/日新型干法生产线已开工建设,根据《云南省环保厅关于印发2010升级污染减排重点项目的通知》(云环发[2010]35号)将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列为2010省级污染减排重点项目,要求2010年12月31日前淘汰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立窑生产线1条。根据《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对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申请延期拆除机立窑生产线的意见》(原材[2010]701号),云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委员会同意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完成日产4000吨新型干法水泥熟料生产线建成试生产后关停拆除立窑生产线。2010年12月29日,昭阳区人民政府形成昭通市昭阳区人民政府会议纪要,同意将2011年6月30日
作为昭通得云建材有限责任公司8.8万吨立窑生产线关停的最后期限。目前减排资料已基本收集,并在关停前每个月到企业进行一次污染减排的现场监察。2011年7月1日上午,昭阳区环保局、区经贸局、北闸镇人民政府一行按照区委、区政府要求,对昭通得云建材有限公司1×∮3.2×7m和1×∮2.2×6.5m水泥立窑生产线关闭工作进行了检查。
经检查,昭通得云建材有限公司已经在2011年6月30日按时关闭了两条立窑生产线。
二、逐步取缔“五小企业”的情况
为认真贯彻落实《关于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强环境保护的决定》及有关文件精神,昭阳区环保局加大了对辖区“五小”企业的监察力度,并向违法企业业主宣传环保相关法律、法
根据统计调查,全区共有18家小炼铁,主要分布在2个办事处和7个乡镇,其中太平办事处2家、龙泉办事处2家、小龙洞乡1家、靖安乡2家、永丰镇2家、守望乡7家、乐居乡1家、盘河乡1家,生产工艺采用“电力中频炉”熔炼废旧金属,主要生产半成品铁条、地条钢。18家小炼铁,有11家办理了工商营业执照和税务登记证等相关手续,有7家未提供相关证照,但该7家企业负责人均称已办理或正在办理相关手续。
全区18家小炼铁,建厂时间较早的在2000年就已建成投产,建厂较晚的在2009年开始建设,现已投入生产,18家小炼铁规模大小不一,投资在几十万元到千万元之间。
根据环保相关法律、法规和国家发改委令第40号 《产 规,下发整改通知。
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05年本)》,第三类“钢铁”第9条“生产地条钢、钢锭或连铸坯的工频和中频感应炉”属淘汰类的规定,2009年9月至今,区环保局多次对其进行调查了解,下发《昭阳区环境保护局环境违法行为限期改正通知书》,要求其停止生产。并配合当地乡(镇)党委、政府,加强向企业宣传相关法律、法规,要求企业改正违法行为。
二○一一年十月一日
第三篇:环保局整改工作进展情况汇报-台州环保局
市环保局建章立制整改落实环节评估报告
市环保局党组 2014年9月
根据市委深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统一部署,我局坚决贯彻吴书记上次到我局督导时提出的“领导联系点就是要做示范点,要以更高的标准开展教育实践活动,努力走在前列”的要求,在局党组专题民主生活会召开后,自觉主动抓好整改落实,积极加快建章立制,始终保持高标准、高质量推进教育实践活动,取得了实实在在的成效。简要评估第三环节活动,主要抓了四方面工作:
一、着眼责任落实,制定整改方案
局党组高度重视问题的整改落实,及时分析梳理民主生活会上剖析的问题及原因,两次专题研究整改措施,明确落实整改责任。一是梳理分析问题。结合征集到的797条意见建议,梳理归纳为三类问题:第一类是文山会海、重形式轻落实、超标准、超规格接待等群众反感的四风问题;第二类是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低、执法自由裁量权大等政策制度层面问题;第三类是群众反映强烈的大气污染、水污染等环境质量问题。二是制定整改方案。按照“三句话整改思路”和“四个回应”要求,结合市里“百项整改”和专项整治要求,我们整理出18个整改项目。制定出台了《整改项目责任分解方案》,明确了整改措施和要求、责任领导、责任处室、完成时间。三是强化责任落实。明确局党组书记作为整改工作第一责任人,对整改工作负总责。局活动办制定整改项目挂牌督办栏并在网上公开,实行挂牌销号,完成一项销号一项,及时公布整改进度,督促责任落实。
二、着眼整风,加快建章立制
