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

时间:2019-05-15 00:51:2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

第一篇: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

暴雨洪涝防治措施

暴雨灾害的防治措施有哪些

1.地势低洼的居民住宅区,可因地制宜采取“小包围”措施,如砌围墙、大门口放置挡水板、配置小型抽水泵等。

2.不要将垃圾、杂物等丢入下水道,以防堵塞,造成暴雨时积水成灾。

3.是底层居民家中的电器插座、开关等应移装在离地1米以上的安全地方。一旦室外积水漫进屋内,应及时切断电源,防止触电伤人。

4.在积水中行走要注意观察。防止跌入窨井或坑、洞中。

5.河道是城市中重要的排水通道,不要随意倾倒垃圾及废弃物,以防淤塞。

6.预防居民住房发生小内涝,可因地制宜,在家门口放置挡水板或堆砌土坎。

7.室外积水漫入室内时,应立即切断电源,防止积水带电伤人。

8.在户外积水中行走时,要注意观察,贴近建筑物行走,防止跌入窨井、地坑等。

9.驾驶员遇到路面或立交桥下积水过深时,应尽量绕行,避免强行通过。

山洪发生前的防范措施

1、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

2、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路线和地点。

3、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准备。

4、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及贵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处。

5、事前积极参加灾险投保,尽量减少灾害损失,提高灾后恢复能力。

山洪来袭逃生术

据目前气象、水文预测技术,人类能在山洪暴雨发生前3~5小时感觉有山洪暴雨发生,当出现1小时降雨50~100毫米,洪峰至山脚约2~3小时。从倾盆大雨开始发生到造成灾害,有效转移救生时间约4~5小时。有效的逃生方法才能保证生命财产安全。

1、在野外受到山洪威胁时,一定要保持冷静,根据平时掌握的宁海县地质情况迅速判断周边环境,尽快向山上或较高地方转移;同时要注意观察水情警示牌,防止误入深水区或掉进排水口。

2、在野外不要沿着洪道方向跑,而要向两侧快速躲避;千万不要轻易涉水过河。假如非过河不可,尽可能找桥,从桥上通过。假如无桥,非涉水不可,不要选择最狭窄地方通过,要找宽广的地方,溪面宽的地方通常都是最浅的地方。在未涉水前,先选好一个好的着脚点,用竹竿或木棍先试探你的前路,在起步前先扶稳竹竿,并要反水流方向前进;不要游泳逃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更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

3、如果山洪不断上涨,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退时,应在楼上贮备一些食物及必要的生活用品,如饮用水、炊具、衣物等,尤其是生活在宁海县偏僻地区的人,一旦交通受阻,救援人员两三天内难以赶到,只得自力自救,必须准备饮用水、食物、保暖衣物以及烧开水的用具。如果没有轻便的用具,可以改吃干粮充饥。还要携带火柴或打火机,必要时用来生火。

第二篇:岩体灾害防治措施)

论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技术及防治措施

摘要: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突飞猛进,各种资源开发和工程建设活动等人类工程活动的力度大幅提高,一方面国民经济提高,但另一方面也大大增加了我国资源开采使用量和环境加剧恶化,使本就十分脆弱的地质环境难以维持稳态平衡,地质灾害的频度和规模成逐年增加的趋势。为此就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在关系、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以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以防治措施为主导方向进行探究阐述。

关键词:岩土工程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一、岩土工程与地质灾害的内涵自20世纪80年代末90年代初我国产生了一个新的学科——地质工程学。工程地质学是地质学的分支学科,又是工程与技术科学,基础学科的分支学科。它是工程科学与地质科学相互渗透,交叉而形成的一门边缘学科,从事人类工程活动与地质环境相互关系的研究,是服务于工程建设的应用学科。地质灾害是指由于自然因素或者人为活动引发的危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或使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环境、资源发生严重破坏的地质现象。《地质灾害防治条例》规定地质灾害包括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裂缝、地面沉降等灾害。在我国大多数地质灾害现象都是人为因素引发的据有关资料统计近年来我国每年因地质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约占各种自然灾害的1/4至1/5因此减少或制止破坏生态环境行为、及时采取地质灾害预防和防治措施是我国当前减少损失的首要途径。

二、我国地质灾害的特征与危害由于我国地理位置独特地质构造复杂地球生态环境多变加之人口众多的农业大国经济较落后承灾能力弱所有这些叠加在一起形成灾害类型多、分布广、频度高、强度大、影响面宽、损失严重的格局。据资料统计分析崩塌、滑坡、泥石流、地面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等种类的地质灾害在我国十分发育。其中崩塌、滑坡、泥石流的分布范围约占国土面积的50%其中以西南、西北地区最为严重。地质灾害可分两大类:第一类主要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地质环境问题又称第一环境问题属自然地质灾害这些灾害不以人类历史的发展为转移;第二类主要是由人为活动引发的地质灾害称第二环境问题属人为地质灾害。这些灾害常随社会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恶化而日益增加据地质灾害。分析全国50%以上的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人类行为尤其是人类不合理地大量挖掘能源所造成的。

2.1 滑坡 滑坡是指斜坡上的土体或岩体受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人工切坡等因素的影响沿着一定的软弱面或软弱带整体地或分散地顺坡向下滑动的自然现象。它的一个重要特征是在其运动过程中保持相对的完整性,往往表现出其特定的形态外貌。

