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

时间:2019-05-15 00:52:46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

第一篇: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

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

为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党政机关厉行节约工作的通知》(中办发﹝2011﹞13号)、《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信息化发展和切实保障信息安全的若干意见》(国发﹝2012﹞23号)和《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工信部规﹝2011﹞567号),充分发挥既有资源作用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潜能,开展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继续深化电子政务应用,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服务能力和水平,特制定本指南。

一、设计目的

(一)以需求为导向,以效益为根本,密切结合中心工作,积极推动云计算模式在电子政务中的应用,提高基础设施资源利用率,为减少重复浪费、避免各自为政和信息孤岛创建新的技术支撑体系。

(二)充分发挥云计算虚拟化、高可靠性、通用性、高可扩展性等优势,利用现有电子政务基础,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支撑各部门应用发展,促进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

(三)推动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加大安全可靠软硬件产品的研发和应用力度,带动信息产业发展,提升信息安全保障能力,保障政府信息系统安全可靠运行。

(四)转变电子政务建设和服务模式,促进电子政务建设运行维护走市场化、专业化道路,全面提升电子政务技术服务能力,降低电子政务建设和运维成本。

二、设计方向

(一)推动数据和业务系统与承载的技术环境分离。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成后,各部门基于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数据和业务系统的建设与完善,不再需要单独自建、更新和升级技术环境。

(二)推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过程优化。各部门电子政务项目建设不再需要经历需求分析、设计、施工、运行和维护等全过程,不用考虑应用实现的技术细节,由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提供技术支撑、运维服务和安全保障。

(三)推动建设完善信息资源服务体系。建设完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基础信息共享和统一、及时更新,促进各类业务信息互补互动使用,优化业务系统、业务流程和工作模式,提高信息化条件下政务部门履行职责的能力。

三、设计目标

(一)结合电子政务发展实际,完成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导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实施和应用服务。

(二)明确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原则、实施步骤和运行保障的制度措施,确保顶层设计可实施。

(三)明确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降低建设和运行成本、提高基础设施利用率的量化目标,确保建设和应用取得成效。

(四)明确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系统框架和服务功能,确保满足各政务部门的需求。

(五)明确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运行、服务和管理机制,完善信息安全管理措施,确保平台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原则

(一)统一领导,分级实施。加强组织领导,建立统一的顶层设计工作机制和制度规范,坚持统筹规划、试点先行、分级实施,逐步构建形成目标一致、方向统一、互联互通、层级衔接的全国各级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实施体系。

(二)统一建设,资源共享。坚持设施共建和资源共享,在《国家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指导下,统筹利用已有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和信息资源,统一设计建设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实现基础设施和资源共享运用。

(三)统一管理,保障安全。统一管理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规划、标准、制度和技术体系,采用安全可控的软硬件产品,综合运用信息安全技术,建立安全可靠的信息安全保障体系,全面提高安全保障能力。

(四)统一服务,注重成效。顺应新技术发展趋势,探索运行管理服务新模式,加强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提供机构和服务队伍建设,建立统一的服务体系,全面提升服务能力,切实发挥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成效。

五、设计内容及重点

(一)需求设计

1.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是指由县级以上信息化主管部门,组织专业技术服务机构,运用云计算技术,统筹利用已有的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等资源和条件,统一建设并为各政务部门提供基础设施、支撑软件、应用功能、信息资源、运行保障和信息安全等服务的电子政务综合性服务平台。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紧紧围绕各级政务部门深化电子政务应用、提高履行职责能力的迫切需要,为各部门实现政务、业务目标提供公共的技术环境和服务支撑。

3.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有效支持政务部门灵活、快速部署业务应用,满足业务不断发展和改革的需要。

4.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跨地区、跨部门、跨层级信息共享,以及行业系统与地方应用条块结合的需要。

5.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大量数据访问、存储和智能化处理的需要。

6.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满足安全可靠运行的需要。

(二)系统架构设计

1.统筹考虑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信息资源、应用支撑和信息安全等要素,建立一个公共的、安全的、灵活的、供各政务部门广泛接入和使用的平台系统架构。

2.优化已有数据中心配置,统一数据库管理软件、操作系统、中间件和开发工具等应用支撑软件,构建应用支撑软件服务。

3.统一开发通用型应用程序、应用功能组件,构建应用功能服务。

4.构建逻辑集中、实时高效、共建共享的信息资源目录和交换、共享体系。

5.设计统一的信息安全保障基础设施、技术措施和管理制度,保障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可靠运行。

