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成功教学模式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成功教学模式对深化课堂教学改革的作用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漫谈之六
“模式”一词是现代科学技术中普遍采用的一个术语,把“模式”一词引用到教学理论中来,旨在说明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所建立起来的各种类型教学活动的基本结构或框架,它是一种比较典型的、稳定的、成熟而有效的结构程序,在教学理论和教学实践中起着桥梁作用。
教学模式,可以定义为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
说起教学模式,可能有一些教师会感到困惑:难道象教学这样一种灵活多样的,充满创造性和艺术性的活动也有固定模式吗?是的,教学作为人的心理——社会活动的确没有刻板的、固定的模式,但教学中存在客观规律,这些客观规律经常以这样那样的具体教学形式和方式表现出来,而某种教学方式的稳定化、系统化和理论化就是一般所说的教学模式。研讨教学模式,可以更好地把握教学关系,促进教学活动的优化,可以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教学模式尽管种类繁多,但它们都有共同特点:完整性、简明性、有效性、可操作性、稳定性。在课堂教学改革的初级阶段,以至以后,课堂教学模式的建立,都有以下几个方面的作用:
1、推广优化作用
教学模式通常是将一些优秀的教学方法加以概括、规范,使之更为成熟、完善,并上升为一种行之有效的理论体系,具有较强实践性和独特的个性特点。经过教学模式所建构的教学理论,不仅是精练浓缩的,而且是具有可行性、典型性和优效性。是在整合了多种教学理论与教改实验以后,并对优秀的教师个人教学经验进行积累、加工、升华,使之转化成的一般理论,而不是囿于某一简单的教学方法或个人教学经验,具有一定的理论形态,是一种相对稳定化、综合化教学体系。在教学实践中,许多教学工作者总结出大量的教学经验,经过逐步的概括、系统的整理可以使它通过教学模式的形成而进一步提升到理论层面。此外,各种现代的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形成了相应的教学模式,同时丰富和发展了现代教学理论。对于这样形成的教学理论,便于教师直观、迅速地把握和领会其本质,便于推广、优化。不像一般的教学理论,教师难以理解、把握。
2、咨询阐释作用
教学模式作为教学理论的简化形态,可以通过简明扼要的语言文字或象征性的符号图形,来阐释教学理论的基本特征,成为易于为实际工作者所接受的方案,直接地转化为教学行动。教学模式的咨询阐释功能,一方面提高了教育理论的实用价值,便于一线教师在教学实践把握,同时教学模式也成了教学理论的“解说员”和“宣传员”,使其内蕴的教学理论随着教学模式的被选用,而自觉接受现代教学理论的指导,把最先进的教学理论直接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效地克服教学实践的盲目性,增强其实效性。另一方面教学模式咨询阐释功能的发挥,教师通过对教学模式理论要点的理解和操作要领的把握,并把它直接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有针对性的选用不同的教学模式,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合理运用,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从而增强教师学习研究现代教学理论的热情,提高了教学能力。
3、示范引导作用
课堂教学模式对课堂教学结构进行了整体、通盘的考虑,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教学模式既是教学改革的产物,同时又直接促进了教学改革的发展。通过教学改革实验,逐步建立起具有各种类型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建立起像试题库一样的课堂教学模式库,一方面,这将使教学逐步走向科学化发展的道路;另一方面,如果在教师培训过程中,加强对教学模式的研究借鉴,可以极大地提高在职教师培训的实效性,直接为教师提供一些可供选择和参考的教学方案,使他们能很快的教有所据,尽快地进入有效教学教师行列,使教学质量得到必要的保障。
因此,教学模式能为教师提供一种具有科学依据,并可以提供直接参照使用的“教学工具库”。克服过去教学研究中许多概念、评价标准、操作方法模糊不清的弊端,使教师能够摆脱凭经验、感觉进行教学的不良状况。有助于优化课堂教学结构,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教育思想、教学原则、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师、学生有机地结合起来,弄清课堂教学教程中学生与教师之间行为变化、相互影响关系,提高课堂教学效果,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教学模式为一定的教学理论运用于实践规范了较为完备、便于操作的实施程序。掌握若干常用的教学模式,教师就有了进行教学的“常规性武器”,在规范的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下,可以很快地过渡到独立教学,从而大大减少盲目摸索、尝试错误所浪费的时间和精力。教学模式的示范引导功能,旨在交给教师教学的“基本套路”,并不限制或扼杀教师的创造性。教师在运用这些“基本套路”时,可以根据具体教学条件或情境灵活调整,形成适合教学实际的“变式”。教学模式示范引导功能的发挥,对于教师独立教学、学校教学工作规范化、正常教学秩序的建立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4、诊断预测作用
诊断预测功能是指教学模式能够帮助预见预期的教学结果。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教学条件,对照教学模式的理论基础、确立在教学实施过程中预期要实现的教学目标、操作程序,对教学活动进行诊断,能够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像教学目标不正确、实施条件不具备、操作要领不规范等,说明原因即可据此改进教学。一般说来,一种教学模式的实施必须具备某些条件,而且如果具备了这些条件,正确运用这种教学模式就会产生相应的结果。例如在进行数学概念教学时,在进行教学设计时,如果选用“引导——发现”教学模式,可以发挥其诊断预测功能,来检测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诊断,为实现预期要实现的教学目标,对教学过程的控制和调节,使之朝着有利改进教学、提高教学效率的方向发展。在教学实践中,教学模式可以充分发挥这一功能,以减少数学教学过程中的盲目性。
5、系统改进作用
教学模式是一种中介理论,体现了教育中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统一,它是一个整体结构,一个有机的系统,对教学的各种因素都发生作用,是在整体上对原有的个别教学经验框框的突破和超越。一名优秀的教师除了必备的专业知识外,必须掌握一定的教育学、心理学知识,但是每一种理论都是一个十分复杂的体系,要将理论应用于实践或是将实践上升为一种理性的认识并非是易事。教学模式的建立,为此提供了一座桥梁。教学模式既是教学理论的简约形式,又是教学实践的抽象、概括。对具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来说,教学模式库的建立,也可以使他们不再囿于过去习惯采用的教学模式,为教学更加多样化提供了方便。同时各种教学模式由于仅仅提供了一个大致的框架,它有待于在教学实践中进一步具体化,这就为创造性的教学提供了各种可能。教师在教学实践过程中,通过对教学模式的具体应用、实践、改革,又进—步促进教学模式走向完善,推动教学理论的进一步发展,使教学活动过程系统化,构成一个整体优化的系统,从而形成实践——理论——实践的良性循环。为了适应新的教学目标,就要求对之相应的教学条件、程序诸因素作一些改进,要求教师更新教学观念,提高自身的素质和能力水平,从整体全局的观点出发,进行整体教学模式转化,直到以更有效、更完善的新模式取代已僵化、显得落后的旧模式。教学模式的系统改进功能是建立在教学整体的基础之上的,它要求以整体的、动态的眼光看待教学过程的模式优化转换问题。教学模式系统改进功能的发挥,可由此带动课堂教学师生关系、教学评价、教学管理等教学领域的一系列改革。现代教学的改革应着眼于教学模式的整体优化转换,而不应再像以往那样满足于微观方法的调整。
近年来,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郎口中学等一些先进的教学模式已在不少地方运用推广、扎根生长,给我们的教学探索提供了很好的经验。不可否认,在教学模式的选择与运用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科学的教学模式,能够反映新课标基本理念和素质教育的精神。一种模式的产生,不是哪位高人闭门造出的豪车,而是先进理论的种子在适宜的环境中慢慢长成的参天大树。我们应该谨防为追求形式化而去创模式、去作秀,去跟风逐浪。对那些成功的教学模式,我们必须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选择地运用,先仿后创,分四步走(模仿——内化——创新——突破),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改进,掌握教学模式的实质,最终超越这种教学模式,以追求更高的教学境界。
附
他们为新课程改革贡献了什么
——点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改革
(作者王敏勤 天津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所长、教授)
编者按:
在全国众多的农村学校中,江苏省的洋思中学,东庐中学和山东省的杜朗口中学脱颖而出,成为课程改革的佼佼者.在正常的开学时间,每天都有几十乃至几百人到这三所学校参观学习。这三所学校都是农村乡镇初中,他们原来的办学条件在当地都是最差的,他们的改革始于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之前,但真正体现他们改革价值的是新课程改革。他们的办学理念和课堂教学鲜明地体现了新课程的特征,成了这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排头兵,每天都在吸引着全国各地的“朝圣者”前去参观学习。那么,他们究竟为新课程贡献了什么?从天津市教科院基础教育研究所王敏勤教授的点评中或许可以找到答案。
1“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对传统教学的一场革命
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
