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每日点评(推荐)
公车改革,民意才是方向盘
近日国家一系列的动作表明,中央已将公务用车专项治理工作作为解决反腐倡廉建设中,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提上了议事日程。
近年来,公车改革试点频频“见光死”,究其原因就在于是要车改设计者“革自己的命”。事实上,指望自己改自己、自我推动、自我革命,本身就是一个悖论。此次专项治理,则可能会将“自选动作”变为“规定动作”。
现在中国有多少专车在违规服务于各级领导?真是一笔糊涂账。权力运行不公开,预算账本不公开,加上社会监督渠道几乎没有。“办公事占1/3,领导及亲属私用占1/3,司机私用占1/3”的公车私用现象已经司空见惯。公众从习惯到麻木,甚至达成了一个共识:官员没混个专车是丢人的。
据统计,早在10年前,每年全国的公车支出就超过3000亿元。至于超编超标配备、费用过高、私用严重、使用效率低、浪费大更是屡禁不止„„这些典型的公车腐败现象,一直饱受诟病。在社会强烈的呼吁下,各地纷纷采取了“卖公车、发补贴”的办法。辽宁省辽阳市弓长岭区,倒是彻底取消了公车,但车改补贴4万-8万元/年,所谓的“车改”,成了官员的“变相加薪”。广州推行“公车有偿私用”,结果收费大大低于市场价,反倒让公车私用成了“合法福利”。某地启用GPS平台来监控公车的使用情况,的确可以敲山震虎。可GPS再先进,也是由人来掌控的,八小时以外的真空谁来监管。因此不少地方的改革,在公众质疑声中铩羽而归。
当大多数公车还是桑塔纳水准时,就说要彻底整肃公车私用;现在很多公车都升级成“四个圈”了,公车腐败却依然如故。购买环节超编制、超标准比比皆是,某贫困县超标配车甚至先后更换汽车40辆,耗资1200万元,平均每辆车价格超过30万元。同时维修保养环节浪费惊人,某些单位一辆公车一年仅维修费用就高达10万元以上,甚至有的公车一年竟更换了40多个轮胎。
公车是公共资源,以公车私用为代表的公车腐败,违纪违规,违背民众意愿,本质上是对公共资源的滥用和侵占。公车治理的好坏,直观地体现着一地党风廉政建设的水平,直接影响着一级党政机关和领导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可小觑不得。
借鉴国外相关经验,要真正有效遏制公车腐败,就必须扭转公车体制既得利益者的观念,让官员意识到公车不再是身份、地位和待遇的象征,实物配给代之以福利待遇市场化、货币化,规范职务消费,可能是公车改革的方向。
食品安全“一把手”如何负责
只有监管责任落实了,才谈得上责任的追究与惩处 面对此起彼伏的食品安全事件,在反思道德滑坡、制度缺失的同时,一些地方也把视线转向政府监管。最近,北京、上海、浙江、广东等地相继明确要把食品安全工作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推行食品安全整治区(县)长负责制,统筹推进市县两级食品安全监管职能调整,实现各环节紧密衔接,形成全链条监管。
在一些地方监管不力甚至你推我搡的背景下,将食品安全纳入政绩考核,实行“一把手”负责制,这不仅是对食品安全政府责任的宣誓,也抓住了落实食品安全监管责任的关键。
然而,制度的生命在于执行力。许多食品安全事件的发生,其实并非制度缺失,而是因为制度被架空、被消解。这也意味着,让领导干部的“帽子”与百姓餐桌挂钩,通过政绩考核保障食品安全能否实现初衷,同样面临不小的考验。
我们不曾忘记,同样是政绩考核重要内容的安全生产,在一些地方却曝出了这样的令人尴尬的新闻:“多省现矿难瞒报现象,部分矿工家属因利益纵容”;同样是政绩考核重要内容的节能减排,一些地方对普通居民的拉闸限电,也曾引发“节能减排”异化的担忧。我们也还记得,即使是在食品安全问题上,国务院食品安全办也曾建立过相应考核评价制度,监察部门也一直在加大行政监察和行政问责力度,但食品安全的形势依然严峻。那么,对于这一次食品安全的考核,我们能否杜绝这种变形和异化,能否真正“考核”见效?
