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商业银行的税务检查
商业银行的税务检查
国有商业银行涉及税种较多,对于地税部门主要是营业税,抵债业务又涉及契税、房产税等税种,还负有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和营业税的义务,检查时均应加以关注。主要问题如下:
一、少计或不计利息收入(涉税问题)
1、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利息收入、收取利息长期挂账不按规定结转收入,或记入金融机构往来账户,或冲减经营费用。
2、将一般贷款作为转贷外汇业务处理,扣除借款利息(手续费)记收入,或扩大转贷借款利息的扣除范围,将非境外借款利息支出或金融机构往来拆借利息在转贷利息中扣除。
3、虚增融资业务出租货物的成本,少缴税费。
4、应收利息逾期未按规定转入表外核算,收回的应收未收利息未按规定转入表内核算,少计收入。
5、未按规定冲减应收利息收入。
6、抵债资产自用或变卖,抵息部分未按规定计税。
第二篇:商业银行税务检查
商业银行税收检查操作指南
一、商业银行经营管理及核算特点
(一)商业银行简述
商业银行是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商业银行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设立的,办理吸收公众存款、发放贷款、结算等业务的企业法人。目前,我国商业银行包括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和外资银行等。
国有商业银行是指资本金由国家拨付(或控股)的商业银行,通常指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和交通银行,是我国商业银行的主体和核心,其主要业务包括吸收存款、发行金融债券、借款等筹资业务,贷款业务,买卖有价证券,结算业务,委托、代理、咨询等信托业务以及股票、债券、外汇买卖投资和实业投资等投资业务。
另外,还有一些股份制或地方设立的商业银行(如光大、华夏、兴业、中信、深发展、广发展等)以及中外合资和外资金融机构。
本文是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例,整理商业银行税收检查指南。
(二)国有商业银行的经营特点 1.经营的商品和业务具有特殊性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的商品是货币、货币资本以及金融机构衍生产品等特殊的商品,以信用方式从事经营活动。
国有商业银行经营业务除了传统的存、贷、汇等金融零售业务,还经营多种金融批发业务(即非个人业务)以及各种新的金融业务和品种,不仅核算、反映、监督本身的业务活动,而且还核算、反映、监督各部门、各企业、各单位的资金活动情况,负有国家间接管理经济的职能,具有较强的政策性。
2.实行一级法人,分级管理的体制
国有商业银行实行在总行一级法人基础上,“统一领导、分级管理、统负盈亏、统缴所得税”的管理体制;总行对分支机构统一领导,层级授权,以分、支行为成本、利润、风险控制和资源配臵中心经营银行业务。内部实行总行、省级分行(一级分行)、市地分行(二级分行)三级核算(个别地方区县支行也独立核算),自计盈亏、指标控制、分配挂钩、亏损自补的管理办法。这种经营管理体制在财务管理上表现出集团财务的特征,由总行集中披露的财务信息具有很强的概括性和淹没性。
3.管理和核算网络信息化
国有商业银行各行以大中心数据集中模式为技术依托,分别制定了网络信息化业务核算系统,该系统由若干个子系统组成,每个子系统又由一个或多个应用组成,其核心是集对公业务、个人业务、国际业务、银行卡业务为一体的业务处理系统,实现了业务信息和管理信息的自动采集和数据集中。经过多次升级换代,专业化程度非常高,核算系统功能也很强大,其整个核算系统包括财务管理体系的运作已非常现代化,基本摆脱了手工记账。
——贷款业务由风险管理部门通过“信贷管理系统”进行受理、审批后,将贷款借据传到营业部门,通过柜员机录入业务核算系统,利息收入自动结转。贷款合同和台账由风险管理部门保存,借据由财务部门保存。
——存款业务由各营业部或网点通过业务核算系统直接受理,系统自动计息,凭证统一保管,有关事项采用登记簿(个别网点留有手工账)形式备查。
——人事费用、业务费用等费用通过“财务管理系统”核算后转入业务核算系统。
——固定资产通过“固定资产管理系统”统一核算,自动计提折旧,并与业务核算系统接口,原始凭据保存在市地分行以上核算单位财务部门。
4.事权等级严格,制约性强
国有商业银行事权划分灵活、事中控制严密,以行政区划设立分支机构,以产品和业务为中心构造其内部组织体系,部门分工细、制约性强,管理层次多,根据不同业务种类、不同的交易类型和不同的金额,赋予柜员不同的级别和处理权限,一个数据的汇集须几个部门共同完成,每人须凭借各自的密码和授权处理业务和查询数据,不能互查。在业务核算系统中,行长级人员只能查询本行及其下级行的数据,各部门只能查询本部门及其下级部门的数据。业务核算系统上线前的数据查询,市地分行和支行的数据须到省行查询,省行的数据须到总行查询。
(三)国有商业银行财务核算特点 1.会计账务组织
在会计账务组织上设臵了综合核算和明细核算两个相互核对、相互制约的核算体系。综合核算由科目日结单、总账、日计表组成;明细核算由分户账、现金收(付)日记簿、登记簿(卡)、余额表组成,其中分户账是明细核算的主要形式。
前台柜员根据凭证登记分户账,抄制余额表,后台综合人员则根据凭证编制科目日结单,登记总账,编制日计表(电脑记账的,由电脑日批量处理后打印),通过相互间的总分核对、平衡,保证账务处理的准确性。电脑记账的登记账簿、编制日记表以及平账等工作均由计算机进行。为了前台柜面的分工协作,采用单式记账凭证,便于汇总每一会计科目的借方发生额和贷方发生额及分工记账,但由于不能
在一张凭证上反映一项业务的全貌,而且记账凭证的数量很大,不便于查账。
2.核算内容
收益类核算内容主要包括营业收入、投资收益和营业外收入三部分;成本费用类核算内容主要包括利息支出、金融企业往来支出、手续费支出等营业成本、营业费用和税金及附加。
3.市地分行以下机构财务核算多实行报账制
