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XBRL在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应用及改进
摘要:XBRL(Extensible Business Report Language,可扩展的商业报告语言)是基于可扩展标识语言(XML)的结构,针对企业财务报告的网络传输而发展的标记语言,主要是作为企业财务信息、报表与分析资料等的网络传输格式的标准发布公司财务报告和其他信息,从而使财务信息可以在不同的应用软件平台和技术条件下实现交换。随着相关标准的逐步完善,它已成为企业发布财务信息的一种好的选择。关键词:XBRL 上市公司 财务报告
一、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中的应用与推广从2002年5月开始,中国证监会已组织沪深证券交易所和相关软件公司的人员对XBRL标准进行研究。2003年按照《企业会计制度》和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系列准则的相关要求,依据XBRL 2.1规范和FRTA(财务报告分类信息框架)的相关规定并结合中国国情制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要求上市公司公告基本信息分类信息;财务报表分类信息;公告非财务信息分类信息;定期报告分类信息。从而提出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制度体系中的基础应用标准,规定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文件基于XBRL的电子文件的通用要求和基本原则。同年沪市50家上市公司进行XBRL标准的年报摘要应用试点,成功后将XBRL推广到739家上市公司2004年的一季度报告和834家上市公司中报摘要以及年报摘要和年报全文披露。2005年试点公司范围和试点内容进一步扩展,要求所有的上市公司报送2004年年报时,必须同时报送XBRL格式的年报全文。深交所也于2005年1月正式推出改版后的基于XBRL的“上市公司定期报告制作系统”,要求全部上市公司利用该系统制作2004年年度报告。2月开始抽取部分上市公司试点 “XBRL应用示范”项目,在网站上展示自愿试点公司的XBRL年报实例文件。3月正式发布了《XBRL应用示范》,为投资者提供了基于XBRL实例文件的WEB分析工具。从而使使用者能够获取深市39家成份股指数上市公司最近5年的财务数据和实例文件并将生成的信息通过友好的图形界面直观展示,实现信息的生成、提取、分析、交换和共享。2005年4月上海证券交易所正式成为XBRL国际组织的会员,这是我国首次以单位身份加入XBRL国际组织,此举有力地推动了XBRL在中国的应用。5月投资者可登陆官方网站在线查询上证180指数样本股的XBRL年报全文数据。1O月20日中国定期报告部分XBRL标准获得XBRL国际组织批准,成为中国上市公司年报的正式标准。2006年试点继续进行,从现在的试点状况看预期价值良好,正在进行试点效果评估和改进方案的研究。可以说,XBRL已经成为对经济领域影响深远的一项技术。
二、XBRL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积极效应分析XBRL作为XML标示语言在财务报告信息交换和提取领域的一种应用,对财务信息供给方和需求方均具有一定的积极效应:
(一)对财务信息供给方而言,XBRL确立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无须按提供对象不同而编制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提高了财务报告的编制效率。由于XBRL本身就是一种跨平台的纯文本的描述性语言,因此数据交换也是跨平台的,XBRL和特定会计标记使全球任何地方的任何公司之间的商业信息在互联网上的交换更加有效。因此,运用XBRL可以将不同财务软件的信息,统一到XBRL系统,使得信息能在组织内部和外部方便地进行交换,同时因为XBRL提供规范的报表格式,将公司财务报表内的数据和表外说明进行语言统一,实现财务报表数据勾稽关系的自动化处理,确立了不同应用程序之间进行数据交换的标准格式。XBRL主要由技术规格、分类标准、实例文档、样式单组成。在分类标准中,除了由XBRL国际组织定义的应用于总分类账层面的基本分类标准外,各国可根据自己国家的GAAP制定相应的、分行业的分类标准,企业依照分类标准再制定自己的实例文档。因为分类是通过实例文档来申明的,实例文档本身采用XML格式而支持继承,所以实例文档可以是扩展了的分类文档,并在自己的XBRL实例文档中得到引用,形成扩展后的分类标签。因此,企业对发生的每一业务事件进行标记后,可以根据不同的GAAP实例文档,生成不同GAAP下的财务报告,也可以实现不同GAAP下的财务报告的编制、转换与合并,无须按提供对象不同而编制不同格式的财务报表。此外,在XBRL国际组织制定的XBRL体系中,公司的内部报表被称为XBRL GL(财务记账),其分类标准(Taxonomy)包含会计科目、总分类账、明细分类账、试算表、账薄、交易记录、财务和非财务信息等等。公司的外部报表被称为XBRL FR(财务报告)。使用XBRL GL后,公司在每一个事件发生之时加上相应的标识包括记录每一笔交易的时间、相关人员、涉及的单据、供应商、销售商等数据信息,并进行汇总,然后将汇总的会计记录联结至XBRL FR,就能精确、迅速完成财务报表的编制工作,除此之外附注和其他财务报告中存在相互勾稽关系的数量部分也基本能实现自动编制,提高了报表编制的效率。[!--empirenews.page--]
(二)对信息需求方而言,XBRL能够使信息需求方更方便快捷的检索、选读和分析所需要的数据,为财务数据提供更广泛的可比性。XBRL良好的开放式技术构架使任何财务信息链上的人都能免费、自由地在不同的软件平台上获得、交换并分析财务信息。因而增强了使用者在不同软件应用程序之间交换电子信息的能力,使采用XBRL的所有与财务信息有关的使用者均能得到好处。XBRL的另一大优势就是保证了数据之间上下文关系,也就是数据之间充分的线索。XBRL.GL和XBRL.FR对接后,XBRL通过自动分类、汇总、检索、传递和列示自动生成财务报表,这称为XBRL的向上综合(roll—up)功能。沿着原来的路径返回,XBRL自然也具备了向下挖掘的能力(“下钻”功能),XBRL能够快速提供与使用者相关联的所有财务信息并进行更为清晰的列报。因此使用XBRL标记的财务报表,为数据比较分析提供了更广泛的可能性,财务数据不仅可以进行纵向的跨越多年份的分析,还可以进行横向的跨越多报表、多公司、多行业甚至多国家的比较。例如借助信息使用者上海证券交易所推行的XBRL Pilot Project能够按需获取上证180成分股指数上市公司最近4年的财务数据和实例文档。深圳证券交易所不仅提供资产负债表、利润及利润分配表、现金流量表和股本结构表等的原始数据,而且还提供l1个比率类指标近5年年报历史数据的对比,并能用折线图或柱状图等图形化方式直观揭示公司财务状况走势。由此强化了使用者进行更广泛的财务分析的能力并根据其决策模型加以再分析与再利用。作为新生事物XBRL在我国正处于推广的初期,还存在较大的不足,如我国境内仅有一家XBRL.org机构的会员,与XBRL国际组织联系较少;国内缺乏XBRL标准的专家和权威;《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电子化规范》中,只定义了工业企业的财务报表科目的分类信息;目前情况下上市公司不是直接采用基于行业标准(如XBRL定义)的报表文件并将这些文件直接用于报送和发布;许多公司报告中缺乏必要的链接;在浏览报表时易发生不便查看有关报表附注,不能灵活链接到相关站点等情况。因此,推广和完善XBRL在我国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中的应用还有很多工作要做。
