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

时间:2019-05-14 01:32:31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

第一篇: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

龙源期刊网 http://.cn

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

作者:张雅如 杨眉 仲崇健

来源:《科技创新导报》2011年第03期

摘 要:针对语言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模型中语音回路和中央执行系统的关系,探讨语言音段特征的作用以及工作记忆内容对语言音段特征识别的影响。

关键词:语言的音段特征工作记忆言语流畅性

中图分类号:H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1)01(c)-0222-01引言

任何一门语言的发展都是语音先于文字,语言的语音记录,都只倾向于对音段特征的记录,如元音、辅音、声母等;而超音段特征,如声调、语调只处于辅助地位。工作记忆模型认为工作记忆是由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等构成的功能系统。中央执行系统负责策略选择与计划。语音回路在言语理解和阅读学习中起关键作用,语言的音段特征在影响语音回路作用的同时与注意控制系统有何关系?本文就以往研究进行讨论。语言的音段特征对语音回路的影响

2.1 语音相似效应

语音相似效应是指发音相似的词或字母在即时系列回忆中的效果很差。比如PGTV比RHXK更难被记住。这主要是因为语音存储依靠语音代码,语音上的相似编码使得项目之间只有很少的相互区别的特征,损害了提取。

2.2 词长效应与反词长效应

词长效应是指当要求被试对长、短不同的两列英文单词即时序列回忆时长词的短时记忆广度不及短词。但有人从不同角度研究发现词长效应消失甚至出现反词长效应,即对长、短词混合词表进行即时序列回忆时独立长词回忆成绩优于独立短词且优于纯粹长词或短词词表。如Hulme等人设计了长、短词混合词表,发现词长效应的消失。Cowan与Baddeley也发现长词在词表中所占比例越少长词回忆成绩越好,甚至好于短词。但发音抑制下,长词的回忆优势消失。他们认为反词长效应可能与注意分配方案变化有关。中央执行系统中注意控制对言语流畅性的影响

中央执行系统是工作记忆模型的核心,具有协调各子系统运作的功能。言语流畅性有两种类型:一是音位流畅性,表现为个体能按某一特定音位迅速产生词;二是语义流畅性,表现为个体能

按照语义类别来搜索词。在音位流畅性测验中,被试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说出以某个字母(如F)开头的词;在语义流畅性测验中,被试要在限定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说出属于某个类别(如食物)的词。言语流畅性与中央执行系统关系十分密切,而综观已有研究,多以医学和神经心理学范式为主,很少探讨言语流畅性与中央执行系统联系的认知机制;且都使用拼音文字为材料,结果是否有普遍性,仍需证实。也有指向中央执行系统局部功能与言语流畅性关系的认知研究,但中央执行系统还有其他如协调、抑制、短时存储等功能。它们与言语流畅性的关系如何目前还不清楚。陆爱桃等人研究等式计算、奇偶判断、随机按键等不同次任务对音位流畅性和语义流畅性的影响时发现,比起音位流畅性,语义流畅性任务的产词量较多。相对于语义流畅性任务,音位流畅性任务对注意控制资源的要求更高。可能是音位流畅性任务的难度更高,或者被试完成任务时自动化程度不同。完成语义流畅性任务时,许多事物在生活中常一起出现,被试很容易由一个想到另一个,对注意控制资源的要求就少些。语言的音段特征对形声字识别的影响

字形相近词对词汇识别的影响有语言差异。在英语中字形相近词促进词汇识别,这种促进效应只发生在低频词上。串行搜索模型认为字形相近词越多搜索越慢,但只对低频词起作用;平行分布加工模型认为,字形相近词数量和比目标词频率更高的字形相近词均起促进作用;交互激活模型认为,字形相近词数量越多目标词词汇结点获得的激活越多,而抑制也在词汇结点之间发生,因此,比目标词频率更高的字形相近词会延迟目标词识别。汉语中语言音段特征对形声字识别的研究相对较少,但这类研究对于语言在教学等方面的应用和进一步了解语言音段特征对言语认知的影响意义重大。小结与展望

研究语言音段特征的认知和工作记忆之间的关系将有助于了解言语理解的内部机制,揭示人类语言认知的普遍规律。同时,研究工作记忆对言语流畅性的影响,也有利于儿童言语流畅性的培养和对口吃等言语不流畅现象的矫正。

