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

时间:2019-05-15 00:21:28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

第一篇: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

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

(二○一四年十二月九日公告)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审计法》第二十二条、第二十七条的规定,台州市审计局组织三区审计局派出审计组,对近三年(2011-2013年)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进行专项审计调查。现将专项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被调查事项的基本情况

(一)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1、椒江组团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椒南污水系统。椒南污水系统已建成污水处理厂一座,位于椒江东部岩头十塘处,总用地面积25.45公顷,由台州水处理发展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台州水处理公司)负责建设、运营。项目分二期实施完成,其中:一期处理规模5万吨/日,2004年投产,投资额为17950万元;二期处理规模为10万吨/日,另建成处理5万吨/日的中水回用工程。2010年投产,目前已暂估入账的投资额为30571万元。

截止2013年底,椒南污水系统已纳入台州水处理公司处理的配套污水收集管网主干管共有5支:北线、南线、滨海和开发大道污水管,以及化工污水专管。管线总长74.78公里(不包括二、三级管网)。

椒北污水系统。在建的椒江前所污水处理厂位于沿海工业功能区块东南部,用地面积5.14公顷,概算投资9390万元,由椒江前所水处理有限公司负责建设运营。建设规模1.95万吨/日。目前已完成土建主体工程的施工,截止2013年底,完成投资6396万元。

椒北污水系统批准污水管网总长约84.57公里,泵站5个,概算投资16415万元。目前已完成管线及泵站项目的招投标工作,项目正在施工中。

2、黄岩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黄岩区已建成污水处理厂3座,总日处理污水能力10万吨,投资20779万元(其中院桥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投资,金额8329万元);泵站13座(已建成10座、在建3座),投资17100万元;管网投资21350万元。

黄岩污水处理厂:工程于1997年开建,2001年底建成并投入运行。2009年10月实行TOT运营,经营权以15000万元转让给北控水务集团有限公司,转让期限30年。

院桥污水处理厂:采用BOT方式建设运营,项目投资人北控环保。2009年底启动建设,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1.95万吨,于2013年3月建成并投入运行。宁溪污水处理厂:一期工程设计标准为日处理废水500吨,于2010年9月建成并投入运行。

3、路桥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情况。

路桥区已建成路桥城区和滨海两座污水处理厂。路桥城区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规模9万吨(一期4万吨/日,二期5万吨/日),位于路南张李村,占地136亩,共设有污水提升泵站7座,配套管网417.5公里,路桥污水一、二期项目计划总投资5.5亿元。

路桥滨海污水处理厂2009年开工建设,日处理规模1.95万吨,位于金清镇十塘,占地49亩,主要服务金清、蓬街以及金属再生园区,共设有污水提升泵站2座,配套管网78.5公里,路桥滨海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总投资2.35亿元。

路桥区截至2013年末,建成污水处理厂2座,完成投资19638万元,泵站9座,投资3564万元,配套管网完成投资49453万元。

综上,至2013年底台州市区累计完成污水处理工程投资额30.5亿元。具体见下表:

(二)污水处理工程运营财务有关情况

椒江区:2011—2013年,台州水处理公司收入16133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1316万元),运营成本24225万元(其中:管理费用2028万元,财务费用4147万元),三年累计亏损8092万元。截止2013年12月末,资产总计55762万元,负债合计53860万元(其中银行贷款32595万元),所有者权益合计1902万元,资产负债率达97%。三年污水处理成本共计24225万元,共处理11990万吨污水,吨污水处理成本为2.02元。

黄岩区:2011—2013年黄岩污水公司三年累计亏损5288万元(主要是黄岩污水处理厂固定资产折旧和泵站电费支出)。2013年底,黄岩区污水处理工程银行贷款18000万元。黄岩污水处理厂2011—2013年共处理污水7400万吨,每吨污水的处理成本为1.82元(未包括泵站和管网的固定资产折旧)。路桥区:2011—2013年,路桥污水公司营运收入总计15122 万元(其中财政补贴收入8613 万元),营运支出总计21652万元,三年累计亏损6530万元。2013年底,路桥污水处理有限公司(包括滨海污水公司)资产总额78950万元,负债总额50603万元,所有者权益总额28347万元,资产负债率达64%。路桥区污水处理工程银行贷款18743万元,国债转贷资金6400万元,地方政府债券资金7400万元,企业债券资金5141万元。2011—2013年共处理污水8064万吨。2013年度,路桥污水处理总成本5872万元,全年处理污水2941吨,吨污水处理成本2.00 元。

(三)中水回用工程有关情况

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于2007年报批立项,概算投资17432万元,建设内容包括曝气生物滤池、转盘过滤池、中水池、出水泵房及22.5公里用水干管,2010年投入使用。中水至今尚未正常回用,减排未经环保部门认可,也未进行中水处理量统计;黄岩区中水回用工程有计划,但未实施;路桥中水回用项目为台州市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项目的子项目,规模为3万吨/日的再生水出水量,用地面积37亩,投资概算7365万元。路桥区污水处理二期工程总项目于2007 年5月开工,但由于存在批复的中水项目用地农转用指标未落实,中水回用子项目未建设。

二、审计调查评价意见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按照台州市区“十二五”规划加快推进城市污水集中处理工程建设,加快推进污水泵站和管网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加快镇级污水处理厂建设的要求,椒江、黄岩、路桥区人民政府高度重视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和运营管理工作,不断加大建设运营经费的投入,逐步完善配套城市排污管网,为污水处理项目的顺利运营提供了保障。污水处理厂、泵站、管网基本安全稳定运行,报表反映,2011—2013年,市区共处理污水27454万吨,共削减COD(化学需氧量)86574吨、氨氮7368吨。改善了市区水环境,提高了居民生活水平,对区域经济发展和实现海河水体变清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明显。但是,审计也发现在污水工程投资建设管理、资金筹集使用、项目运营管理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各相关单位予以重视并纠正。

三、审计调查发现的主要问题

(一)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雨污分流不彻底。一方面,市区街道一些餐饮、娱乐、休闲等服务业存在污、雨水不分现象,城区部分旧小区和城中村尚未实现雨污分流,一些已实施雨污分流的小区也因居民生活习惯问题,未能真正做到雨污分流。另一方面,近年来沿河截污力度加大,封堵了沿河排水口,雨水合流管直接进入城市污水干管,特别是大雨天,调节不当,加剧污水处理厂的处理压力。椒南污水处理厂的报表反映,2013年8月、9月、10月,分别有11天、10天、12天的日处理量超出15万吨/日的设计能力,2013年12月16日(暴雨天)进水量甚至高达20.07万吨。雨污分流不彻底,导致河道补给雨水的能力降低;大雨天污水处理厂超负荷生产。