政绩考核的有力抓手是问责,问责的前提则是明确责任。当前,食品安全监管面临不少难题,往往是由于体制机制不畅、监管责任不明所致。这就难怪,每当食品安全事件发生,人们常会听到“标准不明确”的遁词,看到“这个不归我管”的推卸。正如国务院食品安全办有关负责人所言,“实际工作中确实存在一些监管边界不清、监管重复和空白并存等问题”。因此,在强调“一把手”负总责的背景下,只有进一步明确细化责任,才能让工作有抓手,使权责能一致。
由于我国食品安全采用的是分段监管加综合协调的模式,客观上会形成缝隙,这就使得综合协调的兜底、补充作用非常重要。然而,眼下由于认识水平不同、监管资源不同、产业基础不同、饮食习惯不同,各地食品安全综合协调差异化很大,甚至不少地方机构、职能、人员不落实的情况较为普遍,为食品安全监管埋下隐患。当务之急,各地要从实际出发,落实监管人员、资金、技术,让监管职能与监管力量相匹配。监管责任落实了,才谈得上责任的追究与惩处。
构建周密明晰的权责制度,才可能避免只纳入、不考核,或者只考核、不问责的尴尬。而以往的实践更提醒各地,要确保政绩考核有实效,还要不断加大公众的知情权、监督权的保障,以公开透明避免弄虚作假,以阳光问责防止“高起轻落”,进而发挥好考核问责的威力和效用。
创纪录的民意将如何影响个税法修改
个人所得税法修正案草案在全国人大网上公开征求意见以来,近半月收到意见已接近20万条,公众参与热情超过其他参与征集意见的法律,创人大立法网上征求意见数纪录,超过2009年以来20部法律征集意见数总和。(据5月9日新华社报道)这个数字仍在增长。截至笔者写这篇稿子的5月9日17时许,征集的意见条数已经达到206973条。到月底征求意见时间结束时,意见数将远远超过目前的数字。从民众建言献策的积极性上,可以看出公众对个税法修改的关注,以及民主立法、开门立法的方式,在提高公民参与度方面的重要作用。空前的参与热情,背后是人们对法律将对自身生活带来影响的关注。
通过公布立法草案的方式来征集民意的手段,被形象地称为“全民立法”。公众参与立法的方式,主要包括复决、创制、院外集团、立法听证等等,与这些方式相比,公开征求民意的做法无疑更为开放。表达的渠道有了,但公众更关心的是,咱的意见反映上去有没有用,能否改变草案中未能满足多数人需求的内容。
此次个人所得税法的修订,在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次会议审议前,草案已经过三轮的征询意见和各方协调。据一位长期参与财税立法的学者透露,“在草案已经形成‘三稿’才征询意见,其实已经给公众参与度设定了无形的限制。”纳税人是与个人所得税关系最为密切的群体,然而在法律草案几易其稿之后,公众才有提意见的权利,效果令人生疑。
如今法律的基本框架已经制定,公众即便有意见,也只能在个税免征额设为多少才合理、超额累进税率应设几级等问题上投票,而不能就以家庭为单位征税、征税与物价通货膨胀水平挂钩等更具建设性的内容提出意见。即便提出意见,恐怕也很难有充足的时间吸纳。因此,将公众参与立法的时间节点提前,就显得非常必要。
同时,对征求民意的过程,还要伴随更大范围的信息公开。对公众提出的意见,不仅要尽量公开,还要进行科学总结和归纳。从中可以看出,公众最关心的问题是什么,赞成和反对的比例有多高。这样一来,就可以看出哪些建议得到采纳,哪些建议不予采纳,并要给出合适的理由。
征求民意是公众参与立法的重要形式,机会弥足珍贵,因此,建立一套完善的民意收集、发布、反馈、吸纳机制,就显得尤为必要。让立法征集民意起到真正的效果,让“开门立法”的“门”不会白开,让立法过程成为公众参与的生动实践,此次个税法的修订,是一个很好的契机。
保障房成“楼脆脆”
据新华社报道,六家拥有特级、一级施工资质的施工企业,共同承建总投资8亿元的青海最大拆迁移民安置工程—————康川新城。但这一保障性住房工程未毕,六家“大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21栋楼被检出质量问题。
新京报的社区调查也发现,北京危改房回迁工程广渠家园,存在屋顶倾斜、楼面裂纹、墙体开裂等问题,居民入住已两年,时时要为居住安全担忧。
保障房变成“楼脆脆”,这让人感到很纠结。青海当地有官员感到困惑:“从这么多投标企业里‘优中选优’,没想到最后六家企业都盖出了‘问题房’。”的确,这些盖商品房很少出问题的优质企业,为什么一盖保障房就问题丛生? 这和保障房特定的分配方式,以及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相关。
保障房特殊的分配方式,导致业主监督力量某种程度上的缺失,助长了一些保障房施工企业的侥幸心理。
保障房在一定程度上带有计划配给的性质,因此保障房业主缺少与开发商进行市场博弈的现实条件。可以想象,商品房如果存在严重质量问题,那么购房者完全可以用脚投票,但是,保障房业主对房屋没有选择权,而且获得业主资格往往历经种种严格的筛选程序,因为“粥少僧多”,能得到一套就谢天谢地了,在这种情形下,对房屋质量问题无法严格追究。更何况,对于那些公租房的业主来说,并不拥有房屋的产权,在维权时就更缺乏话语权。
众所周知,只有房屋的业主才最关心自己居住房屋的质量,也是最有力的监督对象。这次青海“康川新城”问题的暴露就是由业主首先发现的。但这样没入住就发现问题具有很大的偶然性,北京广渠家园,就因为没有提前发现问题,现在业主维权异常艰难。
保障房的问题靠业主发现,恰恰说明政府职能部门的失职。按理说,只要有关职能部门监管到位、惩罚有力,那些建筑商就不敢偷奸耍滑。
因此,地方政府要建立相应的机制,赋予保障房业主足够的话语权,让他们全程跟踪监督保障房的建造,维护自身的利益。而对那些没有特定对象的廉租房项目,政府有关部门不妨牵头成立专门的监督小组,成员应包括政府工作人员、相关领域专家、民众代表等。有了明确的“把关人”,即使在“时间紧、任务重、压力很大”的形势下,保障房的质量也能得到保证。
近日,住建部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建设主管部门把保障性安居工程作为质量监管重点,对存在违法违规行为和工程质量不符合强制性标准的,要责令整改。
保障房正在大规模投建,对已出现的这些问题,必须有清醒的认识,既需要创新监管手段来应对,更需要加强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有必要对那些失职的部门和公职人员进行问责。
稳定物价抑制通胀稳定民生
一、背景链接
2010年11月19日,国务院发出了《关于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通知》,一举推出了发展生产、保障供应,完善法制、加强监管,增加补贴、安定民生等16条措施,强调以经济、法律手段为主,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进一步做好价格调控监管工作。
二、提出策略,建议改进。
抑制通货膨胀,控制物价上涨,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一)大力发展生产,夯实应对通货膨胀的基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发展中出现过几次较大的通货膨胀,几乎每次都与粮食有关。所以,粮食是稳定物价的基础性的工作。2010年以来,中央政府以及各地都把扶持粮食和农业生产作为物价工作的首要任务。中央财政不断加大投入力度,增强粮食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全年用于“三农”方面的支出达8579.7亿元,同比增长18.3%;其中,用于农业和农村建设的中央预算内投资1928亿元,占全部中央预算内投资的比重达到49%。为了鼓励和保护农民种粮的积极性,从2007年以来连续4年大幅度提高主要粮食品种最低收购价格,持续实施对种粮农民的补贴政策,补贴规模扩大、补贴标准提高。去年国家对种粮农民实行四项补贴达到1226亿元,比2009年增加30.4亿元。按照中央的要求,各地加强蔬菜种植基地和蔬菜大棚建设,扩大蔬菜生产规模,为保障居民基本生活必需品的供应创造了条件。
