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加强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
一览英才网旗下消防英才网
加强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
一、指导思想
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我国城市社区建设的总体战略任务,不断强化城市社区消防综合功能,形成政府组织领导、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居民群众积极参与的城市社区消防工作新格局,为经济和社会发展,为人民群众安居乐业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
二、工作原则
城市社区消防工作依托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发动居民群众积极参与。建立健全社区消防工作的领导体制、工作制度和保障机制。将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实现消防、治安联防。
三、工作目标
城市社区消防组织落实、经费落实、工作落实。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完整好用,消防宣传教育普及,防火检查经常有效,居民消防安全素质普遍提高,城市社区抵御火灾的综合能力明显增强。实现城市社区消防工作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自我提高。
四、工作内容
1、建立健全城市社区消防组织和消防工作制度、档案,确保消防工作落实。
(1)成立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组,由社区居委会主任担任组长。组建由保安队、联防队和志愿者参加的社区义务消防队。
(2)制定城市社区消防工作制度,包括消防工作职责、消防工作例会、消防宣传教育培训、防火检查和巡查、消防安全警示措施、居民防火公约、火灾隐患督促整改、消防器材维护管理、消防工作考评与奖惩等各项制度,并认真贯彻执行。
(3)建立城市社区消防工作档案,包括社区基本情况、消防工作组和义务消防队、消防工作制度、消防会议和活动记录、消防宣传教育情况、防火检查和巡查记录、火灾隐患督促整改记录、消防器材登记册及维护保养记录、火灾事故记录等,并做到内容详实,保存完好。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消防英才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224297231 更多消防资料 一览英才网旗下消防英才网
2、加强城市社区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满足消防安全需要。
(1)建有消防水源和室外消火栓,并有明显标志。
(2)保证消防车通道畅通。居民区停车不得占用消防车通道,设置护栏不得阻断消防车通道。
(3)设置有人值守的消防服务站或者在居民楼、院内设置公共消防器材箱。消防器材箱内配备灭火器、消防水带、消防水枪、消防斧、救生绳、消火栓扳手等消防器材;服务站内除配备消防器材外,还应设报警电话,应急照明手电筒、防烟面罩等。
3、开展宣传教育培训,提高居民群众消防安全素质。
(1)在社区显著位置设置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安全警示牌、消防画廊、居民防火公约等。
(2)利用广告、宣传栏、画廊、社区网站、文化活动站等阵地,开展经常性的消防安全常识、消防法律法规、家庭防火知识等方面的教育。在119消防日开展形式多样的消防活动。
(3)将消防知识教育纳入市民学校和托儿所、幼儿园的教学内容,加强对未成年人和家政服务人员的消防教育和培训。
(4)适时组织居民参观当地消防教育馆和消防站,增强群众的消防安全意识,每年组织居民和驻社区单位进行灭火与逃生演练,做到会报火警、会扑救火灾、会自救逃生。
4、实施防火安全检查,督促消除火灾隐患,做好火灾预防和初起火灾的扑救工作。
(1)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组定期开展社区消防安全检查,做到检查情况有记录,对发现的火灾隐患和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有纠正措施,并督促落实。对经督促仍不能消除的火灾隐患,及时报当地公安派出所或公安消防机构依法查处。
(2)社区义务消防队每日进行防火巡查,提示居民注意消防安全,组织开展灭火训练,及时发现并扑救初起火灾。
五、工作职责
1、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负责组织开展本社区消防工作。发动居民参与城市社区消防管理。与居民住宅区的物业管理单位和驻社区单位、个体工商户签订年度《消防安全责任书》,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实施城市社区消防管理。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消防英才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224297231 更多消防资料 一览英才网旗下消防英才网
2、物业管理单位和驻社区单位、个体工商户按照公安部《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做好本单位的消防工作,并协助和服从社区居委会的管理,积极参与城市社区消防工作。
3、居民区物业管理单位对其管理范围依法制定消防安全制度,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开展消防宣传教育;开展防火检查,消除火灾隐患;保障疏散通道、安全出口、消防车通道畅通;保障公共消防设施、器材以及消防安全标志完好有效。配合社区居委会开展消防工作。
4、业主委员会监督物业管理单位履行消防安全职责,协助社区居委会制定居民防火公约,发动居民参与消防工作。
5、公安派出所履行城市社区消防监督职责。社区民警要掌握、指导辖区消防工作,建立消防监督档案,建立消防安全制度,开展消防安全检查,进行消防宣传教育,处置辖区内有关消防安全的举报,查处违反消防法规的行为,依法实施消防监督检查,督促整改火灾隐患。
