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油田注水工作指导意见(试行版)
中国石油
油田注水工作指导意见
(试 行)
中国石油勘探与生产分公司
二〇〇九年四月
第一章 总则
目 录
第二章第三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第七章第八章注水技术政策 注水系统建立 注水调控对策 注水过程管理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附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了进一步强化油田注水工作管理,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特制定《油田注水工作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
第二条 油田注水开发要把“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理念贯穿始终,努力控制油田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夯实油田稳产基础,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和水驱采收率,培养一支脚踏实地,埋头苦干的开发技术队伍。
第三条 油田注水是一项系统工程。油藏工程、采油工程和地面工程要相互结合,系统考虑,充分发挥各专业协同的系统优势。要科学制定注水技术政策,优化注水调控对策、强化注水过程管理和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注重技术创新与新技术应用,最大限度地提高注水效率,节能降耗,实现油田注水开发效益的最大化。
第四条 牢固树立以人为本的理念,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强化安全生产工作。油田开发建设和生产过程管理中的各项活动,都要有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措施,符合健康、安全、环境(HSE)体系的有关规定,积极创造能源与自然的和谐。
第五条 油田开发注水工作必须遵守国家、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和股份公司的规章制度,贯彻执行中石油的发展战略。
第六条 《指导意见》适用于股份公司及所属油(气)田分公司、全资子公司(以下简称油田公司)的国内油田开发。控股、参股公司和国内合作的油田开发活动参照执行。
第二章 注水技术政策
第七条 注水技术政策是指导油田注水工作的重要依据,主要包括油田开发层系划分与注采井网部署、注水时机、细分注水、注水压力确定、水质要求等。
第八条 开发层系划分和注采井网部署。将性质相近的油层组合成一套层系,采用一套独立井网进行开发,使每套井网的开采对象渗透率级差控制在5以内,各小层间吸水相对均匀。开发井网要具有较高的水驱储量控制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一般要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达到70%以上,断块油藏达到60%以上。要充分考虑储层砂体形状及断层发育状况、断块大小及形态、裂缝发育状况等,确定井网几何形态、油水井井别、注采井排方向和井排距,井网部署要有利于后期调整。
第九条 注水时机。中高渗透砂岩油藏,要适时注水,保持能量开采;低渗透砂岩油藏,应实现同步注水,保持较高的压力水平开采,低压油藏要开展超前注水。需要注水开发的其它类型油藏应根据具体特点确定最佳注水时机。新油田投入注水开发,要开展试注试验。
第十条
注水压力界限。井底注水压力严格控制在油层破裂压力以下。确定合理的注采比,注水开发油田应保持注采平衡,中高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0左右,低渗透油田年注采比要控制在1~1.5,天然能量较为充足的边底水油藏要根据压力保持水平确定合理的注采比。达不到配注要求的层段要采取油层改
造等增注措施,超注层段要采取控制注水措施。
第十一条
细分注水。主力油层要单卡单注,不能单注的主力油层要尽可能细分。各分注段的油层数应控制在5个小层以内,层间渗透率级差小于3,总层段数控制在5段以内。
第十二条
注水水质要求。在参考《碎屑岩油藏注水水质推荐指标及分析方法》的基础上,应开展注水水质的配伍性研究,通过岩心伤害实验、现场实际油层回注验证试验,制定和完善适合本油田不同类型油藏的科学、规范、经济、可行的注水水质控制指标,严控二次污染,减少储层损害。
第三章 注水系统建立
第十三条
按照油田开发方案总体要求,实施产能建设,建立注水系统。注水系统建立包括钻井、完井、投注、地面注水系统建设等。
第十四条
