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

时间:2019-05-15 00:41:23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一篇: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

第8章护士资格考试章节练习: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

1.关于婴儿易发生溢乳的原因,正确的是 A.胃较垂直

B.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差 C.胃容量小

D.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好

E.胃呈水平位,贲门发育差,幽门括约肌发育好

2.新生儿出现生理性黄疸的原因是 A.新生儿胆道狭窄

B.新生儿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少 C.新生儿形成胆红素的周期延长 D.出生后过多的红细胞破坏 E.肝脏形成胆红素能力强

3.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病因是 A.肺发育不良 B.肺部炎症 C.气管异物

D.缺乏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E.先天性心脏病

4.新生儿如患脑部疾病,则脑膜刺激征及颅内压增高征不明显,这是由于 A.新生儿各种反应低下

B.从母体获得IgG抗体,缓解症状 C.该病的病理生理变化小

D.颅缝及囟门未闭,起到缓冲作用 E.新生儿体液免疫强大

5.新生儿败血症常见的感染途径是 A.脐部感染 B.皮肤感染 C.羊水穿刺 D.胎膜早破 E.产道感染

6.新生儿期是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开始至 A.满10天 B.满15天 C.满28天 D.满30天 E.满1个月

7.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是指平均比出生时下降了 A.5% B.6%~9% C.13% D.16% E.25% 8.下列符合早产儿外观特点的是 A.皮肤红润,胎毛少

B.耳壳软骨发育好 C.阴囊多皱襞 D.头发分条清楚 E.足底光滑,纹理少

9.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最高不超过 A.340µmol/L B.256.5µmol/L C.205.2µmol/L D.573µmol/L E.118µmol/L

10.新生儿记录中属于非生理性改变的是 A.出生后2天出现黄疸 B.出生后2~3天无尿

C.出生后5~7天有阴道出血 D.出生后l周有乳腺肿大 E.出生后9天体重下降8%

11.新生儿低血糖的诊断标准是 A.血糖<1.lmmol/L B.血糖<1.5mmol/L c.血糖<2.2mmol/L D.血糖<2.5mmol/L E.血糖<3.2mmol/L

12.以下属于小儿出生时存在,但生后3~4个月消失的神经反射是 A.觅食反射 B.腹壁反射 C.角膜反射 D.腱反射 E.吞咽反射

13.下列对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的描述,应除外 A.生理性贫血 B.乳房肿块 C.生理性黄疸 D.假月经 E.脱水热

14.新生儿常见的正常生理状态应除外 A.“马牙”

B.生理性体重下降 C.臀红

D.少量阴逆流血 E.乳腺肿大

15.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患儿,硬肿最早出现的部位是 A.整个下肢 B.面颊 C.足部

www.xiexiebang.com D.躯干 E.下肢外侧

16.新生儿颅内出皿的典型症状是 A.呼吸暂停,面色青灰或苍白 B.先表现兴奋,后出现抑制 C.全身硬肿,皮肤发凉 D.体温不升

E.牙关紧闭、面肌紧张

17.新生儿期感染后最常出现的症状是 A.哭闹 B.拒乳 C.黄疸 D.偏食 E.便血

18.能反映新生儿肺透明膜病的主要症状是

A.犬吠样咳嗽 B.体温降低 C.拒乳、呕吐 D.皮肤硬肿出现

E.进行性呼吸困难、发绀

19.使用暖箱可起关键作用的疾病是 A.新生儿肺炎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E.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

20.为未成熟儿选择病室的温、湿度成为 A.20℃,50%~60% B.22℃,55%~65% C.24℃,55%~65% D.28℃,50%~60% E.30℃,60%~70% 21.早产儿,胎龄34周,体重2000g,护士应将室温保持在 A.18~20℃ B.21~23℃ C.24~26℃ D.27~29℃ E.30~32℃

22.新生儿脐炎最常见的致病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治疗首选的抗生素是 A.庆大霉素 B.头孢呋辛 C.罗红霉素 D.阿奇霉素 E.环丙沙星

23.可采用鼻饲法的患儿是 A.吞咽能力较弱的早产儿 B.巨大儿 C.足月小婴儿 D.足月新生儿

E.先天性肠道畸形患儿

24.对黄疽患儿采用蓝光疗法,不良反应有

A.发热 B.腹泻 C.抽搐 D.嗜睡 E.食欲减退

25.对于新生儿窒息首要的处理措施是 A.给氧 B.刺激呼吸 C.清理呼吸道 D.保持血压正常 E.加强营养

26.新生儿,轻度窒息,抢救措施不正确的是

A.整个抢救过程注意保暖 B.立即气管插管 C.托背法建立呼吸 D.及时清理呼吸道 E.吸氧,流量<2L/分

27.下列关于早产儿的护理应除外 A.预防窒息 B.预防感染 C.注意观察体温 D.及早输液、输血

E.提供适量的能量与水分

28.早产儿护理中最关键的护理措施是 A.合理营养 B.注意保暖 C.预防感染 D.强调脐部护理 E.预防窒息

29.对于未成熟儿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合理喂养

B.观察体温变化,加强保暖 C.保持呼吸道通畅,以防窒息

D.持续高浓度氧气吸入,维持有效呼吸 E.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防止交叉感染 30.对于蓝光疗法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入箱前剪短指甲

B.在皮肤上涂油膏保护皮肤 C.暴露全身皮肤 D.双眼佩戴遮光眼罩 E.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31.关于新生儿颅内出血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保持安静,减少噪声

B.头肩部抬高15°~30°,以减轻脑水肿 C.注意保暖,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

www.xiexiebang.com D.护理操作轻、稳、准 E.经常翻身,防止肺淤血

32.关于新生儿头颅血肿的护理措施,正确的是

A.定时挤压血肿,以利消散 B.按摩 C.热敷

D.注意观察,保持安静 E.及时切开以利引流

33.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治疗和护理的关键是

A.坚持母乳喂养 B.供给足够的液体 C.逐步复温,循序渐进 D.合理用药 E.蓝光疗法

34.新生儿窒息行气管插管加压给氧,患儿的呼吸频率一般维持在 A.10次/分 B.20次/分 C.25次/分 D.30次/分 E.40次/分

35.新生儿黄疸最主要的护理问题是 A.营养失调

B.胆红素脑病(核黄疸)C.持续性高热 D.有感染的危险 E.活动无耐力

36.对于臀位出生的新生儿应防止其发生 A.新生儿肝炎 B.新生儿败血症 C.新生儿破伤风 D.新生儿颅内出血 E.新生儿肺炎

37.预防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关键措施是 A.生后喂养合理 B.及时注射维生素K C.生后积极建立呼吸 D.加强孕产期保健

E.注意头皮清洁,保持安静

38.臀红是新生儿常见的皮肤病,护士为患儿采取的有效预防措施是 A.用一次性尿布 B.用肥皂粉泡洗尿布 C.勤换尿布、涂油 D.尿布煮沸消毒 E.冲洗臀部后涂粉

39.女婴,4天,护士为其换尿布时发现其会阴部有血性分泌物,该护士正确的判断是 A.生理现象 B.肉眼血尿 C.尿道出血 D.肛裂 E.痔疮

40.新生儿,男性,出生后心率98次/分,呼吸浅慢且不规则,四肢稍屈,有喉反射,四肢青紫。助产护士为其Apgar评分为 A.1分 B.3分 C.5分 D.7分 E.9分

41.早产儿,出生后4小时出现呼吸困难、拒乳、口唇青紫,三凹征明显,两肺闻及湿哕音,X线胸片示透亮度降低。护士制定的护理计划中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有皮肤受损的危险 B.活动无耐力 C.营养不足 D.气体交换受损 E.有感染的危险

42.患儿,男,日龄3天,胎龄35周早产儿。现该患儿反应低下,拒乳,不哭,下肢及臀部皮肤青紫、对称性硬肿,初诊为寒冷损伤综合征,下列指标对判断病情最有价值的是 A.体温 B.尿量 C.哭声 D.喝奶量 E.血压

43.早产儿,男,胎龄34周,体重2300g,生后第1天,基本情况可。母乳尚未分泌。为预防新生儿低血糖,正确的护理措施是

A.及时喂葡萄糖水 B.静脉输注葡萄糖液 C.及时喂一段配方奶 D.给予肾上腺皮质激素

E.口服葡萄糖水结合静脉注射葡萄糖液 44.新生儿,胎龄38周,出生体重3500g,身长48cm,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助产护士估计该新生儿最可能是 A.低出生体重儿 B.微小儿 C.早产儿 D.足月儿 E.过期产儿

45.女婴,5天,换衣物时发现其两乳腺均

www.xiexiebang.com 有黄豆大小肿块,伴渗出少量白色液体。社区护士给予的正确措施是 A.手术切除 B.用手挤出液体 C.涂抹甲紫 D.穿刺引流 E.不需要处理

46.患儿,20天,发热2天,皮肤黄染退而复现l天。嗜睡,脐部有少许脓性分泌物,诊断为败血症。护士采取的首要护理措施是

A.清除脐部感染灶 B.加强营养支持 C.维持体温

D.保持安静,避免声、光刺激 E.立即放入暖箱

47.患儿,日龄3天。上腭中线和牙龈部有黄白色斑点,即“马牙”,护士应给予的护理方法是 A.切开

B.用软布擦净 C.生理盐水清洗

D.不需要处理,可自行消失 E.2%碳酸氢钠溶液清洗

48.患儿,10天。出生后诊断为颅内出血,经治疗后病情好转,留有后遗症。出院时护士应重点指导家长 A.测量血压的方法

B.测量体重、身长、头围的方法

C.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的意义及方法 D.按摩肢体方法 E.喂养方法

(49~51题共用题干)患儿,6天,足月儿。发热,拒乳,哭闹不安。查体:体温38.2℃,皮肤、巩膜黄染,脐带根部红肿,脐窝有渗液,血常规示白细胞增高。49.该患儿最可能为 A.病理性黄疸 B.新生儿颅内出血 C.新生儿脐炎 D.新生儿破伤风 E.新生儿败血症

50.引起该疾病最常见的病原菌是 A.破伤风杆菌 B.铜绿假单胞菌 C.溶血性链球菌 D.金黄色葡萄球菌 E.真菌

51.患儿局部皮肤消毒可选用 A.70%乙醇 B.呋喃西林 C.2%乳酸 D.0.5%碘伏 E.3%过氧化氢

(52~58题共用题干)

早产儿,2天,有窒息史。目前患儿嗜睡。体查:患儿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前囟张力稍高,拥抱反射、吸吮反射弱,肌张力低下。头颅CT示脑室及其周围出血。

52.考虑该患儿最可能发生了 A.新生儿低钙惊厥

B.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C.新生儿窒息

D.新生儿肺透明膜病 E.新生儿败血症

53.最可能引起脑损伤的部位是 A.脑皮质区 B.脑干

C.矢状窦旁区 D.视盘区

E.脑室周围白质

54.关于该病的临床特点,应除外 A.有宫内窘迫或出生时窒息 B.早产儿易累及脑皮质

C.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 D.原始反射减弱或消失

E.早产儿表现为下肢肌张力减退比上肢重 55.患儿行CT检查最适合的时间为生后 A.1天 B.2~5天 C.6~7天 D.8~10天 E.l5天左右

56.下列治疗原则应除外 A.加强支持疗法 B.减少致病因素 C.控制惊厥 D.治疗脑水肿 E.及早喂哺

57.患儿入院后突发惊厥,首选药物是 A.地西泮 B.吠塞米 C.苯妥英钠 D.苯巴比妥 E.糖皮质激素

58.经治疗该患儿病情平稳,护士为促进其脑功能恢复,可采取的护理措施是 A.固定肢体在功能位 B.遵医嘱应用镇静药物 C.输注营养药物

www.xiexiebang.com D.不能进食者给予鼻饲喂养

E.给予动作训练和感知刺激的护理干预措施

(59~62题共用题干)早产儿,2天,有窒息史。目前患儿哭闹不安伴高声尖叫、呕吐,全身阵发性抽搐。查体:患儿双目凝视,瞳孔不等大、对光反射消失,前囟饱满,骨缝开裂,肌张力先增后降。脑脊液检查示血性,皱缩细胞,蛋白含量增高。59.患儿最可能的诊断是 A.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 B.新生儿化脓性脑膜炎 C.新生儿颅内出血 D.新生儿室息 E.新生儿败血症

60.护士成为该患儿选用的体位是 A.膝胸卧位 B.半卧位 C.头低足高位 D.俯卧位

E.头肩抬高15°~30°

61.下列对于该疾病的叙述,应除外 A.大脑表面动脉撕裂常伴有脑实质出血 B.缺氧缺血性颅内出血,以早产儿多见 C.血压波动过大可致颅内出血

D.胎儿头部受挤压而导致小脑天幕撕裂,硬脑膜下出血

E.操作时对头部按压过重均可引起颅内出血

62.入院当日,病区护士为其采取的护理措施应除外

A.保持室内安静 B.保持呼吸道通畅 C.为患儿洗澡

D.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神志、瞳孔的变化

E.必要时给鼻饲(63~65题共用题干)新生儿,日龄3天。皮肤、巩膜黄染,精神、食欲尚好,粪便呈黄色糊状。实验室检查:血清胆红素l28µmol/L,血常规无异常,小儿血型为0型,其母为B型。

63.该婴儿黄染的原因可能是 A.溶血性黄疸 B.肝细胞性黄疸

C.先天性非溶皿性黄疸 D.胆汁淤积性黄疸 E.生理性黄疸

64.此时最佳的处理措施是 A.给予肝酶诱导剂 B.立即蓝光照射 C.观察黄疸变化 D.给保肝药物 E.输清蛋白

65.有利于婴儿黄疸的食物是 A.糖水 B.牛奶 C.羊奶 D.番茄汁 E.菠菜汁

(66~68题共用题干)

足月新生儿,女,体重3500g,出生后36小时出现皮肤巩膜黄染,血清总胆红素 290µmol/L。

。66.根据现有新生儿的情况判断,应属于

A.新生儿溶血症 B.高胆红素血症 C.生理性黄疸 D.新生儿脑缺氧 E.新生儿低钙血症

67.目前应采取的最有效的处理措施是 A.光照疗法 B.吸氧疗法 C.换血疗法 D.补钙疗法 E.保暖疗法

68.新生儿病情变化的观察应将重点放在 A.尿量 B.心率

C.皮肤、巩膜黄染的程度 D.血钙

E.血氧饱和度

(69~71题共用题干)

患儿,7天,生于工地上。因牙关紧闭、阵发性抽搐10小时入院。查体:患儿牙关紧闭,苦笑而容,脐周红肿,有脓性分泌物。

69.患儿的医疗诊断可能是 A.新生儿败血症

B.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C.新生儿脑脓肿 D.新生儿破伤风 E.新生儿脐炎

70.为患儿制定护理计划,最主要的护理诊断是

A.有受伤的危险

B.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 C.有窒息的危险 D.体液不足

www.xiexiebang.com E.潜在并发症:肺炎

71.为患儿采取的最重要的护理措施是 A.注射TAT B.保持呼吸道通畅、应用止痉药 C.镇静、给氧 D.营养支持

E.纠正水、电解质紊乱(72~73题共用题干)

小儿,胎龄38周,出生体重2 300g,身长45cm,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

72.护士判断该小儿属于 A.适于胎龄儿 B.极低出生体重儿 C.未成熟儿 D.足月儿 E.足月小样儿

73.护士为该小儿制定的主要护理措施除外

A.做好预防接种

B.加强体温检测,注意保暖 C.入暖箱保暖

D.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预防感染 E.鼓励尽早吸吮母乳

答案与解析

I.E。足月儿消化道面积相对较大,有利于吸收。而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较差,幽门括约肌发育较好,易发生溢乳和呕吐。

