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时间:2019-05-15 00:14:4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第一篇: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发布单位】江苏省

【发布文号】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发布日期】2010-04-06 【生效日期】2010-06-01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地方法规 【文件来源】江苏省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已于2010年3月17日经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省 长

二○一○年四月六日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

第一条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保护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科研开发、检测考核、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第三条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主管全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组织对在用的农业机械进行质量调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负责对农业机械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售后服务状况和农业机械质量投诉处理进行监督。

第四条第四条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质量检查、投诉受理,对在用的农业机械进行质量调查,创建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

第五条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提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能力,完善农业机械质量监督体系。

第六条第六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实施。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承担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等工作,可以接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农业机械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鉴定、进出口鉴定、仲裁检验、质量认证检验、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

第七条第七条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安全鉴定。通过安全鉴定的农业机械产品可以标注安全鉴定合格证明。

第八条第八条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应当向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提出申请,其他鉴定向组织鉴定的单位提出申请。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组织鉴定的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九条第九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和技术标准实施鉴定,在试验鉴定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鉴定报告。申请人对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后五日内书面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无异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在申请人无异议后,应当将鉴定报告和相关材料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查。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完成审查,并及时公告,在公告后五日内颁发农业机械鉴定证书。同时,由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公布相应的检测结果。

第十条第十条 农业机械生产、维修和作业服务应当执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标准。

对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依法制定强制性标准。

第十一条第十一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承担下列质量责任:

(一)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要求;

(二)建立产品出厂记录制度。出厂的产品应当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有关技术文件;整机出厂应当随机配备必要的工具、附件、备件;产品停产后五年内应当保证提供修理配件;

(三)在产品销售地区设立维修网点,及时处理农业机械故障;

(四)妥善处理用户投诉,并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第十二条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承担下列质量责任:

(一)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履行规定的“三包”义务;

(二)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产品合格证明。对依法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依法必须进行认证的农业机械,应当验明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者标志;

(三)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农业机械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和销售流向等内容;

(四)妥善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咨询、查询和投诉。

农业机械产品售出时,销售者应当开箱检验,向购买者当面交验、试机,介绍产品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说明安全注意事项,依法开具销售发票,提供“三包”凭证、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十三条第十三条 农业机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农业机械使用者有权要求销售者先予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依法向生产者追偿。

第十四条第十四条 销售农业机械产品,销售者应当与销售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签订承诺书。承诺书应当载明所销售的农业机械的名称、型号、质量指标、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等内容。

第十五条第十五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并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协助生产者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因设计、制造等缺陷,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十六条第十六条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维修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确保维修质量。

维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送修者当面交验维修后的农业机械和维修记录,并明示维修质量保证期。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发生质量问题的,应当免费重新维修。

第十七条第十七条 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人员应当经过操作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安全使用知识,按照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或者双方约定进行作业服务。作业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约定的,应当免费返工作业,或者减收服务费。

第十八条第十八条 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进行交易时,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牌证,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达到报废标准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报废,不得进行交易。

第十九条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确定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负责受理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向农民提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信息和咨询服务。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处理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当在二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投诉者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受理投诉后,应当及时通知被投诉者,并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进行处理,农忙季节应当在二日内进行处理;

(三)投诉处理应当依法进行调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调查、检验或者技术鉴定。经调解达成解决方案的,应当形成书面协议,由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负责督促双方履行。争议双方分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方案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可以作出书面处理意见,终止调解。投诉者可以依法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解决。

受理农业机械质量投诉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条第二十条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质量调查和安全鉴定,进行质量调查和安全鉴定的农业机械产品种类和计划应当事先公布。

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一条 已取得农业机械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生产者拒绝处理质量投诉或者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解决质量问题的,由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注销该产品的农业机械鉴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二条 伪造、冒用或者使用过期的农业机械鉴定证书、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第二十三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不按照规定进行鉴定,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第二十四条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对重大投诉事件不及时处理,造成重大影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是指对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损害的农业机械,包括柴油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农用挂车等。

本办法所称“三包”,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六条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日,是指工作日。

第二十七条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第二篇: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

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

(2010年3月17日江苏省人民政府第45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 2010年4月6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公布 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一条 为加强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管理工作,保障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保护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和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江苏省农业机械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凡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科研开发、检测考核、生产销售、使用维修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主管全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组织对在用的农业机械进行质量调查。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负责对农业机械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售后服务状况和农业机械质量投诉处理进行监督。

第四条 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部门,应当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质量检查、投诉受理,对在用的农业机械进行质量调查,创建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

第五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提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能力,完善农业机械质量监督体系。

第六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实施。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承担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等工作,可以接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农业机械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鉴定、进出口鉴定、仲裁检验、质量认证检验、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

第七条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安全鉴定。通过安全鉴定的农业机械产品可以标注安全鉴定合格证明。

