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卫生院健康教育产后访视
新生儿家庭访视
一、目的
定期对新生儿进行健康检查,宣传科学育儿知识,指导家长做好新生儿喂养、护理和疾病预防,并早期发现异常和疾病,及时处理和转诊。降低新生儿患病率和死亡率,促进新生儿健康成长。
二、服务对象
辖区内居住的新生儿
三、指导内容
(1)居住环境:新生儿卧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流通,阳光充足。室内温度在22~26℃为宜,湿度适宜。
(2)母乳喂养:观察和评估母乳喂养的体位、新生儿含接姿势和吸吮情况等,鼓励纯母乳喂养。对吸吮力弱的早产儿,可将母亲的乳汁挤在杯中,用滴管喂养;喂养前母亲可洗手后将手指放入新生儿口中,刺激和促进吸吮反射的建立,以便主动吸吮乳头。
(3)护理:衣着宽松,质地柔软,保持皮肤清洁。脐带未脱落前,每天用75%的酒精擦拭脐部一次,保持脐部干燥清洁。若有头部血肿、口炎或鹅口疮、皮肤皱褶处潮红或糜烂,给予针对性指导。对生理性黄疸、生理性体重下降、“马牙”、“螳螂嘴”、乳房肿胀、假月经等现象无需特殊处理。早产儿应注意保暖,在换尿布时注意先将尿布加温,必要时可放入成人怀中,直接贴紧成人皮肤保暖。
(4)疾病预防:注意并保持家庭卫生,接触新生儿前要洗手,减少探视,家人患有呼吸道感染时要戴口罩,以避免交叉感染。生后数天开始补充维生素D,足月儿每日口服400IU,早产儿每日口服800IU。未接种卡介苗和第1剂乙肝疫苗的新生儿,提醒家长尽快补种。未接受新生儿疾病筛查的新生儿,告知家长到具备筛查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补筛。有吸氧治疗史的早产儿,在生后4~6周或矫正胎龄32周转诊到开展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筛查的指定医院开始进行眼底病变筛查。
(5)伤害预防:注意喂养姿势、喂养后的体位,预防乳汁吸入和窒息。保暖时避免烫伤,预防意外伤害的发生。
(6)促进母婴交流:母亲及家人多与新生儿说话、微笑和皮肤接触,促进新生儿感知觉发展。
四、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
1、生理性黄疸 :生后2~3天出现皮肤粘膜发黄 4~6天达高峰 7~10天开始消退 正常足月儿血清胆红素不超过220.6umol/L(12.9mg/dl)
2、生理性体重下降: 生后1~2天开始出现 下降幅度为出生体重的6~9% 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 体温:≥38℃或≤35.5℃
3、上皮珠和“马牙”:在新生儿上腭中线部位有散在黄白色、米粒大小颗粒隆起,系上皮细胞堆积,称上皮珠;有时在牙龈边缘亦可见黄白色米粒大小颗粒或斑块,俗称“马牙”,系上皮细胞堆积或粘液腺分泌物积留所致,均属正常,于生后数周或数月可自行消失,不宜挑刮,以免发生感染。
4、乳腺肿大: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到鸽蛋大小,是因为母亲的孕酮和催乳素经胎盘至胎儿,出生后母体雌激素影响中断所致,多于2~3周消退,不需处理,如强烈挤压,可继发感染。
