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

时间:2019-05-15 00:49:15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

第一篇: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

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

欧毅

(安顺学院 资源与环境工程学院,贵州 安顺 561000)

摘要:贵州省地处我国西南地区,是我国岩溶地貌(喀斯特地貌),发育最为完全的地区。也正因为这样,贵州省的水土流失相当严重。伴随着水土流失,带来了一系列的自然灾害。比如:泥石流、崩塌、滑坡等。造成了大量的人员伤亡和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贵州落后的耕作方法,也导致了水土资源的大量流失。这些,严重的影响到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而如何整治水土流失,成为了当务之急。是要继续采用普通的整治措施,还是借鉴其他地区的整治措施,或是寻找一种适合于喀斯特地貌的技术措施。只有治理好了环境,才能够更好地发展经济。

关键词:水土流失 泥石流 耕作技术 石漠化 引言

一个国家的水土流失表现为何种程度,是不断加剧还是得到控制。这会直接关系到农林牧副产业,影响到资源的利用和环境的保护。最终,可能会影响到社会的发展和进步。

而在近几年,贵州喀斯特地区进行了大量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了许多的水土流失研究。由于喀斯特地貌的生态环境是非常脆弱的,严重的水土流失给贵州的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的挑战。最终导致贵州人民难以摆脱贫困的境地,开展贵州喀斯特水土流失的研究,对于贵

州具有科研与实践的重大意义。一

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 水土流失,现已成为困扰各国科学家的世界性难题。它对动植物乃至我们人类的生存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而这种破坏是很难恢复甚至不能恢复的,就算可以恢复,那也必须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以及相当长的时间。

贵州是中国水土流失较为严重得省份。西南岩溶地区由于碳酸盐发育,形成了贵州省独特的喀斯特地貌。怪石嶙峋、峰林耸立,就像俗语说的“地无三里平”,正是由于这样的地貌,贵州的土地资源本来就少。自然状态下的水土流失已经较多了。再加之后来,人为的滥砍乱伐。造成了植被的大面积消失,从而大大的加剧了水土流失的程度。流失面积

由上表可以看出,我省的水土流失程度正在逐年上升。

1987年全国第一次水土流失调查结果显示:贵州省水土流失的总面积是76670.12km2。占总土地面积的43.52%。其中,轻度水土流失面积为37920.1km2。中度水土流失面积为20680.9km2。而强度和极强度水土流失面积分别为14947.62km2和3121.5km2。

根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贵州省水土流失面积为73179平方公里,占全国土地面积的42%。轻度、中度、强度、极强度的水土流失分别是41415.30km2、22424.44km2、8016.86km2、1322.41km2。由第一次与第二次全国水土流失调查结果来看,贵州省水土流失的趋势有所减弱。

从 2001年~2005年,贵州省加快了水土流失的治理速度。治理面积接近1000km2/a。但是,这样的治理速度,仍是缓慢。水土流失越发的严重、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没有得到根本性的遏制。2 水土流失的危害 2.1 石漠化

水土流失的发生破会了,原本就已经非常脆弱的生态环境。从而,导致了灾害性气候的增多,滑坡、泥石流、塌方等的频繁发生。毁坏了大量的农田、道路、房屋,严重地威胁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

而贵州属于喀斯特地貌,土层浅薄。大量的水土流失,将导致基岩大面积。最终,导致土地“石漠化”。

据2000年贵州省喀斯特石漠化现状遥感调查结果。全省石漠化的面积广阔,从空间分布上来看,石漠化主要集中在喀斯特地貌发育完整的南部和西部。比如黔西南、黔南、安顺、六盘水、毕节。但全省也有没有明显石漠化的地方,轻度以上的石漠化县份就有41个。全省除了这五个县(剑河、赤水、榕江、从江、雷山)以外的其它地区,均有不同程度的石漠化。2.2 泥石流

泥石流,是一种很剧烈的水土流失现象。它的突发性,常常使我们措手不及。2012年6月,贵州凯里特大暴雨引发泥石流致10人死伤。1.9万人受灾,9000余亩农作物遭到破坏,400余间房屋受损或垮塌,多条道路受损。【1】2010年6月28日,由于持续性续强降雨引发山体滑坡,关岭乌镇大寨村有两个村民组的37户99人被埋。其中,有些农户的房子基本全被泥石流掩埋。截至7月2日17时,救援人员已在灾害现场找到18名遇难者遗体,仍有81人下落不明。贵州关岭县“6·28”地质灾害,是一起罕见的特大滑坡碎屑流复合型灾害,在贵州历史上没有记载,其识别和防范难度很大。但这起地质灾害也说明,当前我国防灾减灾工作仍存“软肋”和“瓶颈”。3 造成水土流失的原因 3.1 自然因素

影响贵州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有多种,比如地质因素、地形因素、降雨不均等。3.11 地质因素

由于岩组类型的不同,它所造成的影响也不同。其中,碳酸盐岩类所占面积大。而且又具有质地坚硬, 透水性极差, 径流率大等特点, 从而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的发生。3.12 地形因素

地形因素也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影响因素:

从上表可以知道,耕地的坡度是造成水土流失的重要因素之一。贵州由于地处山区,人们为了生存,不得不在大于25度以上的山坡上进行耕作。从而,加剧了贵州的水土流失。3.2 人为因素 3.21 耕作因素

贵州农业生产科技含量比较低,一些地方的农民至今仍在采取“刀耕火种”的传统耕作方式,生产效益低,不合理的人类活动(如乱砍滥伐,过度放牧)破坏了森林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导致水土流失频繁,土地石漠化严重。【2】人地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大面积的陡坡开荒。过度的恳殖,植被遭到严重的破坏。更是加重了,水土流失的程度。3.22 施工建设因素

各项开发建设项目中,水土保持总是被忽略。施工建设中,滥挖乱采,随意丢弃土石废渣。造成大面积的土层剥离地表,从而又造成大量人为的新的水土流失。

贵州水土流失的极端表现为土地石漠化,而严重的水土流失,加剧了贵州石漠化的速度。目前,全省现有石漠化面积3.76万平方公里,占全省总面积的21.34%。而每年,石漠化正以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贵州的水土流失状况仍然十分严重,造成的因素众多。那么,我们要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减轻水土流失呢?是走其他地区防治的老路,还是寻找一条适合于贵州的喀斯特地区的水土流失治理道路呢? 二

整治措施

每一个水土流失的地区,都有一条适合自己的水土保持道路。

小流域是进行水土流失治理比较适合的空间尺度,因为它具有完整的水文和侵蚀过程。近年来小流域土壤侵蚀模型研究是水土保持工作者及石漠化研究者关注的焦点之一,处于土壤侵蚀研究的前沿领域【3】。这种模型可对土壤流失时空分布过程进行模拟,目前已在国内外得到较快发展【4】。

对于贵州应该走怎样的水土保持路线呢? 1

耕作措施

我国水土保持耕作措施主要包括等高沟垄种植、垄作区田、免耕、掏钵(穴状)种植和抗旱丰产沟,其中等高沟垄种植在全国5个水蚀类型区均有分布,其次是免耕,除西南土石山区外均有分布。

贵州的耕作上就可以采取等高沟垄种植,它不仅可以保持水土,而且还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因为,等高沟垄耕作可以达到“保土、保水、保肥”的目的。水肥留住了,作物的产量也就上去了。2

工程建设措施

在各项开发建设项目中,施工方必须提供水土保持之后才能允许施工的开始。施工建设中,禁止滥挖乱采,必须将土石废渣堆放在指定的区域。在施工结束后,必须有一定程度的绿化。3

植树造林措施

由于贵州大多数属于山地,平坦的地方很少。可以在坡度大于25度的山地上种植护坡林和经济林,这样既能保住水土,又能取得一定的经济效益。

最后,必须加强《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的执法力度。使得水土保持有法可依、执法必严。三

小结

现如今,贵州已经采取了水土保持措施来减少水土流失。但是,成效并不是非常的明显,这条水土保持的道路还很长。采取不同的措施,将能有效的控制水土流失。

贵州在自然免耕技术的应用方面还比较滞后,今后应加强这方的 研究工作。由于贵州坡耕地面积约占全省耕地面积的一半。近些年来,在中央和地方财政的积极支持下,加大了对坡耕地治理的力度,但是治理的效果还有待检验和系统总结。比如:有些地方坡改梯后土层厚度不够,有的因为破坏了土层导致作物产量下降,坡改梯后使土地面积减少,从而致使人地矛盾更加突出等。因此,坡耕地治理仍是今后水土保持研究工作者们的研究重点,而且应该尝试着将不同水土保持措施的效益和农业的生产效益相结合起来。

我们还能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研究,它主要包括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贵州的水土流失治理将要花费大量的人力、财力和物 力,而治理完成后,是否会产生一系列新的生态问题,这我们不得而知。因此,开展水土保持效益评价就显得十分必要了。

