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0:47:4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

关于进一步改进高等职业院校 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建议

一、改进理由

2008年教育部重新颁布了《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本方案比2004年的方案有一定进步与提高,但还需完善与改进,本方案现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1、没有彻底扭转高校评估中的做假现象,评估所带来的劳民伤财问题仍然突出。评估要尽可能减少学校做假现象,尽可能不增加学校评估本身的支出(教学投入除外)。但实际情况是学校为了评估本身花了不少钱,少则几十万,多则几百万,为评估突击准备评估材料,为评估做假材料现象还很常见。评估所带的弊端与副作用还是太大,因此有必须再次修正评估方案,尽最大努力减少评估的负面作用,充分发挥评估的正面积极作用。这是考察多家高职院校评估情况所作出的结论,举例略。

2、新修订的评估指标体系量化指标少,客观性不强,主观性太大,不同评估组对同一学校进行评估,有可能会产生不同的评估结论,评估结论可比性不强。由于指标的客观性不强,学校不好把握,有时就是瞎指挥,乱建设,很容易产生靠拉关系解决问题的想法,评估为腐败创造了机会。在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的22项关键评估要素中已量化的指标只有2个。一项个是顶岗实习时间,另一个是双证书比例。其实很多指标都可以量化,但却没有量化。因考虑到各省职业教育的差异性,由各省进行量化也可,但实际上各省都很少量化。因此教育部应规定最低指标,各省可在此基础上调整。

3、指标计算随意性大,大有学问可做。指标如何界定没有非常准确的规范与标准,学校操作随意性很强,造成部分高校所报指标水分很大,并不真实。评估专家核查也缺少必要标准与规范,可操作性不强,自然不能否定学校所报数据,直接影响评估指标的现实意义,从而影响评估结论的正确性与科学性。例如,生均设备指标就大有学问可做,旧设备如何计价没有明确规范,具体操作起来学校 1 是尽可能往高处报,以采购价统计,不计折旧,但新旧设备价值有天然之别,教学效果也大不一样,这样统计出来的数据就没有参考性可比性。再又如顶岗实习时间指标,有些学校把学生放在企业后根本就没有实习指导,其实就是工作,而不是顶岗实习,但学校也当作顶岗实习计算顶实习时间。还有校内实训时间也大有学问。比如,一台印刷机安排20个学生实训与安排5个学生实训就大不相同,如果实训总课时为100学时,安排20个学生,每学生实训时间为100/20=5学时,而安排5个学生,每学生实训时间为100/5=20学时,那么每个学生的真正实训时间就相差4倍,教学效果与教学质量当然也大不一样。生均实训时间是技能成长的关键要素。顶岗实习评估指标只是一概而论,不同学校上报数据可能相同但实际教学效果可能是天然之别。

4、评估指标太多,交叉重复性评价。评估指标体系中共有22项关键要素,44项重点考察内容,实际考察内容更多,学校为此准备材料成千上万件。为了评估,材料准备是全面系统而丰富,这是浪费资源,没有必要,完全可以抽样评估,抽取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指标就行了,不必面面具到了。例如:主讲教师指标与教师队伍指标就存在交叉重复,课程建设指标与实践教学指标也存在交叉现象,特色专业更是与其它指标交叉,教学管理也与其它指标有交叉重复评估问题。

5、评估只是对学校整体进行评价,对具体每个专业缺少评估,造成专业发展不均衡,部分专业办学质量很差却得不到体现。例如:有些学校评估达标甚至很优秀,但部分专业办的却不好。而有些学校整体办学水平不是很高,但某个专业却办的很好,在全国名列前矛,影响很大,这在评估中得不到体现。从而会对考生产生误导,也不利于这些专业的发展。

6、评估结论过度利益化。招生是学校的生命线,是学校的财源渠道,办学水平如果与招生挂钩,学校必将努力想办法做评估,甚至造假。故办学水平评估不应过度利益化,不要与学校的前途命运挂钩。但办学条件核查就不同,必须与学校前途命运挂钩,故办学条件就不能搞评估,只能搞行政核查,相当于行政审批。为了扩大高等职业教育规模,短期内办学条件不达标可以允许,但当高等职业教育发展起来后就不能再搞什么过渡期了,新办高职院校必须达标才能办学招生,否则不能颁发办学许可证。