注水井钻完井。要满足分层注水工艺的要求,优化井身结构,生产套管的固井水泥返高要达到方案设计要求,利用声波变密度测井评价固井质量。钻完井过程中要搞好油层保护,保证钻完井液与储层岩石和流体性质的配伍性。对于疏松砂岩油藏要搞好防砂设计和配套工艺选择。
第十五条
注水井投注。注水井要经过排液、洗井和试注才能转入正常注水。排液时间控制在一个月以内,排液强度以不损害油层结构为原则,根据油藏地质特征、敏感性分析及配伍性评
价结果,采取相应的保护储层措施。排液、洗井合格后开始试注,获取吸水指数、油层注水启动压力等重要参数,确定油层的吸水能力,检验水质标准的适应性。在取得相关资料后即可按地质方案要求转入正常注水井生产。
第十六条 注水井分注。分层注水工艺选择要充分考虑井深、井身结构、固井质量、地层压力、温度、流体性质等因素,优选先进、适用的分注工艺。分注工艺管柱和工具要满足分层测试、调配、洗井、防砂和井下作业的要求。油层顶部以上要安装套管保护封隔器。分注管柱下井验封合格后,再进行分层流量测试调配和注水。
第十七条
地面注水系统。要依据前期试注资料及注水量、注水压力的趋势预测,合理确定建设规模和系统设计压力,设计能力应适应油田开发5~10年的需要。注水站场设置要优化布局,注水站应设在负荷中心和注水压力较高或有特定要求的地区。注水管网应合理布置,控制合理的流速和压降;注水干线、支干线压降控制在0.5MPa以内,单井管线压降控制在0.4MPa以内。可采用“单干管多井配注”、“分压注水”、“低压供水、高压注水”、“局部增压”等方式,降低系统能耗。
第十八条
注水设备选择。按照“高效、节能、经济”的要求,优选注水泵型号,合理匹配注水泵机组。在选择注水泵时,应选择泵效大于75%的离心泵或泵效大于85%的柱塞泵。
第十九条
污水水质控制。依据采出水的特性,选择针对性
强、先进适用的水处理工艺技术。严格控制进入采出水处理系统污水的水质,确保采出水处理系统各分段水质指标达到设计要求,以保障含油量、悬浮物含量、粒径中值等注入水水质控制指标在井口达标。
第四章 注水调控对策
第二十条
注水开发油田要针对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矛盾,采取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对策,不断提高油田开发水平和水驱采收率。
第二十一条 低含水期(含水率小于20%):是注水受效、主力油层发挥作用、油田上产阶段。在这一阶段要注够水,保持油层能量开采。要根据油层发育状况,开展早期分层注水。分析平面上的注水状况和压力分布状况,采取各种调控措施,做好平面上的注水强度调整,保持压力分布均衡,确保注入水均匀推进,防止单层突进和局部舌进,提高无水和低含水期采收率。
第二十二条 中含水期(含水率20%~60%):主力油层普遍见水,层间和平面矛盾加剧,含水上升快,产量递减大。在这一阶段要注好水,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做好平面调整和层间产量接替工作。加大注入剖面、产出剖面、分层压力等的监测力度,深入开展精细油藏描述,搞清储层纵向上的吸水、产液、产水、压力分布状况和剩余油饱和度分布。研究层系、注采井网和注水方式的适应性,分析平面和层间矛盾。对于注采井网不适应和非主力
油层动用状况差的区块,要开展注采系统调整和井网加密调整,提高水驱储量控制程度。平面上要调整注采结构,纵向上要细分层系和注水层段,提高非主力油层的动用程度。
第二十三条 高含水期(含水率60%~90%):该阶段是重要的开发阶段,要实施精细注水。油藏描述要精细到小层、单砂体和流动单元,搞清平面上剩余油分布和层间、层内剩余油分布。进一步完善注采井网,提高注采井数比,实施平面和剖面结构调整,不断改变固有的水驱通道,降低单向受效和与注水井不对应油井的比例;提高注水井的分注率和层段细分级数、注水合格率;采取油层改造、调堵等措施改善储层的吸水状况、产液状况;精细层间纵向上的注采强度调整,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控制含水上升速度和产量递减率,努力延长油田稳产期。
第二十四条
特高含水期(含水率大于90%):该阶段剩余油分布高度分散,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的矛盾越来越突出,要实施有效注水。精细油藏描述重点是研究储层的渗流规律、油水分布规律、优势渗流通道的分布,搞清主要矛盾。积极开展精细挖潜调整,进一步提高注采井数比,采取层段细分注水、细分层压裂、细分层堵水、深部调剖、深部液流转向和周期注水等措施,进一步改善储层吸水状况,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扩大注入水波及体积,提高注入水利用率和油田采收率。努力控制成本上升,争取获得较好的经济效益。
第五章 注水过程管理
第二十五条 加强注水过程管理和质量控制是实现“注好水、注够水、精细注水、有效注水”的必要保障。要从注水的源头抓起,精心编制配注方案、优化注采工艺、控制注入水水质、强化注水井生产管理。从地下、井筒到地面全方位抓好单井、井组、区块和油田的全过程注水管理和注水效果分析评价,实时进行注水措施跟踪调控。
