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隧道预埋件浅谈
浅谈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设施施工
中交集团第二公路工程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内容摘要】 针对天定高速公路广武隧道施工中预留预埋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总结了相关施工点的特别注意事项,阐述了较为简洁和合理的处理及补救措施。【关 键 词】 隧道 预留预埋 施工
天定高速公路广武隧道双向四车道高速公路隧道,隧道初期支护外铺防水板,二次衬砌采用现浇混凝土。隧道内的预留预埋采用暗敷暗设,即将隧道通风、照明、监控、供电等系统的穿线钢管及各种设备洞室全部预埋或预留二次衬砌混凝土中。
1、本隧道预留预埋设施出现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1.1 部分设施的数量、尺寸及大小,出现漏埋、错埋、移位、反向埋置、堵塞等 1.2 部分预埋镀锌钢管出现折断、被混凝土堵塞的现象 1.3 风机预埋件拉拔试验不能达到要求 1.4 接地装置电阻过大,不能满足要求
全线其他隧道也均存在此类问题,此类问题也是高速公路隧道预留预埋设施的共性问题。
2、出现问题的主要原因分析:
2.1 隧道土建招标文件有关隧道机电预留预埋工程的图纸不完整,工程量清单内没有给出具体的工程细目及数量,设计图纸出图不及时,图纸内最终技术指标要求不清楚
2.2 土建工程、机电工程及其他相关工程的界面划分不清晰,工程量划分不清楚,相互配合不够密切
2.3 隧着国家高速公路的迅速发展,机电预埋工程及附属工程的种类迅速增多土建工程施工人员的相关学习和培训不够,而且因土建工程和机电工程专业性相差较大,土建施工单位对机电预埋件工程重视程度不够,对施工队伍进行设计交底不足
3、预留预埋设施施工特别注意的事项:
3.1 隧道土建单位二衬施工之前,应主动要求设计单位对隧道土建机电预留预埋工程设计进行技术交底。
3.2 技术管理人员应提高对机电预留预埋工程的特别重视,注意各设施的平面布置,复核其桩号、数量及尺寸大小,以免出现漏埋、错埋、移位等;对施工队伍进行技术交底,明确责任:规格及尺寸分类全隧一次交底,平面位置分段分次进行交底。
3.3 模板采用组合木模板,做成箱形结构,为方便拆模,箱形模板可按洞室大小做成内小外大的喇叭口形,且外形尺寸最好增大1~2cm,以防止因变形出现的预留洞室尺寸不够;模板制作时考虑和台车的弧形接触面,尽量使箱体模板和台车接触紧密,并封堵缝隙,防止混凝土堵塞洞室;洞室模板必须固定牢靠,以防在混凝土浇筑时发生偏斜、移位。
3.4 竖向钢管均为弯曲钢管,需在洞外采用弯管机弯制成型,弯制时必须按设计尺寸准确放样,加工后仔细复核,弯制有折痕的不得使用。
3.5 通风设施悬挂支撑结构的格栅钢架内的各钢筋全部采用焊接,架立钢板采用贴条焊接;格栅钢架的基础必须坚实;吊挂风机预埋件的横向钢筋,风机钢板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图纸施工,必要时可加强加固;在风机预埋钢板的位置,二衬混凝土浇筑时特别注意混凝土的振捣密实,防止出现空隙影响预埋件的受力。
3.5 每板二衬施工前对预埋件装模必须进行自检,经隧道监理工程师确认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6 在隧道内将隧道初期支护的锚杆,钢拱架等每隔300m左右焊接出一头钢筋并引至电缆沟,再用40mm×4mm镀锌扁钢与其相连,构成隧道内接地装置,以满足接地装置的电阻要求。
4、针对本隧道存在问题的处理:
4.1 对于预留洞室的漏埋、错埋、移位、反向埋置、堵塞等,必须重新凿开需要的洞室、封堵多余洞室。
开凿前按图纸要求重新排查所有预留洞室,标注好洞室位置、大小和深度,然后采用手持切割机按洞室大小在二衬上先切割3-4cm的槽,之后在用冲击钻沿槽大小按照洞室深度掏空混凝土。
封堵多余洞室可采用在外预制好小于洞室大小1-2cm的同标号混凝土块填塞,然后用高标号砂浆填塞空隙。
4.2 对于堵塞的镀锌穿线钢管,在同位置用开凿洞室的办法开槽,取掉堵塞的钢管后,换以全新的用弯管机弯制成型的镀锌钢管,并每隔50cm-100cm左右用U型卡固定住钢管,U型卡可用φ8的圆钢根据所开的混凝土槽制作,最后采用掺加胶剂的砂浆将槽抹平、覆盖。
4.3 对于风机预埋件拉拔试验达不到要求的,根据本标段广武隧道的实际情况,采用大号膨胀螺栓加固钢板、额外背加钢板的办法处理(本隧道单个风机设计重量800kg,分钟本隧道采用此办法加固后再次相关按规范要求检测全部合格),加固施工图如下:
35cm长Φ22膨胀螺栓平面图断面图20mm厚风机预留钢板 1mm厚风加固钢板隧道二衬混凝土20mm厚风机预留钢板
加固施工步续:
35cm长Φ22膨胀螺栓1mm厚风加固钢板用氧焊在钢板上按设计的固定方案穿眼→用电钻按照氧焊穿眼的位置在混凝土上打眼→打进膨胀螺栓加固钢板→用胶剂填塞缝隙
4.4 对于接地装置电阻过大的处理办法:分段每300m左右在电缆沟槽内的镀锌扁钢处向下钻50cm左右的深孔,加钢筋焊接,并加强镀锌扁钢接头处的搭接和焊接。
5、结束语
公路隧道预留预埋设施在土建工程中属于附属工程,但对机电工程的线缆敷设及今后运营至关重要。预留预埋工程存在问题的整改的难度大,整改耗费大、时间长,而且严重影响工程形象,所以,严抓过程管控,在施工过程中做好预留预埋设施,是贯彻“零缺陷”战略和品牌战略的一个重要举措。
第二篇:幕墙预埋件工作总结
幕墙预埋件工作总结
1)熟悉埋件施工图纸,熟悉施工现场。
2)了解埋件的制作。锚板材质为Q235b,锚筋采用Ⅱ级螺纹钢筋(HRB335),直径Φ12钢筋不得采用冷加工钢筋。如锚筋埋入深度不够,则锚筋须作弯钩处理,保证锚固长度。
3)准确定位。按照图纸相关要求,用钢卷尺、墨斗、粉笔或油漆刷等工具在现场进行预埋件位置的确定。
4)对埋件进行安装。按照定位标记,将预埋件初步定位。一般埋在梁侧的预埋件在梁钢筋绑完后即进行埋设,用电焊点焊于梁非主受力钢筋(如箍筋、加筋等);梁或板底的埋件在梁或板底模支完后,用铁锤轻敲定位;梁或板面的埋件在梁筋或板筋连接以及绑扎完后,在定位好的位置用铁丝绑扎。这就要求实时了解工程进度,及时跟上模板班组以及钢筋班组的步伐,避免漏埋错埋。如遇锚筋与梁筋板筋冲突的情况、严禁擅自割除锚筋、应遵守梁筋板筋避让锚筋的原则。
5)固定预埋件之前,必须复核预埋件的位置是否正确,以保证预埋件的施工质量。
6)加固埋件。复核无误后,要对预埋件进行加固,焊接牢固,避免在浇筑砼时振捣脱落移位。
7)浇筑前复核。有的预埋件由于支设侧模或穿筋时容易造成偏位,甚至被打弯,所以在浇砼前1-2小时还要进行一次现场复核,及时修复。
第三篇:预埋件通用标准总说明
总说明
方形构造预埋件MGS
矩形构造预埋件MGR
扁钢构造预埋件MGF
角钢构造预埋件MGA
方形角钢框构造预埋件MGK
圆形角钢框构造预埋件MGK
钢(塑料)管构造预埋件MGP
方形受力预埋件(纯拉、纯剪、弯剪型)MLS 矩形受力预埋件(纯剪型)MLR
矩形受力预埋件(纯拉、纯剪、弯剪型)MLR 扁钢受力预埋件(纯拉、纯剪型)MLF
角钢受力预埋件(纯剪型)MLA
带弯折锚筋的受力预埋件(纯剪型)MWZ 柱顶预埋件(纯剪型)MZD
牛腿与吊车梁连接预埋件(纯剪型)MNT
柱与吊车梁上翼缘连接预埋件(纯拉、纯剪型)MDY 柱间支撑预埋件(拉弯剪型)MZC
钢牛腿预埋件(弯剪型)MGNT
自定义预埋件M