第八条 农业机械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应当向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提出申请,其他鉴定向组织鉴定的单位提出申请。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组织鉴定的单位应当在收到申请之日起十日内对申请材料进行审查,决定是否受理,并书面通知申请人。不予受理的,应当说明理由。

第九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应当按照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大纲和技术标准实施鉴定,在试验鉴定结束之日起十五日内向申请人出具鉴定报告。申请人对鉴定报告有异议的,应当在收到后五日内书面提出;逾期未提出的,视为无异议。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在申请人无异议后,应当将鉴定报告和相关材料报送有关主管部门审查。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应当在十五日内完成审查,并及时公告,在公告后五日内颁发农业机械鉴定证书。同时,由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公布相应的检测结果。

第十条 农业机械生产、维修和作业服务应当执行国家标准或者行业标准。没有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的,由省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会同有关部门制定地方标准。

对涉及人身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环境保护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依法制定强制性标准。

第十一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承担下列质量责任:

(一)对其生产的产品质量负责,产品质量应当符合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要求;

(二)建立产品出厂记录制度。出厂的产品应当具有产品检验合格证、使用说明书、“三包”凭证、有关技术文件;整机出厂应当随机配备必要的工具、附件、备件;产品停产后五年内应当保证提供修理配件;

(三)在产品销售地区设立维修网点,及时处理农业机械故障;

(四)妥善处理用户投诉,并提供服务。

第十二条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承担下列质量责任:

(一)对其销售的产品质量负责,采取措施,保持销售产品的质量,履行规定的“三包”义务;

(二)建立进货检查验收制度,查验产品合格证明。对依法实行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管理、依法必须进行认证的农业机械,应当验明相应的证明文件或者标志;

(三)建立销售记录制度,如实记录农业机械的名称、规格、生产批号、供货者名称、联系方式和销售流向等内容;

(四)妥善处理产品质量问题的咨询、查询和投诉。

农业机械产品售出时,销售者应当开箱检验,向购买者当面交验、试机,介绍产品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说明安全注意事项,依法开具销售发票,提供“三包”凭证、产品合格证和产品使用说明书。

第十三条 农业机械产品不符合质量要求,给使用者造成损失的,应当依法赔偿。农业机械使用者有权要求销售者先予赔偿;销售者赔偿后,属于生产者责任的,销售者有权依法向生产者追偿。

第十四条 销售农业机械产品,销售者应当与销售区域的县级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签订承诺书。承诺书应当载明所销售的农业机械的名称、型号、质量指标、配件供应、售后服务和投诉处理等内容。

第十五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并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协助生产者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

农业机械因设计、制造等缺陷,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第十六条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国家有关维修质量安全技术规范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确保维修质量。

维修工作结束后,应当向送修者当面交验维修后的农业机械和维修记录,并明示维修质量保证期。在维修质量保证期内,发生质量问题的,应当免费重新维修。

第十七条 从事农业机械作业服务的人员应当经过操作培训,掌握机械性能和安全使用知识,按照农业机械作业质量标准或者双方约定进行作业服务。作业质量不符合标准或者约定的,应当免费返工作业,或者减收服务费。

第十八条 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进行交易时,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牌证,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达到报废标准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报废,不得进行交易。

第十九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管理部门确定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负责受理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向农民提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信息和咨询服务。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处理应当遵循下列程序:

(一)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接到投诉后,应当在二日内作出是否受理的答复。不符合受理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投诉者不予受理的理由;

(二)受理投诉后,应当及时通知被投诉者,并要求其在接到通知后三日内进行处理,农忙季节应当在二日内进行处理;

(三)投诉处理应当依法进行调解。必要时,可以进行现场调查、检验或者技术鉴定。经调解达成解决方案的,应当形成书面协议,由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负责督促双方履行。争议双方分歧较大,无法达成调解方案的,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可以作出书面处理意见,终止调解。投诉者可以依法通过其他途径进行解决。

受理农业机械质量投诉不得向当事人收取任何费用。

第二十条 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根据农业机械使用者的投诉情况和农业生产的实际需要,可以组织对在用的特定种类农业机械产品进行质量调查和安全鉴定,进行质量调查和安全鉴定的农业机械产品种类和计划应当事先公布。

第二十一条 已取得农业机械鉴定证书的农业机械产品出现重大质量问题,生产者拒绝处理质量投诉或者在规定期限内不能解决质量问题的,由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注销该产品的农业机械鉴定证书,并予以公告。

第二十二条 伪造、冒用或者使用过期的农业机械鉴定证书、标志的,由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的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停止违法行为,有违法所得的,处违法所得一倍以上二倍以下罚款,但最高不超过三万元;无违法所得的,处三千元以上一万元以下罚款。

第二十三条 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和人员在鉴定工作中不按照规定进行鉴定,或者出具虚假证明的,由省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责令改正,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给农业机械使用者造成损失的,依法承担赔偿责任。

第二十四条 农业机械质量投诉机构对重大投诉事件不及时处理,造成重大影响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