2.D。新生儿每日生成胆红素约8.8mg/kg,而成人仅为3.3mg/kg。胎儿在宫内所处环境为低氧环境,红细胞代偿增多,出生后血氧含量增高,过多的红细胞迅速破坏;新生儿红细胞寿命比成人短20~40天,形成胆红素的周期缩短;其他来源的胆红素生成较多。上述因素导致胆红素生成较多。

3.D。目前认为是早产儿的肺泡缺乏表面活性物质所致、该物质具有降低肺泡壁表面张力,保持肺泡张开的作用。表面活性物质缺乏时呼气时肺泡萎缩,影响气体交换,缺氧产生酸中毒、肺血管痉挛,使动脉导管、卵圆孔开放,产生右向左分流。肺组织在缺血缺氧情况下纤维蛋白沉着,形成透明膜,加重缺氧。

4.D。婴幼儿期因颅缝和囟门未完全闭合而缓解颅内压,所以脑膜刺激征可能不明显或出现较晚。

5.A。产后感染是主要感染途径,往往与细菌经脐部、皮肤黏膜损伤处、呼吸道及

消化道等部位的侵入有关,其中以脐部最多见。

6.C。从出生到满28天内的婴儿称新生儿。

7.B。生理性体重下降:出生后第3~4天,可出现体重下降,但一般不超过10%,7~10天恢复到出生时体重。8.E。

9.B。早产儿生理性黄疸血胆红素在出生后24小时、24~48小时、>48小时分别为<136.8µmol/L、205.2µmol/L、256.5µmol/L

10.B。11.C。

12.A。①出生时就存在,终身不消失的反射,如角膜反射、瞳孔反射、吞咽反射、结膜反射、咽反射等。②出生时存在,以后逐渐消失的反射,如觅食反射、拥抱反射、吸吮反射、握持反射等,于生后3~6个月消失。这些反射在新生儿时期减弱或该消失时仍存在为病理现象。③出生时不存在,以后逐渐出现并终身存在的反射,如腹壁反射、提睾反射及各种腱反射等。13.A。婴儿由于生长发育迅速,促红细胞生成素不足,循环血容增加较快,2~3个

2月时,红细胞数降至3.0×l0/L,血红蛋白量降至11Og/L左右,出现轻度贫血,称为“生理性贫血”。14.C。

15.E。硬肿发生的顺序为:小腿、大腿外侧→整个下肢→臀部→面颊→上肢→全身。

16.B。新生儿颅内出血的发病时间多在生后l周内,患儿可表现为兴奋或抑制,或兴奋与抑制交替出现的症状与体征。

17.B。新生儿期感染后一般表现为反应低下,不吃、不哭、少动、嗜睡、体温不稳定、体重不增等。

18.E。新生儿肺透明膜病又称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系指出生后不久即出现的进行性呼吸困难、青紫、呼气性呻吟、吸气性三凹征和呼吸衰竭。主要发生在早产儿,年龄越小,发病率越高。

19.E。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血管丰富、易散热所致寒冷是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首要病因。保暖对疾病治疗起到关键作用。

20.C。未成熟儿病室的室温应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55%~65%。21.C。22.B。

23.A。有吸吮无力及吞咽功能不良者,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必要时,静脉补充高

www.xiexiebang.com 营养液。

24.B。蓝光疗法常见的不良反应有腹泻、皮疹,停止光疗后可自愈。

25.C。窒息抢救的首要原则是保持呼吸道通畅。26.B。

27.D。早产儿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可用滴管、胃管喂养和静脉高营养。

28.B。未成熟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不足,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缺乏,散热更快。又因汗腺功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防止体温下降,出生后应将早产儿置于事先预热到中性温度的暖箱中,并加强体温监测。

29.D。早产儿视网膜病变是发生在早产儿的眼部疾病,严重时可导致失明。其发生原因是多方面的,与早产、视网膜血管发育不成熟有密切关系。用氧是抢救的重要措施,又是致病的常见原因。

30.B。患儿入箱前须进行皮肤清洁,禁忌在皮肤上涂粉或油类;剪短指甲,防止抓破皮肤;双眼佩戴遮光眼罩,避免光线损伤视网膜;脱去患儿外衣裤,全身裸体,只用一次性尿布遮盖会阴部,男婴注意保护阴囊。

31.E。绝对静卧,减少噪声,对防止出血加重和减轻脑水肿均有重要意义。患儿应保持头高体位(将肩部抬高15°~30°),护理操作轻、稳、准,不得随意搬动新生儿,所有操作集中进行,以免加重病情。凡需头侧位时,整个躯体也应取同向侧位,以保持头正中位,以免颈动脉受压。32.D。一般不需要特殊治疗,3~4周可自行吸收与消散,但应注意头皮清洁,切忌挤压和揉摩,如发现血肿逐渐增大,局部应加压包扎,并加用维生素K、维生素C等止血药。

33.C。新生儿体温调节中枢发育不完善,体表面积大,皮下脂肪薄,易散热;皮下脂肪中饱和脂肪酸多,其熔点高,受寒时易凝固;感染、窒息等疾病使棕色脂肪产热过程受抑制,易出现体温不升。治疗和护理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的关键是逐步复温,循序渐进。34.D。35.B。

36.D。产伤是新生儿颅内出血病的因之一,多见于足月儿、巨大儿。分娩过程中胎儿头部骤然挤压或牵引,而引起颅内血管撕裂,出血部位以硬脑膜下多见。常见

于臀位产、高位产钳和多次吸引助产者。37.D。做好孕期保健,按要求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及时发现高危妊娠,预防早产、难产;提高助产技术,积极防治各种原因引起的缺氧和产伤;对早产、难产、手术产或出生时窒息的新生儿应加强护理,并肌注维生素K1,预防颅内血。

38.C。选用清洁、柔软的尿布,避免使用塑料布包裹,注意及时更换,每次便后用温水清洗臀部,蘸干、涂油,保持会阴部及肛周皮肤干燥,预防臀红。

39.A。有些女婴在生后5~7天可见阴道少量出血,持续1~3天自止。此系母亲雌激素在孕期进入胎儿体内,生后突然中断的原因,一般不必处理。

40.C。呼吸浅慢不规则为1分,四肢稍屈,肌张力为1分,有喉反射为2分,四肢青紫,皮肤颜色为1分,共5分。41.D。42.A。43.A。

44.D。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为足月儿。出生体重为2 500~3 999g的新生儿为正常出生体重儿。该小儿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均为足月儿表现。45.E。乳腺肿大是新生儿特殊生理状态:男、女足月新生儿均可发生,生后3~5天出现,如蚕豆至鸽蛋大小,多于2~3周消退。46.C。

47.D。口腔黏膜上腭中线两侧有黄白色隆超,称“上皮珠”,在齿龈上者俗称“马牙”,是上皮细胞堆积或黏液腺分泌物潴留所致,切勿挑破以免感染。

48.C。49.C。50.D。51.D。52.B。53.E。54.B。55.B。56.E。57.D。58.E。59.C。60.E。61.A。62.C。63.E。64.C。65.A。66.B。67.A。68.C。69.D。70.C。7l.B。72.E。胎龄满37周至未满42周的新生儿为足月儿。初生1小时内体重不足2500g者为低出生体重儿。皮肤红润,胎毛少,足纹明显均为足月儿表现。

73.C。早产儿体温调节功能更差,棕色脂肪少,基础代谢低,产热不足,体表面积相对大,皮下脂肪缺乏,散热更快。又因汗腺功能差,体温易随环境温度变化而变化。为了防止体温下降,出生后应将早产儿置于暖箱中保暖。因本例为足月儿,故不需要。

www.xiexiebang.com

www.xiexiebang.com

第二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目 录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3 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5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7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10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12 1.发热护理常规………………………………………………………12 2.水肿护理常规………………………………………………………13 3.腹胀护理常规………………………………………………………14 4.呕吐护理常规………………………………………………………15 5.抽搐护理常规………………………………………………………16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17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19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20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22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24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25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27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28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29

十、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30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32

十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33

十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35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概述】

孕周37周以上,体重2500g以上,出生评分8~10分,无其他异常情况为正常新生儿。【护理要点】

1.要求室温在20~24℃,湿度在55~65%,阳光充足,定时通风,空气清新。

2.新生儿入室时,首先查阅新生儿出生记录,了解产程中有无异常及出生时的情况,核对男女性别、母亲姓名、床号、做好入室时的评估、检查其一般情况,如有无脐部出血、畸形、外伤、骨折等,然后办理入室手续。3.新生儿生后1~2天内,为防止呕吐引起的窒息,予侧卧位或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颈下垫小毛巾,注意呼吸通畅,观察有无吐羊水、奶。4.新生儿入室时测体温,出生24小时内测体温6次/日,正常后二次/天。体温测量过程中,根据体温高低采取相应的措施,如体温偏低者,用母亲的身体给予袋鼠式保暖,有条件者可用辐射床或暖箱保暖。

5.实行按需哺乳,提倡母乳喂养,人工喂养者奶具一人一用一消毒,奶量以喂后安静,不吐,无腹胀,理想的体重增长为标准15-30g/d,除生理性体重下降时期。

6.根据情况更换尿布的次数,一般在哺乳前更换,更换尿布时应用温水小毛巾轻柔地擦干净臀部的大小便后,再涂鞣酸软膏,以防红臀发生,初次大小便应交班(小便不超过48小时,大便不超过24小时),有异常时及时寻找原因,汇报医生。

7.随时注意新生儿情况,如遇呻吟、点头呼吸、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中心性青紫、皮肤苍白、黄疸加深迅速、抽搐、哭声尖叫等异常者,立即通知医生作相应处理。

8.预防感染,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接触新生儿前后洗手;保持脐部的清洁干燥,消毒脐部1-2次/d,至脐残端脱落愈合;观察脐部有无渗血渗液、红肿、肉芽肿,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作相应的处理。

9.新生儿每日或隔日洗澡一次、称体重,记录洗澡时情况及体重,同时做好脐、臀、眼、耳部护理,有异常及时作相应处臵和记录工作。10.确保安全操作者指甲要短(不超过指端)而钝;避免将新生儿处于危险的环境,如高端台面、可能触及到的热源、长时间受压、接触尖锐物品等;手足暴露时予戴上手套和袜子以防抓伤和擦伤。

11.疫苗接种:正常新生儿生后12小时内常规注射乙肝疫苗,24小时后接种卡介苗,做好相关记录,将疫苗接种单交给家属,并做好相应的宣教工作。

12.做好筛查协作和宣教工作。

13.随母亲出院的新生儿作好出院当日晨洗澡工作,取下手表带,核对母亲姓名,婴儿性别(核对时家属参与),穿好出院衣服,取消各类医嘱,并做好出院的宣教工作,如母乳喂养、洗澡、保暖预防接种等有关婴儿的一般护理知识,做好终末消毒工作。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概述】

高危新生儿指已发生或有可能发生危重情况而需要密切观察的新生儿。包括母亲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母亲有糖尿病、妊高症、先兆子痫阴道流血、感染、吸烟、酗酒史及母亲为Rh阴性的血型等;母亲过去有死胎、死产史等;异常分娩的新生儿,如高危产钳、臀位娩出;分娩过程中使用镇痛和止痛药物等;出生时有异常的新生儿,如出生时Apgar评分低于7分;脐带绕颈;各种先天性畸形;早产儿、小于胎龄儿、巨大儿、多产儿等。【护理要点】

1.高危室室温应保持在22-24℃左右,相对湿度应保持在55%-65%,有空调和空气净化设备如空气层流或空气消毒设施,空气消毒45min/次以上,1~2次/d,含有效氯消毒制剂湿式拖地2次/d,通风2次/d.2.进室后的检查和一般护理同新生儿护理常规,评估基本生命体征(皮肤温度、心率、呼吸频率、氧饱和度),监测血糖。

3.保持呼吸道通畅,可侧卧位,仰卧位时适当抬高肩部,避免颈部过度前屈和后仰,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避免物品阻挡新生儿口鼻。如因羊水、奶液等其他分泌物堵塞引起的呼吸困难,立即用洗耳球或负压吸引吸出。4.发现新生儿中心性青紫、呼吸急促、有呻吟、吸凹、鼻翼煽动等呼吸困难症状等,立即报告医生,由医生决定给氧方式和给氧浓度,并随时评估吸氧后的效果,调整给氧浓度或停氧。

5.注意保暖,体温稳定后每四小时测体温一次,根据体温高低的不同程度作相应处理,可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暖。接触新生儿的手、仪器、物品等应保持温暖。

6.加强巡视,注意观察患儿肤色、呼吸、吐奶、尖叫等,床边使用心电监护仪监测生命体征,并记录。

7.吐出物及大便有异常应请示医师,必要时留取标本送检。准确记录吐出物的量(有呕吐者可先称垫着毛巾重量,吐后再称重减去原毛巾重,以1克约为1ml计算)和性状,同时在患儿相对安静状态时评估腹部的相关情况,如腹胀程度和张力。

8.根据病情每日或隔日沐浴或擦浴一次,必要时在保暖箱内或辐射床上进行。

9.保持营养供给,能哺乳者,根据患儿情况按量按时或按需哺乳,用奶杯或奶瓶或由母亲进哺乳室直接喂哺。遇吞咽、吸吮力不协调者,呼吸>60次/分,遵医嘱予鼻饲或禁食,禁食者由静脉供给营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并随时注意观察液体速度、局部有无渗液。观察药物的作用和副作用。

10.保持安静,根据病情减少抱动,治疗与护理尽可能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11.病情好转,遵医嘱转母婴室或出院,做好相应宣教。

三、早产儿护理常规 【概述】

凡胎龄满28周,不足37周,出生体重在2500g以下的新生儿,统称为早产儿或未成熟儿。按体重分:体重<2500g称低体重儿;在1000g~1499g之间的早产儿为极低出生体重儿;<1000g为超低体重儿。由于早产儿各器官和功能未成熟,生活能力低下,表现为体温调节能力差,消化功能弱,呼吸功能弱,神经系统发育不成熟,免疫功能低下等,其存活率与出生时体重和医护质量有密切关系。【护理要点】

1.同一般高危儿护理常规。

2.早产儿室温应保持在24-26℃左右,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维持体温稳定,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每2~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重<2000g应放入暖箱内。在保暖箱内的早产儿记录体温同时记录箱温以作对照。在暖箱外的早产儿可戴帽子保暖。暴露操作应在辐射床上进行。体温偏低者,采取保暖措施后,每半小时测体温一次,至体温正常。

4.维持有效的呼吸,仰卧位可在肩部垫一软枕取头高足低位,俯卧位时头侧向一侧,平、侧卧位,每2~3小时更换体位。不论何种卧位都需保持气道的通畅,有呼吸暂停者根据程度不同给予拍打足底、托背、刺激皮肤等处理。呼吸暂停反复发作者可遵医嘱给氨茶碱静脉输注。

5.氧疗者根据需要,目的是维持正常氧分压(50~70mmHg),可采用鼻导管、面罩、头罩,但要根据血气或SPO2调整吸氧浓度,氧浓度调整梯度为5%,血气正常及时停氧,保持SPO2在90%~95%,否则有造成氧中毒危险。

6.合理喂养,无特殊禁忌症应及早喂哺,采取少量多次按需哺乳。一般情况好,能吸吮者,可让产妇进哺乳室哺乳。有吞咽能力而吸吮欠协调者应用针筒或滴管滴喂授乳。无吸吮吞咽能力、胎龄<34周或呼吸急促者均应胃管喂养。胃管喂养者可适当的给予非营养性吸吮。喂养时观察患儿对喂哺的耐受程度,如有无腹胀、呕吐、胃内残留量等。哺乳不耐受需静脉营养者,必须保证静脉输液通畅,按时正确使用各种药物。