滑坡的诱因:

1地震;

2降雨和融雪;

3地表水的冲刷、浸泡;

4河流等地表水体对斜坡坡脚的不断冲刷;

5开挖坡脚;

6蓄水排水;

7堆填加载;

8劈山放炮乱砍乱伐。

滑坡发生的规律: 下列地带是滑坡的易发和多发地区:

1江、河、湖水库、沟的岸坡地带地形高差大的峡谷地区山区铁路、公路、工程建筑物的边坡等。

2地质构造带之中如断裂带、地震带等。

3易滑坡岩、土分布区。

4暴雨多发区及异常的强降雨区。

2.2 崩塌 陡坡上被直立裂缝分割的岩土体因根部空虚折断压碎或局部移滑失去稳定突然脱离母体向下倾倒、翻滚堆积在坡脚或沟谷的地质现象称为崩塌。一般发生在厚层硬脆性岩体中。岩体中有构造节理和成岩节理,风化侵蚀等易于发生崩塌。

崩塌的诱因:

1采掘矿产资源

2道路工程开挖边坡

3水库蓄水与渠道渗漏

4堆弃渣填土

5强烈振动。

2.3 泥石流 泥石流是由于降水暴雨、冰川、积雪融化水产生在沟谷或山坡上的一种挟带大量泥砂、石块和巨砾等固体物质的特殊洪流是高浓度的固体和液体的混合颗粒流。经常发生在陡峻的山岳地区,一般是顺着纵坡降较大的狭窄沟谷活动的。地质条件决定了松散固体物质的来源,也为泥石流活动提供动能优势。泥石流形成必须有强烈的地表径流,它为爆发泥石流提供动力条件。泥石流主要由石块,沙粒和泥浆体所共同组成的格架结构。

泥石流的诱因:

1不合理开挖

2不合理的弃土、弃渣、弃石

3滥伐乱垦。地面塌陷是指地表岩、土体在自然或人为因素作用下向下陷落并在地面形成塌陷坑洞的一种动力地质现象。山体坡度大,气候降水量过多,山体土层松软。

防治措施植树造林和护护坡草被,加强水土保持。修建坡面排水系统调节地表径流,防止沟源侵蚀。泥石流通区一般修建拦挡工程,大规模预防需要修建高大的泥石流拦挡坝。修建泄洪道起到顺畅排泄泥石流的作用在修建交通路线时如跨越泥石流时要修筑护路明路 走廊 隧道 渡槽等。

2.4 地面变形 地面变形包括地面沉降、地面塌陷与地裂缝。目前中国发生地面沉降活动的城镇有70多个明显成灾的有30余个最大沉降量已将近3m。这些城市有的孤立存在有的密集成群相连形成广阔的地面沉降带区。造成中国城镇地面塌陷原因有三:一是不合理地大量开采地下矿产资源引起的塌陷二是表面岩溶活动引起的塌陷三是大量抽取地下水引起地面下沉。地表变形还多发生在以地下资源为主要经济发展的城市,如地下石油及矿产的开采,开采过程中不能及时有效的进行回填,导致地面下沉,地裂缝。

地面塌陷发生的规律:

1岩溶强烈发育的纯可溶岩分布地带或沿其与非可溶岩的接触地带

2沿可溶岩中的断裂带或主要裂隙交汇破碎带岩层剧烈转折、破碎的地带

3松散盖层较薄且以砂石为主其底部粘性土层缺失或甚薄一般不足1-2米的“天窗”地段 4岩溶地下水的主迳流带或岩溶管道上

5具有潜水和岩溶水双层含水层分布地带

6岩溶地下水的排泄区

7岩沉吟地下水位在基岩面上下频繁波动的地带或受排水影响强烈的降落漏斗中心及近侧地段

8临近河、湖、塘地表水体的近岸地带

9岩溶地下水位埋藏较浅的低洼地带。地下资源的大量的开采。

2.5 人为地质灾害的危险性分析 人为活动加剧或加速地质灾害的发生所带来的危害性大大超过正常状态下产生的地质灾害所带来的损失。如:矿产资源的开发以及铁道、公路等各种工程建设的开挖亦经常加剧地质灾害的发生如:土壤侵蚀、地面塌陷与沉降、滑坡、岩爆、泥石流、荒漠化以及坑道涌水、瓦斯爆炸等灾害。人工滥伐森林资源也造成土壤侵蚀、滑坡和泥石流等灾害并导致洪灾的加剧发生。人工爆破也会诱发岩溶塌陷、滑坡等灾害的发生还有可能引起连锁性的岩溶塌陷。

人工诱发地质灾害的特点如下:

1是诱发速度快。在自然地质演化及气候变化过程中岩体由相对稳定至不稳定的变化经历长时间过程。而人工因素诱发下就大大地缩短了自然演化时间加速岩土体的岩性变化而导致突变灾难的发生并造成更大的损失。

2是诱发灾害面广。自然地质灾害的发生除了特大灾害之外一般其危害性有一定的局限性在人工因素诱发下其危害性就具有更大的影响面。例如由于生物资源———森林的破坏工程的大规模开挖影响的是区域性环境恶化诱发区域性旱涝灾害以至引发全球性荒漠化。人类活动产生的升温效应对气候及地质灾害诱发作用的影响也是全球性的。