建国以来,我们中小学的课堂教学模式基本都是“先教后学,课后作业”,在课堂上教师以讲为主,每堂课都是假定学生对这些问题一无所知,教师要不厌其细地系统讲授,唯恐哪个知识点讲不透,学生不明白。如果课堂上有时间就练习巩固,如果没有时间就留到课后练习。江苏省泰兴市洋思中学对这种传统的课堂模式进行了颠覆性的改革,他们提出“先学后教、当堂训练”的模式,每堂课教师都不要先讲,先让学生自学。学生不是盲目地自学,而是在教师指导下自学,教师的指导要做到“四明确”,即明确时间、明确内容、明确方法、明确要求。比如:“同学们,下边我给大家5分钟的时间(明确时间),大家自学教材的第23页至24页(明确内容),在自学的过程中可进行小组讨论(明确方法),5分钟后请回答下列问题(明确要求)”。只有做到四明确,学生才能高效率地进行自学。
“先学后教”的“教”字不是系统讲授的意思,是“点拨”的意思,教师根据学生的自学情况进行点拨,或规范其不准确的表述,或解答其疑惑的问题,或纠正其错误的理解。由于学生通过自学已基本掌握了书上的知识,所以教师真正讲解的东西不是很多。课堂上能够省出很多时间让学生“当堂训练”。洋思中学规定:“每堂课教师讲授的时间不能超过10分钟,学生练习的时间不能低于20分钟”。这些规定似乎有些机械,但改革的初期,给教师一些基本的规定和模式便于教师遵循,一旦教师理解了新的课堂模式的意义,就能够根据学生的情况和教学的内容灵活变通。
在洋思中学改革之前,国内已经有很多提倡学生自学的实验,如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卢仲衡老师主持的“中学数学自学辅导实验”,常州市邱学华老师的“尝试教学实验”,盘锦市魏书生老师的“中学语文教改实验”,等等。这些实验都为洋思中学的改革提供了理论基础和经验,但在整个学校、在各门学科都推行“先学后教”的做法,洋思中学在全国确属首例。他们的做法体现了新课程所提倡的让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转变师生的教学方式。洋思中学的做法在全国引起了很大的轰动,被称为“洋思现象”。2“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大面积转化“学困生”
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
在全国的中小学,似乎每个班都有“学困生”。个别转化“学困生”的经验很多,但大面积转化“学困生”却往往难有成功的措施。在洋思中学的教学楼上有一条醒目的标语:“没有教不好的学生”。这是洋思中学的办学理念,也是洋思中学的追求。“没有教不好的学生”似乎有些绝对,但它却对教师、学生、家长产生了震撼心灵的作用。对于那些已经失去上进心的学生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重新鼓起上进的勇气——“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肯定也能变好!”他们在这里又找到了自信,又恢复了往日的朝气和勇气。对于那些责任心强的教师来说,看到这条标语会反复地责问自己:“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如果我的班内出现了“学困生”,肯定是我的责任”,他会想方设法把学生教好。在洋思中学,我曾经看到有的老师“怀着歉疚的心情”给学生补课,他们把学生的落后看成是自己的责任。对于那些已经对孩子失望的家长来说,看到这条标语,对孩子的前途又充满了希望——“既然没有教不好的学生,我的孩子也肯定会被教好”,因此他们不远千里跨省市把孩子送到这所偏僻的农村学校来。
当然,洋思中学不是仅仅打出一条标语,而是有一系列转化“学困生”的措施,如“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的制度。前去参观的许多校长说:“这四清制度,就像四道拦河大坝,截住了学生后退的道路”。所谓“堂堂清”是指:每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必须当堂巩固,不留尾巴。每堂课的达标测试,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不能看书,不要讨论,教师要当堂批改。在下课时,可能有3名学生没有做完,4名学生没有做对,这7名学生没有做到“堂堂清”,就转变成了“日日清”,教师在当天的课外和自习时间就要找这7个学生补课辅导,使他们对当天所学内容及时巩固。每周星期五下午,班与班进行对调检查,主要是对那些所谓“学困生”的数学和外语进行检查和辅导,这是“周周清”。每个月的月考是“月月清”。
另外,他们还有许多措施,如“从初始年级开始抓起”,从学生入学的第一天就要关注每一个学生,就要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措施。如有的学生基础知识差就要给他补课,有的学生学习习惯没有养成就要帮助他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不要等学生到了高年级才采取措施。另外,如把“学困生”按在前排,与好学生相伴而坐,减少他们的“求助”难度,采取“兵教兵”的战术,等等。正因为他们有许多具体而有效的措施,有责任心很强的教师群体,所以他们才敢向社会承诺:没有教不好的学生!
3“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注重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 “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这是洋思中学前任校长蔡林森经常说的一句话。乍一听觉得有些极端:现在学生负担过重,每天作业都要做到晚上十一二点,如果课堂再像考试一样紧张,学生还有轻松的时刻吗?学生的负担不就更重了吗?但仔细一想也有道理:为什么现在的学生负担重?固然与应试倾向和追求升学率有关系,但也与有些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不高有关系。有的教师课堂教学效率很低,学生在课堂上没有紧张起来,知识并没有真正掌握,只能课上损失课下补,校内损失校外补。于是,作业越来越多,学生的负担越来越重。有的学生还要参加各种校外文化补习班,补的还是书本上的知识。如果学生在课堂上紧张起来,把应该掌握的知识都掌握了,课下就可以少布置作业或不布置作业,把课外时间还给学生,学生就有更多的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
所谓“上课要像考试一样紧张”,就是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节奏。考试的特点是在规定的时间内要完成规定的任务,所以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写字的速度比平时都要快,人的潜能也得到最大限度地发挥。课堂教学都是40分钟或45分钟,为什么有的教师不留课后作业或作业很少而学生学习成绩很好?而有的老师每天都布置大量课后作业而学生成绩还不好?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课堂教学效率是否高。课堂教学的辩证法就是如此,课上老师讲得多了,学生自学和练习的时间就少;课上学生轻松了,课后作业就多,负担就重。因为时间是个常数,学生要掌握的基本知识也是一个常数。
4“两案合一” 教与学不再两张皮
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
为了上好一堂课,教师要认真备课,这是教学常识。但老师的教案往往是“讲案”,只考虑老师怎么讲,很少考虑学生怎么学,即使教案中设计了一些双边活动,也往往是自导自演、自问自答,如有的老师在教案中写道:“师问:……生答:……”就像一个设计好的话剧脚本,上课时只要把它演出来就行了,效果主要是看老师讲得生动不生动,学生配合得好不好。有些老师的教案不允许学生看,因为学生一旦看了“教案”,教师在教案中设置的一些“包袱”就泄密了,上课时老师就没法施展教学艺术。
实际上,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下,教与学还是两张皮,老师讲的东西不一定是学生想学的东西,也不一定是学生不会的东西。而江苏省溧水县东庐中学师生共用“讲学稿”,老师的“教案”同时也是学生的“学案”。“讲学稿”以学生的自学为主线,按照学生学习的全程来设计,充分体现了课前、课中、课后的发展和联系,主要包括四大环节:课前预习导学——课堂学习研讨——课内训练巩固——课后拓展延伸。“讲学稿”在课前就发给学生,让学生自学教材。实际上教材的大部分基础知识学生在课前就学会了,上课时老师按照“讲学稿”检查和点拨,以学定教。学生会了的老师就不再讲,不会的进行点拨,教的就是学的,学生不会的东西正是教师要点拨的东西,学生感兴趣的东西也是老师要补充的东西。没有多余的废话,没有多余的活动,没有故弄玄虚的东西,课堂效率高,真正实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学生学的法子,就是先生教的法子”。我们多年来苦苦探索的教与学的最佳结合点,在“讲学稿”中得到了体现,在学生的自学和教师的点拨中得到了落实。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减轻学生负担的奥妙所在。
5“两本合一”减轻了学生的负担
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课后复习还是这张纸
大多数中小学学生至少需要为每门课准备两个本子:一个是课堂笔记本,学生要把老师讲的东西记下来,以备复习考试用;另一个是课后作业本。作业本往往不止一个,而除了老师布置的课后作业外,还要买社会上各种复习资料、练习册,这些复习资料和练习册往往很难做到精选题目和符合当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们说的学生负担过重,实际上主要是指学生的课后作业和家庭作业,一般中学生晚上都要做到11点以后。而东庐中学的学生上课只有老师发的一张“讲学稿”(一般是8K的一张纸)。课前预习的是这一张纸,上课看的还是这一张纸,听课时需要记录的东西就在“讲学稿”的空白处补记,没有专门的课堂笔记本。课后学生复习的还是这张纸,没有专门的作业本,也不买社会上泛滥的各种复习资料和练习册。过一段时间,学生把“讲学稿”装订起来,就是精选的复习资料,考前也不再专门出备考题。有些讲学稿中还有“中考题回顾”,提醒学生在以往的中考中有这类的题。另外还补充一些相关的知识和资料,如初中语文《曹刿论战》的讲学稿,补充了文言文《小港渡者》让学生随堂练习,合理地开发了课程资源。在课堂上掌握好的学生课后不需要做作业,学生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发展自己的爱好特长,个性得到张扬,素质教育落到了实处。
近年来教辅资料已成为一个很大的产业,催生了许多亿万富翁和千万富翁,同时也培养了许多教师的惰性。现在有很多中小学教师讲完了课不会设计练习题,不会出考试题,买些现成的复习资料和考试题让学生做,不管是否符合学生实际,都要从头做起,加重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和经济负担。有一个中学教师说过,要想把学生从题海里解救出来,教师首先要在题海里畅游,教师要从成千上万道练习题里精选出一些有代表性的题让学生做。实际上,真正有水平的教师很少买现成的练习册让学生做,都是自己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材的特点给学生编题,也只有这样的练习题才能做到举一反三,以一代十。东庐中学“讲学稿”中的练习题也都是老师自己出的,哪是重点、哪是难点,学生已经会了什么、还不会什么,老师最清楚。只有精选练习题,才能真正减轻学生的负担。如果老师吃透了教材,把握了重点和难点,熟悉了中考和高考的命题规律,还需要在考试前猜题押宝吗?还需要靠题海战术来提高升学率吗?东庐中学的做法给了我们许多启示,减轻学生的负担首先应当从教师自己精选精编练习题开始。