第二十五条 本办法所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是指对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损害的农业机械,包括柴油机、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铡草机、农用挂车等。

本办法所称“三包”,是指生产者、销售者应当承担的修理、更换、退货的责任和义务。

第二十六条 本办法所称日,是指工作日。

第二十七条 本办法自2010年6月1日起施行。

第三篇:在实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在实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 和质量监督办法》新闻发布会上的讲话

江苏省人民政府法制办公室副主任

徐卫

(2010年5月21日)

同志们、新闻界的朋友们:

大家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作为省政府规章将于今年6月1日起施行。借此机会,我就《办法》出台的意义、主要内容及贯彻实施讲三点意见。

一、《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出台的意义 农业机械化是运用先进适用的农业机械装备农业,改善农业生产经营条件,不断提高农业的生产技术水平和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的过程。在衡量现代农业的各项指标中,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的主要内容和重要标志。近年来,在国家和我省各级政府惠农强农政策的带动下,我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目前全省农业机械总动力约3800万千瓦,平均每百亩动力48千瓦,拥有各种拖拉机140万台,联合收割机9万台,插秧机5.5万台,各类配套农业机械300多万台套。农业机械化的快速发展对农业机械质量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做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

— 1 — 作,把质优、价廉、性能可靠的农业机械推荐给农民,构建公平有序的农业机械市场环境,对于维护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使用者的合法权益,推动农业机械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建设现代农业具有重要意义。

农业机械质量事关农业机械化健康发展,事关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事关农业机械使用者的健康安全以及农产品质量和安全,一段时间以来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近年来,在实施购机补贴等一系列惠农强农政策的带动下,我省农业机械化快速发展,农机工业产销两旺,一些适应现代农业的新机具、新技术得到推广应用,但是在农机质量方面也出现了一些亟需解决的问题,比如农机产品质量不稳定,可靠性差,影响农民正常使用;一些农业机械缺少安全防护,存在安全隐患;一些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不能提供及时有效的“三包”服务,农业机械用户的合理诉求得不到有效解决。随着我省农业机械化发展向高级阶段不断推进,大量的新产品、新技术不断涌现,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对农业机械化事业发展的保障和促进作用将愈加凸显出来。从保护农民的切身利益来看,依法开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加强农机质量监督,为农民群众选购农业机械把好产品的性能和质量关,是市场经济下政府的一项重要职能。因此,在全面建设农村小康社会进程中,《办法》的出台符合农村生产生活发展的需要,是坚持和落实科学发展观的需要,必将推动我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 2 —

二、《办法》所确立的主要法律规范

《办法》以强化质量责任、推动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为指导思想,界定了不同性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性质、类别、实施条件和操作程序,明确了农机生产、销售、维修、作业服务等不同市场主体的质量责任,对新形势下如何做好农机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作出了一系列规定。通过政府规章的形式,规定依法实施试验鉴定,向农民推荐先进适用、安全可靠的农业机械;依法开展质量监督,构建公平有序的农机市场秩序,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关注民生、优化结构、促进发展的立法理念。《办法》主要规范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一)建立农业机械安全鉴定制度。《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和《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均对农业机械作出了安全鉴定的规定。目前,农业机械的安全性鉴定,仅限于列入国家补贴目录的产品,且由企业自愿提出申请。由于不在补贴目录之内,大量可能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为了加强农业机械产品安全性检测,确保农业机械产品符合保障人身与财产安全、人体健康的要求,《办法》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参照国外有关农业机械实施安全鉴定的做法,设立了农业机械安全鉴定制度,规定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产品应当按照强制性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进行安全鉴定。通过安全鉴定的农业机械产品可以标注安全鉴定合格证明。同时,在《办法》中明确了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等九种农业机

— 3 — 械为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

(二)创建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为切实维护农业机械使用者合法权益,根据省委省政府要求,近年来,我省开展了以创建“规范管理、诚信服务、依法经营”为主要内容的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活动。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监督涵盖生产、流通、使用、作业、维修等诸多环节,涉及到质监、工商、经济信息化、农机等多个部门。为加强部门之间的协调配合,充分发挥各部门在创建农业机械放心消费市场环境中的重要作用,《办法》要求农业机械管理部门、质量技术监督部门、工商行政管理部门、经济和信息化管理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质量检查、投诉受理,对在用的农业机械进行质量调查、创建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

(三)详细规定了农机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和作业服务者的质量责任。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我省地方性法规对农业机械生产、销售、维修的质量规定,总结提炼我省农业机械化工作经验,结合我省目前农业机械生产、销售、维修和作业服务的实际,《办法》分别具体规定了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维修者和作业服务者的质量责任。对不符合质量要求的农业机械产品对用户造成损失的,销售者应当承担连带赔偿责任。为了更好地发挥农业机械管理部门在农业机械化推广应用工作中的管理和服务职能,《办法》特别规定了农业机械管理部门与农业机械产品销售者之间签订承诺书制度。