(三)基础设施服务设计

1.基础设施服务是指政务部门通过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获取计算资源、存储资源、网络资源等基础设施支撑的服务。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建设和运行需要基于广泛接入的互连互通网络进行。各地应根据政务内网、政务外网和互联网的发展现状,围绕区域和行业应用发展的需要,采用能满足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部署所需的互连互通网络,设计并构建网络资源服务。

3.整合现有软硬件资源,进行资源池化设计,通过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为各政务部门动态提供虚拟化的资源,这些资源包括虚拟机、存储、负载均衡、虚拟网络等。

4.设计资源调度管理系统,统一管理和调度数据处理、存储等资源,实现对资源使用情况的实时监控、综合分析、快速部署、动态扩展,实现资源高效利用,降低能耗。

(四)支撑软件服务设计

1.支撑软件服务是指政务部门可使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上提供的操作系统、中间件、数据库和开发工具等应用支撑软件,进行业务应用开发和部署的服务。

2.充分考虑已有产品和软件系统复用,设计为政务部门提供集成的业务应用开发、运行和支撑环境。

3.设计的业务应用开发环境应包括提供数据搜索引擎、通用代码库、类库和工具等组建和构件,满足各政务部门快速开发部门业务应用需要。

4.设计的业务应用运行和支撑环境要为安全和授权管理,调配业务资源,进行代码编写、调试和仿真运行等,提供工具和服务。(五)应用功能服务设计

1.应用功能服务是指政务部门直接使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上提供的各种应用服务软件,快速实现业务应用的服务。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统一规划、设计、开发和部署政府网站系统、邮件系统、即时通讯、电子公文传输系统、电子签章系统、办公系统等通用应用服务软件,供各政务部门按需调用。

3.设计中应考虑应用功能服务的升级更新,保持接口一致性和应用的高度可用性。

4.设计应用服务软件的使用权限管理,使各政务部门按照一定的授权进行部署使用。

(六)信息资源服务设计

1.信息资源服务是指政务部门使用电子政务公共平台上提供的信息资源目录检索工具,获取信息资源共享、查询、交换等服务,为政务部门开展业务应用提供信息资源支撑的服务。

2.设计满足跨地区、跨层级、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交换使用的信息资源目录服务网站、认证授权与管理系统,明确政务部门提供共享信息、检索信息和使用信息的应用流程。

3.设计基于身份权限获取公共平台信息资源共享的开放式应用程序接口(Web API)服务。

4.设计支持“设备无关”的安全保障和隐私保护机制,在无需知道设备类型的情况下,各政务部门可以通过检索元数据,获取数据属性和应用规则服务。

(七)信息安全服务设计

1.信息安全服务是指通过统一建设安全可控的信息安全基础设施,综合运用安全技术手段,制定全方位安全保障制度和标准,为各政务部门基于公共平台开展业务应用提供安全保障的服务。

2.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行维护全过程,严格落实等级保护、分级保护、密码管理等信息安全管理的要求。

3.设计关键参数和指标,确保采用自主可靠软件硬件产品,构建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提高安全可靠能力。

4.设计统一的身份认证、访问授权、责任认定等安全管理措施,增强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安全防护能力。

5.设计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容灾备份设施,制定相应的灾难恢复管理措施。

6.充分考虑云计算技术应用带来的信息安全风险,针对可能出现的数据丢失与泄露、共享技术漏洞、不安全的应用程序接口等问题,设计相应的安全保护措施,明确相应信息安全责任。

(八)应用部署设计

1.分析部门业务应用对电子政务公共平台的不同需求,分类设计应用部署和服务方案。

2.设计部门业务系统向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策略和计划,应将各级政务部门中业务成熟度高、复杂程度低、技术风险小、影响面不大的业务系统,作为优先向电子政务公共平台迁移的系统。

3.设计业务应用迁移流程和规范,包括项目启动、评估审核、规划设计、迁移整合和收尾总结等环节的工作内容和要求,确保政务部门原来的业务应用不受影响。

4.设计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应用部署启动方案,首批将各政务部门政府网站系统、邮件系统、办公系统等通用型系统,基于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部署运行。

(九)运行保障服务设计

1.运行保障服务是指通过建立统一的运行服务体系,制定服务标准和规范,为各政务部门提供满足需求、响应及时、安全可靠的运行保障服务。

2.设计服务提供机构资质和服务人员资格管理体系,明确成为电子政务公共平台服务提供机构的条件,明确服务人员的上岗资格,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服务能力。