(二)全面保障供应,降低市场流通成本。投放储备糖、投放储备肉、投放储备棉„„2010年,这样的消息屡见报端。为缓解国内部分农产品供需的结构性矛盾,国家加大了大宗农产品储备的投放力度。2010年累计投放中央储备和国家临时存储小麦4329万吨、稻谷1343万吨、玉米2745万吨、食用油50万吨、棉花100万吨、食糖182万吨。在加大投放的同时,积极利用国际市场,组织粮食、棉花等重要商品进口,以保持国内市场供应和价格的基本稳定。针对社会各界反映的农产品流通成本过高的问题,国家一方面加强批发市场、粮油仓储、农产品冷链物流等流通基础设施建设,一方面鼓励产销对接、农超对接,减少中间环节。在降低流通费用方面,更是给了真金白银的政策,将鲜活农产品绿色通道政策扩大到所有收费公路,并增加免费品种,全年免收鲜活农产品车辆通行费金额超过130亿元。各地还运用财政补贴、价格调节基金支持等多种手段,降低农贸市场摊位费、进场费,为稳定和降低蔬菜等农副产品价格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完善社会救助和保障体系,保证低收入群体生活。为减轻价格上涨对低收入群体生活的影响,国家多次提高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截至去年底,城镇低保、农村低保和农村五保户集中供养标准分别达到每人每月251元、117元和246元,比2008年底提高22.4%、42.2%和35.6%,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国家助学金资助标准也从人均2000元大幅提高至3000元,地方人民政府普遍向困难群众发放了每人每月10—80元不等的价格临时补贴。今年春节前,中央财政再次安排资金104亿元,向困难群众发放了一次性生活补贴。在建立长效机制方面,已经有17个省份全面推开社会救助和保障标准与物价上涨挂钩的联动机制。
(四)收紧流动性,规范秩序,改善价格运行环境。鉴于造成这轮物价上涨的一个主要原因是流动性过剩,在国民经济摆脱金融危机的冲击、实现回升向好的转折后,中央政府及时调整宏观政策,将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调整为稳健的货币政策。为了管理好流动性,央行频频出手,2010年以来,人民银行先后3次上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贷款基准利率,累计上调0.75个百分点;8次提高存款准备金率,累计上调4个百分点。2010年,通过发行央行票据回收流动性2万多亿元,改善了价格运行的大环境。
战略性新兴产业
【背景链接】 2010年9月8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并原则通过《国务院关于加快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决定》。会议指出,加快培育和发展以重大技术突破、重大发展需求为基础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对于推进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升我国自主发展能力和国际竞争力,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必须坚持发挥市场基础性作用与政府引导推动相结合,科技创新与实现产业化相结合,深化体制改革,以企业为主体,推进产学研结合,把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成为国民经济的先导产业和支柱产业。
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内,由于科学技术的重大突破性进展所形成的新兴产业,核心技术的突破和应用是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根本前提。[当前现状] 2010年5月,第十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在中国国际展览中心拉开帷幕。在移动互联网、云计算、物联网、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领域,中关村研发产生了一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在关键技术领域创制了技术标准并掌握了一批核心技术,聚集了一批创新型企业,新组建了物联网、智能电网、动力电池等产业技术联盟,初步形成了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创新集群,开展了一系列产业化示范应用,成为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策源地。
【标准表述】 [意义] 大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对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第一,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重要途径。
第二,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第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必由之路。
第四,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是应对国际新挑战的重大举措。[措施] 从目前情况来看,我国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具备一定的比较优势、良好的经济基础和广阔的发展空间,我们完全可以有所作为。但是,在培育新兴产业的道路上还需要解决不少问题,突出的是体制制约和需求制约“两大”难题。为此,要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产业技术特征是决定战略性产业成长的关键因素。此外,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培育和发展还受到市场前景、成长潜力、资源条件、产业结构等要素影响。因此,在推动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必须认真把握做好产业发展规律。
第一,加强规划引导和完善支持政策。要按照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要求,抓紧研究提出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总体思路和相关中长期规划。要充分发挥“看得见的手”的作用,研究制定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的财税、金融、投资、价格等综合性政策尤其是要解决好融资问题。
第二,把握好新兴产业发展的规律。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过程中,由于投资热情高、配套技术和基础设施发展不同步,往往会出现后续环节阶段性的“阻塞”和前端技术配套性的“过剩”现象。要科学分析新兴产业发展过程中的各种问题,把握好产业发展的规律和节奏,充分发挥科技支撑、政府引导和市场推动的共同作用,从调整产业结构的根本着手,打通新兴产业发展各个环节间的障碍,持之以恒地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
第三,把握好政策引领和推动作用的规律。要继续加大对前沿性、关键性、基础性和共性技术研究的支持力度,把自主创新政策的着力点聚焦到支持产品研发的前端和推广应用的后端上来,创新适应新兴产业发展的商业模式,为自主创新产品打开市场做好服务工作。第四,把握好人才聚集和成长的规律。新一轮人才争夺战已成为新一轮产业结构调整的关键。在重大专项实施过程中和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中,要大力培养和造就一大批创新型人才,高度重视管理人才和创业型专业人才的培养,给那些勇于创新创业的人才创造良好的环境。
公租房建设
【背景链接】
近年来,随着廉租房、经济适用房建设和棚户区改造力度的逐步加大,城市低收入家庭的住房条件得到较大改善。但是,由于有的地区住房保障政策覆盖范围比较小,部分大中城市商品住房价格较高、上涨过快、可供出租的小户型住房供应不足等原因,一些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无力通过市场租赁或购买住房的问题比较突出。同时,随着城镇化快速推进,新职工的阶段性住房支付能力不足矛盾日益显现,外来务工人员居住条件也亟需改善。大力发展面向中等偏下收入群体的公共租赁住房便成为了必然要求。我们应如何看待“公租房”建设的意义?
