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浅谈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浅谈如何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对公司的管理模式,作为项目管理者,要比较关注项目成员能力的提高,在项目开始就对每个人的能力做初步了解,对每个人的优势、兴趣和欠缺做到基本把握,然后结合公司远期的发展目标,对每个人在项目工作中个有侧重的进行分配,尽量做到让每个人的优势能够充分发挥,让每个人有足够的兴趣去做自己的工作,如果项目团队整体比较年青,大家不计较而且甘于奉献,项目做起来得心应手,不仅项目工作顺畅圆满,而且每个人都在技术和综合能力上有所提高,直到项目做完,大家仍然斗志昂扬。
谈到物质激励,在我看来,物质只能是短期激励,作为长期的回报,个人能力的提高才是更有长期价值的激励。而且作为物质激励,还要看项目的利润和公司的薪酬体系,这是一个很难平衡的话题。金钱对每个人都很重要,但多少才能让人激情彭湃,那就更难衡量了。
综合能力的提高,比物质激励来的更加实惠。技术能力、沟通能力、协调能力、市场能力、管理能力……,这些对每个人来说,都是需要逐步提高的,而且,如果你专注某个方面能力提高的话,这是能让你废寝忘食的事情,也是能让你略有所得便能“沾沾自喜”的事情,能让你比得到金钱更痛快。把事情做好比把钱挣到更重要,这也是做事的出发点问
题,虽然我也需要更多的钱,但我很认同这个观点。
公司这几年,一直坚持“讲科学、高标准、严要求”的管理理念,以标准化为载体、结合公司“三标一体”管理体系宣贯,围绕“使习惯符合标准,让标准成为习惯”的主题,从制度建设、人员配置、过程控制、现场管理四个方面全面提升项目标准化建设水平。
一、制度重在实用与落实
全面推行标准化管理,制度建设是基础。先从整章建制入手,建立了科学合理、操作性强的各项规章制度,先后制定框架性制度、补充完善制度,确实做到了施工生产有章可循。
制度的落实是保证实现项目管理目标的一个重要因素,根据所承担工程的特点,结合实际,对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进行明确划分,完善各岗位责任制。通过标准宣贯培训,开展全员大培训活动,使参建员工熟悉标准、掌握标准、执行标准,确保工程施工得到有效控制和保证。同时采用每月定期和不定期检查相结合,对各项制度落实情况进行检查、考核,有效地促进项目管理工作的提高。
二、人员重在精干与培养
设置工程管理部、预算合同部、财务部、物资部、试验室、机电设备部、安质部、综合办公室等五部两室,根据实际工作需要配备相关的管理人员。下设多个架子队,各架子
队负责管辖段落的安全、进度、质量。
架子队人员配置在公司规定的基础上,根据现场实际需要进行加强,每个架子队配备架子队长1名、架子队技术主管1名,下设技术员、材料员、试验员、安全员、质检员各1名,架子队再分成若干管理段落,每个管理段落安排1名副队长和1名主管工程师负责日常的施工生产管理。针对管理人员相对缺乏,特别是拔尖人才明显不足的情况,主要从以下两方面着手:一是合理搭配。根据项目工作岗位的要求,和到岗人员的特点、能力安排岗位,做到“以老带新、以新促老、优势互补、共同发展”,实现了岗位设置、人员素质基本满足管理需求的标准化。二是加强培训。对各类进场人员,尤其是一线技术人员,坚持重培训强素质的原则,通过专题培训、方案会、现场观摩、技能竞赛等方式进行培训。在施工测量、施工方案编制、现场检测、室内检测等方面进行专题培训,召开预制梁场方案,另外还专门邀请业主对技术人员进行专项培训。
三、过程控制重在责任与监控 1.安全重在责任落实和应急落实
项目以安全、质量、进度为重点,抓细节、抓落实,确保执行标准不走样。严格按照“求真务实、长抓严管,全员参与、动态监控”思路,切实抓好四个到位:一是组织机构到位。严格按照标准建立健全项目架子队管理机构,明确安
全管理责任,将安全生产的任务、责任明确落实到具体岗位、具体人员,并逐级签订了安全责任书;二是措施到位。架子队针对各道工序、各个环节、各个岗位,都有相应的安全控制措施,做到在标准的指导和约束下进行施工;如在要点施工前,我们都严格按要求召开调度会,每次调度会主管领导、安质部、工程部到现场检查,将现场措施未到的位置指出,在开调度会前再进行复查,保证了施工安全。三是现场管理到位。将高空作业、大型设备、跨线跨路施工等列为安全控制的重点,落实安全技术措施和监控措施、安全责任和应急预案,做到防患于未然。每次涉及关键工序,必须由主管领导、安质部、架子队共同参加现场检查,落实相关的准备工作,准备工作不到位坚决不开工。四是责任追究到位。建立责任追究制度,无论什么人在安全上出了问题,均坚持“四不放过”原则,从严从重,深入追究,一追到底,从而警示教育大多数人切实增强安全责任意识,真正吸取教训,举一反三。
2.质量控制重在源头与过程监控
项目按照“讲科学、高标准、严要求”的指导方针,以优质样板工程引入为契机,不断强化质量管理手段,明确创优目标。通过“层层把关、加大监控力度”来争取项目创优。
监控关口前移,堵住质量隐患源头。为严把工程原材料的“入口关”,加大对原材料的监控力度,对水泥、钢材、砂石料、添加剂等材料,通过开招标会,一律货比多家,所有进场材料,中心试验室都坚持全程跟踪样品,确保样品和进场原材料的一致性,按规定的时间、频次、技术标准、对符合要求的原材料样品进行严格的试验检测,从源头上控制好材料的“入口关”。针对上级通报的共性问题,认真开展自查自纠工作,分类汇总梳理,实现闭合管理,定期进行复查,防止出现反弹,确保管理不留死角,使上级的检查真正促进项目质量管理水平的提高。