3.设计完备的服务交付管理流程,设计日常服务管理制度,设计服务开通、计费、关闭等服务环节的协议和操作细则,明确服务提供机构和使用部门的权利和责任。

4.设计统一的运行服务保障体系,建立统一服务电话、信息系统和服务窗口构成支撑平台,以及故障响应流程、日常巡检、服务质量监督和服务质量报告制度,实现对服务全生命周期的精细化管理,持续改进服务质量。

(十)服务实施设计

1.服务提供机构是指各级具体负责建设和维护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并统一为政务部门提供服务的电子政务专业技术服务机构。服务提供机构包括各级信息中心或外包服务支撑机构等技术服务单位。

2.设计统一组织领导、统一建设、统一管理和统一服务的实施体系,形成在省级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领导下,地市和县各级地方主管部门共同参与的组织实施体系,保证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的权威性和一致性。

3.设计切实可行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实施方案,在省级地方信息化领导小组统一领导下,由信息化主管部门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明确服务提供机构,有序推进服务实施。

4.制定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和运行管理办法,落实服务资金保障,保障平台的建设实施和长期有效运行。

第二篇: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XX区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价值小结

一、实施情况

根据XX区科技和信息化局信息化建设发展趋势和业务特点,在利用原有IT资产的前提下进行系统的资源有效整合,按照全局统一基础架构平台的指导思想,利用现有及新购服务器、存储设备搭建了服务于XX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云计算平台。

通过云计算平台将服务器物理资源抽象成逻辑资源,实现服务器整合,把所有业务系统迁移到云计算平台中,从而提高资源的利用率,简化系统管理,让IT对业务的变化更具适应力。目前,机关内部信息网、电子政务数据中心、趋势网络版杀毒服务器、社区服务管理信息平台、征地帮扶信息系统、政务地理信息系统综合应用平台、OA系统等应用系统已迁移到云平台中运行,目前运行在云上和物理服务器上的应用已经实现无缝融合。

目前,XX区云计算平台可以提供50个云桌面系统,通过网络提供给给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对外办公窗口实现无主机办公,从而实现办公桌面统一管理、提高办公桌面可用性、可靠性,同时提高资源利用率和降低能耗,极大减少消耗成本。

二、价值体现

2.1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还没有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前,每个应用系统都位于自己的特定物理服务器上,导致XX区中心机房出现两种情况:

1、服务器数量无序剧增,难以进行管理;

2、大多数服务器在 CPU 和存储资源方面的利用率都不足三分之一,并且无法与其他设备共享服务器利用率极低。

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之后,云平台提供的多个虚拟机能够整合到一个物理服务器中,可显著减少要管理的物理机数量,大幅提高处理资源和存储资源的利用率,并在降低能源成本的同时减少占用的中心机房空间。所有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可降低成本,轻松快速地实现投资回报。

2.2提高IT环境 可靠性

为全区提供服务的社区系统、GIS系统等都属于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应用。可靠性显得非常重要。通过部署XX区电子政务云平台,可显著提高应用支撑环境的可靠性。因为应用都运行在云平台提供的虚拟机里,虚拟机没有和底层服务器绑定,所以能够在不干扰用户的情况下移动虚拟机。因此,服务器维护和升级操作都不需要中断应用程序使用。

而且,在新的应用程序启用之前,可使用虚拟机轻松对其进行测试,从而提高 IT 环境的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管理员可以利用云平台的空闲资源运行测试虚拟机,而无需占用专门的硬件资源。这可大大增强部署应用程序的信心。

此外,云平台可实现对 IT 资源的按需访问。过去,执行重新部署需要数天时间,而启用新的应用程序则需要数周;现在,IT 方面只需投入少量精力即可快速满足用户需求。这样可以大幅提高业务环境的灵活性,信息化办公室将可以随着XX区业务系统需求的增长或改变迅速作出响应。

2.3提高IT环境管理效率

通过云平台提供虚拟机支撑应用系统的可持续运行,可大幅简化 IT 管理工作,因为不必再逐一配置和管理服务器。虚拟化可利用高级工具实现工作负载平衡、容量规划、虚拟机实时迁移和自动化部署,从而提高管理效率。