第四篇: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及预埋件注意事项
人防工程钢筋混凝土及预埋件注意事项
防空地下室施工须按《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人民防空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34-2004)、《人民防空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地下防水工程质量验收规范》(GB50208-2002)等有关设计和施工规范施工。施工图须按人防主管部门或其委托审查机构审查合格,方可施工。第一部分:土建施工
一、说明
1.为保证施工质量,工程施工中应对隐蔽工程作好记录,并应进行中间或分项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一工序的施工。
2.人防工程在土建施工阶段涉及到各专业的预埋件较多,土建施工前应进行图纸会审,各专业分工明确。设备安装工程应与土建工程紧密配合,土建主体工程结束并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设备安装。
二、钢筋混凝土施工
1、人防工程施工所采用的模板及支架必须具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保证工程结构和构件各部分形状、尺寸和相互位置的正确;模板的接缝不应漏浆;模板及其支架在安装过程中,必须设置防倾倒的临时固定设施。
2、钢筋搭接处,应在中心和两端用铁丝扎牢;绑扎或焊接的钢筋网和钢筋骨架,不得有变形、松脱和开焊;各受力钢筋之间的绑扎接头位置应相互错开。
3、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应合理分段进行,使混凝土沿高度均匀上升;浇筑应在室外气温较低时进行,混凝土浇筑温度不宜超过28摄氏度。
4、工程口部、防护密闭段、采光井、水库、水封井、防毒井、防爆井等有防护密闭要求的部位,应一次整体浇筑混凝土。
三、底板浇筑
1、根据底板荷载主要系由下向上承受水压力、人防等效静载等荷载,底板上层钢筋一般从底板梁上层主筋下穿越。底板、侧墙、顶板上、下层钢筋绑扎时须设梅花形布置的拉结筋。(见《人民防空地下室设计规范》(GB50038-2005)第4.11.11条要求)
2、平时使用的出入口及防护单元之间洞口如若采用构件封堵,应在钢筋绑扎阶段注意封堵框的预埋,在底板后浇面层应按设计选用的图集设置封堵凹槽。(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7FJ02防控地下室建筑构造》)
3、在底板钢筋绑扎阶段应注意在防护门及活门门框每角2根长度1000的16螺纹钢预埋,不得漏埋。(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7FG04钢筋混凝土门框墙》)
4、防爆地漏、呼唤按钮及下水管预埋:战时给排水管材应为镀锌钢管;战时排水防爆地漏为丝接口;为避免地漏安装后高出地面,施工单位应注意排水管底标高应控制在300mm以上,若无法把握防爆地漏尺寸,建议施工单位对防爆地漏一起与钢管接好预埋到设计标高后再浇筑底板混凝土。(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7FS02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施安装》)
四、侧墙浇筑
