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 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调度室 王东亮
煤矿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真正把煤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同时,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通过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安全基础管理,不断强化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强化现场管理;强化班组长安全职能发挥和狠反三违;保障矿井安全技术措施,才能确保矿井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搞好安全工作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隐患排查力度和整改措施。才能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是水平,从被动防范管理向源头管理改变。
要想实现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煤矿班组管理实现“四自”:即区队自主、班组自治、岗位自控、个人自律。“区队自主用制度来说话、班组自治用管理去实施、岗位自控用技能去操作、个人自律用理智去执行。”
一、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岗位操作
(一)现场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少数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不务实。作为基层管理者,从事的是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管和控制现场。然而,有的管理人员,端了管理者这碗饭,现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不去管、不去理,工作现场走马观花,不尽职、不履职,更谈不上去落实和解决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是把措施当成开工执照,过程不去控制。这类现象在目前的基层
/ 6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管理中时有发生,有的基层管理者,对规程、措施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领会,不认真组织员工对施工措施进行“消化”,以至于规程、措施中的许多规定和要求,缺乏正确的正面引导,员工不知晓,到了生产现场之后如果不进行控制,难免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三是整个工作过程,没有人进行纠偏,员工凭习惯和经验做事,现场管理无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二)强化现场管理的办法
1、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当前,少数员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和误区,主要表现在:少数员工自身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严管态势不理解,总认为违章行为被查处后是监管人员在找他的茬,和他过不去,对违章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有的人甚至和现场管理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管理人员在现场,表现得中规中矩,一旦独立操作,就我行我素,无视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按规矩作业,乱操作,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对于这类人员,一定要加强教育引导,重点加强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导向,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讲究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通过开展事故案例剖析,从思想意识上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在进行严管、重罚的同时,要重教,要把教育引导工作放在第一位,找准重罚、重教的结合点,教育员工在生产现场起码要保证自己处于安全的生产环境中,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倡导员工拒绝违章指挥,自觉抵制和制止不安全行为,通过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达到解决现场安全生产的问题,切实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 6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2、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全员素质。