加大监控力度,规范施工行为。严格报验程序,坚持每道工序都要经过主管工程师自检、复检、监理工程师验收确认的程序,未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决不进入下道工序施工,杜绝蛮干、盲干现象;提高技术交底的针对性,严格按照施工规范和作业指导书组织施工。坚持日检、月检、不定期检等,确保每一个分项工程、每一道施工工序和每一段施工过程的施工质量全程控制。抓工序,步步为赢;抓交底,杜绝野蛮施工;盯重点,确保工程施工质量。
3.合同管理重在开源节流
明确“以安全为重点、以质量为前提、以进度为中心、以效益为目标”的管理理念,切实抓好重点。
在经营收入方面,成立以项目经理为首,副经理、总工程师协助,预算合同部、工程部具体负责的组织机构,从优化设计、施工方案入手,以分析施工图和核备概算为基础,引领变更设计思路。以多方协调业主、设计关系为手段,实施变更设计方案。根据目前施工图和核备概算分析,项目经营初步分析显示,要达到公司下达的目标还存在较大差距,从土方改良、临时用地、土方调配等提出15个较大的变更设计提议,并组织实施。
在成本控制方面,一是严格控制项目管理性成本。根据项目实际情况,与各架子队签订目标责任状,明确了架子队的管理奖励费用,并每月进行管理核算,严格控制管理性费用成本,对超出管理费用的架子队提出警告,通过减少管理人员、车辆、加快施工进度等措施来达到控制管理费用的目标。二是优化方案降低成本。通过现场调查,结合施工工艺,对施工图中不合理的地方提出变更建议,降低直接施工成本。一些涉及费用较大的工程,都要通过方案比选、方案评审,选用便于组织、成本费用低的方案进行实施。三是严格队伍过程控制管理,降低合同风险。各主管工程师对施工队伍进场的机械、人员进行登记,建立机械、人员进出场台账,并对作业机械、人员进行点名,有效地避免合同风险。四是严格材料管理,减小风险。各工点按件名进行限额发料,每月核销,发现问题及时分析、整改;对于贵重材料,采用集中存放管理。五是加快进度控制,降低内耗。制定了“以施工进度为中心、安全质量一票否决”的考核制度,每月对架子队、施工队伍进行月度考核,进行评比,采取通报、奖罚
等措施,提高所有参建人员的积极性。
四、现场管理重在规划与实施
在抓文明施工方面,自觉地和项目文化建设、“三工建设”相结合,努力实现由注重硬性制度约束向注重品质提升转变。项目开工之初,提出 “施工进度领先、安全质量受控、项目管理标准、信用评价争先、成本管理高效、项目团队和谐”的项目管理目标,明确表达全体员工的决心。
首先,在项目部、架子队驻地选址、搅拌站设置、任务划分等方面进行整体性规划,并确定样板工程示范点,为每个样板工程点制定详细的实施措施。
其次是按照业主和公司的有关标准,结合项目实际,有效地加强现场布置标准化管理,统一了企业视觉识别系统。
第二篇:发挥企业文化功能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发挥企业文化功能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R404标三处工区自2003年11月进场筹备到2004年10月主体工程即将完工以来,始终坚持把企业文化建设融汇到项目管理的全过程当中,抓企业文化建设的形象实施,创建具有中铁隧道集团特色的工地文化,抓企业文化氛围的培育,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积极追求在制度管理的基础上发挥文化功能进行项目管理,得到了同行的认可,社会的承认,成为集团公司在上海建筑市场的一个“亮点”,为弘扬企业文化,提升企业形象,实现集团公司“重返上海、再铸辉煌”的战略部署,做出了应有的成绩。
一、强调“两个认识”,做到“三个结合”
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有着广阔的建筑市场空间,充满了机遇和挑战。轨道交通建设“高手”如林,每个企业都在尽力展示自己的企业文化。我们占有了一席之地,就是充分展示中隧集团文化的一个“窗口”。我们从认识市场入手,强调“两个认识”,做到“三个结合”,认真策划,适当投入硬件设施,打造具有中隧集团特色的工地文化,与众多企业一道同台竞技,独树一帜。
工区在工程筹备之初,进行项目策划的同时,就对城市施工中建设企业文化的重要性和上海本地施工企业工地文化建设进行了充分的认识了解,强调“两个认识”。一是对实施中隧集团企业文化建设重要性的认识。项目部主要领导充分认识到企业文化在市场竞争中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化建设是企业发展和项目自身管理的需要,及时组织相关人员对企业形象识别系统(VI手册)进行学习。二是对上海本地企业文化建设的认识。上海本地施工企业文化建设起步早,工地文化建设有特色,有的处于领先地位。我们多次组织领导班子成员和部分员工深入上海隧道股份、宏润集团等工地参观学习,从与施工人员的交谈和现场环境中感受他们的企业文化,充分认识了解对方的文化基础。
