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问题与策略思考
一、引言
建设市场的低进入门槛决定了竞争对手竞争的激烈程度,而这些竞争对手之间的技术优势、施工能力几乎相差无几,拼的也只能是价格,因此低成本打造价格优势也会是构建施工企业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推行责任成本管理是提高效益最直接、最有效的手段,因此在施工企业全面推行责任成本管理势在必行。下面将从施工企业实施责任成本管理进行分析研究。
二、工程项目推行责任成本管理面临的难点
(一)对施工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
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机制不健全,尤其是国有施工企业,成本管理更糟。究其深层次的原因是企业高层管理者和技术人员对成本管理认识上存在很大的误区。施工中普遍存在重实际成本的计算和分析,轻全过程的成本管理;重制造成本的计算,轻采购成本、工艺成本和质量成本的计算;重财会人员的管理,轻群众性的日常管理的现象。还有重事后轻事前事中、重局部轻全局、重短期轻长期等问题。在实际工作中,企业的管理层对成本管理意识不强,头脑中缺乏成本节约意识。
(二)责任中心职能责任不明确,致使原材料消耗过高
原材料成本与企业经济收益呈反比关系,导致原材料消耗过高的一个主要原因是职能部门责任划分不明确,例如物资部只负责供应材料而不负责预算,供应的原材料与工程实际所需严重脱节,难于控制;在施工过程中由于缺少监管部门的监督,致使原料浪费严重,大大增加了项目成本。在后续研究过程中,可以深入剖析不同层次责任中心之间的联系纽带,强化彼此之间的合作交流方式,减少原材料的消耗,节约项目成本。
(三)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制度不完善
良好的制度是各项措施能够有条不紊实施的保障因素,而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发现,多数施工企业对于责任成本管理制度的制定不够严谨,导致项目成员责任不明确;同时,预算、监管及考评等环节存在严重不足,影响责任成本管理方法的具体实施。
三、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建议
(一)加大开展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宣传力度,强化责任成本管理意识
首先,对企业和项目部人员加强成本管理教育,采用办培训班、印发专业知识手册、组织专题会议、开展成本管理测试等措施加强成本管理知识的培训力度;其次,在每个项目开工前,对所有参建人员开展一次成本管理的专题教育,加深各级人员对成本管理的认识,让他们知道在自己的本质工作中如何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第三,在工程施工中,组织各个职能部门讨论成本管理中的问题,认真的总结经验教训,并在各个项目上下发学习,形成项目之间互相学习的好风气。
(二)建立责任成本管理制度
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建立的完善性,执行的有效性可反映出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好坏,它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基础。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应遵循科学合理、便于操作和执行的原则,并在实际执行过程中不断的进行检查,根据管理需要可将施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不断的进行修改和完善。
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一是责任成本管理具体流程的制度,主要有责任预算管理、方案预控和优化、工程数量控制、劳务管理、物资设备管理、变更索赔管理、责任成本核算与考核等相关制度要求;二是责任成本管理职责的制度,主要有安全质量、技术、物资设备、计划、财务等部门的部门职责制度;三是责任成本水平的管理制度,主要涉及劳务分包中单价的确定,企业定额、责任成本预算的制定,责任成本的分解等管理制度。
(三)进行责任成本预算编制
责任成本预算编制的主要程序包括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工程数量的确定、确定基础数据单价、劳务承包单价、归集编制责任成本预算,最后进行分析责任成本预算得出的收益率与最初收益率的之间的差额。
1、设计、施工方案的优化。在项目中标后,施工单位总工牵头,组织各部门相关人员对施工现场条件进行全面的调查分析,以确定可优化的施工项目,加强与设计院进行沟通,对每种技术方案计算出的资金投资情况进行分析比选,选定成本投入最少的施工方案;不断优化施工方法和工艺,减少工、机、料费用,施工措施费用及临时设施费用的投入,在保证安全、质量、工期同时考虑工程施工成本的最小化。
2、掌握准确的工程数量。施工图下发后,公司应立即组织相关人员对施工图数量进行会审,计算出理论工程量,并通过到施工现场进行调查实测工程量,将两者数量上的差异并进行对比分析,确定可实施的工程数量;同时确定施工措施项目的工程量和大小临时工程数量,进行统计的工程数量应全面详细,并经相关负责人复核签字确认后,作为编制责任成本预算的依据。在进行责任成本预算时,往往施工图不能及时到位,因此在编制责任成本预算书可先依据招标工程数量,待施工图确定后,可按着原确定的责任成本预算单价不改变,工程数量按照实际施工图的数量进行计价调整控制。
3、市场调查确定各种基础单价。在责任成本预算的编制过程中,劳务单价、水电费单价、物资材料费(包括运输费用)、防水材料单价等费用构成了责任成本预算编制的基础,例如主材单价在编制前应通过进行市场调查,了解市场行情,货比三家,通过公开招标集体确定性价比最高的材料价格,劳务单价根据企业定额并结合当地的实际价格水平进行确定。
4、分析确定编制劳务承包单价。按照施工方案的编制和优化,确定了施工内容的工序和工艺要求,根据企业内部定额、企业内部指导价及通过调查分析确定的各种基础单价,或者是参考与本企业类似的工程项目使用过劳务承包单价,进而编制劳务成本费用。在进行劳务分包的工程可能制定的承包内容不同,有的可能包含材料费,有的则不包含,这就需要在参考其他项目劳务单价筋混凝土侧墙、钢筋混凝土顶板等多项内容,通过评估可测算出各分项内容的的人工、材料、机械消耗额,按照谁负责谁承担的原则并把这个消耗额作为各责任中心的责任费用确定下来,作为其控制的目标。合理的责任预算分解,各责任层次能够充分提高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可控的责任成本控制在预算范围内并尽快可能的减少成本费用支出;若责任成本预算分解的不合理,即会造成成本控制失控,成本支出超出成本预算标准之上,导致公司、项目的经济效益降低。因此,企业管理层和执行层都必须认真进行责任成本预算编制与分解,使各责任中心的责任预算分解清晰明确可控。
(四)强化责任成本的过程控制
责任成本实施过程控制旨在加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强化项目部的职能地位,在项目成本管理中实现监督、控制以及管理功能,促进项目管理者的管理水平,提高企业经济效益。
1、职能部门控制。项目经理部为项目责任成本实施过程的控制管理层,应该设立成本管理或者预算合同部门等相关责任中心,并下发具体工作任务。在项目实施过程中,经理部承担的管控职责主要为:施工方案预控;施工所需的材料的采购、机械设备的购买或租赁、劳务分包等成本支出的预控;项目经理部管理费用控制;项目索赔及其管控;指导、控制责任成本具体实施方案。
2、施工方案控制。根据施工现场调研和勘查,对比技术方案、资源配置表,组织编制项目施工指导性组织,并按照公司规定报批。对于指导性组织的设计应该采取集体讨论的原则,广泛采纳各方合理建议,该组织设计的编制和报批一般应在经理部成立后3个月内完成。
3、物资设备管理。对于项目工程所需物资应由建设单位招标采购并组织供应,同时结合市场调查确定所需设备的价格。招标采购小组在招标前应做好充分的准备,包括深入市场进行调研,准确掌握工程所需材料的市场行情,招标确定的供应价格即为控制价。必须经由招标采购小组采购的物资包括:钢筋、水泥、木料、砂石料等工程核心原材料,其他非核心原材料可以根据公司有关规定交由项目经理部按需自主采购。
4、劳务分包管理。在签订劳务分包合同之前,务必要进行前期调查和测算,确定项目主要工序的劳务分包控制价。对于劳务分包管理制度要予以监督,确保劳务队伍具备施工资格、管理控制合同签订、分包单价、资金拨付以及工资发放等内容。
5、项目索赔控制。工程索赔是为增加工程项目收益,弥补成本损失,降低项目风险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内容。作为最高责任中心的项目部负责对项目索赔工作的策划、组织和实施,项目部承担项目索赔的核心责任,其他参建责任中心,需要根据项目实际情况,积极认真做好配合工作。项目索赔重点关注的领域为:设计图、变更设计、政策调整等情况,一旦出现问题,需最大限度改变或取消中标单价较低的工作内容,降低企业面临的风险。
6、工程款管理。工程款项和经费开支应该分开管理,最高责任中心应采取有效措施,保证工程款项及时收回,减少因为资金中断而产生的不利影响。
7、最高责任中心经费控制。项目部应根据公司相关规章制度,采取有效措施,减少成本的支出,节约经费的消耗,严格控制,绝不超标准开支。
8、过程管控。最高责任中心对项目施工的过程进行管理和控制,确保公司各项规章制度得以顺利落实,保证项目工程质量,实现高质量、低成本、短工期的成本管理目标,避免因管理问题造成成本控制的弱化。不定期对项目经理部关于成本管理情况进行考察、指导,对存在的问题应及时纠正并提出整改措施。
9、绩效考核。各个责任中心的收益与整个施工项目上交收益率相关,可以根据既定的考核方式进行绩效考核。
(五)加强责任成本考核
责任成本考核是责任成本管理的最后一个环节,它依据之前制定的考核标准对各责任中心的责任成本管理的效果与效率进行评比打分,对能够有效控制责任成本提高收益的责任中心给予奖励,反之则予以罚款。通过考核责任成本,增强了各责任中心积极寻找提高成本控制效率的方法,降低成本失控的情况发生,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和经济收益的重要举措。
责任成本考核兑现须坚持三项基本原则:一是及时性原则:对责任成本的考核周期不应该过长,如一个月、一个季度,若考核周期过长就会降低被考核人员的积极性,起不到责任考核的应有的激励效果。二是全面真实性原则:对考核的责任成本控制内容应进行全面的分析,综合考虑各个方面,避免考核内容的不全面而导致与实际情况不相符。三是考核与工资收入相挂钩:根据谁负责,谁承担,谁收益的原则,根据责任中心的创效决定其收入的分配情况。
四、结语
本文以施工企业的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系为研究对象,通过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在目前运行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建议及解决方案以提高项目成本管理的效率和水平。而对于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如何在其他类型的企业中得到有效实施,也是笔者进一步研究探讨的方向之一。另外,除了责任成本管理方法,作业成本法也是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其也能有效减少无价值的成本。作业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中是如何应用的,成效如何;与责任成本管理方法相比,哪种方法更适合在施工企业中施行等这些问题都是笔者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作者单位:宁德市市政建设管理中心)
参考文献:
[1]戚安邦,孙贤伟.建设项目全过程造价管理论与方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4:47-49
[2]张萍.项目施工中的责任成本管理.山西建筑.2009,35(6):262-264
[3]陈利广,李连英.完善在建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之浅见.葛洲坝集团科技.2012,(3):77-79
第二篇:工程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论文
现在的施工企业已被完全的推向了市场经济,施工企业已由生产型向生产经营型转变,企业的生产经营完全按市场经济规律办事,加上目前建筑行业招标投标市场很不规范,暗箱操作时有发生,标价一降再降,更有甚者,保本经营也相当困难,而施工企业还处在粗放型的管理模式,致使企业效益流失严重。因此,加强企业的管理已刻不容缓,尤其在加强成本管理上更是重中之重,要从管理要效益,加强成本管理,把施工企业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把企业的效益达到最大化。
成本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即是财务管理中说的变动成本和固定成本。不可控成本一般情况下,是不随销售增长而成正比增长。只有可控成本才会随销售的增长而成正比增长。所以,在对成本进行控制时,对可控成本的控制应下功夫,将可控成本进行分解,层层落实,落实到具体的责任人,也就是开展责任成本。
一、下面对责任成本作一下简单介绍
1.责任成本的概念
责任成本是按照项目的经济责任制要求,在项目组织系统内部的各个责任层次,进行分解项目全面的预算内容,形成了“责任预算”,称为责任成本。责任成本划清了项目成本的各种经济责任,对责任预算的执行情况进行计量、记录、定期作出业绩报告,对于项目管理是非常必要的,也是加强工程成本管理的一种科学方法。
2.目前工程项目的成本管理还是粗放型的,主要问题表现如下:
(1)成本管理不是在整个工程施工过程的管理和控制,因此,出现待项目完成后作出决算才得知项目的盈亏,一旦项目亏损也无法补救。
(2)目前很少编制施工预算作为目标成本对项目施工过程的成本进行核算,发现亏损及时采取措施纠正成本的偏差。
(3)项目生产第一线的生产消耗很少采取措施进行控制。
(4)项目施工方案很少编制相应的预算,并与合同价格(或与企业承包价格)比较,因此,出现按项目制定的施工方案组织施工,结果是施工成本大于合同价格(或企业承包的价格)。
(5)决策加快施工进度,不考虑是否加大施工成本。
克服上述问题,必须要面向市场,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市场经济观念,加强一切经济活动的核算和控制,从工程项目中取得更大的收益。
3.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与传统成本管理的区别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传统的成本管理是计划经济下的成本管理模式,属于静态管理,工程完成后算帐。而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是市场经济下形成的管理模式,是对工程项目整个施工过程,实施施工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属于动态管理,也是现代化管理成本的模式。
(2)传统的成本管理具有单一的属性,而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具有终合管理的属性。
(3)传统的成本管理是业务部门算帐,而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是工程项目全体人员参与算帐、参加管理。
(4)责任成本管理与控制,责任明确,充分体现了经济责任体制在基层施工单位的落实,真正起到控制生产第一线的资源消耗量。终上所述,可以看出责任成本管理和控制的优越性:第一,它可以促进职工和基层领导转变思想观念,克服那种只管干不管算,重完成产量不重视资源投入,重完成的产值不重视效益的现象,扭转过去要我算转变为我要算,人人讲算,上下讲算,增产节约,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第二,提高工程项目全体人员质量意识,从而达到提高工程质量的目的,正确处理质量与成本的关系;第三,可以调动工程项目全体人员的积极性,提高工作效率,降低施工成本中的工费成本。
二、如何开展责任成本
根据项目目前的经营模式,施工生产任务绝大多数都是由施工队伍完成的,所以,对施工队伍的成本控制应为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
(一)工计价方面的控制
施工企业验工计价是指对施工队或分包方所完成的工程量予以收方验收,并结合相关单价计算出完成产值的工作过程。对业主做的验工报表是核算财务收入确定债权的依据;对施工队的验工报表是核算成本支出确定债务的依据;对内部班组完成工程量的验工报表是成本分析、承包考核的依据。因此说验工计价工作是施工企业财务管理的核心。验工报表将实物量统一以货币计量,并以此作为会计核算、监督、分析的依据,它在施工企业会计原始凭证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由于验工计价具有不同的行业特征,同时这项工作在不同的企业具有多样性,操作上不规范,随意性大,基础资料不全,事后监督困难。现实中,施工单位对业主少计漏计、对施工队多计重复计等情况屡有发生,甚至利用验工计价弄虚作假,这些都对企业效益造成极大危害,更无法利用它来进行内部考核和分析,进而造成管理混乱,项目效益差、亏损原因不明。对此,建立完备的验工计价操作规范迫在眉睫。以下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一些改进措施:
1.验工计价每月25日由工地生产负责人召集技术、机械、质检等部门相关人员组成验收组,验收组在工地生产负责人的带领下对当月完成的所有工程量进行收方并按验工计价人员记录分项签认。工程量收方一定要走出去,不能靠估计、推断、闭门造车。明确谁组织、谁参加、谁记录、定日期,责任明确,避免扯皮,防止大家都在管,实际没人管,最后一个人说了算,人浮于事的现象发生。
2.特别在对下计价方面,项目部各部门人员要全员把关,严防个别人员弄虚作假、损公肥私。根据目前项目的实际情况,绝大部分工程量都由施工队完成,现在的对下计价控制体系还不完善,这在很大程度上严重影响了项目的效益,至使项目始终走不出完成产值多而利润相对少的怪圈。所以我认为加强对施工队成本的控制是项目在开展责任成本管理的重中之重。应加强以下几方面工作:
现在单位在新项目上已经实行二次分割制度,总的是好的,在具体工作上还应该把此项工作开展得更加深入,在上级来人考核的时候要广泛听取技术、计划、物资、财务等部门的意见,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确定材料单价、明晰各单项工程的实际工程量,制定出整个工程的直接费与间接费的开支情况,在上级的监督下与施工队伍签下施工合同,上级还要与该项目部签管理费用开支责任状,责任明确道人;同时还要制定奖罚措施,节约的要奖、超支的也要罚,使整个工程的成本开支始终处于可控状态。
在具体的施工过程中,技术、计划、物资、安质及财务部门要经常到施工现场了解实际情况,在月底对施工进度、施工队完成工程量情况各部门要坐到一起开会,把将要给施工队计价情况内部公开化,在工程量、单价等方面有不合理的地方都提出来,最后各有关部门都在计价单上签字,这样就避免了个别人说了算的现象,有利于施工队成本的控制。
(二)对工程物资的管理与控制
工程费用的支出60%左右都是在工程材料方面的支出,所以项目要加强成本控制,首先要从物资采购上采取措施,以下是对物资管理方面的建议:
1.物资采购要实现真正意义上的阳光采购。物资采购涉及以下部门:计划部门、使用部门、采购部门、验收部门、保管部门和财务部门。各个部门要各负其责,严把进货质量、价格及采购数量关,不论哪一环节出错都要追究当事人的责任。
2.采购前要由使用部门提出采购申请,技术、计划部门按工程实际情况提供真实、准确的采购计划单,报送项目经理同意后递交采购部门采购,同时财务部门准备采购资金。大量采购的物资单价要经各经管部门共同同意后方可签采购合同,防止个别人说了算、弄虚作假现象的发生。
3.物资采购回来后,验收部门要严格查验所购货物的质量和数量,检验合格后要与采购部门签字。
总之,对责任成本的管理要从各方面进行,从组成成本各要素进行控制。责任成本管理的方法不是一成不变的,要因地制宜,适时控制,实行领导带头,全员参与。同时要有一定的奖罚措施,按照本单位制定的责任成本管理办法,合理及时兑现工资,调动全员参加成本管理的积极性。真正把责任成本管理体制建立起来,实现企业效益最大化目标。
第三篇: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
工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提高施工项目(以下简称项目)的经济效益,规范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行为,适应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不断提升企业在建筑市场的竞争能力和创效水平。根据股份公司项目责任成本管理方面的有关规定,结合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际情况,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所称的责任成本管理是指将项目的成本控制目标通过责任预算或其他手段予以确定,采取逐级签订责任书或下达成本预算目标等形式,明确成本控制的责任单位和责任人,并通过考核评价激励与约束达到降本增效、循环提升的成本管理方式。责任成本管理的根本要求是落实成本责任制。
第三条 责任成本管理应遵从收支分管、预控先行、预算约束、动态管理、量价双控、责任分解、奖惩结合以及专业化管理等指导原则。
第四条 责任成本管理的基本任务是:按照“全面系统、科学预控、目标明确、责任量化、规范操作、执行有力、考核严格、员企双赢、基础扎实”的工作要求,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理运行机制,促进企业精益管理,最终实现企业提质增效、创信树誉的管理目标。
第五条 责任成本管理的重点工作。因受项目所在国家和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法律、管理模式、技术标准、资源供应、准入规定、规范程度等多重因素影响,责任成本管理应有所侧重,在健全体系、建立机制、完善制度、规范程序、落实责任制的基础上,重点抓好项目风险管控、成本预控、责任预算、过程成本控制、核算分析、考核兑现等主要环节。
第六条 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由各级经济管理(成本)部门牵头,相关业务部门共同参与,形成领导负责、部门联动、上下协同、各司其职、各负其责的工作格局。
第七条 本办法适用于集团公司工程施工项目,包括对外承包项目、分包项目、EPC项目及PPP项目等。
第二章 组织体系
第八条 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行集团公司指导、公司监管、单位(在设立的子分公司、办事处、公司直管项目部等)管理、项目部直接控制四级管理体制。
第九条 集团公司作为责任成本管理的指导层。主要职责是:
1.制定责任成本管理宏观政策和制度办法; 2.指导公司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控体系; 3.协调和加强集团内各单位之间交流、培训; 4.督导、考评公司单位及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5.审议新开辟市场风险评估报告;
6.指导单位责任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
第十条 公司作为责任成本管理的监管层。主要职责是:
1.贯彻执行集团公司责任成本管理的有关制度; 2.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控体系,进一步理顺公司、单位、项目部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3.建立健全成本定额、劳务指导单价、机械设备租赁指导价体系,并定期更新各类指导价;
4.建立健全劳务分包商选用及评价管理体系,建立集团公司劳务队伍“黑名单”;
5.制定并完善项目对外采购、租赁(含施工场地、工作及生活场所租赁)、承(分)包等合同范本及管控制度;
6.负责重大、重难点项目劳务队伍使用审批工作; 7.督导、监管、考评所属单位及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8.负责审批单位效益工资及实施考核兑现;
9.定期开展经济活动(成本)分析,并建立风险预警及重大、重难点项目成本监控机制,防止出现亏损项目;
10.负责编制新开辟市场风险评估报告;
11.负责责任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及培训工作。12.负责单位责任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及推广应用工作。
13.负责对单位变更索赔工作考评;第十一条 单位作为责任成本管理的管理层。主要职责是:
1.负责对项目信息的收集和整理,对项目所在国进行深入调研,全面了解和掌握项目所在国的基本情况及存在的风险,形成“XX国市场调研报告”,并针对项目进行现场考察,完成现场考察报告及项目存在的风险评估报告等。
2.贯彻执行上级单位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规定,建立健全本级责任成本管理管控体系;制定和细化责任成本管理制度和办法;
3.制定适用于项目所在国的成本定额、劳务指导价(限价)、机械设备租赁指导价(限价),并定期更新各类指导价;
4.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投标前的成本测算; 5.负责组织编制、批复、调整项目责任预算; 6.负责下达项目综合收益目标和成本管理指标,并组织签订责任合同;
7.负责审批项目效益工资及实施考核兑现;
8.负责组织施工方案经济论证和物资设备招标采购工作;
9.负责项目分包(劳务)、租赁等合同的签订评审、计价结算审批等工作;
10.负责本单位分包(劳务)队伍选择、准入、资质、评价、“黑名单”等管理工作;
11.负责组织编制项目成本预控方案,监控项目责任预算执行情况;
12.督导、考评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及变更索赔工作;
13.负责各类责任成本管理业务台账的统计、汇总、编制、上报及定期归档工作;
14.定期组织开展各单位经济活动(成本)分析工作; 15.根据上级部署做好成本管理信息化推广及应用; 16.负责组织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业务培训工作。单位必须成立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必须独立设臵责任成本管理部门,并配臵专职责任成本管理人员。
第十二条 项目部作为责任成本管理的控制层。其责任成本管理体系如下:
1.组织机构
项目部应成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项目副职(或三总师)为副组长,项目部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各责任中心负责人为成员的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项目成本管理部门为责任成本管理牵头部门。
2.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领导小组职责
(1)贯彻执行上级单位责任成本管理的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实际制定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2)建立健全项目部责任成本管控体系;
(3)负责项目责任预算二次分解并编制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与公司签订绩效责任目标合同;
(4)负责与各责任中心签订内部经济责任合同,按照合同约定执行;
(5)负责落实项目部施工方案技术及经济比选,执行预控方案并进行逐项优化;
(6)负责分包(劳务)队伍合同管理、计价结算、信用评级等工作;负责项目工区长的管理,按月核定工资;
(7)负责对工程数量进行控制;(8)负责对材料消耗进行控制;
(9)负责对机械设备租赁成本进行控制;
(10)组织开展项目责任成本核算与分析,落实责任工资、效益工资的考核兑现;
(11)负责规范责任成本管理基础工作,包括台账和报表的登记、分析、汇总、上报及定期归档;
3.项目部各岗位及部门职责(1)项目经理
项目经理为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第一责任人,对本项目责任成本的节超、变更索赔、代扣代缴费用和上交款负全面责任。其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①组织制定并负责审批本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②负责组织建立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系,明确各责任中心负责人,确定责任人的责任范围及奖惩办法,保证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体系的正常运转,对运转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协调解决;
③负责审批项目责任预算二次分解和各中心责任预算,与各中心负责人签订内部经济责任合同;
④组织相关人员定期按“月重点、季全面、年综合”的原则进行成本分析;
⑤负责定期对责任中心、工区以及作业单元等进行考核兑现。
⑥负责主抓本项目的变更索赔工作。(2)总工程师
项目总工程师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人,对本项目施工方案的优劣和工程数量的节超及因工程数量增减导致的材料节超负直接责任。其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组织编写和审核本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②负责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方案优化,改进技术措施,积极开展技术革新和工艺创新,为有效实施成本控制提供技术支持;
③负责对本项目工程数量进行控制及验工数量的审核把关,对本项目工程数量节超负直接责任。负责对工程数量的二次分解审核把关;
④负责临时工程的设计和审批工作,对临时工程数量的节超负主要责任;
⑤负责组织分析施工方案及工程量控制对成本节超的影响;
⑥协助项目经理抓好变更索赔工作。(3)成本管理部门(计划合同部门)
成本管理部门(计划合同部门)负责人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业务的牵头负责人。其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协助项目经理开展本项目的责任成本管理工作; ②牵头制定本项目《责任成本管理实施细则》; ③牵头按月进行项目成本分析,并形成成本分析报告; ④配合单位制定成本定额、劳务指导单价等工作; ⑤负责编制上报责任成本管理报表;
⑥负责分包(劳务)队伍合同管理、计价结算、信用评级等工作;参与项目工区长的管理,按月核定工资;
⑦根据分包(劳务)合同,对工程、财务、设备物资等部门进行合同交底,明确分包(劳务)队伍的工程数量、计价拨款控制、限额领料数量等。
⑧配合项目经理和总工程师做好变更索赔工作;(4)工程管理部门
工程管理部门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其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工程数量的清理及核对,建立工程数量台账; ②负责与成本管理部门对工程数量进行工作分解; ③负责本项目的施工方案优化、设计优化等; ④负责按期对业主进行工程数量验工工作,并向成本管理部门提供当期已完工程数量;
⑤负责按月对每个施工队伍实际完成工程数量进行统计,并向成本管理部门提供当月已完工程数量;
⑥负责按月给物资部门提供当期完成工程数量应消耗的材料数量,协助物资部门开展材料盘点;
⑦负责收集、整理相关变更索赔基础资料,并及时提交
给成本管理部门;
⑧负责工程数量台账的登记和日常维护,按月对本项目的工程数量进行节超分析。
(5)物资设备管理部门
物资设备管理部门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其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物资设备的日常管理,建立物资材料、机械设备管理台账;
②负责做好物资总需求计划及年、季、月需求采购计划; ③负责建立限额发料台账,并及时登记;
④负责物资、设备采购、租赁招标及合同管理(含变更索赔)工作;
⑤负责材料的收、发、存(盘点)等基础工作,编制材料消耗报表,确保账实相符;并及时与财务部门对账,确保账账相符;
⑥负责定期向成本管理或财务部门提供手续完整的应扣分包(劳务)队伍材料消耗(超耗)明细,控制计价拨款;
⑦负责外租设备、内租设备、自有设备的单车单机核算; ⑧负责按月进行材料和机械费用的节超分析。(6)财务部门
财务部门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主要责任部门,对本项目的成本费用归集、责任成本核算和考核兑现负主要责任。其责任成本管理主要职责是:
①负责编制项目间接费预算;
②负责项目责任成本核算工作;
③负责项目间接费用的二次分解、控制及制定月度开支计划;
④负责向成本管理部门按期提供财务各项直列成本费用数据;
⑤负责间接费台帐、成本总账的建立、登记; ⑥负责核对财务账面各类成本费用与各业务部门的实际发生成本数据;
⑦负责分析债权债务情况、资金收支情况等; ⑧负责税务筹划及税务、汇率等风险控制工作; ⑨负责按月进行间接费的节超分析。(7)试验机构
试验机构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配合部门。其责任成本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项目砼(砂浆)配合比的设计及审批,对配合比的经济性负直接责任。
(8)安全质量部门
安全质量部门是项目责任成本管理的配合部门。其责任成本管理主要职责是:负责本项目安全、质量、环保等工作,确保项目不出现安全、质量、环保等事故。
4、项目责任中心职责
项目责任中心是责任成本管理的基本单元。其主要职责是:按照内部经济责任合同约定,实现预期责任目标。项目责任中心包括收入中心和成本(费用)中心。收入中心负责初始合同收入、变更索赔收入和其它收入的统计、分析、策
划等工作。成本(费用)中心负责本中心范围内工程数量、材料消耗数量、间接费、临时设施费、征地拆迁费等成本费用的控制。
第三章 成本预控
第十三条 项目成本预控的主要内容包括业主合同交底、项目组织机构设臵、项目作业层管理模式选择、施工组织设计确定、风险评估、工程数量预控、单价预控、临时工程及征地拆迁预控、现场管理费预控等方面
第十四条 成本预控以业主合同交底为前提,以成本与效益策划为主线,以科学设臵项目组织管理机构、合理确定作业层管理模式、优化施工组织设计、资源配臵方案和强化生产要素管理为重点,通过制定全面完整的项目成本预控方案,形成项目成本预控书。
第十五条 业主合同交底。项目中标后,单位商务合同(市场经营)部门应及时组织业主合同交底,将项目预测利润率、报价、公共关系、市场环境、现场情况等向项目部交底。
第十六条 项目成本预控方案以公司为责任主体,单位和项目部积极参与配合,由公司总经理负责,各业务部门及有关专家参与制定,原则上在项目中标后1个月内完成。
