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与思考
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实践与思考
跨入“十二五”,新《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新修订的《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即将付诸实施。这对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既是千载难逢的良好机遇,也是一次新的挑战。为此,笔者认为,在新的历史时期,有必要重新认识陕南水土流失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特点,总结经验和教训,不断创新,继续推进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科学、健康、持续发展。
1陕南长江流域及水土流失概况
1.1陕南长江流域极具资源潜力与区位优势
长江上中游最大支流之一的嘉陵江,发源于我省秦岭南麓凤县代王山的东峪沟,省内流域面积占到全流域的62%,经四川省,在重庆市汇入长江。长江最大的支流汉江和丹江分别发源于宁强县的嶓冢山和商州区秦岭凤凰山。省境内汉江和丹江年均进入丹江口水库水量284.7亿m,占多年平均入库水量408.5亿m的70%。三大流域面积占全省的36.7%,水资源量却占到全省总量的71%。陕南是国家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重要水源地,在陕西水资源利用中也具有重要地位。
秦岭巴山素有“生物基因库”之称,有野生种子植物3300余种,约占全国的10%。珍稀植物30种,药用植物近800种。拥有黄姜、杜仲、绞股蓝等各类中药材资源3000余种,是我国重要的“天然药库”、“中药材之乡”。茶叶主产区主要分布在大巴山和汉丹江两岸的丘陵和低山区,是西北地区最大的茶叶生产基地。养蚕种桑传统悠久,是我国东桑西移的主要接续地。板栗、核桃、食用菌等具有大规模种植条件,魔芋为全国四大种植区域之一。
陕南位于“西三角”腹地,优质矿产资源富集,旅游资源独特。铁路、高速公路、国道主干线纵横交错,特别是多条高速公路的建成和高速铁路的建设,使陕南融入西安一、二小时经济圈,与周边中心城市的交通也大为改善。在区域经济合作中将进一步推动陕南潜在的资源优势转化为现实的经济优势,实现优势互补、产业互动和互利共赢,促进陕南突破发展。
1.2陕南水土流失特征明显,潜在威胁巨大
陕南长江流域地处秦巴山地,群山起伏,沟壑纵横,有大小流域8554条,其中 <10平方公里6803条。沟谷十分发育,沟壑密度达到2.18公里/平方公里。同时,山高坡陡,岩性复杂,既有坚硬的石英岩、沙岩等,也有易风化抗蚀力弱的泥质页岩、云母片岩、千枚岩等,土壤抗蚀性差。覆盖在缓坡、低地的风化碎屑层、土层,一般颗粒较粗,粉沙及粘粒较少。由于区域暴雨频繁,强度较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
陕南山区的水土流失,主要表现在坡耕地上,其侵蚀程度要比林草地大几十倍,侵蚀模数一般达4-5万吨每平方公里。山洪、沟谷侵蚀现象在人口相对集中、植被稀疏、地形破碎的浅山丘陵区尤其严重。随着秦巴山区兴修公路、铁路、水电、矿产开发对地表不同程度
33的破坏,每逢大雨,泥沙、碎石拥入河沟,加重了水土流失程度。省内长江流域占整个长江流域总面积的4%,而悬移质的年输沙量达0.82亿吨,占长江输沙量的12%,若加上推移质,我省长江流域泥沙共约2亿吨。
水土流失最大的危害是对土地资源的严重破坏。在自然状态下形成1厘米厚的土层需要120至400年,而水土流失严重地区,每年流失表土在1厘米以上,土壤流失的速度比土壤形成的速度快120倍至400倍。水土是不可再生资源,特别是在土层薄、流失严重的山丘地区,若不及时治理,土地将永远失去农业利用价值,当地百姓的生存与发展必将受到更加严峻的挑战。陕南长江流域除了工业、生活污水污染外,其潜在危胁主要为难以控制的面源污染,随着化肥和农药的大量使用,土壤中残存的有害物质也随之增加。水土流失带走的大量可溶性化学成份进入江河、水库,使水质污染严重超标。
1.3陕南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8.18”陕南洪水,以及长江上游的洪水灾害,使人们进一步认识到陕南水土流失的严重性和潜在威胁,以及加速陕南水土流失治理的紧迫性。青山绿水掩盖下的水土流失引起了各级党委和政府的高度重视。当年省重点小流域向陕南倾斜增加到13条,水利部组成陕、甘、川调查组,分析灾害原因及其对策后,1982年长江水利委员会选定安康市汉滨区白鱼河小流域进行试点,先后有白河县黄石板、商南县龙窝、洋县苎溪河等四条小流域被列为长江试点小流域开展治理。1989年水利部正式批复,同意将陕西省境内嘉陵江流域所属镇巴、宁强、略阳增列为第一批防治区重点,由此我省先后有13个县列入并开展了历时20年的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建设(以下称“长治”工程),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以“三苦”精神为代表的“长治”品牌,“长治”精神深入人心,激励着陕南人民坚持常年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的激情和雄心。
2006年,历经水利水保部门多年努力和社会各界的大力呼吁,国务院批复了《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污染防治和水土保持规划》(以下简称《规划》),并要求陕西等三省人民政府和国家发改委、水利部等部门认真组织实施,力争通过5到15年的努力,确保丹江口库区水质长期稳定达标,库区及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得到有效治理,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规划》近期安排我省水土保持重点治理县(区)17个。止2010年,国家累计下达我省治理水土流失任务7629.01km(我省实际下达7681.53km)总投资19.16亿元,其中中央投资10.36亿元,我省落实省级配套资金5264万元。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以下称“丹治”工程)在我省陕南实施4年来,对于控制水土流失,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减少面源污染,防灾、抗灾,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均起到了积极作用。
2010年7月间,受大范围持续降雨影响,我省陕南地区有三分之一以上的县区普遍遭遇50-100年一遇特大暴雨洪水及滑坡、泥石流灾害。尤以“7.18”、“7.24”特大暴雨最为严重,汉滨、紫阳、岚皋、商南、丹凤、山阳、镇巴等7县(区)受灾最为突出,正在实施的“丹治”工程也面临考验。为此,陕西水土保持局及时组织专家进行了实地考察调研,22撰写了《水土保持工程“保水保土保安全”——陕南特大暴雨中水土保持工程防灾减灾作用调查》报告,并以“送阅件”形式送省委、政府领导审阅,引起高度重视。省委赵乐际书记做出重要批示,“送阅件”很有说服力,“十二五”需要加大力度,持之以恒地推进水土保持工程建设。
2主要做法与体会
2.1重视研究新情况,科学组织前期工作
2007年,在项目启动之初,就面临水土保持投资计划体制发生重大调整,国家制定了新水土保持工程管理办法,要求水土保持工程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为此,我们就结合水土保持项目特点,多次研究分析。首先,结合各部门职责落实工作任务。形成了由省发改委、省水利厅负责,并分别批复项目区可研和小流域初设,省水保局具体负责组织实施,负责组织技术审查的工作机制,把工作任务落到实处。其次,确定规划设计编制单位。根据我省陕南山高路远、地形复杂和水土保持工程量大、面广、工程小而分散的特点,省水保局首先组织编写提纲,主抓技术培训,统一设计标准。先后对市、县水保站、设计单位等具有水土保持方案编制资质的300多人次进行集中培训,充分依靠基层技术力量,保证了设计编制任务按期完成。同时为二期项目储备了丰富的技术人才。第三,严格工程概预算管理。在技术培训和设计审查中,都请专人负责工程概算培训和审查,力争做到工程量符合实际、计算准确。第四,加强技术指导。在每次工程设计编制的关键时期,省上都及时派出技术人员深入一线开展技术指导,现场解答问题。4年来,《规划》确定我省近期任务中的可研和初设全部完成,并全部通过审查、批复;《规划》确定的任务和投资计划全部下达我省。
2.2突出产业结构调整,坚持综合治理