6“备研合一”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
集体备课的做法,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新课程改革提出校本教研的问题。一方面是因为课程改革全面推开,单靠各级教研员和一些教学专家是指导不过来的,只有自力更生,通过校本教研,使全体教师在“自我反思、同伴互助、专家引领”的过程中学习和实施新的课程理念。另一方面,每个学校的师资力量都不平衡,即使一些重点中学和名校,也不是每个教师的水平都很高。只有通过校本教研,把备课和教研结合起来,才能不断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
一般说来,每个教研组既有有多年教学经验的老教师,又有刚毕业的大学生,水平不同,经验不同,教学质量自然有差别。教师的劳动又是一种个体劳动,一个人负责几个班的一门课,别人很难代替。如果学生遇到一个水平高的老师算是走运,几年下来提高很快。如果碰到一个刚毕业的青年教师,学生也就成了教师成长期的实验品。如何充分发挥优秀教师的作用,最大限度地利用本校的优质教育资源,这是各学校都在考虑的问题。如有的学校实行师徒制,让老教师带徒弟,师徒共同备课,共同研讨。有的学校设立“青蓝工作室”,制订青年教师培养计划等。但由于每个教师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师父也很难把自己的教学思路和经验都传授给徒弟。而东庐中学采取集体备课的做法,最大限度地发挥优秀教师和集体的作用,使校本教研活动落到了实处。
他们的具体做法是: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将“讲学稿”草稿交备课组长审核。备课组长初审“讲学稿”后至少提前二天将“讲学稿”草稿发给全体组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的意见将“讲学稿”修改后交审核人审查,再由备课组长将审核后的“讲学稿”交分管领导审定,制成正式文本。上课前一天将“讲学稿”发至学生,任课教师对“讲学稿”再次进行阅读理解和补充。第二天师生共用“讲学稿”实施课堂教学,课后教师在“讲学稿”的有关栏目或空白处填写“课后记”,用于下次集中备课时小组交流。
这样的备课周期比较长,看起来有些繁琐,但却务实有效,可操作性强。现在有些学校虽然每周学校领导都检查教师的教案,但往往只注意形式而难以顾及内容和效果,至于在课堂上教师用不用这个教案,有多大效果,就很难说了。而东庐中学的做法,过程完备、环环相扣,即使有个别老师不认真,也很难在整个过程敷衍过关;即使有的青年教师经验不足,在这个过程中也会受到老教师的指点和帮助。这是一个不断打磨,不断提升的过程。在这种集体备课的过程中,优秀教师的经验得以扩散,集体的智慧得以发挥,青年教师不断成长,校本教研的功效和过程得到了落实。
东庐中学的改革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由过去的“教师带着书本走向学生”变为现在的“教师带着学生走向书本”,由“先教后学”变为“先学后教”,由“教学分离”变为“教学合一”,找到了教与学的有效结合点。虽然还不能说这是一个最佳结合点,但毕竟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7“开放课堂”打破传统教学的封闭式管理
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
与洋思中学和东庐中学相比,山东省茌平县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改革力度更大,这所学校最典型的特征就是开放,完全打破了传统课堂教学的那种闭性管理模式。课堂的开放首现表现为整个学校24个教学班全天候的开放。在正常的上课时间,参观者随时可以到任何一个班级听课,不需要预先通知。许多学校每年都搞一次开放日或开放周,有的放胆搞一个开放月,事前都要精心准备,师生认真排练,届时伴以各种标语、展牌,邀请有关领导、新闻单位和学生家长到校参观,借以展示学校的教育教学成果。而在杜朗口中学,长年全天候的开放,不需要预先准备,学校不怕“亮丑”。这样的做法不仅需要胆量,更体现了对自己办学的自信。说实话,作为一所农村学校,从硬件到软件,与城市重点中学相比都不可同日而语。杜朗口中学之所以敢开放,就在于对自己的办学理念深信不疑,他们每天展现的都是自己实践的教育原生态,不需要粉饰和包装,想的、说的、做的是一致的,不用担心露了什么“马脚”。另外,每天的开放对老师与学生也是鼓舞和督促,天天都是公开课,每天都有外地的老师“督教督学”,老师要认真准备每一节课,不能有侥幸心理;学生也不敢在课堂上打瞌睡,唯恐被别人摄入镜头。
课堂的开放还表现为独特的教室设置。作为近代学校的课堂管理形式——“班级授课制”从它诞生的那一天起,就是学生单向而坐,教师站在黑板前系统讲授,讲台、黑板、粉笔、教鞭,既是教师的专用工具,也是教师权威的象征。在中国,班级授课制与传统的“师道尊严”结合起来,学生在课堂上更是服服帖帖、中规中矩,不敢越雷池半步。有的学校规定学生听课背着手,发言先举手,举手不能高过头顶。而在杜朗口中学,彻底打破了这种封闭式的课堂管理模式,教室里没有讲台、没有讲桌,一面窗户、三面黑板,学生分组对面而坐,不再朝着一个方向。教师没了讲台和讲桌,也就没了权威。学生发言时不必举手,谁有想法站起来就说。“我的课堂我主宰,我的命运我掌握”成了学生的信条。
8“张扬学生个性” 转变师生教与学的方式 不仅可以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还可以表演出来
新课程提出“要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然而课程改革已经进入第六个年头了,有的学校仍然是“穿新鞋,走老路”,师生的教学方式并没有多大变化。而在杜朗口中学,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改革的力度和效果。
杜朗口中学的课堂教学分为三大板块:预习——展示——反馈。在“预习板块”,学生明确学习目标、生成本课题的重难点并初步达成目标。在“展示板块”,学生展示、交流预习板块的学习成果,进行知识的迁移运用和对感悟进行提炼提升。在“反馈板块”,教师根据预设的学习目标对学生进行回归性的检测,让学生通过说、谈、演、写,真正掌握所学知识。特别是在“展示板块”,学生的学习方式有了本质性的转变,他们不仅仅是把所学的知识写出来、背出来、说出来,他们要用不同的形式表达出来:表演、辩论、歌唱、讲解、朗诵等方式多种多样,小品、相声、独唱、合唱、舞蹈、辩论赛、小组展示等形式丰富多彩。学生的展示不再是把书上的东西简单表述出来,而是创作、拓展、交流、合作,用各种形式开发课程资源。教师不再是课堂教学的主宰者和唯一的评判者,甚至作文讲评课也大多由学生相互点评。教师真正实现了角色的转化:由过去知识的传授者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启发者。学生的个性得到了张扬,他们的聪明才智得到了充分发挥。
启 示
这三所学校的改革,虽然具体做法不同,但有许多共同之处:
都是农村薄弱学校,不甘被淘汰,奋发图强,从改革课堂教学入手找到了出路。这三所学校是中国农村最基层的学校。在改革初期,学校的校舍、教学设备、师资力量等各方面条件都是当地最差的。他们从课堂教学改革入手,转变了师生的教学观念和教学方式,取得了优异的成绩,引起了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重视,逐步地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成为全国名校。他们能做到的,别的学校也应该能做到。
都是学校的主要领导带头搞教改,用行政的手段推动课程改革,保证了新的教学模式在全校的推广。一所学校,如果不是主要领导亲自搞改革,用行政的手段推广新的教学理念,单靠教师的自觉和自发搞改革,其力度和进展程度都不会很理想。这三所学校的校长都是新教学模式的创立者,他们带头上课、评课,以身示范,他们既是改革的领导者,又是改革的实践者。他们把课堂教学改革与学校的管理制度改革紧密结合起来,保证了教学改革的顺利进行。这三所学校都限定教师在课堂讲授的时间,都强调全校推行一种教学模式,这些做法看起来有些武断,但在改革的初期,如果没有一定的力度,往往坚冰难破、陋习难改。一线教师们,既有改革的愿望,又有传统教学的惯性,特别是老教师,他们已经形成了一套较为完整的教学体系,并已驾轻就熟。虽然我们不能说这些做法都是科学有效的,但的确花费了他们不少的心血,他们中的部分人不愿意放弃已经熟悉的东西去探索新的东西。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当新的教学理念逐步成为教师自觉的行为,学校不必再作硬性的规定了,即使让老教师们再回到老路上去他们也不愿意回去了。
当然,三所学校的改革也不是尽善尽美,特别是在当前社会、家长重视升学率的情况下,这三所学校也不能免俗,他们改革的成功与否有时候还要靠升学的成绩来说明问题。为了学校的生存,为了取得好的升学成绩,他们还不能完全取消学生的课后负担。这些问题只有随着整个国家、社会和教育改革的进展才能逐步得到解决。
摘自《中国教育报》2007年3月9日第5版
第二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生本高效课堂
夏津县香赵庄镇中学
周传杰
2014年11月27日,德州市2014初中教学现场会在庆云县召开,我与全市的200多位市县分管领导、初中学校校长共同参加了这次大会。
上午我们分别在徐园子中学和渤海中学听了两节课,感觉这两个学校的课堂都很有特色。课堂上,学生成为了主体,积极踊跃地思考问题、讨论问题、回答问题,与教师和谐互动,激情活跃的课堂氛围感染了每一位与会者。
徐园子中学九年级思品教师王启帅执教的《奋斗成就未来》一课充分展现了庆云县倡导的高效课堂模式:“学案导学、小组合作、当堂达标”。而庆云县渤海中学七年级八班语文教师执教的《紫藤萝瀑布》一课,则体现了该校“318问题导学有效教学模式”的精髓,其基本课堂流程是:
1、创设情境,感知目标;
2、自主学习,发现生成;
3、合作探究,汇报展示;
4、当堂训练,巩固提高;
5、梳理归纳,拓展延伸。该“模式”以小组合作为轴心,以学案为载体,以问题导学为主线,充分尊重学生和发挥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充分有效的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体验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乐趣。
下午,在庆云一中报告厅听取了庆云县教研室、渤海中学等多家单位积极探索高效课堂的努力和经验,市教研室陈吉广主任讲了初中教学向哪里引领?那就是按照素质教育要求,聚焦课堂抓质量。最后市局莫明峰副局长强调不能丢了质量、不能丢了课堂,归根结底不能了改革。
一天的学习紧张而充实,晚上冒雨返回,伴随着车窗外湿漉漉的天气的是我同样湿漉漉而略显沉重的心情,当然更多的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打造生本高效课堂的决心和思考。