工区在实施集团VI手册时做到“三个结合”。一是与市场的要求相结合。国家行业标准《建筑施工安全检查标准》对建设工地标准和文明施工制定了详细的细则,上海对文明工地的创建也做出了具体的规定,如施工现场的封闭管理和环境保护等都有硬性要求,我们以此为基础来实施企业文化宣传。二是与业主的要求相结合。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的业主是上海申通集团,业主代理是上海港铁建设管理有限公司,他们对施工现场的管理十分严格,我们必须结合业主的要求来实施工地文化建设。三是与施工现场的客观实际相结合。我们工地原是一个钢厂基地,南北两侧分别紧邻蒲汇塘河和沪淞公路。钢厂搬迁留下的办公房和仓库经协商后,我们进行了充分的完善和利用,规划建设为标准的生活用房和部分生产房屋。沿沪淞公路和东西两端规划成围墙,整个工地实行封闭式管理。
二、合理规划场地,突出企业特色
俗话说“安居才能乐业”。适当投入,创建安全舒适的生产工作环境,体现的是企业的行为文化。我们按照国家行业标准和上海市创建文明工地的要求,把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严格分开,设置明显的标志。用单层和双层彩钢瓦建成标准围墙900米,大门设门卫室,24小时保安值班。硬化包括房屋在内的场地4050平方米。制作了旗台和不锈钢旗杆。员工宿舍统一定制和购置上下铺铁床、床上用品及共用的生活用具。生活区设置专门的晒衣场。建成了羽毛球场、篮球场、文化娱乐室和可同时容纳近百人就餐的餐厅。工地设置茶水供应点和吸烟处。整个场地布局合理,简洁方便实用,给人一种舒适的感觉。
在硬件投入的基础上,我们严格按照集团VI手册标准,进行企业形象识别的制作。坚持简洁实用,注重实际效果,突出企业文化特色的原则。我们在进行工地大门的文字、图案制作和围墙的标识、刀旗设计,旗台、旗杆规划时,首先在电脑上绘制效果图,经过多次比较反复修改,选定最佳效果,然后再交付制作。对整个场地进行精心布置,所有的标语、标识、标牌都做到布局合理,简洁明了,内容体现中隧集团文化特色。
三、坚持以人为本,注重管理实效
工区在项目管理中重视对员工、包括协作队伍潜移默化的引导,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方式方法,形式多样,深抓员工工作和生活中的细微之处,加强人性化管理,营造以人为本的管理文化。
工区以提高员工的思想认识和整体素质来促进对制度的执行,努力营造一种学习气氛和促使员工不断思考问题的环境。组织员工对中隧集团“员工行为守则”和上海市民“七不”规范,即“不随地吐痰、不损坏公物、不破坏绿化、不乱穿马路、不在公共场所吸烟、不说粗话脏话”等内容进行学习。把“员工行为守则”和“七不”规范在生活区和公区显著位置上墙,随时提醒员工摒除陋习,养成良好的个人习惯。我们还在资料中摘录出名人名言和成功企业著名的管理理念,如危及企业寿命的“七大智障”——局限思考、归罪于外、撞击思维、专注孤短、青蛙现象、经验错觉、压力妥协等,悬挂在办公室、会议室和餐厅等地方,启迪员工尤其是管理人员的思想。
项目管理中对各种规章制度不折不扣的执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前提。我们从最基本的员工宿舍抓起,在硬件设施配备到位的情况下,要求员工从每天起床叠好被子开始,保持室内个人用品和公共物品的整齐干净,做到军事化管理,坚持每天检查一次和随时抽查评分,每月进行评比,使员工逐渐养成习惯,规范行为,以达到严格执行项目各项管理制度的良好开端。
上海R404标区间工程全都是分项分包,施工协作队伍共有8家。我们把企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协作队伍的管理,使协作队伍的文化服从我们的企业文化建设。一是把协作队伍纳入员工队伍统一管理。在宿舍的安排管理,生活区和施工现场的行为规范上,要求员工做到的,协作队伍也要做到。不但在制度的执行上一视同仁,而且在能享有的待遇上同等对待,节假日组织活动,发水果,加餐等都考虑协作队伍。二是统一企业文化标识。协作队伍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进场,一律统一中隧集团标识,在施工场地内不允许出现其他企业标志。三是改变协作队伍的文化陋习。刚开工时,一个协作队伍的司机开着挖土机不按规定线路行走,在工地上横冲直闯,把整洁的施工场地搞得一团糟,连续三天不听劝阻,我们最终处罚这支协作队伍2000元,促使协作队伍加强内部管理,彻底改变协作队伍的文化陋习,以适应我们的工地文化管理。
优秀的企业文化建设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对员工的细节管理非常重要。工区努力挖掘对员工细微之处的人性化管理。在进入生活区的门柱上书写了“轻松生活、舒心工作”字样,旁边安装了水龙头和水池,并温馨提示:为了保持生活区的环境卫生,请洗掉您工作鞋和工作服上的泥土后进入。每天的就餐时间,餐厅内都准时播放轻音乐伴随员工用餐。工地上设置茶水棚和吸烟处,专门制作了靠背椅子,放开水桶的地方书写“员工同志您辛苦了!请坐下喝水”的内容,让员工充分感受到人性化的文化氛围。我们还保持和发扬传统的人文管理方式方法,节假日组织球赛、棋牌赛、拔河比赛、工地文艺晚会和会餐,每月举办一次员工生日晚会,设立员工家属返探亲房屋,项目部领导带慰问品到医院看望生病住院员工等成文和不成文的管理制度,把所有的制度都落实到对人的管理上。