通过不断地努力,贵州的水土流失必将的到而遏制。到时,贵州人民就应该能够摆脱贫困了。

第二篇:水土流失与整治调查汇报

水土流失与整治调查汇报

根据县委批转的《县政协2011工作要点》安排,县政协常委会统一部署了“建设生态”专题调研,“水土流失与治理”调研组利用两个月时间,深入香炉山钨矿区、溪口矾矿、义宁镇湘竹、竹坪青石材厂等矿点,采取座谈专访、现场视察、查阅资料等多种形式,了解和分析我县矿山水土流失现状,引发了我们对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在建设生态过程中迫切性的认识,初步形成了我县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一些想法和对策。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县矿山水土流失及治理现状 ㈠矿山企业基本情况、特点、贡献率

1、基本情况。我县是矿产资源大县,现已发现并列入国家资源表的有26种,已开发的矿种有钨、金、钒、高岭土、饰面板岩、大理石、花岗岩、建筑灰岩、石英、长石、石煤等。“十五”以来,我县矿山开采发展迅速,到2010年底,全县取得采矿许可证的企业81家。其中由国土资源部批准的有724矿1家;省国土资源厅批准的有香炉山钨矿、昆山钨矿、北岸钒矿3家;市国土资源局批准的有四都大理石和灰岩,义宁镇、马坳、上杭石煤,山口、黄坳、布甲石英矿,水源长石矿,竹坪、征村、古市饰面板岩,古市镇花岗石,建筑用石材等遍及全县30家;县矿管局批准的各乡镇建筑用石材企业47家。矿区面积达到3075.6亩,开采总面积达到3100亩以上。

2、主要特点。矿点多、小、散、乱是我县矿山开采的主要特点。我县采矿企业集中程度低,除香炉山钨矿通过整合外,露天开采的矿点遍及全县,这些矿点规模小而散,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科技含量不高,水土保持措施不到位。这些小企业设备简陋,严重破坏生态环境造成水土流失。

3、我县矿山企业的贡献率。据县矿管局提供数据,经县财政局、县经贸委核实,我县矿山企业2010工业总产值83946万元,上交税收占我县财政半壁江山。㈡我县矿山水土流失主要类型及防治现状

1、地表植被破坏,造成水土流失。矿山露天开采方式对地表植被破坏最大。在采矿作业中,为了获取表土下的矿产品,必须先清除表土,这样就必然毁坏地表的树木、草皮等地面附着物,对原生地表的水土保持功能造成破坏,加剧水土流失程度。我县的花岗岩、石灰岩、板岩、大理石、石英、长石等矿山都是露天开采,表层剥离量大。如征村的青石板,大部分都在几米至十几米深的地带开采,挖出的表土堆积如山,大量泥沙流毁坏耕地、植被;竹坪的青石板造成了山体表面植被破坏,山体土壤层蓄水能力下降,导致了水源断流,影响下游村民用水困难。据初步统计,全县露天开采的面积在2000亩以上,露天开采之处,原有地表植被损毁殆尽,石岩裸露,废石弃渣满地,植被恢复相当困难。调查了解到,目前,我县绝大部分开采过的矿区未采取恢复表土,恢复植被的工作。

2、弃土废石随意倾倒,易引发泥沙流。无论是洞采还是露天开采的矿山企业,在其生产过程中都将产生大量弃土弃渣。我县采矿场面积3075.6亩,尾砂库和排土面积320.73亩,按采矿量计算,我县每年采矿产生的废石弃渣有400万吨以上,需要治理的面积3450亩。在调查中,我们对香炉山钨矿、马坳煤洞源石煤矿的井采矿工程总渣量做了如下估算:香炉山钨矿年产矿石量76万吨,产生尾沙量75.2万吨,马坳煤洞源石煤矿年产石灰5万吨,产生废石废土8万吨。另外全县30家采石企业,根据估算粗略得出,产生弃渣量约为10.3万吨,石材厂弃渣量都是随挖随倒,随意堆放,水保防治工程措施不到位,埋压地表植被,毁坏土地,每当强度降雨,弃渣堆积体在雨水渗透后其抗滑稳定性大大降低,极易造成泥沙流,危及堆积体附近的建筑物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据了解,征村乡大坑、山口镇白石岭、竹坪乡枫树窝、四都镇窝头矿点隐患严重,这些地方均没有进行防治。

3、地质保护乏力,存在山体滑坡隐患。矿山开采存在泥沙流、崩塌、滑坡等地质灾害。我县有些矿区开采点没有严格的规划设计,没有形成开采台阶和地质保护措施,而是随挖随采,矿山两旁亦是坡坎陡峭,极易引发岩壁与边缘的崩塌、散石块的滑落,弃石废渣的乱堆乱放,造成边坡的不稳固,在外力诱发下,容易产生山体崩塌及泥石流灾害。如征村、山口的石板厂,挖山取石的现象特别严重,有的地方整个山坡被挖去近半,大量的泥沙流向平地河流,造成河床抬高,甚至埋压农田。

4、矿山无序开采,影响生态环境。开采之处森林、植被遭到严重破坏,许多地方青山丛林之中,被挖开一块,露出一片光秃的岩山和黄泥,如四都镇石材开采点就是典型的例子;特别是一些矿点在公路干线两旁、风景地带,山体残缺、基岩裸露、植被破坏,与山川秀美之乡不相称,与建设美丽生态不协调。综上所述,我县矿山开采存在着突出的水土流失问题。我县是江西省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份之一,水土流失面积达1333.13km2,强度流失面积555.47km2,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有白岭、全丰、征村、竹坪;年平均土壤侵蚀总量达840万吨,其中流入修河115万吨,土层全部流失的裸岩面积达15.28km2。矿山水土流失面积虽然在全县水土流失面积中所占比例不是很大,但单位面积的流失量大,流失程度剧烈,而且随着矿产业的发展,矿山水土流失也越来越严重,成为全县造成水土流失新的危害点;虽然目前还未出现大面积的山体滑坡,尚未造成重大灾害伤亡事故,但存在着严重的地质灾害隐患,倘若再次遇到98年一样的洪水灾害,废石弃渣大量流向河流、农田,将会造成河床提高,农田大量毁坏,甚至会影响矿点附近的建筑物,造成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因此,务必引起我们的警醒和重视。

二、我县矿山水土流失的原因分析

分析上述问题的存在,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的原因:

一是水土保持意识淡薄。主要表现在,一方面,部分乡镇受利益的驱使,没有把水土保持放在重要位置,只顾完成招商引资任务,为了乡镇政府正常运转,盲目地承诺矿主进行开采,掠取经济利益,如四都镇石材加工小区,起初只顾大规模,大批量发展,对水土保持与环境保护未引起足够的重视。另一方面,开采者对水土保持没有足够的认识,没有把保护采区的水土资源和防治采区的水土流失当作自己的一项责任与义务来履行,没有把防治水土流失的费用作为生产成本来计算。在已批准的81家采矿企业中,除少数规模企业外,大多数企业的水保工程措施未落实到位,有的没有水土保持方案,甚至水保部门多次上门催办,也不能落实到位。如义宁镇湘竹建科、周林两个采矿点,到目前止,水土保持方案未办理。

二是规划控制力弱。矿产业是的主导产业,科学地开采是无可置疑的,但是必须做到可持续发展,坚持开采与保护相结合,这就需要合理规划,哪些地方可以开采,哪些地方不可以采;哪些地方先采,哪些地方后采,都得有个科学安排,可是从我县矿山开采的现状来看,缺乏明确而详细的规划控制。前些年一些乡镇甚至村组都各自为政,擅自开采。县政府把采矿权收归县直管,确实是明智之策,远见之举。但是也还是有不按规定乱采乱挖,甚至一证多采的违规开采现象。

三是矿山准入条件低。一是“先上车、后买票”,未经审批,就动手开采;二是企业规模小、投入小、经济实力弱,没有把水保工程防治措施费用列入企业投资预算,无法承担恢复生态的费用;三是不规范开采,随意选点、随意扩大开采面积,乱采乱挖;同时审批不严、监管不力也是一个严重的问题。如四都镇有26个采石点,整合后有3家矿业公司,原有的水保方案已过时,但没有重新办理水保方案,照样是山上机声隆隆。

四是执法监管难到位。从部门职责来看,涉及到矿山水土保持的部门有水保、公安、安监、环保等多个部门,但是在执法过程中,存在各行其事,不相协调,不能形成法律的制约力和打击力;有的开采者以招商引资为名,无视法律,我行我素,不按监管部门的要求实施,水保防治措施不能到位;有的开采者以群体上访为要挟,明知自己的开采不合法、不合程序,照样开采,监管执法部门本着安定稳定压倒一切的原则,只得睁只眼闭只眼。在执法过程中也存在着操作性落后于现实情况的问题,处罚没有力度,监管没有效果。

五是水土保持投入少。水土保持是一项社会事业,需要社会的重视和投入,矿山水土保持也是一样,可是一些矿山开采者只顾自己开矿得利,把水土保持和治理的投入推向社会和政府,一些开采者不能像买机器一样舍得花钱,他们总想用最小的投入,去获得最大利益,一些该用的钱不能用上,调查中了解到,除香炉山钨业公司等极少矿山企业有较大投入外,相当一部分矿点水土保持工程投入很少,甚至没有投入。