第二十六条 按照简捷、高效、可控的原则,各油田公司要建立和完善注水管理制度,明确油田公司、采油厂、采油矿(作业区)、采油队等各级管理责任。鼓励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以促进油田注水工作的有序推进和技术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
第二十七条 年度配注方案。每年十二月份编制完成下一年度油田(区块)配注方案,油田公司审查通过后方可组织实施,一季度要完成全部配注方案的实施。对存在高渗透条带的注入井,要及时进行深部调剖;根据注入剖面资料,对层间吸水差异大的井及时采取分层注入;对注采能力低的井(层),及时采取油层改造措施,提高注采能力。要严格控制注入水低效、无效循环,提高注水效率。单井配注跟踪调整方案每季度普查一次,分析分层吸水量及吸水指数变化情况。
第二十八条 注水过程分析与评价。定期对油田的注水开发状况进行综合分析评价,评价油田注水开发状况是否正常,注水技术政策是否合理,预测水驱开发趋势,制定下一步的注水调控对策。要做好油田、区块、井组、单井年度配注方案实施效果的— 7 —
分析与评价工作,搞清油藏注水开发动态变化,针对油田不同开发阶段暴露出来的具体矛盾,研究制定有针对性的注水调控措施,为下一年度配注方案的编制提供依据。
第二十九条 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注水井资料录取现场检查,必须严格执行各项管理制度,采取定期检查和抽查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努力提高注水井资料全准率。注水井资料全准系指日注水量、油压、套压、泵压、静压、测试、洗井、水质化验八项资料全准。注水井开井当日要求录取注水量、油压、套压资料,开井注水达24小时必须参加当月全准率检查。笼统注水井要求每年测指示曲线一次,否则为不全不准。正常注水井必须按照注水井资料录取管理规定取全、取准各项资料。
第三十条
水质管理。各油田公司应建立和完善注水水质监测管理体系,加强水处理系统加药、排泥、更换和补充滤料等各环节的运行管理,加强水质监测、监督和检查工作。油田公司每年、采油厂每月、矿每天对注水水源站、注水站进行水质检测,井口选开井数的5%作为水质监测井,每季度分析一次,发现问题及时制定整改措施,并组织实施。
第三十一条 油藏动态监测。根据油藏特点、开发阶段及井网部署情况,建立油藏动态监测系统。按照《油藏动态监测管理规定》取全取准各项动态监测资料。低含水期重点监测油藏压力、分层段注水量、生产井见水时间及分层含水率;中含水期重点监测分层含水及变化、分层压力、分层吸水、产液及变化等;高含
水期和特高含水期重点是含油饱和度监测,寻找剩余油相对富集区。
第三十二条
注水井要定期检查套管、油管状况和井下封隔器密封状况等,检查井总数不低于油水井总数的5%。油田开发过程中要开展套损规律研究,每年应安排1~2口井,进行套管技术状况时间推移测井。注水井检管周期不超过3年,发现异常及时处理和上报。注水井作业推荐不压井作业技术。管柱和工具下井施工前要经过地面检验合格后方可下井。除作业井、异常井的封隔器层层验封外,每年要选取5%以上的正常分层注水井进行封隔器验封。
第三十三条 注水井洗井管理。正常生产的注水井每季度洗井一次,注水井洗井要严格执行《注水井洗井管理规定》。当正常注水井在相同压力下,日注水量与测试水量相比下降超过15%时必须洗井;注水井停注24小时以上、作业施工或吸水指数明显下降时必须洗井。为防止套管受压突变,洗井前应关井降压30分钟以上再洗井,当返出水水质与入口水质一致后方可恢复注水。
第三十四条 注水井分层测试调配。测试前要对井下流量计、压力表、地面水表进行校对,误差不超过规定要求方可进行测试。分层测试可采取降压法或降流量法,至少测试三个压力点。采用降压法测试时,相邻两点间隔压力差值不大于0.5MPa。采用降流量法测试时,相邻点间隔全井流量差值不超过全井配注水量的30%,待流量稳定后,录取稳定的压力值,降压间隔可以不等。流
量计下井测试的全井水量与地面水表流量对比,以流量计资料为基准,误差小于8%,否则要查明原因,整改后方可外报资料,或向采油队提供整改意见。可调层调试全部合格,欠注层水嘴已放大,方允许资料外报。
第三十五条 针对老油田存在的系统管网、设备腐蚀老化严重、水质不达标、二次污染严重等问题,要统筹安排,突出重点,分年度安排好整改工作。在满足注水半径的条件下,优化简化工艺和布局,实现注水站的“关、停、并、减”,注水站的负荷率应提升至70%以上。加强注水系统储罐及管线除垢、清淤等工作,减少水质的二次污染,储罐每年清淤1~2次。
第三十六条 根据油田实际,因地制宜推行取消配水间,采用井口恒流配水工艺的配水方式,提高注水系统效率和降低投资。积极推广非金属管道,降低摩阻,减少管道腐蚀。
第三十七条 各油田公司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提高采出水回注率、减少清水用量,采出水应尽量全部回注。
第六章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
