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关于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关于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问题分析与对策思考
时间:2015-11-16 15:12:21
来源: 本站原创 字体:小 中 大
[内容提要]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虽然具备了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但由于存在着工作手段与管理目标相脱离、信息建设与管理应用‚两张皮‛、工具性能与使用方式不协调、系统开发与标准规范相倒置等误区,导致高水平的信息化工具并没有带来相应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上个世纪90年代,信息化开始进入机构编制工作领域。在不到二十年的时间里,机构编制工作者的办公桌上,几乎全都配备了计算机、联上了互联网,有的还不只一台,有的甚至已经更新了多台。目前,中央编办研发的《实名制管理系统》也已经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得到普及,多数机构编制部门还开发了自己的信息管理系统,并建设了内部局域网,实现了日常网上办公。正是因为这些变化,让大家认为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建设已经具备了较高的水平。但笔者认为,目前的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只是在工具配备上具备了较高的水平,而实际上并没有真正让机构编制管理产生应有的具有现代化意义的变化和发展,主要原因是在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进程中一直比较普遍的存在着四个误区。
第一个误区:工作手段与管理目标相脱离
很多人都想当然地认为自己懂得了什么是信息化,因此,很少去思考信息化建设的问题。从我们平常的话语里也经常能够听到这样的说法:‚计算机配上了,互联网联上了,通信技术现代化了,信息管理系统化了,这不就是信息化了吗?‛其实,只要稍微思考并追问一下就会发现,我们距离机构编制信息化的目标还很远。
从上面的说法中,我们不难看出,计算机、互联网、通信技术、管理系统等,在性质上不过是人们开展工作的工具而已,是这些工具正在逐渐改变着机构编制管理的工作手段。作为手段,其意义在于面向目标,并确保目标的实现,否则,就手段论手段,信息化水平再高,也没有任何实际的意义。随着行政管理活动的日趋复杂化,各类行政组织机构也在不断的膨胀,机构编制工作时刻都面临着优化社会组织系统、改革政府管理机构的任务。这一任务决定着,处于行政管理源头的机构编制管理,要始终以完善管理体制、优化管理职能、科学设置机构、合理配置员额为工作目标。因此我们在进行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的时候,一定要面向机构编制管理的上述目标。否则,信息化水平再高,也不可能带来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提高,以及相应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有效实现。
信息化让人类社会从工业化阶段进入到一个以信息为标志的新阶段,在这个新的阶段里,人类生存的一切领域,都以信息的获取、加工、传递和分配为基础。信息化正在让人类从有形的物质产品创造价值的社会,向着无形的信息创造价值的新阶段转变,并正在将物质和能量的转换过程,转变为时间和空间的转换过程。这一变化必将导致一场全球范围内的经济和社会革命,形成一种新的社会生产力。信息化如此强大的功能告诉我们,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应该是面向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需要,应用信息技术,将传统的管理模式加以数字化和改进,通过提高管理效能,实现信息资源共享,让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发生具有现代化意义的‚质‛的飞跃和发展,并更加有效地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实现。
但事实上,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建设,并没能产生这样的效果。从机构编制工作的现状上看,办公室虽然都配备了计算机、打印机,但多是用来打字、制表;计算机虽然都联通了互联网,但仅是用于查阅资料;部门内部虽然实现了自动化办公,但仅是限于事务层面的处理;机构编制信息虽然基本实现了系统化管理,但仅是限于部门内部使用;部分内容管理虽然实现了网上办公,但只能在覆盖面很小的局域网上运行。面对这些现状,虽然不能断然说信息化没有面向机构编制的管理目标,但可以肯定的是,信息化的管理工具,至少目前还没有对提高机构编制管理水平,以及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尤其像网络的信息处理功能、信息的传递分配功能、业务的实时办理功能、程序的控制功能等等,都还没有真正触及组织机构设置、体制构筑、职能配置和员额编制配备等机构编制管理的核心内容,未能让机构编制管理向科学化、法制化和规划化的模式转变,也就不奇怪了。据此,笔者认为作为工作手段的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与机构编制的管理目标,目前仍然处于脱离的状态。严格讲,脱离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信息化建设还不能称其为标准意义上的信息化,最多也只能说是在信息化工具的配备上具备了较高的信息化水平。
第二个误区:信息建设与管理应用‚两张皮‛
所谓信息建设与管理应用‚两张皮‛,指的是一个单位中一部分人在做信息化建设工作,另一部分人依旧在按照旧的工作模式忙着自己的日常事务与管理。不少机构编制部门为了加强信息化建设,都成立了信息中心,并把信息中心作为信息化建设的专门机构来对待。各级编制部门虽然都启用了《实名制管理系统》,但几乎也只是信息中心或是部分人员在专门从事着相关信息的维护工作。因日常管理发生的机构编制信息变化,都是事后以信息收集的方式由专人录入到管理系统中。笔者认为,正是这些‚两张皮‛式的表现,严重制约着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正在进行的信息化建设,并正在让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建设以畸形的状态发展着。
在机构编制工作中使用过计算机软件的人,开始可能都兴奋过,因为他们自认为已经信息化了、自动化了甚至是现化化了,再也用不着为繁杂的业务琐事而加班了。可实际上加班更多了,工作量不但没有减少,反而还增加了许多原来没有的工作内容。因为管理软件中的数据都需要他来查找、收集、整理、录入和校对。随着对档案信息的依赖转入对系统信息的依赖,信息化工作受到了相当程度的重视,有相当多的时间,大家都在为查找、收集、整理、录入与核对数据而忙碌着。我想这样的信息化实在不是他们想要的。作为信息化工作的基础性环节,信息采集是必要的,但大家所忙碌的工作,有相当多的内容是重复的,这个系统录入了一遍,那个系统还要录,今年录了一遍,明年还要录,随着系统名目的增多,软件的升级与改造,信息录入核对工作一直都在继续着。在这样的工作背景下,信息化工作者成为了信息采集者,造成很多人宁愿不用管理软件。因为谁应用、谁采集数据,而且出了问题全都由从事信息工作的人员来负责。有谁愿意无故为自己增加工作负担和管理责任呢?
