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医院改革和发展管理
冷湖人民医院改革、发展与管理基本情况
一、基本情况
冷湖行委人民医院成立于1993年10月,坐落于冷湖镇团结路33号,占地面积400多平方米,业务用房19间共352平方米,1992年建成,于2007年10月份危房改造时政府投资38万元全部进行过维修,且我院门诊部内、外、妇、儿科综合科室、放射科、功能室、药房和医护值班室、检验科、财务科、办公室均与疾控中心大楼合并使用。全院职工22人,其中医疗专业技术人员16人(执业医师7人、执业助理医师1人、注册护士5人),中级职称10人。
医院内设有内科、外科、妇科、儿科、检验科、放射科、心电图和B超、药剂科、口腔科、医务科、财务科等多个科室,编制床位20张,实有床位10张,主要承担区域居民基本医疗服务、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危急重症病人救治、重大疑难疾病的初诊、处置和转诊,自然灾害、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置等工作。
“十一五”期间,我院全面贯彻党的卫生工作方针和政策,各项工作得到了较快的发展,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医院基础设施建设、科室设置、配套设施进一步完善,先后添置了自动生化分析仪、全自动血球分析仪、尿液分析仪、洗板机、B超、心电图、心脏除颤仪、呼吸机、心电监护仪等医疗设备,几年来多次组织医护人员到上级医院学习观摩,学习管理经验,引进新技术,开展新项目。这些新技术的应用为医疗服务质量的提高奠定了基础,扩大了医疗服务范围。
近年来,我院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人事分配制度不断革新,全面开展干部竞争上岗,实行以岗位绩效考核为主的分配制度改革。
积极开展“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服务质量”为主题的医院“管理年”活动和以“优质服务、优良诊疗技术和就医环境,病人满意”为主题的“两优一满意”活动。同时,开展了治理商业贿赂专项工作、“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学习活动、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深入开展落实科学发展观和“争先创优”等各种学习活动,狠抓了医德医风和职业道德建设工作。
为解决群众看病难、看病贵的问题,2009年4月1日期开始实行药品零差率制度,2010年7月实施基本药物制度,并对医疗服务项目、药品价格进行公示。
为适应新时期医疗卫生事业发展需求,在冷湖工、行委的大力支持下积极争取卫生建设项目,2010年10月,争取了建设面积1500平方米、投资300多万元的中心卫生院建设项目,此项工程现已正式开工,于2011年10月全面完工交付使用。
2011年,我院根据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和相关文件要求,开展了“平安医院”、“三好一满意”和“优质护理示范工程医院”活动,并配合有关部门,开展了“迎三八妇女健康体检公益活动”和“第二十一次全国助残日”体检活动,奔赴马海湖矿区开展“盐酸泄漏事件”模拟演练1次,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群众好评。
近年来,尚未开展医院信息化建设和城乡对口支援工作。
二、存在问题
医院在取得以上成绩的同时,还存在一些困难、问题和不足。主要有办院的空间有限,基础设施不完善,综合实力和竞争能力有待加强;特色专科的优势不够凸显,学术影响不够大,诊疗范围较为局限,新技术、新项目开展较少,临床疗效和技术水平不突出;门急诊量不高,应急能力不强,科室之间发展不平衡,学术队伍中高层次、影响力大的学术和学科带头人较为缺乏,临床教学和科研水平有待提高,管理机构不够健全,制度贯彻执行力有待加强,管理素质和能力有待提高。这些问题和不足,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分析和研究,逐步加以解决和改进。
三、今后工作方向
(一)结合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情况、医院服务能力,合理确定人员编制,增加一定比例高、中级技术人员职位数,逐步建立一支稳定的、与医院发展规模及医疗服务需求相适应的卫生技术人员队伍;健全以人员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人事管理制度,按需设岗、竞聘上岗; 以服务质量、岗位工作量和群众满意度为主的综合绩效考核和岗位绩效工资制度,调动医务人员的积极性。
(二)健全医院财务会计管理制度。严格预算管理和收支管理,加强成本核算与控制。积极推进医院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改革,严格财务集中统一管理,加强资产管理。
(三)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采取有力措施,引导医务人员坚持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积极创造条件,推进同级医院检查结果互认,有效减少重复检查,减轻广大患者的经济负担;进一步完善按病种付费制度,逐步实施临床路径管理,规范诊疗流程,实现医疗服务行为规范化管理,加强内部管理等措施控制医疗费用不合理上涨;积极推行基本药物制度,严格执行药品“三统一”政策,进一步强化药品的招标、采购、配送、使用等重点环节的管理,确保药品供应满足临床需求,保障用药安全。加大人才引进和培养力度。
(四)进一步加大政策优惠力度,采取有效措施,鼓励和引导高、中级技术人才,高等医学院校毕业生到本院就业,优化医务人员队伍。加强业务骨干培训,完善以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为重点的培训制度,制定人才培养计划,每年选拔一定数量的骨干力量,到上级医院学习进修,不断提升医务人员专业素质和临床诊疗能力。
(五)加强信息化建设。
加快以医院管理和电子病历为重点的县级公立医院信息管理系统,充分利用现有资源逐步建立医院之间、上级医院和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之间、医院和公共卫生机构及医保经办机构之间的互联互通机制,构建便捷、高效的医院信息平台。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对县级医院医疗质量控制、药物合理使用、医疗费用控制等方面的监管,促进县级医院加强管理,改进服务,提高水平。
冷湖行委人民医院 二〇一一年七月二日
第二篇: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进社会事业和社会管理改革发展
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2012年12月29日、30日)
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对困难群众,我们要格外关注、格外关爱、格外关心,千方百计帮助他们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安危冷暖时刻放在心上,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千家万户。
革命老区和老区人民为中国革命胜利作出了重要贡献,党和人民永远不会忘记。改革开放30多年来,我国人民生活水平总体上发生很大变化。同时,由于我国还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还有为数不少的困难群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中央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增强做好扶贫开发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做到有计划、有资金、有目标、有措施、有检查,大家一起来努力,让乡亲们都能快点脱贫致富奔小康。
