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虫害概述

时间:2019-05-15 00:04:1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蔬菜虫害概述》,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蔬菜虫害概述》。

第一篇:蔬菜虫害概述

蔬菜虫害概述

蔬菜上有很多种小动物,其中,昆虫、蜘蛛和螨类占有相当大的比例。它们有一些很容量就被观察到,有一些则不易观察,需要用放大镜或显微镜才能观察到。昆虫是动物世界中重要的成员,它们的种类超过上百万种,其种类和数量远远超过高等动物,其中绝大多数昆虫不是农作物上的害虫,有一些作为植物的授粉者或者杂草及害虫的捕食者或寄生者起到了有益的作用。然而这些益虫很容量受那些用于防治害虫的杀虫剂的毒害。在精心的管理下,这些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可以有效地阻止害虫的发生和增长,因此,保护这些寄生性和捕食性天敌可以有助于减少农药的用量。正确识别蔬菜作物上的昆虫和蜘蛛是通向成功治理害虫和益虫的第一步。

昆虫的基本知识

昆虫属于节肢动物。哺乳动物如大象和人有内骨骼,而节肢动物有坚硬的外骨骼(如昆虫的体壁)。昆虫一般具有如下特征:身体分为头、胸、腹三部分,有三对足和一对触角。许多昆虫具翅,翅和足着生于胸部。然而并不是所有的昆虫都有翅而且只有成虫的翅才发育完全。另外,幼虫也不一定和成虫相似,如菜粉蝶成虫和幼虫(菜青虫)就大相径庭。

昆虫的各个种可被归为不同的大类,称为目。属于同一目的种类具有相同的特征可以进行鉴定。以下先介绍昆虫的基本知识和生物学特性。

1.1 昆虫的口器

一般需要借助显微镜或放大镜才能清楚的观察到昆虫的口器。然而观察昆虫的口器是比较重要的,因为可以据此判断昆虫是如何取食的以及会造成什么样的为害。蔬菜昆虫的口器主要有咀嚼式(如甲虫、蝗虫、鳞翅目幼虫等)、刺吸式(如蚜虫、粉虱、蝽)、虹吸式(蝶蛾类成虫)和舐吸式(蝇类成虫)等几种。

1.2 昆虫的翅

许多昆虫具翅。翅的不同类型是把昆虫分为不同大类的主要特征之一。昆虫有的具两对翅,如寄生蜂、蝶蛾类、甲虫、蝽、蝗虫、草蛉等,有的只有一对翅,如蝇类,有的没有翅,如蚜虫;昆虫翅的质地对不同种类也大不相同,如膜翅目前后翅均为膜质,鞘翅目(甲虫)前翅则骨化,直翅目(蝗虫)前翅革质,而鳞翅目昆虫翅上密被鳞片。

1.3 昆虫的生长发育和变态

昆虫的一生一般经过卵、幼虫、蛹(完全变态类昆虫)、成虫等阶段。雌成虫交配后产卵,卵(胚胎)发育完成后,幼虫咬破卵壳而出;幼虫从卵壳中出来的过程称为孵化;幼虫在发育过程中要周期性脱去外骨骼(叫脱皮),一般要经过多次脱皮,刚孵化的幼虫叫 1 龄幼虫,脱 1 次皮的叫 2 龄幼虫,脱 2 次皮的叫 3 龄幼虫,依次类推,脱皮次数多为 4~6次;两次脱皮间的间隔时间叫龄期;幼虫最后一次脱皮后,变成不食不动的状态,叫做化蛹;蛹经过发育,脱壳变成成虫,成虫突破蛹壳出来的过程叫做羽化。这种新孵化的昆虫发

育到成虫的过程中发生的一系列变化叫变态。昆虫的种类很多,其变态类型依类群而异。与蔬菜昆虫有关的变态类型主要有完全变态和不完全变态两大类。

1.4 完全变态昆虫的主要特征

幼期昆虫被称为幼虫;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 4 个虫态;幼虫的外部形态与成虫不相似;幼虫取食栖境和生活习性通常和成虫差别很大;从幼虫到成虫的变化非常明显,当幼虫充分生长后,形成一个独特的不取食的蛹期,蛹一般不能活动。成虫结构在蛹期(包括翅)形成,随后成虫从蛹内羽化;常见的这类蔬菜昆虫有鳞翅目(蝴蝶、蛾类)、鞘翅目(甲虫)、膜翅目(蜂)、双翅目(蝇)、脉翅目(草蛉)等。完全变态类害虫的幼虫有 3 种类型:多足型,除三对胸足外具有多对腹足及其它附肢,如大多数鳞翅目幼虫;寡足型,具发达的胸足,无腹足,如大多数鞘翅目幼虫;无足型,体上无任何附肢,如膜翅目、双翅目幼虫。

1.5 不完全变态昆虫的主要特征

幼期昆虫被称为若虫;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 3 个阶段;若虫外部形态一般和成虫相似,区别仅在于体躯较小、翅未成长、性器官尚未发育完全;从若虫到成虫的变化是逐渐完成的,若虫期和虫龄相一致;翅的发育是体外发育,翅首先显露小的翅芽而后随着每次脱皮渐渐长大;若虫取食栖境和生活习性通常和成虫相同。常见的这类蔬菜昆虫有半翅目(蝽)、同翅目(蚜虫、叶蝉)、直翅目(蝗虫)、缨翅目(蓟马)等。但具体过程又依虫而异,如蔬菜作物上蚜虫常以孤雌胎生的方式繁殖,故只有若虫、成虫 2 个虫态;粉虱在羽化为成虫前若虫有一个不食、不动、类似于完全变态的蛹期,又称过渐变态。

1.6 昆虫的生活周期(世代)和年生活史

昆虫从卵到成虫的发育过程叫生活周期,也称作一个世代。完成一个世代所需的时间依虫种和环境条件而异,而环境条件中最主要的影响因子是温度。如在 25℃下,菜蛾完成 1 代的发育约需 16 天,萝卜蚜完成 1 代约需 5 天;当温度为16℃时,两种昆虫完成 1 代分别约需 38 天和 13 天。同一个目的各个种有相似的生活周期。理解这些生活周期有助于鉴别害虫和益虫,且有助于理解害虫是如何造成为害的以及在什么时候采取防治方法效果好。

昆虫在一年中的发生经过,主要包括发生代数,各代及各虫态出现的时间及其与寄主发育阶段的配合,越冬情况等,称为年生活史。一年发生一代的昆虫,其年生活史,就是一个世代。一年发生多代的昆虫,年生活史就包括多个世代。年发生多代的昆虫,由于成虫产卵期长、幼期发育快等特点,常先后几代同时发生,称作世代重叠。如菜蛾在杭州 9 月份可有 8

个世代的个体同时出现。

昆虫在一年的发生过程中,为度过隆冬或盛夏季节对其极为不利的环境条件,往往出现一段生长、发育和活动中止的阶段。如菜粉蝶、甜菜夜蛾、棉铃虫等,均以蛹处于滞育状态越冬。有些昆虫以远距离迁飞逃避不良环境,如华北北部的小地老虎。一些昆虫无明

显的越冬越夏现象,只是在隆冬和盛夏数量很低,如长江中下游的菜蛾、萝卜蚜等。

1.7 昆虫的繁殖

在蔬菜害虫中,大多数营有性生殖,即雌雄交配后,受精卵产出体外,然后发育成新个体,如鳞翅目、鞘翅目害虫。有一些种类,不需经雌雄交配,卵不经过受精就能发育成新个体,称为孤雌生殖。以孤雌方式进行生殖的害虫中,有些种类是经常性的,如粉虱,有的是周期性的,如蚜虫。蚜虫的孤雌生殖是以胎生的方式,又叫孤雌胎生,在适宜条件下,可终年营

孤雌胎生。

昆虫的繁殖力是很大的。当条件适宜时,每雌平均产卵数菜粉蝶可达 120 粒以上,菜蛾可达 200 粒以上,斜纹夜蛾、棉铃虫等可达 500 粒以上。桃蚜在适宜条件下平均每雌每天可产仔 4~6 头,生殖高峰时每雌每天产仔 8~10 头。加之昆虫发育快,故种群数量往往可增长很快。