回来后,我首先召开了学校中层及各年级组长、各科教研组长会议,介绍了学习情况及会议精神,同时探讨了我校在实施学案导学方面存在的问题及努力方向。
一、在实施学案导学方面存在的问题
(一)备课中的问题
1、教师不是每节课都“备”的,也不是人人都备课的,因为备课实行轮流制。
2、有的教师“拿来主义”,“导学案”干脆借用外校的,或网上下载的。
3、有的教师“以不变应万变”,“导学案”循环使用,多年没用多少变化。因而存在一定的问题。首先,由个别教师轮流编写的“导学案”不一定能够保证质量。因为教师的水平有差异,缺少教学经验的教师有时竭尽全力拿出来的“导学案”,也许目标、重点定位不当,内容深浅把握不准,问题设计缺少逻辑性、层次感„„有的教师教学水平高,经验也丰富,但是由于责任心、事业心不强,会草草完成交差。有的教师水平高,责任心也强,但是由于“忙”,也有可能应付了事。一旦用这样的“导学案”实施教学,师生会集体“受害”。
当然也可以通过“集体备课”,汇聚集体智慧来提高“导学案”的质量,弥补可能存在的不足。但是,有的学科全年级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怎能去“集体备课”?即使人多一点,可全组备课的教师只有1-2个,其他人都没有备课。在“集体备课”时,没有备课的老师对教材不熟悉,对目标、重点、内容、方法都没有内化、思考,他们能够提得出意见吗?多数教师因为他们没有备课,所有没有发言权,只能闷声不响,全盘接受。而且有的学科全年级只有一个人或两个人,他不可能独立完成,只能借用外校的,或网上下载的,或沿用往年的“导学案”。教师自己没有备课,没有思考,连一道习题都没有做,就拿着别人编写的“导学案”上课,这样的课堂效果可想而知。
再说,再好的“导学案”也要适合自己班级的学情,也要根据任课老师个性化的理解才能科学有效地实施到教学中去,如果只要有了一个好的“导学案”就等于教学是高质量的话,那么教学工作就是天底下最容易的工作了,全国的教师只要共同打造出一个好的“导学案”,甚至汇编出一个“导学案”集,优质课就批量产生了,天下有这样的事吗?
(二)课堂上的问题
1、有的教师的课堂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导学案”仅仅是多了一张“练习题”。
2、部分教师没有领会“自主互动、合作探究”的实质,整个课堂“乱哄哄如同赶集,教学效果稀松了了”,没有学生质疑,缺乏合理科学的教学环节,自由散漫,不求教学效果如何,光求热闹好玩,放任了学生,放松教学质量。
3、小组展示存在问题
(1)展示的内容缺少选择性。小组展示应该是面向全班的,只有把多数同学都有教训值得吸取,有规律方法值得总结的题目拿出来展示,才能达到效益的最大化。可有的老师对学生的自学情况一无所知或知之甚少,自己无法选择,只好临时指定各小组展示导学案的不同内容,导致每道题都必须展示,一道也不敢不展示。这样就出现了低效现象:只有个别学生错误的题,(甚至全班无误的题)也要展示,结果多数同学“陪绑”,浪费了时间。(2)小组展示代表的选择没有针对性。参加展示的学生理应是代表了某题的某种错误类型的一个或几个学生,这种展示才对具有同类错误的学生具有教学作用。但是由于同样的原因,教师只好课上指定代表进行课堂展示,盲目指定的结果,就有可能会出现该生展示的内容100%的正确,做错的学生不能从中吸取教训;也有可能全班只有一个或几个学生做错该题,让参与展示的多数学生浪费时间。也有的展示是只请差生,这样做,没有学习困难的“优生”受害最深,长此以往会出现“肥的拖瘦,瘦的拖死”。
(3)小组展示的重点内容不突出。展示时应该采用“要题入手展示法”,将最重要的题最先展示处理,以确保展示的充分性。有的教师展示不分主次,按照顺序展示,平均分配展示时间,有可能导致次要题化时太多,而重要题没有足够的展示时间。
(4)小组展示缺少深度。由于展示是由学生完成的,学生的水平决定了展示层次的肤浅,即使有了其它学生的帮助,恐怕也达不到揭示错误原因并总结解题思路、方法的深度,这就必须依靠老师启发、引导、解析。
4、总结归纳的问题
第一是缺乏“总结归纳”的意识。在新授课教学中,有的老师课文教了一篇又一篇,模块教了一块又一块,专题教了一个又一个,由于没有“总结归纳”,学生不知道专题、板块、课文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诸多文本在头脑里留下的是模糊的知识,凌乱的方法、残破的观点„„因而也谈不上形成运用、创新能力。
第二是缺乏“总结归纳”方法的引导及习惯的培养。要让学生学会“归纳”的方法。学习与归纳是紧密联系的,而学生的得益和提高又是一个学习与归纳不断反复而又螺旋式推进的过程。一般来说,归纳要放在学习之后,即在学习实践的基础上进行,这样容易贴近学生的学习实际。当然也可以在学习之前,先回顾相关的规律、方法,加深印象,然后进入学习实践。还要教学中让学生逐步养成归纳反思的习惯。可有的教师采用的方法却是先把规律、方法以口授、板演、印发资料的方式“灌输”给学生,甚至让学生死记硬背,这样,往往造成学科理论与学生学习实际的脱节。更谈不上归纳反思的习惯的培养了。
第三是教师越俎代庖。学生经过一段时间的阅读、写作或解题等学习实践后,教师往往把应该由学生完成的总结、归纳、反思的机会剥夺掉,代之以教师自己的“归纳”,其理由是“学生答不到点子上”,“完不成教学任务”,“浪费时间”„„这其实就是以教师为中心,“填鸭式”教学的变式或翻版。
第四是急于求成。似乎某些规律、方法的归纳,一次就必须系统、全面、正确,以后就一劳永逸。不知道一个正确的认识往往需要经过由实践到认识,由认识到实践的多次反复才能完成这个道理。于是片面追求“归纳”的完美,造成脱离学生认知水平,似是而非,一知半解。
5、课堂评价的问题
(1)对学生的评价不够客观、缺乏真诚,显得空泛。(2)评价需要精心预设,不能随意。(3)注重结果评价忽视过程评价。(4)对于学生与众不同的发言,教师要善于挖掘其中的合理见解,因势利导,生成课堂教学的意外精彩。
(三)作业设置与批改的问题
1、作业布置方面
(1)作业内容目的性、针对性不强。作业内容理应要精选,要有助于学生巩固与加深理解所学知识,并形成相应的技能技巧,符合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作业要精心设计,形式要有利于激发学习兴趣。凡是布置学生完成的作业,教师必须先做一遍,体会每道题目的目的性和解答关键,精心选择并准确把握作业的难易程度及完成时间。
(2)作业量不适当。有的教师有时会布置机械重复和大量抄写的作业;没能做到精心设计作业,在保证教学质量的前提下,力求少而精,没能做到难易适度,作业设计缺乏梯度,没能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设计题目。
(3)作业要求不够明确。如收交及时,书写认真,字体规范,独立完成,严禁抄袭等。
2、批改作业方面。
(1)作业的批改做不到全收全改,精批、略批、面批,学生自改、互改相结合;部分教师做不到按时收、及时批、尽快发。(2)作业的批改只是“√”、“×”,缺乏鼓励性评语。(3)作业批改记录过于简单,未能做好定期的作业讲评。
二、改进措施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
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切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三、今后打算 第一阶段:诊断课堂
各年级组组织教师在改进过去课堂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每人再出一节展示课,同年级组、同学科互相听评课,总结经验,分析不足。
第二阶段:理论学习
为进一步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在课堂上鲜明地体现“一切为了学生”的生本教育理念,促进教学方式和学习方式的转变,真正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推进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我们计划在前几年远程研修的基础上,结合“学案导学”模式的成功之处,从本学期开始开展“生本高效课堂”系列主题教研活动。
(一)学习山东省教研员李家栋老师关于“生本高效语文课堂理论研究成果”的专题报告。
1、明确“生本高效课堂”的内涵。
“生本高效课堂”是一种思想,一种境界,一种追求。它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生长需要,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规律,师生共建的生态的,一定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的语文课堂。
2、明确“生本高效课堂”的基本理念
(1)全面了解学生。全面有两个含义:班里的所有学生,学生的各个方面。了解年龄、身心发展特点、个性差异、认知水平、学习需求、学习状态、学习效果等。该怎样了解学生?通过设计课前的高质量的自学指导、自学之后的分析研究这是基础,自学只有了解结果
(2)充分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认知规律、独特个性、学习兴趣、内在需求、学习方式、珍视学生的个性特点、存在的差异。
(3)学课文是为了学语文。把课文的学习当做学语文的例子,掌握学习语文的方法。
(4)教学内容等于预设内容加生成资源,预设总是与学生的学习发生矛盾,要有生成性的课堂。(5)先学后教、,以学定教、能学不教,多学少教,注重学生自主学习
3、熟悉“生本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
“生本高效课堂”的基本要素是:尝试自学
合作交流
探究质疑
拓展补充
评价反驳。
(二)结合学科特点,使生本高效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
1、各年级组长以各种形式组织本年级组教师认真学习与教研主题有关文章、案例,观看优秀课堂实录,改进教学行为。
2、通过学习,教师每人写一篇不少于1500字的学习体会,年级组推荐优秀心得体会参加学校的评比。
3、教师努力把生本教育理念渗透于课堂教学。
第三阶段:初步实践
结合自己的教学,设计一个能充分体现“生本高效课堂”理念的教学案例,年级组交流,使教研主题真正落实在课堂上。
第四阶段:课堂探索
指定上研讨课,撰写评课意见或观课感,及时记录在课堂教学中策略运用的成功之处或失败的原因,集体反思,寻找改进方法。
1、上课老师进行说课,谈自己的课前设计(如何运用?为什么?要达到怎样的教学效果?)及课后反思(成功之处、失败原因、今后行动的方向)。
2、听课老师评课。要求说出至少一点值得学习的地方,也要指出至少一点值得商榷之处,并结合前一阶段的课堂实践,提出自己的建设性意见。
第五阶段:总结反思
1、各年级组成员分析反思自己的课堂教学,撰写教学反思,摸索自己的课堂模式。
2、各年级组开展“我的生本高效课堂”教学论坛活动,总结反思,初步拟定各科生本高效课堂模式。
3、总结学校生本高效课堂模式。2014、12、8
第三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
——开题报告会发言稿
哈拉海镇第一初级中学
刘百玲
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大家好!十三五规划课题《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开题报告会现在开始!本次开题报告会主要回答以下几个问题:
一:为什么是我?
