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报告沈美树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笔者在政府经济监督部门工作多年,通过调查了解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发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将进行粗浅的分析,并不揣冒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剖析:鄂州市得改革开放之大益,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全省领先地位,在打造法治政府,创建政治文明方面,同样走在全省的前面——在全省率先举行了立法听证会,率先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率先依法开展了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治市在鄂州已经渐成氛围。但是,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市一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违反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等等。
(一)某小区拆迁,市拆迁办与一拆迁户就拆迁补偿问题未达成协议进行了强行拆迁,拆迁户强烈不满,相关部门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迟迟未予妥善处理,导致拆迁到市、省、中央上访数次,并到处写标语,申诉违法拆迁,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
(二)某检察院,因一被保解释犯罪嫌疑人出走,在没办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违反法定程序,将担保人关押了48小时。
(三)某价格监督部门,在某事业单位行政收费无违纪情况下,请该收费单位支持,强行罚款5000元,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三)某企业一投资项目效益不错,政府某部门为了引进项目,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强行要该企业将该受益项目低价转让给投资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一千多万元。
(四)某公安派出所,在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情况下,逮捕一犯罪娣人,致使该犯罪嫌疑人被判刑。以上依法行政的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一)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当前,在我市35周岁以上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干部都是通过后续教育取得的大专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时,一些执法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就是“通判”,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的事例屡见报端。
(二)部门“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部门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
第二篇: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报告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报告
沈美树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笔者在政府经济监督部门工作多年,通过调查了解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发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将进行粗浅的分析,并不揣冒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剖析:
鄂州市得改革开放之大益,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全省领先地位,在打造法治政府,创建政治文明方面,同样走在全省的前面——在全省率先举行了立法听证会,率先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率先依法开展了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治市在鄂州已经渐成氛围。但是,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市一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违反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等等。
(一)某小区拆迁,市拆迁办与一拆迁户就拆迁补偿问题未达成协议进行了强行拆迁,拆迁户强烈不满,相关部门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迟迟未予妥善处理,导致拆迁到市、省、中央上访数次,并到处写标语,申诉违法拆迁,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
(二)某检察院,因一被保解释犯罪嫌疑人出走,在没办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违反法定程序,将担保人关押了48小时。