【核心观点】
“公租房”建设将满足完善住房供应体系。
当前,廉租房、经济适用房等保障面不到总人口的5%,加上危旧房、棚户区、城中村改造安置房等,也量小面窄,只能小范围“救急”,尚难大面积“保障”。特别是“夹心层”,既买不起商品房,也享受不到保障性住房,处在住房体系“空白区”。幸福生活,住有所居是最重要的一条。居无定所,生活就不稳定,也就谈不上尊严,谈不上幸福。由政府提供政策支持,限定套型面积和提供优惠租赁价格,由政府或政府委托的机构持有产权,面向就业的无住房人员或中等偏下收入家庭的房屋建设即公租房建设将有效缓解这一问题。
“公租房”建设将有效促进消费。
“公租房”的大规模建设势必将带动建筑、钢材、水泥等相关行业市场需求,对刺激消费绝对“利好”;更重要的是,将解决中低收入群体住房困难,无疑将让潜在的“房奴”从房贷重压中解脱出来,拿出原本计划用于买房的那部分积蓄,改善生活,提高当前生活质量,从而有力刺激消费。
“公租房”建设将同时改善投资环境,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公租房不仅解决广大中低收入者的居住问题,还能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公租房建设以及其他方面的大力度民生投入,将推动当地形成良好的社会生态,有助于新生代大学生和外来务工人群生活上安顿、工作上安心,这对许多企业尤其是那些劳动密集型企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长期的“利好”消息,这又将推动当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
发展现代服务业
2010年考了海洋资源的有效利用问题,主题是关于“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优化国土开发格局”中的“加强国土规划,按照形成主体功能区的要求,完善区域政策,调整经济布局。遵循市场经济规律,突破行政区划界限,形成若干带动力强、联系紧密的经济圈和经济带。”2009年考了产业升级问题,主题是“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和“统筹城乡发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2008年考了怒江水电开发的问题,主题是“加强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2007年考了土地的有效利用问题,主题是“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稳定和完善土地承包关系,按照依法自愿有偿原则,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市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发展多种形式的适度规模经营。”
通过对国考材料的分析以及对最近三年国内重大热点的关注,笔者认为,广大考生应该关注十七大报告关于“促进国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中提出的“发展现代服务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和水平”的相关论述。因为服务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历来对发展服务业十分重视。加快发展服务业,特别是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是推进经济结构调整、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关键所在;是适应对外开放新形势、实现综合国力整体提升的有效途径;是有效缓解能源资源短缺瓶颈制约、提高资源利用效率的重点所在。并且,在国家“十一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大力发展金融、保险、物流、信息和法律服务等现代服务业”。
从考试的角度讲,出题人更倾向于考察考生提出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下面就目前我国政府提出的发展现代服务业的相关对策进行梳理,希望对考生有针对性的备考有所帮助。
第一,加大财政投入的力度。对于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政府仍然是要发挥主导作用的。财政、税收政策作为政府宏观调控的得力工具,具有重要影响作用。第二,加快科技创新和人才开发及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要充分运用高新技术促进服务业的发展,鼓励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电子商务。要逐步建立服务业科技创新体系,同时建立和完善人才培养和引进机制。第三,强化行业协会在发展服务业中的辅助性作用。政府要引导企业在自愿、平等的基础上建立行业协会,加大行业自律,切实维护和保障行业内企业的合法权益。
居住证制度 【背景链接】
5月27日,国务院转发了国家发改委《关于2010年深化经济体制改革重点工作的意见》,该意见在“推进城乡改革”部分提到,深化户籍制度改革将加快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小城镇特别是县城和中心镇落户条件的政策。进一步完善暂住人口登记制度,逐步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这是首次在国务院文件中提出在全国范围内实行居住证制度。[定义] 居住证制度是户籍制度改革的内容之一。居住证是中国一些城市借鉴发达国家“绿卡”制度进行的积极尝试,为中国制定技术移民办法。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现状] 上海、深圳、青岛等城市为引进人才,都相继出台了工作居住证制度。持有居住证者,在工作、生活等方面可享受当地居民的待遇。目前实行居住证制度的城市有珠海、广州、东莞、佛山、大连、太原、深圳、嘉兴、慈溪、长春。
改革户籍的吁求很高,不过在绝大多数地区仍处在停滞状态。即使在实行了居住证制度的上海、重庆和广东等地,后续的改革也较迟缓。这主要是因为社会管理对户籍的路径依赖较强,涉及这个功能的变动势必引起连锁反应。