三、基于XBRL的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发展及改进
(一)从组织结构方面架构我国基于XBRL的财务报告披露系统。国内的会计准则是由财政部牵头制定的,若XBRL的研究也由财政部牵头将有助于国内XBRL Taxonomy中关于会计科目表达标准化和报表项目表达标准化的建立,使得会计科目、报表项目等的表达能有一定的标准规范,使不同公司资料在互换上有标准的表达方式。因此在财政部统一领导的框架内,依托会计准则委员会,成立XBRL标准专业委员会,统一指导研究工作的开展,协调政府、软件厂商等各方资源是推进XBRL在我国研究和应用的必由之路。在此基础上,尽快成立有关XBRL研究的专业性组织,同时充分发挥中国会计学会和会计信息化专业委员会的职责,尽快成立国内XBRL协会,由财政部联合证监会等部门,共同发起设立XBRL一CN地区组织,吸收更多的企业和组织加入XBRL组织,建立开放式的研发平台,加强国家经费的支持和投入、加强理论和实务研究,将我国目前无序发展的XBRL的研发,纳入到规范、健康发展的轨道上来,共同推动XBRL标准在国内应用。[!--empirenews.page--]
(二)制订符合中国会计准则的XBRL应用标准。财政部门应根据企业会计制度和有关准则,制订与国际接轨的中国的XBRL标准体系。其研究主要集中在:首先,参照Specification2.1,以中国新会计准则为指导,研究XBRL.Specifications中的各种理念和原则,定义中国XBRL的各种专用术语,规范XBRL的文件格式和XBRL技术规范的具体应用。为今后政府主管部门制订相关规范做准备。其次,研究中国XBRL.taxonomy应具备的基本要素和框架,采取不同的措施完善XBRL分类标准。一是应为不同GAAP中名称相同但含义不同的会计术语和会计方法赋予不同的XBRL标签;二是为以不同名称出现的同一会计方法设计相同的XBRL标签;三是当会计准则还未确定是采用哪种方法时,可以对每种方法分别设计XBRL标签;四是为那些新会计方法专门编制XBRL标签。总之,会计准则制定者应与XBRL的开发者长期合作,共同开发出一套符合XBRL规范的分类标准,使上市公司与信息使用者能够最大限度地使用XBRL标签。为今后政府主管部门组织制订taxonomy提供依据和建议。最后,收集基于各国taxonomy的XBRL实例文档,研究国外XBRL实例文档的应用模式、应用方法和制约因素,分析实例文档应用中可能存在的问题,对我国的XBRL实例文档的应用模式和应用流程提出建议。(三)加强XBRL知识传播,密切注意世界各国对XBRL研究的动向XBRL牵涉到的问题很多,有些问题目前很难做到马上解决,因此应该分步骤、分阶段地逐步推行。目前应对XBRL标准国际发展和应用现状、国外其他地区组织XBRL的实施案例的情况进行追踪,并密切注意世界各国对XBRL研究的动向,借鉴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研究动向和成果,取其精华为我所用,尽量减少不同标准之间的差异,避免二次开发导致的资源和时间的浪费,积极加强国际交流和合作表达自己的意见是当务之急。此外由于我国的财会人员几乎没有相关的知识储备,国内大学也没有开设XBRL的课程,今后应加强XBRL的知识传播,我国的相关专业的教育应该加大类似课程的传授推广,开设XBRL的课程作为经济类专业和信息管理类、计算机软件类专业必修课;同时开发社会培训课程介绍XBRL知识,加大在职人员的再教育再学习力度。争取早日让更多的相关专业的学生乃至其他相关从业人员了解掌握有关XBRL的知识。
(四)加紧开发应用程序一个计算机语言的推广离不开软件的开发和应用,早在2003年国际上已有65%的会计软件应用XBRL接口,我国这方面的发展还比较滞后,应鼓励国产软件开发商参与XBRL的应用研究。开发出符合财务准则要求、保证财务信息的安全性、并能与现有的财务软件兼容的XBRL应用软件。有关各方包括上市公司、投资公司、软件公司等应该积极配合,形成合作伙伴关系,积极开发出适用的应用程序,中国软件行业协会可以组织国内大的会计软件供应商合作开发此类程序,一方面可以集中各供应商不同的技术能力,确保尽快地开发出可以实际应用的供应方和使用方的应用程序;另一方面便于推动国内软件厂商进一步的合作,共同提升竞争实力,发展我国的网络信息系统,完善网络的技术平台。同时研究国外XBRL分析工具和应用平台的发展情况,收集、比较成熟的软件工具和应用平台,利用网络搭建XBRL的模拟运行环境,并作好各上市公司及证券交易所网站对XBRL的采纳工作。[!--empirenews.page--]XBRL在财务报告发布和分析处理上优势是非常明显的,但对于XBRL在我国的进一步研究和推广,我们认为,研究要加快,推广要谨慎,要进一步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XBRL网络财务报告体系。
第二篇: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改进研究
【摘要】:证券市场作为我国市场经济体系的一个重要环节,肩负着筹集资金、调整结构、优化资源配置的责任,而一个有效而完善的会计信息披露体系则是建立健全证券市场管理体系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因此,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在我国证券市场的健康发展中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中国证券虽然是全球新兴的证券市场之一,但其十余年的高速发展已经取得了世人瞩目的成就。然而,一些上市公司的会计信息失真、甚至造假,对证券市场造成了非常不良的影响。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各个方面也受到了新的挑战。因此,探讨完善中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问题,对于建立健全上市公司信息披露体系、促进证券市场有效运行将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意义。本文分四个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进行了探讨。