第三十八条 注水效果分析与评价是贯穿油田注水开发全过程的一项重要工作。要实时跟踪分析油田开发过程中的注水状况,评价注水调控方案的实施效果,及时发现注水开发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有针对性地制定行之有效的注水调控对策。
第三十九条 注水效果分析重点内容。
1.能量保持利用状况分析。分析注采比的变化和地层压力水平的关系,能量保持利用水平和注采井数比的合理性,提出调整配产、配注方案和改善注水开发效果的措施。
2.注水效果分析。分析油田(区块)注水见效情况、分层吸水状况等,综合评价注水效果,提出改善注水状况的措施;分析配注水量完成情况,小层吸水能力的变化及原因;分析含水上升率、存水率、水驱指数变化;应用实际含水与采出程度关系曲线和理论计算曲线对比,分析含水上升率变化趋势及原因,提出控制含水上升措施;分析产液量结构变化,提出调整措施。
3.储量利用程度和油水分布状况分析。应用吸水剖面、产液剖面、密闭取心、饱和度测井、水淹层测井等资料,分析研究油层动用状况、水淹状况、分层注采强度等;利用不同开发阶段驱替特征曲线,分析储量动用状况及变化趋势。
4.主要增产增注措施效果分析。对主要措施(如压裂、酸化、堵水、补孔、调驱等)要分析措施前后产液量、产油量、含水率、注水量的变化和有效期。
第四十条 注水效果评价主要指标。
1.采收率。注水开发中高渗透砂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5%;砾岩油藏采收率不低于30%;低渗透、断块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5%;特低渗透油藏采收率不低于20%。
2.水驱储量动用程度。中高渗透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到70%,特高含水期达到80%以上;低渗透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
到60%以上;断块油藏水驱储量动用程度达到50%以上。
3.可采储量采出程度。中高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15%~20%,中含水期末达到30%~40%,高含水期末达到70%左右,特高含水期再采出可采储量30%左右;低渗透油藏低含水期末达到20%~30%,中含水期末达到50%~60%,高含水期末达到80%以上。
4.剩余可采储量采油速度。一般控制在8%~11%。5.含水上升率。应根据有代表性的相渗透率曲线或水驱曲线来确定,各开发阶段含水上升率不超过理论值。
6.自然递减率。根据油藏类型和所处的开发阶段确定递减率控制指标。
7.油藏压力系统。水驱油田高饱和油藏地层压力应保持在饱和压力以上;低渗、低压油藏地层压力一般保持在原始地层压力以上;注水压力不超过油层破裂压力;油井井底流动压力要满足抽油泵有较高的泵效。
第七章 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
第四十一条 技术创新是提高油田注水开发水平的重要手段。要注重技术创新研究、攻关瓶颈技术、推广成熟技术、引进先进技术,把技术创新与技术进步作为油田注水开发技术管理的重要内容。
第四十二条 根据不同类型油藏的特点,针对油田注水开发过程中制约发展的瓶颈技术进行攻关,集中资金和力量,明确目
标,落实责任,严格项目管理。油藏工程、钻采工程、地面工程要同步开展技术研究。加快缝洞型、强水敏储层型、整体水平井开发和高温、高压、深井油藏配套注水技术攻关。
第四十三条 积极引进和推广先进的注水技术,努力缩短科研成果转化周期,尽快形成生产能力。油田不同的开发阶段要采取有针对性的注水技术,要积极应用周期注水、深部液流转向、水质净化与稳定、精细过滤等技术。
第四十四条 有计划地组织注水技术研讨、技术交流,促进注水技术成果共享。定期组织注水岗位技术培训,努力培养一支理论基础好、现场经验丰富、工作能力强、作风过硬的油田开发技术管理队伍。
第八章 附 则
第四十五条 本《指导意见》自发布之日起实施。
第四十六条 本《指导意见》由勘探与生产分公司负责解释。
第二篇: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一、油田注水水质标准
不同的行业,不同的应用领域,对所用水源水质有相应的要求。油田注水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注水管网、注水设备及注水井将水注入进层,使地层保持能量,提高采油速度和原油采收率。因此,油田注水的水质要求有其特殊性,在水质指标方面,与其他行业的侧重点不同。根据油田注水的特殊用途,对油田注水水质的要求或油田注水水质处理应达到的指标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1、注入性
油田注入水的注入性是指注入注入进层(储层)的难易程度。在储层物性(如渗透率、孔隙结构等)相同的条件下,悬浮固体含量低、固相颗粒粒径小、含油量低、胶体含量少的注入水易注入地层,其注入性好。
2、腐蚀性
油田注水的实施经历以下过程:
注水水源
污水处理站
注水站
注水井