2.污水收集率不高。截止2013年底,椒南片尚有洪家、下陈、三甲、葭沚街道东山片等部分片区的污水收集未统一纳入污水管网,部分管网年久失修、存在渗漏,部分企业也存在偷排现象,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台州水处理公司日常污水处理量不足,影响减排指标完成,也影响“五水共治”效果。报表反映,2013年1月至5月,椒南污水处理厂日平均污水处理量为9.78万吨,为15万吨/日设计能力的65%。不考虑大量雨水进入污水管网及管网渗漏等因素,根据椒南片同期日平均自来水供水量16.67万吨/日,按通常的排污量为供水量的80%估算,日平均污水量应为13.33万吨/日,实际日平均污水处理量为9.78万吨,污水收集率约为73%。

黄岩老城区普遍未实施雨污分流、部分管网老化、支线管网不够完善,导致污水收集率不高。自来水公司数据反映2011—2013年供水总量分别为13913万吨,按通常的排污量为供水量的80%估算,污水量为11130万吨,而同期污水处理量为7400万立方米,污水收集率约为66%。

污水收集率低,导致污水未能得到有效处理;污水处理厂的生产能力剩余,效率不高。3.中水回用项目未发挥应有效益。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系省内率先由政府投资建设的大型中水回用工程,2010年投入使用,投资额1.7亿元。一方面,设计考虑中水的源水以生活污水为主,实际中水的源水包含了化工废水,处理后的中水色度较高,水质也不合规,造成中水未能按原设计方案作为化工区企业用水;另一方面,设计中水出水执行《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标准,其中的COD、BOD等主要指标均高于现行的《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四类水排放标准,不能直接排入河道作为补给用水,也不能作为居民非生活用水、园林绿化用水。目前仅向新农化工、华南制药、洋垃圾拆解场等对水质要求较低的几家企业供应少量中水。椒江区中水回用项目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较差,大量的资金投入未能发挥应有作用。

4.污水处理工程资产管理不到位。污水管网建设主体较多,涉及各道路建设临时指挥部、市政工程管理处、截污指挥部,椒南排污系统的建设还涉及到椒江区与台州湾循环经济产业集聚区、台州经济开发区之间的衔接等,椒江区反映大量的污水管线资产建成后未移交给台州水处理公司,没有一个部门或单位能完整提供全区一、二级污水管网的底数,资产分散管理,未能有效整合,影响污水管网运行的一体性。

路桥城区污水处理厂二期工程于2008年底运行,相关泵站及管线建安投资10663万元;二期三级管线建安投资3287万元。滨海污水处理厂于2013年4月运行,建安投资11800万元。因未进行综合验收,使得财务竣工决算迟迟未办理,已投入使用的资产,未结转固定资产,污水处理厂及泵站未取得产权证。

5.污水管网建设管理不到位。路桥区污水二期三级2013年度一、二标段管网工程中标单位分别为台州市泰辉市政工程有限公司和浙江伟星建设有限公司,中标价均约800万元。截至2013年底,已分别支付工程进度款231.20万元、223万元。因施工图设计深度不够,导致无法通过会审,未能办理工程质量受监手续和施工许可证;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施工企业擅自更换管材的品牌,审计指出后,建设单位已对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作出了相应处理及经济处罚,收回与合同品牌管材的价格差额。

(二)建设资金筹集使用中存在的问题

1.非债务性资金投入不足,国有污水处理企业亏损严重。据报表反映,2013年底,台州水处理公司资产负债率高达97%,银行贷款余额32595万元,项目建设的资本金未足额到位。路桥污水公司银行贷款和债券余额36693万元,黄岩污水公司银行贷款余额18000万元,各区污水处理工程债务较重,非债务性资金投入不足;台州水处理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8092万元,其中三年支付的贷款利息就有4147万元,黄岩污水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5288万元,路桥污水公司2011-2013年累计亏损6530万元。三区国有的污水处理企业亏损十分严重,台州水处理公司将资不抵债,严重制约和影响污水处理工程的正常运营。2.路桥各镇(街道)对三级管网建设投入未落实。路桥区发改部门批复敷设具备实施条件的三级管网106.59km,初步设计概算总投资为7042万元,区财政和各镇(街道)各承担50%建设费用。截至2013年底,实际敷设完成二期三级截污管网66.54公里,完成投资(财务支出数)3589万元,8个镇(街道)应负担的建设费用为1594万元,而实际上镇(街道)一级没有到位任何资金。镇(街道)一级对污水处理工程投入重视不够,积极性不高,有效投资没有激发出来。

(三)运营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

1.黄岩污水处理厂污泥没有妥善处置,存隐患。黄岩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方案是运至椒江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或天子岭垃圾填埋场进行处置。账面反映2013年度污泥处置支出7.51万元(其中污泥处置及运输费4.61万元),该厂一年污泥产量有近1.5万吨,支付污泥处置的费用远远低于按测算运输到天子岭垃圾填埋场的费用54万元(如交方远建材科技有限公司处理费用将超过150万元)。污泥未按处置方案处置,存违规处置的嫌疑。污泥含有大量的有害有毒物质,大量散失,污染物管理失控,将会引发次生环保事故和其他管理问题。

四、审计处理及审计整改情况 对审计调查发现的问题,三区审计局已依法出具了审计调查报告。各被审计单位具体整改情况由其向社会公告。

第二篇:【国家审计】10省[市]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审计调查结果

发文标题: 10省[市]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审计调查结果

发文文号: 审计署审计结果公告2011年第10号

发文部门: 审计署

发文时间: 2011-3-25 编辑时间: 2011-3-25 实施时间: 2011-3-25 失效时间:

法规类型: 政府审计

所属行业: 所有行业

所属区域: 中国

发文内容:

2010年以来,审计署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又好又快发展这个中心,进一步加强对中央相关政策措施落实情况的审计监督,并对重点资金的管理使用和重大投资项目的建设情况进行了跟踪审计。2010年6月至9月,审计署对吉林、湖南、海南、四川、贵州、陕西、南京、大连、宁波、青岛10省(市)扩大内需投资项目建设管理和资金使用情况进行了审计调查。现将审计调查结果公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

