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处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处方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南召县骨伤病医院)
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医务科、药剂科每月对医院门诊处方进行评价,并列为医疗质量考核内容之一,为了进一步落实《处方管理办法》,规范医院各类处方,对不合理用药行为起到警示作用的同时,提高处方医师的执业能力。并由医务科、药剂科组织处方评检查小组对中、西药处方进行定期考核,并予以通报公示。
(一)为提高处方质量,促进合理用药,医务科、药剂科每月对医院门诊、住院处方进行随机抽查评价,并列为质量 量考核内容之一;
(二)存在下列问题者为一般缺陷处方,每张扣10元: 1.处方一般项目缺项或地址不详者;
2.药品剂型、规格、用法、用量书写欠准确、规范或不清楚,如使用“遵医嘱”、“自用”等含糊不清字句;
3.处方书写字迹难以辨认,或修改处缺签名或加盖签章; 4.处方前记诊断栏只写“待查”、“咨询”“体检”等不明确术语; 5.单张处方超过五种药品或针对性不强的“大包围”用药; 6.药品超剂量(不可拆零药品除外)使用未注明原因及再次签名。普通处方超过7日用量;急诊处方超过3日用量;慢性病、老年病或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药天数未加说明;为门(急)诊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超过一次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超过7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超过3日常用量。第二类精神药品一般每张处方超过7日常用量,对于慢性病或某些特殊情况适当延长处方用量未注明理由;为门(急)诊癌症疼痛患者和中、重度慢性疼痛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第一类精神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超过3日常用量,控缓释制剂,每张处方超过15日常用量,其他剂型,每张处方超过7日常用量;为住院患者开具的麻醉药品和第一类精神药品处方未逐日开具,每张处方超过1日常用量;盐酸哌替啶处方超过一次常用量;
7.药品用法用量欠妥。包括剂型与给药途径不合理、药品剂量与用法不准确(与常用剂量相比给药剂量不足或剂量过大、间隔时间不合理等);
(三)存在下列问题者为严重缺陷处方,每张扣20元: 1.对规定必须做皮试的药品,处方医师未注明过敏试验及结果的判定;
2.药品的适应证与临床主要诊断明显不符合; 3.有重复给药现象;
4.存在有害的药物相互作用和配伍禁忌; 5.选药不合理,存在用药禁忌; 6.抗感染药物滥用;
7.麻醉药品处方书写存在错误。
(四)违反《处方管理办法》第四十六条规定情形的,将取消该医师处方权。
(五)通报公示方式:由医务科、药剂科汇总每月的不合理处方包括药剂科日常登记和集中评价的不合理处方,经核实无误后,将结果公布于《药讯》上,由医务科按规定进行处罚
南召县骨伤病医院
2017.4.30
第二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的核心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活动的合规性、效率和效果。它涵盖了财务、运营、风险管理、合规性等多个方面,旨在通过一套系统性的方法来预防和发现错误、欺诈,以及提升企业的`治理水平。
内容概述:
1.财务控制:确保财务报告的准确性,防止财务欺诈,优化资金管理。
2.运营控制:监控业务流程,提高运营效率,降低运营风险。
3.风险管理:识别、评估、应对可能对企业目标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
4.合规性控制: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企业行为的合法性。
5.信息系统控制:保护企业数据的安全,确保信息系统的稳定运行。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2
1、医疗质量控制信息主要包括医疗质量控制、质量规定的执行情况,医疗技术与专科技术、科研教学、医疗的检查情况,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病人满意度等。
2、科负责收集、统计各项医疗数据,每月提供院领导并向相关科室反馈。