技能素质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讲决定着现场的安全生产,我们现阶段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学习和领会不够,以至于到了工作现场,部分员工不按规矩办事,违章操作。从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分析,90%以上是员工操作行为不规范,违章操作引发。强化现场管理,员工操作行为规范至关重要,为此,在加强对员工理论知识灌输学习的同时,必须要把实际操作培训作为重点工作,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针对各工种在生产现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要结合过去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危害、防范措施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的目的,切实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二、加强服务意识 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是矿井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安全生产,抓住现场管理这个关键环节更是犹为重要。现场控制好了,各类违章现象就自然而然减少了,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受伤事故和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一)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场控制分不清主次、分不清关键。
例如,某矿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中进行分析,该起事故中,跟班队干在现场,去协助电工接线,而把现场“四超物资”起吊这个重要的关键点疏忽了,以至于最终发生了一起本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目前,我 3 / 6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们的基层管理人员,在现场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不少,跟班分不清主次、分不清关键的人员大有人在。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职责在于在生产现场起到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然而,我们有的跟班队干,不把好的工作方法在现场教授给员工,把自己充当一名体力劳动者,不去控制现场关键环节,他们在自身的定位上就有偏差,导致现场管理失控。作为一名跟班队干,尽不尽职不是看你在现场做了多少事,而是看你在生产现场是不是把现场控制住了,对一些严重的隐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是否得到了及时整改和纠正。
2、班前会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基层管理,最注重的就是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现在有的队干,班前会时除了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外,就是三句话:“大家下去自己注意安全;不要去违章;要按照措施作业。”完全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这样的班前会谁都会开,这样的道理谁都懂,还要我们的队干去班前会上去强调吗?员工是直接操作者,队干在安排工作时,要把细节给他们讲清楚,把操作流程、关键点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清楚在现场该怎么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班前会质量非常关键,也很重要,必须要加以规范和重视。
3、执行制度不严格,执行力不强。
这个方面目前在科、队级管理层中表现比较突出。基层管理者不作为,有制度不执行,执行打折扣,在安全管理上,不去认真思考,重罚,轻管、轻教,以罚代管。职能部室有的管理人员,监督、督查不到位,当“好好先生”,安全责任大事化小,执行走样。基层队查找自身问题
/ 6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不主动、不认真,现场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找自己主观上问题的少,反映这样那样客观问题的多。工作作风不务实,不仅制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会影响我们的员工。
