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时间:2019-05-15 00:52:4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第一篇: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

经济发展研究室 涂勤

提要: 论文通过回顾、梳理国内外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总结出目前学界对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渐进层面上:一是关注贫困的地理空间分布特征,二是在前者的基础上研究贫困与地理环境、资源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总体上看,相关研究呈现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多于理论研究,国内相关研究远远滞后于国外研究,国内贫困理论研究滞后于反贫困实践对理论的要求等特点。

关键词: 贫困;地理环境;关系研究;述评

中图分类号: F32919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30103Jones和Sen(2006)运用空间计量经济学方法,通过考察印度农村贫困的空间决定因素,发现当农业增长作为农村贫困的关键决定因素下降时,农业产量的增长率具有重大的空间依赖性。灌溉是农业增长的主要推动力量,灌溉发展空间上的差异与农业生态状况有关,而后者在印度不同州之间差异很大,因而减贫战略的设计需要考虑到空间因素和运用空间方法。而Daimon(2001)运用计量经济学评估,证实了空间贫困陷阱的存在———贫困在代际间持续。他通过研究印度尼西亚区域扶贫项目的教训发现,那些纠正区域经济不平等的干预政策在20 世纪90 年代末的经济危机中表现得最为显著。1994—1996年间实施的包含找工作的IDT项目表明,当地方群体的授权不充分时,项目的区域目标就无法达到政策预期目标。另一项对厄瓜多尔的研究也得出类似结论,那些旨在减少贫困的项目必须考虑到各区域的特点,否则就会存在目标偏差问题。

对中国的贫困人口空间分布研究主要集中在贫困人口的区域分布和集中特征方面。中国的绝对贫困人口多分布在农村,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而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又呈现出点(14.8万个贫困村)、片(特殊贫困片区)、线(沿边境贫困带)并存的特征。从“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所确定的592个重点贫困县分布来看,贫困县分布态势可概括为“一带两片”,一带是指在我国中部与西部交界区存在一条从东北向西南延伸的贫困带,范围包括内蒙古高原东南缘、黄土高原、太行山区、秦巴山地、云贵高原喀斯特地区及横断山脉。两片指位于我国东部与西部的贫困片,东部贫困区主要是处在该区域相对封闭的山地、丘陵、劣质土壤区,呈孤岛状分布,西部片主要指塔里木盆地西南边缘,准噶尔盆地北面阿尔泰地区,柴达木盆地,西南边缘黄河、长江河源地区及雅鲁藏布江河谷北侧部分地区。可以看出,中国的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自然条件恶劣、地理位置偏远、生态环境差、基础设施薄弱以及少数民族聚居的中、西部地区 ,与国外贫困人口集中特征相类似,具有明显的民族、阶层群体和地区集中特性。目前中国贫困人口中有70%集中在国家592个重点扶贫县中,76%分布在中西部地区的深山区、石山区、荒漠区、高寒山区、黄土高原区、地方病高发区以及水库库区。这些地区,由于基础设施严重缺乏,社会服务十分落后,地理位置相对偏远,交通通讯手段落后、闭塞,远离社会经济活动中心,基本不具备人类生活和生产的条件,同时由于中国的人口政策导致人口非流动性特征,使这些地区的贫困问题日趋严重。

二、贫困与地理环境、资源要素相互作用的动态关系

Paul Ehrlich于1968年提出“人口爆炸”以警告由于人口激增而即将到来的灾难,人类由于对狭隘经济理性的追求将导致地球承载力的崩溃, Hardin(1968)对此做出了灾难性的警告,即著名的“公地悲剧”(the tragedy of the commons)。Solow增长模型为人口、制度、教育与贫困之间的相关性提供了分析评价依据。Rupasingha和Goetz(2007)研究认为,空间因素与人口因素同其他传统因素(社会资本、种族和收入不平等、地方政治竞争、联邦津贴等)一样,也是美国县级贫困的重要决定因素。

随着资源约束对于农业发展的制约影响越来越明显,针对土地退化、环境退化与农村贫困相互作用等问题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在针对贫困与土地退化相关关系的研究中,有学者认为土地的细分化加速了土地的退化,从而产生了更多的贫困———穷人为生活所迫,会尽可能地从土地和环境中榨取更多的产出(掠夺式经营土地),同时缺乏可投入的资本来改善生产条件,因而更加速土地和环境的退化;但是对非洲国家马里的实证研究则得出了另一种截然不同的观点:富人和穷人在农业生产中采取的保护土壤质量措施的做法差异并不很大,造成土地退化的主要原因是由于具有出口导向特征的棉花生产带来的,因而是富人而不是穷人加速了土地的退化;还有研究通过考察农村贫困与土地退化之间的经济联系,指出国家政策影响农户的经济动机,促使他们选择采取保护或退化土地的行为。学者在研究菲律宾农村贫困与环境退化的关系时,发现如果土地分配制度不能从根本上得到改变,那些旨在提高农业产量增长率和针对贫困群体提供技术、组织和金融支持的发展项目将不会为贫穷农民带来长期的经济改善。同样,在一个土地所有权不对称的经济环境中,那些旨在促进土地利用和保护措施的政策将不会对农业土地质量产生长期的改进作用。