3是灾害损失巨大除了地震之外人工诱发的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是严重的。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人工诱发地质灾害所造成的损失仍会不断增加目前估计地质灾害损失每年约500亿元而受到威胁的就是这些数据的数倍至数百倍。1998年洪灾损失2000多亿元死亡1432人其中不少损失是通过地质灾害而产生的。

三、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施工技术标准及防治措施

3.1 主要的施工技术标准总结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最大特点是隐蔽性如抗滑桩、复杂性如抗滑桩锚拉挡板冠梁和多样性防治滑坡可采用桩亦可采用挡土墙以地下工程施工为工艺特点因此与地基与基础工程和岩土工程具有十分相近或相同的工艺流程、施工工序和施工工法。

涉及地质灾害防治工程施工的技术规范和标准主要有:

1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现行施工技术标准和规范如《滑坡防治工程设计与施工技术规范》DZ/T0218-2006

2各类参考使用如《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

3各类水利水电工程的土石方、地基与基础和岩土工程所涉及的技术规范和标准均可参考使用如《水电水利工程预应力锚索施工规范》DL/T5083-2004

4各类交通建设中所涉及的边坡、滑坡、危岩、塌陷和沉降等工程防治的相关技术标准和规范如《公路隧道施工技术规范》JTJ042-94。

3.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防治措施

3.2.1 做好防治工程设计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设计必须根据崩塌、滑坡、不稳定斜坡的成因机制、运动模式、易发性及防治目标制定。

1根据致灾的成因确定主要防治途径

2根据灾害的易发程度、防治目标确定防治工程的强度和工程量。

3.2.2 地质灾害防治工程的主要工程措施 根据地质灾害防治工程勘查设计现行行业规范《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等技术标准及资料分析国内防治地质灾害的主要工程类型有:排截水工程、支拦挡工程、加固工程、护坡工程、减载与压脚工程及搬迁和避让等。

3.2.3 地质灾害防治措施 l工程防治措施 工程防治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重要组成部分工程防治措施的适用条件及方式:大多数房后切坡造成的小型土质滑坡选用滑坡后缘地表排水、前缘支挡或削方

第三篇: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

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防治措施初探

谢兴发

(佛坪县水利工作队陕西佛坪723400)

摘要陕南秦巴山区每年汛期暴雨频繁,如何有效防御和减轻山洪灾害造成的损失,成为秦巴山区防洪减灾的重要课题。本文结合佛坪“8.30”山洪、泥石流灾害形成的主要原因,提出针对秦巴山区山地自然灾害的防治措施。

关键词山洪灾害防御对策

2007年8月30日5时至10时,佛坪县普降大到暴雨,局部地区降特大暴雨。城区周围3小时持续降雨达150毫米,最大1小时雨量为68毫米,为历年来罕见。短时内的急骤暴雨迅速形成山洪、滑坡和泥石流灾害,多股山洪、泥石流涌入县城大街小巷,山洪、泥石流最高达1.5米,多处房屋被冲毁。城区街道淤积量达3万m3。市政基础设施严重受损,水毁、堵塞排洪沟及排水管6322米,检查井、雨水井430眼,水毁公厕2座,电力、供水等全部中断,通讯不畅,整个县城陷入半瘫痪状态。据初步统计,全县1.3万人受灾,紧急转移安置4000人,因灾死亡2人,受伤3人;农作物受灾470公顷,绝收120公顷;倒塌房屋600间,损坏房屋2000间,房屋进水5700间。水利基础设施继2002年“6.9”洪灾后又遭受重创,县境内三条县、乡公路全部中断,大部分乡村道路不同程度被毁,此次洪水、泥石流造成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非常惨重。

1灾害成因分析

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由大气降水、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岩土性质等因素共同作用引起,但也与人类活动如违章建筑占居排洪沟道等密切相关。

1.1气象自然因素

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过渡带,佛坪地处秦岭南坡,属北亚热带北缘,受南北气候的影响而成为汉江北岸支流强降雨区,其降雨量充沛且大部分集中在夏秋两季,构成降雨集中、1

强度大。2002年6月9日在佛坪县城实测日降雨量222.8mm,暴雨强度50.4mm/h。2007年8月30日县城区3小时降雨量150mm,最大暴雨强度68mm/h,为佛坪历史罕见,加之进入8月份持续降雨,土壤含水极度饱和,从而形成了此次山洪、泥石流灾害。

1.2地形因素

佛坪属汉江北岸支流,总面积1279km,地形北高南低,山势险峭,沟峡谷深,最高海拔2904m,最低海拔510m,相对高差2394m,沟壑密度达0.78/km。坡面土层覆盖薄,降雨入渗少,含水保水能力极差,加之坡面和沟道比降大,坡陡流程短,各支流汇流迅速,极易形成陡涨陡落的山洪、泥石流灾害。

1.3地质因素

佛坪县位于秦岭褶皱带构造的中部,因经受了多期构造运动的强烈作用,地质作用复杂,岩土类型多,由于岩层大部分为花岗石、石英砂岩、千枚岩、石灰岩等变质岩系组成,成土速度极慢,土壤以粗砂为主,以至土层薄,岩土层面成节理面的倾角大,当与斜面一致时,在风化和重力的作用下,岩体的稳定性差,易于发生滑坡崩塌,形成了许多倒石堆,这些粗大的岩块积存在沟道或山坡上,遇强降雨时,则为泥石流提供了固体物质条件。