参考文献

[1] Baddeley A D, Thomson N, Buchanan M.Word length and the structure of short-term memory[J].Journal of Verbal Learning & Verbal Behavior, 1975,14,575~589.[2] Hulme C, Surprenant A M, Bireta T J, et al.Abolishing the word-length effect[J].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 learning, memory, and cognition,2004,30(1):98~106.[3] 张积家,陆爱桃.语音回路和视空间模板对音位流畅性和语义流畅性的影响[J].心理学报,2007,39(6):1012~1024.[4] 李毕琴,徐展,徐丽.工作记忆中的词长效应[J].心理科学进展,2007,15(5):768~773.[5] Baddeley,Chincotta D,Stafford L,et al.Is the word length effect in STM entirely attributable to output delay?Evidence from serial recognition[J].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Psychology,2002,55A(2):353~369.[6] Whitney C,Lavidor M.Why word length only matters in the left visual field[J].Europsychologia,2004,42(12):1680~1688.[7] Fiebach C J, RickerB, FriedericiA D, et al.Inhibition and facilitation in visualword recognition: Prefrontal contribution to the orthographic neighborhood size effect[J].NeuroImage, 2007,36(3):901~911.

第二篇:工作记忆与英语学习

从工作记忆的角度浅谈如何提高英语听力能力

摘 要:在外语教学中,听力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是外语学习者的一个难点,同时是一项必须掌握的基本技能。本文从认知的角度出发,探讨工作记忆和听力理解之间的关系,同时,就提高工作记忆容量方面提出一些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建议,希望能对英语听力教学有所帮助。关键词:听力理解;工作记忆;工作记忆容量

一、引言

在听说读写译五大基本技能中,听力位列之首,足见其在英语教学过程中的重要性。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应给予听力理解足够的重视,一方面积极探讨听力理解的性质和过程,另一方面认真研究听力教学的理论与方法,努力提高听力教学的效果。对语言信息的接收、分析加工和运用是听者在听力理解中所必经的一个过程,在此期间听者的工作记忆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工作记忆是信息处理和信息加工的前提,同时它的质量高低直接影响到听力理解的效果。跨学科研究的不断深入使得记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必将得到更多的关注,很多学者都认为将工作记忆理论在听力理解中进行运用,对我国英语听力理解教学具有一定的现实指导意义。

二、工作记忆与听力理解

(一)工作记忆的基本理论模型

1974 年,Baddeley和Hitch提出了工作记忆的概念,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负责暂时储存和加工信息的系统,它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容量有限。他们认为工作记忆是一个由中央执行系统、语音回路和视空模板等三个相对独立的成分组成的复杂系统。三个独立的成分中,核心是中央执行系统,它主要负责各子系统之间以及子系统与长时记忆之间的联系,注意资源的管理和策略的选择与计划也是由它负责的。语音回路由语音存储和发音控制这两部分构成, 是一个专门负责以声音为基础的信息存储与控制的装置。视空间模板主要处理包括视觉元素和空间元素两部分在内的视觉空间信息。

(二)工作记忆与听力理解的关系

在言语理解过程中,工作记忆的作用不可小觑。Anderson将听力理解划分为感知处理、切分和运用这三个相互联系又循环往复的阶段,记忆信息三级加工模型中的感觉记忆、工作记忆和长时记忆与这三个阶段一一对应,其中工作记忆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感知阶段作为听力理解的第一阶段,信息短暂的停留在此阶段(不超过 4 秒钟),听者将接收到的声音符号暂时存储到感觉记忆。因感觉记忆所接收的信息多而杂,因此它和我们的目标语料不一定有密切的联系,所以大脑要选择性地注意那些与当前任务相关的信息,通过检索和分析听到的语音信号,把它们分割成有意义的单位,这样可以通过识别语音组成的规则,进而使得这些语音信号以单词形式进入到工作记忆中。