第一部分从财务报告的基本概念出发,通过对比我国与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异同,指出了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可借鉴之处。第二部分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相关理论进行了介绍,认为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应定位于“决策有用观”,以满足报告使用者的需求为出发点来对其进行改进;同时认为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股票市场有效运行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是股票市场资源配置的基础,而股票市场的有效运行又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提出了要求。第三部分在对我国信息需求者对财务报告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的基础上,从目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的内容、披露的时间和方式、信息质量特征三个方面提出了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首先对AICPA提出的企业报告模型进行了探讨,并指出其可借鉴之处;紧接着对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改进,建议通过充实财务报表的披露内容、完善附表及报表附注、丰富其他财务报告等方法来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并最终提出建立适合我国的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关键词】: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决策有用信息质量特征财务报告模型
【学位授予单位】:山西财经大学 【学位级别】:硕士 【学位授予年份】:2006 【分类号】:F275 【目录】:摘要6-8Abstract8-12引言12-131财务报告概述13-221.1财务报告的内涵及历史演进13-161.1.1财务报告的内涵13-151.1.2财务报告的历史演进15-161.2国内外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6-221.2.1美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6-181.2.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体系18-211.2.3二者的比较及启示21-2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理论22-31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经济学理论22-242.1.1信息不对称理论222.1.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与股票市场的关系22-24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相关会计学理论24-312.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目标25-272.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信息质量特征27-31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31-413.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分析31-363.1.1我国上市公司会计信息需求者的构成31-323.1.2我国上市
公司信息使用者对会计信息的需求32-363.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36-413.2.1上市公司财务报告内容存在的问题36-393.2.2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和方式存在的问题39-403.2.3上市公司财务报告信息质量存在的问题40-414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建议41-514.1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41-424.1.1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内容41-424.1.2对AICPA的企业报告模型的评价424.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改进42-474.2.1改进我国上市公司现行财务报告的内容42-464.2.2改进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披露的时间和方式46-474.2.3提高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的质量474.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建立47-514.3.1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结构47-484.3.2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具体内容48-494.3.3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模型的特点49-51结论51-52参考文献52-54致谢54-55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55
本论文购买请联系页眉网站。
第三篇:环境会计在上市公司中应用情况
环境会计在上市公司中应用情况
【摘要】环境会计又被称作绿色会计,它是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依据相关的法律法规,计量、记录环境污染、环境开发、环境防治的费用成本,并且对环境的开发和环境的保护所需要的成本和获得的利益进行合理计量与报告。在上市公司中应用环境会计,是落实科学发展观,符合社会可持续发展道路要求,对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本文主要介绍环境会计的概念、作用以及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关键词】引言 环境会计 上市公司 必要性 应用