审计调查结果表明,10省(市)党委、政府和中央各部门认真贯彻实施中央制定的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截至2010年6月,共安排中央投资项目36799个,计划投资总额3147.92亿元。同时,还及时制定出台配套政策,加大地方配套资金落实力度,加强对中央扩大内需项目的管理,保证了中央投资项目总体顺利实施,中央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一揽子计划和各项政策措施在10省(市)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是政府扩大内需投资的安排及项目实施,有力地拉动了经济增长。10省(市)在及时转批分解和落实中央扩大内需投资计划的同时,结合本地实际,自行安排地方扩大内需政府投资项目,带动了社会投资,推动经济发展保持总体向好势头。据各地统计资料显示,2010年1月至6月,10省(市)国民生产总值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均达10%以上,其中6个省(市)超过15%;10省(市)城镇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均达10%以上,其中3个省(市)超过30%,6个省(市)为20%至30%,1个省(市)为13.4%。

二是城乡居民收入增加,企业经营形势不断好转。在扩大内需投资中,加大了用于职业培训和扶持中小企业发展等方面的投入,各地还采取一系列措施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城乡居民收入,增强企业发展能力。2010年1月至6月,10省(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均达6%以上,其中7个省(市)在10%以上;10省(市)农村居民人均现金(纯)收入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均达10%以上;10省(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均达15%以上,其中5个省(市)在25%以上。

三是中央扩大内需项目总体建设较为顺利。据10省(市)发展改革部门提供的资料,截至2010年6月,发展改革委共安排10省(市)中央投资扩大内需项目36799个,计划总投资3147.92亿元,其中:中央投资989.59亿元,地方政府配套投资727.95亿元,银行贷款750.33亿元,建设单位自筹459.32亿元,其他资金220.73亿元。已到位建设资金2683.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868.21亿元,地方政府配套投资526.35亿元,带动银行贷款、建设单位自筹等社会投资1288.6亿元,已完成投资2099.22亿元。

二、主要问题及整改情况

从审计调查和重点抽查的情况看,相关部门和10省(市)能够履行项目管理职责,项目建设单位基本能够遵守基本建设程序和建设资金使用管理的相关规定,资金使用管理总体情况较好,没有发现重大违法违规和严重违反国家产业政策等问题。

审计调查中也发现,10个省(市)共94个投资项目及项目执行单位存在执行国家政策规定不够严格、资金和建设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其中承担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相关单位66个(占10省市36799个中央投资扩大内需项目的0.18%)、地方投资项目5个、社会投资项目23个。审计署已依法向相关地区出具审计调查报告,发出审计意见,并抄送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督促整改。有关地区已经和正在积极整改。具体情况是:

(一)18个项目建设或执行单位用已完工项目或主体工程已完工项目申请、使用虚假资料申报或多头申报等违规方式,获得中央投资13915万元。

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已对上述项目采取收回资金或调整项目计划、加强监督管理、追究相关人员责任等整改措施。

(二)46个项目执行国家土地和环境保护政策不够严格。其中9个负责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和21个社会投资项目存在未取得环境评价审批即擅自开工建设、越权审批或未按环评批复要求建设相关设施等问题;13个负责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3个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和2个社会投资项目违规占用土地8256.8亩,其中耕地2753.89亩。

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和项目单位已对上述项目采取专案调查处理、购建环保设施、补办用地和环评审批手续等整改措施。如海南省定安县国土环境资源局对海南省国营南海农场违法占用农用地的行为,作出限期6个月改正及罚款63.4万元的处罚决定;南京市环境监察支队对农副产品物流配送中心“城市配送”项目未按环评报告书要求建设污水处理站问题进行了调查处理,目前项目单位正在按规定补办环保验收手续。

(三)35个项目建设的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其中31个负责中央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1个地方政府投资项目建设的单位违反招投标规定;4个中央投资项目执行单位、1个地方政府投资项目执行单位存在违法转包或违规分包问题。

审计指出问题后,相关地方政府、主管部门已采取对项目业主单位进行处罚和责成项目业主单位加强项目管理等整改措施。

对其他问题,有关地方、部门和单位正在按照国务院要求进行整改。审计署将继续跟踪后续整改情况,并将适时向社会公告。

附件:1.违规申报获取中央投资单位及整改情况表.xls

2.执行国家土地和环境保护政策不够严格单位及整改情况表.xls

3.违反基本建设规定程序的项目及整改情况表.xls

第三篇:沈阳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现况及对策研究

沈阳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现况及对策研究

2008年,是我市污水处理事业快速发展的一年。在国家重点流域水污染治理国债资金和中央财政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补助资金的拉动下,在市委市政府对节能减排工作的高度重视下,我市已建成污水处理厂的运行状况良好,新建工程大规模展开,拟建项目前期工作加速推进,全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步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根据省发改委《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通知》(辽发改电[2008]80号)要求,近日来,我委深入污水处理厂和污水处理项目施工现场,了解运行状况、现场调研在建项目进展,对全市污水处理项目特别是今年新开工和拟开工项目进行了认真调研和总结,并针对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和运营中出现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有关情况如下:

一、我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及运行现状

我市自1994年开始进行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目前,我市先后建成污水处理厂11座,全市形成日处理污水处理能力共计140.5万吨,实际平均日处理污水约120万吨。沈阳市城区内共建成污水处理厂7座,设计日处理能力共计130万吨,实际平均日处理能力为116万吨,城区污水处理率达到75%。

我市目前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基本执行国家二级排放标准,运行稳定、达标,为完成我市节能减排工作任务和环境保护计划指标、为治理辽河流域水环境污染做出了重要贡献。

1、北部污水处理厂

北部污水处理厂是东北地区建设最早和最大的一座城市污水处理厂,日处理能力40万吨。位于沈阳市西北部,占地面积33.2公顷,汇水面积64平方公里,由昆山、崇山、泰山三条城市排水管网汇集于苍山路,通过进、出水暗渠引入污水厂进行处理,主要处理大东区、皇故区和部分沈河区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服务人口106万。工程总投资5.4亿元人民币,其中含7000万法郎法国政府贷款,利用国债资金8500万元。项目于1994年5月开工建设,1998年10月通水试运行。采用二级生化处理工艺,其中20万吨/日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处理后的清水注入卫工明渠作为城市景观用水,用以改善城市水环境状况;另20万吨/日采用A/0脱氮处理工艺,目前处理后的清水也排入卫工明渠作为城市景观补给水。同时为康平电厂提供8万吨/日发电冷却水项目日前正在调试中。该污水厂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约38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2、沈水湾污水处理厂(原沈阳南部凌空污水处理厂)

原为沈阳特种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建,现全部资产由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厂区位于于洪区杨士乡汪家村,占地7.9公顷。设计日处理污水能力20万吨,采用浮动填料法二级处理工艺。污水厂厂区内计划投资26415万元,实际完成投资28652万元。2000年4月开工,2003年9月竣工,2003年第一条10万吨生产线通水试运行,同年12月,第二条10万吨生产线通水试运行,2004年1月,实现满负荷试运行。

