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ISO9001-2015版-新版程序文件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2015版 目的
对已发生的不合格或不期望发生的情况应采取纠正措施,以实现持续改进。2 范围
适用于本公司对已发生不合格所采取改进措施的控制。3 职责
3.1 工程部是本程序的归口部门,负责改进措施的跟踪与验证。
3.2 各部门负责做好本部门改进措施,配合工程部实施全公司性改进措施的实施。4 工作程序
4.1 工程部根据情况定期对产品不合格报告和顾客的意见(包括顾客抱怨)等与产品有关的不合格内容进行分析,对影响重大或反复出现的不合格,填写“整改通知单”,通知责任部门。
4.2 责任部门接到整改通知单通知单后,制定改进措施实施计划,内容包括:消除不合格原因的具体办法、步骤、负责人和完成期限等,改进措施计划报主管副总经理批准。
4.3 责任部门负责实施改进措施并记录实施过程及结果。
4.4 工程部负责对改进措施的实施效果进行验证。对于确实有效果的改进作永久性更改,对效果不理想的应重新制定措施直到满意为止。并负责将改进措施的有关信息提交管理评审。
4.5 内审、管理评审中发现的不合格,由综合部负责组织跟踪验证。4.6 采取改进措施,应权衡利益、风险与成本。5 记录
5.1 JL-13.3.1-2-01 整改通知单
第二篇: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1目的
规定持续改进活动的程序,使得改进活动卓有成效 2范围
适用于围绕顾客满意为宗旨的持续改进涉及公司的所有领域、过程和活动 3职责
3.1行政部负责持续改进活动的程序化管理,保存持续改进记录。
3.2各职能部门制定持续改进措施;副总经理评审管辖部门的持续改进措施。3.3管理者代表和总经理决策采纳和实施持续改进的措施。4流程图 见附件 5内容
5.1持续改进所包含如下的基本内容
* 提高劳动生产率方面(设备、工艺、技能、技术)的建议。* 提高工效方面的建议。* 降低能耗方面的建议。
* 生产场地、设备、工作通道平面布置的改善;环境保护。* 计划外的停机的原因、时间累计及对应措施。(因设备故障而产生的停机时间)。* 工艺改进,设备改进。
* 环境保护、工作氛围方面的建议。* 报废、返工和返修的原因。* 过程均值偏离控制目标值。* 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不良质量的成本。* 过多的搬运和贮存。
* 造成产品或材料报废的关键过程。* 临界测量系统能力。
* 体系、文件、策划方面的建议。* 顾客反馈,如抱怨、投诉等。5.2持续改进活动所应用的技术 * 统计技术。* 设备效率。* 价值分析。* 测量系统分析。* 防错的各种方法。
5.3拟出持续改进项目建议
5.3.1行政部负责分发《持续改进建议表》。
5.3.2各部门主管根据管理中的情况,提出持续改进项目建议,填写《持续改进建议表》。5.3.3公司级持续改进项目由行政部负责填写《持续改进建议表》。
5.3.4在工作的任何时间,本公司的所有员工,如有持续改进的项目或建议,均可随时填写《持续改进建议表》。完成以后交给本部门的负责人,也可直接交与行政部。行政部将改进信息在适当的范围组织评审以确定持续改进的可行性与价值。5.4 组织评审
5.4.1各部门负责人审批本部门持续改进的项目或建议。5.4.2副总经理负责批准各部门的持续改进的项目或建议。
5.4.3公司级持续改进项目由行政部负责组织相关部门进行评审。
5.4.4跨部门的持续改进建议,涉及到技术、质量、管理、成本由行政部视所涉及的部门、分层次组织相关部门和负责人进行评审。
5.4.5行政部组织管理者代表或总经理进行评估,或进行拨款批准;由总经理决定实施 5.5采纳和实施
5.5.1评审结论,决定采纳的改进措施,交行政部统一管理。
5.5.2各部门内部的持续改进项目评审结论,决定采纳的改进措施,由各部门主管研究可行性后审批,并组织本部门人员进行改进活动。5.6验证
5.6.1部门内部的改进项目,由部门负责人组织人员进行验证。
