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时间:2019-05-15 00:08:1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第一篇: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让腐败远离我们身边

一、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

任何社会,司法是保障社会正义最重要、也是最后一道防线,司法关乎人民的财产与生命,任何形式的腐败只要被查处,最终都将受到司法惩罚,一旦司法失守,社会公正和正义就会荡然无存;司法也是日常社会生活,不同社会角色之间互动的中间或者缓冲地带。对执政者来说,司法更是社会和政治秩序的根本。法就是秩序,对任何统治者来说,对司法的信任是一个社会的最基本面,也是最后一根“稻草”。道理很简单,一旦社会失去对司法的信任,怀疑司法,这个社会就必然出现形式多样暴力和腐败横行的局面,所以司法腐败是社会乱源,一个社会腐败,首先是因为司法腐败,司法腐败比其他腐败给社会带来的影响更恶劣。司法腐败最根本的表现是置法律法理、公平正义、社会道德、天理良心于不顾,把权利和金钱做为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在每每遇到和权利、金钱相牵连的案件时,不加思索地将法律的天平向权利和金钱一方倾斜。司法就象一个风向标,它会引导着社会风气向好的或坏的方向发展。健康的司法是惩恶扬善,引导社会风气向好的方向发展;腐败司法结果是惩善扬恶,它将引导社会风气向坏的方向发展。司法腐败是导致社会道德堕落,社会风气恶化的最根本、最直接的原因之一。司法腐败使得的社会正义无处伸张,人们有仇无处报,有冤无处伸。让人们对社会的感觉是一片黑暗。在司法腐败的背景下,个人极端暴力犯罪层出不穷。正因为如此,任何一个法治社会都会动用一切可以动员的力量,不惜成本来保障司法的公正和司法的尊严,只要司法公正,社会上各种腐败和犯罪将无处藏身。

司法腐败根源在于缺少强有力监督惩罚机制,这样必然产生各种腐败的现象,即使腐败分子最终被绳之以法也给社会造成极坏的影响。公检法等权力部门一部分人之所以敢不依法行事,办关系案、人情案、收受贿赂、以权谋私,他们为什么敢明目张胆一错再错?我想主要因为权力部门没有一套行之有效对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错判对他们没什么影响,或者即使承认是错判也可堂而皇之找个理由解释一下,又不会扣工资,又不会处分,利益上没损失,反正是铁饭碗,干好干坏没多大区别(这要是在企业设计人员设计一个产品出现问题给企业带来损失,企业会追究设计者责任,扣除工资,严重的将会被开除)。由于存在这种现状,所以眼下在中国打官司或者犯着什么事到了权力部门处理时首先就是要找人,还要找到关键的人,如果双方都去找人,就要看哪一方找的官大(你若不信你去问一问你周边人),如果要找不到相关的人,那只能听天由命,如果要遇到秉公执法的,那你就走运,这样很多现实中无法解决的事,想到执法机关依法公正裁决,最后大都变成是找人、托关系竞赛,最终演变成以权谋私腐败的寄生地。所以将公检法等权力部门管理好,腐败将远离我们身边。

我们中央领导都认识到反腐是当务之急,因为腐败已经成为导致社会不满的一个主要因素,在电视和新闻上几乎天天讲,要反腐倡廉,提高执法人员素质,使我们的社会变得更和谐,中央对反腐倡廉是坚决支持的,我觉得关键还是底层很多执行部门缺少行之有效的具体执行措施,制定一套完善的行之有效对各级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是反腐倡廉成功与否的根本。从我身上发生的事情,我的感受很深,打了十多年官司,对法院等一些执法机构的管理和执行措施有些了解,我们的很多底层执法人员本质上都是好的,素质也是很高的,都不愿意去做违背法律和良心的事,但就是缺少一套完善的监督机制、惩罚和奖赏措施被一些人钻了空子,把本来很容易解决的纠纷变得复杂化,给社会造成很坏影响。

二、治理腐败要有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

时下老百姓对腐败痛恨不已,有的人片面认为主要是缺少民主体制,其实腐败存在于任何社会体制,有的认为主要缺少监督,又没有具体实施措施。能否让形形色色的腐败远离我们,做到防患于未然,我认为仅仅对相关人员进行培训、学习、考试、提高素质(其实他们素质都很高)是不够的,关键是要制定一整套行之有效对各级权力实施人员的监督机制和惩罚措施,必须要在防和制两方面都要做足文章,并将这些措施尽量实现信息化管理,尽量减少人为因素影响,以下是我的一些建议措施:

1、引入淘汰机制

引入淘汰机制彻底打破铁饭碗,每年淘汰5%左右的不适合人员,从外面再吸收一批新鲜血液。(现假设淘汰5%)执法部门每年要淘汰一批道德败坏的、以权谋私的、明显错判误判的、业务能力最差的,从外面再吸收一批新鲜血液充实进来,这样长期逐步下去我们的执法部门将会拥有大量的业务能力强的秉公执法人员,执法部门根本不用担心找不到合适的优秀人员,每年都有大批把头都能挤破想进入的人员。

现实情况是没有采取淘汰机制的铁饭碗,让一些本来有积极向上的人逐渐被磨练成得过且过的人,很多人工作效率非常低、业务素质能力差,有的意志力比较差的甚至就会堕落,即使做出道德败坏、以权谋私的事,只要不要犯重大失误即使被发现因为有铁饭碗而不用担心。只有每年淘汰一些的不适合人员这样才能让每个人员都有紧迫感、危机感,必须努力学习充实自己,必须秉公执法使自己业务水平不断提高,这样才不会被淘汰。对于淘汰人员实行信息全国、全省联网,要让他知道是为何被淘汰的,让他心服口服,更要让因道德败坏的、以权谋私人员永远不能从事此职业,造成严重影响的甚至要绳之以法。对执法人员犯法要有比普通人有更大的惩罚措施,只有这样才能对一些试图图谋不轨的人在做坏事之前要认真考虑是否风险太大?是否值得?