7.保持皮肤清洁,遵医嘱给予沐浴或擦浴。每日称体重一次,在长磅阶段发现体重低于前一天体重30g以上或较长时间不增者应报告医生。8.密切观察病情,床边24小时生命体征监测,同时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状态、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保持患儿安静,治疗、护理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迅速,就地操作,不抱离暖箱或辐射床。

9.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工作人员相对固定,严格控制入室人员,室内物品定期更换消毒,每次接触患儿前后洗手或用快速手消毒液擦手,严格控制医源性感染。体重在1000g以下的患儿,使用的被服必须消毒。【出院标准】

早产儿/低体重儿,体重1800~2300g以上;矫正胎龄≥35周;出保温箱后体温正常1天以上;具有正常的吸吮和吞咽能力,摄入奶量正常;早产儿呼吸暂停者,停药后至少3天无呼吸暂停可出院。出院前期应对家长进行有关婴儿喂养、保暖、安全、防病等护理保健知识的宣教。附:保温箱内护理

1.在使用前应将暖箱预热好,根据早产儿体重调节箱温,暖箱温湿表。2.暖箱内的早产儿可穿单衣,也可根据四肢冷暖予穿袜子,以减少散热。3.一切护理操作应在暖箱内进行,如换尿布、喂奶、更换体位,观察病情及检查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窗伸入操作。若抢救或静脉注射,应加盖棉被或在辐射床上进行。

4.发现衣服、床单、毛巾潮湿或污染,必须及时更换。

5.暖箱内的清洁及消毒:每日用含氯消毒液擦拭暖箱。保暖箱每周彻底清洁消毒一次有记录。早产儿出箱后,彻底用消毒液擦拭,并在暖箱上标明消毒日期。

6.详见:暖箱使用护理常规

新生儿体重(克)暖箱温度(℃)暖箱湿度

<1000 34~35 55%~65% 1001~1500 33~34 55%~65% 1501~2000 32~33 55%~65% >2000 28~30 55%~65%

四、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 【概述】

新生儿重症监护对象:1.需要进行呼吸管理的新生儿,如急慢性呼吸衰竭、需要氧疗、应用辅助通气及拔管后24小时的患儿;2.病情不稳定、需要急救的新生儿,如重症休克、反复惊厥、重度窒息者;3.胎龄<39周、生后48小时内,或胎龄<28周、出生体重<1500g的所有新生儿;4.大手术后,尤其是术后24小时内的患儿,如先天性心脏病、食管气管漏、隔疝;5.严重气管衰竭及需要全肠外营养、换血者。【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予高危儿或早产儿护理常规。2.新生儿入室后按要求测量并记录各种数据。

3.将新生儿安臵在辐射床上,根据病情提供生命体征监护。

4.入室后即刻用试纸法测血糖,发现血糖>7.0mmol/L或<2.2mmol/L者及时告知医生并按医嘱处理。

﹙1﹚尽快建立静脉通路,按医嘱用药,及时记录液体进量。

﹙2﹚24小时床边监护,常规每2~4小时测1次T、P、R、SPO2,特殊病人遵医嘱。

﹙3﹚准确记录病情及出入量(入量包括静脉补液及经口摄入奶、水。出量包括尿、大便、呕吐物、胃肠引流液等)。病情变化随时记录,每晨统计24小时出入量。

﹙4﹚使用呼吸机时常规插胃管并开放,加强呼吸道护理,每1~2小时记录呼吸机参数与生命体征,数据变化时随时记录。﹙5﹚对接收氧疗者,呼吸机管道及湿化器每24~48小时更换。﹙6﹚按时按量喂养,胃管喂养时忌快速推入,可用针筒悬挂奶液依靠重力作用缓缓入胃,每次喂奶前应回抽胃内残留量,如抽取前一次喂养量1/5以上时与医生联系,回抽胃内物时操作轻柔,避免使用2ml以下的注射器抽吸,以免损伤胃粘膜。

﹙7﹚保持患儿全身皮肤清洁和床单位整洁。﹙8﹚按医嘱留取大小便标本送检。﹙9﹚每晨空腹测体重1次。

五、新生儿常见症状护理常规 1.发热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发热的时间、程度及诱因、伴随症状等。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的变化。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监测体温变化,观察热型。

2.保持适宜的环境温度,保持患儿安静,减少刺激,避免患儿烦躁哭闹,减少消耗。

3.高热患儿给予物理降温,物理降温后半小时复测体温。

4.保持皮肤及衣被清洁干燥,及时更换衣物,注意降温后的反应,避免虚脱。

5.补充水分防止脱水,保证营养及热量供给,根据患儿病情采取适当的喂养方式。【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患儿发热时需多饮水。2.告知家属限制探视的重要性。2.水肿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水肿的部位、时间、范围、程度、发展速度,与饮食、体位及活动的关系及治疗情况。

2.观察生命体征、体重及营养状况、皮肤血供、张力变化。3.了解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采取适宜体位,保持衣物、床垫柔软干燥无皱褶。2.监测体重和病情变化,必要时记录24液体出入量。3.限制水分摄入,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

4.遵医嘱使用利尿药或其他药物,观察药物疗效及副作用。

5.观察皮肤完整性,定时更换体位,Q1h更换一次经皮氧饱和度探头位臵,防止发生压疮。【健康指导】

1.告知患儿家属水肿发生的原因及治疗护理措施。2.指导患儿家属合理喂养。3.腹胀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腹胀程度、持续时间,伴随症状,腹胀的原因,排便、排气情况。

2.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根据病情采取舒适体位或行腹部按摩、肛管排气、胃管排气、补充电解质等方法减轻腹胀。

2.腹胀明显者遵医嘱行胃肠减压,做好胃肠减压的护理。3.观察腹胀消退情况及引流液色、质、量。4.遵医嘱用药,观察疗效和副作用。

5.做好相关的检查工作,发现有肠梗阻、肠穿孔、肠出血等征象时,及时通知医生,考虑手术者,做好术前准备。6.遵医嘱禁食,病情好转选择合适的喂养方式。【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腹胀的诱因及预防措施。4.呕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呕吐的原因。

2.评估呕吐物的性质,颜色及量。

3.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精神和意识状态、周围循环状况、腹部体征等。【护理措施】

1.采用头高右侧卧位,防止呕吐物吸入气道。2.及时清理呕吐物,更换清洁衣被,做好口腔护理。3.遵医嘱用生理盐水洗胃,病情严重者予禁食。

4.观察患儿有无脱水表现,遵医嘱补液,维持水及电解质平衡,提供足够的热量。

5.保证营养供给,必要时给予静脉内营养。6.观察生命体征变化,注意有无全身症状。【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缓解呕吐的方法,避免误吸。5.抽搐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生命体征、意识及肌张力情况。

2.评估抽搐发生的原因、时间、持续时间、次数、过程、部位性质等。3.了解患儿相关检查结果。【护理措施】

1.保持室内及患儿安静,护理操作集中进行。

2.保持呼吸道通畅,头偏向一侧,及时吸痰,清除气道分泌物。3.观察抽搐发作时病情和生命体征变化,并做好记录。4.遵医嘱准确用镇静剂,观察并记录用药效果。

5.备齐急救物品,严密观察患儿病情,发现异常及时处理。6.修剪患儿指甲,防止外伤。【健康指导】

告知患儿家属抽搐的相关知识,寻找并避免诱因。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一、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概述】

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或未能建立规律性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性酸中毒。【临床表现】

1.胎儿缺氧:早期表现为胎动增加,胎儿心率≥160次/分;晚期胎动减少甚至消失,胎心率变慢或不规则,<100次/分;羊水被胎粪污染呈黄绿或墨绿色。

2.新生儿娩出时的窒息程度可按生后1分钟内Apgar评分来区分,0~3分为重度,4~7分为轻度,若生后1分钟评8~10分而数分钟后又降到7分以下者亦属窒息。

3.各器官受损表现:窒息、缺氧、缺血可造成多器官损伤,但发生的频率和程度常有差异。

(1)心血管系统:轻时有传导系统和心肌受损;严重者出现心源性休克和心衰。

(2)呼吸系统:易发生羊水或胎粪吸入综合征、肺出血、肺动脉高压、低体重常见肺透明膜病、呼吸暂停等。

(3)泌尿系统:急性肾衰时有尿少、蛋白尿、血尿素氮及肌酐增高,肾静脉栓塞时可见肉眼血尿。

(4)中枢神经系统:主要是缺血缺氧性脑病和颅内出血。(5)代谢系统:常见低血糖、低血钙、低血钠等。(6)消化系统:有应激性溃疡和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按新生儿重症监护常规和高危儿常规护理。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内的异物,防止因羊水、吐奶导致再度窒息。

3.根据血气分析调整给氧浓度。保持氧分压(50~70mmHg),SPO2在90%~95%。

4.严密观察病情变化,随时注意呼吸、心率、SPO2,及给氧后的面色、呼吸、末梢循环及神经系统症状,如尖叫、抽搐、双眼斜视、凝视等,及时记录,观察大小便情况。

5.注意保暖,常规入辐射床或保暖箱。保持安静,减少抱动。

6.注意合理喂养,根据病情予静脉补液或禁食、鼻饲,病情稳定着,可按需喂养。

7.预防感染,注意用物消毒,必要时遵医嘱给抗生素抗炎治疗。8.上呼吸机者,做好气管插管的护理。

二、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颅内出血主要是由于缺氧或产伤引起,也可颅内血管畸形、原发性出血性疾病引起颅内血管破裂。早产儿发病率高。【临床表现】

颅内出血的症状和体征与出血部位及出血量有关,一般生后1~2天内出现。

1.意识改变:如易激惹、过度兴奋或表情淡漠、嗜睡、昏迷等。2.眼部体征:如凝视、斜视、眼球上转困难、眼震颤等。3.颅内压增高表现:脑内尖叫、前囟紧张或隆起、惊厥等。4.呼吸改变:出现增快、减慢、不规则或暂停等。5.肌张力改变:早期增高以后减低。6.瞳孔:不等大、光反射差或消失。7.其他:黄疸和贫血。【护理要点】

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

三、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概述】

由于各种围产期因素引起的缺氧和脑血流减少或暂停而导致胎儿和新生儿的脑损伤。是新生儿窒息后的严重并发症,病情重,病死率高,少数幸存可产生永久性神经功能缺陷,如智力障碍、癫痫、脑性瘫痪等。【临床表现】

主要为意识改变及肌张力变化,严重者可伴有脑干功能障碍。根据病情不同分为轻、中、重3度。

轻度:主要表现为兴奋、激惹、肢体出现颤动等。上述症状一般在生后24小时内明显,3天内逐渐消失,预后良好。

中度:表现为嗜睡、反应迟钝、肌张力减低、肢体自发动作减少,可出现惊厥,前囟张力正常或稍高,拥抱反射和吸吮反射减弱,瞳孔缩小,对光反应迟钝。症状在生后72小时内明显,病情恶化者嗜睡程度加深甚至昏迷,反复抽搐,可留有后遗症。

重度:表现为意识不清,常处于昏迷状态,肌张力低下,肢体自发动作消失,惊厥频繁,反复呼吸暂停,心率减慢,前囟张力高,瞳孔不等大或放大,对光反应差,死亡率高,多留有后遗症。【护理要点】

1.根据病情轻重给予高危儿或重症监护护理常规。

2.保持气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低氧血症者可采用不同方式给氧,保持PaO2和PaCO2在正常范围,必要时给人工机械呼吸。

3.病情观察:除严密观察和检测生命体征外,需严密观察神志、意识障碍程度、瞳孔、前囟张力、神经系统症状、肢体活动及抽搐等情况。观察药物反应。

4.取头高足低位,抬高床头15°左右,保持头正中位,尽量不搬动患儿头部,绝对静卧。

5.将患儿臵于远红外辐射床上,肤温控制在35~35.5℃,使头部温度维持在34~35℃。

6.根据病情决定开奶时间,轻症者待生命体征稳定后可耐心喂养,喂奶时切忌抱起。重者禁食,予静脉补充热量及水分,保持水、电解质、酸碱平衡。

7.注意观察脑疝、呼吸衰竭并发症发生。

四、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肺炎指由于感染和各种原因引起的吸入,使肺泡及其周围毛细支气管发生炎症反应。【临床表现】

1.感染性肺炎:初起时呼吸道症状不典型,主要表现为反应差、哭声弱、拒奶、口吐泡沫、呼吸浅促、青紫、呼吸不规则、体温不稳定,病情严重时出现点头样呼吸或呼吸暂停,肺部体征不明显,有的表现双肺呼吸音粗。2.胎粪吸入性肺炎:多数患儿在生后数小时出现呼吸急促(呼吸频率>60次/分)、呼吸困难、呻吟、鼻翼煽动、吸气三凹症、胸廓饱满、发绀,肺部听诊呼吸音粗,闻及湿啰音或呼吸音减低。全身皮肤、指趾甲、脐带被胎粪污染呈黄绿色。当并发气胸或肺气肿时,呼吸困难突然加重,紫绀明显,心音减低、移位,血压下降,皮肤出现花斑。【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严重窒息、胎粪吸入者按重症监护常规。2.胎粪吸入的患儿尽快清除吸入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3.合理用氧,供给温湿化氧气,维持正常的氧分压和血氧饱和度。给氧方法依病情而定,可采用导管法、头罩法,甚至机械通气。使PaO2维持在60~80mmHg。

4.做好呼吸道护理,必要时雾化吸入,稀释痰液,协助排痰,定时翻身、拍背,使呼吸道通畅。

5.观察生命体征和呼吸困难、缺氧程度、患儿的意识和对外界的反应、哺乳的情况。

6.维持正常的体温,异常者给予相应处理。

7.供给足够的热量和水分,能吸吮者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

8.严密观察并发症的发生,防止心力衰竭、呼吸衰竭、气胸、中毒性脑病、DIC等发生。

五、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细菌进入血循环并在血液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感染,是新生儿尤其是早产儿较常见的疾病。【临床表现】

无特异性表现,出生后7天内出现者称早发性败血症;7天后出现者称迟发型败血症。早期表现为精神不佳、食欲不佳、哭声弱、体温异常等、转而发展为精神萎靡、嗜睡、不吃、不哭、不动,面色欠佳、病理性黄疸、呼吸异常等。少数严重者很快发展循环衰竭、呼吸衰竭、DIC、中毒性肠麻痹、酸碱平衡紊乱和胆红素脑病。常并发化脓性脑膜炎。【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执行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3.积极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脓疱疮、鹅口疮等。保证静脉输液的通畅及抗生素定时定量的输入。

4.保证营养和水分的供给,提倡母乳喂养以提高患儿的抗病能力。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呼吸、心率、氧饱和度、精神状态、吸吮能力、皮肤颜色、黄疸程度、有无硬肿、脱水征象以防感染性休克发生。观察有无出血倾向:如吐血、便血、皮肤紫癜、穿刺点不宜止血等DIC征象。同时注意尿量和性状,警惕肾功能衰竭的发生。6.观察药物治疗后的作用及副作用。

六、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黄疸是新生儿时期胆红素(大部分为未结合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分生理性、病理性两种。病理性黄疸是原因比较复杂,严重的还可引起胆红素脑病而造成死亡或神经系统后遗症。【临床表现】

1.新生儿黄疸程度不一,一般于生后2~3天出现,4~5天达高峰;一般情况良好,足月儿在2周内消退,早产儿可延到3~4周。病理性黄疸多数出现早,进展快或退而复始很快波及全身。