国有商业银行以二级分行(市地分行)为基本经营核算单位,其以下机构为非独立财务核算单位,实行报账制(有独立核算权的除外)。非独立核算的支行没有完整的账册,不编制会计报表,存贷业务通过“业务核算系统”由上级行记账,自上而下生成报表并下传;固定资产由二级分行等核算行按产权归属直接管理和核算;费用统一调剂使用,逐级定额控制,支行正常的业务费用和支出年初由二级分行在限额内预拨备用金,实行报销制,大额和临时需要的费用须报批。
4.实行表内表外核算
表外科目是商业银行会计所特有的一类会计科目。中国人民银行规定,表外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所从事的,按照现行会计准则不记入资产负债表内,不形成现实资产负债,但能改变损益的业务。具体包括担保类、承诺类和金融衍生交易类三种类型的业务,其中担保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接受客户的委托对第三方承担责任的业务,包括担保(保函)、备用信用证、跟单信用证、承兑等;承诺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在未来某一日期按照事先约定的条件向客户提供约定的信用业务,包括贷款承诺等;金融衍生交易类业务是指商业银行为满足客户保值或自身套期保值等需要而进行的货币和利率的远期、掉期、期权等衍生交易业务。
国有商业银行一般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按照是否承担风险,是
否存在或有事项设臵会计科目进行表内表外核算。存款、贷款、现金、金融机构往来、代理业务、所有者权益、损益等反映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的科目在表内核算,分为资产类、负债类、所有者权益类、资产负债共同类(其特点是在日常核算中资金性质不确定,其性质视科目的期末余额而定,余额在借方表现为资产,余额在贷方表现为负债)和损益类。再贴现、转贴现、应收未收利息、开出信用证、承兑汇票以及有价证券等不反映会计要素实际增减变化,而仅用于反映或有资产、或有负债以及各项登记备查事项的会计科目在表外核算,分为或有资产(或有负债)类、市场风险类和代理业务类以及备查登记类。
5.采用单式记账法
国有商业银行的表外业务核算一般采用单式记账法(中国银行现已改用复式记账法),对发生的每一笔业务只在一个账户(科目)中进行登记,会计事项发生或增加时记收入,销账或减少时记付出,余额表示结存或尚未结清的会计事项。记账的主要目的不是为了计量,而是为了控制,需要什么资料登记什么资料,且对应关系不明晰,只反映了业务的一个侧面,不能全面、系统地反映业务的来龙去脉,不便于检查账簿记录的正确性。
6.账簿凭证记载代码化
国有商业银行采用电脑记账,账册、凭证及其摘要栏以核算代码(二级核算码称为子码)表示相应的会计科目名称,以电子方式存档。核算代码由各自总行按业务种类和资金性质统一设臵,一种业务对应一个核算码,有《会计科目及核算码表》对照,每年有所变动,各行的核算代码有所不同。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务检查
(一)少计或不计利息收入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利息收入,收取利息长期挂账不按规定结转收入,或记入金融机构往来账户,或冲减经营费用。
(2)将一般贷款作为转贷外汇业务处理,扣除借款利息(手续费)记收入,或扩大转贷借款利息的扣除范围,将非境外借款利息支出或金融机构往来拆借利息在转贷利息中扣除。
(3)应收利息逾期未按规定转入表外核算,收回的应收未收利息未按规定转入表内核算,少计收入
(4)未按规定冲减应收利息收入。
(5)抵债资产自用或变卖,抵息部分未按规定计税。2.主要检查方法
(1)核对贷款台账,审查贷款合同,进行账簿检查。①根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抽查利息计算是否准确,是否全额并入收入计税,关注贴现业务的利息计算是否准确,是否按全额计税;检查“金融企业往来收入”、“应付款项”、“财务费用”等账户,对照款项来源,审查有无将应税收入混在金融机构往来收入中,或计入“财务费用”等账户抵减费用支出,有无长期挂账不按规定结转收入的情况;对照表外利息收入,检查有无将“应计利息”转入表外核算;对贷款额度大、挂账时间长、运行情况良好的企业,抽查几户调查核实,核实有无企业已支付利息(含实物抵息)而银行未计入利息收入的现象。
②审核转贷协议或合同、转贷利息票据,核实是否将一般贷款作为外汇转贷业务来处理,扣除借款利息(手续费)记收入,少申报相关税费;有无混淆、扩大转贷借款利息的扣除范围,将非境外借款利息支出在利息收入中扣除,有无将金融机构往来拆借利息在转贷利息中扣除。
(2)对应收利息逾期情况进行审核。了解企业记账的程序,检查季度业务报表、贷款户欠息台账、不能收息户明细表、贷款台账及相关记录,统计表外核算的应收未收利息,查看贷款合同,核对银行利息备查账登记的贷款期限,审查有无贷款未逾期(含展期)90天,而应收利息逾期90天就转入表外核算,有无将贷款逾期(含展期)90天尚未收回,而此前(含90天)发生的应收未收利息转入表外核算;审查中长期贷款、逾期贷款发生额和表外应收未收利息贷方发生额,核实收回逾期贷款的利息是否并入收入计税。
(3)对应收利息冲减情况进行审核。逐笔统计利息收入冲减情况,结合表外核算应收利息表、贷款协议,检查应收未收利息收入的冲减是否符合规定,冲减数额是否真实准确,审核所冲减利息收入的贷款及其应收未收利息是否均逾期(本金逾期含展期)90天,审核所冲减的利息收入是否已经计入应纳税所得额或已按规定缴纳企业所得税,审核所冲减的利息收入是否是已按规定缴纳营业税的;注意已剥离给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的应收未收利息是否重复冲减,已冲减完毕的应进行清算。
(4)检查固定资产台账、抵债(贷)实物明细表、租赁合同、收取租赁费的凭据、收费明细表、进账单及传票,到负责以物抵贷、抵息物品的资产保全或清收中心等部门核实抵债物品的处臵情况,检查物品处理变现抵息部分是否按规定计税和调整应纳税所得额;到法院、产权管理部门、拍卖机构调查资产处臵情况,核实企业有无将抵债资产自用或变卖的情况,检查抵息部分有无未按规定申报缴纳营业税、房产税、契税等税费,是否按规定进行了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检查折价金额高于债权部分的处理,到债务人(单位)调查是否退还,退还的金额、票据是否真实,未退还的是否按规定计算缴纳企业所得税。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税发(1999)第162号、国税函(2002)第960号、国税函(2000)第906号、财税(2002)182号、财金(2005)67号、财金(2002)5号、财金(2005)53号