针对贫困与环境退化相关关系的研究认为:由于贫困的社会边缘地位,导致其进一步地被边缘化到生态边缘地区。Bull2ard(1990)认为由于污染工业和毒性废物排放点经常位于有色穷人社区,而如果污染工业位于穷人社区或者如果穷人是那些被边缘化到退化地区的人群,富人可能并不特别关注污染带来的环境退化。事实上,由于穷人必须经常生活在被污染的环境中,他们会更加关心污染和退化问题 ,然而,根本问题是在通常情况下,这些群体没有足够的政治权力在真实的(相对于虚拟的)环境反馈中发挥作用。

学界在关注土地、环境退化与贫困相关关系研究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人口与贫困及环境的关联研究。20世纪70年代中期, Paul Ehrlich和John Holdren提出IPAT模型公式,用人口增长是如何导致环境退化和稀缺参数来检测人口对环境的影响。人类对环境的影响(I)是人口数量(P)、人均消费品量(A)和每单位消费品所产生的污染产物(T)的函数,人口、富裕程度和污染三大因素都能导致人类对环境影响(I)的增加。然而对于IPAT模型的局限存在很多争论,有学者认为模型有三个基本的缺陷:第一,人口增长是生殖力概念抽象的结果,而不是生活在特定文化和地区的真实妇女的生育问题;第二,消费在奢侈品和基本生活品之间基本没有做出区分;第三,贫困的结构问题,男性主导没有得到挑战。为了避免冲突,解决办法倾向于使政策偏向最穷的人,那些世界人口中最脆弱的20%人口中的大部分人群,鼓励他们使用避孕技术,使得家庭计划生育偏于更多控制妇女的生育和更多潜在的滥用贫困妇女的权利。

过去十多年对“环境—人口”关系的研究主要集中于研究家庭层面的人口动态变化及其与环境变化的关系,尤其是研究发展中国家的农村地区。对撒哈拉以南的研究认为,人口作为中介因素,只是影响环境结果的诸多因子之一,农民可以通过农业集约化创造更好的环境和更少的贫困来应对人口增长。但是Murton(1999)提出由于集约化导致的农业资源集约可能会使农业伴随着社会的经济异化和环境退化而退化;Gray等(2005)认为集约化已经导致了不同的环境结果。同时,一些研究开始关注人口变化与环境暴力,认为人口导致的资源稀缺可能是将来自然资源冲突的主要来源。

对中国贫困与环境、土地等因素的关系研究可以看出,中国贫困人口主要处于极为边远和自然条件极其恶劣的地区,自身拥有的资产(土地)质量很差,加之社会保障体系缺失,导致穷人的抗风险能力严重不足,以及在温饱线上徘徊的贫困人口自身综合能力差,从而导致农村返贫数量不能有效地减少。现阶段,穷人数量的增加与贫困标准没有必然的关系,除了扶贫投入产出效果不好和贫困人口统计不准确两个内在因素外,最大的外在因素是恶劣的自然条件。

三、结论与讨论

近年来,随着理论界对发展中国家反贫困的重视,从经济发展战略的不同角度对贫困发生的原因及消除贫困的途径展开了广泛的讨论,形成了不同的理论体系和学派。我国对贫困问题的系统理论研究始于改革开放后,伴随着反贫困实践的成功经验,相应地取得了很多有价值的研究成果。但总体上看,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研究呈现出个案研究和实证分析多于理论研究、国内相关研究滞后于国外研究、国内贫困理论研究滞后于反贫困实践理论要求的三大特征。通过对国内外理论和实证研究以及反贫困实践的梳理,可以看出,尽管学界对贫困与地理环境约束关系的研究越来越多,但是国内鲜有系统研究并回答如下四方面的问题:第一,不同地域、不同程度的自然地理环境约束对于贫困的制约程度有多深? 第二,一个区域众多自然环境条件中哪些条件具有更显著的制约力? 第三,社会经济发展、政策和体制的作用能够通过何种方式、在多大程度上缓解自然地理环境方面的约束? 第四,理论分析自然环境条件制约与实际反贫困实践中的经验有哪些共性和差异? 基于对国内外贫困与地理环境相关研究的回顾与梳理,我们认为从另一个视角——人文地理学的人地关系理论,重新审视贫困与自然地理环境条件、与社会经济发展条件之间的关系,通过提出地理环境的贫困效应假设,以区域气候、地理环境、水资源、土地、灾害、交通等条件与贫困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可以求证贫困地区地理环境约束与贫困的相关关系以及不同地理环境条件对贫困的影响力、影响程度和频度等问题,最终回答上面提出的四方面的问题。

第二篇: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

摘 要

我国疆域辽阔,不同的地理环境与物质条件,使人们形成了不同的生活方式与思想文化观念,这也必然造成我国饮食文化的地域差异。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任何地区的文化都是一定地域内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有着很深的社会根源和地理根源。在一定地理环境下食物资源和生产活动决定着人们的饮食方式,尤其是人类生产活动早期,饮食文化的产生对自然环境条件有明显的、直接的依赖关系,饮食文化打上了人们为适应地域特殊环境而做出的种种努力的深刻烙印。地理环境是饮食文化的因,不同的饮食文化则是地理环境的体现。我国的饮食文化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体现了很好的地域差异,也说明了地域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本文通过对我国部分地区饮食习惯及饮食特点的形成,揭示我国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饮食文化形成的地理历史原因。从文化保护角度来说,了解饮食文化的区域差异性有助于对民族文化的传承与保护,从而更好的弘扬和继承中国传统文化。

