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突出重点抓全面 统筹推进上台阶
突出重点抓关键 奋力再迈新台阶
—董店乡第四季度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同仁:
首先我代表董店乡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大家来到我们董店乡检查指导,下面我将今年第四季度以来,我乡的几项重点工作汇报如下,不当之处,敬请批评指正。
按照县委、县政府的工作部署和总体要求,我乡党委、政府统一思想,强化意识,努力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成果,重点抓好作风建设和反腐倡廉,深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全面纠正“四风”问题;突出抓好美丽乡村、罗楼整村拆迁和董店、皇台集镇建设百千万工程等重点工作,关键做好综合治理、服务产业集聚区、招工、招商等。本季度各项工作进展顺利,成效明显,现就工作完成情况汇报如下:
一、围绕巩固学教活动成果,为解决群众实际问题。大力巩固扩大党的教育实践活动成果,积极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一是在玉皇庙村实施安全饮用水项目工程,全部完成农村安全饮水村村通工程。二是我乡境内三条高压线路全面改造升级,解决了部分村庄用电难题。三是完成董店集大街、王集、阙庄等村内水泥路6800米。新修了干庄——帝丘村桥涵一座,解决了该村群众出行问题。三是在中医院即将建成使用之际时,完成南苑、北苑、安楼3个村进行了标准化卫生室建设,有效改善群众就医环境。并组织乡卫生院医护人员3次到敬老院为老人义
诊。四是组织农民文艺宣传队,结合党的群众教育实践活动,把党的政策法规、优生优育、星级文明户等内容编排成文艺节目,在全乡44个村委巡回演出,深受群众好评。丰富了群众文化生活。
二、围绕党风廉政建设,重点改变抓好干部作风。在工作中,始终把党风廉政建设摆上突出位臵。一是加强廉政教育。组织班子成员学习政治理论和廉洁自律知识,通过学习,进一步增强廉政意识,使他们头脑中时刻敲响廉政警钟,从思想上自觉抵制腐败。二是抓好作风建设,不断改进和完善工作措施,狠抓“四风”突出问题的整改落实;深入推进转变职能、转变方式、转变作风,继续把作风建设作为切入点和着力点,持之以恒纠正“四风”,对顶风违纪者发现一起处理一起,并通报批评。三是落实党委书记履行“第一责任人”职责和班子成员履行“一岗双责”情况的制度,形成上下贯通、层层负责、逐步落实的完整链条。我乡共查处违纪案件4起,处理4人。
三、围绕改善农村环境综合整治,突出抓好美丽乡村建设 按照“打造精品、推进重点、带动一般”的总体思路和“三无一眼净”的工作要求,从抓点连线到成片,扎实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一是打造精品,突出亮点。做到美丽乡村建设与小城镇建设相结合,农村清洁工程和改善村庄居住环境相结合,集中财力,重点打造皇台集、南苑、北苑等三个示范点。投资52.8万元在皇台集、董店集、豆子营等村建设了文化墙,硬化、亮化村内道路800米,粉刷沿街墙体2400平米,购臵垃圾箱40个,建设垃
圾池2座。同时建立长效管理机制,在南苑、北苑、皇台、董店集成立了6支保洁队伍、配齐环卫设备;投资1300万元大力实施皇台“美丽乡村”建设项目,全面完善了皇台集的道路硬化、绿化、亮化和供排水、文化广场等项目工程。投资600万元拓宽并延伸了董店集大街,由原来的老路面9米扩展到15米,完善了4000米的供排水管道工程,街道两侧新植绿化树620棵,安装路沿石4000米。实现了董店集和产业集聚区道路的对接和融合,进一步完善了集镇功能,提升了董店集整体形象。二是突出重点,狠抓工作进度。为使美丽乡村建设全面推进,帮扶单位和村委合理组织人员,倒排工期、狠抓进度,加强工作指导和培训,实行定时间、定任务,积极采取措施,搞好宣传、发动,开创美丽乡村建设大好局面。加快村庄整治建设进度,使重点村建设整体出形象、见效果。三是强化督查,严格奖惩。实行“一周一督查、十天一通报”,促进工 作落实。目前,全乡3个美丽乡村建设示范点和7个达标村呈现比学赶超、加速前进、奋力争先的发展态势。
四、围绕产业集聚区主导产业,重点抓好招商、招工 四季度我们共引进两个招商项目。一是与特步签订了投资意向书,该项目投资10亿元,占地400亩。二是招商项目亿鸿鞋业有限公司,计划前期投资2500万元,年生产女鞋200万双,该公司租用腾飞鞋业园区2号楼2号厂房,目前2条生产线机器设备针车等机械正在安装调试。三是在抓好招商工作的同时,我
们按照县分配任务,努力抓好为产业集聚区企业招工工作。上至书记乡长,下至村组长,人人身上有任务。按照县定任务和时间节点,对完成任务情况,全体乡村干部实行同奖同罚。对招工对象实行全程跟踪关注。要求每个乡干部对自己输送的工人在最低6个月的时间内全程关注,并为他们提供力所能及的服务,确保他们安心在厂工作。四季度县定任务40人,完成任务112人,完成任务280%。全年完成招工446人,超额完成县定任务112.3%。