四、实践核心理念,展示企业风采项目在运作中对安全、质量、进度、文明施工的管理充分体现着企业文化底蕴。我们在项目施工过程当中,认真学习企业理念识别系统(MI手册),努力实践集团核心理念,全面履行工程合同,满足上海市场和业主的要求,抓好工程安全质量、施工进度和文明施工管理,充分展示中隧集团优秀文化,有力地提升了企业的良好形象。一是牢固树立企业的安全质量观。通过以人为本的管理,认真执行安全规定,重点抓好检查落实,不断改善安全和健康的施工环境。严格按规范施工,把业主的满意作为质量的最高标准和追求目标。全员树立安全质量意识,全员参与安全质量管理,在施工现场营造“有人负责我服从,无人负责我负责”的安全质量工作理念。工程开工以来未发生安全质量事故,以集团公司项目部名义获得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立功竞赛赛区2004年一季度“安全精品奖”,上海市市政工程安全监督站和上海市公路工程安全监督站授予的“安全标准化管理达标工地”称号和中国铁路工程总公司(上海地区)“创优达标优秀工地奖”等奖项。二是努力实现项目阶段目标。上海R404标区间工程地下线横穿横泾河,敞开段紧邻蒲汇塘河,施工难度大,工艺要求高,很大程度上制约工期目标的实现。为满足业主,也从项目的自身利益出发,以阶段目标的实现保证总工期目标。我们克服困难,依靠科技精心组织施工,分别提前15天实现了4〃30、5〃30和8〃30三个节点工期目标,有力地提升了企业在业主、监理单位和同行业中的形象。三是文明施工见成效。我们建设企业工地文化合理的投入和认真细致的管理,为创建文明工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得到上海市民的赞扬,获得了上海轨道交通9号线立功竞赛赛区2004年二季度“文明施工奖”。上海申通集团董事长在检查工地后高兴地说:中隧集团是国家队,你们把R404标建成了9号线的“亮点”。2004年5月,受香港地铁邀请,业主代理——港铁公司安排出席“国际地铁联合会”第43届年会的代表来工地参观访问,来自法国、意大利等七个国家和地区各大城市地铁运营总监共16人,在参观完施工现场和生活区后,盛赞工地文化建设,纷纷表示给他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企业进行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是追求利润的最大化。文化工作是经济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只有良好的经济效益,企业文化建设才能长足健康发展。上海轨道交通建设竞争激烈,投标价格普遍较低,R404标工程为闭口合同,工程材料全部自购,我们承担了资金的极大压力和材料价差的全部风险,今年上半年,工地用量最大的螺纹钢价差最高达到1100元/吨,严重影响项目利润目标的实现。我们采取加强现场管理,尤其是对协作队伍的用料管理,严把材料采购关等有力措施,以项目良好的安全质量、进度和文明施工形象为基础,积极找设计、监理和业主进行工程变更设计。在确保集团公司三处上缴后,经初步测算,项目责任成本盈利130万元,取得了一定的经济效益,实现了项目管理的最终目标,为企业文化建设奠定了基础。
第三篇:浅论-如何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如何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水平
“靠质量树信誉,靠信誉拓市场,靠市场增效益,靠效益求发展”,建筑市场的竞争已转化为工程质量的竞争。而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是企业形象的窗口。因此,抓工程质量必须从施工项目抓起。项目质量管理是企业质量管理的基础,也是企业深化管理的一项重要内容。
提高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水平应从以下方面做起。
一、质量管理必须覆盖所有的工程项目。
工程质量形成于施工项目,每个施工项目质量的总和代表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优质名牌工程是企业市场竞争取胜的法宝。也是企业形象的金字招牌,劣质工程损害企业形象,会带来更大的负面影响。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质工程的正面效应与劣质工程的负面影响并不是一比一的对等关系,对企业信誉的影响可以说是“十誉不足,毁一有余“。企业为维护自身的形象,必须重视抓好所有工程项目的质量管理,提高企业的整体质量水平,才能在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良好的社会信誉,带来的品牌效应就是市场来找项目部,而不是项目部找市场,这种甲乙方需求关系的转换证明了抓质量管理重要意义。
二、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
找正确的人做正确的事,项目经理是企业在项目上的委托代理人,是项目质量的第一责任人和质量形成过程的总指挥,必须具备懂技术、善经营、会管理,有真正把质量放在第一位、努力抓好质量管理、创建名牌工程、为企业形象“贴金’而不是抹黑的质量责任意识。项目班子管理人员是履行质量职能的骨干力量,是执行质量计划实行全过程控制的实际执行者,选配项目班子要注重学历、资历、能力的合理搭配,只有项目部管理人员匹配得当,正真各施其责,才能实现项目的质量管理目标。在选用项目经理和选配项目班子上,公司既有成功的范例,也有失败的教训。有的工程条件很好,但由于没有选好项目经理或者项目班子总体功能发挥不好,使工程创优计划失败,甚至丢失了一方市场。因此,选好项目经理、配好项目班子,是项目质量管理成败的关键,也是企业管理层次的职责。在选配项目经理和项目班子时,应十分注重质量业绩,特别是创名牌工程的重点项目或开拓市场的第一个工程,选派项目经理要坚持“好钢用在刀刃上”的原则。