2、实行绩效考核制度

将工资分成基本工资、绩效工资、年终奖几部分,每月发基本工资、绩效工资,要彻底打破干好干坏,干多干少一个样,要让工作比较出色的人员得到较多利益。

实行信息化管理可以很轻松知道每个执法人员接了多少案件,每件案件做到什么程度,案件是否正常审理,是否延期,延期是否办理正常手续,还存在什么问题等,计算机根据复杂案件、典型案件、普通案件等综合因素每个人打工作绩效分,作为绩效工资分发依据,一年累计的工作绩效分作为年终奖分发依据,工作绩效分也是提拔干部任用的参考。目前状况一些执法人员的办事效率太低。通过计算机就可以很容易统计出来,干多干少(处理案件多少),干好干坏(处理案件满意度,是否有争议,是否有上访)。

3、实行回访制度

采用电话回访、短信回访、人员回访相结合 实行回访制度对于预防腐败有很大威慑和监督作用。

案件结束后,可以采用电话回访、短信回访、人员回访相结合对双方当事人进行信息回访;

1)对案件审理判决的满意度(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只要执法人员对案件双方人员有理有据的解释引导,依照法律判决,一般最终都会接受。在我的案子里07第二次上诉后判不离,法官依法解释有理我也满意,上访高院虽然没给我解决问题,但我也心服口服,对其它几次法院判决我都不满意。

2)案件判决后,对案件审理法官廉政表现(满意、一般、不满意)调查。法官人品能力调查包括法官是否受贿、当事人是否找人托管系调查。这项调查搞得好会大大减少腐败,是对心存侥幸的人极大震慑,你想如果收了贿赂肯定怕事后哪天被人揭发,即使是别的领导打的招呼也怕那一天被人揭发。

这方式我们这里一个驾校里在用,驾校对毕业的学员进行短信回访,其中不满意是针对教练收受学员贿赂,如果一个教练一年当中被学员打了两个不满意,教练的年终奖将全扣,如果超过三个不满意将被开除,这个驾校风气一直很好,想进入学驾驶的人太多很难报上名,其它驾校风气差,一般不送上几百元礼是不行的,我想你周围也有很多这种现象。所有必须有揭发腐败行为灵活的通道机制。

4、真正让信访工作发挥实效,实行异地公开联审制,建立网络透明监督机制

很多信访案件,不管是严冬和酷暑信访者之所以不提辛苦坚持信访,起早去排队信访(你不信?事实就是这样,我建议信访部门最好安装一套类似银行的排队机),因为他们绝大部分身正不怕影子歪,一般都是有问题的,实行公开联审制,实现社会公开监督这样案件,主审他就会好好考虑不敢乱来。现实情况是很多案件即使明明是错判也不会纠正,因为这里面同一个地方司法部门大都熟悉、是同事、上下级关系,不可避免官官相护;另外如果错判达到了纠正就等于承认司法部门或某个司法人员的过失,影响到相关人员的利益,所以在这种背景下信访有实效吗?所以很多上访人在这里被一些接访人员玩弄于法律法规变通和解释之中,同样的行为,下可以是行政拘留处罚,上可以是无期徒刑直至杀头。中国出现这么多腐败,就是因为什么法律、什么章程都可以恣意的解释、恣意的变通,法律法规变成了弹簧。实行信息化管理,对于一些复杂的、久拖不决的、特别是信访要求重审案件全部进行信息公开,这些案件一般社会影响坏,实事求是将案件主要情况公开在网络上,建立网络透明监督机制,将案件分类,全国或全省建立相关法律专家库,随机抽取异地的相关法律专家发表裁决意见,进行评审,对于错判的案件要查明原因坚决纠正,如果不纠正就会纵容腐败。真正让信访工作发挥实效,反过来就是对司法部门一个很好的监督,所以一定要重视信访工作。实行异地公开联审,避免在同一个单位,由于案件是同单位的同事审理的,而不好发表不同意见得罪于他,现实情况一般是进行包庇,以致很多信访要求不了了之,只是走个形式过场。很多信访案件开始只是一个小案,就是因为司法机关处理不公,最后矛盾激化变成疑难案件,到处上访,有的坚持很多年上访,实在给社会造成很怀影响,所以司法机关不能只抓大案要案,不抓小案,其实大要案都是从小变大的,这和一个人生病一样,小病不治变大病就不好治了。

5、建立案件办理负责制

建立案件办理负责制,将案件由专人审理负责,在案件审理过程中本单位领导、外单位领导、或案件其它人打招呼、说人情一律不予理会,必须要有相关人署名的书面材料说明理由,并将这些材料记录在册,以供以后查阅。这样案件办理人就可以专心办案,不必理会其它外界干扰,如果案件办理完出现问题,就很容易追查责任,对打击办关系案、人情案等腐败行为起到很大作用。

6、实行上、下级之间相互打分制

每个季度和年终实行实行上、下级之间相互打分制,下级对上级分别在工作能力、领导能力、廉政状况等进行无记名打分,上级对下级分别在工作能力、敬业精神、廉政表现等进行打分,分别作为季度奖、年终奖发放依据,也作为绩效分计算,这样全年的总绩效分最低的领导和部分职工将被淘汰。