7、重评估轻核查,学校准备材料太多。评估要求准备很多材料,所有材料 2 都要学校准备,不准备就通不过,通不过就不能招生,这是导致学校为评估而忙碌的主要原因。学校为评估而评估,为评估而浪费生命、时间与金钱。有的学校为对付评估收集的教学材料与教学文件可以堆满一屋子,但这些材料真能证明教学质量高吗?往往是形式大于内容,其实很多材料是没什么价值的,也反映不了教学水平的高低,堆积了许多无用的材料。

8、通过评估促进学校建设加强内部管理思路有待考究。教育行政部门通过评估来间接控制学校的管理思路与党的“政事分离、管办分离、扩大高校自治权”原则并不相称,如何管理高校有待进一步讨索,通过行政机关主持的评估来控制教学质量并不符合质量管理的基本原理。

9、评估过程形式化,现场考察变成了领导视察,现场评估成了学校热情接待。通过几天考察就能对学校的教学质量作出准确评价是不可能的。

二、改进意见

根据以上理由提出以下改进意见。

1、制定《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条件核查办法》,重新修订办学条件指标,规定指标界定计算准则,教育行政部门要依职权对高等职业院校进行办学条件核查,核查未通过的学校停止招生,直至核查通过后才能招生。设定办学过渡期,已办院校招生3届后必须符合办学条件,否则不准再招生。新办高职院校必须核查合格才能颁发办学许可证。通过核查的院校每年招生指标根据办学条件指标核算后申报。教育行政部门每年根据学校办学条件指标核算确定各校招生指标。每年核查一次。

2、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只对办学条件合格学校进行,没有通过办学条件核查的学校不能申请评估工作,评估结论只分优秀与良好等级,不设合格等级,通过办学条件核查即认为合格,无需再评估,评估不达标不认定等级。评估结论不影响学生招生指标与政府拨款,只作为办学综合水平参考,可以在政府网上发布,并向学校授牌,有效期两年,两年后收回铭牌。评估由学校申请才能进行,学校不申请教育行政部门不搞强制评估。评估被认定为优秀等级的学校也才可以向教育部申请确认为国家重点高职院校。评估被认定为良好等级的学校也可以同时认定为省重点高职院校。

3、开展专业核查与专业评估工作,专业核查指标参照院校综合办学条件指标确定,已办专业招生3届后其专业办学条件核查未通过的不准该专业招生,新办专业未通过专业核查不准招生,直至核查通过为止。同样,专业评估指标也参照院校综合评估指标确定,评估认定为优秀或良好的专业及对应院校可以在政府网上发布,只用于考生参考,不作为确定专业招生指标的依据。

4、优良评估指标体系要相同,但指标数值可以不同,优秀等级的评估指标值要高于良好等级的评估指标值。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中可以包含办学条件指标,但指标值也应有差异。

5、精简评估指标,要少而精,精而准,易造假的指标不采用,选择有代表性指标的进行评估与核查,指标不用面面具到,同时也可减轻评估工作负担。

6、采用可量化的客观性评估指标,不能量化指标的不采用,规范指标界定工作,制定指标计算界定办法。

7、简化评估材料,不要求学校提交自评报告,不要求学校专为评估准备材料,一切材料与证据由评估组主动收集,评估组不要求提供的材料,学校不应提供。学校不参与评估与核查,不用主动为评估准备材料。学校提供的材料仅限于自有的证明材料。改革评估由学校自己证明自己的作法,实行主要由评估组主动评估的办法,而不是被动审查学校提供的材料。评估组要多向学校教师、学生、用人单位及相关单位进行调查取证。提高评估的主动性与客观性。核查更要主动进行,不能被动式审查材料。

8、改变核查与评估的方法,办学条件核查是行政职责,由教育行政部门专职专业人员进行,人员一般不变动。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是专业化评价,由对应专业的专家进行。办学条件核查与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分开独立进行。逐步建立以核查为重点,以评估为辅助的高职院校教学质量评价系统,最终把教学质量评价交由社会进行,撤消教育行政部门主持的人才培养水平评估工作。办学条件核查不受时间限制,必要时可请专业人员协助,不能交由专家组独立进行。