为配合南部污水处理厂建设,从1998年开始,我市实施南部污水截流工程,对原五爱、龙王庙等直排浑河的排污口截流,将直排浑河的排污口全部关闭,建成凌空雨水泵站、凌空暗渠、浑河暗渠等排水设施,将南部城市污水全部通过管道截流到凌空污水处理厂,处理后排入浑河。截流管道总长度4.773公里,汇水能力60万吨/日,其中凌空暗渠全长2728米,浑河暗渠全长1940米。截流管网计划投资9329万元,实际完成12164万元。

包括污水厂厂区内污水处理系统、厂区附属配套设施及污水管道截流工程,南部凌空污水处理项目计划总投资35744万元,实际完成投资40816万元。利用国债资金16500万元。

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约20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3、五里河污水处理处理厂(原沈阳南部污水处理示范厂)

原由沈阳特种环保设备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承建,后全部资产由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接管。1998年1月立项,8月动工,1999年6月末竣工,同年10月通水调试运行。厂址位于浑河北岸东陵区沈水路599号,环城高速公路南侧。污水厂污水收集范围约45.5平方公里,南起浑河北岸南二环路,西至三经街,五里河地区。北至天后宫路,东到滂江街万柳塘路。服务人口约81.8万人,区域日排水总量约60万吨,收集至五爱泵站,其中污水厂截流10万吨,其余引流至凌空地区。项目占地2.58公顷,设计日处理量为10万吨,设计工艺为一级强化,项目总投资6820万元。

该厂用地已被市政府规划为建设艺术中心用地,该污水厂已于2008年8月整体拆除。

4、仙女河污水处理厂

位于仙女河东岸,大二环以南,汇水面积为44平方公里,东至铁西区兴华街,— 4 — 南至揽军路(南二环路),西至重工街西侧的沈山线铁路,北至京沈铁路,服务人口近80万人。生活污水占约60%,工业废水约占40%。项目占地7.6公顷,日处理能力40万吨。其中一期工程20万吨/日,于2003年7月3日建设,投资2.4亿元,利用国债资金6500万元,2003年12月30日试水运行。二期扩建工程20万吨/日,于2005年7月开工建设,2005年12月1日试水运行,投资1.48亿元,利用国债资金2280万元。仙女河污水处理厂采用曝气生物滤池处理工艺。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约39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5、西部污水处理厂

位于铁西新区翟家镇大挨金村,占地25.7公顷,一期用地12.5公顷,建筑面积6928平方米,外部输水管线总长11.56公里,总投资1.5亿人民币,主要处理来自张士开发区和于洪南里的污水。设计规模为日处理15万吨污水,采用浮动填料活性污泥法处理工艺。工程2005年6月初立项、设计,7月5日正式开工建设,2006年3月竣工调试,6月5日正式投入生产运行,处理后的水排入细河作为景观用水。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约14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6、满堂河污水处理厂

位于东陵区满堂河马官桥段下游,2003年5月开工建设,同年9月底通水运行。设计日处理污水2万吨,主要处理满堂河流域的生活污水。厂区占地6.3公顷,采用以人工湿地处理为主、浮动生物床预处理为辅的组合工艺,由污水预处理区、潜流湿地主处理区和表流湿地景观区三部分组成,其中湿地面积5.0公顷,污水预处理、辅助设施、道路等占地1.3公顷。工程总投资1100万元人民币。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约2万吨,出水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

7、辉山明渠污水处理厂

设计日处理能力3万吨,由沈阳市政府与日本恩锑希(沈阳)环保产业有限公司共同投资建设,总投资4100万元人民币,其中日方投资2300万元;政府投资1800万元。工程由辉山明渠污水处理厂、河道环境整治工程、八家子泵站改造及输水管线工程、东贸路至辉山明渠污水处理厂道路工程四部分组成。2005年10月开工,2006年6月30日竣工,同年7月9日通水调试。辉山明渠污水生态处理工程预处理部分位于辉山明渠东贸库西侧,东贸路以北;人工湿地系统位于辉山明渠末端接近入浑河口处,大坝路以东及景观路以西,辉山明渠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汇水区内的生活污水及工业废水。工程采用JDS化学法处理工艺,出水执行国家一级A排放标准,处理后出水排入辉山明渠,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3万吨。

8、沈阳农高区南小河污水处理厂

位于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二洼社区,由沈阳振兴环保集团采用BOT方式投资建设,现由沈阳蒲河振兴水务有限公司管理经营。占地面积14亩。设计处理能力1万吨/日,工程总投资1517万元,2005年5月开工,2005年10月竣工,2006年1月正式运行。污水处理工艺采用浮动生化床法。目前,实际日处理污水0.55~0.6万吨。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二级排放标准,出水排入南小河。

9、沈阳农高区辉山河污水处理厂

位于辉山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辉山河地区,由沈阳振兴环保集团承建。占地3.71公顷,设计处理能力0.5万吨/日,采用人工湿地生态处理工艺,总投资694万元,2005年6月开工,2005年10月竣工,2006年1月正式运行。目前,该工程实际污水处理量为0.1~0.15万吨/日。处理后水质达到国家一级B排放标准,出水排入辉山河。

10、浑南新区上夹河污水处理厂

位于浑南新区前榆树台村,计划投资6700万元(不包括征地),设计日处理能力4万吨,占地4公顷。工程采用传统活性污泥法,主要处理浑南新区金阳大街、浑南大道等第二排水分区内的污水,处理后出水排入浑南灌渠。2006年开工建设,目前试运行,实际日处理污水1.5~2万吨.项目目前正在寻求市场化运作,已与大连东达公司签署了协议。

11、辽中县污水生态处理厂

该项目是是国家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十五”重点项目,也是目前辽河沿岸最大的县级污水处理厂。主要处理辽中县城区生活污水,设计处理能力5万吨/日,厂区占地228亩,配套管网总长28.5公里,改建泵站2座,采用强化人工湿地生态处理技术。概算总投资7,266万元,其中利用国债资金1,780万元。主体工程由市环保局负责,市环境科学研究院具体组织实施。2005年5月1日开工,2007年10月正式运行,累计完成投资6669万元。国家辽河流域污染治理补助资金840万元用于污水管网及火车站新区污水处理厂项目建设。

2008年1月1日至9月30日,共运行228天,处理污水296.4万吨,实际日处理污水1.2~1.4万吨。

二、我市目前在建污水处理工程及进展情况

1、虎石台镇城市污水处理厂

原设计污水处理能力5万吨/日,项目于2006年开工建设,并得到750万元国债资金支持。随着行政区划的调整及沈北新区蒲河新城的发展,原项目已适应不了虎石台镇和沈北新区、蒲河新城的发展需求,同时项目隶属关系和建设单位也发生了变更。为此,2008年7月项目建设方案进行调整。项目建设单位为沈阳