实行打分制使领导和职工相互监督,这样领导就不敢轻易为私利为某个案件对下面打招呼,办案人员也是如此。这样对选拔优秀人才有很大好处。现在有很多好企业都实行了打分制。

7、立重罚规定惩处司法犯罪

本来司法人员知法犯法就应该罪加一等。只有对司法犯罪有严厉的刑罚,司法官员才能望而生畏,不敢贪污腐败,做到公正廉洁。

8、司法机关要在人大领导下真正独立

司法部门工作不受地方任何部门干涉,司法部门的一把手由人大任免的有业绩、作风正派、有领导才能的司法专家。其他内部领导实行绩效分评比、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差额考察、任前公示、公开选拔、竞争上岗、任职试用期等制度。加强人事管理和监督方面的制度建设,逐步形成相互配套、约束有力的干部考核评价体系和干部选拔任用监督机制。

9、司法官员任职前、后要公开财产,公开家庭成员情况

司法官员(应该是所有公务员包括所有的国有企业的管理人员)任职前、后要公开财产,公开家庭成员情况。

10、建立激励人民群众举报机制

1)按贪污受贿官员被查处金额的百分比(假设百份之五十)奖励给举报人 按贪污受贿官员被查处金额的百分比(百份之五十)奖励给举报人,[也许有人说奖励太多,我认其实不多,如果没举报人的举报,大部分贪官污吏是很难被发现的,且举报人是担着被打击报复风险的],另外,做好保护反映真实情况的举报人工作,对保护举报人不当的司法人员要从严惩处,还要规定接受举报的司法机关应直接去查处,不能当中转站,转到当地去查处,转来转去往往又转回到被举报人手里去了,接受举报的司法机关一定决不能犯官僚主义,当然如何细化执行要制定一系列措施规定,搞得不好也会冤枉一个好人,避免犯文革时冒进错误。

2)自首及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免于处罚,并给予适当状励。对自首的行贿人及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免于处罚,按一般的举报人对待并给予适当状励。对不配合司法机关调查的行贿人要与受贿人同罪对待。此举是解决行贿受贿问题的最有力措施。最了解受贿人就是行贿人!现在对行贿人的处罚比受贿人还严厉,简直就是逼着他们结盟!行贿人举报若无罪,受贿人就会自危,怕行贿人过河拆桥而不敢受贿,行贿人也就无处行贿了,行贿受贿被斩断一角,行贿受贿问题也就很好解决了,50%的腐败不攻自破。

三、反腐败关键看决心

由上所述反腐败是有很多办法的,关键看决心和基层落实,有的措施可以立即实行,我想只要有中央强有力领导,有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有正确的战略战术,大家都来想一些好的点子来反腐败,就会形成更多、更成熟、更有力的反腐败措施,铲除腐败生存的土壤。以上一些措施是我十几年打官司亲身经历有感而发,逐渐完善一套专门针对司法部门监督和管理机制不是难事,而且不需投资多少,我们要真正让监督和被监督成为自觉习惯,成为一种民主机制!别忘了反腐败重点在于治理司法腐败,任何形式的腐败最终都要在司法部门处罚,司法公正至关重要,司法若是腐败了,搞出错案冤案,社会影响更坏,如何更好制定一套行之有效监督和管理我们的执法部门是当务之急,如果司法腐败被治理好,我敢说执法部门将会涌现出无数个铁面无私的包青天,不发分子将会战战兢兢,无处藏身,形形色色的腐败就会远离我们,社会风气将会大大好转,社会将会变得更加和谐,同样一些好的监督机制也可应用在国家相关机关部门,果真如此的话我们国家想不发展和壮大都难。

请支持此E政案第9952号人大提案请进,进入下面地址点击联署签名,谢谢!

http://ezheng.people.com.cn/proposalPostDetail.do?id=264321&boardId=1&view=1

第二篇: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范文]

论司法腐败及其治理

【摘要】司法是维护社会公正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实现公平正义的重要手段,司法的廉洁与公正是全社会的希望所在,也是建设法制国家的必备条件之一。司法公正,国家法制才能具有权威,社会才能稳定,人民的权利才能得到保障。司法腐败,则毁灭了人民的权利与自由受侵犯时的最终救济手段,理无处说,冤无处伸,从而使人民丧失对国家、对法律的信任,人心背离,社会动荡。在我国,司法腐败不是近几年才出现的新问题,实际上,自从人类历史上出现了司法活动,司法腐败就伴随左右。消除司法腐败,净化社会环境和司法环境,维护与创建稳定的社会秩序和经济秩序,进一步建立健全制约机制和强化监督职能已是不可忽视的重大问题。

【关键词】司法腐败、公平正义、治理对策

腐败的泛滥,对政权的稳固、执政党的地位的维系、经济的发展、社会的稳定、国家的安全、社会良好道德风尚的维持构成了巨大的威胁,古今中外,概莫能外。在所有的腐败中,司法腐败是对民众法治信心打击最大的腐败,对社会公平正义危害最为严重的腐败。司法是保障公民权利受到非法侵犯后得以救济的最后一道屏障,是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关键一环。公正是司法的灵魂,而司法腐败正是违背了司法的根本要求。

一、司法腐败的含义及概念分析

司法腐败是指司法机关、行政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在司法活动中,为了谋求或保护不正当的个人利益、地方利益、部门利益,利用司法职权进行权钱交易、权权交易、权情交易、权色交易,以至司法不法,司法不廉,司法不公,从而损害国家、社会和公民合法权益的行为,其本质是司法权的异化和司法权的滥用。