2.4 高可用性、业务连续性

对任何单位来说,支撑某重要应用系统的服务器故障停机都是代价高昂的,需要为XX区各行政机构、各街道办事处、各处级单位提供信息化服务的应用系统服务器尤为巨大。借助云平台,可以有效提高应用系统连续性,云平台里一个节点发生故障时,运行在其上的虚拟机将自动迁移到健康的物理主机上,从而不影响应用系统的正常服务。2.5弹性调度资源应对性能变化

在没有部署云平台前,应用系统的资源配给往往采用经验作为参考值,采用最高负载要求对服务器进行选型、部署。这样子除了对服务器资源造成浪费外,还可能出现服务器过载,导致业务系统无法使用的风险。例如,社区系统,平台使用的人数都基本一样,但到了人口普查等特效时间段,可能服务器会无法支撑过多的访问而导致无法使用。

通过云平台资源弹性调度的功能,可以有效应对应用系统的这种变化,云平台可以随着应用系统的负载情况提供刚好够用的资源,关闭那些不需要服务器或降低服务器的能耗,在应用服务器(云平台提供的虚拟机)过载的时候,云平台可以自动启动更多的虚拟机为此应用提供负载均衡服务。

第三篇:浙江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管理办法

浙江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有效解决电子政务基础设施重复建设、资源分散等问题,降低行政成本,实现集约化管理和应用,充分发挥省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以下简称政务云平台)的作用,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和技术标准,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全省行政机关管理和使用政务云平台的活动。

第三条 各级行政机关应当充分利用全省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开展电子政务应用,不再新建独立的机房或数据中心,不另行采购硬件、数据库、支撑软件、云计算和信息安全等基础设施,法律法规、政府规章以及国家有关文件明确规定的除外。新的应用系统依托政务云平台建设,现有应用系统逐步迁移到政务云平台。

第四条 省政府办公厅负责全省政务云平台的规划、应用、管理和监督,审核省级部门的政务云平台使用需求,受理设区市政务云平台建设方案备案。

信息安全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政务云平台及应用系统安全监控工作。

使用政务云平台的单位(以下简称使用单位)负责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维护、管理和安全。

政务云供应商负责政务云平台的建设、咨询、服务开通、日常运行维护和平台安全。

第五条 设区市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本辖区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优先利用省级政务云平台或采取租用方式建设本辖区统一的政务云平台,县(市、区)原则上不建设政务云平台。第二章 使用管理

第六条 政务云平台使用包含申请、受理、审批、测试、开通、变更和终止环节,并通过政务云平台业务管理系统实现。

第七条 使用单位根据需求向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提出使用申请,并提供应用系统建设方案、应用系统性能和安全自测报告、政务云平台资源(以下简称云资源,含云主机、云数据库、云存储、云安全等)需求及其他申请材料。

第八条 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负责核实使用单位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云资源需求的合理性,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不予受理决定。不予受理的,应当提出不予受理意见,使用单位应当根据不予受理意见重新提交申请;受理的,应当在2个工作日内提出审批意见。

第九条 政务云平台供应商应当根据审批意见在2个工作日内提供试用环境,试用时间为15—30天;经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同意,确有必要的可以延长试用时间。使用单位在试用环境中部署应用系统,并对应用系统进行功能、性能及安全测试;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3级以上的重要应用系统,须提供由中国合格评定国家认可委员会认可的第三方测评机构出具的软件性能及信息系统安全测试报告。

第十条 应用系统通过测试的,经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终审,正式开通应用系统,临时试用环境转为正式环境。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根据“合理规划、按需分配”的原则,按照应用系统正常运行所需要的合理值来分配计算、内存、存储、网络带宽等云资源;业务量变化幅度较大的应用系统,可以根据实时需要动态弹性调整所需云资源。

第十一条 正式运行过程中,使用单位要求调整云资源配置的,须提交变更申请,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审批。审批通过的,政务云平台供应商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完成变更。涉及重大变更的,须重新提交本办法第七条中的有关材料,应用系统通过性能和安全测试。

第十二条 使用单位不再使用政务云平台服务时,须做好应用系统下线和数据迁移备份工作,并提交终止申请,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应当在5个工作日内完成终止审核。审核通过后,政务云平台供应商应当在3个工作日内回收相应的云资源,终止有关服务。第三章 运行维护管理

第十三条 使用单位应当在职责范围内合理使用云资源,管理应用系统的日常运行,监控运行状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向供应商反映,确保应用系统安全稳定。