5.6.2跨部门的改进项目,由行政部、管理者代表组织人员进行验证。5.7 推广应用
5.7.1经推广应用的改进项目,由行政部组织相关部门书面汇总,使其标准化、规范化 5.7.2取得明显效果的改进项目的部门和人员,由总经理给予表彰奖励。
5.7.3行政部负责收集持续改进项目实施和验证、及标准化文件,列入适当的体系、技术文件。
6相关记录
持续改进建议表 7附件 流程图
持续改进“是质量管理体系的管理原则和基础,贯穿整个GB/T19001标准的始终。”8.5.1持续改进“是对这种循环的改进活动提出的总体要求。
一、持续改进应是永恒的追求
质量改进是质量管理的一部分,它致力于增强满足质量要求的能力。
持续改进总体业绩是每一个组织永恒的追求。管理者应不断主动寻求对组织的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的改进,而不是等出现了问题才去寻找改进的机会。改进的范围可以从渐进的、日常的持续改进,直至战略突破性改进项目,组织应建立一个过程来识别和管理改进活动。改进的结果可能导致组织对产品或过程的更改,直至对质量管理体系进行修正或对组织进行调整。
持续改进是一种习惯。尤其是渐进的持续改进,并不是非得要干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才能获得成功,从小事做起,而且坚定不移,乐此不疲,直到让做好小事成为每一个员工良好的习惯,便具备了GB/T19001标准要求的员工的素质。
二、持续改进的组织
标准要求组织应利用质量方针、质量目标、审核结果、数据分析、纠正和预防措施及管理评审,持续改进质量管理体系的有效性。
1.对持续改进要求的理解
1)利用质量方针中持续改进的承诺和质量目标可追求的目的,或随市场竞争的变化和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进展,通过评审更新、实施新的质量方针、质量目标,营造全体员工持续改进质量体系有效性的氛围,并为过程的评价确定准则,为改进活动确定应该达到的要求;
2)通过内部审核和外部审核,发现体系存在的不合格和薄弱环节,采取措施予以改进;
3)通过数据分析,寻求改进的机会。在数据分析中,应特别注意顾客要求变化的趋势、市场走向以及同行业竞争对手的发展水平,以便适时改进产品特性和质量管理体系,增强顾客满意的能力;
4)利用体系、产品和过程的有关信息,从提高产品质量水平、过程控制能力和质量管理体系有效性出发,识别质量管理体系规定的不完善、不全面、不尽科学之处,实施纠正措施防止不合格再次发生,实施预防措施防止不合格发生;
5)开展管理评审,对体系适宜性、充分性和有效性进行改进。
2.持续改进的含义
1)持续改进的定义: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
2)持续改进的内涵:或针对当前不满意(合格水平)的现状,或针对已发生的不合格,或针对潜在的不合格制定改进目标和寻求改进机会的持续的过程。
3)持续改进的思路:使用监视和测量,审核发现和审核结论、数据分析、管理评审或其他方法(如自我评定结果),其结果通常导致纠正措施或预防措施。
4)持续改进的对象:改善产品特征、过程有效性和效率,诸如减少计划外的停工时间,缩短生产周期,改进工艺或工作流程,减少报废、返工和返修比率,压缩控制界限,减少不良的质量成本,改善顾客满意程度,优化企业经营管理等,从而增进顾客满意而开展的活动。
5)持续改进的目的:增加顾客满意的机会。
6)持续改进的意义:持续改进组织的产品质量,服务过程和质量管理体系过程,是市场经济的客观要求,同时也是组织自身生存和发展的客观需要,所以说,持续改进组织的总体绩效是组织的一个永恒的目标。
3.持续改进的两条基本途径
持续改进是:”增强满足要求的能力的循环活动":所谓循环活动就是反复进行的经常性的活动。对过程进行持续改进有两条基本途径:
1)突破性项目,即对现有过程进行修改和改进,或实施新过程。它们通常由日常之外的职能的小组来实施;
2)由组织内人员对现有过程进行渐进的持续改进活动。
4.持续改进的管理