【标准表述】 [原因] 户籍制度限制了人自由选择居住的权利,阻碍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因此国家一直在进行户籍制度改革,而改革趋势也越来越紧迫。居住证只是改革道路中的一个中转站,它主要行使的是登记的功能,而非与户籍相似的管制功能。[意义] 从“暂住证”到“居住证”,一字之差体现出城市管理的重大进步。
首先暂住证制度暗含着对外来人口的某种排斥。“暂住”者,顾名思义“暂时居住”也,这就在时间上作出了一定限制。将暂住证制度改为居住证制度,有利于城乡、城际藩篱的破除。
其次居住证制度的设想是推动户籍制度改革,以便非城市户籍人口进入城市但未达到落户要求者,能通过居住证享有部分城市福利,包括住房、教育、医疗和养老方面的福利,从中折射出的,是政府角色由重管理向重服务的转变。
居住证代替暂住证,体现出政府对流动人口权利的重视,具有进步意义。[作用] 居住证制度是户籍改革过渡阶段的权宜之举,它所标志的是城市户籍人口以及外来人口,解决外来人口问题的根本出路则在于彻底的户籍制度改革。[措施] 居住证制度没有理由裹足不前,可行的办法就是进一步剥离依附在户籍上的公民权利和社会福利,将其转移到居住证上,杜绝重新设置苛刻的享有资格,真正削低户籍门槛,提高居住保障。
第一,推行城市居住证制度,要把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作为推行居住证制度的重要目标之一,真正突破户籍制度改革。
一是由国务院统一制订《城市居住证制度实施办法》,统一明确推行居住证制度的基本标准和内容,重点在沿海等劳动力输入地全面推行居住证制度。
二是明确界定居住证性质为“对当地享有正常工作,符合一定条件的现有流动人口给予基本保障”,降低准入门槛标准,规定有正常工作岗位并有一定就业年限就可准入,废除关于高学历和拥有商品房产权等标准条件设置,以便长期在城市务工的农民工能取得申办居住证资格。
三是要确定居住证持有人享有当地户籍人口在就业、社会保险、医疗、教育等方面的最低基本社会保障内容,如:享受就业服务、培训;申请办理车辆入户和机动车执照;享受子女就学、公共租赁住房和其他社会保障房入住资格等。
第二,强化居住证改革,要弥合流动人口与城市的双重割裂。
一是公民权利与户籍限制的分割。
二是所定居城市与所享受社会福利的断裂。补足欠账,一方面是拿出更多的公共财政补贴居住证,另一方面是开放居住证的适用范围,不要再作封闭,更不要继户籍之后再次设置同样性质的新障碍。
第三,推行居住证制度,应该注重对流动人口实实在在的保护与服务,这就需要解决流动人口的制度性问题。
居住证代替暂住证,不是户籍制度的改革。在执行中央政策的过程中,暂住证改为居住证应该具备更多内涵,不能仅仅换封皮,而应该对流动人口的实实在在的保护与服务。因此,要在福利制度上解决流动人口的难题,需要解决这样三个制度性问题:
一是高中阶段教育对流动人口子女的开放,以居住地安排高考政策的开放。教材的地区分割性特点,使流动人口子女不得不回户籍所在地参加高考。因此,需要城市对流动人口子女高中阶段教育和高考政策的开放。对于绝大多数城市来说,初中、高中毕业生的数量已经下滑,城市原有的教育资源完全可以与流动人口子女共享。
二是城市对流动人口的保障性住房制度的开放。如果没有住房,流动人口——尤其是农村流动人口就不得不在城市的城乡结合部寻找驻地。而城乡结合部的城市公共资源,像教育和医疗资源等,都是最薄弱的。这就将城乡差距变相地带入了城市,形成新的二元差距。流动人口仍然被处于相对剥夺地位。故保障性住房,是流动人口能否被城市化的一个非常主要的变数。
三是城市对流动人口政治权利的开放。现在的流动人口进入城市,实质上解决的是城市的劳动力所需,流动人口并没有被视为具有同等社会地位的政治主体。流动人口对城市的管理、资源配置、选举等都难以参与,如果没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的保障,流动人口就永远被视为二等公民,难以体现出同城同待遇。
第二篇:每日作文点评台
每日作文点评台-13-新材料作文“留学生澳洲找工作”
[文题要求]
一位中国留学生刚到澳洲时,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然而招聘主管问他:“你有车吗?你会开车吗?这份工作没车是不行的。”为了这份工作,从未摸过方向盘的他不假思索地回答:“有,会。”“四天后你开车来上班”,主管说。四天后开车上班,这位中国留学生做到了。他借钱买了一辆二手车,第一天跟人学开车,第二天摸索练习,第三天歪歪斜斜开着车上了路,第四天竟开着车去公司报到了。今天,他已是“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根据材料,自选角度,自拟题目,写一篇800字以上的议论文,书写工整,严禁宿构。
[构思点拨]
本次材料作文训练,材料通俗,立意宽泛,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写作特长。首先要正确审题,确定材料主题。这位中国留学生之所以能在四天内学会开车,开着自己的车前去公司报到,是因为“好不容易找了一份工作”,换句话说,就是有了找到工作的压力。有了压力,便有了动力,有了克服困难的勇气,才能发掘人生的潜能,创造生命的奇迹。由此可以立意为“有压力便有动力”“压力创造奇迹”。从材料的主题出发确定立意,一般来说,是材料作文立意的较好方法。
当然,还可以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材料,只要和材料的内容相符,便可以看作立意正确。下面试着从几个方面加以分析。
(1)挑战自我。人生最大的敌人不是别人,而是自己。人只有敢于拼搏,战胜自我的缺陷与不足,才能打败外在的敌人。中国留学生面对困境,敢于向自我挑战,才取得了最后成功,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2)把握机遇。当今世界,竞争激烈,很多机会稍纵即逝。因此,机遇面前要好好把握,要有非凡的勇气与坚定的信心,为自己的成功创造有利的条件。
(3)绝境也能创造奇迹。常言道:“置之死地而后生。” 人的潜能是无限的,不给自己留后路,便能挖掘自己的最大潜能。项羽“破釜沉舟”便是很好的一例,材料中的留学生就是自己被逼到绝境才奋发而为、取得成功的。
(4)相信自己。方向对头,还得有自信,自信是通往成功大道的必由之路;有了自信,离成功也就近了一半。这位留学生正是凭着高度的自信,才做出了干脆的回答“有,会”,最后应聘成功。当然,自信还应正确估价自己的实力,并付出艰苦的努力才能取得成功。
写作中可选取自己较有把握的立意角度,注意做到结构严谨,论证深刻有力,语言有文采,写出具具特色的文章来。
[例文展示]
敢拼才会赢
河北武邑中学王 飞
朱元璋崛起草莽,扔掉讨饭碗,舍身于金戈铁马,拼出一片大明江山;海伦·凯
勒面对黑暗与无声的世界,她没有倒下,凭着顽强的毅力和超乎常人百倍的努力成为闪耀文坛的巨星;随后走来的张海迪、邰丽华,都以她们刚毅果敢的英姿见证了历史的承诺:敢拼才会赢!