五、围绕农业产业化,重点抓好高标准良田
1、高标准建设“百千万工程”。按照高标准粮田建设要求,投入资金393.63万元,建设柴寨、付庄高标准良田万亩方0.8万亩。方内新打机井56眼,维修机井42眼,新建井堡28座,机井配套工程28套,购安水泵115台,新建桥梁6座,开挖疏浚沟渠2.1公里,新修机耕道路2.87公里,田间生产路1400米,去除杂树2800棵,新植树木4千棵,新建变压器房4座。铺设pvc低压地埋管道17.22千米,安装低压地埋光缆37.20千米。方内,实行生产全程机械化,良种覆盖率、测土配方施肥、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达到90%以上,土壤有机质明显提升。一是实行统一耕地、统一供种、统一播种、统一施肥、统一管理、统一收获,今年方内粮食亩产超过1250斤。在万亩方周边地块新打机井19眼。二是抓土地流转。以“百千万工程”为基础,逐步推进土地流转,实现规模集约化经营。通过发展农业种植合作社、家庭农场、特色种植基地等,流转分散的农民土地5000亩。三
是抓现代农业科技服务。我乡农机服务服务站围绕高标准粮田建设,加快构建现代农作物种植体系,开展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不断加强耕地培育,强化农机农艺结合。本季度共技术扶持种粮大户20户。
2、加快农业产业化,建设“三大基地”
我乡根据市场导向和种植技术条件,积极调整农业生产布局、优化品种组合,扩大经济作物面积,保证粮食作物面积推广良种良法,搞好农产品深加工。不断加强三大基地建设,推动全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和农业产业化建设。一是继续做好董店乡金银花种植、加工基地,在全国注册“水城花”商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和农民专业合作社两种运营模式,承包农民流转土地1500亩,并聘用群众进行金银花管理。二是做好蔬菜种植、加工基地。依托脱水蔬菜加工厂,扩大香菜、包菜、香葱等蔬菜种植面积,利用农业项目,在郜庄新建香葱种植基地500亩。积极引导农民种植蔬菜,并不断加大对种植户扶持力度。三是做好油料基地。加大花生种子、化肥、农机补贴力度,在原花生种植30000亩的基础上,今年新增5000亩,进一步稳定和扩大了种植面积。同时,利用农业招商项目,在何庄、田花园等村建设山药种植基地500亩;成立了董东村绿源绿化苗木基地,绿化树种植面积达300亩。
五、围绕社会综合治理,突出抓好信访稳定和平安建设
一是大力完善技防设施。完善监控网络。在已建监控网络 的基础上,我们今年又投资50余万元建成了覆盖董店主要路口、学校、信用社、卫生院等部门和南苑、北苑社区的高清摄像监控网络。目前12屏的大型监视平台,分布在各个点的高清晰度视频头已经投入使用。下步计划把学校、卫生院、信用社等部门内部已安装的摄像头也并入到乡监控系统中,形成更为全面、细致的监控网。重新组建了15人的专职巡逻队,坚持每天在全乡44个村委进行不间断巡逻,确保全乡辖区安全稳定。二是改进综治工作模式,创新网格化管理。充分用好派出所、司法所、信访办三支专职队伍,作为平安创建的“领头雁”,发挥他们在打击犯罪,调处矛盾方面力量优势,为平安创建服务;用好新型群众性团体的力量,如各村专业合作社、红白理事会、健身娱乐团体等,调动起他们自我保护、自我防范、自我服务的意识;把村中的党员、干部、知识分子、致富能手等发动起来,形成乡、村、组相互交织的联动防范网络。本季度,我乡治安防范网络举报各类违法案件2起,为刑事案件提供线索5条。三是采取措施,抓好信访稳定。严格按照《信访目标管理责任书》完成情况进行定期督查,奖励先进,督促落后。对稳控不力的雷屯、泊头等支书按责任书规定给予1000元罚款,支书降为副支书。本季度召开了2次由信访工作专题会,研究对策,梳理问题。开展重复访、越级访专项治理活动。共有效化解袁忠志、彭自莲、陈德芝三起重访件,尤寨、罗楼2起集访件。全年无赴京、赴省、赴市上访案件发生。
六、围绕产业集聚区建设,重点抓好征地拆迁。
在做好本乡中心工作的同时,我们全力以赴,服务好产业集聚区项目建设。一是彻底解决了安踏二期征地遗留问题,完全清除了安踏项目区、北苑二期所有拆迁遗留户,清除鼎丰木业拆迁户13户,完成罗楼村整村拆迁,半月内拆112户,共拆迁191户。二是完成鑫润鞋材项目征地70亩,富士康四期征地190亩,正巧食品项目征地50亩,西默科技征地81亩,邮政物流征地43亩,至和鞋服项目征地62亩,鼎丰木业征地20亩。世纪大道绿化征地125亩、拆迁32户。今年共拆迁236户,征地641亩,迁坟72座,伐树5800棵。三是严格控制“双违”。双违巡逻队坚持每天逐村巡逻,及时拆除“双违”建筑8户。四是承接产业转移,服务项目建设,坚持服务好安踏、闽商、豪烽、腾飞鞋业、至和、春河、源龙、鑫润、西默科技、鼎丰等项目。
汇报完毕,再次向各位表示感谢!