3、科室质量控制小组应每天对本科室进行医疗质量检查,利用周会、科务会反馈本科室医疗质量控制信息。
4、各职能部门每月均要按医疗质量标准,逐项进行检查,记录执行情况,汇总到医务科,将医疗质量控制信息整理、护理部负责护理质量控制信息的`收集整理,提出整改及整改意见,每月利用科主任、护士长会反馈到科室,并定期以简报形式向全院通知。
5、财务科每月将医疗质量控制信息汇总成册,提供院领导决策,每季度向相关科室反馈本科室的医疗治疗质量控制成本。
6、纠风办负责收集医疗质量信息,每季度向全院反馈。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3
风险评估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识别、分析、评估和管理可能对企业运营产生负面影响的风险因素。它涵盖了从风险识别到风险应对的全过程,确保企业在面对不确定性和潜在威胁时能做出明智的决策。
内容概述:
1.风险识别:确定企业可能面临的`所有内部和外部风险,如市场风险、财务风险、操作风险、法律风险等。
2.风险分析:对识别出的风险进行量化或定性评估,理解其发生概率和可能影响的严重程度。
3.风险评估:根据风险分析结果,确定关键风险,对其进行优先级排序。
4.风险控制:制定和实施控制措施,以降低风险发生的可能性或减轻其影响。
5.监控与报告:定期检查风险控制的效果,并向上级管理层报告风险管理状态。
6.应急计划:为不可预见的风险制定应急响应策略,确保企业能快速恢复。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4
控制室管理制度是企业运营中不可或缺的一环,它涵盖了操作流程、人员职责、安全规定、设备维护等多个方面,旨在确保控制室的.高效、安全运行。
内容概述:
1.操作规程:明确控制室各项设备的操作步骤和应急处理程序,防止误操作。
2.人员管理:规定人员资质、培训、轮岗制度,确保员工具备必要的技能和知识。
3.安全规定:制定防火、防爆、防电击等安全措施,保障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4.设备维护:设定定期检查和保养计划,确保设备的良好运行状态。
5.信息记录与报告:规定数据记录、分析和异常报告流程,以便于问题追踪和改进。
6.环境控制:设定温度、湿度等环境参数标准,保证设备正常工作。
7.应急预案:制定应对突发事件的预案,如电力中断、系统故障等。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5
1、目的
为加强对分承包方的控制,并符合程序文件,提高本厂产品的实物质量,对承包方配套的产品应视同本厂产品加以控制,以保证本厂向用户的质量承诺。
本办法适用于所有向工厂提供原材料、外购(协〉件的合格分承包方。
2、管理要求
2.1被本厂列为a、b两类的原材料、外购(协)件应对分承包方进行质量保证能力的调查,对批量采购试用半年后未发现问题,随本广产品出厂后,最终在用户处也无不良反映的,经厂评审小组讨论后,可列入合格分承包方名单,实行定点采购。
2.2分承包方应严格按合同条款按质、按量、按期提供合格的外购(协〉件,对质量信息不积极整改或质量不稳定,经常出现问题或事故的分承包方,可由厂评定小组决定取消其定点资格。
2.3工厂在与分承包方签订供货合同时应明确物资进广检验项目、执行的标准、检验的方法等,并签订质量赔偿协议。
2.4质检科将日常分承包方的实物质量状况信息及时反馈给分承包方,督促其整改提高,必要时随时派人对分承包方的质保能力进行复审。
2.5质检部将对分承包方提供的.产品质量状况建立档案,将其作为评定合格分承包方的依据之一。
2.6本厂根据定点变化情况,每年公布一次合格分承包方名单,供应部将严格按'采购控制程序'进行采购、外协。
3、责任赔偿
3.l在进货检验时发现属于分承包方的质量问题由分承包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同时甲方从乙方贷款中扣去该批不合格物资总额的5%作为质量赔偿金。
3.2甲方在生产过程中发现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应由乙方负责包修、包换、包退,并承担因此而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
3.3甲方的产品在用户处安装或投运过程中发生属于乙方产品的质量问题,而造成'三包'赔偿时,乙方应及时参与售后服务过程,并承担全部服务费用,同时,对由此而造成直接和间接经济损失,由甲方酌情对乙方提出赔偿要求。
3.4甲方委托乙方运输的产品,因运输过程中的,由于乙方搬运或防护不当等原因而造成甲方产品出现质量问题时,乙方应承担经济损失,赔偿要求由乙方酌情提出。
3.5当在处理质量问题双方意见不一致时,可请仲裁机构进行仲裁,所需费用由责任方承担。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6