2.其他可出现贫血、心力衰竭、全身水肿、肝脾肿大,若血清胆红素>20mg/L(342mmol/L),可引起胆红素脑病,造成神经系统后遗症。

3.部分患儿可出现腹胀、肝大、触诊较硬,食欲差,大便颜色变白,全身皮肤黄染且进行性加重,常提示肝、胆疾病。【护理要点】

1.按高危儿护理常规,病情较重者按重症监护常规护理。2.密切观察病情,做好相关的护理。(1)每班详细观察黄疸进展情况。

(2)观察大小便排出次数、量及性质,若胎便排出少或延迟,应警惕黄疸加重。必要时给灌肠协助排便。(3)保证液体入量,坚持母乳喂养。

(4)观察神经系统症状,有反应差、嗜睡、厌食、尖叫、双眼凝视、肌张力改变甚至角弓反张、抽搐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应立即报告医生,做好抢救准备。

3.针对病因的护理,预防核黄疸发生。(1)如疑母乳性黄疸,必要时停乳观察。(2)根据病情,遵医嘱给抗生素抗感染治疗。

(3)杜绝一切能加重黄疸的因素存在,避免发生低氧、低温、低血糖、酸中毒等。

(4)遵医嘱进行蓝光疗法。

(5)如需进行换血,及时做好各项准备工作。

七、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脐炎是指脐带残端的炎症,在正常情况下,残留的脐带逐渐干燥僵化,于一周以上脱落,创口在15天左右完全愈合。【临床表现】

轻症者局部有浆液性或脓性分泌物,伴恶臭、脐轮微红肿。重者红肿范围扩大,局部腹壁可见急性浸润,呈蜂窝织炎,形成脓肿。有下腹部向脐部压迫时,可有脓样分泌物排出,局部扩散,可导致败血症。【护理要点】

1.保持脐部清洁干燥,每次换尿片后先用消毒棉签拭净脐部的分泌物,再用5%PVP-1棉签由内而外消毒脐残端和脐轮。

2.如有分泌物较多可用5%过氧化氢轻轻涂擦,遵医嘱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

3.如有肉芽组织可用10%硝酸银棒烧灼或搔刮局部,后用生理盐水棉签吸取多余药液,注意避免烧灼周围皮肤。

4.严密观察病情发展,遵医嘱给予抗生素等药物治疗。

5.必要时可在辐射床上暴露脐部,保持脐部干燥,便于观察治疗。

八、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霉菌性口腔炎又称鹅口疮,是口腔内白色链球菌感染。多由于乳具消毒不严,乳母奶头不洁,或喂奶者手指污染所致,也可在出生时经产道感染。或见于腹泻、使用广谱抗生素或肾上腺素皮质激素的病儿。【临床表现】

口腔黏膜上覆盖一层白色的乳块样物,呈点片状或融合成大片状,不易擦去。强行剥落后,局部黏膜潮红,粗糙,并可溢血。好发部位为颊粘膜、唇粘膜内侧、舌面齿龈和上腭,严重者可播及咽喉部,甚至气管、食道和下呼吸道。偶可出现拒乳。【护理要点】

1.注意新生儿口腔卫生,保持新生儿口腔黏膜完整。2.于喂奶后,口腔内涂以2%咪康唑甘油,3次/d。

3.做好奶具的消毒工作,做到一用一消毒,使用奶瓶、奶头者,喂后用2%碳酸氢钠浸泡30分钟后洗净,电子消毒柜消毒。4.操作者每次喂奶前后洗净双手,避免交叉感染。

5.做好预防性护理,长期使用抗生素的患儿,遵医嘱用2%咪康唑甘油涂口腔2次/d。

九、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概述】

新生儿尿布皮炎是由于被大小便浸湿的尿布未及时更换,尿中尿素被粪便中的细菌分解而产生氨,刺激皮肤发炎。【临床表现】

患儿外阴和臀部等尿布接触的部位发生境界清楚的鲜红色红斑,严重者可发生丘疹、水疱、糜烂或溃疡,皮损还可延及下腹部和双腿。皮肤褶皱部位常无皮损。【护理要点】

1.做好预防为主,勤换尿布,保持外阴干燥,选用柔软吸水性好的尿布。2.每次大小便后及时更换,用温水洗净臀部,常规涂鞣酸软膏。3.轻度皮炎时,每次换尿布后按医嘱选用药物,局部红外线照射,保持臀部清洁,并用抗生素纱布局部湿敷,如5%呋喃西林液。

十一、新生儿寒冷损伤综合征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患儿体温,皮肤硬肿程度。2.患儿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3.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复温:体温高于30℃、腋温-肛温差≥0患儿,提示棕色脂肪产热较好,可臵于预热至30℃的温箱中,使患儿在6—12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体温低于30℃、腋温-肛温差<0的患儿,提示棕色脂肪被耗尽,将其臵于比体温高1—2℃的温箱中开始复温,每小时提高箱温1℃,于12—24小时内恢复正常体温。

2.及时监测体温变化,每小时测量和记录1次肛温或腋温。3.保持呼吸道通畅。

4.加强皮肤护理,定时更换体位。

5.病情观察,注意体温、心率、呼吸、硬肿范围及程度、尿量、有无出血症状。

6.合理喂养,保证充足的热量供应;吸吮无力者给予鼻饲静脉营养。7.准确用药,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防止输液速度过快引起心衰和肺出血。【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细心喂养,供给足够的营养。2.按注意保暖,维持适宜的环境温度。3.按时预防接种。

十一、新生儿坏死性结肠小肠炎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呕吐腹胀情况。2.严密监测生命体征及血氧饱和度变化。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腹胀明显者立即行胃肠减压,持续胃肠减压者做好口腔护理,每日更换引流盒,定时更换胃管,观察引流物的颜色、性质及量。2.保持呼吸道通畅,呕吐时头偏向一侧,防止呕吐物误吸引起窒息。3.观察生命体征、呕吐、腹胀及大便等情况,发现血压下降、末梢循环衰竭等中毒性休克症状时立即报告医生,及时给予相应处理。4.保证药物和液体的正确输注;迅速补充有效循环量,改善微循环,纠正脱水、电解质紊乱及酸中毒,补充热量及营养。遵医嘱准确记录出入量。5.遵医嘱禁食,待其腹胀消失,大便潜血转阴后逐渐恢复喂奶。不可开奶过早或加奶过快。

6.喂奶前先从胃管中抽吸胃内容物,如潴留量超过前次奶量的1/4时,报告医生酌情减量或禁食。【健康指导】

1.指导正确的喂养方法,加强护理。2.定期复查。3.按时预防接种。

十二、胎粪吸入综合症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有无呼吸困难及呼吸困难程度。2.评估胎粪污染程度。【护理措施】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清除口、鼻腔内的胎粪样物质,维持正常通气功能。对严重胎粪吸入者(呼吸不规则、监测血氧饱和度低、心率慢,肌张力低下),配合医生立即行气管插管,湿化液冲洗,经气管插管内清除吸入物。

2.合理用氧,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用氧方式,维持有效吸氧,改善呼吸功能。

3.遵医嘱臵胃管,用生理盐水洗胃,直至胃液澄清。

4.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呼吸形态、节律、深度,如出现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等心衰表现或突然气促、呼吸困难、青紫加重等气胸表现时,立即通知医生给予处理。

5.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机械通气患儿做好呼吸机的护理工作。6.根据医嘱准确应用药物治疗,观察药物疗效及有无副作用。7.保暖和喂养,注意保暖,细心喂养,供给足够能量。【健康指导】

1.加强护理,合理喂养,指导家长正确的喂养方法。2.保持房间空气新鲜,每日通风1~2次。

3.满月行眼底检查及头颅B超检查,42天做听力筛查。4.做好早期教育,门诊定期复查。

十三、新生儿先天性心脏病护理常规 按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护理评估】

1.评估患儿面色,皮肤颜色及缺氧程度。2.评估患儿生命体征,监测血氧饱和度情况。3.评估患儿家属对疾病的认知情况。【护理措施】

1.监测患儿生命体征,观察缺氧情况,如有异常及时通知医生,遵医嘱采用适宜的给氧方式。

2.保持患儿安静舒适,操作集中进行,减少刺激,避免烦躁哭闹,必要时使用镇静剂。

3.耐心少量多次喂养,喂奶过程中密切观察,避免呛咳呼吸困难。病情危重者,给予鼻饲喂养,确保奶量的完成;必要时给予静脉营养。4.遵医嘱使用强心利尿药,并观察药效;准确控制输液速度输液量。5.保持病人环境适宜,保持适当的体位,床头抬高15-30°。

6.病情观察:如出现心率增快、呼吸困难、泡沫样痰、肝大等心衰表现,立即通知医生进行处理。

7.预防感染:保护性隔离,做好消毒隔离工作和手卫生,防止感染和交叉感染,严密观察患儿病情,有感染迹象,及时处理。【健康指导】

1.指导家属掌握先心的日常护理,合理安排作息,保证患儿睡眠。2.指导家属适时增减衣服,避免受凉,预防感染和其他并发症。

3.定期复查,调整心功能到最好状态,使患儿能平安达到手术年龄。

第三篇: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一、隔离措施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感染与非感染患儿分室居住。

2、工作人员入室更衣、换鞋。

3、接触新生儿前后勤洗手,禁止探视。

4、室内湿式清扫,定期消毒。

5、带菌者及患感染性疾病者应暂时调离新生儿室。二、一般护理

1、适宜的环境,室温维持在22~24℃,相对湿度55%~65%,阳光充足,空气流通。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腔分泌物。

3、保持体温恒定,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体温异常者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

4、合理喂养,大力提倡母乳喂养,按需哺乳。病情危重不能吸吮者,予以鼻饲喂养,隔日磅体重,了解营养状况。

5、做好五官、脐部护理,每日沐浴、更衣。

三、病情观察

1、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

2、注意精神、面色、哭声、反应、哺乳、皮肤、大小便、睡眠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协助处理。

四、健康教育

1、将新生儿放在母亲身旁,促进感情交流,有利于小儿身心发育。

2、向家长宣传育儿保健知识,介绍小儿沐浴喂养保暖等日常护理知识。

3、新生儿筛查以了解对新生儿筛查的项目,如先天性甲状腺功能减退、苯丙酮尿症。

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二、一般护理

1、保证营养供给,喂养时要细心、少量、病情危重拒奶者应给与鼻饲喂养或静脉营养。

2、维持体温稳定,当体温过高时予以物理降温及多喂水,当体温偏低或不升时要及时采取保暖措施。

3、及时处理局部病灶,如脐炎、鹅口疮、脓疱创、皮肤破损等,促进皮肤病灶早日痊愈,防止感染继续蔓延扩散。

4、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

5、注意保护血管,有计划地更换穿刺部位。

6、配合做好脓液、血液培养和药敏,了解抗生素的效果。

三、病情观察

1、观察面色呼吸、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

2、观察神经精神症状有无烦躁不安、精神萎靡、嗜睡、昏迷,若出现呛咳、尖叫、两眼凝视或抽搐及时协助处理。

3、观察消化道症状,注意有无呕吐、腹胀、腹泻。

4、注意有无出血倾向,观察出血部位、量。

5、观察药物的作用及副作用。

四、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正确喂养,人工喂养时做好奶具的消毒。

2、保持皮肤清洁,有破损时及时处理。

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注意保暖,维持正常体温。

2、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选择自己吸吮或是鼻饲,必要时静脉补充。

3、保持绝对安静,抬高头肩,减少搬动,避免沐浴。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动作轻柔。

4、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鼻气道分泌物,并给氧气吸入。

二、病情观察

1、观察神志、生命体征、瞳孔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

2、窒息症状的观察,如呼吸的频率、节律有无呼吸衰竭的表现及缺氧状况是否改善。

3、观察有无惊厥,颅内压升高的表现如前囟紧张、脑性尖叫、呕吐、肌张力增高时应及时协作处理。

三、健康教育

1、加强围生期保健,减少异常分娩所致产伤和窒息。

2、指导长期治疗和随访。

3、有后遗症时教会家长进行功能训练。

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侧卧位,注意保暖。

2、喂养少量多次,每次不宜喂得过饱以防呕吐后误吸,病情严重者可给予鼻饲管喂养或静脉补液。

3、保持呼吸道通畅,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勤翻身拍背、雾化吸入等,必要时氧气吸入、吸痰。

4、严格控制输液速度和量、滴速不宜过快以4~6滴/分为宜,必要时用注射泵均匀输入液体,以免发生肺水肿。

5、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予以降温(物理、多喂水)体温过低时予以保暖。

三、病情观察

1、观察反应、呼吸、心率等变化,注意有无面色苍白紫绀及呼吸不规则。、当患儿烦躁不安,心率加快呼吸急促,警惕合并气胸或纵隔气肿,应做好急救准备。

四、健康教育

1、合理喂养,注意喂奶姿势,防止呛奶。

2、注意保暖,避免受凉。

新生儿硬肿症护理常规

一、按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二、一般护理

1、合理喂养:保证热量供给,能吸吮者经口喂养,吸吮无力用滴管、鼻饲或静脉补充。

2、复温 一般在12~24小时体温恢复在正常范围内,轻者可予棉絮外加热水袋保暖,防止烫伤。重症患儿放入28℃暖箱,以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逐渐升至30~32℃,相对湿度55~65%。

3、预防感染:加强皮肤护理,勤更换体位、动作轻柔,尽量减少肌肉注射,保持患儿皮肤的完整性。

4、保证液体供给,严格控制补液速度。

三、病情观察

1、观察精神状态、生命体征、注意哭声反应能力吸吮能力等变化。

2、注意硬肿部位程度、皮肤色泽等。

3、注意有无出血倾向及并发症发生:如败血症、肺炎、DIC等。

四、健康教育

1、加强护理,注意保暖。

2、鼓励母乳喂养,保证足够的热量。

早产儿护理常规

1.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3.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

5.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6.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7.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8.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2)A、B、C、D、E复苏方案。

1)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2)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3)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4)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5)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绝对静卧,抬高患儿头肩部15—30度,治疗护理工作集中进行,静脉穿刺选用留置针,操作宜轻柔。免沐浴,减少搬动和刺激。

4.病情较重应延迟喂奶至生后72h,可先喂以糖水,然后喂奶,吸吮力差的可用滴管或鼻饲喂养,禁食期间予以静脉营养。5.严密观察患儿意识、呼吸、心率、瞳孔、肌张力、囟门的紧张度等生命体征变化;按时测量头围,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与医生联系。

6.及时消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合理用氧,观察并记录患儿呼吸频率、类型、及给氧效果。

7.保持稳定体温,体温过高予以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注意保暖。8.遵医嘱合理正确用药,注意药物的配伍禁忌,注意观察药物疗效,应用镇静剂要注意有无呼吸抑制现象。

9.向家长讲解病情,使其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治疗效果及预后情况,给予心理安慰及支持,指导家长对有后遗症的患儿及早进行功能训练和智力开发,并定期复查。

新生儿腹泻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3.根据患儿病情适当调整饮食,达到减轻胃肠道负担,恢复消化功能的目的。

4.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注意患儿的体温、脉搏、呼吸、意识、面色、脱水等情况及大便的次数、颜色、性状、量并及时送检,并注意采集粘液脓血部位,准确记录24h出入液量。

5.严格无菌观念,严格消毒隔离,食具、衣物、尿布应专用,护理患儿前后认真洗手,防止交叉感染。

6.禁食补液时,要严格执行医嘱,及时调整输液速度,尽量使用输液泵,以保证液体按时、按量、正确输入。

7.密切观察患儿皮肤的温度、前囟凹陷的程度,发现酸中毒、低血钾等电解质紊乱情况时,立即报告医生进行处理。体温过高者给予降温处理,做好口腔护理。

8.勤换患儿的尿布,每次排便后以清水彻底清洁会阴部及臀部,并用柔软纸巾拭干,保持干燥,涂搽护臀油,防止尿布皮炎的发生。

9.宣传母乳喂养的优点,指导合理喂养;教给家长婴儿腹泻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鹅口疮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