为了有助于确保组织的未来并使顾客满意,管理者应当创造一种文化,以使组织内的员工都能积极参与寻求过程、活动和产品性能的改进机会。
为了使组织内员工积极参与,最高管理者应当营造一种环境来分配权限,从而使员工都得到授权并接受各自的职责,以识别组织业绩的改进机会。通过下述活动可以做到这一点:
1)确定人员、项目和组织的目标;
2)与竞争对手的业绩和最佳做法进行水平对比;
3)确立建议制度,包括管理者对改进及时做出反应;
4)对改进的成就给予承认和奖励。
三.持续改进的方法
突破性项目。突破性项目通常包括对现有过程的再设计,并应包括:
1)确定改进项目的目标和框架;
2)对现有过程的分析并认清变更的机会;
3)确定并策划过程改进;
4)对过程的改进进行验证和确认;
5)对已完成的改进做出评价,包括吸取教训。
突破性项目应以有效和高效的方式按照项目管理方法来管理。这方面可研究国际标准ISO 10006:1997《质量管理项目管理质量指南》。过程更改完成之后,新的项目计划应当为过程的持续管理奠定基础。
2.渐进的持续改进。即日常的改进工作,通常由在岗位的员工完成,不需成立跨职能的临时工作组。这些员工又是提供渐进的持续改进信息的最佳来源,并常常参加QC小组这样的工作组。组织对于渐进的、持续的过程改进活动也要进行控制,以便了解改进的效果。参与改进的员工应被授予相应的权限,并应得到与改进有关的技术支持和必需的资源。
为使员工参与改进活动并提高他们的参与意识,管理者应考虑以下活动:
1)成立改进小组,并由组员选出组长;
2)允许员工对他们的工作场所进行控制和改进;
3)将培养员工的知识、经验和技能作为整个质量管理活动的组成部分。
3.持续改进的工作流程。不论是突破性项目还是渐进式的持续改进,其工作顺序一般是:
1)明确改进的原因:识别过程中存在的问题,选择改进的区域,并记录改进的原因;
2)评价目前状况:评价现有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收集数据并进行分析,以便发现那类问题最常发生;选择特定问题并确定改进目标;
3)分析:识别并验证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
4)确定可能解决问题的办法:寻求解决问题的各种方案。选择并实施最的解决问题的方案,即选择并实施能消除产生问题的根本原因以防止其再发生的解决办法;
5)评价效果:确认问题及其产生根源已经消除或其影响已经减少,解决办法已产生了作用,并实现了改进的目标;
6)实施新的解决办法并规范化:用改进后的过程代替老过程,从而防止了问题及其根本原因的再次发生;
7)针对已完成的改进措施,评价过程的有效性和效率:对改进项目的有效性和效率做出评价,并考虑在组织的其他地方使用这种解决办法。
改进过程应重复于遗留问题,以及用于为进一步改进过程制定目标和解决办法。
四.持续改进的工具
持续改进的支持性工具很多,关键在于因地制宜,灵活运用调查表等新、老七种工具、价值分析、水平对比法等
第三篇:ISO9001供应商管理程序文件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程序文件
供应商评价和采购管理程序
编制:
版
号: 审核: 编制日期:
批准: 生效日期: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目的
对采购过程及供方进行评价和控制,确保所采购的产品符合规定要求。范围
(1)标准品。(2)加工品 3 权责
3.1 销售部:负责下达客户订购的货品 3.2 采购部:负责物资的采购实施 3.3品质部:负责对物资采购的验收标准的制定及采购回物资的验证和标识
3.4物流部:负责对采购物的收发和管理 3.5仓 库:负责对在库品的管理 4 工作程序: 5.1供应商的调查
5.1.1采购部门根据公司销售部的需求向有意向的供应商发出《供应商评鉴表》。
5.1.2收集各相关供应商的“调查表”后进行分析筛选,与本公司需要的供应商洽谈。
5.1.3必要时企业由供应、质检、技术等部门组织相关人员去供应商处进行实地考核调查。
5.1.4根据供应商的资料或实地考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并作好记录。5.2供应商的评价