5假月经:部分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流出少量血液,持续1~3天自止,是由于母亲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所致,一般不必处理,如阴道出血量较多时应随时就医。
五、异常情况转诊:
若新生儿出现下列情况之一,应立即转诊至上级医疗保健机构。
1)体温≥37.5℃或≤35.5℃。2)反应差伴面色发灰、吸吮无力。
3)呼吸频率<20次/分或>60次/分,呼吸困难(鼻翼煽动、呼气性呻吟、胸凹陷),呼吸暂停伴紫绀。
4)心率<100次/分或>160次/分,有明显的心律不齐。
5)皮肤严重黄染(手掌或足跖),苍白,紫绀和厥冷,有出血点和瘀斑,皮肤硬肿,皮肤脓疱达到5个或很严重。
6)惊厥(反复眨眼、凝视、面部肌肉抽动、四肢痉挛性抽动或强直、角弓反张、牙关紧闭等),囟门张力高。
7)四肢无自主运动,双下肢/双上肢活动不对称;肌张力消失或无法引出握持反射等原始反射。
8)眼窝或前囟凹陷、皮肤弹性差、尿少等脱水征象。
9)眼睑高度肿胀,结膜重度充血,有大量脓性分泌物;耳部有脓性分泌物。10)腹胀明显伴呕吐。
11)脐部脓性分泌物多,有肉芽或粘膜样物,脐轮周围皮肤发红和肿胀。12)躯干或四肢皮肤明显黄染、皮疹,指趾甲周红肿。13)单眼或双眼溢泪,黏性分泌物增多或红肿。14)颈部有包块。15)心脏杂音。16)肝脾肿大。
17)首次发现五官、胸廓、脊柱、四肢畸形并未到医院就诊者。
18)喂养困难或拒奶,频繁呕吐或呕吐物带有胆汁、咖啡样甚至血性、物质、腹泻次数多或量大,大便带血或黏液,腹胀有张力,腹壁皮肤变色,肠型明显,肠鸣 音减弱或消失,皮肤黄染呈黄绿色伴大便白陶土样。
六、新生儿满月健康管理 持《母子健康手册》到乡镇卫生院建立儿童保健健康档案。
七、预防接种
新生儿满30天到乡镇卫生院接种乙肝疫苗第二针。
孕产妇产后访视
一、访视目的
提高产妇自我保健意识,传播母乳喂养及科学育儿知识,有利于产妇康复,提高新生儿的生存质量。
二、访视对象
6个月以上,不论户口所在地)进行产后休养、产后28天内的产妇均属访视对象。
三、健康指导
1、母乳喂养指导
(1)、帮助产妇树立信心,坚持母乳喂养新生儿至出生后4—6个月以上;指导给婴儿合理添加辅食。帮助掌握母乳喂养技能,树立信心
(2)、正确的哺乳姿势:产妇应取舒适、放松体位,婴儿头和身体呈直线,面向乳房,鼻子对着乳头,身体紧贴母亲,下颌贴乳房。母亲手应将拇指和四指分别放在乳房上、下方,托起整个乳房喂哺,婴儿吸吮时必须将乳头及大部分乳晕含入口中将乳晕的大部分含入口中,将乳头、乳晕形成一“长奶头”,吸吮时婴儿的舌头卷住“奶头”,齿龈压迫乳窦。吸空一侧乳房后,再吸吮另一侧乳房,直到他自己放松乳头为止
(3)、母乳喂养应实行不定时的按需哺乳,夜间也喂奶,将有助于乳汁的持续产生。
(4)、乳头清洁:每次哺乳前保持乳头清洁,禁用肥皂或酒精擦洗,以免引起局部皮肤干燥皲裂。
2、营养指导
增加鱼、禽、蛋、瘦肉和海产品的摄入,适 当增饮奶类,多喝汤水,食物要多样化,不过量等。
3、心理指导
保证充足的睡眠,适度运动,保持心情愉快。
4、个人卫生指导 注意皮肤的清洁、会阴部清洁、要注意 口腔卫生,经常梳头,洗澡勿用盆浴。产后42天及时到乡镇卫生院进行健康查体 三、一般问题处理
1、子宫复旧不全—恶露持续不干净,子宫大而软,常伴有腰痛,下腹坠胀感,提示子宫复旧不全,可给以宫缩剂治疗;如伴有炎症时应给以抗生素治疗。如恶露量多,超过月经量,应立即去医院就诊。