第二篇:突出重点抓全面求实创新谋发展A3
生活更丰富。一是以庆祝建国60周年为契机,大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二是加强老干部活动中心建设,进一步活跃离退休干部精神文化生活。重点是推进好中心村(社区)老干部活动室建设。三是提升县老干部大学办学质量,进一步放大办学影响。
四、以提高服务效能为目标,确保全县老干部工作队伍建设再上台阶。重点是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以深入打造“情系桑榆”服务品牌为载体,以大力推进信息调研和创新服务工作为重点,引导广大老干部工作者不断增强服务水平和效能。
二OO九年七月
-12-
突出重点抓全面求实创新谋发展
海安县委老干部局
今年以来,我局按照市委老干部局的部署、要求,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的工作中心,以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载体,以贯彻落实中组部„2008‟10号文件为主线,聚力“五好支部创建、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居家养老、村和社区活动室建设、建立帮扶工作体系”五项重点,深入打造“情系桑榆”服务品牌,认真落实老干部的政治生活待遇,及时妥善地解决离退休干部反映的热点、难点问题,推动了全县老干部工作进一步发展。
上半年主要工作情况
一、抓创建 谋发展
今年来,我局紧贴县委、县政府和全市老干部工作的中心,梳理重点,集聚精力,强力推进,带动全面。
㈠坚持标准,创建“五好”党支部。
我县现有离退休干部7100多人,其中离退休干部党员3600多人,离退休干部党支部81个,党总支4个。今年以来,我县以“进一步健全组织、完善制度、丰富活动和增强支部的凝聚力、战斗力”为重点,坚持做到创建工作“十个有”:有班子主-1-
抓、有目标要求、有宣传栏目、有活动阵地、有活动体会、有创建台账、有量化标准、有推进措施、有检查交流、有考核表彰。
1、制发考核细则,明确目标要求。年初,我们根据通委老干发[2009]19号、20号文件要求,结合我县实际,制发了关于开展“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创建活动的通知和考核细则,对考核验收的内容、方法以及创建工作提出具体要求,同时,在全年老干部工作考核中增加支部建设考核的分值,增强了各级做好创建工作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2、优化组织形式,健全活动制度。我们围绕发挥支部堡垒作用、落实组织生活制度(“三会一课”)和开展形式多样的主题活动(如主题实践、国庆60周年等)三项重点,在改进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组织设臵和活动方式上动脑筋、想办法。各基层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坚持每月至少集中学习一次,各镇(场)组织长期居住县城的离退休干部建立单独党小组,我局每季度在县老干部活动中心为在老干部活动中心参加活动和老干部大学学习的老干部党员上一次大党课,保证了老干部党员都能参加相应的党组织生活。
3、开展培训交流,培植典型引路。我局于4月21日举办了全县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培训班,各科室分别进行了业务辅导,有关支部书记代表和支部代表分别作了交流发言。工作中,我们注重典型引路,在巩固原有先进典型的基础上,通过深入调研,总结出白甸镇东片、工商局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和薛
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凝聚力和战斗力。着重是召开现场会、观摩会、交流会进行推进,通过“集中汇报、互评量分、现场验收”的形式对创建工作进行考核验收。同时,对离退休干部先进个人和先进党支部进行评选表彰。二是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思想政治建设为关键,更好地落实离退休干部政策规定范围内的各项政治待遇,确保老干部队伍思想稳定。三是以深化主题教育为依托,更好地引领离退休干部关心和支持改革发展。年中将召开一次经验交流会,年底将召开全县老干部主题实践活动总结表彰大会,并将先进典型向市推荐。
二、以完善和创新工作机制为抓手,确保老干部晚年生活更有保障。一是在完善“三个机制”上下功夫。重点是落实好改制破产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专项经费列入社保基金进行社会化发放,以及确保企业离休干部待遇落实到位、组织活动到位、管理服务到位。二是在创新服务管理上见成效。重点是以打造“情系桑榆”服务品牌为载体,进一步完善“财政支持作保证、单位尽责为主体、家庭养老为基础、社会养老为补充、老干部工作部门作推动”的“五位一体”服务体系和加强信息调研、创新工作。三是在建立特困帮扶机制上有突破。切实建立健全“以财政保证为主、社会力量支持为辅、老干部群体间互助为基础”的特殊困难帮扶长效机制。四在探索退休干部服务管理上有举措。加强研究、尽早出台切合我县实际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三、以引领健康文明生活为落脚点,确保离退休干部晚年