— 4 —

(四)细化了对缺陷农业机械产品召回制度。缺陷产品召回制度是各国产品质量责任制度中的通行做法。特别是针对因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生产者、销售者一经发现,应当立即通知用户停止使用、及时召回。2009年11月1日起施行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确立了缺陷农业机械产品召回制度。《办法》分别对生产者、销售者的召回责任进行了细化规定,即:农业机械生产者发现其生产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生产,通知销售者和消费者,并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销售者发现其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应当立即停止销售,通知生产者和消费者,并协助生产者召回已经销售的农业机械。农业机械因设计、制造等缺陷,造成人身财产安全损害的,应当依法予以赔偿。

(五)明确了农机试验鉴定与质量投诉机构的职责和行政执法的要求。《办法》对农机试验鉴定机构承担鉴定的范围、质量投诉机构的法定职责作出了明确规定。按照《办法》的规定,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应当按照国家和省有关规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法定农机试验鉴定机构实施。农机试验鉴定机构依法承担推广鉴定、选型鉴定、专项鉴定和安全鉴定等工作,同时可以接受有关单位委托,承担农机科技成果鉴定、新产品鉴定、进出口鉴定、仲裁检验、质量认证检验、质量监督抽查等工作。县级以上农机

— 5 — 管理部门确定的农机质量投诉机构负责受理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维修质量、作业质量和售后服务的投诉,向农民提供农业机械产品质量信息和咨询服务。《办法》还按照依法行政的要求,对农机试验鉴定与质量监督的工作流程、时限和要求作出了具体明确的规定。

(六)对旧农机交易行为作出规定。在现实中,农户之间相互转让旧农机的现象普遍存在,这种行为整合了农机资源,有利于现有的农业机械发挥出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但是由于农业机械的特殊性,一些达到报废或者淘汰标准的农业机械存在机具老化、性能下降等问题,甚至存在安全隐患。为了培育健康有序的农机“二手”交易市场,《办法》对实行注册登记管理的拖拉机和联合收割机的“二手”交易行为作出规定:旧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等进行交易时,必须具有合法、有效的牌证,并办理转移登记手续;达到报废标准的,应当按照规定予以报废,不得进行交易。

我们认为,《办法》是一部具有江苏特色,针对性、实用性和可操作性都比较强的政府规章。

三、切实做好《办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工作

贯彻落实《办法》是全社会的事情,更是政府各有关部门的职责,希望全省各级政府法制机构、政府相关部门精心组织,大力宣传,切实做好《办法》的宣传贯彻工作。

一是认真学习,尽快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制度。省级相关部门要在学习领会《办法》的基础上,抓紧制定相关工作规范,切— 6 — 实落实《办法》所规范的各项工作要求。要对照《办法》,对现有相关政策和规范性文件进行一次认真、全面的清理,凡是与《办法》内容相冲突的,要及时进行修改或废止,并及时将清理结果以适当方式向社会公布。

二是加强领导,严格规范行政行为。省政府颁布实施《办法》,目的在于通过依法开展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管,进一步推动我省农机化事业加快发展。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工作的领导,加强农业机械化发展的规划指导和协调服务,抓好农业机械试验鉴定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高农业机械试验鉴定能力,完善农业机械质量监督体系。要坚持试验、鉴定、示范、培训、推广的科学程序,对国家和省支持推广并享受财政补贴的农业机械,认真开展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性鉴定。要加大农业机械质量监督管理工作力度,重点加强对农业机械购置补贴机具的质量监管,规范农业机械市场秩序,维护农民群众利益。要依法加强农业机械质量监督工作,努力营造农业机械放心消费环境,构建公平有序的农业机械化市场秩序。

三是密切配合和协调,确保各项规定落到实处。贯彻实施《办法》是各有关部门的共同责任。农机管理部门要认真履行《办法》赋予的职责,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工作的指导,依法加强对农业机械产品质量和市场的监督管理,开展农业机械维修和服务的质量检查、受理农民群众的投诉,对在用的农业机械组织进行质量调查。质监、工商、经济信息化等部门要认真履行各自

— 7 — 职责,加强协调沟通,形成促进农业机械化质量监督工作的合力,全面提高我省农业机械化科学发展水平。各级政府法制工作机构要加强指导,主动配合,确保《办法》在本地区得以全面贯彻实施。

同志们,让我们共同努力,把《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学习宣传好、贯彻实施好,进一步推进我省农机化法治进程,促进我省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为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贡献力量。

— 8 —

第四篇: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江苏省人民政府令 第 27 号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已于2005年8月17日经省政府第54次常务会议讨论通过,现予发布,自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二○○五年八月二十三日