4.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护理人员做操作后要及时洗手;接触患儿的奶具、毛巾等要及时消毒;患儿的奶具及奶头应单独使用。

5.观察患儿的体温及口腔黏膜上的白色凝块的消退情况。6.避免使用过硬的奶头喂养;应在哺乳后0.5h进行口腔涂药,以免药物刺激引起呕吐;对不能进食者,可静脉补充营养和水分或鼻饲喂养。

7.每天用2.5%碳酸氢钠在哺乳前后进行口腔护理,在清洁口腔及局部涂药时,动作要准、轻、快,以免引起呕吐。8.向家长讲解鹅口疮发生的原因及发生后的护理。患儿用的奶具、食具应专用,定时清洗消毒。喂奶时应注意清洗乳头和双手。

新生儿尿布皮炎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提倡母乳喂养。指导母亲做好乳头的清洁及奶具的清洁、消毒。

4.观察臀部皮肤发生皮疹的部位、范围及体温、呼吸、反应等变化。

5.勤换尿布,勤洗臀部。每次大小便后洗净、擦干会阴部及臀部,涂一薄层植物油或药物。

6.尿布应用吸水性强,浅色、质地柔软的软绵制作。冲洗干净,不留残皂,并在阳光下暴晒。让尿布服帖地围绕着大腿及腹部,以防尿液漏出。

7.向家长讲解婴儿尿布皮炎的病因及预防方法。

新生儿脐炎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摄氏度,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

3.注意观察患儿有无败血症的早期表现。

4.脐部护理。保持脐部清洁、干燥。局部有脓性分泌物时可用3%双氧水、2%碘酒或95%酒精处理,消毒时注意要提起脐带残端,如有脓肿形成,要配合医生切开引流。

5.勤换尿布,避免尿液污染脐部。沐浴时注意保护脐部,沐浴后做好脐部护理。

6.指导家长掌握新生儿脐部护理的正确操作,注意保持脐部清洁卫生。

9.保持室内阳光充足,空气流通,室温保持在24-26℃,相对湿度在55%-65%为宜。

10.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成熟度及病情,给予不同的保暖措施,保持体温在36.5-37℃.体重低于2000g者尽早进入暖箱,并根据不同的体重调节箱温,随时检测体温变化。

11.生后应立即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给予氧气吸入,宜间断低流量给氧.对呼吸暂停的患儿可给予弹足底、拍背、睡水床等刺激;备好抢救药品及物品以便随时抢救。1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和无菌技术操作规范;加强口腔、脐部、臀部及皮肤的护理;实行保护性隔离,防止交叉感染;早产儿温箱每日消毒并更换水槽的水,每周更换温箱2次,应做好终末消毒,其余同新生儿护理常规。13.尽早喂养,防止低血糖和脱水;有吸吮能力者应尽量母乳喂养或选择早产儿奶粉,吸吮能力差者可用滴管、鼻饲或静脉高价营养.每周测体重2次。

14.检测体温、脉搏、呼吸等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的进食情况、精神反应、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大小便等情况,做好护理记录。

15.应用输液泵严格控制滴速。

16.鼓励母乳喂养,对家长进行有关护理、喂养、保暖及预防感染等的知识指导,特别注意保暖和检测体温的变化,按时进行预防接种;强调定期检查的重要性。

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1、执行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2、保持室内空气新鲜,阳光充足,每天开窗通风1-2次,每次30min.室温保持在22-24℃,相对湿度维持在55%-65%.患儿应进入单间隔离,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禁止探视。

3、积极配合医生实施复苏抢救:

(1)准备工作。将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预热、准备氧气、吸痰器、复苏囊、喉镜、气管插管等。(2)A、B、C、D、E复苏方案。

A、(畅通气道):取仰卧位,抬高肩背部2—3cm;清除呼吸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刺激足底建立呼吸;若无效用复苏囊加压给氧,氧流量应≥5L/min,按压频率为30—40次/min,手指压放比为1:1.5;必要时行气管插管和机械辅助呼吸。

C、(建立循环):若心率低于80次/分,应进行胸外按压,有拇指法和双指法两种按压方法,按压频率为120次/min,深度为1—2cm。

D、(药物治疗):建立有效的静脉通道,遵医嘱给予静脉或气管内给药。

E、(评价):对每一个复苏步骤均要进行评价,以便采取下一步的措施。

(3)保暖。生后立即用湿热毛巾擦干患儿全身并置于远红外线辐射抢救台;病情稳定后再置于暖箱内保暖,维持体温在36.5—37摄氏度。

(4)建立静脉通道,准确及时按医嘱给药,纠正酸中毒。

(5)复苏后的护理。加强监护,监测患儿意识、肌张力、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尿量、血氧饱和度和窒息所致的各系统症状,观察用药反应,记录好护理记录。

4.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技术,勤洗手,加强环境管理,预防感染。5.安慰家长,耐心讲解疾病的相关知识及抢救经过,鼓励家长增强信心,以取得家长的理解与配合。病情恢复后指导育儿知识,讲解早期进行脑康复治疗的重要性;定期复诊及治疗。

蓝光疗法护理常规

一、目的

1、以波长为420~470nm的蓝色荧光管照射患儿皮肤,可使患儿血清及照射部位皮肤的间接胆红素转变为光-氧化胆红素,经胆汁及尿液排出体外,达到降低血清间接胆红素含量的目的。

二、用物准备:蓝光箱一台、黑色眼罩或墨镜、尿布、护理记录单。

三、操作方法及护理

1、患儿放入光疗箱之前,应先调好光管的升降把手,上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42cm,下方的蓝光灯管距离患儿28cm。测体温、脉搏、呼吸,预热箱温30℃,剪短指甲,戴眼罩,丁字形尿布遮住会阴部,脱去衣服,方可将患儿放入蓝光箱内。

2、每小时测量体温、脉搏、呼吸,并记录箱温,通常应保持箱温在30~32℃,相对湿度50~60%,患儿体温维持在36.5~37.5℃。

3、照射时间每3小时喂奶一次,在两次喂奶之间喂5%葡萄糖液,入量平均为每小时10ml/kg或稍多,详细记录出入量。

4、每日详细记录光照皮肤黄疸情况,将患儿包裹后抱到自然光下观察。

5、光照时间遵医嘱执行,一般可持续照射6~8小时。

6、观察副作用,早期患儿可出现呼吸节律不规则,多能自动转为规则。少数患儿经照射后在胸腹部、四肢皮肤可出现一过性皮疹,不需作特殊处理。

7、蓝光照射结束后护理。去眼罩,检查眼部有无感染发生,并用新霉素眼药水滴眼;沐浴,检查皮肤有无破损、炎症或皮疹等;磅体重,消毒脐部,穿衣包裹;测体温,以后每4小时测体温1次,连续观察2日。

8、光疗后复查胆红素,光疗箱消毒备用。

四、注意事项

1、光照前应检查灯管,不亮应及时调整,有灰尘及时擦去,检查是否漏电。

2、光疗箱温直接影响患儿体温,必须保持箱温恒定,以患儿体温变化为依据,及时调整箱温。如夏季天气炎热,可开空调降温、拉开侧窗等。冬季天气寒冷时,可在室内放置电暖炉等。

3、照射期间密切注意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4、蓝光灯管使用时间过长,影响疗效,应设记录卡,超过300小时应更换灯管。

5、蓝光可引起视觉损伤,护理人员应戴墨镜,以阻断蓝光对眼的照射。

保暖箱应用护理常规

一、目的

保暖箱使用是以科学的方法,创造一个温度和湿度相适宜的环境,使患儿体温保持稳定,用以提高未成熟儿的成活率。

二、入保暖箱条件:

1、凡出生体重在2000g以下。

2、体温不升、新生儿硬肿症等异常新生儿。

三、保暖箱温度与湿度标准:

温度是根据早产儿体重及出生天数决定,相对湿度55~65%。

四、保暖箱使用方法:

1、使用前将保暖箱预热,一般先调至28℃,然后每小时提高箱温1℃,注意加水于水箱中以保持相对湿度。

2、新生儿不可穿得太多。

3、一切治疗、护理操作应打开边门或从袖孔伸入,在箱内进行,以免箱内温度波动过大。

4、定时测体温,记录箱温,根据体温来调节箱温,使早产儿体温维持正常。

5、暖箱每日用消毒液内外擦拭1次,水箱用水每日更换1次,出箱后,彻底消毒,备用。

6、暖箱不宜放在阳光直射或对流风位置,以免影响箱内温度控制。

五、出箱标准:

1、体重增至2000g以上。

2、在室温24℃时,能维持正常体温。

3、吃奶等一般情况良好。

第四篇:新生儿、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第四节 新生儿专业

一、正常新生儿护理常规

1.病室环境:提供良好的环境,保持空气流通,室温、湿度适宜。

2.身份识别:新生儿入母婴同室,需核对新生儿腕带(姓名、床号、住院号、出生时间、性别等)及全身情况,并告知家属及产妇。

3.体位护理:将新生儿安置在婴儿床内,出生6小时内,新生儿头放平或稍低位,偏向一侧,注意观察面色及呼吸,如有紫绀或呼吸困难,应立即检查呼吸道是否通畅,如有分泌物,应及时清除、遵医嘱吸氧,并报告医师。

4.监测生命体征:注意新生儿保暖。每日测体重1次、测体温4~6次,观察大小便次数、量、颜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给与对症处理。

5.新生儿护理:根据情况,每日行新生儿沐浴1次,眼部护理、脐部护理、口腔护理、臀部护理各1次。

6.密切观察新生儿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新生儿医师,必要时转新生儿科继续治疗。

二、早产儿护理常规

早产儿(premature infant)胎龄<37周出生的新生儿,而出生体重<2500g的婴儿统称为早产儿。1.维持体温稳定

(1)保持室温24~26℃,湿度55%~65%。

(2)根据早产儿的体重、日龄、病情,给予不同保暖措施,测体温6次/d。(3)各种治疗、护理集中进行。2.维持有效呼吸

(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儿取侧卧,头肩抬高15°,头偏向一侧。

(2)有缺氧症状时,遵医嘱给予吸氧,氧浓度以维持血氧饱和度在85%--93%为宜;出现呼吸暂停,立即通知医生,并给予拍打足底、托背、睡水床等措施。3.合理喂养(1)尽早喂养,提倡母乳喂养,无法母乳喂养者以早产儿配方乳为宜。(2)吸吮能力差和吞咽不协调者给予鼻饲喂养。(3)每日准确记录出入量,每日测体重一次。4.预防感染

(1)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做好手卫生。(2)限制探视,非工作人员不得入内。(3)室内物品定期消毒,防止交叉感染。(4)加强基础护理,保持皮肤清洁。5.密切观察病情(1)严密监测生命体征

(2)观察患儿喂养、精神、哭声、反射、面色、皮肤颜色、肢体末梢温度等。(3)加强输液管理,常规使用输液泵,密切巡视,随时记录。6.健康教育

(1)指导家长注意保暖,维持患儿体温36~37℃。(2)合理喂养4~6个月。

(3)保持皮肤清洁,加强脐部护理,预防感染。(4)出院后1个月门诊随访

(5)根据体重增长情况,按时预防接种。

三、危重新生儿护理常规

1、保持室温22~24°,相对湿度50~60%,并保持空气清新。

2、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检查、治疗、护理患儿时必须使用流动水洗手或快速手消毒液消毒。

3、严格执行每班交接班制度,认真查对手条、床头牌。

4、每日测体重一次,各项护理操作尽量集中进行,动作轻柔,同时注意保暖及观察患儿反应及各项体征。

5、每日洗澡或擦澡一次,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并做好脐部、臀部护理。

6、喂奶前换尿布,遵医嘱给予母乳或配方奶喂养,无吸吮能力者给予鼻饲喂养。喂奶时注意患儿体位,防止吐奶、误吸造成呼吸道阻塞。

7、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做好呼吸道管理。

8、患儿入暖箱或远红外辐射保暖台保暖,每日测体温4次,每班有暖箱温度、湿度记录。

9、严密观察病情及各项生命体征,15~30分钟巡视一次,发现异常情况及时报告医生同时做必要的处理,积极配合医生抢救各种急危重患儿。

10、注意保持各种管道的通畅和监护仪等抢救设备性能完好,处于使用及备用状态,各种抢救用药齐全并在有效期范围内,如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并交班。

四、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呼吸通畅,防止呛奶窒息。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定时测量生命体征,观察患儿精神、哭声、面色、吸吮能力及大小便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报告。

3.观察患儿面色、四肢末梢颜色及温度。

4.观察患儿脐周有无发红或脓性分泌物,臀部皮肤是否清洁完整,全身皮肤有无硬肿、出血点。

5.保持病室安静,室温22℃~24℃,相对湿度55℃~60℃。6.加强基础护理,预防感染。

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避免交叉感染。8.对患儿家长进行健康指导。

五、新生儿肺炎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炎(neonatal infectious pneumonia)是新生儿常见疾病,病原体的侵入可发生在出生前、出生时和出生后,以弥漫性肺部病变及不典型的临床表现为其特点,需及早诊断和正确处理。

1.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分泌物粘稠者给予雾化吸入,促进分泌物排出;定时翻身拍背。

2.遵医嘱用氧,改善呼吸功能,选择与病情相适应的吸氧方式,监测血氧饱和度。3.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温湿度适宜。

4.维持正常体温,体温过高时给予降温,体温过低时给予保暖。5.遵医嘱应用抗生素及抗病毒药物,观察用药后疗效。

6.观察病情(1)生命体征,尤其是呼吸情况。(2)面色、哭声,注意有无缺氧及早期心衰的 表

现。(3)哺乳情况,有无呛奶,口唇发绀。

7.合理喂养,少量多次喂养,必要时给予鼻饲喂养。

六、新生儿败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败血症(neonatal septicemia or sepsis)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所造成的全身性感染。

1.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加强巡视,发现异常及时与医生取得联系。2.准确及时应用抗生素,注意观察用药后的反应。

3.维持体温稳定,体温偏低时,及时给予保暖;体温过高时,给予物理降温并多喂水。4.遵医嘱用氧,注意调节氧浓度,监测氧饱和度。5.加强脐带及皮肤护理。6.保证营养摄入,合理喂养。

7.做好家长的心理护理,讲解与败血症有关的护理知识。

七、新生儿低血糖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血糖(hypoglycemia)指血糖值低于同年龄婴儿的最低血糖值。以全血标本检测,足月儿最初3天内血糖低于1.7mmol/L、3日后低于2.2mmol/L,小于胎龄儿和早产儿生后3日内血糖低于1.1mmol/L,3日后低于2.2mmol/L。1.尽快建立静脉通路,用输液泵调节葡萄糖的输入量及速度。

2.能进食者提倡尽早喂养,根据病情给予10%葡萄糖或吸吮母乳,按时喂养。3.定期监测血糖,根据血糖遵医嘱调节输液速度。4.根据患儿体重、体温情况给予暖箱或热水袋保暖。

5.观察患儿有无震颤、多汗、呼吸暂停,如发现呼吸暂停立即给予处理。

八、新生儿黄疸护理常规

新生儿黄疸(neonatal jaundice)是胆红素在体内积聚而引起,其原因很多,有生理性和病理性之分;重者可致中枢神经系统受损,产生胆红素脑病,引起死亡或严重后遗症,故应加强对新生儿黄疸的临床观察,尽快找出原因,及时治疗,加强护理。