困难当头,你没法退缩,唯一的选择就是勇敢面对,坚定果决地拼一把,用努力换取成功,闯过来的人都会说:“相信自己,没有什么不可能!”
曾有一个中国留学生在四天之内学会开车,并且开着借钱买来的二手车,如约到达招聘公司。他之所以能够在对汽车毫无了解的情况下,应承下四天内买车学车开车上路,这本不易之事,不就是凭着一种拼搏精神吗?
困难来临不轻言放弃,敢于挑战自我的精神也成就了这个留学生的未来事业。如今,他已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
拼搏是一种刚烈而不过火的激昂,一种超越而不违背实际的奋进,一种青春永驻的自信,一种乐观向上的人生活力。
你看吧,从古代数术专家祖冲之到当代数学巨擘华罗庚;从抗金卫国的岳飞到为民造福的袁隆平;从大唐诗坛的李白、杜甫到现代文坛的巴金、沈从文,哪一个不是在自信中求得发展,拼搏中铸就辉煌!
没有一个生命注定平庸,没有一个心灵自甘蒙尘,没有一个希望刚出炉时就意味着灭亡!那就让拼搏之声响彻心扉,回荡宇宙之间!
成长在当代的青年,尤其需要这种勇于拼搏的精神。我们肩负着祖国未来的重任,我们将引领时代的潮流,我们要闯出一条前人没有走过的光明之路,面对前进路上的崎岖坎坷,我们怎能轻言放弃?我们需要自信,更需要拼搏!
年轻的生命不允许蹉跎等待,不允许踟躇退缩!“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人生短暂,韶华易逝,趁我们还年轻,伙伴们,拼搏吧!用我们的大爱与自信,用我们的智慧与果敢开拓我们的美好未来!
[作文点评]
本文中心明确,旗帜鲜明,始终围绕“敢拼才会赢”这一中心加以阐发,字里行间洋溢着自信的气息,充满着拼搏的豪情。文中多用短句、概例(祖冲之、岳飞等),使用大量排比,文采飞扬,一脉贯通。
与其说作者是在议论说理,倒不如说是一种情感的宣泄。作者仿佛在动手之前已经酝酿充足,一下笔,满腔的激情便喷薄而出,洋洋洒洒,气势恢宏,处处显示着青春的气息,显示着张扬的个性。
(指导教师 吴少杰)
[作文展示]
超越自我 挑战极限
河北武邑中学夏慧
一位刚刚来到澳洲的中国留学生,没有任何的开车经验,却毅然决然地挑战自我,在短时间学会开车,并赢得了一份来之不易的工作,如今他已经成为“澳洲电讯”的业务主管。究其成功的原因,不难得出:敢于面对困难、挑战自我是其成功的法宝!
在生活的道路上,我们遇到一些艰难坎坷是在所难免的。然而,能不能经受住生活的考验,很多时候在于我们能不能把握好机遇和能不能在困难面前勇敢地
挑战自己!
众所周知,聋哑人的世界是孤独的,是正常人难以面对的。千手观音的扮演者邰丽华却一直坚持不懈地在无声的世界寻找快乐,并且取得了健康人都难以企及的成功。遇到挑战的时候,她坚守着“我能行”的信念勇敢面对;遭遇挫折的时刻,她以百倍的付出挑战生命的极限,最终取得了令世界瞩目的成功。
所以说,没有你想不到的,只有你做不到的。人生道路上,只要我们勇于挖掘自身潜力,只要我们肯于努力付出,“人十能之,己百之”就会“虽柔者则刚,虽愚者则明”,最后创造属于我们自己的辉煌!
吉尼斯世界纪录是一个挑战极限的项目。有一个年仅五岁的男孩竟然在预定时间内蒙着眼睛、倒着走完高空的钢丝。他凭借自己的自信和毅力获得成功,因为他拥有一颗面对困难而顽强跳动的心,一颗敢于挑战自我、挑战极限的雄心!我们的国家还处在发展阶段,面临的困难多如牛毛,有很多事情需要我们勇敢面对,自信开拓。尤其需要挑战自我,战胜自我。这样才能创新发展,追赶世界的潮头。这些年来,我们一直说解放思想,解放思想,其实,就是超越自我习惯的思维定势,真正从旧的窠臼挣脱出来。思想真的解放了,自然就有了挑战极限的信心,同时付诸伟大的行动,加快步伐跻身于世界民族之林!