在油田注水的实施过程中,在地面,涉及到注水设备(如注水泵),注水装置(如沉降罐、过滤罐等),注水管网;在地下,涉及到注水井油套管等,这些设备、管网、装置等大多是金属材质。因此,注入水的腐蚀性不仅会影响注水开发的正常运行,而且还会影响油田注水开发的生产成本。
影响注入水腐蚀性的主要因素有:PH值、含盐量、溶解氧、CO2、H2S、细菌和水温。
3、配伍性
油田注入水注入地层(储层)后,如果作用结果不影响注水效果或不使储层的物理性质如渗透率变差,则称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好,否则,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差。
油田注入水与储层的配伍性,主要表现为结垢和矿物敏感性两个方面,它们都会造成储层伤害,影响注水量、原油产量及原油采收率。
二、油田注水水质指标
1、悬浮物
一方面,注入水中的悬浮物会沉积在注水井井底,造成细菌大量繁殖,腐蚀注水井油套管,缩短注水井使用寿命;另一方面,造成注水地层堵塞,使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甚至注不进水。
从理论上讲,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越低、粒径越小,其注入性就越好,但其处理难度就越大、处理成本也就大增加。所以,注入水中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指标应从储层实际需要、技术可行性与经济可行性三方面来综合考滤
2、油分
注入水中的油分产生的危害与悬浮固体类似,主要是堵塞地层,降低水的注入性。油田污水中的油分按油珠粒径大小可分为四类:浮油、分散油、乳化油、溶解油。
3、平均腐蚀率
注水开发过程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的金属材质的设备、管网、油套管等数量众多,投资巨大。国内外注水开发油田实践表明,减缓注入水的腐蚀性,对于提高油田注水开发的经济效益意义重大。
4、膜滤系数
注入水膜滤系数的大小与许多因素有关。如悬浮物(固体)的含量以及粒径大小、含油量、胶体与高分子化合物浓度等。膜滤系数越大,注入水的注入性就越好。
5、溶解氧
在油田产出水中本来仅含微量的氧,但在后来的处理过程中,与空气接触而含氧。浅井中的清水、地表水含有较高的溶解氧。
6、二氧化碳
在大多数天然水中都含有溶解的CO2气体。油田采出水中CO2主要来自三个方面:(1)、由地层中地质化学过程产生;(2)为提高原油采收率而注入CO2气体;(3)采出水中HCO3-减压、升温分解。
7、硫化氢
在油田水中往往含有硫化氢,它一方面来自含硫油田伴生气在水中的溶解,另一方面来自硫酸还原菌分解。
8、细菌
在适宜的条件下,大多数细菌在污水系统中都可以生长繁殖,其中危害最大的为硫酸还原菌、粘泥形成菌(也称腐生菌或细菌总数)以及铁细菌。注入水的基本要求及水质标准 油藏注水水质标准:
(1)、水中总铁含量要求不大于0.5mg/l。
(2)、固体悬浮物浓度及颗粒直径指标见表1-1。注入渗透率(μm2)
固体悬浮物浓度(mg/l)颗粒直径(μm)﹤0.1 ≤1 ≤2 0.1-0.6 ≤3 ≤3 ﹥0.6 ≤5 ≤5(3)、要求注入水中游离二氧化碳不大于10mg/l(4)、注入水含油指标见表1-2 注入层渗透率(μm2)含油浓度(mg/l)≤0.1 ≤5 ﹥0.1 ≤10(5)、对生产及处理设备流程的腐蚀率不大于0.076mm/a.(6)、注入水溶解氧控制指标 总矿化度mg/l 溶解氧浓度mg/l ﹥5000 ≤0.05 ≤5000 ≤0.5(7)、二价硫含量不大于10mg/l。
(8)、腐生菌(TGB)和硫酸盐还原菌(SRB)控制指标见表1-4: 注入层渗透率(μm2)TGB个/mg/l SRB个/mg/l ﹤0.1 ﹤102 ﹤102 0.1-0.6 ﹤103 ﹤102 ﹥0.6 ﹤104 ﹤102(9)、堵在管壁设备中的沉淀结垢要求不大于0.5mm/d。
(10)、滤膜系数指标见表1-5: 注入层渗透率(μm2)MF值 ﹤0.1 ≥20 0.1-0.6 ≥15 ﹥0.6 ≥10
(一)地层水
油、气田水的化学成分非常复杂,所含的离子种类甚多,其中最常见的离子有:
阳离子:Na+、K+、Ca2+、Mg2+;
阴离子:CI-、HCO3-、CO32-、SO42-。
其中以CI-、Na+最多,SO42-较少。在淡水中HCO3-和Ca2+占优势,在盐水中CI-、、Na+居首位。在油、气田水中以NaCI含量最为丰富,其次为Na2CO3和NaHCO3、MgCI2和CaCI2等。
油、气田水中还常含有Br-、I-、Sr2+、Li+等微量元素以及环烷酸、酚及氮、硫的有机化合物等有机质。
(二)油田污水
油(气)田水与石油、天然气一同被开采出来后,经过原油脱水工艺进行油水分离形成原油脱出水,天然气开采过程分离出游离水,这两部分共称为产出水。产出水保持了油(气)田水的主要特征,由于其具有高含盐、高含油的特性,直接外排将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产出水通常又叫油田污水。实际上,油田污水不仅仅是油田产出水,还包括了石油、天然气勘探、开发、集输等生产作业过程中形成的各类污水,如钻井污水、油田酸化、压裂等作业污水以及注水管线、注水井清洗水等,但油田污水以产出水为主。1.采油污水