为集中解决一批群众反感的“四风”问题,我们坚持边整改边加快建章立制,推动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一是聚焦“四风”,推进六项集中行动。制定实施《文风会风治理集中行动工作方案》、《严纪律、正作风、作表率集中行动工作方案》、《领导干部落实工作和生活待遇规定专项检查集中行动工作方案》、《三公经费使用专项检查集中行动工作方案》《整治“庸懒散”集中行动工作方案》、《提能增效集中行动工作方案》等六大集中行动方案,集中整治一批四风问题。目前已经出台会议、文件报批制度,实施会议、文件的精简控量,今年要实现会议、文件数量同比下降15%。已经全面杜绝超标准、超规格接待行为,杜绝公款吃请送礼、杜绝公车私用行为,已向市车改办递交要求车改报告,正在争取尽快落实,全年“三公”经费开支要同比下降50%,上半年已经同比下降54%;已把班子成员办公室腾出一部分改成小会议室。二是围绕管理的规范化制度化,加快建章立制。结合中央八项规定和省委、市委正风肃纪有关规定,已对我局现有工作规则和制度进行全面梳理完善,建立完善会议、公文处理制度,公务接待制度,谈心谈话制度和重点工作督办规则等,做到有章可循,行之有据。三是出台局党组《关于加强作风建设的决定》。为了体现抓作风建设的决心,党组集体研究,决定把加强理论学习、勤下基层调研、治理文山会海、强化工作落实等内容以具体的刚性措施要求写入《决定》,提高 出台《决定》的刚性约束力,有效保障作风建设的深入推进。
三、着眼服务,解决群众反响强烈问题
针对群众反映比较强烈的行政审批服务效率低、执法服务不规范和局部区域环境污染问题,我们采取切实措施加以整改。一是提高审批服务质量。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已经把190项行政权力事项精减到46项,下降75.8%,正在市政府网站上公示,公示结束后马上衔接落实。目前,我局审批项目全部已在行政服务中心网络实行网上审批。加强环评中介机构管理,放开环评市场,规范收费价格,严格落实末位淘汰制,上半年已经对3家机构暂停环评资格,实现环评网上审批,环评审批速度慢问题得到有效整改。二是规范环境执法自由裁量权。已完善细化相关执法标准,环境执法电子处罚平台建设已进入招投标程序,执法信息公开准备工作已经完成。三是解决群众反响强烈的局部环境问题。洪家街道废塑料产业污染、新明半岛小区周边废气污染问题群众反映强烈,我局结合“基层走亲连心解忧”活动,深入一线调查研究,倾听群众意见,帮助沟通协调。目前,已制定解决方案,椒江洪家街道废塑造粒企业列入关闭134家,列入整治23家,目前整治到位10家,年底前将全部关闭、整治到位;新民半岛小区的废弃污染已经启动整治,主要涉及3家废塑造粒企业关闭,目前已经关闭2家,年底前全面整治到位。
四、着眼环境质量,解决突出环境问题
空气恶臭、水环境、土壤污染等突出环境问题,是群众高度关注,也是市里“百项整改”重点项目。我局强化措施抓整 改:一是狠抓“治气”。有效巩固主城区告别化工恶臭整治成果;推进黄岩江口化工区告别恶臭倒计时行动,关停医化企业12家,停产整治9家企业。出台实施加快黄标车淘汰工作方案、奖励补贴政策和限行通告,加大黄标车淘汰力度。上半年市区空气优良率为80.7%,同比上升8.3个百分点,全省排名第二。二是狠抓“治水”。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完成长潭水库隔离网建设50公里。加强重点流域治理,市级河道已全部制定一河一策,“五水共治”走在全省前列。上半年台州市河流交接断面水质考核结果为良好,台州市区考核结果为合格。三是狠抓重点行业整治。完成重点企业关停或整治提升214家,完成率78.7%,上半年排名全省第三。四是狠抓土壤污染整治。委托中国环科院编制台州市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建设方案,已完成国家级土壤污染综合治理示范区申报工作。五是狠抓环境执法监管。组织开展了“零点”行动、大气污染、水环境污染、污水处理厂等一系列专项执法检查,截止8月底,共出动31300余人次,行政处罚645件,处罚金额3499.48万元,移送公安机关案件218件,行政拘留229人,刑事拘留169人,逮捕59人,22人判刑,另有28人通缉在逃,联动执法工作位居全省前列,有效保障群众环境权益。六是“国模”创建和生态市创建有力推进。“国模”创建已经通过环保部专家组的技术评估,正在查漏补缺,争取早日通过现场考核验收。生态市创建正在按照工作方案落实责任,各项工作稳步推进。