1.4人为因素

近年来,为追求经济效益,人们将原本天然生长的杂灌林木全部毁掉,栽种幼苗经济林木,由于幼苗成林的周期较长,加之原来植被破坏,导致树砍根烂,土体失去了树根的固结作用,一遇强降雨,土体水分饱和,加大了自重,再继续降雨,雨水渗透并润滑了岩体表面,土体失去稳定,沿基岩表面下滑,形成了集中剥蚀,“ 8.30”洪灾后,县城周围坡面随处可见梳状滑坡的泥石流这一重力水土流失痕迹。

1.5工程建设因素

据记载,佛坪县发生过三次大洪水。1925年一次、1980年7月2日一次(50年一遇)和2002年6月9日一次(100年一遇)。由于对山洪、泥石流的危害性还认识不足,所以公路矿山开采建设占用沟道、大量废弃渣土排入河道的情况并未改变;部分单位、学校及农民2

2为了省钱便利,占用河道骑沟修建房屋,人为缩窄行洪断面,造成行洪不畅,导致洪水中夹杂的树根、杂草、泥石流堵塞沟道,提高了洪水的势能,加剧了灾害的发生。县政府侧面的明月楼酒家为上世纪八十年代骑沟建房,曾两次遭受洪水袭击,由于2002年“6.9”洪灾仍未能引起有关部门的高度重视,未将房屋拆除,导致2007年8月30日的悲剧重演。“8.30”山洪,泥石流堵塞沟道,提高了洪水势能,洪水分成两股,一股直冲县政府办公楼,使县政府大楼淤泥1米多深,一股冲向粮食局家属院楼房,导致居民住宅淤泥达2米多深,明月楼酒家沙发、桌、椅、家电满街漂流,城区山洪肆虐,汪洋一片,造成县城排水设施全部淤积堵塞。另外,还有索家湾、堰沟湾沟口,塘湾、佛中等几处侵占沟道,骑沟建房,导致山洪泥石流堵塞沟道,途径和停积之处房屋淤积倒塌,公路、耕地被毁,桥涵堵塞。

2防治方案及措施

应总结 “8.30”山洪、泥石流灾害的教训,利用现代科技,走以防为主和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之路。针对秦巴山区山地自然灾害突发性强、危害性大的特点和规律,坚持“以防为主,防、抢、救相结合的方针”,因灾施治,因害设防,采取得力措施,主动防范。

2.1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坚持“防治结合,以防为主”的原则。各级领导要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选拔有一定专业知识,经验丰富和责任心强的专业技术人员抓防汛、防滑工作。每年汛前修订完善防汛、防滑工作预案,针对山洪、泥石流遇强降雨具有突发性、夜发性、群发性所造成灾害大的特点,制订出行之有效、切实可行的防、抢、撤方案和预警措施,预案印发前应对其合理性、实用性、可靠性进行严格的审查评估。要健全机构,充实人员,落实责任,使方案措施落到实处。大力宣传《水法》、《水保法》、《森林法》、《防洪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普及山地灾害科普知识。加强山洪、滑坡、泥石流等山地灾害防治知识的普及与宣传,提高各级领导干部及群众防灾减灾意识。由于山洪、滑坡、泥石流具有点多面广、随机性大、突发性强的特点,必须依靠各级政府,广泛发动群众,实行村自为战,户自为战,人自为战的减灾战略,建立乡(镇)、村两级山地灾害群测群防网络。

2.2生态治理措施

加强小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对荒坡进行植树并对陡坡地退耕还林。国家2000年己经实行了森林禁伐,投入了大量资金保护天然林,又实施了优惠的退耕还林政策,应抓住这一千载难逢的机遇,按规定做好幼林培育管理工作。要对育林区采取禁牧措施,做到育一块,成活一块,减少地表冲蚀及坡面水土流失。要引导群众在增产保收的前提下,大力推广科学耕作技术,变顺坡种槙为横坡种植,发展等高带状间作,采用横向沟垄种植,推广水平防冲犁沟种植方法,以减少地表径流、土壤流失和冲蚀。

2.3工程治理措施

面对佛坪县城2002年“6.9”和2007年“8.30”山洪、泥石流灾害两次惨痛教训,县委、政府以《防洪法》、《河道管理条例》为法律依据。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制定了具体治理方案,由水利行政主管部门牵头,有国土、城建、公安、水利、民政、交通、文教等职能部门参与,共同对侵占河(沟)道建房修路,违章建筑进行了彻底清除。政府筹集资金,因地制宜,为城镇人口密集的重要沟道、河段,修建防洪工程,统筹规划,统一设防标准,按部门分期、分块、分片包抓治理,并列入年终部门目标考核的内容,经过两年的工程和生物治理措施的实施,防洪成效显著,实践证明,只有把防汛、防滑工作列入重要议事日程,高度重视,尊重科学,合理规划,采取群防群治和综合治理的策略,才能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

3.结语

陕南秦巴山区每年汛期暴雨频发,加之山大、坡陡,地质构造复杂,极易行成山洪泥石流灾害,针对秦巴山区山洪泥石流灾害的突发性、夜发性,危害大的具体特点,建议建立地质灾害群测群防群治的网络,采取坡面和沟道治理相结合、生态和工程治理相结合的措施,实现山、水、田、林、路的综合治理,以达到人水和谐,确保一方平安。