一、引言
当今,随着社会生产和社会经济的不断增长,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全球越来越关注的焦点问题。人们对生态环境不计后果的大规模开采,对经济的过热追求,使得生态环境在这过程中遭到污染和破坏,空气污染、气候变暖、酸雨、雾霾、土地沙漠化、水污染、物种灭绝等生态危机时时刻刻都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已经是迫在眉睫的问题,如何保障人来赖以生存的生活环境是环境控制工作中当务之急需要解决的首要问题。
工业企业的生产活动是导致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的主要根源之一,而环境会计的研究则对上市公司的经济效益和对环境的维护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环境会计是影响会计行为和会计模式的所有因素的总和。上市公司的生产在环境会计的作用下,才能够保证经济持续性、和生态持续性以及社会可持续性三要素的可持续发展。在上市公司生产中寻求一条可持续发展道路,在上市公司生产的过程中,同时做到对环境的保护,既保证了上市公司的生产又做到对环境的维护,是使上市公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重中之重,这对上市公司具有长远的作用和意义。而环境会计是上市公司自身发展的需求,是增强上市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的需要。
二、环境会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必要性
传统的上市公司发展模式是高投入低产出,这就会造成资源的过度开发和资源的消耗浪费,高污染低效益必然会破坏生态环境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的补偿能力严重滞后,这也同样会给上市公司的生产造成阻碍。从上市公司的长远利益来看,只有增大环保投入,重视环境会计,才能够始终保证竞争的优势,保证上市公司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环境会计是上市公司责任向社会扩张的必然结果。经济的发展,人们需求的多元化,使得上市公司的生产模式也需从过去的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转变成为追求经济、环境、社会协调性发展,这需要上市公司在发展自身的同时,还必须承担社会责任,对上市公司的资源环境、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弃物与生态环境的关系进行上报和控制管理,计算公司的环境成本以及所创造出的效益,并且向外界提供上市公司履行社会责任的情况信息。
环境会计能够正确的核算出企业经营效果,评估企业的财务风险,是全面考核经营管理者业绩的需要。在计算公司经营成果时,只有将公司对环境的耗费作为收入的减项反映,才能够核算出公司的经营成果。环境会计揭示公司履行社会职责的相关信息,可以从社会的角度反映出公司管理者的业绩。环境会计是提高公司综合竞争实力的重要基准,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也越来越偏爱环保产品,有益于改善环境质量的高新技术产品、环保标志产品等也成为如今企业间的竞争焦点,所以在生产过程中,选择清洁生产和环保生产,采用环境无害技术,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竞争力,对公司的持续性发展是有极大发展前景的。
三、环境会计在上市公司中的应用
环境会计在许多产业中都会应用到,如煤炭工业、石油工业、建筑工业等等。在煤炭企业中存在着两个主要问题:一是采出率低,煤炭资源严重浪费。据统计,我国的煤炭开采共生、伴生资源有20多种,但对其综合开发的只有三分之一,综合利用率不足半分之二十,大量的矿产资源未能够被有效地开发利用。焦、肥、瘦煤等稀缺煤种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护,资源严重浪费,造成煤炭资源的综合利用率不高的现状。二是高污染低效率。根据相关资料的最新显示,我国煤炭企业每年因开采生产排放的矿井水达22亿立方米、产生的选煤废弃物达1亿立方米、瓦斯10亿立方米以及还有数百万吨的煤矸石,这对环境会造成极其严重的污染。煤炭资源是有限的,不可再生的,而且煤炭资源的投资具有高风险性,而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的应用中能够起到巨大的积极作用。环境会计在煤炭企业生产运行前会出于环保的考虑对选址、生产准备、设备安全以及环境资源采购等耗费的陈本进行估算,然后对进行环保产品的生产以及研发,这所需要的成本是比较可观的,而且能够有效地减少环境污染,并且降低生产成本。在开采生产过程中,核算对公司员工定期进行环保知识、技能培训以及考核等所耗费的成本,估算环保设施维修成本以及环保监控成本;在开采生产结束后,对污染物及废料处理成本以及环境事故处理成本进行核算。将这一整套的环境保护措施所需要的成本与其所创造出的经济效益相对比,在提高生产利用率,创造高的经济收益的同时,促进公司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环境会计所采取的这一系列的环境措施体系同样适用于其他工业产业,为企业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奠定夯实的基础。
四、结语
人类社会的发展和进步,其根本根源是人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的动态过程。当今各个工业行业所面临的各种生态环境问题,恰恰证明了环境会计的价值和意义,环境会计能够有效地解决各行业中出现的生态环境保护问题。随着经济的发展,企业也应将自然资源和生态资源纳入为会计的核算对象,这样能够清楚明了地反映自然成本以及环境效益,以便于体现企业的资源利用水平和环境代价。环境会计是从社会角度衡量企事业单位对环境的影响及管理情况,目的在于指导企事业单位在生产过程中,能够对环境资源进行最有效的利用和调配,提高整体的经济效益。环境会计是企业作为向社会提供环境会计的应用对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有着重大的意义。只有树立良好的企业形象,遵循自然生态环境规律,合理地开发利用自然资源,才能够真正实现经济、环境、社会可持续发展,才能够实现可持续大战战略。
参考文献:
[1]李月.环境会计研究的必要性分析[J].商业经济,2013.[2]谢琨.企业环境会计的基本概念与作用[J].华东船舶工业学院学报,2002.[3]刘芳.浅析环境会计在矿产企业中的运用[J].企业家天地,2009.[4]李华平,董敏之,孙春华.关于对企业环境会计在企业整体管理中的研究与探讨[J].河北科技大学工业学院学报,2012.
