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

时间:2019-05-15 00:50: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

第一篇: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

吉林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全省供销合作社系统(包括机关、团体、事业、企业等单位)的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杜绝各类安全生产事故,确保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保护人民生命和国家财产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中共中央关于《地方党政领导干部安全生产责任制规定》、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消防安全责任制实施办法》、《吉林省安全生产条例》等法律法规,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全系统安全生产工作必须贯彻落实安全发展、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坚持“谁主管、谁负责”、“分级负责、属地管理”以及“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管生产经营必须管安全”的原则,严格落实安全生产工作责任制,强化和落实生产经营单位的主体责任,增强防范意识、责任意识,本着对工作和个人负责的精神,建立生产经营单位负责、职工参与、供销社监管的机制。省社市场流通处负责行业安全管理,省社机关服务中心负责机关办公场所等辖地安全管理,省供销集团负责省社直属企业安全管理。同时,接受上

级安全生产行政部门和当地公安消防部门的指导、监督、检查。各级供销合作社及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是本单位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其他负责人对各自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负领导责任,实行“一岗双责”;具体责任人负直接责任。

第三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供销合作社及其所属的企事业单位,包括社有批发、零售商场(超市)、经营公司、交易市场(中心)、储存仓库和实行社有资产承包、租赁企业以及通过开放办社控股的企业。

第二章

安全生产组织机构和责任

第四条

全系统企事业单位的法人代表是安全生产工作第一责任人,并由一名副职分管安全生产工作,各层级应设安全生产负责人及专职安全员,推行安全目标管理,实行逐级和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

第五条

生产经营单位必须建立安全生产责任制。安全生产责任制应当涵盖全体人员和全部生产经营活动,其主要内容如下:

(一)主要负责人及其他分管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二)各部门负责人的安全生产责任;

(三)岗位作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四)其他从业人员的安全生产责任;

(五)安全生产责任考核标准及奖惩措施;

(六)其他应当明确的内容。

生产经营单位应当每年对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情况进行监督考核,考核结果应当在本单位公示,并向从业人员通报。

第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主要负责人除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十八条规定的职责外,还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负责本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的监督考核;(二)定期主持召开安全生产例会,听取工作汇报,研究解决安全生产重大问题;(三)定期向职工代表大会、职工大会报告安全生产工作情况;(四)建立健全本单位生产安全风险分级管控和安全生产事故隐患排查治理工作机制;(五)推进本单位安全文化建设,开展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六)赴现场靠前指挥,配合各级人民政府及其有关部门开展生产安全事故调查,落实事故防范和整改措施;(七)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七条

生产经营单位主要负责人以外的其他负责人应当履行下列职责:

(一)在分管工作范围内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定期向主要负责人汇报分管工作范围内的安全生产情况;(二)督促、检查分管范围内的安全生产工作,及时消除事故隐患;(三)发生生产安全事故后,应当及时赶赴现场,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发生次生衍生灾害,保护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四)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安全生产工作职责。

第八条

大中型批发、零售企业、交易市场均要成立安全委员会,负责日常安全管理工作,主要避免踩踏事故以及火灾防控工作。中小型企业要配备专兼职安全干部。

第九条

各经营单位必须建立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专职和兼职消防组织,明确分工,实行责任区域安全防火责任制,定期开展培训、演练等活动。

第三章

安全生产规章管理制度

第十条

各单位必须逐级建立安全生产档案,一式三份,分别由本单位、上级主管部门(行业主管部门)、地方消防监督部门各存一份。

第十一条

各单位要层层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实行全员安全生产责任制,明确安全生产的责任人、责任内容和考核奖惩等事项。

第十二条

各单位要依据法律法规、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制定各项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和操作规程要涵盖生产经营的所有岗位、所有环节和全体职工,并适时修订完善。

第十三条

各单位要建立安全日制度,规定时间进行安全教育和技能训练。同时,开展安全普查,整改重大隐患。

第十四条

实行承包、租赁和引厂进店的单位要与承包、租赁和引厂进店的单位签订安全生产协议,协议中既要明确消防安全应承担的责任和义务,又要明确安全措施、监督检查和奖惩等内容。

第四章

火源和电源管理

第十五条

严禁在柜台、交易市场、堆货场所、仓库、禁烟区内吸烟和使用明火。

第十六条

经营化学品、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商品的商店(场),严禁安装火炉和使用明火。使用电器必须符合防爆要求。经营一般商品的商店(场)内确需安装火炉或使用明火时,必须经防火负责人批准,指定专人管理,落实防火措施。

第十七条

批发、零售企业的仓库和交易市场的堆货区,应按《商业仓库消防安全管理办法》执行。

第十八条

使用锅炉、炉灶、火炕、火墙、液化气等,需经单位防火负责人同意,安装、使用必须符合建筑设计规范和安全规定,并指定专人管理。

第十九条

设有办公室、休息室、业务洽谈室的批发、零售企业要加强对烟头、烟灰的管理,控制对电器设备的使用,做到人离电断。

第二十条

大中型批发、零售企业的电工房、木工房、广告室和服装、食品加工车间、修理部等,要根据其特点制定相适应的消防安全制度,明确防火负责人,落实防火安全措施。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用电必须符合设计规范和安全规定,由正式电工安装、维修,不准乱拉乱接电线,不准超负荷用电,不准使用不合格的电器及保险装置,生产、营业性用电线路必须与照明用电线路分开,下班时必须切断生产、营业性用电电源。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要经常开展安全检查,对电线、电器设备等每年至少要彻底检查一次,发现电线老化、破损、绝缘不良、超负荷用电等不安全因素,要及时检修更换。

第二十三条

严禁在柜台内、附属仓库使用电炉、电热杯、电熨斗等电热器具。

第二十四条

消防用电必须设专用线路,不得同其他线路相联,并经常检测,随时保持安全畅通。

第五章

营业场所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各地经营烟花爆竹等易燃易爆商品的企业,要严格按照国务院下发的《烟花爆竹安全管理条例》和《关于做好烟花爆竹经营旺季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吉安监管危化联〔2017〕310号)文件要求,进一步落实企业主体责任。相关部门及单位严禁出租、出借、转让、买卖、冒用烟花爆竹经营许可证。各级供销社对控股的烟花爆竹企业要经常开展隐患自查,发现的问题做好落实整改。

第二十六条

生产经营单位的生产经营场所应当遵守下列规定:

(一)根据生产、使用、储存危险化学品的种类设置相应的通风、防火、防爆、防毒、防静电、防泄漏和隔离操作等安全设施;

(二)生产作业场所、仓库严禁住宿和从事与生产经营无关的活动;

(三)同一生产经营场所和员工宿舍由两个以上单位管理和使用的,明确各方的安全责任,并确定责任人对公用的疏散通道、安全出口进行统一管理;

(四)生产经营区域和员工宿舍的安全距离、安全出口数目、安全疏散距离、疏散门和疏散通道的宽度符合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

(五)按照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选用、安装电气设备设施,规范敷设电气线路,不得私搭乱接、超负荷运行;

第二十七条

新建、扩建、改建及装修的单位,施工前必须向消防部门和主管部门报建,并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有关规定。竣工后,需经上级主管部门和公安消防监督部门检查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投入使用。