1.8 昆虫的行为

昆虫的行为是其生命活动的表现,了解害虫的行为对防治工作有重要意义。

活动的昼夜节律:多数昆虫飞翔、取食、交配活动都有昼夜节律。如蝶类成虫白天交尾、产卵,大多数蛾类夜间交尾、产卵;许多夜蛾的幼虫往往昼伏夜出。

食性:蔬菜害虫都是植食性害虫,被取食的植物称为寄主植物。根据害虫寄主植物的范围可将其分为:单食性,仅取食 1 种植物,如豌豆象;寡食性,仅取食 1 个科或近缘几科的若干种植物,如菜粉蝶、小菜蛾等;多食性,可取食不同科的许多种植物,如桃蚜、斜纹夜蛾、甜菜夜蛾、小地老虎、棉铃虫、烟粉虱等。

趋光性和趋化性:趋向光源的反应行为,称为趋光性。夜出活动的夜蛾、金龟子等,具趋光性。昆虫可以见到人眼见不到的紫外光,因此利用黑光灯诱虫,往往效果比白炽灯好。对化学物质的刺激所产生的反应行为,称趋化性。如小地老虎、斜纹夜蛾等对糖醋气味有很强的趋性,菜蛾、菜粉蝶趋向于散发有芥子油气味的十字花科蔬菜等。

产卵习性:产卵方式有散产、块产。散产方式中,多数种一次产一至数粒或十几粒不等,如菜蛾、小地老虎等;也有一次只产一粒的,如菜粉蝶。块产方式中,往往将卵粒呈 2-3 层重叠,并盖有雌蛾的鳞毛,如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害虫对产卵植物和部位有选择性,有些种产在植株的茎、叶、花上,有些种产在植物组织内,有些种则产在植物周围的土壤中。

蔬菜害虫的种类

我们通常所说的害虫除包括为害蔬菜的昆虫外,还包括为害蔬菜作物的螨类和软体动物。它们取食植物的组织、器官,干扰和破坏作物正常生长,造成减产和质量下降。除

造成直接损失外,一些害虫还可传播植物病害,造成严重的间接危害。

蔬菜害虫可以根据不同的特征和习性进行多种方式归类。如根据害虫在植株上的为害部位可分为地下害虫和地上害虫;根据害虫取食特性可分为取食固体食物的咀嚼类口器害虫和取食液体食物的刺吸类口器害虫;根据动物分类学原理可分为害虫、螨类和软体动物。在害虫中,又可根据形态特征归属到不同的目、科。下面依据动物分类学原理对蔬菜主要害虫作简要归类。

2.1 鳞翅目害虫

成虫通称蛾或蝶。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幼虫通称为青虫、毛毛虫等。以幼虫咬食作物的根、茎、叶、果实等,是蔬菜害虫的一个主要类群。在十字花科蔬菜中,主要害虫多为鳞翅目昆虫,如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棉铃虫、小地老虎等。

2.2 同翅目害虫

口器刺吸式。成虫个体一般较小,前翅质地一致,膜质或革质。一生中经过卵、若虫、成虫三个虫态,其中蚜虫常以孤雌胎生方式繁殖,故种群中常只出现若虫、成虫两个虫态。若虫、成虫常群集在植株叶片和嫩茎上吸吮汁液,并能传播蔬菜病毒病,是蔬菜害虫中另一个主要类群。这一类害虫主要包括蚜虫和粉虱,如桃蚜、萝卜蚜、甘蓝蚜、烟粉虱、白粉虱等,其次是一些叶蝉等。

2.3 鞘翅目害虫

成虫通称为甲虫。幼虫中有许多称为蛴螬。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成虫四个虫态。为害蔬菜的多数种以幼虫在地下取食根或块茎,成虫取食叶片,如黄曲条跳甲、东北大黑金龟子、华北大黑金龟子、江南大黑金龟子、铜绿金龟子等。

2.4 双翅目害虫

成虫通称为蝇、蚊等。一生中经过卵、幼虫、蛹和成虫四个虫态。为害蔬菜的主要是蝇,其幼虫通称为蛆,以幼虫取食植株根部或潜入叶肉等组织为害。如萝卜地种蝇、豌豆潜叶蝇、美洲斑潜蝇等。

2.5 螨类

为害蔬菜的主要是叶螨。一生中经过卵、幼螨(3 对足)、若螨(4 对足)、成螨四个阶段。常以幼螨、若螨、成螨群集在植物叶片上,刺吸汁液。在茄科和葫芦科蔬菜上,叶螨常为一类主要害虫,如茶黄螨、红蜘蛛等。

2.6 软体动物

主要是蜗牛和蛞蝓。蜗牛以幼贝、成贝用齿舌刮食植物叶、茎,或咬断幼苗。常

见的有灰巴蜗牛、同型巴蜗牛。蛞蝓以幼体和成体取食叶片,常见的有野蛞蝓。在地下水位高、潮湿的菜地里,蜗牛和蛞蝓常可造成严重危害。

蔬菜害虫的为害方式

害虫的为害方式主要取决于各种害虫的形态构造和生物学特性。直接为害主要通过取食植物体而造成的,故为害方式可依据害虫的取食习性归为以下几类:①咬食。如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等咬食植物叶片;小地老虎、蛴螬等咬食植株的根和茎。②刺吸汁液。如各种蚜虫、叶螨、烟粉虱刺吸植物叶、芽、茎等器官的汁液。③蛀食。地蛆、黄曲条跳甲幼虫等蛀食植物花蕾、果实、种子、茎或根。④潜叶为害。如豌豆潜叶蝇、菜蛾低龄幼虫等潜入叶片内取食叶肉组织。

除取食外,其它的为害方式还包括:传播植物病害,如蚜虫传播多种病毒病;分泌大量蜜露于叶片上,影响光合作用并导致霉污病,如蚜虫等。

受害植物的症状

植物受害的症状常依为害方式而异。但同一为害方式也可造成不同的受害症状。如叶片受害可导致被咬食的叶片常出现孔洞或缺刻,或仅留叶脉,或叶肉被食仅留透的表皮;被刺吸的叶片常出现卷缩、发黄、生长停滞,受叶螨刺吸为害的叶片多呈火红色;叶肉被潜食的常形成白色弯曲的隧道等。花、果实等受害常造成蛀孔、留有虫粪等。根、茎受害后常造成幼苗萎蔫、断苗、死苗。有关各种害虫为害所造成的症状将在单个害虫的介绍中分别予以描述。

害虫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在蔬菜田生态系统中,蔬菜害虫发生、为害受诸多方面因素的综合影响。如气候、食物及天敌等。协调运用这些因素进行害虫的综合治理,应当成为以蔬菜作物为中心的蔬菜生态系统的一个基本原则。

5.1 气候因素

包括温度、湿度和降水、光、风等,以温、湿度的影响最大。昆虫是变温动物,其正常生命活动范围,一般在 8~36℃之间。在此温度范围内,发育快慢、存活率高低、繁殖量多少常与温度密切相关;最适温度范围依虫而异,大多在18~28℃之间。温度过高、过低常导致害虫大量死亡。湿度对害虫发生影响依虫而异,如咬食植物叶片的害虫,一般在 70%~80% 相对湿度对其较为有利;而潜蛀性或刺吸汁液的害虫,大气湿度变化往往无直接影响。干旱往往使植株体液更适合于取食,有利于刺吸式口器害虫的发生,如蚜虫、螨类等。暴雨不利于昆虫活动,还可将虫体冲落地面致死。光照可影响害虫的行为和滞育。微风有利于害虫的扩散,暴风则可抑制害虫的活动。

5.2 土壤因素

许多害虫生活史的一部分时间在土壤之中,如多数鳞翅目、鞘翅目害虫。一些害虫 的主要为害期在地下,称地下害虫,如小地老虎、地蛆、蛴螬等。土壤的温度、含水量、物理性状、化学成分及生物区系除影响作物生长而间接影响害虫外,可对害虫发生产生直接影响,如种蝇、细胸金针虫多分布在土壤湿度较高的平原;蛴螬多在松软的砂土和沙壤中活动。