“丹治”工程承载着保护南水北调中线水质,“一江清水送北京”的历史重任。为此,我们把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质、控制面源污染作为主要的治理目标。在工程建设中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构建山顶、坡面、沟道不同地貌部位的立体防护体系。首先,在项目区选定上,坚持向水土流失严重、集中连片的生态脆弱区和面源污染重点区域倾斜,向群众治理愿望迫切,治理积极性高的地方倾斜。其次,围绕水土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把着力点放在解决与群众关系密切的生产和生活问题上,调动群众治理水土流失的积极性。通过调整土地利用结构促进产业结构调整,以坡改梯、坡面水系为重点,建设高产稳产的基本农田。同时,因地制宜,建设集中连片的特色经果林园,形成了蚕桑、茶叶、油桐、板栗、核桃、木瓜、柑橘、中药材等规模较大的主导产业。第三,在小流域措施布设时,充分考虑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的目标,调整技术路线、优化措施结构。措施配置突出其控制面源污染,拦截泥沙的作用,同时把垃圾房、污水处理池建设也纳入工程建设范畴。
2.3调整工作思路,加大新技术应用和科技示范力度
几年来,我们按照“三沿”(沿城、沿河、沿路)的工作思路,在保证不调整项目区、小流域的前提下,把示范工程向城镇周围、高速公路沿线、主要河流两岸布置。同时,结合近年来工程所需爆破材料管制愈加严格的实际,按照就地取材的原则,充分利用水泥预制件筑坎、异型砖、PP植物袋等新型材料和实用技术。目前项目区共涌现出50多个综合治理典型,其中安康市旬阳县根据张王沟小流域紧邻城镇,人口密集的特点,在庙坪综合治理点5平方公里范围内,集中连片,综合治理,彻底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汉中市的镇巴县按照创办大示范区的要求,对杨家河和楮河2个项目区交通干线的直观坡面,全面规划、一次治理,形成了2个连片上千亩的坡改梯工程示范带。勉县的杜家坝示范点除措施综合外,还充分考虑了洪水泥沙沉淀过滤,污水和垃圾处理等问题,创办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商洛市的商州区在丹江源头建成了闵家河清洁示范流域和蟒龙峪综合治理典型小流域。丹凤县总结万湾、陈家沟示范流域建设经验,今年在省上大力支持下,按照省市县联办的方式,在该县竹林关镇桃花谷启动了我省第一个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建设。这些典型示范工程起到了明显的示范带动作用,推动了项目建设向规范化、高标准迈进。
几年来,先后来陕西调研的全国人大副主任韩启德、全国政协副主席李金华、国务院南水北调办副主任于幼军、水利部刘震司长等带队的考察组,对陕南水土保持工作给予高度评价和称赞。认为水土保持小流域治理调整了农村种养结构,减少了地面扰动,提高了当地农民收入,调动了群众治理积极性,工程建设令人震撼和鼓舞,为水源区水土流失和污染治理找到一条成功的路子。
2.4强化项目管理,党委政府高度重视
项目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管理是关键。在项目建设中,我省按照“抓住前典(前期工作和典型示范),运用两监(监理和监测),把好两关(检查验收关和资金管理关)”的工作思路,落实责任主体,大力推行公示制、招投标制、投工承诺制、资金报账制等,丹治工程成为我省第一个全面开展工程监理、项目监测的水土保持生态工程。同时,我省先后制定了《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建设管理办法》和《陕西省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工程检查验收办法》。各项目市、县也制定了相应的管理办法。从项目的立项、审查、检查、验收等几个环节做出严格规定。
在项目建设中,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主要领导深入基层督促指导,协调解决问题,倾力推动,效果明显。项目启动之初,我省以承办水利部在我省安康市召开的“全国丹江口库区及上游水土保持项目启动会”为契机,早动员早部署,成立联席会议制度,落实部门责任,加大宣传力度,努力形成工程建设良好氛围。水利水保部门根据工程建设不同时期特点和要求,采取布置会、培训会、现场会、座谈会、动员会等形式,全面推动工作。2007年1月、3月先后在西安召开布置会和技术培训会,统一要求和技术标准,2008年8月在商南县召开座谈会,查问题,找差距,推进度。10月省上把全省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动员会放在项目区的山阳县召开,学经验,比进度,全面加快工程建设步伐。2009年为了落实中央关于扩大内需三个“百分之百”的要求,9月在汉阴县召开陕南国家扩大内需水保项目动员会,对当年“丹治”工程的实施做了全面动员和部署。2010年12月在商州区召开全省丹治工程建设现场会,学习清洁生态流域建设和PP植物袋等新技术应用,再掀工程建设高潮。
3几点思考 3.1调研总结项目建设成效,争取各级继续支持
进入新时期,水是生命之源,土是生存之本,水土资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资源,已经成为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共识。特别是“长治”、“丹治”工程在陕南长达20多年的连续实施,改善了当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调整了农业产业结构,增加了群众收入,促进了生态环境良性循环,减少了进入江河的泥沙和农村面源污染,保护了水质,初步显现出其巨大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对此,省上已就“丹治”工程阶段验收下发了实施方案,在抓好验收的同时,计划编辑“丹治”工程资料汇编和工程建设画册,应当引起各地高度重视和积极响应支持。各级党委、政府应当继续关心工程建设,在政策、资金、人才引进等方面给予继续支持。
3.2适应变化了的市场环境和项目建设要求,提高管理水平
近年来,国家进一步加大了对基本建设项目稽查力度,按照规定参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具有公益、补助、扶贫性质的水土保持工程,在项目的实施中遇到了新的问题,亟待加以解决。一方面是各级要求水土保持项目严格按照基本建设程序管理,全面开展工程招投标工作,按照设计内容全面完成建设任务。另一方面是在设计中工程概算依然沿用部颁2003年定额,加之地方财政匹配难、群众投工投劳落实难,实际到位资金难以满足工程建设需要,造成治理措施配套不够全,治理标准不够高。出现的这些问题已经成为制约工程建设持续发展的新“瓶颈”,需要国家尽快制定符合水土保持工程实际的招投标办法,修订部颁定额,或启动地方水土保持定额和招投标管理部分制定工作,及时解决各地在工程实施中出现的问题。
3.3建设高标准科技示范工程,引领水土保持科学发展
实践证明,典型示范是一面旗帜。加大科技示范工程建设,要引起各级业务部门领导和干部的高度重视,并身体力行。在规划设计阶段要调整思路,善于吸收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意见,突出产业结构调整,重视面源污染治理,要高起点、高标准,提高设计水平。在项目建设过程中,技术人员要经常跟进施工队伍,及时指导,解决工程建设中的实际问题,严格建设标准,严把工程质量。大力吸收新思维,应用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提高科技含量,创办科技示范。适时推进国家、省、市等各级水土保持科技示范园区和清洁生态小流域建设,树立新时期水土保持行业新形象。
第二篇: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我国水土流失问题及防治对策
孙鸿烈
尊敬的委员长、各位副委员长、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国是世界上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水土流失直接关系国家生态安全、防洪安全、粮食安全和饮水安全。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以后,国家将水土保持确立为一项基本国策,加大了水土保持工作力度,对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今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又启动了《水土保持法》修订工作,为了配合做好这项工作,我以2005年7月至2008年11月水利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联合开展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取得的数据为基础,从我国水土流失基本状况、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对策措施和建议三个方面,做一简要汇报。
一、水土流失基本状况