前 言

地理环境作为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为人们提供了生产资料和适合生存的环境,同时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乃至所有文化的产生与发展都产生了重要影响。饮食文化受地理因素影响,而地理环境有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地理环境之分 ,它们对地域饮食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产生着不同程度的影响。我国地域广阔 ,地域环境差异大 ,但这也是形成我国丰富的饮食文化和众多各具特色地方菜系的重要原因。地理环境制约作物类别从而影响各地食物特色,居民生活择食多是“靠山吃山 ,靠水吃水”就地取材。地理环境的不同催生了各自极具地域特色的饮食文化,形成了各种各样的地方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四大菜系在我国源远流长,独领风骚。我国幅员辽阔,东西南北跨度较大,为此有“南米北面”的说法。我国历史久远,文明博大,各地风俗不尽相同,而口味的多样性也是反应我国各地区饮食的一大特色。总的说来,地理位置和环境对于地区性饮食文化的形成有着密切的影响。1 我国饮食文化的相关概述 1.1饮食文化的定义

“王者以民为天,而民者以食为天。”自古以来饮食就作为百姓的第一要事。柴米油盐酱醋茶居家七件宝都与饮食有关。饮食与人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不同的地域饮食文化差异对于我们认识不同地域文化乃至文化多样性有重要作用,对于加强地域文化交流,增进地域间团结和建立和谐的人地关系也有非常积极的文化和社会意义。

饮食,包括三个方面,一是饮食原料加工;二是饮食制成的产品;三是对饮食品的消费,就是吃和喝。文化,有狭义和广义两种说法。狭义的文化指的是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思想、道德、宗教、文学艺术、科学技术等)以及与之相适应的组织和制度。广义的文化,一般指的是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1]。

“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广泛概念,它的学术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2]。

1.2饮食文化的历史发展

饮食文化的发展久远,胡自山在认为从燧人氏钻木取火,从此熟食,进入石烹时代饮食文化才真正开始。经历不同氏族及朝代,饮食结构有了很大变化,主食:菰米已被彻底淘汰,麻子退出主食行列改用榨油,豆料也不再作主食,成为菜肴,北方黄河流域小麦的比例大辐度增加,面成为宋以后北方的主食,明代又一次大规模引进,马铃薯,甘薯,蔬菜的种植达到较高水准,成为主要菜肴。肉类:人工畜养的畜禽成为肉食主要来源。满汉全席代表了清代饮食文化的最高水平[3]。同时随着时间的发展中国饮食文化在地域间的差异越来越明显。我国在主食方面有“南米北面”的说法,口味上亦有“南甜北咸”之论。晋朝人张华在其《博物志》中写到:“东南之人食水产,西北之人食陆畜”,这充分体现出了我国饮食文化受地理环境的影响而产生差异的现象。1.3饮食文化的背景研究 目前,从事饮食文化研究的队伍十分庞大。然而中国饮食文化近现代研究的兴起,是由日本学者率先开始并以该国学者为主力队伍的。综观数十年间海外学者的中国食文化研究,可以说是思想活跃,范围广泛,学者如林,成果丰硕。相对中国大陆的研究队伍和研究现状而言,这些特点显得格外鲜明。他们坚实深厚的功力、科学圆熟的方法,求实的精神和严肃的态度都是足堪称道的。由基本的资料入手,广征博引、推勘论列,实事求是地揭示事物本质特征和内在规律是这些研究者的共同方法论。

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饮食文化的研究,进入了以中国人自己的研究为重心的深化阶段。对饮食的研究是以烹饪为中心进行的。自80年代初起,陆续出版了一些烹饪专业大中专教材和饮食文化方面的书籍,以饮食史、饮食风俗、饮食艺术等饮食文化内容为主要研究对象的图书有数百种之多。90年代的饮食文化研究出现了一个空前高潮。2 地理环境与饮食文化的关系 2.1地理环境的定义

地理环境目前在学术界的概念仍有不同论述,有学者论述地理环境是与人类活动有密切关系的自然要素有规律的结合体,是指空间上客观存在的有地域差异和相对性的空间客体[1]。还有学者指出地理环境是“生物特别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地球表层”,且认为“地理环境可分为自然地理环境、经济地理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4]。本文探讨的是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的关系,因此本文所述的地理环境为以上第一种定义。我们说的地理环境是指环绕并影响人类社会、地球表层空间范围内的自然界,以及在自然环境基础上改造形成的人化自然,及与自然环境有着内在联系、具有地域分布规律的部分人工环境。2.2 我国南北不同地域的饮食习惯