1、防护密闭门门框墙为悬臂板设计时,应注意水平受力筋的直径、间距、锚固方向及锚固长度;水平受力筋应配置在外侧;且门框墙受力筋宜封闭。同时应注意门洞四角斜向钢筋的布置;上门框设水平梁时,其方向应朝向人防区内,且应锚入两边墙内。(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7FG04钢筋混凝土门框墙》)
2、临空墙、门框墙的模板安装,其固定模板的对拉螺栓上严禁采用套管、混凝土预制件等。
3.人防门的安装对门框墙的垂直度要求很高,施工单位应与人防门生产厂家密切配合,在支模时注意不得使用大模板, 门框模板支好后施工单位应作复核,若有偏差则需由施工单位会同防护门安装厂家及时对门框墙垂直、水平作调正,控制在允许偏差以内后再浇筑混凝土。
4.为保证人防工程施工质量,防护密闭门、密闭门和活门门框墙、临空墙必须整体浇筑,不留水平施工缝,后浇带及施工缝位置应避开人防通道及人防门部位。
5.战时给排水,供配电以及平时使用的消防,采暖及电气有关预埋套管不能漏埋,各专业应及时作复核;管线穿越人防围护结构时应在穿墙处预埋防护密闭套管。
6.战时通风穿墙管道必须预埋到位,预埋管应加止水翼环,该环与预埋管满焊,翼环宽度≥50mm、板材厚≥3mm。平时通风管穿人防墙体(临空墙、密闭墙)时不能预留孔洞,必须在人防墙体有平战转换措施。(做法详见国家标准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
7.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80mm,管壁厚度≥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符合防护密闭要求。(做法详见《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8.防空地下室内的各种动力配电箱、照明箱、控制箱及消防箱,不得在外墙、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上嵌墙暗装。若必须设置时,应采取挂墙式明装。
9.战时进、排风竖井应该设计、施工一次到位。施工应注意在竖井内设爬梯;出地面部分作防倒塌棚架结构;地面通风口设多面进风百叶窗,其中靠爬梯侧为活置式,口径≥500×800mm。(做法详见《07FJ02防空地下室建筑构造》及《07FG02钢筋混凝土防倒塌棚架》)
10.排风口部防密门开启侧防爆呼唤按钮须在浇筑侧墙前预埋到位,防爆电缆井请注意不要漏掉施工。(作法详见《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及《07FJ02防空地下室建筑构造》)
五、顶板浇筑
1.顶板吊钩预埋。各人防门、临战封堵在顶板内预埋吊钩土建施工单位不能漏埋。(做法详见《07FJ03防空地下室防护设备选用图集》)2.在进风口部顶板内超压测压装置DN15镀锌钢管须预埋。(做法详见《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
第二部分:设备安装
一、说明
1.为保证人防工程施工质量,人防工程专用防护防化设备的安装应选择具有人防安装资质的施工单位。
2.施工单位在设备安装时如遇到图纸设计错误或表示不请,须按照设计及施工规范,参照各专业图集进行安装。给排水专业参照图集《07FS02防空地下室给排水设施安装》;通风专业参照图集《07FK02防空地下室通风设备安装图集》;电气专业参照图集《07FD02防空地下室电气设备安装》。
3.在安装过程中,不得随意在防护密闭墙及密闭墙上后开洞。
二、消防、给排水的安装
1、与防空地下室无关的管道不宜穿过人防围护结构,上部建筑的生活污水管、雨水管、燃气管不得进入防空地下室。