第二十八条

各单位要制定值班制度并严格执行,尤其要加强非营业时间的值班、巡逻制度,不能出现空档。按其规模和有关规定配备责任心强、能处理应急情况的值班人员,建立值班档案。值班巡逻人员要配备必要的防身器具,必须严守岗位,不得脱岗、漏班。

第二十九条

每天停止营业后,必须对营业场所进行彻底清场、打扫,清除易燃物,关闭好门窗,处理好火源、电源,办理交接手续后,有关人员方可离开。

第三十条

不准在堆货场所停放、修理汽车,不准在非正式油库存放汽油、煤油、柴油,不准在非指定专用场所存放液化气罐和易燃易爆危险品。

第三十一条

包装物料要有专人管理,堆放在指定地点,及时清理、打扫、处理。严禁在楼梯、门厅、通道销售商品和堆放杂物。

第六章 安全生产工作管理

第三十二条

各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结合本单位特点,建立健全各项安全生产制度和保障消防安全的操作规程,并公布执行。

第三十三条

各单位应将容易发生火灾、一旦发生火灾可能严重危及人身和财产安全以及对消防安全有重大影响的部位确定为消防安全重点部位,设置明显的安全警示标志和标识,实行严格管理。

第三十四条

各单位应当对动用明火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十五条

各单位应当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并设置符合国家规定的消防安全疏散指示标志和应急照明设施,保持防火门、消防安全指示标志、应急照明、机械排烟送

风、火灾事故广播等设施处于正常状态。

第三十六条

各单位应当遵守国家有关规定,对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生产、使用、储存、销售、运输等实行严格的消防安全管理。

第三十七条

批发、零售企业要根据有关规定配齐、配足消防设备、器材。消防给水应符合国家《建筑设计防火规范》的规定;压力不足的,要设增压泵。

第三十八条

消防设备、器材应设专人管理,定期检查、更换、维修,保证完好有效。消防通道和安全出口严禁堆放物品,以保证畅通。消防器材要放在明显和取用方便的地点,严禁挪作它用,其周围不准堆放物品。

第三十九条

各单位要建立应对突发安全事故的应急预案,成立相关组织机构,制定应急疏散的组织程序和措施,制定扑救火灾的程序和措施,并组织演练,使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熟悉紧急情况下应当采取的应急措施,确保应急预案的有效性。

第四十条

省社负责督查督办本办法贯彻落实情况,将安全管理工作列为绩效考核内容,增加分值,与各市(州)、县(市、区)社定期或不定期对全系统经营生产单位进行安全知识培训、安全生产抽查、组织地区互查。各单位每天都要进行

安全生产检查,至少每月进行一次安全生产大检查。

第四十一条

各单位一旦发生火灾,要立即组织扑救,同时向公安消防部门报警。

第四十二条

出现事故后,发生事故的单位要认真进行调查,查清事故原因、事故过程、经济损失数量、责任人,写出事故报告,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整改方案,在报告消防和安全部门的同时及时上报上级供销社。

第四十三条

对发现的事故隐患不积极采取措施进行整改,致使发生事故,造成单位财产损失和职工人身伤亡的企业,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九十二条规定,对发生事故单位的主要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进行处罚,追究行政责任,情节严重的依法追究法律责任。

第七章

附则

第四十四条

本办法由省社市场流通处负责解释。第四十五条

本办法自2018年6月1日起施行。本办法与相关法律、上级规定有抵触时,执行相关法律和上级规定。

第二篇: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试行)

为切实加强全省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生活秩序,保障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努力构建平安和谐校园,实现我省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规范化、制度化,最大限度地遏制、减少学校安全事故的发生,保证全省教育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中央、省委、省政府关于学校安全工作的相关文件精神,结合当前我省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实际,特制定本办法。

一、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性

(一)社会安全最重要的是人身安全,最让人牵挂揪心的是孩子安全。做好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确保广大师生安全是教育的头等大事,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有力保障,是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前提,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涵。

(二)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已经成为一项政治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站在构建和谐社会、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高度,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以对学生安全、健康成长高度负责的态度,充分认识维护校园安全的极端重要性和现实紧迫性,把维护校园安全作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履行维护学校、幼儿园安全的政治责任。

(三)用抓教育教学的劲头抓学校安全工作。安全管理工作虽然不是中心,但它干扰中心,时时刻刻影响中心;没有安全,谈何发展、谈何教育、谈何和谐。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必须立足发展保安全,通过安全促发展,警钟长鸣、常抓不懈,时刻保持清醒的头脑,克服麻痹思想、厌倦情绪及侥幸心理,正确处理教育教学与安全的关系,把安全发展的理念落实到学校各项工作中,贯穿于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努力防范各类事故的发生,确保全省教育系统的安全和稳定。

二、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指导思想

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要以法律、法规为依据,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落实校园安全保卫工作责任制为核心,以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载体,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我省关于加强学校安全工作的各项要求,加强学校安全教育、深入实施“三生教育”,健全安全保障制度,落实安全管理各项措施和学校内部安全管理责任制,进一步加强学校安全防范工作,建立健全维护校园安全长效工作机制,努力营造良好的校园安全环境和育人环境,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校园的安全和稳定。

(二)基本原则 1.以人为本的原则。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我们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安全是人类最重要、最基本的需求,同时,也是人们从事一切活动的前提。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坚持以人为本,就是要牢固树立“以师生为本”、“安全就是生命、责任重于泰山”、“发展是第一要务、稳定是第一责任”的思想观念。

2.属地管理的原则。教育系统安全工作按照属地管理的原则,实行“分级管理、分级负责”,“谁主管、谁负责”。

3.预防为主的原则。安全工作重在防范,必须牢固树立“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意识。安全防范意识必须“小题大做”,随时提高警惕,在思想深处筑牢安全防线,做好一切可能的防范。

4.齐抓共管的原则。学校安全管理是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护学校及周边安全稳定,既是一项长期艰巨的政治任务,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这项工作必须遵循“积极预防、依法管理、齐抓共管、各负其责”的方针,形成“政府统一领导,部门指导督促,学校具体落实,社会广泛参与”的运行机制,调动各方面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既各司其职,又通力合作,形成人人有责、齐抓共管的工作格局。

三、教育系统安全管理的主要内容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国家法律法规和有关文件的要求,切实加强学校安全管理,健全和完善管理网络,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条块结合、全面覆盖的安全管理监督体系。

(一)后勤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以教学楼、办公楼、食堂、学生公寓(宿舍)、教职工宿舍、实验室、体育场馆、卫生间、学校围墙,锅炉、压力容器、承压管道、电梯、水、电、气等后勤设施设备为重点,对学校所有教学、生活用房及相关设施开展定期或不定期的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1.重点做好校园暴雨与泥石流、校园拥挤踩踏、校园地震雷击、煤气中毒等事故的预防与应急处臵工作,切实保证师生员工人身和财产安全。

2.寄宿制学校要严格按照学校安全管理的各项要求,切实加强管理,实行学校领导值班制,实行专人24小时值班,对学生公寓(宿舍)周边及内部的安全情况进行巡查。同时,要进一步加强寄宿制学校学生宿舍用电和冬季取暖管理,有效防止火灾等事故的发生。要严格按照国家质监等部门的要求,加强和规范学生床上用品的全过程管理,把好学生自购自带床上用品质量关,确保学生使用合格床上用品,切实保护学生身心健康和生命安全。