6、街道办事处负责落实所辖城市社区消防工作业务经费。将城市社区消防安全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统筹安排,认真落实。指导、督促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研究和协调解决城市社区
消防安全的重大问题。
7、各级公安消防机构应加强对城市社区消防工作的指导,组织对城市社区消防工作骨干进行业务培训,深入城市社区进行工作指导,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进行消防知识的宣传教育,把消防知识和防火、灭火技能送到社区居民群众手中。
用心专注 服务专业 消防英才网官方微博http://weibo.com/1224297231 更多消防资料
第二篇:加强消防工作意见
南宁市人民政府文件
南府发〔2008〕61号
南宁市人民政府
关于加强社区消防工作的意见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管委会,市级各双管单位,市直各事业、企业单位:
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规划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适应新形势下社区建设发展的需要,积极探索社区消防工作模式和运行机制,全面推动消防工作社会化进程,现就加强社区消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消防工作与各行各业和千家万户紧密相关,做好消防工作必须动员全社会力量,全民参与,群防群治。当前随着社会发展和群众生活方式的变化,各类火灾隐患仍然大量存在,火灾事故仍不断发生,尤其社区居民家庭和“四小”单位(小工厂、小商店、小饭店、小作坊)火灾十分突出,已占每年全市火灾总数的50%左右,并呈不断上升的势头。社区作为城市管理的基层载体,充分发挥社区功能,依靠社区的组织机构开展消防工作,既是认真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具体体现,也是增强全民消防意识,实现社区乃至整个城市消防平安的有效手段。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认识,把加强社区消防工作作为预防和减少火灾事故的有力措施,当作确保社区平安的大事来抓。各级人民政府要将社区消防工作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责任目标和创建文明社区的重要内容,并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制定工作方案,切实加强领导,狠抓措施落实,通过扎实有效地工作,真正使消防安全融入社会,融入家庭,构筑社区消防工作新格局。
二、健全组织网络,明确消防管理职能
社区消防组织工作,要立足社区现有组织机构,突出管理服务功能,寓消防管理于服务之中。一是各县区街道办事处要建立消防安全委员会,由主要领导任主任,分管领导任副主任,有关部门及社区单位负责人为成员,负责社区的消防管理工作,定期召开消防安全会议,研究部署消防工作任务,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消防宣传教育,指导社区开展消防管理服务活动,协调解决社区消防宣传、消防器材配备、居民楼道可燃杂物的清理整治、消防车通道的疏通等消防安全问题。二是社区治保委员会或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要在公安部门指导下组织居民家庭签订《居民防火公约》,成立义务、志愿消防服务组织,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资料,对居民电器设备的使用、炉灶的安装使用进行防火检查和安全提示,为孤寡老人提供消防安全服务。居民住宅区的管理单位负责对辖区
公共消防设施、居民楼内消防设施的检查维护。三是利用社区警务室、小区治安亭和巡逻队,拓展其消防义务巡查职能,及时发现和消除火灾隐患,制止车辆停放占用消防车通道及损坏消防设施行为,发现火灾及时报警并组织火灾扑救。
三、加强宣传教育,增强群众消防素质
各级人民政府、部门要把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市民消防素质,作为社区消防工作的重要内容,下大力气,抓出成效。一是开展消防宣传阵地建设,在社区内设立消防公益广告牌、消防宣传栏、消防宣传橱窗、消防画廊,在居民楼道设置消防警示牌等,营造消防宣传氛围。二是利用现有社区文化宣传机构和场所,如社区图书室、老年人活动室等,增加消防内容,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三是根据季节特点,开展多种形式的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如举办夏季消防科普纳凉晚会、社区居民消防文艺汇演、假期少年消防教育,定期向居民家庭发放消防宣传材料等,使消防宣传教育寓教于乐。四是充分发挥消防站对外开放的作用,社区居民委员会和住宅区的管理单位要组织群众定期到消防站参观,开展火场逃生和灭火训练,增进对消防知识的了解,使消防宣传贴近群众,贴近生活,增强群众消防安全意识,提高消防安全素质。
四、突出工作重点,加强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和管理
一是加强老式居民建筑的防火工作。针对老式居民楼建筑结构易燃、电气线路老化、防火安全条件差等特点,在加快城市改造步伐的同时,对一时难以改造的老式砖木结构的居民建筑,房屋产权单位或管理单位以及房产管理部门要投入资金更换老化电气电线,发动居民家庭配备灭火器和逃生器具,定期组织清理可燃杂物,消
除火灾隐患。二是加强对社区“四小”单位的消防管理。各街道办事处和乡镇人民政府要与辖区单位签订《消防安全责任书》,与公安消防部门定期开展防火安全检查,适时组织对公共娱乐场所、外资企业、易燃易爆物品的专项治理,督促落实消防安全措施。三是加强社区公共消防设施建设。在社区内配备灭火工具箱,加强公共消防设施特别是消火栓、消防通道的维护管理,治理小区乱停车和设置路障影响消防车通行的问题,改善社区消防安全环境。
五、加强监督指导,推动社区消防建设的健康发展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加强对社区消防建设的监督指导帮助,对社区管理人员开展消防专业培训,并及时发现和推广社区消防建设经验。各公安派出所要按照公安部《消防监督检查规定》,切实承担起对管辖区域内的住宅区及管理单位和上级公安机关授权管理单位的消防监督检查职能,社区居民委员会密切配合,防止失控漏管;要充分发挥社区民警的作用,指导社区开展消防宣传,制定防火公约,进行防火检查,推进社区消防工作的全面发展,努力减少社区火灾事故的发生,确保人民生命和财产安全。