五、存在不足和下一步打算 尽管群众路线教育活动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得到了市委、省环保厅和吴蔚荣书记的充分肯定,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学习不平衡问题依然存在。因主观重视程度、工作业务忙碌程度、安排学习时间各有不同,班子成员之间,领导班子中层骨干、基层党员之间,学习不平衡问题始终客观存在。二是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还需进一步加强。虽然我们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加快建章立制,新建并修订完善了系列制度,但离全面实现制度化、规范化管理还有距离。三是整改提高还需持续深化。这一阶段我们按照“三句话整改思路”和“四个回应”要求,集中整改了一批问题。但正风肃纪、解决突出环境问题是一项长期工作,需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地推进。
下一步,要深入贯彻实践群众路线,持续推进整改提高,全面树好环保队伍形象。一是要一以贯之深化学习教育。坚持把思想理论武装贯彻始终,持续深入学习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体会焦裕禄、杭兰英等先进人物、先进事迹的精神内涵,净化心灵、提升自我,进一步提振精气神,强化“教育实践活动有期限,作风建设无尽期”的理念。二是要一如既往持续推进整改提高。盯牢市委“百项整改”涉及环保的3个重点项目,盯牢一些公众关注的、需长抓不懈的整改项目,按照路线图、时间表,发扬钉钉子精神逐项整改落实到位。确保每个整改项目都整改到位,以群众的满意度检验整改成效。三是一抓到底持续深化正风肃纪。要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需要,创新完善并落实好长效化的制度机制。要针对作风问题,不断研究制定各项工作制度、管理制度、考核制度,并注重制度的可操作性和执行刚性,着力提高执行力和服务效率,形成不容变通的硬约束,真正做到抓具体、动真格、见行动、求实效,真正做到用制度管人管事管权。四是一鼓作气扎实推进环保工作。要把教育实践活动的成效转化为推进工作的动力,迎难而上、知难而进,切实肩负起环境保护重任,切实改善全市环境质量,维护全市人民的环境权益。当务之急,要切实抓好“五水共治”,力争挤入全省先进行列;抓好大气治理,确保全市空气优良率达到75%以上;抓好“国模”创建,力争年内通过考核验收。
第四篇:课程创生取向
简述题
1、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取向的基本观点。
根据很多美国课程学者的归纳,课程实施主要有三个基本取向,即“忠实取向”、“相互适应取向”与“课程创生取向”。
忠实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即是忠实地执行课程计划的过程。衡量课程实施成功与否的基本标准是课程实施过程实现预定的课程计划的程度。实现程度高,则课程实施成功;实现程度低,则课程实施失败。取向的基本特征集中体现在其对课程、课程知识、课程变革、教师角色的性质以及研究方法论的认识方面。
相互适应取向认为,课程实施过程是课程计划与班级或学校实践情境在课程目标、内容、方法、组织模式诸方面相互调整、改变与适应的过程。
课程创生取向认为,真正的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教育经验,课程实施本质上是在具体教育情境中创生新的教育经验的过程,既有的课程计划只是供这个经验创生过程选择的工具而已。
2、简述课程实施的三种基本模式。
一、“研究、开发与传播”模式
二、兰德课程变革动因模式
三、课程变革的情境模式
3、简述课程创生取向的特点。
1、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创造的,并且是教师与学生实际体验到的经验,那么这种课程的性质就是地道的经验课程。
2、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知识不是一件产品或一个事件,而是“一个不断前进的过程”。这里,课程知识是一种“人格的建构”。当然,这种“人格的建构”必须既回答个人的标准,又回答外部的标准。
3、课程创生取向认为,课程变革是教师和学生个性的成长与发展过程——思维和行为上的变化,而不是一套设计和实施新课程的组织程序。课程变革包含“真正的重构”:人的思维、感情、价值观都必须变革,而不只是变革课程内容和资料。因此,成功的课程实施(即个性的变革与发展过程)需要接受课程变革参与者的主体性,并给予充分理解。
4、课程创生取向还认为,教师的角色是课程开发者。教师连同其学生成为建构积极的教育经验的主体。课程创生的过程即是教师和学生持续成长的过程。
5、从研究方法论的角度看,持课程创生取向的研究者更倚重“质的研究”。由于研究的目的在于把握教师与学生从事课程创生的真实情况,而不同教育情境中的课程创生迥异,因此,研究者对个案性质的“深度访谈法”倍加青睐。
第五篇:如何创生语文课程内容
如何创生语文课程内容
