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

时间:2019-05-15 00:29:07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

第一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

随着社会生活节奏的加快,工作竞争压力不断加剧,职业倦怠现象在现代人中已普遍存在。而作为人类灵魂工程师的教师,在目前的教育体制下,已经成为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之一。教师的职业倦怠不仅会影响教师工作状况和学生的发展,还会影响教师本人的身心健康、生活质量。因此,采取有效措施克服教师职业倦怠,对于教师专业发展,乃至教育事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主要表现

所谓职业倦怠是个体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是个体伴随于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教师职业倦怠可以划分为心理、生理和行为三个方面:

职业倦怠心理表现:逐渐失去工作乐趣;对工作任务产生本能的厌倦,对业务指标缺乏动力;工作过程中极易产生疲累感,对工作的新异事物敏感度降低。

职业倦怠生理表现:身体长期处于“亚健康状态”,食欲不振、睡眠质量下降、活动力缺乏等,已经出现一些慢性疾病或者疾病征兆;工作效率降低,行动迟缓、注意力分散、记忆力下降。

职业倦怠行为表现:对工作敷衍了事,情绪波动大。由于经常感到压抑、焦虑,普遍对工作缺乏进取心,纯粹是为了工资而来上班。

二、教师职业倦怠成因 影响教师职业倦怠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学校及个人三个方面:

(一)社会影响方面

1.职业理想与现实之间的差距。“教师,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太阳底下最光辉的事业”,被比做春蚕、蜡烛。尤其是目前国家和社会对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大,对教师行业的期望也越来越高,家长们都希望自己的子女既能全面发展又能升入理想的大学,寄厚望于教师。但现实生活中,教师首先是一个从业者,他们一样面临生存状况等现实问题;其次,教育工作不是一朝一夕的事,常面临教师高精力投入与低成就感的矛盾;再者,现实中的一些不公平与非公正,造成个人对工作的灰心和不满,作为一名中学教师,工作时间长、任务重、要求高、压力大是普遍现象,面对国家及社会的现实需要,很多教师,在生理、心理上的压力呈加剧趋势,长此下去就成为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根源。

2.劳动价值与劳动报酬的反差。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们国家已经提高了教师的工资待遇,但普遍低于公务员。此外由于我国地域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西北地区与沿海地区的教师待遇悬殊巨大,同样是甘肃省内的教师,工资标准也不尽一致。

(二)学校管理方面

现在不少学校的管理就是简单地让教师“动起来”、“忙起来”,把学校一切工作的落脚点都集中到升学率上。作为一名初中教师,除完成每天的教学、教研任务,还有许多检查、讲课,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会议。作为班主任,更是苦不堪言,从学生的学习到生活,从思想塑造到安全问题,无所不包。如果是毕业班老师,还面临沉重的升学压力等。在这种单一的以学生成绩评价教师的制度,降低了教师对教育理想的追求,影响了教师提升专业素养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的工作强度和工作压力,强化了教师的职业倦怠感。教师缺乏领导和同事的信任与支持,缺乏主人翁意识,这必然导致教师工作热情的下降和教师责任感、归属感减弱。

(三)教师个人方面

作为教师本人,更应清醒认识到倦怠首先是源于自己,教师的自身因素成为产生职业倦怠的重要原因。首先,性格差异影响职业倦怠。有研究表明,那些性格内向、缺乏自信心、不善于和他人交流的人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相反,那些性格开朗、自信的教师则很少出现职业倦怠。现在的新课程改革给教师的教学工作带来了巨大的压力,但在现实的教学活动中,一部分教师能够很好地适应课改的要求,而另一部分教师则很难适应,结果便会使他们产生负面的生理和心理反应,如:焦虑、抑郁、暴躁等,继而形成典型的职业倦怠现象。其次,不同的生活态度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那些精神状态很颓废、生活态度悲观、消极的人,较之于那些生活乐观、积极、活泼的教师,更易于产生职业倦怠。第三,不同的生活经历也影响着职业倦怠的程度。拥有着丰富的社会经历的、经历过较大挫折和失败的教师则不容易产生倦怠,年龄和婚姻家庭等因素也影响职业倦怠的程度。

三、应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策略

职业厌倦直接影响教师的工作质量和生存状态,危害性毋庸臵疑,但是我们中的大多数人又注定与教育人生作伴,如何在平凡中创造万千变化之美,在照亮别人的同时提升自己呢?如何努力改变自己,克服职业倦怠呢?

首先,要坚持正确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教师的信念和职业理想是教师在压力下维持心理健康的重要保证”。坚定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积极的教师信念,培养对学生无私理智的爱与宽容精神,对防止教师职业倦怠是至关重要的。一个人若是能够选择自己最乐意做的事情,然后倾情投入,不但能够做出属于自己的最好成就,而且也将过得幸福快乐,不再将上课看成是一种负担,是一个教师过上职业幸福生活的前提。

其次,要换位思考,树立正确的学生观。要消除职业倦怠,教师就要了解你的学生。由于遗传因素,每个人一出生就有差异,再加上家庭状况、环境因素和社会影响,教育不可能使所有学生都成为一种模式。要承认人与人之间的差异性!教师要尊重差异,扬其长促其短。对学生的期望值不要太高,让学生“百花齐放”,在教师的教育下,学生能成为最好的自己,这就是教师的成功!