我国疆域辽阔,境内地理环境错综复杂,为此我国的动植物资源也呈现多样化。由于食物来源不同,气候不同,我国各地的饮食文化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界线以北地区以旱地为主,此农业区的人们主要种植粟子、麦子等农作物,秦岭——淮河一线以南,气候湿润,降雨丰沛,人们主要种植水稻等作物。由于物产差异,南北不同区域人们的饮食结构、饮食选料与饮食风味等产生差异,从而形成了南北不同的饮食文化区域[5]。为此形成以秦岭——淮河以北的黄河中下游为中心的北方饮食文化区;秦岭——淮河以南的长江中下游为中心的南方饮食文化区。

2.2.1 以我国华北的山西地区,西南的四川地区的饮食习惯为例

华北地区民俗风气俭朴,饮食不喜奢华,追求的是充实;饮食讲究庄重大方,有“堂堂正正不走偏锋”的好评。城乡多是一日三餐,主要以面食为主,小麦与杂粮间吃,偶而也食大米;包子、馒头、面条、窝窝头、玉米粥等等作为常餐。华北面食卓有创造,有日本汉学家说“世界面食在中国、中国面食在华北、华北面食在山西、山西面食在太原”的美誉。它不仅有抻面、刀削面、小刀面、拨鱼面“四大名面”,不仅有形审飞腾、吉祥和乐的象生“礼馍”;而且家庭主妇都有“三百六十天、餐餐面饭不重样”的本领,京、津、鲁、豫的面制品、小吃和蒙古族的奶面制品,无不令人大快朵颐。这一带农村盛面习用特大号“捞碗”(可容200—300克干面条),人手一碗,指缝间夹上饼馍或葱蒜,习惯于在村中心的“饭场”上多人围蹲就食,边吃边拉家常,或互通信息,或洽谈事务,或说笑聊天,形成特异的“风景线” [6]。这里的蔬菜不是太多,食用量亦少,但来客必备鲜菜,过冬有“贮菜”习惯,农户普遍挖有菜窖。华北居民宴客情文稠叠,有一套又一套的食礼与酒令,至诚大方,其心拳拳,使人如沐春风,情暖胸怀。山西人爱吃盐、醋的习惯,历史悠久,区域广泛。这同当地的水土特征、自然气候和多数人以杂粮为主的生活条件有着直接关系。例如,贫乏的餐桌上,全靠盐、醋来调味;艰苦的劳作之后,身体需要大量盐的补充。山西“水硬”,即碱性强,加上晋人以杂粮为主,如高粱、莜面等,都是不大好消化的,需靠醋来中和、助消化。山西民间百姓的饭菜中用醋量很大,这种饮食习惯是众所周知的。2.2.2 以我国西南的四川地区的饮食习惯为例

西南四川位于长江上游,盆地四周山脉延绵,南部有长江横贯而过,氓江与乌江等支流贯穿北部和南部。巴蜀居民饮食离不开辣,常言道“江西不怕辣、湖南辣不怕、四川怕不辣”即突出反映了四川人饮食辣的特点。由于地处温带,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川地山林茂密,菌笋丰盛,有冬虫夏草、竹荪等珍品。由于河渠交错,鱼虾肥美,有鱼类上品雅鱼、江团、黄辣丁等;肉类禽蛋,干鲜果蔬,四季长有。这些都为巴蜀人提供了丰厚的物资。为此四川饮食的多样性亦为全国有名。而最突出四川饮食习惯还是以辣的食俗为首,而食辣与气候潮湿的地理环境有关。在我国东部地处沿海,东北的朝鲜族当地气候也湿润多雨,多春阴湿寒冷,四川虽不处于东部,但其地处盆地,更是潮湿多雾,四季晴日不多,自古就有“蜀犬吠日”之说[7]。潮湿的气候导致人的身体表面湿度与空气饱和湿度相差不大,汗液难以排出体外,常令人感到烦闷不安,时间一长,人们就容易患风湿、脾胃虚弱等病。而常吃辣椒会浑身出汗,汗液能轻易地排出,所以经常吃辣是驱寒祛湿,养脾健胃,健康养生极为有利(对当地人而言)的方法。

我国南北跨度大,饮食习惯差异明显,而导致这种差异的原因带有很强的地理因素。2.3 菜系的形成及发展

菜系是指具有明显地域特色的风味菜肴体系。菜系有着明显不同于其他食物的烹调手段、调味方式、菜式风味、我国菜系享誉国内外。菜系作为我国饮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形成与发展离不开地理环境的影响。

菜文化的品种繁多,我国千百年来形成源远流长的四大菜系,川菜、鲁菜、淮扬菜、粤菜。川菜源于周秦时期的巴蜀,四川盆地是其形成和发展的基地,之后向川西高原拓展,现今其踪迹已遍及全国各地及海外他乡。蜀地自古就有“尚滋味”“好辛香”的饮食传统。

鲁菜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的齐鲁大地,从鲁西北平原向胶州湾推进,影响京津、华北和关外以及黄河上中游的部分地区,被称为“北方菜”。