第四篇: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研究——成因及治理
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作为近代工业社会发展以来全球普遍面临的一个难题,迄今还未能找到有效治理虚假财务报告的良剂。如今该难题仍是困扰未来全球市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是财务会计理论研究的基本问题和核心问题。虚假财务报告是指不符合公认会计准则以及现行法律法规规定,不能如实对外提供反映企业某一特定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的财务报告。由于出于对企业的营销与战略管理的角度考虑,不少公司尤其是上市公司对虚假财务报告情有独钟,他们往往会利用对财务报表下手脚,从而达到吸收更多资金和业绩增长。如今,在第一次工业革命至今,虚假财务报告的发生率不断的提高,而且手段越来越高超。如今虚假财务报告已经遍及全球,对于中国人来说,尤其对中国经济人来说,尤为熟悉的琼民源、PT红光等一系列上市公司绩优股神话的破灭,似乎今日仍历历在目。证券市场发生的欺诈案,几乎全部来自虚假财务报告的危害。由于企业内部的坏境和信息知晓度的,以及信息来源的广泛性和确定性影响着散户大众的投资方向,如何能使更多的资金融入到自己的,或跟自己有关的上市公司中,已经越来越使众多经济学家和企业家不遗余力的绞尽脑汁。这种在经济发展中普遍存在的信息不对称现象和会计信息的复杂性,在如今已步入21世纪的今天,已经越来越成为治理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难题,这也恰恰决定了上市公司提供虚假财务报告问题是未来财务会计面临的首要难题。而更为困难的是,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200余年来,让经济人普遍认识到的是,财务报告的虚假更多甚至几乎所有都是动态。这也为我们的工作,尤其是未来财务会计工作中,着力研究其动态发展因素。归根结底,一切的犯罪违法都是为了利益。只要有利益存在,虚假就一定存在并不择手段。那么有效的遏制利益链的发生和成熟,继而有效的断裂利益链中的一环,使之发生连锁反应,将这种利益链崩溃。也将越来越成为我们研究的主题方向。
成因:
我国乃至世界虚假财务报告的成因,主要均由以下几个方面组成:监督体制的不健全;信息的不对称性;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出于利益的最大化考虑;信息提供者自我本身的利己考虑。目前的我国监管体制的不完善,成为了不少企业公司,相继利用的完美工具。直到现在会计信息的监管恰恰存在着诸多误区乃至盲区,均为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成立提供了滋生的土壤。会计信息监管中存在的问题是虚假财务报告得以现实并长期存在的讽刺般的现实基础。那么,清醒的认识这些不全、不合理,将能有效的在新时期新环境中稳定虚假财务报告的泛滥及充分的发挥治理的高效化和最大化。
成因一:立法不完善,监督不彻底
在21世纪新时期新阶段,应该依据我国实情,根据我国经济建设的指标和发展需求,以及建设我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要求,健全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教育,强化管理者在信息披露时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能对虚假信息制造者和提供者进行强有力的监管和威慑,使之不敢或者不愿铤而走险提供虚假财务报告,进而导致造假者权衡一再放弃虚假信息,那将是最好的结果。归根结底,如果我国能强化信息质量责任体制,并实行严格的经理市场禁入制度,改善并解决会计信息监管中的诸多误区,对虚假信息提供明确相关的惩罚制度,将有助于根本上解决虚假财务报告存在的合理性。并且我们在实际经济活动中,采取从严打击,尤其是会计舞弊行为要严肃处理,给消费者和市场造成动荡,以及财产损失要依法追究相关人员的法律责任。
而且,在我国目前单一监管层出不穷,但是很难对各个方面进行综合整治,并且也在处理过程中忽视综合整治的重要性,这也是症结之一。例如,独立审计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既是证券市场发展的基石,也是确保上市公司财务报告真实性的根本因素。不过这仅仅是监管者试图通过对注册会计师的监管达到对上市公司虚假财务报告的监管,仅是上市公司财务报
告监管链的一部分。只有通过其他环节的并举,作用才能充分体现。这是思想存在误区,更是现实误区。也正是这些误区,严重的降低了监管的力度,同时也成为金融犯罪滋生的罪魁祸首。
成因二:民事赔偿问题长期存在我们社会中的,民事案件的最终目的,不过就是民事赔偿。说到底,解决不了民事赔偿问题,就解决不了民事问题,目前对我国社会只能依赖于《消费者保护法》,这是严重不足的,而且在《消费者保护法》中对民事赔偿的认定过于模糊,而且量刑过轻,基本上就是骗一赔一,这对信息欺诈者没有根本上的利益损失,这是不够的。因为从经济学的角度考虑,投资者因信息不对称引发的被欺诈进而遭受的损失不仅是既得利益,还应该计算长期利益乃至未来利益增值空间。这么浅显的道理,不用说经济人,就是普通大众都能完全理解并感同身受的。可以想见,如果是骗一赔十,那么金融信息欺诈者将会不得不考虑得失的因素,从而减少欺诈的手段和胆量。因会计信息欺诈造成投资者损失的民事赔偿能够在法律中更具体化,那么可预知的未来,信息欺诈的空间将会大幅缩小。对于触犯刑法的,保留追究刑事责任的权利。成因三:会计信息的复杂性,以及上市公司上市规定及制度导致平衡难达一致
会计认知的有限和会计监管的缺失决定了虚假财务报告治理的艰巨性。其中包括计量,有效传递信息,以及独立审计,想要各个方面做到平衡且动作一致,效果最显著,无疑有很多路要走。同时也因虚假财务报告的虚假性是变化的,这也给独立审计造成一定程度的负担。可能随着资金的流动,虚假的报告也会演变成真实的,或者直接被掩盖。
