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

时间:2019-05-15 00:24:44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

第一篇: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

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德国模式”为什么受推崇?

2012年07月10日 10:20 来源:《发展研究》2012年2期 作者:许和木 字号

打印 纠错 分享 推荐 浏览量 106

【内容提要】 德国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被称为“德国模式”,中德两国虽然在国情上有很大的不同,但德方在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对我国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关 键 词】德国模式政府服务社会管理

德国近几年社会经济发展的成就被称为“德国模式”,很多国家都在总结研究。中德两国在国情上有很大的不同,在政府运作和具体社会管理措施上会有所不同。但是,行政权力运作和社会管理有其普遍规律,德方在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所坚持的价值取向和制度设计,对我们目前正在进行的社会管理创新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德国面积35万多平方公里,总人口8200万,国内生产总值24.23亿欧元,是世界上第四大经济体,人均GDP达29500欧元。德国当前经济社会形势较好,是欧盟中受金融危机影响最小的国家之一,去年经济增长率同比增长3%,今年一季度比去年同期增长5.6%,失业率很低。德国是世界上社会管理制度、法律制度、福利制度较为完备的国家之一,提出并实行许多先进的社会管理理念和措施,积累和创造许多有益的经验和做法。

(一)确立以人为本、民主公开的政府管理体制

从社会经济发展的一般规律和趋势来看,有效的社会管理的前提是建立一个公正、民主、透明、高效的法治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的政府。德国在政府管理理念和建立科学民主公开的决策、执行、监督机制等方面很有特点。

德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共有16个联邦州。在联邦宪法的框架下,联邦州享有高度自治权。各级政府职能清晰。实行分权分税制,权利和责任统一,事权与财权一致,联邦政府主要负责国防、外交、货币政策、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全民社会保障等工作;州政府主要负责大中小学教育、司法、文化事业等工作;县市等地方政府主要承担水、能源供应、社会福利救济等职责。政府职能定位准确。德国政府在社会管理中,努力做到是一个有限高效的政府而不是无限万能的政府,也就是说“有所为有所不为”,工作重点放在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多更好的公共产品和公共服务上,注重社会公共服务,关注民生,保障社会公正与公平。比如,德国政府实行全民医保、养老等社会保障制度,保障公民教育权、就业权、居住权,提供便捷完善的公共交通网络,创造良好优美的生活环境等。同时,政府在社会管理过程中,更加注重利用市场化、社会化的手段,凡是市场能做到的,就交给市场。政府职能主要在于“掌舵”,而“划桨”的职能更多地由市场来完成。政府越来越重视发挥非政府组织(NGO)的作用,一些公益性的社会组织、基金会、工商协会、手工业协会也承担部分政府职能,担负服务民生的角色,如老年人护理、劳动者技能培训等社会保障工作。当然,德国各级政府除社会管理外,也有促进当地经济发展的责任,但不过多地干预具体经济活动,凡是市场机制能够发挥作用,国家就退出,政府主要是通过参股等形式,参与交通能源基础建设,参与和普遍服务有关的行业。政府主要任务是为市场主体发展创造公平竞争的环境,为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保证较充分的就业,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出台扶持政策帮助企业提高产业竞争力,鼓励节能、减排,促进经济可持续发展。由于中央和地方政府职责划分明确,政府公共服务到位,社会管理较为有效。

德国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坚持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政府要帮助困难的人,帮助真正需要帮助的人,并尽可能创造条件让他们重新融入社会。比如,在社会保障的制度设计上,既帮助处于困难的民众,保障每个公民不要承担过度风险,同时要有利于效率原则,制度措施有利于激励公众克服困难。德国法律规定,失业6个月,领取的失业金是原工资的80%,之后,如果再找不到工作,就领取社会救济,保障其基本生活。比如说,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大环境下,为了降低社会失业率,德国劳工部采取了“短工形式”,即由原来每周工作5天,缩减至现在的4.5天,半天工资由劳动局出一半、企业出一半。2008年,仅这部分资金就发放16亿欧元。由于德国政府重视民生问题,全社会收入水平差距不大,据中德经贸合作中心提供的数据,德国独立开业者年均收入32900欧元,公司雇员14100欧元,工人11200欧元,公务员16200欧元,社会救济金领取者6000欧元,所以,社会比较公正公平、和谐稳定,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执政理念。

德国在社会管理方面,建立了科学、民主的决策机制,注重依法行政和法治社会建设。德国经济和社会管理各个方面都有较完备的法律规范,并且根据实践的发展不断补充完善。政府运行和社会管理都是严格按照法律来执行的,比如,政府对产业依法进行补助,补助的重点是农业等弱势产业和可再生能源、新兴产业等,主要是为国家的发展未来进行补助;又如,政府对社会公众的保障和弱势人群的救济,都有相应的法律规定,只要条件符合,都可依法享有权利。德国政府重视听取民意代表的意见,着力建立公开、民主、透明的决策程序。政府是由民众选举产生的,为民众服务、保障公共利益是其存在的前提。所以,政府的重大决策都要让民众知晓,如政府重大建设项目安排及预算、城市建设规划、交通规划的制定、修订,要向社会公布,充分听取民众意见,同时,要经过议会的讨论批准。德国加强对公职人员事前警醒教育和各方面、全方位的监督考核,如上级人事部门和审计机构的监督考核,主管上司的监督、由社会各界人员组织的专门监督和新闻媒体的监督,政府公务员总体上比较廉洁、工作尽职,服务意识强。此外,德国政府注重信息化建设和管理,建立了公民个人信息档案,完善社会管理信息化服务网络,为科学决策、科学管理提供了技术支撑,提高了行政管理水平和效率。我们在学习考察中感到,德国政府机构对社会经济情况统计十分精确,如纽纶堡社会局对辖区内家庭总数、儿童、妇女、老年人人数、失业人员数量了如指掌,这样就能够做到及时服务、有效管理。

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一个能真正解决社会问题、满足社会诉求的有效政府,已经成为各个国家和地区政府的共识。德国政府在社会管理方面的经验给我们的启示是:一是要牢牢确立以人为本的社会管理理念。尊重人、解放人、依靠人和为了人是当今社会发展的价值取向。社会管理,说到底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涉及广大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在现实社会中,贫穷与富裕作为矛盾的双方,是利益斗争的核心问题,直接影响到社会的整体稳定。德国政府保障每个人的基本生活,并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传达的是一种社会公共管理的人本理念和普惠原则,这就会极大地缓解社会矛盾,减少不必要的社会冲突。因此,我们要借鉴德国的有益经验,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转变社会管理理念,以人民群众利益为重、以人民群众期盼为念,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树立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理念,强化政府服务职能,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让群众感受到生活有保障,权益受到保护,为每一个公民建立平等的生存和发展的平台,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的社会性需求,使人们更有安全感、归属感及生活的尊严。二是要着力建立民主、公开、科学的政府决策机制。我们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过程中,要坚持依法行政,依法决策,重视民意,不断扩大公民参与权和知情权,增加公共事务决策的透明度,让更多的公民参与到政府决策和行政过程中来。要通过严密的制度设计,加强对权力运行的监督,促进政府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三是要坚持不懈地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德国的经验说明,政府的作用是有限的,应该实现由“全能政府”向“有限政府”转变,从发展型为主的政府向服务型为主政府转变,进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政府服务,从微观管理转向宏观管理,从直接管理转向间接管理,从以行政手段为主转向经济、法律、行政手段并重。政府在管理公共事务中,应该牢牢树立依法行政观念、行政现代化观念、行政社会化观念、行政高效化观念。政府作为行政的主体应该毫不例外地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纠”;在管理社会公共事务中要充分利用和发挥现代科学技术的作用,大力发展电子政务,提高行政效率,减少行政成本;要积极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和社会民间团体,发挥其在管理社会事务中的作用,减少政府行政事务,提升公共服务效能。总而言之,要进一步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调整和精简政府机构,转变政府职能,完善社会管理领导体系,构建社会管理服务网络,健全社会管理基本法律法规,形成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新格局。