三、对我县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的建议

加强水土保持工作,进行矿山水土流失治理是建设生态迫切要求和重要举措。建设生态,追求的是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实现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的和谐协调。近年来,我县治理矿山水土流失坚持治理和执法“两条腿”走路,充实水保执法队伍,整治采矿秩序,编制水土保持方案,收缴水保规费,巡查开发建设项目和矿山企业,督促修建水保防护设施和水保治理工程,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我县水土流失形势依然严峻,矿山水土流失也以其流失强度大,危害严重的现实摆在我们面前,我们必须理性地去面对,彻底摒弃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去发展经济、获取利益的错误做法,下决心、花大力气,抓好矿山水土流失治理工作。

一要增强水土保持意识。要把水土保持工作摆上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制订贯彻执行《水保法》的有效措施,加大宣传力度,提高全社会的水保意识,增强矿业主的法制观念,提高其做好水土流失与治理工作的自觉性,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全民参与监督管理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的新局面。二要完善矿山开采规划。要认真做好调查研究,掌握我县矿山资源,完善矿山当前规划和制订远景规划,实行部门编制、专家论证、人大批准、政府实施,严格按规划开采。防止乱采乱挖,遍地开采,对容易引发地质灾害,植被破坏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大,严重破坏生态景观,生态恢复困难的矿点要坚决禁止开采。

三要严格控制矿山开采准入条件。一是要做好矿山开采审批前期论证工作。矿山开采审批前,要请相关专家进行论证,将矿山地质环境影响评价报告和水土保持方案作为主要的评审依据之一,根据评审报告论证选址和设计,对可能造成环境损害进行认真评估,环境损害大于矿山开采利益的、或无法进行恢复治理的,不允许开采。二是要严格执行国家矿山准入标准,把那些规模小、实力弱、科技含量低,不能按规定进行水土保持企业堵在门外。三是要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法律法规及有关规定,把水保审批作为矿山准入的前置条件,没有水保审批手续的坚决不办采矿(探矿)证。

四要坚持资源开发与生态保护相结合,以防为主,防治结合。坚持开采与环保并重,要严格规范矿山企业的开采方式,实行水土保持工程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避免先污染、后治理,先破坏、后恢复的局面,走以预防为主的矿产资源勘探开采之路。按照“三个一批”的方针,搞好矿山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一是要整合提升一批,对一些规模小而散、科技含量不高、企业经济实力不强的矿点,进行整合,利用招商引资的方法,引进先进的技术工艺水平,提高技术含量,扩大企业规模,进行有序开采,尤其是要对石材厂废料进行深加工,大力发展锈板、马赛克等新产品的开发,减少弃渣量,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二是要停产整顿一批,对不能落实水土流失保持方案,边角料未及时采取处理措施、废弃物随处乱倒的矿点,责令停产整治,在限时整治期内,不能开采,直至整治达标后,才可开工;三是要强制关闭一批,对矿点规模小、技术水平落后、经济效益低、没有水土流失治理能力、且严重破坏生态环境,证照手续不齐全的矿点要强制关闭,真正实现矿区开采与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要加大矿山水土流失治理的投入。水土保持投入是全社会的。要建立以政府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投入机制。政府的投入主要用于规划、监督和重点工程治理,企业则要按照“谁破坏、谁治理”的方针,加大对治理的投入。对一些已造成了水土流失及环境污染的矿点,评估治理投入资金,要求企业按水保方案要求进行治理,对拒不进行治理的企业,强制收取水土流失防治费,并依法进行治理,否则,强制关闭。同时,建议建立水土流失防治专项基金,设立专项帐户,由政府统一掌控使用,对一些严重造成水土流失,影响生态环境的矿点,在立项前,必须先收取开采期限的水土流失防治费;避免防治资金收取而不进行防治的现象,真正把矿山的保护治理与经济措施紧密结合起来,以确保矿山土地复垦及生态恢复、水土流失治理与保护等工作落在实处。六要加大行政监管和执法力度。一是在矿山监督管理工作中,水保、环保、矿管、安监、公安等部门要形成一条执法链,从审批、发证、到爆破物的供给,相互建立一条执法链,环环相扣。二是相关部门组成联合执法组,不定期地进行整顿治理,对不按规定开采,坚决依法取缔;对未按规范落实水保措施的进行整改和治理,否则依法关闭。

第三篇: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与治理对策

【作者】

【摘要】 分析了目前我国水土流失总体状况和黄土高原、南方丘陵地区2个经济区域水土流失状况。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在逐渐改善但也需要加强治理 【关键词】 水土流失; 现状; 发展趋势; 中国;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以后,国家将水土保持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加大了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接下来我就谈一下我国的水土流失现状与治理对策。

南方红壤区

红壤是我国重要的土壤资源,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北起长江沿岸,南迄南海群岛,东到台湾,西接云贵高原与横断山脉,占国土总面积的22.7﹪;红壤生态系统的结构功能、合理利用与保护是亚热带、热带地区生态学重要问题之一;尽管红壤区自然条件优越,但是,长期以来由于利用上的局限性,生产力提高不快,生态环境恶化,水土流失严重,土壤退化十分严重;土壤退化的直观表现为土壤生产率的降低甚至丧失,从而导致生态环境系统恶化和社会经济系统贫困化;红壤严重水土流失区大都是贫困山地丘陵区,生产落后,经济水平低,而落后的生产手段,掠夺式的生产方式导致农村生产和环境处于恶性循环状态。

南方丘陵水土流失

1、现状:整体好转,局部恶化

南方红壤区8省水土流失状况总的趋势是,整体好转,局部恶化。根据调查统计,南方8省1990年水土流失总面积为24.9万平方公里,占南方8省土地总面积114.1万平方公里的21.8%;至2000年,即10年后,全区水土流失面积为20.0万平方公里,占全区总面积17.5%,水土流失减少的面积为4.9万平方公里,幅度达4.3%,平均每年减少流失面积为4900平方公里。据统计,当前在8个省中,这种比例是不均衡的,其中安徽、福建、浙江和江西减少幅度较大(减少幅度大于20%),湖北、湖南的减少幅度较小(约10%~20%),广东减少幅度最小(3.3%),而海南省水土流失面积反而有所增加(增加幅度约20%)。这说明近十年来,我国南方8省水土流失的面积有所缩小,数量有所降低。此外,从水土流失强度变化状况来看,各省近十年来,轻度流失面积平均减少17.3%,其中湖南、广东和海南三省轻度流失面积增加,其他省的都减少;中度流失面积总体减少18.9%,其中除了湖北省轻微增加外,其他省的中度流失面积都程度不同地减少;强度流失面积总体减少21.8%,其中,江西、福建、浙江三省强度流失面积反分别较前增加31.8%、21.3%、12.4%。表2数据还说明各省水土流失中度的面积普遍减少,但是幅度除安徽和湖南较大外其他变化都不大,而轻度和强度则变化较大,且各省之间差异也很大。

值得注意的是,近些年来,尽管南方红壤区水土流失总面积在减少,但是减少的幅度与各地治理面积极不相称,其主要原因是,南方8省由于人为影响产生新的水土流失面积正在不断增加,据测算,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总共达到2256平方公里。据资料,湖北省近几年来,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大于500平方公里。1986~1992年广东省深圳、珠海、中山、东莞、佛山、广州、潮州、江门、汕头、阳江和惠州等11个平原城市,人为水土流失面积达845.7平方公里,深圳市最为严重,流失面积184.99平方公里。广东省近几年人为造成的水土流失总面积达2700平方公里,并以每年186平方公里的速度增加。浙江省因人为活动造成新的水土流失面积每年达120平方公里。福建省20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约为863.47平方公里,仅以闽清县为例,1990年代以来,随着人口增长,生产建设和资源开发活动日益加快,造成新的水土流失。据估计,福建近几年每年新增水土流失面积达到近200平方公里。其他省份每年都有相当数量的新增水土流失面积。

2、形成原因(1)人为原因

一是非农开发项目,比如城镇和开发区建设、采矿区和土石场、修建铁路及高速公路等;

二是不合理的农业措施,比如种植结构更替、陡坡开垦、大型农业开发项目实施等等。

(2)自然原因

1.地形原因:南方地区多为丘陵山区,地形起伏较大。2.气候原因:南方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量较大。

3.土壤原因:红土的性质为酸性、有机成分少、黏性大,因此对地表依附能力低,极易被冲刷。

(3)特点

1树种单一造成林下植被缺失

1980年开始的绿化植树,在南方以马尾松或者其他经济林木如桉树等为主,其中,马尾松会加剧土壤的酸化,导致其他植物难于存活,而桉树由于生长很快,需水量很大,造成地表干旱,也影响其他植被生长。

2造林目的单调,造林方式存在一些问题

早期造林主要是考虑木材的蓄积和经济价值,强调林木的覆盖,没有统筹考虑生态环境效益,因而一些部门更愿意采用方便植树的造林形式,比如全垦造林等。这种现象在南方比较普遍,不仅带来造林初期的水土流失问题,而且造成成熟林的林下水土流失问题。