1.病情观察:(1)皮肤黏膜黄疸程度;(2)神经系统症状:有无拒乳、嗜睡、肌张力减低等胆红素脑病早期表现;(3)大小便的次数、量及性质;(4)皮肤有无破损及感染灶。2.患儿吸吮无力、纳差时,护理人员应耐心喂养,按需调整喂养方式,保证奶量摄入。3.遵医嘱给予蓝光照射或换血疗法,并做好防护措施。4.遵医嘱给予口服肝酶诱导剂。5.合理安排输液计划,及时纠正酸中毒。

6.做好患儿家长的解释工作,使家长了解病情,积极配合治疗护理。

九、新生儿低钙血症护理常规 新生儿低钙血症(hypocalcemia)当血钙低于1.8mmol/L(7.0mg/dL)或游离钙低于0.9mmol/L(3.5mg/dL)时称低钙血症。1.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2.遵医嘱给予口服钙剂,口服钙剂应在两次喂奶间给药,禁止与奶汁混合,以免影响钙吸收。

3.静脉用药过程中要确保输液通畅,防止药物外溢造成局部组织坏死。发现药液外溢,应立即拔针停止注射,局部用50%硫酸镁溶液湿敷。

4.静脉输入10%葡萄糖酸钙针时要用5%葡萄糖液稀释1倍以上。

5.备好吸引器、氧气、喉镜、气管插管等急救用物,一旦发生喉痉挛立即实施抢救。6.介绍育儿知识,鼓励母乳喂养,多晒太阳。无法母乳喂养者可选用婴儿专用奶粉,并加服钙剂和维生素D。

十、新生儿窒息护理常规

新生儿窒息(asphyxia of newborn)是胎儿因缺氧发生宫内窘迫或娩出过程中引起的呼吸、循环障碍,以致生后1分钟内无自主呼吸建立或未能建立规律呼吸,而导致低氧血症和混合型酸中毒。

1.配合医生按A、B、C、D、E程序进行复苏。A.通畅气道:及时清除口、鼻、咽及气道分泌物。

B.建立呼吸:(1)触觉刺激;(2)面罩复苏囊加压给氧;(3)严重者给予气管插管机械通气。

C.恢复循环:胸外按压心脏。

D.药物治疗:(1)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2)保证药物应用。E.评价:效果评价贯穿始终。2.保暖,维持患儿体温在36~37℃。

3.加强监护,密切观察患儿的体温、呼吸、心率、血压、尿量和神经系统症状。4.遵医嘱给氧,监测氧饱和度。5.合理喂养,观察吃奶及消化情况。6.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护理并做好记录。

7.健康教育:介绍有关的疾病知识,取得家长理解,减轻家长的恐惧心 理,得到家长的配合。

十一、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护理常规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ypoxic-ischemic encephalopathy,HIE)是指在围产期缺氧窒息,导致脑的缺血缺氧性损害,包括特征性的神经病理及病理生理改变,并在临床上出现一系列脑病的表现,部分病例可留有不同程度神经系统后遗症。1.保暖,维持体温在36℃~37℃。

2.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神经系统的症状,如精神反应,肌张力的变化。3.遵医嘱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和血压的变化。4.准确及时地完成各项治疗并观察用药后反应。

5.准确调节输液泵滴速,协助医生监测患儿血糖变化,维持血糖在正常范围的高值。6.合理喂养,观察吃奶及消化情况。

7.健康教育:向患儿家长解释病情及预后,帮助家长树立信心,配合治疗,指导家长掌握一定的康复及功能锻炼的方法。

十二、新生儿破伤风护理常规

新生儿破伤风(neonatal tetanus)系由破伤风杆菌由脐部侵入引起的一种急性严重感染,常在生后7天左右发病;临床上以全身骨骼肌强直性痉挛、牙关紧闭为特征,固有“脐风”、“七日风”、“锁口风”之称。1.控制痉挛

(1)遵医嘱注射破伤风抗毒素(T.A.T)中和未与神经组织结合的毒素。(2)建立静脉通道 最好选择留置针,避免反复穿刺给患儿造成不良刺激。(3)患儿放置在单间,专人看护,必要的操作集中在使用止痉剂后完成。(4)用3%过氧化氢消毒脐部,外涂75%酒精,用破伤风抗毒素脐周封闭。

2.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如发生抽搐时患儿面色、心率、呼吸及血氧饱和度的变化,详细记录,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配合抢救。3.保持呼吸道通畅

(1)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防止吸入感染。(2)吸氧,缺氧改善后及时停氧。(3)备好抢救物品。

4.保证营养,早期应给予静脉营养以保证热能供给,病情允许的情况系,给予鼻饲喂养,病情好转时用奶瓶喂养来训练患儿吸吮力及吞咽功能,最后撤离鼻饲管。5.定时更换体位,防止压疮的发生,保持患儿皮肤清洁干燥。6.健康教育:对患儿家长讲授有关育儿知识。

十三、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护理常规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onatal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临床以腹胀、呕吐、便血为主要表现,腹部X线平片以肠壁囊样积气为特征,病理以回肠远端和结肠近端坏死为特点。是新生儿尤为早产儿阶段胃肠道的一种严重需要急救治疗的疾病。

1.禁食7--14日,持续胃肠减压,保持引流管通畅,记录引流物的量,颜色和性状,每周更换胃管2次,注药后夹管30min。

2.补液护理,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按时按量完成输液。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

(1)患儿的面色、呼吸、体温、心率、精神状态、四肢温度及皮肤有无花纹。(2)呕吐的次数、颜色、量及性状,有无腹胀。(3)有无休克、肠穿孔、低体温、酸中毒等并发症。4.正确及时留取大便标本并送检。

5.加强基础护理,每班做口腔护理1~2次,保持皮肤清洁。

6.恢复喂养:腹胀消失,大便潜血阴性后可逐渐进食。开始试喂糖水,1日后无腹胀、呕吐可改喂母乳。人工喂养由稀到浓,量由少到多,间隔时间由长到短。恢复喂养过程中密切观察有无呕吐,腹胀等症状,若反复出现应立即再次禁食。

十四、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RDS)护理常规

新生儿肺透明膜病(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的病因多种,其中最重要的是由于缺乏肺表面活性物质引起,主要发生在早产儿。1.根据医嘱给予合适的给氧方式。

2.注意保暖,使患儿体温维持在36~37℃,减少耗氧和水分丢失。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口腔和呼吸道内分泌物,防止误吸。4.气管内滴入表面活性物质

(1)清理呼吸道:头稍后仰,使气道伸直,彻底吸净气道分泌物;

(2)抽取药液,从气管中滴入,患儿分别取平卧位、左侧卧位、右侧卧位,以利药液吸收;(3)用复苏囊加压给氧,使药液更好地弥散;(4)注入药物后4~6h禁止气道内吸引。

5.保证营养供给,注意喂养,不能吸吮吞咽者可用鼻饲喂养或补充静脉高营养液。6.严密观察病情,随时掌握病情变化,定期对患儿进行评估。7.严格执行消毒隔离制度及无菌操作规程。

十五、新生儿颅内出血护理常规

新生儿颅内出血(intracranial hemorrhage,ICH)是新生儿期常见的严重疾患,死亡率高,严重者常有神经系统后遗症,主要出血类型为硬脑膜下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周围-脑室内出血、脑实质出血、小脑出血及丘脑基底节出血。

1.严密观察病情,注意生命体征,意识形态、囟门张力、呼吸、肌张力和瞳孔变化。及时记录阳性体征并及时报告医生。

2.保持绝对静卧、减少燥音,治疗、护理操作集中进行,动作应轻、稳、准,尽量减少对患儿移动和刺激,静脉穿刺最好用留置针保留,减少反复穿刺。3.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理呼吸道分泌物。4.遵医嘱吸氧,监测血氧饱和度。

5.合理喂养,根据病情遵医嘱喂养,保证热量供给。6.遵医嘱准确用药,确保疗效。

7.维持体温稳定,体温过高时应予物理降温,体温过低时保暖。

8.健康教育:强调远期治疗和随访的重要性,对遗留后遗症患儿,应指导其家长对患儿进行肢体功能训练,促进肢体功能恢复。

十六、新生儿手术后监护常规

新生儿(Newborn)是指自脐带结扎至生后满28天的婴儿。

1.患儿全麻术后安置于暖箱或红外线保暖台,根据年龄、体重调节暖箱温度。2.持续监测心率及指脉氧饱和度,接呼吸机机械通气治疗。

3.了解手术名称、手术方式、术中情况,检查全身皮肤,详细交接带回液体及各种管道,妥善固定,标识清楚。

4.严密观察生命体征、意识、瞳孔变化,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5.保持呼吸道通畅,机械通气期间监测血氧饱和度,按需吸痰,停用呼吸机后遵医嘱吸氧,及时观察氧饱和度情况。

6.严密观察手术部位敷料有无渗血、渗液,做好基础护理,防止手术切口污染。7.做好管道护理,保持各种管道固定好、通畅,防止管道脱落。严密监测引流液的量、色及性状,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记录。

8.遵医嘱给予静脉输液,控制液体滴速,保证静脉入量,防止液体外渗。

十七、新生儿肠穿孔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新生儿肠穿孔(Neonatal intestinal perforation)是危及新生儿生命的严重疾病,引起肠穿孔的原因有很多,如新生儿坏死性肠炎,胃、肠壁肌层缺损,胃肠壁局部缺血,消化性溃疡穿孔等,病死率高,除病情重、并发症多外,由于早期往往缺乏典型的症状、体征,疾病本身的表现常被原发病所掩盖,穿孔后不易及时发现,给诊断带来困难。术前护理

1.饮食护理:禁食,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病情观察:观察患儿精神反应、血氧饱和度、呼吸、心率、血压、腹胀情况、腹壁张力及腹壁皮肤颜色。

3.补液: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遵医嘱准确输入液体。4.体位:头肩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防止误吸。5.加强基础护理,保持床单位平整,睡水床定时翻身,防止压疮。术后护理

1.麻醉未醒,行呼吸机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患儿意识、瞳孔、生命体征及指脉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保持切口敷料干燥,严密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出,避免大小便污染。4.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标示清楚。

5.术后暂禁食水,保持胃肠减压管通畅,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并做好记录。6.用药护理:按医嘱要求准确输入液体,保证热卡供给,遵医嘱按时给予抗生素。7.保持患儿安静,哭闹时给予安抚,防止腹胀。

十八、新生儿先天肠闭锁肠狭窄围手术期护理常规

先天性肠闭锁和肠狭窄(Congenital intestinal atresia and stenosis of the intestine-)指在从十二指肠到直肠间发生的肠道先天性闭塞和变窄,是新生儿外科中一种较常见的消化道畸形。术前护理

1.患儿术前禁食水、胃肠减压,观察引流液的颜色、性质和量。

2.观察患儿心率、精神反应、指脉氧饱和度、腹胀情况、有无肠型、呕吐以及呕吐物的性质、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遵医嘱准确输入液体,纠正电解质及酸碱平衡失调。

4.保持患儿头肩抬高15~30度,头偏向一侧或侧卧位,防止误吸。术后护理 1.麻醉未醒,行呼吸机机械通气,保持呼吸道通畅。

2.严密观察患儿瞳孔、意识、生命体征及指脉氧饱和度等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记录。

3.严密观察腹部切口敷料有无渗出,保持切口敷料干燥,避免大小便污染。

4.妥善固定各种引流管,保持通畅,标识清晰。观察引流液的量、颜色及性状并记录。5.造瘘口护理:造瘘口周围涂氧化锌软膏保护皮肤,及时清除肠液及引流液,观察造瘘口处肠粘膜的颜色及血运情况,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并处理。6.保持静脉液体通畅,遵医嘱给予液体输注,保证热卡供给。7.保持患儿安静,哭闹时给予安抚,防止腹胀。

十九、新生儿蓝光照射治疗护理常规

蓝光照射治疗,简称光疗(phototherapy),是一种降低血清未结合胆红素的简单易行的方法。1.光疗前护理

(1)接通电源,检查光疗箱。

(2)预热,待光疗箱温度升至设置温度。(3)夏季高温天气,光疗箱应放在空调房间内。

(4)清洁患儿皮肤,裸体,包好尿布,用不透光眼罩遮盖双眼。(5)做好光疗箱的使用登记工作。2.光疗时护理

(1)患儿裸体安置于玻璃床中央,帮助患儿摆好舒适体位,1~2h翻身1次。(2)保持玻璃床清洁,患儿呕吐物,汗渍,大小便等污物应及时清除。

(3)每4--8h测体温1次并记录,根据患儿体温调节光疗箱温度,使患儿体温保持在36~37℃,体温>38.5℃时暂停光疗。

(4)每1h巡视1次,观察患儿有无烦躁,高热,皮疹,腹泻等光疗副作用,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处理并做好记录。

(5)两次喂奶之间喂糖水,以减少不显性失水。3.光疗后护理

(1)光疗结束后检查患儿皮肤粘膜完整情况,观察黄疸消退情况,大小便情况。(2)登记停止光疗时间。

(3)清洁消毒光疗箱,更换损坏灯管,保持光疗箱功能完好,备用。第五章 儿科疾病护理常规

一、儿科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1、保持病室环境整洁、舒适、通风,根据病情调节病室温、湿度。

2、根据病种、病情安排床位,通知医生,做好入院宣教及评估。

3、测量体重、体温、脉搏、呼吸及血压(3岁以内酌情免测脉搏、呼吸、血压)。

4、新入患儿每日测量体温、脉搏、呼吸4次,连续3日,若体温在37.5℃以上,每日测体温4次,若在38.5 ℃以上,每日测体温6次,体温正常3日后,改为每日1次,每日记录大小便次数。

5、每周测体重,特殊、危重患儿生命体征监测遵医嘱执行。

6、按医嘱执行饮食、三级护理制度。

7、做好健康宣教,执行消毒隔离制度。

8、按要求巡视病房,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并报告医生,积极配合抢救,做好护理记录。

9、做好书面交班记录及床头交接班。

10、执行病室生活制度,保证患儿充足睡眠和休息。

二、小儿高热惊厥护理常规

高热惊厥(concvulsion)是小儿惊厥常见的原因,多见于1-3岁的小儿。多发生于上呼吸道感染的初期,当体温骤升至38.5℃~40℃或更高时,突然发生惊厥。表现为全身强直,持续数秒至数10分钟,可伴有发作后短暂嗜睡。

1.保持病室安静,避免强光,噪音等刺激,护理操作尽可能集中进行。2.惊厥时解开衣领,头偏向一侧,保证气道通畅,必要时给予吸氧。3.预防外伤:床边放置床挡,勿强力按压或牵拉患儿肢体,以免骨折或脱臼。4.遵医嘱给予镇静药物,密切观察呼吸、心率、血压及瞳孔的变化及药物疗效。5.注意观察抽搐的部位、时间及次数,出现抽搐及时报告医生并详细记录。6.体温超过38.5℃者每4h测量体温一次,并行物理降温或按医嘱给予解热剂。7.保证患儿摄取充足的水分及富有营养的流质及半流质饮食;做好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的发生。

8.告之家长预防惊厥的关键是及时控制体温。

三、小儿充血性心力衰竭护理常规 充血性心力衰竭简称心衰,是指在静脉回流正常的前提下,心肌收缩力下降使心排血量不能满足机体代谢的需要,组织器官灌流不足,同时出现肺循环和/或体循环淤血的一种临床综合征。充血性心力衰竭是小儿时期常见的危重急症之一。1.危重病患儿应住抢救室并备好抢救药品和物品。

