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安庆市餐饮具集中消毒调研报告
安庆市餐饮具集中消毒现状调查及对策
安庆市卫生监督局 王进凯
摘要:安庆市卫生监督局2012年6至8月对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21家基本状况进行了调查。根据卫生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安徽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本卫生要求》的相关规定,对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选址布局、工艺流程、基本设备、操作区卫生、仓储与运输卫生、卫生质量管理、生产记录、从业人员、包装及标签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进行了调查,了解了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本现状,为下一步卫生部门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为政府部门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提供管理和政策依据,为群众创造一个安全的就餐环境,发挥积极作用。
关健词: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 基本状况 对策
正文:
为了了解安庆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现状和集中消毒餐具的卫生状况。安庆市卫生监督局根据国家有关卫生规范、卫生标准和检验方法,对安庆市各县区管辖范围内所有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了现场调查及现场采样送检,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了对策,为下一步卫生部门加强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为政府部门出台一些配套的政策措施,提供管理和政策依据。
一、一、检查情况:
本次共调研、检查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共21家,本次调研检查内容包括选址布局、工艺流程、基本设备、操作区卫生、仓储与运输卫生、卫生质量管理、生产记录、从业人员、包装及标签等内容是否符合有关规定要求。
从本次调研、监督检查情况来看,我市部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本达到规范要求,并使用餐饮具冲淋、消毒与烘干一体化的机械设备,部分企业增设了超声波洗碗机和空调,从业人员的卫生意识有所提高,基本上能够按照餐饮具集中消毒程序对餐饮具进行清洗消毒操作。
二、存在问题:
1、个别单位厂房面积达不到200平方米以上;
2、个别单位选址不符合要求,选址在居民楼内;
3、部分单位设计布局上存在不足,粗洗、清洗消毒、包装等分区不清;有的单位无专用包装间,无防蚊、防蝇、防老鼠等设施,无洗手消毒设施;有的单位包装间面积少于30平方米;
4、有的单位无餐饮具冲淋、消毒与烘干一体化的机械设备;
5、少数单位对用于餐饮具的消毒产品未索取相关卫生许可证件;
6.部分单位的卫生管理组织和制度不健全,少数从业人员未取得健康体检培训合格证上岗,有的工作人员不穿戴工作衣帽上岗。
针对以上存在问题的单位,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下达了《卫生监督意见书》,责令其限期整改。
三、餐饮具抽检情况: 本次检查监测餐具由市各级卫生监督机构现场采样,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根据国家《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 14934-94)对21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封装待出厂的消毒餐具进行大肠菌群、洗消剂游离性余氯及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的检测。大肠菌群抽检结果:21家共抽检237份样品,合格228份,不合格9份,合格率96.2%;洗消剂游离性余氯抽检结果:共抽检48份样品,合格48份,合格率100%;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抽检结果:共抽检30份样品,合格25份,合格率83.33%(安庆市各级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洗消剂游离性余氯及烷基(苯)磺酸钠残留量检验项目均未通过计量认证);卫生监督机构对大肠菌群抽检不合格的4家单位将按照《消毒管理办法》的有关规定给予行政处罚。
四、结果公示情况:我局将按照要求对本辖区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监督检查结果在市卫生网站上进行公布,并将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检查情况通报当地工商部门和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1、为了保证广大消费者放心的使用集中消毒餐具,我局将按照卫生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试行)》、《消毒管理办法》《消毒服务机构卫生规范》及《安徽省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基本卫生要求》的有关规定,进一步严格监管使集中式餐具消毒单位符合卫生要求。做好监督检查和技术指导工作,每年至少对集中式消毒单位进行监督检查二次,并向社会公布检查结果。对不合格的单位将依法给予处罚。
2、餐具消毒单位要增强法律意识和社会责任感,要采用先进的技术设备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要完善管理制度、检验检测制度和管理手段,加大对员工的卫生知识培训,并建立检验室等。
3、出厂产品要有专职人员进行质检,产品包装上必须注明生产日期和保质期;过期产品立即收回。
4.各级卫生行政部门与工商行政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要密切配合,逐步建立协调机制,相互通报信息,形成监管合力,共同做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监管工作。
六、对于餐饮具集中消毒管理工作的思考:
(一)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1.无餐饮具消毒单位许可准入门槛。