3经济林果树下,因锄草、翻耕和大量使用除草剂,造成地表覆盖度低,导致流失依然存在开发性治理水土流失是南方治理水土流失的重要形式之一,这不仅由于工程措施减少了水土流失,带来生态效益,而且可增加农民收入,产生比较明显的经济效益。但是由于某些地区耕作方式不当,比如果园或茶园进行多次翻耕,使得经济林木下水土流失问题更加突出。另外,由于草本和灌木的生长会影响果实采摘,而且会与果树争肥争水,因而除草剂被大量使用,使得林木下草被减少,地表完全裸露,反而加剧了水肥的流失。此外,不同部门的统计口径不一,也使得林下水土流失现象未能得到行政管理部门的足够重视。林业部门规定,面积达到1亩以上,郁闭度达到0.2或以上即为森林面积,并不考虑地表植被的覆盖率,这对于水土保持来说还远远不够,水土保持更应强调地表覆盖度的提高和合理的植被层次结构,过分强调森林覆盖率,反而会对水土保持工作有不利影响,容易使行政部门放松水土保持工作。

因此,在南方,森林覆盖率高的地区并不意味着水土流失就得到控制,这就给水土保持工作提出了新的研究课题。从考察来看,对林下水土流失的监测,仅仅依靠中低分辨率的遥感图像,看来是不够的,应该采用高分辨率遥感图像和其他类型的遥感手段,比如以微波遥感来加强监测手段。目前这方面的研究还很薄弱,需要加强。

3、危害

水土流失破坏地面完整,降低土壤肥力,造成土地硬石化、沙化,影响农业生产,威胁城镇安全,加剧干旱等自然灾害的发生、发展,导致群众生活贫困,生产条件恶化,阻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一)冲毁土地,破坏良田

由于暴雨径流冲刷,沟壑面积越来越大,坡面和耕地越来越小。

(二)土壤剥蚀,肥力减退

由于水土流失,耕作层中有机质得不到有效积累,土壤肥力下降,裸露坡地一经暴雨冲刷,就会使含腐殖质多的表层土壤流失,造成土壤肥力下降,据试验分析,当表层腐殖质含量为2%~3%时,如果流失土层1cm,那么每年每平方公里的地上就要流失腐殖质200t,同时带走6一15t氮,10-15t磷、200-300t钾。

此外,水土流失对土壤的物理、化学性质以及农业生态环境也带来一系列不利影响,它破坏土壤结构,造成耕地表层结皮,抑制了微生物活动,影响作物生长发育和有效供水,降低了作物产量和质量。

(三)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

水土流失加剧,导致生态失调、旱涝灾害频繁发生且愈演愈烈。由于上游流域水土流失,汇入河道的泥沙量增大,当挟带泥沙的河水流经中、下游河床、水库、河道,流速降低时,泥沙就逐渐沉降淤泥,使得水库淤浅而减小容量,河道阻塞而缩短通航里程,严重影响水利工程和航运事业。

(四)淤积水库,堵塞河道

严重的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下泄河道和渠道,导致水库被迫报废,成了大型淤地坝。

4.治理方法

5.(一)减少坡面径流量,减缓径流速度,提高土壤吸水能力和坡面抗冲能力,并尽可能抬高侵蚀基准面。

在采取防治措施时,应从地表径流形成地段开始,沿径流运动路线,因地制宜,步步设防治理,实行预防和治理相结合,以预防为主;冶坡与冶沟相结合,以冶坡为主;工程措施与生物措施相结合,以生物措施为主,采取各种措施综合治理。充分发挥生态的自然修复能力,依靠科技进步,示范引导,实施分区防治战略,加强管理,突出保护,依靠深化改革,实行机制创新,加大行业监管力度,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二)强化造林治理。

主要用于水土流失严重,面积集中,植被稀疏,无法采用封禁措施治理的侵蚀区,其治理技术要点是:适地、适树、营养袋育苗,整地施肥,高密度、多层次造林,争取快速成林、快速覆盖。对流失严重、坡度过陡,造林不易成功的陡坡地,要辅以培地埂,挖水平沟,修水平台地等工程强化措施。

(三)加强预防监督职能的发挥,依法防治水土流失。

近年来,由于宣传力度不够,一些部门、企事业单位和个人对水土保持的重要性和紧迫性认识不足,尤其是水土保持的基本国策意识和法制观念不强。有法不依,执法不严现象普遍存在。《水土保持法》明令规定“禁止在25°以上陡坡地开垦种植农作物”,并根据实际情况,逐步退耕、植树种草、恢复植被、或者修建梯田”,但这项规定目前还未真正得到落实;二是近年来,项目建设力度较大,但开发项目水保方案编报率低,“三权一方案三同时”制度贯彻不力。建议进一步健全与加强水土保持法制队伍,切实执行《水土保持法》、《森林法》、《环境保护法》、《草原法》、《野生动物保护法》、《水法》等法律,以及与生态环境保护相关的法规政策,依法打击各种破坏资源与环境的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部门、企业在经济开发和项目建设时,要充分考虑对周围水土保持的影响,严格执行水土保持有关法律法规。严格控制在生态环境脆弱的地区开垦土地,坚决制止毁坏林地、草地以及污染水资源等造成新的水土流失发生的行为。

(四)处理好生态效益与社会经济效益的关系。

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等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要相结合。只有强调减蚀减沙效益与经济效益相结合才能发动广大群众参与水土保持工作。但是,从水土流失地区可持续发展要求来看,除了必须把土壤侵蚀减小到允许的程度外,还需要建立流域允许产沙量的考核指标。在小流域治理的规划与成果验收中,要突出减蚀减沙等生态效益,并把它落到实处。不能只考虑人均粮食产量、人均收入、脱贫致富等社会经济指标。一定要把中央提出的生态环境建设“10年初见成效,30年大见成效”落实到不同类型区、不同流域的减蚀减沙指标上。

(五)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提高科学治理水平。

实施科教兴水保的战略,提高水保科技含量,提高科学技术在水土保持治理开发中的贡献率,是达到高起点、高速度、高标准、高效益的有效途径,是加快实现由分散治理向规模治理、由防护型治理向开发型治理、由粗放型治理向集约型治理开发转变的重要措施。就目前情况看,科技投入少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全区水土保持工作站存在经费紧张、科技人员待遇低的现象,特别是水保人员,地处偏远,条件艰苦;设备落后,高新技术应用少,无力有效地开展示范推广工作。加强水土保持的科技投入和对水保人才的重视,是提高水土保持治理水平的关键。全区要在增加水保治理经费投入的同时,应加大对水保科研工作的资金投入,以支持科研推广工作的开展。

黄土高原

黄土高原是中华民族的发祥地,很多朝代在此建都,至今保留着许多文物古迹。它西起乌鞘岭,东至太行山,南靠秦岭,北抵长城,涉及青海、甘肃、宁夏、内蒙古、陕西、山西、河南等7省(区)的50个地(盟、州、市)、317个县(旗、市、区),总面积64万km2,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精粹所在地,也是21世纪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根据地。但她却也是我国水土流失最严重、生态环境最恶劣、经济发展滞后的地区。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制约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极大地威胁着黄河下游的安全,成为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心头之患。

1、黄土高原自然地理特征

黄土高原是我国独特的地理区域,它在地理上有如下显著的特征。

1、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

关于黄土的来源,长期以来,中外学者有过不同的争论。其中,以“风成说”比较令人信服。认为黄土来自北部和西北部的甘肃、宁夏和蒙古高原以至中亚等广大干旱沙漠区。这些地区的岩石,白天受热膨胀,夜晚冷却收缩,逐渐被风化成大小不等的石块、沙子和粘土。同时这些地区,每逢西北风盛行的冬春季节,狂风骤起、飞沙走石,尘土蔽日。粗大的石块残留在原地成为“戈壁”,较细的沙粒落在附近地区,聚成片片沙漠,细小的粉沙和粘土,纷纷向东南飞扬,当风力减弱或迂秦岭山地的阻拦便停积下来,经过几十万年的堆积就形成了浩瀚的黄土高原。黄土高原黄土深厚,疏松多孔,富含碳酸钙质。受长期内外营力的作用,地表剥蚀切割严重,支离破碎,沟壑纵横。黄土高原气候干旱,降水虽然少,但降水集中,而且多为暴雨,使得黄土高原发育成沟多坡陡、地形起伏破碎的景观。

2、气候差异比较大

黄土高原气候系统中岩石圈和大气圈相互影响;大气系统中降水量具有很明显的地域和季节性,降水年际变率大,时间变化上降水呈减少趋势,平均每年减少2.5mm左右,下降速度高原东部明显快于西部,年降水存在2~4年左右的年际振荡;年、季气温的年际变化全区以一致变暖为主,高原中部变化幅度大于周边,气温上升速度年平均气温为0.26℃/10a,冬季升温最快,夏季升温最慢;干旱频繁、暴雨较多,黄土高原的气温和降水量的地理分布都呈自东南部向西北部递减的趋势。就气温来看,黄土高原具有冬寒夏热、寒暑变化剧烈的大陆性气候特点。黄土高原深居内陆,气候大陆性强,气温日较差大,日较差在10℃~25℃之间。就降水来说,黄土高原的年降水量基本上介于400~600mm之间,而且降水集中在七、八、九三个月,可占全年降水的60%,往往以暴雨的形式出现,其他季节降水少而蒸发强烈,干旱问题比较普遍。