如果我们做了这么多的重复劳动,挨了这么多累,能够促进机构编制管理目标的实现也是值得的,可事实是我们正在走的信息化之路并没有取得这样的效果。各个部门分管的业务虽然是相互联系的,可我们使用的管理系统软件却是相互分离、各自为政的。如果要对某项管理内容进行综合决策,必须人为从各个系统中提取相关数据,然后再人为的进行综合分析和处理。这样的信息化状况与传统的工作模式相比,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区别——‚用的是新瓶,装的却是旧酒‛,‚穿的是新鞋,走的却是老路‛,因此不可能带来机构编制管理水平的相应提高。
可能有人会问:‚如果说‘两张皮’造成了目前的机构编制信息化没有发挥它应有的作用,那总不至于让所有的机构编制工作者都去搞系统建设、都去开发程序、都去维护数据吧?‛当然不能这样。为了推进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成立专门的机构是非常正确的,但信息化并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部门的专项工作,它的发展涉及所有人和所有部门,并不是某些人或某个部门能够完成的具体工作。它是一项需要全员共同参与、整体推进才能完成的系统工程。每个人、每个部门在这项系统工程中,都应该承担起不同的信息化建设任务。具体一点儿讲,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系统》绝不能仅仅是个数据档案系统,像过去的人事档案一样,由部分专人去管理、去维护,它应该成为机构编制管理的一个基础性工作平台,每一名机构编制工作者在这个平台上都应该有不同的角色分工,有的负责业务办理,有的负责系统维护,有的负责信息分析,有的负责决策管理……,这才是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应有的工作状态。随着信息建设与管理应用‚两张皮‛问题解决,工作手段与管理目标相脱离的问题也将迎刃而解。
第三个误区:工具性能与使用方式不协调
俗话说:‚观念支配行动‛,因此,从目前机构编制工作领域对信息化工具的使用上看,相当多的人还没有从传统的管理观念中解放出来。虽然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但却还处于旧的观念支配下,并正在以错误的方式使用着现代化的管理工具。
过去,人们完成某一项具体的工作任务,几乎采用的都是分时、分步、分工与分离的工作方式。今天时代变化了,我们已经处在信息化工具的包围下,但是由于受传统工作观念和习惯的影响,人们还在继续沿用着过去的工作方式。以各级编办正在进行的实名制管理信息的收集工作为例,虽然用的是信息化的管理系统,但却仍然沿用着分时、分步、分工与分离的工作方式——先由信息中心提供需要收集的信息卡片或电子模板,然后交由相应的单位进行录入校对修改,最后再上报到信息中心,由专门的工作人员维护到管理系统中。和过去相比,原来装在档案室的纸质资料,变成了现在的电子版数字化信息,除些之外没有任何变化。难道这就是实名制管理的要求和目标吗?笔者认为,实名制管理作为加强机构编制管理的一项新举措,其目的应该是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准确掌握编制与人员信息的对应情况,以达到让相关部门严格依据机构编制来规范人事管理的目的,而绝不是要求我们在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再增加人员信息的管理内容。而且人事部门已经做过的工作,编制部门考虑的应该是如何应用和规范,而不是再做一遍。另外,作为机构编制的管理部门,准确掌握机构编制信息应该是最基本的工作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已经做好的工作,不能也绝不应该再交给别人去做。
可从实名制管理信息收集的内容上看,既有实名制工作所要求的人员信息,也有机构和编制信息。而且自从有了机构编制实名制管理以后,收集、核对、校正人员信息已经变成了机构编制部门的一项常规性工作,笔者认为这是对实名制管理的一个非常错误的理解。从编制管理的角度讲,机构与编制信息是人员信息维护的法规性依据,只要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库健全,各个单位的人事部门就可以对照编制信息数据库进行对号入座。对号入座意味着只有符合座位要求的人才能去座,所以如果不能完全对号入座,就会反映出实际工作中存在着不按机构编制要求规范人事管理的问题,这应该才是《实名制管理系统》的真正功能所在。综上所述,对号入座的过程,应该是依据编制信息数据库形成人员信息数据库的过程,而不是为了单纯的把人员信息添加到编制信息数据库的相应位置上,形成一个既有编制信息又有人员信息数据库。因此要真正达到让机构编制规范人事管理的目的,并让《实名制管理系统》真正起的到管理的功效,编制信息数据库必须首先是绝对准确和相对独立的,绝不能是现在的编制信息与人员信息,甚至还包括其它信息混在一起的状态。
信息化背景下,因为网络的存在,很多工作任务的完成已经由分时、分步、分工与分离的工作方式,转向同时、同步、合作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方式。因此从理论上讲,在健全机构编制信息数据库的基础上,我们完全可以通过网络的形式获取相应编制岗位上的人员信息——每个单位的人事管理部门都可以直接登录编制部门开放的网络窗口,并通过《实名制管理系统》进行人员信息的对号入座工作。在对号入座的过程中,既能够规范并形成他们自己的人员信息数据库,同时随着对编制的占用,又可以将人员信息自动留在相应的编制‚座位‛上。对那些不能对号入座的人员,可以通过制定相应的应对措施,来完成相关人员信息的收集工作。例如,可以临时允许在编超配、高职低配、低职高配甚至是超编等等,这样既能够准确掌握人事管理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又可以达到同时、同步、合作与整体推进的工作效果。这才是使用信息化工具应有的观念与方式。正确观念引导下的管理方式不仅可以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同时还能够让我们从繁杂的事务工作中解放出来。随着管理模式的改变,分散到各个单位的信息采集工作,不但被提升到了管理的高度,而且信息采集工作本身也将会变得非常简单和轻松。
第四个误区:系统开发与标准规范相倒置
信息化虽然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获得了非常迅速的发展,但是由于最初对信息化建设的标准缺少足够的重视,而没有事先对系统开发的标准进行统一的规范,导致各级机构编制部门在信息管理系统的开发上各行其是。虽然是为了同一个目标,但开发的结果却是千姿百态——系统开发平台五花八门,功能模块设置形态各异,信息格式既不规范也不统一,这些都严重阻碍着信息的交流和系统功能的发挥。某省在机构编制工作领域的信息化建设起步比较早,而且理念超前,从一起步就进行了编制、组织人事和财政综合管理系统软件的开发,但是由于缺少与组织人事、财政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导致信息格式不统一,功能设置脱离实际。结果既无法与组织人事、财政部门现有的信息管理系统实现有效沟通和对接,也未能让软件在系统内部获得推广和使用。中央编办在全国推广的《实名制管理系统》,也与他们的系统信息规格不一致,因此虽然他们起步比较早,也做了大量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但也只能从零开始重新进行《实名制管理系统》的信息采集工作。
其实,缺少统一的系统开发标准,造成重复劳动并不是最大的问题,更为严重的是,由此造成的信息化隐患正在逐渐扩大——各级政府部门投入大量资金建设的信息管理系统因不能互联、互通,甚至机构编制系统内部都不能进行信息的交流和共享,随着信息化进程的不断推进,正在逐渐形成一个个相互独立的、不能共享的信息孤岛。一位业内人士这样形容:信息孤岛就像汪洋大海中有许多岛屿,每个岛屿都想积极发展,当建设到了一定规模的时候,才意识到要向外延伸并发展,必须和其他岛屿联合起来。但由于起步时都把精力放在岛屿内的建设上,没有考虑到岛外还有许多邻岛,因而根本没有考虑到统一建设标准这个问题,导致最后很难联合发展。例如,当初各个岛屿建设的机场都不一样,能在这个机场降落的飞机,在那个机场却不能。岛屿之间因不能通航,而变成了一个个的孤岛。要么岛屿之间靠划船进行交通,不但迟缓不方便,而且风浪大危险;要么就用炸弹把机场都炸掉,再按照同一标准建造。虽然有人提出为了不至于伤筋动骨地炸掉每个机场,或许可以尽量找到一个标准,让所有机场经过或多或少的改造,尽量符合通航与使用的需要。但是能找到让各个岛屿都不至于大伤元气的标准吗?应该怎么去找?如果标准的问题不能妥善解决,那么炸弹的噩梦必将变为现实。现实中,住房公积金不能跨地区划转、医保卡不能跨定点医院使用等等都属于信息孤岛问题导致的不良后果。
机构编制管理不仅处在行政管理的源头位置,而且在管理内容上几乎和所有部门都存在着或多或少的联系,因此我们在系统建设的规划上既要自成体系,还要能够实现与相应部门共享信息的对接,更要符合信息化本身所要求的专业化标准,以从源头上避免重复劳动以及不能进行数据对接和共享的问题。在各级机构编制部门相继独立设置之际,信息化在行政管理领域的应用也已经进入非常成熟的时期。这种背景下,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建设更应该达到像国际化机场一样的通航标准,才能让通行于各个管理领域,实现相应的管理目标。否则,即使达到了比较高的信息化水平,也可能会像前面提到的孤岛一样,早晚将要面临信息炸弹的危险。
党的第十七届二中全会研究通过的《关于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中明确指出,要建立健全机构编制管理与财政预算、组织人事管理的配合制约机制,加强对机构编制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快推进机构编制管理的法制化进程。可见,运用信息化手段建设编制、财政预算和组织人事的综合管理系统已势在必行。因此,随着数据要求的日趋复杂化,无论从信息化本身发展的要求上看,还是从机构编制工作发展的需要上看,进行机构编制信息化建设,都必须对系统建设的标准进行事先的规范和统一。