储存和加工是工作记忆同时执行两个功能。如用于加工的空间多了,则用于储存的空间就少了,反之亦然,这是由工作记忆容量的有限性所导致的。储存与加工相互竞争,此消彼长。因此,在听辨词汇时,对于工作记忆容量小者来说在听力过程中是一个一个词进行的,不能有效的将上下文语篇进行恰当组合,从而进行合理推测。而工作记忆容量大的听者,他们不仅关注词本身所蕴含的意思,还注意整句或者整篇文章的意思,使得理解的效果更准确。陈吉堂(1997)曾提及听力理解十分依赖短时记忆的容量。陈吉棠(2002)提出短时记忆与听力理解的瓶颈性制约。他发现在英语学习者学习一段时间之后,会发现在低水平和高水平之间似乎存在着难以跨越的鸿沟,长时间内听力水平仍停留在原来的水平。短时记忆的容量的有限性是造成短时记忆信息提取受阻的一个重要原因。

三、从工作记忆角度探讨提高听力理解的策略

基于以上对工作记忆与听力理解关系的详细论述,笔者提出以下几点建议来提高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能力。

(一)通过组块的方式来增加工作记忆的有限容量

组块可作为一个单位来测量短时记忆的信息容量,所谓组块是指在过去经验中人们已经内化了的一些信息单元,它们可以是一个词组、一个短语,也可以是一个句子,甚至几个句子。美国心理学家乔治·米勒(1956)发表的论文《神奇数 7加减 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明确提出短时记忆容量为7+/-2个单位;并且提出组块(chunk)概念,可以理解为储存在长时记忆中的一组意义联系紧密的信息单位。语言学家桂诗春(2000)认为组块是克服短时记忆容量有限的一个有效方法。将若干小组块组合在一起形成大组块,可以减少输入短时记忆中的项目数量,从而减轻短时记忆的负荷。在听力教学中,我们可以尝试以下几种方法来对学生进行听力训练:(1)运用词块习得进行教学,提高工作记忆的容量。因为工作记忆的加工和存储是同时进行的,提高加工速度与完善存储能力,是提高工作记忆容量的重要途径。(2)选择性地集中注意力。因工作记忆容量有限,听者在听一段材料时不可能把注意力放在所以材料上,有选择性地在有限注意力集中在主要内容、主题思想和上下文内容的关键词上是一种有效的方法。这种选择性的集中注意力不但减少了对冗余信息的加工时间而且节约了有限的记忆存储空间。

(二)有效预测材料信息,减轻工作记忆的处理负荷

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充足的听前的准备将减少学习者的听力理解负担,因为这样可以帮助听者弥补因工作记忆容量小,停留时间短带来的缺憾。与此同时,培养学生对听力理解输入信息的敏感性和对目标词汇的正确把握也非常重要,因这样可以缩小信息扑捉的范围,从而减轻工作记忆的处理负荷。通过培养学生迅速、准确地预先浏览题目这一良好习惯,从而确定记忆的方向和重点,有意识的分配注意力和记忆。此外,通过常规练习提高学生根据上下文进行猜词猜义的能力,还可通过语音语调来对没听懂的部分进行合理的猜测。在浏览问题时,画出题干中的重要信息,在听的过程中及时提取所需要的信息,节约有限的工作记忆容量,达到一种“快、准、狠”的状态,这样还可以减轻听力理解的做题速度。

(三)扩充图式知识,养成好的听力习惯

图式是一种内在结构,它组织着我们的感知世界。在我们的长时记忆中,我们对世界的感知就是以图式的形式储存在其中的。图式理论认为,在听力理解过程中扮演着极其重要角色的背景知识,是决定听力理解成功与否的关键因素。存储在学习者长时记忆里的既存图式知识一旦被激活,这样便会加大信息处理的单位,处理信息的时间相应缩短,记忆负担得以减轻,使得听力材料得到有效的处理。显然,储存在听者记忆中的图式越多,这些存储在记忆中的图式知识在听的过程中就越容易被激活,其对材料的理解也就越准确。除了连结图式知识,养成好的听力习惯也特别重要。要准确快速地提取短时记忆中的语言信息,克服消极情绪的影响,在听力过程中保持良好的状态,养成一个好的听力习惯是有非常必要的。因此,在听力教学过程中,正确引导学习者建立正确的学习观及健康的学习心态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以此来帮助学习者将注意力集中到所相关的重要信息上,节约注意力资源,改善听力理解效果。