(二)提高管理水平看法
1、细化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控制程序。
安全管理制度是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从目前的管理格局来看,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应该说日趋完善,但是,从调查了解看,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有的基层单位没有认真进行消化,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出台的各项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解、细化。我认为,矿上出台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对基层各队的安全管理只能起指导作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还要认真加以细化,比如在加强值排班安全控制、现场跟班职责、现场安全确认以及两人以上的工作区域要明确安全负责人等方面的现场具体细节管理上,基层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详尽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从细节管理入手,保证现场的安全监控,确保现场管理不失控。
2、转变工作作风,控制生产现场。
控制住现场管理,必须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保证。从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看,追述事故原因,表象在现场,根源在管理,关键在作风。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要通过严肃安全纪律,认真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把精力扑在现场,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差距,查安全管理是否尽职,看各项制度执行和落实是否到位;查安全作风是否务实,看各级管理人员表率作用是否发挥;查安全思想是否真正树立,看日常重
/ 6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点工作、安全现场协调是否真正得到实现;查安全行为是否规范,看“五无”的过程管理是否到位;查安全环境是否安全,看标准化、定臵化、隐患排查工作是否到位;查安全基础是否牢固,看安全风气、氛围、措施落实是否到位。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各项管理规定,重申安全禁令,任何层次的人员,一旦触犯,按照禁令对号入座,执行决不走样。要建立完善安全督导制度,对安全不放心队伍,分管矿领导进行安全督导,机关各部室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区队帮扶指导工作。要强化安全连带责任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责任,保持严管、重罚、重教的高压态势,加大对违章人员的查处力度,以严、细、实得工作作风,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尤其是在如何强化现场管理上,更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探索,寻求现场管理和控制的最佳效果,才能使矿井和谐稳定发展,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 6
第二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黄岩汇煤矿安全知识征文——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规范岗位操作 提高管理水平不断夯实煤矿安全基础
——调度室 王东亮
煤矿安全工作,只有起点没有终点,要真正把煤矿安全工作落到实处,就必须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坚持“管理、装备、培训”并重的原则。同时,要制定并严格落实各级安全生产责任制,要通过狠抓安全质量标准化,落实安全基础管理,不断强化全员培训,提高员工素质;强化现场管理;强化班组长安全职能发挥和狠反三违;保障矿井安全技术措施,才能确保矿井全年安全目标的顺利实现。要搞好安全工作还必须要有忧患意识,保持清醒的头脑,强化隐患排查力度和整改措施。才能杜绝各种安全事故的发生,不断提高安全管理是水平,从被动防范管理向源头管理改变。
要想实现煤矿现场安全管理工作,首先要对煤矿班组管理实现“四自”:即区队自主、班组自治、岗位自控、个人自律。“区队自主用制度来说话、班组自治用管理去实施、岗位自控用技能去操作、个人自律用理智去执行。”
一、加强现场管理、规范岗位操作