先简单介绍一下土壤的形成和水土流失的概念。地球表面的岩石在风化作用下分解为成土母质,成土母质在气候、生物等因素长时间的作用下形成由矿物质、有机质和微生物等组成的可供植物生长的土壤。土壤的形成是一个复杂而缓慢的过程,根据成土母质和环境的不同,形成1cm厚的土壤一般需要几百年的时间,有的地区,如我国西南岩溶区则需要上千年的时间。土壤在整个生态系统中起着关键的作用,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水土流失是指在自然条件和人类活动作用下水力、风力、重力等营力导致的水土资源和土地生产力的破坏和损失。
(一)水土流失的历史变化
在历史上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大多数地区的自然生态处于相对平衡状态。自西汉起,随着人口的增加,对水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程度加大,人为因素导致的水土流失开始发生和发展。至汉平帝二年(公元2年),全国人口出现第一次峰值,接近6000万人,耕地面积达到8.27亿亩,较汉初增加6.4倍。据《汉书〃沟洫志》记载:“泾水一石,其泥数斗”、“河水重浊,号为一石水而六斗泥”,可见当时泾河流域水土流失已较为严重。到唐宋以后,随着人口南移,大量山丘被开发利用,水土流失也逐步发展和加剧。至清末及20世纪上半叶,我国水土流失进一步加剧。
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快速增长。为满足食物和木材的需求,许多地方提出向荒山要粮,掀起大规模开荒扩种的高潮,牧区草场超载,林区森林大量采伐,滥垦、滥牧、滥伐现象普遍,形成新的水土流失区。80年代以来,国家加大了生态保护力度,各级政府虽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过垦、过牧、过伐进行扭转,但同时这一时期又面临城镇建设、矿产资源开发、公路铁路建设以及新的农林开发等空前发展,导致了新一轮严重的水土流失。
(二)水土流失现状
当前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表现为三个特点:
1、面积大,范围广。根据遥感调查,全国现有土壤侵蚀面积达到357万km,占国土面积的37.2%。水土流失不仅广泛发生在农村,而且发生在城镇和工矿区,几乎每个流域、每个省份都有。从我国东、中、西三大区域分布来看,东部地区水土流失面积9.1万km,占全国的2.6%;中部地区51.15万km,占全国的14.3%;西部地区296.65万km,占全国的83.1%。
2、强度大,侵蚀重。我国年均土壤侵蚀总量45.2亿吨,约占全球土壤侵蚀总量的1/5。主要流域年均土壤侵蚀量为每平方公里3400多吨,黄土高原部分地区甚至超过3万吨,相当于每年2.3cm厚的表层土壤流失。全国侵蚀量大于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的面积达112万km。
根据水土流失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例以及流失强度综合判定,我国现有严重水土流失县646个。其中,长江流域265个、黄河225个、海河71个、松辽河44个,分别占41.0%、34.9%、11.0%和6.8%。从省级行政区来看,水土流失严重县最多的省份是四川省,97个;其次是山西省,84个;然后依次是陕西省63个,内蒙古自治区52个,甘肃省50个。
3、成因复杂,区域差异明显。全国几个主要水土流失类型区的情况各有不同:
东北黑土区:分布于黑龙江、吉林、辽宁及内蒙古等省区,为世界三大黑土区之一。水土流失主要发生在坡耕地上。这一地
2区地形多为漫岗长坡,在顺坡耕作的情况下,水土流失不断加剧。经测定,东北黑土区平均每年流失表土0.4~0.7cm,初垦时黑土层厚度一般在80cm左右,垦殖40年后减至50~60cm。水土流失严重的耕地黑土层已完全消失,露出下层黄土,当地称为“破皮黄”。
北方土石山区:分布于北京、河北、山东、辽宁、山西、河南、安徽等省市。大部分地区土层浅薄,岩石裸露。土层厚度不足30cm的土地面积占本区土地总面积的76.3%。
黄土高原区:分布于陕西、山西、甘肃、内蒙古、宁夏、河南及青海等省区。区内土层深厚疏松、沟壑纵横、植被稀少,降水时空分布不均。这一区域是我国土壤侵蚀量最高的区域,有11.5万km的土地侵蚀量大于每年每平方公里5000吨。
北方农牧交错区:分布于长城沿线的内蒙古、河北、陕西、宁夏、甘肃等省区。由于过度开垦和超载放牧,植被覆盖度低,风力侵蚀和水力侵蚀交替发生。
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分布于四川、云南、贵州、湖北、重庆、陕西、甘肃及西藏等省区市。地质构造复杂而活跃,山高坡陡,人地矛盾突出,坡耕地比重大。耕作层薄于30cm的耕地占18.8%。由于复杂的地质条件和强降雨作用,滑坡、泥石流多发。
西南岩溶区:分布于贵州、云南、广西等省区。土层瘠薄,降雨强度大,坡耕地普遍,耕作层薄于30cm的耕地占42%。有的地区土层甚至消失殆尽,石漠化面积达8.80万km。
22南方红壤区:分布于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广西、海南等省区。岩层风化壳深厚,在强降雨作用下极易产生崩岗侵蚀。
西部草原区:分布于内蒙古、陕西、甘肃、青海、宁夏、新疆等省区。由于干旱少雨,超载过牧,过度开垦,草场大面积退化,沙化严重。
(三)水土流失的危害
水土流失既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的主要形式,也是土地退化和生态恶化程度的集中反映,对经济社会发展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全局性的和深远的,甚至是不可逆的。
一是导致土地退化,耕地毁坏,使人们失去赖以生存的基础,威胁国家粮食安全。我国人均占有耕地面积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地矛盾突出,严重的水土流失又加剧了这一矛盾。我国因水土流失而损失的耕地平均每年约100万亩。北方土石山区、西南岩溶区和长江上游等地有相当比例的农田耕作层土壤已经流失殆尽,母质基岩裸露,彻底丧失了农业生产能力。根据这次科学考察,按现在的流失速度推算,50年后东北黑土区1400万亩耕地的黑土层将丧失殆尽;35年后西南岩溶区石漠化面积将增加一倍。
二是导致江河湖库淤积,加剧洪涝灾害,对我国防洪安全构成巨大威胁。水土流失导致大量泥沙进入河流、湖泊和水库,削弱河道行洪和湖库调蓄能力。黄河水患的症结在于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1950~1999年下游河道又淤积泥沙92亿吨,致使河床普遍抬高2~4m。辽河干流下游部分河床已高于地面1~2m,也已成为地上悬河。全国8万多座水库年均淤积16.24亿m。洞庭湖年均淤积0.98亿m。泥沙淤积是造成调蓄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
同时,由于水土流失使上游地区土层变薄,土壤蓄水能力降低,增加了山洪发生的频率和洪峰流量,增加了一些地区滑坡泥石流等灾害的发生机会。泥石流是水土流失的一种极端表现形式,陡峭的地形、大量松散固体物质和高强度降雨是形成泥石流的三个必要条件,植被破坏、陡坡开荒、生产建设过程中的乱挖乱弃等不合理活动都会导致径流增加,加大泥石流发生的频率,扩大泥石流的规模,加重危害程度。
三是恶化生存环境,加剧贫困,成为制约山丘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水土流失破坏土地资源、降低耕地生产力,不断恶化农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制约经济发展,加剧贫困程度,不少山丘区出现“种地难、吃水难、增收难”。水土流失与贫困互为因果、相互影响,水土流失最严重地区往往也是最贫困地区,我国76%的贫困县和74%的贫困人口生活在水土流失严重区。多数革命老区水土流失严重,群众生活困难。赣南15个老区县中,有10个是水土流失严重县;陕北老区县25个,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同时,我国西南、西北许多少数民族区也多为水土流失严重区,贵州省铜仁地区和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11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甘肃省临夏回族自治州7个民族县,全部为水土流失严重县。
四是削弱生态系统功能,加重旱灾损失和面源污染,对我国
33生态安全和饮水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水土流失与生态恶化互为因果。一方面,水土流失导致土壤涵养水源能力降低,加剧干旱灾害;另一方面,水土流失作为面源污染的载体,在输送大量泥沙的过程中,也输送了大量化肥、农药和生活垃圾等面源污染物,加剧水源污染。全国现有重要饮用水源区中作为城市水源地的湖库,95%以上处于水土流失严重区。水土流失还导致草场退化,防风固沙能力减弱,加剧沙尘暴;导致河流湖泊萎缩,野生动物栖息地消失,生物多样性降低。