5.3 食料因素

寄主植物的不同种类,同一种植物的不同器官、不同生育期、或不同生长势,对害虫的营养价值都可有差别,从而影响害虫的生长发育速率、存活率、生殖力及行为。另一方面,害虫的取食并不一定都会造成蔬菜产量的损失,相反有时还会促进其产量的增长。实验表明,结球甘蓝、花椰菜和青花菜除结球始期对害虫的取食比较敏感外,在其它发育时期都对害虫的取食有一定程度的忍耐和补偿能力。

5.4 天敌因素

害虫的天敌包括病原微生物、食虫昆虫和其他食虫动物。能引起昆虫疾病的微生物有细菌、真菌、病毒、原生动物和线虫等。害虫感染这类病原微生物之后,可形成流行病而大量死亡。还可将病原菌生产成各种制剂,用于防治害虫,如苏云金杆菌制剂广泛用于防治蔬菜上的鳞翅目害虫,不仅效果较好,且对人畜及环境安全。食虫昆虫包括捕食性和寄生性两大类。捕食性昆虫常见的有瓢虫、草蛉、螳螂、猎蝽、食蚜蝇等。寄生性昆虫常见的有赤眼蜂、茧蜂、姬蜂、小蜂等各种寄生蜂及一些寄生蝇。其它食虫动物常见的有蜘蛛、鸟类、青蛙等。菜地生态系统中有丰富的天敌资源。据本项目组成员的系统整理和调查,共发现十字花科蔬菜四种主要食叶害虫小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甜菜夜蛾的寄生蜂天敌分别有43、47、40、33种,相关昆虫天敌的识别和作用等请参考天敌部分内容。蔬菜害虫发生的主要特点

6.1 露地蔬菜害虫

露地蔬菜作物系统的最大特点是栽培品种多、茬口复杂、间套种形式多样、作物布局规律性差。我国地域辽阔,蔬菜栽培制度地区性变化的基本规律是由北向南趋于复杂,到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栽培制度已十分复杂。在长江中下游地区,一年三大茬中采用间作、套作可达 5~6 熟,甚至 7~8 熟;一些蔬菜品种,如白菜,基本上可随时播种和收获。华南地区更是一年多熟,在四茬中可间作、套作或连续重复种植多茬。近年来,蔬菜商品性生产大多以农户为基本生产单位,使得作物的布局更为混乱。

由于蔬菜栽培制度极为复杂,使得蔬菜害虫发生规律也十分复杂。这种复杂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①同一种蔬菜,在一个地区一年中因栽培时期不同,害虫的发生种类、危害程度差异很大。如在杭州地区的白菜,5~6 月这一茬上主要害虫是桃蚜、菜青虫、菜蛾; 7~8 月这一茬上主要害虫是斜纹夜蛾、甜菜夜蛾、菜青虫;9~10 月这一茬主要害虫是菜蛾、菜青虫、萝卜蚜。②在同一种植区的同一时期,不同地块上的同一种蔬菜,虽然生长期基本一致,但害虫的优势种及数量水平可有明显差异。③多食性害虫常暴发成灾,年间数量变化大。如近年来甜菜夜蛾、斜纹夜蛾等害虫在长江中下游一些菜区间断性的暴发成灾。

蔬菜害虫发生复杂的另一个基本特性是,在同一地区,害虫的组成相及不同种类 的为害程度依菜地的生态环境而异。在城市近郊终年种菜的蔬菜基地,复种指数高,蔬菜品种多且更迭频繁,耕作及管理精细,植物营养条件好,害虫的发生种类多且危害较重。加之近年来近郊保护地蔬菜栽培发展迅速,给一些害虫的发生创造了更有利条件。在远郊粮棉菜混种区内,有部分多食性粮棉作物害虫侵入菜地为害,如玉米螟、粘虫、棉叶蝉、盲蝽类等,使害虫的组成相呈多样化,但由于菜地较为分散,非专食性天敌相应增多,害虫的为害一般不如近郊区的严重。不过近年来,在远郊建立了一些新的蔬菜基地,这些蔬菜基地经 3~5 年后,害虫组成相及发生危害情况与近郊老菜区的相差无几。在低山果茶菜混种区,蔬菜的面积不大,品种较单纯,栽培管理水平较低,害虫的组成更是多样化,天敌资源更为丰富,害虫很少暴发成灾。

尽管如此,对于一个蔬菜种植区来说,大多数主要害虫及其季节消长规律在较长时间(10年或更长)内基本上还是稳定的。如长江中下游十字花科蔬菜上,近30 年来菜蛾、菜粉蝶、斜纹夜蛾、桃蚜、萝卜蚜、小地老虎一直是主要害虫。每种害虫的季节消长规律也是基本不变的。如菜蛾、菜粉蝶一年中有两个发生高峰,分别出现在春末夏初和秋季;桃蚜一年中也有两个高峰,分别出现在春末夏秋和秋末冬初;斜纹夜蛾的发生高峰则出现在盛夏至秋初的高温季节。

6.2 保护地蔬菜害虫

保护地与露地相比,具有温度高、温差大、照度低、湿度大、气流缓慢等特点,基中温度增高是影响害虫发生的主要因子。在保护设施中,一些露地有休眠越冬习性的害虫,冬季可继续繁殖,使发生基数增加,发生世代增多,如长江中下游地区的菜粉蝶、菜蛾;一些在露地活动越冬但死亡率很高的害虫,在保护地中存活率和繁殖力都大幅度上升,大量发生为害期提早,如桃蚜、萝卜蚜、瓜蚜、红蜘蛛等;一些在露地不能越冬的害虫,冬季在温室中可继续繁殖并形成虫源地,如北方寒冷地区的白粉虱。

在保护地中,天敌往往被隔离在外,暴雨、大风等自然致死因子的作用被大大减弱,而温度又有利于害虫增殖,这种条件往往使个体小、繁殖力高、世代重叠的害虫容易暴发成灾,如蚜虫、叶螨、烟粉虱、蓟马等。

保护地栽培对害虫的发生也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如由于生长期提早可避开或减轻害虫的发生期。又如,防虫网等覆盖材料可有效地阻止害虫的侵入或产卵。

蔬菜病害概述 病害的概念及种类

蔬菜病害是蔬菜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遭受致病微生物的侵染、或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正常的新陈代谢受到干扰,生理机能、内部组织结构和外部形态出现异常现象。病害的发生常常使蔬菜的质量低劣、产量下降。

根据以上概念可知,引起病害的原因主要有两个方面:致病微生物的侵染和不良环境因素的影响。所以,根据病害发生的原因,蔬菜病害可分为两大类,即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

传染性病害是由于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致病生物侵染蔬菜引起的。非传染性病害是由于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营养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旱害或涝害,土壤或空气中存在有毒物质等引起的病害。

传染性病害识别的要点是:有病原菌存在,植株相互间可以传染。传染性病害如白菜软腐病(又称为烂疙瘩)是由欧氏杆菌属的细菌传染所致、又如白菜病毒病是由芜菁花叶病毒、黄瓜花叶病毒和烟草花叶病毒等侵染造成。传染性病害可通过风、雨或蚜虫、田间操作接触等传播蔓延。一般在发病初期,立刻喷药防治,杀死病原菌,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非传染性病害又称生理性病害。其识别的要点是:没有病原物侵害,是由于营养失调、环境污染、气候条件不适等非生物因素引起,植株相互间是不会传染的,即发病的植株不会将病害传染到附近健康的植株上,故称为非传染性病害。非侵染性病害如白菜干烧心病由于营养元素钙或锰缺乏造成的。

传染性病害和非传染性病害的发生常常可相互促进,使蔬菜植株的病害加重。一般说来,生理性病害影响植物体的新陈代谢,降低植物对致病微生物的抵抗力,从而使植株易感染传染性病害,加重传染病的为害;而传染性病害使植株的长势减弱,光合作用、根吸收功能下降,有利于生理性病害的发生和加剧。例如,蔬菜幼苗期多肥缺水,可造成肥害烧根的生理病害,低温、阴雨、光照不足易导致沤根的生理病害,烧根、沤根使幼苗生长不良、抵抗力下降,从而更有利于猝倒病、立枯病等病菌的侵染和为害。病害的症状及类型