淮扬菜起源于扬州和淮安两文化古城,扬淮地区自古繁华富庶,文人学者荟萃,经济文化发达,同时烹饪高手辈出。在汉武帝统一闽越时期,江淮地区散居着四万多闽越人,这就给淮扬菜增加了闽菜美味。在南宋时期,大量中原厨师自汴京迁至临安(今杭州),使淮扬菜在此时又吸收了不少北方菜的成份,至南北朝时,扬州作为南北方文化交流的中心枢纽,四方佳味荟萃,淮扬菜形成了品种多、技艺精、咸甜适中、南北皆宜的特点。粤菜起源于秦汉时期的南越,珠江三角洲、潮汕平原是其根据地,影响整个岭南与港澳以及京、沪等地,在海外也有较高知名度。岭南兼有沿海海鲜、三角洲、河谷平原的禽畜和河鲜,又有山地的山珍野味和四季时鲜瓜蔬,因此形成其用料多而杂的特点[8]。

菜系风味是饮食文化的基础,我国四大菜系各有自己的分布区域,菜系风味差异大,各菜系的特点均与其相应的区域环境条件和历史发展有关。

人们享受饮食文化,是通过食物这个载体去实现的,我国四大菜系源远流长,独领风骚。但这种格局并非一成不变,随着时间推移以及人文环境的变化,人们的饮食习惯、口味和饮食观念也会发生变化,各种菜系也相互融合发展,由此中国的饮食文化也将随之变动。3 地理环境对饮食文化产生的影响及原因分析 3.1 地理环境对食物原料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在我国以秦岭——淮河为界,在其以北属温带、暖温带气候,降水较少,大多为半湿润及半干旱地区,居民的粮食作物为小麦、谷子、高梁等旱作物,由此形成的风味食品以面制品为主。包子、馒头、饺子、锅贴等的制作都离不开面粉。秦岭——淮河以南地区,气候类型属于热带、亚热带的湿润气候,降水非常丰沛,各地水网密布,因此水稻得到广泛种植,风味食品就以米制成。常见的米粉、米糕、粽子、汤圆、年糕等都是米类制品。还有南方地区的粥和饭也是品种繁多。相邻地域的地理环境相类似,所以其饮食文化差异相对较小;但若是两地地理环境反差很大,其饮食文化也会出现巨大反差。如我国西藏高原毗邻四川盆地,但地理气候截然不同,以至于饮食文化形成了巨大反差。3.2 地理环境对饮食习惯的影响及原因

我国不同地域的饮食特点可以用“东辣西酸,南甜北咸”来大致概括。这既反映了人们的饮食习惯和口味受气候和土壤的影响,同时也体现出食品调理是人们适应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川、贵、湘由于气候湿冷,居民嗜辣,因辣椒有祛寒除风湿的作用。而山西等黄土高原区域因含钙过多,使居民嗜酸,酸有利于消除钙在体内的沉积,常食酸可以克服各种结石病。在贵州省有许多民族喜欢酸食,这其实与长江中下游每年的梅雨以及贵州山地气候所造成的“天无三日晴”有关系。我国“南甜北咸”这一说也与物产和气候有关[9]。我国南方气候温热,作物生长周期长,果品蔬菜供应丰富,供应时间长,所以吃菜量平均高于北方。由于在食物中加进的盐量足以满足人体需要,因而饮食口味淡些。而北方由于气候寒冷,蔬菜少,菜相对盐多,口味咸点。但两者摄入盐的总量差异不大。

此外由于南方产糖,加上气候炎热且时间长,人体皮肤多裸露在外,体表蒸发量较大,食糖有补充身体的水分代谢作用,因此南方居民常在食物中加糖。相对于南方而言,北方的蒸发量不大,因而无在食物中加糖的习惯。就季节变化来看,南岭以南的粤、桂、琼、闽、台地区,春季要清热冬季需补寒,民众有冬进补春解热的饮食习惯,为此药膳的习惯在这里更易流行,早已是平常百姓家的家常菜。北方地区气候四季分明,冬季室内暖和,由于土壤为微碱性土,土、水和食物多含钙,容易满足人们健康需要,药膳只是病人需要,因而药膳不如南方流行。

3.3 地理环境对食物加工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我国不同地域物产各异,加工工艺各有特点。我国传统菜肴的烹调方法极为讲究,常见的方法有蒸、煮、烧、炖、烤、烹、炒、炸、拌、扒、酥、焖等。我国饮食文化非常考究、烹调技术相当高超,中国饮食文化早已闻名世界。经过千百年的饮食技术不断演进提高,饮食文化成为我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受地理环境的影响,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物产种类相差很大,对食物的加工制作也显现了不同的地域差异,南北各有特点。北方地区的居民加工谷物、小麦多用磨盘,使其去皮成面。同时在制作的过程中,注重制作花样的讲究。比如面的制作加工,历来就有“一面百作”之说,蒸、煮、炸、煎、烙、烩等花样百出。而北方的菜肴制作相对制法较单调,主要就是炒、凉拌为主。在南方地区,由于主食稻米,南方多用杵、臼对稻米进行去皮加工。在制作过程中,可以用多种制作工艺对同一食物做出多种风味,比如米粉可煮可炒,粑可炸可烙。南方地区在菜肴制作方面作法多样, 有煮、腌、炖、炒、凉拌等等。在北方由于气候寒冷,所以冷冻食品种类多、数量大,而且持续使用时间长,成为该区域饮食文化的一大特色。为适应多山、多水及四川盆地潮湿阴晦的气候,川江上的船工和纤夫为了祛寒驱湿、也为了方便和节俭,在很早以前就发明了火锅的烹调方法并一直延续至今,且广为流传。