对司法腐败的透析应包括以下三个层次:

首先是表象层次。司法腐败表现为枉法裁判,不顾事实,扭曲事实,无视法律,曲解法律,袒护一方,施冤一方,久拖不决,决而不公;也表现为司法权的滥用,以权谋私、权钱交易、索贿受贿;还表现为司法地方保护主义,想方设法偏袒本地,千方百计为难外地,明里司法协助,暗里设障拆台。一言以蔽之,司法不法,司法不廉,司法不公即为司法腐败。

第二个层次表现为司法权行使的行政化、官僚化、地方化、工具化与功利化。我国目前的司法体制,就法院而言,包括审判机构的设置,审判机构与党委政府人大的关系,法官的进出、审判机构内部组成单元之间的关系、审判程序的启动、运行与终结等环节,基本上是以行政命令一以贯之的,或者说就是行政模式的翻版。与这种司法权力行使的行政化现象相伴生的,是司法权的官僚化。官僚化作为一个中性概念,是指将进入官僚体系中每个人的法定权利、责任和义务,排定职务高低顺序,从而建立起依据命令与服从关系进行权力运作的一种方式,是当代行政权的典型特征之一。司法权的工具化主要是指司法权对法律之外的权力与权威的依附性。司法权是自足性权力,它的权力来自于法律。如果司法权接受来自法律之外的权力与权威的命令而行动,就变成了这种权力的奴隶和工具了。司法权的功利化是司法在经济体制转轨过程中呈现出来的新趋势,其典型形式是凭借司法权从事创收活动,是否受案以有无利益可图为标准;案件如何裁判以当事人意思的多少为标准;审理案件的快慢,以当事人与法官之间关系的亲疏为标准。在司法人员的财源源于立法机关的不时施舍之下的制度下,司法权地方化日益严重。而使个别司法机关沦为地方的司法机关,而不是国家在地方设立的司法机关。

司法腐败的第三个层次表现为司法权的异化。司法权有六种特性:其一,被动性,即司法只可被动行使,所以提前介入、送法上门都是有违其性质的。其二,程序性,即司法只服从于法律而不服从与指挥,对司法权只能行使监督而不能进行领导。法官如果按照领导意图办案,接受上级指挥,他就不是法的守护神,而变成斗士了。对法官来说,唯一能使他们服从的东西就是法律,而不是无论什么人的意图或命令。其四,中立性,即司法权只判断是或不是。法官如果帮助民事案件的一方当事人调查取证,那他此时就成了该方的代理人了。而这种情况下难以保证司法的中立与公正。其五,审查性,即司法权有权判决立法的不法与执法的不法。立法的不法与立法权限内是难以得到纠正的,执法的不法又总是受到行政权的袒护,惟有司法的合宪性及合法性审查与判决才可除去这两个痼疾。其六,终极性,即司法权是国家最后的权力,是法治的最后一道防波堤。司法权的终极性体现于它对各种制度的最终保障上,如果司法不能遏止违法,则这个国家就不再有秩序可言了。一切违背司法权上述六种特性要求的现象与行为,皆为司法腐败。

因此,要理性、冷静地看待司法腐败。不能因为司法领域几人违法犯罪,就认为整个法官群体、整个司法机关都有问题,甚至比其他领域更严重;不能因为少数人司法腐败,就否定司法改革的成果,走回头路,以为司法腐败是司法独立所致,认为不要法官专业化职业化,违背司法规律,搞司法民粹主义,矫枉过正。但是,司法腐败也给我们以警示,中国正处于从人治、半人治社会向法治社会转轨的关键时期,法律制度对于市场经济、政治体制、公民社会等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随着民众权利意识的觉醒和法治作用的增强,人民对司法的要求和需求必然越来越高,这就对我们法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二、治理司法腐败的对策

司法腐败是一种复杂的社会现象,具有极大的社会危害性,它的产生有多方面的复杂原因,这决定了清除和治理腐败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复杂的系统工程,它需要全党、全社会、全体人民积极参与,形成一种齐抓共管、标本兼治的工作格局。要根治司法腐败问题,要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职业道德教育,提高司法人员素质

要预防司法腐败,首先应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解决好司法人员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问题。加强思想政治教育是预防司法腐败的首要和基础性工作,是解决好司法人员思想根源的重要途径。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人们的价值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有些人将手中权力加以商品化,淡化了理想、信念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所以,必须坚持和加强有针对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使广大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提高他们对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深入开展反司法腐败斗争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强化廉洁奉公、廉洁执法的公仆意识。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立身为人之道,是当官为政之本。加强思想政治建设,提高思想和素质,对于防止和抑制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蚀,有效地进行反腐败斗争都是至关重要的。另一方面,要加强职业道德教育,使广大司法人员树立正确的权力观,自觉抵制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等腐朽思想的侵蚀。要建立司法人员的选拔和定期培训制度,加强对司法人员的业务培训,不断提高司法人员的法律素养和业务水平,以适应新形势、新任务对司法人员的新要求,从整体上不断提升司法人员的综合素质。司法人员的素质高,就能够廉洁自律,做到常在河边走,就是不湿鞋,而司法人员的素质低,即使法律和制度完善,也会有人以身试法,铤而走险。