(一)现场监管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是少数基层管理人员工作不务实。作为基层管理者,从事的是管理工作,主要职责是监管和控制现场。然而,有的管理人员,端了管理者这碗饭,现场存在的诸多问题却不去管、不去理,工作现场走马观花,不尽职、不履职,更谈不上去落实和解决现场存在的实际问题。
二是把措施当成开工执照,过程不去控制。这类现象在目前的基层/ 6
管理中时有发生,有的基层管理者,对规程、措施不进行有针对性的学习和领会,不认真组织员工对施工措施进行“消化”,以至于规程、措施中的许多规定和要求,缺乏正确的正面引导,员工不知晓,到了生产现场之后如果不进行控制,难免不会发生安全事故。
三是整个工作过程,没有人进行纠偏,员工凭习惯和经验做事,现场管理无序,从而引发安全事故。
(二)强化现场管理的办法
1、加强教育引导,增强全员安全意识。
当前,少数员工在思想观念上存在偏差和误区,主要表现在:少数员工自身对安全工作重要性认识不足,对企业在安全方面的严管态势不理解,总认为违章行为被查处后是监管人员在找他的茬,和他过不去,对违章造成的危害性认识不够,有的人甚至和现场管理人员玩起“猫捉老鼠”的游戏,管理人员在现场,表现得中规中矩,一旦独立操作,就我行我素,无视安全法规和管理制度,不按规矩作业,乱操作,最终引发安全事故。对于这类人员,一定要加强教育引导,重点加强对安全工作重要性的宣传导向,要采取强有力的措施,讲究针对性、科学性、实效性,通过开展事故案例剖析,从思想意识上对其进行教育引导,增强安全意识。在进行严管、重罚的同时,要重教,要把教育引导工作放在第一位,找准重罚、重教的结合点,教育员工在生产现场起码要保证自己处于安全的生产环境中,时刻提醒自己的行为是否符合要求,倡导员工拒绝违章指挥,自觉抵制和制止不安全行为,通过解决员工的思想问题,达到解决现场安全生产的问题,切实增强全员的安全意识。
2、强化技能培训,提升全员素质。
技能素质的高低,从很大程度上讲决定着现场的安全生产,我们现阶段职工整体文化素质偏低,对《煤矿安全规程》、《操作规程》以及各类安全技术措施的学习和领会不够,以至于到了工作现场,部分员工不按规矩办事,违章操作。从发生的各类安全事故分析,90%以上是员工操作行为不规范,违章操作引发。强化现场管理,员工操作行为规范至关重要,为此,在加强对员工理论知识灌输学习的同时,必须要把实际操作培训作为重点工作,要改变“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针对各工种在生产现场的实际,有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在培训中,要结合过去发生的一些安全事故案例,从事故发生经过、原因、危害、防范措施等方面入手进行教学,真正达到学有所用、学有所值的目的,切实提高员工的操作技能。
二、加强服务意识提升管理水平
作为煤矿企业管理人员,实现安全生产是矿井持续健康发展的关键,要实现安全生产,抓住现场管理这个关键环节更是犹为重要。现场控制好了,各类违章现象就自然而然减少了,就能够最大限度地避免受伤事故和各种安全事故发生。
(一)管理不到位,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1、现场控制分不清主次、分不清关键。
例如,某矿发生的一起安全事故中进行分析,该起事故中,跟班队干在现场,去协助电工接线,而把现场“四超物资”起吊这个重要的关键点疏忽了,以至于最终发生了一起本不该发生的安全事故。目前,我们的基层管理人员,在现场犯这种低级错误的人不少,跟班分不清主次、分不清关键的人员大有人在。作为基层管理人员,主要的工作职责在于在生产现场起到组织、协调、控制的作用。然而,我们有的跟班队干,不把好的工作方法在现场教授给员工,把自己充当一名体力劳动者,不去控制现场关键环节,他们在自身的定位上就有偏差,导致现场管理失控。作为一名跟班队干,尽不尽职不是看你在现场做了多少事,而是看你在生产现场是不是把现场控制住了,对一些严重的隐患、不规范的操作行为是否得到了及时整改和纠正。
2、班前会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
基层管理,最注重的就是针对性和实效性。我们现在有的队干,班前会时除了安排具体工作任务外,就是三句话:“大家下去自己注意安全;不要去违章;要按照措施作业。”完全是泛泛而谈,缺乏针对性。这样的班前会谁都会开,这样的道理谁都懂,还要我们的队干去班前会上去强调吗?员工是直接操作者,队干在安排工作时,要把细节给他们讲清楚,把操作流程、关键点给他们讲清楚,让他们清楚在现场该怎么一步一步地进行操作。班前会质量非常关键,也很重要,必须要加以规范和重视。
3、执行制度不严格,执行力不强。
这个方面目前在科、队级管理层中表现比较突出。基层管理者不作为,有制度不执行,执行打折扣,在安全管理上,不去认真思考,重罚,轻管、轻教,以罚代管。职能部室有的管理人员,监督、督查不到位,当“好好先生”,安全责任大事化小,执行走样。基层队查找自身问题
不主动、不认真,现场隐患排查流于形式,找自己主观上问题的少,反映这样那样客观问题的多。工作作风不务实,不仅制约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而且会影响我们的员工。
(二)提高管理水平看法
1、细化安全管理制度,规范安全控制程序。
安全管理制度是现场实现安全生产的必要措施,从目前的管理格局来看,煤矿企业在安全管理制度上应该说日趋完善,但是,从调查了解看,各类安全管理制度,有的基层单位没有认真进行消化,没有结合本单位实际情况,按照出台的各项管理制度,有针对性地进行分解、细化。我认为,矿上出台的各种安全管理制度,对基层各队的安全管理只能起指导作用,具体的操作和实施,还要认真加以细化,比如在加强值排班安全控制、现场跟班职责、现场安全确认以及两人以上的工作区域要明确安全负责人等方面的现场具体细节管理上,基层单位要有针对性地制定详尽的管理办法和考核细则,从细节管理入手,保证现场的安全监控,确保现场管理不失控。