蔬菜生病后所表现的病态称为症状。症状又分为病状和病征。一般把植物本身的不正常表现称为病状,把有些病害在病部可见的一些病原物结构称为病征。

常见的病状可以归纳为五大类型,即变色、坏死、腐烂、萎蔫和畸形等。变色是指植物的色泽发生变化,主要表现为黄化、褪绿和花叶、红化等,如番茄花叶病的病状属于变色中的花叶。坏死是细胞和组织的死亡,坏死在叶片上常表现叶斑和叶枯,在叶尖和叶缘的枯死常称为叶烧,在果实和枝条上还会表现为疮痂,病部较浅且很有局限性,如果坏死发生在幼苗近地部,则会引起猝倒和立枯。白菜炭疽病的病状即为坏死。腐烂是植物组织较大面积的分解和破坏,可以分为干腐、湿腐和软腐。如甘蓝软腐病的病状为腐烂。腐烂和坏死有时候很难区分,一般说来,腐烂是整个组织和细胞受到破坏和消解,而坏死则多少还保持原有组织的轮廓。萎蔫的发生有多种原因,典型的萎蔫是指植物根茎的维管束组织受到破坏而发生凋萎,而根茎的皮层组织还是完好的。萎蔫的程度和类型也有不同,有青枯、萎蔫和黄萎等,如番茄青枯病的病状就属于萎蔫。畸形是由于植物受到病原物刺激而表现的异常生长,可分为增大、增生、减生和变态四种。常表现为肿瘤、根结、丛生、丛枝、矮化、矮缩、卷叶、扭曲、皱缩、纵裂等,如白菜根肿病的病状表现为肿瘤病根。

通常情况下,明显的病征只在真菌和细菌侵染的病害中显现。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征有:霉状物、粉状物、锈状物、点状物、颗粒状物等。细菌侵染则会在发病部位出现脓状物。如白菜黑斑病的病征为霉状物;黄瓜白粉病的病征为锈状物;黄花菜锈病的病征为锈状物;番茄斑

枯病的病征为点状物;大白菜菌核病的病征为颗粒状物;甘蓝软腐病的病征为脓状物。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及发病特点

传染性病害的病原包括真菌、细菌、病毒、类菌原体、类病毒、线虫及寄生性种子植物等。其中,真菌是引起蔬菜病害最多的一类病原,危害也较严重,如白菜霜霉病、菌核病、黑斑病、番茄早疫病、叶霉病、茄绵疫病、辣椒炭疽病,黄瓜疫病、枯萎病、白粉病等。真菌是没有叶绿素且不能通过光合作用来制造碳水化合物的真核生物,具有明显的营养器官和繁殖器官。典型的营养体是菌丝。菌丝交织、缠结或特化而形成各种不同的营养体如菌丝块、菌索、菌核、厚垣孢子或子座等。

真菌的繁殖体一般是由菌丝分化而来。其中,绝大多数是通过孢子繁殖的,分为无性繁殖和有性繁殖。无性繁殖是没有经过两性细胞核结合,直接从营养体上产生的无性孢子,如分生孢子、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和厚垣孢子等,无性繁殖在蔬菜病害的传播、蔓延中起着重要作用。有性孢子是通过两性细胞核结合而成的,主要有卵孢子、子囊孢子、接合孢子、担孢子等。

有性繁殖通常是在真菌的营养生长后期或养分缺乏、温度不适宜时进行的。细菌是另外一大类重要病原,它是原核生物,没有叶绿素,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寄生或腐生在其他物体上。引起的病害有大白菜软腐病、白菜角斑病、甘蓝黑腐病等。在生产中识别细菌病害,重要的一点是当湿度大时,在病斑上常分泌出乳白色的菌脓或浅黄色的黏液,干燥后变成菌膜或菌痂。另外,腐烂则是细菌性病害特有的一种类型。病毒也是重要的病原之一。它没有细胞结构,比细菌还小,要用电子显微镜才能分辨出来。病毒的繁殖方式是自我复制,称增殖。其增殖能力很强,被害的植物见不到病征,只能看见病状如花叶、卷叶、条斑、斑驳、畸形、矮化等,其引起的病害,有大白菜病毒病、番茄花叶病、黄瓜病毒病等。对病毒病的防治一是要早,二是要以农业防治为主,药剂防治为辅,才能起到好的效果。此外,线虫是一类低等动物,又叫蠕虫,由于它侵染蔬菜后引起病害,所以把它归为病原物一类。它引起的病害有白菜根结线虫病等。

侵染性病害可通过空气、水、土壤、生物及种子传播。如晚疫病、早疫病、叶霉病、白粉病等,可通过空气的流动而传播;绵腐病、炭疽病、细菌性角斑病、细菌性软腐病等,可通过雨水传播;黄萎病、枯萎病、根肿病、根结线虫病等,可通过土壤传播;病毒病、软腐病等,主要通过昆虫及人畜田间作业传播;黑星病、细菌性溃疡病、黑腐病等,则主要通过种子带菌传染。值得注意的是,许多病害往往可通过多种介体传播,如上述的几种气传病害,有时也借助雨水及人畜传播,水传病害也可借助于气流或人畜传播。即使主要是由种子传播的病害,有时也可借助于空气、水、土壤传播。

侵染性病害发生流行与环境条件密切相关。植物的生存环境包括非生物组分和生物组分,非生物组分主要包括温度、湿度、光照、风、各种物质元素,生物环境包括微生物、昆虫、自身的种群密度等。每种植物及其病害都有其较适宜的环境条件。一般说来,栽培的集约度愈高,植物环境的人为性愈强,环境状态偏离植物原来适应的自然环境愈远,就愈易导致植物对环境适应的失调,从而有利于病害的发生流行。蔬菜是集约栽培程度最高的作物,其中保护地栽培的环境则人为性更强,因此,蔬菜作物所处的环境对病害的流行往往极为有利。概括起来,对蔬菜病害发生流行的环境条件主要包括气候、土壤、生物和农业措施。

3.1 气候环境

气候环境主要是温度、湿度和降雨,其次是风和光照。每种病害都有最适宜其发生流行的温湿度条件,并可将病害依其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分为低温高湿、中温高湿、高温高湿等几个类型。低温高湿型的病害有灰霉病、菌核病、猝倒病、霜霉病等,一般气温 20℃ 以下、空气相对湿度 80% 以上易发病流行,在中温高湿条件下也易发病。中温高湿型的病害有炭疽病、黑斑病、黑星病、叶霉病、斑枯病等,一般气温在 20~ 25℃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在 80% 以上时易发病流行,在高温高湿条件下也可发病。高温高湿型病害有疫病、早疫病、青枯病、软腐病、枯萎病等,一般气温在 25~ 28℃ 左右、空气相对湿度 80% 以上易发病流行,在中温高湿条件下也可发病。还有一些病害在中温干旱的条件下亦能流行,如白粉病、病毒病等。

降雨和风有利于水传、气传病害的传播。光照一般对病害流行的直接影响较小,但光照强弱影响植物的长势和抗病性,从而影响发病。日照不足往往导致植株柔弱、抗病性下降而有利于发病。

3.2 土壤环境

土壤的机械组成、含水量、通气性、无机盐和有机物含量、及土壤中生物群落等都可影响土壤中病原物的存活和侵染,或通过对植物抗病性的影响而间接影响土传病害和气传病害的发病程度。多年连作一种作物的菜田使土壤中该种作物的多种病原菌数量逐年增多,有利于发病,因此,实行轮作是防治多种病害的有效措施。

3.3 生物环境

生物环境主要包括昆虫、线虫和微生物。许多病害可由昆虫传播,如多种病毒可由蚜虫传播,蚜虫的密度及带毒率对病毒病的发生流行往往起重要作用。土壤中一些线虫能传播病毒,或在植物根部造成伤口,促使真菌和细菌病害流行。

3.4 农业措施

农业措施可改造和调节土壤、生物和微气候环境。耕作制度、种植密度、施肥、灌溉、施用农药等都直接影响菜地的生态环境。如种植密度过高、通风不良,往往导致高湿,而高湿是大多数病害发病流行的一个基本条件。

造成病害流行一般需三方面的因素:寄主的感病性较强,且大量栽培、密度较大;病原物的致病性较强,且数量较大;环境条件有利于病原物的侵染、繁殖、传播和越冬,而不利于作物的抗病性。一般地说,当作物品种和耕作栽培技术均无重大变化时,造成病害流行程度年间变动的主导因素往往是气象因素。非传染性病害发生与环境条件的关系