水土流失给我国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根据这次科学考察和亚洲开发银行的研究,水土流失给我国造成的经济损失约相当于GDP总量3.5%。
二、防治成效及存在的问题
(一)水土流失防治的成效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水土保持工作,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就:
1、重点治理工程成效显著,局部地区生产条件大为改善 80年代开始,水利部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的支持下先后在黄河中游、长江上游等水土流失严重地区实施重点治理工程。98年以来,国家又相继实施了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京津风沙源治理等一系列重大生态工程,效果十分明显。截至2009年底,全国累计完成水土流失初步治理面积105万km,其中建设基本农田2.12亿亩,建成淤地坝、塘坝、蓄水池、谷坊等小型水利水保工程740多万座(处),营造水土保持林7.55亿亩。经过治
2理的地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有近1.5亿人从中直接受益,2000多万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水土保持措施每年减少土壤侵蚀量15亿吨,其中黄河流域每年减少入黄河泥沙4亿吨左右。黄河的一级支流无定河经过多年集中治理,入黄泥沙减少55%。嘉陵江流域实施重点治理15年后,土壤侵蚀量减少1/3。曾有“苦瘠甲于天下”之称的甘肃定西安定区和有“红色沙漠”之称的江西兴国县等严重流失区,通过治理,改善了生态环境,土地生产力大幅度提高,区域经济得到发展,改变了当地贫穷落后面貌。
2、依法监管初见成效,人为水土流失加剧的趋势得到缓解 1991年《水土保持法》颁布实施后,通过广泛的宣传贯彻,全社会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了重大转变,保护生态与环境的意识逐步增强。水利部联合相关部门细化管理措施,依法对城镇化、工业化过程中扰动地表强度大,造成水土流失的建设项目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管理,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的“三同时”制度逐步得到落实。全国已有25万多个项目实施水土保持方案,其中国家大中型项目2000多个。生产建设单位治理水土流失面积8万多km2,减少水土流失量17亿吨。青藏铁路、西气东输、西电东送、南水北调等一大批国家重点工程实施了水土保持方案。
3、经过数十年的实践探索,在治理水土流失方面积累了成功经验
在长期的实践中,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水土流失防治之路。最主要的有两条:一是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的综合治理,形成综合防护体系。在重点治理区,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工程措施、生物措施和农业技术措施优化配臵,山水田林路村综合治理。目前这条技术路线在实践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受到广大干部群众的欢迎,已成为我国生态建设的一条重要技术路线。二是坚持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统筹。在治理中妥善处理国家生态建设需求、区域社会发展需求与当地群众增加经济收入需求三者的关系,把治理水土流失与群众脱贫致富紧密地结合起来,调动群众参与治理的积极性。
(二)当前水土流失防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相当部分生产建设项目没有采取水土保持措施,造成大量人为新增水土流失
目前,仍有相当一部分生产建设单位和个人,为了降低工程建设成本,在建设过程中逃避水土保持法律责任,没有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随意弃土弃渣、破坏地貌、植被。公路铁路、城镇建设、露天煤矿、水利水电等工程建设造成的水土流失都很严重。也有相当一部分建设项目虽然编报了水土保持方案,但施工过程中并没有认真落实。大量的群众采石、挖砂、取土等生产建设活动,也造成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十五”期间,我国各类生产建设项目扰动土地面积达5.53万km,弃土弃渣量达到了92.10亿吨。
同时,部分山丘区林果业开发无序,没有采取相应的保护性
2措施,也造成严重水土流失。特别是我国南方地区近年来经济林和速生丰产林发展很快,荒山、荒坡开发强度很大,不少新开垦的山地远远超过了严禁开垦的25度。“十五”期间我国林果业开发项目扰动地表面积2.05 万km,居各类生产建设项目之首。
2、坡耕地和侵蚀沟大量存在,成为水土流失主要来源地 全国现有18.26亿亩耕地中,坡耕地为3.6亿亩,占20%。目前我国直接用于坡耕地改造的投入非常有限,坡改梯进展缓慢。坡耕地面积占全国水蚀面积的15%,每年产生的土壤流失量约为15亿吨,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33%。长江上游三峡库区坡耕地面积占到耕地面积的57.7%,怒江流域占到68.4%。黄土高原地区坡耕地每生产1公斤粮食,流失的土壤一般达到40~60公斤。同时,坡耕地产量低而不稳,成为许多地区经济落后的主要原因。在水土流失作用下,土地越种越瘦,陷入“越垦越穷、越穷越垦”的恶性循环。
另一个突出问题是山丘区侵蚀沟水土流失十分严重。侵蚀发展到一定程度后就会形成沟道,而沟道发育又使坡面稳定性降低,坡度加大,侵蚀加剧。研究表明,当15度以上的坡耕地普遍发育浅沟时,其侵蚀量比原来增加2~3倍。沟道侵蚀水土流失量约占全国水土流失总量的40%,个别地区甚至达到50%以上。在各类侵蚀沟中,以黄土高原的沟壑、黑土区的大沟、西南地区泥石流沟和南方的崩岗四大类侵蚀沟水土流失最为严重。黄土高原区长度超过1公里的侵蚀沟有30万条,黑土区长度超过1公里的侵蚀沟8万条,南方红壤区崩岗有22.2万处,长江上游及
2西南诸河区有泥石流沟1万余条。对沟道侵蚀的治理相对滞后,2003年国家在黄土高原的部分地区开展了水土保持淤地坝工程建设,但工程总体规模小,覆盖面有限。
3、部分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配臵不当
由于人与自然关系认识上的局限,长期以来,我国在水土流失防治与生态建设上走了一些弯路。主要有以下三种情况:
一是有的地方在植被建设时忽视了地带性规律,结果事倍功半。有些地方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无灌溉条件下种植乔木,成活率、保存率都很低,有的甚至造成新的人为破坏;还有些地方在人工种草时草种选择不当,耗水过度,结果几年后土地就严重沙化;南方一些地区的人工林,由于树种单一,加之抚育管理不合理,林下的水土流失也很严重。
二是一些地方在措施配臵时忽视了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的有机结合,治理成果难以巩固。在生态建设中,就生态论生态,不注重解决老百姓的吃饭、烧柴等基本生产生活问题,特别是一些生态工程忽视基本农田建设,出现了反弹。还有一些地方,虽然注意了与当地经济的结合,但规模小、品种杂,难以形成规模优势和产业化经营,经济效益不理想,水土保持的成果也难以巩固。
三是一些地方在生态建设中忽视利用生态自然修复能力。生态建设工程主要是依靠人工治理,既加大了成本,又影响了生态恢复的效果和进度。实际上,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生态自然修复是一条多快好省的途径。它不仅能快速促进植被恢复,而且能形成真正适应当地立地条件的、稳定的生态群落。
4、贫困地区和革命老区水土保持投入严重不足,治理速度缓慢
我国的水土保持投入始终处于较低水平。“十一五”期间,国家水土保持投入达到历史最高水平,但其占国家GDP的比例仍微乎其微,最高的2009年投入为29.94亿元,还不到当年GDP的万分之一。
在总投入十分有限的情况下,尽管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始终把投入的重点放在贫困地区、革命老区和少数民族地区,但仍然难以满足这些地区防治水土流失的迫切需要。在646个水土流失严重县中,开展重点治理的不过200多个。水土保持工程长期属于补助性质,中央投入标准很低,群众投工投劳折算成投资占到工程总投入的80%以上。“两工”取消后,基层政府和业务部门动员群众投工、投劳非常困难,许多地区水土流失治理工作处于停滞状态。全国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近200万km,按照目前每年治理水土流失4~5万km的速度推算,初步治理全国现有水土流失面积还需40~50年时间。
三、对策措施及建议