以上四个误区所导致的问题如不能得到妥善和有效的解决,机构编制的信息化建设不但不能确保机构编制管理模式实现质的飞跃和发展,而且还会成为阻碍机构编制工作向前发展的瓶颈。
第二篇: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机构编制政务公开主要问题与对策思考
省委、省政府决定推行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充分说明党委政府对机构编制工作的高度重视。推进机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是促使机构编制管理由封闭管理向开放管理转变的有效途径,有利于社会各界加强对机构编制工作的监督和管理,提高社会公共资源使用效益,降低行政资源运行成本,在机构编制管理历史上具有划时代意义。当前摆在机构编制部门的首要任务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研究,确保政务公开工作步入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轨道。本文试就政务公开工作作一些探索性思考。
一、编制政务公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困难
目前,编制政务公开已试运行一定时间。这是我省首开机构编制情况对外公开的先河,打破了机构编制管理上的神秘色彩,为人民群众交口称赞,从某种意义上说,进一步推动了机构编制管理的进步。但就编制政务公开现状分析而言,一是现行公开方式按照机构设置构成要素进行公示公告,公示内容相对单一,没有全面反映机构编制管理工作本来面貌;二是编制政务公开只是编制管理结果的公开。
当前,虽然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取得突破性地进展,但影响政务公开工作发挥作用的主要原因还是人的因素,编制政务公开离科学化、法制化、规范化的轨道还有一定差距。群众对机构编制信息具有强烈的需求欲,还没有得到及时、有效的供给。究其原因,我们认为有四个方面:
(一)从理论层面来看,政务公开理论支持体系建设不成熟。众所周知,一切成功的实践源于科学理论的指导,而编制政务公开实践相对超前,理论发展相对滞后,因而编制政务公开缺乏科学地、系统地理论指导,不可避免地带有盲目性和随意性。
(二)从法规层面来看,政务公开法规支持体系建设不完善。一是编制政务公开缺乏监督依据。人们常说“编制就是法律”,而长期以来对于机构编制管理而言,没有形成一部较为完善的机构编制管理法规,机构编制管理仍是以“人治”管理为
主。而推行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初衷是接受社会监督,那么社会各界以什么标准来评判机构编制管理的科学性、合理性和公正性。因此,没有法定的标准或尺度,对编制政务公开的监督就失去有效性。二是编制政务公开缺乏科学评价机制。机构编制管理首要的是如何科学合理的设置机构问题,一般来说,须经相关部门反复调研,多方论证。但是现行机构编制管理仍带有浓厚的“长官意志“色彩,对机构设置的科学性、人员编制的合理性等机构设置要素向社会公开不够,人民群众也就无法实施监督;三是编制政务公开缺乏过程监督机制。一般来说,坚持将机构编制管理各个环节置于民主监督之下,建立良性双向互动约束机制,对机构编制管理实施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监督才是最有效地监督。而现行的编制政务公开注重了机构编制管理结果的公开,社会各界对机构编制管理过程实施有效监督还不够;四是编制政务公开缺乏过错责任追究制度。应建立健全机构编制复核制度、机构编制评价体系和机构编制技术方法体系,为机构编制管理人员提供完备的实际操作指南,杜绝机构编制管理中的人为随意性,提高机构编制管理质量和管理水平。同时,有利于增强管理者的责任感,也有利于加强过错责任追究制度的落实;五是编制政务公开刚性约束机制未建立。政务公开工作对机构编制管理要素公开有明确的要求外,其它公告项目均没有法定的要求,是否公告,何时公告,公告到什么程度,采取什么形式公告,往往取决于行政长官意志,未能真正体现现代社会的法治精神。
(三)从技术层面看,编制政务公开网络技术亟待提高。现行的编制政务公开网络软件设计处于“静止”状态,而机构编制管理内容常处于变动状态。网络软件设计与机构编制管理相互协调性不强,尤其是数据更新操作程序十分繁杂,为提高网络的使用效益和有效利用带来诸多不便。
(四)从机构层面看,编制政务公开的工作主体不够规范统一。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是承担编制政务公开的工作主体,承载着政务公开各项具体工作。但是各级机构编制部门机构设置不够规范统一,有的把编办列入党委工作机构序列,有的把编办列入政府工作机构序列。同时各地编制部门机构设置也不尽统一,有的地方编办与人事或组织部门合署办公,有的地方编办机构又单独设置,这样的机构建制既不利于机构编制日常管理,也不利于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健康发展。
二、推进编制政务公开应遵循的原则
我们在推行编制政务公开的过程中,结合自身行业特点,应注重遵循以下三项基本原则。
(一)参与性的原则。编制政务公开不仅是机构编制单方面行为,更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党委、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各级各部门的共同参与,逐步推进。目前,编制政务公开工作仅局限于编制部门本身,相当一部门分群众和单位对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认识比较模糊。我们应把参与性原则贯穿于编制政务公开全过程,发动社会各界更理性地对待编制政务公开。在参与对象上,积极争取各级党委、人大、政府、政协、民主党派和人民群众的积极参与,扩大编制政务公开影响面,大力营造关注机构编制、支持编制政务公开的社会环境。
(二)务实性的原则。机构编制工作牵涉面广,涉及社会各级各部门,而且地区之间、部门之间情况差异大,具有复杂多样性的特点,使编制政务公开在实际操作中尺度不好把握、标准难于统一,在一定程度上给公开工作带来诸多不便。对此,一是在公开的方式和范围上,区别不同单位的情况,选择适当的公开方式,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热点和敏感问题,由县(市、区)结合自身实际,在编制政务公开网上集中公告,不能只局限于省里所规定的公开内容,要保持公开形式的多样化、多元化。否则,就会走上流于形式的老套路。二是在公开的内容上,应该坚持规范统一和实事求是相结合的原则,既要坚持客观公正的立场不动摇,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客观公正,实事求是地公开。又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多维度、多角度公开机构编制事项,增强监督内容的广泛性,以促进整改、解决问题为落脚点,分类区别处理。对待群众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要坚持冷静、科学、谨慎的态度,认真分析研究,提出可行建议。非人为因素,一时不能解决的问题,应避免对社会公开,以避免违背编制政务公开的初衷,造成负面效应,影响社会稳定和党委政府形象。三是在公开的程序上,应严格规定审批的程序和时限,建立编制政务公开申报、审核、审批制度,实行层层把关,逐级审核,确保公开内容、公开质量经得起公众检验。
(三)规范性的原则。对于编制政务公开,省委、省政府相继出台了几个规范性文件,对公开的主体、原则、内容、方式、程序等作出了具体规定。在推进编制政务公开工作过程中,我们结合本地实际,建立了相应的制度和部分规范性、细化性文件,为编制政务公开提供尽可能完备的实际操作指南,杜绝政务公开实施过程中的人为随意性、提高编制政务公开质量。
三、加强和完善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的思考
针对当前编制政务公开存在的问题,要做好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法制建设,使编制政务公开有法可依、有章可循、违法必究。编制法制建设是促进编制政务公开的有效举措,也是巩固公开成果的客观要求。为此,要加快编制管理立法进程,建立政务公开约束机制,编制政务公开工作才具有规范性、强制性和操作性,才能推动政务公开,巩固政务公开成果,提高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
二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理论研究,为政务公开深入发展提供理论依据。编制政务公开工作刚刚起步,初具雏形。总体来说,此项工作尚处于试运行阶段,尤其缺乏科学理论的指导。当务之急是要把编制政务公开工作置于经济社会发展的大环境下,围绕全局性、前瞻性、战略性的重大课题,结合各项体制机制和制度的改革创新,认真开展调查研究。全面分析和准确把握政务公开发展的新趋势、新动向,努力取得有价值的理论成果指导实践。进一步提高对政务公开工作规律的认识水平和把握能力,努力使政务公开工作再上新台阶。
三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制度和程序建设,保障政务公开规范运行。政务公开制度和程序建设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加强制度建设是推动政务公开的有效保证。在推进政务公开的过程中,各级都要注重制度建设和研究,并在条件成熟时上升为法律法规,逐步把政务公开纳入法制化轨道。这不仅为推行政务公开提供制度保障,也使政府公开工作有法可依,健康发展。