3.学校安全自查必须经常进行,每次检查,都必须详细填写《云南省学校安全状况登记表》(附表一),对查出的隐患,采取的措施,整改的结果都要作详细的记录,经责任人确认,并由校长审核后签字归档,作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安全检查时的痕迹资料。

(二)自然灾害应急管理。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应按照《教育系统自然灾害类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及云南省自然灾害类应急管理规定,加强自然灾害应急处臵能力和运行机制建设,规范应急处臵行为,尽可能地降低或消除因自然灾害造成的影响,最大程度地减少学校师生员工的生命和财产损失,保证教育教学和生活秩序,维护受灾地区学校的安全、稳定。

自然灾害发生后,事发地学校应立即向当地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报告灾情信息;根据灾害类型,采取停课或者统一组织和指挥师生员工迅速疏散到避难场所等方式,积极开展自救、互救;采取必要措施,防止发生次生事故,控制事态;做好师生员工心理疏导、后勤保障、秩序维护等协助处臵工作。

(三)教学安全管理。学校必须严格按照教学规范和安全管理要求组织开展教育教学、集体活动、社会实践等活动,根据“谁组织、谁负责;谁批准、谁负责”的原则,按活动范围、规模等要求,事先制定活动方案并报教育主管部门批准,在做好安全防范工作后进行。

1.学校举行的教育教学、集体活动、社会实践(郊游、旅行)等外出活动,必须事前填写《云南省学校外出活动申报表》(附表二),经学校或主管部门审核批准后方可举行,审批部门对活动的安全负总责,活动的组织者负直接责任。

2.学校内部正常的例行集会、早晚自习、集体劳动、升降旗仪式、课间集体活动、运动会、节日庆典、冬(夏)令营等集体活动要注意安全,校长负安全总责,班主任为直接责任人。

(四)学校卫生管理。学校应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传染病防治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严格学校食堂管理制度,切实加强对校内食堂、小卖部的监督,自觉接受卫生行政部门监督。学校要在当地卫生部门的指导下,随时掌握当地流行性疾病、食源性疾病和饮水污染的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预防措施,杜绝疾病、流行性疾病和食物中毒事故的发生。

(五)交通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交通安全管理重点做好以下工作:

1.加强校车管理。学校自有或者租用运载学生的车辆(以下简称校车)必须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公安厅关于进一步加强校车管理工作的通知》(云教保„2010‟13号)的有关规定,严格校车管理,消除校车交通安全隐患,有效预防涉及校车的道路交通事故,切实保障学校、幼儿园师生的人身安全。2.加强校园周边交通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主动联系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认真清理整顿校园周边的交通秩序,要协调公安交警部门在学校周围设立限速行驶、禁鸣等标志,提醒过往司机注意禁鸣喇叭并减速慢行。

同时,学校在加强管理的基础上要强化学生的交通安全知识教育,切实提高学生的交通安全意识和遵守交通法规的自觉性。

(六)防溺水事故管理。学校应加强学生溺水事故管理,制定相关应急预案,明确人员责任和分工;教师作为学生的直接管理者,主要对学生进行防止溺水事故发生的教育;组织、动员家长主要做好未成年学生的监管工作。切实加强学校、教师、家长“三位一体”的教育、管理,使学生认识到危险的存在,提高自身的防范意识,减少或避免学生溺水事故的发生。

(七)有毒有害物品安全管理。学校要加强对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危险物品的管理。危险物品的采购须实行专人负责,严格按规定入库保管和存放。

教学、科研、生产中领取使用危险物品必须建立严格规范的管理制度。教学使用危险物品应由实验室相关人员领取,在教师指导下分给学生。学校不准组织学生参加有毒有害、易燃易爆或其他有损学生身心健康的活动;不准使用未达到安全标准的机器、设备及厂房;严禁组织中小学师生到煤矿、矿厂等场所参加任何活动。

(八)消防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云南省消防条例》、《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按照“预防为主,防消结合”的方针,切实加强学校消防安全工作;高等学校还要按照《高等学校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学校消防安全管理相关工作。

(九)校园秩序安全管理。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做好预防校园暴力、性侵害、学生自杀等影响学校教学、生活秩序的校园秩序安全管理。

1.学校应加强校园暴力事故的防控与处臵力度,做好平时的安全教育与管理工作。同时,学校要根据本地区、本校的实际情况制定预防各类校园暴力事故的预案。一旦发生校园暴力事故,应立即启动相应的预案,迅速控制局面防止局势扩大。

2.学校要通过加强对学生的相关教育、注重师德师风教育、加大法律宣传普及力度等方法来有效预防校园性侵害事故的发生。一旦侵害事故发生,学校应在保护受害人权益的前提下,做好应对处臵工作。

3.学生自杀事故的发生往往比较隐秘和突然,预防教育工作是重点。在学校中开展的学生自杀预防工作要面向所有学生。在预防的基础上,要针对有自杀倾向的学生实施专业化干预行动,以避免自杀事故的发生。一旦自杀事故发生,要做好对事故的处理工作和对事故周围人员影响的消除工作。

(十)校园周边安全管理。学校周边安全工作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单位的共同努力,才能有效防止各类安全事故发生。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认真履行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责任务,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主动向党委、政府汇报工作,充实成员单位,增加工作人员,在综治部门的统筹协调下,积极争取公安、司法、住建(城管)、文化、卫生、工商、新闻出版等相关职能部门帮助和支持,明确职责,狠抓落实,切实抓好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

各级各类学校要随时掌握学校周边治安、交通、建筑、卫生、消防、文化、环境等各类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及时落实整改,对不能自行整改的,要迅速向当地人民政府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在当地人民政府统筹领导和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积极配合公安、安监、建设、卫生、工商、文化、环保等相关部门做好学校周边安全管理工作,切实履行维护学校安全的主体责任。

(十一)学校安全事故处理。学校安全事故发生后,学校领导要立即到达现场,迅速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及时成立事故处理小组或指派专人负责事故的处理,并主动配合有关部门做好事故处理的协调工作,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涉及学生伤亡事故时,学校应当按照《学生伤害事故处理办法》规定的原则和程序,做好善后处臵工作,确保师生及其亲属情绪稳定,保证学校教学和工作秩序正常进行。

学校发生死亡3人以下的安全事故,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和学校负责人要到现场组织处理;死亡3人以上(含3人)的安全事故,州市教育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到现场协助处理;死亡10人以上(含10人)的安全事故,省教育厅负责人进入事故现场指挥,事发地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按照地方党委、政府和省教育厅的要求开展应急处臵工作。

事故发生后,新闻发布与媒体接待的口径,在公安机关及相关部门调查的基础上,由各级党委宣传部、政府新闻办公室确定的发言人统一应对、发布,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未经批准不得擅自发布事故信息。

(十二)学校事故报告制度。中小学校、幼儿园发生学生伤亡事故和群体性事件后,要在组织抢救和做好化解工作的同时,立即向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报告,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接到报告后,应在2小时内报告上一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当地党委、政府;学校师生非正常死亡1人以上或虽然没有造成人员伤亡,但造成恶劣社会影响的安全事故必须逐级上报至省教育厅。高等学校发生安全事故后,要立即报告省委高校工委、省教育厅和当地党委、政府。