3.4 其他因素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3.4.1佛教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不同地域的宗教信仰存在差异,而饮食习惯受宗教信仰的影响较大,主要表现在教义规定和宗教习俗方面[10]。比如佛教信众禁止杀生,食物以吃斋。在我国,除藏族、蒙古族、和傣族的佛教徒不茹素外,其它民族的佛教都是茹素的。由于这种茹素的饮食风俗在我国流行较广,大大推动了我国蔬菜、瓜果类的栽培以及豆类制品、面筋制品技术的发展,而且开创了我国饮食文化中净素菜烹饪的一大流派。由于宗教教规约束的饮食禁忌,也使得一些分布在相同地域内的不同民族表现出不同的饮食文化、而分布在不同地区的同一民族却表现出相同的饮食文化特点。

3.4.2 政治对饮食文化的影响及原因

政治环境影响饮食文化是显而易见的,最明显的表现是在位者的个人喜好和施政方针,往往会左右民间食俗原料的采用。唐代时曾一度禁食鲤鱼(因为鲤与李同音,触犯了帝王的忌讳)。而元代当权者位塞外游牧民族,羊菜遍及全国。明代时兴八仙桌宴客之风等。社会生产力发展水平常制约饮食文化兴衰。经济环境对饮食文化的影响是强有力的。有什么样的物质生产基础便会产生相应的膳食结构和肴馔风格。物质基础的发展对饮食加工方式的影响是最大的,随着加工工具的改进,食物的加工方式也会随着变动。

结 论

中国的饮食文化丰富多彩,除了以上所述,还有诸如酒文化,茶文化等同样由于地理环境不同而表现出不同的地域特点。通过以上对我国饮食文化与地理环境关系研究,可以得出:

一、“饮食文化”是一个涉及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及哲学的普泛概念,它的学术涵义是指在食物原料开发利用、食品制作和消费过程中的技术、科学、艺术,以及以饮食为基础的习俗、传统、思想和哲学,即由人们食生产和食生活的方式、过程、功能等结构组合而成的全部食事的总和。

二、造成饮食文化地域差异的原因就是地理环境的差异。由于气候、地形、地质等原因,从而形成了我国不同的饮食习惯。

三、地理环境是饮食文化的因,不同的饮食文化则是地理环境的体现。四,我国的饮食文化发展与当地地理环境相适应,体现了很好的地域特点,也说明了地域对饮食文化的影响。

五、由于课题的涉及的面很广,对于这些文化的认识程度和注重程度不够深,还有好多的细节和问题还需要去进一步研究和解决。所以,对于文化保护这块来说,传统的饮食文化还需要全国各地去继承和发扬。

第三篇: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衣食住行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吃饭穿衣是人们最基本的生活需求,教材中几乎每一章节都有该方面的地理知识体现在课堂上。

1、衣:七年级上册教材在安排“多变的天气”这一节内容时,改变了以前直接给天气下定义的方式,通过生活提示“未来两天内将有寒潮影响本市,气温将下降8~10℃,提醒市民注意增添衣服,预防感冒”来进入课堂,使学生认识到天气变化与“衣”的关系,感觉到必须认真了解这方面的知识,从而有助于自己的生活。

我国地域广阔,各地服饰有很大不同,其中不乏独具特色的衣饰,如藏袍。藏袍是藏族服饰的代表,右饪大襟,长袖宽领,飘带扎腰,有何好处?一是可以保暖,必要时全身裹在袍中,夜间可当睡袋。二是可以适应温差的变化,夜间冷,可将双手藏在袖中;晨后气温渐升,右袖脱下,以便劳作;中午气温高,可脱下,围在腰间。为何会有这样的服饰特点?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气温低且昼夜温差大。由此,学生可联系到自己所在地区的着装特点,思考为何“二八月乱穿衣”?并能分析出本地气温日较差的变化情况。

此外,新教材对世界各地多姿多彩的服饰也阐述了很多,如:中东阿拉伯人传统的服装是宽大的白色长袍,日本的民族服装是和服,而生活在东西伯利亚的亚库特人,则身着毛皮服装等。这样的安排,极大地提高了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同时通过服饰来了解各地的地理环境效果则不言而喻。

2、食:民以食为天。教材在阐述我国区域地理的有关内容时,特别指出了北方人和南方人“南米北面”的饮食特点,接着引出形成这种特点的地理因素:北方绝大部分是半湿润的季风气候,耕地多为旱地,因此就适合种植“喜干耐寒”的粮食作物小麦,北方人因而喜食馒头、面条等面食。而南方绝大部分为湿润的亚热带、热带季风气候,河湖密布,热量和水分充足,以水田为主,主要粮食作物为水稻,所以南方人以大米为主食。而广阔的内蒙古温带草原则使这里成为全国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因此该地居民喜欢喝奶、吃肉。青藏地区的气候比较适合耐寒的青稞生长,藏族同胞经常食用以青稞面做成的糌粑。