挑战自我,不甘落寞,焕发英姿于人间。挑战自我,超越极限,让我们承载希望展翅飞翔!
第三篇:10.10日中考满分作文每日一篇《记住这一天》黄老师点评
10.10每日背诵开头结尾——
二、引用经典 彰显底蕴
开头引用警句、名言、诗句或俗语、谚语、故事等,能增强开端的气势,使人感到峥嵘、高远,达到吸引读者、突出中心的效果。
4.故事导入
引用一则典故或现实生活中的小故事来开头的方法,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能引起读者的兴趣。如一学生写《宽容》时,这样开头:“一位理发师正在给周恩来总理刮脸,由于周总理咳嗽了一声,理发师不小心将他的脸刮破了,这时理发师紧张不已,以为周总理会大发雷霆。想不到,周总理却很抱歉地说:‘这不关你的事,要是在咳嗽之前给你打个招呼,你就不会刮破我的脸了。’这样一句暖人的安慰,我们可以从周总理身上看到可贵的品质——宽容。”
5、歌词开头
对话、琴声、风声、雷声等等,都可以用来开头,信手拈来,渲染氛围。如:“请把我的歌,带回你的家,请把你的微笑留下„„”每当耳边响起这熟悉的旋律,自己就像遇见了多年不见的老朋友一样,感觉格外亲切。
“老师窗前有一盆米兰,小小的黄花在绿叶间,它不是为了争春才开花,默默地把芳香洒满人心田„„”每当轻轻哼唱起这优美的歌曲,我就会想起我一年级时的老师——刘老师。她的言行举止、音容笑貌就像米兰一样开放在我的心田。
背诵红字
每日精读作文一篇(10.10)
记住这一天
一个个秋风萧瑟的夜晚,又是在门外,一个模糊的身影伴随着一阵阵敲门声„„(情景渲染,开篇设悬)
“对不起,能请您把音量调低些吗?”爸爸低头哈腰地对四楼的邻居说道。“呃„„好吧!”还没说完,爸爸又打断了他,“我家小孩在做作业,您这声音„„有点响。”“呯!”随着房门的紧闭声,爸爸一转身,叹了口气,眉峰轻蹙。顿时,他周围的空气似乎被牵绊住了,充斥于其中的只有淡淡的忧伤和无奈。
这,是一个普通的“风景”,一个六号楼居民人人皆知的画面。因为,几乎每天的这个时刻,五楼的这位父亲都会来请求邻居们不要发出音响去影响我——一个为中考“奋战”的学生。
但是,天知道,这哪有不发出声响的理由?暂且不论六楼张大妈用洗衣机发出的“嗡嗡”声,就算是四楼小吴放的摇滚乐都已足以让我不能安心做作业了。
“唉,实在太有影响了!今天再去说一声吧!”爸爸还没等那“乐章”开始奏响,就已经思忖(伏笔)着去和邻居们说了:“爸,你就别去了,人家凭什么就听你的啊?”屋内的我听到爸爸的抱怨,心中就如同像一枚核桃被猛地敲开了,微凉苦涩的滋味涌上心头。我忍不住冲出去对他说道。(比喻生动,心理描写、语言描写相结合)
“不行!”爸爸根本不听我的劝说,直冲出家门。
我趴在窗口,不忍又不住地看着这一时刻地场景:一个年过半百地父亲将要为他的女儿付出他的尊严!(暗扣中心)
一只手举起来了,当我正准备“享受”几分钟的噪音时,忽然地,声音消失了!父亲“欲叩而止”的手瞬间僵硬了。(呼应上文)六号楼在此刻,回到了“万籁此俱寂”的场面。(情节突变,文贵曲)
这一天,我的内心被深深地震撼了。父亲的爱让我难以忘却,然而,邻居们的安静让我更为感动。“风景”消失了吗?不,以前的“风景”正渐渐潜入夜的踪迹,如今,那一天的寂静却一如既往地延续着,我在心中铭记着这一天。
记住这一天,记住那一刻,记住身边所有人的爱。因为这一天中蕴含着父亲的爱,蕴含着邻居的理解与关切,更蕴含着我对“爱”这一名词的用心诠释!(画龙点睛)
点评:
1、本文主题是爱:父爱、邻居的爱,重点写:父亲和邻居为我做了些什么事。
2、文章开头“模糊的身影”、“敲门声”的背后就是父爱。
读以上文章,想一想:我能写吗?我可以怎样写呢?看完文章后再想一想:这篇文章运用了哪几种描写手法?如果不用描写手法,效果会怎样呢?