四是加强编制政务公开主体建设和技术研究,为政务公开提供组织保证和技术支撑。为进一步推动机构编制管理和政务公开工作,要加强机构编制部门的机构设置建设,建议把各地各级编制部门纳入党委工作部门序列,并实行单独设置。同时,按照灵活方便、便于管理的原则,组织专技人员加强编制政务公开软件开发研究工作,提高软件实用质量。
第三篇: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近几年,各级国税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国税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技术、从应用到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加强税收信息化建设是社会发展的大势所趋,是国税部门适应形势、紧跟时代的具体表现。
一、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税收管理实现了人工管理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根本变化,综合征管软件及其它各应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全方位、高效率地加大了对税源监控管理的力度,税收工作实现由人管人到制度、程序管人、“机器管人”质的飞跃。税收工作中征、管、查高度规范和统一,营造了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税收征纳环境,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税收网络化环境形成,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现有功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改进了工作方式,紧缩了业务处理,加强了监控能力。在加快科技兴税的过程中,虽然各级税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工作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软件推广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税收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科技兴税观念不强。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开通了网络、运行了软件,就是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把信息化摆到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建立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位置,未能完全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去思考税务管理问题;对税收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信息化知识的接受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使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支撑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税收专业化管理软件集中度不高。为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的需要,各级部门推广了不少税收专业化管理软件,造成应用系统林立、软件功能交叉、数据多头采集,且各应用软件之间数据结构不一致、数据接口不统一、运行平台不兼容等,致使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大量信息不能实现完全共享。
(三)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备份设备缺乏。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网络设备不适应税务信息化的要求。所使用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趋于老化,经常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由于财力有限,产品更新又相对较快,加之目前系统内应用软件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其次,网络带宽满足不了工作了
需要。在实际工作了,税务基层处理的工作最多,前台接受的办税事宜繁重。设备老化加之网络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特别是在征期中,征管软件运行速度慢,办税服务厅纳税人等待办理纳税事项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设备的现状跟税务服务服务不相适应,造成工作效率提升速度慢。
(四)税务信息安全落后。随着我国税收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当前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以及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大范围应用,税务局内部及企业外部等数据的接收、传送很容易传染计算机病毒,防火墙能力弱化,病毒流行性强、破坏力大,病毒爆发,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健全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后。虽然目前要求统一安装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但更新不及时,面对复杂多样的变种病毒,查杀能力不是很强。
(五)人员素质不适应。目前,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断提高高,但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软件的人员数量有限,成为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基层国税系统计算机人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且人员分布很不平衡,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部分税务干部掌握的仅仅是税务系统的基本的应用软件,只是在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上发挥了作用、对本岗位工作的开展有所促进。有限的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地市以上税务机关,而县局、基层分局的计算机维护人员极其缺乏,造成信息时效差,传递不及时和数据不准确或过时现象,而且一旦遇到具体问题,维护、维修的矛盾更为突出,从而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税收信息化进程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同志对税务信息化的理解还局限在“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处理转变”的认识上,缺乏高度科学认识。目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税务信息化建设要求,知识得不到更新,观念没有得到明显的转变,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还明显滞后。加之辅导培训不经常,对信息技术的培训不足,使不少税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操作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
二、对提高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整改建议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过程中的税收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税收征管各业务环节的作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丰富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税收征管模式。信息处