二〇〇八年九月十八日
主题词:公安消防社区工作意见
抄送:市委各部门,南宁警备区,各人民团体。
市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政协办公厅,市中级法院,市检察院。各民主党派市委会,市工商联。
南宁市人民政府办公厅2008年9月19日印发
(网络传输)
第三篇:2011年消防工作意见
醒府发(2011)7号
醒民镇人民政府
关于二O一 一年消防工作
意见
各村(居)委会、镇属有关工作部门:
二O一 一年,全镇消防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为主线,以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制为核心,以全面实施筑牢“防火墙”工程为重点,以预防群死群伤火灾、保持火灾形势持续平稳为目标,切实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努力构建“政府统一领导、部门依法监管、单位全面负责、公民积极参与”的消防工作格局,有效预防和遏制重特大火灾尤其是群死群伤火灾的发生,为全镇经济社会发展创造安全、稳定、和谐的消防安全环境。现就做好我镇 二O一 一年消防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落实社会消防安全主体责任,提高公共消防安全管理综合能力
(一)进一步落实政府领导责任。镇政府要进一步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切实把消防工作纳入本地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二.五”规划,按照“一岗双责”的要求,纳入目标和“平安创建”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内容,层层落实消防安全责任。坚持和完善政府领导牵头,相关部门领导参加的消防工作联席会议及消防安全重点单位定期工作会议制度,认真分析和协调解决当地消防工作存在的热点、难点问题。
(二)进一步落实部门监管责任。镇有关部门要按照“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加强对本行业、本系统所属单位的消防安全监督管理和指导,通过与所属单位签订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开展督导检查,促进本行业、本系统消防安全责任制的落实。政府办、公安派出所、安监站、镇村建设办、财政所、农业服务中心、工商所、文化服务中心、中学等有关部门要建立情况通报、信息共享和联合执法协作机制,切实加大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力度。农业服务中心、工商所、公安消防部门要按照《消防法》要求,加强消防产品质量管理工作,依法加强对消防产品质量的监督检查。
(三)进一步落实单位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各单位要深入贯彻落实《机关、团体、企业、事业单位消防安全管理规定》(公安部令第61号)的要求,牢固树立“消防安全自查,火灾隐患自除,法律责任自负”的消防安全责任主体意识,落实法定消防安全职责,强化自身消防安全管理。积极组织开展社会单位“消除火灾隐患、扑救初期火灾、组织人员疏散和消防安全教育”“四个能力”建设活动。进一步推进社会单位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认真开展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考评。
二、增加公共消防投入,提高社会消防应急处置能力
(一)强化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要结合我镇镇村建设规划调整,及时启动和实施镇村消防规划修编工作,保障镇村消防
规划与我镇总体规划相适应。镇建设办要结合镇村建设,加强消防道路、水源和消火栓等公共消防设施规划建设,把公共消防基础设施建设纳入镇村总体规划,做到同规划、同建设。按照省、市政府下达的城乡公共消防设施建设规划目标任务的要求,公共消防设施及时改造或者进行技术改进,下大力气解决集镇消火栓、消防取水设施、灭火器材等公共消防设施欠账问题。建立健全政府专兼职消防队,建设固定水泵房,配置消防灭火器材,打造消防工作新亮点。
(二)加强消防力量建设。认真贯彻落实公安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劳动保障部、交通部《关于印发<关于加强多种形式消防队伍建设发展的意见>的通知》(公通字〔2006〕59号)和省、市、县有关消防力量建设意见的要求,努力构建以政府专职消防队为主体,各村(居)专职消防队为重点,企业单位专职消防队、群众义务消防队为基础,基本覆盖城镇社区和工矿企业、辐射农村的城乡消防应急救援力量体系。
三、全面实施筑牢“防火墙”工程,坚决遏制重特大火灾事故发生
(一)大力开展火灾隐患专项整治。各村(居)、镇属各单位要全力做好“两节、两会、两季”期间和重大活动的消防安全保卫工作。要按照镇政府的统一部署,紧密结合自身实际,以农村大院和人员密集场所、易燃易爆单位、高层建筑等为重点,精心组织,深入排查整治“安全疏散、建筑消防设施和易燃可燃材料装修”三类火灾隐患。要认真组织开展火灾隐患整治“回头看”工作,防止火灾隐患反弹。要认真组织开展重要节假日、重大活动、重点领域的消防安全自查,保持整治火灾隐患的高压态势,为全镇社会安全构筑坚实的防火安全屏障。
(二)强化对人员密集场所和易燃易爆单位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各人员密集场所要切实按照统一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人员密集场所消防安全管理》(GA654-2006)行业标准和公安部《关
于人员密集场所加强消防安全管理的通告》以及易燃易爆单位的消防安全标准化管理规定,开展好消防管理达标活动。
(三)推进社会消防技术服务。按照《消防法》要求,支持社会消防中介服务工作。建立行业诚信体系,规范执业行为,为公共消防安全提供必要社会技术服务。积极鼓励、引导、推行公众聚集场所和生产、储存、运输、销售易燃易爆危险品的企业投保火灾公众责任险,最大限度地控制或转移火灾风险。