第十七条 项目组织管理机构设臵。根据工程投资规模、任务特点、资源分布等,科学确定项目组织管理模式。11
项目组织机构设臵必须贯彻精干高效原则,严格定编、定岗、定员制度。
第十八条 项目作业层管理模式选择。按照“经济高效、科学制衡、合同规范、管控有力”的原则,构建以劳务分包和工序分包为主体、以自有作业队和“架子队”为支撑、以合法专业分包为补充、严禁“大包”(工程转包、违法分包、提点大包)的作业层管理模式。合理选择与确定施工队伍承包模式、专业类型、队伍数量、劳动力配臵要求、组织管理方式、分包价格、计量结算规则等,有效防范施工队伍管理风险。无论采取何种作业层管理模式,项目施工生产核心资源如混凝土拌合站、主材加工、大型专业设备和模具、检验测量设备、周转材料等必须由项目部掌控。
第十九条
施工组织设计确定。主要包括合理规划现场布臵,划分项目施工单元,确定总体施工组织安排和各工区(分部)施工组织安排。通过各类施工组织技术方案的经济比选,优化生产要素资源配臵,科学制定安全、质量、工期、环水保等控制目标,合理确定现场作业组织管理方式,落实重难点工程、关键工序的施工方案,积极推广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有效提高施工生产效率。
单位和项目部必须成立专门的施工组织方案的编审机构,专项负责项目部施工组织方案的审核工作。项目开工之前,施工组织方案必须经单位相关业务部门审核、总工程师批准。上级批复的施工组织方案是编制项目部责任预算的依据。
施工组织方案的优化实行单位—项目部—责任中心三级优化机制。施工组织方案优化必须抓好三个环节,一是确定方案优化的总目标,明确项目经理、总工程师、技术主管和工点(中心)技术干部的职责,有具体的目标值;二是有效地实施方案预控,包括整体方案优化和分项方案优化;三是有激励措施,充分体现“谁优化、谁受益”的原则,把方案优化的创效与单位和个人利益挂钩。
第二十条 风险评估。在投标前风险评估的基础上,必须对项目的市场环境、影响因素、项目状况、背景调查、法律制度等综合信息做好收集、分析、研究与评估,编写项目实施阶段风险评估报告,从而使项目的风险在施工阶段得到有效控制。检查项目投标报价中是否考虑风险控制的措施费用,并在项目成本测算中体现。
风险评估报告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系统性风险。包括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政策变化等。
2.商务合同风险。包括工期风险、合同价格风险(汇率、通货膨胀、人工成本上涨、总价风险等)、外部接口风险、政府行为风险、业主支付延误风险、资金风险等。
3.设计及施工风险。包括设计风险(设计审批、工程量变化、设计方案不合理等)、工程地质风险、当地资源保障能力风险、与其他承包商或分包商的接口风险等。
第二十一条 工程数量预控。开工前做好施工图优化和工程数量复核工作,计算施工图工程数量并与投标数量进行
比较,分析施工图量差产生的原因并制定解决方案,做好工程数量台账登记工作。
第二十二条 单价预控。坚决执行“两个上移”和“三项招标”。针对项目的特殊性,根据实际情况采取以下方式:
(一)“两个上移”(即采购和结算审批上移)的执行方式:对于各项目的临时工程劳务、地材及零星或辅助材料、小型机具的采购和结算审批,均上移至所属单位相关业务部门进行采购和结算审批,且必须由各单位总经理最终审批;对于各项目的主体工程劳务、大宗及批量物资、大中型设备的采购和结算审批,均上移至公司审批。
(二)“三项招标”(即劳务招标、材料采购招标和设备集中采购招标)的执行方式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国内招标。由上级单位从国内采购的大宗物资、大中型设备,严格按照采购招标的相关规定执行;劳务招标由国内上级单位根据项目的需要,统一招聘派送。
2.国外招标。采购的物资、设备通过询价函、商务洽谈的形式进行招标采购;劳务招标,根据项目所在国情况,招聘当地劳务或去其他国家通过中介公司进行劳务招聘,按照“先准入、后录用”的原则选择劳务队伍或分包队伍;租赁设备进行询价、比价,履行报批程序,明确租赁方式、工作内容、结算价格和油料消耗指标等。
第二十三条 临时工程及征地拆迁预控。项目应合理规划临时工程,按照“经济实用、满足需求”的原则确定临时工程建设规模和建设标准,实行限额设计,加强临时工程施
工方案及费用审批控制。重大临时工程方案由上级单位明确审批权限。严格控制临时用地数量,尽量利用红线内永久用地布臵临时工程。代业主办理征地拆迁的,原则上不得垫付费用,并要及时完善相关手续。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业主进行征拆,避免因征拆影响工程施工,造成停窝工等损失。
第二十四条 现场管理费预控。上级单位要依据项目分类特点、施工区域、投资规模、管控水平等因素合理测算,明确划定不同项目现场管理费开支的上限。项目部应按照“定岗定编、总额核定、分期控制、节俭实用”的原则,合理确定现场管理费预控方案,控制方式可采取预算审批、指标包干、限额开支等方法。
第四章 责任预算
第二十五条 责任预算组成。项目责任预算是公司对项目下达绩效考核指标的基本依据。项目责任预算由收入预算(预计合同总收入)、责任成本预算和综合收益预算组成。其中项目综合收益预算包括责任预算收益和二次经营预计收益。项目综合收益以投标测算收益、已竣工同类工程实现收益及责任成本测算收益为依据综合分析确定。
第二十六条 责任成本预算构成。责任成本预算由直接成本预算、间接成本预算和税金等组成。其中直接成本预算为消耗在工程实体和临时工程、征地拆迁上的费用及在施工过程中所支出的必要的措施费用等;间接成本预算为项目部的管理费用、销售费用、财务费用等预算,包括项目部管理
人员薪酬、办公费、差旅费、通讯费、宣传费、生活用水电费、业务招待费、竣工资料编制费、工会经费、职工教育经费、印花税、财务费用等为施工生产服务的有关费用预算;税金是按照当地国家税法规定,应由项目部缴纳的各种税费。
第二十七条 责任预算编制。项目责任预算由公司和单位根据项目中标合同额分级负责组织编制。中标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含)以上的,由公司负责组织编制;中标合同额在5000万美元以下的,由项目所属单位负责组织编制。新开辟市场的首个中标项目,无论金额大小,一律由公司负责组织编制。预算编制依据为项目合同文件、预控方案(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经核实确认后的工程数量等)、企业管理制度;编制基础为企业项目成本定额(劳务、租赁等指导单价)及项目所在地的工费、材料、机械设备、运价等市场行情和其他费用标准。对于尚未建立企业项目成本定额(劳务、租赁等指导单价)的单位,可在采用历史成本数据或市场调查价法进行编制的前提下,尽快制定完善本单位项目成本定额(劳务、租赁等指导单价),自本办法下发之日起,各单位采用历史成本数据或市场调查价法编制责任预算的项目不得超过2个。项目责任预算必须在项目预控方案确定后3个月内完成。
第二十八条 责任合同签订。项目责任预算编制完成后,均应及时上报公司,由成本管理部门牵头组织,经集团公司分管项目的领导、公司主管领导、总工程师及市场部、工程部、后勤保障部、贸易部、安质部等部门负责人评审通过或履行相应的审批程序后确定项目绩效责任目标。在此基础上,由公司对单位、单位对项目部逐级通过下达批复文件或签订绩效责任目标合同(项目经济责任书)等形式明确责任成本管理目标,落实项目经理管理团队的经济责任。责任合同签订必须在责任预算编制完成后2个月内完成。
第二十九条 责任预算分解。项目部按照工程任务构成及开展责任成本管理工作需要,根据“谁负责什么就控制什么”及“管理层控价,作业层控量”的原则,遵循“能分解责任预算就分解责任预算,能分解工程数量就分解工程数量,能分解岗位职责就分解岗位职责”的方式,合理划分责任中心,并与各责任中心签订成本控制责任书(内部经济责任书)或岗位责任书,分解落实成本管理的直接责任。管理层面的责任中心为管理部门或具体管理人员,作业层面的责任中心为劳务队、专业队、拌合站、加工场等作业控制单元。
第三十条 责任预算执行。在项目责任预算总额确定的基础上,实际执行过程中可以根据项目进度和现场实际情况,分(季度)按比例对责任预算进行分期、分解执行。(季度)分解后的责任预算指标作为衡量项目各(季度)绩效考核实际完成情况的基本依据。
第三十一条 责任预算动态调整。项目绩效责任目标合同一旦签订,应坚持责任预算的刚性约束,原则上不能调整。由于项目管理不善、擅自调整施工方案等造成的成本费用增加,不能调整项目责任预算。当发生以下影响责任预算编制
前提和基础的重大情况时,履行规定程序后,可调整责任预算:
1.建设工期出现重大调整的; 2.发生重大变更设计的;
3.施工组织方案发生重大变化的;
4.责任预算编制出现多列、漏列重要费用的; 5.其他重大影响责任预算编制前提和基础因素的。
第五章 过程控制
第三十二条 责任成本管理过程控制的主体是项目部。控制的主要内容包括工程数量控制、分包成本控制、材料成本控制、机械设备成本控制、临时工程成本控制、现场管理费控制及影响成本的工期、安全、质量、环保和信用等方面。
第三十三条 工程数量控制。工程数量控制遵循“逐级控制、据实计量、序时登记、节超考核”的原则。以施工图程数量为主线,以责任预算工程数量和责任中心工程数量控制为重点,实行中标清单工程数量、施工图工程数量、责任预算工程数量、责任中心工程数量和实际完成工程数量“五量”对比。项目部要对施工图数量进行实测复核,并以实测数量作为编制和下达各责任中心责任预算的依据,各责任中心根据实测数量建立和完善各责任中心工程数量台账。
第三十四条 分包成本控制。重点抓好劳务合同签订、劳务合同交底、劳务计价、结算与拨款、劳务分包服务与评价等环节。
1.劳务合同签订。项目部必须坚持“先签合同、后上场”的原则,杜绝未签订书面合同,劳务人员、设备提前进入现场。项目部必须采用所属单位制定的符合项目所在国家法律的示范合同文本,执行合同评审和报批制度,项目所有劳务合同必须报单位和公司逐级评审通过后方可签订。合同执行过程中,如遇特殊情况或合同内容发生较大变化时,应及时签订补充合同,并履行审批程序。
2.劳务合同交底。所有劳务合同在签订后7日内,由主责部门组织,对项目部各有关部门和人员进行详细的合同交底。其他经济合同也应按此要求进行合同交底。
3.劳务计价、结算与拨款。项目部要按照“先计量、后计价”和“联审联签”的原则按月对劳务队伍办理计价。坚持“先计价、后付款”和“拨改代”制度,按月清算代付劳务工资、租(使)用项目设备费、水电费等。重点控制合同外工程计价、劳务队补偿、奖励费用、零星用工及机械台班费用。必须建立健全对下计价拨款台账,杜绝出现超付款现象。工程完工验收合格后及时办理竣工结算(末次验工计价),签署末次结算协议,并严格执行结算上移审批程序。
4.劳务分包服务与评价。坚持严管与善待相结合,增强和树立服务意识,努力改善劳务队伍施工环境和条件。保障劳务队伍均衡生产,确保工程进度、安全和质量,定期对劳务队伍进行评价,构建合作共赢的良好环境。
第三十五条 材料成本控制。按照“采管分离”的原则,切实加强材料的价格和消耗数量控制。
1.材料采购与验收。项目部根据施工图纸计算材料总需求计划,并以此科学编制、季度和月度材料采购及供应计划,确保计划的及时性和准确性。积极推行厂家直销或集中采购模式,做到“三比一算”,即比质、比价、比运距和采购成本核算,降低材料采购成本。项目部对进场材料必须执行双人以上物资点验制度,坚持验品种、验规格、验数量、验质量的“四验”制度,及时办理入库手续。钢材、水泥、地材等必须进行过磅验收,旁站监控。
2.材料仓储与发料。建立工地集中料库,合理储备,做到“两齐三清四对口”,即库容整齐、堆放整齐,材质清、规格清、数量清,账、卡、物、资金四对口。坚持限额领料制度,多批次,少批量,限量配送,及时登记供料台账。
3.材料消耗与盘点。坚持材料消耗与工程进度同步、与分包计价同步、与财务核算同步三原则,材料必须每月盘点一次,项目部应组织相关部门按月对库存材料及现场物资进行实地盘点,汇总各工点当月发料数量,计算实际消耗数量,编制材料消耗报表,分析材料节超,并做好与财务对账工作。
4.周转材料控制。加强周转材料的计划、调剂、采购、租赁管理,明确新购、市场租赁、内部调剂等供应方式,履行报批程序,明确审批权限,实施招标或询价采购(租赁)。加强周转材料使用、维修、摊销、处臵管理,提高使用效率和维修完好率,避免闲臵浪费。每月对在用周转材料清查盘点,监控现场使用保管情况。报废处臵应按审批权限履行报批程序,处臵收入及时入账,对发生损坏丢失的应明确经济 责任。
5.半成品控制。加强混凝土集中拌合站、钢筋加工场、混凝土预制件厂等半成品成本控制,严格控制半成品的生产数量、发出数量和损耗数量。对半成品生产的工、料、机等消耗进行节超分析,堵塞管理漏洞,降低生产成本。