2、会阴伤口愈合不良—会阴伤口愈合不良,可表现为会阴伤口硬结,可用75%酒精湿敷,中药坐盆并使用消毒卫生巾等;如伤口感染裂开,需每天清洁伤口,七天以后用1:5000的PP水坐浴,每日二次,或立即转往医院就诊。
3、产后便秘—由于产后活动减少,腹壁肌肉松弛,肠蠕动减少等原因,容易引起便秘。产妇多下床活动,多吃蔬菜水果,必要时可服缓泻剂或用肥皂水灌肠、开塞露通便。
四、母乳喂养常见问题的处理
1、奶胀—哺乳前用毛巾热敷乳房3-5分钟,随后柔和地按摩乳房,用手或泵挤出足够的乳汁,使乳晕变软以便于婴儿含住乳头和大部分乳晕,进行频繁和有效地哺乳。
2、乳头皲裂—含接姿势不正确容易产生乳头皲裂。已发生皲裂的,首先指导正确的含接方式,并先吸吮损伤较轻的一侧乳房。停止哺乳时应用食指轻轻向下按压婴儿下颏,使其自动放松乳头,温和地中段吸吮。哺乳后挤出少许乳汁涂在乳头和乳晕上,短暂暴露干燥乳头有助于乳头皮肤愈合。
3、乳腺炎—不必停止母乳喂养,在两次喂奶期间热敷乳房;频繁哺乳,首先让婴儿吸吮未受累乳房,吸吮后挤空剩余乳汁,产妇饮食宜清淡。产妇如出现发热等症状,要及时到医院诊治。
4、乳汁分泌不足—奶量是否充足,可通过观察婴儿喂养与排泄情况来判断。仅喂母乳不添加任何辅食(包括水),婴儿一天有6次以上小便,尿呈无色或淡黄,婴儿体重增加不少于每月500克或每周125克,说明奶量充足;如婴儿体重增长不够,每天排尿量少者,提示乳汁不足。要帮助母亲树立喂养信心,指导母乳喂养操作技巧,产妇要注意休息,加强营养,保持精神愉快,如果采用上述方法,奶量仍然不足,应去医院进一步检查。
五、母婴分离时母乳喂养
当母亲生病或特殊原因需要分离时,应在医务人员指导下坚持母乳喂养。例如,挤出母乳即送到奶库存放后喂养婴儿,喂养时禁用奶瓶和橡皮奶头,应选用鼻饲管、滴管、小杯或小匙喂养;喂哺前可将盛母乳的器旻放在盛有温水的碗中加热,不要放在炉火上,更不能用微波炉加温。
六、手工挤奶技巧 产妇挤奶前清洗双手与乳房,湿热敷双侧乳房,按摩或拍打乳房,将拇指及食指放在距乳头根部2厘米处,二指相对,其他手指托起乳房,用拇指及食指向胸壁方向轻轻下压,反复-压-放,依照各个方向按照同样方法压乳晕,要做到使乳房内每一个乳窦的乳汁都被挤出,双侧乳房交替挤压。
七、母乳喂养禁忌症
婴儿患有半乳糖血症,或产妇在各种传染病急性期,患有严重心、肝、肾不全等疾病。
第二篇: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产后访视工作制度
1.根据《母婴保健法实施办法》,开展产后访视工作。2.遵守国家法律,遵守医德规范,全心全意为辖区内母婴服务。
3.热爱本职工作,尽职尽责,严格执行各项操作常规。4.讲究文明礼貌,举止端庄,语言文明,态度和蔼,尊重、关心、体贴受访人员及家属。
5.廉洁奉公,自觉抵制不正之风,不乘工作之便收受受访人员礼物,或擅自向受访人员宣传和销售奶粉及药品。6.对工作认真负责,遵守访视时间,保证访视次数,完成访视内容,及时收集、填写、录入、上报相关资料。7.努力学习,刻苦钻研,不断更新知识,提高服务水平。
第三篇:产后访视培训内容
白雀寺乡卫生院村级培训--------讲义
一、产妇的产后访视
1、产后访视的时间和内容
产后访视要分别在3—7天、14天和28天进行,并在产后42天进行母子健康体检。(1)询问、查看记录
询问内容包括分娩的时间和地点;目前感觉;分娩后有无疼痛、发热、出血症状;排尿情况;乳房情况,有无红肿、疼痛;有无其他不适。查看记录包括孕产期有无合并症|并发症,接受过哪些治疗。(2)体格检查、辅助检查