事故报告的主要内容详见《云南省学校师生安全事故报告表》(附表三)。事故报告后出现新情况的,要及时续报。不得迟报、漏报、瞒报、不报,对于迟报、漏报、瞒报、不报,贻误工作时机造成严重后果的,要严肃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每年6月、12月底,学校要详细填写《云南省学校师生非正常伤亡统计表》(附表四),并报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备案,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将学校情况汇总后逐级上报至省教育厅备案。

(十三)加强应急体系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认真学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并按照《云南省教育系统突发公共事件应急预案》的要求,对本部门、本学校的应急预案进行适时修订和完善,使应急预案更具体、更明确、更细致,可操作性更强,要成立应急工作领导小组和应急工作队伍,完善应急指挥体系,整合应急资源,落实岗位责任,完善应急保障措施,进一步提高应急处臵能力。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应急工作要求,开展应急法律法规和预防、避险、避灾安全知识的普及,定期组织预案演练,原则上每年至少开展一次全面演练,确保发生紧急情况,预案能迅速启动,师生员工能迅速安全疏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和重大群体性事件,按照事故、事件等级,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主要领导要在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靠前指挥,积极稳妥地做好现场处臵工作,严防事故、事件的进一步扩大及次生伤害的发生。

(十四)建立学校安全预警制度。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本地、本校安全工作实际,本着安全问题早发现、早预警、早控制、早处理的原则,对极易发生但尚未发生的山洪、暴雨、雷击、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各类气象和地质灾害类安全事故和防火、防盗、防毒、防病、防骗、防溺水、交通安全、校园秩序等安全预警信息进行及时、适时通知、通报,以起到警示作用,消除师生学习、生活、工作中的安全隐患。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遇有山洪、暴雨、雷击、泥石流、山体滑坡、地震等各类气象和地质灾害类安全事故,要主动调整学生在校时间,必要时可先行停课再报告上级主管部门。

四、教育系统安全管理工作的保障措施 各级教育行政管理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根据《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的规定,明确对安全工作应承担的具体职责任务,立足现实、面向未来,全面落实安全稳定工作责任制,加强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领导,建立健全学校安全管理工作机构,把学校安全工作作为学校工作的重中之重,坚决克服麻痹松懈和侥幸心理,进一步强化学校安全工作各项保障措施,确保学校长期安全稳定。

(一)加强领导,健全机构

学校安全保卫队伍是做好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的前提保证。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安全保卫队伍建设放在重要位臵,采取有效措施,切实抓好;重点解决好机构设臵、人员配备、经费保障、装备配备等问题。

1.建立健全安全管理机构设臵。州市、县(市、区)教育局应向当地党委、政府及组织、人事、编制部门主动汇报、积极争取,尽快成立安全保卫管理专门工作机构。

2.配齐配强工作人员。州市教育局至少配备3名专职安全保卫人员,县(市、区)教育局至少要配备2名专职人员;各高校按照云南省教育厅、云南省公安厅制定的《云南省高等院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暂行规定》(云教办„2007‟15号),配齐配强安全保卫人员;各中职学校、中小学、幼儿园要按照《企业事业单位内部治安保卫条例》和《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的规定,根据形势和任务,尽快设立安全保卫机构并配备保卫人员。中小学幼儿园至少应聘用2名专职保安人员,寄宿制的至少应聘用3名专职保安人员;在校师生员工人数超过1000人的应按照不低于总人数千分之三的比例聘用专职保安人员,寄宿制的按照不低于总人数千分之四的比例聘用专职保安人员。

3.保障工作经费。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按照《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及中央、省有关文件规定,积极向各级党委政府汇报,争取财政、发改委等部门对学校安全保卫工作经费投入的支持,将所需安全保障经费列入预算,保障安全部门能够正常运转,确保学校、幼儿园人防、物防、技防有经费保障。

4.加快校园物防、技防建设。城市所有学校和幼儿园、农村中心小学以及其他规模以上学校和幼儿园,要有封闭式大门、围墙,要配备上下楼通道、楼梯照明设备设施,并在显著位臵安装应急疏散指示牌;实验室、危险物品存放室、配电层等重点部位安装防盗门和防护窗栏;要在校园和学生宿舍楼出入口、门卫室等重点部位安装视频监控和报警设施,城市和有条件的县(市、区)学校、幼儿园报警设施必须与辖区内公安机关联网运行。新建、扩建、改建学校、幼儿园时,要将安全实施纳入建设规划,做到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投入使用。5.加大教育系统安全保卫队伍培训力度。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各级各类学校要通过各种形式对安全管理干部和安全教育教师进行定期、不定期培训。通过培训,不断提高教育局长、分管安全的副局长、科室主任等教育行政干部依法管理、规范管理的意识和统筹管理的能力;提高校长、分管安全的副校长、安全保卫部门负责人等学校安全管理者制定安全管理规章制度、组织实施有效预防和管理、及时应对处臵突发事件的能力,事故发生后妥善处理的能力;提高班主任、专任课教师、体育教师等安全教育骨干教师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制作校本安全课程、实施安全课程、开展安全演练等的能力。

(二)明确职责,落实责任

1.各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职责。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所管理的学校安全负有责任,应当将学校安全工作纳入目标管理考核内容,指导学校制定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指导学校落实安全工作措施和妥善处理学校安全事故,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2.各级各类学校的职责。《云南省学校安全条例》作出了六项明确规定:一是规定了学校安全的责任主体;二是规定了学校应当建立11项安全工作制度;三是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安全保卫机构,配备专、兼职人员并落实其责任;四是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安全教育教学制度;五是规定学校应当建立安全宣传和检查制度;六是规定中小学法制副校长(辅导员)制度。

3.领导责任。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是本辖区学校安全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对本辖区学校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级各类学校的校长是学校安全的第一责任人,对学校的安全工作负总责;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分管安全工作的负责人是直接责任人,对分管范围内的安全工作负责;其他部门负责人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具体落实好学校安全工作责任制。

(三)加强督查,措施到位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完善学校安全管理工作巡视督查制度和通报制度。根据学校安全管理工作的特点,由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开展学校安全管理的巡视督查,重点督查:领导责任制、目标管理责任制、一票否决制等基本制度的建立、完善和落实情况;贯彻执行上级有关学校安全管理工作部署的决议、决定和措施的情况;针对社会及师生广泛关注和普遍关心的校园安全热点问题,进行整顿治理的情况;结合学校实际,解决学校安全管理和维护学校稳定工作薄弱环节难点、重点的情况等。

督查情况应在一定范围内进行通报,同时根据实际将督查情况报本级政府和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五、教育系统工作的长效机制

(一)深入开展安全教育。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高度重视安全教育工作,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安全工作的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和加强安全工作的重大举措,宣传本地区、本学校安全工作的先进典型和经验,明确各级责任。

1.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将学校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列入中小学校长和教职工培训内容,切实提高校长和教职工的安全意识和管理水平。要结合本地实际和学校特点,组织研发包括交通、溺水、地震逃生、洪水和泥石流、雷电、毒品和艾滋病、校园暴力、网络成瘾预防、心理咨询干预等安全教育示范性课程,通过认真扎实的安全教育,增加广大师生员工的法制观念、安全意识,提高自我防范、自我保护和解决具体安全问题的能力。