(1)来源。在油田开发过程中,为了保持地层压力,提高原油采收率,普遍采用注水开发工艺,即注入的高压水驱动原油并将其从油井中开采出来。经过一段时间注水后,注入的水将和与原油天然半生的地层水一起随原油被带出,随着注水时间的延长,采出流体含油率在不断下降,而含水率不断上升,这样变产生了大量的采油污水。
(2)特点。由于采油污水是随着原油一起从油层中被开采出来的, 又经过原油收集及出加工整个过程。因此,采油污水中杂质种类及性质都和原油地质条件、注入水性质、原油集输条件等因素有关,这种水是-含有固体杂质、容解气体、溶解盐类等多种杂质的废水。这种废水有以下特点:
①水温高。一般污水温度在50度左右。个别油田有所差异,如北方油田为60-70度,西北油田为30度左右。
②矿化度高。不同油田及同一油田不同的污水处理站其矿化度有很大差异,低的仅有数百毫克/升,高的达数十万毫克/升。
③酸碱度在中性左右,一般都偏碱性。但有的油田偏酸性,如中原油田采油污水的pH值一般在5.5-6.5。
④溶解有一定量的气体。如容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以及容有一些环烷酸类等有机质。
⑤含有一定量的悬浮固体。如泥砂:包括黏土、粉沙和细纱;各种腐蚀产物及垢:包括Fe2O3、CaO、FeS、CaCO3、CaSO4等;细菌:包括硫酸盐还原菌、腐生菌及铁细菌、硫细菌;有机物:包括胶质沥青质类和石蜡类等。⑥含有一定量的原油。⑦残存一定数量的破乳剂。2.采气污水
(1)来源。在天然气开采过程中随天然气一起被采出的地层水称为采气污水。(2)特点。与采油污水相比,采气污水较为“洁净”,量也较少。3.钻井污水
(1)来源。在钻井作业中,泥浆废液、起下钻作业产生的污水,冲洗地面设备及钻井工具而产生的污水和设备冷却水等统称钻井污水。
(2)特点。钻井污水所含杂质和性质与钻井泥浆有密切关系,即不同的油气田、不同的钻探区、不同的井深、不同的泥浆材料,在钻井过程形成的污水性质就不尽相同。一般钻井污水中的主要有害物质为悬浮物、油、酚等。4.洗井污水
(1)来源。专向油层注水的注水井,经过一段时间运行后,由于注入水中携带有未除净的或在注水管网输送过程中产生的悬浮固体(腐蚀产物、结垢物、黏土等)、油分、胶体物质以及细菌等杂物,在注水井吸水端面或注水井井底近井地带形成“堵塞墙”,从而造成注水井注水压力上升,注水量下降。需通过定期反冲洗,以清除“滤网”上沉积的固体及生物膜等堵塞物,使注水井恢复正常运行,从而便产生了洗井污水。
(2)特点。洗井污水是一种水质及其恶化的污水,表现为悬浮物浓度高、铁含量高、细菌含量高、颜色深,而且含有一定量的原油和硫化氢。5.油田作业废水
(1)来源。在原油、天然气的生产过程中,为提高原油、天然气的产量,通常要采用酸化、压裂等油田作业措施,在这过程中也会形成一定量的废液或污水。
(2)特点。这类废液或污水在油田污水中所占的比例不是很大,但由于其水质极为特殊、恶化,因而,处理起来十分棘手。这类废液具有以下特点:①悬浮物含量高,颜色深;②含有一定量的残酸,水体呈酸性;③铁含量高;④胶体含量高;⑤油分含量高;⑥含有多种化学添加剂。
污水中的五种机杂
(一)悬浮固体
其颗粒直径范围取1~100μm因为大于100μm的固体颗粒在处理过程中很容易被沉降下来。此部分杂质主要包括:
(1)泥沙。0.05~4μm的黏土,4~60μm的粉沙和大于60μm的细纱。(2)腐蚀产物及垢。CaO、MgO、FeS等。
(3)细菌。硫酸盐还原菌(SRB)5~10μm,腐生菌(TGB)10~30μm。(4)有机质。胶质沥青类和石蜡等重质石油。
(二)胶体
胶体粒径为1×10-3~1μm,主要由泥沙、腐蚀结垢产物和微细有机物构成,物质组成与悬浮固体基本相似。
(三)分散油及浮油
油田污水中一般含有2000~5000㎎/L的原油,其中90%左右为10~100μm的分散油和大于100μm的浮油。
(四)乳化油
油田污水中有10%左右的1×10-3μm的乳化油。
(五)溶解物质
(1)无机盐类。基本上以阳离子或阴离子的形式存在,其粒径都在1×10-3μm以下,主要包括Na+、K+、CI-、CO32、SO42-、Mg2+等,此外还包括环烷酸类等有机溶解物。
(2)溶解气体。如溶解氧、二氧化碳、硫化氢等,其粒径一般为3×10-4~5×10-4μm。
油田污水由于含有上述有害物质,如不进行治理就排放出去将会对环境产生严重的影响:漂浮在水面上的原油将隔绝空气,降低水中的溶解氧,并黏附于水生生物体表和呼吸系统,将其致死。沉积于水底的油经过厌氧分解将产生硫化氢剧毒物。重质原油黏附于泥沙上,会影响水生生物的栖息和繁殖;油田污水中含有一些毒性大的有机物,会对水体及土壤造成污染;油田污水中的有机物和无机物是水中细菌的富营养物质,结果造成缓慢流动的水域水质恶化,变黑发臭;油田污水若污染了饮用水,其中的重金属元素进入人体后对脏腑产生严重损害;酸碱性的、高矿化度的油田污水,一旦灌入农田会导致农田酸碱化、盐碱化,使农作物难以生长。
第三篇:油田注水岗实习总结
实习总结