3、水资源缺乏,供需矛盾突出

在干旱半干旱的黄土高原地区,降水稀少,蒸发旺盛,水面蒸发是降水的二倍多,而且降水集中。黄土高原的特性决定了其水土流失十分严重,水资源供求矛盾日益突出。

4、山地丘陵面积大

黄土高原地区土地以丘陵山地为主,约占整个地区的80%,而河谷平川只占土地总面积的20%。这种起伏的地貌构造不适合农耕,加之该地区贫穷落后,人口增长速度快,农业单一经营、广种薄收、粗放耕作等,同时,乱垦滥挖现象十分严重,形成“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5、植被覆盖率低

在黄土高原上,30%~40%左右的地方都是荒山秃岭,给人留下满目疮痍的景象。人工草地很少,更有甚者,有的地方由于过垦山坡,表土流失严重,显露出基岩,而植被覆盖率的进一步降低更加剧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

2、水土流失现状

1、水土流失面积广,强度大

目前,黄土高原地区总面积64×104km2,水土流失面积达到45.4×104km2,其中年侵蚀模数大于5000t/km2的强度水蚀面积为14.65×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38.8%;年侵蚀模数大于15000t/km2的剧烈水蚀面积为3.67×104km2,占全国同类面积的89%[4]。严重的水土流失,形成了黄土高原千沟万壑、光山秃岭的景象。黄土高原输入黄河下游的泥沙多年平均为16亿t,其中有4亿吨淤积在黄河下游的河道上,平均每年淤高10cm,造成下游河床高出两岸地面3~10cm,最高处达15cm,成为举世闻名的“地上悬河”,使1亿多人口受到洪水的严重威胁。黄土高原地区范围广,面积大,而且水蚀、风蚀强度十分严重。每年进入黄河的泥沙相当于尼罗河、密西西比河、亚马孙河和长江4条大河输沙量的总和。

2、速度快

黄土高原目前每年流失土层1cm,流失速度比形成速度快100多倍至400倍。黄土高原在240万年前形成时,每100年沉积1cm,黄土最厚处达400m。水土保持专家说,土壤基本上是一种不可再生资源。据科学研究推算,在自然状态下要形成1m厚的土壤,需要1.2万年至4万年,即形成1cm厚的土层需要120年至400年。

3、水土流失成因分析

首先黄土高原黄土片布,黄土的粒度成分以粉砂粒(0.05mm~0.005mm)为主,而粉砂粒级中又以粗粉砂占绝对优势,约占总重量的50%以上。黄土的特性决定了它胶结疏松,孔隙度大,分散率高,土粒在水中极易分散悬浮,土块遇水后,迅速崩解。黄土的颗粒性、粉砂性、疏松性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的内在原因。其次,黄土高原长期的水土侵蚀切割,塑造了残塬、梁、峁和沟谷等多种地貌形态。在下大雨的情况下,一般侵蚀量与坡度成正相关。地面坡度是决定径流冲刷能力的基本因素,径流的大小决定于径流的数量、深度和速度。而流速大小又取决于地面坡度,在一定范围内,地面坡度愈大,水土流失也更为严重。

再次,黄土高原地区具有降水集中、强度大、暴雨多的特点。黄土高原年降水量一般在400~600mm,但分布极不均匀,主要集中在7~9月,约占全年雨量的60%~75%。据测定,每次暴雨所产生的侵蚀量一般在750t/km2,可占全年侵蚀量的40%,甚至高达90%。暴雨侵蚀次数占侵蚀性降水次数的70%以上,因此,暴雨形成的径流是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不断发展的主要动力因素。

还有,黄土高原地区绝大多数是自然地理条件很差的贫困地区,人口素质低,人口增长速度快,为解决起码的粮食及温饱问题,不惜毁林开荒,陡坡耕种。同时长期以来,由于放牧强度的增大,严重影响了草地的覆盖率,限制了草场资源的再生速度,人工草地是黄土高原产草量最高的草地,可达7.81t/hm2。由于改良草场与人工草场所占比例相对于自然草场要小得多,因此超载放牧对草场的破坏程度十分大。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开矿、修路、建厂以及其他工程建设迅速发展,大量弃土、弃渣进入河道,增加新的产沙来源。黄土高原地区矿产资源种类多,开采过程中缺乏合理的规划和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导致开采过程中滥倒弃渣的现象十分严重。这些是造成的水土流失问题日益严重的人为原因。

4、水土流失的特点

1、侵蚀强度大。该区侵蚀模数大于15000t/km2以上的水蚀面积达3.67万km2,占全国同类侵蚀强度面积的89%,局部地区侵蚀模数高达3万-5万t/km2。

2、时空分布集中。6-9月,产沙量占年产沙量的80%以上。水土流失最为严重的区域,主要集中在黄河中游7.86万km2的多沙粗沙区,该区域面积仅占总面积的12.3%,年产沙量却达11.82亿t,占同期黄河输沙总量的62.8%,其中粒径大于0.05mm的粗泥沙3.19亿t,占粗泥沙输沙总量的72.5%。

3、泥沙主要来自沟道侵蚀。该区沟壑发育,沟道侵蚀十分严重。尤其是黄土丘陵沟壑区和黄土高原沟壑区,崩塌、滑塌、泻溜等重力侵蚀十分活跃,沟谷面积虽占总面积的40%左右,而产沙量却占总产沙量的60%以上。严重的水土流失,不仅造成当地生态环境恶化、群众贫困、经济落后,而且给下游防洪安全构成了极大威胁。

5、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和对策

1、工程措施

工程措施主要包括修水平梯田,打坝淤地,引洪灌地。根据黄土高原现状,在一些坡度较小的缓坡上建设水平梯田,能平整土地,减少水土流失,有利于保水、保土、保肥,利于耕种;打坝淤地可使大量的肥土淤泥,在坝内变成沟底平地,既拦水淤泥又形成平坦肥沃的可耕地,一举两得;引洪灌地就是引用暴雨产生的洪水漫灌川地、台地、坝地等,可有效的控制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问题。

2、林草措施

根据对1987~1992年七年的人工草地的水土保持作用的分析,当覆盖率在20%~40%时,具有明显减少侵蚀作用;当覆盖率达到60%~70%时,可减少土壤侵蚀量90%以上。由此可见,植树种草可以有效的减轻水土流失。由于黄土高原气候干旱,应以乡土林种为主体,合理利用外来树种。在林种布局完整的基础上,要慎重选择经济林树种。在降雨量400mm以下的地区,以营造灌木林为主,使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保护和利用并举,大力营造农田防护林、水源涵养林、分水岭防护林,可有效促进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

3、耕作措施

从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人为因素来看,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是引起水土流失的重要原因。目前根据旱坡地坡度大小,提出一套适合于坡度大小的耕作制度,即大于30°坡地实行草灌间作,25°~30°坡地实行了草粮两轮间作,小于25 °坡地水坡地水平沟种植,在缓坡地丘陵地尽量增加人工草场,发展畜牧业,在川地、坝地、发展耕作业,这样有利于保持水土、发展水土、发展生产。实践证明,黄土高原必须遵循客观规程,走“宜农则农、宜林则林、宜牧则牧”的道路,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耕地,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才可能得到根本改善。

4、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

由于自然条件的限制和西北部地区旱涝灾害严重的具体情况,要遏制生态环境恶化,防止水土流失以及人为因素造成的新的水土流失,是一项长期的、艰巨的任务,为此特采取以下对策。

5、加强领导,健全体系,合理规划

各级党政领导要组织各方力量,有计划有步骤地实施规划是组织实施中的依据,各地应在国务院水土保持建设总规划的指导下,因地制宜制定本地区的规划,认真执行。

6、加强生态建设的科技支撑作用

利用科技加强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主要包括:⑴提高适用技术的研究与开发速度,解决生态环境建设质量低下的问题。⑵加快推广小流域综合治理的整套技术。⑶完善科技服务和推广网络,提高科技的转化利用率。

7、多方筹集资金,统一管理使用

多渠道、多层次、多形式筹集资金,由水保主管部门统一管理,专款专用,投资项目要择优扶持,要扶持重点工程以及对脱贫致富能起较大作用的关键措施项目。

8、搞好队伍建设,提高人员素质

为了使水土保持规划顺利实施,必须加强水保队伍的建设,首先要选择具有较高学历的专业人才,其次要对工作人员进行轮训,提高他们的业务水平。

9、稳定落实退田还林(草)的补贴政策

黄土高原部分地区十分贫穷落后,要治理黄土高原水土流失问题,必须首先考虑人民的基本生活保障问题,应积极执行中央提出的“以粮代赈”政策,调动广大群众的积极性。

10、严格控制人口数量,减缓人口增长速度

黄土高原地区经济落后,农业人口数量多,而且早婚、早育、多育现象十分严重,人口数量快速的增加,从而看你加剧对黄土高原的土地破坏。

11、经济、生态、社会效益相结合,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要总结前人的经验,贯彻因地制宜、综合治理原则,兼顾当前利益和长远利益。把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三者有机结合起来,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12、加强宣传教育,强化全民水保意识和法制观念