非传染性病害是由于非生物因素引起的,如营养不足,温度过高或过低,旱害或涝害,土壤

或空气中存在有毒物质等引起的病害。植物对不利条件有一定的适应能力,但不利的环境条件持续时间过久或超过植物的适应范围就会对植物的生理活动造成严重干扰和破坏,导致生理异常,甚至死亡。引起生理病害的环境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4.1 土壤缺素或元素中毒

土壤中的植物必需元素供应不足时,可使植物出现不同程度的褪绿,而有些元素过多又会引起中毒或生长不良。例如,氮是植物细胞和蛋白质的基本元素之一。植物缺氮时植株矮小、叶色淡绿或黄绿,严重时黄褐并干枯。氮过多时,植物叶色深绿、营养体徒长、抗逆性下降,且易倒伏。

4.2 水分失调

旱灾可使植株叶子黄化,叶尖和叶缘变化干枯或火灼状,严重时整株萎蔫、死亡。涝灾可使植株叶子黄化、生长柔嫩,严重时器官脱落、整株萎蔫、死亡。

4.3 温度失调

高温下常出现光合作用受阻,叶绿素被破坏,叶色变褐、变黄,叶上出现坏死斑,未老先衰,花序或子房脱落。低温对作物的伤害可使受害部位的嫩茎或幼叶出现水渍状病斑,后转为褐色而使组织死亡。

4.4 光照失调:光照不足时,植物常发生黄化和徒长。

4.5 药害:化学农药使用不当,对作物和种子产生药害。

4.6 环境污染

工业废气、废水,土壤被污染后的有毒物质等,均可对植物造成生理伤害,受害程度和症状则依有毒物的种类、植物生长状况及形态构造而异。导致生理病害的有毒物质主要有二氧化硫、氟化物、氧化氮、氯气等。其中二氧化硫是目前主要的大气污染物。作物受二氧化硫污染后叶上常出现水渍状斑点或不规则的脉间坏死斑,严重时扩展成片。病害的发生期和发生部位

5.1 发生期

蔬菜在整个生长期及采收后均可遭受病害,依蔬菜发病期可分为苗期病害、成株期病害和采后病害。

苗期病害指种子播种至幼苗移栽或定植初期发生的病害,最常见的是猝倒病和立枯病。猝倒病一般发生于种子播种后至子叶展开期间,表现出烂种、死苗和猝倒。立枯病多发于幼苗中后期,茎基部和根部褐色干腐、不倒伏。

成株期病害指自幼苗移栽或定植后至收获期间发生的病害。发生较多、危害较重的病害有:霜霉病、疫病、白粉病、菌核病、枯萎病、黄萎病、锈病、青枯病和病毒病等。

采后病害是指蔬菜产品在采后贮藏、运输、销售期间发生的病害。包括产品在收获时健康,而在采后感染的病害,和采收时外表健康,但实际上感病,到采后才显示症状的病害。采后病害主要由弱寄生性的真菌和细菌侵染引起。常见的病原菌有青霉、葡萄孢、链格孢、根霉、镰刀菌、曲霉等。这些菌类中的一些种一般只侵染抗性下降的器官或组织,在田间很少致病,采后的完熟衰老过程中则大量发生,导致产品变色、变质或腐烂。

5.2 发生部位

蔬菜植株的根、茎、叶、花、果均可感病。根部病害有根腐病、根肿病、根结线虫病、沤根及烧根等。这些病害先在植物根部发病。茎部病害有枯萎病、黄萎病、青枯病等,先是植物茎部的输导组织发病。叶部病害常见的有早疫病、霜霉病、黑斑病、角斑病、白粉病等。花果病害则是植株花器或果实先发病,如灰霉病、花腐病、脐腐病等。蔬菜病害发生的主要特点

6.1 病原物在土壤中存活和累积

很多病原生物在寄主植物收割后,常随病残体在土壤中存活。有些病原物以休眠孢子或休眠结构在土壤中能较长时间生存下去,如白菜菌核病的菌核,在较干燥的条件下,可以存活一年以上。有些病原物还可以在土壤中进行腐生生活。软腐病细菌、青枯病细菌、猝倒病菌、枯萎病菌、黄萎病菌等均可在土壤中存活多年。有些菜区由于耕地面积有限,常在同一块土地上连年栽种同一种蔬菜。这样土壤连作,一方面由于地力消耗,影响蔬菜的生长发育,降低了蔬菜的抗逆性。另一方面连续种植同一种蔬菜,病原生物在土壤中会不断繁殖和大量累积,使这块土地成为病土。故连作地病害发生逐年加重。因此,病害发生常导致蔬菜的严重减产。如大白菜软腐病、番茄青枯病、黄瓜枯萎病等,常造成对蔬菜生产的严重威胁。

6.2 种子传播病害

蔬菜很多病害可以通过种子传播,在蔬菜新区原来没有病害或没有某种病害发生,但通过从外地引种,常常将新的病害带进来。种子传带病原物的方式有多种多样,如茄褐纹病以菌丝体潜伏于茄种皮内部,黄瓜炭疽病以分生孢子粘附在黄瓜种子外表,白菜菌核病则以菌核混杂于白菜种子之间;所以,播种带病的种子,就可以引起病害发生。由于蔬菜品种的不断更换,不同地区间种子交换频繁,这就增加了病害传播的机会。蔬菜有些严重的病害,常是通过种子从外地传播进来,如番茄细菌性溃疡病,在 1985 年以前,我国没有此病,而目前在北京、河北、山西等省、市局部地区已有发现,发病严重时,造成缺株断垄,对产量影响极大。因此,不同地区间的种子交换或向外地引进新品种的种子,常导致危险性病害的传播和发生。

6.3 潮湿的环境条件

蔬菜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水分的要求比其它作物要高,所以菜地要经常浇水,保持较湿润的

环境条件,以利蔬菜的生长和发育。环境条件也影响病原物的发生和繁殖,尤其是湿度对病原的影响最大,湿度大有利细菌的繁殖和真菌孢子的形成。同时,细菌要在水中游动和侵入,真菌孢子要在水中或较高的湿度下才能萌发和侵入。故在潮湿的条件下或天气多雨时病害发生重。蔬菜栽培的小气候条件,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近年保护地蔬菜栽培快速发展和扩大,保护地与露地相比,前者具有光照强度低、湿度大等特点,非常有利于某些病害的发生,如灰霉病、叶霉病、早疫病、白粉病等,在保护地蔬菜栽培中发病常很严重。

第二篇: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

蔬菜虫害生态防治技术是利用物理的方式对蔬菜害虫进行诱杀,阻隔或利用天敌进行灭杀、杜绝病虫害传播发生的综合技术。生态防治技术是大幅度减少化学农药使用量,改善农产品品质,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降低生产成本,实现蔬菜提质增效的重要途径。

一、防虫网应用

主要用于设施蔬菜生产,通过对温室和大棚通风口、门口进行封闭覆盖,阻隔外界害虫进入棚室危害,以减少病虫害发生。防虫网也可用于露地蔬菜进行搭架全覆盖的网棚生产。

防虫网使用中注意:

1.根据防治对象选择适宜的防虫网目数如20~32目可阻隔菜青虫、小菜蛾、甘蓝夜蛾、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等体型较大的鳞翅目害虫。对烟粉虱、斑潜蝇、蚜虫等体型较小的害虫,可选用40—60目的防虫网,可控制由于害虫传播而导致的病毒病发生。

2.根据季节选用适宜的防虫网夏季育苗应选择透光率低、通风透气性好的防虫网,如可选用银灰色(避蚜效果好)或灰色及黑色防虫网。

3.必须全生育期覆盖一般覆盖生育期短的蔬菜,下足基肥后即须覆网,有机肥要腐熟后才可使用。小拱棚覆盖育苗,多将防虫网覆盖于拱架顶面,四周盖严,并用压膜线扣紧压牢。浇水时直接浇在网上,整个生产过程实行全程覆盖。