2.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取半卧位或高斜坡卧位,保持安静,避免哭闹。3.呼吸困难、紫绀者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烦躁不安者,给予镇静药物。

4.观察心率、节律的变化,以及患儿的精神状态、呼吸、面色、末梢循环等情况,如有

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5.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应用洋地黄类强心剂时应密切观察有无洋地黄毒性反应,如心律失常、恶心、呕吐、视力模糊、黄视、绿视等症状。6.使用输液泵控制输液量及速度,详细记录24h出入量。

7.鼓励患儿进食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易消化饮食,少量多餐。8.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9.避免患儿受凉,做好家长健康指导。

四、小儿肺炎护理常规

肺炎(pneumonia)是由不同的致病菌或其他因素所引起的肺部炎症。临床以发热、咳嗽、气促、呼吸困难及肺部固定湿罗音为特征。肺炎是婴幼儿的常见病,肺炎死亡占小儿死亡的第一位。按病程分类:病程大于1个月为急性肺炎;病程1~3个月为迁延性肺炎;病程大于3个月为慢性肺炎。按病情分为:轻度肺炎,表现为呼吸系统受累,其他系统无或轻微受累,无全身中毒症状。重症肺炎,除呼吸系统受累外,常有神经、消化和循环系统受累的表现。1.注意呼吸道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保持病室空气流通,空气新鲜,室温控制在18~22℃,湿度55~60﹪。3.嘱患儿卧床休息,有呼吸困难、紫绀时及时吸氧,观察缺氧症状是否改善。

4.保持呼吸道通畅,指导有效的咳嗽,必要时遵医嘱雾化治疗。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物

品。

5.给予易消化富有营养饮食,鼓励多饮水,进食时少量慢喂,以免发生窒息。

1.密切观察患儿精神状态、体温、呼吸、脉搏以及咳痰的性质和量,发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

2.遵医嘱给予药物治疗,观察治疗效果。3.根据病情指导家长对患儿进行户外活动,增强体质。

五、小儿呼吸衰竭护理常规

急性呼吸衰竭(acute respiratory failure,ARF),简称呼衰,是小儿时期的常见急诊之一。是指累及呼吸中枢和/或呼吸器官的各种疾病导致呼吸功能障碍,出现低氧血症或低氧血症与高碳酸血症并存,并由此引起一系列生理功能和代谢紊乱的临床综合征。1.绝对卧床休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备好抢救物品和药品。2.保持呼吸道通畅,经常翻身拍背,必要时给予吸痰。3.遵医嘱给予高浓度吸氧与低浓度吸氧交替使用。4.加强口腔护理及皮肤护理,预防感染。

5.严格记录液体出入量,合理安排输液顺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6.注意观察用药后反应、疗效及毒副作用。

六、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护理常规

维生素D缺乏性佝偻病(rickets of vitamin D deficiency)简称佝偻病。是由于维生素D缺乏导致钙、磷代谢异常,使正在生长的骨骼不能正常钙化,造成骨骼病变为特征的一种全身性营养性疾病。此病好发于3个月至2岁的婴幼儿。主要表现为生长中骨骼的改变,肌肉松弛和非特异性神经症状,重症佝偻病患儿可见消化功能紊乱,心功能障碍并可影响智能发育及免疫功能等。临床分初期、激起、恢复期、后遗症期。1. 避免交叉感染。

2. 轻症患儿应鼓励多户外活动。

3. 佝偻病活动期嘱患儿卧床休息,避免早坐、久坐、久站或早行走,防止骨骼畸形。护理操作时避免重压和强力牵拉,防止骨折。

4. 提倡母乳喂养,按时添加辅食,给予富含维生素D、钙、磷和蛋白质的食物。5. 遵医嘱给维生素D制剂,观察有无维生素D中毒表现,如过量表现立即停服。6. 做好健康指导,告之家长行日光浴、服维生素D的正确方法。

七、小儿脑膜炎护理常规

脑膜炎(meningitis)是由各种病毒、化脓性细菌感染引起的常见的中枢神经系统感染性疾病。临床上以全身中毒症状、颅内压增高、脑膜刺激征为主要表现。1.绝对卧床休息,昏迷者取头侧卧位,保持病室安静,尽量减少刺激。

2.给高热量、高蛋白、高维生素的流质或半流质饮食,昏迷者可给予静脉高营养和鼻饲。3.保持呼吸道通畅,必要时备好吸引器,气管插管等抢救药品和物品。1.使用脱水剂时,注意输液速度,防止药液外渗,观察脱水效果。

2.观察有无脑膜刺激征的临床表现,警惕脑疝和呼吸衰竭的发生,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防止外伤,避免惊厥时出现舌咬伤和坠床。

4.保持皮肤黏膜完整性,注意床单位的整洁,做好口腔、眼部护理。5.昏迷者保持肢体的功能位,做被动运动,防止肌肉萎缩和肢体畸形。

八、小儿腹泻护理常规

小儿腹泻(infantile diarrhea)是一组由多病原、多因素引起的以大便次数增多和大便性状改变并存为特点的一组临床综合征,严重者可引起脱水和电解质紊乱。是我国婴幼儿最常见的疾病之一。临床上分为轻型和重型,轻型腹泻主要以肠道症状为主;重型腹泻除严重的胃肠道症状以外,还有明显的脱水、电解质紊乱和全身感染中毒症状。1.做好床边隔离,防止交叉感染。

2.遵医嘱及时留取大便标本,做好大便培养,预防臀红及尿路感染。

3.加强饮食管理,注意饮食卫生。以少量多餐,多饮水为原则。呕吐严重时须暂禁食,母乳喂养患儿暂停辅食,人工喂养患儿,可喂等量米汤或稀释牛奶或其他代乳品。腹泻停止后,继续给予营养丰富的饮食。

4.密切观察生命体征变化以及大小便次数、颜色、气味、量,及时送检。5.评估脱水程度及有无电解质紊乱,遵医嘱准确记录24h出入水量。6.根据医嘱安排输液顺序及滴速,观察补液效果。

7.静脉输液时掌握补液原则,即先盐后糖,先快后慢,先浓后淡;见尿补钾,见酸补碱,见惊补钙。

九、小儿营养不良护理常规

营养不良(malnutrition)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蛋白质及能量摄入不足或消耗增加引起的一种慢性营养缺乏症,主要见于3岁以下婴幼儿。临床表现为体重下降、皮下脂肪减少或水肿,伴有各器官功能紊乱。喂养不当是导致营养不良的最主要原因。1.重症患儿需绝对卧床休息,根据饮食量、体重逐渐增加活动量。

2.给予高蛋白、高能量、高维生素饮食,适当补充铁剂;饮食遵循由少到多,由稀到稠,循序

渐进的原则。

3.实行保护性隔离,与感染性患儿分开居住。加强皮肤护理和口腔护理。4.及时监测体重,了解治疗效果。

5.对Ⅲ度营养不良患儿应密切观察病情,注意有无低血糖反应等异常变化。

6.重症患儿输液或输血时,根据病情严格掌握滴速,以免发生心力衰竭或肺水肿等并发症。

十、小儿急性肾小球肾炎护理常规

急性肾小球肾炎(acute glomerulonephritis,AGN)简称急性肾炎,是儿科常见的免疫反应性肾小球疾病,由多种病因引起,其中多数发生于急性溶血性链球菌感染后,被称为急性链球菌感染后肾炎。临床上主要表现为急性起病、浮肿、尿少、血尿、高血压。1.急性期2周内应绝对卧床休息,待水肿消退、血压降至正常、肉眼血尿消失后可下床活动。

2.加强饮食管理,尿少、水肿期间以低盐、低蛋白、高糖、高维生素饮食为宜;有氮质血症时应限制蛋白质摄入,待尿量增加、水肿消退、血压正常,可恢复正常饮食。3.注意观察精神状态、血压、尿量及尿色、水肿性质及程度,观察有无并发症的发生。4.做好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避免口腔感染及皮肤感染。5.指导按时服药,定期随访。

十一、小儿肾病综合征护理常规

肾病综合征(nephrotic syndrome,NS)简称肾病,是一组多种原因所致肾小球基底膜透性增高,导致大量血浆蛋白由尿丢失引起的一组临床症候群。临床具有4大特点:①大量蛋白尿;②低蛋白血症;③高胆固醇血症;④不同程度的水肿。1.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感染。

2.高度浮肿伴大量蛋白尿期间绝对卧床休息,待尿蛋白下降、浮肿逐渐消退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加强饮食管理。长期应用激素期间,适当补充优质蛋白和植物性脂肪。4.遵医嘱记录24h尿量,按时测量血压,并做好记录。

5.观察浮肿部位、程度及性质,有无腹水、胸水,定时测量胸围、腹围,以了解浮肿消退情况和治疗效果。

6.观察有无药物副作用,及时补充钙和维生素D,鼓励多饮水。

7.应用利尿剂、抗凝和溶栓治疗期间,注意监测电解质,观察有无低血容量性休克及血栓形成。

8.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高度水肿期间,避免肌肉注射,阴囊水肿时,可用吊带托起,紫草油纱布加50%硫酸镁湿热敷。9.指导按时按量服药,定期随访。

十二、小儿过敏性紫癜护理常规

过敏性紫癜(anaphylactoid purpura)是一种主要侵犯毛细血管的变态反应性疾病,为血管炎综合征中的最常见型。临床特点除皮肤紫癜外,常有过敏性皮疹、关节肿痛、腹痛、便血和血尿等。

1.注意保护性隔离,预防呼吸道感染。

2.起病2周内,疼痛、皮疹、浮肿明显时嘱患儿绝对卧床休息,待临床症状缓解后,可适当下床活动。

3.加强饮食管理,避免过敏原食物摄入。

4.密切观察皮肤紫癜部位、大小及特点,注意有无恶心、呕吐、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有无关节疼痛、便血及血尿症状。

5.做好口腔和皮肤护理,注意紫癜增减情况,了解治疗效果。6.做好健康教育,避免接触农药、蚊虫叮咬、病毒感染等。

十三、小儿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护理常规

特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idiopath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ITP)又称自身免疫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是小儿最常见的出血性疾病。临床主要特点为皮肤、粘膜自发性出血,血小板减少,出血时间延长,血块收缩不良,束臂试验阳性,骨髓巨核细胞正常或减少。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减少活动,避免外伤。

2.遵医嘱给予易消化软食,禁食坚硬的食物,防止口腔黏膜及牙龈出血。

3.密切观察病情,注意皮肤瘀点、瘀斑变化。对血小板极低者应警惕颅内出血的发生。4.避免深静脉穿刺抽血,必要时应延长压迫时间以免形成深部血肿。5.加强口腔和皮肤的护理,预防感染。

6.鼻腔出血时可用浸有0.1%肾上腺素棉球堵鼻,必要时遵医嘱给予止血药。7.做好健康教育,指导患者定期复查。

十四、小儿白血病护理常规

白血病(leakemia)是造血系统的恶性增生性疾病。其特点为造血组织中某一血细胞系统过度增生、进入血流并侵润到各组织和器官,引起一系列临床表现。在我国小儿的恶性肿瘤中,白血病发病率最高,约占小儿时期所有恶性肿瘤的35%。

1.重度贫血、严重出血、血小板低下的危重患儿应绝对卧床休息,待血色素、血小板逐渐回升时,可适当增加活动。

2.给予高热量、高蛋白、含铁高的高维生素饮食,有消化道出血时应禁食。

3.密切观察患儿生命体征变化,有无颅内出血倾向,出现异常及时通知医生抢救,做好记录。

4.贫血严重时,遵医嘱持续低流量吸氧0.5~1L/min。

5.化疗期间,密切观察患儿对化疗药物的反应,做好患儿心理护理。6.输血时注意输血滴速及有无输血反应。

7.加强口腔护理和皮肤护理,预防口炎及皮肤感染。

8.骨穿、静脉注射、肌肉注射等各种穿刺后延长压迫止血时间,防止出血。9.加强患儿及其家长的健康教育,避免外伤、出血和感染,定期复查。

十五、小儿糖尿病护理常规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vs,DM)是由于胰岛素绝对或相对不足引起的糖、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致使血糖增高、尿糖增加的一种病症。糖尿病可分为:①胰岛素依赖型,即I型糖尿病,98%儿童期糖尿病属此类型,必须使用胰岛素治疗;②非胰岛素依赖型,即II型糖尿病,儿童发病甚少;③其他类型:包括青年成熟期发病型,继发糖尿病,某些遗传综合征伴随糖尿病。儿童糖尿病易并发酮症酸中毒而成为急症之一。

1.观察病情变化,监测血糖、尿糖、血酮、尿酮等,如有异常立即通知医生处理。2.根据患儿年龄、生长发育和日常活动的需要,指导合理饮食。

3.按时、准确注射胰岛素,及时进餐,如出现低血糖反映,通知医生配合处理。更换注射部位,合理保存胰岛素,教会患儿或家长掌握自我注射胰岛素技术。4.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保持口腔、皮肤清洁,防止感染。5.鼓励患儿每天适当活动,注意运动时间。

6.做好心理护理,解除不良情绪,帮助患儿逐渐学会自我护理。

第五篇:新生儿护理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新生儿护理

新生儿护理

●人工喂养指导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1.配奶前准备及奶粉配制

■清洁双手,取出已经消毒好的备用奶瓶。

■参考奶粉包装上的用量说明,按婴儿体重,将适量的温水加入奶瓶中。

■用奶粉专用的计量勺取适量奶粉(用刀刮平,不要压实勺内奶粉)放入奶瓶中摇匀。

■将配好的奶滴几滴到手腕内侧,感觉不烫或不太凉便可以给新生儿食用。

2.喂养中正确操作指导

■给新生儿喂奶,以坐姿为宜,肌肉放松,让新生儿头部靠着产妇的肘弯处,背部靠着前手臂处,呈半坐姿态。

■喂奶时,先用奶嘴轻触新生儿嘴唇,刺激新生儿吸吮反射,然后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奶嘴小心放入新生儿口中,注意使奶瓶保持一定倾斜度,奶瓶里的奶始终充满奶嘴,防止新生儿吸入空气。

■中断给新生儿喂奶,指导产妇只要轻轻地将小指滑入其嘴角,即可拔出奶嘴,中断吸奶的动作。

3.喂养后的操作指导

■与母乳喂养后的指导相同(参照母乳喂养)。

■喂完奶后,马上将瓶中剩余牛奶倒出,将奶瓶、奶嘴分开清洁干净,放入水中煮沸25分钟左右(或选用消毒锅消毒奶瓶),取出备用。

【达标标准】

■喂奶时,腰背、手臂、手腕不疲劳。■新生儿能有效吸吮。

【注意事项】

■避免配方奶温度过热烫伤新生儿,或因奶嘴滴速过快,新生儿来不及咽下而发生呛奶。

■避免奶瓶、奶嘴等用具消毒不洁而造成新生儿口腔、肠胃感染。■严格按照奶粉外包装上建议的比例用量冲凋奶粉。

【工具与材料】

奶粉、温开水、奶瓶、奶嘴、消毒锅、奶瓶刷。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相关知识】

■新生儿食量因生长阶段不同而渐渐增加,新生儿1—2周时一般每次吃奶60~90毫升,3—4周时每次吃奶100毫升,以后再酌量增加,新生儿存在个体差异,食量各不相同,一日总量按照150毫升-200毫升/每公斤体重大致计算,每餐吃奶量大致平均分配,但注意掌握总量(有关事项参照母乳喂养)。