2.各级各类学校要将安全教育列入教学计划,纳入教学内容,根据不同年龄段学生的实际情况,深入扎实地开展“三生教育”、法制教育、安全教育、健康教育,不断提高安全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3.学校要根据学生的心理特点,强化心理咨询,及时化解学生的心理压力。要加强校园安全文化建设,充分利用学校的宣传媒体,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开展内容丰富的安全文化活动,努力营造“关注安全、关爱生命”的学校安全氛围。4.学校要加强师德建设,教育教职工要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良好的道德及行为风范,不得歧视、侮辱、殴打、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5.高等学校辅导员、班主任要充分发挥在高校开展安全教育工作中的骨干作用,成为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指导者和引路人。

6.中小学要严格按照《中小学公共安全教育指导纲要》的要求,将安全教育列入实施学校课程的重要内容,开足课时,并不断提高课程质量。每所中小学都要聘请一名法制副校长或法制辅导员,定期请他们为师生进行法制安全教育。

7.幼儿园要按照《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的规定,把保护幼儿的生命和促进幼儿的健康放在工作的首位,真正认识到安全教育的重要性,在平时教育教学中开展丰富多彩的适合本园实际的安全教育活动。

(二)全力推进“平安校园”建设。为确保学校的长期安全和稳定,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把“平安校园”创建活动作为学校安全稳定工作的重要载体和建立长效机制的重要途径,与学校及周边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结合起来,创造学校及其周边地区的良好治安秩序和文明的校园环境。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严格按照省教育厅等14个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开展“平安校园”创建活动的实施意见》(云综治办„2009‟32号)的要求部署,通过几年的努力,力争在全省各级各类学校建立起“平安校园”创建活动长效机制和有效的管理体制,进一步健全校内安全防范机制,有效防止重大刑事案件和重大责任事故发生,减少违法犯罪案件和安全事故的发生;改善学校及周边地区的治安状况,努力实现师生安全防范意识、民主法制观念的明显增强和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能力的显著提高,做到校园内思想政治稳定、秩序良好、师生健康和谐,学校育人环境明显改善。

(三)加强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信息化建设。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利用信息技术不断提升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信息化水平,通过校园网、互联网、多媒体、手机短信等形式对学校安全工作实施动态管理,逐步形成省、州(市)、县(市、区)、学校多级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的信息化模式,实现校园安全管理与安全教育的信息资源共享体系。

(四)健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根据不同季节学校安全工作的特点,深入开展安全大检查和专项检查,检查要做到全面、认真、细致,不留死角,不留盲点,每次检查都要做好详细记录。对检查出的安全隐患,要按照隐患的等级进行登记,建立安全隐患信息档案。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每年对所辖学校的安全工作检查或抽查,原则上不少于两次,对查出的隐患要及时填写《云南省学校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书》(附表五)。学校整改工作完毕要及时填写《学校安全隐患整改情况回执》(附表五)。主管的教育部门没有开展安全检查而造成的安全事故,主管的教育部门负主要责任;学校接到整改的通知书后,没有按通知书的要求限期整改,学校领导负主要责任。

学校安全隐患能整改的,要落实人员、落实责任,立即整改;一时难以整改的,要制定整改计划,规定整改时限,在整改结束前,要落实严密的防范措施,确保万无一失;对随时可能发生安全事故的设施、设备,要立即停止使用;对学校无力整改的重大安全隐患,要及时报告当地政府和有关部门,并按照政府的要求,配合有关部门搞好整改。对重点部位、重点设备和水、电、气等重要设施要实行动态监控,发现隐患和异常现象要立即解决。

(五)健全安全工作考评、奖惩体系。各级教育督导机构要将学校安全工作列入督导内容,在进行教育督导工作时要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督导检查,必要时应开展专项工作督导。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要领导要加强对安全工作的调查研究,建立联系学校制度,督促指导基层抓好安全工作。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各级各类学校要进一步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制定和落实学校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度;通过签订学校安全管理目标责任书等方式,将安全责任落实到具体部门和具体人员,将学校安全工作落到实处;要建立严格的奖惩机制,对安全工作成绩突出的要表彰奖励;对领导不重视、组织不得力、措施不落实、工作不到位而引发问题的,要进行认真查处,导致发生涉校涉园重大事故的将依法依纪追究有关领导和责任人的责任。

当年若发生1起以上(含1起),并一次造成3人以上(含3人)死亡安全事故,或发生社会影响恶劣的安全事故的学校或地区,取消当年单位及主要领导、分管领导的教育目标管理奖励和各类评比表彰资格。

本管理办法自2011年1月1日起执行,1997年12月10日省教委制定的《云南省教育系统安全工作管理办法》不再执行。

第三篇:吉林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省商品住宅全装修管理办法(试行)

(送审稿)

第一条 为贯彻落实《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吉政办发〔2018〕12号)、《吉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大力发展装配式建筑的实施意见》(吉政办发〔2017〕55号)文件精神,加快推动商品住宅建设的绿色发展,避免二次装修带来的资源浪费,最大限度地实现资源的节约利用,提升住宅综合品质,改善人居环境质量,加快发展全省商品住宅全装修,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我省行政区域内商品住宅全装修(以下简称全装修)及相关管理活动。

本办法所称全装修,是指商品住宅交付使用前,按照吉林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全装修住宅室内装饰装修设计标准》(DB22/T5004-2018)要求,套内和公共部位的固定面、设备管线及开关插座等全部装修并安装完成,厨房和卫生间的基本设施安装到位。

非商品住宅项目、保障性住房项目和棚户区改造安置住房项目可参照本办法实施全装修。第三条 省住房城乡建设厅负责指导全省全装修的监督管理工作。

市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具体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全装修的监督管理工作。

第四条 2019年1月1日起,新取得土地使用权的新建装配式住宅、设区市条件成熟区域的商品住宅工程(以下简称住宅工程)实行全装修,其他区域商品住宅鼓励采用全装修。

国土资源部门在土地出让合同中、规划部门在提出住宅工程规划设计条件时,应明确全装修住宅开发建设要求、面积、比例等内容,并依法加强土地出让和规划管理。

第五条 全装修应当按绿色建筑及其装配式建造的要求实施,积极推广应用绿色建材和绿色整装建造方式,加快推进以“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式施工、成品化装修、信息化管理”为特征的装修产业化,全面提升我省商品住宅的质量品质。

第六条 装修工程作为单位工程的分部工程,纳入住宅工程基本建设程序和质量安全管理,要与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同步交付使用。

第七条 从事全装修的设计、施工、监理等单位必须依法取得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颁发的相应资质证书。严禁违法发包、违法分包、转包和挂靠。

第八条 建设单位负责全装修住宅质量保修、售后服务 以及组织相关责任单位协调处理工程质量问题等工作。

设计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工程建设标准和合同约定,将全装修设计与建筑设计一并完成,对设计质量负责。

施工单位应当严格按照施工图设计文件、施工技术标准和合同约定,进行全装修施工,对施工质量安全负责。

监理单位应当严格依照法律、法规以及有关技术标准、施工图设计文件和合同约定,采取旁站、巡视和平行检验等形式实施全装修监理,对质量安全承担监理责任。

第九条 鼓励建设单位以市场为导向,针对差异化消费需求,合理制定装修标准。鼓励采取菜单式装修方式,提供一定数量不同档次、风格的全装修住宅,促进标准化和个性化的协调,较好满足个性化需求。