个人简介:谢兴发年龄53岁 佛坪县水利工作队现任队长职务,职称;工程师,专业领域;小型水利、水电勘测设计、施工。自78年陕西省水利学校毕业参加工作以来,参与了佛坪县现有八座小型水电站的勘测、设计、施工任务,参加了佛坪县“十五”、“十一五”水利发展规划编制,尤其2002年“6.9”佛坪县遭受百年一遇的特大洪灾后,在县城区恢复重建工作中我代表甲方建设单位技术负责人,兢兢业业,严格按设计质量标准,圆满的完成了重建任务,受到了地、县有关领导的好评。

通讯地址:佛坪县水利工作队(邮编)723400手机:***

电话:0916-8915748邮箱:fpsgd@163.com

注:该论文用来评定副高职称。

第四篇:浅谈中国的气象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浅谈中国的自然灾害及其防治措施

在科技名词定义中,自然灾害有两种解释:一是,自然环境中对人类生命安全和财产构成危害的自然变异和极端事件;二是,对自然生态环境、人居环境和人类及其生命财产造成破坏和危害的自然现象。如飓风、地震、海啸、干旱、洪水、火山爆发、小行星撞击地球等。由于中国的幅员辽阔,地理气候条件复杂,所以自然灾害种类多且发生频繁,而且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损失最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一般年份,全国受灾害影响的人口约2亿人,其中因灾死亡数千人,需转移安置300多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4000多万公顷,成灾2000多万公顷,倒塌房屋300万间左右。随着国民经济持续高速发展、生产规模扩大和社会财富的积累,灾害损失有日益加重的趋势。灾害已成为制约国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那么,在中国自然灾害的种类有哪些呢? 一.气象灾害

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的原生灾害之一。一般包括天气、气候灾害和气象次生、衍生灾害。气象灾害是自然灾害中最为频繁而又严重的灾害。中国是世界上自然灾害发生十分频繁、灾害种类甚多,造成损失十分严重的少数国家之一。影响我国的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暴雨,热带气旋(台风),低温霜冻,雪灾,沙尘暴等。比如1998年的长江流域的特大洪水,2006年在海南登陆的特大台风达维,2008年在南方地区发生的雪灾等都是典型的气象灾害。

防护措施:1.台风。(1)在台风天气尽量避免外出。(2)在家时,保持家用电器处于断电的状态,且尽量避免使用电话。(3)在遇到特大台风时,如果无法撤离至安全场所,可就近选择在空间较小的室内(如壁橱、厕所等)躲避,或者躺在桌子等坚固物体下。

2.霜冻。霜冻主要是对农作物很大,目前主要防御措施有两大类,即农业措施和物理方法。适用于大面积农田的农业措施有:①种植耐寒作物,培育抗寒高产品种;②根据气象预报,选择适宜的播种期及早熟品种,避过霜冻危害时期;④设置风障或使用暖房、阳畦等进行育苗及栽培作物。物理方法主要有:①灌溉法:在霜冻发生的前一天灌水,保温效果较好。②熏烟法:即燃烧柴草等发烟物体,在作物上面形成烟幕,使降温慢,并能增加株间温度。、③覆盖法:即用草帘、席子、草灰、尼龙布覆盖,或用土覆盖,可使地面热量不易散失。

3.沙尘暴。(1).特别注意收听天气预报.(2).出门戴口罩、纱巾等。(3).关好门窗,屋外搭建物要紧固.(4).多喝水,吃清淡食物。(5).身处危险地带或危房里的居民应转移到安全地方。(6).幼儿园、学校、单位应采取暂避措施,必要时须停课、停业.(7).不要购买露天食品.等等。

二.海洋灾害

由于我国东部海岸线绵长,且多受季风气候影响,我国所受的海洋灾害多表现为台风,赤潮,海冰等。此处重点谈一下台风灾害。

台风多发于夏秋,有超强台风,强台风,台风,强热带风暴,热带风暴等之分。2010年的第11号超强台风“凡亚比”在中国东南部、台湾总共造成101人死亡,41人失踪,因灾伤病328人,紧急转移安置12.9万人,直接经济损失51.5亿元人民币;2009年的8号台风“莫拉克”造成台、闽、浙、赣如此重大损失,遇难人数600人以上,8000余人被困,造成台湾数百亿台币损失,大陆损失近百亿人民币,等都是典型台风灾害。

预防措施:(1).为了自己和他人安全请检查家中门窗阳台,台风来临前应将阳台、窗外的花盆等物品移入室内,切勿随意外出,家长关照自己孩子,居民用户应把门窗捆紧栓牢,特别应对铝合金门窗采取防护,确保安全。市民出行时请注意远离迎风门窗,不要在大树下躲雨或停留。(2).受伤后不要盲目自救 请拨打120,台风中外伤、骨折、触电等急救事故最多。外伤主要是头部外伤,被刮倒的树木、电线杆或高空坠落物如花盆、瓦片等击伤。电击伤主要是被刮倒的电线击中,或踩到掩在树木下的电线。不要打赤脚,穿雨靴最好,防雨同时起到绝缘作用,预防触电。走路时观察仔细再走,以免踩到电线。通过小巷时,也要留心,因为围墙、电线杆倒塌的事故很容易发生。高大建筑物下注意躲避高空坠物。发生急救事故,先打120,不要擅自搬动伤员或自己找车急救。搬动不当,对骨折患者会造成神经损伤,严重时会发生瘫痪。(3).加强台风的监测和预报,分析台风的动向,登陆的地点和时间,及时发布台风预报,台风紧报或紧急警报,通过电视,广播等媒介为公众服务,让沿海渔船及时避风回港,同时为各级政府提供决策依据,发布台风预报或紧报是减轻台风灾害的重要措施。三.洪水灾害