江苏省治理公路超限运输办法

第一章

第一条

为加强公路超限运输管理,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路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公路条例》、《江苏省高速公路条例》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与公路超限运输有关的公路运输、车辆生产制造等活动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遵守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称的公路超限运输是指超过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标准规定的或者超过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标准的车辆在公路上行驶的行为。

第四条

公路超限运输管理应当坚持综合治理、源头控制、经济调节、强化监管的原则。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组织和协调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交通主管部门(以下简称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公路超限运输的管理工作。

公安机关、发展改革、经贸、价格、财政、工商、质量技术

— 2 — 监督等部门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做好公路超限运输管理的有关工作。

第二章

一般规定

第六条

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应当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按照国家规定、设计规范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严禁虚假标定。车辆生产、销售企业不得销售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的车辆。

经贸、工商、质量技术监督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监督检查。第七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发放机动车登记证书、号牌和行驶证。准予登记的车辆,应当符合机动车安全技术检验标准和《道路车辆外廓尺寸、轴荷及质量限值》国家强制性标准。

第八条

任何单位或者个人不得拼装车辆或者擅自改变车辆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经贸部门应当会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交通主管部门、工商、质量技术监督部门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第九条

机动车技术检验机构应当按照国家标准和有关规定对车辆进行技术检验,对车辆的整备质量和核定载质量等有关技术数据进行复核,并如实出具技术检验合格证明。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对无技术检验合格证明的车辆,不予办理定期检验手

— 3 — 续。

第十条

在公路上行驶的车辆应当遵守国家制定的限高、限长、限宽、限载的标准的规定;交通标志有特殊规定的,应当遵守交通标志的规定。

第十一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从事托运、配载、货物运输等活动应当遵守国家关于车辆装载标准的规定,不得超限超载。

货物托运人、配载单位不得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要求承运人超限运输或者进行超限配载。货物运输承运人不得以排挤竞争对手为目的,以低于社会平均运输成本的价格承揽货物运输业务。

第三章

超限运输审批

第十二条

超限运输车辆不得在有限定标准的公路行驶。超过公路、公路桥梁限载标准确需行驶的,应当经交通主管部门批准,并按要求采取有效的防护措施。

前款所指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是指:

(一)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

(二)轮式专用机械车辆;

(三)省交通主管部门规定的其他确需行驶公路的车辆。车辆运载超限的不可解体的物品,影响交通安全的,应当按照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指定的时间、路线、速度行驶,悬挂明

— 4 — 显标志。

第十三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车辆行驶范围在设区的市辖区内的,应当向起运地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设区的市交通主管部门审批;所经线路涉及高速公路的,审批部门应当征求省交通主管部门的意见。

车辆行驶范围跨设区的市或者起运地是高速公路的,应当向省交通主管部门提出申请,由省交通主管部门审批。

由外省进入本省的车辆,以进入本省入口处所在地为起运地。

第十四条

承运人申请公路超限运输的,应当提供下列资料和证件:

(一)书面申请;

(二)货物名称、重量、外廓尺寸及必要的总体轮廓图;

(三)运输车辆的厂牌型号、整备质量、轴载质量、轮数、载货时总的外廓尺寸等有关资料;

(四)货物运输的起讫点、拟经过的路线和运输时间;

(五)车辆行驶证。

第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受理承运人的申请后,应当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规定的程序和期限,作出是否批准的决定。批准车辆超限运输的,应当签发超限运输车辆通行证(以下简称通行证)。通行证限于单程运输,一车一证。

第十六条

申请超限运输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予批准:

(一)车辆装载的货物质量超过车辆行驶证核定载质量的;

(二)车辆装载货物后的长、宽、高超过公路、公路桥梁技术标准的;

(三)行驶路线经过四级公路、等外公路和技术状况低于三类桥梁的。

第十七条

交通主管部门在办理公路超限运输许可时,应当根据实际情况,对车辆拟经路线进行勘测,选定运输路线,计算公路、桥涵承载能力;根据公路的实际通行条件需要加固的,应当制定通行与加固方案,并根据方案进行加固或者改建。

承运人依法承担对公路、桥涵进行加固、改建等防护措施所需的费用,并对公路造成的损害进行补偿。

第十八条

经批准上路行驶的超限运输车辆应当按照通行证上的时间、路线、要求行驶公路,其车型、车号及装载等情况应当与签发的通行证一致。

第十九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通行证或者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

第四章

计重收费

第二十条

收费公路收取货运车辆通行费可以采取计重收费的方式。

计重收费应当遵循公平合理、保护合法运输的单位和个人利

— 6 — 益的原则,体现国家产业政策、有利于发展和使用多轴多轮胎大型厢式货车。

第二十一条

计重收费的标准依照《收费公路管理条例》的规定,由省有关部门审核后,报省人民政府批准。

第二十二条

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必须使用合格的并经强制检定的计量器具,并应当按照规范操作,提供便捷、优质服务。