开承诺等形式,增强了全员争先意识、效能意识和业务理论水平,保证了学习实践和服务品牌创建活动各项目标入脑入心,切实体现到每项具体的服务工作之中。
㈡动真查改,健全规章和制度。半年来,我局共印发了征求意见表1000余份,收集建议和意见16条,并及时将征求到的意见进行了汇总梳理,制定了限时整改措施。在此基础上,印发了《基层单位老干部工作目标考核责任书》、《全县老干部工作考核百分细则》;修订和健全了首问负责制、限时办结制、责任追究制、内部管理等工作制度;深入推行了“一岗双责”、捆绑考核、谈话谈心等责权连动机制,从而进一步打造了运转协调、公正透明、廉洁高效的政务环境,促进了服务规范化、优质化。
㈢多措并举,努力树立更佳形象。工作中,我局坚持做到了“二注重、一主动”。一是注重加强党风廉政和法治建设,二是注重发挥了支部、工会和妇女组织的作用,富有成效地开展了“拥军优属”、“三峡移民帮扶”、“计生困难对象帮扶”、“捐资助学”、“献爱心”、扶助孤儿等活动。三是主动接受社会监督。通过网页、设立意见箱、发放征求意见表、上门当面向老同志征求意见等形式广泛听取意见,并将整改的情况向有关方面进行了反馈。
下半年主要打算
一、以创建“五好”支部为重点,确保离退休干部思想常新。一是以开展“五好”党支部创建活动为重点,进一步提高
志忠、伍兴旺、陈炎、储伯平等先进创建事迹在全县推广。
4、落实党费留成,增强经费保证。在创建活动认识到位、目标明确、措施有力、各镇(场)和各部门财政兜底保证创建专项经费的基础上,我们将保证支部日常活动经费作为工作重点,按照中组发[2006]12号文件要求,会同县委组织部明确了离退休干部党支部收缴党费50%留成,专项用于离退休干部党支部开展各项活动,并制定了留成党费的使用管理办法,规定所留党费一律在财政帐户上开户存放。
对照“五好”标准,经过初查,目前我县已有17家离退休干部党支部达到“五好”标准,到年底确保30家支部达标,争取明年再添45家达标支部,后年进行创建验收回头看,保证最后10家支部达标。
㈡以人为本,创新居家养老新着子。
今年以来,我们进一步完善了信息沟通、心理慰藉、生活服务、困难施助的着子,着力开展了以下工作。
1、载体推进,夯实基础。一是开展了“进千家门,知千家情”活动。对全县所有离休干部、部份副科职以上退休干部和离休干部遗属共计900余人进行了登门走访、调查,健全和完善了全县离退休干部信息档案,同时,向老干部发放联系卡,明确了日常电话服务、上门服务和社区服务的联系方式。二是
开展了“双联双帮”活动。要求全县县镇机关副科级以上在职干部与本单位、本系统的离休干部和副科职以上退休干部结对联系,实施联感情、帮解困;组织相对年轻、身体较好、奉献
意识强的退休干部与年老体弱的离退干部结对联系,实施联思想、帮学习活动,为老干部居家养老提供必要的支撑。
2、突出重点,强化措施。我们把便捷高效的医疗服务作为居家养老服务的重点,坚持做好“防、管并重”的服务工作。在“防”字上,我们不断改进老干部大学保健班的教学,通过编印的《晚晴》和橱窗的健康知识专栏、举办保健知识讲座、发放保健知识碟片等形式,不断为老干部传授健康知识,增强了老干部预防、保健的意识与能力。在“管”字上,我们与定点医疗服务单位签订医疗管理服务协议,并以一次性缴纳协议保证金的形式确保协议条款的履行;添臵了离休干部医疗管理服务适时监控系统,建立了离休干部医疗优先服务制度,为离休干部制作了“医疗优先服务卡”,添臵车辆保证了对定点医疗单位服务情况的巡查,建立专项基金并实施了《离休干部医疗统筹管理违规行为举报奖励办法》。在此基础上,对居住偏远、长期卧床、需要重点服务的对象进行排查,开展了“医患结对”活动,要求定点医疗单位日常诊疗登门服务,从而保证了离休干部真正享受到了优先、优质、高效的医疗服务。
3、多着并举,跟踪服务。一是为离休干部明确了一名家庭服务责任人,制定了家庭服务责任制,并为责任人办理了取药代办卡。二是通过制发文件、签订目标责任书、召开各类座谈会和推进会、考核评比等形式,进一步促进了老干部所在单位常态联系老干部的主体责任,各单位明确了一名结报员,负责登门收取医疗费票据和全程结报服务工作。同时,我局每季度
779人,1556人次参加学习,学校组织开展的庆祝建国60周年系列活动进一步展示了学员才艺、丰富了学员生活,促进了和谐社会构建。三是注重处理好自娱自乐与回报社会的关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组织开展了“京剧进校园、国粹传后代”活动,先后送戏到武警部队、敬老院等有关单位和学校5场次。老干部大学组织家电班老师、部分学员为社会义务维修家用电器。四是注重处理好自我发展与交流学习的关系。半年来,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和县老干部大学先后组织赴外交流5次,邀请或接待兄弟单位来海安交流 8次,县老干部大学与如皋市老年大学联合举办两场“祖国好”文艺汇演,赢得了广泛好评。
㈤服务品牌进一步巩固。半年来,我局以打造“情系桑榆”服务品牌为载体,进一步完善了品牌的理念、目标、措施、标识等内容,在坚持常规服务规范、上水平的基础上,按照中组部提出的“要为老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教、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创造良好条件”的要求,多层面、全方位探索亲情服务举措,并通过业已开通的老干部工作网站放大了品牌的效益和影响。