4.相关提示
特别关注销售抵债资产取得的收入和冲减表外应收利息收入是否按规定计算缴纳相关税费。
(二)少计或不计手续费收入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手续费收入不入账,直接用于职工福利,发放给职工等。(2)将手续费收入冲减营业费用、记入金融机构往来账户或长期挂应付款项。
2.主要检查方法
(1)询问有关人员,了解银行从事那些中间业务,结合以往相应的手续费收入状况,分析比较其手续费收入的构成和记账的完整性,检查有无少计或不计手续费的情况;到保险公司、邮局、自来水公司等有关委托代办(收)单位调查代办(收)及手续费支付的情况,核实是否将手续费收入放在账外核算,或直接用于职工福利,或以加班费等名义发放给职工。
(2)检查手续费收入、担保费收入等账户,对照凭证审核金融经纪、结算、代理等业务的手续费收入是否为全额收入,检查“营业费用”等费用账户和金融机构往来、应付款项等账户,审核有无将各项手续费收入直接抵冲费用或长期挂“金融机构往来”、“应付款项”等往来账户不确认收入,有无金融机构之间提供代结算、代发行金融
债券、转贴现等服务取得的收入记入“金融机构往来”账户,少申报营业税等税费。
3.政策依据
国税发(1997)第5号、国税发(2001)第31号、国税函(2000)第906号、4.相关提示
注意审核财务报告与企业所得税申报表收入数据是否相符,财务报告和纳税申报数据存在差额时对收入明细要进行分年的分析核对,应进一步分析其财务报告营业收入与申报营业收入各差额产生的具体原因。如各财务报告数据都大于申报数据,疑似存在少计收入问题。特别关注是所得税申报表附表三明细情况:如调减项目(“未按权责发生制原则确认的收入”、“确认为递延收益的政府补助”等)内容反映的业务是否真实;视同销售收入内容反映的业务是否如实申报(如“视同销售收入”和“视同销售成本”均为零,这与日常管理掌握情况不符,如赠送给客户礼品等业务。)
(三)收回已核销的呆账本息,未按规定计入当期收入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收回的已在税前扣除的呆账,未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2)收回的尚未在税前扣除的呆账,超过本金的部分未计入收回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未按规定缴纳相关税费。
(3)本全部或部分收回的已核销的贷款、除了贷款利息收入以外的其他应收款项,准备金已在税前扣除或其损失已经在税前扣除的,未计入收回的应纳税所得额。
2.主要检查方法
(1)调取风险控制部门的《抵债(贷)实物明细表》、《抵贷资产处臵统计表》、《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申请审批表》及其附表《呆账损失明细表》、拍卖清单等资料对比审核。
(2)必要时可到实物存放地实地查验,核查实物是否已处臵,处臵的收入是否挂在往来账户,未冲减贷款本金;核销呆账时全额进行了核销,扣除本金和利息后的余额是否按规定计税。
(3)调取税务机关批准的核销证明、银行备查簿等资料,审查收回已经核销的呆账是否申报纳税,与所得税纳税调整表核对,是否计入当期的应纳税所得额。
(4)对已经核销的坏账,应选择部分业务能够核对的企业进行调查落实,检查是否企业已经偿还,而银行没有计入应纳税所得额。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四)将应税收入混入免税收入或将免税收入的相关费用记入应税收入的费用税前扣除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将金融债券、其他债券所取得的利息收入混入国债利息收入中申报免税。
(2)国债免税收入的佣金、过户费等相关费用并入应税收入的费用中,申报所得税时未剔出,税前扣除。
2.主要检查方法
(1)检查“长期债券投资”账面记录,与国债购买备查簿核对,审查购买国债、金融债券、其他债券的资金占用和认购债券文件、债券入库单等购买的原始凭证,根据兑付期,确定免税国债利息收入,与纳税申报情况核对,找出差额。
(2)审查“业务费用”等账户,核实有无将购买国债的标准佣金、印花税、过户费、附加费用等计入费用中,未进行应纳税所得额的调整。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五)业务及管理费用的检查。1.常见问题
(1)列支企业职工个人住房的物业费、修理费和家属小区的维修改造支出。
(2)列支应由个人负担的费用,列支外单位的费用。(3)列支投资者或雇员个人向商业保险机构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
(4)将部分应列入教育经费的培训支出作为差旅费用,将部分招待费用也作为差旅费用支出。
(5)将部分应列入职工福利费的费用直接列入业务及管理费用。(6)重复列支劳务派遣人员的费用。2.主要检查方法
(1)询问有关人员,了解福利情况,检查相关成本、费用账户,审核原始凭据核实有无报销应由职工个人负担或是外单位的费用,有无已出售给职工个人的住房所发生的物业费、修理费等列入成本费用;审查与保安公司、特勤单位等签订的合同,检查有无保安、押运人员的服装费用在福利费等费用中列支的情况。
(2)到相关收费单位调查了解有关项目收费的标准、计算依据和收缴方法,实地检查企业缴纳费用的计算依据(如供暖的面积、使用水的方数等),划分费用的归属。
(3)检查保险费支出,对照保单,审查有无为员工个人投保的人寿保险或财产保险等商业保险的情况。