各位领导好,我是**工区**联合站的实习生**。我*年*月*号正式分配到***,一年多以来一直在水站实习。现在向各位领导就我这一年以来的工作情况做一个汇报。
**联合站是咱们厂的标杆站,我在站里实习一年以来,技术方面和思想方面都受到了很大的触动。
从具体工作来讲,我们水站主要负责整个工区的污水处理、回注工作。我工区油块主要靠注水补充驱油能量,因此我们水站的工作在整个工区生产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目前,水站设有注水岗和污水岗两个岗位。注水岗主要负责将污水回输给各小站,为各井提供注水动力。污水岗主要负责污水处理,保证回注水水质符合注水标准(含油≤10mg/l,悬浮物≤2mg/l)。我们站目前建有1000 方沉降罐(隔油罐)一具,700方调节罐一具,500方、700方注水罐(除油罐)各一具,700方清水罐一具,700方、1000方消防罐各一具;共有生产设备28台,其中喂水泵6台、高压柱塞泵10台、多功能污水过滤器2台、地下泵2台、收油泵2台、供水泵2台、清水消防泵2台、泡沫消防泵2台。一般日常运转喂水泵2-3台,柱塞泵6-7台,多功能过滤器1台,供水泵1台,其它设备视具体情况启停。工作一年来,通过积极学习,认真请教,我已经能够熟练顶岗,面对一些突发状况,也能做到正确应对。我对高压柱塞泵、离心泵、多功能过滤器的操作规程已经能够熟练掌握,能够独立完成污水水质化验,对收油流程、隔油罐、调节罐、注水罐、清水罐的清罐流程,消防罐的加水流程都有了深入了解,能够配合大班师傅完成以上工作。
回顾一年来的实习经历,我认为自己最大的收获就是学会了以更加审慎的态度对待工作。我们站的老师傅经常讲一句话:“上班时间越长,胆子越小”,这句话我深以为然。我从刚上班时的愗愗懂懂,到开始顶岗时的“不过就是这样”,再到现在的“原来我不知道的还有这么多啊!”,我觉得自己一直在接触新的知识,每当自己以为已经了解、清楚某件事的时候,很快就会发现后面还有更多不懂、需要懂的事,我一直在适应、在学习,而且我深切的体会到我还会继续学习下去。熟悉自己的岗位后,我一直在思考怎样把工作做得更好。事实上,我觉得要提高水站的工作,其实主要就是针对两个部分做工作:一是提高注水效率,一是提高注水水质。提高注水效率,途径很多。例如提高注水泵泵效,增加泵的实际排液能力,节省启泵台数,达到节能降耗的目的。以2012年第一季度的生产数据,核算目前我站注水泵机械效率为:,较柱塞泵机械效率常规值80%-86%低个百分点,容积效率为%,与设计容积效率相比低个百分点。这说明我站柱塞泵设备老化严重,应积极尝试改进泵效的方法.以上是我在工作中发现的一些问题和建议,我的实习总结就是这些,回顾一
年来的工作,有得有失,在以后的工作里,我会积极总结经验教训,勤勤恳恳工作,踏踏实实做人,努力争取继续进步。
第四篇:油田会战注水队事迹
大芦湖管理区注水站担负着大芦湖区块水质注入任务,会战以来来,注水站以采油厂开展的上产会战活动为契机,立足岗位,严细管理,务实创新,以优良的作风保证了大芦湖区块的注水任务。
在会战期间,注水站主要进行了以下工作: 1,严格管理好水质
会战期间注水站为确保水质达标,完成注好水的任务,清罐2次,清理单泵过滤网16台,冲洗上水管线8条,2,做好泵类设备的维修保养工作
注水站的多台台注水泵使用多年,老化的设备要维持正常的生产运行,就要付出双倍的劳动。在注水设备日常管理中,始终坚持“检查及时,保养到位,维修合格,记录准确”十六字管理方针,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设备的保养是设备管理的重点,注水站严格执行“清洗、润滑、调整、紧固、防腐”十字作业法,做到日常保养与专项保养相结合,不拖不欠,设备承包到个人,实行专人管理和目标考核,在维修上,一方面不等不靠,加大维修力度,另一方面,不断进行技术培训和经验交流,提高维修水平;在反映设备运行状况的数据录取上,更是一丝不苟,真实反映每台设备的实际情况,为维修保养,提高可靠的依据。
3,优化开泵数量,节电效果突出
注水站是管理区的耗电大户,又是节电降耗的重点岗位,在节电上下功夫,成了当务之急。要是能在保证正常干压,注水量合理的情况下停开一台泵,这样一年下来可不是笔小数!站长何亮带领员工研究、摸索,凭借前期设备整修带来的效果,使多台住水泵恢复了最佳注水效率,并且积极和采油班站协调,优化注水量,少开泵2台,同时,电工刘强也积极开动脑筋想办法,修复了变频器故障两台,恢复了多处自动化仪器,起到了降低电量消耗和职工工作量化的良好效果。
4,积极进行128注加药剂的准备工作
128区块加药剂注水工作开展以来,注水站共计卸药剂150桶,连接管线50余米,整改线路多处,积极配合采油厂及管理区做好加药工作。
第五篇:2、全国家长学校工作指导意见(试行)
家庭教育是国民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基础。家庭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着民族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