4.覆盖前进行土壤消毒和除草这是重要的配套措施,杀死土壤中的害虫,切断传播途径。

5.选用抗热品种防虫网一般用于夏菜延迟栽培、伏菜栽培和秋菜栽培和秋菜提前栽培,这期间温度高,加之覆盖防虫网后会提高地温和气温,所以宜选用抗热品种。

6.注意防雨涝渍害防虫网栽培一般在雨季,所以应采用深沟高畦,沟渠配套,能拍能灌,防止雨涝渍害。

二、诱杀虫板应用

粘虫板一般用黄色或蓝色PC塑料板在两面涂高强度粘胶制作而成,黄蓝板质量要求;胶高温不流淌,抗日晒雨淋,特久耐用。也可涂机油。

注意:一定要根据诱杀的害虫种类选择适宜颜色的粘虫板。

1.黄色粘虫板:主要诱杀温室白粉虱、烟粉虱、有翅蚜虫、美洲斑潜蝇、番茄潜叶蝇等。黄色也有深浅之分,并非任何一种黄色都有很好的诱集效果,研究表明,蚜虫对色彩鲜艳的橙黄、橘黄等比较感兴趣,趋黄性强烈;斑潜蝇却对较淡的浅黄、米黄和土黄等有较强的趋性。因此,大棚使用黄板诱杀害虫,应根据主要防治对象设计黄板。

2.蓝色粘虫板蓝板诱杀蓟马、种蝇。

3.使用说明:

(1)挂板时间:从苗期到收获,保持不间断使用可有效控制害虫发展。

(2)悬挂方法:用铁丝或者绳子拴好,垂直悬挂在温室内。

(1)悬挂位置:对低矮植物,应将粘虫板悬挂于距离作物上部15--20厘米处,并随着植物生长高度不断调整悬挂高度。对于搭架植物,应顺行,使虫板挂于两行植物中间中上部。

(3)悬挂密度:如果为防治蚜虫、粉虱、叶蝉、斑潜蝇,开始可以悬挂3到5片黄色粘虫板来监测虫口密度,当诱虫板上诱虫量增加时,每亩地悬挂规格为25厘米X30厘米的黄色粘虫板30片或者25厘米X20厘米的黄色粘虫板40片,或视情况增加诱虫板数量。如果防治种蝇和蓟马,开始可以悬挂3--5片蓝色虫板来监测虫口密度,当诱虫板上诱虫量增加时,每亩地悬挂规格为20厘米X30厘米的蓝色诱虫板50片或者20厘米X15厘米的蓝色诱杀虫板80片即可。

案例:蓝色诱集板诱杀辣椒植株上的害虫主要是蓟马,其次是螨类,粉虱最少。放置高度以距辣椒顶部15cm的诱杀能力最强,诱杀害虫数量最多。蓝色诱集板的规格以20cm×25cm的诱杀效果最佳。

(4)后期处理:当诱虫板上粘的害虫数量多时,用竹片或其他硬物及时将死虫刮掉。涂机油的每7天用洗衣粉冲洗干净板面,重新刷机油以便重复使用。

第三篇:大棚蔬菜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大棚蔬菜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大棚蔬菜栽培发展很快,大棚害虫的种类、数量也随着生产的发展而变化,危害逐渐加重,迫使菜农用药次数增加,药量加大,造成蔬菜中农药污染加重,给人民健康带来威胁.因此采取综合措施,防治病虫害,减轻污染,降低残留,发展无公害蔬菜,已成为城乡人民的迫切要求.研究和总结的基础上,拟定厂大棚主要蔬菜品种:黄瓜、西红柿、茄子、辣椒等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供生产中应用。

大棚主要虫害有白粉虱、蚜虫、红蜘蛛、蓟马、潜叶蝇等。

一、白粉虱的防治

为了降低污染要本着以农业防治为主的原则,尽量不采取化防办法,如果白粉虱发生重,为控制危害可用低毒农药防治。措施:(1)认真清理棚内及周围杂草;(2)培育无虫害苗,育苗畦通风门增设尼龙纱;(3)栽培白粉虱不喜食作物,如芹菜、白菜、萝卜、韭菜、蒜黄等,大棚附近尽量栽培这些作物以减少虫源。棚内应尽量避免黄瓜、番茄、青椒、茄子、豆角混栽;(4)利用其趋黄性诱杀成虫。方法是用硬纸板做lm*O.1m黄色板条,上涂10号机油(加少许黄油)挂入棚内,每667m2棚要挂30块以上,机油每7~10天涂1次;(5)在成虫发生期喷 1000倍洗衣粉溶液,每5~6天喷1次,连喷3~5次;

(6)化防措施: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灭蜗猛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高效低毒菊酯类药2000倍喷雾;每周1次,连续3—4次。

二、蚜虫的防治

大棚蚜虫主要两种,桃蚜和瓜蚜,桃蚜以危害甘蓝、花椰菜、萝卜等卜字花科蔬菜为主,而瓜蚜主要危害黄瓜、菜瓜、西葫芦等瓜果类蔬装干与露地蚜虫相比繁殖周期短,代数多,速

度快,每年可发生几十代,进行孤雌生殖。露地蚜虫以卵在木本寄主上越冬,而大棚内蚜虫周年发生、蚜虫的危害是刺吸植物汁液,使其发黄卷缩造成迟发慢长及传播病毒病。因棚内温湿度条件极易蚜虫的繁殖,蔓延速度极快,必须采取以化防为主的综合措施:(1)蔬菜收获后及时清理残枝枯叶,铲除杂草;(2)苗期发现有虫苗加以拔除;(3)利用蚜虫的趋黄性进行诱杀;(4)化学防治,使用高效低毒的药剂如:20%速灭杀丁、2.5%敌杀死、2.5%功夫、40%菊马乳油及新型抗蚜灵、快杀灵、辟蚜雾、扑虱蚜等,重点喷治叶背面,嫩茎等部位。

三、红蜘蛛的防治

冬春大棚蔬菜发生的红蜘蛛主要是朱砂叶螨和二斑叶

螨,一年发生10~20代左右,由北向南逐增,高温(2l~30℃)干燥发生严重,温度超过30℃,湿度大于70%不利发生。氮肥多、老叶片发生重,红蜘蛛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后叶片干枯,一般从下而上蔓延。

防治方法:(1)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并带出棚外深埋或烧

毁;(2)调节棚内温湿度,创造不利其发生的环境条件,如灌溉

增加湿度抑制蔓延;(3)药剂防治,用1,8%农克螨乳油或20%螨克乳油或4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喷治,每7~10天1次,连喷2—3次、四、蓟马的防治

蓟马主要为害瓜类、茄子、万科等蔬裹,又叫瓜蓟马,若虫黄色,成虫棕黄色,也叫棕黄蓟马。一年发牛15代左右,终年繁殖,世代重叠,蓟马多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为害,吸取嫩叶、嫩梢、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叶片呈灰白色,逐渐变黄白、干枯,被害嫩梢和花及幼瓜等变黑褐色,变硬缩小,严重影响生长。

防治方法:用高效低毒菊酯类农药如速灭杀丁、高效氯氰菊酯等1000~2000倍液喷治,每3~5天1次,连续2~3次。

五、潜叶蝇的防治

潜叶蝇为害豆类二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大葱、韭菜等,1年发生多代,产卵在嫩叶叶背边缘叶肉内,幼虫蛀食叶肉成曲折隧道,叶片受害后失绿变白,影响生长,降低产量和品质。

防治方法:(1)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余叶,发现被害叶及时摘除,集中烧毁,减少虫量;(2)药剂防治:用25%爱卡士1000倍液,10%高效氯氰菊酯,20%菊马乳油2000倍液喷治,每3~5天喷1次,连喷2~3次,加等量增效剂效果更佳。

第四篇:温室蔬菜五种虫害防治技术

温室蔬菜五种虫害防治技术

一、茶黄螨

(一)发生与危害:茶黄螨虫体很小,肉眼看不见,但繁殖很快,在28~32℃时,4~5天繁殖1代,在18~20℃时,7~10天1代,1年可发生25代左右。主要在大棚温室内繁殖危害,其危害部位为植株顶部嫩叶,当嫩叶变老时,即由老叶转向新的嫩叶,因此又称为“嫩叶螨”。叶片被害后,背面变褐色带油光,扭曲畸形,严重的顶部干枯。花果受害后,不开花,不坐果,果皮黄褐色,木栓化,龟裂。