2004年5月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取消了公共餐饮具消毒单位的许可准入。我市在专项整治中发现一餐饮具消毒单位建于居民楼内,场所使用面积小于200平方米,生产流程不符合要求的问题,而工商行政部门发放有“营业执照”。此问题就是因为没有卫生许可门槛,工商对其又无要求规定造成的。近年来,由于社会餐饮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餐饮业急速扩张, 加之缺乏对中小型餐饮经营单位有效的监管,而消毒餐饮具的需求急剧增加,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取得生产资格只需要办理营业执照即可。各式各样的集中式餐饮具消毒进入此行业。很多企业不管从选址、工艺流程、工作环境、设施设备、包装材料、消毒质量、从业人员体检和培训、生产用水等方面, 由于没有监管部门事前把关难以达到相应的卫生要求。
2.缺少处罚的依据。
在专项整治过程中,我们发现企业建于居民楼内,生产场所面积不足200平方米,生产车间更衣室内洗手、消毒池未正常使用,从业人员未穿戴工作衣、帽、手套上岗作业等行为,依据《消毒管理办法》、《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均无相应处罚条款和强制措施。《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第二条规定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负责对地方各级工商行政部门通报的获得工商营业执照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实施日常卫生监督管理,行使下列监督管理职权: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对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餐饮具进行卫生监督抽检;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以上三项卫生监督职权实际在工作中的应用情况是:第一,进行现场监督检查发现问题后只能责令立即或限期整改,如果生产单位不改或整改不彻底,卫生监督机构也没有其它办法或强制手段;第二,“依法查处不符合卫生标准和规范的行为”。依据《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第六条“对餐饮具检测不合格的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县级以上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应当依据《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的规定进行处罚,并通报当地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而《消毒管理办法》第四十八条 第一款:消毒服务机构违反本办法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由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责令其限期改正,可以处5000元以下的罚款;造成感染性疾病发生的,可以处5000元以上20000元以下的罚款:第(一)项消毒后的物品未达到卫生标准和要求的;第(二)项未取得卫生许可证从事消毒服务业务的。该条款第(一)项很好操作,只要生产的产品经抽检不合格即可罚款5000元以下;而第(二)项2004年5月实施的《行政许可法》,取消了公共餐饮具消毒单位的许可准入。“门槛没了”,一批没资质的企业进入市场,事后监管,加之没有处罚依据很难起效。
3.标注保质期时限无明确规定。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中的附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现场监督检查表”中的“包装要求”规定:“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其中“餐饮具独立包装上应当标注保质期限”,我们认为这条规定很好,但是“保质期限”是多长时间?3天、5天还是7天?查不到依据和规定,致使生产单位询问到卫生监督员时无法正确回答。
(二)工作建议
1.修订和完善现行的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法规。
现行的餐饮具卫生监督管理法规已不适应工作需要,有待修订和完善,应增加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准入门槛,完善具体处罚条款,规定消毒餐饮具包装标注的具体内容,以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和流行,保护公众身体健康。
2.增加卫生许可设臵,提高准入门槛。
要把好食品安全关,就确有必要增设卫生条件的准入门槛。对从事集中式餐饮具消毒的企业,应具备《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的卫生条件要求,具备一定条件的人员,才能从事此行业。务必从源头抓起,卫生监督工作方可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3.建立监管信息公示制度,促进企业优胜劣汰。
消费者的信息劣势,是我国目前消费者权益受到损害的最主要因素,也是消费者利益最大化的最主要障碍。而餐饮卫生状况与消费者信息失灵是绝对相关的。消费者的充分信息,不仅保障其自身利益,还可能迫使经营者放弃假冒伪劣商品的销售。为此,相关监管部门,应加大对餐饮具消毒企业的监督检查力度,对餐饮具消毒效果进行定期抽检,利用各种媒体,将抽检结果及时向社会公示。通过公示,促进企业的优胜劣汰。
4.执法部门加强合作,加大综合执法力度。
卫生部门、工商管理、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在分段监管的基础上, 应加强合作,形成综合执法队伍,提高执法能力,防止在此行业产生执法漏洞和缝隙,消除不法经营者的可乘之机。
5.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加强行业自身管理。
在卫生监督人员编制、经费相对不足,卫生资源相对有限的情况下,实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对合理配臵卫生监督资源和强化企业自律意识,防止食源性疾病传播,保障消费者健康起了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根据《食品安全法》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卫生监督规范》, 探索对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进行卫生监督量化分级管理。强化经营者是集中式餐饮具消毒第一责任人的意识,以鼓励企业诚信自律,从而提高集中式餐饮具消毒企业的整体水平。