(4)审查与劳务派遣单位签订的劳务派遣合同,并审核合同中关于薪酬标准、派遣人员人数等内容与实际情况是否相符;审核劳务派遣合同中约定的派遣人员工资支付方式,可以与银行对账单等凭证进行比对。关注支付给劳务派遣人员的加班费、绩效奖金以及有关福利补助等内容。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税函(2009)3号、国税函[2008]264号、国家税务总局公告2012年第15号、财建[2006]317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务合同法》
4.相关提示
常见应计入职工福利费的费用直接计入业务及管理费的,如食堂人员工资、为职工子女支付的医疗保险费、离退休人员统筹外支出、丧葬及遗属补贴、通讯补贴、不符合劳动保护支出、电影票及部分旅游费支出、晚会性质的费用、发放高档服装、非货币性补贴等费用。
目前企业的劳务派遣人员及劳务派遣合同的签订普遍存在倾向性问题,企业往往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税务处理方式确认劳务派遣人员工资薪金支出、职工福利支出等内容。根据《劳务合同法》的规定,用工单位有支付给劳务派遣工加班费、绩效奖金、提供与工作岗位相关的福利待遇的义务,如果根据双方合同约定,由用人单位直接发放派遣工上述费用,这些费用因为无法取得相应的发票,无法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此,双方通常在劳务派遣合同中约定,被派遣人员的工资由劳务派遣公司发放,劳务派遣公司开劳务费发票给用工单位,这样,这笔费用才能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因此,按照实质重于形式 的原则,审查与劳务派遣公司签订的劳务派遣协议,并核实其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和职工福利支出等是否已实际支付,以及这部分劳务派遣人员的工资薪金支出是否计入员工工资薪金。是否已把劳务费在业务及管理费用中列支后,又在工资薪金及职工福利费中重复列支。
(六)广告费、业务宣传费、业务招待费等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扩大扣除基数的范围,将不允许计入基数的项目列入加大税前扣除限额。
(2)将招待费、宣传费等有扣除限额的费用计入会议费、差旅费等账户,加大税前扣除限额。
2.主要检查方法
(1)严格审查扣除基数的范围是否正确,对照财务报表(利润表)、企业所得税申报表及相关附表看数据是否一致,是否把不应作为计提基数的项目列入扣除基数范围。
(2)审查发生的有关会议费、差旅费的真实性和合法性,看差旅费的证明材料是否包括出差人员姓名、地点、时间、任务、支付凭证等。会议费的证明材料是否包括会议时间、地点、出席人员、内容、目的、费用标准、支付凭证等,特别关注是否有本地住宿费发票、带有个人姓名发票以及明显为报销个人费用或营销奖励性质的发票,检查是否有业务招待费等税法规定了扣除限额的费用作为会议费、差旅费列支。
(3)检查劳动保护费、差旅费、业务招待费等费用账户,审核有无值班费、早午餐费、稽核补贴和发放给员工个人的单项奖、国债手续费等工资性支出,询问相关人员、审查有关会议纪要,确定费用的真实性和实际归属。
(4)对数额较大的发票到出票单位进行调查或异地协查,核实业务真实性和发票的合法性。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国税函(2003)1147号、国税发(2001)69号、国税函„2008‟828号
4.相关提示
银行揽储性质的奖励支出应根据奖励支出的对象、形式,正确区分是否属于业务招待费、广告费和业务宣传费的范围,按税法规定进行相应的纳税调整。对于支出为实物的是否按税法规定作视同销售收入。
(七)呆账准备和呆账损失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扩大呆账准备金的计提范围,将不允许计提呆账准备的风险和损失资产列入计提基数,加大税前扣除限额。
(2)多计提的呆账准备金在纳税申报时未全额做纳税调整。(3)呆账损失的扣除未经过有权审批的税务机关批准。2.主要检查方法
(1)从财务报表中贷款资产明细项目与计提呆账准备金的贷款资产明细表核对,与税法规定的准予税前提取贷款损失准备金的贷款资产范围核对,审核是否按规定的计提范围计提呆账准备。
(2)根据确定的允许计提的呆账准备金的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的余额计算出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金,与企业所得税纳税调整表核对,看是否及时全额的做纳税调整。
(3)调取贷款和投资合同、发放贷款和投资凭证及相关材料,审核贷款发放及使用情况和投资情况。
(4)调取政府、法院、公安、工商行政管理部门、企业主管部门、保险企业等单位出具的相关证明材料,必要时可实地进行调查核实。
(5)调取税务机关批准的核销证明、银行备查簿等资料,与所得税纳税调整表核对,是否有未经税务机关审批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
3.政策依据
财税„2012‟5号、财税[2011]104号、财税„2009‟64号、国税函(2008)624号、国税发(2003)073号
4.相关提示
金融企业不承担风险和还款责任的委托贷款及代理贷款等资产,不得计提呆账准备。
不符合国务院财政、税务主管部门规定的各项资产减值准备、风险准备等准备金支出,不得税前扣除,应调增应纳税所得额。(这个应该针对银行拨备资金,主要是银行贷款损失准备和银行资产损失准备)
贷款损失准备是否按以下公式计算:准予当年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本年末准予提取贷款损失准备的贷款资产余额×1%-截至上年末已在税前扣除的贷款损失准备余额,如上述公式计算的数额如为负数,是否相应调增当年应纳税所得额。检查中应考虑检查期间前后的衔接,分计算调整。
(八)研究开发费用的检查 1.常见问题
不允许计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费用计入研发费用并在税前扣除
2.主要检查方法
(1)了解其研究开发具体项目和分项目扣除金额;审核发生的研发费用项目凭证的真实性和合法性,是否把不允许计入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费用计入研发费用。