洪水是暴雨、急剧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泊水量迅速增加,或者水位迅猛上涨的一种自然现象。从客观上说,洪水频发有其不可抗拒的原因,可以说是“天命”难违。1998年的长江流域洪水是其表现。

预防措施:(1).在河流中上游,做好植树造林工作,防止土质疏松化;下游,疏通河道等。(2).在洪水爆发时,来不及转移的人员,要就近迅速向山坡、高地、楼房、避洪台等地转移,或者立即爬上屋顶、楼房高层、大树、高墙等高的地方暂避,注意:千万不要游泳逃生,不可攀爬带电的电线杆、铁塔,也不要爬到泥坯房的屋顶。如果已被洪水包围,要设法尽快与当地政府防汛部门取得联系,报告自己的方位和险情,积极寻求救援。(3).自我防护。来不及撤退者,尽量利用一些不怕洪水冲走的材料,如沙袋、石堆等堵住房屋门槛的缝隙,减少水的漫入,或是躲到屋顶避水。房屋不够坚固的,要自制木(竹)筏逃生,或是攀上大树避难。离开房屋前,尽量带上一些食品和衣物。被水冲走或落入水中者,首先要保持镇定,尽量抓住水中漂流的木板、箱子、衣柜等物。如果离岸较远,周围又没有其他人或船舶,就不要盲目游动,以免体力消耗殆尽。四.地震灾害

地震就是地壳在内、外营力作用下,集聚的构造应力突然释放,产生震动弹性波,从震源向四周传播引起的地面颤动。中国处于环太平洋地震带和喜马拉雅山地震带交界的地方,所以中国历来是个地震灾害频发的国家。有记载以来,我国大陆发生8.0级以上地震共19次(包括汶川大地震)我国在占全球陆地面积7%的国土上,发生了占全球33%的大陆地震。

预防措施:由于地震很难监测,当我们意识到时都已经是地震发生中的状态,所以震时及震后的自救措施显得尤为重要。(1).地震发生时,至关重要的是要有清醒的头脑,镇静自若的态度。只有镇静,才有可能运用平时学到的防震知识并判断地震的大小和远近。近震常以上下颠簸开始,之后才左右摇摆。远震却少上下颠簸感觉,而以左右摇摆为主,而且声脆,震动小。一般小震和远震不必外逃。(2).如果是强震,那么更要保持头脑的清醒,选择合适避震空间。室内较安全的避震空间有:承重墙墙根、墙角;有水管和暖气管道等处。屋内最不利避震的场所是:没有支撑物的床上;吊顶、吊灯下;周围无支撑的地板上;玻璃(包括镜子)和大窗户旁,切勿乱喊乱叫。这是因为,乱喊乱叫会加速新陈代谢,增加氧的消耗,使体力下降,耐受力降低;同时,大喊大叫,必定会吸入大量烟尘,易造成窒息增加不必要的伤亡。正确态度是在任何恶劣的环境,始终要保持镇静,分析所处环境,寻找出路,等待救援。(3).在不利的条件下,首先要保护呼吸畅通,挪开头部、胸部的杂物,闻到煤气、毒气时,用湿衣服等物捂住口、鼻;避开身体上方不结实的倒塌物和其它容易引起掉落的物体;扩大和稳定生存空间,用砖块、木棍等支撑残垣断壁,以防余震发生后,环境进一步恶化。(4).维持生命。如果被埋在废墟下的时间比较长,救援人员未到,或者没有听到呼救信号,就要想办法维持自己的生命,防震包的水和食品一定要节约,尽量寻找食品和饮用水,必要时自己的尿液也能起到解渴作用。

上文是本人在查阅资料后总结、整理的一些在中国频发的自然灾害及一些预防措施和自救措施。自然灾害是无情的,但面对它,我们需要表现的理智,敏捷才能挽救我们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第五篇: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答案)

山洪灾害防治知识竞赛(答案)

一、单选题

1、山洪灾害是指由于______在山丘区引发的洪水灾害及由山洪诱发的泥石流、滑坡等对国民经济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损失的灾害。C、降雨

2、土体、岩块或斜坡上的物质在重力作用下沿滑动面发生整体滑动形成______。C、滑坡

3、山洪灾害的普遍性成因分为两种,自然因素和______。A、人为因素

4、下列哪一项是山洪灾害的诱因______ D、强降雨

5、我国山丘区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______ B、2/

36、看到天边有______时表明天气极不稳定,随时都有雷雨大风来临的可能。A、漏斗云

7、我国山洪灾害点多面广,多发频发重发,每年都在造成较大人员伤亡和 ________等的严重破坏。D、人民财产

8、暴雨橙色预警信号标准是指______ 小时内降雨量将达50毫米以上,或者已达 50毫米以上且降雨可能持续。

9、在一定时间内,降落到水平地面上雨水深度叫雨量。按24小时雨量分为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暴雨和特大暴雨六个等级,其中特大暴雨为24小时降雨量 A、>200.0mm10、2010年11月,水利部、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中国气象局联合开展了山洪灾 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先期实施规划中最急需的部分内容,计划用3 年时间初步建成覆盖全国山洪灾害防治区______ 个县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和群测群防体系。A、2058 11、2010—2013在山洪灾害防治区新布设简易监测站______ 万个,基本建 成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的监测网络。B、20