第三,要树立对教师角色的合理期望。教师的职业是个清苦的职业,是个奉献的职业,不能与大官相比,也不能与富商相比。教师的收入和地位仍然不是很如意,老师的工作不是社会全部人能理解,工作生活之中有烦恼、悲伤,有失落、有痛苦,这些暂时现象你必须接受,因为你抱怨也好,苦恼也好,自卑也好,都无法一下能改变得到。如果一味地沉溺于抱怨之中,永远都是没有什么快乐可言的。所以无论结果如何,只要我们努力过,对自己和他人都问心无愧,又何必自寻烦恼?因此学会对自己的能力、知识水平做出一个较为客观的评价,适当降低成就欲和期待值,从而使自己摆脱沉重的失落,难解的怨气,无名的惆怅,同样的道理,作为教师来说,幸福要从自己主观上来感觉,只要成为最好的自己就可以。多问自己是否尽力了,只要尽最大努力了,就应该满足!

第四,要保持对工作的好奇心。爱迪生曾说:“即使煮一个鸡蛋,也有更好的方法”,何况我们面对的是富有个性、千差万别的学生呢?在这充满活力的教学环境中,每一天都不可能是单一重复的。教学相长,只有在与孩子们不断地相处中,我们才会提高自己,无论是学识、能力、还是做人的素养,都会在教学中得到不断地提高。因此,教师应该善于发现新的兴奋点,以此来刺激自己的精神,唤起自己的情趣和热情。兴趣会使你远离职业倦怠的烦恼!

第五,要增强学习意识,不断充实自己。不少教师出现倦怠心理是由于不适应课程改革的新理念以及学生发展的新特性。换句话说就是不能很好地接受并适应社会的变化,不能与时俱进。因而通过学习来更新自己内在固有的认知结构,以最大限度地减少不适应是当务之急,也是行之有效的远离职业倦怠的方法。第六,要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劳逸结合。在工作之余要保证充足的睡眠、保证供给自己足够体能的健康食谱、保证经常性的户外锻炼,同时增加与家人朋友共度的时光。花时间去休息和享受家庭生活,不但能够消减压力事件的绝对数量,而且可以运用社会支持系统去抵抗已经形成的压力。除了享受家庭时光之外,抽时间享受个人时光也是十分重要的。俗话说:不会休息的人,就不会工作。有了充裕的休息,我们就有了饱满的精神,愉悦的心态。

四、建议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作为社会及政府部门,应对教师多一些理解与支持,营造重视教育、尊重教师的氛围,努力改善教师的生存状况,多为教育、教师办实事。

作为教育主管部门,有责任为教师的工作与生存状况履行职责。建议建立灵活多样的评价体系,政策上支持鼓励在育人、教学、教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者;在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职务提升方面做到客观公正;注意东西部地区教育的均衡发展,对西北地区教育有所倾斜;在关注教师的业务工作同时,关注他们的生存状况。

作为学校,应通过构建和谐校园,形成积极健康的学校文化氛围。践行“行政为教学服务”的理念,尊重和满足教师的合理需求,在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方面加大力度;对教师多一些人文关怀。

第二篇: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分析

对教师职业倦怠的干预策略分析

人们常说婚姻有“七年之痒”。“七年之痒”是个舶来词,意思是说许多事情发展到第七年就会不以人的意志出现一些问题,婚姻当然也不例外。结婚久了,新鲜感丧失。从充满浪漫的恋爱到实实在在的婚姻,在平淡的朝夕相处中,彼此太熟悉了,恋爱时掩饰的缺点或双方在理念上的不同此时都已经充分地暴露出来。于是,情感的“疲惫”或厌倦使婚姻进入了“瓶颈”,如果无法选择有效的方法通过这一“瓶颈”,婚姻就会终结。

而不少教师也对工作也发出“七年之痒”的感慨,刚刚踏出校门的激情满怀不知从哪一天起消失在城市的高楼里马路上,工作的环节既没有新鲜感也没有挑战性,新分配来的大学生取代自己成为学校培养和考查的焦点,而学生却是一届比一届让人生气,于是工作越来越像鸡肋———食之无味,弃之可惜。此时,该怎么办呢?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

【案例一】与其说爱教师这个职业,不如说是爱这个职业给我带来的相对稳定感,前4年我埋头做事,想表现自己,4年后我仰头做人,想找回自己。到现在,我特别讨厌我的工作,没办法,为了生活,我没有勇气甩掉这样一份工作。

【案例二】我做老师已经8年了。开始三年左右比较新鲜,四五年后开始厌倦,六年后达到厌倦顶点。—天复一天,我的工作每天都差不多,感觉到的是疲倦,准确地说是麻木。但如果捱过去也就习惯了。