5.2.1依据供应商提供的资料、考查情况或“样品”检测或试验记录进行全面分析。
5.2.2质量体系的要求
从供应商的生产设施、技术力量、质量管理体系、检测装置、质量控制及产品的实际情况、生产、交货能力、服务态度进行综合评价。
5.2.3根据初选的供应商的数次送货、质量、价格、交付、售后服务等情况来确定合格的供应商 5.3供应商的选择
5.3.1质管部对供应商的来料每次均要进行检验或试验,并填写《材料检验记录》。
5.3.2依据供应商的产品验证记录及交期和售后服务情况,从中确定选择合格的供应商。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5.3.3经过调查分析、评价后,由供销部建立起《合格供应商名册》做为长期稳定的供应商。
5.3.4企业对各主要的合格供应商同时应保持两家或两家以上,以利于公司生产和发展。5.4供应商的辅导
5.4.1为了实现组织质量方针和质量目标,满足产品或顾客要求,本着互利互惠的原则,对那些提供主要产品或特殊产品的重点供应商的产品质量应进行监视和控制。
5.4.2根据有关记录,如某种原材料的供应商的产品连续三次都不合格时,应通知供应商限期改进,否则,从《合格供应商名册》删除。
5.4.3本着对供应商互利互惠的原则,品质部、采购部应对供应商进行分析,必要时组织有关人员去供方进行实地辅导和协助其改进。
5.4.4如因各种原因,供应商物资超过三次(一季度)不合格且又无改进效果时,应把该供方从《合格供应商名册》中删除,并通知其相关部门。5.5采购资料
严格按照我司产品目录的技术参数进行采购。5.6采购计划
5.6.1采购计划是根据销售成交订单进行严格采购的
5.6.2采购计划应清楚地说明采购物资的要求,包括:名称、规格、型号、数量、计量单位、等级、质量要求或技术说明、时限等。5.7采购合同
5.7.1对所采购的重要物资,企业应与合格供方签定采购合同,并双方单位加盖公章后生效 5.8采购产品的验证
5.8.1对所采购的物资及材料,企业应进行验证,并由品质部进行验证工作。
5.8.2如验证合格后进行标识、入库。如不合格时,由品质部与供应商联系调换、返工等方法处理,如仍然达不到公司质量要求,由采购部负责退货。
5.9采购管理
5.9.1交货期管理:采购人员依照需求单位指定的交货日期与供方接洽交货日期。
5.9.2催货管理:采购人员与供方协商定案后的交货日期为基准,依照需求单位之状况进行跟催,掌握交货情形,若无法交货则重新与供方协调交货日,再进行催货。
[键入文字] [键入文字]
5.9.3交货期变动: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确认后,供方遭遇不可抗拒之天灾或其它因素无法如期交货时,采购与销售部门及供方重新协调交货期,并于采购订单或采购合同上做注明。
5.9.4价格管理:采购人员依照材料、规格、交货期、数量及过去采购记录经询价、比价、议价后,在可接受的合理范围内,经主管领导核准后,即可向供方进行采购。5.10采购作业程序
5.10.1采购文件的接收:采购人员接获客户成交订货单。
5.10.2 询价作业:采购人员接受成交订单后,向供应咨询价格及货期。5.10.3比价作业:询价作业后,如可能的话需二家以上的供方提供报价,以利比价作业进行,并选择品质、成本、交货期、售后服务等符合公司要求之供方。
5.10.4议价作业:数量货金额交大的产品需与供应商进行议价。5.10.5订购作业:询价、比价结束后向供应商正式下达采购订单。
5.10.6订单变更:已发出的采购单有取消或内容更改情形发生时,应由销售部人员在原销售订单上写明变更内容、日期并由总经理或部门主管签字交由采购部进行变更。
6. 相关文件 合格供应商名册(FR-08-03)供应商评鉴表(FR-08-05)采购订单
[键入文字]
第四篇:税务局程序文件持续改进控制程序
持续改进控制程序目的对本局质量管理体系持续改进的过程与活动加以确定并实施管理,确保税务管理、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的工作质量的不断改善,以使我局税收执法水平及服务社会的能力得以全面提高。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持续改进过程的管理。职责