【摘 要】苏霍姆林斯基说:“如果一个学生只会读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也读不好。”同样,如果一个老师只会教课本,那么他一定连课本都教不好。语文与生活的特殊关系,要求老师能整合生活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那才是追求的目标。否则老师只是在教课文而不是在教语文,而这显然是背离语文课程标准的。
【关键词】整合;创生;语文课程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6)10-0029-02
《人是怎样学习的》一书中说:人在适宜的环境里是会主动地、积极地学习的。老师创造适宜的环境,利用技术开发资源,创生语文课程内容,让学生置身其中投入地学习。这是老师的责任。
一、教师,语文课程的创生者
老师,应该成为语文课程的创生者。专家说,我们很少有教师敢抛开教材内容,自己去创生课程的内容。笔者认为,老师之所以不敢,关键是观念上的束缚,而不仅仅是能力的不足。许多老师从来就没有想过自己也可以编教材。把编教材神圣化,或许无可厚非,因为编教材要有一定的经验积累,能够自编教材的老师,都是相当有才华的,一般老师难望其项背。但是,创生课程内容老师是可以做到的,由于观念没转变,教学只能完全按照已编好的教材讲解,不敢越雷池半步。语文作为母语学科,无处不在,最有条件创生语文课程内容。朱传世老师说:“创生语言课程内容的关键是整合。” 整合的关键是老师能否想到整合的核心。
二、学科整合,创生语文课程内容
朱传世老师介绍语数打通、整合课程内容时,提出了用数学思维学习语文――提取已知条件,用数学逻辑解答问题。张爱民老师举了一个学生写作思考问题:已知,数学试卷3张,语文试卷2张,自然试卷1张,英语试卷2张,求:是否能在当天眼皮打架之前做完?
回答这一问题,实际上就是写一篇作文,这就是非常好的整合案例。
语文阅读与数学计算的整合:语文也是可以“验算”的,如张军老师的语文成语大换算:
(一)日(千)里÷(百)炼成钢=
(一)目十行
验算:1000÷100=10
1.()光()色×心无()用=()折不挠
验算______________
2.()心()意×()肢发达=()姑()婆()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
3.()板()眼 + 不()法门=举()反()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
4.丢()落()+()步登天=()()成群()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
5.()从()德+()鼓作气=()年()载()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
6.推()阻()-接()连()=()言()行()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
7.()体投地×()窍生烟=()令()申()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
8.()石()鸟×退避()舍=()头()臂
验算____________________
现代文阅读信息――先对文章的指向信息进行认定,划定文章的阅读信息区,接着将散见于阅读信息区中的相关信息提炼出来,经过整理、组合将信息串联,最后组成有效答案――这就是现代文阅读对信息进行筛选、提取和整合的全过程。
比如,《我最好的老师》一文进行课文阅读。认定指向信息:怀特森是一个非常有个性的老师,他的教学方法非常特别。这是编者依据题目而增加的语言,在原文中是没有的。而课文的结论:“在他的教导下,我们学会了自己思考,挑战权威的本领。所以他成为我最喜爱、最好的老师。”这其中的情感与事件的理由散见于课文中,分析全归纳到一块,就是结论。对这个结论再论证,从怀特森的角度可以得到这一结论。那么验算一下,从学生的角度去评判,是否还这么认为呢?学生希望获得分数是必定的,但只凭记忆得来的分数,并不一定能提高自己的能力,而通过自己的思考论证,获得了方法,能判定是非、解决问题才是得到了更好的获取分数的本领。从这个角度看,怀特森正是这样的一个老师,也就验证了原先的结论。这就是活用了数学中的验算。
这些都是整合语数、创生课文课程内容的良好开端,给我们的启示是极大的。
三、引入热点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