(二)形成多方参与、民主自治的社会管理机制

德国地方政府有较多的自主权、自治权,尤其在社会管理领域方面。州和市政府可以在国家法律框架下,自主解决社会管理问题。同时,德国社会组织发达,成立了许多诸如工商会、职工委员会、医生协会等公法团体,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会自治系统。比如,在德国,工会组织力量很强大,法律规定工会是完全独立的组织,德国有3000万工人,650万是其工会会员,还成立了许多专门的工会,如公务员协会、火车司机工会等,工会组织在加强与雇主、政府部门的协调、沟通,维护工人合法权益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德国实行的社会市场经济制度,企业实施企业主和工人的共决制,劳动者有参与企业管理的权利。德国企业没有设立董事会,监事会履行董事会职责,法律明文规定企业监事会应有一定比例的职工代表;又如:德国工商会和一些行业协会,都负有行业技能培训教育、促进就业等社会管理职能。据了解,德国有近50万个非政府组织,几乎涵盖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政府允许和鼓励分散的公民个人加入这些组织,联合成一定规模的社会力量,参与利益博弈,合法表达诉求,这些非政府组织所做的工作与政府部门相辅相成,解决政府层面照顾不到的更广泛的问题和矛盾,通常被称为第三部门工作,为稳定社会发挥了重要作用。

德国在社会组织建设方面的经验,给了我们很大启示:社会管理不能都由政府来承担,完善社会管理,就需要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加大第三部门工作力度。培育社会组织,实现社会自治,发展基层民主,是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础,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条件。我们要借鉴德国的有益经验,发挥社会组织的特有作用,把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作为一项维护社会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的一项重要工作内容。目前我国农村人口所占比例较大,基层组织自治功能发挥不够,城镇社区管理工作也较为薄弱。因此,要努力夯实基层组织、壮大基层力量、整合基层资源、强化基础工作,强化城乡社区自治和服务功能,健全新型社区管理和服务体制。社区服务是社会区建设龙头,社区服务搞好了,可以愉悦社区居民的心情,减少居民工作和生活的后顾之忧,融洽社区居民之间的关系,对于创建和谐社区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要进一步发挥工青妇等群众组织、企事业单位社会管理和服务职责,支持人民团体参与社会管理,发挥群众参与社会管理的基础作用,发挥社会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自治、自律、他律、互律作用,健全社会管理网络,形成社会管理合力,形成社会管理人人参与、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良好局面。

(三)构建惠及全民、健全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

考察期间,我有这么一个感受,德国社会治安状况较好,这至少得益两个方面因素:一是社会公众受教育的水平高,公民素质较好;二是社会保障制度完善。人人享有国家提供的社会保障,违法犯罪行为就较少。所以,德国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为社会的和谐稳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建立全民保障制度。德国政府百年来不断探索社会保障机制,强化社会管理服务网络。1883年德国就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全民医疗保险制度,国家规定,月收入低于3700欧元的,强制参加国家医疗保险,超过的可选择参加国家医疗保险,也可参加私人保险,目前医疗保险覆盖了所有人员,90%人员参加国家医疗保险体系,10%人员参加私人保险体系。1889年开始实施养老保险,1927年实施失业保险。1995年国家还颁布了护理保险法,保障公众在年老时需要得到护理的正当权益。此外,政府重视对失业青年加强就业技能教育,重视帮助残疾人就业,联邦和各市联署成立专门机构帮助失业人员重新就业,免费介绍就业,对劳动技能培训政府给予补助。当前德国就业形势很好,失业率降到5%以下。对找不到工作等社会低收入者,每月国家会提供359欧元现金、房租补贴等社会救济。目前,支付社会救济金已成为德国政府的第一大支出。

保障居民住房需求。德国政府重视解决居民住房问题,1965年以前,主要是由各个方面大量融资大规模重建或新建住房,包括以住房合作化方式建设居民小区。1965年以来,政府主要对低收入家庭给予住房补贴。目前,德国住房合作社建房228.8万套,占到全国所有住房的23.4%,地方政府建房274.4万套,占28.1%。据中德经贸合作中心提供的数据,2009年德国家庭平均住房面积89.6平方米(使用面积),人均住房面积41.6平方米。全国拥有自有住房的占40%,租房占60%,较好地保障了低收入群体的住房问题。

德国政府在保障民生工作方面给我们留下深刻印象,对我们进一步改善民生,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很有启发。社会管理要搞好,必须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政府管理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要加快推进和完善以养老、医疗、失业保险等为重点的社会保障制度改革,形成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着力抓好就业这个民生之本,通过加强技能培训、免费职业介绍等方式,帮助困难群体再就业;要继续发展扶贫开发、妇女儿童事业,培育壮大老龄服务事业和产业,健全残疾人服务体系,对特殊人群实行特殊关爱,使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要合理调整收入分配关系,解决社会收入差距过大的突出问题,使发展成果更好惠及全体人民;要下大力气解决民众的住房问题。住房问题是一个敏感问题,也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这是摆在政府面前需要解决的一个难题。房地产有双重性,有市场属性也有社会属性,德国政府更重视其社会属性,做到“人有所居”、“住有所居“,对我们很有借鉴意义。政府要大力建设保障性住房和经济适用房,为普通群众和低收入群体解决住房问题提供帮助。