(三)某价格监督部门,在某事业单位行政收费无违纪情况下,请该收费单位支持,强行罚款5000元,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三)某企业一投资项目效益不错,政府某部门为了引进项目,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强行要该企业将该受益项目低价转让给投资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一千多万元。
(四)某公安派出所,在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情况下,逮捕一犯罪娣人,致使该犯罪嫌疑人被判刑。
以上依法行政的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一)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我市35周岁以上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干部都是通过后续教育取得的大专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时,一些执法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就是“通判”,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的事例屡见报端。
(二)部门“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
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部门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
(三)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法打架”,从法律本身对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立法体制应该是“一元制”的,从法理上讲,不会存在法律之间的打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在现实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行政主管部门下文对下属事业单位收取管理费,明显与税法相违反,该部门还强辞说“我的下属单位敢不服管!”。
(四)法律体制的不完善,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法律的“立、改、废”,在客观上造成法律的空白。例如新婚姻法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仍是个人财产。这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就可能处于无房的境地,而法律又无规定相应的离婚补偿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有些立法的模糊,也造成行政执
法人员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界定的不清楚,如什么叫“卖淫”,以前恐怕连男女之间的同居也是纳入这个概念的,导致了群众的不满,行政权的滥用,才出现了全国不下十几起的“处女卖淫案”。也导致了浙江金华公安局“同居非卖淫”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引起关注。
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由于受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中国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
3、要加大群众普法力度。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五个五年普法阶段,但作为依法行政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十分局限。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
(二)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依法行政的“法”,在法律界有不同的定义范畴。有的主张只能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指出: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也有的主张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有执政党的政策行政。笔者赞同应松年教授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不等同于依法执政。共产党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而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文件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党的政策不是依法行政的“法”的范畴。在明确了依法行政“法”的范畴后,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行政执法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扩大、不缩小、不扭曲法的本质,现行有效的法律必须得到有效的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但是不应该草率立法,草率立法的结果是人们对法律信心的丧失,其结果是比没有法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其三是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强化“执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与人民,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强化执法监督,使权力为民所用,利民所需。