(四)加强农村消防工作。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消防工作的有关要求,将消防工作纳入新农村建设规划,充分发挥派出所对农村消防工作的监督管理职能,健全农村消防组织,推动农村消防工作责任落实,构筑农村消防工作群防群治网络。加强农村消防水源、道路、通信等基础设施和消防力量建设。因地制宜地加快城乡一体化、相对条件较好村寨的消防基础设施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地镇的消防水源和消防车通道达标工作,适时召开农村消防工作会议,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
(五)加强集镇消防工作。将集镇消防工作纳入社区综合治理内容,不断提高社区消防管理、教育、服务、保障的综合功能。建立社区消防工作组织机构,明确和落实社区消防安全管理责任和工作措施,深化社区消防基础设施建设保障机制,积极开展社区消防安全宣传教育和消防安全检查,把社区消防建设与社区服务、文化、治安、警务等各项工作结合起来,重点做好社区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消防管理。
(六)加强消防宣传教育和培训工作。全面实施消防“大宣传、大教育、大培训”工程,采取多种宣传手段,充分利用群众会、新闻媒体、宣传车、标语等开展消防宣传活动,新闻媒体要充分发挥舆论监督的导向作用,开辟消防宣传栏(板),定期刊播消防公益广告,形成良好的社会消防宣传氛围。教育部门要将消防知识纳入中小学课堂教学内容。司法、劳动保障等部门要将消防法律法规和消防知识列入科普、普法和就业培训内容,大力加强《消防法》的宣传普及工作,不断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和
法制观念,积极构建我镇社会化消防宣传工作的长效机制。进一步深化消防宣传“五进”(进社区、进家庭、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工作,以学生、流动务工人员、老弱病残、农村留守人员等群体为宣传重点,建立工作示范点,增强消防宣传效果。
(七)加强应急救援能力建设。要对重大危险源开展火灾风险及危害评估,要建立重大灾害事故应急救援部门联动机制,制定、修订火灾和灾害应急救援预案。结合我镇实际情况,加强攻坚力量建设,重点针对人员密集单位、公共娱乐场所、高层建筑、商点市场、易燃易爆等重要场所制定周密的灭火应急预案,积极开展应用性训练和灭火实战演练,进一步提高灭火作战能力,确保快速、准确、有效地扑救各类火灾事故和实施社会抢险救援,最大限度地减少火灾损失和人员伤亡。
四、规范消防执法,推进和谐社会建设
(一)进一步规范消防监督执法工作。派出所、安监站等有关消防执法部门,要按照《消防法》的规定,切实履行职责,转变执法观念,推行阳光执法,坚持和完善消防监督错时工作制,大力加强“防消联勤”等主动和动态监督管理。要严厉查处消防违章,保障公民消防权益,坚决督促整改火灾隐患。积极开展防火监督干部岗位练兵和业务技能培训活动,全面提高执法队伍的综合素质和服务水平。
(二)进一步规范派出所消防工作。进一步健全派出所消防监督工作机制,把消防工作纳入派出所等级考核和执法质量考评范围。进一步明确和细化派出所对有关单位、场所消防安全的监督管理责任,防止失控漏管。加强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试点工作,促进派出所消防监督管理工作的全面开展。
(三)加强和谐警民关系建设。派出所等消防职能部门要积极组织开展建设人民满意消防监督执法队伍活动,推进便民惠民措施的有效落实,积极回应人民群众在消防执法方面的新需求。从制度建设、工作措施、目标要求等入手,坚决纠正消防监督执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积极预防和妥善化解社会矛盾。要积极推
行警务公开,深入开展“大走访”活动,向社会公布消防行政执法职责、程序和依据,优化消防申报、审批、查询、投诉流程,增加便民利民措施,使群众对消防执法的满意度明显提高。
五、建立健全考评机制,从严追究消防安全责任
镇政府将消防工作纳入单位目标责任考核和领导干部政绩考评的重要内容,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创建文明镇、村、社区和平安村寨等考评范围,建立科学的考核评价机制。组织对消防工作目标责任书的完成情况和部门消防工作的履职情况进行定期检查考评,奖惩过硬。对不履行或不认真履行消防工作职责的有关人员,依法、依纪从严追究责任
醒民镇人民政府
二O一 一年一月十一日
第四篇: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意见
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和*届四中全会关于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的要求,进一步夯实党在城市基层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街道、社区是党在城市工作的基础,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是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综合实力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不断深化,街道、社区在城市工作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街道、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日益繁重。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大量涌现,迫切需要依托街道、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越来越多的“单位人”转为“社会人”,大量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社区,迫切需要街道、社区党组织转变管理和工作方式,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社区群众的物质文化需求日益呈现出多层次、多样化的趋势,迫切需要增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功能和街道、社区的服务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近年来,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结合实际,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进行了积极探索,取得了较大进展,但仍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有些地方党组织对街道、社区党建工作重视不够,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有待进一步扩大;有些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为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服务的自觉性不高,工作水平和工作作风与当前社区工作的需要不相适应;有些驻区单位和党员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不高,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尚不完善;有些中小城市和小城镇社区党建工作还比较薄弱。