只要有信心,黄土变成金。各级党委和政府要把帮助困难群众特别是革命老区、贫困地区的困难群众脱贫致富摆在更加突出位臵,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分类指导、因势利导,各项扶持政策要进一步向革命老区、贫困地区倾斜,进一步坚定信心、找对路子,坚持苦干实干,推动贫困地区脱贫致富、加快发展。各级领导干部要心里装着困难群众,多做雪中送炭的工作,满腔热情为困难群众办事。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农村基层的同志,工作在第一线,条件也不好,一年到头操劳得很,很辛苦,很不容易,我向你们表示诚挚的慰问。要原原本本把党的政策落实好,大家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汗往一处流,一定要想方设法尽快让乡亲们过上好日子。
让十三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
(2013年9月25日)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是人类传承文明和知识、培养年轻一代、创造美好生活的根本途径。
中国将继续响应联合国的倡议。中国有2.6亿名在校学生和1500万名教师,发展教育任务繁重。中国将坚定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始终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位臵,不断扩大投入,努力发展全民教育、终身教育,建设学习型社会,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中国将加强同世界各国的教育交流,扩大教育对外开放,积极支持发展中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同各国人民一道努力,推动人类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教育第一”全球倡议行动一周年纪念活动上发表的视频贺词要点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
(2013年10月29日)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是满足群众基本住房需求、实现全体人民住有所居目标的重要任务,是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证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的必然要求。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加强组织领导,落实各项目标任务和政策措施,努力把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办成一项经得起实践、人民、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
住房问题既是民生问题也是发展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切身利益,关系人民安居乐业,关系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关系社会和谐稳定。党和国家历来高度重视群众住房问题。经过长期努力,我国住房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同时,我们也要看到,解决群众住房问题是一项长期任务,还存在着住房困难家庭的基本需求尚未根本解决、保障性住房总体不足、住房资源配臵不合理不平衡等问题。人民群众对实现住有所居充满期待,我们必须下更大决心、花更大气力解决好住房发展中存在的各种问题。
加快推进住房保障和供应体系建设,要处理好政府提供公共服务和市场化的关系、住房发展的经济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关系、需要和可能的关系、住房保障和防止福利陷阱的关系。只有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才能充分激发市场活力,满足多层次住房需求。同时,总有一部分群众由于劳动技能不适应、就业不充分、收入水平低等原因而面临住房困难,政府必须“补好位”,为困难群众提供基本住房保障。从我国国情看,总的方向是构建以政府为主提供基本保障、以市场为主满足多层次需求的住房供应体系。要总结我国住房改革发展经验,借鉴其他国家解决住房问题的有益做法,深入研究住房建设的规律性问题,加强顶层设计,加快建立统一、规范、成熟、稳定的住房供应体系。要千方百计增加住房供应,同时要把调节人民群众住房需求放在重要位臵,建立健全经济、适用、环保、节约资源、安全的住房标准体系,倡导符合国情的住房消费模式。“十二五”规划提出,建设城镇保障性住房和棚户区改造住房3600万套(户),到2015年全国保障性住房覆盖面达到20%左右,这是政府对人民作出的承诺,要全力完成。要重点发展公共租赁住房,加快建设廉租住房,加快实施各类棚户区改造。在推进这项工作的过程中,要注意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结合,努力满足基本住房需求。住房是群众安身立命之所,质量安全至关重要。要优化保障性住房规划布局、设施配套和户型设计,抓好工程质量。
要完善住房支持政策,注重发挥政策的扶持、导向、带动作用,调动各方面积极性和主动性。要完善土地政策,坚持民生优先,科学编制土地供应计划,增加住房用地供应总量,优先安排保障性住房用地。要完善财政政策,适当加大财政性资金对保障性住房建设投入力度。要综合运用政策措施,吸引企业和其他机构参与公共租赁住房建设和运营。要积极探索建立非营利机构参与保障性住房建设和运营管理的体制机制,形成各方面共同参与的局面。保障性住房建设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大好事,但要把这件好事办好、真正使需要帮助的住房困难群众受益,就必须加强管理,在准入、使用、退出等方面建立规范机制,实现公共资源公平善用。要坚持公平分配,使该保障的群众真正受益。要对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行为进行有效治理,同时要从制度上堵塞漏洞、加以防范。对非法占有保障性住房的,要依法依规惩处。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
这次事故再一次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安全生产必须警钟长鸣、常抓不懈,丝毫放松不得,否则就会给国家和人民带来不可挽回的损失。必须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强化企业主体责任,深化安全生产大检查,认真吸取教训,注重举一反三,全面加强安全生产工作。
这次事故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令人痛心。目前,经过国务院有关部门、山东省委和省政府、青岛市委和市政府以及有关方面共同努力,事故处理工作取得初步成效。下一步,要尽全力救治受伤人员,妥善安排遇难者后事,安慰好家属,安臵好群众生活。对这次事故要抓紧调查处理,依法追究相关人员责任。
各级党委和政府、各级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安全发展理念,始终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各地区各部门、各类企业都要坚持安全生产高标准、严要求,招商引资、上项目要严把安全生产关,加大安全生产指标考核权重,实行安全生产和重大安全生产事故风险“一票否决”。责任重于泰山。要抓紧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党政一把手必须亲力亲为、亲自动手抓。要把安全责任落实到岗位、落实到人头,坚持管行业必须管安全、管业务必须管安全,加强督促检查、严格考核奖惩,全面推进安全生产工作。