(二)防治方法:可用73%的克螨特1000倍液,或25%灭螨锰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液,或10%螨死净3000倍液防治,每5~7天喷1次,连喷2~3次。此外,前茬作物收获后,要及时清除残枝落叶,集中烧毁,并全棚喷药,杀死残虫。

二、红蜘蛛

(一)发生与危害:冬春大棚蔬菜发生的红蜘蛛主要是朱砂叶螨和二斑叶螨。1年发生20代左右。在高温干燥的条件下发生严重(发育适温为21~30℃),温度超过30℃、湿度大于70%的条件下不利发生。其危害方式是在叶背面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汁液,并结成丝网,受害叶片褪绿,出现白色小点,然后叶片干枯。一般先危害下部叶片,继而自下而上蔓延。

(二)防治方法:及时摘除下部老叶,并带出棚外烧毁。调节棚内温、湿度,创造高温、高湿的环境,及时浇水,以抑制其蔓延。药剂防治可用1.8%的农克螨乳油2000倍液,或20%螨克乳油2000倍液,或40%水胺硫磷乳油2000倍液,加等量新高脂膜增效,每隔7~10天喷1次,连喷2~3次。

三、蚜虫

(一)发生与危害:温室蚜虫主要有3种,即瓜蚜、豆蚜和桃蚜。1年可发生20~30代,终年危害。蚜虫群集在叶片背面和嫩茎上,以刺吸式口器吸食植物汁液,使叶片变黄、卷曲,甚至枯死。此外,蚜虫还传播病毒病,危害极大。

(二)防治办法:可用25%的爱卡士1000倍液,或10%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50%辟蚜雾2000倍液进行防治,每3~5天喷1次,连喷2~3次,也可用灭蚜烟剂防治,每次每亩用350克。

四、蓟马

(一)发生与危害:蓟马主要危害瓜类、茄子、豆科等蔬菜。若虫呈黄色,成虫棕黄色,故又叫棕黄蓟马。1年发生15代左右,终年繁殖,世代重叠。多在叶片背面或钻到花瓣内危害,吸取嫩叶、嫩梢、花和幼瓜的汁液。被害梢、花及幼瓜等呈黑褐色,变硬缩小,严重影响生长。

(二)防治方法:可用25%爱卡士1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再加入等量的新高脂膜增效剂。每3~5天喷1次,连喷2~3次。

五、潜叶蝇

(一)发生与危害:潜叶蝇主要危害豆类、茄果类、十字花科蔬菜以及大葱、韭菜等。1年发生4~5代。在叶肉内产卵,幼虫蛀食叶肉,叶片受害后失绿变白。

(二)防治方法:蔬菜收获后,及时清除残枝余叶,集中烧毁,减少虫害。此外,可用25%爱卡士1000倍液,或10%高效氯氰菊酯2000倍液,或20%菊马乳液2000倍液,或21%灭杀毙乳油3000倍液,再加入等量的增效剂,如新高脂膜等防治,每3~5天喷1次,连喷2~3次。

第五篇:虫害调查报告

实习调查报告

东方市甘薯害虫种类调查

100℃的冰

甘薯属于旋花科(Convolvulaceae)植物,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番薯、山芋、红薯、白薯、地瓜等。是我国种植最广、产量最大的薯类作物,它的块根可作粮食、饲料和工业原料。甘薯在我国分布很广,主要以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各省最多。并且具有悠久的栽培历史,是我国重要的旱粮作物之一,在甘薯生产过程中,常常遭受害虫的为害,使产量降低,品质变坏,给生产上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损失。据统计,危害我国甘薯的害虫共有110多种。并且不同地区的害虫种类也有所差异,特别是优势种群,地区之间的差异更加明显。因此,在生产上非常有必要了解各个地区甘薯害虫的优势种群,以指导生产。

东方市地处海南岛西部,该地区常年比较干旱少雨,适合种植甘薯等旱粮作物。近年来,该地区甘薯种植面积大幅度增加,已成为本地农民主要的经济作物之一。近年来,随着耕作栽培措施的变革和环境条件的改变,甘薯的害虫种类和数量发生了一些变化。为此,笔者于2005年7~8月调查了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地区的甘薯害虫,以摸清东方市甘薯害虫的种类及优势种群,为东方市甘薯害虫的防治提供部分理论依据。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调查地点及概况

东方市新街镇、三家乡、四更镇等甘薯地为调查地点。调查地有旱坡地、潮湿地。大多成片种植红薯和白薯,以红薯为主要品种,并与其他品种套种,也与玉米、向日葵等农作物间作。另外,也调查了零星种植的小块甘薯地。

1.2调查时间

7月18日至8月28日,每隔 5天调查一次。共调查9次。

1.3调查材料

捕虫网、饲养盒、镊子、指形管、标本夹、保色液、记录本、昆虫针、酒精、卫生球。

1.4调查方法

调查采用网捕、人工搜索利用指形管捕捉相结合的方式。网捕时距甘薯叶从顶部约 3cm 呈 8字形摆动进行表面扫捕,以及将网插入甘薯叶丛行间进行扫捕,取点照顾田内与田边,每点至少

2扫捕 5网。人工搜索时采用五点式取样,每点 5m。注意从甘薯的叶面、茎干、地下薯块各部位的害虫情况及为害状。同时以不定点的随机查看作为补充。各种方法所采集的昆虫均仔细收集后携入室内鉴定保存。

1.5鉴定方法

利用有关的专著、图谱、检索等书籍进行核对。对于资料缺乏或不能确定的种类,请老师帮助鉴定。

2调查结果与分析

2.1甘薯害虫种类

本次调查东方市的甘薯害虫,经室内鉴定,共查出害虫29种,隶属5目20科。(见表1)

2.1.1从分类学上来看,其中鞘翅目害虫10种;鳞翅目害虫 8种;直翅目害虫 7 种;半翅目害虫3种;同翅目害虫 1 种;共计29种。

2.1.2从为害时期来看,幼苗期发生比较少,常见的害虫有甘薯天蛾、丽鞘叶甲。成熟期发生普遍,为害较重的地下部分有甘薯小象甲和铜绿丽金龟幼虫;叶面部分的有甘薯天蛾幼虫、甘薯丽鞘叶甲等,成熟期害虫种类较多。

2.1.3从为害部位来看,主要为害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孔洞或曲卷的害虫直翅目害虫有:东亚飞蝗、短额负蝗、红褐斑腿蝗、中华蚱蜢;半翅目害虫有:红背安缘蝽、二星蝽、甘薯跳盲蝽;同翅目害虫有:桃蚜;鞘翅目害虫有:铜绿丽金龟、甘薯丽鞘叶甲、甘薯小绿龟甲、大斑芫菁、眼斑芫菁、豆芫菁、甘薯褐龟甲、茄二十八星瓢虫;鳞翅目害虫有:甘薯天蛾幼虫、甘薯麦蛾幼虫、幻蛱蝶幼虫、八点灰灯蛾幼虫、甜菜夜蛾幼虫、斜纹夜蛾幼虫、小地老虎幼虫。主要为害茎蔓的害虫,造成蛀空茎蔓等,包括鞘翅目的甘薯小象甲和鳞翅目的甘薯茎螟幼虫。主要为害根、薯块的害虫,造成薯块腐烂发臭或薯块表面有蛀道,影响甘薯的品质和产量,包括鞘翅目的甘薯 1

小象甲、铜绿丽金龟幼虫、甘薯丽鞘叶甲幼虫、沟金针虫幼虫。直翅目的东方蝼蛄、油葫芦。主要为害花的害虫有鞘翅目的大斑芫菁、眼斑芫菁、豆芫菁。

2.1.4从生态环境来看,旱坡地比潮湿地受害重。旱坡地为害比较重的害虫有:鞘翅目的甘薯小象甲、铜绿丽金龟幼虫。直翅目的东方蝼蛄。

表1东方市地区甘薯害虫种类

科 蝗科

直翅目

虫名 红褐斑腿蝗 短额负蝗 东亚飞蝗 中华蚱蜢 油葫芦 大蟋蟀 东方蝼蛄 二星蝽

甘薯跳盲蝽 红背安缘蝽 桃蚜 甘薯小象甲 铜绿丽金龟 甘薯丽鞘叶甲 甘薯小绿龟甲 甘薯褐龟甲 大斑芫菁 眼斑芫菁 豆芫菁

茄廿八星瓢虫 沟金针虫 甘薯天蛾 甘薯麦蛾 幻蛱蝶

八点灰灯蛾 甘薯茎螟 甜菜夜蛾 斜纹夜蛾 小地老虎

学名

为害虫态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若虫 成虫、幼虫 成虫、幼虫 成虫、幼虫 成虫、幼虫 成虫、幼虫 成虫 成虫 成虫 成虫、幼虫 成虫、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幼虫