(四)转移传统的思维定势,避免母语负迁移

“母语迁移”分为“母语正迁移”和“母语负迁移”,主要是指在外语教学过程中,学习者的母语知识对外语学习所产生的一些积极和消极影响。“母语负迁移”是指英语学习者在学习目的语过程中母语所产生的消极影响,这是英语学习者经常遇到并需要正视的问题。对母语的依赖,许多外语学习者都有这一习惯,在听力理解过程中,许多学习者听到一句外语时,本能反应是在大脑中把目的语转换成母语,然后进行对比。因母语与目的语之间不可能进行一一对应,它们之间必定存在某种差异,这就会导致“母语的负迁移”。这种负迁移会干扰听力理解的进行,延缓它的速度,拖延从工作记忆中提取相关知识的时间。因此,在平时的听力理解训练过程中,尽量避免使用母语进行“转写”,加强训练,最大程度地避免使用母语的“负迁移”。

四、结语

随着语言教学的跨学科发展,特别是教学与计算机、认知科学、神经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领域的交叉结合,使得外语教学对认知的模式和过程日益关注和重视,这就奠定了今后的研究将日益以“认知”为主线并结合多学科的发展趋势。其中一个重要的切入点———工作记忆,特别是工作记忆容量。在听力理解教学方面,工作记忆容量的扩大是提高英语听力理解的效率的一个有效的方法。改善记忆方法来提高提高记忆效果,不断调整自己传统的思维定势和记忆方法,使得自己的听力得到突破,向一个高层次发展。同时,在改进的同时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结合脑记的笔记方式,把工作记忆与听力理解有机结合起来。

参考文献:

[1] Baddeley, A.R.& Hitch G.J.Working memory [A].In G.A.Bower(Ed.)The Psychology of Learning and Motivation.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74(8):47-89.[2] Baddeley, A.D.The episodic buffer A new component of working memory? [J].Trends in Cognitive Sciences,2000(4),11:417-423.[3] Miller, G.A.The magical Number seven, plus or minus two: 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J].Psychology R eview, 1996(16):297-308.[4] Wilkins.Linguistics in Language Teaching [M].London: The English Language Book Society & Edward Amold, Ltd, 1972.[5] 陈吉棠.再论记忆与听力理解[J].外语界,2002(3).[6] 陈彩琦,等.工作记忆的模型与基本理论问题[J].华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3.[7] 桂诗春.新编心理语言学[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0.[8] 高文艳.从提高短时记忆容量谈大学英语听力教学[J].河北理工大学学报,2008.[9] 惠艳妮.听者的角色及意义建构[J].先财经学院学报,2011.[10] 刘惠军,成就目标定向对工作记忆广度和控制性提取影响的研究[D].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03.[11] 刘惠军,郭德俊.工作记忆的性质和工作机制[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2006(1):108-114.[12] 温植胜.外语学能研究新视角:工作记忆效应[J].现代外语,2007(2):87-95.

第三篇:中日语言文化差异特征研究论文

摘 要:迥异的生活环境、风俗习惯与文化氛围,直接造就了各个民族个性化的语言文化体系,不仅影响到人们之间顺畅的沟通、交流、理解与认知活动;而且还影响到跨语境的语言学习活动。基于此,文章在广泛的资料搜集与分析的基础上,从语构、语义与语用三个角度,系统分析了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由此深化我们对于中日语言文化之间不同点的认识,为将来的日语学习、日语沟通活动提供必要的指导。

关键词:中日;语言文化;差异特征

引言

中日虽然是一衣带水的领邦,并在数千年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呈现出紧密的政治、经济与文化方面的联系。然而,两个民族毕竟生活于迥异的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与文化氛围之中,由此不仅形成了迥异的文化思想、价值观念与风俗习惯;而且也建构起迥然不同的语言体系。基于此,要想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我们就必须对中日语言文化之间的差异有一个深入、系统的了解,深化对日语个性化特征的认识,据此来指导自己的日语学习活动,从而提高对日语的学习质量与学习效率。