(2)查看其各研究开发费用备案情况及备案资料情况,是否齐备符合税法规定。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4.相关提示
(国税发„2008‟116号)中正列举了允许企业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可以实行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的项目,但研发人员的差旅费也不得加计扣除,在审核研发费用有关项目和凭证时应关注差旅费。
据了解目前部分银行的研发工作主要集中在总行和固定研发中心、研发分部,各省分行不应存在研发费用支出,如发生研发费用扣除,建议对其分行发生的研发费用进行详细审核。
(九)固定资产折旧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扩大计提折旧的固定资产的范围、多提折旧,影响当期利润。
(2)缩短固定资产的折旧年限、计算方法,多提折旧。(3)已交付使用但尚未办理竣工决算的固定资产,已暂估入账,并按规定计提折旧;正式竣工后,未及时调整。
2.主要检查方法
1、通过企业的“固定资产管理系统”全面了解企业固定资产状况,及时发现和掌握企业各项固定资产的基本情况;然后对照 “固定资产折旧明细表”并结合“累计折旧”账户的贷方发生额,计算是否多计提了固定资产折旧。
2、通过有关的会计核算资料,与所得税纳税申报表固定资产调整明细表核对,审核年终是否做纳税调整。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4.相关提示
税法规定了企业固定资产折旧计提的最低年限要求,若会计上超过最低年限提取的折旧按会计计提金额扣除,不得调减,若低于最低年限提取的应予以调增。关注固定资产纳税调整明细表如固定资产的调整为调减项,应落实调减的原因,核实调减金额是否正确。
(十)房屋装修费未按规定予以资本化或摊销,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将属于本企业所有的房屋投入使用前的装修费直接计入当期费用。
(2)投入使用后或产权不属于本企业所有的房屋发生的装修费,未按规定年限摊销。
(3)装修费的发生额不真实,多列费用多摊销。2.主要检查方法
(1)检查企业的房屋产权所有,凡房屋产权属于本企业拥有的,审核其投入使用前所发生的房屋装修费是否并入房屋价值,按照税法所规定的折旧年限和残值率计提折旧;
(2)检查“经营租入固定资产改良”、“待摊费用摊销”和“业务费用”等账户,核实房屋装修费后投入使用的具体日期,对照借、贷方记账凭证,审核是否按规定的年限摊销、摊销额计算是否正确;(3)查看有关的合同、协议等资料,核查房屋装修费发生的真实性。对发生的大额费用应到出票单位和相关监管部门核查其真实性和发票的合法性。
3.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实施条例》
(十一)跨列支费用,减少当期应纳税所得额的检查 1.常见问题
(1)以前费用在当年列支补扣。(2)提前列支以后费用。
(3)预提费用的余额年终未进行纳税调整,减少应税所得额。2.主要检查方法
(1)检查各项费用的原始凭证的开票日期、内容和合同协议,有无列支以前的费用和提前列支以后的费用。必要时到对方进行调查核实。
(2)检查预提费用账户,对照所得税纳税调整表,审核其余额年终是否进行了纳税调整。
第三篇:税务检查报告
地方税收XX分局检查记录
被查单位:XX房地产管理局
所属时间:XX年X月至XX年X月
我分局派人于XX年X月X日起对你单位XX年X月X日至XX年X月X日止应缴地方各税费情况依法进行了检查,根据你单位提供的会计报表,财务帐簿及相关纳税资料,检查结果如下:
一、基本情况
1、X职工人员X人,属于自收自支性质的事业单位。
2、X收入合计3932767.44元。
其中营业税应税收入—服务性收费2896614.00元,包括转让费866669.00元,评估费1074776.00元,测绘费332197.00元,抵押费128730.00元,租赁手续费18600.00元,档案费127872.00元,资料费29680.00元,代理费318090.00元。
支出类合计2783104.43元
其中:工资薪金1458286.71元,办公费120974.48元,印刷费33910.00元,水电费19050.22元,交通费157890.32元,差旅费76469.00元,会务费21728.00元,招待费210311.00元,福利费128572.04元,培训费4620.00元,设备购置费233731.00元,维修费119958.00元,其他费用170019.77元,邮电费27584.00元。
3、共使用6个营业帐本,支付车辆保险费9000.00元,实收资本增加233731.00元。
4、XX以前地方税费已缴清。
二、各地方税费结算情况
1、应征营业税—服务业2896614×5%=144830.70元
申报税额 144830.70元
已征税额 144830.70元
欠税0元
本次查补税额 0元
应补缴税额0元
2、应征城建税144830.70×5%=7241.54元
申报税额 7241.54元
已征税额 7241.54元
欠税0元
本次查补税额 0元
应补缴税额0元
3、应征教育费附加及地方教育费附加144830.70×4.5%=6517.38元 申报额 6517.38元
已征数 6517.38元
欠交数0元
本次查补数0元
应补交数0元
4、应征印花税—帐本6本×5元/本=30元
印花税—保险合同9000.00×1‰=9.00元
印花税—实收资本233731.00×5‰=117.00元
应征印花税合计:156元
申报税额0元
已征税额0元
欠税0元
本次查补税额 156.00元
应补缴税额156.00元
5、应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2289.00元
申报税额0元
已征税额0元
欠税0元
本次查补税额12289.00元
应补缴税额12289.00元
6、应征车船税由保险机构代扣代缴。
7、应征水利建设基金2896614.00×0.6‰=1738.00元
申报数0元
已征数0元
欠交数0元
本次查补数1738.00元
应补交数1738.00元
8、应征工会经费1458286.71×2%=29166.00元
申报数0元
已征数0元
欠交数0元
本次查补数29166.00元