12、《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实施方案(2013-2015年)》将进一步补充完善非 工程措施,开展______ 和重点山洪沟(山区河道)防洪建设。A、山洪灾害调查评价

13、防汛抗洪工作,必须坚持贯彻落实______ 的方针。A、安全第一、以防为主、常备不懈、全力抢险

14、山洪灾害防御工作一直是我国防汛工作的______ A、难点和薄弱环节

15、《防洪法》规定,防汛抗洪工作实行各级人民政府______ 负责制,统一指 挥,分级分部门负责。B、行政首长

16、水文基本资料收集处理以______ 行政区划为单元收集相关水文资料和数据。D、县级

17、全国年均山洪灾害致死人数由项目建设前十年年均1200多人降至近三年的 多人,群死群伤事件明显下降。C、500

18、山洪灾害防治通过试点建设,总结幵验证了适合我国国情的山洪灾害______ 和方法,为《全国山洪灾害防治规划》的全面实施积累了宝贵经验。A、防治思路

19、山洪灾害防治已建系统向270万责仸人累计发布专项转移预警短信3100多万 条,启动预警广播14.8万次,转移危险区群众约______ 万人次。B、1850 20、据统计,通过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全国共初步划定山洪 灾害危险区18万余处,涉及人口______ C、1.521、山洪灾害防治措施应坚持“以防为主、防治结合”、“以非工程措施为主、以非工程措施和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主要非工程措施不包括______ B、建挡土墙

22、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创造性地建设了适合我国国情的专群结合的______ 补了我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空白,探索了不同区域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特点,发挥了显著的防灾减灾效益。B、防治体系

23、我国山洪灾害防治技术研究还处于______ 阶段,形成完整的山洪灾害防治 理论体系和技术体系仍需进一步探索和补充建设。A、起

24、山洪灾害防治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基本建成了山洪灾害防治区的______ A、监测预警系统

25、全国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发挥了显著的______ 效益。C、防灾减灾

26、在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中,全国有______ 多人参加项目建设管理,边干 边学,培养了一批技术精、管理好的专业人才。C、5000

27、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期间,水利部组织了______ 多个由 司局级领导带队的督察检查组,督促各地加快项目建设进度,保证项目建设质量。C、60

28、山洪灾害监测预警平台应提高______ 的群发能力,扩大预警信息发布的覆 盖范囲,实现短信预警信息发布到村,提高时效性和可靠性。A、手机短信

29、结合历史山洪灾害调查,调查典型流域建国以来最大洪水,根据______ 30、进入汛期后,山洪灾害频发的地方,______居民要随时提高警惕,牢固树 立“严密防范,常备不懈”的思想,做到以人为本,安全第一。B、危险区

二、判断题

31、山洪灾害是当前我国自然灾害中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都很严重的主要灾 A、正确

32、暴雨预警信号分四级,分别以蓝色、黄色、橙色、红色表示。A、正确

33、基层县乡,要在山洪灾害普查分析的基础上,组织编制山洪灾害防御预案,落实灾害防御的有关责仸人,各项具体措施和实施步骤。A、正确

34、山区居民在建房、修路、架桥时必须遵守自然规律,注意防灾避灾,避开山 洪灾害对自身的危害。A、正确

35、沿河村落现场详查以自然村为单元,建立测量控制点,采用假定基面或引测 高程。A、正确

36、山洪灾害调查评价数据和成果要按照乡镇、省逐级审核汇总上报。B、错误

37、山洪灾害防御工作的重点在县级和乡村。A、正确

38、山洪暴发时若在山上来不及逃走,可用绳子将身体绑在大树上。A、正确

39、在山谷中发现溪水突然混浊时,应警惕山洪暴发的危险,赶快逃离山谷。A、正确 40、因洪水困在有斜坡的房上,风浪大时,可抓住屋顶的烟囱、电视天线等。A、正确

41、山洪灾害的发生具有随机性,无法预测。A、正确

42、山洪灾害预案制定后,进行相应的演练有助于预案的实施。A、正确

43、台风暴雨中,在城市街道上行走时要尽量靠近道路边缘或囲墙。B、错误

44、手机、哨子、旗帜、颜色鲜明的衣服等都可用作水灾后求救的联络工具。A、正确

45、预防山洪灾害的“明白卡”要发放到村、户。A、正确

46、山洪灾害的主要特点是突发性强,预报预测预防难度大,来势猛,成灾快,破坏性强。A、正确

47、超标准的特大山洪灾害往往冲毁渠道、桥梁、涵闸等水利工程,有时甚至造 成大坝、堤防溃决造成更大的破坏。A、正确

48、植被丰富地区不会发生山洪灾害。B、错误

49、山洪灾害发生时的防备与自救应注意的方面有尽快向山下或较低地方转移、迅速判断周边环境、要向行洪道两侧快速躲避等。B、错误 50、冬季积雪较厚的山区,随着春节气温大幅度升高,各处积雪随之融化,江河 中流量或水位突增而形成融雪山洪。A、正确