9、增加做假处罚措施,增加核查异议司法救济措施。评估与核查时发现学校做假(提供虚假材料与证明文件)即否定该项指标,直接判该项为不合格。学校对核查结果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复议及提起行政诉讼,对评估结论有异议可以申请行政仲裁。

10、评估与核查的材料及数据以评估当年为收集期间,以现有在册学生为收集对象,已毕业的学生数据与材料一般不统计。不对未来评估,也不对过去进行评估,只对评估当年教学水平进行评估,只对核查当年的办学条件进行核查。

三、指标与说明

根据以上改进意见,指标修订如下。

(一)、办学条件指标

1、师生比:(保留)后勤、专职行政及教辅人员不计为教师人数。学生指校内在册学生数,不包括校外实习生。也可改用“教师年平均课时数”指标取代,教师平均课时数=学年总课时/任课教师总数。本学年未任课教师不计入,兼职教师不计入,本指标小于450为合格。本指标属重要指标,对教学质量起关键作用。

2、生均教学行政用房面积:(保留)

3、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保留)

4、生均图书:(保留)重要指标,包括“生均图书价值”和“生均图书册数”两项指标。

5、双师教师比例:(新增)=双师教师数/教师总数。双师教师指具有在企业一线工作两年以上的并具有教师资格证及相应职业资格证的教师。实习时间不计为工作时间,一线工作与工作时间主要通过人事档案认定或用工程师系列证书证明,也可通过企业单位工作证明并加社保证明、工资证明或个税证明之一来认定。本指标属师资评价综合指标,对职业技能教学质量与职业能力培养起重要作用。本指标属重要招标。研究生比例:(删除)本指标一般都能满足,也意义不大,没必要考察。可用“双师教师比例”取代。“双师教师比例”比“研究生比例”更为重要。

6、生均占地面积:(保留)

7、年生均投入:(新增)=年度常规支出/在册学生总数。列出常规支出范围,包括助学金、学生活动支出、教师工资、教学费用、办公费用等,但固定资产投入不计入。在册学生包括校外顶岗实习生与校内学生。

8、平均工资比:(新增)=校年平均工资/当地年平均工资。统一工资计算口径,工资包括各项津贴、补贴等工资性收入,但要扣除个税。当地平均工资以学 校所在地级市统计局公布的平均工资为准。教师工资水平影响教师的工作积极性与稳定性,直接影响教学质量与办学水平。

9、高级职称教师比例:(保留)

10、生均实训实验实习室面积:(保留)重要指标。以上10项指标全部合格才能通过核查。

(二)、人才培养水平评估指标

1、部分办学条件指标。优秀等级与良好等级其指标值一定要有差别。可选“师生比、生均图书、双师教师比例、生均教学科研设备值、年生均投入”这5项指标用于评估。

2、生均实习实训时间:(新增)包括“顶岗实习时间”和“校内实训时间”,指学生独立实习时间,对于多人共一个岗位或多人共一台机器的实习要折算每生实训时间,实训课程开课时数并不一定等于每生实训时间。顶岗实习是指专业对口的有独立岗位有教师指导的实习,不符合以上标准的都不计为顶岗实习。本指标对学生技能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属职业技能核心指标。属教学过程指标。

3、双证书比例:(保留)=高级工证数/毕业生数。属一般指标,有一定现实意义。也可采用职业资格证通过率表示。职业资格证一定要与专业相对应,并属高级工及以上等级,否则不计入。本指标只对本年度进行统计。

4、就业率:(保留)=就业学生数/毕业生数。属一般指标。反映专业设置与社会需求的结合度,也在一定程序上体现教学效果。就业学生数以劳动合同或就业协议认定。本指标只对本年度进行统计。