控制程序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涉及企业的日常运营、决策制定、风险防控等多个环节。通过规范化的`流程,确保企业活动的高效、稳定和合规,从而实现企业的长期发展目标。
内容概述:
1.程序定义与审批:明确每个业务流程的步骤、责任部门和个人,设立审批机制,确保程序的合理性。
2.执行与监控:设定程序执行的标准和监控手段,定期评估执行效果,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变更管理:规定程序修改、更新的流程,保证变更过程的透明和有序。
4.培训与沟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程序培训,确保理解和遵守,同时保持信息的有效沟通。
5.文档管理:建立程序文件的编制、审核、发布、更新和存档制度,确保信息的准确性和可追溯性。
6.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程序的有效性和合规性,提出改进建议。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7
控制程序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高效性和合规性,它涵盖了以下几个关键领域:
1.程序定义与审批:明确各个业务流程的控制点,设定操作规程,并通过审批确保其合理性和有效性。
2.执行与监控:执行控制程序并持续监控,以确保其按预期运行,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
3.审计与评估:定期进行内部审计,评估控制程序的执行情况,查找潜在风险。
4.变更管理:当业务环境变化或发现程序缺陷时,制定变更流程,确保变更的顺利实施。
5.培训与沟通:为员工提供必要的培训,确保他们理解和遵守控制程序,同时保持良好的.沟通以促进理解。
内容概述:
控制程序管理制度主要包括:
1.业务流程图:详细描述各业务流程,明确责任部门和个人,确定关键控制点。
2.操作手册:提供具体的操作指南,包括步骤、标准和期望结果。
3.监控指标:设定量化指标,用于评估程序执行的效果和效率。
4.审计计划:规划审计频率、范围和方法,确保全面覆盖控制程序。
5.变更控制表格:记录变更请求,评估影响,批准并跟踪变更实施。
6.员工培训材料:设计培训课程和资料,确保员工掌握所需知识和技能。
7.问题与改进记录:收集和分析问题,记录改进措施及其效果。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8
一、根据规定组织放射工作人员参加专业技术、放射防护和有关法律知识培训。
二、放射工作人员,工作时佩戴个人剂量元件并按规定参加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体检。
三、按规定对放射诊疗场所和诊疗设备进行防护与状态检测。
四、严禁对妊娠妇女进行xx线检查,尤其是妊娠85周的妇女。
五、对儿童进行xx线检查时,应尽量采用xx线摄影检查,照射野面积一般不超过胶片面积的10%,并采用短时间曝光的摄影技术。
六、新安装、维修或更换重要部件后放射诊疗设备,请取得资质印证的服务机构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使用。
七、工作人员必须熟练掌握业务技术和射线防护知识,正确掌握适用范围,合理使用xx线诊断。
八、在不影响诊断的前提下,应尽可能采用“高电压、低电流、后过滤”和小照射野工作。
九、工作人员在使用xx线摄影时,应严格按所需的投照部位调节照射野使有用线束限制在临床需要的范围内并与成像器件相匹配。
十、施行xx线检查时注意受检者防护,对受检者非投照部位,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摄影中除受检者,其他人员应在机房外等候,对受检者需要扶携时,对扶携者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十一、进行xx线摄影检查时,合理选用胶片以及胶片与增感屏的组合,熟练掌握暗室的操作技术。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9
岗位职责
1.认真贯彻执行医疗卫生法律法规、规章和医疗规范、常规。
2.制订全院各专业医疗质量控制的指标体系、控制标准和评价方法。
3.拟订各专业的质量管理标准、操作规范、质量控制计划及考核方案。
4.对各专业的'工作进行调研和科学论证,并推广本专业的新理论、新技术、新方法等。
5.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管理情况进行督促检查和考核评价,并进行必要的专业技术培训。
6.对全院各科室的质量控制管理工作进行组织交流,接受咨询,指导其不断完善。