笔者认为在法律规定上并不缺乏各类监督。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不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一些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的欠缺,尤其有必要用程序来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必须使他们牢固树立“实体处理正确,程序的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依法行政难点的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517878.com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得逐一解决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第三篇: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对策
——对我市依法行政情况的调查报告
沈美树
依法行政就是指各级国家行政机关必须按照法定权限和程序履行职责,既不失职,也不越权,做到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侵权要赔偿。笔者在政府经济监督部门工作多年,通过调查了解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发现一些行政执法部门在依法行政中存在着的一些问题。本文就这些依法行政中存在的问题将进行粗浅的分析,并不揣冒昧地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
一、我市依法行政的现状、问题和原因剖析:
鄂州市得改革开放之大益,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经济和社会发展一直处全省领先地位,在打造法治政府,创建政治文明方面,同样走在全省的前面——在全省率先举行了立法听证会,率先进行了政府审批制度改革,取消或调整了一些审批项目,率先依法开展了招标、投标和政府采购活动。打造法治政府,依法治市在鄂州已经渐成氛围。但是,通过这次调查,发现我市一些部门,在依法行政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如:不履行或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违反法定程序;行政处罚显失公正;超越职权;)滥用职权;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适用法律、法规错误等等。
(一)某小区拆迁,市拆迁办与一拆迁户就拆迁补偿问题未达成协议进行了强行拆迁,拆迁户强烈不满,相关部门拖延履行法定职责迟迟未予妥善处理,导致拆迁到市、省、中央上访数次,并到处写标语,申诉违法拆迁,一时在社会上造成强烈影响。
(二)某检察院,因一被保解释犯罪嫌疑人出走,在没办任何手续的情况下,违反法定程序,将担保人关押了48小时。
(三)某价格监督部门,在某事业单位行政收费无违纪情况下,请该收费单位支持,强行罚款5000元,该行政处罚显失公正。
(三)某企业一投资项目效益不错,政府某部门为了引进项目,超越职权,滥用职权,强行要该企业将该受益项目低价转让给投资商,使企业蒙受重大损失一千多万元。
(四)某公安派出所,在主要证据不足或失实情况下,逮捕一犯罪娣人,致使该犯罪嫌疑人被判刑。
以上依法行政的中出现的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历史的原因,也有客观现实的原因,当然更不能排除人为的原因。
(一)执法人员法律意识和个人素质不高是依法行政的瓶颈。
当前,在我市35周岁以上的行政执法工作人员中,极少有从全日制大专院校毕业的人员,而大量的干部都是通过后续教育取得的大专学历,他们在个人素质锻炼方面相对要欠缺些,对法律知识的学习也仅限于短期的培训班。而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博大精深的知识,仅仅依靠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这样,自身素质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的不足,加上客观上学习深度的不够,造成了执法主体“依法”行政的先天残缺,暴露出了行政执法人员尤其是基层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的不足。同时,一些执法干部大摆“官老爷”架子,认为自己就是“通判”,遇事不分青红皂白,惟我独尊,我行我素,奉行“顺我者荣耀,逆我者倒霉”,盲目行政,充分暴露了个人素质的欠缺,导致违法行政、土法行政的事例屡见报端。
(二)部门“红头文件”对现行法律法规的违背,削弱了群众对“依法行政”的认同度。
部门制定的规范性文件,有很大一部分在内容上是与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和切身利益息息相关的,但是一些部门往往为了解决某一时期的突出问题或急于推进某一个方面的工作而拍脑袋出台一些举措,最后往往是“文件出台之日,也是废止之时”。如部门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活动中,就曾经出台过一个政策,鼓励镇干部带头外出经商(停薪不停职的),这明显与《公务员暂行条例》中规定的“国家公务员不得从事经营性活动”相违背,造成百姓对干部法律素质、法律知识的怀疑。
(三)现行法律法规的“依法打架”,从法律本身对依法行政增加了难度。
我国的立法体制应该是“一元制”的,从法理上讲,不会存在法律之间的打架现象,但是由于我国规定了不同层级的立法制度,加上立法者本身法律素质的欠缺,在现实中还是经常会发生现行有效法律体系中同层级或上下层级之间法律法规的“打架现象”。如行政主管部门下文对下属事业单位收取管理费,明显与税法相违反,该部门还强辞说“我的下属单位敢不服管!”。
(四)法律体制的不完善,是依法行政的不可避免的困境