— 7 — 蒲河振兴水务有限公司。分南北厂区建设,北厂区选址为原厂址,位于沈阳虎石台镇同联抗生素厂西北角;南厂区位于虎石台镇南、长大铁路西侧,原项目拟建泵站附近。污水处理能力由原项目的5万吨/日调整为7.5万吨/日,计划投资13630万元。其中北厂区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占地2.8837公顷,采用DAT-IAT工艺,在对原项目已建工程进行评估、修缮和改造的基础上接续建设,计划投资4540万元,国债已投入资金750万元。南厂区5万吨/日,占地5.5公顷。采用A/O工艺。出水一级A标准,在原项目拟建泵站附近新建,原项目拟建泵站和3.2公里管网取消。计划投资9090万元。

项目于2008年7月开工,计划2008年年末,完成北厂区2.5万吨/日主体工程建设,2009年10月完成南厂区一期工程建设。

2、康平县污水治理工程

位于康平县康平镇镇西村。工程包括污水处理厂及城区排水渠改造工程两部分,污水处理采用浮动生物床与人工湿地组合工艺,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吨,占地5.8公顷,其中污水预处理系统建(构)筑物、公共辅助配套设施等占地1.6公顷,人工湿地占地4.2公顷。铺设、改造城区排水管渠4800米,其中污水截流干管1800米、改造排水渠3000米(1880米暗渠和1120米明渠)。总投资4894万元.项目于2007年9月开始招标、签定施工合同。2007年年内进行了部分场区的回填土施工,2008年4月土建工程施工。截止目前已经完成总工程量的70%左右,主体工程土建完成92%左右,实际投入资金1300万元。计划2008年年末竣工。

3、沈阳市苏家屯区城区污水治理工程

位于苏家屯区八一镇任家甸村,占地8.56公顷。设计规模5万m3/d,新建配套排水管网11.46公

里。污水经二级和深度处理后为沈阳金山热电有限公司提供生产用水,回用规模4万m3/d,回用水输送管道长7.55公里。项目总投资18917万元。采用改良A2/O+絮凝沉淀过滤(深度处理)工艺,出水水质一级A标准。工程于2008年9月开工,目前主体工程完成土建工程总量的60%,预计2009年8月污水处理厂建成运行。

4、沈北新区蒲河北污水处理厂

位于沈北新区大蔡台子村,由沈阳蒲河振兴水务有限公司承建。建设规模2万立方米/日(远期规模4 万立方米/日)。占地66亩(含远期占地)。采用A2/O+高密度沉淀池加滤池工艺,出水水质达到一级A标准。计划总投资5202万元。项目于2008年8月1日开工,目前所有建、构筑物均已完成地下部分工程。预计土建工程于2008年末完工。

5、法库县污水处理项目

原批复项目建设地点在沈阳法库经济开发区,一期工程建设规模为日处理污水能力3万吨(城市生活污水2万吨,陶瓷工业污水1万吨)。占地面积10.67公顷。铺设配套管网31公里,新建和改造污水提升泵站各1座,城市生活污水采用悬挂链移动曝气二级处理工艺;陶瓷工业园含酚废水处理采用固定微生物处理工艺。一期工程总投资8624万元。

目前,该项目由省环保局代建,项目建设地点及建设方案已发生了变化。

6、沈北新区新城子污水处理厂

位于沈北新区新城子乡新城堡三村,由沈阳振兴环保工程有限公司以BOT方式建设并营运,日处理

污水能力2.5万吨(远期5万吨)占地1.883公顷,计划投资3680万元。项目于2008年4月开工建设。目前,一期主体工程完成70%,设备进场40%,计划2008年年底竣工并投入使用。

7、化学工业园污水处理厂

位于沈西工业走廊-沈阳细河经济区化学工业园内,由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以BOT的模式建设并运营。规划总规模为15万吨/日,建设起止年限为2008年5月至2010年12月。根据化学工业园的发展现状,目前暂建一期工程1万吨/日,占地1.8公顷,投资4291.8万元,采用接触氧化法工艺,二级排放标准。2008年5月开工,计划2008年12月竣工。目前厂区内的主体建筑及构筑物已经完成,道路绿化尚在施工当中。

8、浑南产业区污水处理工程

位于东大阿尔派附近,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吨,占地面积2.3公顷,计划投资2800万元,2007年10 月开工建设,预计2008年年底试运行。

三、我市近期拟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前期工作情况

1、道义污水处理厂

是列入辽河流域水污染治理“十五”、十一五“规划的项目。设计规模5万m3/d,目前,项目建议书已批复。可行性研究报告已编制完毕,将于近日提交审批。

— 9 — 本项目计划于2009年4月开工建设,同年10月竣工并具备通水调试条件。

2、沈阳胡台新城污水治理工程

位于沈阳胡台新城红旗堡村,厂区占地5.28公顷,泵站0.33公顷。污水处理能力2.5万吨/日(远期5万吨/日)。建设提升泵站一座,铺设配套污水管道27.23公里。采用A2O工艺,出水水质一级B。计划总投资9410万元。建设年限2008年12月—2009年10月。目前项目建议书已批复。

3、沈阳近海经济区污水治理工程

拟建设地址沈阳近海经济区(辽中县茨榆坨镇太平村),建设单位沈阳近海腾达投资有限公司,规模

6万m3/d,新建污水泵站1座,铺设污水管网89.53KM,铺设中水回用管线2KM。项目占地5.28公顷。二级处理采用A2/O生物除磷脱氮工艺,深度处理采用絮凝——沉淀——过滤工艺,出水水质一级A。计划投资15877万元,建设年限2008年10月~2009年12月。

四、我市城市污水处理厂运营管理状况

根据国家发改委、环保总局、建设部《关于推进城市污水、垃圾处理产业化发展意见的通知》,我市

污水处理项目基本实行了企业化管理和运营。2004年底,为整合城市污水厂资源,促进污水处理产业化、市场化,市环保局组建了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该公司是隶属于市国资委的大型国有独资公司,采用企业化运营的管理模式。2008年7月,沈阳市政府决定将原沈阳市自来水公司、沈阳市排水处、和沈阳环保振兴产业集团有限公司整合,成立沈阳水务集团有限公司,实施全市供水、污水处理、排水和城镇地下水资源一体化经营,为国有独资有限公司,由市国资委授予资产经营权。沈阳振兴环保产业集团有限公司并入水务集团,目前我市城区内已建成污水处理厂全部由振兴环保集团运行管理。