(二)完善制度和体制

1、加强立法工作,制定完备的法律体系,为司法公正提供法律依据。立法存在的弹性,在实践中会给司法人员过多的自由裁量,使得相同的事会有不同的处理结果。因此必须完善法律制度,加强司法解释,增强法律实施的同一性,使执法者和违法者都明了触犯了什么法,就应当给予或受到何种处罚以及处罚到何种程度是公正的统一标准。这有利于消除执法不严、不公的漏洞,防止司法人员利用法律上的空子来进行腐败活动。社会的变化以及司法实践中发现和产生的问题是层出不穷的,应该及时对不适应社会发展的法律条文进行修改,而对一些重要法律的修订也应当定期进行,从而使法律适应现代化司法工作的需要。

2、加大依法治腐力度,各级司法机关对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的司法腐败分子要给予严厉打击,做遏制腐败的主力军,对那些贪污、收贿数额巨大的腐败分子,该杀要杀,绝不手软。

3、司法机关内部应当大力加强制度建设,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权力的合理配置、分解、限制。公开司法人员的职权责任范围、办案程序、纪律要求、办案结果以及公众举报的措施和程序等,增加司法活动的透明度。

4、目前,司法人员的工资待遇相对偏低,这就造成了司法人员的消极情绪,挫伤了司法工作人员的工作使命感和积极性。因此,各有关部门应当借鉴国外高薪养廉的办法,提高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的地位,切实改善司法人员的工资待遇和生活水平,给司法人员营造一个较为宽松的工作生活环境,切实解除其后顾之忧,使司法人员不想贪、不愿贪,减少腐败的发生。

5、在我国走向法治社会的今天,全面树立法制观念已成当务之急。必须大力开展普法教育,提高全民的守法意识和法律水平,形成符合社会主义法治要求的法律价值观念、法律思维方式和法律行为模式,培养崇尚法律的信念、法律至上的观念和依法办事的习惯,能使得广大司法人员能严格依法办案、秉公执法,减少贪赃枉法、徇私舞弊等行为的发生,同时也可增强广大群众的法律意识和法律认知能力,使其能自觉守法,遇到需通过法律途径解决问题时不向司法人员送礼行贿和请吃、请喝、请玩,避免和减少司法腐败的发生。

6、确保司法机关独立行使职权,不受立法机关、行政机关的干涉,从加强社会主义法制的需要出发,保持司法工作其应有的独立性。一是在财政方面,实行独立预算,不受地方政府的制约和干涉。在经费上有了保障,创收和三乱等现象就可得到有效遏制,司法机关大胆、独立、公正的执法就有了更多的保障,从而可在一定程度上防止司法腐败现象的滋生蔓延。二是在人事制度方面,改变目前地方权力机关选举、委任或罢免司法行政人员的现状,消除仅凭地方领导意志和好恶决定后报人大任命的做法,确保司法机关在录用、选任上的自由权,从而可以对司法人员的个人品格、工作业绩、综合素质等方面进行整体考核,不断提高司法队伍的整体素质。

(三)健全监督机制

使监督法制化,相关法律应对监督者的地位、权限作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充实监督力量,完善监督程序,加强监督手段,加大监督力度。强化党政、人大、检察机关的监督职能,使其真正发挥作用,让监督日常化健全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机制,推行有效的错案责任追究制,办案责任制等充分发挥群众监督的作用,推进政治民主,加强人民群众对司法权力的监督,为人民群众的监督创造条件,发动群众敢于向腐败行为作斗争,要积极疏通和拓宽群众举报渠道,建立健全党内外自上而下、自下而上的监督制度让新闻媒体对司法活动的监督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排除各种干扰,允许新闻媒体进行深度报导,增加司法工作的透明度。

总之,要创造各种条件,使司法权利置于全社会的监督之下,让司法腐败无藏身之处。

三、结语

有司法,就有司法腐败。这就注定遏制司法腐败是一个连续的、持久的过程,意欲通过几项措施或几次突击一劳永逸地清除司法腐败现象是不现实的。因此,我们应该把司法腐败放在个社会、历史的大背景下去考察研究它,进行综合治理,力求建立一个广泛的、有效的预防和惩治司法腐败的社会机制,从根本上遏制司法腐败。

第三篇:作文审题是重中之重

作文审题是重中之重

一、中考作文的审题要求:中考勤作文审题要求我们在“题”上费思量,审准题意。

要诀:审题巧妙拟题快速入题时时扣题(1)不能偏离题旨

要准确理解出题者的意图,对题目提供的概念内涵和外延要有周密的界定。

这个界定通常是联系材料来明确。例如(2010年四月调考题),‚有时候‛是什么时候?‚绕道而行‛如何去理解?这些都在材料里面.(2)不能否定命题的题旨

写文章可以运用逆向思维、反弹琵琶,但命题者的意图不可以否定如果否定命题者的意图,否定命题者的价值取向意义,...........,那么不是抬杠诡辩,就是游离于题旨以外。

二、中考作文题怎样审题:

1、中考作文题的特点:

中考作文一般是材料作文。材料作文指命题者为写作者提供一定的材料(包括文字或其它的语言形式).......,要求写作者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文一种作文类型。

..........作初中阶段的材料作文一般包含两个部分:一个是材料,一个是引题。现阶段引题有向问题形式........

发展的新变化。如(2010年1月调考作文试题): 王争艳的事例即是材料部分,“这剂良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呢?”即是引题部分。

2、材料作文应该怎样审题

材料作文的写作原则是按照材料的内涵来立意作文,所以材料作文审题的第一步就是要揣摩出题者的出题意图。要想准确的把握出题的意图,必须把握以下三个步骤:

①抓住引题引题指明作文写作的方向。2010年1月调考作文试题要要求写作者者必须回答“这剂良药的价值到底是什么”这一中心问题;否则,作文就是不切题的。

当然,为了增加作文的审题难度,出题很有可能在引题的理解上增加难度。2010年1月调考作文试题要求我们首先要明确“这剂良药“指的是什么”,写作者可能很容易简单的把它理解为“王争艳”这个人,其实指的是王争艳所拥有的精神品质;.............................精神品质的价值是什么,即王争艳所拥有的精神品质之于这个社会的意义.............