今天,开题报告会的组织者为什么会是我呢?(1)上指下派:
上个月,孙校长找我,说十三五规划课题下发,我校打算申报,而且想把这项工作做真做实,想要让我负责这项工作——科研课题?它是距我十万八千里的,云里雾里我根本找不到出口。我在当天日记里写道:学校领导居然让我负责科研课题,真是看走了眼,但我不能不做,因为孙校以前就多次试图提拎我,结果都蚂蚁提豆腐,现在孙校是我的主管领导,我只有硬着头皮上了。(2)受挫后反弹
我用了两个晚上把申报表用钢笔密密麻麻的写满,而第二天打印成铅字以后,感觉内容并不多,着急上交,匆匆略作修改和补充以后,拿着就交了。
而上周我和孙校去进修参加科研课题会,教科所领导找到我们孙校说,你们学校谁负责这项工作,你们那申报表少啊,这次
给你们通过了,以后好好做呀!听了这话,我的心情极度失落,简直沉入谷底,因为我个人能力不足,导致崔校、孙校乃至哈拉海一中人前丢面,我非常难过,我该怎么办呢?是不是应该及早退位让贤呢?我纠结了一个下午,放学后,我没吃晚饭,一头倒在床上,不一会儿,阿Q就附体了——我用阿Q精神自我解嘲:听那会议口风,我好像不是最差的,另外,我们的起点虽然低,如果能让终点辉煌,是不也算将功补过?我是不是不该辜负领导的信任,是不是该真正有所思、有所想有所为才是?想到这里,我跳下床,打开电脑,开始筹备今天的开题报告会——所以,今天的开题会的组织者会是我。
二:为什么是你?
我校前勤工作人员近60人,组成我校课题组的共16人,那为什么会是你呢?我们这些人中,都是县级骨干或校级骨干,都是我们精心选拔,都是在一起能共谋大事的人。如果我们2年到三年内大事谋成的话,会给我们这个团队每个人下发县级科研课题结题证,省级科研课题结题证,县里领导开会时也多次强调,这个结题证对我们每个个人以后评职晋级肯定是非常有用的。这是一项对学校,对个人双赢的活动。虽说选拔,但也不勉强,如果谁有为难情绪的话,课后找我,重新选人。这项工作我们要做真做实的,如果抱着滥竽充数、应付了事的态度趁早不做。因为你是学校的希望,因为你是学校的脊梁,所以才会是你!
三:为什么是他?
本次开题报告会,除了我们16个科研成员以外,参会的还有大主任于主任大校长崔校长,为什么要请他们来参会呢?对于科研课题我们大多数成员和我一样,如同黑夜前行的孩子。我们摸索着前行,此时我们需要校领导的精神支持,你们精神的鼓舞,是我们前行的最大动力,否则我们很难坚持到终点,很有可能在黎明到来之前中途退却了。除了精神支持以外,在后续学习过程中购买资料啦,外地参观学习啦,可能还要涉及到物力支持和财力支持。崔校长在各种会议上,多次强调提高教学质量是学校作重之重,而教学的主阵地是课堂,而我们现在研究的课题是深化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课堂高效了,教学质量自然提高了。我们这16个人边提高边带动,全校整体水平自然提升了。所以,我们这项工作是符合校长的治校方略的,是值得校领导鼎立关注的,是应该得到校领导大力支持的。所以,开题会的现场一定要出现他们二位,掌声欢迎!!
四:我们干什么?怎么干?
我们这16人组成了科研团队,那我们到底要干什么,怎么干呢?这是我们开题报告会的主要议题,也是后续工作的核心问题。通过这几天的学习和思考,我发现科研也不是遥不可及,其实它就在我们身边,看得见,摸得着,做得了。记得从去年10月份开始,我校有6名班主任,参加了县级班主任培训,这个班级宫50个学员,一共也没集中培训多少天,每次培训大多是老师讲座,会后,我们交
篇心得,后期,几名学员制作几个班级文化ppt,几名学员录制几节主题班会课。而我们在培训的最后一天,武胜男老师把我们这段期间,培训成果展示出来——进修四楼会议室从东摆到西,一摞培训心得,一摞讲座老师的发言稿,一摞班主任经验交流发言稿,一摞主题班会光盘,一摞培训相册……看了这些成果集,我们学员都有些激动,原来我们开展了这么多活动,学到了这么多东西,取得了这么好的效果!据说,我们这个成果集已经大力推广,远近很多个进修学校教科所前来参观学习了,班主任培训工作完美结题了。而对于我们每个学员来说,要完成的任务并不多,我只是交了几篇心得,作了两次发言,录了一节《保护眼睛,珍爱光明》的主题班会,这些也都收录在成果集里了。
我们这个科研团队也一样,我们每个人发一点光和热,我们也有可能聚成一团火把,我们认真的组织每项活动,像今天这样,由高级摄影师和录像师为我们留下影音和文字材料,汇编成成果集,结题时,我们再挑两个高手代表我们上两节能体现高效课堂的课,基本就成了。
那么接下来我们要做什么,会后,刘美红负责建立一个QQ群,以后通知、公告集体学习更加方便。
我们这次申报的课题是《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构建高效课堂实践研究》,怎么样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怎么构建高效课堂,我们需要向别人学习和借鉴先进经验,闭门造车是不行的,上网一查,网上全是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洋思中学“先学后教”,东庐中学“教学
合一讲学稿”,我们用两周的时间先自学这三个学校的先进经验,其中张友娟老师负责主备第一个山东杜郎口中学“三三六”上网查阅,山东杜郎口做了什么,怎么做的,有哪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制成课件,两周以后,由张有娟给我们上课,介绍“三三六”。第二个王艳主备,第三个孙英菊主备,三节课都结束以后,我们每人写一篇心得体会,我们在集中交流,交流关于这三种课改的切实感受,会后把发言稿上交,整理成册。
暑假里,每个人根据我们的所学和自己的实践确立一个子课题,我们的课题是深化课堂改革,构建高效课堂,你打算通过什么方式构建高效课堂,比如通小组合作、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案导学构建高效课堂,再比如辛世荣老师以前研究的巧妙设问,构建高效课堂-----都可以。人人发现问题,人人带着课题。等下学期开学,我们先确立每个人的子课题,和教导处讲三课合。以后我们这些人每个人讲公开课,我们其他15人都参加听课,然后结合他个人的子课题进行评价,哪些地方做得好,那些地方还需要改进,把个人讲课的教学设计,说课稿,我们这些人的讲课的相关材料汇编成册。本周一开例会的时候,校长说可能有请各科教研员对我们各科进行指导。当时我都有些激动,校长真是急我们所急,想我们所想,如果下学期,我们这15个人讲公开课的时候,能得到县里教研员或其他专业人士的指点,那真是天降甘霖,再好不过了。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们在逐步细化和完善,我们的研究方案、研究流程收集那些教后随笔教后叙案例及反思。我们该看哪些书,我们该查阅哪些资料、我们该到哪些地方走一走看一看,后续工作我也没想那么远。学校领导给与我们这些大力支持、他们会指引我们前行的。我们要么不做、做就做到最好,做就不能半途而废;这次,我们齐心协力,争取坚持到终点那时,我摆庆功宴,请大家喝酒、好四个问题回答完毕,请科研指挥长孙校长作进一步指示。
掌声欢迎
好,感谢校长,校长的话我们字字句句刻在心间了,下面有请全校总舵手崔校长为我们本次开题会结题
崔校长发言的热情真切,感人心肺,让我们倍感振奋,崔校长的一席话,给予我们信心和力量,我代表我们团体表态:我们一定会努力的!同志们,开展课题研究既是当前教育政革发展的要求,也是学校发展中必须重视的问题。希望大家认识到教育科研的重要性。把握难得的课题研究机会,认真学习,不断反思,积极探索,力争课题研究造出成果,出好成果,为哈中教育发展做出应有贡献!