今后一段时期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总的思路应该是:努力不欠新账,加快清还老债。一方面要严格控制各类生产建设活动造成新的人为水土流失;另一方面对历史上已经形成严重水土流失的地区要加大治理力度,加快治理进程。
2(一)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坚决遏制新增人为水土流失
今后相当长的时间内,我国各类生产建设活动将会维持在一个较高的水平,为此,应当加强预防保护工作。一是加强重点预防保护区水土资源保护。对重要的生态保护区、水源涵养区、江河源头和山地灾害易发区,需要严格控制进行任何形式的开发建设活动,有特殊情况必须建设的,应充分进行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切实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防止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二是依法强化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管。对扰动地表、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生产建设项目,都应当实施水土保持方案管理。监督管理部门也要加强跟踪检查,做好验收把关,保证水土保持防治措施能够落到实处。同时,需要在法律中严格有关的管理制度,明确处罚措施,使水土保持违法案件能够得到查处,全面落实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三是加强水土流失防治的社会监督。采取政府组织、舆论导向、教育介入的形式,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宣传,并充分发挥各级人大的作用,开展经常性的监督检查,同时不断强化群众监督,唤起全社会水土保持意识,大力营造防治水土流失人人有责、自觉维护、合理利用水土资源的氛围。四是需要尽快建立水土保持生态补偿机制。坚持“谁占用破坏,谁恢复补偿”的原则,建立和完善水土保持补偿制度。同时,对于水土流失区的水电、采矿等工业企业,要建立和完善水土流失恢复治理责任机制,从水电、矿山等资源的开发收益中,安排一定的资金用于企业所在地的水土流失治理。
(二)大力推动小流域综合治理,突出抓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
小流域综合治理是被实践反复证明为非常成功、有效的一条技术路线,应坚持不懈地抓紧抓好。在当前我国退耕还林、退牧还草工作取得阶段性成果的情况下,生态建设应尽快改变偏重单项措施的做法,加大综合治理力度。特别是应把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提上重要议事日程,优先解决群众生计问题,实现综合效益,以弥补以往建设的不足。
实施坡耕地和侵蚀沟综合整治一举多得,一是可以从源头上控制水土流失,对下游起到缓洪减沙的作用;二是能够改善当地的基本生产条件,解决山丘区群众基本口粮等生计问题,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坡耕地改造为梯田后粮食单产一般可以翻一番,黄土高原坝地的单产一般为坡地的4倍;三是可以增强山丘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促进农村产业结构调整,为发展当地特色经济奠定基础;四是可以有效保护耕地资源,减轻对土地的蚕食,为守住国家18亿亩耕地的红线做出贡献,保障粮食安全。坡耕地和侵蚀沟整治是目前我国建设基本农田最具潜力的一个途径。
(三)加大封禁保护力度,充分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 发挥生态自然修复能力是加快水土流失防治步伐的一项有效措施。在人口密度小、降雨条件适宜、水土流失比较轻微地区,可以采取封育保护、封山禁牧、轮封轮牧等措施,推广沼气池、以电代柴、以煤代柴、以气代柴等人工辅助措施,促进大范围生态恢复和改善。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水土流失较为严重的地区,可以把人工治理与自然修复有机结合起来,通过小范围高标准的人工治理,增加旱涝保收基本农田、人工草场,解决农牧民的吃饭、花钱问题,为大面积封育保护创造条件。
(四)坚持因地制宜,分区确定防治目标和关键措施 根据各地的自然和社会经济条件,分类指导,分别确定当地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目标和关键措施。黄土高原区,应以减少进入黄河的泥沙为重点,将多沙粗沙区治理作为重中之重。措施配臵应以坡面梯田和沟道淤地坝为主,加强基本农田建设,荒山荒坡和退耕的陡坡地开展生态自然修复,或营造以适生灌木为主的水土保持林。长江上游及西南诸河区,重点是控制坡耕地水土流失,提高土地生产力。在溪河沿岸及山脚建设基本农田,在山腰建设茶叶、柑桔等经果林带,在山顶营造水源涵养林,形成综合防治体系。东北黑土区,应有效控制黑土流失或退化的趋势,使黑土层厚度不再变薄,生产力不再下降,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治理措施应以改变耕作方式、控制沟道侵蚀为重点。西南岩溶区,重点是抢救土地资源,维护群众基本的生存条件。应紧紧抓住基本农田建设这个关键,有效保护和可持续利用水土资源,提高环境承载力。西北草原区,加强对水资源的管理,合理和有效利用水资源,控制地下水位的下降。对已经退化的草地实施轮封轮牧,有条件的建设人工草场,科学合理地确定单位面积的载畜量。对主要风沙源区实施重点治理。
(五)加强领导,强化地方政府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责任 水土流失是一个综合的自然与社会经济问题,水土保持也是一项非常复杂的系统工程,应在政府层面确立水土流失防治目标,落实防治责任,研究防治的重大问题和相应的政策措施。在政府统一协调下,各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密切配合,综合防治当地的水土流失。
结束语
总体来看,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局部地区治理效果明显,水土流失强度有所降低。同时,在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防治经验,技术路线成熟。但由于特殊的自然地理条件,加之长期以来对水土资源的过度利用,当前我国水土流失仍然十分严重。我们认为,在今后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人口、资源、环境矛盾十分突出,水土流失区仍将面临巨大的压力,特别是在城市化、工业化进程中,开发建设强度加大,新的水土流失不断产生,未来防治形势严峻。水土保持以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要目的,综合了工程、植物和农业技术三大措施,统筹了经济、生态和社会三大效益,是山丘区新农村建设的基础工程,是我国生态建设的主要内容。水土保持不仅关系当前社会经济发展,也关系到子孙后代的生存发展,必须把水土保持工作作为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坚持不懈地抓下去。这次全国人大常委会对水土保持法进行修订完善,必将有力地促进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推动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的建设。
以上所讲不妥之处,敬请批评指正。谢谢大家。
(主讲人为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研究员、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
第三篇:山东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
山东省人民政府
关于发布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的通告
为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减轻水、旱、风沙灾害,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产,保障我省国民经济持续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等法律法规的要求,现将我省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通告如下:
一、重点预防保护区:泰山、鲁山、蒙山、崂山和昆嵛山等林木植被较好的地区;经过集中连片治理,已经形成了比较完善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护体系,面积在50平方公里以上的区域。重点预防保护区以保护现有植被和水土保持设施,防止乱砍滥伐为主,同时做好局部水土流失严重区的治理工作。