3.1 局长负责监督和管理持续改进的全过程,并为改进活动提供必要的人、财、物等资源。
3.2 管理者代表负责组织开展日常的持续改进活动。
3.3 各有关部门负责具体落实本部门质量管理的持续改进工作。
3.4 全体工作人员应本着高度的主人翁的责任感积极投身到本局的质量管理活动中,并有责任和义务提出质量改进的意见和建议。4 工作程序
4.1 质量体系改进的信息来源
4.1.1 来自外部的信息包括:
a)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要求;
b)上级机关的要求;
c)纳税人的要求、意见及投诉;
d)其它相关部门的反馈信息;
4.1.2 来自内部的信息包括:
a)各部门自我评价结果; b)税务管理、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运行质量状况及运行记录; c)不合格报告及过程测量结果; d)数据分析的输出; f)内审报告和管理评审输出; g)有关质量体系记录; h)工作人员的建议等。
4.2 质量改进信息的收集:
4.2.1 办公室、人事监察科、综合业务科、税收评估科负责收集、整理来自上级机关、纳税人及相关部门的信息。
4.2.2 人事监察科负责收集、整理服务质量信息。
4.2.3 管理者代表负责收集、整理有关质量管理体系运行的信息。
4.2.4 各部门负责收集、整理本部门的质量信息。
4.3 改进建议的提出与评价
4.3.1 全体工作人员根据岗位工作特点和质量活动状况,积极参与改进活动,为实现持续改进做出努力。
4.3.2 在相关部门信息的收集、整理过程中,寻找改进的机会,并把改进活动作为一项日常管理工作。
4.3.3 各部门及工作人员都应对业务过程的改善或过程的优化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包括采取改进措施建议,在没有书面建议的情况下,由部门负责人根据工作人员提出的口头建议进行记录,填写“持续改进建议表”,经提出人确认后提交管理者代表。
4.3.4 管理者代表根据提出的建议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其进行分析与评价,并报局长批准后决定:
a)采用、立即实施;
b)采用、暂缓实施;
c)未采用、待调查。
4.4 改进措施的编制与实施
4.4.1 经研究决定,“采用、立即实施”的改进建议,由管理者代表指定专人负责,编制改进措施计划,内容包括;
a)改进项目名称;
b)改进措施及活动顺序的安排;
c)实施部门和负责人;
d)完成期限及验证方法和验证人员等。
4.4.2 改进措施计划涉及到重大税务管理、税收评估和检查业务的流程、资00源配置或组织结构、人员的调整时,报局长批准后执行。
4.4.3 改进措施计划由管理者代表审核报分管局长审批后执行。
4.4.4 改进计划的实施由该项目负责人组织按改进计划的要求实施。
4.4.5 改进计划完成后,由该项目负责人通知部门领导与管理者代表(或其委托人)进行效果验证。
4.4.6 验证人员对实施效果进行验证评价,并报管理者代表确认后由综合业务科负责归档保存相关记录。
4.4.7 对成功的改进措施,需纳入质量管理体系的,按《文件控制程序》执行。
4.4.8 对决定“采用、暂缓实施”的改进建议,由管理者代表汇总后,输入管理评审。
4.4.9 对“未采用、待调查”的建议由综合业务科汇总复评后保存。
4.5 持续改进的管理
4.5.1 局领导要积极营造一个全员参与持续质量改进的良好氛围,充分发挥每一位工作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
4.5.2 局领导根据工作人员提出的改进建议和采用情况给予适当奖励,并作为评价工作人员的能力和业绩的主要依据之一。
4.5.3 持续改进的日常工作由综合业务科负责,并做好收集相关记录的工作。