第十条 全装修实施土建和装修一体化集成设计,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管线等专业设计与装修设计的相互衔接,实现固定面、设备管线、开关插座及基本设施等设计同步到位。施工图审查机构应当在审查合格书中注明全装修审查内容。

第十一条 施工单位应当按设计文件及相关技术标准编制装修工程专项施工方案,经建设单位、设计单位、监理单位会审通过后严格组织实施,并认真落实技术交底,采取防裂、防水、防堵、防破坏结构等有力措施,加强重点工序控 制,强化施工全过程管理,做好隐蔽工程的检查、检验和记录,有效防范“裂、渗、漏、堵”等质量通病。

第十二条

施工单位应当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制度和安全生产培训制度,严格遵守施工安全规范规程,采取有效的安全防护和消防措施,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工作。

第十三条 施工单位在建筑、装修过程中应当实施文明绿色施工,通过采用预拌砂浆、干法施工等措施,控制施工现场的各种粉尘、废气、建筑垃圾排放,妥善处置废弃油漆、溶剂及其包装物,减少扬尘、施工噪声、振动对周围居民生活的影响。

第十四条 全装修应当采用绿色环保、防火阻燃、具有质量证明文件且各项指标符合现行国家、省标准规范的材料、部品、部件和设备。

第十五条 装修工程完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检测机构进行室内环境检测,检测结果不合格的,不得交付使用。

第十六条 全装修住宅严格按工程验收制度进行分部、分户验收。建设单位应当组织设计、施工、监理等有关单位按现行标准规范的要求对装修工程实行分户验收,并形成分户资料档案备查。

第十七条 全装修应当加强建设全过程的成品保护。施 工单位应当严格工序管理,加强半成品的保护;竣工验收后交付使用前,建设单位应当采取定期巡查等有效措施,加强成品住宅保养和维护。

第十八条 对于全装修住宅工程,实行绿色通道审批制度,可优先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等审批、审核、审查、备案相关事项。

第十九条 建设单位在申请办理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前,应按照装修设计文件设置样板房及产品展示区,设置装修施工工艺展示。样板房要真实反映装修标准和施工质量,作为房屋交付参照标准,交付的装修质量和标准不能低于样板房标准。

第二十条 建设单位与购房者签订的商品房买卖合同中,应当载明装修标准、选用主要材料、部品、部件、设备的技术经济指标和质量等级、施工质量和质量保修期等具体要求。

第二十一条 建设单位在交房时,须向购房者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住宅质量保证书应当包括装修明细表,主要材料、部品、部件和设备的生产厂家信息、品牌、规格型号、性能指标、质量等级,室内环境检测报告及保修期限;住宅使用说明书应当载明住宅功能,设施设备使用、保养和维护要求等内容。

第二十二条 建设、施工单位按照质量保修书约定,对 全装修质量负责保修,探索工程质量缺陷保险制度,建立装修质量保险保证机制,切实保障购房者利益。

第二十三条 建设单位在办理物业承接验收手续时,向物业服务企业移交的资料中应当包含全装修设计的竣工图及相关资料。物业服务企业发生变更时,应当及时将有关资料移交给新的物业服务企业或业主委员会。

第二十四条 全装修住宅交付使用后,不得擅自拆除和破坏承重墙体、损坏受力钢筋,擅自拆改水、电、燃气、通信、防火门等配套设施。

第二十五条 全装修实施中存在违反规划设计、建筑市场、质量安全等方面法律法规行为及不履行保修义务的,依据有关规定予以处理,并纳入诚信管理,记入诚信档案。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自2019年1月1日起施行。

第四篇:吉林大学本科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本科实习教学管理办法(试行)

一、总则

第一条 本科实习教学是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促进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培养实践能力的重要教学环节。为加强实习教学工作管理,实现实习教学目的,提高实习教学质量,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指实习教学,是本科培养方案中独立专业实践环节的统称,主要包括工程训练、认识实习、读书报告、教学实习、专业实习、生产实习、社会调查与社会实践、综合实验、课程设计、毕业实习等环节,不包括毕业论文(设计)环节。

二、实习教学的组织领导

第三条 全校本科实习教学在分管教学副校长的统一领导下进行。教务处负责组织管理与监督工作,学院负责建设实习教学团队与实习教学资源、落实实习教学任务。学校其他部门协同做好有关工作。

第四条 教务处工作职责:(1)制定学校实习教学指导性文件,检查学院实施细则制定工作和执行情况;(2)检查教师教学资格认定制度实施情况;(3)审核学院实习教学执行计划,编制全校实习教学执行计划,下达实习教学任务;(4)制定实习经费预算执行计划,检查实习经费的使用情况,监管外埠实习经费;(5)检查实习教学工作运行情况,协调解决疑难问题;(6)管理校内外实习基地 建设工作;(7)评估全校实习工作,评价教学质量,组织教学研究与经验交流。

第五条 学院工作职责:(1)建设满足培养方案要求的实习教学团队;(2)组织制定实习教学标准(含考核);(3)制定教师实习教学能力考核办法,认定教师独立承担实习教学的资格;(4)制定教师实习教学规范、教师实习工作考核办法;(5)制定学生实习守则,制定实习安全与保密管理实施细则;(6)组织教学团队制定实习教学实施方案;(7)负责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和运行管理;(8)检查实习教学准备,检查实习计划执行情况;(9)监控实习教学质量,总结实习工作;(10)考核教学团队负责人工作。

三、实习教学团队建设与职责

第六条 实习教学团队是执行实习教学任务、实施实习教学建设、开展实习教学研究的基本教学组织。

第七条 学院组建所有实践环节(含系列)的实习教学团队,聘任团队负责人主持团队工作。负责人聘期一般为四年。

第八条 选配团队教师,应坚持结构合理、经验丰富、研究方向互补原则,以教授、副教授为主要力量,讲师、助教为后备教学主力培养对象;确保数量充足、相对稳定,人数以教学任务需求的1.5倍为宜。

第九条 实施实习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制度。取得指定实践教学环节独立指导资格的教师,方可独立指导学生实习。

第十条 实习教学团队应根据需要吸纳实验技术人员,保障教 学设备建设与管理。

第十一条 实行实习教学团队备案制度,所有实习教学团队均须在教务处备案。

第十二条 实习教学团队承担实习教学研究、教学建设及教学运行工作,特别是培训实习教学师资队伍、制定(修订)教学大纲及实习教学标准,建设实习教学指导书及实习基地教学资源,执行校内外实习基地运行工作;制定教学效果评价体系,实施效果评价。

第十三条 教师在教学团队负责人带领下履行以下职责:(1)积极参与实习教学工作,积极参与实习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2)遵守教师教学工作规范,服从教学团队工作安排;坚守岗位,不迟到,不早退,不擅自离岗,不擅自找人代岗。(3)工作认真负责,团结协作,关心学生,教书育人。(4)参与集体备课,认真执行实习教学大纲与实习教学方案,严格考核学生实习成绩;总结实习工作。(5)维护师生人身财产安全,指导学生规范操作实习设施,避免各类安全事故、损坏资产事故发生。

四、教学组织与管理

第十四条 每年10月制定下一实习教学执行计划。根据本科人才培养方案,各学院向教务处报送本院各专业独立专业实践环节教学执行计划;教务处制定全校的执行计划,下达教学任务,协调确定执行时间。