众所周知,公司上市条件很是严苛,公司申请上市应遵循的法规主要有《证券法》《公司法》《股票发行和交易管理暂行条例》等,公司要上市必须满足上市条件。包括主体资格、公司治理、独立性、同类竞争、关联交易、财务要求、股本及公众持股等一系列的因素。不过这些指标设计时考虑过于简单化,过于硬性规定,没有具体考虑公司上市后会随市场经济的波动产生的负面影响,既造成企业管理层的压力,又很容易使一些不健康的市场规律找到漏洞。
【例如:首次公开发行股票的一些硬性规定(如近三年连续盈利等)、配股条件中规定的净资产收益率指标等。】因此,顺应市场要求应实行股票发行制度的市场化,减少制度干预,利用市场调节股票机制,控制市场资金流向,政府从宏观调控的角度加以干预,这样可以实现政府、证劵所、上市公司、股民之间的利益平衡。
而且《上交股票上市规则》《深交股票上市规则》均规定,符合以下规定的股票实行ST处理:最近两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净利润均为负值;最近一个会计的审计结果显示其股东权益低于注册资本(每股净资产低于面值)。财务状况异常的公司,在实施ST处理期间,财务状况无明显改善,根据该审计结果已构成3年连续亏损的,将暂停其股票交易并向证监会提交暂停上市的建议。这些措施的初衷点是好的,可以保证市场资金的健康稳定流动,但是任何一个企业,尤其是刚上市的企业容易感到压力巨大。如此一来,为了达到国家规定的硬性要求,就会为了业绩去虚假报告企业财务。
成因四:重遏制,不重教育
经济活动存在于每一个角落,在经济活动中,对参与者和监管者进行制约和威慑,严苛的制度乃至法规并不一定能取得好的监管效果。当巨额的经济利益与严谨的道德理念发生激烈碰撞时,人们将会选择什么,只有到当时才能得知。
众所周知,我国的教育目前还比较落后,我们只有在日常生活中将教育潜移默化化,才能当利益与道德发生碰撞时,我们能更倾向于道德伦理。仅靠制度法规,不能从心理上让人们接受这种意识是不行的。“硬性”的监管手段是必须的,但是更应该重视诚信教育,而且是全方位的诚信教育,不仅包括中介机构和个人、投资者还是市场导向者还是企业家等等这些证券市场的身体力行者,而且还应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
成因四:企业管理及经营者出于利益最大化的考虑
经营高层即公司董事会或经理部门本身掌管着一定多数的公司股份,或者公司执行部门存在业绩压力的前提下,为了是公司的股价更高,经营更加稳定,募集资金更多,进而使得自己或公司的市值增加,从营业收入上,对报表进行篡改,提高毛利率,降低营业费用,提升营业利润,夸大本业务的业外带动收益,及盈余利润成长空间……..因为人们长久以来非常重视公司的营业收入成长、毛利率变化、盈余成长及每股盈余。这样能够顺利地从资本市场上募集到所需要的资金,扩大产业的市场流动化,增强其股的上扬力度,更便于增发新股,操纵损益,发布更为虚假的财务报表。而且,自从改革开放以来,大陆的很多上市公司均是由国有企业改装过来的或者仍然是以国有资本为绝对主体,所以在管理体制上仍带有很强烈的计划性,缺少足够的市场性,这样便不可避免的,让很新晋上任的领导为了粉饰自己的业绩,展现自己的管理能力和绩效,篡改财务报表的数据,为其升官等利益谋求最大化。成因五:信息的不对称性
前面我们提到,如果经营高层即公司董事会或经理部门本身掌管着一定多数的公司股份,或者公司执行部门存在业绩压力的下,他们掌握着公司真正的财务情况分析数据,但是众多的少数股持有人以及广大的散户并没有能力到达企业管理的中心地带,那么,这也意味着他们无从得知企业的真实情况,如果此时,大股东们为了自己的业绩考虑,操纵报表,虚高利润,就易造成很大的资产泡沫,导致资金的错误流向,则此时,信息的不对称性的劣势将暴露无遗,而且,我们大陆的上市公司绝大部分是国有企业改制上市,国有股空前强大但是却缺乏所有者,因为所有者名为国家,但是国家不能也无法参与管理企业,那么需要代理人代为管理,而代理者的分化,导致权力过多的重叠或者匮乏,直接导致所有者其实空置的局面,管理层就成了这部分股票的真正主人,此时,小股东又有不想麻烦过多操心的倾向,不去监督大股东管理层,直接导致上市公司的股东大会、董事会和监事会成为虚职。管理当局为了自己的利益就会欺骗股东,以期实现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甚至会计人员会伙同这部分蛀虫肆意而为,沆瀣一气共同作假财务报告,对企业的经营活动做出不实陈述,此后果必然导致信息使用者做出错误的决策,使会计在经济生活中应有的功能失效,进而危及到社会财富的分配,资金的流动,甚至是社会资源的分配,乃至社会的稳定。严重者更会动摇社会主义的根本。成因六:信息提供者利己的动机是普遍的且难以从根本上消除,市场信息的持有者和提供者,他们出于某种不为人知的动机考虑往往会透过自己手中的权利或杠杆,撬动市场资金的流动方向,使自己得到某种不为人知的好处。比如,一部分股市专家,利用散户对自己的访谈或评论的信任,推动资金流向他所想的股票,从而人为推高此股,再通过亲友购买此股,达到隐性赚钱的目的。
治理:
治理一:完善法制教育,改善现行法律的缺陷及漏洞,及健全民事赔偿机制
一个时期的法律应该适合一个时期,在今天,我们应该依据我国实情,对一直以来存在于法律上的漏洞进行足够,以及一次性的修复,健全我国的经济法制建设和教育,完善《消费者保护法》和《民事诉讼法》强化信息披露者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保护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
健全民事赔偿机制也目前急需要做的,原因是过高的诉讼成本和偏低的诉讼效益,常常制约着诉讼提起的概率。换句话说注册会计师被真正提起诉讼的概率极低,所以需健全民事赔偿机制,更需完善注册会计师制度。那么改进诉讼方式就势在必行了,比如当一方人数过多时,可以参考我国全国人大代表大会制度一样,选举出一位代表,代表各方共同意志。这样做可以减少诉讼成本,提高诉讼效率。诉讼效益偏低可以通过,改善法律法规中对市场经济犯罪从重处罚力度。而且,中国法律规定举报人需要举证,单从一个个体想要举出管理层及大股东的非法事件是非常有难度的,如果财务报表可以直接充当举证证据的话,那么,将有利于普通投资客的法律权益的维护。也会使那些管理层大股东们完善自己的作为,并且还可以将
举证的责任完全转交给管理层,大股东,以及注册会计师等人。便于保护经济生活中的弱势群体。