所有企业都必须认真履行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做到安全投入到位、安全培训到位、基础管理到位、应急救援到位,确保安全生产。中央企业要带好头做表率。各级政府要落实属地管理责任,依法依规,严管严抓。
安全生产,要坚持防患于未然。要继续开展安全生产大检查,做到“全覆盖、零容忍、严执法、重实效”。要采用不发通知、不打招呼、不听汇报、不用陪同和接待,直奔基层、直插现场,暗查暗访,特别是要深查地下油气管网这样的隐蔽致灾隐患。要加大隐患整改治理力度,建立安全生产检查工作责任制,实行谁检查、谁签字、谁负责,做到不打折扣、不留死角、不走过场,务必见到成效。
要做到“一厂出事故、万厂受教育,一地有隐患、全国受警示”。各地区和各行业领域要深刻吸取安全事故带来的教训,强化安全责任,改进安全监管,落实防范措施。
冬季已经来临,岁末年初历来是事故高发期。希望大家以对党和人民高度负责的态度,牢牢绷紧安全生产这根弦,把工作抓实抓细抓好,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促进全国安全生产形势持续稳定好转。——习近平在青岛黄岛经济开发区考察输油管线泄露引发爆炸
事故抢险工作时的讲话要点
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当今世界,信息技术革命日新月异,对国际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领域发展产生了深刻影响。信息化和经济全球化相互促进,互联网已经融入社会生活方方面面,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国正处在这个大潮之中,受到的影响越来越深。我国互联网和信息化工作取得了显著发展成就,网络走入千家万户,网民数量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网络大国。同时也要看到,我们在自主创新方面还相对落后,区域和城乡差异比较明显,特别是人均带宽与国际先进水平差距较大,国内互联网发展瓶颈仍然较为突出。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对一个国家很多领域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要认清我们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充分认识做好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因势而谋,应势而动,顺势而为。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一体之两翼、驱动之双轮,必须统一谋划、统一部署、统一推进、统一实施。做好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要处理好安全和发展的关系,做到协调一致、齐头并进,以安全保发展、以发展促安全,努力建久安之势、成长治之业。
做好网上舆论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要创新改进网上宣传,运用网络传播规律,弘扬主旋律,激发正能量,大力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把握好网上舆论引导的时、度、效,使网络空间清朗起来。
网络信息是跨国界流动的,信息流引领技术流、资金流、人才流,信息资源日益成为重要生产要素和社会财富,信息掌握的多寡成为国家软实力和竞争力的重要标志。信息技术和产业发展程度决定着信息化发展水平,要加强核心技术自主创新和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信息采集、处理、传播、利用、安全能力,更好惠及民生。
没有网络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没有信息化就没有现代化。建设网络强国,要有自己的技术,有过硬的技术;要有丰富全面的信息服务,繁荣发展的网络文化;要有良好的信息基础设施,形成实力雄厚的信息经济;要有高素质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人才队伍;要积极开展双边、多边的互联网国际交流合作。建设网络强国的战略部署要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同步推进,向着网络基础设施基本普及、自主创新能力显著增强、信息经济全面发展、网络安全保障有力的目标不断前进。
要制定全面的信息技术、网络技术研究发展战略,下大气力解决科研成果转化问题。要出台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让他们成为技术创新主体,成为信息产业发展主体。要抓紧制定立法规划,完善互联网信息内容管理、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等法律法规,依法治理网络空间,维护公民合法权益。
建设网络强国,要把人才资源汇聚起来,建设一支政治强、业务精、作风好的强大队伍。“千军易得,一将难求”,要培养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网络科技领军人才、卓越工程师、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要发挥集中统一领导作用,统筹协调各个领域的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重大问题,制定实施国家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发展战略、宏观规划和重大政策,不断增强安全保障能力。
——习近平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我们党要巩固执政地位,要团结带领人民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保证国家安全是头等 大事。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成立国家安全委员会,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实现国家长治久安的迫切要求,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重要保障,目的就是更好适应我国国家安全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建立集中统一、高效权威的国家安全体制,加强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领导。当前我国国家安全内涵和外延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丰富,时空领域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宽广,内外因素比历史上任何时候都要复杂,必须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以经济安全为基础,以军事、文化、社会安全为保障,以促进国际安全为依托,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必须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对内求发展、求变革、求稳定、建设平安中国,对外求和平、求合作、求共赢、建设和谐世界;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坚持以民为本、以人为本,坚持国家安全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真正夯实国家安全的群众基础;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构建集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等于一体的国家安全体系;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发展是安全的基础,安全是发展的条件,富国才能强兵,强兵才能卫国;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打造命运共同体,推动各方朝着互利互惠、共同安全的目标相向而行。