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的需要,把街道、社区党组织建设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对于大力推进社区建设、满足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社会需求,对于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于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格局,对于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增强党的执政能力,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采取有力措施,认真解决存在的问题,不断开创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新局面。
二、正确把握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和目标要求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城市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紧密结合城市社区建设的实际,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服务群众为重点,构建城市社区党建工作新格局,提高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为创建管理有序、服务完善、环境优美、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促进城市现代化建设提供坚强的组织保证。
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要努力实现“五个好”的目标要求:(1)领导班子好。领导班子及其成员能够认真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联系群众,政治坚定,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勤政廉政,团结协作。(2)党员干部队伍好。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能够发挥骨干带头作用,共产党员能够发挥先锋模范作用。(3)工作机制好。街道、社区党组织工作制度健全、运行规范,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完善。(4)工作业绩好。社区各项事业协调发展,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成效明显,社区治安良好。(5)群众反映好。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对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满意,街道、社区党组织得到社区群众的拥护。
三、进一步明确街道、社区党组织的主要职责
街道党(工)委和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是党在街道、社区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街道、社区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街道党(工)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组织带领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本单位所担负的任务。(2)讨论决定本街道城市管理、经济发展和社区建设中的重大问题。协调有关部门,动员各方力量,整合各类资源,服务社区群众,共同推进社区建设。(3)领导街道行政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领导街道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领导或指导在社区、驻区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中开展党的工作。(4)领导本街道的思想政治工作、基层民主政治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协调利益关系,维护社会稳定。(5)加强街道党组织自身建设,领导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的社区组织体系建设。(6)按照干部管理权限,负责干部的教育、选拔、管理和监督工作。协助上级有关职能部门做好其派出机构及其负责人的管理和监督工作。
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的主要职责是:(1)宣传和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宣传和执行党中央、上级党组织和本组织的决议,团结、组织干部和群众,努力完成社区各项任务。(2)讨论决定本社区建设、管理中的重要问题。(3)领导社区居民自治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法充分行使职权,完善公开办事制度,推进社区居民自治;领导社区群众组织,支持和保证其依照各自的章程开展工作。(4)联系群众、服务群众,宣传群众、教育群众,反映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5)组织党员和群众参加社区建设。(6)加强社区党组织自身建设,做好党员的教育管理和发展党员工作。