治理二:完善证监会的制度
目前,我国的证监会,只是我国国家政策的执行者,并不参与到政府的日常监管工作中。政府应当给予证监会充分的调节机制和空间,使得证监会成为真正行业监管的一个重要环节。而且也应充分考虑上市公司的自我监管和相互监管相结合,利用上市公司的相互监督,更有利于证劵市场趋于稳定。
治理三:加强经济活动各类相关人员的教育
加强对企业管理者和执行者的法制教育,使之从根本上,道义上接受司法的监督和遵守法律法规的习惯,也要加强注册会计师职业道德素质。各上市公司,政府部门,会计师也应定期进行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按照职业道德守则进行职自律。使个人、投资者还是市场导向者又或是企业家等等这些证券市场的参与者,而且还包括政府监管机构和新闻媒体等证券市场的监督者都能恪尽职守的自律和他律。使得我国经济活动良好稳态的发展。
治理四:完善公司管理体制(包括信息的对称化)
(1)首先应该实施国有股减持。不少上市公司都是通过国有企业改革而来,国有资产仍然占有很大比重,这样既降低了人们充分投资的欲望,还减少了外来参与的可能性,长久以来,不利于企业的发展,而管理层的聘任,不仅受到国家(大股东)的控制而且难以和其他股东进行合理充分有效的互动交流,难以避免,在一家独大的基础上,发生本不应该发生的舞弊以及选择不利,以致成为一言堂,难以吸收新鲜血液,给企业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而且管理层和大股东拥有会计信息分享计算方面的权利,给解决信息不对称所带来的负面影响,更加剧了众多投资客的权益。降低上市公司国有股的比重,引进其他投资能够相互制约股东间的行为。
(2)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为了保证独立董事制度实施的有效性,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因为我们均希望独立董事能够真正维护中小股东的权益,就必须构建由中小股东选聘独立董事机制。虽然在国内可能性还比较低,但是也应该不断的削弱大股东及管理层完全控制独立董事的局面。而且,在独立董事确认后,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与义务,协调独立董事与管理层以及大股东和监事会的关系,使之彻底成为一个独立的机制。还可以让公司的中小股东评判独立董事的绩效,并实施相应的奖惩手段。这样一来,独立董事在上市公司中是一种客观的存在,不再过分的受大股东及管理层的制约,并在市场操作中,提升了独立董事个人价值和影响,这对独立董事也是有一定的好处的。
(3)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应按照《会计法》、《公司法》等法律法规的要求,建立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公司内部控制制度和监督体系是可以真正起到防范高层及会计舞弊的。这样可以避免由于公司领导的不作为导致的会计舞弊,也可以避免应高层的腐朽给上市公司带来实质性的损害。因此,应该提高宣传健全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力度。而且通过内部的控制,对上市公司的每个个人行为进行有必要的评估、检查及考核,做到奖惩如一,并与职务升降挂钩,从而引导公司走向健康的方向。
(4)逐步信息对称化。可以通过完善公司结构、信息透露机制,迫使管理层释放信息,均衡信息分布。可以通过加强中小股东等跟公司一切有关的信息需求者参与到公司决策的动机和能力。另外,公司应该加强信息披露的频繁度和全面度,提高财务报告的可信性。司法机关也应该在对公司管理层造假的处罚上加大力度,增加管理层造假的成本和法律风险,保护中小投资者的利益。
治理四:完善会计师制度
首先我们应当加快政府职能转变,修正政府与上市公司体制,优化两者的关系,从而达到优化注册会计师的执行环境。杜绝政府部门行政干预注册会计师独立审计,保证注册会计师审
计的独立性。同时政府也应完善《注册会计师法》,让这个行业的人充分的实行自律,对于舞弊者以及与腐败政府人员勾结者实施严厉打击,并终身吊销注册会计师资格。而且,类同于律师事务所,可以推行合伙制会计师事务所。因为推行“合伙制”才能真正实现民事赔偿,使会计师事务所不得不自愿承担起风险。
第五篇: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及改进措施
财务报告是指以财务报告和其他资料为依据和起点,采用专门方法,系统分析和评价企业过去和现在的经营成果、财务状况及其变动,以达到了解企业过去经营业绩,衡量企业目前财务状况并且预测企业未来的趋势,帮助企业利益集团改善决策的目的。近年来我国环境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人们对财务信息的要求越来越高,而现行财务报告中的局限性却日益突出,已难以满足众多信息使用者的需求。
一、现行财务报告的局限性表现
(一)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
信息披露内容不完整是我国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中较为突出的一个问题,这直接影响了企业对经营业绩的反映和监督的效果。企业内生的人力资源状况,各种软资产如知识产权等,以及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造就的竞争优势,对于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发挥着重要的作用,然而这些事项或情况在财务报告的信息披露内容中却没有得到反映。随着社会发展速度的加快,环境对企业经营活动造成的影响也越来越突出,但现行财务报告中却忽视了对企业的环境信息,长期下去必然会影响决策的效率以及决策的正确性。另外,财务报告中表外信息如表外企业融资方式和表外企业未来的机会风险等信息披露太少,不利于决策者及时高效地做出正确的财务决策。
(二)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