第三十六条 机械设备成本控制。按照“统筹安排、合理调配、自购租赁比选”的原则科学配臵进场机械设备,要充分发挥机械设备效能,健全单机单车核算制度,严格控制台班用量和台班资源消耗,促进机械设备使用效益最大化。
1.自有机械设备成本控制。建立自有机械设备单机单车核算台账制度,实行工作量计酬、计价办法,严格控制油料、配件消耗,降低维修成本,提高设备利用率。项目在合同中应明确规定劳务队伍使用企业自有机械设备台班的单价,使用时项目应按照台班的使用数量和时间做好签认计量。
2.租赁机械设备成本控制。租赁机械设备原则上要采用工作量计租的方式,避免按月或台班计租。确需按月或台班租赁设备时,要安排专人负责,完善设备使用现场签证和考勤手续。建立单机单车核算台账,控制台班数量和台班资源消耗,确保完成定额产量。租赁期满后应及时办理退场手续。
3.劳务队伍自带施工机具成本控制。劳务队伍自带施工机具应纳入项目管理范畴进行统一管理。项目要督促劳务队伍对其自带施工机具及时进行维护和保养,协助其合理使用施工机具,均衡连续生产,提高工作效率。劳务队伍自带施工机具由项目供应的油料、配件等每月应及时足额扣款。
第三十七条 临时工程成本控制。临时工程管理应做到“六有”,即有方案、有设计、有预算、有合同、有验收、有结算。严格控制工程数量和结算单价,同类别的临时工程单价原则上不得高于主体工程单价。
第三十八条 现场管理费控制。加强现场管理费用支出控制,严控管理人员数量,并根据工程实际进度动态调整管理资源。在上级单位批复的责任预算基础上,按照“预算控制、经费包干、责任到人、节奖超罚”的原则,严格各项费用支出标准。预算指标尽量包干到责任部门或责任人,定期进行节超分析,实施奖罚考核。
第三十九条 工期、安全、质量、环保和信用等影响成本的要素控制。牢固树立“大成本”意识,实现成本综合管理的有机统一。按照“满足合同、适度提前”的原则合理安排工程进度,减少因工期安排不合理导致的窝工、赶工损失。保证安全、质量资源投入,坚守不发生安全、质量事故就是最大的降本增效的观念。强化现场环保意识,坚决预防环保事故发生。高度重视项目信用评价,实现“以现场保市场”的创誉目标。
第四十条 收尾项目成本控制。加强已完工项目收尾并账工作,控制收尾人员数量,及时撤并银行账户,上交会计资料,上移资金支出审批权限,及时清理债权债务,加快尾款确权及各类保证金、保函的回收,锁定外部债务,防止出现账外成本和诉讼、纠纷等问题。
第六章 成本核算与分析
第四十一条 加强项目责任成本核算。责任成本核算的主要内容包括8项:收入核算、工程数量核算、材料成本核算、劳务成本核算、机械设备成本核算、临时工程成本核算、其他直接费核算、现场管理费核算。
1.收入核算:主要是对业主已计价、应计未计和超前计价进行核算,包括初始合同收入、二次经营收入和其它收入三部分。收入核算由计划部门牵头。
2.工程数量核算:主要是进行中标清单工程数量、施工图工程数量、责任预算工程数量、责任中心工程数量和实际完成工程数量“五量”的核算。工程数量核算由工程技术部门牵头。计划部门对上对下计价的工程数量要与工程技术部门核算的工程数量核对并保持一致。
3.成本费用核算:主要是对项目责任成本的总体核算,涵盖材料成本核算、劳务成本核算、机械设备成本核算、临时工程成本核算、其他直接费核算、现场管理费核算等。成本费用核算由物资、计划、设备、工程、财务等相关业务部门牵头,细化至责任中心和结构物。
责任成本核算要求按月核算,坚持做到时间同步、口径统一,数据对接。由项目各部门分工负责,密切配合,核算结果由主责部门统一汇总,按季度存档。
第四十二条 加强项目责任成本分析。坚持真实性、谨慎性、配比性、一致性、完整性原则,按照“月重点、季全面、年综合”的要求,定期开展成本分析活动,分析盈亏状况及原因,制定改进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各项措施。
1.月重点。主要内容:每个月对影响本项目成本的重要因素进行重点分析。如对当期工程数量、材料消耗节超、安全质量对成本的影响、月度完成计划情况对工期的影响等进行分析,制定纠偏改进措施。
2.季全面。主要内容:每个季度对当期的收入、成本、资金等经济状况进行综合剖析,重点是工程数量、方案优化、劳务成本、材料成本、机械设备成本、临时工程成本、管理费用节超及工期、安全、质量等影响成本控制的情况。查找差异并制定整改方案。
3.年综合。主要内容:在各季度全面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综合分析,重点是方案预控效果的评估、成本管理综合情况、资金财务状况、二次经营效果、实现收益与上交款差异性、各期成本分析改进措施的落实等。
公司和各单位应根据项目成本分析等信息,至少每季度召开一次本单位的经济活动(成本)分析会议。建立项目成本风险预警机制,对过程亏损或责任预算偏差较大的项目认真分析原因,制定应对措施。
第四十三条 保证收入、成本和分析的真实完整。项目部应重点关注因核算口径及时间上的差异导致实际情况与财务账面数据、与成本核算反映、与业主计量收入的差异情况,对应计未计收入、二次经营确认情况、劳务队伍已完工未计价、应列未列材料成本、应列未列机械设备费、应列未列其它费用、临时工程征地拆迁费用及摊销情况等,应由各业务部门统计汇总并纳入成本核算及分析。
第七章
督导考评与成本考核
第四十四条 健全责任成本管理督导与考评体系。完善集团公司对公司、公司对单位和项目部的检查督导与考核评价工作体系,强化公司对单位和项目部、项目部对责任中心的考评工作。通过督导与考评引导各级重视责任成本管理和各项成本指标,不断提高责任成本基础工作与过程控制水平,实现责任成本管理规范化、流程化、精细化。
第四十五条 强化集团公司督导与考评。集团公司通过加强对公司综合管理、过程管控、管理效果和业务培训等方面的督导与考评,落实责任成本督导与考评制度。
1.督导。集团公司每年对公司至少督导一次,对公司单位督导面不低于30%,对在建项目督导面达到20%以上。督导方式包括现场检查、重点抽查、专项指导、短板提升、后进帮扶、案例示范、以会代训等,倡导部门联合督导。督导结果以内部报告、定期通报、下达整改通知、纳入考评结果等形式体现。
2、考评。集团公司对公司的考评内容重点是综合管理、过程管控和效果考评等。考评计分规则以定量指标为主、定性指标为辅,其中责任成本管理效果指标权重不低于50%。集团公司每年组织一次对公司的考评,对考评结果进行通报,考评结果与公司绩效考核挂钩,并作为公司及单位评先、项目评优、项目经理业绩档案的重要内容。
第四十六条 强化公司检查与考评。公司要加强对所属单位及项目部的责任成本检查与考评,完善检查与考评制度办法,细化、量化各项指标,建立检查与考评档案。
1.检查。公司对单位的检查内容重点是基础管理、控制流程、管控重点和管理效果等;对项目部的检查内容重点是预控方案落实、责任预算执行、业务基础工作、成本责任分解、方案优化、工程数量、材料、劳务、机械设备、临时工程、现场经费、成本核算与分析、责任中心分解等重点环节。每年对单位及在建项目检查面应达到100%,检查方式可采取全面检查、重点检查和专项检查相结合,检查发现问题要责令检查对象限期整改,检查结果要形成专项报告,并纳入考评结果。
2.考评。公司应坚持“现场考评与现场检查同步、检查内容与考评内容同步、检查重点与考评对象同步”,减轻项目工作量,突出考评实效性。要坚持定性与定量统一,定性指标要强化关键环节与重点内容,定量指标要突出责任成本管理效果,权重不低于40%。
第四十七条 科学实施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考核。坚持节流与开源并重的原则,将成本管理考核作为项目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项目责任成本管理考核要坚持成本总体节超与分项节超相结合、管理团队与责任中心相结合、终期与过程相结合的指导原则。各级应制定科学合理的考核办法,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管理考核指标体系。
1.成本考核对象。项目成本考核对象按照分类分层进行。对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管理团队的成本考核,纳入工程公司对项目绩效考核的整体范畴;对项目管理部门、作业层等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由项目部按照与各个责任中心
签订的成本控制责任书(内部经济责任合同)进行专项考核。
2.成本考核指标设臵。对项目管理团队的考核,应坚持在考核项目综合收益额(率)指标的同时,突出对以项目责任成本预算节超额(率)为核心的成本管理指标进行专项考核;对项目管理部门、作业层等各个责任中心的考核,应根据现场实际和成本责任划分情况,将工程数量节超、材料节超、劳务成本节超、机械设备成本节超、现场管理费节超和临时工程成本节超等作为分解量化考核指标。
3.考核结果兑现。对项目管理团队的成本考核兑现要与项目绩效考核兑现相一致,与项目考核兑现、终期考核兑现相一致;对项目管理部门、作业层等各个责任中心的成本考核兑现要突出及时性,并根据实际情况分季度、按比例实施,或按照工序、分部分项工程完工后实施。对于施工过程中无法准确界定责任中心成本管理绩效、无法及时进行考核兑现的,可以在对项目管理团队绩效考核兑现时一并进行。
第四十八条 严肃督导与考评纪律。各级督导与考评人员要坚持原则,执行标准,保证客观公正,确保督导与考评结果的真实性、完整性、有效性。被督导与考评单位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明确职责,严禁弄虚作假和隐瞒真相。一经发现督导与考评出现失责、失职、失真等问题,要对相关责任人进行问责
第八章
基础管理及保障
第四十九条 建立完善责任成本基础管理体系。公司及各单位应以项目管理为中心、责任成本管理为主线,建立完善基础定额、指导单价、合同管理、方案预控、过程管控、分析报告、上移审批、督导考评、监督问责等一系列基本管理制度,定型管理层、控制层、作业层模式,统一标准,固化规程,实现关键环节、控制流程、业务模块和操作规范的可复制,形成系统化、流程化、标准化基础管理体系。
第五十条 完善劳务分包(机械设备租赁)指导价格体系。公司应组织各单位统一制定指导单价,并定期修订、更新、发布,逐步形成分国别、分区域、分行业、分类别的有针对性及实用性的价格管理体系,作为经营投标收益测算、编制项目责任预算及衡量各级成本管理水平的重要依据。
第五十一条 推进专业化建设。实施专业化战略,以专业化管理团队、专业化施工队伍、专业化分工协作、专业化机械设备不断推进项目管理专业化、模块化发展。
1.加强项目管理团队专业化建设。稳定项目管理团队人员、组织机构、管理模式,构建以项目经理为核心的专业化、稳定性项目管理团队。
2.加强专业化作业队建设。打造内部专业化队伍、外部专业分包商、劳务分包队伍等专业化合作模式。内部要厘清隶属与经济管理关系,促进专业化更加成熟细致;外部要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形成诚信合作、利益共享、风险同担的共赢模式。
第五十二条 加强成本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切实加强集
团公司、公司、单位和项目部责任成本管理工作的领导力量,不断提高责任成本管理人才队伍整体素质和能力水平。办好集团公司中层培训班和公司岗位培训班等多层次培训工作。建立项目管理团队、业务骨干的考核评价机制。建立责任成本管理内部专家库,积极储备责任成本管理优秀人才。
第五十三条 提升信息化管控手段。公司及各单位应积极探索并依托互联网平台,大力推进责任成本管理信息化建设。通过信息系统实现责任预算编制、调整、合同审批、结算审批、成本核算、报表与分析的信息化,破解条块分割与信息孤岛难题,减少项目重复工作,提高数据信息质量,有效提升责任成本管理效率。
第五十四条 建立和规范成本档案管理工作。各层级要高度重视并切实加强成本档案的收集、整理、分类、编制、存档、查阅和保密等方面的管理。成本档案由真实准确完整记载成本管理活动的相关资料组成,项目层级成本档案由成本主责部门负责归集,按季归档。成本档案资料名称、编号、内容、数据等各组成部分必须相互一致,成本档案要集中存放、专人负责、分类管理,确保成本档案管理规范有序。
第九章
责任追究
第五十五条 建立责任成本管理监督问责制度。根据责任成本管理工作职责,严格落实各级责任成本管理的管控和监督责任,明确各级领导、责任部门、相关责任人员的主要领导责任、重要领导责任、直接责任和间接责任,提高责任