三、抓队伍 强效能
㈠强化教育,增强意识和本领。通过坚持机关每周五下午集中学习、开展大讨论活动、对全县老干部工作者集中培训、先后邀请有关部门的负责人到局进行4场专题讲座、由本局负责人上大党课、定期与不定期地进行6次学习测试、组织全体中层以上人员撰写了学习心得、全局人员作书面建言献策和公
㈢服务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强。一是认真贯彻落实中组部[2008]10号文件精神。初步完成了全县副科级以上退休干部摸底调查工作,科学梳理和总结了我县退休干部服务管理的好做法,目前正在研究切合我县实际的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形式,力争尽早提出退休干部服务管理工作的建议意见,为党委和领导决策当好参谋。与此同时,切实加强了对各镇、各单位原有领导班子成员和干部管理权限范围内退休干部的政治待遇落实情况的指导和督促。二是企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管理服务常抓不懈。我县坚持条块结合,强化以条为主,夯实企业离休干部的管理服务工作。所有改制破产企业离休干部全部落实主管部门,由主管部门具体负责管理服务,并与机关离休干部工作实现“五同”,即同宣传、同走访、同慰问、同服务、同要求。
㈣阵地功能进一步发挥。一是注重处理硬件建设与提升软环境的关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添臵了立式空调5台、数码像机一台,对所有电器设备进行维护保养。所实施的节假日和星期六主任带班制和协会争先评优活动进一步提升了内部管理;县老干部大学坚持教师和班长、校长会议制度,定期通报情况,听取意见、研究工作,学校管理工作进一步规范。二是注重处理常规服务与上规模、晋档次的关系。县老干部活动中心半年共接待来活动的老同志4万余人次,先后组织开展了知识竞赛、诗词吟咏、征文评优、猜谜、书画展览、闹元宵、三八妇女节座谈会、庆七
一、庆八一和庆祝建国60周年“祖国好”系列活动。县老干部大学2009年上半年共开设32个班,招收学员
对结报员考核一次,并发放考核津贴,增强了结报员的工作责任心,提高了服务质量。三是着力整合资源形成合力。每年春节前,携带慰问品登门慰问殡仪馆工作人员,“5.12”护士节,举办座谈会和专场慰问演出,日常工作中,及时评选表彰“十佳老干部工作者”、“五好老干部子女”、“六好老干部文明家庭”,同时注重加强与新闻、社会保障、财政、企业主管等部门的联系,及时与他们沟通老干部工作情况,弘扬典型,以此为全社会支持和服务老干部工作营造了更好的环境。
㈢就近服务,推进村和社区活动室建设。
针对离休干部年事渐高、活动半径逐步缩小和退休干部人数逐年增多、多数居住在乡镇且比较分散的现状,结合创建“五好”离退休干部党支部的要求,今年以来,我局先后在有关乡镇分别召开了社区和行政村活动室建设工作现场会,以各镇(场)现有的中心活动室为基础,以中心村和中心社区为点,整合新农村建设的现有资源,推进中心村和社区活动分室建设,探索以活动分室为阵地完善基层老同志组织建设、组织老同志活动、引导老同志发挥作用的新方式。目前,全县各镇(场)已在各村和社区普遍设立了老干部活动室,并在老同志活动组织中具体设立了各种发挥功能的工作小组,对此,所在乡镇的党委、政府十分支持、老同志十分欢迎、社会反映较好。
㈣大胆探索,创建特困帮扶体系。
1、党委政府进行主导帮扶。通过财政专门安排资金建立特困帮扶基金、建立全县离休干部大病救助风险基金、明
确困难对象帮扶工作责任制和百分考核内容等措施进行主导帮扶。同时,政府在出台相关惠民政策或实施相关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措施时,事先征求老干部工作部门意见,予以政策倾斜。
2、动员社会力量进行帮扶。一是依托社区和社会性养老机构。将特殊困难的离退休人员列为社区的重点帮扶对象或将已无赡养人的对象直接委托给社会性养老机构;二是依托社会力量开展关爱活动。通过各类方式,普遍与特殊困难对象结成帮扶对子,对因特殊性事件导致的突发困难对象发动社会实施援助;三是依托医疗等相关社会性涉老服务单位。由党委、政府或老干部工作部门协调和动员相关社会性涉老服务单位提供帮扶性服务,直接为相关困难对象实施爱心援助。
3、离退休干部互助互济。同单位或居住邻近的离退休干部相互情况熟悉,彼此感情较深容易沟通,采取一定组织形式在特定范围内开展的互助互济活动容易为离退休干部接受,且可较好地弥补组织帮扶无法实现逐日联络和日常细节性生活关照的缺陷。对此,我县探索和实施了以建立互助储金为重点的互助互济工作,并正在筹备召开此项工作现场会。
二、抓重点 促全面
㈠主题教育进一步推进。按照市局统一部署,今年我们继续组织了离退干部开展 “心系和谐当参谋,促进发展献余热”主题实践活动。3月、5月份,我们组织离退休干部围绕“入党为什么,现在干什么,身后留什么”进行专题讨论。具体工作中,一是以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为主线,组织老干部学习政治理论,更新思想观念,加强时政教育,解决思想上突出问题,开展专题讨论,增强主题实践活动效果。二是以建国60周年为契机,组织开展了“回首激情岁月”征文、“祖国好、共产党好”系列歌咏和摄影比赛,以及系列学先进、赶先进活动。目前,全县已有60多位老同志向各级报刊杂志投稿,已收集功勋章、荣誉证、照片图片资料100多件,拍摄镜头400余个。三是以宣传先进经验、先进典型为途径,巩固活动成果,在广大离退休干部中反响很大,示范作用明显。