7.经常不断地对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反馈,提出整改意见并督促落实,确保基本医疗质量。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0
1、主题及适用范围
为了加强工序质量管理,有效控制生产现场影响质量特性的诸项因素,以得到稳定的制造过程,保证产品质量生产效率的稳定提高,特制订本制度。
2、工序质量控制程序
2.1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原则
凡符合下列条件之一者,应设立质控点:
2.1.1按《质量特性重要度分级》中属关键(a级〉特性的工序。
2.1.2加工工艺有特殊要求或对下道工序有影响的关键的工序或工序的关键部位。
2.1.3经常出现不良品或质量长期不稳定状态工序。
2.1.4用户比较集中反映不良环节。
2.2工序质量控制点设置
工序质量控制点的.设置由技术科根据质控点设置原则确定。车间不得擅自取消或更改质控点。车间增减质控点必须向技术科申报,按工序质量控制点的管理程序办理审批手续。
2.3工序质量控制的程序(见工序质量控制程序图〉。
3、工序原量控制对各部门要求及考查办法
3.1对技术科的要求
3.1.1按建立质控点的原则确定质控点,编制下达《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同时,组织质检科、供应部、生产车间等部门进行工序分析。根据《工序质量控制点明细表》制订《工序质量分析表》、《作业指导书》、《工装周期检验卡》等,并根据车间生产过程中实际情况和工序质量控制原则,及时调整质控点,完善质保文件。
3.1.2进行工序能力分析,把影响工序质量特性的主要因素和相关管理标准编入《工序质量分析表》。
3.1.3根据车间质控点反馈表情况及时进行分析、处理,并现场具体指导,每月对质控点质量保证文件执行情况进行检查一次,并做好记录。
3.1.4对质控点长期不稳定因素应采取措施解决。
3.1.5考查由技术科抽查。
3.1.6认真参加工序分析活动,制订检验规程,编制“检验指导书”
3.1.7检验员要熟悉本耳职只范围内的工序质量控制点及某控制方法,严格按检验指导书规定进行检验,协助操作者及时发现影响质量特性的不稳定因素,并协助解决。
3.1.8技术科应督促检验员按检验指导书和有关规定进行检验,做好检验记录并及时向技术科反馈信息,
3.1.9考核自查,技术科抽查,纳入质量考核。
3.1.10对不稳因素加强分析,及时采取有效措施解决。
3.2对生产科的要求
3.2.1质控点计量器具抽、送检率达100%,合格率达98%以上,当抽查低于这一指标时,及时调整检定周期。
3.2.2加强对质控点计量器具的巡回检查工作,及时发现非正常使用计量器具情况,并督促纠正。
3.2.3督促车间做好三级保养、设备三检和预防性维修。保证质控点的设备完好率达100%。
3.2.4考查由生产科抽查。
3.3对车间的要求
3.3.1车间要积极配合各职能科室不断完善工序质量保证文件,并由车间技术主任负责车间质控点管理工作,负责日常检查、督促、指导操作者。严格执行《工艺守则》、《作业指导书》等有关质量保证文件并做好记录,填好反馈表。
3.3.2车间设一名质控点负责人,负责做好质控点的检查验证和进行提高工序能力的分析。根据质量保证文件的要求,对质控点的原始数据资料进行审核、归档。每月将检查分析情况汇总上报技术科。
3.3.3操作者必须严格按工艺守则或作业指导书操作。正确使用图表,认真填写各种记录,准确记录有关数据,不得弄虚作假。因故中断应在图表上说明停歇日期、原因等以便备查。
3.3.4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发现异常情况时,应立即采取措施使生产过程正常。如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应采取措施解决。车间如不能排除不稳定因素,应立即将信息反馈技术科,
3.3.5考查由车间自查,技术科抽查。
4、工序质量控制点的撤消
由于工序质量提高,已经能按工艺文件正常操作和管理,或由于质量要求改变,不需要特别控制的质控点可撤消,但必须由车间填写'质控点撤消审核表'报技术科,经技术科验审后在'审核表'上签字,办理撤消手续。车间不得自行取消或更改。
5、质控点的标志和记录的管理
5.1质控点的标志牌
5.1.1技术科负责制作、发放、更改和撤消标志牌。
5.1.2各质控点所在班班长负责妥善保管标志牌。
5.2质控点的记录
5.2.1质控点活动记录各相关部门应认真填写,并报技术科。
5.2.2技到这科负责记录的收集、汇总、考核和管理。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1
内部控制管理制度是企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确保企业运营的.有效性和效率,预防和发现错误、欺诈,以及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它涵盖了一系列的政策、程序和实践,旨在实现企业的目标,保护资产,维护数据的完整性,并确保合规性。