2、转变工作作风,控制生产现场。
控制住现场管理,必须要有务实的工作作风作保证。从以往发生的安全事故看,追述事故原因,表象在现场,根源在管理,关键在作风。各级管理人员和广大员工,要通过严肃安全纪律,认真落实好各项管理制度,把精力扑在现场,要深入开展自查自纠,查找差距,查安全管理是否尽职,看各项制度执行和落实是否到位;查安全作风是否务实,看各级管理人员表率作用是否发挥;查安全思想是否真正树立,看日常重
点工作、安全现场协调是否真正得到实现;查安全行为是否规范,看“五无”的过程管理是否到位;查安全环境是否安全,看标准化、定臵化、隐患排查工作是否到位;查安全基础是否牢固,看安全风气、氛围、措施落实是否到位。要切实改进工作作风,严肃各项管理规定,重申安全禁令,任何层次的人员,一旦触犯,按照禁令对号入座,执行决不走样。要建立完善安全督导制度,对安全不放心队伍,分管矿领导进行安全督导,机关各部室把身子沉下去,深入区队帮扶指导工作。要强化安全连带责任落实,明确各级管理人员责任,保持严管、重罚、重教的高压态势,加大对违章人员的查处力度,以严、细、实得工作作风,为安全生产奠定坚实基础。
总之,搞好煤矿企业安全管理工作是一个永久的课题,尤其是在如何强化现场管理上,更需要我们在实际工作中不断地进行总结和探索,寻求现场管理和控制的最佳效果,才能使矿井和谐稳定发展,确保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顺利进行。
第三篇:夯实会计基础工作 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会计基础工作是会计工作和财政经济工作的基本环节。近年来,会计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会计工作水平不断提高,在维护经济社会稳定发展,提高经济效益中日益发挥重要作用。我局计财处在市财政业务部门的指导帮助下,在局党组的正确领导下,按照国家财政部颁发的《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精神和要求,在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建设上动脑筋、理思路、谋办法、订制度、抓落实,使我局的会计基础工作走在了全市同行业的前列,现将我们的主要做法汇报如下:
一、强化制度法制建设,健全会计监督机制
加强局领导和会计人员对《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会计准则》等知识的学习和培训,制定相应的会计基础工作目标和规划,以此增强财会人员的法制观念,提高财会人员严格遵守和执行新《会计法》、会计准则、通则、制度、条例的自觉性,为做好会计基础规范化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切实为本单位当好家,理好财,为领导做好参谋。另外,实行会计人员岗位轮换制度,这样既有利于会计人员熟悉不同的岗位职能,也有利于防止会计人员腐败现象的发生,从制度上保证会计人员依法履行职责,使我局的会计基础工作走上了规范化发展的轨道。
二、坚持理论业务学习,提高会计人员素质
首先,以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加强机关作风效能建设等活动为契机,以先进典型为榜样,狠抓政治理论和职业道德教育的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提高财务人员的思想道德水平,强化职业道德教育和服务保障意识。其次,我们对会计人员的从业资格严格把关,从严审查,从事会计工作的人员,必须取得会计从业资格证书,从源头上保证会计人员的专业性。再次,建立健全会计人员培养体系,从思想政治、业务素质、职业道德等方面制定出具体的规范和要求,每年都要求单位所有会计人员有计划地参加市级财政部门举办的会计继续教育培训,鼓励支持会计人员参加学历教育、会计职称考试,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提高会计人员的业务技能和综合素质。
三、明确领导管理责任,落实会计岗位职责
一是明确单位领导人是本单位会计基础工作的责任人。日常工作中,单位领导人必须重视会计工作,组织领导财会部门和其他有关职能部门共同抓好会计基础工作,对会计信息的失真要承担法律责任。二是实行会计人员的岗位责任制。我们对每个岗位的会计人员,制订岗位责任制,如《计财处主要职能》、《会计岗位职责》、《出纳岗位职责》等规章制度,让各个岗位会计认真执行,我局分管财务的领导和财务负责人经常进行会计基础工作方面的检查,立足自身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检查整改意见的落实情况。
四、规范日常流程秩序,提升会计工作水平
我们在会计工作中切实注重日常管理,对每项程序、每个环节均明确操作规范和基本要求,保证会计工作秩序规范有序,使得会计工作水平稳步提高。
(一)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等有关规定,建立会计帐册,设置会计科目,填制会计凭证,登记会计帐簿,及时提供合法、真实、正确、完整的会计信息。
(二)会计从每年一月一日起至十二月三十一日止,会计核算以人民币为记帐本位币。
(三)启用会计帐簿时,在帐簿封面上写明单位名称和帐簿名称。在帐簿扉页上应当附“启用表”,内容包括:启用日期、帐簿页数、记帐人员、审核人员和财务主管签名,并加盖印章和财务公章。