成本管理执行力和效果。凡因未执行责任成本管理有关规定、导致成本管理混乱、成本严重超出预算或成本失控的,根据《中国铁建职工违纪违规处分暂行规定》等制度对责任人员进行问责。
第五十六条
对公司及各单位责任追究事项。未执行上级责任成本管理相关制度的;未建立健全责任成本组织管理体系、相关制度体系的;未建立企业定额或劳务指导单价(限价)、租赁指导单价(限价)、合同范本等基础管理体系的;未落实劳务队伍准入、选择、录用、评价等相关制度的;未及时组织项目上场成本预控、编制责任预算、签订责任合同(批复责任预算目标)的;未对责任预算进行及时调整导致责任预算无法有效执行的;未落实合同签订审批、结算审批制度的;未落实成本分析、成本检查、成本考核兑现机制的;未建立成本监控制度、对项目亏损发现不及时、出现成本失控的。
第五十七条
对项目部责任追究事项。未严格执行成本预控方案和责任成本预算的;未组织落实施工方案经济技术比选的;未加强过程管理导致工程数量、材料物资、机械设备、现场经费、临时工程等严重超支的;未合理划分责任中心、未合理对责任中心实施成本考核的;未落实责任成本管理擅自发放效益工资的;未执行合同签订、劳务结算“上移”审批制度的;未执行合同管理、劳务管理、集中采购、资源集中管理等有关制度导致成本损失的;对上、对下计价不及时的;对劳务队伍超计量、超发料、超计价、超拨款的;未
落实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制度的;未按规定对成本档案定期归档的;因工期、安全、质量、环保、信用评价等管理责任造成成本损失的。
第十章 附则
第五十八条 本办法由集团公司经济管理部负责解释。第五十九条 本办法自下发之日起执行。
附件:相关概念解释及公式
1.项目责任预算组成:包括收入预算、责任成本预算、责任预算收益和二次经营创效预算四部分。工程公司按照成本预控方案和工程所在地价格水平,应用相关定额、指标计算项目完成对应工作量时的价款收入与成本支出等各项预算。
2.项目责任成本预算:项目完成预算内所有工作量后所对应的各项成本费用支出总和,包括工、料、机、其他直接费等直接成本预算、现场管理费预算以及各项税费预算等。
3.项目综合收益:分为预算综合收益和实际综合收益。预算综合收益是收入预算与责任成本预算的差额及二次经营预计收益之和;实际综合收益是实际实现全部收入与实际发生成本的差额,由责任预算收益、责任成本预算节超额和二次经营实际收益三部分组成。
公式:项目预算综合收益=责任预算收益+二次经营预计收益
公式:项目实际综合收益=责任预算收益+责任成本预算节超额+二次经营实际收益
4.责任成本预算节超额(率):是指一定期间内责任预算成本与实际成本的差额或差额占预算成本的比率,是超过责任预算收益的成本节超部分,是衡量项目责任预算成本执行情况的主要指标,包括材料、机械设备、劳务、其它直接费、现场管理费等节超。
公式:责任成本预算节超额=项目责任预算成本-项目实际成本
公式:责任成本预算节超率=(项目责任预算成本-项目实际成本)÷项目责任预算成本×100%。
5.项目责任中心:项目内部按照成本管控目标约定的承担经济或岗位责任,并享有一定权利的内部(责任)单位。项目部通过成本核算、成本分析或岗位考核,对其实施业绩评价与奖惩。
6.劳务指导单价:集团公司或工程公司依据市场、供求关系,结合企业实际管理水平所制定的劳务分包商(劳务队伍)指导价格,并以此作为控制劳务分包成本限价的主要依据。
7.劳务限价:工程公司依据集团公司劳务指导价和项目现场实际情况,为项目部制定或审批确定的劳务合同不能突
破的劳务价格上限。
8.工程数量节超:是指项目实际发生的工程数量与编制责任预算工程数量之差。
公式:工程数量节超=预算工程数量-实际支出工程数量
9.材料节超:是指实际支出的材料成本与编制责任预算的材料成本之差,分材料量差和价差。
公式:材料量差=(预算材料数量-实际支出数量)×预算材料价格
材料价差=(预算材料价格-实际材料价格)×实际支出数量
10.机械设备成本节超:是指实际机械设备成本与预算机械设备成本的差额。
公式:机械设备成本节超=预算机械设备成本-实际机械设备成本
11.劳务成本节超:是指实际劳务支出成本与预算劳务成本差,包括劳务成本价差和劳务成本量差两个部分。
公式:劳务成本量差=(劳务预算工作量-劳务实际工作量)×劳务预算单价
劳务成本价差=(劳务预算单价-劳务实际单价)×劳务实际工作量
12.现场管理费节超:是指实际管理费与预算管理费的差额。
公式:现场管理费节超=预算管理费-实际管理费
13.临时工程成本节超:是指实际临时工程成本与预算临时工程成本的差额
公式:临时工程成本节超=预算临时工程成本-实际临时工程成本
第四篇:对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对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的思考
铁路不仅仅是交通运输体系的的主要工具之一,是拉动国家经济发展的一大动脉,它的建设和运营更是带动着其它众多产业的发展。铁路建设项目从中标签约开始到施工准备、现场施工、直至竣工验收,每个环节都离不开成本管理工作。就成本管理的完整工作过程来说,其内容一般包括:成本预测、成本控制、成本核算、成本分析和成本考核等。成本管理如果能够科学有效的实施,不仅有利于建设高质量的整体铁路体系,更是给后续的运营和维修工作提供了基础性的保障。因此,本文从我国铁路工程成本管理现状出发,发现现存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求能够对铁路项目建设的成本管理提供帮助。
一、我国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现状及问题
1、成本管理意识不够强
由于受各种因素的影响,目前不少铁路施工在企业成本管理上存在重事后轻事前,重静态轻动态、重短期轻长远、重局部轻全局,重内部轻外部、重战术轻战略等问题。在现实工作中,很多企业第一管理者对企业经营成本管理的重要性认识不到位,头脑中没有树立成本的节约也是在创造效益的观念。有的企业习惯于按传统思想观念想问题、办事情,靠增加产值,扩大投资来实现盈利,却忽视了企业是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目标的经济组织。
2.成本管理体系松散、管理手段落后,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施工企业的成本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成本预测、计划制定、过程控制、方案优化、活动分析、经济核算、绩效考核等众多环节协同完成,这就必须构建一个完整的运行系统。施工企业对某一个环节地放松或监管不力,都可能成为整个成本管理体系的短板,导致成本管理起效不大。缺乏完善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众多施工企业提出降低成本、控制成本的目标,但是缺乏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对于相关人员的成本责任分解不到位,权责不清晰,奖罚不明确。这就导致成本管理很大程度只停留在口号上,只停留在计划阶段,而难以落实和实现既定目标。
3.材料管理方面存在漏洞、机械设备利用率低
在材料的采购环节,主要存在无计划采购的现象,导致部分材料积压而其他材料却短缺的现象,不但造成材料费用的增加,还可能影响工程施工的进度。
在材料的管理环节,入库保管的材料堆放杂乱、数量清点不够及时、导致材料变质锈蚀、丢失被盗等问题时有发生。或者材料的领用不按相关规程操作,导致材料没有按定额发放,材料浪费较严重。这些都直接增加了项目成本
4.人工费比重趋高
在一般铁路工程项目中人工费约占1O%左右。而实际中,项目人工费支出往往高达l5%一25。有一些项目在人员的使用上存在部分不按岗、不按实际需要配备人员,一人能完成的工作安排多人。可使用低工费的工种却使用高工费的劳力。从而人为地扩大了人工费的支出。
二、改善铁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问题的途径
首先,提高项目组成员,特别是管理人员节约成本,全面控制成本的意识 铁路工程项目的成本形成贯穿了整个施工过程中,项目组成员是成本花费的主体,也是成本控制中的关键。无论是施工人员、采购人员、仓管人员还是办公人员,其工作的实施过程就是成本产生的过程。意识决定态度,态度决定行为,行为决定结果,只有提高意识,才能从根本上提高项目成本的整体节约水平。树立全员成本管理意识,必须坚持自上而下的原则。企业领导要亲自主抓、身体力行,不能只说在口上或写在纸上,要不断提高认识、更新理念、积极推行、正确引领,推动整个企业树立正确的成本管理观念。项目相关管理人员和执行人员要强化成本观念、经济意识,财务、计划统计等部门对于成本的工作要做到从思想上认同、从行动上配合其次,建立健全成本管理制度及成本管理执行体系、建立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机制。产生协同成本效益建立并完善配套的成本管理制度是开展成本管理工作的必要条件,强化制度执行力是推行项目成本管理的有力保障。制度是成本管理得以有效实施的依据,施工企业必须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和项目本身的特点,建立并健全成本管理制度。项目一进驻,就要根据责任成本预算指标制定一套成本管理办法和制度。在运行操作过程中,应结合实际情况,不断修正、改进,通过实践使之趋于完善,以确保制度科学可行、没有漏洞,真正起到规范项目成本管理的作用,最终达到提高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水平的目的。全力以赴地抓好抓紧成本控制过程中每项工作的每个环节、每一时点和每道工序,使最终项目成本效益最大化。
责权利相结合的管理机制是项目成本得以有效管理的重要保证。施工企业要根据每个工程项目的自身特点建立有针对性的、操作性强的项目成本管理机制。要建立完善的成本计划、核算、监督等成本管理机构,对成本管理体系中的各个部门、人员的工作职责和范围要进行明确的界定,赋予相应的权利,确保其充分有效地履行职责。要对成本管理相关部门、人员在成本控制中的绩效进行定期考核,奖罚分明、激励到位。这样才能真正建立责、权、利对等的成本管理运行机制。
再次,强材料管理。厉行节约
材料费用在整个工程造价的比例中占的很大,是项目成本的重点,加强材料管理是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环节。
最后,培养成本管理人才
培养高素质的人才是提高成本管理水平的关键。施工企业要注重培养成本管理方面的专家。要选择有实干精神、现场经验丰富、善于钻研的人才予以培养,要选择业务精、能力强、有权威的人才充实专家队伍。要通过专家队伍的培养,建立起成本管理的专家治理机制。建设一支优秀的成本管理队伍是确保成本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前提。项目经理是成本管理思想、制度推行和落实的中坚力量。要提高以项目经理为代表的项目管理人员的素质,特别是项目经理的成本管理业务素质。施工企业可以通过组织相关培训,进行内部交流学习,向旧行吸取先进经验等方式不断提高项目经理的成本管理水平。
总之,铁路工程成本管理的目的是合理使用人力、物力、财力,降低成本,增加收入,提高对工程项目成本的管理水平,创造较好的经济效益。铁道部提出了“提速不提价”,其实质就是降造,从招投标办法、施工定额两个方面对铁路工程造价进行了重新调整,两项调整后将比原来路内国铁的降造率降低了近20%.这对铁路施工企业将是一个非常严峻的考验。只有提高全项目组人员的节约成本的意识,建立健全成本管理体系,培养优秀的成本管理人员,才能提高项目成本管理水平,提高项目利润率,从而增加企业的整体效益。
第五篇:工程项目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
目
录
摘 要„„„„„„„„„„„„„„„„„„„„„„„„„„„1
一、绪论„„„„„„„„„„„„„„„„„„„„„„„„„„2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概述及研究目的和意义„„„„„„„„3(一)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概述„„„„„„„„„„„„„„3(二)研究目的和意义„„„„„„„„„„„„„„„„„„„„„3