2、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其公称直径不宜大于150mm,此时在穿墙处应设置刚性防水套管。若管径大于150mm,在其穿墙(穿板)处应设置外侧加防护挡板的刚性防水套管。
3、穿过防空地下室顶板、临空墙和门框墙的管道,均应在人防内侧设置防护阀门;若管道穿过防护单元之间的防护密闭隔墙,应在防护密闭隔墙两侧设置防护阀门(指普通闸板阀或截止阀,工作压力大于1.0MPa的钢芯阀),安装位置距穿人防墙、板部位不宜大于200mm。防护阀门指普通闸板阀或截止阀,工作压力大于1.0MPa的钢芯阀,安装在距穿墙点200mm内。
4、穿过人防围护结构的管道均应采用钢塑复合管或热镀锌钢管,不得使用铝塑复合管、pvc塑材管等。
5、污水出水管上不但要在设置防护阀门,其防护阀门符合本案第3条要求,还应在管道上设置止回阀。
三.采暖通风设备的安装
1、凡用于人防工程的人防专用防护、防化设备竣工验收前应安装到位,且必须采用国家人防定点厂家的产品,由具有人防安装资质的单位进行安装。专用防护、防化设备仅限于本省内,若选购外省产品,须到人防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进行厂家资质审核,审核通过后方可采用。
2、从清洁区开始第一道手动密闭阀至工程口部的管道及配件,应采用厚度2-3mm的钢板焊接制作。其焊缝应饱满、均匀、严实。
3、染毒区的通风管道应采用焊接连接。通风管道与通风设备及密闭阀应采用带密封槽的法兰连接,其接触应平整;法兰垫圈应采用整圈无接口橡胶密封圈,橡胶厚度不应小于4mm。
4、设备安装前应仔细检查安装方向是否正确,特别注意手动密闭阀的安装,阀门上箭头标志方向应与冲击波的方向一致,故在进风口阀门上箭头指向进风方向,而在排风口却逆向排风方向。
5、对于一些细小检测设备也应注意不得漏装。如室内外压差测量装置(位于风机房或防化值班室)、气密测量管(位于工程口部)及放射性监测管、压差测量管、尾气取样管、增压管等(位于口部进风管上)。如图纸上未设计,施工单位可根据图集《07FK02》确认其具体安装位置及做法
6、如若平时特殊需求要使用战时通风设备,应注意经常清洗和更换设备部件,保证战时通风质量不受影响。
四、电气的安装
1、各人员出入口和连通口的防护密闭门门框墙、密闭门门框墙上均应预埋4-6根备用管,管径为50-80mm,管壁厚度≥2.5mm的热镀锌钢管,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2、当防空地下室内的电缆或导线数量较多,且有集中敷设时,可采用电缆桥架敷设的方式。但电缆桥架不得直接穿过临空墙、防护密闭隔墙、密闭隔墙。当必须通过时应改为穿管敷设,并应符合防护密闭要求。
3、由室外地下进、出防空地下室的强电或弱电线路,应分别设置强电或弱电防爆波电缆井。防爆波电缆井应设置在紧靠外墙外侧。防爆波电缆井内战时电源进线套管应按图纸预埋到位。
4、防空地下室内安装的变压器、断路器、电容器、等高低压电器设备,应采用无油、防潮设备。
5、战时三种通风方式显示箱、控制箱及音响呼唤系统均应按图施工安装到位。
6、如若平时特殊需求要使用战时通风设备,应注意经常清洗和更换设备部件,保证战时通风质量不受影响。
第三部分:安全施工
1、人防工程开工前,建设单位应与施工单位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分工明确,责任到人。
2、施工单位应制定详细的安全生产管理制度,此制度应包括安全生产纪律、安全技术措施、安全生产检查制度、安全教育制度、伤亡报告制度、安全技术交底制度、安全生产例会制度、施工现场电气安全管理规定、机械设备事故处理规定、防火制度、特种作业人员持证上岗制度、安全生产资金投入管理制度等。
3、在施工过程中,应严格安装各项制度执行,若出现安全问题应及时汇报,不得隐瞒不报。
第五篇:隧道论文
隧道新技术新理念及发展趋势