三、抓项目质量管理必须注重质量保证体系覆盖工程施工的全过
程。
质量体系是为实现质量保证所需的组织结构、程序、过程和资源。企业按照IS09000标准建立的质量体系(包括文件化的体系程序)要覆盖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并有效运行,关键也在企业和项目两个层次。企业要注重提高主管部门经理的质量意识,发挥总工程师和技术负责人的重要作用,建立以总经理为第一责任、总工程师全面负责、各级质量、技术管理部门和质量监督部门实施的监管体系。经常通过监督检查和管理评审等手段,对工程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及其所有质量活动进行分析,有针对性地制定对策和改进措施,监管质量体系的有效运行。作为项目层次的管理层项目经理部,对公司又是执行层,要在对公司质量方针目标提供保证的同时还要依据合同对建设业主提供保证。必须建立以项目经理为核心、技术负责人为主、专职质量检查员、工长、施工队检查员、班组长及其兼职质量检查员组成的质量管理、控制网络,对施工现场的质量职能进行合理分配,健全和落实各项管理制度,形成分工明确、责任清楚的执行机制。在施工质量形成的全过程,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坚持“三检制”和隐蔽验收制度,每个分部、分项工程都严格按照国家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进行质量评定。使施工现场事事、处处、时时、人人都严格按照质量管理制度和规范、规程办事,确保质量体系覆盖从工程开工到竣工验收的全过程,才能保证项目质量目标的实现。
四、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实行目标管理和质量预控。凡事都要预控先行,制定质量管理目标是实现项目最终质量水平的基础。项目质量目标一是要满足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要求,二是要满足企业质量计划的要求。有的工程与业主签订的合同质量等级为优良,而企业为满足市场需要确定其为创省、部级优质工程或创“鲁班奖“工程,那么该工程的最终质量目标就应定在省、部优质工程或“鲁班奖”工程上,按照这个质量目标进行全面质量设计。首先按照“分项保分部、分部保单位工程”的原则,把质量总目标进行层层分解,定出每一个分部、分项工程的质量目标。然后针对每个分项工程的技术要求和施工的难易程度,结合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和施工经验,确定质量管理和监控重点。在每个分项工程施工前,写出详细的作业指导书和质量保证措施,召集施工主要负责人及技术、质量管理人员和参加施工的所有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目标明确、职责清楚。对于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施工经验不足的分项工程,还应事先对人
员进行培训,通过试验或做样板确定施工工艺。对质量控制的难点,组织群众性的QC小组活动进行攻关。在施工管理中还要坚持“样板引路“,即在各分项工程全面施工前,首先组织技术熟练的操作工人做出样板墙、样板间或样板层。特别是对于楼地面、墙面饰面工程,事先应根据规范要求和图纸设计图案以及结构实际尺寸划出排板设计图,然后再做样板。在样板通过验收确认能达到质量目标和操作工艺要求时,组织施工班组全体人员进行现场观摩,使各施工班组不仅有直观的质量标准,而且可以通过“样板”,总结操作经验,进一步向班组做较深层次的技术交底,对搞好按照样板质量标准进行跟踪检查验收,从而达到质量预控,少走弯路,一次成优。
质量目标管理和预控可用以下几句概括:
①确定目标,细致周到;
②明确责任,分解落实,③样板示范,详细交底;
④创新攻关, 总结经验;
⑤跟踪把关,规避风险。
五、提高项目质量管理水平必须安排好交叉作业,注重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
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往往是多工种、全方位交叉作业,是管理难度较大的施工阶段。俗话说“优不优看装修“,就说明装饰装修阶段的施工质量,对实现项目总质量目标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一阶段,除各分项工程要精心组织、精心施工外,管理的重点应放在合理安排交叉作业,抓好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上。合理安排交叉作业,一是要合理安排工序,解决好各分项工程施工的先后顺序,不影响施工质量;二是要合理安排时间和空间,保证各分项工程必要的技术间歇;三是要合理安排人力以保证工期并防止窝工。