【案例三】毕业后,能找到这样一份工作我很满足,毕竟生存是第一,而且,作为一个新教师,要学的东西实在太多。开始工作时,我的工作热情很高,根本没有精力和闲暇去产生什么厌倦情绪。工作5年后,我发现自己干的其实都是些事务性的“技术含量不高”的琐碎工作,感觉没什么新东西可学,而自己的能力也没有什么可发挥的地方,心中如一潭死水,没有一点激情。

由于长期的工作压力或对工作缺乏兴趣,教师对工作感到厌烦,甚至经常有莫名其妙的肝火,心理学家将此称为“职业厌倦综合征”。教师职业倦怠的症状表现大致有:一提到工作就感觉非常厌倦;害怕工作;工作不起劲,什么都懒得去做;心理有压力、心情压抑;工作效率低,工作错误多;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无缘无故地怀疑自己的工作能力;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成就感等。

就像婚姻的“七年之痒”容易导致问题和影响婚姻质量一样,教师的职业倦怠感也严重地影响工作效率。在升学率的重压下,教师普遍早起晚睡;在一个孩子的社会环境下,家长对教师抱有极大的期望。因此,很多教师的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医学研究表明,各种慢性疾病与工作压抑有明显关系。患有职业厌倦综合征大多都有不同程度的躯体疾病,包括周期性偏头痛、过敏症、胃溃疡、高血压症、腰背痛等。

二、把脉:为何我激情不再

心理医生汪华认为,对工作或职业形式产生疲倦,其实是一种正常的现象。由于工作 到一定程度,程式化的默契本身很容易在人类“求新求异”的本能心理需求中被厌倦和抛弃。此外,人对工作的热爱其实比婚姻更缺乏维系的基础。婚姻都有“七年之痒”一说,何况是工作呢?出现症状的人不必因此而背上心理负担,关键在于如何找到痒症的来源并积极去预防和治疗它。在产生教师职业倦怠症“患者”中探访,发现出现职业之“痒”的原因五花八门,例如:

——没有感情基础。就像一场迫于无奈的婚姻,时时让人存有“出轨”的异心。

——工作琐碎。教师工作离不开班主任,好容易拉扯大一群孩子,转眼又要接受一个几乎重复的过程。

——年年等提拔,可年年提拔都不见我。

——大材小用。我来干这个完全是杀鸡用牛刀。

——工作单调,每天都一模一样,没有一点新鲜感。尽管教材在变,可是程序不变。——能力有限,压力太大。就好比一个人老是跳着才能拿到东西,那么他很容易就会劳累。

——和同事关系不太好。

——领导总没有好脸色,感觉压抑。

——期望值太高,当一个人的梦想放到现实中反差太大,或者根本不是想象中的那么回事,只好失望。

„„

工作负担过重、缺乏工作自主、薪资待遇不合期望、人际关系疏离、强烈认为组织待遇不公或是和学校的教育理念不和,都会变相引发职业倦怠症。

加拿大著名心理大师克丽丝汀·马斯勒将职业倦怠症患者称之为“企业睡人”。很多教师对于职业倦怠症往往故意视而不见,以为像感冒一样能不药而愈。事实上,不找出真正原因,往往会让自己愈来愈不快乐,严重的话也许会陷入难以自拔的忧郁症中。

三、药方:职业保鲜

所谓职业保鲜就是让人对自己的职业有更长久的兴趣,能够长期地投入而不厌倦。这种保鲜其实核心是对个人生涯的规划,是建立一种长远发展的眼光。

首先,是平衡问题。职业的初期热情不能掩盖自己的生活需要,著名生涯发展理论家舒伯的“生涯彩虹”中就明确指出,人在整个生涯中的角色不仅是工作者,还有父母、儿女、休闲者等等。忽略任何一个,都有可能造成生涯发展的不平衡。仔细想想也会明白,有一个稳固的后方,前沿的变化才不会动摇根基。

其实对大部分人来说,理想中的工作都不止一个要求,但却很难找到一份完全满足要求的工作。譬如教师的工作相对稳定,但很多人觉得薪酬不高(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并且重复太多,缺乏挑战。

可是,做文秘,很无聊;做销售,太辛苦;想创业,有风险;学心理,过程又太漫长„„ 所以,不要期望有十全十美的工作,能做的只是:在众多不尽人意的条件中,挑选出好的方面来补充自己的信心,多想想当教师的优点,譬如做教师相对稳定,虽然薪酬不高但也不能算低。就像同样是半杯水,有人会说“怎么只有半杯”,有人会说“居然还有半杯”。其次,长远发展问题。为自己建立一个长远的职业发展目标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只有你将目光放得更远时,你才不会被眼前的东西所诱惑。一时的认可,甚至一时的奖励都是暂时的,你的职业发展终极目标才是你要达到的终点。

比如自己想拥有怎样的协调能力、管理能力和专业知识等,确认教师职业目标。职业生涯规划是个不断通过行动达成既定目标的过程。制定了合理的目标以后,还要通过有效的行动来达成目标。不能盲目地行动,所有的行动都要以此职业目标为导向,按部就班,循序渐进。制定行动时,首先要明确职业目标的要求,其次针对不同的要求对症下药。