测量血压、体温和脉搏;对孕产期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贫血或糖尿病,糖耐量异常的产妇应复查血压,尿蛋白、血红蛋白、尿糖(血糖)等,触摸子宫,了解收缩情况及有无压痛。查看外阴,有无裂伤、红肿、流脓等;查看会阴垫,观察初学和恶露情况;查看结膜、手掌有无苍白;查乳房,有无红肿、硬结、乳头破裂等异常情况;查看腹部伤口又无红肿、流浓等现象。
二、婴儿的产后访视
1、询问、查看记录
询问出生孕周,喂养方式,睡眠状况,大小便情况;查看母亲孕产期有无合并症(并发症),接受过哪些治疗,出生体重,出生时有无窒息。
2、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
听心肺,测量体温、1分钟呼吸次数、体重和身材;精神状态;吸允状况;皮肤有无黄染、脓包;眼睛有无脓性分泌物;脐带有无红肿、脓性分泌物;有无红臀;四肢活动状况等。
三、保健指导
1、产妇保健内容
(1)修养环境:居室应安静、清洁、空气流通和温湿度适宜。每天最好通风换气45分钟,保证室内空气新鲜。通风式可将新生儿暂时抱到另一个无对流风的地方。新生儿的衣被咬勤洗勤换,最好在户外晾晒。
(2)个人卫生:产妇每天要刷牙和清洗外阴,特别是在大小便后。如有条件可用温水檫浴。勤换会阴垫和内衣。接触新生儿是应注意消毒隔离,如护理新生儿前要用肥皂和清水洗手。患病者最好不要接触新生儿;尽量减少亲属的探望。
(3)产后适当活动;阴道自然分娩者可在产后第2天在室内下床随意走动或做健身操。行会阴侧切术活剖宫产术者可与次日起床稍事活动待拆线后再做产后健身操。产后尽早活动和做产后健身操有助于体力恢复、排尿和排便,也可避免静脉栓塞的发生,并能恢复盆底和腹肌张力。产后健身操包括:抬腿、仰卧起坐、缩肛运动。这些运动每日应该做3次,每次15分钟。运动量可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增加。运动量可根据各人情况逐渐增加。(4)心理保健:丈夫、家属及医护人员均应关心产妇的情绪变化并倾听她所担心的事情。医护人员在云产妇接触中,应格外注意自己的行,要用友善、亲切、温和的语言,表达出对产妇的关心,使产妇具有良好的身心适应状态。特别是在产妇身体或婴儿需要治疗的情况下,要耐心解释治疗过程和药物可能出现的副作用。尽可能的给予感情上的支持和鼓励。
(5)计划生育指导:生殖道伤口愈合前应避免性生活。何时何种避孕方法与产妇是否进行母乳喂养有关。如果是哺乳的产妇可采用哺乳闭经安全期法,但必须同时满足一下三个条件才可以达到有效的避孕目的,即婴儿不满6个月、月经未恢复、纯母乳喂养。如不哺乳,月经多在产后6—8周复潮。只要开始性生活就要采取避孕措施。哺乳者以工具避孕为好,不哺乳者除采用工具外还可采用药物避孕法。
2、婴儿保健
(1)每天要观察新生儿的精神状态、黄疸出现的时间及其程度、吸允、啼哭、睡眠、二便等情况。
(2)每天可用棉球蘸清洁的温水清洁新生儿双眼。如眼睛发红、肿胀、或有黄绿色脓性分泌物,可能眼部有感染,应及时治疗。(3)每日用温开水清洗头面部、颈部、腋下及其他皱褶处,洗后用软毛巾吸干身上水分,不宜用力檫,并将少量松花粉或爽身粉涂抹在皱着处。有条件是每周最好洗1---2次澡。洗澡时保证室内温度,不通风;脐带脱落前,最好分上下身洗,以防弄湿脐带;洗后完全擦干全身再穿好衣服并盖好。新生儿指甲应及时剪去,以防划伤自身皮肤或发生甲沟炎。
(4)从出生后第3周(15天)开始给予口服维生素D400单位-----800单位/日;口服维生素A1200单位------2400单位/日.