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要遵循集中统一、科学谋划、统分结合、协调行动、精干高效的原则,聚焦重点,抓纲带目,紧紧围绕国家安全工作的统一部署狠抓落实。
——习近平在中央国家安全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的讲话要点
切实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
(2014年4月25日)面对新形势新挑战,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对全面深化改革、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都十分紧要。各地区各部门要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通力合作,勇于负责、敢于担当,形成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的强大合力。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始终高度重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稳定关系,始终把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作为党和国家的一项基础性工作。我们保持了我国社会大局稳定,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营造了良好环境。“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同时,必须清醒地看到,新形势下我国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面临的威胁和挑战增多,特别是各种威胁和挑战联动效应明显。我们必须保持清醒头脑、强化底线思维,有效防范、管理、处理国家安全风险,有力应对、处臵、化解社会安定挑战。各地区各部门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既重视外部安全又重视内部安全、既重视国土安全又重视国民安全、既重视传统安全又重视非传统安全、既重视发展问题又重视安全问题、既重视自身安全又重视共同安全,切实做好国家安全各项工作。要加强对人民群众的国家安全教育,提高全民国家安全意识。
反恐怖斗争事关国家安全,事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事关改革发展稳定全局,是一场维护祖国统一、社会安定、人民幸福的斗争,必须采取坚决果断措施,保持严打高压态势,坚决把暴力恐怖分子嚣张气焰打下去。要建立健全反恐工作格局,完善反恐工作体系,加强反恐力量建设。要坚持专群结合、依靠群众,深入开展各种形式的群防群治活动,筑起铜墙铁壁,使暴力恐怖分子成为“过街老鼠、人人喊打”。要发挥爱国宗教人士作用,加强对信教群众的正面引导,既满足他们正常宗教需求,又有效抵御宗教极端思想的渗透。
暴力恐怖活动漠视基本人权、践踏人道正义,挑战的是人类文明共同的底线,既不是民族问题,也不是宗教问题,而是各族人民的共同敌人。我们要坚定不移相信和依靠各族干部群众,团结他们一道维护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
要加强新形势下反分裂斗争,高举各民族大团结的旗臶,坚持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主题,深入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打牢民族团结的思想基础,最大限度团结各族群众。要加强基层组织和基层政权建设,多做深入细致的群众工作。要正确把握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及时妥善解决影响民族团结的矛盾纠纷,坚决遏制和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利用民族问题进行的分裂、渗透、破坏活动。
维护国家安全,必须做好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工作,做好预防化解社会矛盾工作,从制度、机制、政策、工作上积极推动社会矛盾预防化解工作。要增强发展的全面性、协调性、可持续性,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从源头上预防和减少社会矛盾的产生。要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加大协调各方面利益关系的力度,推动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要完善和落实维护群众合法权益的体制机制,完善和落实社会稳定风险评估机制,预防和减少利益冲突。要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更好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对各类社会矛盾,要引导群众通过法律程序、运用法律手段解决,推动形成办事依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环境。
——习近平在主持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十四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要点(人民网-中国共产党新闻网)
第三篇:金融业发展和改革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是党中央提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和科学发展观后,编制的第一个金融业中期发展改革规划。本规划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主要阐明“十一五”时期(2006-2010年)我国金融业发展改革的指导原则和主要目标,明确金融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好这一规划,对于深化金融改革,促进我国金融业持续健康安全发展,发挥金融对经济社会发展的促进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一、“十五”期间
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显著