理要高度集中、及时、准确、税务内各职能部门征收、管理与稽查以及与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广泛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并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推动基层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 关键要抓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来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国税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效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决策手段。
(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信息人员备份机制。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精通业务的专业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培训和强化激励机制,促使国税干部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真正转变。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人员备份机制,保证按时完成解决、处理信息建设管理中出现问题,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三)要整合软件,发挥作用。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现有软件进行整合、升级,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征管软件系统;同时,在国税信息化网络建设上遵循一体化、兼容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在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的业务网,在国税部门与政府及工商、国税、金融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协作网,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网,逐步实现国税与金融、国税、工商等部门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为网上申报纳税、网上政策咨询、网上税收宣传、网上税收信息发布等开放式的管理。国税系统内部应用软件应精简实用且功能强大,软件开发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全面性、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技术平台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针对目前软件开发遍地开花,各种辅助软件接二连三地推出,不可否认,对税务管理和征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应该考虑软件太多给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压力和成本。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和管理,而不是研发。本人通过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感觉国税部门应用、辅助软件过多,软件版本升级过多,给基层各部门增加工作量和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工作难度加大。软件不宜投入使用太多,上级要在统一的征管软件中开发得更完善,能整合的尽量整合到现有系统中。
(四)重视信息安全,强化安全意识。数据高度集中是信息化的发展的要求,加强病毒防护意识,对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1.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体系,并加强落实。如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防病毒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等,重点突出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从我县近几年来强化制度管理方面上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增加存储设备,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好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措施。
3.加强安全管理和保密工作。设置系统权限,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做好密码保秘工作、安全访问及控制设置,健全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对来U盘、移动存储设备要设置专杀病毒的计算机进行清查病毒,防止病毒入侵国税系统内部网络。
4.加强与电信部门联系,确保网络畅通。国税部门要主动与电信部门协调联系,一旦发生网络中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电信一同解决,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阻。
(五)要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倾斜,为信息化建设寻求可靠的资金保障;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着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原则,尽量购买一些品牌较好、功能较全、规格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避免因机器淘汰或落后造成浪费。同时,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夯实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立与税收信息化相匹配的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岗、权、责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促使干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保障数据信息畅通有序,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和网络速递效能,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针对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量,有计划地增加和投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税务信息化的高效运作。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硬件设施落后老化,运行缓慢,且没有网络备份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由于财力有限,设备得不到更新,给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另一方面要建议上级加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配发网络备份设备。
(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于受技术力量、培训场地、机器设备的限制,基层分局、县局很难大范围、经常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建议省、州局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培养高层次信息专业人才与培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普通人员相结合,既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又抓全员计算机
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软件应用专业技能的培训,每年进一至二次培训。这样,才能更新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快速地提高基层国税人员的计算机操纵水平与软件应用能力,使其掌握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满足税收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办税服务厅微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基础数据资料录入全面性和准确性;抓好业务软件的应用培训,提高系统软件行质量和效果,增强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精于计算机业务,在做好维护、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税收基本业务;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能够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相关业务。