应补交数29166.00元
9、应征残保金42×1.5%×20333=12809.79元
申报数0元
已征数0元
欠交数0元
本次查补数12809.79元
应补交数12809.79元
10、企业所得税结算如下:
(1)总收入3932767.44元,其中应税收入2898843.44元。
(2)应税收入占全部收入总额比例2898843.44÷3932767.44=73.71%。
(3)支出与收入配比3354329.43×73.71%=2472476.22元。
(4)应税营业利润2898843.44-2472476.22-174661.22=251706.00元。
(5)调增部分336571.08元。
其中:①、2007税金36233.62元,②、2007费用7739.09元;
③、资本性支出[233731-(233731-233731×10%)÷3]×73.71%=120598.18元;
④、业务招待费210311×73.71%-2898843.44×5‰=140526.0
2元;
⑤、罚款15000×73.71%=11056.50元
⑥、捐赠与赞助(11000+10000+6700)×73.71%=20417.67元
(6)调减部分32377.43元。
其中:查补印花税156.00元,查补费用32221.43元。
(7)弥补以前亏损56769.97元。
(8)应纳税所税额:
251706.00+336571.08-32377.43-56769.90=499129.75元
(9)应征企业所得税:499129.75×25%=124782.44元
已征税额0元
本次查补124782.44元
应补缴税额124782.44元
三、应补缴地方税费合计:
1、应征税费 339530.74元
2、申报税费158589.62元
3、已征税费158589.62元
4、欠缴税费0元
5、本次查补税费180941.12元
6、应补缴税费180941.12元
四、发票违章情况
1、XX年X月X月第14号凭证,收款收据支付住宿费、资料费320.00元。
2、2008年3月15日26号凭证用收款收据支付培训、资料费1000.00元。3、2008年12月30日第24号凭证,用材料发票入帐支付工程款1470.00元。、以上违章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第三十六条、三十九条之规定,处定罚款1800.00元。
五、税务违章情况
1、未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12289.00元。
2、未按规定申报而造成少缴印发税156.00元。
以上违章行为,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六十九条和第六十四条之规定,处定罚款6222.50元。
六、处理意见
1、对于应补缴税费180941.12元,予以追缴。
2、对于应补缴税款及相关费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三十二条及相关法规分别以滞纳之日起加收0.5‰和5‰的滞纳金。
3、对于发票违章行为和税务违章行为分别处以罚款1800.00元和6222.50元。
法人签字:
财务人员签字:
单位公章:检查人员签字:检查日期:
第四篇:税务检查通知书
格式一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一〔 〕 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规定,决定派 等人,自 年 月 日起对你(单位)年 月 日至 年 月 日期间(如检查发现此期间以外明显的税收违法嫌疑或线索不受此限)涉税情况进行检查。届时请依法接受检查,如实反映情况,提供有关资料。
税务机关(签章)
年 月 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
和税务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九条设置。2.适用范围:税务检查人员在依法对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实施税务检查时使用。3.“决定派 等人”横线处至少填写两人姓名。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一”,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一”。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篇二:税务检查通知书(二)格式二
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检通二〔 〕 号 :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现派 等 人,前往你处对 进行调查取证,请予支持,并依法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签章)
年 月 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检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
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调查人有权拒绝为税务机关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有权拒绝协助税务机关调查取证。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检查人员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或者需要协查案件时使用。3.本通知书的抬头填写有配合调查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名称,空白横线处分别填写所派出税务人员的姓名和需要调查取证的涉税事项。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二”,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二”。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调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篇三:企业应对税务检查的注意要点