摘要:隧道通常指用作地下通道的工程建筑物。一般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修建在岩层中的,称为岩石隧道;一类是修建在土层中的,称为软土隧道。近年来,随着城市和现代交通建设的飞速发展,地下空间开发规模越来越大,一些隧道及地下工程不得不在复杂地质条件下修建,当围岩稳定性和结构变形控制不能满足隧道施工和环境安全时,必须采取辅助施工方法对其进行处理。一般有注浆方法与施工方法。关键词:注浆、施工、围岩
一、注浆法
注浆作为地下软弱围岩和地下水处理的一项关键技术,已经成为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技术研究和应用的重要部分。主要有以下几种:
1、全断面帷幕注浆工法全断面帷幕注浆工法由日本于70年代结合青函隧道创建。该工法是对隧道开挖引起的松动圈进行注浆加固,形成全断面注浆帷幕,以此来抵外抗水压力。其假定地层是均匀的,外侧水压力均匀分布,注浆堵水加固范围与水压力有关,水压力越高、水量越大,加固范围也就越大。目前平导普遍采用3~5m注浆圈,正洞采用5~8m注浆圈。
2、精细化注浆设计新工法,实际工程中地层是不均匀的,其透水性、外侧水压力也是不完全相同的。精细化注浆设计工法就是根据工程地质情况,先进行分区定位,确定地质情况,通过前期顶水注浆改变透水场条件,使地层中水量得到有效控制,然后按均匀地层进行“合理步距,由外及内”方式实现基本注浆加固,保证隧道开挖安全的基本要求。该工法主要包含四个方面关键技术:
①分区定位、锁定区域
先考虑对隧道外3~5m基本注浆区进行钻探注浆相结合,确定需要注浆时按基本加固区进行注浆。施工时,选取周边4~6个注浆孔进行钻探注浆,遇水顶水,遇破碎加固。通过这4~6个孔确定隧道周围强水区与弱水区。
②外堵内固、区域加强
先对基本注浆区进行钻孔注浆,基本注浆区只设计两圈,外圈孔位于隧道外3~5m,内圈孔为1~3m。严格按照“先外圈后内圈,同圈间隔跳孔”的顺序进行注浆。基本注浆区完成后,对锁定的强水区进行补注浆,注浆范围为5~8m。③环环相扣、过程控制
严格按照“先外圈后内圈、同圈间隔跳孔”的顺序进行注浆,基本注浆区完成后,必须对强水区进行补孔注浆。④效果检查、标准评定
高压富水断层既要达到堵水效果,又要起到加固作用,因此,应严格按制定的标准进行注浆效果检查,不达到标准必须进行补注浆。
3、施工模式探注结合施工模式在确定前方地层“富水、软弱破碎” 必须通过注浆堵水加固施工才能保证安全开挖的前提下,提出“软弱地层、分区定位,探注结合”的系统化过程控制施工理念。注浆孔兼超前探孔进行施工,“一孔两用”达到既对前方不良地层进行判断,优化方案的指导价值又对注浆预设计进行试验的目的,有效地节约了时间。
4、新型注浆材料:普通水泥单液浆强度高,但凝胶时间长;双液浆凝胶时间短,但强度低,且耐久性差。经过现场研究硫铝酸盐水泥单液浆,并在工程中应用。该浆液凝胶时间为1h30min左右,8h抗压强度达5MPa以上,7天抗压强度达到18MPa以上。浆液具有:凝结可控、高强可靠、操作简单、扩散控域、工艺匹配、经济适用、绿色环保、堵水高效的特点,既具有普通水泥单液浆高强的特点,又兼备双液浆短凝的优势,使用成本低于双液浆,具有很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5、注浆效果检查新方法:对注浆效果进行合理评价是保证安全施工和确保注浆质量的关键。目前采用的评定方法可以分为四大类。(1)分析法;(2)检查孔法;(3)开挖取样;(4)物探。最为直观且常用的方法为检查孔法。对于以堵水为目的的,通过检查孔可以通过分析出水量来评价注浆效果;而对于以加固地层为目的的常采用取芯法,分析浆液填充加固情况。但由于目前施工技术水平限制,取芯过程受机械破坏,取芯施工用水等影响,芯样很难真实反映加固效果,且取芯耗时长,一般很少采用该方法。目前利用孔内成像技术进行注浆效果评定,能够较为直观的对浆液充填度和地层的稳定性以及出水情况进行分析判识,是一种操作方便实用的方法,可取代钻孔取芯在施工中推广应用,目前象山隧道注浆就采用该方法。