细部处理和成品保护是保证装修装饰最终质量的关键。所谓“细部处理”,是一种习惯说法,它包含两层意思:“细部”一般是指大面积施工以外的细小部位、各分项工程接合部,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交接处。例如:墙面、地面、顶棚相交处(阴阳角)、踢脚线与墙面、地面相交处;门窗洞口周围;预埋管、卡、预留洞周围;室外墙面出檐口、滴水线、滴水槽、分格缝;屋面下水口周围、泛水收头等等。这些部位的质量在规范和标准中难以用定量的方法进行描述,大部分没有具体规定。这些“细部”部位都是影响观感质量的重要部位,体现
施工管理水平和操作技术的关键部位,做好了能够对整个工程质量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处理”二字说明了这些部位一般设计无规定、无规范要求不太明确,要靠现场施工管理者、操作者的经验和技术水平进行恰当的处置。
抓好细部处理,一是要抓好预防预控,即把问题想在前矛盾解决在前。例如:室内房间地面与走廓地面材料做法不同,门口相交处的处理,就要在做地面基层时预先考虑解决标高、厚度、颜色、接茬方法等问题,才能在最后做到浑然一体过渡自然;二是要统一标准、统一工具、统一做法,即在一个单位工程的不同部位相同的做法要一致;三是要精工细做或精雕细凿,例如管道堵洞、墙面预留洞修补等活必须选派技术好、责任心强的工人精心操作;四是要把重点放在不同分项、不同材料、不同做法的相交处和最后的“交活工序”上,俗话说“编筐织篓全在收口”,最后的交活工序既要保证本工序质量,又要弥补前面工序的不足或缺陷,起到“收口”的作用。
成品保护在装饰装修施工阶段尤为重要,要在一开始就制定措施、落实责任,做好有利于成品保护的交叉作业安排,防止相互破坏或污染,减少翻修或返工损失,确保工程质量目标的实现。
施工项目的质量管理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企业管理、项目管理的各层次和施工现场的每一个操作工人,再加上建筑产品生产周期长、外界影响因素多等特点,决定了项目质量管理的难度大。因此,施工企业必须运用现代管理的思想和方法,按照IS09000质量管理标准建立自己的质量体系并保持有效运行,覆盖所有施工项目和每个项目施工的全过程,才能保证企业质量水平不断提高,在市场激烈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第四篇:项目管理水平
项目管理水平
我项目部自一九九二年组建以来,共承建住宅面积万㎡。施工质量均达到合格甚至优良,并从未出现过安全事故,在新城建筑公司历年年终评比时都被评为先进项目部,并得到过兰州军区一等奖,市优质工程亚心杯奖。
在历年的施工管理过程中,我项目部对质量管理要求比较严格,首先项目部有一个以项目经理为首的完整适用的质量保证体系,各个岗位的管理人员各尽其职,各负其责。承接每一个施工任务时,从施工组织设计,施工准备阶段,施工过程控制,竣工验收一直到保修阶段,每一个环节都严肃认真地做好每一项工作,特别是在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更是一丝不苟。精心施工,首先认真熟悉设计图纸和施规范,施工员详细认真做好技术交底工作,质检员在各施工作业班组每天的工作过程中进行巡检,并严格执行自检、互检、交接检验制度,对发现的质量问题及时处理决不放过,对责任心较差的各别管理人员或班组长采取说服教育,严肃批评,以至调换撤换等手段,力保施工质量不受影响。与此同时,实行施工质量与各相关管理人员、各作业班组经济利益挂勾的办法,奖励表扬先进,惩罚批评落后。
在冬季施工淡季,我项目部十分重视各类与施工管理有关的培训工作,各岗位管理人员和特殊工种操作人员都经过了市建委或建设厅组织的岗位培训并取得了相应证件,做到持证上岗。
在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从未放松过对资料的要求。从材料采购、进场报验、复检,试块制作、送检,各检验批及分项、分部验收等各个
环节,积极配合监理单位及时报验,发现问题立即整改重新报验,保证了资料要求的及时、准确、真实、完整。
在施工进度控制过程中,我项目部本着科学、合理、积极、安全的态度认真做好施工进度计划,结合施工图预算、分解出各施工作业区段的工程量,合理划分施工流水作业段,设置流水步骤,布置施工流程顺序。精心组织施工劳务班组,及时或提前准备各种施工所需设备、机械、周转材料和建筑材料。科学合理的穿插夜间施工并同时配备夜间值班管理人员现场负责,以保证夜间施工顺利进行。在集团公司对进度有特别紧急要求时,及进组织管理人员、作业班组,加在投入力度进度,确保工期目标实现。
在与业主、监理单位的协调配合方面,我项目部积极主动,与政府执法及相关职能部门保持一定联系,及进勾通信息,认真贯彻执行国家、自治区及建筑行业法律法规。
本项目部依靠集团立置于现在,放眼于未来,在多年的施工过程中逐渐发展,不断充实壮大,目前为止已拥有315塔吊3台,砼搅拌机10台,自卸车2辆,钢管150吨,钢模3600平米,还有其它中小型机械设备及周转材料,每年冬季都进行维修,设备完好率在95%以上,能同时承接30000平方米的住宅施工建设任务。
在今后的施工过程中,我项目部全体管理人员还要不断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专业技术水平和施工管理水平,使之更加科学化、规范化、为本项目部不断进步和新城建筑公司日益强盛,为华源集团做出更大贡献。
劳务管理
1、我项目部选用的劳务队伍,是多年来一直和我们长期合作的劳