(四)实行人人享有、注重应用的公民教育制度

德国政府重视公民教育工作,实行12年制义务教育制度,公立学校学费全免,教科书等学习用品部分减免。关注儿童教育问题,对低收入家庭,政府会为儿童的扶养、教育给予补助,减少家庭支出负担。德国法律规定,家长必须送子女上小学学习,孩子到了入学年龄,地方政府就会在开学前给孩子的父母来函,指点、帮助、督促家长送孩子去上小学,并申明在办理过程中如果遇到困难,可向政府有关部门寻求帮助。这些措施的运用,促成了德国公民社会发育为“起点公平、规则公平、最终结果相对公平”的良性局面。德国国民教育体系注重应用技术和技能教育,根据国民经济发展需求和产业实际,举办6年制的实科中学和应用技术大学,培养高技能应用人才。青少年从12-13岁开始,就要选择就读文理中学(毕业后考综合大学)或实科中学。重视对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教育,各种行业协会承担着技术工人教育培训的组织工作,国家支持大企业和学校联合开展技能培训,提高劳动者就业能力。比如:德国对农业职业技能培训十分重视,从事农牧业工作,要经过5年的专门培训教育,持证上岗,培训费用由国家负责。同时,每年都要安排对农民进行相关行业新知识、新技能的培训,继续教育费用也由国家承担。德国政府在教育方面的成功经验,说明要充分重视和发挥教育在社会管理中的作用,通过教育,不断提升国民整体素质。当前,我国在教育方面也存在着困难家庭儿童失学、教育资源不均、素质教育重视不够等问题。因此,各级政府要坚持优先发展教育,突出教育的公益性,保障公民受教育权。要根据国民经济发展要求,深化教育体制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特别是要重视教育公平问题,突出劳动者的职业技能教育培训。

(五)坚守严谨科学、务实合理的社会工作方法

学习考察过程中,我感到德国人做事严谨、管理科学、讲究规划、注重细节。这样,就使每项社会管理措施具体周密,可行性强,使全社会每一项基础设施的建设、每一个社会事业项目的发展,都是社会财富的积累,而不是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资源的浪费。比如在社会保障制度设计方面,为了减少医疗保险费支出,减轻国家财政负担,政府出台政策,对医疗保险费使用少的人员,给予奖励;比如在城市建设、交通建设方面,十分注重合理规划,讲究朴实实用。城市公共交通中公共汽车、有轨电车、轻轨、地铁相互衔接配套,十分方便民众换乘。由于公共交通发达,乘坐公共交通出行的市民越来越多。居民小区为民众提供了很好休闲、起居的生活环境,且住宅区与商务区尽量规划在一起,有利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德国许多市政设施、办公大楼、居民小区,都很注意节能减排和环保,通过采光设计、材料选用等尽量节省用电,同时,政府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地热等。在能源开发与利用方面,德国政府作出一个重大决定,到2020年完全弃核。德国人认为,核能发电并不能保证绝对安全,而且核电的社会成本很高。所以,德国政府目前大力发展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沼气等可再生能源。此外,为了保护好青山绿水,德国有关部门严格管理,注意集约用地,绿化美化国土山川。在全国土地总体规划利用中,工业用地仅占0.7%,交通建设占了4.8%,建筑物设施用地占6.7%,水域占2.3%,农村用地占53%,其中:70%为农作物用地(很多是种植牧草,国家对农牧业给予较多支持),30%是常绿地。所以,整个国家生态环境优美,切实实现了城乡一体化,家庭花园、社区绿地、城市公园无处不在、交相辉映,宜居宜业。可见,德国许多社会管理方法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全社会要克服浮躁心理和急功近利的心态,坚持科学严谨、实事求是的态度,注重规划,讲究细节,以人为本,谋划、推进社会发展和经济建设各项工作。要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着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努力提升和改造传统产业,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等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注重节能减排和环境保护,促进社会经济跨越发展、科学发展。

第二篇:从慈善机构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从慈善机构看政府与社会组织关系

摘要:至网络爆出“郭美美事件”后,与近年来快速扩大的捐赠规模相比,国内慈善事业信息公开的步伐明显落后。由此引发的信任危机着实害苦了需要帮助的同胞。本文由此事件为引,探讨社会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

关键字:“郭美美事件” 中国红十字会 玉树地震 民间慈善组织 政府 管理体制

一、“郭美美事件”、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

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因为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由此而引发部分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博主“郭美美Baby”年仅20岁,新浪微博的认证名为“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在微博上多次发布其豪宅、名车、名包等照片,遂被网友发现,被指炫富。“红十字会”的“经理”身家居然如此富有,不由得让众多网友起了猜疑。这便是轰动一时的“郭美美事件”。

在汶川大地震面前,国人表现出了空前的团结和友爱,社会各界纷纷向受灾民众伸出了援手,这期间的慈善捐款也是达到了一个高峰,正如北京师范大学壹基金公益研究院院长王振耀说,汶川地震大大激活了全社会的慈善要素,“全社会正形成一个拉力,把慈善组织拉回到社会的怀抱之中”。但是据当时一位民办NGO负责人刘某透露,各级政府纷纷致电要求数千家民办NGO将救灾筹款交由红十字会统一支配管理,“剥夺了我们对筹款的使用权,事后也没有明确告知筹款的具体去向,这让我们非常被动,甚至在企业和公众面前丧失了信任基础。”这种做法几乎全部民办NGO不同意,但政府坚持要求。这次声势浩大的“拉锯战”最终以民间NGO落败告终。“最有力的理由是绝大多数民办NGO组织没有合法身份,因此不能筹款。”

随后的玉树地震虽然是大家始料不及的,但是社会各界仍是慷慨解囊,但是据一位民政局的官员说“玉树地震的时候,民间慈善基金会所收到的捐款是非常多的,但是,应用的数额、范围、方式都存在很大的争议,这导致钱用不到刀刃上。玉树地震时,灾民最需要的是医疗用品和食物,而很多民间慈善基金会随意发放“慰问金”,送来卫生不合格的衣物。“这会导致灾民抢‘慰问金’,传播瘟疫,这不是捣乱吗?”玉树地震后,青海省财政厅紧急下发了《关于加强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管理的通知》。通知要求,通过任何渠道接收的各类救灾捐赠资金,必须自接收捐赠之日起三个工作日内全部汇缴至省财政厅设立的“青海省财政厅玉树抗震救灾捐赠资金专户”统一管理,逾期不转入的视同违规处理。此举立刻引起了很多民间慈善基金会的强烈反弹。其中一位民间慈善机构负责人直言“这就使民间慈善基金会变成了善款中转站,我们的机构就失去了本来的意义,很多企业的捐款是要求我们提供善款去向和相关证明的,政府的介入使很多企业不再信任和支持我们了。”

二、我国民间慈善机构的处境

首先我们先来了解下NGO这个概念,NGO也被成为社会组织或民间组织,它被分为两种,一种是自上而下的NGO,具有较长历史和“半官方”特色,如中国红十字基金会等组织,通常被称为“官办社会组织”或“官办NGO”。另一种是自下而上的NGO,多由民间人士自发成立,被称为“民办社会组织”或 “民办NGO”。在我国,官办NGO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它们的政府背景表现出极大的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国家意志。民办NGO更多的表现出‘草根精神’,甚至因为‘民间’的定位而一度被政府视为‘对立者’。