作文的写作中心,要谈的是王争艳所拥有的是什么,或者说之于这个社会有什么影响。而要回答好这一问题,我们必须首先要回答,王争艳拥有的精神品质到底是什么,综上所述:作文要切题,我们必须回答这个问题: 王争艳所拥有的精神品质之于这个社会的意义是什么?

要想回答好这两个问题,我们首先要仔细的研读材料,从材料中去找到答案,其次是要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对此补充。这其实也是题目要求我们要根据对材料的理解、结合生活实际作文的原因。

②细研材料首先,我们细研材料,看出题者是怎样来阐述“这剂良药”的:

【总起】王争艳,一位普通的社区医生,日前被市长亲自授予“上医之境”的牌匾。

【分述一】25年来,她的平均单张处方不超过80元,多年如一日坚持让患者花最少的钱治好病,干干净净做了一辈子医生,坚守着‚上医之镜‛的行医理念;

【分述二】25年来,她诊疗时从不打断病人讲述,始终微笑着注视对方,然后她会用双手为病人做检查,这双手就像一台精密仪器,可以在病人就诊的几分钟里,基本锁定病源,开完处方,她还要一点一点交待清楚病人回家后的衣食住行,展现着一位普通医生的‚上医之境‛。

【总结】她坚守医生的职业道德,用精湛的医术挽救了无数病人的生命。多年来,她坐诊在哪里,病人就跟到哪里,被大家称为‚一剂良药‛。显然,命题者用了一个总分总的结构来论述他心中的王争艳,【分述一】和【分述二】甚至连叙述结构都是一样的,中间还用了一个极为明显的分号,并且都是以“25年来”开头,用“上医之境”收尾。那么,【分述一】和【分述二】又有什么区别呢?大家可以仔细品味一下,虽然同是赞美王争艳的医德医风,但【分述一】明显更倾向于对王争艳坚守自身职业道德的这一品德的赞美,而【分述二】则重在表现她对病人的尊重与关爱。简而言之,【分述一】突出了王争艳对自己的态度,【分述二】强调了王争艳对病人(别人)的态度。

由此,我们不难总结出,“这剂良药”即王争艳的精神品质包括至少有两个重要“成分”:一是坚守原则(对自己的态度),二是关爱他人(对别人的态度)。这样第一个问题也就解决了。

③结合生活王争艳所拥有的精神品质之于这个社会的意义是什么?这一点在材料里面,没有现成的阐述,需要我们开动脑筋、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思考: 王争艳坚守原则有什么社会意义呢? 1.廓清社会风气; 2.给社会带来希望; 3.为他人树立榜样……

王争艳关爱他人又有什么社会意义呢? 1.温暖人心; 2.美化社会;

3.给人间带来光明……

我们可以将以作文审题过程归纳作文审题口诀:

作文审题是关键,引题首先把握它。

理解引题靠材料,层次词眼上面抓。为什么,怎么样?自己动脑深处挖。

四月调考作文题审题

【四月调考作文题】

地理课上,大家在观察《世界河流分布示意图》时,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河流都不是直线,而是弯弯的曲线,当大家纷纷探究其科学原理的时候,老师却谈出了人生启示:‚在我看来,河流不走直路而走弯路,最根本的原因就是——走弯路是自然界的一种常态,走直路则是一种非常态。河流在前进的过程中,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障碍,有些障碍是无法逾越的,只有绕道而行。走弯路,让他避开了一道道障碍,最终抵达了遥远的大海。成长的道路亦是如此,把曲折的人生看作是一种常态,那么走弯路就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途径,这样才能到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 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这一现象引发了你的哪些联想和思考?请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诗歌、戏剧除外)写一彷不少于600字的文章,文中还要出现自己的姓名和校名。

【审题】:

①抓住引题句: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

②理解引题句:引题句里每一个词,我们都要深入挖掘材料,理解清楚,只有这样做,我们的审题才会切题。a、‚有时候‚是指的什么时候?

——“有时候”指的是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的时候。这一点在写作中必须突现。

b、‚绕道而行‛是什么意思?

——“绕道而行”就是走弯路,就是前进的另一种方式,另一种途径。c、‚也是一种智慧‛智慧体现在哪里? ——到达那遥远的人生大海――即成功

d、怎样理解‚有时候,‘绕道而行’也是一种智慧‛? 我们可以明确:

在人生遇到无法逾越的障碍时,选择另一种方式,另一途径前进,也能获得成功。这种做法也(相对其它做法)是智慧的。

【分论点的展开】

①准确、深刻的审清题意,是我们降低分论点展开难度的基础 绕道而行――让人难以把握要领,不好下手; 走弯路——通俗一些,形象一些,似乎可以下手;

前进的另一种途径、另一方法――清楚明白,让人豁然开朗,可以下手。②由上文的审题,我们知道,我们的分论点必须包括:

在什么时候(哪些不可倒逾越的障碍),我们怎样做(新方式,新途径),从而获得成功。如:

1)在面对不可战胜的对手时,我们切忌硬碰硬,要善于发挥自己的巧实力,出奇制胜。

2)在难以正面突破的危机中,我们要有创新思维,突破条条框框,从侧面入手,走出困境。

3)在面对自己的能力不及的事时,我们可以果断的放弃,把自己能够做好的事情做到最好,这也是一种成功。

4)在面对自己的难以逾越的短处时,我们要有认清自我,扬长避短,发挥自己的特长,在我们所长的方面取得成绩。

第四篇: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

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

叶檀

中国当前处于实体经济转型期,各类破产、并购案例层出不 穷。曾经与一个长期在政法领域的朋友探讨,被告知了一连串案件:司法部门是如何通过低价、定向拍卖自肥,以极低的价格获得房产汽车等资产,不由倒抽一口凉 气。这样的市场必定是权贵盛行、毫无底线、交易成本高上天的市场,司法腐败是一切腐败之基。

并不奇怪,探讨吴英案件时,人们关注的重点是资产拍卖程序是否公正,法律是否替各方伸张了正义;商铺等拍卖价格引发争议时,人们关注背后的购买者到底是谁,实质含义是,吴英案件是否有司法腐败,谁是司法腐败的黑手。中共十八届四中全会正在召开,根据7月29日的中央政治局会议,本次全会的主题将聚焦“研究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大问题”。

改革实践已经打开闸门。新成立的中央深改组已召开的五次会议,两次会议都审议通过了司法改革的相关文件。其中,在中央深改组第三次会议上,通过了《关于司法体制改革试点若干问题的框架意见》和《上海市司法改革试点工作方案》。

今年6月15日,中央司改办负责人首次对外发布,新一轮的司法改革将在上海、广东、吉林、湖北、海南、青海六省市先行试点。司法改革有四项内容:完 善司法人员分类管理、完善司法责任制、健全司法人员职业保障、推动省以下地方法院检察院人财物统一管理,通过财务、人事独立保障司法独立,改革重点是破除 司法地方化,司法行政化,让司法机构不再成为官员意志的传声筒。***案件已经显示司法行政化、司法权贵化的极大破坏力。

上海模式改革已有所成效:严控法官人数,设立检察官助理与法官助理职位,法官自然衰减,再从法官助理中选拔,保障司法人员的专业素质,避免司法人员 成为读报喝茶的行政闲散人员,致使法官、检察官毫无职业尊严。司法独立是这座曾出现法官集体嫖娼丑闻的城市洗刷耻辱的唯一办法。

上海推行主审法官责任制,在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案件中,主审法官依法对案件审理全程、全权负责;在合议庭审理案件中,主审法官承担除应当由合议庭其他成员共同担责部分之外的所有责任。法官责任与权利明确。改革中最困难的问题是官本位,排斥专业法官,成为既得利益的代表。《经济观察报》采访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副校长、法学院原院长林维先生,表示“法院院 长、庭长甚至一些非审判岗位的中层干部,占据了大多数法官员额,结果把一些长期在一线从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挤掉了——这些年轻法官原来是法官,现在可能就只 能做法官助理了。那些资历不是特别老、行政职务不是特别高但审判业务能力强的法官积极性可能会受挫”。大学里官员当教授、司法界官员当法官,官本位必须改 革,或者当领导、或者当法官,但不能两者通吃。司法独立、司法公正是中国市场经济继续发展的根基,从交易成本到利益分配,中国市场经济每个环节都打上了权贵经济的烙印,在悬崖边上徘徊。经济改革的阻力之一是极端贫富差距,导致低收入人士成为改革的反对派。郎顾之争已经十年,这场没有赢家的市场理论战争,反映的是改革中途遇阻的惨 淡,此后市场化改革受到重重阻碍,难以推进。权贵市场,国企低效,法治溃败等现象愈演愈烈,成为中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无法绕开的陷阱。

许多人都在问同一个问题,中国是否会陷入中等收入陷阱?中 国改革一旦挫败,可能比中等收入陷阱更可怕。因为中国庞大的农民群体,以房地产为主要投资标的的城镇中产收入群体,将很快重返贫困,中国将陷入农业社会低 效循环。阿根廷等国家在某些方面与中国比较相似,比如高收入阶层财富转移回欧洲故乡,社会动荡不安无法摆脱斗争轮回等。但阿根廷、巴西等国家与自然的和谐 度,比中国要高得多,人均占有的资源与中国不可同日而语。

法治不彰在经济上的主要表现是制度性风险上升:经济效率大幅下降,审批成本大幅上升,资源集中在审批者手中,“跑部钱进”成为经济领域的常态。为了 规避财产、环境风险,高收入阶层掀起移民狂潮,目前已蔓延到中产收入阶层群体中,中国成为财富创造地与财富流失地。制度经济学理论对此有明确的阐释,人口 与财富转移数据,是对社会与市场前景有没有信心的最好标志,喊一万句空洞的口号,都没有看这个指标的变化来得有用。