第三,细水长流地规划热情问题。

人和工作的相遇就像谈恋爱一样,都会有个热恋期,这个时候我们对工作充满了美好的憧憬,疯狂地投入。但是,很快当我们彼此了解,发现自己的很多期待不可能得到满足之后,懊恼和抱怨就随之而来。

所以,在最初投入工作时期,我们要多提醒自己尽量客观地去看待新工作,降低自己的期待值,细水长流地发挥热情,也许会让我们多一份冷静地去思考问题。这样做既避免了后期过多付出之后的不平衡,也保护了我们的热情,可以让我们有心情去不断发现新契机,不断地积累对教师这份工作的兴趣。比如纪连海的近期目标是把历史课当作说书,他做到了,得到了学生的肯定,也给这次“恋爱”交代了一个完美的结果。

不断的规划,不断的设置新的“恋爱”过程,热情就可以维持。

最后,人际环境的维护问题。调查表明,在其他企业员工离职的众多原因中,人际关系是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好的人际环境会给人归属感、认同感,让人更有勇气去面对挑战,也更有能力去克服困难。相反,一个糟糕的人际环境则会使一些本来不是问题的问题成为无解的难题。同时,在联络工具高度发达的今天,良好的人脉也会给个人的发展带来许多新的机会。因此,在个人职业发展的同时,注意培养自己的人际环境,将会对个人的职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要多赞美、多鼓励、多表扬,不抱怨、不批评、不指责,多倾听、多沟通。

四、自我效能理论的有效干预

自我效能理论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最早提出的。

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认为自我效能感,是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种成就行为的主观推测和判断,它包括两个成分,即结果预期和效能预期。

班杜拉指出,一个人可能相信某种行为会导致自己所期望的结果(结果预期),但是他不一定感到自己有能力进行这一行为(效能预期)。人的行为主要受人的效能预期的控制,个人对某种行为觉察到的效能感不仅影响着个体处理困难时所采用的行为方式,也影响着他的努力程度和情绪体验。效能预期越强烈,所采用的行为就越积极,努力程度也就愈大愈持久,同时情绪也是积极的。

对于教师来说,职业倦怠既可能导致严重的障碍,也可能在经过调节之后,实现新的发展。这应该引起教师和学校的关注。在教学的情境中,教师的信念影响其对于任务与目标的界定,且是其选择可用方法、策略和资源的依据;信念不同,界定的任务和目标就会有所不同,所采取的方法及策略也可能有所差异。

根据班杜拉的自我效能理论,教师效能感被认为由两个独立的向度所组成:教学效能 感(sense of teaching efficacy)与个人效能感(sense of personal efficacy)。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于教学能够影响学生学习的预期,或教师对于任何教师在外在因素如家庭环境、家庭背景、或家长影响力的限制下,能够发挥其影响力的信念;而个人效能感则指个人对于本身教学能力的评估,或教师对于本身具有影响学生学习之技巧与能力的信念。

信念影响行为。“如果我很努力地尝试,我能够处理那些对学业感到困难或学习动机低落的学生。”效能预期与结果预期相辅相成,减轻教师压力,增加教师对职业的热爱。

从学校方面来说,要为教师创设一个尽量好的环境,给教师尽量多的关心。设想,如果一个好的教师得到领导、同行更多的关注鼓励,那么他也会因为即得荣誉而继续努力,从而得到更多的荣誉和更多的锻炼机会,促使他不断的超越过去获得新的荣誉。相反,成绩平平的教师,得不到领导与同行关注、肯定的教师,可能就会因为觉得自己不能得到认可而丧失自信,丧失动力。前者会因为较多荣誉而进一步努力,再得到更大的成绩,从而快速地成长。而后者可能就会落落无为,虚度日子,把一切都当作任务,失去学习、工作的主动性与积极性。

当感觉工作是一种幸福时,自然永远不会对之感觉厌倦。

结语:金·凯根认为,心理危机之中蕴涵着发展的机遇。一个人的成长、发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所拥有的以及他为自己创造的资源。资源指环境、机遇、学识、能力,也指一个人的信念。有信念才能缓解压力,确定目标,才能维持热情,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顺利走过倦怠之“痒”,进入新的、崭新的程序。

第三篇: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教师的职业倦怠不可轻视

所谓倦怠,一般是指“失败、精疲力竭,或因过度消耗精力、资源而变得耗竭”。教师职业倦怠是指教师在长期工作压力情境下,逐步形成的一种情绪耗竭、去人性化和成就感低落的现象。显示教师的职业倦怠可引发如下问题:

1.挫折感。教师的工作期望无法达到,如果这种状态持续发展,无法突破,则导致教师对自身的职业能力产生怀疑,工作过程中无能、无助等消极感强度增加,进而对工作本身产生厌倦和不满。