5、用人单位满意度:(新增)由评估组向学生所在就业单位或实习单位发出调查书。调查用人单位对学生的满意度。属教学效果的综合评价指标。

6、通过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新增)属教学质量管理评价指标。

7、计算机一级证通过率:(新增)属教学效果指标,反映学生基础技能素质。本指标只对当年毕业生进行统计。

8、英语二级证(PETS2)通过率:(新增)属教学效果指标,反映学生基本素质。本指标只对当年毕业生进行统计。

9、生均校企合作企业数:(新增)=合作企业数/学生总数。反映学校校企合 6 作情况,校企合作以校企合作合同为依据认定。

10、学生数:(新增)优良高职院校应具备一定的规模。

以上共计14项评估指标。分别设置优秀与良好等级指标值,任何一项未达标就不能认定相应等级。

撤消条件:只要出现一项,就撤消授予的资格,收回铭牌,并在政府网上公布。

1、ISO9000质量体系认证证书被注销或到期。

2、违规招生、虚假宣传、欺骗学生的。

3、违规办学,社会影响恶劣的。

以上所有指标值各省可以在最低要求上进行调整,但指标值统计与界定办法不得变更。教育部对各指标界定与计算办法随时提供咨询与补充规定。

中等职业学校可以参照实施,但指标值要调整。

注:核查指办学条件核查,评估指人才培养水平评估。

2010-1-22 7

第二篇:2012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1.新一轮评估的全称是什么?作用是什么?

答:(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2)促进学校科学定位、特色发展、提高质量。

2.新一轮评估的核心是什么?

答: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有哪几条? 答:(1)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性和紧迫性;(2)加强素质教育,强化职业道德,明确培养目标;(3)服务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以就业为导向,加快专业改革与建设;(4)加大课程建设与改革的力度,增强学生的职业能力;(5)大力推进工学结合,突出实践能力培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6)校企合作,加强实训、实习基地建设;(7)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8)加强教学评估,完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9)切实加强领导,规范管理,保证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4.新一轮评估的目的是什么?

答:随着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要求的不断提高,高等职业院校必须加快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满足经济社会发展对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需要。

5.新一轮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这次评估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引导高职院校按照高等职业教育发展的方向进行改革与建设,引导学校把注意力集中到内涵建设上来,引导学校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实现“目标评估向过程评估转变”、“硬件建设评估向软件建设评估转变”、“被动评估向主动评估转变”;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并有效地发挥作用,完善多元化的外部质量保障体系。通过评估,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基础能力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和管理模式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办学机制,创建办学特色,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6.新一轮评估对学院发展的意义是什么?

答:(1)有利于我们更好总结办学经验,丰富办学特色。近年来,我们大力推进改革和建设,取得了较好的成绩,但是没有能系统地去进行总结,也没有

很好地思考我们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有哪些?今后如何更好地、可持续地发展?评建工作的开展,将会促进学院教学和管理工作上档次、教学质量上水平,也有利于我们认真总结经验,进一步深化改革、激发活力、提升内涵、丰富特色、增强核心竞争力。

(2)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近年来,学院大力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取得了很多标志性成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清醒地看到,许多新的教育理念还没有深入人心,不少改革的成果还没有真正让学生得益,而且改革本身还存在一个完善与推广的过程。迎接新一轮评估,本身就是一个强化学习,深刻认识高等职业教育规律的过程。通过评估提高素质成为应有之义,更何况评建工作为我们每个人都搭建了展示自己才能的平台。因此,评建工作的开展,有利于我们全面深化、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尤其是促进中青年教师不断提高;有利于我们坚持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高职教育。

(3)有利于我们不断提升管理水平,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虽然新一轮评估不给学校定级(是优秀,还是良好、合格),评估的结论只分为“通过”和“暂缓通过”。但是,一方面通过评估,我们要给专家留一个好印象,为我院顺利进入教育部、财政部即将启动的新一轮高职院校建设工程奠定基础;另一方面,通过专家组的“诊断”和“开方”,能够帮助我们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主要原因,推进学院更好更快发展。

7.新一轮评估工作的基本任务是什么?