二、隧道施工方法
浅埋隧道是一种特定条件下的隧道工程,其施工不仅受覆盖层地质因素的制约,而
且还受地面环境的影响。浅埋隧道有整座隧道浅埋和隧道部分地段浅埋两种情况。常用的施工方法有
1、明挖法、地下连续墙法、盖挖法、浅埋暗挖法及盾构法等。
1、明挖法是指挖开地面,由上向下开挖土石方至设计标高后,自基底由下向上顺作施工,完成隧道主体结构,最后回填基坑或恢复地面的施工方法。
2、盖挖法是由地面向下开挖至一定深度后,将顶部封闭,其余的下部的工程在封闭的顶盖下进行施工,主体结构可以顺作,也可逆作,盖挖法施工主要有以下几种类型:盖挖顺作法;盖挖逆作法。盖挖半逆作法;盖挖顺作法与盖挖逆作法的组合(浅埋暗挖法则是在特定条件下),不挖开地面,全部在地下进行开挖和修筑衬砌结构的隧
道施工方法。
3、隧道工程采用盾构法在软弱地质条件下进行暗挖法施工已很普遍,当然也可适用于浅埋隧道的施工。修建浅埋地段隧道有时因周围环境等要求须采用暗挖法施工,称为浅埋暗挖法。浅埋暗挖法是参考新奥法的基本原理,开挖中采用多种辅助施工措施加固围岩,充分调动围岩的自承能力,开挖后即时支护,封闭成环,使其与围岩共同作用形成联合支护体系,有效地抑制围岩过大变形的一种综合施工技术。采用浅埋暗挖法应与明挖法、盖挖法、盾构法等施工方法,进行经济、技术及环境因素等方面的分析比较。
4、沉管法也称预制管段沉放法,简单地说就是先在干坞中或船台上预制大型混凝土箱形构件或是混凝土和钢的组合箱形构件,并于两端用临时隔墙封闭,舾装好拖运、定位等设备,然后将这些构件浮运沉放在河床上预先浚挖好的沟槽中并联接起来,最后回填砂石并拆除隔墙形成隧道。悬浮隧道是沉管隧道的一种特殊形式,其特殊性表现在沉管管段不是埋在河底沟槽内,而是悬浮于水中,隧道用锚索锚固于一定间隔的海底锚座上,锚索另一端则通过各固定在隧道上的套环与隧道主体结构相连。沉管技术在本世纪经历过多次革新。1958年古巴哈瓦那建成第一座完全预应力的沉管隧道;荷兰于60年代发明了举世闻名的吉那止水带,使得水力压接法更加简洁有效,这是管段水下连接的重大革新。在基础处理技术方面,丹麦于40年代发明出喷砂法;瑞典于60年代首先成功采用灌囊法,荷兰在70年代发明了更为先进的压砂法,这是沉埋技术中的又一项重大革新;日本在70年代推出压注混凝土法和压浆法。此外,日本在接头抗震方面也取得不少进展,过去在地震区修建隧道时,对地震缺乏特别的预防措施,而现在设计的接头处可以有相当挠度和纵向位移,在允许范围内对沉陷和温度影响也采取了类似的措施。近年来,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激光测量仪、电子定位系统等先进设备已应用于施工中,使得沉管隧道质量更加优良,同时工期大大缩短。在我国,香港和台湾借助国外
先进技术共已建成四条沉管隧道,中国大陆第一条沉管道路隧道—广州珠江隧道已于1993年底通车,此外,宁波甬江隧道也已建成。我国目前的沉管隧道设计及施工技术还处在积累经验阶段,但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为其进一步发展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5、顶管隧道是公路与铁路构成立体交叉的一种特殊构造物。是在不中断既有铁路线交通的条件下,确保铁路交通能照常安全运行;不影响或较小影响列车车速的一种构筑立体交叉的方式,是把在线路一侧基坑内预制好的钢筋混凝土箱涵,用顶进施工方法穿越铁路,与铁路构成的立体交叉。以这种方式建成的结构称为顶管隧道,或称顶进箱涵桥。这种方式还可运用于建造穿越铁路的过水涵管、水渠以及矿山排洪沟等。用电算程序取代了繁杂的手算工作,缩短了设计周期。箱涵的横断面形式也由单孔、双孔及三孔的一次顶进,发展到用单孔组合成分离式双孔、三孔等不同形式。还相应地改良了顶进设备,改变顶进工艺,减小设备功率、从而达到节省投资的目的。在施工方法上也变得多样化,由单一的“顶”演变到对顶、顶拉、牵引等多种方式,在采用中继千斤顶设施后大幅度地降低了传到后背上的反顶力。此外,还在减摩措施上得到进展,把顶力减少到相当低的程度。