阅读是个体获取自信的过程,阅读结果的有些差异是很大的,所以不能用老师的阅读去替代学生的阅读。在教学中,老师会问学生读出了作者的什么感情,如果有学生说“急切而又坚定”的感情,老师说:“那就让我们一起读出这种急切而又坚定的感情吧。”这就是用自己和个别学生的阅读结果,去替代全班学生的阅读过程了,其余同学或许还没读出来,可是老师已下令大家抱着结论走了。在生活中,社会热点良莠不齐,而我们又无法像课本一样控制学生读什么,不读什么。学生获取信息的渠道很多,阅读结果只能由个人决定。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何不充分利用当前的良好资源,引导学生去阅读生活,阅读社会呢?我们可以引入当前的热点,如奥运会羽毛球双打被处罚的现象,引导学生去阅读,去思考:为什么有的人认为公平、必须惩罚;而有的人认为不公平,是一种歧视……网上各种贴子,各种声音,就是不同的思维方式,不同观念的交锋,这与我们当前语文统一的答案截然不同,最后的是与非还得由学生大量阅读后自己形成判断,这就是现代学习方式,在语文课堂上是无法进行这样训练的。
四、通过写作整合生活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
以写作为核心整合生活问题与社会问题,最容易创生语文课程内容。社会上的许多问题,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表面看起来都与我们的语文教学无关,可是,要是通过习作实践,社会问题与生活现象就会因为学生的习作思考与习作成果而成为语文的课程内容。例如:世界金融危机与语文教学没有任何联系,可是有些学生却对这个现象提出了自己的疑惑:为什么美国一家银行倒闭会引发全球性的金融危机?这一问就有了契机,老师引导学生去查阅资料,阅读后写出自己的思考,然后在班里交流讨论,于是这一话题就成为语文的课程内容了。
教学实践还可以将家长引进课堂当助教,一个班五六十个学生,就有百位以上的家长,这些家长分布在社会的各行各业中,他们的专业以及他们几十年积累起来的生活经验,是多么富有价值啊。当我们意识到这是语文课程的“金矿”时,确立了“家长助教”作文综合课课题。课题教学程序设计如下:
1.学生商讨请哪位家长来上课(语文口语交际教学)
2.学生写邀请函请家长上课,并邀请老师听课(应用文写作教学)
3.家长上课时,我们该如何表现(口语交际、礼仪教学)
4.课堂内容记录、整理、感想交流(作文教学)
5.课后,写感谢信表示谢意(应用文教学)
6.联系家长到其工作处采访或参观(实践应用口语交际教学)
7.实地考查或采访活动(沟通其他学科的语文综合活动课)
8.写考查报告或采访文章(作文教学)
9.全程记录整理、制作班报(动手操作课即编辑课)
10.学期结束,策划成果展示(策划课)
11.写展示说明和解说词(应用文写作课)
12.广告活动、邀请参观者(广告课)
13.展览活动过程(语文知识实践应用课)
14.写策划活动过程、总结(作文课)
15.向家长汇报全程活动成果(口语交际应用课)
16.家长评价、写亲子作文、感受父母关注(品德课、作文课)
请来家长助教能引出这么多节不同内容的习作课型,写出这么多不同内容的作文来,这多有意思啊!学生作文不只是交给老师看,而且有其他的阅读对象,即要送给家长和相关教师评阅,看完后家长和相关教师都要签字,这对于学生又是多新鲜的事啊!让学生看到作文在生活中的作用,发现自己的作文能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生对写作的感受就会完全不同于以往的训练式作文了。因此,学生对作文的心态在写作实践中改变,作文过程也变得更加有意义了。
日常生活中许许多多的现象,只要学生有好奇心,就可进行实践性调查、访问,整理材料,写出实践性报告,生活问题就可与学生的习作成果同时构成语文的课程内容。例如:孩子与父母顶嘴现象的调查分析,据家长反映,许多孩子到四五年级后,在家里非常爱和长辈顶嘴,这让家长很烦恼,常常向老师诉说这一现象。为了正确认识这个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对这个现象进行调查与分析,通过写作在班里进行讨论。最后,对讨论的结果再进行总结性写作,得出一个比较客观的认识并与父母交流。这样的学习,学生的兴趣远胜于学习课文,比写作课上枯坐着写作文更有效果。
通过写作整合生活问题,创生语文课程内容。我们做得最多,也最有效的是请家长助教,构成多样化的语文课程教学,即请家长进行一次助教活动,可以上出一系列语文综合课,这种做法很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 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2] 美国语文[M].北京:中国妇女出版社,2009.[3] 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北京: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4] 美威廉?H?克伯屈.教学方法原理-教育漫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组稿:黄瑞夷 编辑:胡 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