内容概述:
1.风险评估:识别和评估可能影响企业目标实现的风险,包括市场、运营、法律等风险。
2.控制环境:设定企业文化和道德标准,明确责任分工,确保员工理解和遵守规定。
3.控制活动:实施各种控制措施,如审批流程、授权机制、记录保存等,以防止错误和欺诈。
4.信息与沟通:确保信息准确、及时地传递,以便于决策和监控。
5.监控:定期检查内部控制的效果,调整和完善制度。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2
本《采购控制管理制度》旨在规范企业采购流程,提高采购效率,降低运营成本,保障公司利益。主要内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
1.采购策略与计划制定
2.供应商选择与管理
3.采购订单与合同管理
4.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
5.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
6.采购审计与风险管理
7.采购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
内容概述:
1.采购策略与计划制定:明确采购目标,分析市场需求,预测物料需求,制定合理的`采购计划。
2.供应商选择与管理:建立供应商评价体系,进行资质审查,定期评估供应商的性能和服务质量。
3.采购订单与合同管理:规范订单流程,确保合同条款公平合理,防止法律风险。
4.质量控制与验收标准:设立严格的质量检验标准,执行验收程序,确保物料符合公司要求。
5.库存管理与成本控制:优化库存水平,防止过度库存或缺货,降低库存成本。
6.采购审计与风险管理:定期审计采购活动,识别潜在风险,采取预防措施。
7.采购绩效评估与持续改进:通过量化指标评估采购部门表现,不断优化采购流程。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3
本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旨在构建一套全面、严谨的质量管理体系,确保产品和服务的.优质、高效,满足客户需求,提升企业竞争力。内容主要包括质量标准设定、质量监控、质量改进、责任分配和奖惩机制。
内容概述:
1.质量标准设定:明确各环节的质量要求,包括原材料采购、生产过程、成品检验等,制定具体、可衡量的指标。
2.质量监控:建立持续的质量检测和评估机制,对生产过程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符合既定标准。
3.质量改进:通过数据分析,识别质量问题,提出并实施改进措施,持续优化流程。
4.责任分配:明确各部门及员工在质量控制中的职责,确保每个人都对质量负责。
5.奖惩机制:设立激励制度,奖励质量优秀的行为,对质量问题进行严肃处理。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4
风险控制管理制度是一套旨在识别、评估、监控和管理企业运营过程中可能面临的风险的体系。它涉及企业的各个层面,从财务风险到市场风险,再到合规风险和操作风险,涵盖公司的每一个业务环节。
内容概述:
1.风险识别:定期进行风险评估,确定潜在的`风险源。
2.风险评估:量化风险的可能性和影响,确定其优先级。
3.风险策略:制定应对策略,如风险转移、风险减轻或风险接受。
4.控制实施:建立和执行控制措施,确保风险得到妥善管理。
5.监控与报告:持续监控风险状况,并定期向管理层报告。
6.审计与改进:定期审计风险控制效果,根据反馈进行改进。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15
质量控制点管理制度旨在确保企业产品或服务的质量,通过设定关键控制点,对生产过程进行监控,预防质量问题的发生。它涵盖了从原料采购到成品交付的各个环节,确保每个步骤都符合预设的标准和规范。
内容概述:
1.原材料检验:对进厂的'原材料进行严格的质量检查,确保其符合生产要求。
2.生产过程监控:在生产过程中设置多个控制点,监控每道工序的质量,及时发现并纠正偏差。
3.设备维护与校准:定期对生产设备进行保养和校准,保证其正常运行和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4.员工培训:提供必要的质量意识和技能训练,提升员工的质量控制能力。
5.质量检验:在产品完成阶段进行严格的质量检验,确保最终产品的质量达标。
6.反馈与改进:收集质量数据,分析问题原因,制定并实施改进措施,持续优化质量管理体系。