第十四条 政务云平台供应商负责提供云技术咨询和方案优化,配合使用单位完成应用系统上线和迁移工作;定期主办云技术和管理人员培训,推广政务云平台使用。

第十五条 政务云平台供应商负责政务云平台的日常运行维护工作,监控云资源使用,及时解决云故障,并定期(每月不少于1次)向使用单位和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提供云资源利用情况表、运行维护报告和优化建议。第四章 安全管理

第十六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政务云平台侵犯国家、集体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政务云平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

第十七条 政务云平台行政主管部门对政务云平台的安全负责,并会同信息安全行政主管部门定期开展政务云平台及云应用系统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问题督促相关单位及时整改。

第十八条 使用单位应当安排专人负责应用系统管理、安全保密和安全审计,明确应用系统的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级别,并按照相应级别开展安全建设,加强日常监控,保障应用系统的安全运行。

第十九条 政务云平台供应商应当按照国家信息安全相关规定,加强政务云平台的安全防御,监控网络行为,阻断网络攻击,做好数据备份,定期发布安全公告(每月)和开展应急演练(每年),确保政务云平台安全运行。

第二十条 未经使用单位授权,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进入云主机、云数据库、云存储等用户资源,不得泄露、篡改、毁损、复制和利用用户数据;非法获取国家秘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第五章 监督考核

第二十一条 各单位在制订电子政务规划和预算时,应当充分利用政务云平台基础设施;财政部门把政务云平台使用作为安排部门信息化建设、运行维护经费的重要依据。

第二十二条

各单位的政务云平台使用情况列入电子政务考核。主要考核内容为:应用系统云计算化的比例,即利用政务云资源的应用占所有应用的比重;云资源使用效率,即云资源是否闲置或配置过度;政务云平台上的应用系统安全状况。

第二十三条 对政务云平台供应商的主要考核内容为服务响应、服务满意度和服务质量3个方面。服务响应为服务响应时间;服务满意度是使用单位对服务的满意程度,分为不满意、基本满意、满意和非常满意;服务质量为所提供云服务的性能、稳定性、安全性和可用性等指标。第六章 附则

第二十四条 本办法所称的政务云平台为非涉密系统的基础软件和硬件平台,依托电子政务外网为全省电子政务应用提供统一的基础设施服务,包括专有云平台和公有云平台。

专有云平台为行政机关提供服务,主要部署审批办理、数据交换、信息共享等业务;公有云平台为社会公众提供服务,主要部署门户网站、办事受理、咨询反馈等业务。专有云平台和公有云平台之间通过安全措施按需互通。

第二十五条 各设区市可根据本办法结合实际制订本辖区政务云平台管理办法。

第四篇:福建省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转发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关于《福建省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管理

暂行办法》的通知

闽政办〔2014〕118号

各市、县(区)人民政府,平潭综合实验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各大企业,各高等院校:

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制定的《福建省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管理暂行办法》已经省政府同意,现转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福建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14年8月24日

福建省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管理暂行办法

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

(2014年8月)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推进数字福建集约化建设,加强福建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应用管理,保障平台安全可靠、稳定运行,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福建省级电子政务云计算平台(部署于省经济信息中心机房,以下简称政务云平台)由福建省级政务网云计算平台、福建省级政务外网

—1—

云计算平台组成,为省级行政机关开展电子政务应用提供支撑服务。

第三条 各部门建设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以下简称应用系统)应充分利用政务云平台资源,实现电子政务集约化建设,不再新建独立的机房或数据中心,避免重复投资。新的应用系统依托政务云平台建设,现有应用系统逐步迁移到政务云平台。

设区市、县(市、区)电子政务应用系统也可依托政务云平台建设。

第四条 使用政务云平台的单位(以下简称应用单位)必须遵守国家法律法规,不得利用政务云平台侵犯国家、集体利益以及公民的合法权益,不得利用政务云平台从事违法犯罪活动。应用单位必须遵守信息系统安全等级保护工作的有关规定,明确应用系统的安全等级保护级别。

第二章 职责分工

第五条 根据政务云平台建设和管理的要求,各有关职能部门与单位职责分工如下:

(一)省数字福建建设领导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数字办)主管政务云平台,统筹规划政务云平台建设应用,推进数字福建项目基于政务云平台部署应用。

(二)省经济信息中心负责政务云平台的日常业务管理、运营服务和运行维护,依托福建省信息化标准化委员会云计算标准工作组开展标准制定,协助省数字办指导应用单位开展系统整合工作,配合应用单位做好应用系统的部署工作。