答:(1)诊断。根据《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指标体系》和相关文件要求,依托《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围绕影响院校人才培养质量的关键因素,被评院校必须做出实事求是的自我评判,总结自己的成功经验,发现自己的特色亮点,找准存在的问题,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对策措施;评估专家组通过对被评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的分析,辅以现场考察,对被评院校的人才培养工作的主要方面进行分析,对其人才培养工作的现状做出客观、科学的评判,发现或发掘被评估院校的成功经验、创新之处、特色亮点;发现被评估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并分析产生的原因,提出针对性的改进意见和建议。

(2)推广。被评院校要在校内总结推广不同院系、专业、教师创造的新鲜的教改经验和教学质量保证的成功做法;评估专家组要总结推广评估中发现的改革创新和特色鲜明、成果显著的先进办学经验,特别是校企融合、工学结合、产学研一体的人才培养的成功做法;总结推广被评院校建立健全校内质量保障体系并有效运行的成功经验。

(3)创新。学校自评和专家组评估都要带着问题,边评估、边研究、边总结、边完善,创新评估的方法、手段,完善评估的标准和程序,提高评估工作水平和公信度。

8.新一轮评估的原则是什么?

答:(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原则。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原则。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原则。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原则。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科学诊断,做出实事求是的评价,更要分析问题的成因,开出“处方”,为学校的改革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分类指导原则。根据不同高职院校办学定位和办学目标以及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开展评估工作,指导各高职院校通过评估实现自己的办学目标,形成自己的办学特色。

(6)科学与效率原则。客观、科学、民主、公正,简化工作程序,减轻学校负担,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7)评建成效与政策激励相结合原则。对于在评估过程中领导重视、认识到位、参与积极、评建成效明显的院校在省示范性高等职业院校建设、教学建设项目评审、招生信息发布中给予政策激励;对于评建成效不理想的学校,省教育厅将通过限制招生规模、暂停教学建设项目申报等手段督促参评院校尽快改善人才培养工作。

9.新一轮评估的方法有哪些?

答:这次评估主要采取“平台分析+现场考察”的方法。专家组进校前对《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数据进行(分析)预审,提出初步分析意见,确定现场考察重点,并将预审意见发给专家组长。现场考察的主要方式是听取学校人才培养工作情况汇报、实地考察(重点考察实验、实习、实训的硬件与软件;产学合作、工学结合进展情况)、专业剖析、说课、深度访谈、查阅原始资料等。

10.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有哪些?

答:新一轮评估指标体系的内容涉及7个方面的22个要素。具体是:

(1)领导作用。1.1)学校事业发展规划;1.2)办学目标与定位;1.3)对人才培养重视程度;1.4)校园稳定。

(2)师资队伍。2.1)专任教师;2.2)兼职教师。

(3)课程建设。3.1)课程内容;3.2)教学方法手段;3.3)主讲教师;3.4)教学资料。

(4)实践教学。4.1)顶岗实习;4.2)实践教学课程体系设计;4.3)教学管理;4.4)实践教学条件;4.5)双证书获取。

(5)特色专业建设。5.1)特色。

(6)教学管理。6.1)管理规范;6.2)学生管理;6.3)质量监控。

(7)社会评价。7.1)生源;7.2)就业;7.3)社会服务。

11.新一轮评估关注的基本要点有哪些?

答:(1)基本办学条件;(2)双师素质比例;(3)双师结构;(4)专业带头人;(5)剖析专业;(6)说课。

12.新一轮评估为什么要建设《状态数据采集平台》?

答:《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新评估方案》的核心和基础。各高职院校依据《新评估方案》和《评估实施细则》开展评估,是建立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相关数据的真实性和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不仅具体展现了各高等职业院校办学概况、教学状态、人才培养工作水平和办学特色,也记录了各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发展轨迹,更重要的是揭示了学校发展趋势和存在问题。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是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是学校实现管理科学化、现代化、规范化的需要,是深化改革、强化特色、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实现又好又快发展的需要。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教育行政部门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实施宏观管理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建立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重要保证。

《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高职院校要逐步做到信息公开,教学状态数据要逐步向社会公布,接受社会监督。

13.《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建设有哪些要求?