第三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无瑕街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居民健康管理质控制度
根据天津市社区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考核标准的有关规定,为规范我中心的公共卫生服务工作,结合我中心工作实际情况,特制定此制度:
一.中心质控领导小组负责全部公共卫生服务质控工作的组织、实施及监督管理工作。
组长:张洪宝
职责:全面监督中心质控工作的执行情况。
副组长:张志红张立勇
职责:在组长的督导下,制订质控工作方案,按要求严密组织实施公共卫生服务的质控工作,总结质控工作中所发现的问题,并及时提出相应的整改措施,完善工作质量。
成员: 李晓明赵健翟家琴翟加臣苏永刚
职责:以严谨的工作态度全力配合副组长,做好各服务团队的质控检查,在落实既定的质控工作安排的同时,随时发现问题随时上报。
二.居民健康档案质控工作:每2个月的最后一周进行1次全面的健康档案质控检查,每年不少于6次。内容包括系统随机抽查档案号、姓名、健康档案合格性评审及健康管理的电话核实、质控所发现的问题及事后改正记录。详见中心质控评审操作表。
三.老年人体检及慢病管理质控工作:每季度一次,每年至少4次检查本中心老年人健康管理及慢病管理工作的质量、技术规范、服务流程及基础质量指标达标情况,提出改进意见,并监督整改落实情况。定期对参与居民健康体检工作的专技人员进行“基础理论、基础知识、基础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做好优质服务理念教育工作,保证服务质量。
四.乡医管理质控工作:对参加公共卫生服务的乡医进行每季度一次的质控工作,重点检查慢病随访管理的真实性与规范性,内容与中心质控工作相一致。
五.对公共卫生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差错事故和纠纷投诉做好登记、报告、处理、分析工作,对有可能出现的风险做好防范与应急预案。并做好满意度调查工作,每季度一次。
第四篇: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公司
文件名称:质量控制管理制度文件编号:版 本 号:
受控状态:分 发 号:编制日期:审批日期:实施日期:
编制:审核:批准:
--
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制订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健全质量管理流程。
1、注塑车间产品质量及工艺管理控制程序及相关规定:
A、原料质量及配料工艺控制管理。
a、原料入库质量控制管理:
①、来料检验必须实机试料,不合格品一律拒收,严格按试料工艺卡的要求和程序进行操作。由孙自然负责。
②、制订china产品,特殊产品用料调节与控制管理规定。
③、来料是否具有批次检验报告,数量是否相符等。
④、原料供应商必须以仓库开具原料入库手续并附“进料验收记录”方可报帐。
b、配料工艺质量控制管理:
①、工艺配比必须量化、数据化,由各拌料员完成,并保存相关记录。(保持PA6、PA66用料稳定,工艺稳定)。
②、配料时添加辅助原料和回料必须按配料工艺标准进行配制。
③、特殊用料的记号、运输与使用管理必须遵守相关要求。
④、加强配料工艺记录管理,有记录对原料和工艺的分析才有可比性。
⑤、严禁车间员工自行拌料,出现问题必须先上报。
⑥、拌料工依据客户要求、产品的用途、性能和结构以及塑料粒子的水分不同进行相应的烘料工艺并记录过程参数。然后再进行科学合理配料。
B、注塑工艺质量控制管理。
a、模具工艺质量控制管理:
①、模具使用时由各班检验员及时反馈损坏情况,由工艺管理员孙自然负责生产部和技术部的协调沟通工作,根据实际情况妥当安排内部或外协维修等生产调度督查工作。
②、模具维修领料必须凭当班检验员开出的模具维修单方可领料,且该维修单由仓管收留作出库原始单据,实领数量超3个以上情况必须由模具工艺管理员签字方可作为出库依据。
③、模具维修人员必须将修好的模具及时记录在维修单上,并在修好的模具上贴上合格标识。然后立即上报生产办公室
④、每天所需维修或整改的模具必须有统计记录,说明具体完成情况。
b、设备注塑工艺质量控制管理:
①、由各班工艺员负责换模时工艺卡的建立且必须到位。
②、注塑工艺的检查与跟踪管理:从注塑过程中发现问题,做到每台机每天要有正确的工艺记录和统计;从产品的质量结果和生产状况中找出问题的缘由,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并做好相关记录。
③、任何员工不得私自胡乱调注塑机相关参数。出现严重影响生产或大批量报废的现象根据情节轻重予以相应的处分。
④、制定注塑带班主任、机修质量管理考核制,与绩效挂钩。
c、注塑过程检验控制:
①、模具开始生产时,对调试或生产的模具产出几件,检验员应按照相关检验指导书对关键尺寸及外观进行测试,需热处理的立即进行蒸煮并及时作好拉力、折弯以及特殊高低温要求等其它性能测试,检定合格后进行封样确认才可批量生产。