广泛深入地宣传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森林法》以及有关生态环境的法律、法规。提高公民的法制观念,使其自觉履行防治水土流失的义务和责任。

瞩目水土流失,如何在经济发展与生态建设形成抵牾之势的情况下,既解决好历史上的生态欠账,又最大限度地控制人为水土流失,将是我们努力的方向。

第四篇:国内外水土流失的发展及现状

国内外水土流失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由于盲目地、不尊重自然规律无节制地开发水土资源,造成如今日趋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影响了人与自然协调发展。水土流失是人类不合理开发、滥用水土资源产生的严重后果,水土流失状况是衡量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优劣程度的重要指标,水土流失直接导致水土资源破坏,生态环境恶化,进而危及人类生存和发展。

1.水土流失现状

地球表面的表层土壤是人类文明的基础。当新土壤的形成速度超过侵蚀速度,并经历漫长地质年代后,就形成了土地。土壤经过漫长的积累,形成了适合植物生长的环境,反过来,植物又保护土壤免受侵蚀。但人类活动将这种关联打破。

土地资源是三大地质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土地资源)之一,是人类生产活动最基本的资源和劳动对象。人类对土地的利用程度反映了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同时也造成对土地资源的直接破坏,19世纪以来,全世界土壤资源受到严重破坏。水土流失、土壤盐渍化、沙化、贫瘠化、渍涝化以及自然生态失衡而引起的水旱灾害等,使耕地逐日退化而丧失生产能力。而其中水土流失尤为严重,乃当今世界面临的又一个严重危机。水土流失问题已引起了世界各国的普遍关注,联合国也将水土流失列为全球三大环境问题之一。

目前,全球70%的国家和地区受到水土流失和荒漠化灾害的危害,地球表面积为5.1亿平方公里,其中陆地比例不足十分之三,计1.49亿平方公里,即149亿公顷,折合2235亿亩。经过上亿年的沧桑演替,直至最近的数万年内,地球表层水陆之比才基本稳定。在这149亿公顷陆地中,可耕地(包括草场、旱土和水浇地)为50亿公顷,不可耕地即荒漠化土地为36亿公顷,森林覆盖地38亿公顷,其余的25亿公顷则是冰天雪地和其它不毛之地。地球表面有利用价值的土地,主要是指耕地、林地、草地和建筑用地。

由于世界人口的不断增加,致使人均占有土地面积将逐渐减少。全球50亿公顷可耕地中,已有84%的草场、59%的旱土和31%的水浇地明显贫瘠,饥饿和营养不良逐渐扩大,土地的水土流失和荒漠化已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随着森林资源的逐渐消减,水土流失现象必然加剧,毁林灭草是加剧水土流失的根本原因。目前,全球水土流失面积达30%,每年流失有生产力的表土250亿吨。每年损失500万-700万公顷耕地。如果土壤以这样的毁坏速度计算,每20年丧失掉的耕地就等于今天印度的全部耕地面积(1.4亿公顷)。

中国工程院调查显示,中国是全世界水土流土最严重的国家,截止2004年,已有4200万公顷的耕地出现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约占中国耕地总面积的43%;每年约有五十亿吨泥沙流入江河湖海,其中62%左右来自耕地表层。

此外,土地荒漠化、盐硷化面积也不断扩大。据调查,1999年时,中国土地荒漠化、盐碱化面积即达267万平方公里,超过国土面积的四分之一。其中,西北是中国荒漠分布面积最广的地区,占全国沙漠、戈壁的68%以上。耕地荒漠化现象也日趋严重,目前中国耕地荒漠化面积累计已达一千万公顷,约占中国耕地面积的10%以上。我国人口众多,可开发利用的土地资源有限,能够耕种的土地更为珍贵。耕地面积在减少,每年人口却增加1400万人,如这两个逆向增长继续下去,我国的人地矛盾将更加突出。

2.水土流失危害

表土流失,肥力下降。水土流失使耕地表土变薄,质地粗化,土壤肥力下降,蓄水能力降低,给农业生产带来严重的威胁。

水库淤积,河床抬高。水土流失使大量泥沙淤塞了下游河道和水库,削弱了河道的泄洪和通航能力,降低了水库调蓄洪水能力,加剧了防洪压力。

草原“三化”。水土流失使草原沙化、碱化、退化,同时造成湿地大面积萎缩,高原湖泊大量消亡,草原生产力受到极大破坏。

沙漠化扩大,沙尘暴加剧。严重的风蚀使土地沙漠化迅速扩大,同时为沙尘暴的持续加剧提供沙尘来源。

滑坡、泥石流频发。泥石流易形成急流险滩,穿越山区的铁路,冲毁路基桥涵,造成重大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同时威胁工矿交通设施安全,在高山深谷,水土流失常引起泥石流灾害,危及工矿交通设施安全。

水质恶化。水土流失常携带大量的化肥、农药等的残余有害有毒物质进入江河湖库,污染水体,使水体富营养化,水质恶化。

生态恶化,贫困加剧。

严重的水土流失导致生态恶化,水旱等自然灾害加剧,农林牧业生产量降低,人们生活贫困,贫困县几乎分布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区。

3.我国水土流失特点

中国地势西高东低,山地、丘陵和高原约占总面积的三分之二,土地面积中沙漠、戈壁、冰川、石山和高寒沙漠等占35%。由于特殊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条件,全国绝大多数省区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全国七大流域和内陆河流域都有不同程度的水土流失,几乎涉及所有省、市和自治区。

水蚀、风蚀、冻融侵蚀及滑坡、泥石流等相互交错。根据水土流失的特点,全国粗略划分为西北黄土高原区、东北黑土漫岗区、北方土石山区、南方红壤丘陵区、南方石质山区、风沙区、平原区等七个大的水土流失类型区。

每年流失的土壤达50亿吨。2004年全国土壤侵蚀量为16.22亿吨,相当于从12.5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流失掉1厘米厚的表层土壤。

水土流失量主要来自坡耕地水力侵蚀和沟道重力侵蚀,并由此导致水土资源破坏,降低土地生产力。

随着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大量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和工矿开发破坏了原始地貌和植被,产生大量弃土弃渣,严重破坏了原有生态环境水土保持能力,增加了水土流失的潜在威胁。

4.水土流失的发展趋势

我国的水土流失面积已扩展到国土总面积的38.2%。黄河是典型的水土流失的铁证,黄土高原的形成、大陆沙漠化的扩大都向我们敲响警钟,发出警告。水土资源的丧失,是人类最大的损失。对水土资源无度的开发破坏,是对人类生存环境的侵害,是无法用经济价值来衡量的。水土流失给农业,给国民经济造成的损失是惨重的。

第2次遥感普查结果表明,经过近年来的综合防治,我国部分地区水土流失程度有所减轻,但从全国来看,水土流失严重、生态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总体来看,程度在加剧,危害在加重。目前,平均每年水土流失面积达1万km[2],沙漠化也呈扩展趋势。据最新的卫星遥感图片显示,在我国的北方,西起塔里木盆地,东至松嫩平原西部,一条东西长约4500km,南北宽约600km的黄色带正在扩展。从治理上看,全国367万km[2]水土流失面积中,亟待治理的有220万km[2],还有2666.67万hm[2]坡耕地要改造。长江上游、黄河中游、风沙地区、黑土地等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治理任务十分艰巨,如果按照现在的治理速度和技术水平,要半个世纪才能初步治理一遍。更为严重的是,在土石山区、石灰岩地区、黑土地以及一些人口密集的水土流失区,如果不能尽快治理,人们就有可能失去赖以生存的土地资源。

为了防治水土流失,改善人类生态环境,实现人与自然持续发展,必须进行巨大的补偿投资,特别是水土流失严重地区,由于治理难度太,时间长、效率低,这种补偿投资往往比水土流失本身带来的经济损失太几倍乃至几十倍。

5.水土流失的原因

影响和造成水土流失的自然因素主要包括:地面坡度陡峭(地形),土体的性质松软易蚀(地面组成物质),高强度暴雨(降雨),地面没有植被覆盖(植被)等。

从水土流失发展的历史和当前的现状两方面,可以看出人类不合理的经济活动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

从历史上看,在远古时候(五六千年以前),人们主要在平地上种粮维持生活,山区、丘陵区都有茂密的森林或草原,到处青山绿水,基本上没有水土流失。后来由于人口增加,平地种粮不够吃,就到山区、丘陵区去,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于是就产生了水土流失。由于水土流失,土地日益瘠薄,生态环境日益恶化,粮食产量一年不如一年,加上人口增多,为维持生存又进一步毁林毁草,扩大陡坡开荒种粮,致使水土流失就进一步加剧。这种“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造成了严重的水土流失。黄河流域的黄土高原地区就是典型的例证。从当前的现状看,有些地方仍旧继续毁林毁草,陡坡开荒种粮。