货车计重后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告知车主就近到停车场、卸(驳)载场自行卸(驳)载;对严重超过有关公路限载标准的,应当及时告知交通主管部门。交通主管部门接到相关信息后,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违法超限运输车辆继续行驶公路。

第二十三条 货运车辆通过实施计重收费的收费站时,应当按照限定的车道、时速行驶,并按照计重收费的标准主动缴纳车辆通行费。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四条

载货车辆驶入公路后,公路上设有超限检测标志的,车辆应当按照执法人员的指示,主动接受检测。经检测属于超限运输的,应当就近自行卸(驳)载后方可继续行驶。

第二十五条

交通主管部门依法在公路上对行驶的货车进

— 7 — 行超限检测、检查时,被检测、检查的车辆应当按照引导标志或者执法人员的指挥驶入指定区域,接受检查,不得强行通过。

交通主管部门检查车辆超限运输,应当使用经强制检定合格的检测装置,并根据检测结果,确认车辆是否超限。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联合实施超限、超载检查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指挥引导车辆到检测站点,维持检测站点交通、治安秩序等;由交通主管部门负责检测站点维护、管理和检测称重等。

第二十六条

执法人员在收费公路的收费站区、服务区等区域实施超限运输检查时,收费公路经营管理单位应当配合做好超限检测、检查工作。

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拒绝或者阻扰执法人员实施超限运输检查。

第二十七条

车辆经检测未超限运输或者超限运输车辆与所持有效通行证内容一致的,交通主管部门应当及时予以放行。

超限运输车辆依照本办法第十二条规定,应当办理批准手续而未办理的,应当接受处理并补办审批手续。

第二十八条

超限运输车辆应当卸(驳)载,承运人可以就近到卸(驳)载场进行卸(驳)载,可以自主选择卸(驳)载方式。运输鲜活农产品、油气等化学危险品等不宜卸(驳)载的运输车辆,可以不实施卸(驳)载。

承运人卸(驳)载后,应当主动接受执法人员的复核。

— 8 — 卸(驳)载场应当明码标价、规范经营,不得强行服务、违法收费;经营服务应当使用合法有效的票据。工商、价格、交通等部门应当依法加强对卸(驳)载经营行为的监督检查,并公布投诉举报电话,及时处理投诉举报。

第二十九条

有下列行为之一的,交通主管部门可以中止车辆运行,签发责令车辆停驶通知书,责令车辆停放到指定场所:

(一)拒绝接受车辆超限检查、检测的;

(二)超限运输违法状态未消除的;

(三)对公路造成损害并拒绝赔偿的。

被中止运行的车辆应当接受处理。交通主管部门处理完毕后,应当及时放行车辆。停车等有关费用由当事人承担。

第三十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及其工作人员执行公务时,应当自觉接受社会和公民的监督,严格按照法定的职责权限、程序进行监督检查,不得乱设卡、乱收费、乱罚款。

第六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一条

违反本办法第六条规定,车辆生产制造企业生产的车辆不符合国家标准强制性规定或者虚假标定车辆的技术数据的,由经贸部门逐级报请国家有关部门取消该产品《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公告》资格;违规生产企业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 9 — 自行召回处理;拒不召回的,由有关部门责令限期召回处理。

第三十二条

违反本办法第八条规定,拼装机动车或者擅自改变机动车已登记的结构、构造或者特征的,按照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第三十三条

对于违反本办法第十条规定的超限运输车辆,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卸载,并可以按照下列规定处罚:

(一)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未达百分之三十的,处以警告;

(二)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三十至百分之一百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三千元以下罚款;

(三)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轴荷及质量限值标准百分之一百以上的,处以三千元以上,五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四)超过国家或者交通标志标明的限高、限长、限宽标准的,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情节严重的,处以三万元以下罚款。

属于运输不可解体货物的车辆及轮式专用机械车辆等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当事人按照本办法的规定补办审批手续。

第三十四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一条规定,道路运输站(场)经营者对超限、超载车辆配载、放行出站的,由县级以上道路运输管理机构责令改正,处以一万元以上三万元以下的罚款。

— 10 — 第三十五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八条规定,未按照通行证的要求行驶公路的,由交通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第三十六条

违反本办法第十九条规定,使用伪造、变造、涂改、租借、转让的通行证的,由交通主管部门收缴通行证,处以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的罚款。

前款行为同时构成违法超限运输的,可以按照本办法第三十三条的规定并处罚款。

第三十七条

货运车辆装载货物超过核定载质量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江苏省道路交通安全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规定予以处罚。

同一运输行为既构成违法超限运输,又构成违法超载运输,已由一个行政机关给予罚款处罚的,另一个行政机关不得再给予罚款的处罚。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办法规定,超限运输车辆对公路造成损坏的,或者在未实施计重收费的公路上行驶而损害公路的,当事人应当按照公路赔(补)偿标准给予赔(补)偿。

因超限运输造成公路损坏并导致严重后果,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三十九条

交通主管部门、公安机关交通管理等部门的工作人员应当依法履行职责,秉公执法,廉洁守纪。对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滥用职权的,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