务队伍,劳务管理人员和作业班组成员技术水平基本稳定,各项管理程序也已磨合得比较熟悉、成熟,项目部对劳务队人员基本情况比较清楚,劳务队对项目部管理模式也非常适应。
2、我项目部对劳务管理有明确的制度:1、2、3、4、5、6、7、8、9、10、3、我项目部使用的劳务队具有一定的经济实力,劳务队人员素质和数量能满足施工任务合同的需要。我项目部应将劳务队伍人员名单报公司备案,项目部与劳务公司签订劳务合同,公司盖章后生效。劳务人员应遵守项目部的各项管理制度。我项目部如使用不合格的劳务队伍可随时进行更换。项目经理是劳务队伍的第一责任人,本着谁用工、谁负责的原则,项目经理应确保农民工工资如实发放,建立工资表制度。项目部选择的劳务企业必须持有劳力资质证书及相关证件齐全,技术工人,特殊工种工人必须持有上岗证。项目指导劳务队依法与农民工签订劳务合同班组工种合同,工资保险。(注:依据劳务市场规范程度而定)项目部必须与劳务队签订安全责任书。劳务队如果违反劳务合同条款内容,产生的劳务纠纷,其责任由劳务群众观点自负。我项目部如果违反劳务合同条款内容,产生的劳务纠纷,其责任由项目部自负。与劳务队签订合同后,要求劳务队将所有参与施工人员登记造册,照象并
上报身份证复印件并及时上报有关部门办理相关劳务用工手续,证件。
4、进场后首先组织2人进行安全生产教育,施工中及时进行安全交底和技术
交底,每周定期召开项目生产例会,对施工过程中发现的质量、进度、安全生产、文明施工等诸多问题及时发现,立即解决,对工人的生活条件具体困难予以关照,不允许参与项目施工的所有工人有违法乱纪,违反施工安全操作规程的行为发生,经常强调及时了解,掌握实际情况,杜绝不良行为,保证工程顺利进行。
5、在与劳务队的长期合作过程中,由于我们管理制度建全,措施得当,合情
合理,从不拖欠农民工资,在合作过的劳务队伍中口碑很好,信誉也良好,因此劳务人员的组织管理工作基本上不存在大的问题,对我项目部承揽施工任务有利无弊,对施工任务的顺利完成是可以保障的。
第五篇:推进项目文化建设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推进项目文化建设 提高项目管理水平
自上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的建筑业从学习推广鲁布革工程管理经验开始,就发生了深刻的变革,最值得回顾的是我们革除了计划经济落后的施工生产方式,创造了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借鉴国际项目管理经验的、符合我国建筑业实际情况的新型生产方式,这就是全面推进工程项目管理。
随着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深入发展,特别是党的十七大非常鲜明地提出了坚持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的发展目标,“和谐”二字成为了当前社会的最强音。在新形势下,建筑企业的项目管理如何优化,如何升级,如何把项目管理引向到新的发展阶段和发展层面呢?首先是形象统一,理念共享。其次是标准管理,景观为先。标准化管理实行多年,但它都属于平面的标准化。今天在这里就看到有一个新的创意。按照实际项目1/20的比例,微缩一个项目景观模型,可以给建造者、分包方进行现场的交底和观看,然后建造者按照景观模型实施建造,尤其是在景观微缩过程中,及时发现施工图设计的缺陷,超前地找到施工图的毛病,由此优化了施工图的设计。最后是以人为本,共建和谐。在施工现场,形成良好的氛围,合理安排生活、生产区布局,恰当安排施工人员的业余生活,保证施工人员的职业健康,最终实现以人为本。
纵观工程项目管理的发展态势,在坚持深化项目经理责任制的同时,应将项目文化建设作为下一阶段项目管理的发展方向。
坚持项目文化既是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又具有其独特的内涵
项目文化就是指企业文化在项目上的延伸。工程建设战线上的项目文化就是以工程现场为载体的阵地文化,包括三个特征:一是显形文化特征。因为企业文化既有外在的显形,又有各个行为主体的内在隐形。每一个施工现场,不管是甲方、乙方、监理、总承包方、分包方,都是来自不同的行为主体,在这个施工现场中有项目要求,各个主体都应遵循一个形象。显形文化只有一个,但每个企业的隐形文化、企业价值观、企业理念、企业精神可有各自不同的表述,不强求一致。而作为项目文化,我们都应当强调以合约方为主体的那个载体的文化为显形文化来统一形象,这就叫显形文化特征。二是露天文化特征。这个问题比较浅显,对社会的影响力靠每个项目的露天性来体现,如果说企业文化把项目文化作为窗口,就是因为项目文化具有露天性。充分利用露天文化的特点,加大它的宣传力度就是我们这个行业所创造的CI形象。三是劳动文化特征。因为任何一个工程项目都是劳动密集型所构成的,没有劳动的过程就没有项目的形成,所以,劳动文化是项目文化最为重要的特征。创新项目文化要重在人才培养,贵在以创建学习型项目部为载体
创建学习型项目部是加强项目文化建设的组织保证,学习型组织不但要落实在企业层面,更要落实在项目层面。学习型组织由企业层面落到项目层面,这是一大创新。开展项目文化就是全面地开展创建学习型项目部的活动。“百年大计,教育为本”。企业要发展,人才是关键。要善于培育利用人才,挖掘使用好人才。人才素质的提高贵在引导,关键在教育。要在企业内部营造学习氛围,关键是要落实到每一个项目部,使它既是劳动的场所,更是学习的组织。