企业应对税务检查的要点有哪些
一、无论使用什么会计软件,无论账簿量大小,一律按年打印账簿,装订成册,以备税务机关税务检查。
二、税务检查必须向被检查企业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征管局不得下达《税务事项通知书》进行税务检查),并出示检查官员《税务检查证》和《工作证》。税务机关不得委托中介机构行使税务检查权力(查账权、询问权、查验权等),无权委托事务所代表税务机关进入企业查账、进行土地增值税清算审核(否则构成“行政执法主体违法”)。税务官员不得口头以“纳税辅导”为名查阅本公司账簿。
三、税务经理签收《税务检查通知书》后,应当审阅通知内容:区分法律依据是《征管法》第五十四条(本公司是“当事人”)还是第五十七条(本公司是“相关单位”),以判断本公司的法定义务范围。依据五十七条的,公司有权知悉“当事人”身份,并只提供与该当事人有关的资料(而不是公司全部账簿凭证);检查期满稽查局不需向本公司出具《检查结论》。
四、同一内,已经接到过税务机关下达的《税务检查通知书》,又第二次被下达《税务检查通知书》;或者同一纳税被两次税务检查构成重复检查的(上级税务机关对检查案件进行抽查的情况除外),企业应当提出书面反对(依 据《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第八十五条)。
五、出具县(区)级以上税务局局长签发的《调取账簿通知书》(参见《征管法实施细则》八十六条。各级稽查局无论行政级别高低,均属税务局内设机构,稽查局局长均无权签发)的,应向其提供往年的书面打印账簿。税务机关调取书面账簿、记账凭证、报表和其他有关资料(限于与税务检查有关的合同、证件等,不得以“属于有关资料”为由要求查看员工会议记录本、拷贝办公电脑全部信息等),应出具《清单》,注明调取日期。《调取账簿通知书》如果声称“经税务局局长批准”但并无局长签字或者加盖私章,纳税人有权要求出示局长签批件;或在行政复议阶段要求查阅“局长签批文书”,否则可指控其程序违法。
税务机关可以在企业现场查阅电子账簿和信息系统,但无权用磁盘复制全部电子账簿带走并长期留存于税务机关(税务机关以国税发[2009]157号文第二十三条规定为依据强行复制电子账套而拒绝调取纸质账簿,没有上位法依据;变相规避征管法“三个月”的调账时限约束,涉嫌违法)。
五、调取账簿的须与《检查通知书》期间一致。例如,不得以检查2008-2010三年纳税情况为由,要求调取 2004-2010年账簿(除检查2008-2010时取得偷税证据线索,涉及以前账簿需要查阅的情况外)。六、一般情况下,税务局无权调取企业当年的账簿凭证。
特殊情况下,出具“设区的市级”税务局局长签发(自称“经市局长批准”而未出示签批件的,视为“未经批准”不予提供,并立即派人向市局长办公室投诉)的《调取账簿通知书》的,可以专门打印本的会计账簿供其调阅。但税务机关应在30日内退还。调取当年账簿限于以下几种情形(国税发 [2003]47号):(1)涉及增值税专用发票检查;(2)纳税人涉嫌税收违法行为情节严重;(3)纳税人可能毁灭、转移、藏匿账簿资料;
(四)税务机关认为其他需要调回检查的情况。
七、税务机关调取往年账簿的,从清单日期起应在三个月内退还。税务官员复制电子账簿并携带返回税务机关存储的,应在3个月以内以纳税人可验证的方式销毁。
八、税务稽查人员不得撬锁开柜、强搬电脑(无论是否有警察在场“见证”);不得搜查人身和住宅,否则报请公安机关依《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第23条处罚或检察机关依《刑法》第245条提出刑事检控(立案标准参见高检发释字 [1999]2号)。未经公安机关立案,警察未持有区(县)公安局签发的《检查证》(适用于行政案件),亦不得检查办公场所和强搬电脑(寻找所谓的“违法证据”);未持有检察院签发的《搜查证》(适用于刑事案件),亦不得搜查。《刑法修正案
(七)》生效后,公安机关不得“提前介入税务检查,与稽查局联合办案”;否则报请公安局督察、检察院予以制止。
九、纳税人不负有提供10年前的账簿凭证资料的义务(《征管法实施细则》第二十九条)。
十、在《调取账簿通知书》已经调走的账簿凭证中已经附有的(如成本结转表),不重复提供。已经向征收局报送过的资料(各种证书、合同、章程、申报表等),有权不重复向稽查局复印,要求稽查局自行向征收局调取或复印。非必有的资料(如销售明细表),可以不提供。
十一、稽查局通过派遣大队人马,包围售楼处员工及办公电脑、财务部员工及办公电脑,要求拷贝硬盘,对公司业务的正常开展造成妨碍的,应通过录音、录像、照相固定证据,通过检举控告追究当事人行政责任。
十二、公司办公区域(尤其是财务室、会议室、售楼处等重点区域)要安装监控摄像设备。税务师可由公司配备录音电话、录音笔、录像机三件办公设备。未安装监控摄像设备而造成被“抄家”、被殴打不能取证而无法追究犯罪嫌疑人责任的,视为公司责任。设备齐全但因税务师怯场而帮助税务官员“抄家”造成的损害,视为税务师责任。篇四: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务检查通知书
赤峰北方矿业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五十四 条 款我局决定从 年年日至 2009 年 12 月 31日期间执行税法的情况进行检查,请届时将纳税资料准备齐全,接受检查。如你单位有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不能接受检查或以上检查人员应回避的,必须在接到本通知之日起三日内提出申请。
税务机关(章)2010年10月13日 告知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告知你(单位)的义务、权利:
一、你(单位)的义务:
1、必须接受税务机关及检查人员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向检查人员介绍本单位概况、生产经营情况,提供帐薄、凭证、报表、开户银行帐号及有关资料。