此前国务院推行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已经初见成效,中国年轻人创业成风,这是值得称道的政策举措,但仍然无法在政府与市场之间划出基本界限。没有法治的市场不可能有真正的金融,政府信用到处伸手,低效的国企上市圈钱,补贴成为政府信用背书,市场根本不可能准确地进行风险定价。由于市场被不公平的法治左右,资本市场风险上升。根据中金公司的报告,目前 A 股市场所隐含的股权风险溢价高达12%,远远高于世界其他主要经济体所对应的市场。中国公司经营所处的制度环境是导致风险溢价高企的主要原因——行业游戏规则可以通过游说加以改动,上市公司可以群体性地通过大规模补贴避免退市风 险;某些公司在财务诚信、环保等方面饱受投资者质疑,却在市场屹立不倒;一些上市公司高管因政治原因失联,显示这些企业在政界涉足极深,丧失了市场化企业 的独立品格,所有这些因素随时都可以成为引爆的定时炸弹。一家企业有问题,也许是企业主本身品德或者能力缺陷导致,如果市场风险溢价上升成为整体现象,必然是经济周期下行导致公司赢利全面下降,或者是制度 层面出了大问题。经济周期下行可以靠货币注水、政府采购等措施缓解,制度风险则会让公司曝露于可怕的辐射中,由于路径依赖使制度进入恶性循环。解决制度性风险,只能靠制度变革。对企业而言,最可怕的是游戏规则追随长官意志朝令夕改,企业因此无法形成明确的预期,经营成本居高不下。法律底线失守,市场劣币驱逐良币,稍有底线者被驱逐出竞技场,场上剩下“出老千”的无底线玩家。换个角度也可以说,留在场上的都是既得利益群体的一 员,区别只是分得多少而已。公民素质是劣胜优汰,官员的白手套商人坐拥资源,而遵守法律、遵守游戏规则的人被戏弄,在拆迁等领域中因遵守规则而受损。只要 拳头硬、嗓门响、脸皮厚,就能得到最大的利益,法律不公正,社会丧失最后的防护堤。

中国企业家并非天生的贿赂专家,中国官员也非天生的受贿专员,而是制度创造了行贿受贿的最佳土壤,一方有权创设与收取“高租金”,另一方没有独立司法保护,不得不缴纳高租金,最后患上斯德哥尔摩综合症,心甘情愿成为不独立司法的帮凶。

如果企业家不必依靠政府审批就能获得正常经营收益,“惟利是图”的企业主绝对不会行贿;当司法独立严格执法游戏规则被多数人遵守,大多数人行贿受贿都会被抓,行贿受贿的成本远高于收益,行贿者也就知难而退。

司法独立是最重要的改革,司法腐败是最可怕的腐败。原因只有一条,司法是保护公民、保护合法经营、保护合法收入的底线,司法腐败将导致所有的游戏底线失守。

在中国此前的改革过程中,最大的问题不是以多快的速度推进市场化,而是以权贵的方式推进市场化,导致市场成为权贵的替罪羊,被千夫所指。新加坡是法律相对独立的国家,因此市场化取得了极大的成功。依靠利益而非法律捆绑在一起的团体,终将因利益纠纷而散,依靠公平的法律组成的社会构架,才能持久坚韧。司法独立,法治市场,才能消除恐慌,建立现代社会。

第五篇:2014两会环保是重中之重

2014两会—环保是重中之重

2014两会中提到关于投资的问题,中央把投资作为稳定经济增长的关键,中央预算内投资拟增加到4,576亿元,重点投向保障性安居工程、农业、重大水利、中西部铁路、节能环保、社会事业等领域。

由此可见,环保问题仍然是国家政策的重中之重,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任何企业都必需正视环保,做到节能减排。特别是餐饮企业以及排放较大的工厂等,更是需要遵循环保政策,才能持续健康发展下去。然而,油烟排放一直是困扰企业的难题,像酒店,pvc制品工厂等等,油烟的排放量大,但是自己又不知道怎样去解决。那么,有什么方法可以快速控制油烟的排放呢?下面就由科蓝环保的小编帮您解决这个问题。

如今,许多行业都面临着油烟排放量大的问题,但是,随着油烟净化技术的发展,在1992年,全球第一台烟罩式静电油烟净化器在科蓝环保诞生,烟罩式静电油烟净化器的出现有效的解决了企业油烟排放的问题,科蓝环保通过专利的圆筒蜂巢技术,使电场达到最大平均速度,拥有极高的油烟净化效果,油烟净化效率高达98%。而且烟罩式静电油烟净化器成功通过了国家的环保认证,为企业治理饮食油烟污染树立了新的里程碑。

下载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word格式文档
下载治理司法腐败是反腐败重中之重.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小编推荐]

    瓦斯治理工作是煤矿安全生产工作的重中之重,做好煤矿瓦斯治理工作是保护矿工生命财产安全、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举措。根据国务院关于瓦期治理有关政策,全国瓦斯治理工作现场会......

    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工作是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为了确保学生的生命安全、身体健康,我们要特别重视对学生的安全教育。又加 我校地处滕州城乡结合部,车流量大,人员杂乱; 家长多是失地的新市民,......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

    安全工作是幼儿园工作的重中之重,只有在确保幼儿健康成长的条件下我们才可以顺利地开展教学活动,我们始终认真细致地开展安全工作,在学年伊始便制订了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对......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保障和改善民生是重中之重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到更加突出的位置上。这一要求无论是对进一步解决群众关心的生活问题,还是对促进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都......

    统计工作中提高统计能力是重中之重

    统计工作中提高统计能力是重中之重 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各种新事物、新情况层出不穷,要求政府统计部门不断提升统计能力,以便更好地记录经济社会的发展变迁;随着服务型政......

    国内生产管理工作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

    国内生产管理工作是制造业的重中之重中国是制造大国,其中尤其的珠三角领域,制造企业非常多,但国内的制造企业以代工生产管理工作模式最多,随着劳动力成本上升、能源等资源价格上......

    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精选五篇)

    司法腐败是市场腐败之源 中国当前处于实体经济转型期,各类破产、并购案例层出不穷。曾经与一个长期在政法领域的朋友探讨,被告知了一连串案件:司法部门是如何通过低价、定向拍......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

    解决好“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在新形势下,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新一届中央领导集体,更加重视“三农”问题,明确提出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