在汶川事件中政府对于民间慈善组织的不信任,是的民间慈善组织的发展举步维

艰,陷入了极其被动的局面。当然,这并不包括中国红十字会,作为“官办NGO”红十字应该是没有压力的,甚至我们都无从知道是哪个部门直接管辖,部门的相互推诿,闪烁其词,让民众的心伤了又伤。我们再来看一看民办NGO的处境,1998年,我国将社会组织按照主体特点和功能分为社会团体、基金会和民办非企业三大类,并颁布了《社会团体登记管理条例》、《基金会管理条例》、《民办非企业登记管理暂行条例》。按规定,所有社会组织的注册登记都需要两个部门的批准:一个是业务主管部门的业务审核,另一个是登记主管部门的登记审核。其中,业务审核最为重要,相当于同意‘挂靠’,对业务主管单位的范围限定也是十分严格的,“仅指与社会组织业务范围相关的政府职能部门,或者政府授权的单位”,而业务主管部门主要对社会团体负责,包括财务、人事、活动范围等具体事务的管理和监督等。这里就出现了一个制度缺口,什么样的单位算得上“相关”,这算不算一个可以互相推诿责任的合理借口呢?如是没有取得合法身份的入口,众多的民间慈善机构又是何去何从的呢。有些无法在民政局注册的社会组织选择在工商部门登记为企业,这就意味着要缴纳5.5%的企业所得税,这对于本就没有利润来源的民间慈善是个沉重的负担。而绝大多数民办NGO干脆不登记注册,当“黑户”。据民政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我国在民政部门注册的社会组织约44万个,其中社会团体24.3万个,民办非企业单位19.5万个,基金会2600多个。而据中央编译局副局长、北京大学中国政府创新研究中心主任俞可平估计,在中国实际存在的社会组织可能超过300万个,且年均增长率在8%至10%。这意味着,近九成民间组织处于“非法状态”。

三、政府与NGO关系 上述数据着实引人深思,政府这相关规定和某些做法透露出对于民间慈善组织的某种打压和抑制的意味,这并不是我们所乐于看到的,政府和NGO关系的实质其实是政府与社会的关系,这不应是对立的关系,应该是合作、共赢的关系。社会组织应该在一个政治宽松的大环境下自由竞争,独立自主的充分发挥社会的特有优势作用,在遵纪守法的前提下与政府一同更好的为公众服务,共同打造和谐社会。这里有存在“官办NGO”和民办“民办NGO”的问题,政府在两者的态度上一定要公正严明,不可徇私,中国红十字会近来的表现不尽人意,引发了一场不小的信任危机,不仅损坏了政府的权威性,挫伤了民众的慈善热情,更伤害了那些急需帮助的人。诚然,揪住郭美美是对慈善事业,对捐款人的伤害,但是这次事件让我们深深感觉到官办NGO改革迫在眉睫,一些民间NGO在夹缝中苦苦挣扎,他们为了将慈善之火延续,力求做得公开透明,挑不出错,难得不该给他们一个机会吗?

现如今我们应该理性地看到我国的社会组织存在着许多的问题,整个社会组织体系发展不够完善,立法不够健全,体制不健全,官员责任感不足,监督机制落后。而对于今后的发展我们尽心却也忧心,面对中国这样的国情,今后又应是怎样的一种发展模式呢?是全部放开,大力推进民间NGO发展,自由竞争,优胜劣汰,走官办NGO转型民营化的模式,还是坚持官办NGO,在此基础上去行政化。这是个值得考虑的问题。政府应该把握现在的契机,大刀阔斧的改革,挽回民众的信心,维护社会的安定团结。以下是对我国政府和社会组织关系问题解决的一些思考:

1、政府把握时机,积极主动的与社会组织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对社会组织的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和规范。

2、推进立法建设的进程,将社会组织审批、审核制度纳入法律范围,保护合法权益。

3、对于有困难的社会组织,政府要及时、积极地给以政策或其它方面的支持。

4、完善监督机制,将行政监督、法律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统一起来,发挥合力,力争社会组织运营的公开化、透明化、权威化。

第三篇:从十八大报告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从十八大报告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 进一步推进劳教(戒毒)事业跨越式发展

——新疆昌吉劳教(戒毒)所党委书记、政委 王冯

十八大报告第七个部分第六节,提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开创社会和谐人人有责,和谐社会人人共享的生动局面”的新要求,由此可以看出我们党对社会管理工作的高度重视,劳教(戒毒)部门作为履行国家机器的司法行政机关,承担着劳教、戒毒人员的社会管理职责,如何管理好、教育好劳教、戒毒人员这样的特殊人群,对于促进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有着重要而现实的意义。

一、从十八报告看加强和创新特殊人群管理服务的必要性

(一)是巩固党的执政地位的需要。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完善和创新流动人口和特殊人群管理服务,事关党的执政地位的巩固,事关国家长治久安,事关人民安居乐业,是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重要举措。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社会体制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随着对外开放的深入,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我国由一个中低收入发展阶段转变为中上收入发展阶段,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利益格局的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新的变化,从而形成了新的社会阶层和利益群体。如何维护好这部分人的利益群体,特别是面对特殊人群和弱势群体,解决好他们的问题和矛盾,做到最大限度调动积极因素、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减少消极因素,对于推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具有重大战略意义。

(二)是促进社会安全稳定的需要。当前,我国正处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历史关键期。要实现我国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实现中国伟大复兴的梦想,有效妥善地解决人民内部矛盾和社会矛盾,对于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有着极为重要而现实的意义。特别是对于地处偏远、面积广阔、多民族聚居的新疆,要实现跨越式发展和长治久安的两大历史任务,首要条件是保证社会环境的持续安全和稳定。而新疆受“金三角”、“金新月”两大毒源地的夹击,毒品形势十分严峻,尤其是近年来以贩养吸以及“三股势力”以毒养恐活动趋势愈发明显,这不仅使我区的禁毒工作面临新的挑战,也使我区的反恐斗争形势更加复杂多变,维稳工作任务更加繁重艰巨。同时,我区现因吸毒感染艾滋病人数呈逐年上升蔓延趋势,这些人群除给家庭和社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外,还严重破坏治安秩序,影响新疆的和谐稳定。为此,加强和创新对吸(戒)毒人员这一特殊群体的管理,做好禁毒戒毒工作,事关新疆安全稳定和民族兴衰、事关人民身心健康和安居乐业、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三)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需要。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必须坚持促进社会和谐”,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促进社会和谐就是要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就是要进一步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正确处理改革发展和稳定的关系,就是要调动全社会全民族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努力实现全体人民各得其所又和谐相处的小康社会。新疆作为一个多民族聚居区,各民族之间的文化、认知差异较大,一直是境内外“三股势力”渗透破坏的重点地区,同时,也是毒品重灾区。要维护新疆的社会稳定,实现长治久安的伟大目标,构建和谐新疆是极为重要的。和谐凝聚力量,和谐诞生希望,和谐是社会稳定的基石。作为劳教(戒毒)部门只有真正将轻微违法犯罪、吸毒等社会稳定的不和谐因素转变成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和谐因素,人民群众才能认可我们的工作,劳教(戒毒)事业才有发展的基础和前途。