2.退缩甚至产生敌视行为。教师对于教学及学生采取漠不关心的态度,表现为非人性化的特点,把学生视同为僵硬的“物”,漠视其“人”的生动鲜活的特征,采取退缩甚至敌视的态度。有时想逃避教学工作或与学生的交往,却又觉得不应该,因此产生负罪感。

3.人际关系紧张。教师因小事而情绪波动,表现失常。影响到师生之间、同事之间甚至家人之间的关系,人际关系紧张,人际交往障碍,自身也因此而自责、困惑却又无力自拔。

4.生理症状。表现出一系列生理耗竭的状态,如精力缺乏,容易疲劳,身体虚弱,对疾病抵抗力减弱,经常感冒或有各种生理上的小毛病,甚至出现偏头痛、紧张性头痛、胃肠不适、失眠等身心疾病。

5.忧虑感。教师由于职业倦怠而对自己和工作感到不满.感到无聊、空虚,甚至出现悲观厌世的倾向。

6.工作效率低落。由于工作压力大,以致经常迟到、请假,中断工作,即使身在教学岗位上,也往往心不在焉,教学质量下降。

总之,职业倦怠无论对教师自身、教师的工作以及学校组织都会产生巨大的危害。同时,上述问题彼此会交互影响,互为因果,形成恶性循环,如果不加以干预,后果会越来越严重。那么如何预防及调节教师职业倦怠呢?

首先,教师要认识自我,加强个性修养。心理学研究发现,尽管许多人认为对自己是了解的,但事实上他们并没有很好地了解自己。一个理智的教师尽量做到有自知之明,既不狂妄自大,也不过分自卑,从而改进自己的态度与行为,了解自己的能力、性格、兴趣及弱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注意扬长避短,克服不足。

其次,教师要树立正确的职业观念。教师的职业观念是指个人在教师职业中所体现出来的态度。教师的价值就是在教育教学中体现的。教师职业是光荣的,同时也是繁重的,生活清苦,但如果有高度的事业心和责任感,全心投入教育事业,那么这一职业许多困难都会逐步加以解决和克服。

第三,善于调节心理状态,增强教师角色适应能力。在发展各种人际关系的过程中,教师的角色是多变的,需要不断转换。教师应该培养对人的兴趣,乐于合群,积极参加学校、教研室或学生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和家长友好交往,建立和保持协调的人际关系。

第四,学校的帮助。首先,改革学校教育评价体系,明确评价目的,建立健全评价机制,使教师真正从以各种“率”来衡量其成绩的束缚中解放出来。其次,学校领导应带头树立良好的学校风气,在教师中形成高昂的士气,教师的工作动机和积极性只有靠领导有效激励,才能变成教师工作的动力,也才能使教师在身心愉悦的心情中成长与发展。再次,改进学校管理方式,增加对教师的精神支持和物质支持,如优化学校的人员配臵,改善工作条件,通过管理机制为教师提供更多的时间,支持教师的教学及对教师的劳动予以认可和积极评价,它有助于帮助教师解决工作中的问题及后顾之忧。

最后,教师职业倦怠的预防及调节还需要社会的支持。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和经济地位。物质生活不仅是教师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而且对教师的工作情绪有重大影响。对此,较直接的解决办法是加大对教师物质投入力度,在经济上对他们的工作予以肯定。这有利于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从而引起公众关注教师的工作,认可他们的劳动,提高教师对自己职业的热情和满意程度。此外,教师个体在无力解决自己因职业倦怠而引发的心理问题时,求助于心理专家进行咨询、诊断与治疗也是十分必要的。

第四篇: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教师的工作量大,任务繁重,工作时间长,枯燥乏味,很容易引发职业倦怠。讨厌教学,对教学丧兴趣。由于对于教学工作的倦怠,教师往往会将兴趣转移到自己所爱好的事情上去,交朋友,玩牌,打麻将,吃吃喝喝等,从中获得满足感,丧失职业自豪感。

职业倦怠对教师身心影响极大。由于长期处于一种压力与不和谐的工作环境中,教师会经常觉得空虚、郁闷、挫折、愤怒、烦躁不安,失眠、紧张、食欲不振、全身疼痛,疲惫不堪等症状,并且觉得工作没有意义,枯燥无味,前途渺茫,没有希望,情绪波动很大,产生压抑感。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是由某一件事情造成的,而是在长期的教学工作中,由于工作中的各种压力,在情绪上产生的一种低强度递进的反映过程。导致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原因除了有教师本身的内部原因外,还有社会的、学校的、工作任务、教学对象的以及人际关系等各个方面的原因。

避免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方法与措施。

教师产生职业倦怠不仅影响教师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对教学效果产生不良影响。因此,我们应该帮助教师找出克服职业倦怠的有效途径。具体措施如下:

贯彻落实教育方针,获得社会支持,提高教师职业社会地位。

政府不仅要制订政策与法律来保障教师的各种权利,而且还要抓落实,使全社会都形成一种尊重教师的气氛。例如,提高教师的工资收入,使教师的工资在社会各职业中处于较高水平,并且要按时发放,从不拖欠;建立健全新的人事制度,为教师的晋级、晋职提供便利;在住房、子女读书就业、配偶工作等生活方面要多关心照顾教师等等。这样教师才更加安心工作,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育工作之中。