“十五”时期金融业发展改革成就十分显著,金融业发生历史性变化。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迈出重大步伐,中国建设银行(601939行情,股吧)、中国银行(601988行情,股吧)、中国工商银行(601398行情,股吧)相继进行股份制改革并成功上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全面推开,取得阶段性成果。实施正确的货币政策,综合运用多种金融工具,调控货币信贷总量,改善信贷结构,努力保持人民币币值稳定和金融稳定。汇率形成机制改革成功实施,成效显著。利率市场化改革稳步推进。资本市场基础性制度建设全面加强,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基本完成。以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为标志,金融领域对外开放的地域和范围不断扩大,引进境外战略投资者取得初步成效。银行、证券、保险业分业经营体制进一步健全,不断拓宽服务领域,防范和处置金融风险力度加大,不良贷款率大幅下降,大中型商业银行资本充足率多数达到8%。金融业积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在调节经济运行和实施宏观调控中的作用不断增强。
二、“十一五”时期
金融业发展改革面临新形势
金融业发展改革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还不完善,金融业在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情况和新问题。国际收支不平衡,流动性过剩矛盾突出。利率和汇率形成机制需要进一步完善。金融体系不健全,结构不尽合理,资本市场和保险市场发展相对滞后,直接融资比重低,城乡、区域金融发展不协调,对“三农”和中小企业金融服务相对薄弱。金融创新能力和竞争力不强,运行效率不高。金融企业公司治理、内部控制、风险管理有待进一步提高,经营机制尚未根本转变。金融法制和监管还需完善,金融业发展的信用环境有待改善,维护金融稳定任重道远。
金融业发展改革面临新形势。金融全球化趋势深入发展,各国金融市场联系更加密切,国际化程度日益提高。金融创新日新月异,综合经营趋势不断发展,各行业之间相互渗透。国际金融竞争日趋激烈,资本跨境流动规模不断扩大,不确定因素增多。从国内看,我国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进程加快,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社会发展的金融需求日益增加。加入世贸组织过渡期结束后,金融业竞争更加激烈。在这一新形势下,我国金融业既有新的发展机遇,也面临更为严峻的挑战,处于重要的转折和发展时期。
指导原则。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贯彻
中央关于金融工作的方针和部署,深化金融改革开放,着力推进现代金融体系和制度建设,着力提升金融创新能力和服务水平,着力加强金融调控和监管,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的综合实力、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维护金融稳定和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充分发挥金融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主要目标。以体制改革和科技进步为动力,进一步拓宽服务领域,创新金融产品,不断满足经济社会日益增长的多样化金融需求。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市场化改革,构建以市场为主导的金融创新机制。完善调控机制和服务功能,更好地发挥金融在资源配置、宏观调控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币值稳定,促进经济社会平稳协调发展。进一步深化金融企业改革,健全产权制度和股权结构,加快转换经营机制。进一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显著增强我国金融业实力和竞争力。进一步优化金融结构,提高直接融资比重,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和城乡、地区金融布局。进一步健全金融法制,依法强化金融监管,加强金融基础设施建设,促进金融业安全高效稳健运行。坚持以人为本,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满足日益发展的金融创新对金融人才的需求。
四、完善金融宏观调控体系,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健全货币政策调控体系。进一步完善货币政策调控方式,继续运用数量型调控工具,扩大价格型调控工具的使用范围,加大货币政策工具的创新力度。加强本外币政策协调,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合理调控货币信贷总量,优化信贷结构。进一步加强货币政策与其他宏观经济政策以及金融监管的协调配合,促进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改进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增强货币政策的有效性。
稳步推进利率市场化改革。逐步将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和国债收益率培育为我国短期和中长期金融市场的基准利率,疏通货币市场、债券市场与信贷市场的利率传导渠道,构建完整的金融市场收益率曲线。稳步推进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推动金融机构进一步完善定价机制,提高定价能力。
进一步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坚持主动性、渐进性、可控性原则,进一步发挥市场供求在汇率形成机制中的基础性作用,增强汇率弹性,保持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
深化外汇管理体制改革。进一步放宽企业和个人对外投资的汇兑限制,加大对企业“走出去”的支持力度,逐步推进人民币资本项目可兑换。加强短期资本流动管理,防范短期资本冲击。按照依法合规、有偿使用、提高效益、有效监管的原则,探索和拓展外汇储备的使用渠道和方式。大力培育和发展外汇市场,夯实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基础。
五、推进金融改革开放,全面提升金融业竞争力
加快农村金融改革发展。逐步建立健全适应“三农”特点的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农村金融体系,支持为“三农”服务的金融组织创新,加快创建由农村信贷市场、农产品期货市场、农村保险市场等组成的适度竞争的农村金融市场体系,进一步健全农村金融基础服务体系。
深化商业银行改革。巩固中国工商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交通银行(601328
行情,股吧)的改革成果。按照面向“三农”、整体改制、商业运作、择机上市的原则,加快中国农业银行改革。深化股份制银行改革和推进城市商业银行重组改造。
推进政策性银行改革。按照自主经营、自担风险、自负盈亏的商业化运作原则抓好国家开发银行改革的实施工作。推进中国进出口银行改革。改革中国农业发展银行的功能定位和运作机制,完善粮棉油收购融资,积极开展有资本金约束的、与“三农”相关的业务。
推进非银行金融企业改革。信托投资公司要办成提供资产管理、财务顾问等服务的专业化理财机构。发挥金融租赁公司在企业技术更新、设备改造和中小企业融资等方面的积极作用,鼓励商业银行参股或设立金融租赁公司。规范发展企业集团财务公司、住房金融、汽车金融、货币经纪等其他专业金融企业。具备条件的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应加快向有业务特色、运作规范的商业性金融企业转型。
稳步发展多种形式中小金融企业。在加强监管和保证资本充足的前提下,鼓励和引导社会资金投向适应特定对象和提供特色服务的中小金融企业。加强对中小企业融资的担保服务。