二、从十八大报告看劳教(戒毒)工作面临的形势和任务

十八大报告中对社会管理工作提出的更高、更新要求,这既是对劳教(戒毒)部门各项工作的严峻考虑,也是我们劳教(戒毒)部门的重要发展机遇期。

首先,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适应劳教制度改革发展变化形势,促进劳动教养工作科学发展的客观要求。当前,劳教(戒毒)工作正处于改革发展的关键阶段,工作理念、工作模式、工作方式都发生了深刻变化,党和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劳教(戒毒)工作都寄予了新的期望和新的期待,适应新的形势变化,适应建设和谐社会大局,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显得更为重要、更加紧迫。

其次,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履行强制隔离戒毒职能,提高劳教戒毒矫治工作科学化水平的迫切需要。随着《禁毒法》、《禁毒条例》的实施,司法行政机关在承担轻微违法犯罪人员的教育矫治工作的同时,又被赋予了强制隔离戒毒工作职责,劳教(戒毒)场所强戒人员的收治规模日渐扩大,工作领域不断拓宽,工作职能不断增强,劳教(戒毒)场所也得到全面建设和快速发展,劳教(戒毒)部门在维护社会稳定的作用日益增强。

第三,深入推进劳教和戒毒管理创新,是提高民警执法履职能力,确保劳教和戒毒场所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现实需要。当前,劳教和戒毒工作正处于矛盾凸显期,影响场所安全稳定进而危及社会和谐稳定的问题大量存在,维护场所安全稳定的任务异常艰巨。但就目前情况看,我们在工作中还存在诸多不适应和差距,如:民警整体素质和专业能力与工作要求的不适应;教育矫治工作手段和方法还需进一步改进和创新;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戒治模式还需进一步深化和完善;安置帮教工作还需继续深入推进;加强与各部门的联系,建立全社会的帮教工作,增强教育矫治和戒毒效果的工作机制,也还需进一步的完善和创新。

三、学习贯彻十八大精神,不断创新和推进劳教(戒毒)事业的科学发展

2012年,是加快推进劳教(戒毒)工作创新发展极为重要的一年,在自治区劳教(戒毒)局党委的带领下,全系统广大干警职工凝心聚力,乘势而上,奋发有为。当前在全国上下深入学习党的十八精神重要时刻,全区劳教(戒毒)系统必须进一步认清形势,统一思想,用十八大精神武装头脑,指导和推动工作,并贯穿于实际工作之中,真抓实干,干出成效。

(一)着力加强队伍建设。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进劳教(戒毒)事业的发展,最关键的因素在于人,如何抓好班子,带好队伍是基层场所做好工作的关键。首先要抓好党委班子建设。按照局党委提出建设学习型、智慧型班子的要求,在班子学习、廉政教育、班子之间的交流沟通和贯彻落实民主集中制等方面,改进和创新方式方法,努力提高班子成员的素质,切实增强党委班子的核心凝聚力、向心力和创造力,真正把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廉洁、勤政、务实、高效的团结战斗的集体。其次要抓好民警队伍建设。以专项主题教育为动力,切实提高队伍的政治素养、文化素养,切实从思想深处解决“权从何来”、“为谁执法”、“为谁服务”的问题,引导广大民警职工认真践行“坚韧不拔、矫治重塑、永不放弃”的新疆劳教(戒毒)人民警察“胡杨精神”。同时,采取脱产学习教育、外出培训、挂职交流以及实践锻炼等多种途径,加大民警察专业人才的培养,努力培养一批场所需要的法学、医学、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方面的专业人才,打造一支政治坚定、业务专业、作风过硬的民警队伍,树立起有责任、有追求、敢担当的劳教(戒毒)人民警察形象。

(二)着力加强场所维稳防控能力。安全稳定是劳教(戒毒)工作的关键,是确保劳教(戒毒)场所创新社会管理的基石。为此,我们必须保持清醒的头脑,充分认识确保劳教(戒毒)场所持续安全稳定的长期性、复杂性和艰巨性,切实把维护场所稳定作为硬任务。通过进一步健全完善以防控、排查、应急处置、领导责任“四项机制”和人防、物防、技防、联防“四道防线”为主要内容的安全稳定长效机制,着力加强所内重点人员的管理教育,着力加强场所预案演练,着力加强安全隐患排查和治理力度,尤其是对重点场所、重点部位、重点人员进行全方位、彻底的隐患排查,对查出的问题或违禁品要追要溯源,采取措施,彻查到底,绝不放过。进一步强化场所安全稳定是第一责任,确保场所安全稳定的首要任务、首要地位,强化领导督导机制,对照绩效管理目标,细化工作标准,规范工作流程,加强安全管理、执法管理、教育矫治、生活卫生、习艺劳动、戒毒治疗等各项业务建设,建立健全岗位责任制、首问责任制、限时办结制和一次性告知制,明确责任分工,定职责、定任务、定时限、定标准、定奖惩,做到职责明确化、工作流程化、质量标准化,使工作有导向、衡量有标尺、考核有标准、奖惩有依据,促进了各项工作的规范运行,全面提升了场所管理水平和工作效率。

(三)着力加强教育矫治创新。以落实“首要标准”为己任,突出教育矫治中心地位,努力构建以现代文化为引领,以“向善自新、净化心灵、积极向上、重塑品行”的矫治文化为主导,以红色文化、传统文化为辅助,涵盖法制道德教育、爱国主义教育、民族团结教育等内容的新疆劳教(戒毒)和工读教育矫治文化体系。要围绕“彻底戒除毒瘾、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心理健康、自食其力”教育目标,根据劳教、戒毒人员的文化程度、恶习深浅、现实表现以及心理需求等个性差异,进一步加强教育措施,丰富教育内涵,创新教育方式,坚决杜绝以劳动习艺而挤占挪用劳教、强戒人员教育时间、人员和设施的做法,杜绝以管代教、重管轻教、只管不教的错误做法,综合运用戒毒治疗、课堂教育、个别教育、心理矫治等多种手段,着力强化伦理教育、宗教引导、亲情感化、心理矫治、技能培训、社会帮教,努力培养劳教、戒毒人员的守法意识、公德意识和荣辱意识,增强顺利回归社会的能力。

(三)着力提高戒毒工作水平。在继续深化“三期五疗一延伸”戒毒模式上,要围绕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的管理教育、诊断评估、回归社会、心理矫治、身体康复、治疗转介环节,有效开展脱毒治疗、心理矫治、毒品危害教育、身体康复训练。在进一步完善戒毒康复模式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强制隔离戒毒到戒毒康复的评估转换机制,加大康复成效的宣传和推介,加快康复中心配套设施建设,为康复人员提供良好的康复环境和实施康复治疗条件。同时,建立健全戒毒康复和强制隔离戒毒、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衔接机制,加强后续帮扶,为戒毒人员及其家庭提供包括修复家庭关系、获得劳动、社保、民政等部门更多、更全面的政策扶持。根据解教人员区域分布情况,探索和尝试开展异地照管、异地择业工作,让环境脱毒延长操守展现实效,促使达到“真的脱毒、真愿脱毒、真能脱毒”的效力。