二0一三年四月二十三日
第二篇: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生产经营活动
为进一步规范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经营活动,切实加强餐饮具卫生安全的监督管理工作,保障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及餐饮消费安全,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大队会同市工商行政管理等相关部门,联合对我市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进行专项整治工作,在整治过程中主要对相关证件和从业人员健康证持有情况、消毒设备和消毒剂是否符合相关标准情况、产品标签标识情况、工艺流程和操作间环境卫生是否符合要求、储存及运输情况等,特别对相关证件、工艺流程和操作间环境卫生情况进行了重点检查。期间共检查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20余家,对选址不合格、卫生状况差等7家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进行了集中整治,其中3家内外环境卫生较差境,影响恶劣的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被依法取缔,另4家针对检查出的问题责令限期改正并做出了相应处罚。
在这次集中整治活动中,有效的规范了我市的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市场。其中“家乐福”等13家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企业符合卫生标准,请广大市民选择正规餐饮具消毒企业生产的合格消毒餐饮具。
如何鉴别合格餐饮具:
一看:看外包装是否印有明确的生产厂家信息,如厂名、厂址、电话及产品的出厂日期和保质期等,正规企业会在包装上印上自己的品牌,塑料薄膜包装袋上还会有食品标识;
合格消毒餐具应有较好的光泽,颜色鲜亮,表面干净,无食物残渣、霉点等。
二闻:打开消毒餐具包装后,餐具不应散发出刺鼻、发霉等异味。
三摸:合格的消毒餐具摸起来应该是涩的感觉,如果有滑腻感,说明油渍、洗涤剂未清洗干净;消毒餐具是经过高温消毒烘干的,不会有水分,所以餐具应该是干爽的,包装膜里更不应该有水渍。
欢迎全市人民监督、举报不合格餐饮具集中消毒生产单位。
青州市卫生局卫生监督大队
二O一二年六月六日
第三篇:餐饮具集中消毒八项卫生管理制度
选址布局审查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行政部门现场审核,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二、生产车间不得建于居民楼内。
三、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车间外设置水冲式厕所。
四、车间周边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五、生产车间(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六、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进行设置。
七、更衣室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
八、包装车间应当密闭,瓷砖到顶,安装充足的空气消毒设施。
生产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使用市政公共管网供水时,每年应将本企业用水向有检验资质的机构送检不少于两次,并及时将水质检验报告报送管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二、使用自建设施供水时,应执行下列卫生管理制度:
(一)搞好水源卫生防护,井周30米内不得有猪圈、坑式厕所等污染源。
(二)井周2米,深1米内应用三合土夯实,水泥硬化地面;砌10厘米高的井沿,防渗漏;井口加盖落锁井房安防盗门。
(三)坚持水质常年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四)每年对水质检验不少于两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内进行,将检验报告及时报送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
(五)供管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餐具收集与配送登记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建立餐具收集、配送台账,内容包括进、出厂餐饮具的种类和数量,配送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告知餐饮单位集中消毒餐具使用后应摆放至指定区域,同时指定专人及时回收。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回收餐具后,应当及时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保证卫生安全。
四、消毒后的餐饮具应使用密闭式车辆配送,盛装餐具的容器、工具要及时清洗消毒,应当附送产品检验报告。
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做好各功能车间和车间外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二、各功能车间必须明确一名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部门环境保洁管理工作,并对本部门环境保洁工作落实到班组(岗位),形成企业、部门、班组(岗位)三级保洁网络。
三、生产期间要及时清理地面污物和积水,保持明沟地漏畅通。同时要保持室内墙壁清洁、门窗玻璃齐全、物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有序。
四、厕所为水冲式,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无积便、无异味。