建立一重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

不同的工作环境对于教师有不同的影响。民主、开放、和谐的工作环境将对教师产生积极的激励作用,学校应该建立一种公平合理的具有激励机制的制度,如教学管理制度、经济效益制度等,使教师在竞争上岗、晋升职务、评审职称、进修深造、工资福利待遇等方面能够获得公正的对待,大家一视同人。学校的领导人应具有一种民主的领导风格,关心尊重教师,给予教师更多的教学自主权,提供更多的参与管理学校的机会,增强责任感。运用科学的方法管理学校,努力建立一套现代化的民主管理制度,适当使用经济奖励、荣誉奖励、感情投资、榜样作用等手段,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热情,激发教师的内驱力,产生团队意识,形成集体归属感。当教师圆满完成工作目标,取得成绩时,应该按照奖励制度不打折扣地给予经济奖励,并且授予荣誉,肯定成绩,产生激励与示范作用。当教师工作、经济、家庭等方面遇到困难时,应该伸出援助之手,使教师无后顾之忧,能够安心工作。经常性地举行一些活动,如文体活动、参观研讨活动、学术交流活动等等,都能够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增加归属感,并且形成一种和谐的环境。

加强自我修养,进行自我心理调整。这一点非常重要。具体说来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保持乐观主义精神。人的一生中总会遇到困难,遭受挫折,教师也不例外。教师遭受挫折时不要失去信心,应该理性地分析所遇到的困难,实事求是,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与途径,在困境中看到“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培养开朗豁达的性格,对于身心与工作都有益处。

进行体育锻炼,增强信心与勇气。经常进行体育锻炼不仅能够增强体质,而且可以通过体育锻炼来释放压力,保持开朗愉快的心境。

增强社交适应能力,发展人际关系。卡耐基说过,人际关系在一个人成功的因素中占 85%,这充分说明人际关系相当重要。教师应该积极地进行社会交往,参加学校以及社会的集体活动,与学生、同事、领导、家长及朋友保持正常的社会交往 ,增进彼此之间的友谊,来满足彼此之间的心理需要。以宽容之心待人,以诚信待人,才能受人欢迎。通过与人的交往培养良好的社交能力,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品味生活。一个人工作压力越大就更应该培养更多的爱好与兴趣,比如听音乐、收集邮票、郊游、游泳、看电影等等,通过欣赏艺术,拥抱大自然使自己的抑郁心情变得“豁然开朗”。

总之,职业倦怠在教师中普遍存在,为了广大教师的身心健康,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我们都应该关注、研究这个现象,找出解决的策略,促进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

第五篇: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摘要:以问卷调查的方式,对北京地区160名特教教师进行了数据信息采集,并且进行了相关的数据分析。结果表明,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要明显低于普通教师,其中特教教师在婚姻状况、教龄、学历等方面具有显著性差异。关键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研究

一、前言

职业倦怠是一种很常见的职业反应,它主要是由职业压力所引起,个体由此表现出身心疲惫的状态。一旦出现职业倦怠,那么将会影响个体的工作质量,比如责任感下降、身体状况不佳,个体常常会出现焦虑、抑郁等症状,如果不能及时的采取措施,那么将会对个体产生极大的危害。特教教师是属于职业倦怠较为明显的一个群体,它是指特教教师不能够适应工作压力而引起身心疲惫的极端反应,其产生的原因与特教教师长期的教学环境具有很大的关系。目前国外有很多学者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并得出了职业倦怠的三个主要表现,分别为情绪衰竭、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个人职业成就感。其中情绪衰竭是个体对压力的评估,个体常常因此表现出极度疲惫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是个体对他人的评估,个体常常表现出对他人采取消极的态度对待;个人职业成就感是个体对自我的评估,个体常常表现出对自己工作的价值评价过低。

二、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本文针对北京地区的五所特殊教育学校进行了职业倦怠问卷调查,共发放了180份问卷,其中收回175份,回收率为97.22%。为了能够确保信息的有效性,对回收的调查问卷进行筛选,其中160份问卷调查为合格问卷,有效率为88.89%。这160份调查问卷中,其中聋哑学校为74份,所占比例为46.25%,盲校为86份,所占比例为53.75%。按照婚姻状况进行分析,其中已婚数量为91人,所占比例为56.88%,未婚数量为69人,所占比例为43.12%。从教龄方面分析,其中5年以下的数量为39人,5至10年的数量为46人,10至15年的数量为35人,15至20年的数量为31人,20年以上的数量为9人。从性别的角度分析,其中男性数量为20人,女性数量为140人,在特教教师中,女性要远远高于男性。