(四)着力加强联动工作机制建设。教育矫治和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全社会的参与和共同努力。劳教、戒毒人员离开监管场所后,即面临来自社会的偏见,又面对家庭的接纳以及生存等方面的现实问题,而他们往往由于不能正确妥善解决,加之又脱离了相应的管教,重新违法犯罪和复吸概率极大。因此,要加强改善此类特殊人群的管理,使之能顺利再社会化,需要我们积极拓展和延伸出所后的帮教工作,要在当地政府的领导下,依靠政府支持,积极加强与相关部门的联系和沟通,做好与相关部门的衔接,防止脱管、漏管和失控现象的发生,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安置帮教基地作用,对无家可回、无业可就,难以顺利融入社会的解教人员、解除强戒人员,进行妥善安置。只有解决了戒毒康复人员的就业问题,使他们有固定收入,增强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增强他们回归社会的愿望和融入社会的能力,才能促使他们生理脱毒、身心康复、巩固戒断,真正回归社会,融入社会。

中国的新一代领导人总书记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发表了重要讲话,在讲话中总书记语重心长地告诫大家:“空谈误国,实干兴邦。”为此,我们一定要把握机遇,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要求,切实增强忧患意识和责任意识,将学习贯彻党的十八大精神与我们工作实际紧密结合起来,正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进一步解放思想,转变观念,切实做好劳教(戒毒)工作的管理创新,全面推进新疆劳教(戒毒)事业的跨越式发展。

第四篇:改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改进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工作的几点思考

随着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的深入和市场经济的进一步发展,政府在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等方面职能作用的重要性日益显现。我国各级政府在经济调节方面积累了许多经验,市场监管方面也在逐步加强。同时,应更加重视履行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把更多的力量放在发展社会事业和解决人民生活问题上。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是近年来我国政府部门和理论界共同的热门话题,这两个概念的讨论涉及的内容和范围几乎涵盖社会生活的各领域和过程。所谓社会管理,就是通过制定社会政策和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化解社会矛盾,维护社会公正、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公共服务是21世纪公共行政和政府改革的核心理念,包括发展社会事业,实施公共政策,扩大就业,提供社会保障,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社会管理职能主要是以行政强制为基础,以法律为保障,对社会关系进行调整和约束,政府在其中起主导作用。而公共服务职能则以合作为基础,强调政府的服务性,强调公民的权利,通过建立、健全相关法律法规,管理福利、救济等事项实现。

面对当前新形势,政府自身如何转变工作模式和重心,适应和满足多种变化和需求,成为近几年来我国政府行政体制改革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建设服务 型政府”,同时把“健全政府职责体系”作为建设服务型政府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做出了“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提高社会管理科学和水平,必须加强社会管理法律、体制机制、能力、人才队伍和信息化建设。必须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的高度,加快健全基本公共服务体系,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推动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

与计划经济体制相适应,传统的政府管理是以权力为中心的“管理行政”,政府是社会和经济生活的主体,公民和社会相对处于被管理的客体地位。随着公共管理主体的多元化,政府不再是唯一的公共管理者,公共权力随着公共管理的社会化而社会化,社会的管理和公共服务由国家包办转变为国家和社会分担。国家权力向社会回归,并从单一的政府管理向政府管理和社会自治相结合的方向发展,政府的角色也要相应地从计划经济时期的全能型政府向市场经济下的“有限政府”转变。从总体上看,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表现还比较薄弱,长期以来我国政府对社会采取集中化社会管理体制,这种政府与社会高度合一的管理模式,使社会缺乏自我管理和自我发展能力,最终影响到社会的协调、快速、健康发展。

一、构建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新理念。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政府只有管理职能而没有服务职能,形成了高度集中的政府权力结构,通过政府部门对权力的分割而支配、控制着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建立的政府机构是“万能政府”,“无 限政府”,是重管理、轻服务的控制型行政。服务职能的缺失,是目前中国地方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效率低下的主要原因。长期以来,习惯于自上而下的行政权力和行政手段进行管理,与市场经济要求不相适应,政府必须更加注重运用法律手段和经济手段管理经济事务,尤其是管理方式必须从“管”字当头的控制型管理方式向立足于服务和监督的服务型管理方式转变。政府是因社会需要而存在的,是为社会利益而存在的,为国家服务、为公民服务、为社会服务是政府存在的价值基础。改革的实践证明,政府有效的管理是融合在良好的服务之中。由“管理”而“服务”,是一种换位,更是一种政府职能的重新定位。政府不再是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封闭官僚机构,而是以公众服务为导向、积极回应公众需求的开放式、互动式的政府。要推进公共服务观念的创新,必须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以“服务”为中心的管理理念,树立“以人为本”的政府管理理念,强化公众服务导向,实现由政府本位、官本位向社会本位、民本位转变,树立公共服务的成本意识、效率观念、公平意识和多样化观念,切实把公共服务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责,努力建设好公共服务型政府。

二、准确定位政府角色加快政府职能转变。

长期以来我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政府扮演着“生产者、控制者、监督者”的角色,政府部门习惯用行政命令和指令的形式直接干预社会经济活动,干预企业的生产经营、投资决策。在社会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中,政府管理“越位”、“缺位”、“错位”现象突 出。一是政府职能的“越位”,政府在行政过程中超越了其本来的职能与权限,主要表现在政府对企业、协会、社团等活动的干预上。二是政府职能的“缺位”,政府应该负有责任的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方面未能负起或未能很好地负起应有的职责。三是政府职能的“错位”,本来属于某一政府机关管理的事情却被另一政府机关所管理,以至造成事权不清、相互扯皮以及财权与事权不统一等问题。与此同时,政府偏重GDP的增长,而忽视了社会发展问题,以市场主体的身份盲目上项目、办企业、引投资,大肆圈地卖地,以致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强,而对社会公共事务管理弱。

政府职能不是一成不变的,社会管理体制改革明显的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社会管理体制和管理方式不能完全适应市场经济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的要求,一些深层次、根本性的问题和矛盾依然没有解决。政府改革的关键是实现政府转型,建设公共服务型政府,就是要求政府成为为市场主体和全社会服务的公共管理和公共服务机构,成为能反映和代表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服务型政府应坚持以社会为本位,建立“小政府”的管理模式,在市场经济条件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中培育社会自主运行的健全机制,扩大社会自治的范围,即使存在对社会的控制和干预也是从属于服务的目的。

我国政府与社会关系的重大变化,要求尽快改变以政府为唯一中心的“单中心”治理结构,加快地方政府职能转变,优化政府职能配置,建立政府与其他公共管理主体共同管理社会事务的“多中 心”治理结构,逐步使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多元化,由政府单独直接管理和提供变为由政府和社会中间组织、各种社团及市场共同参与管理和提供,更大程度地发挥社会组织、中介机构的功能和作用,实现公共服务的市场化、社会化和社区化,推动社会组织、中介机构健康发展,政府由既是“裁判员”又是“运动员”的混合身份改为真正的“裁判员”。推动“多中心主体”社会治理,建立政府与社会的平等合作伙伴关系,提高社会自治与自我服务能力己成为当代社会管理发展变化的一个基本趋势。为此要建立健全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的社会管理治理格局,大力培育和发展社会中介组织,积极拓展公民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推进社区建设。