推进和创新项目文化必须加强制度建设,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
推进和创新项目文化建设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是行为规范的原则,制度是意识净化的标准,制度是激情动力的指向,制度是工作质量的保证。无论是管理层,还是劳务作业层,无论是价值观念的统一,还是行为举止的规范,都需要科学、合理、健全的制度体系。在加强项目文化制度建设的同时,必须注重运用信息技术促进项目管理优化升级。随着现代项目管理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辅助管理和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日益体现出来,已成为当今工程项目科学管理的新内容。21世纪的工程项目管理必将走向信息化管理,建筑业企业之间的竞争越来越依赖于现代项目管理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新时期我国工程项目管理也开始进入了一个跨越式发展的阶段,今后全面推进和深化项目管理重点是要加快项目管理数据库的建立,创新、开发和广泛应用一批适用现代项目管理和企业实际需要的工具软件,包括项目管理规划编写、工程量计算、施工平面图设计、工程进度网络计划编制以及工程资料存档等自动化生成系统。用信息化带动项目管理集成化、现代化和科学化,从而促进建筑业企业优化升级和可持续发展。
项目文化要关注绿色建筑施工
质量、工期、成本、安全和资源、环境、职业健康七大目标是绿色施工的要求。所以,绿色建筑施工要用项目文化来统帅。建筑施工的特点是露天文化,要认识到做好绿色建筑施工对整个行业在社会上的良好影响极为重要,它关系到建筑活动的可持续发展。什么叫绿色建筑?就是在建筑活动以及建筑物的全生命周期内要抓好三点。第一就是要努力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要注重节约资源。包括能源、材料。第二就是要努力减轻对环境的负担,不要给环境造成过大的压力,要保护环境,减少污染。比如:我们到一个地方施工,对周围环境要尽量保护,我们怎么样做到尽量不扰动?噪音、粉尘污染怎么才能控制到最小?另外要合理地处理建筑垃圾,工地上的垃圾要做到尽量少,而且更多的能回收利用,即使不能在工地回收,也要分类处理,运送到相应的地方利用和回收。第三要关注职业健康。建筑工程就是为人类需求而建的,在建造过程中更要注重这一点。要提供更人性化的空间,实现建筑与自然的和谐统一,有人也称之为生态环境保护。
项目文化的建设要坚持过程精品,塑造项目名牌,支撑企业品牌
建筑企业的品牌建设要靠每一个名牌项目来支撑。名牌和品牌要加以区分,具体讲有五方面的区别。名牌以产品为对象,品牌以企业为对象;名牌以质量为主体,品牌主要反映信誉;名牌是多家行为主体,但品牌只有一个行为主体;名牌可以模仿,品牌不可模仿的;名牌产品有时效性,品牌是持久的。抓好现场管理,规范现场行为,保证实施过程和项目成果的高质量是品牌树立的根本。社会大众认可企业,首先认可的是项目,认可项目的第一直观是现场。通过现场人员的文明行为、文明语言、文明标识、文明宣传和建筑公害的有效处理、工程周边的环境保护以及实实在在的工程质量来定位企业和项目的品牌。始终坚持和实现“干一个项目,树一座丰碑,创一个品牌,占一方市场”。所以,必须把每一个项目打造成名牌的学习型项目部,然后撑起企业的品牌建设。
项目文化建设贵在强化诚信意识,服务市场
诚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也是现代经济的规律。诚信是社会的道德行为,它的内涵是极其丰富的。一个人、一个企业做到以诚取信,其市场评价就会升值。因为成熟的市场经济是信用的经济。中国人历来以诚信传家,但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由于我们对市场经济的认识和经验不足,加上传统教育在一定程度上缺位,社会风气出现了不尽人意之处,市场也不规范,秩序比较混乱,对建设行业来说,作一个诚实守信的企业就显得更为重要。所以我们要加强诚信文化建设。
诚信可以分为诚和信两个方面:诚,就是诚恳、诚挚、诚实,即为人诚恳,待人诚挚,处事诚实;信,就是信用、信誉、信心,即讲究信用,注重信誉,树立信心。这几者缺一不可。不论是企业还是项目;不论是经营管理人员还是劳务作业人员,都应当秉承诚信经营、以义取利,注重信用,言必信、行必果,最大限度地满足发包人和用户的需求。诚信待人,团结同事,取信于所有的合作方,共同营造和谐的项目文化环境。立足市场,服务为本是企业经营管理的根本宗旨,作为一个行业、一个企业,还应当健全各个层次的服务体系,包括为社会服务,为企业服务,为项目服务;服务于发包人,服务于用户,服务于广大职工,从管理理念到制度制定和执行落实,都应强化优质服务意识,注重全员服务质量。
我们应该认识到,推进和创新项目文化建设将是21世纪工程项目建设的内在需求;是体现工程建设项目新思想、新观念的惟一途径;是增强项目活力、提高市场竞争力的切实需要;是发挥员工积极性、挖掘智慧的力量源泉;是增强员工凝聚力和向心力的有力措施;是团队精神的最佳塑造形式;是提高项目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益的最佳机制;也是营造和谐氛围和良好环境的可靠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