推动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和创新发展。全面落实证券期货经营机构规范运作的基本制度。支持合规证券公司通过多种途径充实资本,支持证券公司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探索新型盈利模式。按照分类监管原则,推进证券、期货行业集约化发展,形成规模不等、经营特色各异的证券、期货经营机构体系。
建立现代保险企业制度。巩固已上市保险企业改革成果。深入推进中国再保险、中国太平洋保险、中国出口信用保险公司等保险企业改革。积极引入境内外战略投资者,逐步形成国有、民营和外资优势互补、相互竞争的多元化保险机构体系。鼓励发展养老、健康、责任等各类专业保险公司。拓宽保险资产管理公司的资产管理范围。
积极稳妥推进金融业对外开放。逐步给予外资金融企业国民待遇,建立金融服务不正当竞争调查和处置机制。鼓励外资金融企业在中西部、东北地区开展金融服务,积极引进有助于为中小企业、“三农”提供特色服务的外资金融企业。拓宽境外金融机构在境内的人民币融资渠道,发挥境内外合格机构投资者的作用,支持有条件的中资金融机构“走出去”开展国际竞争。加强国际金融交流与合作。
六、完善多层次金融市场体系,优化金融结构
积极发展货币市场。促进同业拆借市场、回购市场、短期融资券市场、商业汇票市场的协调发展,增强流动性管理功能。积极发展货币市场基金,注重发挥货币经纪公司等中介机构作用。
加快发展外汇市场。增加非银行金融机构和非金融企业等外汇市场主体,逐步放宽外汇交易的实需限制,发展货币掉期、期货和期权等外汇衍生产品,加强交易系统、清算制度等基础设施建设。逐步建立多层次外汇市场体系。
大力发展债券市场特别是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建立健全以市场化为导向的债券发行
机制,逐步创造条件最终实现注册制发行。打破各类合格机构投资者投资债券的限制。大力发展企业(公司)债券市场,发展住房抵押证券、项目支持证券等资产证券化市场,探索发展政府引导和市场机制相结合的市政项目收益债券。
构建银行间市场和交易所市场互为补充,安全、高效、相互联通的债券市场。提高不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间的转托管效率,扩大跨市场交易的债券品种,促进债券市场互通互联。
稳步发展股票市场。巩固和发展上市公司股权分置改革成果,继续深化股票发行体制的市场化改革。进一步发展主板市场。积极探索发展创业板市场,构建场外交易市场,逐步形成各层次市场间有机联系的股票市场体系。加快完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的各项配套政策,积极稳妥地扩大产业投资基金试点,促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丰富商品期货市场。重点发展能源、金属、农畜产品等战略性资源商品的期货品种系列,逐步发展商品期权交易,增强我国对国际大宗商品定价的话语权。
培育金融衍生产品市场。按照先易后难、风险可控的原则,逐步建立场外市场和场内市场并重的金融衍生产品市场。发展利率互换等债券衍生产品,开发权证、股指期货等股票衍生产品,研究推出以银行贷款和企业(公司)债为基础的信用衍生工具。发展黄金期货。加强对衍生品市场的风险管理。
大力发展保险市场。大力发展保障型产品,稳步发展投资型产品,探索发展衍生型产品。重点发展农业保险、责任保险和商业养老保险,完善强制责任保险制度,探索保险机构参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有效方式。大力拓展高科技、项目融资、消费信贷、出口信用和货物运输等领域的财产保险业务,探索建立国家政策支持的巨灾保险体系。发展和规范各类保险中介服务。
稳步推进金融业综合经营试点。鼓励金融机构通过设立金融控股公司、交叉销售、相互代理等多种形式,开发跨市场、跨机构、跨产品的金融业务,发挥综合经营的协同优势,促进资金在不同金融市场间的有序流动,提高金融市场配置资源的整体效率。
七、提高金融监管能力,维护金融稳定
健全金融监管法律框架。按照我国国情和国际监管趋势,健全覆盖面广、操作性强、鼓励金融创新的金融监管法律框架。加快制定涉及金融信息安全、金融机构市场退出的相关法律。健全借贷法规,规范民间借贷。全面推进依法行政,完善金融主管机关的行政决策机制、行政执法责任制和监督检查机制。
加强金融风险监管。加大对银行业信用、市场和操作风险的监管。严格对商业银行的资本充足率考核,为全面实行新巴塞尔资本协议创造条件。实施以净资本为核心的证券公司、期货公司风险监管制度。以加强保险偿付能力监管为核心,深入推进对保险企业治理结构和市场行为的监管。强化保险资金运用监管。开展有效的国际监管合作。
完善金融监管体制。着力加强鼓励金融企业开拓业务和自主创新的监管制度建设。建立健全金融监管机构之间以及同中央银行、财政部等宏观调控部门的协调机制。理顺银行、证券、基金、信托、保险等各类金融业务的法律边界,强化按照金融产品及业务属性实施的功能监管。发挥金融行业自律组织作用。加大公众和媒体监督的力度。
健全存款人、证券投资者和被保险人保护制度。加快设立功能完善、权责统一、运作有效的存款保险机构,实行与风险挂钩的差别费率和有限赔付制度,赋予存款保险机构履行职责的相应权限,及时处置风险,保护存款人合法权益。完善证券投资者保护和保险保障基金制度,切实保护中小投资者和被保险人权益。
规范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机制。严格按照市场化原则依法处理有问题的金融机构。积极发挥存款保险等市场化风险处置机制的作用,最大限度降低金融稳定成本。选择适合国情的金融企业市场退出模式,建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破产法》相衔接的接管、重组、撤销、关闭和清算制度。建立市场退出问责制度,防范道德风险。
加强维护金融稳定的基础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和完善对金融业系统性风险的监控、评估和预警体系。健全金融风险应急处理机制。对使用中央银行最终支付手段的金融机构,依法加强监督检查。
八、加强金融基础设施体系建设,保障金融运行
不断完善支付体系建设。加快完善以中国人民银行现代化支付系统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行内支付系统为基础,票据支付系统、银行卡支付系统、境内银行间外币支付系统等为重要组成部分的支付清算网络体系。健全以中国人民银行为核心,银行业金融机构为主体,支付清算组织为补充的支付服务组织体系。建立健全有利于促进支付创新和防范支付风险、科学高效的支付结算法规与监督管理体系。
加快征信体系建设。以信贷征信体系建设为重点,加快金融业统一征信平台及相关法律法规建设。继续推进全国统一的企业和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建设,按照统筹规划、培育市场、维护安全的原则,建立和完善征信法律体系,推动征信行业标准化建设和加强征信市场管理。加强征信和相关金融知识宣传,促进良好社会信用环境的形成。
增强金融信息安全保障能力。制定银行业的客户信息、支付清算、财务信息等行业标准,建立安全高效的银行信息网络。建立和完善以身份鉴别、授权访问和跟踪审计为主要内容的金融网络信任体系,保障信息传输、使用和存储安全。加大金融行业信息安全监管力度,防范系统性信息技术风险。
依法推进各项反洗钱制度和网络建设。以银行业为重点,全面加强银行、证券、保险等金融领域的反洗钱工作,有计划、有步骤地将特定非金融机构纳入反洗钱监管范围。加强对异常资金流动监控,遏制洗钱及相关犯罪。积极参与反洗钱国际合作及有关国际规则的制定。
加强其他金融基础工作。做好货币发行、金银管理、国库经理等金融基础工作。健全会计、统计、审计等基础制度。完善金融市场的登记、托管、交易、清算制度。
九、坚持以人为本,切实加强金融人才建设
大力实施金融人才战略,造就一批具有创新意识和国际视野的职业金融家。健全符合现代金融企业制度要求的选人用人机制,积极运用市场机制选聘熟悉现代金融制度、擅长管理、职业操守良好的优秀人才充实金融企业管理层,对高级管理人员实行目标管理,实施与绩效挂钩的薪酬分配制度,形成有效的激励约束机制。加强金融职业培训,健全金融从业人员专业技术职称系列,完善资格认证制度。