三、多选题

51、发布暴雨红色预警信号后应如何防御山洪灾害______ A、由专项应急指挥机构通知人防、媒体(电台、电视台、网站)、通讯(移动、联通、网通)等相关单位,通过各自渠道向社会发送预警信息。B、交通指挥部门根据路况实行强制交通管制措施。C、学校、幼儿园检查校舍安全情况,发现隐患妥善处理。D、低洼地区及

公共场所紧急疏散并检查确认居民公众及工作人员已全部 撤离,采取紧急措施防洪救灾。

52、试点建立的山洪灾害防御体系在2010年、2011年的山洪灾害防御实践中,发 挥了______ B、及时监测 C、提前预警 D、快速转移

53、山洪防避措施有______ A、平时应尽可能多地了解一些山洪灾害防治的基本知识,掌握自救逃生的本领。B、首先观察、熟悉周围环境,预先选定好紧急情况下躲灾避灾的安全 路线和地点。C、多留心注意山洪可能发生的前兆,动员家人做好随时安全转移的思想 准备。D、一旦情况危险,及时向主管人员和邻里报警,先将家中老人和小孩 及贵重物品转移至安全处。

54、深夜凌晨遭遇山洪时如何迅速脱险______ A、立即组织人员迅速脱离现场B、就近选择安全地方落脚 C、并设法与外界联系 D、做好下一步救援工作

55、泥石流对人的伤害主要是泥浆使人窒息,那么如何救助被泥石流伤害的人员 A、立即清除口、鼻、咽喉内的泥土及痰、血等,排除体内污水。B、对昏迷伤员应将其平卧,头后仰,将舌头牵出,尽量保持呼吸道的 畅通。C、如有外伤应采取止血、包扎、固定等方法处理,然后转送急救站。

56、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特点是______ A、覆盖范围广,影响人口多。B、专业技术强,建设任务重。C、管理层级多,协调难度大。D、建设成果多,发挥效益快。

57、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建设工作涉及中央、流域、省、地市、县五级,向下延伸 A、早晨天气闷热,甚至感到呼吸困难,一般是低气压天气系统临近的征兆,午后往往有强降雨发 B、早晨见到远处有宝塔状墨云隆起,一般午后会有强雷雨发生。C、多日天气晴朗无云,天气特别炎热,忽见山岭迎风坡上隆起小云团,一般午夜或凌晨会有强雷 雨发生。D、炎热的夜晚,听到不远处有沉闷的雷声忽东忽西,一般是暴雨即将来 临的征兆。

59、哪些人群容易受到山洪灾害的威胁______ A、山坡建房不加防护或将房屋建在陡坎或陡坡脚下的居民,易受到山洪的威胁。B、在溪河两边位置较低处、双河口交叉处及河道拐弯凸岸的居民,易 遭到山洪的威胁。C、在山洪易发区内的残坡积层较深的山坡地或山体已开裂的易崩易滑 的山坡地上建房的居民,易遭到山洪的威胁。D、在山洪暴发、洪水猛涨期间,为了出门方便赶时间,就近随意过河、过桥、过渡的人群,易遭到山洪的威胁。60、从近年山洪灾害防御工作实际来看,通过项目建设的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 和群测群防体系,基本实现______ 的目标。A、反应迅速 B、转移快捷 C、避险有效 D、预警及时 61、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建设主要包括______ 等内容。A、雨水情监测系统 B、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C、群测群防组织体系 D、预警系统 62、监测预警平台主要由______ 组成。A、计算机网络系统 C、平台软件 63、山洪灾害防治县级非工程措施项目平台应用软件具有基础信息查询、水雨情 监测查询、气象国土信息服务、______ 等功能。A、水情预报服务 B、预警发布服务 C、预警响应服务 D、系统管理 64、山洪灾害防治项目初步建成了______ 等非工程防御体系。A、初步建成了山洪灾害监测网络 B、初步建成了县级监测预警平台 D、完善了群测群防体系 65、山洪灾害普查原则是______ B、坚持科学发展观,体现以人为本原则。D、普查不遗漏原则 66、根据历史降雨及山洪灾害情冴,结合______ 等,确定每个小流域或乡村各 级临

界雨量、水位等预警指标,幵在实际运用中修订完善。A、地形 B、地貌 C、土壤类型 D、植被 67、监测预警平台是山洪灾害监测预警系统数据信息处理和服务的核心,主要由 计算机网络、数据库、应用系统组成,主要功能包括______ A、信息汇集B、预警信息发布模块 C、信息服务 68、雨量站布设考虑______ 等原则,同时充分考虑通信、交通等运行管理维护 条件。A、分区控制 B、流域控制 C、地形控制 D、地貌控制 69、水位监测站布设应考虑______ 等实际情冴因地制宜确定。A、不同流域面积 B、山洪灾害影响程度 C、影响范围 D、保护范围重要程度 70、防汛工作中以下______ 属于非工程措施。A、防汛责任制 C、防洪保险

下载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word格式文档
下载灾害防范知识之暴雨洪涝防治措施(推荐).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