(四)发生收款和付款业务的,在输入收款凭证和付款凭证的当天必须打印科目汇总表,并与库存现金校对无误。
(五)严格遵守填制原始凭证和记帐凭证的基本要求。1.原始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凭证名称;填制凭证的日期;单位名称或填制人姓名;接受凭证单位或个人名称;经济业务内容;数量、单价和金额。从外单位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盖有填制单位的公章;从个人取得的原始凭证,必须有填制人员的签名或盖章。自制原始凭证必须有经办部门负责人或指定的人员签名;凡填有大写和小写金额的原始凭证,大小写金额必须相符。一式多联的发票和收据,必须用双面复写纸套写,并连续编号,作废时应当加盖作废戳记,连同存根一起保存,不得撕毁。出纳人员应对收款、付款原始凭证加盖现金或银行收、付讫章。经上级有关部门批准的经济业务,应当将批准文件作为原始凭证附件。如果批准文件需要单独归档的,应当在凭证
上注明批准机关名称、日期和文件字号。原始凭证不得涂改、挖补,发现原始凭证有错误的,应当由开出单位重开或者更正,更正处应当加盖开出单位的公章。会计人员应当对原始凭证进行审核和监督。对不真实、不合法的原始凭证,不予受理。对记载不准确、不完整的原始凭证,应当予以退回,并要求经办人员更正、补充。对弄虚作假、严重违法的原始凭证,在不予以受理的同时,应当予以扣留,并及时向主管领导报告,请求查明原因,追究当事人的责任。2.记帐凭证的内容必须具备:填制凭证的日期、凭证编号、经济业务摘要、会计科目、金额、所附原始凭证张数、填制凭证人员、稽核人员、记帐人员、会计负责人签名或盖章。收款和付款记帐凭证还应当由出纳人员盖章。使用记帐凭证时,应当对记帐凭证进行连续编号,会计人员必须根据原始凭证填制记帐凭证,除结帐和更正错误的记帐凭证可以不附原始凭证外,其他记帐凭证必须附有原始凭证。对于数量过多的原始凭证,可以单独装订保管,在封面上注明记帐凭证日期、编号、种类,同时在记帐凭证上注明“附件另订”和原始凭证名称和编号。记帐凭证应当连同所附的原始凭证或者原始凭证汇总表,按照编号顺序,折叠整齐,按期装订成册,并加具封面,注明单位名称、、月份和起讫日期、凭证种类、起讫号码,由装订人在装订线封签名或者盖章。
(六)细致做好会计结帐工作。1.会计把填制好的记帐凭证按照编号每天输入专用电脑中的财务记帐系统,形成总分类帐和明细帐。2.每月终了,会计人员必须进行帐、帐相对,核对不同会计帐簿之间的帐簿记录是否相符。包括:总帐有关帐户的余额核对;总帐与明细帐核对;总帐与日记帐核对;财务部门的财产物资明细帐与财产物资保管和使用都门的有关明细帐校对等。总帐会计必须在规定时间,完成会计汇总和结帐工作,并按规定向市财政部门及局党组报送会计报表和会计资料。3.总帐和明细帐定期打印,用计算机打印的会计帐簿必须连续编号,经审核无误后装订成册,并由记帐人员,审核人员和财务主管签字或盖章,不用银行对帐单或其他方法代替日记帐。
(七)记帐人员调动工作时,应当注明交接日期,接办人员或监交人员姓名,并由交接双方人员签名或盖章。
(八)加强会计档案的管理。对每年的会计凭证、会计帐簿、会计报表和其他会计资料建立档案,并登记造册,妥善保管;会计档案建档要求、保管期限、销毁办法等依据《会计档案管理办法》的规定进行。
五、注重会计电算化建设,提高财务管理效能
会计电算化有利于会计帐、证、表的规范处理和会计档案、固定资产规范化管理,同时也能减轻会计人员的工作量。从而使财会人员从繁忙的业务中解脱出来,腾出时间和精力参加业务培训,以及将更多的精力用于财务管理。从2001年组建农林局时开始实施会计电算化,从以前的一台电脑记帐,发展到现在有四台电脑联网;从以前的记一套帐,到现在可以同时记十多套帐,工作效率和工作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2005年,财政部门对公共财政支出进行改革,从以前的经费直接拨付到各个单位改为国库集中支付和授权支付,并和市财政局专门联网,通过网上操作直接办理各种会计业务。2006年5月,我局又被定为非税收入收缴管理制度改革试点单位,为此我们和财政局专线联网,并采用电脑开票,直接输入财政国库收入系统,完成了单位零余额帐户的转换,进一步提高了工作效能。我局通过会计工作的电算化、网络化,使会计队伍整体素质有了质的飞跃,会计基础工作规范化呈现出新的景象。
六、进一步创新财会管理工作的目标与思路
总体目标:建立和完善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有利于促进农林事业发展的财会管理体制,形成规范的、有行业特色的财务管理与会计核算体系,塑造一支高素质、高水平的行业财会队伍,达到管理模式规范化、会计方法科学化、财会队伍知识化、管理手段现代化,使我局的会计工作在效率、质量和水平方面有较大的提高,努力实现我局整体资源配置最优化,整体效益最大化,管好用好财政支农资金,为全市农林事业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提供优质、高效的资金保障和财会服务。
具体措施:1.继续加强制度建设,更新管理观念。适应部门预算的要求,树立预算管理思想,完善我局内部会计控制体系,进一步加强和规范会计基础工作。2.继续发扬扎实、勤恳的工作作风。制定会计人员培训计划,加强会计人员的教育和培训,建立一支政治合格、业务精通、作风优良,清正廉洁的会计队伍。3.继续学习现代管理知识,创新监管手段。进一步强化监管职能,完善监管制度,规范农业专项资金
支出手续,落实监管责任,预防和遏制违反财经纪律现象的发生,确保农业专项资金的合理有效使用,不断提高财务管理水平。