二、重点监督区:鲁中、鲁南矿区,胜利油田开发区,胶东矿区及城市规划区。鲁中矿区主要包括淄博市、莱芜市、新泰市、肥城市和济南市历城区、章丘市等矿藏丰富的区域;鲁南矿区主要包括枣庄市和邹城市、兖州市等煤炭工业区;胜利油田开发区以东营市、寿光市、惠民县、博兴县为主;胶东矿区主要包括招远市、莱州市、龙口市等。对重点监督区,要在进行水土流失治理的同时,突出做好监督管理工作,防止因开发建设造成人为水土流失。
三、重点治理区:鲁中南中低山丘陵区,黄泛平原风沙区,胶东半岛丘陵区。重点治理区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为主,同时做好保护工作。
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采取切实措施,防治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各级水行政主管部门及其水土保持监督管理机构要与有关部门密切配合,加强管理,对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依法查处。
一九九九年三月三日
第四篇:关于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关于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调查与思考
政协商洛市委员会主席 王甲训
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是省委、省政府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主动尊重自然规律,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大决策,也是着眼于陕南立地条件,消除自然灾害威胁,改善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山区群众安全持续发展、稳定脱贫致富的德政工程,更是加快幸福商洛建设的一项重大战略需要。围绕助推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顺利实施,近期商洛市政协主席会议成员,组织对全市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集中视察,比较全面地掌握了工作进展情况,形成了一些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粗浅认识。
一、商洛市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成效和特点
商洛是一个“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市,地理条件特殊,自然灾害频发,群众因灾毁家致贫的教训十分深刻。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无疑是商洛改善民生环境、提高民生质量的重大历史机遇。工程实施以来,商洛市委、市政府思想高度重视、行动高度统一,举全市之力、聚八方之财,强化措施,稳健推进,整体工作实现了高点起步、良好开局。2011年底,全市完成移民建房16721户67797人,占省下达计划1.6万户6.4万人的103%。其中,开工建设移民安置点213个,占计划任务的102%;集中移民安置完成建房13439户52991人,主体建成封顶7797户28615人;分散安置完成建房3277户13307人,主体建成封顶的有3146户12507人。2012年,各县区移民搬迁对象审查确定、计划方案制定等基础性工作已经完成。全年确定集中安置点272个,搬迁安置2.1万户8.2万人,目前大部分安置点已开工建设。主要呈现以下几个特点:
(一)领导高度重视,组织机构健全。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都把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作为最大的民生工程、最有效的扶贫措施、最根本的防灾避灾途径和统筹城乡发展的最好机遇,成立了以市、县(区)长为组长的领导机构,并明确由市县(区)长抓综合协调、常务市县(区)长抓政策落实、分管市县(区)长抓工程推进,市上调整编制组建了市、县(区)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管理办公室,把陕南移民搬迁工作纳入目标责任考核内容,逐级夯实了市、县(区)、镇、村的工作责任,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工作体系。
(二)规划编制到位,工作基础扎实。市、县(区)抽调精干力量,组成专门工作队伍,深入调查摸底,核实搬迁对象,建立了县(区)、镇(办)、村组和搬迁户档案。在广泛征求意见、科学分析论证,统筹考虑搬迁移民避灾减灾、生活保障、文化娱乐、教育医疗、环境改善等多种因素的基础上,精心编制市、县(区)、镇移民搬迁十年和三年工作规划,同步制定了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和配套设施规划,并按照传承特色、因地制宜的原则,规划设计了具有秦岭民居特色的移民安置楼、“三位一体”小区等移民搬迁安置新区模板,供各移民户选择和集中安置点参考。镇安县按照“一次规划到位、逐年搬迁建设”的思路和“三十年不落伍,五十年不拆迁”的标准,在集镇规划建设300户以上安置点19个,提高了集中安置水准。
(三)工作机制规范,搬迁安置有序。市、县(区)、镇政府不断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采取切实有效的工作措施推进移民搬迁。一是及时制定《商洛市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领导小组联席会议制度》、《移民搬迁项目实施办法》、《资金筹措与管理办法》,各县区结合实际制定出台了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搬迁安置工作组织有力、规范有序、顺利推进。二是按照“政府主导、群众主体、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的原则,明确各方责任,督促落实到位。市政府按月督查各县区移民搬迁工作,并在《商洛日报》公示通报,对连续两个月排名末位和连续三个月排名后两位的县(区)主要领导进行约谈问责。三是严格搬迁安置对象的筛选、审查、公示和确定程序,严格执行工程建设招投标和监理制度,加强项目资金审计管理,确保移民搬迁安置工作公开、公正、有序进行。
(四)注重典型培育,示范效应明显。按照“试点示范,稳步推进,积累经验,以点带面”的工作思路,2011年,全市确定36个规模较大、设计理念较新、建设标准较高、示范作用较强的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明确包抓领导,落实包抓部门,加大资金扶持,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创造了许多值得推广的经验。商南县试马镇按照“小城镇建设、移民搬迁、现代农业”三位一体的思路和“农村社区化、种养园区化、农民专业化”的要求建设移民搬迁安置点,受到省市领导的高度赞扬。山阳县高坝镇街道村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采取统一规划、统一筹资、统一建设和移民搬迁安置与产业发展结合、与城镇化建设结合、与新农村建设结合的“三统一、三结合”模式,通过优先向移民拍卖经营性街面房,弥补集中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资金不足;建设不同面积户型供移民自主选择,满足不同搬迁移民需求;在集中安置点新建社区,加强搬迁移民的管理与服务;实行移民搬迁户明白卡入户制度,提高落实移民搬迁政策透明度等成功做法,具有较强的示范推广价值。
(五)坚持多元投入,资金保障有力。确保资金投入是加快推进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关键。市、县区政府想方设法,积极拓宽筹资渠道,统筹安排扶贫、工赈、生态移民搬迁项目,整合新农村建设资金、小城镇建设资金、巩固退耕还林成果资金和财政支农资金,实行资金捆绑使用,确保群众建房和配套设施建设资金需求。柞水县采取捆绑项目、整合资金、财政配套、向上争取、群众自筹“五个一点”的办法,为移民搬迁安置提供了有效的资金保障。2011年,全市共筹措配套资金16.7亿元,其中建房补助资金9.7亿元,户均6.06万元,超过省政府规定6万元的补助标准,兑现了让移民搬迁户少拿钱的承诺。同时,制定了《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资金筹措与管理办法》,对各个渠道的资金实行专户储存、专帐核算、专款专用,确保资金安全。