第四篇:产后家庭访视制度
产后家庭访视制度
一、根据产后访视要求,定期到产妇家中进行访视,认真填写产妇及婴儿访视记录表。
二、接收保健手册后于一周之内进行第一次访视,一周后及分娩后第二十八天分别再访视一次。
三、访视内容:
产妇:观察体温、血压、乳腺、子宫复旧、会阴、恶露、大便等情况是否正常。
新生儿:观察体温、体重、喂养、吃奶、口腔、皮肤、脐部、大便等有无异常变化。
四、医务人员应认真负责,细致观察产妇及婴儿围产期内的变化情况,发现异常应及时处理。必要时嘱其到医院检查治疗。
五、注意消毒隔离,防治交叉感染,检查所用的医疗器械和物品,要定期进行严格的消毒处理。
第五篇:产后访视简报11月
玉水中心医院
二0一四年十一月二十三日
关爱新生儿
健康送到家
————记玉水中心医院产后上门访视
天气如入冬般寒冷,天上飘着小雨,泥泞的黄泥巴路上颠簸着一辆带着温暖、爱心的车子,一路走走停停,二个多小时后终于赶到了温泉村中安二组。二零一四年十月下旬玉水镇温泉村迎来了六个幼小的生命,玉水中心医院莫院长高度重视,委派妇幼专干艾其影主治医师及临床吴祖勤主治医师风尘仆仆赶往边远的温泉村上门对这几个新生儿及产妇访视。
刚下车村民就围上了问:“医生,你们来看谁啊?这么冷,快到家里烤烤火。”艾医生说:“不去了,大妈,我们今天要看望的产妇及小孩多,你就带我们到他们家去就行了”然后,几位大妈争先恐后的拉着医生的手带到谭明景家里。一进门,漆黑的屋里,床上躺着一位妇女,旁边躺着一个可爱的小男孩,那妇女一看到一身白衣的医生就想起床
招呼,两位医生急忙上前去说:“快躺下,多休息。”医生们开始问寒问暖,艾医生开始询问新生儿的出生、哺喂、睡眠情况,观察,检查口腔黏膜情况、脐带有无感染并用碘伏消毒,指导合理喂养方法,记录各项指标。吴医生对产妇询问了解一般情况、测血压、体温检查、指导母乳喂养、指导产褥期保健防止产后并发症。
第一家结束后,来不及喝口水就急忙赶到第二家。当来到第三家谭文海家的时候,我们的心情沉重起来了。谭文海夫妇都39岁,前面的两个小孩都是地中海贫血患者。检查产妇是血压146/92毫米汞柱,高龄产妇,血压又高,艾医生及吴医生慢慢的,详细的为产妇检查,询问,指导,并查看了每一次的孕期检查结果。最后再三叮嘱一定要到省医检查。
途中饿了就吃饼干,渴了就喝矿泉水。就这样一家一户的上门访视,直到下午六点才访视结束,一天的辛劳,没在她们的脸上看到疲倦,反之看到了微笑。我忍不住问她们“你们不辛苦吗”她们异口同声的说:“看到产妇及婴儿健康平安,我们心里欣慰,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