②、生产过程中,要求员工自检,同时经常要求员工在操作时,用气枪对静,动模吹风,用刷子勤刷模确保模具清洁,避免脏物影响模具的使用和产品质量。
③、生产过程中检验员按《产品检验规程》控制不合格品的产生。注塑车间巡检每2小时一次,并按时作上记录。线卡、冲制每1小时巡检一次。
④、检验合格后每筐产品必须放上检验合格证,检验合格证的使用方法及规定必须详细并以书面公告。书写方式必须培训到人。白色扎带产品筐里只能放两面为白底颜色的检验合格证。
⑤、加强巡检力度,遵循巡检要求,不能漏检、错检。发现不合格产品及时开出返工单。⑥、监督返工的及时性和有效性。
⑦、严禁不合格品进入蒸煮车间,一旦发现由蒸煮工艺员立即书面反馈品质负责人。
⑧、生产过程中各工序产品必须要有标识或检验合格证。
d、蒸煮工艺控制:
①、根据配料工艺和产品规格设置蒸煮工艺,作好记录
和对比分析。
②、加强锅炉操作保养管理,确保供气正常和安全生产。确保产品蒸煮质量。
③、工艺管理员刘学忠负责蒸煮工艺的检查、调整和监督,发现问题及时分析和反馈,并做到跟踪和解决为止。
④、加强对三班检验员的质量控制,每天作好质量记录并及时上报品质部。
⑤对不合格品严禁入库,对让步放行产品必须作上标识由品质部经理和副总签字方可入库,并且只能定单包装。
⑥、对所有产品必须100%合格方可入半成品库,一经查到半成品仓库有不合格产品由蒸煮工艺检验员承担全部责任。
2、包装车间产品包装管理程序及相关规定:
A.半成品出库领用管理规定:
a、按包装所需量领取,不得多领,尽量避免车间堆放过多,影响现场管理和生产效益。
b、多领产品由仓管员记录,包装后搬运工必须及时清理返回仓库进行消帐。
c、不同规格、不同模具产品严禁混装,严格按照物料管理其它相关规定和搬运工工作标准进行操作和实施。
B.半成品包装工艺及过程控制管理:
a、做好包装前的准备工作,领用包装件时必须认真核对包装单上的规格、数量等相关要求,确保无误。
b、订单包装前其包装方式及工艺要求(包括纸箱打包方式),由包装工艺员全权负责说明与指导,重要订单并在操作前用样板示范对包装工进行现场培训。
c、产品包装前必须做到包前产品外观及拉力的测试检验,发现半成品存在重大产品滑扣的质量问题或批量不合格现象者,给予包装检验适当奖励,对产品注塑检验进行相应处罚。
d、质量过程检验控制管理严格按品质部质量管理相关要求执行,巡检时发现异常检验员应对其不良现象进行确认,其检验标准应和其它检验员沟通,然后进行不良标识并及时记录和上报质量主管进行质量事故处理和公告,重大质量事故及时上报相关领导,每月3号前将上月所有首检、过程检验、成品检验等记录进行汇总和报告交品质部经理签字后上交行政办公室,作为相关人员绩效考核评定依据。
e、制定相关china系列、吸塑包装系列、沃尔玛系列、缠绕管系列等特殊产品包装标准及操作规范,包装前按标准包装样品进行现场培训,并严格首检程序,尽量减少返工现象。
C.成品入库前检验控制程序:
a、产品封箱前检验员必须再一次进行包装方式的确定和检查其它问题是否存在,合格后必须由检验员检验合格后盖合格章和批号章填写好《成品检验入库单》并签字后再交检验组长审核后签字方入成品库,未查清或盖章不完全则不能入库。
b、成品检验入库单由检验员审核合格后由搬运工签名拉入成品库并交成品仓管员签字,方可结算工资,检验员无实际包装物料不得凭空签字,必须先检验实物再签字方可放行入库。未签
字的不予盖合格章,无合格章的成品搬运工不得入库,否则以每件2元处罚相关责任人。
c、包装单工资结算应于开单时计算出包装工资全额,并予以书写金额大写。
D.包装不合格产品控制与返工处理程序:
1、不合格产品控制处理:
a、包装半成品由检验员一旦发现拉力不够、掉齿、缺料、变色、滑扣等不合格情况,必须立即开出不合格品处理报告单,上报品质主管审核后,及时作好妥当处理。处理时间不得超过2天。发现不合格品却无反馈处理报告单,则追究相关检验员责任。
b、不合格品处理措施可分为返工、染色或报废,由品质主管作出判定和签字。报废产品必须由品质部主管和总经理签字方可粉碎。
2、包装产品返工控制管理程序。
a、产品未入成品库前发现不合格现象,由巡检人员开出返工单及时记录并进行返工监督。b、产品入成品库后的返工,必须由成品检验员进行详细记录和原因说明,并由相关领导签字后方可计算搬运工资。并完成监督其返工后的再次检验,直到合格为止。
c、所有已包装的产品经检验合格,由检验员填写好《成品检验入库单后》在该包装单上签名方可入库,否则该包装单的包装工资不予计算。(包装单上开出数量应为大写)。
d、车间主管严格按照“先返工,后开单”的原则,未返好不开单,只有返工经检验员确认合格后才能凭返工合格证明到车间主管处开单领料。车间主管再将返工情况按相关规定作出妥当处理月底交品质部。
e、如需紧放行来不及返工的不合格产品需由紧急放行当事单位负责人签字方可放行。
f、车间的返工处罚按《车间返工的管理规定》执行。
E.退货产品处理程序:
a、退货产品入库时仓管员必须凭销售员或客户退货反馈单,再进行数量清点,然后开出退货红单,否则,后果销售自负!