一、中日语构文化的差异

众所周知,汉语属于孤立语,而日语属于粘着语,由此产生了迥异的语言结构与语言形态。前者缺乏词形的变化,并且语句中的词序呈现出鲜明的规律性,十分规整严格,不能够随意变动。词序稍微一变,整个语句的意思也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而后者则没有内部屈折。一方面其语句意思是否转变取决于变词语素(相当于助动词),每一个变词语素都表达一种语法意义,而且日语中的格助词、副助词、补助助词等等也都发挥着相似的作用;另一方面,日语在遣词造句过程中,各个词汇虽然也遵循着一定的次序,但主要是靠助词以及助动词的粘着来发挥其语法功能,并形成独特的句义内涵。由此看出,中国人在学习日语的时候往往对助词(格助词和副助词)、助动词、补助动词的用法产生困惑,究其原因在于粘着词的语法功能和语法意义的附属词大都是粘附在实意词的后面,或者是用言的词根上。这与汉语的语构方式、语构习惯形成了鲜明的差异,从而给学生带来了极大的学习困难。

二、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

中日语义文化的差异体现在两个民族不同的性格特征、迥异的情感表达方式与审美心理所带来的不同的语言表达习惯上。另外,汉语中的部分词汇表现出鲜明的情感色彩,而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这样的情感思想,比如汉语中的“过分”、“太”之类的词具有明显的贬义色彩,但相对应的日语则没有贬义。如果按照汉语的使用习惯套入日语中来实用,则可能无法真正表达自己的思想、观念和情感,造成双方沟通与交流上的障碍。除此之外,日语中也使用到了大量的汉字,然而这些汉字的字义在长期发展过程中却产生了转折性的变化,与汉语中的字义迥然不同,比如“人参”在汉语中指的是名贵的中药药材,但在日语中则指的是普通的胡萝卜;“爱人”在汉语中表示自己的妻子,但在日语中则相当于“情妇”的意思。因此,相同的字或者是词在不同的语言体系中呈现出迥然不同的意义内涵,由此也造成了日语学习的障碍。

三、中日语用文化的差异

在语言的使用与表达方面,中日民众在各自的文化背景、文化环境中也形成了不同的使用习惯与表达方式。日本著名语言学家金田一春彦在《日本人的语言表现》中提到:“日本人喜欢少讲话和少写字,遇到必须讲或者是必须写的时候也尽量简短表达,但只有在寒暄语的表达上,句子长且丰富。”这与我国著名语言学家钱伯伦的观点不谋而合。钱伯伦认为:“世界上没有哪一种语言能够像日语一样拥有如此之多的寒暄语使用规则和说法。”但中国人的语言表达则相对丰富一些。除此之外,日语的语言文化中具有语用性别的差异,也即是呈现出男性语和女性语之间的差别。中国的语言文化中虽然也用男女用语的不同,但不像日语那样强烈和明显。这同样是学生在进行日语学习过程中容易犯的一个错误。

每一种文化环境都会造就风格鲜明的情感思想、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行为习惯等等,而语言作为人们进行沟通、交流和自我表达的一个主要渠道,也会在潜移默化之中形成与之相匹配的表达方式和风格特征。中日文化的差异体现在汉语与日语使用方式与使用习惯的方方面面,既有技术性的因素;同时也有更深层次的思维习惯、情感表达方式、价值观念、审美心理方面的因素。基于此,我们在进行日语学习与日语应用过程中,一方面要加强对日语单词、语法、语构与语用的训练活动,另一方面也必须加强对日本文化、日本思想与日本哲学理念的学习活动,由此深化对日语产生背景与个性特征的了解和认识,指导日语学习与应用活动,提高其学习效率与应用质量。

参考文献:

[1]栾凤至,《中日文化中语言概念的异同》[J],《环球市场信息导报》,2014(14)

[2]郭萍,《从中日语言浅析隐喻产生的文化背景》[J],《淮海工学院学报》,2012(2)

[3]许明玲,《中日语言表达方式的差异及日语跨文化教学》[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11(6)

第四篇: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的区别

Q:短时记忆与工作记忆的区别?