随着农村人口的增长,人多耕地少的矛盾日趋突出,群众盲目向山地进军,大面积毁林开荒,又由于科技意识较低,广种薄收,植被遭受了空前的破坏。同时,山地开荒未成梯级地,山坡随意开垦,水土流失极为严重。

随着各种基本建设和工农业生产的迅速发展以及人口暴涨,木材、燃料的需求日益增多,致使森林不断减少。光山秃岭不断由丘陵区向山区、高原和平原转化扩展,导致水土流失加剧发展,人们生存的空间和环境正面临严峻的挑战。

有些地区由于开矿采石、修路及城市开发等基本建设,大量开挖土地,破坏原生地面,并随意倾倒弃土弃渣,形成虚土陡坡,暴雨一来,就产生水土流失。

随着经济建设日趋发展,人类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但经济效益的驱使使部分人淡漠了对自然环境的保护,淡漠了水土保持的意识。在生产建设中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只顾自己利益无视社会利益;只顾当前不管后人。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十分严重。环保意识差,水土保持观念淡漠,对水土保持只顾短期效益,重建设轻治理,没有全盘统筹考虑的思想。

6水土流失治理的建议

6.1推广生物措施治理水土流失

以往治理水土流失主要以工程措施为主,生物措施为辅,这不仅使生态环境得不到根本性的治理,而且投资大、重复性投入难以克服,经济负担沉重。采用以生物措施为主的综合治理,充分利用了荒山荒地,虽然一次性投资很大,但它的潜力也很大,在无需肥水的条件下,随着年限的增长,产投比迅速增大,与此同时,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也得到合理的利用,生态环境将由恶性循环转变为良性循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都很可观。

生物措施主要包括: ①提高土地生产率,建设基本农田。

②扩大林草种植面积,退耕还林还草。

③改善草场植被,合理放牧,保护草场。

④矿区存好表土,大力复垦,做好生态恢复。

6.2首先要坚持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战略思路

“重建设轻治理”、“重开发轻保护”的思想,都是造成水土流失加剧的重要原因.破坏容易,治理却难上加难.正如前面所言,治理水土流失所需要的资金之大,所耗费的时问之长,难度之大,效率之低,这一切的投入远远超过了水土流失本身所带来的损失。

水土保持的宗旨就是为保持土地具有永续的生产力,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在未发生水土流失的区域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防患于未然;在水土流失区域内,因地制宜,因势利导,采取相应的治理措施,以防为主.防治结合、水土流失才能得以控制。

6.3要完善投入机制,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建立和完善资金投入机制,是防治水土流失的根本保障。把植树造林、科技扶贫、山区开发、以工代赈等资金与水土流失治理工作相结合,本着“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使国家、集体、个人一起上,各路资金拼盘使用,统筹计划,统一安排,进一步增强水土保持工作力度。

6.4植树造林

要加大加大对干热河谷地区、沙漠化地区等生态脆弱区造林投入力度,大力开展植树造林、种草,恢复林草植被,遏制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要做好生态补偿工作,充分调动居民的积极性。

6.5树立水土保护意识,改进利用方式,促进当地居民生活水平提高

生活贫困的居民多居住于水土流失严重的山区,而对水土资源粗放、不合理的开发利用是导致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因此必须以可持续利用资源为指导,改变落后的利用方式,提高生产者的素质,增强环保意识,科学合理规划使用资源,才能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着力于解决居民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发展农村经济和增加农民收入,将经济发展和生态保护有机结合,是水土保持的特色和重要原则。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因地制宜、科学规划,生物措施、工程措施优化配置,山水田林路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统筹兼顾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将治理水土流失与脱贫致富和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

充分挖掘治理区的资源潜力,合理开发荒山、荒坡、荒沟、荒沙等劣质土地外,还有效利用梯田地埂,窖、塘、库、坝周边以及渠道两旁土壤,积极培育资源。将地埂作为农业生产资源,积极培育地埂作物。通过综合治理,增加了基本农田,配套了小型水利水保工程和生产道路,调整了土地利用结构和农村产业结构,改善了农业生产基本条件。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的提高和农民温饱问题的解决,能从根本上转变传统粗放式、广种薄收农业生产方式,扭转“越穷越垦、越垦越穷”的局面,实现高效集约化经营。

长期实践证明,通过水土保持综合防治,既保持了水土,又增加了资源;既改善了生态环境,又创造了经济效益,可以真正实现将生态改善与经济社会发展结合起来。

第五篇: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

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现状、制约因素及其优化对策研究

邹定斌

贵州财经学院金融学院

贵州省要加大金融业改革力度,把金融资源重点投资投入到烟草业、旅游业、白酒制造业、中医药苗药制造业、能源电力业和特色旅游食品产业的开发上。

一、贵州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变动趋势

经过多年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和调整,贵州产业结构出现了显著变化。三次产业结构实现了由“一、二、三”型向“二、一、三”型再向“二、三、一”型的转变,产业 结构逐渐向合理的方向转化。

第一产业。牧业发展较快,林业、渔业均有小幅上升,初步扭转了过分偏重种植业尤其是粮食生产的单一传统生产格局,初步实现了农业经济多种经营、综合协调发展,但一产内部结构调整变化不大,种植业比重仍然较大。

第二产业。在工业内部结构中,轻工业比重不断上升,重工业有所下降,非公有经济发展加快,非国有经济产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大幅提高,贵州省加快了对工业结构的调整,在加强建设能源原材料工业、机械电子等传统产业的同时,加快了以卷烟和饮料酒为主的轻工业的发展。在巩固“两烟一酒”等支柱产业的基础上,逐步形成电力、铝和铝加工、冶金、汽车零部件工业等新的支柱产业。

第三产业。贵州省第三产业内部结构层次较低,仍以传统商业、服务业为主。近年来,金融、保险、房地产、旅游、文化、体育尤其是房地产业稳步增长,所占比重逐年增大,上升势头强劲,同时,商业、饮食业快速增长,持续保持了第三产业中主导部门的地位,运输、邮电行业也有一定的发展,近几年,我省旅游业、房地产业迅速倔起,高科技信息产业发展很快,新兴产业不断涌现。

贵州省经济结构调整力度最大、产业结构调整初见成效的时期,表现在:一是农业基础进一步牢固,粮食生产实现了基本自给的历史性跨越,畜牧养殖业比重有所提高,非农产业发展加快;二是第二产业年均增长速度在三次产业中最高,是推动全省国民经济增长的中坚力量,“两烟一酒”、能源工业、原材料工业、旅游业、生物药业等优势产业发展较快,形成了一批有较强实力的企业集团和有竞争力的拳头产品,但工业产品中的主流产品仍集中在初级产品加工业和能源、原材料工业等基础工业,而机械、电子类产品所占比重还很小,产品结构层次仍然很低;三是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得到提高,有加速增长之势,第三产业的新兴产业迅速倔起,金融保险业、房地产业、证券、技术、信息产业等已具一定规模,旅游业发展迅速,尤其是房地产业增长势头强劲,比重不断上升,已成为扩大就业、吸纳剩余劳动力的重要渠道和推动城镇化的重要力量。四是产业结构变动的总趋势是农业比重下降,工业和制造业比重仍然较大,服务业(第三产业)比重上升,实现了三次产业结构由“二一三”到“二三一”的转变;五是资源有效配置呈合理化趋势,生产资源逐渐向优势企业汇集,产业发展已进入以数量扩张为主转为以素质提高为主的阶段,所面临的主要矛盾由短缺转为相对过剩,结构调整的重点由解决比例失调转为推进产业结构的升级。六是以交通为重点的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加快,交通“瓶颈”对优势产业的制约得到缓解;七是城镇化建设步伐加快,城镇功能进一步发挥,以大城市、区域中心城市和“双百镇”为重点的城镇建设取得成效,城镇化水平达到23%左右,城镇化水平的提高对产业的发展和提升起到了极大的作用。

二、贵州省产业结构的特征

英国经济学家大卫·李嘉图的比较成本(相对优势)理论认为,不论一个国家(地区)的经济处于怎样的状态,经济力量是强是弱,技术水平是高是低,都能确定各 自的相对比较优势,即使总体上处于劣势,也可从诸多劣势中找到相对优势。据国务 院发展研究中心运用区位商等指标(某地区某行业增加值占全国该行业比重/该地区 该行业增加值占全国比重,也称为比较优势系数)分析,我省产业及产业结构调整有 如下特征:

1.贵州省的产业结构正处于激烈的变动过程中,变动强度大。这与工业化进程的一般规律相吻合,即经济落后地区在工业化进程中结构变动必然强烈。

2.工业结构的整体专业化水平显著提高。表明我省工业结构调整突出了专业化与地方特色,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

3.产业结构相似系数下降趋势明显,但系数值仍然较高。表明我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有所降低,同时,较高的相似系数也反映了我省产业结构与全国产业结构的雷同程度仍然较同。

4.比较优势行业大都集中传统优势产业,主要集中在资源开采及加工业,新兴 产业和高附加值行业优势不突出。电力工业近年异军突起,优势地位进一步增强,农 业、机械设备修理业、煤炭采选业、食品制造业、冶金等行业仍然保持比较优势地位,金融保险是新兴比较优势行业,我省具有发展潜力的旅游业、制药业仍不具备比较 优势,必须加快发展。