为害部位 叶 叶 叶、茎 叶

根、茎、叶 幼茎 薯块 叶、茎 叶

嫩茎、叶 叶 薯块 叶、薯块 叶、薯块 叶 叶

叶、花瓣 叶、花瓣 叶、花瓣 叶 薯块 叶、幼茎 叶 叶 叶 茎 叶 叶 叶、茎

为害程度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蟋蟀科 蝼蛄科 蝽科 盲蝽科 缘蝽科 蚜科 三锥象科 丽金龟科

半翅目 同翅目

Catantops pinquis(Stal)

Atractomorpha sinensis I..Bolivar Locusta migratoria manilensis(Meyen)Acrida chinensis(Thunberg)Gryllus testaceus Walker

Brachytrupes portentosus Licktenstein Gryllotalpa orientalis Burmeister Eysacoris guttiger(Thunb.)Halticus minutus Reuter

Anoplocnemis phasianas Fabriciu Myzus persicae(Sulzer))Cylas formicarium(Fabricius)Anomala corpulenta Motsch

Colasposoms dauricum auripenne Motsckshu Cassida circumdata Herbst

Leccoptera quadrimaculata bohemani Weise Mylabris phalorata pallas Mylabris cichorii Linnaeus Epicauta gorhami Marseul

Henosepilachna sparsa orientalis Dieke Pleonomus canaliculatus Faldermann Herseconvolvuli(Linnaeus)Brachmia macroscopa Meyrick

Hypolimnas bolina kezia(Butler)Creatonotus transies(Walker)Omphisa anastomosalis(Guenee)Spodopteraexigua Hübner Prodennia litura(Fabricius)Agrotis ypsilon(Rottemberg)

鞘翅目

叶甲科 龟甲科 芫菁科

鳞翅目

瓢虫科 叩甲科 天蛾科 麦蛾科 蛱蝶科 灯蛾科 螟蛾科 夜蛾科

注:危害程度:轻+较重++重+++

2.2甘薯主要害虫的生态位分化

2.2.1 害虫时间生态位分化

甘薯小象甲(成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10日~15日, 成虫昼夜均可活动或取食;铜绿丽金龟(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0日~27日,成虫昼伏夜出,日落后开始出土,先行交尾,然后取食,黎明又潜回土中;甘薯丽鞘叶甲(成虫)高峰期出现在7月23日~28日,成虫白天活动,炎热中午多隐蔽在叶背取食;甘薯天蛾(幼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1日~26日,成虫昼伏夜出,趋光性强,尤其下半夜。一般白天潜伏在草堆或薯田附近建筑物的围檐、墙壁上、作物地、矮树丛等阴蔽处,黄昏后开始活动;短额负蝗(成虫)高峰期出现在8月21日~25日,白天活动,在叶面取食。可以看出,这5种害虫表现出时间生态位的同步性,这一时期对东方市甘薯危害很大。2.2.2 害虫空间生态位分化

在本次调查中发现,分布在植株地上部的主要害虫有5种:甘薯小象甲成虫白天喜藏在叶背面为害叶脉、叶梗、茎蔓,也有的藏在地裂缝处为害薯梗,晚上在地面上爬行;铜绿丽金龟成虫多在 3~6 cm深表上层隐蔽,且喜欢栖息于疏松潮湿的土壤里。成虫具有假死习性及强烈的趋光性,取食叶片,造成叶片残缺不全;甘薯丽鞘叶甲成虫主要活动于甘薯叶片上取食,造成甘薯幼

苗顶端嫩叶、嫩茎,致幼苗顶端折断,幼苗枯死。隐蔽于叶柄,并且有假死性,一触动就落在地上;甘薯天蛾(幼虫)为害甘薯的叶和嫩茎,在叶片背面或叶柄上隐蔽,并且食量很大,严重时能把甘薯叶吃光,只剩薯蔓,直接可看到幼虫在茎干上;短额负蝗在叶片上取食叶片造成叶片缺刻,喜欢躲在荫蔽、湿度较大的环境下。

分布在植株地下部的害虫有3种:甘薯小象甲是该地区甘薯地的主要地下害虫,它主要危害地下的薯块,成虫钻入薯块内取食,有时在受害薯内潜道中残存成虫、幼虫和蛹及排泄物散出臭味,使甘薯无法食用;铜绿丽金龟幼虫是该地区甘薯地的重要要地下害虫,因为它的幼虫期比较长,因此,危害期也长。幼虫把薯块的表面蛀成沟状,严重影响甘薯的品质;甘薯丽鞘叶甲幼虫为害土中薯块,把薯表吃成弯曲伤痕,影响其生长发育。这5种主要害虫的不同虫态在不同的空间生态位上,表现出异域性。3结论与讨论

本次调查结果表明,东方市甘薯害虫有29种,隶属5目20科,其主要害虫是甘薯小象甲、铜绿丽金龟、甘薯丽鞘叶甲、甘薯天蛾、短额负蝗。

从生态位的调查表明,甘薯小象甲等5种害虫为该地区主要种群,它们在甘薯生育期中虽呈交错或混合发生,但明显表现出在时间生态位上的同步性和空间生态位上的异域性。5种主要害虫在盛发期虫口密度高,是危害甘薯的重要时期。

由于东方市是干旱地区,因此,种植旱粮作物较多,特别是甘薯已成为农民的主要经济作物之一,加之不断地从外地引种,在引进品种的同时,势必也随之带来一些新的害虫或是该虫被引进后转寄主。同时随着甘薯种植时间的延长,甘薯与有害生物在同一生境条件下长期适应,而导致害虫的发生严重或次要害虫上升为主要害虫。

本次调查仅对东方市三个镇的甘薯害虫种类作了初步调查,因受时间、地域的限制,可能害虫种类调查不够全面,其消长动态及防治等还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下载蔬菜虫害概述word格式文档
下载蔬菜虫害概述.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虫害调查报告优秀

    虫害调查报告优秀 一.虫害控制的目的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控制产生食品安全危害的污染源。二.基本术语虫害:是指所有对食品安全有危害的生物,如:各种啮齿类动物、昆虫、鸟类、家养......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包装油生产部厂房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车间内内无蝇、鼠孳生地。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包装油厂房场地、生产车间、原材料贮存仓库的虫害......

    虫害控制知识

    虫害控制知识 一.虫害控制的目的预防和消除有害生物,控制产生食品安全危害的污染源。 二.基本术语虫害:是指所有对食品安全有危害的生物,如:各种啮齿类动物、昆虫、鸟类、家养宠物......

    酒店宾馆虫害解决方案

    酒店宾馆虫害解决方案 帮帮拜思特专业从事虫害控制服务十六年,跻身于中国行业前三的领导地位,通过我们累积服务的上千家国内外知名酒店宾馆服务经验,我们了解到有害生物给宾馆......

    虫害控制程序-食堂

    虫害控制程序 1.0目的 为保障公司职工的身体健康和工厂生存的可持续性,根据安全生产委员会及环境卫生健康委员会职责,制定本规定 2.0适用范围 本程序只适用于本公司 3.0运作程......

    虫害分析报告

    虫害分析 鼠害和虫害是我们企业需要认真对待的问题之一,因为保持一个整洁、干净、卫生的生产环境是我们企业加工生产的必要的条件。在原料库和成品库中,鼠害和虫害都无可避免......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最新版)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LX/ZL-2018-421、目的为本公司可以充分控制虫害提供导向。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公司厂区所有虫害控制行为。3、职责3.1、各部门负责各自辖区内的虫害控制。3......

    16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西平县益民面粉有限公司 虫害控制管理制度 1. 目的 公司场地,车间和仓库不得有害虫,车间内内无蝇、鼠孳生地。 2. 适用范围 本规范适用于公司场地、生产车间、原材料贮存仓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