A:第一,从机能的角度加以区分。

如果从机能的角度考虑工作记忆,它所保持、存储的信息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中不可缺少的,并且基于这种存储基础上的处理与加工是以后复杂的认知活动的前提条件。举一个例子,比如说心算中的记忆就是一种工作记忆。而短时记忆的机能仅仅是起到对信息的存储作用,其存储的信息未必一定是下一步认知活动所要运用到的信息,比如说我们要打电话,所查到的一个电话号码,我们拨过这个电话以后就忘了。如果仅从对信息的存储这一角度考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是相通的,但是在机能方面工作记忆比短时记忆,多了一个前期的加工功能。

第二,从构成的角度加以区分。

与机能的角度不同的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系统结构,构成水平上的区分是相当复杂的。工作记忆系统与短时记忆系统到底是两个完全独立的系统,还是短时记忆系统包含工作记忆系统,还是反之,这一直都是人们争论的话题。但是支持工作记忆系统包含短时记忆系统的人要相对多一些。Baddeley & Logie于2002年、Cowan于1999年的研究都支持这种观点。用Engle的话说就是,工作记忆系统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两个部分构成的。但是必须指出的是这里的“短时记忆”指的是“短时记忆存储库”。

按照两种记忆存储库理论的观点,短时记忆的存储仅仅靠“短时记忆存储库”这一个单一的功能是无法实现的。要想实现短时记忆的机能,“控制加工机能”是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从这个观点出发“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上并没有大的差别,都是由“短时记忆”和“控制加工机能”所构成的。但是“工作记忆”与“短时记忆”在组成结构的差别上就在于工作方式上的不同,“控制加工机能”比“短时记忆”更依赖于“控制加工机能”,并且这种“控制加工机能”不仅仅是一种保持机能,在此基础上为了更好的支持认知活动中记忆,还担当着更加复杂的任务。

在教材上介绍短时记忆时,是将其与感觉记忆和长时记忆一同介绍的。三者纯粹是从信息保存时间的长短进行区分的。从这个意义上说,记忆可以分为感觉记忆 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其中短时记忆是指储存时间大约为5s至2min的记忆类型。换言之,在这个范围内的记忆就可以被认定为短时记忆。

所谓工作记忆,按照信息加工理论,是指当我们学习工作或者解决其他问题时所使用的一种记忆。就以学习为例吧,你可以想象一下,我们需要暂时的记住新知识,编码它 加工它,从而使之与原有的知识相联系,成为长期记忆;而当我们学习一些需要调动原有知识才能被理解 认知的新知识时,还要从长期记忆中调取过去的经验,这些信息都被暂时储存在短时记忆中了。这时我们称所使用的记忆为工作记忆。

联系方面 很显然工作记忆的持续时间肯定是在数分钟之内的,而这是短时记忆的范围。因此工作记忆属于短时记忆。但是短时记忆还有一种类型叫机械记忆,这就是所谓的“7 +/-2”

第五篇:80后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企业管理课程论文,论文题目:“80后”青少年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后”青少年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 班级姓名学号成绩80

1.引言

在几年前,对于大多数人来说,80后仅仅代表一群不成熟的青少年,而如

今,以及集体“奔三”的80后已经长大了,他们逐渐在各个领域成为主流力量,对市场营销的影响力也越来越大,已经成为很多领域的消费主力军,他们的消费

心理和行为特征深受营销与企业界的格外重视。80后一代具有独立个性、有思

想、追求酷、彰显个人本色,这一切与目前的主流营销观念——体验营销与象征

性营销思想十分吻合。从字面定义上来说,80后是指在1980年至1989年出生的人群,但很显然,80后的实质意义远远不是字面意义解释那么简单,它代表的是一种文化,一种现象。他们存有从小到大眼见祖国由相对困难落后直至今天的成就的完整记忆,度过了没有高科技围绕、没多少物质生活享受却简单充实、在今天看来珍贵特别的童年时代,以及率先跨入中国的信息新时代前沿接触新生