当前,我国正处于政治体制改革时期,法律的“立、改、废”,在客观上造成法律的空白。例如新婚姻法规定,个人婚前财产在婚后仍是个人财产。这样,夫妻双方在离婚时,一方就可能处于无房的境地,而法律又无规定相应的离婚补偿制度,造成了社会的不稳定因素。同时,有些立法的模糊,也造成行政执法人员对有关法律概念的界定的不清楚,如什么叫“卖淫”,以前恐怕连男女之间的同居也
是纳入这个概念的,导致了群众的不满,行政权的滥用,才出现了全国不下十几起的“处女卖淫案”。也导致了浙江金华公安局“同居非卖淫”的解释令人耳目一新,在全国引起关注。
二、切实推进依法行政工作的对策分析
(一)注重“以人为本”,切实加强执法人员的道德修养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提高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法律意识。
1、要牢固树立行政“为民”的思想理念。要十分明确依法行政的关键是依法治官而非治民,是依法治权而非治事。由于受封建社会“刑不上大夫,礼不施庶民”观念的影响,我们的一些领导干部甚至是广大群众一提到法治,就自觉不自觉地首先想到是治理老百姓,而很少首先想到治官、治权。
2、要建立领导干部带头学法制度。中国现行体制下,领导干部,尤其是“一把手”树立牢固的法律意识极其重要。江泽民同志就特别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带头学好法律知识”、“学习法律知识要形成制度”。
3、要加大群众普法力度。我国的普法已进入了第五个五年普法阶段,但作为依法行政中处于行政相对人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仍十分局限。因此,必须加大普法力度,大力推行“送法下乡”等活动。切实增强群众的法律意识,提高法律知识。
(二)坚持“以法为纲”,严格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关于依法行政的“法”,在法律界有不同的定义范畴。有的主张只能依据宪法、法律行政;我国著名的行政法学专家应松年教授指出:依法行政的“法”指的是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部门规章和地方规章;也有的主张依据宪法、法律、法规、规章,还有执政党的政策行政。笔者赞同应松年教授的观点,因为依法行政不等同于依法执政。共产党是依法执政的主体,而政府只能是依法行政的主体。党的政策,只有通过法定的程序形成法律文件后,才具有强制执行力。因此,党的政策不是依法行政的“法”的范畴。在明确了依法行政“法”的范畴后,笔者认为当前最重要的是行政执法部门必须严格依法办事,不扩大、不缩小、不扭曲法的本质,现行有效的法律必须得到有效的遵守。其次是必须建立健全行政法律体系,但是不应该草率立法,草率立法的结果是人们对法律信心的丧失,其结果是比没有法律造成的负面影响更大。其三是执法必须平等,不畏权、不畏情,严格“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三)强化“执法监督”。没有监督的政府,最后只能是专制政府,没有监督的执法,最终也只会沦落为“无法无天”的境地。我们的国家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我们的行政权力,只能来自与人民,终极目的也只能是为人民服务。因此,必须强化执法监督,使权力为民所用,利民所需。笔者认为在法律规定上并不缺乏各类监督。我国法律规定,有人大的监督、政协及民主党派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舆论的监督。但是在现实社会中,缺乏的是这些监督的真正落实到位。因此,强化监督,关键是要强化监督主体的法律意识、赋予本稿件版权属于517878秘书网请登陆原创网站查看他们法律上的保障权利,使他们能够监督、敢于监督。
(四)突出“程序优先”原则。在我国的法律传统中,重实体轻程序的影响是根深蒂固的,行政主体在执法过程中也往往重结果轻过程。其实,程序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著名的“蛋糕法则”就有力的验证了这一点:有一位母亲买了一块蛋糕,她对两个儿子说,谁切蛋糕都可以,但是切蛋糕的人不能先拿蛋糕,先拿蛋糕的人不能切蛋糕。这个规定使两个儿子不敢不蛋糕切大了,而是力求“一样大”。我们的法律程序正是力求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必须按程序办事,用程序来制约行政执法人员。一些执法人员法律素质和法律业务知识的欠缺,尤其有必要用程序来规范他们的执法行为。必须使他们牢固树立“实体处理正确,程序的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
依法行政作为依法治国的重要组成部分,行政执法人员作为依法行政的“第一道防线”,其成效如何,在很大程度上对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实行具有决定性的意义。虽然依法行政难点的解决不是朝夕之间的事,而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是,517878.com我们必须要正确面对问题、剖析问题,循序渐进得逐一解决问题,我们的依法行政事业就一定能够越走越宽、越走越快,依法治国的大目标就一定能够最终实现。
第四篇:我市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我市依法行政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
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我市在政府依法行政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总体来说,我市的法制环境良好,政府依法行政措施得力,执法工作人员业务水平较高,违法行政案件较少发生。但是,我们清醒地看到,我市依法行政尚处在初级阶段,行政法治还面临十分艰巨的任务,依法行政工作中仍然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误区
和问题,主要表现在:
一是注重法律知识的形式宣传和突击培训,轻视依法行政理念的长期培育。在我市以往的法制宣传中,多数情况下只是通过媒体或召开会议的方式对相关法律、法规进行单一的宣传教育,对行政工作人员法律知识的培训也多仅限于开设短期的培训班。由于法律是成系统、成体系的知识,仅仅依靠单一的宣传教育和短期的突击培训是难以吸收、消化和具体操作的,难以让行政工作人员形成依法行政的理念。现实中,一些行政部门依法行政还多是说在嘴上、写在纸上,并没有真正落实到行动上。例如有市民反映,某区有个行政部门对一家公司作出了一个违法的行政决定,这个公司提出行政复议的申请,要求撤销违法的行政决定,但该部门迟迟不予理睬,反而要求该公司先撤回复议申请再予处理。后来,该公司无奈向法院起诉,该部门这才撤回了违法的行政决定。这种为难企业的做法正体现了我市有些部门的执法人员在工作中还存在摆官架子的情形,未树立起依法行政的理念。现依法行政工作中,有些领导干部还认为依法行政不管用,按法定程序办事太麻烦;有的长官意志较严重,习惯于传统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轻视运用法律手段处理事情,往往是遇到问题拍脑袋,决策问题拍胸脯,决策失误时有发生。
二是重视“政务公开”的“形象工程”建设,轻视具体措施的落实。近年来,政府各部门大多数建立了电子政务网站,但这些政务网站多为“形象工程”,其网络上的信息往往更新不及时,有些规定实际上已经修改了,但政府网络上依然是旧的规定,市民依照网络上的要求去办事时,有时却被告知已有新规定,导致往往要多走几趟才能把事办完,大大浪费了市民的时间和社会资源,也影响了办事效率。“政务公开”已喊了多年,但真正实施起来却是公开的内容不够完整,不够及时。如律师在向行政机关查询有关事项时,有些行政机关经常以调查的内容不能公开等各种理由不予查询,而这些不予查询的理由大多都是行政机关内部的一些不成文的规定,根本不存在相应的法律依据。现实中,政务公开得不到有效落实还表现在有些制度制订出来了,却未及时向社会公开。如现在有些机关单位星期五下午搞学习总结,不对外办公,但却未对外公布这一制度,只是在单位门口写一个星期五下午不对外办公的通知。有些外地人不了解这一情况,星期五下午来办事,却因找不到工作人员办不了事,怨气很大,大大影响了我市建设现代化大城市的形象。
三是注重违法犯罪行为的事后惩治,轻视违法犯罪的预防和公民行为的引导。我市在推进依法行政的过程中,往往注重通过开展严打整治斗争等方式来惩治违法犯罪行为和规范社会秩序,而忽视了对公民行为的引导和对违法犯罪行为的预防工作。如我们在打击“六合彩”赌博和吸毒违法犯罪行为时,较注重对行为人加以罚款、拘留、刑事处罚,但却没有通过设立咨询援助电话热线等方式来指引市民自觉戒赌、戒毒。现实生活中有些市民由于文化水平较低、法律意识淡薄,在做出某些违法行为时并不知道违反了法律的规定,有些人特别是青少年则往往是心理上出现了问题而做出了一些违法的行为。如果我们能够多设立一些咨询机构、咨询求助热线,让市民在做一定行为或遇到问题时能很方便地得到相关的咨询和指导,及时对自己行为是否合法作出正确的判断,他们当中很多人就可能不会去做触犯法律的行为,社会的违法犯罪行为也就会大为减少。
四是行政执法重实体,轻程序。在我国行政执法中,一直存在重实体、轻程序的传统。在我市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行政执法人员在执法过程中往往也重结果轻过程,有些同志认为事情只要处理结果公正、合理就行了,程序合不合法并不重要。然而,程序合法是执法公正的基本保障,也是老百姓最容易感受到的。如果程序不合法,那么即使结果公正、合理,老百姓也会对结果产生怀疑。例如执法人员在执法时如果不依照法律的规定出示工作证,那么老百姓就会感到执法不规范,当然就会对执法结果的公正性产生怀疑。同时,合理的程序往往也是实体公正、合理的有效保障。我们的法律程序也一样,是确保公正执法的“法则”。因此,我们的行政执法人员必须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重视按程序办事,严格依程序执法。
我市正在向建设产业强市、文化名城、现代化大城市和稳定和谐、富裕安康的佛山的目标前进,这对我市的依法行政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市当前依法行政工作存在的一些问题如不及时妥善加以解决,势必影响到依法治市的进程和我市发展目标的实现。为此,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进行解决:
一、加快建立长期、系统、有效的法律宣传教育工作制度,切实增强行政工作人员的依法行政理念
首先,要建立行政执法工作人员经常性学法制度。建议建立全市政府系统法制培训基地,逐步增加公务员法律培训经费的投入,为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高依法办事的能力提供物质保障。要制定行政执法人员法律培训计划,确定培训的内容、时间
和考核标准,确保行政执法人员能接受长期、系统的法律培训,逐步促使行政执法人员特别是领导干部树立法律权威至上、法律大于权力、权力服从法律的依法行政理念。
其次,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传播媒体,对依法行政进行经常性的宣传教育。建议在佛山电视台、电台、佛山日报创设一些专门宣传依法行政的栏目,通过邀请法律专家和政府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对法律、行政法规、规章和具体的执法工作进行讲解和论述,使人民群众了解、熟悉和掌握法律知识,增强自觉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合法权益的意识和能力。同时,通过法律专家和政府各部门的执法人员回答观众、听众、读者问题的方式来加强与市民沟通,争取市民对执法工作的理解和支持,力争在全市形成一种长期、形式多样的依法行政宣传机制,在全社会形成知法、守法、护法的氛围,从而促进行政执法人员依法行政理念的形成。
二、加强政府各部门电子政务网站建设,切实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
当前我市的网络建设已相当成熟,因而通过网络平台来开展政务公开工作将是最为有效和节约的做法。建议我市政府各部门未建立电子政务网站的,应尽快建立;已建立电子政务网站的,应进一步加强电子政务网站建设与运行管理,着重将行政执法部门与群众利益密切相关的制度、工作内容、工作职责、办事依据、条件、程序、过程、结果和服务承诺、违法违纪的投诉及追究等情况及时、详细地在电子政务网站上,做到政务信息及时更新,确保网络上的规定与实际操作中的规定一致,使群众要办的事项均能在相关的政务网站上查到需要具备的条件、应准备的材料和相应的办事程序,切实将政务公开落到实处,实实在在方便群众办事。
三、加强对违法犯罪行为的事前预防和公民行为的引导工作