— 11 — 追究刑事责任。

第七章

第四十条

本办法自 2005年10月1日起施行。

主题词:法制

公路

超限运输△

办法

命令

主送:各市、县人民政府,省各委、办、厅、局,省各直属单位。抄送:省委各部委,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省政协办公厅,省法院,省检察院,省军区。江苏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05年8月24日印发

共印800份

第五篇: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江苏省人大常委会公告

第2号

《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已由江苏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五次会议于2013年9月27日通过,现予公布,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江苏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2013年9月27日

江苏省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预防和减少农业机械事故,保障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机械化促进法》、国务院《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条例》等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 在本省行政区域内从事农业机械的生产、销售、使用、维修以及安全监督管理等活动,应当遵守本条例。

本条例所称农业机械,是指用于农业生产及其产品初加工等相关农事活动的机械、设备。

第三条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应当遵循以人为本、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保障安全、促进发展的原则。

第四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将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纳入政府安全生产目标考核,加大财政投入,将宣传教育、隐患治理、检验检查、事故处理等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所需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提升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水平。

第五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行政区域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其所属的农业机械安全监理机构具体负责农业机械的登记、技术检验、操作证件核发、安全检查、事故处理、报废认定等工作。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其他有关部门按照各自职责,共同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的相关工作。

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明确承担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的单位和人员,按照规定职责做好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工作。

第二章 生产、销售和维修

第六条 鼓励和支持开发、生产、推广、应用先进适用、安全可靠、节能环保的农业机械。

第七条 省标准化主管部门应当会同省有关部门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技术地方标准体系。

第八条 在组织农业机械推广鉴定时,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需要推广的农业机械做好安全鉴定,安全鉴定由具有相应资质的农业机械试验鉴定机构实施。

第九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建立健全质量保障控制体系,按照农业机械安全技术标准组织生产,在农业机械危险部位设置安全防护装置。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对产品进行检验。经检验合格的,应当附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书和标注安全警示标志。产品经检验合格方可出厂销售。

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建立产品出厂记录制度,出厂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条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查验产品合格证等证明文件或者认证标志。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向购买者当面交验、试机,介绍产品使用方法和维护保养知识,说明安全注意事项,开具销售发票,提供产品合格证和使用说明书。

农业机械销售者应当建立销售记录制度,销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十一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销售服务体系,保证零配件供应,依法履行修理、更换、退货义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因农业机械或者零配件质量问题给使用者、他人人身财产造成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

第十二条 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发现其生产、销售的农业机械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可能对人身财产安全造成损害的,生产者应当及时召回,销售者应当立即停止销售并协助生产者召回。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发现农业机械可能存在设计、制造等缺陷的,应当及时通知农业机械生产者、销售者调查处理,并通报当地质量监督部门和工商行政管理部门。

对实施召回的缺陷农业机械,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及时采取修正或者补充标识、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缺陷。农业机械生产者应当承担消除缺陷的费用和必要的运送缺陷农

业机械的费用。

对不召回缺陷农业机械的,省质量监督部门应当责令生产者召回,省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应当责令销售者停止销售;拒不召回的,由省质量监督部门发布农业机械安全警示公告。

第十三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根据农业机械化发展需要,扶持综合性、区域性农业机械维修中心建设,鼓励、支持和引导农业机械合作经济组织开展农业机械维修服务。

第十四条 从事农业机械维修经营应当符合国家规定的条件,取得相应的农业机械维修技术合格证书,并依法办理工商登记手续。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遵守相关的安全技术标准和维修质量保证期的规定,在核准的维修等级范围内开展业务,保证维修质量;发现维修的农业机械存在其他安全隐患的,应当告知送修人。

农业机械维修经营者应当填写维修记录,维修记录保存期限不得少于三年。

第三章 使 用

第十五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投入使用前,其所有人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向所在地县(市、区)、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申请登记。对无挂车手扶式拖拉机,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主动进行实地登记,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予以配合。

教练、考试用的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登记、安全技术检验由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十六条 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应当在指定位置悬挂牌照,保持清晰、完整,不得故意遮挡、污损。

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应当依法办理拖拉机交通事故责任强制保险(放心保),安装反光标识,其挂车车厢后部应当喷涂放大的牌号。

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证书、牌照不得转借、涂改、伪造和变造。

第十七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实行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对农业机械加强安全检查,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免费实地安全检验办法由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检验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安全检验为每年一次,逾期未参加安全检验的,由登记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通知其所有人参加安全检验。连续三年未参加安全检验的,由登记地农业机械

化主管部门公告注销其证书、牌照。

第十八条 禁止改装、拆卸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禁止使用失效的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

第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当采取由财政给予农业机械保险费补贴等措施,支持发展农业机械保险。