事物、成为新千年第一批彰显个性的族群的少年时代。

2.“80后”鲜明的性格特点及其究因。

80后一代是伴随着改革开放一起长大的,改革开放也赋予了80后鲜明的性

格特点。

(1)包容性强。改革开放最大的特点之一是向世界开放,开放的结果必然是

互相流动,这主要体现在西方文化、社会习俗甚至饮食习惯流进中国来,而中国

人开始走出去,去留学、考察、观光、做贸易。先是表面的流动,然后逐渐进入

更深的层次,从知识方面、精神方面和文化方面开始流动。

(2)以自我为中心。因为80后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他们被父母宠爱,以

自我为中心,养成了被认为是自私的个性,不太顾及别人的利益和感受,父母对

他们的过分容忍养成了他们的霸王个性。

(3)理性和感性的平衡。80后的一代人,最大的缺点可能是以自我为中心,互相之间的相容性不够。但也恰恰是因为如此,所以他们敢于坦率直言他们的利

益和需求,为了使彼此之间避免伤害,他们一定会寻找一种新的透明的社会分配

机制和交往机制,达到在其中的大部分人都满意的状态。

(4)崇尚创新,勇于挑战。80后是喜欢问为什么并怀疑一切存在的一代,他们在寻找这些存在背后的合理性,如果发现不了合理性,他们就会按照自己的理性来重建秩序。因此我们可以发现凡是对80后产生恐惧的人,很多是有着固

定的权威,不太愿意使既定秩序改变的人。

80后是一直亲眼见证着当代中国在改革开放后日渐发展崛起并与之一同成长的特殊的新一代,因此他们的精神和生活状态也发生着巨大的变化,就这一时

期的80后来说,主要可以归结如下:

(1)职业不稳定。“跳槽”对于80后是个高频词汇,由于刚刚踏入社会不久,80后的年轻人都希望将来有好的发展,而不是一味追求稳定,这与80后一代乐

于接受挑战的性格也不无关系。

(2)收入相对微薄但追求生活的高品质。工作经验缺乏,资历尚浅,总体来说80后的收入仍显单薄,但是80后对生活的品位起点却很高,注重生活品质,这也导致很多年轻人“入不敷出”,出现了“月光族”“啃老族”等新兴群体。

(3)对父母的依赖。这种依赖包括物质和精神两方面,不管是学生还是走进了社会,80后都还未在身心上达到成熟,面对买房、买车、结婚等重大开支,80后大多数仍无法实现独立。

消费心理指消费者进行消费活动时所表现出的心理特征与心理活动的过程。消费者心理受到消费环境、消费引导、消费者购物场所以及个人因素等多个方面因素的影响。消费者为获得所用的消费资料和劳务而从事的物色、选择、购买和使用等活动称为消费者行为。“80后”一代虽然还未完全成为中国消费市场的主导者,但他们是未来的市场中坚力量,只有了解他们独特的消费行为和心理特征,才能帮助我们如实分析和预测未来中国市场的消费结构,引导企业作出正确及时的营销和广告策略调整。

3.“80后”消费特点

(1)天生逆反,寻求独立:从消费者心理学的角度上讲,过多的呵护反倒会形成一种逆反心理,他们想要保有更多自己的空间,而不需要其他人过多地干预他们的生活。他们也不愿意去关心别人,因为在他们的意识当中,每个人都应该是自立的。可见在这一代人身上,东西方的文化差异会变得越来越小。

(2)喜欢新鲜,追求刺激:80后一代讨厌墨守成规,喜欢多变、刺激和新颖的生活方式。他们喜欢新产品,但忠诚度一般不高,习惯将各种品牌换来换去,因为他们是在海量广告的浸泡中长大,遭受产品和各式信息的缠绕,但是,他们更相信自己的感觉和判断,同时,也擅用搜索工具寻找答案。作为不少消费领域的消费先锋,80后一代更注重品质,他们追求时尚,倡导个性,价格不是80后一代考虑的首要因素,他们有很强烈的消费冲动。

(3)注重个性,追逐时尚:这一代的青年人,成长于中国社会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发展时期,生活水平较上一辈也有了质的飞跃,形成了独立、自我的个性特点。他们打破了“计划”时不变的“蓝色”、“绿色”,不满足于标准化、模式化,在家庭和社会的影响下,他们认为“我就是我”,“Nothing is impossible”,“just do it”,崇尚个性化,风格化的价值观念,于是需求变得多样化,消费变得复杂化,一切都因为“我”有“我”的特定需求和消费欲望。“我”产品只属于“我”,他们带有“我”的情感色彩和特定的选择价值,能够体现“我”的消费品位,消费文化和消费追求。而整个的消费过程也带有了极度的自我VIP化,甚至每一个“我”都可以成为商家的一个细分市场。