5.产业结构转换能力低,产业结构综合素质不高。我省产业结构转换能力综合 指数1990年为0.77,1999年为0.78,在全国排名均为26位,我省 的产业结构综合素质不高。这表明,我省必须加快生产要素的流动和工业化进程,并 且在工业化进程和结构调整的过程中加大产业分化和重组力度,重视发挥市场配置资 源的基础性作用和区域分工,避免重复建设,进一步提高产业素质。

三、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约因素

1.受国内外市场的影响,传统的资源禀赋优势受到需求的影响越来越大。国际市场方面,90年代以来,世界市场上初级产品和制造业产品的价格持续走低。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2001年世界经济展望》的报告,制造业产品价格指数由1990年的100下降为81,初级产品(非石油产品)总价格指数下降为91,其中除农业原材料和肥料价格指数分别上升为103和107外,食品、饮料、金属制品价格指数均已下降到84-92之间。我省初级产品的出口收益将受到不利影响,加入WTO这种影响将会更加直接。但是一些战略性矿产品的不可再生性将导致其价格升高,为贵州相对充裕的同类资源产业带来市场机遇。石油和煤炭作为不可再生的能源,在世界能源需求结构中仍然是最重要的。据专家预测,由于石油的稀缺性日益突出,转向燃煤的需求越来越强烈,一些专用金属产品价格的长期走势将会坚挺。国内煤炭市场自2000年下半年以来结束了长期低迷状态,国内煤炭价格大幅度上扬,出口煤炭价格涨幅更高。因此,我省相应的资源比较优势可望继续保持。国内市场方面,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普遍过剩,传统的数量扩张型产业发展路子难以为继,90年 代中期以来我国的商品普遍短缺的局面初步改观,一般加工业生产能力大量闲置,初级产品的需求大幅度下降。同时,城乡市场许多商品仍然供给不足,特别是农村市场购买力不足,需求不旺。全国市场结构性过剩和短缺并存的供求态势仍将持续相当长一段时间,对贵州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必将形成日趋明显的制约。我省的工业化程度较低,加速工业化的要求十分强烈,而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多集中在初级产品领域,调整的任务重、难度大、周期长。因此,我省在加速工业化进程中,既要处理好调整与发展、发展与调整的关系,又要发挥资源优势,不单纯走外延型数量扩张的产业发展道路,必须根据市场需求选择合适的产品、项目和产业。

2.城镇化水平低,影响产业结构升级。城市的聚集效应和辐射效应,对于生产要素流动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我国整体城市化进程落后于工业化进程,而贵州的这种矛盾更为突出。

(1)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发展水平,更落后于工业化水平。从比较劳动生产率(某产业的增加比重/该产业的从业人员比重)来看,1998年贵州三次产业这一指标的差异在全国和三大地带中均属最大。这说明贵州三次产业的增加值构成与其从业人员构成的背离程度在全国最高。在正常情况下,各产业的增加值比重与其从业人员比重应该就是城镇化水平一致的,否则,生产要素就会从效益较低的产业流向效益较高的产业,直到产业间的效益差消失为止。贵州三次产业之间的比较劳动生产率差距最大,而城镇化水平却最低,表明我省城镇化水平严重滞后于产业结构的演进水平,各产业间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受到严重阻碍。这是影响贵州工业化进程和工业经济效益提高的主要原因之一。

(2)城镇化严重落后于经济发展水平。按国际上公认的“世界平均模式”(即人均收入在1000-1500美元的国家,城镇化率应在35-45%之间)衡量,1999年我国人均GDP已接近800美元,按市镇人口(包括市镇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计算的城镇化水平为30.89%,我国整体城镇化与经济发展水平是基本上适应的,仅稍显滞后。我省1998年贵州人均GDP大约为500美元左右,按“世界平均模式”我省城镇化率应该达到30%,但我省的城镇化率仅为23.74%,我省的城镇化水平落后于世界同等经济发展水平的国家和地区近6个百分点。城镇化严重滞后于经济发展水平。

(3)城市化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特别是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流动,造成了城乡经济发展水平悬殊,农业现代化进程受阻,大大限制了第二、三产业的发展。我省经济发展的结构质态大致相当于工业化中期,按照产业结构调整的正常进程,农业就业比重大幅度降低是提高农业生产率的前提,农业生产率的提高是第二、三产业加速发展的需要,而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快慢和高低受制于城镇化水平的高低。我省城镇化水平的滞后,严重影响了生产要素的流动,其结果是产业发展和结构调整缓慢。

3.市场化程度较低。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将主要依靠市场导向,并以企业作为结构调整的主体。因此,一个地区经济运行的市场化程度越高,企业越有活力,就越有利于生产要素的合理流动、资源的优化配置和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据经济学家樊纲等人的一项关于中国各地区市场化进程的最新研究,贵州省排于全国的第25位,得分低于全国平均分5.28和西部平均分3.90,市场化程度低成为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主要制约因素之一。

4、体制对结构调整的制约。与资源配置一样,结构变动受制于体制环境。在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直接配置资源,市场和企业对资源的配置作用不大,产业结构与需求结构的内在联系被割裂,产业结构陷入结构严重失衡状态。改革开放特别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以来,经济体制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新的体制、宏观调控体系及运转机制的形成和完善需要一个过程,当前我省乃至全国的体制改革特别是政府管理的改革进程仍落后于企业、价格、物资、外贸等方面的改革,落后于经济发展的多元化和市场化进程,形成了我省产业结构调整的制度性约束。产业政策的制定滞后,推行更是缓慢,不能与市场的供求变化相适应,丧失了对产业发展的指导性和约束性。企业是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体,但长期以来,大部分企业在建立现代企业制度的过程中,推行的是在政府一元所有权基本不变的前提下的改革,国有股在国有改制企业“一股独大”,企业虽然在一定程度、一定范围内得到了相当的经营权和激励机制,但在出资人所有权和法人财产的权利界限上并没有真正做到产权清晰、责权明确和科学管理,政府极其有关部门随时可以利用手中的出资人权利,干预企业的自主经营。在这种体制和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和地方的短期行为是自发而又难以抑制的,必然导致企业不顾产业政策的短期利益驱动投资行为,进而加剧了产业结构的失衡。

5.基础设施相对落后,投资软环境不如人意,对外开放度低,阻碍了国外和国内东部和中部产业向我省的转移。贵州省的硬环境虽有很大改善,但由于地理条件限制,从全国的整体上看,比较成本仍然较高,不具备比较优势。

6.贵州省人力资源质量低,科技发展相对滞后。知识化趋势对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影响是重大的。从全球经济发展的态势看,世界经济正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转变,知识密集型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技术密集、智力密集产业的比重显著上升。我省的经济从整体看属欠发达省份中期,少数地区还处于较为落后的农业时代。我省经济知识化的底蕴是相当不足,在知识资源的占有方面与全国有较大差距,1999年,我省从业人员受教育的比重初中是26.0%、高中是7.8%、大专及其以上是2.7%,而全国的相应指标分别是39.9%、11.9%、3.8%,差距相当大。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力资源质量低影响了我省的科技发展和科技创新。据一项对全国各省市区的八项科技指标的综合评价显示,1998年贵州科技进步综合得分在全国排名第30位,仅高于西藏,我省科技进步和创新对产业结构升级和经济增长的带动作用相当不足。

下载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word格式文档
下载贵州省水土流失现状与整治.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

    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 (2010年11月30日贵州省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九次会议通过) 第一章 总则 第一条 为了促进和规范土地整治工作,实现耕地占补平衡,提高耕地质量,......

    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贵州省土地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贵州省土地管理条例》、《贵州省土地整治条例》等法律法规,结合我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与思考

    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与思考 跨入“十二五”,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即将付诸实施。这对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既是......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

    福建省水土流失治理情况与建议 福建省山地丘陵面积所占比例达80%以上,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土壤抗蚀能力差,自然生态环境具有先天脆弱性,再加上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极易造成......

    广东水土流失类型和成因及其整治措施(最终版)

    广东水土流失类型和成因及其整治措施 沈灿燊 林健枝 广东处于亚热带和热带季风区,气温高降雨多,径流大,且常为狂风暴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 广东省森林十分丰富, 但经多次、......

    贵州省湄潭县畜牧业发展现状(5篇)

    专业实践调查报告 论文题目:贵州省湄潭县畜牧业发展状况调查 学 院: 动物科学学院 专 业:动物生产类 年 级: 2009级 姓名及学号: 李 俊 , 0909050095 指导教师:林家栋 201......

    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共5篇]

    省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公告 黔府发[1998]52号 各自治州、市人民政府,各地区行署,各县(自治县、市、市辖区、特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为全面防......

    学校周边餐饮安全现状与整治思路

    学校周边餐饮安全现状与整治思路 学校周边餐饮安全现状与整治思路 关键词:学校周边餐饮安全、现状与整治思路 学校周边餐饮店、流动食品摊等餐饮服务关系着就餐学生的身体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