开题报告会到此结束,让我们一起合影留念吧!
第四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自主高效课堂—灵璧中学“六环导学”
课改经验介绍
上传: 况秋平
更新时间:2013-6-19 16:06:08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打造自主高效课堂 ——灵璧中学“六环导学”课改经验介绍
灵璧中学
课堂是实施新课程改革的主战场,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前沿阵地。课堂教学改革是一场教育思想、教育理念、教育方式和教育行为的深刻变革,对学校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学校的发展提供了难得的机遇。自2010年秋季开学以来,我校课堂教学改革进入全面推进阶段,我们坚持以教学为中心,以课堂为依托,以教学改革为重点,主动探究,大胆实践,在改善课堂教学、改革教学方法、更新教学手段等方面均取得了一定成绩,全体教师树立了新的教育观念,营造了浓厚的课堂教学改革氛围,有力地推进了素质教育发展,确保了学校教育教学质量的稳步提高。目前,通过我校广大教师的认真研讨、深入探索和实践,我校绝大部分教师能够运用“六环导学”模式进行课堂教学,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课堂教学取得了显著效果。现就我校的具体做法及相关经验做一总结。
一、加强课改理论学习,更新教育教学观念。
正确的教育思想是课堂教学的灵魂。当前有些教师的教学与其说是方法的落后,倒不如说是教育思想的陈腐,教学观念落后。陈旧的教育思想束缚着他们的手脚,使他们摆脱不了旧的教学模式,跳不出传统教学的框框。因此,我们把组织教师学习新课程理论、转变教学理念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我们是具体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实施的:
一是培训骨干教师,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模范带头作用。我校利用暑假时间,组织各科骨干教师参加省市教科院所组织的骨干教师暑期培训,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的最新理论和先进经验,提高骨干教师的理论素养,观摩新型课堂教学模式,提高对新型课堂教学的认识。
二是以骨干教师带动其他教师积极学习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培训广大一线教师,以点带面,辐射一片,以骨干带动全体,使广大一线教师都理解最新课堂教学改革理论,充分认识到新课堂该怎么教,了解教师在新课堂中的正确定位,充分认识到自主互助型课堂的组织、管理和好处,为全面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做好充分准备。
三是通过教研组研讨等形式,鼓励广大教师积极开展关于课堂教学改革的讨论,鼓励大家各抒己见,以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培养学生自主互助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目的,鼓励大家大胆创新,创建新型课堂,进一步推动改革的深入和发展。此外,我们还要求每位教师在业余时间每学期至少阅读一本关于新课程理论的专著,阅读不少于十篇相关论文,学校提供参考书目,印发学习材料,定期组织培训、交流,并对教师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常规检查。通过理论学习,使教师转变七种观念,树立七种意识:由重传授向重发展转变,树立目标意识;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改变,树立个性教育意识;由重教师“教”向重学生“学”转变,树立主体意识;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树立训练意识;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树立反馈意识;由居高临下不和谐向平等融洽转变,树立情感意识;由教学模式化向教学个性化转变,树立特色意识。通过我们的不断学习和不断探索,我校教师的教育教学理念更新了,最新的课堂教学理论武装了我们的头脑,为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践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做好了思想准备工作。
二、开展课堂教学研究,深入领会课改精神。对先进的教育理念的透彻把握、熟练运用,还需要引领教师作深入的研讨与切磋,为此,我们重点从四个方面开展了研究:
一是革新集体备课。我们除每周在规定时间、地点集体备课一次,讨论下一阶段教学内容、进度,探讨教材教法、重点难点疑点外,同时不拘形式,不拘时间、地点,及时开展研讨活动。集体备课的重点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要落实新课程的理念,达到本学科的培养目标,对如何将“知识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统一的目标具体落实到教学环节中去,进行整体布局和设计。二要对形成新的师生关系,促使学习方式改变,使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学习,主动、积极、充分地发展,进行具体而周密的设计。三是要对教师如何改变教学方式,形成新的教学行为,充分显示自身的优势、个性和创造性,以促进自身的专业发展,进行充分的考虑和设计。二是教研组研讨。学期开始,我们就组织各个教研组长及骨干教师研究制定各学科教研计划,排定教研日程,积极做好了教研活动的准备工作。然后,按照教研日程安排,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各学科的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广大教师根据本校教育教学的具体实际,结合不同年级、不同学科、不同课型的课堂教学实际,展开了激烈的讨论,各抒己见,分别陈述了自己的改革经验和具体做法、意见,提出了许多创新性的见解,具体讨论了实施方案,实验步骤,交流了各自对课堂教学改革实验的认识和理解,为我校深入开展课堂教学改革实验做好了思想准备。
三是课堂教学观摩研讨。学校规定各教研组分别制定课堂观摩研讨计划,规定每个一线教师每学期至少上一堂高质量的公开课,教研组全体成员参加听课观摩,听课以后由教研组长组织教研组成员集体评课,为讲课教师指明优缺点,帮助改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大家交流对课堂教学的认识和见解,讨论改进教学的方法和措施,写出评课意见,做好评课记录。通过这种讲课、听课、评课的教学研讨办法,我校广大教师都得到了展示自己教育教学风采的机会,得到了相互学习、相互交流的平台,在观摩中思考,在交流中提高,在学习中创新,在实践中发展,大大促进了课堂教学改革的深入实施和不断提高。四是反思课堂教学。我校规定教师每上完一堂课都要写出这堂课的教学反思,就像每节课都要备课一样,把反思写进备课本,以教后记的形式反思这堂课的成功点和存在的不知及补救措施,以更好的上好下一堂课。教科处组织人员不定时抽查和定时检查教师的备课和教学反思,了解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指导课堂教学改革的方法和掌握课堂教学的发展方向,以保障课堂教学效益的稳步提高。通过这种反思教学,教师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被及时发现并及时纠正,„„反思,就是一种再认识,是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重新思考和再次消化,在这一过程中,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都得到了深刻反省,势必会促进新的提高。
通过这四个方面的深入研究,思考,探索,目前我校教师在教育教学理念上发生了根本变化:
1、建立了新型的师生关系。新课程倡导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对我们教师的职能和作用提出了强烈的变革要求,即要求传统的居高临下的教师地位在课堂教学中将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教师站在学生中间,与学生平等对话与交流;过去由教师控制的教学活动的那种沉闷和严肃要被打破,取而代之的是师生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真诚和激情。因而,教师的职能不再仅仅是传递、训导、教育,而要更多地去激励、帮助、参谋;师生之间的关系不再是以知识传递为纽带,而是以情感交流为纽带;教师的作用不再是去填满仓库,而是要点燃火炬。教师必须更新观念,转变自己的角色行为,从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教师必须把学生视为“发展的人”、“有个性的人”、“有独立意义的人”。在师生交往过程中,我校教师能够做到:理解学生。走进学生的心海,洞悉学生的喜怒哀乐,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适应学生活跃的思维和变化的情绪,站在学生的角度看待学生的需求和期待。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出现困难时及时送上精神和物质的援助。尊重学生。尊重学生的人格尊严,对学生满腔热忱地给予鼓励和肯定,对学生充满信心,让学生拥有学习的主动权,给他们自主选择学习内容、学习方法、自我安排学习时机的机会。宽容学生。善于倾听学生的不同意见,课堂上允许学生出错并鼓励、帮助学生改正错误。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不歧视、不厌弃,诲人不倦、耐心帮助、期待进步。
2、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我校教师在课堂上能够努力为每一个学生主动参与提供广泛的可能性,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关注每位学生的学习过程,让学生有体验的机会;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实际和教学内容的要求;为学生留有思考时间、活动的空间,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3、把时间还给学生
在课堂上,时间是最重要的学习资源。作为一名教师对时间如何分配,直接反映这个老师的教学观。探究的问题性、实践性、参与性和开放性决定了探究学生必须有充分的自由学习时间,否则就是一句空话。我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做到了少讲、精讲,尽量不浪费时间,把大部分时间让给学生。教师通过等待,充分体会学生的学习状态,让能够专注于问题的思考与活动的操作,陶醉于自己的思维活动中。