㈡“三个保障机制”进一步完善。我县坚持把进一步巩固和完善“三个机制”,特别是财政支持机制作为重点工作来抓。经过协调和努力,县、镇两级财政第七轮包干体制改革时,明确将老干部活动经费、房改补贴资金和新增的已故离休干部无固定收入配偶参保等经费进行兜底保障。具体工作中,一是坚持离休干部医疗费每二个月结报一次,确保无拖欠现象;二是会同县财政、劳动保障等部门,提出了离休干部专项经费新一轮委托发放的方法;三是按照中纪委、省有关部门文件要求,及时开展了离休干部津补贴工作。目前,全县行政事业单位离休干部津补贴已全部落实到位,由社保发放的企业离休干部津补贴亦已审批完毕;四是及时调整了离休干部护理费标准,并继续对九十周岁以上离休干部优先照顾享受完全依赖护理费,在600元/月、500元/月的基础上再增发200元/月。
第三篇:突出重点 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
突出重点,强化措施
全面推进残疾人扶贫工作
作者:王辉
地址:贵州省绥阳县残联
邮编:563300
绥阳县辖15个乡镇,119个村、居、社区,总人口53万人,残疾人口2.57万人,其中贫困残疾人6424人。实施残疾人事业“十一五”计划以来,在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中,全县上下以解决农村贫困残疾人问题为主线,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强化措施,累计投入各项扶贫资金200余万元,使所有贫困残疾人都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扶持,部分贫困残疾人走出了困境,帮助广大残疾人树立了“自尊、自信、自强、自立”的信心。近年来,我们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一、加强领导,协调各方,共同促进残疾人扶贫工作县委、政府始终高度重视残疾人事业的发展,把残疾人扶贫工作纳入全县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在实施各项扶贫项目时,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给予优先考虑和照顾。县政府每年听取一次残疾人扶贫工作的专题汇报,安排当年的具体工作,每年都预算专项经费由县残联统一安排;同时把残疾人工作纳入乡镇和各部门目标考核的内容之一;各单位、各部门根据县政府的安排,结合自身工作实际,安排资金和项目开展便民服务,对农村贫困残疾人给予优先考虑;各乡镇在
1实施安居工程、整村推进、产业发展时,对贫困残疾人进行优先安排,并通过开展“帮、带、扶”活动,对残疾人实施扶贫帮助。
二、突出重点,全面推进扶贫工作
(一)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成效明显。在开展扶贫工作中,我县将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改造工作与扶贫开发、易地搬迁、灾后重建等工作相结合,将中央、省、市下拨农村残疾人危房改造专项资金和县自筹资金捆绑使用,由县政府统一规划和安排,有关部门和乡镇配合实施,到2009年底,全县共投入资金75.2万多元,对153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危房进行改造,从2010年开始,将用5年时间,对全县农村贫困残疾人茅(危)房改造完毕。
(二)残疾人整村扶贫基地建设有力推进。2006年以来,我县在旺草镇广怀村开展了残疾人整村扶贫种、养植基地建设,在郑场镇卧龙村开展了残疾人整村扶贫辣椒种植基地建设。在基地建设中,全县共投入资金15元,帮助贫困残疾人发展种植和养植业,为他们购赠良种、化肥、农药等生产资料和鸡、鸭、鹅、小猪仔等家禽幼苗,并邀请农技人员开展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基地内残疾人每年增加收入300元以上。
(三)强化培训,提升素质,促进残疾人就业。为了使残疾人有一技之长,提高生存本能。我县对残疾人培训和劳
动就业工作主要从以下方面入手。一是从过去的“输血”方式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在开展残疾人扶贫工作中,除了加大资金扶持外,还针对不同对象采取办班学习、现场搞技术培训等方式,分类指导农村广大残疾人开展生产活动,使参加学习和培训的人都能掌握一至二门实用技术,促进了残疾人生产生活能力的提高。到目前为止,全县共举办各类技术培训151期15892人次,组织选送350多名符合条件的残疾人到重庆仁和压铸公司打工就业,月收入800元至1800元每月不等;同时就近安置残疾人劳动就业4987人,为残疾人提高生活质量奠定了基础。二是结合上级残联的安排,免费选送初、高中毕业的残疾人到大中专院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就读,并推荐到各企事业单位就业,共有86名残疾人找到合适的职业。三是重点关注县残疾人特教学校,从2001年以来,免费送72名“三残”儿童进校就读,县残联累计为“三残”儿童赠送慰问金2.5万元,衣物鞋帽144件套、大米3000斤,食油200斤。四是每年免费选送2名盲人到遵义鑫惠盲人按摩学校培训,目前已有18名残疾人通过培训后在遵义市各家盲人按摩院就业,有2名已取得高级盲人按摩师资格。