我市污水处理厂的运行费用主要来源于收缴的污水处理费,按单位及个人的用水量征收。2004年9月,我市调整污水费征收标准。居民用水每立方米由0.2元调增到0.5元,非居民用水每立方米由0.2元调增到0.7元,特业用水每立方米由0.2元调增到1.0元。收缴的污水处理费用于污水处理厂运营不足部分,由财政进行补助。

五、我市污水处理项目投资和国债资金利用情况

污水处理是一项社会公益事业,也是一个投资规模巨大的领域,为解决地方 — 10 — 政府建设资金不足问题,1998年以来,国家连续每年从财政预算内安排重点流域(“三河三湖”)水环境污染治理专项资金(国债)支持污水处理项目建设。为推进我市水环境污染治理,缓解我市资金压力,我市积极争取国家发改委对污水处理项目国债资金的支持。多年来,我市利用国债资金先后建设(包括在建)了7个污水处理项目,其中,北部污水处理项目8500万元,沈阳南部污水处理项目(包括南部凌空和示范厂)16500万元,沈阳仙女河污水处理一期工程6500万元,仙女河扩建工程2280万元,辽中污水处理项目1780万元,新民市污水处理项目3080万元,虎石台污水处理项目750万元。设计总处理能力为125万吨/日,计划总投资157510万元,目前实际完成投资150621万元,其中利用国债资金39390万元,占项目计划投资的25%,国债资金有力地支持了我市城市环境基础设施的建设,缓解了我市资金压力,促进了我市环境质量的改善,为我市创建国家环保模范城和生态城市奠定了基础。随着污水处理项目的建设,我市部分排水管网也得到了建设和改造。

六、我市已建污水处理厂运营和新建、拟建项目存在问题

1、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较低

污水收费是污水处理项目正常、稳定运营的保证,按照国家节能减排综合性工作方案中“全面开征城市污水处理费并提高收费标准,每吨水平均收费标准原则上不低于0.8元。”的要求,我市目前污水处理费收费标准偏低,与其他省市相比,也处于较低水平。据悉,我市污水收费标准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排13位;同时,我市辽中、新民、康平、法库等区县(市)目前还没有开征污水处理费。因此,我市提高污水处理收费标准、区县(市)全面开征污水处理费的问题,必须尽快提到议事日程并实施。

同时,目前我市污水处理费的使用情况还没有形成有效的监管机制,我市目前对污水费的使用和监管没有明文规定。一方面每年收费部门收取了多少污水费、污水费用在哪里等情况不透明,交纳污水费的居民和社会各界对污水处理费的收缴和使用情况也不知情。另一方面污水处理厂感到运行经费不足,在一定程度上存在“按钱运行”的现象,影响了污水处理厂的稳定运行。

2、部分新开工污水处理前期工作不到位

今年以来我市新开工污水处理项目开工数量和规模都创了历史记录,然而,一些项目,在未进行充分论证的情况下,便仓促上马,使得项目缺乏科学性和经济性依据,也为今后项目的正常运行带来了隐患。一些项目建设单位为了抢时间,项目前期准备工作不到位,项目没有土地、环评和批复手续就开工建设,严重违反了基本建设程序。

3、部分已批复项目擅自改变建设方案和规模

一些项目,包括已申报国债资金支持的项目,批复后迟迟不开工,而开工后,又随意、擅自改变项目建设方案,项目的建设规模、建设地点、建设工艺等都与原来规划或与原来批复的项目相比,出现了较大改变。

4、污水处理厂升级改造提到日程后面临新的问题

按照省政府要求,2009年7月1日以后,所有污水处理厂执行一级A排放标准,这就需要对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进行大规模改造升级,这也使得我市已建成的污水处理厂面临着一些新的现实问题。一是改造升级需要大量资金,资金来源如何解决;二是有的水厂没有预留土地,如何解决改造空间的问题等等。

5、污泥处置没有采取有效措施

随着我市污水处理量的增加,污泥产生量急剧增加,这些污泥含有大量病原菌、重金属和有机污染物,具有强烈臭味,如不妥善处理将给水体和大气造成二次污染,降低污水处理厂的有效处理能力。目前我市尚未建设配套的污泥处置设施,每天产生的700-800吨污泥,全部采用简易填埋。近两年已四次更换填埋场地,污水厂污泥积存运不出去现象时有发生。

6、污水资源化利用水平较低

我市污水处理量大,然而,处理后的水基本白白排掉。一方面我市水资源十分紧张,而另一方面,废水资源没有得到有效利用。全市缺乏鼓励中水利用的相关政策和机制,公众和社会利用中水的积极性不高,污水深度处理技术、中水利用技术、中水的利用率范围等,还需要经一步提高和拓展。

七、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的对策和措施

1、科学规划污水处理项目

近年来,特别是今年以来,我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取得了重大成就,为减轻我市流域水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起到了积极作用。然而,随着我市城市建设的加快和城市布局的调整,随着国家节能减排力度的加大,原有的污水处理项目的规划有的部分已经适应不了形势发展的需求,特别是随着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区县(市)城区、重点城镇和开发区等污水处理厂的规划必将尽快提到日程。我们看到,国家发改委多次强调,国债资金支持的污水处理项目必须是列到重点流域治理规划内的重点项目,纳入规划不实施的项目也将受到相应的处罚。而一些地区包括我市部分区县的项目由于未列入规划而无法得到国家资金的支持,突出了规划对污水处理项目的指导作用。目前,辽河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一五”规划 — 12 — 已实施至中期,十二五“规划不久也将开始编制。我市要结合“十二五”或更长一段时期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依据城市人口规模、城市产业结构调整方向和城市发展布局等发展目标,正确预测我市流域污水排放量和水环境质量,统筹规划、科学摆布我市污水处理项目,特别是区县、重点城镇污水处理项目,使之跟上全市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并努力争取国家生态环境保护资金的支持。

2、加强我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

近日,省发改委针对目前一些项目单位违反基本建设程序、随意提出或擅自改变已批复项目建设方案、工程迟迟不开工等问题,发出了《关于加强全省城市污水处理设施建设与管理的通知》(辽发改电[2008]80号),对污水处理项目的核准审批、建设方案变更等问题提出了明确规定,下一步,我市将按照通知要求,对全市建设的污水处理项目进行全过程监管,对已批复的项目加强跟踪管理,确保项目按批复的内容进行建设、按期完工;对利用国债资金建设的项目,加大稽查力度,对稽查中的问题限期整改、严肃处理;要做好项目竣工验收,正确评估项目建设和资金投入,确保项目建成后有效运行。