我们在积累自身经验的同时,还要向兄弟单位借鉴学习。通过学习交流,进一步巩固会计基础工作的成果,总结经验,发扬成绩,规范管理,不断创新。坚持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统领我们的会计基础工作,依法行政,依法理财,努力使我局的会计基础工作水平更上一层楼。
第四篇:夯实基础 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社会事务工作管理水平
夯实基础 规范管理
不断提高社会事务工作管理水平
2012年3月22日
同志们:
今天我们召开会议,目的是传达全省社会事务会议精神,扎实做好今年各项工作。刚才厅长对去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今年工作作了具体安排,我都同意,请大家抓好落实。下面,我就着重强调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工作方面比较突出的问题。
一、加强标准化建设,促进规范管理
开展民政标准化建设,对转变改进民政事业发展方式、提升民政公共服务水平、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都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民政部和省厅领导高度重视标准化建设,民政部与国家标准化管委会编制《全国民政标准化“十二五”发展规划》,省厅也在上个月下发了《关于推进民政标准化建设工作的指导意见》,并率先出台了《婚姻登记服务规范》福建省地方标准,《婚姻登记服务规范》是省厅编制的第一个地方性服务标准,也是全国第一个婚姻登记服务地方标准。《婚姻登记服务规范》是开展婚姻登记规范化建设基础上的进一步延伸,也是标准化建设和等级评定工作的具体体现,将于4月1日起在全省范围内正式实施。我们要以此契机,加大力度推动婚姻登记机关人员编制和场所建设,编制殡葬领域服务标准,开展登记评定和示范建设工作。标准化建设对更新民政工作观念,创新民政工作方式,改进民政工
作手段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要在开展婚姻登记登记评定、规范收养登记和创建全国殡葬改革示范单位工作的基础上,切实提高思想认识,尽快熟悉了解标准化工作,强化对标准化建设的认识。
第五篇:夯实基础税源管理基础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夯实基础税源团队管理提高税收风险管理水平
——浅议基层税务机关风险管理
自从税务部门工作引入风险管理理念以来,强化风险管理一直是国税部门重要工作。按照“以明晰征纳双方权利和义务为前提,以风险管理为导向,以专业化管理为基础,以重点税源管理为着力点,以信息化为支撑”的现代税收征管体系总体要求,实现“全面提高税收征管的质量和效率,努力提高税法遵从度、纳税人满意度,降低税收流失率和征纳成本” 的税收征管改革工作主要目标,我们已基本完成了以推进“五个集中”,打造“七大团队”,加强“两个建设”,优化“四个机制”的税收征管改革主要任务。
在新的征管格局下,税收风险管理更是征管工作的重中之重,七大团队中,税收风险监控团队、专业评估团队、专业化反避税团队和税务稽查团队都直接处理税收风险管理相关业务,并形成了风险分析监控、税收风险应对、税收风险反馈的完整的风险管理链条;风险管理人员配置上在数量和质量上都大幅提高,税收风险管理取得实效。目前,在七大团队中,我们组成基础性税源管理服务团队实施基础税源管理服务。职能职责主要包括基础性税源管理工作(户籍管理、催报催缴、发票管理、欠税管理等)、低风险应对工作(日常检查、日常巡查、低风险事项应对、备案类事项后续管理等)、纳税服务工作(纳税辅导、涉税咨询、宣传推广、涉税座谈等)、组织收入工作(税源分析、税源调查等)等四大类工作。与之前相比,减少了基础
税源管理单位的一些审批审核事项,将部分审批审核事项的实地核查工作也前移至纳税服务审核审批团队;风险评估职能也交由专业化评估团队行使。
在现有的风险管理模式下,虽然基础税源管理风险管理职能被相对弱化,税收风险管理水平大幅提高,但是笔者认为基础税源管理单位在风险管理的作用还没有完全发挥出来,大有潜力可挖。下面就对此观点谈一些浅见。
一、基础税源管理和税收风险管理的关系
(一)基础税源管理是税收风险管理的基石
基础税源管理对于当前税收环境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工作,尤其是市、县以下税务机关,纳税人较为分散,纳税主观性较差,它可以在基础环节对所有企业进行相应的约束和了解,是税收风险管理的最前线;同时,基础管理中的户籍管理、数据采集、低风险应对工作本身就延伸至纳税风险防控或者是风险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税收风险管理紧密衔接。只有基础税源管理工作落到实处、落到细处,才能给税收风险管理提供完整准确的基础信息,为税收分析监控提供扎实的基础,税收风险管理才能真正取得实效。
(二)税收风险管理是提高基础税源管理的关键
税收风险管理通过税收风险分析监控、税收风险应对、税收风险反馈的流程,是对基础税源管理成果的一种检验,在这个过程中能够深入挖掘基础税源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发现基础税源管理的难点和盲点,为基础税源管理的提高指明方向。基础税源管理通过税收
风险管理反馈的信息及时采取措施提高基础税源管理水平,堵塞征管漏洞。
(三)二者联动互促是提高征管水平的必要手段。
基础税源管理和风险管理作为征管工作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二者缺一不可,任何一个部分管理水平的低下都会造成税收征管短板,成为税款流失的缺口。同时,只有在二者联动互促机制良好运行时,二者才能相互促进,共同提高,达到提高整个税收征管水平的提高。