四、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组织的重要任务
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坚持党的群众路线,牢固树立群众观点,不断增强服务意识,坚持把服务群众作为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任务,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检验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重要标准,把工作重点从注重创收进一步转移到搞好社区管理和服务上来。更新管理理念,创新服务方式,拓宽服务领域,强化服务功能,充分发挥街道、社区党组织和共产党员服务群众、凝聚人心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区居民自治组织协调利益、化解矛盾、排忧解难的作用;充分发挥社团、行业组织和社会中介组织提供服务、反映诉求、规范行为的作用,为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环境。
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体系。从社区群众和驻区单位的实际需要出发,充分发挥街道办事处和社区居委会的作用,搞好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点)的建设与管理。加强以共产党员、共青团员为骨干的社区志愿者队伍建设。针对不同社区、不同社会群体的特点,按照无偿服务和有偿服务相结合,以无偿、低偿服务为主的原则,不断提高社区服务的质量和水平。
开展社区服务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着眼于社区群众多层次、多样化的需求,特别是群众最关心、最急需解决、通过努力又能够解决的问题,开展面向社区群众的便民利民服务,尤其是要会同有关部门,开展面向下岗失业人员的再就业服务,面向困难群众的社会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流动人员的维权服务等,为社区群众排忧解难。
五、不断扩大党在城市工作的覆盖面
及时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凡有3名以上正式党员的社区,都要单独建立社区党组织。尤其要重视及时在城市新区、开发区和新建居民区建立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在调整社区设置时,要同步调整、健全社区党组织。
不断加大在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中建立党组织的工作力度。街道、社区党组织要指导、协调和支持驻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建立党组织。对暂不具备单独建立党组织条件的,可采取“支部建在楼上”等方式联合建立党组织,通过采取设立党员联络服务站、选派党建工作指导员,以及帮助建立工会和共青团组织等办法,把党的工作开展起来。街道党(工)委要与非公有制经济组织、社会团体和社会中介组织的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建立双向联系制度,适时向他们通报这些组织党建工作等有关情况。登记管理机关、业务主管单位应将这些组织的注册登记和检查情况及时通报其所在街道党(工)委。
加强和改进对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流动人员中党员的教育管理。认真做好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党员组织关系的接转工作。对在城市已有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党员,其正式组织关系不在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的,应及时把他们的正式组织关系转入工作所在地(单位)或居住地党组织;对在城市无稳定职业和固定住所的流动人员中的党员,要在核实其党员身份后,及时把他们编入党的一个基层组织。要采取适当方式,组织他们过好组织生活,开展适宜的活动。街道、社区党组织要在重视做好原有居民群众中发展党员工作的同时,重视做好在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中发展党员工作,同时做好在其他社会阶层中发展党员工作。在发展党员工作中,必须认真贯彻“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
发挥在职党员在社区建设中的模范带头作用。根据在职党员的职业特点和个人专长,适宜、适时、适度地组织他们参加社区建设。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与在职党员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加强联系,必要时可把在职党员参加社区建设的情况向其所在单位基层党组织反馈。驻区单位发展党员、选拔任用干部,应注意听取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意见。
通过以上工作,不断健全党的基层组织体系,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的组织,哪里有党的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坚强的战斗力。
六、建立和完善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协调机制
按照条块结合、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驻共建的原则,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机制,组织、动员社区内各方面力量,共同推进社区建设。