3、多渠道筹措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资金

建设资金不足是困扰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主要问题。我市要抓住目前国家拉动内需、支持重点流域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重要机遇,积极争取国家重点流域治理项目国债资金,同时,要千方百计落实地方配套资金,适当安排财政性建设资金支持污水处理项目建设。针对目前各区县(市)财政资金较为紧张的情况,我们建议,市里拿出一定的资金,支持区县(市)污水处理项目建设。

4、制定合理的污水处理收费标准

要尽快建立和完善符合市场机制的污水收费制度,污水处理收费标准要按照“保本微利”和有利于产业化发展的原则确定。目前国家要求“三河三湖”项目收费0.8元/吨以上。据悉,太湖流域污水收费已达1.15元/吨。我市收费标准要按照国家要求,结合我市水价,在充分调研、听证的基础上尽快调整,没有征收污水处理费的区县(市)必须尽快征收。另外,按现行标准,我市企业吨水收费为0.7元,实际上,我市工业企业污水排放浓度差异极大,化工、制药、印染、酿造等行业污染严重,这些企业排污量的波动,对污水处理厂负荷影响很大,可考虑根据排污量征收污水费。

污水处理费用的征收和使用情况应定期向社会和居民公布,接受公众监督。

5、抓紧推进项目前期工作

目前,随着我国投资体制改革的深入,国家对于中央政府投资或投资补助项目的要求将会更加严格。为积极争取国债资金对我市流域污染防治项目的支持,各项目单位要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认真落实项目建设的土地、环评、资金等各项外部条件,做好项目的前期准备工作。根据国家要求和我市实际情况,建议列入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十一五”规划、未实施的污水处理项目,必须尽快完成项目的审批、上报,争取明年年初开工建设,并积极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未纳入规划的项目,也要积极推进项目前期工作,在国家允许的情况下,上报国家,争取国家资金支持,或争取纳入辽河流域污染治理“十二五”规划。城区和各区县(市)在项目推进过程中,要充分考虑城镇污水管网建设以及污水资源化、中水回用等问题,通过污水处理厂的建设,推进城镇管网建设和水资源的有效利用。

6、加快推进城市污水资源化进程

在全面加快污水处理项目建设的同时,我市必须加快推进城市废水资源化进程。污水处理厂的中水可回用于以下几个方面:一是提供市政用水,可在各个污水处理厂建设中水取水点,用于城市绿化、景观、保洁等,适当时机可铺设专用中水管网,扩大中水应用范围。二是提供重点企业中水,主要用于电厂等企业的冷却水;三是利用污水源热泵技术采暖或制冷,使污水源热泵成为利用污水资源的一个重要途径。

7、建立有效的污水处理设施运行监管机制

污水处理设施的运行情况包括污水处理量、污水厂出水水质、污水处理费的使用情况等,应该透明,并以适当方式向公众公布,接受市民监督。污水处理厂必须安装污水处理在线自动监测系统,在线监测装置要与环保、建设等主管部门联网,以保证主管部门对污水处理厂运行情况实施动态监管。市财政部门要依据监测的污水处理达标水质和实际处理水量,向污水处理厂支付污水处理费。污水处理费必须专项用于城市污水集中处理设施和排水管网的建设、运营及维护。对擅自停止运行、减少运行量或出水不能达标排放的污水处理厂,要制定处罚措施或减少污水处理费的支付,并限期整改。

第四篇:保障房建设的资金管理及项目跟踪审计

谈保障性住房的资金管理及项目跟踪审计 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是为保障和改善民生、实现党的十七大提出“住有所居”目标的重大举措,是促进社会和谐、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的客观需要,也是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有效途径。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有利于加快解决低收入居民住房困难问题,而且有利于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不仅有利于改善城市面貌和城市环境,而且有利于促进社会稳定,是一项一举多得的重大民生工程。

如何把保障性安居工程建成质量过硬、人民群众满意、经得起历史检验的“德政工程”、“民心工程”,是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笔者认为,加大对保障性住房资金、建设、供应、管理等各环节的管理和监督,推动各项政策措施落实到位,应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关注政策执行情况。

重点关注政府及下属相关部门是否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有关文件精神,加大对保障性安居住房的资金投入;是否制定相关规范性文件,明确工作目标,落实工作责任;是否出台相关费用减免性政策;保障房建设目标是否按计划完成;是否建立完善相关规章制度,是否采取确保项目建设公开、公平、公正、有序的措施。

二、关注资金的管理

资金管理是对资金来源和资金使用进行计划、控制、监督、考核等工作的,特别是对保障房专项资金的管理应本着中央引导、地方推动思路进行,即中央资金引导和考核,地方作为项目实施主体,全过程管理。

对各种专项资金的形成、建立、提取和使用都必须符合国家统一规定,对各种专项资金要单独核算,划清与生产经营性开支的界限,不能互相占用。建立专项资金使用管理责任制,努力提高其使用效率。在资金的使用上,要坚持专款专用,量入为出的原则,使各项专用资金按规定的用途使用并达到预期目的。

保障房项目资金管理还要遵循以下原则:

1.统筹内外财力,突出重点。专项资金的投向要体现公共财政的理念,发挥政府调控功能,突出以社会事业的发展为重点,集中财力办大事。

2.明确范围,分类管理。专项资金种类多、资金量大、涉及面广,要合理界定项目资金管理范围,实行分类管理,明确项目资金管理部门的职责,规范操作。

3.强化监督,讲求绩效。要加强对项目资金事前、事中、事后全过程的管理监督,发挥专项资金效益的最大化,深化财政支出管理,推进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制度体系的建设。

三、对保障性住房项目应实施全过程跟踪审计

跟踪审计指审计部门自建设项目立项开始至建设项目竣工验收,依法对与建设项目有关的财务收支的真实性、合法性、效益性,分阶段进行跟踪审计监督。通过检查和评价工程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提出审计意见和建议,促进建设部门规范管理,有效地控制工程成本和投资规模,保障建设资金的合理使用,提高建设项目投资效益。跟踪审计立足项目全过程的审计监督,改变了工程竣工后集中一次结算审计的传统审计模式,实现了审计工作从静态向动态转化。

开展工程跟踪审计工作应遵循下列原则:

1.是服从项目总体建设目标。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包括进度、功能(质量)和投资,跟踪审计时必须明确具体要求,围绕工程项目建设目标开展工作,同时加强对各建设目标分析和评价,做好各建设目标的平衡与优化。

2.是以投资控制为中心。建设项目审计的主要目标是控制投资,因此在进行跟踪审计时应紧紧围绕这个中心开展工作,监督建设资金的运用、投资的控制情况,同时,应用价值工程理论,对设计方案和施工方案进行优化,提出合理化建议,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效益。