(四)重点扶持,抓好示范带动全面。我县对于从事种植、养殖和加工业的残疾人,在符合有关条件的情况下,实行重点帮扶,原则上帮助他们解决临时困难,促进其不断发
展为目的。通过重点扶持,使一些想办事、能办事的残疾人的临时困难得到了解决,他们通过自己的诚实劳动办起了企业,走进了地方经济建设的大潮中,在他们兴办的企业中,既安置了当地残疾人就业,自己家庭也过了上富裕生活,还为地方建设做出一定的贡献。比如,蒲场镇肢体残疾人唐先龙、周光秀夫妇,于2008年自酬资金15余万元,创办了水泥砖厂。今年初,由于流动资金困难,向县残联反映,希望能得到帮助;县残联领导经过实地考察,认为周光秀夫妇反映的问题是属实的,他们的创业精神是可靠的,县残联决定购赠129吨水泥,价值4万元,帮助他们度过了难关;在他们的水泥砖厂,解决了12名残疾人就业;现在每天可生产10000片砖,年产值超过100万元。扶持风华镇肢残人高正红(家属是双下肢瘫痪)开办了彩瓦厂,在县残联的帮助下,他的彩瓦能够在煤电化一体化基地建设销售,年收入20余万元。通过重点扶持和他们的带动作用,全县已有残疾人种、养植大户30多户,残疾人创办企业15家;从事商业经营 28户,开展餐饮服务30多人。
(五)认真开展临时救济,为困难残疾人提供及时帮助。2001年以来,我县根据有关政策规定,对需要帮助的贫困残疾人开展了临时救助工作,内容包括,因治病导致困难、因发生自然灾害导致困难、因子女上学困难、因家庭人员死亡导致困难等等方面,范围涉及全县各乡镇,到目前,共支
出临时救助资金达8万多元。另外,在重大节日期间,还开展对贫困残疾人的慰问工作,慰问物资和现金累计达35万元。
(六)结对帮扶,取得实效。按照县委、政府的安排,县残联多次到挂帮村进行调查研究,特别是在近年来开展的新农村建设,先后在洋川、蒲场、旺草、小关等乡镇的4个村开展结对帮扶,投入帮扶资金2万余元,帮助当地群众重点是残疾人开展“四在农家”建设活动。
我县残疾人扶贫工作在上级残联的指导和帮助下,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离组织的要求和群众期盼还有很大的差距,很多工作还是在摸索中前进,工作中还存在不少的困难和问题,这些都需要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不断加以改进和完善。今后,我们不断探索新方法,努力创新,力求把残疾人扶贫工作做得更好更扎实。
写于:2010年1月4日
第四篇: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统筹城乡推进全面小康
能否如期实现党的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关键是在农村。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明显滞后,主要原因在于城乡二元经济结构至今还没有改变。相对先进的城市经济与相对落后的农村经济并存,这种现象由来已久,在任何国家都不是短期内就可以根本改变的。关键是,在过去的计划经济条件下,我国在城乡之间实行了一系列有明显差别的体制和政策,在限制农村人口向城镇迁徙的同时,又通过农产品的统购制度从农村提取了大量用于工业化建设的资金。农村的积累能力下降了,而富余劳动力却转移不
出来,这就加剧了城乡二元经济的结构。如果说,在当时那种被封闭的条件下,为了自主推进我国的工业化,除了让农民多做些贡献之外确无更多的选择,那么,如今我国已经在总体上达到了小康水平,且城镇的经济、文化和社会事业等发展水平已明显高于大多数农村地区,因此,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条件显然已经具备。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进一步端正对农业、农民问题的思想认识,树立协调发展的观念。农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的比重逐步下降,是现代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规律。但即使农业的比重降得再低,它在保障食品供给方面的地位仍然是不可替代的。农业人口只有随着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下降,农业才能逐步现代化,整个国家才能逐步现代化。因此,绝不能因为农业产值比重的下降而忽视农业、忽视农民。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增强对农民的感情,增强法制和政策观念。保障农民的物质利益,尊重农民 的民主权利,是我们党对待农民的基本准则。特别是在土地、税费和农民流动就业等直接关系亿万农民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上,必须严格依照法律和政策的规定办事,加快改变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观念和做法,在推进工业化和城镇化的进程中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在尊重农户市场主体地位的基础上推动农村经营体制的创新。