三、构建有效教学模式,全力打造高效课堂。我们通过对教学理论的学习、领会和借鉴他校先进教改经验,再结合我校具体实际,通过骨干教师的反复讨论、调研,最终我们提出了“六环导学”课堂学改革模式,即预习指导、巧设引题、指导自学、合作探究、成果交流和巩固提升六个教学环节。
1、预习指导
预习有利于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能力,有利于提高课堂的效率。同学科教师课前研究设计《学案》,学案的内容包括两个方面:一是预习诊断,主要有预习重难点、预习指导和自我诊断三部分,学生根据预习指导,自学课本内容,并完成自我诊断内容。此环节一般为基础知识,多由学生自学独立完成,对疑难问题,小组内也可共同解决。二是导学提示,是为达到学习目标而设置的有一定难度和深度的内容,一般是小组合作探究和展示交流的重点知识。学生通过预习为课堂导学做好充分准备。
“诊断” 一词有两层含义:一是学生预习效果的自我诊断;二是教师导学前的学情诊断。通过两方面的诊断为下一步进行课堂导学打好基础。在《学案》设计上,规定语文、数学、英语必须编制《学案》,其它学科不做具体要求。《学案》的设计与运用,使预习指导具体化,预习方法科学化,预习任务明确化,使预习在真正意义上得到落实,并提高了预习效果。预习的形式并不固定,可上正式的预习课,可在课下学生自由预习,也可作为上课中的一个环节;可按课时、课文预习,可按单元、章节预习,具体如何选择视学科及授课内容来定。
2、巧设引题
在一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导入是师生进行教学活动的开始,它直接影响到课堂教学效果。导入引题一定要有较强的目的性,让学生明确将要学习什么,怎么学,为什么学;它要有较好的相关性,善于以旧拓新,温故而知新;它要具有趣味性和启发性,能引人注目,颇有风趣,形成悬念,引人入胜,发人深思,创设情境,但要根据教学内容实际需要去选择恰当的方式、方法,不一定有华丽的词藻。此环节一般控制在三分钟以内。
3、指导自学
此环节中分为两种情况:一是在单独设置了预习课的前提下,此环节任务是指导学生继续完成预习课中的遗留问题,或巩固交流预习成果,为进一步的合作探究做好知识储备。二是不单独设置预习课的情况下,预习与导学同一课时完成,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结合《学案》进行自学,教师适时指导学生自学的方法、思路和技巧。“让学生学会学习比传授知识更加重要”,从教学目的上看,此环节的设置就是要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让学生在自学实践中猎取、掌握知识,理解、运用知识。预习指导语的设计要简洁明了,既要明确自学目标与任务、又要指导学生自学的思路和方法。如:用多长时间,学习哪一部分内容,用什么学习方法,完成什么学习任务等。此环节一般控制在十分钟左右。
4、合作探究
指导自学环节中学生的基础知识学习,为进一步学习理解重难点知识做好了准备。在此环节中,主要针对《学案》中的导学提示部分进行学习和组内交流、探究,有时采用分组分任务形式,有时采用分组不分任务的形式。教师在此环节中,一要巡查,最大限度掌握学生学习、探究的情况,二要在重难点突破上进行方法指导,帮助学生形成最终探究成果,为成果交流做好准备。同时,教师在此环节中要做好第二次备课,根据巡查情况对成果交流环节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做好充分的估计和预设。此环节主要以小组合作的形式来进行。
小组的组建是小组合作学习赖以展开的前提。我们借鉴杜郎口中学“同组异质、异组同质”的原则组建小组。所谓“同组异质”,是根据学生性别、成绩、特长、个性特点等多方面的差异,建立由不同层次学生组成的学习小组,组内成员之间具有差异性和互补性,便于展开“兵教兵”。“异组同质”是指各学习小组的总体结构和水平要基本一致,从而保证各小组之间的公平竞争与评价。我们称这样的小组为“自主管理与学习小组”,从班级管理到课堂学习都有一个相对固定的小组。不但便于学生的自我管理与合作学习,而且还便于教师的分层教学、课堂组织和班级管理。小组合作学习,强化了团队合作意识和集体主义观念,学生面对的不再只是教师,而更多的是面对同伴,为学生创设了一个平等、和谐的课堂氛围。变传统的师生单边活动为师与生、生与生的多边活动。此环节一般为十分钟左右。
5、成果交流
在合作探究环节中组内合作探究的基础上,本环节主要是学生和学生之间、小组和小组之间进行学习探究成果的展示交流。学生或小组可以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展示学习、探究的过程和收获。展示过程中要求每个学生要注意倾听其他同学的不同观点,并积极进行质疑、补充、纠正和评价,实现学习成果的交流和共享。学生在展示、互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学习和借鉴,对知识加深理解和掌握,并通过说、写、讲、读、对话、表演等形式,使知识转化为技能。
教师在此环节中,要通过点拨、追问、启发、质疑、评价、补充、强调、归纳等形式在重难点的突破上,在学生产生困惑时,发生观点碰撞争议时„„发挥“点睛”的作用;要正确对待和处理课堂中的“生成”,这就需要教师不但要对教材分析透彻,还要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水平和课堂驾驭能力。此环节一般为十五分钟左右。
6、巩固提升
从指导自学环节的学生个体与文本的互动,到合作探究环节的组内交流学习,再到成果交流环节的组际全面的交流互动;从指导自学环节的基础知识的学习,到合作探究环节的重难点知识的突破,再到成果交流环节的交流与互动过程中更深层次的理解。学生对学习内容由浅入深地进行了学习和掌握,基本能达成学习目标,但需要一个系统地巩固和强化,需要一个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提升,需要一个由具体到一般的规律性的归纳,需要一个由文本到情感的升华,从而更好地完成学习目标。在此环节进行之前,教师应根据前面的几个环节中学生学习的具体情况,对本节课的学习目标达成度有一个总体把握。然后结合预设的内容有针对性的进行本环节教学。如:可进行以下操作: ——回顾整理、总结反思。引导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和活动情况以灵活多样的方式对所学知识进行全面的回顾、归纳、总结、整理和反思,从而达到知识系统化的目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强化了学习目标与重难点。
——练习巩固、拓展应用。设计一定数量的习题,对所学内容进行及时巩固,习题的设计要注意基础性、针对性、层次性等,练习过程中教师要再次的对难点和易错点进行强化。也可适当设计相关的拓展内容让学生独立探究,解决实际问题,进行拓展应用,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学习能力。
——根据文本内容与思想教育的整合点,恰当设计拓展内容,将知识与生活、与社会、与情感相联系起来,使源于生活的文本再次回归到生活之中,促成学生的知识提升与情感升华。此环节一般为十分钟左右。
“六环导学”教学方法,六个环节环环相扣,紧紧围绕三维目标完成教学任务。但同时我们认为,一堂课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通过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掌握学习内容,完成学习目标。至于过程是五个环节还是四个环节或其它并不重要,任何一种教学模式用好的关键在于:透彻的理解它的理念,熟悉每个环节所隐含的教育规律和理论,灵活的运用教育规律和方法,切实的根据学科及教学内容优化课堂设计。所以不见得每个学科,每一节课都是标准的五个环节。比如以前三个环节为主,可调整为一节预习课;以后三个环节为主,可调整为一节展示课。六大环节大流程贯穿在一起,从课前、课上到课后,构成了我校自主学习模式的主体。当然,课堂导学是其中最重要的一个流程,是我们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所在,所以应该成为我们研究实践的主要对象。
四、课堂教学改革带来的新变化
通过扎扎实实的课堂教学改革,我校教育教学发生了深刻变化:
1、教师的思想认识发生了很大变化。课堂教学改革之初,很多教师存在着怀疑、观望、排斥的态度,一是对原来的教学方法深信不疑,不相信新的教法能取得好的收效;二是担心课堂教学改革耽误时间、影响学生成绩。学校一方面实行了强力推进的政策,要求大家要认识到开展课堂教学改革的必要性,每个教师在上课时必须使用高效课堂的模式,逼大家上路。另一方面学校大胆开辟“试验田”,让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充当引路人、开路先锋,积极尝试、大胆试验。事实胜于雄辩,他们的做法让其他老师们看到了高效课堂改革的效果,课堂改革获得了全校师生的一致认同并得以大力推进。
2、教师的角色发生了变化。传统的课堂,教师是绝对的权威,教师围绕教材转,学生围绕教师转。在现在的高效课堂,教师不再是绝对的主宰者,而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合作者和引导者,成了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和帮助者。学生站在同一个高度和老师展开对话、合作和交流,真正形成了平等、民主的师生关系,师生之间变得更加和谐了。
3.教师教学方式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是课改以来课堂教学发生的较为显着的变化,大多数教师在课上讲得少了,站在前面的时间少了。教师力图想办法、创机会让学生自主学,多给学生活动、交流、合作、探究的空间和时间。如对教学方式的操作,教师不是简单地模仿,而是积极地探索,以实现新的学习方式应有的价值;小组合作学习,从分组、到分工、到合作、到评价,都形成了一定的操作规范,优生、弱生互助,学习效率较高。再如,重视学习习惯的培养,在一些课堂上,我们看到了学生的学习习惯培养已经达到了较高的层次。这些都说明我们教师的教学方式已有了较大的改进。如田鸿老师的田字格课堂教学实验正在如火如荼的在外语组实验。
4、学生的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性变化。学生由原来被动的接受性学习变成了在老师指导下的提前预习,与老师、同学之间的合作学习,主动的、探究性的学习。学生真正成为了学习的主人,积极性、主动性大大增加,学习兴趣空前浓厚,变要我说为我要说,要我学为我要学。可以说,课堂教学改革激活了一池春水,使课堂充满了生命力,体现出勃勃生机。如赵宇老师的自学、互研、导拨在化学组实验初见成效。
5、师生关系发生了变化。教学方式的转变要求教师得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交流、对话、探究,尊重学生的个性选择,这样的双向互动客观上必然引起师关系的变化。新课改的课堂上,你经常会看到教师与学生同乐,一种积极探索、和谐融洽、平等互尊的师生关系正在逐渐建立起来。6.学校教研氛围发生了变化。以往学校开展研究工作时,教师参与的积极性不高,参与面不广,而通过课堂教学改革,学校教师参与和程度有了较大的改观。教师不但通过集体备课、“说、上、评”等活动,深入参与了教研活动;通过参与课题研究,让更多的老师在不同领域、不同学科方面有不定期的发展;老师还通过参加各种教学评比活动,使自己在科研方面有更大的提高。如姜维聪老师的“文言文教学的有效性研究”实验课题顺利结题,并获得市教研成果三等奖。