第十五条 根据实习环节内容特点和实习场所情况,采取地点、时间、人员三方面集中与分散方式组织教学。在地点安排上,采取校内与校外相结合等方式。在时间安排上,在校内进行的实习应根据教学日历及课表安排进行,赴校外进行的实习应集中时间进行。在校外进行实习一般要求集中组织学生实习,如确系专业特点需安排学生分散实习,学院须做好教学安排,对学生在校外期间行为规范提出要求,并加强教学指导。学生实际实习周数(学时)必须与培养方案规定的周数(学时)一致。

第十六条 所有实习环节,学生必须完成全部实习任务、独立完成实习报告或设计报告,方可参加考核。考核方式应客观反映学生对实习教学内容的掌握程度和实践能力提升,应有利于激发学生实习兴趣和创新意识。集中进行的实习,成绩考核应在实习结束一周之内完成;学生分散在校外各地的实习,成绩考核应在学生返校一周之内完成;对在校外基地实习的学生,依据合作单位兼职指导教师评价进行综合考核。实习成绩按百分制记分。第十七条 学生在实习期间因故(含请假)缺少1/5及以上实习学时,不能取得该实习环节的考核资格。实习成绩不及格者,必须重修。实习环节不能免修。

第十八条 实习教学团队在院(系)的统一安排下做好实习教学工作。(1)制定实习教学实施方案。(2)组织师生研习实习教学大纲,组织教师认真进行集体备课。(3)执行实习教学大纲、实习教学规范,足额足时完成实习任务,检查实习效果,考核教师工作业绩,总结实习教学工作。(4)集中进行的实习,负责实习期间的学生实习管理工作,组织学生学习实习守则等各项规定;严格执行保 密规定、安全规定。(5)与实习基地共建单位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

第十九条 实习教学团队根据实习教学实施方式落实教学任务。在校内进行的实习,其教学组织方式、人员配备、条件保障,与实验课程相同;在校外进行的实习环节,包括分散进行的校外实习,由实习教学团队负责人组建的实习教学队伍(以下简称实习队)执行教学任务。

第二十条 实习教学团队负责人任命实习队队委会。实习队队委会负责组织落实实习期间的实习教学工作、政治学习和团队活动。队委会设队长、副队长、政委各1人,设教学秘书1人。队长由教授担任,副队长由副教授以上专业教师担任,政委由学生工作负责人担任。队长负责实习教学全面工作;副队长协助队长落实包括实习场所、实习条件、校外实习基地等在内的实习工作,分管保密工作;政委负责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分管安全工作;教学秘书负责教学运行管理。

第二十一条 实习队指导教师最低人数,以一个行政班级(30—40人)为测算单元配备,一年级1名,二年级2名,三年级3名,四年级以上5名。集中地点进行的实习环节,实习学生规模超过3个行政班(100人),承担教学任务的教学单位配专职教学秘书、专职行政秘书各1人;学生所在单位配1名政治辅导员;必要时按每200名学生配备1名辅导员。

五、实习安全与保密工作管理

第二十二条 学院成立以主要负责人为组长、实习教学分管副 院长及相关领导为副组长的实习安全与保密管理工作组,负责制定实施细则、检查实习安全与保密工作、处理相关事务。

第二十三条 学院根据具体学科性质、实践环节特点、实习场所类型等因素,制定切实可行的实习安全与保密工作实施细则。将安全与保密工作的执行情况,纳入教师、学生考评体系。在校内实验室进行的实习,安全、保密工作遵照实验室的相关规定执行。

第二十四条 认真做好安全、保密教育工作,训练师生应对突发事件的技能;全方位、全天候、多举措,面向全体人员,抓好安全、保密工作,做到万无一失,确保人身财产安全与国家信息安全。

六、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与运行管理

第二十五条 各教学单位应根据实习教学大纲要求,对实习基地条件进行全面规划、整体建设,特别是加强实习基地内涵建设,注重模拟工业、社会等环境进行综合实习实训基地建设,不断改善实习条件。

第二十六条 根据教学要求,依托产学研合作关系,吸收优质社会教学资源,建设校外工程实践、社会实践、创新创业实践等各类实习基地,拓展创新创业实践空间,促进学生走向社会、真实体验行业发展。

第二十七条 建设校外实习基地,应经过实习教学团队的调查研究、学院教学委员会讨论论证等程序。实习基地应相对稳定。新建基地须在教务处备案后方可启用。

第二十八条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应与行业相关单位建立合作 共建关系,签署合作协议,明确合作内容和各方职责,明确对方可提供的教学资源及利用模式;努力把实习教学与合作单位的实际工作任务结合起来,做到互利互惠,取得合作单位最大支持。

第二十九条 建立校外实习基地,应具备教学大纲规定的实习资源要求;合作单位具有培养人才的社会责任感,愿意承担实习教学任务;实习场地设备条件先进,技术管理规范,安全管理严格,文化氛围高尚;合作单位人力资源丰富,技术水平较高;基地所在地交通便利,食宿方便,实习成本较低。

第三十条 双方共同建设用于学生实习实训的教学资源辅助实习教学,如信息化实习教学资源与教学手段等。学校出资建设的资源,产权归属学校,协议委托合作单位管理。

第三十一条 双方应指定专人管理实习基地、实施实习教学与资源建设。学校颁发聘书聘请合作单位技术人员作为兼职实习指导教师,共同制定实习方案、管理实习过程、考核实习成绩。

第三十二条 建立双方协作与交流机制。实习结束,双方共同总结实习经验,查找工作不足,优化教学管理,促进实习教学改革。

七、质量保证与质量监控

第三十三条 所有实习环节,均应制定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实习考核标准、教学效果评价标准,以及教师教学工作规范,并在实际工作中实施。

第三十四条 严格实施指导教师资格认定制度,配备数量充 足、具有相应教学环节教学资格的教师承担教学任务。

第三十五条 做好实习前、中、后期的质量管理工作。(1)前期,做好教学条件、教学文件建设,充分研讨教学大纲,明确实习内容、目的与要求;(2)实习过程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实践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善于动手;实习报告撰写环节,指导学生撰写科学、严谨、规范、求实的专业实习报告;(3)实习结束后,学院、实习教学团队(含实习队)组织收集信息反馈,分析学生实习教学效果,倾听学生的意见与建议。

第三十六条 在校外实习基地进行的实习环节,要进行实习过程管理评价工作,由合作单位兼职指导教师对学生的实习表现进行评价,评价结果在实习成绩中体现。

第三十七条 各学院进行工作总结,并向教务处提交学院实习工作总结。总结实习教学团队建设,教学建设与教学改革,实习计划执行情况,安全、保密措施及实施效果,教学条件与经费保障,学生反馈与教学效果,存在的问题、改进计划,经验体会与建议等。

八、实习教学研究与教学建设

第三十八条 强化实践育人理念,遵循培养学生服务国家服务人民的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创业意识的育人理念,实习教学团队应开展广泛深入的教学研究与改革。

第三十九条 探索实习教学新模式,特别是探索校内与校外、实体与仿真、认知与实操相结合的实习教学模式。不断更新教学内容,及时将科研成果转化为实习教学内容;建设及时反映教学内容 改革、教学手段更新、教学条件升级要求的实习教材;加强教学标准研究与建设,优化实习教学质量评价工作。