(二)研究方法

为了能够科学准确的对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进行详细分析,本次研究采用郭文斌编制的教师职业倦怠量表进行评价。在职业倦怠问卷中从个人职业成就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情绪衰竭3 个维度,共43 个题目,问卷采用5 点计分,1 表示完全不符合,2 表示比较不符合,3 表示界于符合与不符合之间,4 表示比较符合,5 表示完全符合,3分以上表示存在职业倦怠,得分越高表示倦怠程度越严重。该问卷的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870,分半信度系数为0.769,重测信度系数为0.643。量表的各个维度与心理健康总分及各个因子分之间相关均达到显著水平。将问卷调查所收集到的数据利用SPSS19.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工作,计算计量资料之间的差异性,采用t检验对计量资料进行对比分析。

三、调查结果分析

(一)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一般情况分析

在本次问卷调查中,采用的是五分计数的方式进行,研究规定,如果教师的职业倦怠因子的评分小于等于2分,那么说明教师不存在职业倦怠的情况,否则将说明存在职业倦怠的问题,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对北京地区160名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三个维度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北京地区特教教师职业倦怠基本信息统计情况

情绪衰竭 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 个人职业成就感 职业倦怠总均分

平均值 2.63 1.46 1.81 1.87

根据表1的数值可以进行分析和描述,对于特教教师而言,针对本次研究给出的标准可以得到,此次调查的160名特教教师,他们职业倦怠的三个维度中,情绪衰竭的平均得分为2.63,相对于其他两个维度,情绪衰竭的表现最为突出。其次则是个人职业成就感,职业负荷和压力感受得分最低。相对于一般教师而言,特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因为他们的学生都具有交流障碍,特教教师必须要付出更大的努力,才能取得想要的成就。长此以往,很多特教教师都需要承受巨大的心理压力,情绪衰竭就是心理压力无法释放的一种病态表现。综合分析,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并不显著。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我们可以从四个方面总结原因。首先,因为特教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虽然与学生的交流存在一定的障碍,不能像对待正常学生一般,但是在教学深度方面,特教教师不需要像对待正常学生一样,提高教学难度,所以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投入过多的精力就可以实现教学目标,教学任务相对轻松。其次,目前我国教育部的主要工作都集中在国内各个普通学校,如重点发展九年义务

标准差 0.82 0.61 0.58 0.47

中位数 3 3 3 3 教务以及各种职业教育,而对于特殊学校,教育部没有给出硬性指标,所以特教教师也不需要为学生的成绩而焦虑。最后,对于特许学生而言,很多家长对他们的要求也会放低,所以特教教师一般都不会承受来自家长或者社会方面的压力。基于这三方面的原因,特教教师一般在教学过程中都会比较轻松,不会承受像一般学校教师那样的巨大压力,所以总体的倦怠状况并不严重。但是从表1可知,特教教师的情绪衰竭较为明显,这也是一种职业倦怠的先兆,如果不采取有效的措施,那么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况也会越来越明显。

(二)职业倦怠的相关因素分析

为了能够深层次的研究职业倦怠与相关因素之间的联系,本次研究将针对性别、婚姻、教龄、学历等因素分别进行分析。

1、性别

表2 职业倦怠与性别之间的关系

男性 女性

从表2看出,针对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人群的男性与女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P=0.351,这说明男性与女性特教教师关于职业倦怠情况没有显著性差异。

2、婚姻

表3 职业倦怠与婚姻之间的关系

未婚 已婚

从表3看出,针对职业倦怠情况,对调查人群中的男性和女性分别进行对比分析后发现,P=0.026,由于P值小于0.05,所以未婚和已婚之间关于职业懈怠具有显著性差异,其中未婚教师由于承担的家庭负担小,而且不需要操更多的心,所以在职业倦怠方面表现不明显。相比较而言,已婚特教教师除了承担学校工作的压力之外,还需要承受来自家庭的压力,所以更容易产生职业倦怠,属于职业倦怠的高危人群。

3、教龄平均值 1.67 1.93

标准差 0.47 0.76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3.28

P值 P=0.026

平均值 1.84 1.88

标准差 0.72 0.81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2.14

P值 P=0.351

表4 职业倦怠与教龄之间的关系

5年以下 5-10年(包含5年)10-15年(包含10年)15-20年(包含15年)20年以上(包含20年)

根据表4可以看出,从事特教教师11年至15年的人群,职业倦怠的平均分为1.95,高于整个人群的职业倦怠平均数,是平均分最高的人群,其次则是15年至20年的人群,他们的职业倦怠平均分为1.89,依然高于整个人群的职业倦怠平均数。5年以下和20年以上的人群,他们的职业倦怠平均分反而相对较低。经过分析可知,对于5年以下的特教教师,他们一般都还没有结婚,所以他们很少为自己的事情而烦恼,而且正处于奋斗期的他们,对于工作更是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相对于这部分人群,从事特教教师10年至20年的人群,他们反而会受到家庭因素的影响,所以很多人都感觉到身心疲惫,而且长期从事特教职业,导致他们在心理上也感觉到枯燥,成就感也开始降低,所以最终导致职业倦怠平均值有所上升,而随着教龄的增长,特教教师的家庭问题也会相对降低,从而让他们又有大量的精力投入工作,而且在工作经验方面,这部分人群更加具有教学技巧,所以很快又能够适应这份工作,以更好的状态回归教师角色,这时候的职业倦怠情况得到了缓解,平均分也有所降低。综合而言,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与教龄存在显著性差异(P=0.042)。