(三)省网络与信息安全协调小组办公室(以下简称省网安办)会同省委机要局、省委保密局负责政务云平台网络及应用系统安全监控工作。

(四)省财政厅负责政务云平台运行维护费用安排,纳入省级财政专项预算。

(五)应用单位负责应用系统的开发、部署、调试、管理、信息更新和软件维护等工作。

第三章 使用程序

—2—

第六条 现有应用系统迁移至政务云平台,应用单位要编制政务云平台使用方案。新建项目应在申报过程中明确提出云平台使用方案。省数字办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核定项目对云平台资源需求。

第七条 应用系统开发完成后,应用单位根据项目审批文件(包括项目可研暨初设方案),与省经济信息中心衔接应用部署。省经济信息中心须在7个工作日内做好与应用单位的业务对接,分配项目所需的政务云平台资源。应用单位应在10个工作日内负责完成应用系统的安装。

第四章 运维管理

第八条 省经济信息中心应当建立健全值班值守、运维规程、备份恢复及应急处置演练等制度,保障政务云平台每天24小时不间断运行;定期检查、评估、通报政务云平台应用情况。

第九条 应用单位必须建立健全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制度、应急处置预案,并报送省经济信息中心备案;认真监管应用系统的运行和使用,及时处置应急事件;积极参加政务云平台备份恢复及应急处置等演练活动。

第十条 应用系统出现故障时,应用单位要组织力量及时进行修复,省经济信息中心应予积极配合。

第十一条 省经济信息中心和应用单位应建立日志制度,政务云平台和所承载的应用系统必须具备日志功能,及时自动记录设备和系统的各种操作信息;日志信息应至少完整保存一年。

第十二条 省经济信息中心可以根据应用系统实际需求变化,动态弹性调整所需资源。

第十三条 应用系统所需运行维护经费由应用单位自筹或申请财政解决。

第十四条 在政务云平台资源剩余30%以下,应启动动态扩容机制,开展平台扩容升级工作。

第五章 安全管理

—3—

第十五条 省经济信息中心对政务云平台的安全负责,应用单位对其安装在政务云平台的应用系统安全负责。应用系统正式运行前应按规定通过安全等级测评。

第十六条 省网安办定期开展应用系统安全检查工作,对发现的安全风险问题采取相应措施:风险等级较高的,暂停系统运行直至整改完成;风险等级较低的,督促限期整改;不予整改的或整改不到位的,会同省经济信息中心采取强制处理措施。

第十七条 省经济信息中心和应用单位要共同做好数据安全管理工作,任何人不得非法泄露、复制、篡改、删除存储在政务云平台的数据。

第六章 考核激励

第十八条 省数字办结合电子政务绩效考核工作,对省经济信息中心所提供的云平台服务情况以及应用单位使用政务云平台情况进行考核。

第十九条 省财政厅结合考核情况,安排政务云平台的运行维护经费,优先保障基于政务云平台建设应用系统的运行维护经费。省工改办根据对省经济信息中心考核结果和经费情况,适时调整省经济信息中心绩效工资总量。

第七章 附 则

第二十条 本办法配套实施细则另行制定。

第二十一条 本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施行。

—4—

第五篇:电子政务的顶层设计

各位老师,各位来宾,大家上午好!首先我代表工业和信息化部对第四届电子政务高峰论坛的召开表示热烈的祝贺!借这个机会就这次论坛的主题--“电子政务顶层设计”,谈三点看法:第一个什么是顶层设计?第二个顶层设计的目的性?第三个顶层设计和我们今天已经做过的很多其他工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什么?

首先说什么是顶层设计?按我的理解,顶层设计是一个不定的概念,它随着设计问题的对象而发生变化。但是顶层设计有三个基本的要素,第一个要素就是制定方法论;第二个在概念层级上是顶层,而不是底层和中间层;第三是设计。设计最起码有两个基本的含义,第一个含义是清晰的,因为设计如果不清晰就说不上是设计;第二是可以实施的。

所以我理解的顶层设计有这样的一些最基本的要素,但是为什么在这样几个基本要素下还是不定的呢?因为顶层设计的对象是不定的,比如说对一个系统和一个项目做顶层设计的时候,那么这个“顶”就是这个系统的最顶层,在系统顶层设计的时候,可能更多会涉及到系统如何实现。如果一个部门做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我们将会考虑这个部门的全局,包括全局的构成要素和体系结构。如果是一个地方的话,那么这个顶层设计是指这个地方电子政务全局的一个顶层设计。所以说顶层设计随着设计的对象的不同而会发生变化。它是一个不定的概念。但是在不定的概念里面有一些稳定的因素,而这些稳定的因素如果用最核心的话来说,就是要给这个顶层设计所设计的对象,体系架构梳理清楚。这是我理解的电子政务顶层设计。