东南亚居民为什么喜食米饭?印度人的日常饮食,南北方为什么有这么大的差异?……很多有关饮食方面的地理知识,可充分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

地理环境对人们日常生活中的衣食住行影响深远,而每一种日常生活又会受到多种地理因素的影响。世界的聚落一节内容中,教材安排了这样几个活动题:

1、你能解释下面两种民居建筑特色形成的原因吗?(1)寒冷地区的民居墙体厚实,屋内建有壁炉或火炕,窗户比较小,有的窗户还装上双层玻璃。在冬天积雪较多的地方,屋顶大多高耸。而湿热地区的民居墙体相对单薄,门窗开得较大,并建有较完备的排水系统。(2)读东南亚民居图,想一想,东南亚的民居又有什么特色?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什么关系?(3)北非民居的屋顶大多是平顶。这是为什么?(4)民居临河临湖分布的现象非常普遍,在支流与干流汇合处,或者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你能解释这些现象吗?

此外,在世界地理教材中,还出现了许多如“因纽特人的圆顶冰屋”“也门的土楼”“阿拉伯人的帐篷”“亚库特人的木屋”“印尼达雅克人的高脚屋”“日本的抗震建筑”等图片,不仅愉悦了学生的视觉,同时也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差异?这与当地的自然环境有何关系?

在中国地理教材中,也介绍了许多有关这方面的知识,如我国南北方住宅具有“南尖北平”“南敞北封”的特点,同时我国陕北的窑洞、云南的吊脚竹楼与气候的关系也可激起学生探求知识的欲望。交通运输受地貌因素的限制十分明显,因为不同的地貌条件决定了人们使用什么样的交通运输设施、交通工具和运输方式,因而对交通运输有着深刻的影响。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有纵横交错的道路网络,传统交通运输方式有人力、畜力;现代有公路和铁路等,我国南方主要是水陆运输。山地地形崎岖,交通不便,人们在长期改造自然的斗争中,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山地交通民俗,如石阶路、盘山路等,而青藏地区的溜索则成为交通民俗的一大奇观。此外,沙漠之中的骆驼,青藏地区的牦牛,东西伯利亚亚库特人的狗拉雪橇更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还有,不同地理环境中人们丰富多彩的娱乐方式,都让学生感觉到学习地理具有无穷的乐趣,有助于地理课堂生活教学法的开展。

第四篇:香港对外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香港对外贸易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香港是世界著名的国际贸易中心,其形成和发展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环境优势

首先,香港对外贸易基础设施完善。香港地处中国南端,位于太平洋西岸,是亚太地区的佳通枢纽,也是中国通向世界的大门。香港拥有世界三大天然良港之一的维多利亚港,港口管理和港口设备齐全,采用现代化的集装箱运输方式,香港还是全球著名的航空中心,拥有发达的电讯基础设施,移动电话服务用户普及率和宽带普及率高。香港铁路与公路网完善,其次,香港的对外贸易政策和法律对其对外贸易产生很大的影响,香港实行自由港和自由贸易政策,是世界上最大最开放的自由港,外国船只可以自由进出,进出口贸易手续十分简便,香港的税率低,税种少,除烟酒,高档化妆品等少数商品征收很低的消费税和进口税外,绝大多数外国商品可以豁免关税,且内外税率一致。香港金融和投资自由,香港是国际金融中心之一,香港的金融市场完全开放,本地银行与外资银行享受完全平等的待遇,港币和外币兑换十分自由。在投资上,香港对公司建立的标准低,限制少,外国公司与本地公司平等竞争。中国大陆的有力支持也是香港对外贸易持续发展支撑力,中国内地改革开放为香港外贸发展提供了契机,中国为香港提供大量的原料、食品、淡水,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此外,香港政府清廉,对外贸易管理体制健全,教育投资大,劳动力素质高、充满活力的自由企业制度和明细的产权制度等因素也是香港对外贸易不断发展的重要因素。

香港的对外贸易由出口,进口和转口组成。进入八十年代后,香港的对外贸易呈现出由加工出口贸易一枝独秀发展成为加工出口,转口贸易,和异地加工贸易并举的局面。香港工业原料和能源资源匮乏,进口以原料和燃料为主,进口来源主要来自中国内陆、美国、台湾、日本、东南亚等地。出口以轻纺产品,电子机械为主,出口对象主要是中国内陆,美国,英国,德国等。转口贸易是香港对外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八十年代改革开放后,随着中国市场的不断开放,由于内地投资环境良好,生产要素价格低廉,利用自由港优势,许多港商在内地投资建厂,大量的零配件和原材料由欧美经香港转口到中国大陆,制成品或半制成品再运回香港出口到欧美市场,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提高了产品的竞争力。香港转口贸易主要电子机械,通讯设备,服装等,贸易对象主要是中国大陆,美国,日本,新加坡等。此外,香港离岸贸易不断发展,香港上市的离岸公司不断增多,由于离岸法区对离岸公司没有任何税收,只收取少量的管理费,且离岸法区与发达国家有很好的贸易关系,例如:根据离岸法区与美国签署的自由贸易协定获得免税待遇。如果该企业拥有一个海外离岸公司,由企业向离岸公司出口产品,再由离岸公司向美国出口,就可以避开关税壁垒和出口配额限制。但是香港对外贸易也存在一个很大的弊端,香港的贸易依存度高,对外依赖性大