财务信息使用者需要的不仅仅是企业财务资源和当前财务状况的信息,他们更希望了解能够对决策有用的、体现企业现在及未来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预测性信息,以便更好的规避风险,把握机会,做出对自己更为有利的决策。现行财务报告体系侧重于对信息的反映,基本上是对已发生的经济活动的,只重视企业过去财务资源与现在财务状况信息的披露,却忽视了企业未来财务潜力和财务核心能力信息的披露以及对未来信息的反映,虽然具有较高的可信度,但缺乏预测性和前瞻性,无法满足决策有用性的要求。
(三)财务报告模式单一
企业并不是一个孤立的个体,它处在较为开放的环境中,要与各个层面进行联系,具有众多信息使用者,政府、股东、债权人、企业员工以及其他与企业有相关利益联系的群体都是企业财务信息的使用者。现行财务报告模式单一,采用的是通用的标准格式,虽然对于企业来讲较为经济,但却忽略了不同信息使用者对信息需求的区别;并且,现行财务报告依旧是以股东为主要报告对象,很少对其他利益相关者所关心的问题进行披露,无法满足所有信息使用者的信息需求。
(四)具有严重的滞后性
根据传统会计惯例,现行财务报告一般按披露会计信息,企业财务报告要求在末4个月内报出,中期财务报告要求在中期结
束后两个月内报出。众所周知,当前社会的变化非常快,在两个月的时间内,企业的财务状况很可能发生巨大的变化,并且较长的报告周期也为企业进行幕后交易制造了时间条件。
(五)真实性难以得到保证
影响会计信息真实性的一个重要原因是货币计量假设,虽然会计报表上都是以货币表示的绝对值来列示所有的信息,但货币形式无法反映企业经营状况的全部内容,因此有时报表上所反映的信息并不能够代表真实的情况。同时,假设货币本身价值不变是将货币作为会计统一计量单位的基础,但实际货币在运动中的价值是经常发生变化的,这就使得在一些情况下财务报告的货币表述与企业实际进行的价值运动发生偏离。除此之外,在编制财务报告时要通过会计人员进行确认、计量、记录、整理等工作,在这个过程中,人为的主观判断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从企业的管理层到财务工作人员都希望会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良好的经营业绩,这样很容易使会计报表带有粉饰的色彩,不利于企业真实财务信息的反映。
二、改进财务报告体系的措施
(一)丰富财务报告内容
财务报告在对信息进行披露的同时,还应补充披露相应的预测信息。预测性信息是根据现有情况,采用合理的预测方法得到的企业未来状况的信息,是联系历史和未来的纽带。预测性信息可以帮助债权人、投资者以及其他财务报告使用者对企业未来的财务状况以及经营业绩做出正确的评价。因此,企业有必要加大预测性信息在财务报告中所占的比重。企业财务报告中还应增加非财务信息和企业环境信息的内容,如市场占有量、客户满意度、新产品开发等,有助于财务报告使用者更加深入的了解企业的经营过程和前景。
(二)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
企业通过编制专用财务报告,不仅可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还可以有效避免因广泛对外披露给企业产生的负面影响。同时,企业还可以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也能够满足不同信息使用者的需求。为补充传统收益表,企业可以单独编制全面收益表,这样就涵盖了现行利润表外的所有收益项目。全面收益不仅包括已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也包括未实现的利益和损失;不仅只将股东的所得作为收益,还把所得税、工资、借款费用、利息等均作为收益,能够体现企业对社会的贡献。全面收益表在业绩报告中列出了未实现的全面收益,使企业的业绩得到了更加真实地反映,在一定意义上也满足了股东、债权人、政府、企业职工等众多利益相关者对企业财务信息的需求。
(三)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
企业应丰富财务报告的披露途径和手段,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为体现信息的及时性,企业可以适当简化财务报告的周期,编制临时财务报告,或者采用季度财务报告。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在财务工作中的推广,使财务信息的实时报告成为可能。企业可以通过机将各种生产经营活动和事项实时反映在财务报告上,使信息使用者能够随时查询到企业的财务变动状况及其他重要事项,有效改善了现行财务报告信息披露不及时的状况,对于信息使用者及时做出正确的决策发挥着重要作用。
(四)改进会计计量模式
货币与非货币计量并重的方式,已成为未来财务报告发展的一个方向。为使现有价值能够得到真实的反映,企业应将公允价值放在与历史成本同等的地位上看待。随着一体化的发展,传统的历史成本计量属性已不再是唯一可靠的信息源,公允价值所具有的客观性已得到越来越多人士的承认。很多发达国家以及国际会计准则委员会在制订现行会计准则时,都已经较为普遍的使用公允价值的概念。公允价值不仅适用于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而且适用于越来越多的非金融工具的初始确认计量和新开始计量。我国企业会计准则中也引入了公允价值的计量属性,因此在财务报告中应将公允价值计价的信息作为历史计价信息的补充同时提供。
三、小结
由于现行财务报告所具有的一些局限性,其所提供的财务信息已无法满足相关利益者的信息需求,因此必须对财务报告进行改革。我国可以从国情出发,借鉴国外先进做法,对我国财务报告体系进行相应的改进。《新会计准则》的实施对于促进我国财务报告体系改革起着重要作用,因此要进一步推进《新会计准则》的落实和完善,丰富财务报告内容,编制专用财务报告及全面收益表,相应地提高财务报告的及时性,改进会计计量模式,使财务报告能够真实、全面、及时地反映出企业的实际情况,便于信息使用者做出正确的决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