(七)转变工作方式,优化纳税纳税服务。友好纳税服务是信息部门人员的一项新的职责,作为基层国税的信息部门不仅要面对本系统信息工作外,还要面对着纳税人的服务工作。比如: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防伪税控系统、摩托销售统一开票软件、介质申报软件等的技术指导力度,尽帮助他们解决能所能及的问题。要深入纳税人中去,实地了解纳税人在税控软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纳税人解决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八)增强责任心,增强事业感。增强信息人员责任心、事业感,是做好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力保证。一是要有敬业精神,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观念;二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中要积极努力,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国税部门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吸收先进经验,不断发展的过程。信息化建设既要用机器管人,发挥机器的制约作用,又要用人管机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按照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以满足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真实性为前提,建立与税收信化相适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形成机器与人的良性互动,使之成为提高国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促进基层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四篇: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存在问题的分析与思考
近几年,各级国税部门高度重视信息化建设,不断推进国税系统的信息化进程,从硬件到软件、从网络到技术、从应用到管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但在运行的过程中也存在着许多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采取有效措施予以解决。
一、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税务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税收管理实现了人工管理到计算机网络化管理的根本变化,综合征管软件及其它各应用信息系统的应用全方位、高效率地加大了对税源监控管理的力度,税收工作实现由人管人到制度、程序管人、“机器管人”质的飞跃。税收工作中征、管、查高度规范和统一,营造了更加公正、公平、公开的税收征纳环境,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税收网络化环境形成,充分发挥信息化的现有功能,有效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改进了工作方式,紧缩了业务处理,加强了监控能力。在加快科技兴税的过程中,虽然各级税务部门对信息化建设均给予了高度重视,根据工作需要加大对信息化建设的资金投入力度,加强对软件推广应用工作的重视程度,但是由于一些主客观因素的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方面仍然存在着一些困难与问题。
(一)税收信息化建设认识不足,科技兴税观念不强。个别领导未能摆脱传统的思维方式和观念,认为配置了计算机、开通了网络、运行了软件,就是加强了信息化建设,没有把信息化摆到提高税收征管水平和建立科学严密税收征管体系的重要位置,纸上谈兵讲的多,亲自抓、亲自用的少,未能完全基于信息化、网络化去思考税务管理问题;部分普通干部职工对税收信息化的作用认识不足,对信息化知识的接受缺乏紧迫感和责任感,使计算机及其网络的支撑作用未能得到有效发挥。
(二)大量信息集中度不高,信息不能实现完全共享。为适应现代化税收征管的需要,各级部门推广了不少税收专业化管理软件,造成应用系统林立、软件功能交叉、数据多头采集,且各应用软件之间数据结构不一致、数据接口不统一、运行平台不兼容等,致使信息资源无法得到充分利用。
(三)硬件设施投入不够、备份设备缺乏。硬件设施投入不够,网络设备不适应税务信息化的要求。以我县国税局为例,首先是七八年前配置的设备仍在使用中,所使用硬件设备如电脑、打印机等趋于老化,经常对这些设备进行维修。由于财力有限,上级投入更新产品又相对较少,加之目前系统内应用软件较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工作效率。其次,网络带宽满足不了工作了需要。以我省为例,大部分州市采用统一的标准,即省至州市局为10M,而州市局至县区局为2M,但在实际工作了,税务基层处理的工作最多,前台接受的办税事宜繁重。设备老化加之网络带宽限制,严重影响了工作效率。据了解,2M的带宽对于小的县区局还基本能满足工作需要,对于相对较大的区县局网络带宽就成了影响工作的“瓶颈”.在我县,全局60人每天在网络上处理各项工作,而2M的带宽运行速度太慢,特别是在征期中,征管软件运行速度慢,办税服务厅纳税人等待办理纳税事项的现象时有发生,网络设备的现状跟税务服务服务不相适应,造成工作效率提升速度慢。第三是反映在收看视屏培训会,由于受带宽的影响,收看效果不佳,对视屏培训工作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四)人员素质不适应。目前,税务人员综合素质不够高,能够熟练掌握各类软件的人员数量有限,成为影响税收信息化建设的“瓶颈”.基层国税系统计算机人才尤其是计算机专业人才相对较少,且人员分布很不平衡,既懂计算机技术,又懂税收业务的复合型人才更是严重缺乏,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推进。部分税务干部掌握的仅仅是税务系统的基本的应用软件,只是在规范自己的执法行为上发挥了作用、对本岗位工作的开展有所促进。有限的专业人才基本集中在地市以上税务机关,而县局、基层分局的计算机维护人员极其缺乏,造成信息时效差,传递不及时和数据不准确或过时现象,而且一旦遇到具体问题,维护、维修的矛盾更为突出,从而使地区之间、城乡之间税收信息化进程差距进一步拉大。在税务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存在一些同志对税务信息化的理解还局限在“手工操作向计算机处理转变”的认识上,缺乏高度科学认识。目前基层税务干部队伍的科技素质较低,广大干部职工的主观能动性还远远没有调动起来。信息化建设高速发展,原有的知识结构、思维方式已不适应现代税务信息化建设要求,知识得不到更新,观念没有得到明显的转变,掌握现代化技术和管理手段还明显滞后。
(五)技术人才、管理人员等专业队伍馈乏,计算机技能更新力度不够。一方面,基层税务人员素质参差不齐,在税务部门还存在一部份干部使用电脑只能处理简单的工作,对系统和软件的使用操作只能是简单的按步就步,缺少深层次的研究分析。在基层技术部门人才馈乏,导致技术部门工作量繁重且相对繁琐,除对网络应用维护、系统的使用、软件的推广运用,更多的帮助解决微机操作、软件使用等零散事情。另一方面,精通或熟悉业务的人员较少,税收征收、监管、经济分析、纳税评估、税务稽查等管理专业队伍还有待于进一步加强。技术部门被看成是全职能岗位,电脑有问题,业务操作有特殊要求,绝大部分税务干部都不敢大胆操作,缩手缩脚,心里畏惧怕出问题、害怕追究执法过错责任。税务信息化建设,离不开技术和管理,既懂技术又懂管理的人更是严重缺乏。再一方面是技术管理人员计算机知识更新不够,只满足现状,没有更进一步加强计算机理论的学习,在信息化管理工作中不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
(六)辅导培训不经常。对信息技术的培训不足,使不少税务人员的计算机应用水平,仍停留在简单的操作上,操作水平急需进一步提高,计算机功能有待进一步发挥。目前,基层国税系统缺乏信息化培训师资人员,制约了基层系统的信息化培训开展。
(七)税务监控网络落后。目前,税务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虽已具备一定规模,但距离税收业务高度信息化处理的最终目标还相距甚远,税务机关内部还不能有效地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税源信息库,以加强税源监控;外部还不能与工商、银行、审计、海关等部门联网实现信息共享,形成社会性的全方位、高效率的税源监控网络。
(八)基层信息部门人同在国税系统信息建设工作中,没有充分利用好自己技术潜能,没有及时转变工作作风,在事业心、责任感、服务观念上还有待加强和提高。