建议政府要在各行政执法部门中设立常设性咨询机构和咨询电话热线,如设立行政执法咨询中心,戒赌、戒毒热线,预防家庭暴力热线等等,并由专人负责,让市民在实施行为或遇到问题时就能向这些咨询机构进行咨询、求助,并得到相关的指导,避免违法行为的发生。同时,政府通过鼓励和支持设立社会咨询中介机构,让群众遇到问题时可以通过多种渠道获得咨询和帮助,最大限度地减少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
四、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突出“程序优先”原则
建议政府制定严格的执法工作详细程序,在行政执法过程中突出“程序优先”原则,要求执法人员严格按程序办事,使他们牢固树立“即使实体处理正确,但只要程序违法,其结果也是行政的违法”的意识,改变“重实体,轻程序”的错误观念,切实增强执法的严肃性,提高执法的权威。
第五篇: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xx县农村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立法机关集中全力制定符合社会需要的各种必要法律,用以规范政治、经济以及社会生活秩序,力图做到有法可依,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局面,巩固安定团结,推动社会的全面进步与发展。但法律是依靠行政机关贯彻执行的,目前,我国农村行政机关有法不
依、执法不严、以言代法、以权压法、贪赃枉法等现象仍然存在,因此分析当前农村依法行政存的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已成了一项刻不容缓的任务。为了进一步推进xx县乡镇和村组依法行政能力,探讨和研究xx县农村依法行政问题,是十分必要的。
一、xx县乡镇和村组基本情况
xx县位于xx东北部,地处xx省区交界,东经xx°xx'~xx°xx',北纬xx°xx'~xx°xx'之间,东西最宽xx千米,南北最长xx千米。东与xx县接壤,南与xx县、xx县毗邻,西邻xx县,东北与xx县相连。全县国土面积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居住着汉、回、蒙古等xx种民族,农村人口xx万人,少数民族xx万人,是一个边疆民族贫困大县。乡镇机构含党委、政府、人大、纪委、武装、财政、计生、林业、农技服务、国土资源、水务、畜牧、邮电、工商、文化、广播电视、税务、学校、医院、交警等组织,共有xx名在职干部职工,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含大专)xx人,占xx,大专以下学历xx人,占xx;30岁以下xx人,占xx,30岁以上(含30岁)xx人,占xx。全县共有xx个村民委(社区)xx个村民小组,村“两委”干部人、村“两委”委员人、村小组干部人、农民党员人,其中:高中(中专)学历以上文化人,占,初中以下文化人,占。
2005年,xx县乡(镇)农村经济总收入达xxx万元,工业总产值(不变价)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万元;农业总产值(不变价)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万元;地方财政收入xxx万元,其中:最高乡镇为xxx万元,最低乡镇为xxx万元;乡镇企业营业总收入xxx万元,总产值xxx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xx元,人均有粮xx公斤。按xx元的脱贫标准,全县还有xx万贫困人口处于温饱线以下。
二、依法行政存在的问题
(一)法律宣传不到位。
从xx县开展法制宣传活动以来,广大农民群众的法律意识不断提高;但在很多经济落后的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法律宣传仍然面临着很多难题。主要表现为:
一是以个人好恶行事,忽视依法行政权力。农村基础行政机关行政权力的特点是命令和服从,不论其行政行为是否全法,都按个人的主观意志去执行,结果以当事人处罚超过了法律执行范围,即处罚过大,引起了当事人不服,提出行政诉讼,结果执法机关败诉。二是以权谋私,知法犯法。少数农村执法部门,乡镇法庭的执法人员以权易钱,损害了执法机关的声誉,在群众中影响很坏。三是重罚轻管,以罚代法。有些农村执法部门在处理违法案件时,偏重于经济处罚,以罚代法,违法当事人没有受到应有的法律制裁,其结果违法者交了罚金就无事了之,仍然做违法事件,给人民群众造成极大危害。
(二)乡镇和村小组干部法律意识淡薄。
1、乡镇干部法律意识弱化。
乡镇行政机关没有足够的法律意识,乡镇干部未能依法行政,工作方法简单和陈腐,法律意识淡漠,甚至视法律为儿戏,存在许多法律“盲点”的实际问题,依法行政能力不高,行政违法现象时有发生。一是认识不到位,法律意识较为淡薄。部分乡镇领导干部法律意识淡薄。思想上,重人治轻法治;工作中,喜欢凭主观臆断下命令,不愿按法律规定去办事,致使有些政策不合法,造成工作失误。更为严重的是,个别乡镇少数领导,为了本乡镇、本站所院校,甚至个人的利益,对违法行为不闻不问,包庇纵容,对正常的执法横加干涉,致使一些违法活动越来越猖獗。二是少数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工作中滥用权力,忘记了权力必须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围之内行使的要求。干部中还存在许多“法盲”,有些干部对自己要求不高,只求工作上过得去,平时在做一些违法的活动,如赌博、谋取私利、挪用公款等事件,从中暴露出了我们干部在法律意识还是有所淡薄。三是农村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在观念上和习惯上依然打着“人治”、“权大于一切”的烙印,这些意识、旧观念成了一些行政执法人员滥用职权的思想渊源。
(三)农村群众法律知识贫乏。
改革开放以来,xx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农村特别是偏远山区农民法律的意识有一定提高,但也只是粗粗的扫了一下法盲,并未从根本上改变农民的知识结构和心理结构,农村和农民的法律意识极其淡薄。
一是农民法律意识与经济社会发展步伐加快要求还有差距。从农民自身方面看,有历史因素、传统因素的影响,但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