(4)感性冲动,超前消费:新一代的青年,由于从小处于家庭的核心,在成长中备受关注,形成了他们多以自我为中心的价值观理念,并有很强的敏感性,因此,在消费中崇尚属于自我的消费选择——“我的选择我喜欢”。而这种选择同时又大都带有强烈的自身情绪因素影响,对自己的角色定位受影响的弹性很大,尤其当感官受到广告传媒、促销人员、价格折扣、外部环境、群体消费趋向等等各种因素,或其综合作用影响时,其消费行为变得情绪化、感性化、冲动化,期望借此来体现自身的独特,消费的重点有时甚至脱离商品本身,热衷于其衍生的各种附加价值。随着消费观念的转变,大学生的消费类型已逐步由“生存型”向“享受与发展型”转变,尽量使自己的生活更加舒适,超前消费被大学生们广泛认可。

4.结论

80后一代选择产品或品牌的准则不再基于“好”或“不好”这一传统的理性认知观,而是更基于“喜欢”或“不喜欢”的感性情感态度观。因为他们所追求的是产品或服务能提供的一种感觉或附加价值。80后的消费主张就是“我喜欢的就是最好的”,它充分反映出了这群消费者对“个性”张扬的追求特点。他们对商品的情感性、夸耀性及符号性价值的要求,早已超过了商品或服务的物质性价值及使用价值。80后消费需求的日趋差异性、个性化、多样化,促使现代社会进入了重视“情感满足”胜过“机能价值”的时代。“80后”这股新生力量已经成为推动社会发展进步的主力军,其消费理念有其时代特征。调查显示,“80后”群体更加追求品牌消费,但不崇洋媚外;更加注重享受生活,注重家庭多于事业;此外,与“70后”、“90后”相比,“80后”的交际范围也更加广泛。

时代特征决定了“80后”的压力要高于其前辈“70后”和“60后”,压力的来源主要是角色冲突和职业发展。而解压的主要方式是玩电子游戏、去咖啡厅、酒吧消费以及走亲访友。中国的“80后”是伴随着互联网成长的一代人。调查数据显示,互联网充斥着“80后”生活的每个角落。他们网上聊天交友、网上购物、玩网络游戏的比例在过去三年里均呈现出增长势头。其中,网上购物发展尤其迅速,而网络游戏和聊天交友也保持着两位数的上升速度。

总之,80后的消费是新式的,他们的消费可以用一句话来概括,就是“我选择我喜欢”,更多的是在乎自己的感受,感性消费为主。

下载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word格式文档
下载语言的音段特征与工作记忆研究述评.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手机短信语言特征(精选合集)

    最新英语专业全英原创毕业论文,都是近期写作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古诗语言特征

    古典诗词语言的变形 进行诗歌鉴赏,首先要了解诗歌语言的特征,即要懂得“诗家语”,懂得诗歌对语言的变形。这是诗词鉴赏的基础。同时,也是高考诗歌鉴赏考查的重点内容之一。 文学......

    货币政策有效性研究述评

    货币政策有效性的研究论述 作者:贺骁 金毅 雷淼 李广宇 李元锋 朱思潼 摘要:从2003年起,中国进入新一轮经济上升周期,既不同于上世纪90年代初期、中期的全面经济过热和严重的通......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近年来经济危机研究述评 侯贤磊 摘要:从美国次贷危机、全球金融危机、市场经济与经济危机、社会主义与经济危机等方面,对近年来关于经济危机的研究进行综述,并提出资本主义生产......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农村电影研究述评 田义贵 黎光容 农村电影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农村电影,通常是指以农村生活为题材的电影,这是从影片本身所涉猎的生活内容来界定的;广义的农村电影,相对于......

    幼小衔接研究述评

    合肥师范学院 毕业论文 论文题目:幼小衔接研究 学 院:2010 教 育 系 姓 名:孙培霞 幼小衔接研究 摘要:幼儿教育与小学教育的衔接工作是基础教育系统工作中的一个关键点, 本文从幼......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幸福感研究的述评 【摘要】幸福感的研究是积极心理学的研究热点,详细阐述了幸福的结构,从描述比较阶段、理论构建阶段和测量发展阶段总结了幸福的研究进程,最后提出幸福感的研......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泰戈尔抒情诗研究述评 摘要:泰戈尔一生创作的诗集多达五十余部,诗中含有深刻的宗教和哲学的见解,其诗在印度享有史诗的地位,本文旨在对泰戈尔抒情诗歌的创作主题做简单分析。 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