6、盾构法施工是以盾构这种施工机械在地面以下暗挖隧道的一种施工方法。盾构是一个既可以支承地层压力又可以在地层中推进的活动钢筒结构。钢筒的前端设置有支撑和开挖土体的装置,钢筒的中段安装有顶进所需千斤顶;钢筒尾部可以拼装预制或现浇隧道衬砌环。盾构每推进一环距离,应在盾尾支护下拼装(或现浇)一环衬砌,并向衬砌环外围的空隙中压注水泥砂浆,以防止隧道及地面下沉。盾构推进的反力由衬砌环承担。盾构施工前应先修建一竖井,在竖井处安装盾构,盾构开挖出的土体由竖井通道送出地面。盾构施工法之所以能在各国迅速发展,主要是它具有以下优点:
1、可在盾构支护下安全地开挖、衬砌。
2、掘进速度快。盾构的推进、出土、拼装衬砌等全过程可实现机械化、自动化作
业,施工劳动强度低。
3、施工时不影响地面交通与设施,穿越河道时不影响航运。
4、施工中不受季节,风雨等气候条件影响。
5、施工中没有噪声和振动,对周围环境没有干扰。
6、在松软含水地层中修建埋深较大的长隧道往往具有技术和经济方面的优越性。21世纪是信息技术突飞猛进的时代,隧道工程建设也必将朝着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的方向发展。目前,土木工程中计算机的应用可以划分为四个层次哪,第一层次是应用一些通用软件,如:DOS、WINDOWS、OFFICE、AUTOCAD等;第二层次是一些设计和施工中的专用软件,如;PKPM、ZD一
6、FLAC、ANSYS、概预算软件等;第三层次是使用综合性施工软件或系统;第四层次是集成化的设计施工系统。目前开发应用的一些地下工程应用软件,大多数停留在第二层次和第三层次,而且在许多方面也有待于完善。研制开发适应新时期隧道工程建设的各种实时、快捷、准确和网络化的实用软件,己是必然趋势。近年来,工程监测技术不断朝自动化、网络化、数字化(可视化)和实时快速化的方向发展。随着监测技术、通讯技术、网络技术、自动化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研制开发信息化设计与施工网络系统也势在必行。该系统的主要目标是利用监测技术、通信技术、计算机技术、网络及隧道设计、施工与管理技术建立一个集信息采集、分析处理、信息反馈为一体的局域网络,并通过Intemet实现业主方、监理方、设计方与施工方之间的信息通讯以及对建设工程的实时监控等。这些系统的开发与应用必将对隧道工程建设的日趋规范化、信息化水平和建设效率的提高有重要的促进作用。
参考文献
[1]冯卫星主编.铁路隧道设计.成都:西南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2]黄成光主编.公路隧道.交通普通中等专业学校内部试用教材2008.[3]刘建航等编著.盾构法隧道.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1997.[4]铁道部基建总局编.铁路隧道新奥法指南.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7.[5]铁道隧道光面爆破技术规则.北京,中国铁道出版社,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