答:(1)明确目标。各高职院校按照教育部要求尽快建设好、管理好、应用好《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根据各自的特点,进一步开发、完善《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功能,逐步做到向社会开放;最终实现教职工满意、校领导满意、省级教育行政部门满意、教育部满意、社会有关各方满意。

(2)落实到位。各高职院校根据教育部《新评估方案》的具体要求,把《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列为学校办学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加以落实。

(3)加强培训。各校应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领会相关文件精神,积极宣传《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对学校改革和发展的重要意义,统一全体教职工的思想认识。

(4)及时准确。各校要从提高质量的高度,本着诚实守信的态度,实事求是地采集填报原始数据,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信息的原始性、即时性、独立性、写实性和公开性,实现信息源头到校级平台的直接对接。要健全专业、课程、项目、教职工等代码体系,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的规范有序和健康发展。

(5)健全机制。各校要建立健全《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管理和奖惩制度,建立从数据产生源头和一线岗位进行信息采集填报的运行机制;建立信息采集责任制,明确每一位教职工都是每条信息源头的具体责任人,并落实学校总体汇总责任人,做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所有信息的源头,均来自于信息发生人或信息发生地,确保《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原始性和独立性。

(6)逐步公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上的相关信息应通过校园网等途径在校内公开,并向教育部、省教育厅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专家组开放浏览权限。同时应根据教育部、省教育厅的统一部署,逐步向社会公开《状态数据采集平台》,接受社会的监督。

14.《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对职业教育提高质量有哪些要求?

答:把提高质量作为重点。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推进教育教学改革。实行工学结合、校企合作、顶岗实习的人才培养模式。坚持学校教育与职业培训并举,全日制与非全日制并重。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和实训基地建设,提升职业教育基础能力。制定职业学校基本办学标准。完善符合职业教育特点的教师资格标准和专业技术职务(职称)评聘办法。开展职业技能竞赛。

第三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范文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

教师说课活动要求

学校教务处和有关教学系部:

请学校按照专家组抽选(或者按照要求推荐)的教师和课程,通知有关任课教师做好说课的相应准备,并确定3名以上学校同行教师与评估专家一起参与说课活动。

1、说课一般采用“整门课+单元课”的模式。每门课程说课教师陈述20分钟,其中,用10~15分钟时间介绍课程的整体设计,其余时间结合专家指定(或者任课教师按照专家要求自选)的某一教学单元的具体教学内容介绍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手段。

说课教师应该充分运用各种辅助手段,例如利用多媒体课件效率高、信息量大的特点,在限定时间内向同行和专家把所任课程说清楚。

2、课程的整体设计介绍中,应该包括:

课程的性质与作用(准确把握本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目标中的定位与课程目标),课程设计的理念与思路,学生基础和特点分析,课程教学内容的选取和组织安排,教学模式及教学方法手段,课程对教学条件(师资、设施、环境及教学资源)的要求等。

3、教学单元说课,要结合课程单元具体教学内容介绍教学模式的思路,讲清如何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方法、手段。

4、说课前,教师应将说案、课程标准、授课计划、学生用参考教材(或学习过程主要参考资料)等提供给专家;说课过程中或说课后,教师应将教案(或讲稿)、助学多媒体课件等展示给专家和同行。

5、任课教师说课陈述之后,学校同行教师质询问题,说课教师简要回答,主要研讨课程和教学的设计问题(不研讨课程中业务和技术的细节);然后评估专家与参与说课活动的教师共同研讨课程的改革和建设问题。

6、教师说课活动的目的和说课活动的要求可以参考河北省“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评估教师说课活动要点(供参考)”和《高职高专教育评估手册》中的“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评估教师说课活动要点(供参考)”。

7、请将本说课活动要求印发给说课教师。学校根据课程的性质及说课需要,安排说课地点和环境条件。其他教师旁听说课活动由学校安排。

2011年5月

第四篇: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基本知识问答

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基本知识问答

1、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以下简称评估)的目的和意义是什么?

答:开展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旨在促进高等职业院校加强内涵建设,深化校企合作、产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推动教育行政部门完善对高等职业院校的宏观管理,逐步形成以学校为核心、教育行政部门为引导、社会参与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促进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持续、稳定、健康发展。

2、评估的指导思想是什么?

答:按照“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发展道路”的办学要求,坚持“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方针,切实落实《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06〕16号),保证高等职业教育基本教学质量,促进院校形成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机制。

3、评估的基本原则是什么?