三、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作用及内涵„„„„„„„„„„„„4(一)施工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地位„„„„„„„„„„„4(二)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5
四、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措施和展望„„„„„„„„„„6(一)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原则„„„„„„„„„„„„„6(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方法和途径„„„„„„„„„„7(三)对未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展望„„„„„„„„„„9
五、结论„„„„„„„„„„„„„„„„„10 参考文献„„„„„„„„„„„„„„„„„„„„11
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分析
摘要
随着国家的宏观调控,建筑工程市场竞争日趋加剧,市场竞争的不断加剧以及人工、材料等价格的上涨,使得施工企业利润逐年降低。针对这样的情况,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降低消耗是施工企业提高利润的最佳途径。因此,想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站稳脚跟,就必须坚持科学的成本管理方法,遵循正确的成本管理制度,弄清成本管理的具体内容,抓住成本管理的关键环节并采取相应的措施,实施有效的项目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它贯穿在投标工作开始至工程竣工的各个阶段,本文通过对建筑施工过程中成本管理重要性的论述,分析当前工程项目成本中存在问题,提出了加强成本控制的措施及对未来的展望。
关键词:工程项目;成本控制;原则;方法;途径
一、绪论
伴着经济全球化的影响,国外建筑企业陆续进入我国,我国建筑施工企业也进入跨国竞争时期,使得国内建筑市场竞争愈演愈激烈,对质量要求越来越精、对工期进度要求越来越快、对安全文明施工要求也越来越高,而工程中标价格却竞相走低,这种情况下施工企业如何实现项目盈利,怎样保证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如何使企业的竞争力尽快适应国际化竞争市场?如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如何让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所有这些迫使施工企业将项目成本管理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和认识上来。因而施工企业必须加强自身成本管理,降低工程成本,节支增效,提高市场竞争力,以提高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目前,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中还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是对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认识上的误区。长期以来,我国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上存在重视实际成本的计算和分析,忽视全员全过程的管理过程;重视制造成本的控制,忽视工程项目“质量成本”、“工期成本”的管理和控制;看重财务人员的核算管理,忽视群众性的日常管理的现象。
二是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粗放,缺乏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长期以来大多施工项目整体管理水平低下,长期停滞在“外行领导内行,谁官大谁说了算”的层次上,管理粗放。施工项目部组成人员缺乏相应的责任、权力及利益分配相配套的管理体制加以约束和激励。
三是实施成本管理过程中缺乏具有操作性的控制依据。目前很多的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措施都只是一些简单的规章制度,具体应该由谁去实施,如何实施,如何评价都没有涉及到,只是一些空洞的理论而已,可操作性不强。
四是激励机制的缺失。目前国内的施工企业在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绩效考核上,基本都没有对企业高级管理层次施行成本考核,对于施工项目部的成本考核又缺乏真实性。
五是成本控制是静态的,还没有形成动态的成本控制体系。当前很多项目在成本控制上还在注重既定的目标,没有很好的贯穿整个项目实施的全工程中。
借此机会对工程项目成本管理进行一些粗浅的分析,结合自己的有限经验和认
识,为丰富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管理理论,更为在实际施工中控制好成本做出自己应有的一份力量。用不断进取、不断创新的工作态度和作风来展望未来。
二、工程项目成本管理控制现状及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概述
施工阶段的工程成本是指建筑施工企业以工程项目作为成本核算的对象,在施工过程中,所耗费的生产资料,转移价值和劳动者的必要劳动,所创造的价值的货币形式,或者说是工程项目在施工过程中,所发生的全部生产费用的总和。按成本的经济性质,工程成本可以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直接成本指施工过程中,耗费构成的工程实体,包括人工费用、材料费用、机械使用费用、其它直接费用;间接成本指企业内部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全部支出,包括:管理人员的职工福利费、固定资产折旧费、固定资产修理费,还有水电费、保险费等。
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在保证满足工程质量、工期等合同要求的前提下,对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所发生的费用,通过进行有效的计划、组织、控制和协调等活动实现预定的成本目标,并尽可能地降低成本费用、实现目标利润、创造良好经济效益的一种科学的管理活动。加强工程项目成本控制,是施工企业增强企业竞争力的有效途径。但目前我国施工企业在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中还存在许多问题。
(二)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工程项目管理是对工程建设全过程的管理,它包括从质量管理、工期管理。安全管理、成本管理到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协调等方面的管理,而成本管理体现在工程项目管理的全过程,成本项目收入占工程造价的 80%以上,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的位置重要性无可置疑。成本管理是企业管理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要求系统而全面、科学和合理,它对于促进增产节支、加强经济核算,改进企业管理,提高企业整体成本管理水平具有重大意义。施工企业在推行项目经济承包过程中,只有以工程项目成本为中心,加强项目成本管理,才能提高经
济效益。做好工程项目的施工成本管理,是实现项目盈利提高企业经济效益从而赢得市场成为促进企业发展壮大的根本途径。基于此本文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为研究对象,分析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管理的因素,综合分析目前市政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现状,探讨实施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的应对策略和可行措施,进一步完善适合市政行业特点的施工成本管理举措。
我国是在上个世纪 90 年代前后才真正开始提出和开展施工项目成本管理这一研究课题的,因而在国内建筑施工企业中,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工作基础还很薄弱,研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就显得分外重要。现在我国建筑行业发展到了成熟期,此同时我国经济发展趋缓和大中城市商品房空置率高居不下,同时建筑市场又存在许多经营规模、经营方式和管理水平相近的施工单位,大量生产力闲置,激烈的竞争是不可避免的。为了赢得市场,提高企业自身的竞争力,就必须把工程项目成本管理由制度转化落实到实际施工过程中来,因而研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还具有很强的实践性。
三、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作用及内涵
(一)施工成本管理在工程项目施工中的地位
成本管理是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的预测、计划、控制、分析、考核等工作,并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制度的统称。随着施工项目管理在建筑施工企业的逐步推广,人们日益认识到项目成本管理的重要性,施工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本质。施工企业成本管理的基本特征就是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之所以要推行项目管理,就是希望通过施工项目管理,打破以往计划经济体制下的传统管理模式,将所从事的经营管理活动由完成国家下达的指令计划转向以工程承包合同为依据、以满足业主对建筑产品的需求为目标,并为企业创造经济效益。建筑施工企业施工项目经理部是最基本的企业组织管理机构,其全部管理行为目的就是有效降低施工成本,提高
经济效益,运用各种科学管理的方法来降低工程成本,创造经济效益,使之成为企业经济发展的力量的源泉。
施工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项目管理的核心。在市场经济中,一个建筑施工企业要体现出自身的管理水平,表现在它能否用最低的成本去生产业主满意的、符合合同要求的建筑产品。换言之,建筑施工企业经营管理活动的全部目的,就在于追求低于同行业平均成本水平,取得最大经济效益。施工产品的价格一旦确定,成本就是决定性因素,施工企业要完成这个任务,就要以成本管理为核心,进行有效率的项目管理活动。
(二)施工成本管理的影响因素
一般而言,影响施工项目成本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七个方面:
(1)人员技能。项目部人员的水平、工作效率、团队适应性、沟通能力等都会对施工项目的内外产生影响,其中技术水平是关键的因素。
(2)施工方案。具体包括了施工方法、施工进度计划、材料机具需求计划、现场布置图、劳动力组织以及安全组织措施等。
(3)机械设备状况。机械设备状况主要考虑其设备状况、功率以及设备能否在施工过程中正常运作。
(4)材料供应。材料供应在工程施工中,由于材料供应不及时,就会造成工期拖延,也会因为个别专业材料供应不好,造成交叉作业的专业被迫停工等待,进而影响整个工期。