2、如实回答检查人员的询问,并在询问笔录、检查底稿和取证资料上签章或押印。
二、你(单位)的权利:
1、对检查结果,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2、对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有亲属关系、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其回避。
3、对检查人员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4、对检查人员有以权谋私、故意刁难,以及引、诱、逼供行为的,有权向其所在国税机关及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5、对检查人员无税务检查证或不是两人以上实施检查,有权拒绝检查。篇五:1金税协查专用税务检查通知书及其使用说明
附表:
1.金税协查专用《税务检查通知书》及其使用说明; 2.《防伪税控认证不符和密文有误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处理台帐》; 3.《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表》; 4.《金税协查系统内部生成委托协查处理台帐》; 5.《防伪税控认证不符和密文有误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结果通知单》; 7.《企业及增值税专用发票信息查询及结果证明单》; 8.《企业信息查询及结果证明单》; 9.《税务协查报告》(金税协查使用); 10.《金税协查案件移交表》; 11.《金税协查移交案件处理台帐》; 12.《内部生成委托协查信息分部门统计汇总表》; 13.《金税协查系统发现查处案件情况一览表》; 14.《纸质函件协查工作管理台帐》;15.《其他协查工作管理台帐》 16.《案件协查报告》; 17.《税务违法案件协查情况表》; 18.《案件协查申请审批表》; 19.《纸质函件及其他协查统计季(年)度报表》; 20.《涉案企业全面税务检查结果汇总表》。
附表1 _________税务局(稽查局)税 务 检 查 通 知 书
税 检通二[ ] 号 ____________: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七条规定,现派_________等__人,前往你处对__________________进行调查取证,请予支持,并依法如实提供有关资料及证明材料。
税务机关(章)年 月 日
告知:税务机关派出的人员进行税务调查时,应当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
检查通知书,并有责任为被检查人保守秘密;未出示税务检查证和税务检查通知书的,被检查人有权拒绝检查。
使用说明 1.本通知书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五十四条、第五十七条、第五十九条设置。
2.适用范围:检查人员在向有关单位和个人调查取证纳税人、扣缴义务人和其他当事人与纳税、代扣代缴、代收代缴税款有关的情况,或者需要协查案件时使用。3.本通知书的抬头填写有配合调查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名称,空白横线处分别填写所派出税务人员的姓名和需要调查取证的涉税事项。4.本通知书与《税务文书送达回证》一并使用。5.文书字轨设为“检通二”,稽查局使用设为“稽检通二”。6.本通知书为a4竖式,一式二份,一份送被调查对象,一份装入卷宗。
附表2 防伪税控认证不符和密文有误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处理台帐
注:
1、问题类型栏,按下列编号只填写号码:①专用发票代码认证不符。②专用发票号码认证不符。③开票日期认证不符。④销货方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⑤购货方纳税人识别号认证不符。⑥金额认证不符。⑦税额认证不符。⑧密文有误。
2、软盘数据(电子数据)栏填写读入协查系统且与专用发票原件相符的软盘数据(电子数据)数量。
3、此台帐由征收、管理部门移送认证系统转入的认证不符、密文有误的专用发票时、委托管理岗位向征收、管理部门移送协查结果时填写。
附表3 增值税专用发票协查表 要求发起协查部门:
2、此表由稽查局、征收、管理部门、进出口税收管理部门等根据工作需要要求发起内部生成委托协查时,由各部门经办人填写。
第五篇:税务检查通知书
税务检查通知书
赤峰北方矿业有限公司: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第 五十四 条款我局决定从年年日至2009年12 月 31日期间执行税法的情况进行检查,请届时将纳税资料准备齐全,接受检查。如你单位有因不可抗力(或特殊情况),不能接受检查或以上检查人员应回避的,必须在接到本通知之日起三日内提出申请。
税务机关(章)
2010年10月13日
告知事项:
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及《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实施细则》等法律、法规、规章,告知你(单位)的义务、权利:
一、你(单位)的义务:
1、必须接受税务机关及检查人员依法进行的税务检查,向检查人员介绍本单位概况、生产经营情况,提供帐薄、凭证、报表、开户银行帐号及有关资料。
2、如实回答检查人员的询问,并在询问笔录、检查底稿和取证资料上签章或押印。
二、你(单位)的权利:
1、对检查结果,有陈述和申辩的权利。
2、对检查人员与被检查单位有亲属关系、利害关系或其他关系可能影响公正执法的,有权申请其回避。
3、对检查人员违法、违规行为造成的损失,有权要求赔偿。
4、对检查人员有以权谋私、故意刁难,以及引、诱、逼供行为的,有权向其所在国税机关及有关部门检举控告。
5、对检查人员无税务检查证或不是两人以上实施检查,有权拒绝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