4.6 经局长确认为:“采用、暂缓实施”的改进项目,作为新的改进目标建议,输入管理评审,可确定为下一个PDCA循环的预定改进项目。
4.7 管理评审对已实现的改进项目,通过对所产生的效益和效率的数据分析,评价改进效果。
4.8 本程序涉及的质量记录按《记录控制程序》的要求实施管理。5相关文件
《文件控制程序》
《记录控制程序》
《管理评审控制程序》
6质量记录
持续改进建议表
第五篇:TS16949-8501持续改进程序
上海圣禄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修改状态: 页 码:
QG/SL-QP8501-2003 A/0 第 1 页
共 2 页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目的:
通过在公司各部门贯彻实施全面持续改进,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和生产率,降低成本,向顾客提供满意的产品和服务。2 适用范围:
本程序适用于公司生产、经营和服务全过程的持续改进活动。3 引用标准和文件:
无 4 定义
持续改进 :为了追求不断提高的目标而采取的改进活动 5 职责:
5.1 公司持续改进活动,由总经理及管理者代表直接领导进行。
5.2 品质部负责归口管理、汇总并组织验证评价持续改进方案实施效果。
5.3 工程部、装备部、生管课、财务部、资材课、业务部、品质部、人力部和各车间分别按各自的职责范围负责制订持续改进计划,并组织实施。5.4 管理者代表负责审批持续改进计划。6 程序:
6.1 持续改进是在所有经营过程和支持服务领域中,从有益于所有顾客的角度实施全面的持续改进思想体系,在质量、服务、供货信誉,成本或价格方面作持续改进。6.1.1各相关部门每年应制订的持续改进计划作为工厂业务计划的一部分。6.1.2当过程显示稳定和达到可接受的能力和性能时,工程部/生管课/财务部/品质部/业务部/装备部/资材课/人力部/各车间应制定优先化的持续改进项目计划,以改进那些已表明稳定,具有可接收的能力和性能的过程。
6.1.3 确保将持续改进的思想扩展到产品特性方面,尤其是以特殊特性为最优先。
对于用计数数据评价的特性,持续改进是指过程的不断完善,追求零缺陷,以确保始终满足要求。
对于用计量数据评价的产品特性和过程参数,持续改进是指按目标值优化特性和参数,减少其变差。6.1.4 计划审批
各职能部门将各自的持续改进项目计划报品质部,由品质部组织有关部门综合平衡,汇编后报管理者代表审批。
6.2 各部门和车间从以下方面考虑(不局限于),制定和实施持续改进方案,例如: 计划外的停机时间
设备安装、模具更换及机器调整时间 过长的生产周期 现有场地的增值使用 产品质量波动大 人力和材料的浪费
上海圣禄汽车配件制造有限公司
文件编号: 修改状态: 页 码:
QG/SL-QP8501-2003 A/0 第 2 页
共 2 页
持续改进管理程序
不良质量成本
过多的搬迁和贮存 产品交付可靠性 环境保护 价格 物流链
最优化库存量
测量系统能力接近最低值
过长的检验和试验周期
6.2.11 公司质量计划应包括持续改进计划。6.3 持续改进技术
6.3.1 各部门可适当采用下列措施和方法用于持续改进: 过程能力指数(Cp、Cpk); FMEA 8D方法 控制图; 故障停机率; 库存量; 适时供货; 服务响应时间; 质量成本; 防错等。6.4 总结 / 验证
6.4.1 有持续改进计划的部门和车间,应根据计划记录各自的持续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并进行分析,作出书面评价报告,提交品质部。
6.4.2 品质部负责组织有关部门验证、评价各有关部门和车间持续改进方案的实施效果并作出结论,编写“持续改进评价报告”报管理者代表批准,并提交管理评审。6.5 存档
品质部负责将持续改进方案及实施效果的验证、评价记录按QG/SL-QP4202-2003《记录控制程序》存档。7 记录表式
《持续改进项目计划》
《持续改进汇总表》
《持续改进评价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