(六)强化产业配置,移民致富有望。各地在解决好“搬得出”的基础上,把搬迁群众后续产业发展放在重要位置,坚持有土安置与有业安置相结合,着力在“稳得住”、“能致富”上下功夫。在有土安置方面,近距离搬迁的农户,继续耕种原有土地,同时按照土地占补平衡原则,坚持搬新拆旧,全面垦复搬迁后的宅基地,用于发展生产。在有业安置方面,结合城镇化建设,尽最大可能把移民搬迁安置点规划在县城城郊和镇政府所在地,并建设一定面积的商业用房,供搬迁户直接经营或出租;加大设施农业发展力度,在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所在区域,规划设施种植、养殖小区,发展现代农业;依托工业集中区建设,鼓励引导搬迁群众到县域工业企业、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居民小区公益岗位就业;通过实施“雨露计划”、“人人技能工程”等措施,对搬迁户进行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创业能力,增加就业机会。通过这些措施,为搬迁群众发家致富奠定了一定基础。
二、商洛市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从调查情况看,商洛市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起步较高、开局良好,但仍存在一些需要研究解决的问题。
一是思想认识不尽统一。少数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对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重大意义认识不足,既有把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等同于以往工赈移民和扶贫移民的现象,也有认为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任务艰巨、心存畏难的现象。部分移民搬迁对象对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初衷理解不深,坚守祖业、故土难舍的思想情结根深蒂固,一定程度阻碍了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顺利实施。
二是落实政策不够灵活。一些地方强调集中安置多,关注分散安置少,分散安置移民的政策兑现、建房质量和发展致富令人担忧。一些地方在移民建房面积上执行呆板,搬迁移民选择空间不大。一些地方在移民建房尤其是集中安置点移民建房模式上,要么一律统规统建、要么一律统规自建,灵活性不够。
三是资金配套压力很大。商洛是一个贫困地区,所辖7个县区均属吃饭财政,财力十分匮乏,一直靠国家转移支付运转。加之,近年来需要市县区配套资金的项目增多,市县区财政压力本身就很大。而要全面完成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任务,市县区共需配套36.67亿元,年均近4亿元,市县区财政资金配套压力更大。
四是土地矛盾依然突出。商洛土地稀缺,集中连片的川道平地更少。随着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速度明显加快、产业类项目逐步增多,土地供需矛盾日趋突出,可供建设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的地方十分有限。尤其是在镇安、柞水这样一些山大沟深地区,全面落实省上30户以上以集中安置为主的要求,选址更显困难。同时,移民搬迁安置用地审批仍然不够快捷,也一定程度地制约了移民搬迁工作的稳健推进。
五是移民致富困难较多。一方面,受资金、规划等影响,多数移民搬迁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搬迁移民出行、用水、如厕、医疗和子女上学等多有不便。另一方面,受立地条件等因素制约,移民安置途径狭窄、渠道不多,有土安置缺地、就业安置乏力。这些都使搬迁移民真正稳得住、能致富产生许多不确定因素。
三、对稳健推进商洛市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作的建议
(一)深化宣传教育,增强思想共识。思想是行动的先导。稳健推进陕南移民搬迁工作,必须在巩固已有宣传教育成果的基础上,按照重心下移、延伸触角的思路,把加强基层干部和移民搬迁对象的宣传教育作为重点,一方面,综合运用政策宣传、思想教育、深化培训、严格考核等方式,加大对各级干部尤其是基层干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目的意义、工作步骤、政策措施等的宣传教育力度,使广大干部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消除畏难心理,切实把思想统一到落实省市重大决策和全面完成移民搬迁任务上来。另一方面,继续坚持工作人员上门到户、宣传资料发放到户、移民政策宣教到户、群众疑虑解答到户,耐心细致地做好群众思想引导工作,真正让移民搬迁对象知晓政策、明白政策,自觉贯彻执行政策。同时,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等新闻媒体,多角度、全方位地宣传陕南移民搬迁取得的成效和积累的经验,引导广大干部和群众充分认识移民搬迁带来的实惠,从而自觉坚定信心,响应政府号召,自愿搞好搬迁。
(二)加强分类指导,全面落实政策。“搬得出”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安置工程的前提,核心要解决好移民搬迁户的安置方式、户型标准和资金补助问题。应按照“区别对待、分类指导”的要求,全面落实并深入研究陕南移民搬迁的有关政策规定,有效发挥政策引导作用,真正让搬迁群众通过政策落实,得到应有实惠。在移民搬迁安置方式上,既强调以集中安置为主,又充分考虑陕南山区的实际,因地制宜,实行集中安置、分散安置和单家独户建房搬迁相结合,适当扩大分散安置和单家独户建房搬迁的比例;在户型标准上,应充分考虑群众的生活习惯和传统习俗,允许搬迁群众在力所能及的条件下,适当扩大建房面积,以满足不同搬迁移民的需求;在建房形式上,既强调统规统建,又注重统规自建和自己设计自己建房,允许形式多样;在资金补助上,应严格按照省市政策要求,统一标准、统一形式,公开透明、一次到位,以落实搬迁移民责任,相对减轻财政不必要的负担。
(三)集约利用土地,科学规划选址。科学规划用地,合理选择移民搬迁地址,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的重要环节。应坚持集约用地、科学规划,把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与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等有机结合起来,统筹考虑、科学论证、超前规划、合理布局,务必让有限的土地发挥最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严格执行“三高三避”的移民搬迁选址原则,把安置点选择在靠近城镇、川道和安全地带,绝不能把新建移民搬迁安置点从一个地灾隐患点搬到另一个地灾隐患点。特别是对分散安置和单家独户搬迁的移民户,更应高度重视选址问题,必须经过镇以上政府组织专业人士现场考察论证,确无灾害隐患,方可实施搬迁。加快移民搬迁用地申报审批,对审批手续一时不能到位的,允许边报批,边建设,甚至先建设后报批,确保搬迁工作顺利推进。同时,严格移民搬迁建设项目管理,实行项目法人负责制、招投标制、合同管理制、工程监理制、竣工决算制和项目质量终身负责制,加强对建材及建筑质量的监督监管,确保移民搬迁工程不出任何问题。
(四)多方筹措资金,改善民生环境。资金问题是制约陕南移民搬迁的关键问题。应千方百计争取中省支持,积极化解市县区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资金配套压力。继续遵循“用途不变、渠道不乱、各记其功、各计其力”的原则,进一步加大对扶贫、发改、国土、水务、林业等涉农项目资金的整合力度,集中财力,捆绑使用,努力破解陕南移民搬迁工程资金瓶颈。坚持把加强移民搬迁基础设施建设,作为搬迁移民“稳得住”的重中之重,既注重在移民搬迁规划中统筹考虑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又应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的要求,积极拓宽融资渠道,加大筹资力度,通过盘活移民搬迁集中安置点土地存量资本、优先向搬迁移民户出售商业用房和鼓励民间资本投入等多种方式,多元筹措资金,加大移民搬迁安置点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妥善解决好搬迁移民医疗卫生、子女上学和文化活动等问题,切实营造良好的生存生产生活环境。
(五)坚持多元安置,确保移民致富。移民致富是实施陕南移民搬迁工程的根本所在。应继续坚持有土安置和有业安置相结合,综合运用推进土地流转、新修基本农田、适当调剂口粮田等措施,积极为搬迁移民就近就地发展农业产业创造必要条件;充分利用搬迁移民所在区域特点,主动加强与周边企业的联系,合理调剂城镇就业岗位,努力为搬迁移民就业提供更多机会;进一步加大搬迁移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不断增强搬迁移民创业致富本领,通过鼓励搬迁移民发展第三产业、从事劳务输出,稳定增加收入。同时,加强对搬迁群众的素