■两次喂奶中间,适当给新生儿补充水分(多选择白开水),水量以不超过奶量为宜。

■喂奶时,产妇尽可能多与新生儿目光交流,说说话,培养母婴感情。■若喂配方奶时间长,奶水渐凉,中途应加温至所需温度,再继续喂养。

■由于新生儿体质存在个体差异,有些新生儿喂配方奶的时候,偶尔会出现过敏现象,所以应根据新生儿的不同情况调整不同的配方奶。如果确认牛奶过敏,就应选择其他代乳品。

注:如果你只是因为还没有下奶而在产后前几天使用配方奶的话,切记要用小勺子喂,防止宝宝因为过于依赖奶嘴而在母乳喂养的时候发生困难。在调奶过程中,如果使用凉开水加开水的方式调节水温,记得先放凉水再放热水,然后轻摇,这样才不会干扰你对奶瓶温度的感觉。调奶的水我建议大家每天早上起来用壶烧开水,一部分灌暖瓶,一部分晾凉,因为有的饮水机无法将水烧开,80多度就停止加热了,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有的饮水机的水源不太合格,而且要是中途更换水源的话,还有可能引起宝宝的一些不适反应,比如大便次数增加等,所以用自来水在灶台上烧开,再晾凉是最好的选择,夏天特别热的时候,也可以取这种凉白开给宝宝补充水分的。另外宝宝的奶量因人而异,不必刻意拘泥书上的量,配方奶很容易喂得过多,所以要密切注意奶嘴孔的大小。

●溢奶处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步骤:喂奶后护理(即新生儿吃完奶的处理)、溢奶时处理、溢奶后处理。

1.喂奶后护理:主要是拍嗝,避免溢奶。

■哺乳完以后应该把新生儿轻轻竖着抱起来,让新生儿头部靠在产妇的肩部,使产妇一手托着新生儿的臀部,一手呈空心状从腰部由下向上轻叩新生儿背部,使新生儿将吃奶时吞人胃内的气体排除,一般拍5一10分钟。

■若无气体排出,可给新生儿换个姿势,但动作一定要轻,继续拍5—10分钟左右(具体情况因人而异),拍完后将新生儿放到床上,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2.溢奶时处理:主要是及时清理口腔及鼻腔中溢出的奶。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如新生儿为仰睡,溢奶时可先将其侧过身,让溢出的奶流出来,以免呛人气管;

■如新生儿嘴角或鼻腔有奶流出时,应首先用干净的毛巾把溢出的奶擦拭干净,然后把新生儿轻轻抱起,按上述拍嗝时的体位(竖抱)拍其背部一会儿,待新生儿安静下来(睡熟)再放下。

3.溢奶后处理:将擦拭过奶的毛巾及被溢出的奶弄湿的新生儿衣服、小被褥等清洗以后,晾干备用。

【达标标准】

新生儿溢奶少,无呛奶现象发生。

【注意事项】

■每次喂完奶后均应拍嗝,时间长短因人而异。■新生儿每次吃完奶后应以右侧卧位为宜。

■溢奶后一定要及时清理干净口、鼻中溢出的奶,以防吸入气管。

【工具与材料】

干净的小毛巾、衣服、清水、脸盆。

【相关知识】

■新生儿因其胃呈水平位,贲门括约肌发育不完善,所以容易发生溢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奶,并且难以完全避免,因此一定要注意护理,避免呛奶的发生。■因每个新生儿体质不尽相同,故每次拍嗝不一定以拍出嗝为主要目的,有的新生儿拍完后虽不打嗝,但不一定会溢奶,有的新生儿即使打了嗝也还会溢奶,所以一定要让新生儿吃完奶后右侧卧位,一是因为这个睡姿有利于消化系统的发育,另一方面即使发生溢奶,奶液也可顺着嘴角流下来,不至于呛人气管。

■喂奶前尽量避免新生儿大哭,大哭易使空气进入胃内,更容易引起溢奶,故应先让新生儿安静下来再吃奶。

■人工喂养或混合喂养的新生儿因需用奶瓶吃奶,进气更多,比纯母乳喂养的新生儿更易呛奶,因此应在喂完奶后多拍一会儿,尽量使吸入胃内的气体排出。

注:新生儿溢奶的情况几乎避免不了,拍嗝只能有效的减少这种情况的发生,不能完全避免。所以出现这种情况的时候不要焦急,不要责备月嫂,这不是什么不正常的情况。而呛奶则要尽量避免,所以采取右侧卧位比较关键,如果怕睡偏了头,可以在右侧卧一段时间之后轻轻翻动宝宝,再左侧卧一会儿。有的新生儿会有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情况,极容易呛奶,所以这种新生儿需要特别的看护,有的甚至需要家人更换着24小时监护,防止呛奶的发生,这种婴儿一旦呛奶就会表现得很严重,憋得脸部发红甚至发紫,要及时的竖起来轻拍后背以缓解,严重的时候要送去医院处理,因为呛奶也可以引起吸入性的肺炎。好在鼻咽软骨发育不全的宝宝在三个月左右会好转很多,基本上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就能发育完全了,不必过于担心。新生儿在吃奶之后迅速到达胃部,与胃酸反应形成奶块,所以当你发现宝宝溢出的奶水是块状的时候,不要担心,这是正常的现象。但要注意溢奶和呕吐的区别,呕吐之前新生儿会表现出焦躁不安的状态,并成喷射状吐出大量液体,这时候要注意观察,是否有其他现象,比如呼吸不畅、咳嗽严重等,有的时候呕吐也是肺炎的前兆,但都不是绝对的,也不要太紧张。如果你打算长期请月嫂,这些步骤可以完全由月嫂来做,如果你打算出了月子就自己带孩子,那还要适当练习。

●眼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三个环节: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新生儿眼部的护理、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1.正常情况下新生儿眼部的保健

■新生儿的眼睛对强光很敏感,照相、摄像时要避免使用闪光灯。■新生儿晒太阳时,要注意遮住孩子的眼睛,避免强烈的阳光直射而刺伤孩子的眼睛。

■早期训练新生儿视觉能力时,要注意悬吊响铃玩具的高度,应离新生儿20cm左右。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新生儿眼部的护理

■要用专用的清洁毛巾和流动的水给新生儿洗脸和清洁眼部,不要用手直接触摸新生儿的眼睛,以免病原菌侵入眼睛。

■如果新生儿眼部有分泌物,可以用消毒棉球沾水清洁眼部。

3.新生儿眼部炎症的护理

■新生儿眼部如果出现很多脓性分泌物并伴有眼睑红肿,结膜充血,首先应该到医院就诊,待做出正确的诊断后,对症治疗。

■一般新生儿眼部炎症,医生常用0.25%的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使用方法是先洗干净双手,然后用清洁棉球沾水擦拭掉分泌物,在眼内眦处各滴一滴眼药水。每天2—3次即可。

【达标标准】

■正常新生儿不发生眼部炎症。

■能为已经发生眼部疾患的新生儿清洁眼部和滴眼药。

【注意事项】

■给新生儿眼部清洗时一定要洗干净双手,新生儿专用的小毛巾等物品一定要清洁。

■不要乱放、乱扔沾有分泌物的棉球,避免造成再次污染。

【工具与材料】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0.25%氯霉素眼药水或小乐敦眼药水、清洁小毛巾、专用小脸盆、消毒棉球。

【相关知识】

■新生儿眼炎表现为结膜充血、脓性分泌物、睡眠时分泌物可结成痂,粘住上下眼睑,以至睁不开眼。应该及时请医生诊治,遵照医嘱护理。■严重的眼炎可导致角膜溃疡,严重的甚至穿孔,造成失明。■当产妇患有淋病时,新生儿可在分娩时经由产道感染淋球菌眼炎,此时新生儿眼部症状比较严重,应该及时到医院就诊,以免贻误病情给孩子带来不可挽回的严重后果。

■当新生儿的眼睛出现不断流泪,总是泪眼汪汪,可能是一只眼,也可以是双眼,应该考虑到这可能是因为鼻泪管不通而造成的。出现这种情况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注:一般顺产的宝宝可能较容易出现眼部问题,不过只要处理得当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没必要因为这个而放弃自己生。现在给宝宝用的眼药水一般都是用“托百士”。这种药进口的叫做“托百士”,国产的叫做“妥布霉素”,成份是0.3%妥布霉素,孕妇及新生儿使用还是比较安全的。●臀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大、小便后处理、常规护理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1.大、小便后护理

■大便后处理:大便后应及时更换纸尿裤,以免尿便刺激臀部皮肤发生臀红尿布疹。处理方法为先用湿纸巾轻轻地将臀部的粪便擦拭干净。如果大便较多,就用清洁的温水清洗干净,然后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如果大便很少,只用湿纸巾擦拭即可。

■小便后处理:一般小便后不需每次清洗臀部,以避免破坏臀部表面的天然保护膜,使臀红尿布疹容易发生。月子期新生儿尽量使用纸尿裤,一般2—3小时更换纸尿裤一次。

2.常规护理

■换尿裤时可让臀部多晾一会,以保持干燥。

■如用尿布一般选用透气性好的纯棉布或豆包布,每次换完尿布应按常规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

【达标标准】

新生儿无臀红尿布疹发生。

【注意事项】

■如新生儿是女婴,洗臀部时应用水由前向后淋着洗,以免污水逆行进入尿道,引起感染。

■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时,应沿肛周放射状涂擦。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每次换完尿裤,涂擦护臀霜或鞣酸软膏,预防臀红尿布疹的发生。■选用纸尿裤时,选择透气性好的;如用尿布则应选用纯棉布或豆包布,用完后洗净、消毒后下次再用。

■如发生轻度臀红,则应多在26℃一28℃的室温下暴露,2—3次/天,30分钟/次。每次暴露后涂擦鞣酸软膏。

【相关知识】

■臀红是尿布疹的初期表现,如果臀部护理得当,就可以不发生臀红,即使发生了也可将其消灭在萌芽之中。

■新生儿的臀部皮肤和其他部位一样娇嫩,无论是尿便的刺激、还是使用旧布改成的尿布的刺激,还是用洗衣粉泡洗的尿布上残存的洗衣粉的刺激,都有可能刺激臀部皮肤而致臀红尿布疹,应该引起注意。

注:新生宝宝很容易发生臀红现象,只要控制好了,很快就会消失,如果只发生臀红,不要埋怨月嫂什么,宝宝的皮肤很娇嫩,稍微一点刺激就会引发臀红,所以这也算正常的,但如果控制不力发展到大面积尿布疹、溃烂的程度,那就是月嫂的失职!不要对月嫂主张使用纸尿裤有抵触情绪,在早期使用纸尿裤,是可以很好的培养新生儿深度睡眠的习惯,否则使用尿布,湿了的时候宝宝就会醒来,或者更换尿布的时候醒来,宝宝总是睡不沉,不过要是对纸尿裤反感的话,可以使用隔尿垫巾+尿布,只要你这样要求,月嫂就必须同意,要是她再说别的,就是她的失职,我家宝宝一直都是使用尿布的,每天月嫂要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洗很多尿布,但她没有丝毫怨言。使用尿布的宝宝,尿布要准备30块左右,否则一旦遇上阴天就没得换了,阴天的时候宝宝总是尿多,尿布也不容易干。尿布的消毒很简单,不用每次都蒸煮,用太阳暴晒就是很好的消毒方法。如果使用尿布,必须及时更换,虽然有资料说只要宝宝不红臀,为了防止打扰宝宝睡眠,不更换尿布也可以,但基本上宝宝要长时间使用湿尿布就没有不红臀的。如果发展到尿布疹甚至溃烂,就要用药了,早期尿布疹可以用鞣酸软膏,厉害点的可以用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再有必要就要去看医生。含有激素成分的湿疹膏不宜常用,否则尿布疹容易反复发作。纸尿裤其实反倒对尿布疹有预防作用呢。每次清洗PP之后一定要用上鞣酸软膏或者护臀霜

●脐部护理

【总操作程序】

主要分为两个环节:脐带未脱前的护理、脐带脱落后处理

1.脐带未脱前的护理

■洗澡时的护理:洗澡时可于新生儿脐部盖一干毛巾,洗时尽量避免脐部淋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洗澡后的护理:先将脐部保持干燥,然后用棉签醮75%的酒精由脐根到脐轮依次由内向外顺时针方向擦拭消毒,用同样的方法消毒2—3次,然后穿衣服及纸尿裤。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2.脐带脱落后处理

■洗澡时处理:如脐部仍有少量分泌物或仍稍湿时,则洗澡时仍应注意避免淋水,保持其干燥;如愈合良好并且干燥,则不需刻意避免淋水。

■洗澡后护理:仍用酒精常规清洁消毒(方法同上)。

【达标标准】

■脐部无红肿及脓性分泌物,脐带干燥,一般能于3——14天自然干燥脱落。

【注意事项】

■保持脐带干燥,避免摩擦,适时消毒,保持清洁。

■脐带未脱或刚脱但仍不干燥时,洗澡应尽量避免沾水,应保持脐部干燥。

■用酒精棉签消毒时应由脐根到脐轮从内向外依次消毒,切忌无规律乱擦,以免污染其他部位,引起感染。

【工具与材料】

75%酒精、棉签、干毛巾。

【相关知识】

■脐带脱落一般在3—14天,但因结扎手法不同也有20多天才脱落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演讲稿 工作总结 调研报告 讲话稿 事迹材料 心得体会 策划方案 的,应注意观察新生儿脐部有无红肿、分泌物等现象发生,如有,则应

精心收集

精心编辑 精致阅读 如需请下载!

下载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word格式文档
下载第8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章节练习.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新生儿疾病会议记录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培训 时间:2014年9月2日地点: 五楼会议室 主题: 新生儿疾病早期症状的识别 主持 琴 参加人员:儿科、妇产科医护人员会议内容: 一、主持人宣布培训......

    新生儿疾病护理常规(5篇范例)

    儿科护理常规 新生儿疾病一般护理常规 【病情观察要点】 1. 观察患儿体温、脉搏、呼吸,注意体重变化. 2. 观察患儿进食、睡眠及排便情况,有无激惹,前囟有无凹陷或膨隆。 3. 观......

    第八章 新生儿和新生儿疾病的护理练习题doc

    一、A1 1、新生儿生理性体重下降占体重的 A .2%~5%B .5%~9%C .5%~10%D .2%~15%E .7%~20%【本题 1.0 分,建议 1.0 分钟内完成本题】 2、早产儿有缺氧症状者,常用的氧气浓度是 A .10%~20%B .20%~30%C......

    新生儿护理试题

    新生儿护理试题 科室 姓名 成绩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计50分) 1、新生儿假月经出现在生后 ( ) A.1~3天 B.3~5天 C.5~7天 D.7~9天 E.9~11天 2、新生儿的特殊生理现象不包括哪项( ) A.脱......

    新生儿护理考试题

    新生儿专科护士培训班考试题1 一、 填空题 1、 新生儿肺炎分为____、____。 2、 足月儿血清总胆红素____,早产儿____诊断为病理性黄疸。 3、 全血血糖低于____作为低血糖的界限值,而不考虑出生体重......

    新生儿护理综述

    新生儿护理综述 汪贵清 摘要:为提高新生儿护理水平和帮助哺育者更好的对新生儿进行护理,从健康新生儿的护理,患病新生儿的护理以及新生儿护理的禁忌,几个方面进行综述。 关键词:......

    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护理要点 新生儿的护理需要特别细致周到,护理新生儿初步要注意以下要点: 1.清理口腔:胎儿娩出时应迅速清除口咽部的粘液和羊水,以免误吸,引起吸入性肺炎,但不要擦洗口腔,因新......

    新生儿护理标准

    新生儿护理常规 一、评估要点 1.评估新生儿出生周数、评分;面色、呼吸、吸吮情况等。 2.评估产妇有无妊娠合并症、自理能力、健康教育依从性、分娩情况等。 二、护理诊断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