高水平的描写就象摄影机一样逼真地再现当时的实际状态,让人觉得如见其人、如闻其声、如嗅其味、身临其境。(景:声色味态,视听嗅触,多种感官多种角度;人:语言动作心理肖像神态,动与静,实与虚、远与近、主语宾,正面侧面相结合)
第四篇:10.20日中考满分作文每日一篇《我心中的……》黄老师点评
10.20每日背诵开头结尾——
八、交代要素 引人入胜
交代记叙文的几要素:时间、地点、人物和事件。
如《捉鱼》一文的开头:“一个星期天的早晨,我和小辰拿着小盆,拎着小桶来到一条小溪边围坝捉
鱼。”这样开头可以让读者清楚地了解到记叙文的几要素,为下文展开故事情节作准备。
“六月十五那天,天热得发了狂!我们几个相约去乡下一起找苦受……”(背诵以上红字)
(10.20)每日精读作文一篇
请以“我心中的那___________(一轮太阳、一抹绿色、一份真情、一丝牵挂)”为题写一篇文章。
我心中的那一轮太阳
“啊,多么灿烂,多么辉煌,暴风雨过去后„„”耳畔响起了《我的太阳》的美妙歌声。老师,您的形象又一次出现在我的眼前。啊,老师,你就是我心中的一轮太阳。感谢您发出温暖的阳光,照射着整个大地,洒进了我的心底!(引用歌词,第二人称,直接倾诉,真情笼罩全篇)
您还记得那次晨读的情景吧?教室里,同学们都在认认真真地读书,忽然,我感觉有个身影在我的课桌旁经过,我一抬头,桌子上出现了一瓶牛奶,上面有几个字:“喝了长高高。”再朝那个身影望去——只见您乌黑笔直的秀发飘在肩后。作为一个出生在贫困家庭的孩子,一个由于营养不够而影响到发育的我,一下子感受到了阳光般的温暖。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无微不至的爱!(呼告引出片段,抒情结束片段,叙事抒情结合,与以下几段构成排比式结构,层次明晰,这是构思的的亮点)
您是否还记得那次午休的时候呢?同学们都伏在课桌上睡觉,后来,外面下起了雨,阵阵凉凉的风吹进了教室,吹乱了您的头发,也吹乱了同学们的头发。您坐在讲台旁,正想起身做点什么,突然,您又好像想起了什么,您坐下来——噢!您脱下了您的高跟鞋,(细节动人有表现力,要学会选择生活中让你的心一颤动人细节)轻轻地,轻轻地走到窗户边,把每一扇窗户都关好了。这一切,都被刚刚醒来的我看在眼里。老师,您是怕吵醒了那些可爱的熟睡的孩子们吧!老师,您知道吗,在这冷风袭来的时候,您的举动就像阳光一样照亮了我的心。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爱!
您还记得那个炎热的夏日吗?那天,我们在楼梯口相遇,我说了一句“老师好!”您微微地笑了,走过来,拉了拉我的衣领:“热不热?”突然,您发现我的脖子上有许多红肿的小疱,您关切地问:“呀!这是怎么回事?蚊子咬的吗?”我点了点头。没想到第二天早上您就给我买来了驱蚊花露水。我又惊讶又感动„„啊!老师,谢谢您,谢谢您洒出的阳光,谢谢您阳光般的关怀!
老师,您知道吗?我时常会忆起您,我时常会抱着那花露水瓶子睡觉,我时常会穿着您送我的带着香味的衣裳。我特别希望,长大以后做一个像您那样的人,不断把温暖和快乐送给他人。
尊敬的老师,您是一轮不落的太阳,永远照耀着我的心房。您赶走了一个贫困学生内心的郁闷和孤寂,驱走了我内心的阴暗,您让我感受到了生命无限的温暖、世界的无比美好!感谢您,老师,感谢您的爱,感谢您播洒给我们温暖灿烂的阳光!
黄老师点评:
得分亮点——
1.用“您是否还记得……”的反复引出几个片段,构思巧,结构明晰
2.每段结构相似,呼告起叙事展开呼告抒情结束,叙事抒情完美结合,构成精巧的排比式结构。3.写生活中动人的瞬间,不起眼但凝聚深情的细节,以小见大,突出老师无微不至的爱
4.反复、呼告、第二人称的运用,真情洋溢,笼罩全篇。
大冶实验中学黄斜文
第五篇:网上银行点评
网上银行一周点评
1、抓大放小韶关分行网上银行大跃进
本周我行迎来了网上银行大发展的一周,其中最耀眼的明星是韶关分行,在**(日期)前,韶关分行开门红网银指标完成率仅为**,进度十分不理想,为保证开门红任务指标的顺利完成,韶关分行全行上下齐动员,同心协力想办法。利用存量网上银行批量开户功能,拓展重点客户,实现了网上银行业务的大跃进式发展。
在具体执行层面,首先韶关分行领导层对网上银行业务发展高度重视,在进行重点客户营销过程中,韶关分行瞄准了辖内大客户韶关旭日玩具厂,该厂共有员工***人,全部是我行代发薪客户,为了争取大客户全部开通我行网上银行,韶关分行行领导亲自带队上门营销,最终旭日玩具厂与我行签定了批量开户补充协议,并成功批量开立了我行网上银行。
韶关分行本次营销实现新开户***户,韶关分行任务完成率为从***一举达到***,基本完成了开门红全部任务,真正实现了网上银行的大跃进式发展。
2、稳扎稳打开发区手机银行步步为赢
本周我行手机银行业务发展趋势也逐步趋于稳定,每日开户数量均达到6000户以上,由于前期落后进度过多,手机银行的开门红指标完成率依旧大幅落后于时间进度,截止**全辖手机银行指标完成率仅为***,但开发区分行以**的开门红指标完成率成为了全行手机银行指标完成率的一道亮点。
据了解,开发区分行之所以在手机银行业开门红进度上在全辖名列前茅,主要得益于开发区分行在手机银行发展过程中对柜台渠道的重视,凡是新开户客户,柜台均同时为客户开通网上银行及手机银行,基本实现了手机银行与网上银行的百分百捆绑销售,今年以来,开发区分行打的日均开户数达到***,每日网均开户数为***,均名列全辖前茅。
在重视柜台开户的同时,开发区分行还利用新增代发薪客户的机会,积极进行手机银行批量开户,实现了大部分新拓展的代发薪客户通过柜台手工拉卡的方式开通手机银行。最终点评
韶关分行实行抓大放小策略,瞄准重点客户,领导带队营销,实现了开门红完成率上的华丽转身。开发区分行重视手机银行日常开户,稳扎稳打,柜台为主批量为辅,最终在手机银行业务发展中在全辖走到了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