第二、我想说一下顶层设计的目的性。正因为随着不同的对象,顶层设计的重点、范围是有所变化的,所以我们在针对特定对象做顶层设计的时候,有必要把目的性这个问题很好的分析一下。在今天我们讨论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正面临的一个重要的事情,就是各地各部门都在制定或者准备制定“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如何为各部门、各地区电子政务的“十二五”规划服务?我们在讲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涉及的内容很多,我只说和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目的性相关的几个,就这几点谈一下体会。

第一点,我们在讲顶层设计的时候,它的对应物是什么?它的对应物不是局部的,不是系统的,是顶层的。很遗憾,当我们在做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碰到了很多局部的、非系统的,底层问题的干扰。举一个例子,大家可以比较清晰进行对照,中国电子政务40年的历史,总体上以项目为中心推进的,头20年是科研项目为主,电子政务从上世纪七十年代到九十年代初大部分是以项目为中心。即使一个很大的项目,比如说金土工程,应该是覆盖国土资源部的全局,其实没有。当然也有少数的项目是覆盖全局的,比如说金审工程。但是这样的例子在几十年的过程里面,所占的比例是很少的。这些年来我们项目中心是一个部门甚至是一个系统里面的一个局部在推进,这是过去几十年的主体,形成了很多的碎片,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今天始终强调要业务协同,要防止信息孤岛,要处理好纵横关系。这些问题的产生就是因为那么多的中心以碎片的状态存在,电子政务进行到今天,在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我们不是要在碎片再增加,而是需要真正的顶层设计。

关于目的性第二点,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为什么?电子政务是为了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是为了政府能够在信息化环境下提升执政能力,所以顶层设计的第一要务,就是如何为政府更好地履行职能,如何为政府提升在信息化条件下的执政能力做出明确的回答,这是顶层设计的第一要务,或者第一目的。这个目的性必须清晰。在这一点上,我感到有些遗憾,我们在许多部门和地方,在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时候,经常忽略或者是软化了这个要求,做多少系统,包括建什么网络、建什么系统、建什么数据库,和直接的政府绩效之间没有关系。第二个是软连接,对政府履行职能,比如说支撑决策和业务是什么事情,有一个软的连接,没有硬的连接。为什么呢?我举两个例子就比较清晰,比如说在审计署实施了金审工程以后,它的审计能力大体上提升了1倍,无论是个体还是整体,个体是审计员,整体是审计能力,提升了一倍或者1倍以上,这就是我们对电子政务、对政府绩效、对政府履行职能直接的支撑,所以系统是要朝这个方向努力的。再比如,北京市高法的法官案件审结率提升了3.2倍,就是一个人可以顶3.25个人。所以电子政务顶层设计一定要直接和这样的目的挂钩,而且这个目的是可检验的。

第三、我们做这个顶层设计要回答一个问题,一个部门、一个地方推进电子政务达到这样的目的,在技术路径上,在成本上是最好的,技术路径就是可持续和优化的问题,也就是说顶层设计要提供一个技术方案,这个方案在实现达到政务目的这个基础上,技术路径是优化的,成本是最低的。完成这个目的对于我们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挑战。

第三个问题,就是我们在为了“十二五”的规划做顶层设计,我们交叉了一些其他的概念,和一些原来遗留下来的东西,这些问题怎么处理,怎么对待,这是我们必须面对的问题。首先说顶层设计和智慧城市之间的关系,比如说智慧南京、智慧广州,现在很多地方在做。那么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和这样一些概念之间是什么样的关系,如何处理呢?那么我的回答就一句话,就是要把握本质。概念随便用,但是本质不能变,否则就会被这些概念弄得不知所以。

下面我想说一下“本质”,首先我们说电子政务本质是什么?电子政务本质就是充分的利用信息技术,使得政府履行职责的能力能够适应环境的变化,而在这个变化的过程中不断地完善和改善。电子政务的本质千万不要看成建了不少网络,建了多少系统,买了多少设备。我们一直在说电子政务核心和本质是政务,不是电子,但是这个问题既使到今天还没有解决。