五、生产车间外30米内无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等污染源,及时消灭四害,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六、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负责人应该对企业内部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组织检查和考核。
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培训制度
一、健康管理
(一)从事直接接触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
(三)在岗期间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卫生培训
(一)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做到应知应会。
(二)招收新工人或员工更换工作岗位时,在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三、个人卫生
从业人员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上班时必须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包装车间的从业人员还要佩戴口罩,上班时不得佩戴饰物。
消毒剂、洗涤剂、采购、索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在采购消毒剂、洗涤剂时应到正规企业购买,不得采购上门推销的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产品。
二、在采购消毒剂时应按照要求索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产品检验合格证明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及购物发票,所有复印件应加盖供货单位公章,以备查验。
三、使用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2)和《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等有关标准。
四、消毒剂、洗涤剂应有专门的仓库存放,并派专人看管。
五、建立消毒剂、洗涤剂进出库记录,做到先进先用;定期查验库房,发现有明显质量缺陷或过期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
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一、成立检查小组
(一)建立卫生检查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长应由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应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应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二)每周对生产岗位卫生管理、卫生保洁情况、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
(三)保留原始的检查记录,建立健全检查档案。
二、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发现卫生安全隐患和产品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的人员实行奖励。
(二)出厂的产品有质量问题的,相关车间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其他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产品检验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建立自检实验室,负责检验工作的人员必须经过专业技术培训,并取得相应的资质证书。
二、对消毒后的餐饮具实施逐批检验,每批次检验后要出具检验报告,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经检验发现产品异常时,本批次产品不得出厂,对已出厂的餐饮具应当立即召回,并将检验结果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餐饮单位如发现使用的集中消毒餐具未消毒或清洗消毒不彻底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无条件召回。
第四篇:餐饮具集中消毒十项卫生管理制度
餐饮具集中消毒十项卫生管理制度
1、选址布局审查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的选址和布局应事先经卫生部门现场审核,不相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不得对周围人群、环境产生危害。
二、选址不得建于居民楼内。
三、远离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非水冲式厕所等污染源30米以上,车间外设置水冲式厕所。
四、车间周边无积水、无杂草、无露天堆放垃圾、无蚊蝇孳生地。
五、生产车间(包括清洗、消毒、包装)总面积不小于200平方米。
六、生产工艺流程按照回收、去残渣、浸泡、机洗、消毒、包装、储存进行设置。
七、更衣室有流动水洗手和消毒设施。
八、包装车间应当密闭,瓷砖到顶,安装充足的空气消毒设施。
2、生产用水卫生管理制度
一、使用市政公共管网供水时,每年应将本企业用水向有检验资质的机构送检不少于两次,并及时将水质检验报告报送管辖区的卫生行政部门。
二、使用自建设施供水时,应执行下列卫生管理制度:
(一)搞好水源卫生防护,井周30米内不得有猪圈、坑式厕所等污染源。
(二)井周2米,深1米内应用三合土夯实,水泥硬化地面;砌10厘米高的井沿,防渗漏;井口加盖落锁井房安防盗门。
(三)坚持水质常年消毒并有消毒记录。
(四)每年对水质检验不少于两次,分别在枯水期和丰水期内进行,将检验报告及时报送辖区内的卫生行政部门。
(五)供管水人员持有效健康证上岗。
3、餐具收集与配送登记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建立餐具收集、配送台账,内容包括进、出厂餐饮具的种类和数量,配送单位名称、地址、联系人、联系电话等。
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告知餐饮单位集中消毒餐具使用后应摆放至指定区域,同时指定专人及时回收。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回收餐具后,应当及时对车辆进行清洗消毒,保证卫生安全。