三、创新政府管理方式提高服务质量和效率

当前我国服务型政府建设的当务之急,是进一步建立健全规范市场秩序的法律法规,建立全方位的政府管理方式,加大政府规范和监督市场的力度,建立和完善面向所有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充分发挥社会自治组织的作用,鼓励社会组织与公民以各种形式参与到社会公共事务的管理中来。

服务型政府要求政府从决策到执行的整个过程公开化、透明化。公民的知情权与政府信息公开化,是公民管理国家事务的基础。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增强政府公共政策、法规和行政过程的透明度,有利于公众实现其权利的信息资源,依法利用公共部门掌握和控制的信息,依法对公共部门权力运作进行监督,完善政务公开制度,对于我国地方政府增强权力运行的透明度,强化色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建立公正透明的行政管理体系,提高公共行政效能具有极其重要意义。目前,要抓紧建立政府决策项目的预告制度和重大事项的社会公示制度,建立和完善在社会各阶层广泛参与基础上的政策听证制度。适应开放性社会和履行公共职能的要求,从封闭型的行政体制向公开、透明的行政体制转变。

服务型政府的建设不仅要靠执政理念的转变和制度的创新,还要靠改革方式的转变和手段的创新。积极推进电子化政府建设,为服务型政府的建设提供有效的方式和手段,改进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的手段和途径,拓展了现代公共服务型政府的发展空间,是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改善政府公共服务的有效途径。要依托现代信息技术不断深入推动服务型政府的组织结构和业务流程再造,简化政府运作的环节和程序,降低行政服务的成本,提高公共服务的效率。

四、更新观念提高公务员服务能力素质

服务型政府对公务员的能力和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公务员不但要做好本职工作,更要有公共服务意识,并对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有较为深刻的认识。目前我国政府的公务员普遍存在比较严重的“官本位”思想,一些公职人员没有在自己的意识里树立起一切权力都是人民赋予的思想,工作中采取行政管制方式的比较多,习惯于对社会事务进行管理和干预、控制,不习惯也不允许公民运用自己的权利自下而上地与政府互动,没有真正倾听和体会基层的需求,服务意识淡薄,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政府公共服务职能的履行。建设让人民满意的政府,提高公务员的公共服务意识和能力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加大对公务员,尤其是领导干部公共服务意识的培训力度,才能切实转变工作作风,更好的理解和执行相关政策,使政府职能重心顺利的向公共服务转变。一是要树立“以民为本”的行政理念。公务员要明确自己的义务和职责,摆正自己的位置,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政府主导一切,独断专行的家长式作风,按照服务型社会的要求,建设“以人为本”、处处为公众需求着想的政府,从满足顾客需要出发,将公民置于政府治理的中心位置。二是要加强公务员的业务素质建设。高度重视公务员的培训工作,同时依据国家公务员条例和有关规定,根据新的形势和任务,建立和完善竞争择优的选拔机制、与贡献相适应的激励机制,把公务员队伍建设纳入制度化、规范化、法制化的轨道。三是要创新廉政保障机制。强化依法管理,扩大公务员管理的公开性和透明度,强化对公务员的“阳光监督”,实现从体制上实行垂直管理,提高监督效益和水平。

第五篇: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社区警务

龙源期刊网 http://.cn

从社会管理创新角度看社区警务

作者:丁飞虎

来源:《法制博览》2013年第06期

【摘要】社区警务工作是新时期公安基层基础工作的集中体现,也是公安机关社会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针对当前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以社会管理创新为参照,积极推进社区警务建设,健全协同参与机制,创新工作方式方法,并完善相关保障制度。

【关键词】社会管理;社区警务;完善路径

一、当前社区警务存在的问题

社区警务战略实施以来,得到了各级党委,政府和社会各界群众的认可,公安机关在稳步推进社区警务建设方面积累了一些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还存在着不少问题:

(一)对社区警务的本质认识不深

作为一种新的工作模式,社区警务的基本内容是以预防和减少犯罪为目标,把警察工作的重心由传统的时候打击转移到事前预防上来,通过依靠社会公众力量抑制犯罪,是警务工作由被动型、打击型、管理型向主动型、防范型、服务型转变。但一些单位对此缺乏深刻的认识,如片面认为把责任区改为社区,户籍民警改为社区民警之后就是社区警务,流于形式化;把“社区警务”简单理解为“社区范围内的警务”等,实质是穿新鞋走老路。

(二)社区警务工作群众化、社会化程度不高

美国警界泰斗和麦认为:“若是警察没有民众合作的话,即使用一半的人充当警察,也不能保证治安的良好”。社区警务建设的目的是使警务工作成为一个对外开放的系统,发挥群众在社区管理中的重要作用,组织群众积极参与犯罪的预防和社会治安管理。然而传统的某些因素造成某些社区民警崇尚权力、妄自尊大,没有树立服务理念,未能与社区群众打成一片,从而陷于单打独斗的尴尬境地。

(三)社区警务工作机制不健全

如警务工作仍然是被动的“反应型”,即发生案件或接报案后,民警才采取相应的行动,这种被动式的警务对于控制犯罪来说,只能是捉襟见肘,疲于应付,形成恶性循环;社会防控网络没有发挥应有的功能,对巡逻缺乏检查考核,工作起来是上面推一推,下面动一动;社区民警职务过多,负担过重,导致工作无条理化等。

二、社区警务建设的基本原则

社区警务建设的关键是社会协同。社会协同要求充分发挥各类社会组织的作用,加强政府与社会组织之间的分工、协作以及不同社会组织之间的互相配合;广泛动员和组织群众依法有序参与社会管理,实现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发展。从社会管理创新的角度来审视,社区警务的建设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为先的原则

社区警务本质上是对人的管理和服务。我们必须按照以人为本、执法为民的要求,贯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把人民满意作为社区警务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社区警务工作同人民群众意愿和需要紧密结合起来,寓管理于服务之中,努力实现管理与服务的有机统一。

(二)坚持多方参与,共同治理原则

社会管理创新在社区警务建设中,要树立多方参与、共同治理的理念,并在发挥好公安机关职能作用的基础上,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和社区力量在社会管理中的协同、互律作用,形成推动社区和谐发展、保障社会安定有序的合力。

(三)坚持关口前移、源头治理原则

当前我国既处于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又处于社会矛盾凸显期,犯罪总量仍高位徘徊。做好社区警务的关键是在党委政府的领导下,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把社会管理关口前移,及时发现矛盾问题,弄清其产生的原因、发展的规律,从源头上主动解决问题、减少矛盾。特别要将积极构建源头治理、动态协调、应急处置互相衔接、相互支撑的工作机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最大限度地确保社会矛盾不积累、不激化并得到及时有效的化解。