第四十条 学校建设实习教学师资队伍培训平台,促进青年教师实践教学能力提升;加强实习教学平台系统建设和实习基地标准化建设工作。

九、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校除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以外的所有专业。临床医学、口腔医学、护理学专业实习教学管理规定另行制定。

第四十二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生效,《吉林大学实习教学工作管理规定(试行)》(校教字【2002】037号文件)同时废止。

第四十三条 本办法由教务处负责解释。

第五篇:吉林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我省殡葬服务收费管理,规范殡葬服务收费行为和秩序,切实维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促进殡葬事业健康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法》、《公墓管理暂行办法》、《国家发展改革委 民政部关于进一步加强殡葬服务收费管理有关问题的指导意见》等有关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殡葬服务收费是指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殡葬延伸服务收费和公墓及相关服务收费。

第三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殡葬服务的单位,包括提供殡葬服务的事业和企业单位,均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四条

从事殡葬服务的单位开展殡葬服务收费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经县级以上民政部门批准,并在相关部门办理注册登记,取得法人资格和合法经营资质。

(二)依据有关规定到价格主管部门申领《收费许可证》,持证收费。

第五条

殡葬服务单位应遵循公开、公正、诚实信用和自愿有偿的原则,提供优质服务。

第六条

实行消费者填写《服务选项单》制度,引导群众理性消费、明白消费,保证用户的利益和不同的需求。《服务选项单》内容,由各地民政部门会同价格主管部门共同确定,供用户自愿选择服务项目,并按用户所选项目收费。

第二章

殡葬基本服务收费管理

第七条

殡葬基本服务包括遗体接运(含抬尸、消毒)、存放(含冷藏)、火化、骨灰寄存共四项,实行政府定价管理。

第八条

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标准由省物价局会同省财政厅、民政厅,在成本监审的基础上,考虑财政补贴情况,按照非营利原则核定、调整。

第九条

根据消费者需求,殡葬服务单位可开展部分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的特需服务。普通型与特需型服务比例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十条

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特需服务的收费标准,可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结合当地实际情况合理制定。

第十一条

提供遗体接运、存放、火化、骨灰寄存特需服务的,首先必须保证在可提供普通型基本服务的前提下,把握消费者自主选择的原则,严禁以没有普通型基本服务为由,或以诱导、强制等手段变相向消费者提供特需型基本服务项目并收费,侵害消费者权益。

第三章

殡葬延伸服务收费管理

第十二条

殡葬延伸服务是指在基本服务以外、供群众选择的特殊服务项目,包括遗体整容、遗体防腐、吊唁设施、设备租赁等,实行政府指导价管理。

第十三条

殡葬延伸服务收费项目,由省物价局、民政厅审定。严格控制殡葬延伸服务收费项目,对不合理或带有封建迷信色彩的项目一律不予审批。各地确需新增延伸服务收费项目,应当报省物价局、民政厅审核,不得自行确定。

第十四条

殡葬延伸服务收费标准,由省物价局授权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制定。各地核定收费标准应考虑直接服务成本和当地供求状况、民俗习惯、常选项目和特色项目差别,合理核定收费标准。

第十五条

各地价格主管部门对殡葬服务单位销售的骨灰盒、寿衣、花圈等殡葬用品价格要进行必要的指导规范,实行政府指导价或其它必要的价格管理方式。

第四章

公墓及相关服务收费管理

第十六条

为农村村民提供遗体(土葬区)或骨灰安葬服务的公墓价格,由各地价格主管部门会同民政部门,在成本监审基础上,按照非营利并兼顾居民承受能力的原则核定。

第十七条

其它公墓价格,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民政部门要加强对经营者定价行为的指导规范,对价格明显偏高的,必要时依法进行干预和管理,切实遏制虚高定价行为。

第十八条

公墓管理单位对墓穴进行日常管护、安全和周边绿化等服务可收取费用,其收费标准由省物价局、民政厅制定基准价及浮动幅度,各地价格主管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核定具体收费标准,并报省物价局、民政厅备案。

第五章

殡葬服务收费减免政策

第十九条

具有我省常住户籍的城乡低保对象、公安机关开具证明的无名尸,可免收以下6项殡葬服务费用,包括:普通车辆遗体接运、2日内普通冷(冻)柜遗体存放、普通火化设备遗体火化、1个普通卫生纸棺、1个普通骨灰盒、1年骨灰寄存。

第二十条

12岁以下儿童分别按城镇或农村殡葬基本服务收费标准的50%收取。

第六章

殡葬服务收费监督检查

第二十一条

殡葬服务单位要认真执行收费公示制度,在服务收费场所醒目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依据、减免政策、举报电话、服务流程和服务规范等内容,广泛接受社会监督。

第二十二条

殡葬服务单位在提供服务过程中,应当严格按照价格主管部门规定的收费政策提供服务,自觉规范服务和收费行为,接受价格、民政部门的监督检查。严禁擅自设立收费项目、提高收费标准、扩大收费范围及强制、变相服务并收费等乱收费行为。对价格违法行为,一经查实,严肃处理。对性质恶劣、情节严重的典型案件公开曝光,切实维护广大群众的合法权益。

第七章

第二十三条

本办法由省物价局、省民政厅按各自职能负责解释。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执行。执行期间,国家、省法律法规及相关政策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下载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word格式文档
下载吉林供销合作社系统安全生产管理办法试行(写写帮整理).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内蒙古农业大学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内蒙古农业大学学生公寓网络管理办法(试行)第一章 总则 第1条 为尽快建成具有先进水平的知识传播、信息管理与信息服务的学生公寓网络系统,规范内蒙古农业大学校园计算机网络所......

    武进区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武进区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办法(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全区校园计算机信息网络系统安全管理工作,杜绝有害信息在网上传播,严防侮辱诽谤、信息篡改、非法入......

    信息系统安全管理办法

    1.0目的为保证集团计算机信息系统的平安,防止信息泄密,特制定本管理办法。2.0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本集团的全体员工;适用于本公司所有办公用计算机、网络布线和网络连接设备。......

    吉林大学本科交流学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吉林大学本科交流学生课程考核管理办法(试行) 为进一步深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扩大学生合作培养空间,根据《吉林大学本科学分制管理办法(试行)》(校发[2005]85号)、《吉林大学本科考......

    吉林化工学院出国留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合集)

    吉林化工学院出国留学工作管理办法(试行)吉化院字[2006]60号第一章 总则第一条为进一步做好我院教职工出国留学的管理工作,根据上级有关文件精神,结合我院的实际情况特制定本管......

    吉林大学本科考试试卷管理办法试行(5篇材料)

    吉林大学本科考试试卷管理办法(试行) 校教字〔2005〕51号 为进一步规范考试试卷管理工作,强化考试试卷的制作、评阅、分析与保管,全面提升考试试卷综合管理水平,特制定本办法。......

    合作社管理办法

    天山绿旺合作社运行管理办法 三连对已拆除的占地面积300亩危旧住房区进行研究讨论,功能转换,建设成为适宜新疆区域生长,以林果树为主的天山绿旺合作社。为了加强我连天山滤网合......

    合作社管理办法

    社员(代表)大会制度 一、社员(代表)大会由全体成员(代表)组成,是本社的最高权力机构,行使下列职权: 1、审议、修改本社章程和各项规章制度;2、选举和罢免理事长、理事、监事会成员;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