4、学历

表5 职业倦怠与学历之间的关系

高中及以下 大专平均值 1.93 1.81

标准差 0.73 0.69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2.38

P值 0.048 1.68

0.35

1.89

0.71

1.95

0.37

平均值 1.43 1.78

标准差 0.63 0.52

中位数 3 3

统计量 T=1.62

P值 0.042 本科及本科以上

1.72 0.52 3

如表5所示,根据不同学历,特教教师所表现出的职业倦怠情况也不一样,其中高中及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他们的职业倦怠表现的最为明显,评价得分为1.93分,随着学历的增高,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表现则呈现出下降的趋势。根据上述情况进行深入研究,主要原因可以从三个方面进行分析,首先,初中及以下学历的特教教师的年龄都比较大,他们都是出生于上世纪六十年代,没有经过专业的特教培训,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没有形成先进的教育观念,所以对于特殊学生,他们的认知程度不够。其次,由于沟通交流障碍的情况,很多时候,特教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特殊学生经常出现答非所问的情况,这也导致很多学生对这些特殊学生产生了不好的认知,而且长期处于这样的环境,特教教师也会对学生失去耐心,不仅对学生的期望值大大降低,对自我成就感也会出现明显的降低。最后,对于学历较低的教师,他们在教学过程中,一般都兼职保育员工作,由于责任重大,导致他们的心理压力也相对较高,担心学生出现什么问题,长期处于精神紧绷的状态,导致他们的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5、专业背景

表6 职业倦怠与专业背景之间的关系

特教专业 非专业短培训 非专业未培训

从专业背景的角度分析,特教专业的教师职业倦怠最低,其次则是非专业段培训的教师,最高的则是非专业未培训的教师。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主要原因可以从从教学技巧方面分析,特教专业的教师都经过专业的培训,所以教学技巧非常娴熟,所以在与特殊学生进行沟通交流的过程,很少出现交流障碍的问题,而对于未接受培训的教师,他们在这方面有所欠缺,长期处于沟通不佳的状态会让他们对学生失去耐心,对自己采取否认的态度,所以职业倦怠水平较高。

四、总结

根据调查分析发现,相对于普通教师,特教教师的职业倦怠情水平较低,其中情绪衰竭平均值 1.68 1.86 1.96

标准差 0.47 0.83 0.75

中位数 3 3 3

统计量 T=4.36

P值 0.043 是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最显著表现。除此之外,影响特教教师职业倦怠的因素还包括婚姻、教龄、学历以及专业背景。为了防止职业倦怠情况加剧,必须要针对四个因素,对特教教师采取措施,以提高特殊学校的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在花.特殊学校教师职业枯竭特点的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06(4).[2]易晓琳.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分析[J]和田师范专科学校学报,2009(2).[3]马芳.陕西省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现状的调查研究[j].绥化学院学报,2011(2).[4]周朝坤.聋校教师职业倦怠与心理健康状况的相关研究[D]西藏大学,2012.[5]李燕、高培.国内中小学教师工作倦怠研究综述[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07(2).

下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对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与策略[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项目信息 对应的项目名称: 学科: 项目类别: 项目负责人: 项目依托高校: 教师职业倦怠的形成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 心理学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 刘......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的应对策略【摘要】教师职业倦怠成了被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职业倦怠给教师自身,学校社会带来许多负面影响。国家社会,学校应给老师多一些关注,应对教师职业倦怠。......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浅谈教师职业倦怠调节策略 当教师的时间长了,许多教师从教之初的豪情壮志逐渐消失了,桃李满天下的希翼淡漠了。安于现状、平淡无为、得过且过的想法逐渐地增多了,原先可爱的学......

    教师职业倦怠及调节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及调节策略 对普通人来说,任何一件工作重复多了都会产生一定的厌倦感。我想作为教师也不会例外,我把她当做教师产生职业倦怠的生理性原因。除此之外,现代生活节奏......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整策略

    《教师专题讲座》 教师职业倦怠的调节策略 一、教师职业倦怠的现状分析 学生成绩不好,是老师没教好;学生品德出了问题,是老师没有教育好;学生磕着碰着,是老师没有照看好。这些当......

    教师职业倦怠及调整策略

    教师职业倦怠及调整策略 渑池五中 钱爱英 身边的青年教师诉说工作压力大,老教师也感慨现在的学生越来越不好教了。不少人有意无意把教师看成是无所不能的‘超人’——学生成......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中职教师职业倦怠问题研究 当前,相当一部分中职教师因学生基础差、管理难度大、职业危机、工作压力大等主客观原因,产生了职业倦怠症。教师的职业倦怠是教师因不能有效地缓释......

    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

    特殊学校教师职业倦怠研究综述摘要本文综述了最近十几年来关于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认为在研究普通教师职业倦怠的同时,应加强对特殊教育教师职业倦怠的研究,构建具有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