第五篇:论述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论述地理环境与文明的关系(1420)

地理环境是指一定社会所处的地理位置以及与此相联系的各种自然条件的总和,包括气候、土地、河流、湖泊、山脉、矿藏以及动植物资源等。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社会文化环境在地域和结构上相互重叠、相互联系构成。

一、自然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一方面,地理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基础和精神基础,即必然是文明产生发展的一个最基本的条件。任何一个国家、种族。它的文明的产生及特征,总是与其所处的地理环境如地形、山川、水文、气候、植被、生态、风物、海陆分布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也影响着不同文明、文化类型的产生和演进。不同的地理环境,造就了不同的文明类型。地理环境不仅是人类实践不可缺少的物质条件,在文化形成的初期,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大都出现在北半球中纬度地区,这一地区生活资料的自然资源的空间配置及组合最为优越,而在高寒和亚热带要出现早期的文明史很难的,在文化形成的初期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很难适应高寒的气候,地形条件与地理位置对区域文化的发展作用盛大,几乎所有灿烂的文明和文化都是沿着海岸、顺着江河在富庶的平原地区发展和传播的,而贫瘠交通阻塞的内地山区则常常被文明遗忘在角落。早期人类的文明都是以农业为基础的,而农业生产的发展又与地理环境和生态条件密切相关,因此,文明明显地带着所在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的烙印。人类的历史发展告诉我们,环境好的地方比如大河的下游都是文明的发祥地:古代埃及,尼罗河谷底,古代印度,恒河谷底,古代巴比伦,两河流域,古代中国黄河中下游。而且人类的各种种族特征、民族性格、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思维方式、风情风俗等,必然也受到地理环境的影响,另一方面,人类文化又能动地作用于地理环境,地理环境在塑造人类文化的同时,人类文化也在不断地影响着地理环境,塑造人化的自然,所谓人化的自然,就是经过人类实践改造过的自然或者受到人类文化洗礼的自然,使地理自然环境被赋予文化的寓意。

一、人类文明改变了自然界的性质,使现实的地理环境不再是原始的状态,而是沉淀人类千万年来的文化因子,二、人类文明改变了自然地理环境的面貌,人类按照自己的目的改造自然,使之满足自己需要的结果,三、人类文明影响地理自然环境变化的趋势,地理环境作为人类生存和发展的依托,总会随着文化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而经历不同时代的变化。总之,文明越发展,自然地理环境离原始状态就越远,其沉积的文化因素也就越厚重。

二、经济环境与文明的关系、文明的产生必须建立在人类对生存环境的适应的基础之上,不同地理环境背景下所产生的不同的生产方式,就是人类生存发展的经济环境。经济环境是人类与自然直接关系的产物,处于不同地理环境中的民族,总会选择适合自己的生产方式,从而满足本民族需要的文化创造和发展。早期河谷平原地区早期的农耕文明、草原地区的游牧文明等文明的产生都依赖于对环境的适应。区域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经济水平很大程度上决定着当地人的生活风俗、社会心理和思维方式,从而对本地的民俗、民风和思想信仰产生深远的影响。经济环境的不同决定着不同文明的内涵和气质。

三、社会环境与文明的关系

社会环境对文明的发展同样起着重要的作用,早期的人类文明告诉我们,在生产力极端低下的情况下,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结合在一起。如中国早期的部落、氏族等。人类对沟通与交流的需要促进了文明的发展,由于区域地理的影响,每一个地区的文明都有其独特的印记。社会环境对提高文化的内涵和促进文明的进步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下载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贫困与地理环境关系的相关研究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近二十年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述评论文(五篇范文)

    摘 要:近二十年来中国教育与就业关系研究取得了相当的成果,研究者们对教育在解决社会就业问题、提高个人就业收入中的作用,以及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等问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探讨......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我国历史悠久,疆域辽阔,自然环境多种多样,社会经济环境亦不尽相同。在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逐步形成了各地不同的民居建筑形式,这种传统的......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一、中国北方民居与地理环境 ........................................................................................... 1 (一)、......

    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

    关于中国民居与地理环境、地方风俗的关系的调查研究 课题负责人:田园梁子(五班) 课题组成员:田园梁子 朱成林 刘政(五班) 课题指导老师:耿顺传 王付江 第一部分 课题的可行性分析和......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论世界三大宗教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前言:宗教是社会因素和地理因素的综合产物。以往,宗教学界和历史学界在探讨世界性宗教形成和发展问题时,一般都着眼于宗教本身的教义和信仰,注......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摘要:泰戈尔一生创作的诗集多达五十余部,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其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本文旨在对泰戈尔抒情诗歌的创作主题做简单分析。 关......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田义贵 黎光容 农村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这是从影片本身所涉猎的生活内容来界定的;广义的农村电影,相对于......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侯贤磊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资本主义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