我们在处理相互关系的时候是把握本质,首先是智慧城市,因为在概念上可能下一步在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交叉最多的,或者说最难处理一件事情就是智慧城市。智慧城市和电子政务规划之间,首先范围不太一样的,电子政务只是政府履行职责所做的各项工作之上,而之外还是有城市的其他功能部分完成,而不是政府来完成,这是差别的地方。但是共同的地方是什么?在这里面共同的地方很多,请大家重视,智慧城市除了产业、教育、卫生等部分之外,相当一部分是城市的公共管理。

这里面我们十分重视的是智慧城市,后面的本质实际上用三句话就可以概括清楚。第一句话就是更加透彻的感知;第二句话是更加广泛的连接;第三句话是更加集中、更加有深度的计算。那么这三点在我们做电子政务“十二五”规划的时候要充分的考虑。更加充分的感知,比如说城市的交通管理、城市公共安全,城市的应急指挥,必须要更加透彻的感知和更加广泛的链接,而且还需要更加集中和深度的计算。比如说交通流量必须有模型,如果你把当前的流量和模型对比,发现这个曲线不一样了,你才可以做出新的判断和提出新的处置。所以电子政务和这三个基本要素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十二五”电子政务规划在这三个方面要进一步的深入。

你的领导说你不要做电子政务规划了,你就做智慧城市的规划,没有关系,你把电子政务要务达到的目标,把它包容进去就可以了。比如说我们在做电子政务规划的时候用不用云计算的概念,我认为没有关系,你可以用,也可以不用,因为作为一个城市,作为一个地方,甚至作为一个部门,如果原来没有整合起来,原来没有构成统一的平台,从“十二五”开始你必须把原来的碎片集成起来,形成一个统一的政府的信息技术支持,那么这个概念叫政府云也没关系,叫什么概念都没有关系,但是你必须整合起来,必须通过一个完整的顶层设计、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把这样的基础构建起来,这是发展的必然方向。“十二五”完不成没有关系,“十三五”接着干,这一点是确定无疑的。

还有物联网这个词,电子政务里面用不用感知交通或者叫感知食品的概念呢?我认为这也没有关系,用不用都不要紧,关键是你要知道你感知交通,那么你所有的感知是和交通的控制、交通流量的疏导,把交通指挥这样的目的连接起来,否则你的感知是没有意义的。这是顶层设计和其他一些概念之间的关系。不要迷惑也不要彷徨,核心问题是要弄清本质,弄清概念的本质以及要做的事情的本质,想做什么就十分的清晰了。

谢谢大家!

下载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公共平台顶层设计指南2015(小编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青岛建成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

    青岛建成国内首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平台 前不久,青岛市利用EMC VMAX 10K整合原有分散的存储系统作为核心存储层,建成了中国第一个基于云计算的电子政务云平台。同时,青岛市......

    电子政务发展借力云计算

    电子政务发展借力云计算 随着互联网、计算机技术和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应用,信息化作为一种生产力促使社会和经济的各个方面发生深刻变革,其中,政务信息化不仅成为带动政府管理......

    浅谈共享单车云平台顶层设计与用户素质教育

    浅谈共享单车云平台顶层设计与用户素质教育 【摘要】根??《关于鼓励和规范互联网租赁自行车发展的指导意见》,提出了建设共享单车智慧监管云平台的创新设想,给出了平台顶层设......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定义及内涵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的定义及内涵 电子政务顶层设计就是关于一个地区、行业或者部门电子政务发展规划或总体框架的详细设计及其内部各要素之间有效组合运行的动力机制、建设机......

    云计算电子政务--国家标准目录五篇范文

    工业和信息化部2013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征求意见稿)工业和信息化部科技司二○一三年八月2013年第三季度通信行业国家标准制修订项目计划汇总表申报司......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重构版

    国家电子政务内网建设顶层设计 大连倚天软件股份有限公司 2014年3月 目录 第一章 1.1 1.2 1.3 1.4 第二章 2.1 2.2 2.3 2.4 2.5 2.6 第三章 3.1 3.2 第四章 4.1 4.2 4.3 第......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模式分析(全文5篇)

    电子政务公共平台建设模式分析 北京时代远景信息技术研究院 赵军 当前,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为代表的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ICT)创新活跃,发展迅猛,正在全球......

    江西级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服务管理规范

    ICS 点击此处添加ICS号 点击此处添加中国标准文献分类号DB36 地方标准 江西省DB XX/ XXXXX—XXXX 江西省省级电子政务云平台资源服务管理规范 Specification for Re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