(九)税务信息安全落后。随着我国税收信息化的迅猛发展,信息安全问题变得日益严峻。当前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以及软盘、U盘、移动硬盘等存储设备的大范围应用,税务局内部及企业外部等数据的接收、传送很容易传染计算机病毒,防火墙能力弱化,病毒流行性强、破坏力大,病毒爆发,很容易造成网络瘫痪或数据丢失,健全有效的信息安全管理体系落后。虽然目前要求统一安装瑞星网络版杀毒软件,但更新不及时,面对复杂多样的变种病毒,查杀能力不是很强。税务内部和外部企业工作人员普遍的安全防护意识落后,对病毒的防护安全意识淡薄,企业所带入的U盘不进行查杀病毒,导致外来U盘感染病毒现象发生,对税务内网安全造成的威胁。
二、对提高基层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整改建议
税务信息化建设的最根本目标就是不断运用信息化手段提高税收征管过程中的税收信息化程度,充分发挥信息和网络技术在税收征管各业务环节的作用,提高税收征管效率,丰富和完善“以计算机网络为依托” 税收征管模式。信息处理要高度集中、及时、准确、税务内各职能部门征收、管理与稽查以及与社会各相关部门的广泛联网,以达到信息共享,并实现税收信息管理系统的有效运行,推动基层税务信息化的发展。提高基层国税信息化建设 关键要抓好以下七个方面的工作。
(一)要更新观念,提高认识。基层国税干部职工、特别是领导干部要转变观念,把税收信息化建设提高到代表先进生产力发展要求的高度来认识,切实转变思想观念,充分认识到加强信息化建设是提高税收工作水平的必由之路,是国税事业向前发展的必然选择,是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将加强信息化建设作为实现税收管理科学化、精细化的重要手段,作为夯实征管基础、提高征管质效的首要环节,有利于提高征管质量和效率,降低征收成本,提高决策手段。要使广大税务干部充分认识到,只有不断加快信息化建设,才能获取大量外部信息,有效地降低税收成本,提高税收管理的质量和效率;税收征管信息化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既不要急于求成、仓促推行,也不要观念陈旧,等待观望;既要考虑推进速度,又要讲究运行质量。
(二)加强队伍建设,做好信息人员备份机制。培养一批既懂技术又精通业务的专业队伍,提高干部队伍素质,通过培训和强化激励机制,促使国税干部在信息化建设中,实现由过去的“要我学”到现在的“我要学”的真正转变。要重视复合型人才的培养,重点培养既懂税收业务又精通计算机技术、德才兼备的复合型人才。另一方面加强信息人员备份机制,保证按时完成解决、处理信息建设管理中出现问题,提高信息化建设管理水平。
(三)要整合软件,发挥作用。以国家税务总局税收信息一体化建设的战略思想为指导,本着统一领导、统一规划、统一标准、分步实施的原则,对现有软件进行整合、升级,形成统一的、科学的征管软件系统;同时,在国税信息化网络建设上遵循一体化、兼容性和共享性的原则,在系统内部建立上下贯通的业务网,在国税部门与政府及工商、地税、金融等部门之间建立信息沟通的协作网,建立面向纳税人和社会公众的服务网,逐步实现地税与金融、地税、工商等部门信息资源的配置与共享,为网上申报纳税、网上政策咨询、网上税收宣传、网上税收信息发布等开放式的管理。国税系统内部应用软件应精简实用且功能强大,软件开发应充分考虑系统的兼容、全面性、信息的共享、软硬件环境的匹配、技术平台的平滑过渡和无缝衔接、对外交流的信息安全、投资的性能价格比等。针对目前软件开发遍地开花,各种辅助软件接二连三地推出,不可否认,对税务管理和征收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还应该考虑软件太多给基层税务机关和企业带来繁重的工作量,压力和成本。税务系统对于信息技术的主要需求是基于应用和管理,而不是研发。本人通过在基层工作的经验,感觉国税部门应用、辅助软件过多,软件版本升级过多,给基层各部门增加工作量和压力,造成资源浪费、工作难度加大。软件不宜投入使用太多,上级要在统一的征管软件中开发得更完善,能整合的尽量整合到现有系统中。
(四)重视信息安全,强化安全意识。数据高度集中是信息化的发展的要求,加强病毒防护意识,对保证信息安全工作的一个重要措施。
1.制定信息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应急机制体系,并加强落实。如计算机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制度、计算机网络防病毒管理制度、信息安全管理等,重点突出抓好各项制度的落实,从我县近几年来强化制度管理方面上看,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2.提高信息的安全性。增加存储设备,做好数据的备份工作。做好数据日志、故障处理等系统故障对策措施。
3.加强安全管理和保密工作。设置系统权限,安装杀毒软件和防火墙,做好密码保秘工作、安全访问及控制设置,健全操作人员的操作规范。对来U盘、移动存储设备要设置专杀病毒的计算机进行清查病毒,防止病毒入侵国税系统内部网络。
4.加强与电信部门联系,确保网络畅通。国税部门要主动与电信部门协调联系,一旦发生网络中断,能够在较短时间内与电信一同解决,保证网络的畅通无阻。
(五)要加大投入,夯实基础。积极争取上级主管部门的资金倾斜,为信息化建设寻求可靠的资金保障;坚持勤俭节约的原则,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加快信息化建设上;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本着一次投资长期受益的原则,尽量购买一些品牌较好、功能较全、规格先进的计算机设备,避免因机器淘汰或落后造成浪费。同时,通过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夯实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基础,建立与税收信息化相匹配的规范工作流程,形成岗、权、责统一的管理体系,将各项工作规范化、标准化、程序化,促使干部严格按照业务流程操作,保障数据信息畅通有序,充分发挥计算机处理和网络速递效能,确保税收征管信息系统的顺畅运行。针对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的工作量,有计划地增加和投入硬件基础设施建设,确保税务信息化的高效运作。目前基层税务机关硬件设施落后老化,运行缓慢,且没有网络备份设备,如路由器、交换机,由于财力有限,设备得不到更新,给网络安全运行、管理带来不利。另一方面要建议上级加强硬件设备的更新和配发网络备份设备。
(六)加强培训,提高素质。由于受技术力量、培训场地、机器设备的限制,基层分局、县局很难大范围、经常性地对干部职工进行系统化的培训,建议省、州局建立健全培训激励机制,将培养高层次信息专业人才与培训能够熟练操作计算机的普通人员相结合,既抓专业技术人员的培训,又抓全员计算机知识的培训,有计划、分批次地对干部职工进行计算机基础知识与软件应用专业技能的培训,每年进一至二次培训。这样,才能更新计算机知识和操作技能,全面、快速地提高基层国税人员的计算机操纵水平与软件应用能力,使其掌握计算机的一般工作原理及操作规程,满足税收管理信息化的需要。对办税服务厅微机操作人员进行培训提高,规范操作程序,增强基础数据资料录入全面性和准确性;抓好业务软件的应用培训,提高系统软件行质量和效果,增强干部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明确要求专业技术人员精于计算机业务,在做好维护、开发、管理工作的基础上,还要尽可能地了解税收基本业务;操作使用人员必须能够运用计算机熟练处理相关业务。
(七)转变工作方式,优化纳税纳税服务。友好纳税服务是信息部门人员的一项新的职责,作为基层国税的信息部门不仅要面对本系统信息工作外,还要面对着纳税人的服务工作。比如:做好增值税一般纳税防伪税控系统、摩托销售统一开票软件、介质申报软件等的技术指导力度,尽帮助他们解决能所能及的问题。要深入纳税人中去,实地了解纳税人在税控软件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帮助纳税人解决税收信息化建设中遇到的疑难问题,为纳税人提供优质服务。
(八)增强责任心,增强事业感。增强信息人员责任心、事业感,是做好税收信息化建设工作的有力保证。一是要有敬业精神,树立爱岗敬业思想,树立干一行爱一行的思想观念;二是认真履行工作职责,工作中要积极努力,按时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税务信息化建设是一个不断积累,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作为基层国税部门和基层税务信息部门管理人员,以科学发展观为统揽,从实际出发紧密结合税收业务的发展变化,紧紧围绕以信息化建设、推动税收征管改革的工作要求,借鉴和运用现代征管方法和信息化手段,要紧紧把握信息化建设的发展趋势,加强信息化建设的管理工作,找准存在问题,不断加强学习,以适应税收信息化建设的需要。在信息化建设中不断创新发展,为基层国税系统信息化建设顺利开展提供有力保障。信息化建设既要用机器管人,发挥机器的制约作用,又要用人管机器,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要按照税收信息化建设的内在规律,以满足信息采集的全面性、真实性为前提,建立与税收信化相适应的专业化管理模式,形成机器与人的良性互动,使之成为提高国税工作质量和效率的重要手段,促进基层国税事业的科学发展。
第五篇: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思考与对策
20041012
摘要:在我县实施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农业主导产业及其产业化经营中,农业信息化建设将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加快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应增强县、乡两级政府、农业技术服务部门、农民以及农业流通组织、加工企业的信息意识,建立健全农业信息网络体系和信息数据库,并加大科教兴农的力度。