80年代以来,我国家庭教育工作得到很大发展,家长学校作为有效形式之一,已经在全国各地发展起来。目前,全国创办的各种类型的家长学校有数十万所。家长学校在普及家庭教育知识,提高家长素质,促进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实现《九十年代中国儿童发展规划纲要》提出的家庭教育目标,更好地实施《全国家庭教育工作“九五”计划》,加强对家长学校的科学指导,提高办学质量,特提出以下意见:
一、办好家长学校,提高家教水平
(1)家长学校是广大家长自愿参加的提高家庭教育水平的群众性业余教育机构;是宣传正确教育思想,普及家庭教育科学知识的良好场所;是中小学、幼儿园、托儿所及社区开展家长工作和公民素质教育的有效渠道;是将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相结合,对青少年及儿童进行教育,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阵地。
(2)家长学校的任务是:向广大家长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和法规;帮助家长树立正确的家庭教育思想和观念,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和技能;向家长介绍不同年龄儿童及青少年生理、心理发展特点及营养常识、教育方法;指导家长为儿童及青少年身心健康发展创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加强家庭与所在社区、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等教育组织的联系;为社区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出贡献。
(3)家长学校面向城乡0—18岁儿童及青少年的家长,主要是其父母和其他抚养人。家长学校要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注重解决家庭教育中的实际问题。
二、加强指导管理,提高办学质量
(1)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共同牵头对全国家长学校工作进行指导管理;教育行政部门负责中小学、幼儿园家长学校的指导工作;妇联负责协调社会各部门,指导家长学校工作。
(2)各级妇联、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家长学校管理工作者队伍的建设,组织培训和经验交流,不断提高办学质量。(3)家长学校的教师队伍要相对稳定。建立一支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教学水平的专、兼职教师队伍。妇联和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地对家长学校教师进行培训。
(4)家长学校的教学内容应有针对性。要宣传正确的教育观念和科学的教育方法,贯彻《儿童权益公约》《未成年人保护法》《母婴保健法》《义务教育法》等法律法规。各地要采用适合本地实际的教材,重视教材的科学性和实用性。乡土教材要组织专家论证后方可采用。
(5)家长学校基本教学形式是按子女年龄段分班教学,面授为主。也可因地制宜采用讲座、经验交流会、报告会等家长互相教育的形式,提倡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
(6)家长学校每期学员结业时,要用适当方式进行考核,有条件的地方可将考核成绩及学习情况反馈到学员所在单位或社区,作为评选先进个人和“五好文明家庭”的参考。
(7)家长学校的领导机构,一般应由校长、教务主任、负责具体事务的干事、家长代表等人员组成;家长学校的工作应纳入办学单位整体工作计划之中,并作为主办单位目标考核的内容;要建立学员考勤考核制度,评比表彰制度和评估存档制度;要有较为固定的教学场地,并悬挂家长学校校牌或标志。
(8)家长学校的办学经费,除主办单位和主管部门拨给经费外,视当地情况经与有关部门协商后,不以营利为目的,收取一定费用,以保障家长学校必要的开支。
(9)要建立家长学校示范校,特别要建立农村家长学校示范校,及时总结经验,推动家长学校工作。
三、建立评估制度,巩固办学成果
(1)家长学校应建立评估制度,家长学校的评估工作与各地家庭教育工作评估同步进行;每届家长学校结业时各班应有总结评估,评估情况存入档案。
(2)家长学校评估的内容应包括:
领导管理、组织建设、办学条件等情况;教学管理情况;社区家长受教育率,学员考核合格率,学校、家庭和社会教育配合情况;家长学校教师撰写的论文质量及家长教子经验的推广情况;家长学校在社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作用。(3)各地可从实际出发,按本省、自治区、直辖市制定的标准进行评估。在评估中发现典型,及时总结经验并大力推广。
全国妇联和国家教委的有关业务部门将对家长学校进行抽查评估。
全国妇联
国家教委
1998年3月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