加强社区居民自治组织、群众组织和社区其他组织建设,形成以社区党组织为核心,功能健全、运转有序的社区组织体系。
根据工作需要,建立由街道党(工)委、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牵头,驻区有关单位基层党组织参加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协调议事机构,围绕辖区内的社会性、群众性、公益性工作,沟通情况,交流经验,研究、协调社区党建和社区建设工作中的重要问题。街道、社区党组织要不断增强为驻区单位服务的意识,以共同需求、共同利益、共同目标为纽带,充分调动驻区单位参与社区建设的积极性。驻区单位基层党组织要自觉接受驻地街道、社区党组织的指导与协调,大力支持街道、社区党组织的工作和社区建设,并教育引导本单位的党员、群众积极参加社区建设。
七、切实加强对街道、社区党的建设工作的领导
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各级党委要将街道、社区党的建设作为基层党建工作的重点之一,纳入当地党建工作的整体布局,与农村、企业、机关、学校等其他领域党的建设有机衔接起来,按照“五个好”的目标要求,制定工作规划和计划。要及时研究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新情况、新问题,切实加强指导、督促和检查。
要建立健全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加强街道、社区党的建设,责任主要在市、区(市、县)委。市、区(市、县)委书记要认真履行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市、区(市、县)委常委要建立街道、社区党建工作联系点。要把街道、社区党建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市、区(市、县)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一项重要内容。
要加强街道、社区领导班子、干部队伍和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选好配强街道党(工)委领导班子,尤其是要注意选好街道党(工)委书记。采取从机关和企事业单位中选派,从大中专毕业生、下岗失业人员、复员转业军人中选拔等措施,把热爱社区工作、热心服务群众的优秀党员充实到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中。社区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与社区居委会中的党员成员可以交叉任职,提倡社区党支部(总支、党委)书记和社区居委会主任经过民主选举由一人担任。采取公开招聘、民主选举等办法,面向社会选贤任能,优化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队伍结构。加强对街道干部、社区工作者的思想政治教育和业务培训,提高他们依法办事、做好新时期群众工作和发展社区事业的能力。通过多方面努力,使街道、社区党组织无论在平时的各项工作中,还是在遇到突发事件时,都能显示出强大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要为街道、社区党组织开展工作创造必要条件。市、区(市、县)党委和政府要下决心切实解决社区党组织办公用房、活动场地和活动经费等问题,及时拨付社区党组织的工作运行费用,发放社区工作者的工资、生活补贴。要主动关心街道干部和社区工作者的工作和生活,体谅他们的难处,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市、区(市、县)有关部门要切实履行职责,改进作风,做好在社区的行政业务工作,对于需要委托社区居委会承办的事项,应按照“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的原则妥善处理。
要搞好协调配合,共同做好工作。各级党委、政府有关部门和群众组织,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努力形成党委统一领导、组织部门具体牵头、有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机制。
要以改革的精神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坚持求真务实,与时俱进,不断创新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方式、方法和运行机制。针对不同地区、不同类型的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特点,加强分类指导。以点带面,抓好街道、社区党建示范区建设,大力表彰先进典型,不断提高街道、社区党建工作的整体水平。
第五篇: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意见
为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满足人民群众出行需要,缓解中心城市交通压力,根据国务院和省政府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有关通知要求,结合我市实际,提出本实施意见。
一、充分认识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重要性
城市公共交通是由公共汽车、电车、轨道交通、出租汽车、轮渡等交通方式组成的公共客运交通系统,是重要的城市基础设施,是关系国计民生的社会公益事业。优先发展城市公共交通符合城市发展和交通发展战略,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重要举措,提高交通资源
利用效率、缓解交通拥堵的重要手段,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
二、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主要目标
总体要求
坚持城市公交为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服务的方针,树立公交优先就是人民大众优先、公共服务优先、公共利益优先的理念,在现阶段形成以大运量公共汽车为主体、出租汽车等其它公共客运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城市公共交通体系,构建多功能、一体化、现代化的城市公共交通网络和高效、通畅、舒适、便捷的新型城市公共交通系统,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安全便捷出行需要。