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配送吸毒后的餐饮具时,应当附送产品检验报告。
4、信息报告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在获得工商营业执照或获得年审后一周内向所在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二、在企业发生项目变更时要及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
三、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实现月报制度,每月10日前将上月产品检验情况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四、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发现产品异常时应将产品检验结果向辖区内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五、供货的餐饮单位发生食物中毒时,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向辖区卫生行政部门报告。
5、环境卫生保洁管理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做好各功能车间和车间外环境卫生保洁工作。
二、各功能车间必须明确一名企业主要领导分管部门环境保洁管理工作,并对本部门环境保洁工作落实到班组(岗位),形成企业、部门、班组(岗位)三级保洁网络。
三、生产期间要及时清理地面污物和积水,保持明沟地漏畅通。同时要保持室内墙壁清洁、门窗玻璃齐全、物品分类存放、摆放整齐有序。
四、厕所为水冲式,有专人负责管理,做到无积便、无异味。
五、生产车间外30米内无露天垃圾堆、粪坑、污水池等污染源,及时消灭四害,保持环境清洁卫生。
六、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负责人应该对企业内部环境卫生保洁工作组织检查和考核。
6、从业人员健康管理与培训制度
一、健康管理
(一)从事直接接触餐饮具清洗消毒的工作人员每年应当进行健康体检,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方可工作。
(二)凡患有痢疾、伤寒、病毒性肝炎、活动性肺结核、化脓性、渗出性或接触性皮肤病患者,不得从事餐饮具清洗消毒工作。
(三)在岗期间发现原因不明的发热、腹泻、皮肤伤口或感染、咽部炎症等有碍食品安全病症的,应立即脱离工作岗位,待查明原因,排除有碍食品安全病症或治愈后,方可重新上岗。
二、卫生培训
(一)应对全体从业人员进行上岗前培训,要求每个工作人员对自身岗位的卫生法律、卫生知识做到应知应会。
(二)招收新工人或员工更换工作岗位时,在取得健康合格证明后,都应进行相关知识培训。
7、消毒剂、洗涤剂、采购、索证、使用管理制度
一、在采购消毒剂、洗涤剂时应到正规企业购买,不得采购上门推销的无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等标识不全的产品。
二、在采购消毒剂时应按照要求索取消毒产品生产企业的卫生许可证复印件和产品备案凭证或者卫生许可批件复印件及购物发票,所有复印件应加盖供货单位公章,以备查验。
三、使用洗涤剂、消毒剂应当符合《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1)、《食品工具、设备用洗涤剂卫生标准》(GB14930.2)和《消毒产品标签说明书管理规范》等有关标准。
四、消毒剂、洗涤剂应有专门的仓库存放,并派专人看管。
五、建立消毒剂、洗涤剂进出库记录,做到先进先用;定期查验库房,发现有明显质量缺陷或过期产品应立即停止使用。
8、卫生检查奖惩制度
一、成立检查小组
(一)建立卫生检查小组,包括组长、副组长和成员。组长应由企业法人或主要负责人担任,副组长应由企业领导班子成员担任,成员应由企业各部门负责人担任。
(二)每周对生产岗位卫生管理、卫生保洁情况、个人卫生情况进行检查,并做好登记。
(三)保留原始的检查记录,建立健全检查档案。
二、奖惩
(一)对工作认真发现卫生安全隐患和产品质量问题及时上报的人员实行奖励。
(二)出厂的产品有质量问题的,相关车间负责人负主要责任,其他相关人员承担相应责任。
9、产品检验和不合格产品召回制度
一、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对每批次消毒后的餐饮具实施逐批检验,检验结果符合《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GB14934)方可出厂。
二、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应当建立自检室,对产品实施批批检验,或委托有检验资质的检验机构,签订委托检验协议书,对生产产品实施批批检验。
三、餐饮具独立包装上标注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名称、地址、联系电话、消毒日期及保质期限等内容。
四、发现外送集中消毒餐具不符合卫生标准、要求时,立即通知使用单位停止使用,并组织力量将同批次的餐具回收。
五、回收的餐具必须全部拆封,重新清洗、消毒、包装,检验合格后方可出厂。
六、要认真查找产品不合格原因,及时排除产生不合格产品因素,保证企业正常运行。
10、从业人员着装管理制度
一、工作人员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操作时应穿戴洁净的工作衣帽(包装车间工作人员还需戴口罩),头发不得外露,不得留长指甲和涂指甲油,手上不得佩戴戒指等饰物。
二、工作服应定期进行更换,保持清洁,包装车间的工作服每天应进行更换,每名从业人员应有两套以上工作服。
三、工作服(包括衣、帽、口罩)宜用白色(或浅色)布料制作;也可按其工作场所从颜色或式样上予以区分。
四、粗洗间工作人员工作前应洗手消毒,着工作服并穿着防水围裙和防水鞋后,进入粗洗间工作。
五、包装间工作人员工作前严格洗手消毒、着洁净工作服、戴工作帽(头发置于帽内)、戴口罩和手套后,进入包装车间。
第五篇: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采购制度
餐饮具集中消毒单位采购制度
1、餐饮具集中消毒经营单位应具备与经营规模相适应的清洗、消毒、包装设备,采用无毒、无害、光滑、防腐蚀,便于清洗、消毒的材料,并符合国家和省有关标准、规范、规定。
2、餐饮具的包装应采用具有打码功能的塑封自动包装机械设备和筷子专用包装机。
3、集中消毒餐饮具的材质应符合国家有关卫生标准。
4、应采购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和规范的洗涤剂和消毒剂,并向生产企业索取本批次消毒产品的检验报告和卫生许可批件。
5、用于包装消毒后餐饮具的包装膜等包装材料及存放容器应符合国家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