(5)施工质量。对于质量和成本的关系,普遍存在着质量越高,成本越高。当企业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化而采取措施降低成本时厂又会影响质量。因而确定质量成本的最佳水平是企业提高经济效益的关键。在施工过程中,项目部既要按照合同要求抓好施工质量,又要合理控制合理的成本支出,确保施工过程不出现因质量问题导致的翻工、返工等引发成本的恶性增加。
(6)组织管理。项目部人员配置是否与项目的规模、进度等相互吻合,都会影响项目部的管理费用的变化,从而对项目成本有影响。涉及到的方方面面比较多,施工组织不到位容易产生各种各样的安全问题,稍一疏忽就容易发生事故。尤其在施工中由于很多民工队伍人员文化素质较低,安全观念淡薄,更增加了安全事故隐患。
(7)施工进度。成本与工期有着密切的关系,在某些情况下,缩短工期会使项
目总成本增加;而在另外一些情况下,缩短工期会使项目总成本减少,那么一定存在着一个最优工期,它所对应的项目总成本最小,寻找这个最优工期的工作就是项目的成本优化。工程项目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在一定范围内,直接成本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减少,而间接成本则随着工期的延长而增加。在施工中,要充分考虑进度与成本的关系。使工程在合理的成本范围内,顺利完成施工工期。
四、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措施和展望
(一)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原则
全员管理与全员控制原则。首先实行项目经理责任制不是说就是项目经理一个人有责任,其他人就没责任;项目经理领导项目部的全体人员应该根据分工的不同各负其责。在成本管理与控制方面,计划部门负责成本预算的编制、审核等工作;技术部门负责技术方案的制定、执行等工作;财务负责核算等工作;物资部门负责材料采购等工作;现场管理人员负责现场经费的管理等工作。每个工作岗位的人员都要对本岗位工作所发生的成本费用负责,也就是说全员参与、全员控制。
全过程管理与控制原则。项目成本的发生涉及到项目的整个周期,项目成本形成的全过程,从施工准备开始,经施工过程至竣工移交后的保修期结束。成本管理与控制工作要伴随项目施工的每一阶段。发表论文。减少施工成本支出,并确保工程质量,减少工程返工费和工程移交后的保修费用。在工程验收移交的阶段,要及时追加合同价款办理工程结算,使工程成本始终处于有效控制之下。
动态管理与控制原则。因为成本管理与控制都是在动态的环境中进行的,不同的变化都会对成本产生一定的影响,所以必须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比如:工期发生变化,就会对投入的成本产生或增大或减小的变化;建筑材料市场价格的变化就会对材料费产生或增大或降低的变化;冬雨季节天气的变化也会增大或减小成本的变化;设计变更或方案的改变也会引起成本的变化等等。因此成本管理与控制必须结合实际实事求是地进行动态管理与控制。
目标管理与控制原则。目标管理是管理活动的基本技术和方法。它是把计划的方针、任务、目标和措施等加以逐一分解落实。在实施目标管理的过程中,目标的设定应切实可行,越具体越好,要落实到部门、班组甚至个人;目标的责任要全面,既要有工作责任,更要有成本责任;做到责、权、利相结合,对责任部门(人)的业绩进行检查和考评,并同其工资、奖金挂钩,做到奖罚分明。发表论文。
(二)有效控制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的方法和途径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程序。成本预测==〉成本预算1==〉成本控制==〉成本分析==〉成本考核兑现; 一个项目中标后,首先应该根据企业的技术、设备、人员、中标情况及项目所在地的市场、人力、气候等情况进行科学的成本预测;其次是根据企业的成本定额编制成本预算,成本预算作为项目成本管理的指导性文件,交由项目部进行负责成本预算的落实和合同履行;项目部接到项目任务后,要组织项目人员对该项目的成本预算进行二次分解,根据职能部门(人员)划分各个成本预算,作为各个部门(人员)的成本最高上限进行控制;项目部要分阶段对各个部门(人员)产生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分析,找出成本超支或节余的原因,并做出分析结果; 企业分阶段对项目部产生的工程项目成本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给项目部进行兑现;项目部将考核结果与分析结果对比,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兑现,节奖超罚。
工程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方法。建立规范、统一、标准的责、权、利相结合的成本管理体系;在民主集中制的原则下,建立规范化、统一化、标准化的成本管理体系,形成完整的责、权、利相结合的项目成本管理模式,调动项目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目的是为项目的成本管理献计献策。
加强质量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质量标准的合理定位是质量成本管理的首要任务,因为质量过剩和质量欠缺,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加。质量过剩很明显是一种成本的浪费,质量欠缺会引起业主的不满意或要求返工或修补,都会对成本产生浪费;且质量的浪费还会带来工期的损失,造成更大的成本损失。加强质量管理,保证一次达到合同规定的质量标
准,既不过剩也不欠缺,就能够最好地控制质量成本。加强工期成本管理与控制;工期与成本的关系是既对立又统一的关系,一方面在保证合同工期的前提下成本越低越好;另一方面延误工期可能会降低局部成本,但会导致业主的索赔(或罚金),以及其它方面的损失。也就是说工期与成本也并非越短越好,只有达到最佳工期,工期成本才最低。控制工期成本就是在保证合同工期,在投入一定生产要素的前提下,尽可能地压缩工期,才能有效地降低成本。
加强技术成本管理与控制。实施性施组、方案是决定工程项目成本的重要内容,将直接决定工程成本的产生。为了控制成本,对实施性施组、方案必须进行经济比选,在多方案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的前提下,好中选优;在施工前进行技术交底,施工中进行技术指导,施工后进行及时验收,保证不出错、不返工,最大限度地控制施工成本。发表论文。实现“成本、质量”双预控的目的。
加强物资采购成本管理与控制。工程实体所构成的材料费是工程项目成本的最大组成部分,加强材料费的管理与控制是成本管理与控制的一个重要环节。对材料费的控制必须从两个方面实施,一个是材料的价格,一个是材料的数量。材料价格如何能够达到最低?关键是材料采购的过程和控制的程序,一般大宗材料采购采用招标采购,小型材料采购采用直接采购;另采购人员的业务素质和水平及职业道德也是成本控制应该注意的因素。材料数量如何有效控制?首先是材料计划必须由技术部门提供,计划的准确性由技术部门保证;材料采购数量与发放数量由物资管理部门负责,保证日清月结,保证采购与库存和消耗数量的统一。做好这两方面工作达到有效控制材料费的成本目标。
加强人工费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人工费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人工费的管理要按照固定单价和计件数量相结合的方法来控制。人工单价根据市场和定额相结合的原则,并以合同的形式来确定;计件数量根据实际完成工程数量和定额相结合来确定。施工过程中主要控制实际完成工程数量,每月定期统计实际完成数量进行计价发放人工工资,竣工后一次结算所有人工费用。以达到提高工人的劳动积极性和提高劳动生产率,实现有效控制人工费的成本
目标。
加强设备机械的成本管理与控制。施工过程中产生的机械费也是构成工程项目成本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一个项目而言,机械设备可采用自有的、购买的、租赁的等,但无论选用何种方式,都将产生一定的成本费用。首先在满足施工需求的情况下,必须先进行经济指标论证并通过方案的比选才能确定;在施工过程中加强机械设备的保养与管理,提高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尽可能地避免设备的闲置和损坏,增加机械费的成本;在机械设备进出场时间上一定要控制好恰当的时间点,及时进场,退场,做到既不影响施工也不带来不必要的成本增加。达到有效地控制机械费的成本目标。
完善成本管理办法、并形成制度、加以控制。完善成本管理办法,主要解决“由谁做、做什么、如何做、何时做、做到什么程度”等有关成本管理与控制的具体事项,并以制度的形式确定下来,严格执行。可具体编制:技术成本管理办法、质量成本管理办法、工期成本管理办法、材料物资成本管理办法以及定期进行成本分析制度等。做到切实可行,具有很强的操作性,使得成本有序可控。
加强成本合同管理以控制成本目标。项目总成本目标一经确定,需要在项目内部进行二次分解,划分不同的成本中心。根据“谁控制、谁负责、谁承担、谁受益”的原则,解决项目部与职工个人之间的“责、权、利”关系,并以书面合同的形式在项目经理与职责部门(或个人)之间签订下来,充分发挥全体职工的积极性,实现职工个人收入与项目成本连锁的机制。以达到项目成本总体目标的控制。
考核兑现是关键。项目要进行阶段性地考核成本,节余成本给以奖励,超出成本给以罚款,奖罚分明,才能充分调动积极性,否则各项成本管理与控制均会付之东流。
(三)对未来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控制的展望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的逐步建立和完善,我国加入WTO,建筑业市场竞争更加激烈,低标价中标已成为市场规律,而且工期、质量、安全、信誉要求越来越高,施工投入越来越大,利润空
间大幅萎缩,优胜劣汰成为竞争的基本法则。企业要想在生存发展中立于不败之地,必须坚持集约管理,强化成本管理,采取各种措施降低成本,以低于竞争对手的成本进行生产经营,企业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因此,现代企业管理必须更加关注成本,成本管理方法也必须更加科学。然而,传统成本管理由于存在诸多缺陷,难以满足现代企业管理的要求,必须加以改革和完善。我们认为,成本管理改革只有在对传统成本管理作出客观公正的评价,并吸收西方先进的成本管理方法的基础上,才能正确把握成本管理改革的方向,为我国成本管理的理论研究和改革实践提供借鉴。
五、结论
项目成本管理在施工企业经济管理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它是企业经济管理的中心,是企业效益的源泉,是企业生存的基础,是企业发展的动力,强化项目成本管理,是施工企业成功之本。项目成本管理与控制还需要不断地完善,比如利用计算机网络等,加快信息化处理的手段;企业需要不断地完善制度,规范成本管理与控制的标准,形成制度化、规范化、标准化的企业自身特有的有利于企业参与市场竞争的特色或特长,走出国门与国际的现代化企业管理接轨。
参考文献
[1] 全国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培训教材编写委员会.施工项目管理概论[M].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规范[J].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5)[3] 王雨欣.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与管理[J].建筑工程管理,2008(5)[4] 仲景冰.工程项目管理[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11)[5] 安玉华.施工项目成本管理[M].化学工业出版社,2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