关键词: 农业信息化信息网络科教兴农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当今时代,信息是一种重要的生产要素。世界上农业信息化的发展相当迅速,一些主要发达国家农业信息化建设很快,我国的一些地方特别是东部地区的部分发达地方,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也正朝着农业信息化建设的方向发展,农业的各个方面的信息如市场信息、科技信息、政策法规和农业资源环境信息等都已经进入了因特网。而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还很落后,信息网络体系不健全,缺乏农业信息复合型人才,无力引导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建设我县特色优势农业主导产业,促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无力推动我县农村经济与农业科技发展。加快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促进我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建设我县特色农业,实现农民增收和农村经济增长的重要战略选择。
一、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现状
全县目前涉及农业信息的网站有酉阳县人民政府网、酉阳县电信局的酉阳信息港、酉阳县农业局的酉阳农业信息网、酉阳县科委的酉阳信息网、酉阳金农网、酉阳之窗、酉阳在线8个。全县拥有网络计算机终端用户3200余户,主要用户为电信、金融、教育、公安等部门和其它县直机关、城镇居民等,其中涉农用户不足80户,也主要为县直涉农部门机关、事业单位及农业企业和部分乡镇人民政府办公室。在39个乡(镇)涉农网络计算机用户不到20户,重庆华阳自然资源开发有限公司、酉阳天一魔芋科技开发有限公司等10余家农业企业涉农网络计算机近10台,全县278个村18万多生产农户拥有网络计算机的台数几乎为零。可见我县至今尚未能形成一个互联的现代媒体农业信息网络雏形。农业信息化水平极低,导致本身就非常闭塞的我县农业生产前沿地与终端消费市场、消费者之间的信息不通畅,生产盲目性大,根本不能正确地引导全县农业生产结构调整和农村经济建设,不能充分发挥自身的自然资源优势,不能通过市场引导建立起优势产业,致使全县各乡镇产业结构调整和特色优势主导产业的建设效果不明显,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农民收入不高的贫困状况得不到根本改变。
(二)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1、政府对农业信息化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县、乡两级至今没有明确的专业部门来抓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使得在当今信息资源已成为农业生产乃至整个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时刻,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相当落后,拥有5173平方公里幅员面积,39个乡镇,278个行政村,67.4万农
民的农业大县只有不到80台的涉农网络计算机,且主要集中在县级涉农部门机关和少部分乡镇政府。全县目前虽有着8个与农业信息有关的网站,但仍没有完善的信息采集发布体系等软环境,信息量少,信息面窄,网站上也多是一些农业工作简报等消息类信息,缺乏市场信息、农产品信息、科技信息、农业资源信息、实用栽培技术等对我县农业生产具有现实指导意义的一些有效信息,且更新速度慢,有的基本上是几个月甚至1年多才更新一次内容,时效性极差,形同虚设。
2、对农业信息建设硬件基础设施资金投入不足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我县又是我国西部的一个贫困山区县,农业的经济基础异常薄弱,财政收入极差,当前农民更是无法有资金投向信息网络建设,致使全县特别是在乡(镇)、村一级计算机数量少,设备差,技术更新、技术改造落后,缺乏支撑我县信息化和互联乡镇、企业、农民等基层的网络硬件设备,使得农业信息网络的传输渠道不能保障畅通,无法有效及时地收集、发布对本地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产业化经营等有价值的信息资源。
3、农业信息化建设缺乏专业人才
我县没有专业的农业信息复合型人才,尤其是对计算机网络知识缺乏,难以熟练地搜集、制作、发布网络农业信息,对我县农业信息网站缺少管理,网页信息内容更新慢、很少更新或几乎不更新,无法准确及时地为基层、农业企业、农民提供真正需要的信息内容。
4、农民知识水平不高,对信息化的认识和利用不足
我县处于渝东南角渝、黔、湘、鄂交界处的武陵山区,长期以
来形成了一种很是封闭落后的局面。多年的“脸朝黄土,背朝天”的传统生产方式,造成我县广大农民在文化素质、思想意识、发展观念、科技能力等各方面都非常落后,全县农村劳动力大约70%的人为小学以下文化程度,加之目前稍稍有点文化的青壮年农村劳动力多数已外出务工,留在家乡真正从事农业生产的都是些偏老年化结构的人员,思想几乎处于麻木状态,信息意识淡薄,对信息的接受、分析、辨别能力很弱,农民上网率几乎为零,严重束缚了我县农业信息化的发展。
二、加快我县农业信息化建设的对策
(一)增强县乡两级政府领导、农民、农业企业的信息意识
实现政府职能由管理职能真正转变为服务职能,依靠信息进行宏观调控,制定农业决策,以信息引导农民进入市场,进行结构调整。要求县、乡(镇)两级政府的领导、农业科技人员和广大农民、农业加工企业、农产品流通组织等必须有较强的信息意识,充分利用好县内现有的农业信息网站和网络计算机,以及县、乡(镇)的电话、广播电视、报刊等信息基础设施和农业信息资源,搜集、学习、消化先进信息技术,用于指导农业结构调整和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二)加大资金投入,建立完善全县农业信息网络体系
县、乡(镇)两级政府要加强农业信息化建设工作,明确专门的机构和人员负责。避免农业信息网络重复建设,加大资金投入,配备网络所需的硬件基础设施,重点在县农业局构建一个全县农业信息资源共享总平台,建起县、乡、企业、农民互联的农业信息网
络系统,建立健全我县农村经济综合信息服务体系,建立和完善农产品市场信息网和信息数据库,使我县农业信息能由上而下,由下而上,由里而外,由外而里保持畅通、迅速、有序,实现农业信息资源在各部门、各乡镇之间及农民、农业加工企业、农业科技部门之间共享。
(三)科教兴农,提高农民科技水平
县、乡(镇)两级政府应真正摆正农业基础地位,加大对我县农业科技的投入,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并充分发挥县农广校对培训基层干部、农民、农业技术人员的作用,促进农业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促进我县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化经营,提高农业产业的信息含量和技术含量。同时,充分利用县、乡(镇)广播电视、报纸、宣传专栏、多媒体光盘、农业信息网络以及因特网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手段和典型示范,直接参与应用等多种推广方式,提高我县农业管理者和生产者的知识素养和科技水平。
(四)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
我县现行的一家一户小规模农业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日益加剧,为此,全县要以青蒿、魔芋、生姜等现已有一定产业基础和龙头加工企业的主导产业为示范、引导,进一步推动我县农业产业化,提高我县农业集约化经营水平。县、乡(镇)两级政府应加大招商引资力度,积极引入、培育有先进管理水平和加工能力的龙头加工企业,建立农村合作经济组织、专业协会,组织农民走“公司+基地+农户”的产业化发展之路,使我县农村经济从传统分散的小农业生产逐步过渡到集约化规模生产,通过农工贸一体化的实践,逐步改
变我县农村信息闭塞的状况。
(五)加强城镇建设
认真贯彻落实县委十一届三次全委会关于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的决定,逐步改善各乡镇农村落后的交通设施和通迅条件,切实加快钟多、龙潭、麻旺、龚滩、李溪等特色民族城镇建设步伐,进行“土家”文化底蕴浓厚的农村城镇化改造,鼓励农民以土地入股等形式进行集约化生产或转让土地使用权,转入二、三非农产业,为我县土地集约化经营创造环境条件,促使农业信息行业及相关行业就地落地生根,直接在各地为农业生产经营服务。
(六)培养农业信息技术人员
要加快农业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要求县、乡(镇)农业管理干部和技术人员必须懂得计算机网络知识和操作技术。充分利用县农广校的培训环境和教学条件,与西南农业大学等高等院校合作,开设农业信息技术与管理课程,或举办农业信息技术培训班,培训各种水平的农业信息技术人才。并在有条件的各乡镇普通中学、职业中学也开设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及农业信息检索与服务课,利用短期培训等形式对农技推广人员、农业加工企业管理人员、乡(镇)村干部、农民技术人员和文化程度较高的农民进行培训,使他们成为能够为农业信息建设贡献一份力的专业技术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