鼓励和支持农业机械所有人、经营者或者操作人员依法成立农业机械安全互助组织,完善救助机制,降低生产经营风险。

第二十条 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达到国家规定的报废条件的,应当停止使用,予以报废。

第二十一条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应当建立农业机械报废经济补偿制度,对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组织报废农业机械给予财政补贴。具体办法由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会同省财政部门制定。

第四章 操作人员

第二十二条 申请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的人员,经过培训后,应当经住所地县(市、区)、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考试合格,领取操作证件。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教练员、考试员的农业机械操作证件核发,由设区的市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

第二十三条 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证件有效期为六年;有效期满,操作人员可以向原发证机关申请续展。未满十八周岁的,不得操作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操作人员年满七十周岁的,原发证机关应当注销其操作证件。

第二十四条 农业机械操作人员作业前,应当对农业机械进行安全查验;作业时,应当遵守农业机械安全操作规程。

第二十五条 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和其他农业机械技术人员,可以参加农业机械化技术培训机构专业岗位培训,申请职业技能鉴定,获取相应等级的国家职业资格证书。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按照国家规定公布专业岗位的具体范围。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农业机械操作、维修人员和其他农业机械技术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鉴定工作的管理。

第二十六条 拖拉机驾驶培训实行社会化。拖拉机驾驶培训机构应当具备国家规定的与

其培训活动相适应的场地、设备、人员、规章制度等条件,取得省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颁发的驾驶培训资格证书,方可从事相关培训活动。

第二十七条 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以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等有关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安全法律、法规和安全知识的宣传教育,支持、指导基层和农业机械服务组织对农业机械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农业机械安全操作水平。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健全农业机械安全信息平台,完善信息搜集、整理、发布制度,为农业机械从业人员提供信息服务。

第五章 监督检查

第二十八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农业机械作业、转移等过程中的安全监督检查。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加强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安全监督检查,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予以配合。

第二十九条 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建立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交通安全违法行为查处的协作机制。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向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提供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登记、检验以及有关操作证件发放的信息,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及时向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提供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以及交通违法信息,实行信息共享。交通违法行为未处理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对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不予通过安全检验。

第三十条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安全监督检查和安全检验中发现事故隐患的,应当告知其所有人停止使用并及时排除隐患。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在实施安全监督检查时,被监督检查的单位和个人应当配合。

第三十一条 农业机械安全监督管理执法人员进行安全监督检查时,应当佩戴统一标志,出示行政执法证件。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提高安全监督管理能力,配备相应执法装备。从事农业机械安全监督检查、事故勘查处理、应急救援的车辆应当在车身喷涂统一标识。

第三十二条 上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加强对下级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执法行为的监督和指导。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公布举报、投诉电话,自觉接受社会监督。

第六章 事故处理

第三十三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本辖区农业机械事故责任的认定和调解处理。但是,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的交通事故,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拖拉机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的事故,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接到报案的,参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法规处理。

第三十四条 农业机械事故应当由两名以上农业机械事故处理人员处理;无人员伤亡或者直接经济损失一千元以下的农业机械事故,可以由一名农业机械事故处理人员处理。

第三十五条 发生农业机械事故后企图逃逸、对存在重大事故隐患的农业机械拒不停止作业或者转移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可以扣押有关农业机械以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并当场出具凭证,告知当事人在规定期限内到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接受处理。

农业机械事故处理完毕或者农业机械事故肇事方提供担保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及时退还扣押的农业机械以及证书、牌照、操作证件。

当事人逾期不接受处理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应当对扣押的农业机械依法处理。

第三十六条 发生农业机械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的,应当及时组织救治。

农业机械在道路上发生交通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规定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负责通知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人垫付所受理的事故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救助基金管理人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农业机械在道路以外通行时发生事故造成人员伤亡,符合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使用规定的,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负责通知省道路交通事故社会救助基金管理人垫付所受理的事故受害人的抢救费用,协助救助基金管理人向事故责任人追偿。

第七章 法律责任

第三十七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四条第三款规定,未按照规定保存维修记录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给予警告;拒不改正的,处五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八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六条第三款规定,转借、涂改、伪造、变造联合收割机、上道路行驶的拖拉机的证书、牌照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收缴转借、涂改、伪造、变造的证书、牌照,对违法行为人予以批评教育,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三十九条 违反本条例第十八条规定,改装、拆卸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或者使用

失效的农业机械安全防护装置的,由县级以上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责令改正,并处二百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

第四十条 农业机械化主管部门、其他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玩忽职守、滥用职权、徇私舞弊的,对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法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一条 本条例所称危及人身财产安全的农业机械,是指对人身财产安全可能造成损害的农业机械,包括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机动植保机械、机动脱粒机、饲料粉碎机、插秧机、铡草机、微耕机等。

第四十二条 本条例自2014年3月1日起施行。

下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word格式文档
下载江苏省农业机械试验鉴定和质量监督办法(江苏省人民政府令第62号).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