十、建立规划实施的保障机制
《金融业发展和改革“十一五”规划》是国家在金融领域依法行政、履行金融管理职责和提供公共服务的重要依据,提出的各项发展和改革目标属于方向性、预期性目标,主要通过政府和金融管理部门引导市场主体行为加以实现。各级政府部门和金融管理部门要根据规划提出的发展和改革目标,全面履行职责,制定和落实支持金融业发展和改革的保障措施,为规划实施创造良好的法治、体制、政策和市场环境。
第四篇:发展和改革解读
发 展 和 改 革
【概况】2010年,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区发改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紧紧围绕统筹谋划全区经济社会发展,着力抓好重大政策、重大资金、重大项目、重大协调、重大规划、重大产业,突出重点,扎实工作,狠抓各项任务落实,为促进全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努力向上争取】始终把争项目、争资金、争政策作为工作的重点内容,并把全年争取项目资金8500万作为考核目标紧抓不放。一是努力争取项目资金。为在新一轮项目争取中抢得先机,赢得主动,在总结去年项目争取超亿元,取得历史性突破的成功经验基础上,一方面积极协调相关部门调整充实项目储备,抓紧完成项目前期,一方面利用全国和全省两会、全省发改工作会议等时机,加大“跑部进厅”力度,掌握信息,汇报工作,对接项目,努力争取上级最大支持。通过努力,我区一大批项目相继列入国家和省投资规划,项目投资计划陆续下达,全年共争取上级发改口下达项目29个,全年共争取项目资金1.12亿元。其中:工业交通能源项目资金1576.04万元,分别是:农村公路改造项目1456.04万元;中小企业技改项目120万元。农林水项目资金4574.49万元,分别是:省级水利建设基金157.62万元;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140万元;省农业基建投资40万元;农村安全饮水工 程127.23万元;巩固退耕还林项目279万元;小农水重点县建设项目1600万元;动物防疫体系建设项目20万元;沼气项目428.64万元;荒山荒地造林项目162万元;千亿斤粮食工程1600万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问题研究成果推广经费20万元。社会事业项目资金744万元,分别是:乡镇综合文化站建设项目12万元;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552万元;社会事业洪涝灾害灾后重建项目100万元;社区居家养老项目80万元。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资金4081.55万元,分别是:国有林场危房改造项目120万元;小城镇灾后恢复重建项目50万元;花矿棚户区改造项目421.2万元;洪涝灾害灾后重建省财政投资项目40万元;下村工业基地污水管网建设项目1500万元;廉租房项目900万元;棚户区改造项目700万元;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项目128.35万元;洪涝灾害水毁设施应急修复和灾后重建项目222万元。公检法司项目资金282万元,分别是:区法院审判大楼项目200万元;派出所项目63万元;司法所项目19万元。二是努力争取省重大产业项目。经与省发改委多次协调,争取到省发改委对龙氏新能源700万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吉阳恒基8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和300万吨废旧金属加工项目的批复,并把龙氏新能源700万组磷酸铁锂电池项目和吉阳恒基800MW晶体硅太阳能电池项目列为省重大产业项目,为争取项目用地指标奠定了基础。三是努力争取更多的 重大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通过争取,渝水区人民医院、农村垃圾收集和处理、良山污水处理管网、棚户区改造、千亿斤粮食增产工程、标准化粮田改造等6个项目纳入国家和省规划,为争取项目资金奠定了基础。
【强化项目管理】按照“项目扶助年”活动总体部署,进一步加强协调,强化服务,促进重点项目建设有序推进,带动固定资产持续快速增长。一是积极谋划项目。围绕国家投资方向,多方收集项目信息,就基础设施、环境保护、重大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精心包装项目,并协助项目单位做好前期工作。全年共开发储备1000万以上投资项目110个,总投资258.6亿元,计划投资63.4亿元。二是加强项目调度。继续坚持“六个一”项目落实机制,大力实施“重大项目扶助年”活动,重点项目建设取得新成效。15个市级重点项目开工13个,完成投资31.6亿元,占计划投资的113.2%;109个区级重点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0.9亿元,占计划投资的91.4%,比上年提高6.3个百分点。109个重点项目中,41个项目完成计划投资,22个项目完工或竣工投产。瑞晶太阳能电池新增15条生产线、中冶南方55万吨电工钢、新钢板材船板等项目已投产,霞江大道、新余大桥、棚户区改造、土地整理和综合整治等项目快速推进,为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后劲。永盛矿冶公司钒铁、钢渣零排放二期、中材集团矿渣水泥、下村天然气分输站、土地开发整理等22个亿元以上项目开工建设;新钢板材公司船板、瑞重 机械制造与赣西机电市场、废旧金属加工、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工程、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农村输变电工程、武装部大楼、城中村改造、渝水六小等项目前期工作进展顺利。二是强化项目服务。在项目审批服务上,实行重点项目审批关口前移,在协助项目单位先期做好可研、土地预审、环评等前期工作的同时,开辟项目审批绿色通道,手续齐全的项目,当天即可办结。全年共立项批复项目88个,其中本级批复项目56个,转报上级发改委批复项目32个。四是加强项目监督管理。配合市发改委对2008年生猪标准化养殖场项目进行了稽察,配合省发改委对农村沼气项目进行了验收,牵头对2009年全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进行了检查验收。坚持不懈地服务项目建设,发改局起到了应有作用,成为区委、区政府抓项目建设的重要参谋助手。我区发展势头强劲,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79.2亿元,同比增长36.6%。【认真编制各项规划】以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主导思想,准确把握区情认真编制各项规划。一是抓紧编制“十二五”规划。扎实开展 “十二五”规划编制的各项前期工作,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明确指导思想、主要任务、进度安排和组织分工。根据方案,我局承担了“十二五”规划纲要部分的编制任务,为使规划真正发挥引领未来五年全区经济社会发展作用,按照区政府领导要求,委托江西财经大学进行编制。截止12月30日,《纲要》已完成第四稿,进入论证阶段,争取2011年1月底前报区委、区政府审定。二是全力编制 融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实施规划,并做好对接策应工作。一方面,狠抓落实,做好规划编制前期工作。会同环保、农业、林业、水利、国土、工信等部门,深入调查研究,制定与鄱阳湖生态经济区总体规划相衔接的实施规划和18个专项规划,并力求实施规划和各专项规划与“十二五”规划相互衔接,紧密融合。另一方面,突出重点,做好项目开发和对接工作。