质教育和文明教育,引导搬迁移民逐步改变生活习惯,适应新环境,建立新关系,享受新生活,培养健康向上的生活情趣,真正由农民转变为市民。
第五篇: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论文
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
【摘要】:本文以下内容以景东县者后山地新镇建设项目为例对水土流失防治措施进行分析和探讨,仅供参考。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分析
中图分类号:s157.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
一、工程概况
景东县者后山地新镇建设项目位于景东县者后乡,项目区主要建设内容包括建构筑物建设工程、道路建设工程、景观绿化建设工程及小区内部的给排水、供电等配套设施,本工程建设过程中共产生土石方开挖97465m³,其中表土剥离8000m³、场地平整26754m³、基础工程开挖43876m³;回填土石方78546m3,表土临时堆存于绿化区,用于后期绿化覆土,工程无永久弃渣。
本项目区处滇南横断山系纵谷区南部,属深度切割中山宽谷、峡谷区。气候类型属低纬度高原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暖温带季风气候。项目区多年平均气温17.2℃,年平均日照数为2131.7h,年蒸发量619.9mm,相对湿度74%。主导风向西南风,年平均风速2.2m/s。年平均降雨量960mm,5-10月为雨季,降雨集中,占全年降雨量的85%,多年平均降水日数154天。20年一遇最大1h、6h、24h降雨量分别为79.56mm、87.5mm、126.78mm。
项目区主要分布有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疏林、针阔混交林,次生林、低矮常绿植物和旱地。主要树种有西南桦、旱冬瓜、车桑子等,植被覆盖率约为25%,植被一般。
二、本项目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
影响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包括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自然因素主要是地形、植被、土壤、降雨,人为因素主要是人为活动的扰动,包括施工方法、施工时序等,这里具体分析如下:
(1)项目区域占用的土地类型多样,原生水土流失以轻度为主。项目原地表完整紧实,若林草植被遭到破坏,植被的林冠截留、涵养水源、固持土壤的功能随之丧失;土体开挖回填松动,抗蚀性降低,在不利气候条件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项目区大部分施工区域存在开挖或回填,场地平整开挖回填量较大,若不加强防护,不仅加剧水力侵蚀,还会诱发重力侵蚀。
(3)项目区降雨量丰沛、降雨相对集中,水土流失动力源充足,扰动地表后,很容易加剧当地的水土流失。
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分析情况见下表。
表项目建设水土流失影响因素识别表
三、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布设原则
项目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防治新增水土流失为目标,保护建设、生态用地为出发点,促进经济与环境的协调发展。在遵守水土保持法律法规、水土保持技术标准以及环境保护总体要求的同时,针对项目特点确定措施的布设原则如下:
第一,以“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治理”为基本原则,结合工程实际和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贯彻“预防为主、防治并重、因地制宜、因害设防、水土保持与生产建设相结合”的方针,在调查、分析、研究的基础上合理界定防治责任范围,提出防治水土流失的对策和具体措施。
第二、本着重点治理与综合防治相结合的原则,结合项目实际情况,在防治措施设计中通过对水土流失防治区域的划分,遵循全面治理和重点治理相结合、防治与监督相结合的设计思路,合理布设各项防治措施,建立选型正确、结构合理、功能齐全、效果显著的水土保持综合防治体系,达到控制和防治新增水土流失的目的。
第三、密切结合项目特点,从实际需要出发,坚持工程措施与植物措施相结合,水土保持措施与主体工程措施相结合的原则,使水土保持措施既满足水土保持要求,也满足工程安全的要求。
第四,防治措施应遵循经济性以及技术上的可行性和易操作性原则。各种水土保持措施或工程中用到的材料应尽量就地取材,以便节省投资。提出的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要因地制宜,具有技术的可行性与易操作性。第五,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在主体工程比选结果的基础上进行,充分利用主体工程已有的水土保持功能设施,避免重复设计。
四、该项目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
根据作者多年的实践经验及对该项目的分析,认为该项目水土流失防治措施主要有如下几个方面:
第一,加强施工管理,对施工过程中不能及时回填的土石方以及散状材料在不使用时应进行覆盖遮挡。严格按照工程设计及施工进度计划进行施工,减少地表裸露时间,尽量避免在雨天进行各种土石方工程。
第二,根据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原则,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同步,实行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及项目监理制,本方案补充的水土保持防治措施应与主体工程一起招标,签订施工合同,按照设计文件及施工合同要求完成防治措施。
第三,临时沉沙池。为了降低施工期间临时排水沟的排泥沙含量对周边地表及植被的影响,同时借鉴同类工程在施工过程中的经验,本方案考虑在项目区临时排水沟多条交汇处和出口处布置沉沙池,经分析,共设置6座,沉沙池采用m7.5砖砌筑,尺寸为3.0m×1.5m×1.5m,衬砌厚度为24cm,沉沙池内侧m7.5水泥砂浆抹面,施工期间应定期对沉沙池进行清理,将清理出的泥沙回填至绿化用地区,施工结束后将沉沙池回填。
第四,施工期应加强对各项水土保持设施的管理和维护,定期检查其运行状况,防患于未然,发现问题及时采取补救或整改措施。
第五,临时排水沟。根据主体工程规划,本工程道路广场区沿线的雨水管网将随着道路的建设,逐步完成,在此之前,由于主体工程规划设计的排水暗管难以及时到位发挥作用,考虑到临时排水沟与后期排水体系有效的结合,因此,根据本防治区的地形条件和布置特点,考虑在道路一侧及场内其它区域统一布设布置畅通的临时排水沟,汇集施工场地内的地表径流,以减少对施工场地内的径流冲刷,本方案布设的临时排水沟基本上沿主体工程规划的永久排水体系布置,部分区域有所延伸,最终将施工期的地表汇水排至项目区附近已有道路排水体系中,进行统一处理。
第六,直接影响区主要为项目建设周边防治责任范围区域,为避免项目建设造成水土流失区域的外延,针对工程建设施工特性,对该防护区域提出以下防治要求:①严格控制施工范围,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区域的扰动和占压,避免造成植被的破坏;②对受项目施工影响的区域加强监督和保护,避免因不合理的施工或其它人为因素而造成新的水土流失;③对本区域内散落的土石应进行清理,并集中堆放至指定位置,若造成植被破坏,应及时恢复;④在施工扰动影响区加强监督管理,同时加强对该区域的水土保持监测。
五、结尾
以上内容首先对该项目水土流失的影响因素进行了介绍,随后在此基础上针对该项目实际情况提出了水土保持的对策及建议,表达了自己的观点,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但作者深知,作为一名技术人员,必须要时刻站在水土防治技术的前沿,多学习、多总结,在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为我国的水土防治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 《公路水土保持 》江玉林等,科学出版社
[2] 《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贺康宁等,中国林业出版社
[3]《水土保持生态工程规划与设计及其参考案例》游尚官等,黄河水利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