主要目标
到2012年,达到以下目标:
1.公共汽电车平均运送速度达到20㎞/h以上,发车正点率达到90%以上,建成区任意两点间城市公交可达时间不超过50min;
2.公共汽电车交通覆盖率按车站
服务半径300m计算,建成区大于50%、中心城区大于70%;
3.城市公交在城市交通总出行中的比重达到30%以上;
4.城市公交线路网密度中心区达到3km/k㎡~4km/k㎡,边缘地区达到2km/k㎡~/k㎡;
5.平均每万人拥有公共汽电车数不少于15辆标准车,公交车总数达到4220辆标准车;
6.停车场按国家标准设置,新增用地1013亩;
7.公交车辆推广使用天然气等清洁燃料,新增车辆尾气排放达到国ⅲ标准,减少空气污染。
三、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的主要任务
加大政府投入,加快车辆购置和场站建设
1.将城市公交投入纳入市财政预算。市政府每年从土地出让金中提取5%,从城市维护建设税、基础设施配套
费等政府性基金提取10%专项用于公交换乘枢纽场站建设、公交车辆更新购置、公交科技进步投入。
2.严格规划建设公交场站。对租用农民土地所建的临时停车场,符合城市规划的采取政府征收、划拨方式;将公共交通场站和配套设施纳入城市旧城改造和新城建设计划,作为新建居民小区、开发区、大型公共活动场所等工程项目配套建设内容,同步规划、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未按规定配套建设公共交通场站等公共设施的建设项目,一律不予审批验收。
采取有效措施,提高企业营运管理水平
1.对市公共交通控股有限公司实行成本规制管理。即:在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范围和建立单位成本标准基础上,确定各种财政补贴额,使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一定水平。同时,把补贴与企业服务指标、成本控制水平相挂钩,促使企业精打细算、降低
成本、提高营运管理水平。
2.建立公交职工工资正常增长机制,确保公交职工年均工资不低于市在岗职工年均工资水平,保证公交职工队伍稳定。
3.结合城市规模、人口、经济发展和人均可支配收入合理确定票价,并在一定范围内打折优惠,实施低票价,鼓励和吸引更多的市民出行首选公共交通,有效缓解城市道路拥堵。
4.加快公交智能化、信息化建设,逐步构建智能交通系统,尽快完成公共交通出行查询系统,车辆运行显示系统、运营调度系统、站点和停车场站管理系统建设,提高运营管理科技含量和水平。
四、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责任分解
市城乡规划局
对新建和改建道路红线宽度在50米以上或有条件道路,规划设置公交专用道;在城市开发区、大学园区、大型公共场所以及大型居民小区规划配置公
交场站设施,公交停靠站根据公交线网规划覆盖客流通道,以保证城市未来发展主要区域公交需求。
对规划确定的城市公共交通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出租车服务中心等城市公交项目用地严格控制,用地变更严格履行规划调整法定程序。对违反规划侵占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用地行为,依法予以查处。
市交通运输局
负责编制《市城市公共交通规划》并做好与《城市综合交通规划》、《城市总体规划》衔接工作和项目计划、城市公交停保场站建设规划,完善项目审批手续。
对城市公交企业国有资产进行监管运作,保证国有资产保值增值;引进快速公交运营系统,尽快建设brt1号线;优化线网结构,开辟和调整公交线路,新增公交车辆;加强公交企业经营、服务质量监管,依法查处违法违规营运行为,维护市场秩序,促进公交智能化发
展。
市财政局
将城市公交发展所需资金纳入财政预算并落实到位,建立规范的公交成本费用评价制度,合理界定城市公交企业成本和单位成本标准;对公交企业成本和费用进行审计评价,建立规制成本下的补贴、补偿和补助机制,保证公交企业补后规制成本利润率达到6%。
市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将城市公交发展纳入全市国民经济发展计划,依据《城市公共交通发展规划》,对分公共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及时核准、备案和上报、批复。那一世范文网
市国土资源局
优先安排城市规划所确定的公交保养场、停车场、枢纽站、首末站等项目用地;对符合《划拨用地目录》属于城市基础设施用地的公共交通车辆停车场、首末站、调度中心、整流站、车辆保养场等项目按照划拨方式供地。不得
改变用途。
市物价局
合理编制公交票价方案,协助省物价部门科学合理制定我市公交票价。
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
将公交专用道、出租车停靠点和快速公交道路等建设项目纳入城市建设投资计划,与城市建设同步设计、同步建设、同步竣工、同步交付使用;在不设置公交专用道的路面距路口100米处拓宽道路设置公交专用道。
市交警支队
减少对公交车的通行限制,设置公交优先交通信号系统,加强公交专用道管理,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公交专用道监控系统并有效管理。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为企业提供职工工资收入合理增长政策指导,对公交企业执行国家工时制度以及职工基本养老、医疗、失业、工伤、生育等保险费用缴纳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五、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工作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市加快城市公交发展领导组。组长由市长担任,副组长由分管副市长担任,成员为规划、交通、财政、发改、国土、物价、住建、交警、人社、公交集团等部门负责人。
政府各部门要加强领导,建立完善加快城市公共交通发展激励评价机制,督促协调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公交主管部门要与领导组成员单位建立城市公交协商制度和联动机制,及时解决涉及城市公交发展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