7、课堂教学改革效果明显。一方面学生的素质得以提高。不会说、不敢说,不会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是我校学生的一个通病。课堂教学改革对症下药,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通过合作分析和解决问题,通过展示交流分享学习成果形成共识,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思考、学会表达、学会实践,基本素质在学习中得到了提高。另一方面,老师们参与课堂教学改革,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老师的工作热情,高效率真正体现在了教学成绩的提高上。凡是在课堂教学改革中积极参与的教师,在学校组织的测验中成绩都比较优秀,课堂教学改革取得了丰硕成果。
第五篇:深化课堂教学改革
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草河中学地处城乡结合部,近临多所城镇中学,多年以来我们始终面临师资严重流失,学苗严重流失,学额不足,升学率不高的困境。但我们并不气馁,强调客观不是我们的性格,有所作为才是我们的追求。在认真研究校情、师情和学情的基础上,我们大胆进行课堂教学改革,树立决战课堂的意识,积极开展有效课堂的学习和研究,探索、实践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在2009年的中考,我校共有111名学生参加中考,有75人达到普通高中录取分数线,其中考入重点高中23人,普通高中52人。创下了我校中考参考人数最多,普高上线最多,重点高中录取最多的喜人成绩,教学成绩取得了大面积的丰收,收到良好的社会反响。
成绩的取得源于教育局的正确领导和进修学校各教研员的悉心指导,源于我们对课堂教学改革的不断探索、实践和创新。下面介绍一下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粗浅的做法,希望各位领导批评指正。
一、加强课堂教学改革,完善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
多年以来,我们一直深入学习和研究外校先进教学模式,远学洋思中学的“先学后教,当堂训练”教学模式,近学凤城六中“分组联动、和谐高效”的教学模式,并根据本校实际形成了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即“目标导学、自主探学、合作助学、当堂测学”为主要内容的“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制定“四学”课堂教学模式的一般操作流程,研究、细化、落实课堂教学模式各个环节的实施步骤、操作流程、注意事项,使课堂教学模式具有可操作性。探索出有利于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不同学科的课堂教学模式群,并在学校教学模式的框架内,积极探索不同学科、不同教学内容的教学模式群,使课堂教学更具有实效性。课堂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中有效地运用和实施,促进了教师整体教学水平的提高,从根本上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突出了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作用,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了学生的学习能力,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为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提供了保证。
二、深化课堂教学改革,扎扎实实做好“三清”工作。
为增强教学的实效性,我们删除无效教学环节,做好“堂堂清”,为开展“日日清”、“周周清”奠定基础。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注意一切从实际出发,低起点,稳步走,严要求。对课堂提问、讨论、练习等一系列环节进行了集中整合,严格控制讲授时间,把课堂时间和主动权还给学生。提倡以学定教,以学定讲,落实好“三讲、三不讲”,“三讲”即讲学生易混、易错、易漏的内容;讲结构性、规律性内容;讲延伸性、创新性内容。“三不讲”即学生已学会的不讲,学生自学能会的不讲,讲了学生也不会的不讲。重难点处理精当,努力增强讲授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努力减少不着边际的指导和毫无意义的问答。教师提问要有价值,具有启发性、思考性,给学生留有思维的空间;指导学生自学要有明确具体的教学要求,学生自学时要进行针对性的辅导,自学后
要进行及时反馈矫正。
优化教学过程,让课堂每一分钟都发挥最大效益。我们要求每学科、每课型、每节课都要有专门的反馈矫正环节,做到“三要、三不要”,“三要”即要及时反馈,要堂堂矫正,要节节落实。“三不要”即不要无效环节,不要搞形式,不要齐步走。反馈矫正的方式多种多样。有课堂专门练习,有学生自测、小组互测、教师抽测、当堂测试等。课堂检查侧重于是否夯实基础,是否掌握重点知识,能否运用,跟踪补救。示标、达标、验标、补标,做到目标实在,方法实用,确有实效,力求做到“堂堂清”。对于当堂测试没有过关的同学,利用辅导时间通过学生自测、小组督导检测、教师抽测的形式达到“日日清”,从而为“周周清”的顺
利进行提供保证。
“三测”(堂堂测、日日测、周周测)的目的在于达到“三清”,在于提高教学效益,特别是帮助学习困难的学生克服累积性误差,是大面积提高教育教
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三、全面而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实效
性。
根据我校实际情况,我们倡导和全面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我们认为:合作学习是教学提高效率的最大动力,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最好办法。因此课堂教学中我们强调给学生一定时间接受学习,给学生必要的时间自主学习,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合作学习。为此我们做了以下几项工作:
1、将小组合作学习与“堂堂测、日日测、周周测”有效结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对于学生自学未能解决的问题、课堂训练未能解答的问题,我们主要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力求“堂堂清”;对“当堂测”和“周周测”未能过关的同学,我们也主要采取小组帮教和督导的方式进行,将小组合作学习由课堂延伸到课后,使知识及时消化,问题及时解决,教学目标及时
落实,保证了课堂教学效果。
2、将小组合作学习与错题本的有效结合。
科目不同,学生的学习基础、理解能力和学习能力不同,课堂上掌握知识的情况也不同。有些学生能够当堂课清理知识,还有些学生不能当堂课将所学知识掌握。针对这一实际情况,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利用错题本的作用,随时将课堂上没有掌握的知识整理到错题本上。这样以来,在自习课或课后的小组合作学习过程中,学生的学习重点明确,小组长的检查有的放矢,节约了学习精力和时间,保证了学习效果。
3、将小组合作学习与班级量化管理的有效结合。
教育是一个教学和管理的过程。俗话说:三分教、七分管。教师教会学生学习方法的同时,更要对学生进行有效管理。因此,我们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建立班级卫生小组、纪律小组,“三组合一”的班级管理体制,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的同时,把班级量化管理中的个人量化与小组量化充分结合,不仅提高了学生个体的积极性,也极大提高了小组与小组之间的竞争。这样以来,班级的管理更加细致,学生的竞争目标更加明确,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集体观念和团队意识,使学习好的同学有了责任感,使学习差的同学有了集体感。
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与以上三方面措施的有效结合,不仅减轻了学生和任课教师的学习负担,更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率,提高了教学质量。
四、优化复习策略,提升综合能力
为了提高复习效率,我们要求教师要上好两种课,即复习课和讲评课。复习课要求教师遵循“以练带讲,讲练结合,精讲精练、精讲巧练”的原则,合理安排学生的“学、教、练、测”的时间结构,采取“分段学、分段练、分段教,集中测评”多循环的课堂教学模式,注重反馈矫正,矫正反馈,有针对性的训练,有重点的强化训练。
讲评课要求按“三评一强化”即学生自评、小组互评、教师重点讲评、重点问题强化训练的模式进行,讲评课中力争让学生真正掌握在测试中发现的一些重点、难点问题。严禁就题讲题、题题对答案流水账式的讲评课出现,要突出重点、难点,严禁只练不评现象发生。教师的讲评要做到:讲试卷反映出来的知识缺陷;讲学生解题时的思维障碍点;讲解题规范;讲练习或考试出现的新问题(新思路、巧方法);讲对学科知识与方法的认知误区;讲练习中得出的规律与方法等。
五、面向全体,齐头并进。
为做好大面积提高和重点培养工作,我校提出“保尖、推腰、转差”的工作目标,即保住尖子生,推动中等生,转化学困生。对于尖子生,实行主管领导、班主任、学科教师定期谈话制度,建立尖子生成绩档案,对每次成绩进行跟踪分析、对比分析,共同分析考试得失,进行学法指导,解决应试心理问题,制定下次月考目标。通过“一对一”辅导,不仅使尖子生更“尖”了,而且增强了师生之间的交流与沟通,随时了解尖子生的知识水平与所思所想,更好地实施课堂教学。中等生是我校升学的主要力量,他们有很大的潜力可挖。为此,复习时我们的目标是“巩固基础题,瞄准中等题”,一方面让差生在完成容易题目的基础上,能够有勇气尝试中等难度的题目;另一方面要求中等生能够较快地准确完成容易题和中等题,从而保证总平均分能够达到一定的水平。对于学困生,我校本着“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的理念,制定了《草河中学学困生转化措施》,建立学困生档案和学困生转化记录,每位科任教师负责帮教1-2个学困生,在学习上帮助、生活上关心,思想上引导,树立他们学习信心,帮助他们分解学习目标,点燃他们求学的欲望,通过建立优秀生与学困生互帮小组,同心协力、共同进步、牵手
成功。
成在坚持,难在坚持,贵在坚持。在今后的课堂教学中,我们将坚持不断完善和创新“四学”课堂教学模式,坚持扎扎实实做好“三测”(堂堂测、天天测、周周测)和“三清”(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工作,坚持全面有效地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提高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坚持不断深化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
高教学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