三、推进社区警务建设的路径选择

(一)健全协同参与社区警务机制

1致力于社区警务群众化

“警力有限,民力无穷”。社会管理创新明确要求推动城乡社区民主自治。公安机关应适应社区改革的新形势,培育社区自治功能,大力加强群防群治力量建设,调动群众积极参与维护社会治安工作。具体而言,要在“区—镇—村—户”四级联动新模式下,遵循便于互相联系的原则,实施以“十户联防”小组为主要形式的防控新举措,每10户为1个联防小组,将防范任务落实到楼、院、户,形成看门望户,看楼护院,邻里守望的联防联动新格局。同时,要大力推进“阳光警务”,既要发挥社区警务的执法效能,震慑违法犯罪人员,又要教育群众,提高社区公众守法和护法的信念。对于社区公众普遍关心的执法活动,可尝试举行社区行政听证会,鼓励民众参加,听取群众的意见和建议,使执法变成群众广泛参与的群众活动,确保执法的社会效果。

2致力于社区警务社会化

社区管理是个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多个政府部门、企事业单位和群众自治自管组织。公安机关作为其中的责任主体之一,要健全与社区相关管理部门的沟通机制,推动相关职能部门解决社会前端管理缺失问题,防止警方孤军作战。如以社区民警为核心,驻村保安为纽带,治保干部、村级巡逻队等为依托,物业保安等为必要补充,建立多层次、全方位的社区安全资源网络;由社区居委会召集企事业单位负责人、治安积极分子召开社区治安防范联勤会议,通过发放治安预警提示、治安防范宣传资料、举办防范知识讲座等方式,通报治安形势和刑事发案规律特点,提醒企事业单位做好内部治安防范工作等。

(二)创新社区警务工作方法和形式

1创新实有人口管理制度

实有人口服务和管理工作是社区警务的基础和重心。要建立“以证管人、以房管人、以业管人”的流动人口管理模式。对流入人员实行居住证制度,实现以证管人;对出租房屋实行登记许可证制度,实现以房管人;按照从事职业,实行谁用人、谁负责用人管理责任制,实现以业管人。强化社区、业主责任,实行动态跟踪管理,真正做到流动人口底数清、情况明。同时,指导基层组织建立重点人员信息档案,落实教育、监督责任,使他们能够更好、更早地融入社会,从源头上化解社会不稳定因素。此外,坚持把实有人口与实有房屋信息的采集录入作为一项常规的基础工作来抓,及时将变动的实有人口信息录入警务综合平台,确保录入及时准确。

2深化“网上警务室”建设

依托互联网建设“网上警务室”,开设警务公开、法制宣传、安全防范、警情通报、便民服务等栏目,突破传统社区警务模式受到时空限制的约束,将社区警务管理延伸至虚拟社会。在“网上警务室”建设中,建议综合运用“微博”、“人人”“QQ”等新媒体手段,丰富警民沟通的形式,并探索以优秀社区民警姓名命名警务室,在内容上进一步凸显个性化,真正把网上警务室建成夯实公安机关基础工作的网上基石、维护辖区稳定的网上阵地、联系服务群众的网上平台。

(三)完善社区警务相关保障机制

社区警务建设不仅涉及到基层公安机关,更涉及到整个公安机关的运行体制。要确保社区警务建设取得实效,建立和完善相关保障制度是不可或缺的前提条件。

1加强各警种之间的合作

健全责任区警种联动机制,充分调动民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切实解决警种合力问题。公安工作的根基在基层,警务工作基础在社区,各式各样的警务活动都要依靠社区有序推进。社

区警务工作不仅强调社区民警尽心尽责,治安、刑侦、巡逻民警也要全面参与,共同承担起辖区群众的安全重任。并按照整体配合、协同作战的原则,以派出所为轴心,以情况信息为纽带,加强各警种之间的横向协同配合,建立完善情报信息采集、处理、反馈机制,做到衔接紧密、互为促进、协同处置。

2完善社区警务的基础保障

首先要通过优化警力配置增加社区警务的警力投入。在当前警力不足的情况下,解决社区民警的人力资源问题有两个渠道——机关警力下沉和社区民警协作联勤。总体上应进一步落实警力下沉、警力向一线倾斜的政策,同时深化警种合作和社区民警联勤,缓解社区警力不足问题。其次要改进社区民警工作机制,通过压缩会议、减少非警务活动等方式,减轻社区民警“压力”,同时优化社区民警作息时间,确保其有更多时间在社区,真正落实各项社区警务工作任务。第三要建立科学的社区民警激励约束机制。以民警对警务社区情况是否熟悉、警务区治安状况好坏、群众是否满意等作为考核的主要内容,同时充分考虑不同社区的差异性,建立科学的量化考核和奖惩机制;并在选拔制度中规定从优秀社区民警中提拔基层所队长,同时适当提高社区民警的各类津贴、补助标准,改善社区民警的职级待遇和生活待遇。

参考文献:

[1]熊一新,王太元 最新社区警务工作指南[M] 北京:群众出版社,2003

[2]张兆瑞,张建明 社区警务[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

[3]贾征,刘化杰 社区治安与综合治理[M] 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4]张兆瑞 现代警察管理之道[M] 北京: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9

下载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word格式文档
下载关于德国模式的思考 从政府服务和社会管理方面看.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妇联组织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在阐述"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大任务时,提出了"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

    妇联组织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妇联组织做好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思考 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提出“支持工会、共青团、妇联等人民团体依照法律和各自章程开展工作,参与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维护群众合法权益”......

    在“社会治理”角度下看政府管理(范文)

    在“社会治理”角度下看政府管理 【摘要】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各种社会问题层出不穷,使得传统的社会管理模式做出改变成为必要。突出社会自治,建立政府和社会合作治理......

    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工作总结

    涌泉街道公共服务和社会管理 工作总结 自2007年以来,在区委、区政府的正确领导下,涌泉街道坚持城乡统筹、“四位一体”科学发展,以构建和谐社区、提升居民幸福指数为目标,重基础......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基础知识

    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内涵、趋势、问题及对策(第52期) 编者按:近年来,不论在理论界还是在实践界,对我国政府当前应重点“干什么”这个问题,较为一致的呼声是强化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

    从军训看个人管理和班级建设

    从军训看个人管理和班级建设八月二十五至二十八日,在我们的初中生活即将开始之时,我们这群从小学生变为初中生的同学们,在龙潭寺某教育基地进行了为期四天的军事训练。 在小学......

    统一战线服务社会管理的实践和思考(优秀范文5篇)

    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是我们党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出发确定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是当前经济社会发展中必须把握好的重点工作。统一战线是我们党执政兴国的重要法宝,是一项特殊......

    政府向社会购买文化服务的思考(5篇材料)

    公共管理学院 公共事业管理班 xxxxx 政府向社会购买公共文化服务项目模式的思考 政府购买公共服务的由来:由于政府的天然垄断地位使得其直接去充当公共服务的生产者缺乏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