跟踪审计是现代审计的一个重要标志,工程审计应当实现从传统审计向跟踪审计的延伸,将事后审计变为事前、事中和事后的全过程跟踪审计,按照全方位、全过程的审计要求,做到关口前移、全程监控,在全面全过程的审计中找准工程建设中的薄弱环节,以规范工程建设行为,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促使工期、质量、功能和投资最佳化,争取最佳投资效果。

对保障性住房建设进行跟踪审计,既要跟踪建设资金的管理和使用、工程设计和质量,又要关注住房分配和后续管理以及退出机制的建立等情况,保证中央部署和要求落实到位。

综上,各部门要通过保障性住房项目建设出现的新情况和新问题,从体制、制度层面提出对策,促进完善住房保障政策和制度,进一步规范管理。

第五篇: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及使用的建议

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资金管理及使用的建议

摘要:近几年来,从中央到省、市对基层水利项目工程建设有着很高的重视,大大小小的基层水利工程项目资金投入的也比较大,各级政府紧抓机遇,立足实际,基层水利建设有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一些工程建设和资金管理使用方面的问题,制约了基 层 水 利 建 设 事 业 的 进一步发展。本文针对问题,提出应该对水利资金进行管理,提高水利建设资金使用效率等建议,希望促进基层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基层水利;资金;管理

中图分类号:F275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6)010-000-02

一、引言

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而水利对于农业来说又是重中之重。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都进入了一个暂新的阶段,虽然国家日渐重视农村基层水利建设,不断加大了对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但由于农村基层水利工程因为国家政策、体制方面的原因主要实行集体管理的模式,所以就出现了诸多问题和矛盾,如:法律法规、配套政策都不够完善;饮水安全问题、水利基础设施建设汇总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投资效益问题;规划建设体系不健全问题;工程建设资金合理利用等问题。这些问题都阻碍基层水利工程的健康发展。

为了完善基层水利建设,进而推动社会进步,保障工农业生产和促进经济健康运行,对基层基层水利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并针对问题提出相应整改措施。

二、广西基层水利项目建设投入情况及效益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基层水利建设为例,“十二五”期间重点基层水利建设工程有:完善了建设11处大型灌区、一批中小型灌区和已建成水库(电站)自流灌溉骨干渠系;完成1000多座病险水库和87座大中型病险水闸除险加固工作。除了灌区工程的成果,在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合理利用水资源方面,也有了长足的进步。而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就是反映灌溉工程质量、灌溉技术水平和该改用水管理的一箱综合指标。“十二五”期间,2011年全区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24;2012年达到0.430;2013年达到0.437;2014年达到0.445;2015年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450。

“十二五”期间,广西采取非常措施、非常力度、非常政策,加快民生水利发展。积极争取中央加大支持力度,累计下达投资119.49亿元,安排解决1779.97万农村人口饮水不安全问题;累计投入资金89亿元,全面完成规划内3379座病险水库除险加固,新增或恢复防洪库容5.1873亿立方米,有效保护了库区群众和耕地安全,供水效益、养殖效益得以恢复并有新增;治理中小河流267条,实施项目556个,完成投资67.63亿元,保护两岸人口962万、耕地532万亩。重点推进旱灾易发县区的小型农田水利建设,共下达投资85亿元,新增配套渠系7278公里,新增恢复灌溉面积103万亩,改善灌溉面积99.3万亩,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0.2万亩,新增粮食生产能力42.04万吨。

三、广西基层水利建设存在的问题

从目前情况来看,广西在水利资金管理和使用中也存在各种各样的不利因素,不利于基层水利工程建设事业的健康有序发展。

1.水利资金管理不规范

许多 项 目 实 行 的 都 是 “报账制”,这种管理模式就是在水利建设项目建成后到财政报账,而作为广西水利主管 工 程 的 部 门 的 账 面上却没有账可查,这样做的直接影响就是水利建设形成的固定资产没有完全反 映 到 资 产 账面 上。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是建设 单 位 和 资金管 理单位分属于不同的政府部门,这种情况造成的结果就是在实际项目建设中,建设单位无法对使用资金的数量以及支付情况及时掌握,而财政部门又不能了解财务决算的具体内容。

2.配套资金到位难

广西地区的水利专项资金属 于 补助性、引导性资金,能否发挥效益,还要看其配套资金是否落实。但在实际的 建 设 实施中,可能由于各级地方财政困难或者其他原因,配套资金往往难以及时到位。从全国 基 层水 利 建设情况看,地方配套资金很难到位。在具体工程建设中,配套资金 还 是 以 少量义务工,即群众投 工 投 劳所代替。有的单位甚至为了眼前利益,上演着“寅 吃 卯 粮”的戏码,造成水利资金的短缺。

3.政策法规不配套,执行不统一

广西现有的相关制 度、政策还不够完善,还存在很多问题,加之征收手 续 不明确、政府部门繁多,一些具体工作实行时无据可依,致使责、权、利脱节,出现重 复 建 设现象以及协调难度大等。

4.水利工程维修改造投入不足

一些原有的小型水利工程的 维 修 改 造 投入相对不足,再加上长期得不到一个良好的维护,超负荷运行等种种原因,就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甚至报废的现象,限制了其正 常 的 发 挥 效益 功 能。管护资金没有合理的运用。

5.专业人才的缺失

水利基层管 理单位的工作人员文化技术水平普遍不高,大部分都是老职工,专业 知 识 严 重不足,资金管理和思想意识都有待提高。

四、完善广西水利基层建设的有效措施

1.提高对基层水利事业的重视

基层水利作为 农 业 的基础,不仅能够促进农业经济的整体发展,而且还能带动整个经济的增长。所以,要提高对基层水利建设的重视程度的意识。对水利工作及时进行认真总结,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反思,调查清楚问题出现的原因,提高认识和重视程度,及时解决。一旦发现有挪用资金、占用资金的 违 规 违纪 现象,要严格根据相关法规制度进行惩处,杜绝后患。

2.增强法制观念

积极落实基层水利项目建设的各项整改方案,加强对水利建设资金的管理,强化法治观念,对《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等法律法规要认真执行,关于水利项目建设资金管理和使用这方面的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不断去完善,做到执法必严、违法必究,必须从严处理。还要从各地实际情况出发,制订符合当地情况的措施和方法,能够做到专人管 理、检查,下拨的款项一定要用在“刀刃”上,必须保证资金及时到位,不能影响工程的正常开工建设。

下载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word格式文档
下载台州市区城镇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运营及资金管理使用情况专项审计调查结果[最终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