二、目前基础税源风险管理仍存在的问题
(一)风险管理意识薄弱
税收基础管理工作从当前来看事项繁多、流程复杂,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占整体工作量的比例相当大,如纳税辅导,信息采集,协查巡查,催报催收等,这些事项专业化程度要求不高,其税收执法风险相对较低,对税务人员的工作能力的要求更侧重于对地区的熟悉度,与企业人员、地方政府的沟通。税务机关现有人力资源在总量、能力上与业务量的不对等,只能把有限征管资源优先应用于风险高的纳税人和领域,税收基础管理由于其低风险、易操作而在征管中容易被边缘化,基层税务机关就更容易忽视税收基础管理在税收风险管理中的基石作用。
审批审核、实地核查、纳税评估职能的转移,基础税源管理权力事项减少,风险管理有风险管理团队专人专职负责,也给一些基础税源管理岗位的税收干部造成了税收风险管理跟自己没有多大关系的错觉,造成基础税源挂怒干部风险管理意识不强,缺乏发现风险、防
范风险的警觉性。
(二)信息化风险管理应用水平较低
基础税源日常管理事项繁多、流程复杂,事务性、重复性工作占整体工作量的比例大的特性让税源管理人员在各种简单重复的工作中花费了大量时间,由于目前我们的信息化建设水平还较低,人员老化严重,信息化手段运用水平较低,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人力资源的浪费。干部的精力都消磨在日常管理事项中,对更加精细化的风险管理就显得有些力不从心。
我们现阶段使用的风险评估和电子档案系统功能比较完善和强大,在风险管理中起了很大的作用,贯穿了整个风险管理过程,将基础税源日常管理、风险分析监控、风险应对这几个环节衔接在一起。而且这个系统的电子档案系统中信息全面,数据采集方便,应用较简单,对基础税源管理单位参与风险管理的重要工具。但在实际工作中,笔者发现有不少干部对此系统的运用较少,运用水平较低,制约基础税源管理单位风险管理作用的发挥。
(三)创造力和执行力有待提高
在新的征管格局下,风险管理实施集约化、扁平化管理,减少管理层级,职权集中,让现在的基础税源管理单位在风险管理较多的存处于执行环节,这并不是说明我们现在的基础税源管理不需要创造力,而是要求我们的基础税源管理单位要严格执行的同时,创新工作方法,更加高效、更加贴合实际的去处理问题。
但是我们在工作实际中发现有些干部职工存在着我现在只是执
行者,不需要创造力的误区;在征管创新转型中,岗位的调整、职责变化、收入待遇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税务干部的积极性,存在创造力不足,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三、对提高基础税源团队风险管理的思考
(一)以先进的税务文化提高税务人员素质
针对目前基础税源管理单位风险管理中风险意识薄弱,创造力和执行力不足的问题,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先进的税务文化建设从整个团队、人员内部激发工作活力,提高风险管理认识。结合我局开展的丰富多样的文化活动,进一步激发工作热情,重塑税务人员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进一步加强税务人员风险管理技能的培训和提升,可以采取组建业务互助小组等形式,加强团队内部的自我提升能力,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改变想干不能干,想学无处学的现状,形成共同进步、创先争优的良好局面。
(二)以信息化建设提高风险管理效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信息化建设水平的提高,必是风险管理建设的利器。笔者认为,应进一步提升基础税源管理团队的信息化技能,一方面是要加强风险管理系统的应用水平和提升办公软件的操作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强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前沿的重要作用,鼓励有利于提升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的软件开发,普及电脑应用基础知识,提升我局整体的信息化应用水平。
(三)以顺畅的信息流夯实税收风险管理基础
税收风险管理按照风险分析——风险应对——风险反馈的流程
进行运作,作为最基本的风险分析基于的是我们掌握的纳税人信息、第三方信息、社会经济运行信息、经济环境信息等信息进行风险点的筛选和确定。这些信息的来源大部分需要依靠基础税源管理单位的采集和核实确认,信息采集的真实性和准确性直接影响到风险分析的有效性。我们必须通过建立行之有效的基础数据采集运行机制,规范基础税源管理团队数据采集的流程和审核,提高信息来源的真实性和准确性;同时,理顺数据采集信息反馈渠道,以顺畅的信息流为税收风险管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税收风险管理作为税务部门的常态和基础性工作,只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好每一个部门的职能作用,激发每一位税务人员的工作潜能,才能让税收风险管理不断适应新的发展需要,提升到新的高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