b、开单后将一联立即通知品质部进行检验,并作出相关退货原因报告,及时上报品质主管。c、由品质主管指定专人做好退货质量监定,并及时上报,作好整改方案和预防措施以及货物处理,需返工的作出返工后的记录,报废的立即作出粉碎处理。不良品贴上标识并隔离,退回相应工序返工或报废。
d、如返工后产品合格或该产品可用于其它客户则该产品可(拆换纸箱)及时入半成品仓库作好入库帐,由半成品保管员开出入库单并作上具体说明,成品库凭半成品入库单记帐和做帐。
e、所有退货产品成品仓管员必须作好退货处理报告并及时上报,认真完成退货产品专项明细帐的进出平衡帐务。
f、做好产品检验标识,不得有物无标,一物多标现象。
F.成品出库检验控制管理:
1、对入库成品进行每批每票进行出货前的检验并进行详细检测记录,并要求出现问题的责任检验员及时监督相关包装组进行返工并作上详细的返工记录。
2、成品返工后必须由成品检验员再一次进行检测合格后方可发货,仓管员凭成品检验单上成品检验员签字同意发货方可出货。
3、成品箱里的产品必须符合客户包装要求,成品检验员必须对其包装数量和包装方式重新确认,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
4、成品打包时,打包带必须均匀对称,松紧应合适,堆放时保持对角整齐、平稳。箱子堆放时间过长压扁损坏,必须及时上报采购科及时更换。
5、托盘装放时必须按规定的规格数量以及托盘的型号、产品堆放高度等要求排放,并保持产品摆放整齐,捆绑带必须牢固可靠。
F.外加工、外购件入库管理程序和规定:
a、外加工必须由各相关部门开出出库单并附上对应的出门证门卫方可放行。
b、外加工产品入库时必须进行准确的点数或称量,并准确作好记录核准进出明细帐。
c、外购件入库时必须要有采购计划单和随货同行单,并确认和注明联系人,点好数后放置在仓管员指定位置,否则不予办理入库手续。
d、外购件供货的及时性如出现问题影响公司生产进度和发货,相关部门负责人应及时书面上报,并提供采购计划具体情况,按照供应商相关协约给予供应商相应处罚。瞒报者给予严惩。
e、严格按照物料相关管理规定和采购相关程序要求加强外购件及加工件的质量和财务数据管理。
f、完善所有外购、外协加工的产品质量检验标准,并落实进行。外协:贴吸盘、线卡敲钉产品外加工等质量管理标准。外购:缠绕管、接线端子、扎带枪、包装桶、钢钉各种原料、原材料、其它纸箱、不干胶、吊卡、尼龙袋等包装件的质量检验管理标准。
g、对采购、产品交付时出现无标识或标识不清的产品应立即与供方联系,无标识的要加上标识,标识不清的重新标识,否则作退货处理,令其返工;成品中出现标识损坏或无标识现象,应立即加贴标识,做到标识清晰牢固,用于识别。
G、产品追溯管理程序:
a、原料经检验合格后入库时必须将原料批次号注明在原料检验合格证上。
b、拌料员配料时必须将批次号书写于加料袋上,由加料员监督注塑工将原料批次号注明在该
生产机台的班次检验合格证上。
c、灌袋时必须将同一模具的产品灌于一袋之中。
d、半成品在包装工使用时,搬运工必须在相应的包装单领料联上注明,该产品使用原料的批
次号、生产机台、生产时间和操作工姓名,然后方可凭该包装单结算搬运工资。
e、包装产品成箱后,包装工必须在纸箱上盖上包装组组号章和计划单批号章,经车间检验员
检验合格方可入成品仓库。
(二)、制定质量方针和目标落实部门考核制进行统计和分析,创新质量管理激励奖惩机制。
1、质量方针:以一流的品质和服务赢得顾客的满意。
质量目标:产品一次检验合格率达到98%以上。
产品出厂合格率达100%。
顾客满意度达到98%以上。
a、注塑车间:注塑产品合格率98%, 返工率为1.5%,报废率为0.5%.蒸煮产品入库合格率为99%.让步放行0.9%,报废率0.1%.b、线卡车间:敲钉合格率为99.%, 包装合格率为99%, 返工率为1%.成品合格率为
100%.c、冲制车间:产品出货合格率为100%,返工率为0.1%
d、包装车间:成品一次性包装合格率为98%,返工率为1.9%,报废率0.1%.成品入库
合格率为99%,入库返工率为1%,成品出厂合格率100%.e、外购产品::产品出货合格率为100%.2、质量管理激励机制:a、落实各检验员岗位职责和绩效考核标准。b、以实际工作情况
落实绩效标准考核、健全审核程序。c、业绩奖惩规定。
(三)、加强检验员自身业务培训与实习,着重员工操作培训。
1、制订检验工作标准和业务流程标准。
2、对检验员定期开会培训和学习。
3、对员工进行班前会的操作培训,实施操作考核或质量竞赛活动等。
第五篇:化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化验室质量控制管理制度
一、化验室的样品采集,分析工具使用,数据分析,都必须 按照国家标准检验的要求和步骤进行。
二、化验室的质量控制措施,要求每个工作人员认真贯彻和领悟。
三、化验室的检验项目必须有专人操作,一直到结果报出
四、常规项目检测,所有分析人员必须会操作分析。
五、大型仪器分析必须有专人管理、操作和维护
六、当天水样要当天作出分析结果,并于当日数据齐全后及时汇报技术人员,若当天水样做不完的水样,必须妥善保管
七、化验室数据必须三级审核制度,一级审核,化验室负责人,二级审核,技术员,三级审核,副厂长
八、化验室要定期对使用的量器做计量鉴定,要对所承担的项目的检测方法和质控方法进行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