按照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规划提出的发展重点和方向,就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基础设施、重大产业、社会事业等方面积极谋划了165个重大项目,项目估算总投资1666.83亿元。围绕这些项目,先后多次赴省发改委汇报对接,为争取更多的项目挤进省里的实施规划和专项规划做了大量的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三是认真编制专项规划。牵头编制了《新增千亿斤粮食工程渝水区实施规划》、《渝水区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与发展规划》等专项规划。【加强经济形势分析】一是认真开展经济形势预警预测。坚持季度分析为主、月度分析为辅的原则,年初以来,有阶段的开展了2次经济形势分析,为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依据。二是研究提出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计划。研究起草了《关于渝水区2009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及201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经区七届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三是对热点难点问题进行调研。根据职能,完成了《我区统筹城乡发展情况、对策与建议》、《渝水区节能减排工作调查》等调研文章5篇,为领导科学决策 提供了依据。
【着力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在充分调研、广泛征求意见的基础上,牵头起草了《渝水区人民政府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实施意见》、《渝水区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实施方案》和《渝水区关于建立基层医药卫生机构多渠道补偿机制的暂行规定》等文件呈报区政府,从实行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事制度改革、收入分配制度改革、内部管理机制改革和补偿机制改革等方面对2010年全区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工作进行全面部署,提出了明确要求。目前,全区医改工作进展顺利,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得到有效缓解,老百姓得到了实实在在的实惠。
【扎实推进“创业服务年”活动】按照“创业服务年”活动总体要求,制定《渝水区关于建立完善重大产业项目招商引资和建设管理协调推进机制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方案,全力推进牵头负责的项目储备、完善重大产业项目绿色通道、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的调度、加强对重大产业项目的监督检查等工作。重点强化了三方面的项目服务,一是强化重大、重点项目调度、协调、推进服务;二是强化项目审批服务,最大限度的缩减项目审批事项、简化项目审批程序;三是强化项目稽察以及管理服务,全力打造更多的明星工程、阳光工程。
第五篇:民营医院发展管理
民营医院发展管理的工作总结
一、民营医院该怎样去发展:
目前,大部份的人,特别是做市场营销及做企业策划的人,他们都认为,医院要想长久发展,应该走品牌的道路,开展市场营销。例如一对一营销、数据库营销、有形化营销、集团营销、利基营销、连锁营销等等。第二步还应该成立客服中心、突出差异化竞争,多做一些公益性活动,切实为老百姓做好事、做实事,改变人民群众对医院的看法。比如捐款捐物、慰问老年人、灾区同胞等等。有这样的思想高度是不错,这一点也是值得肯定的。但是我认为,这些人忽略了很重要的一点,这一点也是导致他们永远无法跟企业保持同步发展的一个致命因素,这个因素就是:没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去考虑问题,想问题、做事情。
比方说:有一个医院现在处于社会口碑差、业务一直下滑的现状,这家医院还应不应该选择多做公益性活动的方式来改变人民群众对医院的看法?我认为合适决对不可以的。因为,医院现在连“揭开锅”都成问题,还拿什么去做那么多的公益性活动、搞那些不切实际的东西干嘛?从本质上说,投资医院的根本目的就是为了创收,为了赢利。如果经营医院的成本都拿不回来,那应该要拿什么去做公益活动?再说,按目前医疗市场的需求,个人认为还没必要开展营销。营销是什么?营销是刺激需求、满足需求。而目前医疗市场的需求是什么?就是病人到医院看病,医院能切实解决患者的病痛问题,这就是最实际的需求。国人目前还没有达到那种把看病当成“休闲娱乐”的境界。
二、我们应该怎样去经营好医院:
我曾经也看过不少有关这方面的文章、策划、以及营销,包括自己的实践经验。虽然涉身医疗行业时间不长,但对关于怎样经营、管理好医院,我大致总结后认为应做到这几点:
1、从广告营销战略上来说很实际的一点是:千万不要跟别人比。千万不要以为别的医院炒的是红红火火,做的是如日冲天、病人多的不得了。实际上,那些炒作是在提前透支医院的生命,时间会证明他们以后会很痛苦,因为他们走的正是短、频、快的路子,医院成立时间短、活动却频繁、解决病人又快,走这条路子的,医院的“利益来的快,死的也快”。为什么这样说:因为市场需求也有新鲜期,如果你过份、泛滥的去炒作,市场也会疲惫。所以我认为我们真要炒作,也只能是根据市场面的实际需求情况及自身医院发展的具体情况(比如内部消化能力,技术含量等),再结合别人的一些创意,最后从中整合出一套比较适合自己医院发展的广告营销战略。
2、从一线管理上面我认为:强调团队协作精神(也是就所谓的全员营销)。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及责任心,加强对一线医疗质量、服务规范的监督,尽量避免医疗纠纷、医疗事故,减少一切会对医院造成负面影响的事件。这一点我认为是非常重要的,如果这块管理控制的好,医院的生命至少会延长5年以上。
3、从经营方向上面我认为:应该在适当的时机里推出一些比较有特色的、切实能为患者解决病痛、能尽到医院对社会责任的科室,比如:肛肠科、大普内、大普外等科室,这不仅可以起到缓解市场对医院的品牌“定位”,还能多为医院开辟一条新的发展途径。
4、从提高医院的核心竞争能力上面我认为:同行没有的,我们要有,同行有的我们要精、同行精的我们要细。比如:同样的医德比医风、同样的技术比效率、同样的质量比信誉、同样的效果比费用、同样的条件比便捷、同样的优质比满意等。核心竞争力有这几个特点:“偷不去”(指别人模仿你很困难)、“买不来”(指不能从市场上获得)、“拆不开”(指资源与能力具有互补性)、“带不走”(指资源的组织化)、“溜不掉”(指提高组织的持久竞争的能力)。
5、从行政管理上面我认为:尽早脱离家族式管理,但是这一点不可免强,只能顺其自然,我感觉现在大部份老板们身边缺少就是一种能与自己站在同一战线上的人才,缺少一种比较实干型的人才,缺少一个能客观的为医院着想的人才,缺少一个能给为医院经营提供新思路的人才。有时候如果身边有这些人才,我们的胆量、发展的方向会有明显的提高以及明确。人说千军易得一将难求,就是这个道理,所以我认为老板们现在应该多培养、多发现具备市场营销、企业管理、创新意识、专业技术的人才,尤其是现有身边的这些“皇亲国戚”,要觉得可以,赶紧用起来,培训起来,不行的人趁早给他定个位置,搞后勤、管药品、做财务都可以,千万不能让那些不行人“参政议政”,叫他去做又做不成,别人要做,又在后面拖后腿,说三道四的。
6、从市场业务上面我认为:多想一些能为医院带来病人的渠道就行了,比如转诊(双向转诊、发工资式的转诊)、高校讲座、各单位、工厂开发免费体检业务等,不必要搞什么乱七八糟的营销。因为目前咱们民营医疗机构的管理水平还没能达到那种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