答:1)学校自评与专家评估相结合。以学校自评为基础,专家评估相配合,建立和完善学校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

2)静态与动态相结合。既要考察人才培养效果,又要注重人才培养工作过程,还要关注学校发展潜力。

3)全面了解与重点考察相结合。既要把握人才培养工作全局,又要抓住关键要素进行重点考察。

4)评价与引导相结合。既要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做出判断,更要为学校的改革与发展提出建设性思路与办法。

5)客观、科学、民主、公正,提高工作效率,不影响学校正常教学秩序。

6)不向评估学校收取评估费用。

4、评估的方针是什么?

答: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

5、评估的程序是什么?

答:1)学校自评。

(1)组织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相关评估文件,准确理解《评估方案》的基本精神,掌握各评估指标及关键评估要素的内涵与标准,以及学校特色或创新项目要求;(2)填写《采集平台》,并收集整理相应的支撑材料;(3)回顾总结学校教育教学改革与建设管理发展的成果、经验和特色,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研究解决的对策,制订整改的方案和措施。(4)组织校内专家和干部、教师,按评估指标体系的关键评估要素进行自评,填写《自评结果汇总表》。(5)在民主讨论的基础上,由学校党政领导审定,最终形成学校的《自评报告》。

2)提交、公布资料。按要求向省教育厅提交自评报告和《采集平台》数据;并于专家组进校前30天在校园网上对社会公布自评报告、《采集平台》最新数据、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学校发展规划、特色专业建设规划等。

3)专家评估。

(1)查阅资料。主要查阅重点考察内容的原始资料;(2)实地察看。有针对性地对办学条件、教风学风、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观察;(3)听教师说课。说课教师由专家选定,原则上每所学校不少于6名;(4)深度访谈。访谈对象包括学校领导、中层干部、教职工、学生等,每位专家访谈2至3名。(5)召开座谈会。专家将根据需要就特色专业建设等有关问题召开教师和学生座谈会。

(6)专业剖析。由专家组和学校共同确定两个特色专业,进行重点剖析。(7)指标评定。在专家个人汇报和充分民主讨论的基础上,专家对22个关键要素是否通过进行表决,若某关键要素未获半数“通过”即为“暂缓通过”,若关键要素中“暂缓通过”的项目大于、等于5项,则评估结论即为“暂缓通过”。

4)确定结论。专家组的结论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予以审定、公布,并将评估结论(包括专家组评估考察意见)及时反馈给学校

5)学校整改。学校根据评估意见制定整改方案,认真组织实施,并于半年后向省高职评估委员会秘书处提交《学校评估整改报告》。

6、自评报告由哪些部分组成?

答:自评报告(不超过10000字)一般可由以下几部分组成:(1)学校概况(沿革与现状);(2)自我评估(包括在改革、建设、管理、发展总体上取得的成果和自评结果);(3)特色专业的简要说明;(4)存在的主要问题;(5)整改方案、思路及措施。

7、教师说课的内容要点包括哪些?

答:1)该课程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所起的作用;2)该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所进行的取舍、整合等改革情况;3)该课程的主要教学方法和手段;4)该课程实践教学内容和环节;5)该课程实验、实训室建设方案;6)该课程实验、实训项目的确定;7)该课程实验、实训所需的仪器设备;8)该课程多媒体课件的建设状况;9)该课程的师资队伍状况;10)该课程的教学效果及以后的改革思路。

8.评估中着重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什么?

答:评估工作关注的基本要点是三个“符合度”,即学校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符合社会、学生需要和国家规定的程度;学校实际工作状态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学校人才培养结果(毕业生)符合学校确定的培养目标和质量标准的程度。

9.高职教育的定位是什么?

答: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需要的高技能人才为目标,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10.今后一段时期,高职教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答:一是要以制造业为重点加速培养高技能型紧缺人才,这是当前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二是要大力培养发展现代服务业需要的高技能人才,这是今后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一项重点工作。三是要高度重视为农业现代化培养高素质人才,这是高等职业教育责无旁贷的历史责任。

11.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答:以培养高等技术性专门人才为根本任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的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和培养方案,毕业生应具有基础理论知识适度、技术应用能力强、知识面较宽、素质高等特点;以“应用”为主旨和特征构建课程和教学内容体系;实践教学的主要目的是培养学生的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计划中占有较大比重;“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是提高高职高专教育教学质量的关键;学校与社会用人部门结合、师生与实践劳动者结合、理论与实践结合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

12.产学研结合的途径有哪些?

答:第一,大力推进校企合作,实现“双赢”和共同发展;第二,积极实施“双证书”制度,大力培养学生的职业技能;第三,大力加强实训基地建设;第四,积极开展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

13.什么是“双证书”制度?

答:“双证书”制度是指毕业生不仅有学历证书,还有至少一种职业资格证书。职业资格证书不仅指劳动部门的技术工人系列证书,也指人事部门的技术系列的职业资格证书,同时还包括其他部委及一些知名企业的职业资格证书。获取“双证书”的人数应达到毕业生的80%。

14.高等职业院校教师应如何做好实践教学工作?

答:制订教学计划要做到理论与实践、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相结合,能力培养要贯穿教学全过程。实践教学在高职高专的教学计划中应占有较大比重,要及时吸收科学技术和社会发展的最新成果,要改革实验教学内容,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增加实训、实践的时间和内容,减少演示性、验证性实验,增加工艺性、设计性、综合性实验,实训课程可单独设置,以使学生掌握从事专业领域实际工作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实践教学一般不低于教学活动总学时的 50%。

15.高职教育发展、改革的关键是什么?

答:关键是要科学准确定位,明确发展方向,理清工作思路。一是要明确办学方向和树立科学质量观;二是要找准自己的定位区间和发展空间。

16.进行专业改革,要注意哪些问题?

答:一是要考虑专业设置要与当前经济发展需要紧密结合,纠正不考虑社会需求,而按照现有教师来设置专业的做法和只考虑专业建设的成本的做法;二是专业建设要体现高职特色,可以对口一家企业、行业,也可以与企业、行业建立长期稳定合作关系,增强人才培养的适应性;三是对就业不好的专业要及时调整方向,按照市场需要进行合理的转型,可以与其他专业联合培养复合型人才。

17.特色专业指什么?

答:特色是指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积淀形成的,本校特有的,优于其他学校的独特优质风貌。特色应当对优化人才培养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作用大,效果显著。特色有一定的稳定性并应在社会上有一定影响得到公认。特色专业是指在建设目

标、培养模式、课程体系与教学内容、实践教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师资队伍、社会服务等方面有明显特色的专业。

18.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哪些方面?

答:高职教育的特色内涵主要应当体现在以下方面:(1)办学指导思想要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走产学结合之路;(2)专业设置要以人才市场需求变化为导向,适时调整专业结构和培养方案;(3)课程体系要以培养技术应用能力和职业技能为主线;(4)素质教育要贯穿于人才培养工作的始终,并要以职业素质教育为核心;(5)围绕培养目标的实现,建设结构合理、双师素质、专兼结合的师资队伍;建立满足实践能力、职业技能培养要求的校内外实训基地和实践训练体系;(6)建立以培养技术应用性人才为目标的教学质量保证与监控体系;(7)建立以就业率、社会诚信度为主要杠杆的产学合作、多元投入、优胜劣汰机制。

第五篇: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

附件3 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操作规程

(试行)

为进一步规范我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根据«教育部关于印发‹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方案›的通知»(教高„2008‟5号)及«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实施细则»(以下简称«实施细则»),制定«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操作规程»。

一、参评院校操作规程

(一)认真学习

组织干部、教师认真学习教育部和省有关评估文件、领导讲话精神,准确理解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新方案的指导思想,掌握其实质内涵。特别要认识到新评估方案推行«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以下简称«状态数据采集平台»)的作用与意义。

(二)«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开放准备

参评院校要根据«浙江省‹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基本要求»,建立«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常态建设机制。在保证数据采集的原始性、即时性、独立性、写实性的前提下,做好常态数据平台上报与开放准备。

(三)申请评估

凡符合«实施细则»所规定评估申请条件的院校,可向省教育

下载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改进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工作评估的建议(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