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高度重视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注重提高农民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健康素质,注重提高农民的实际生活质量。农村的经济发展滞后,农村的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的发展更为滞后。必须按照十六大的要求,加大对农村教育的支持,着力改善农村医疗卫生状况,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文化发展,加快消除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这一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中的重大制约因素。
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正确理解我国现阶段加快城镇化进程的重大使命。尽管
人们对城镇化的概念有着多种多样的理解,但从我国现阶段的国情出发,之所以必须加快城镇化,最基本的目的,就在于为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转移创造条件。因此,必须按照十六大精神,以加快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为主要目标,坚持走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的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加快消除不利于城镇化的体制和政策障碍,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流动。统筹城乡发展,就必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市场经济要求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快建立健全适应世贸组织规则的政府对农业的支持和保护体系,加大各级政府对农业的投入,增强对农村的金融支持和市场服务,促进农业科技进步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竞争力,全面繁荣农村经济。
第五篇: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统筹发展全面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摘要:新形势下认真贯彻党对武警部队建设的指导思想,紧跟世界军事变革潮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人为本,培养和选拔高素质人才,加强军人核心价值观的教育,精兵精训,全面提高官兵素质。军事装备要围绕需要研发创新,以信息化为主导,统筹协调各要素,形成强大的战斗力,建设现代化的武警部队。
关键词:人才,军事装备,信息化,战斗力
当前我国正处于改革开放和发展的攻关阶段,经济建设取得了十分瞩目的成就,这离不开国内稳定的良好环境。经济社会正经历深刻变革,社会矛盾凸显,各种犯罪频发;特别是西方敌对势力妄图对我国进行渗透和颠覆,“西化”搞“颜色革命”、“和平演变”,国内反动势力“分化”制造民族分裂,两岸分离。因此武警部队需要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加强思想政治建设,确保部队建设的正确方向,在新的形势下紧跟世界军事变革的潮流,建设一支具有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的武警部队,围绕主题主线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人才是关键,装备是支撑,信息化是主导,[1]并使各要素之间有机融合生成强大的战斗力。
立足人才培养优化人才结构
人才是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核心问题,维稳反恐和抢险救援,都离不开个体的人,人强则事兴,人才是起决定性作用的关键性因素。武警院校要培养高素质人才,要不拘一格的引进选用好人才,为部队持续性的注入活水;部队要提供育人、塑造人、提高人,用好人,人尽其才的环境,加强信息化人才的培养,塑造一支政治合格、军事过硬、作风优良、纪律严明、保障有力的钢铁之师。
1、要科学合理的编制人员结构,精兵简政。首先领导干部队伍要立场坚定、对党忠诚、清正廉洁、秉公用权;作风上勤奋敬业、率先垂范、责任心强;在业务方面能精通业务、指技兼通、复合多能、精干高效,开创和谐的工作格局。其次培养和选拔德才兼备基层官兵,严格程序按标准拔年轻的干部,要全面考察、准确识人,人才的选用关系人心向背和事业的兴衰成败。要编排能适应行业要求、具备较高专业水平的警种部队,搞好“五支队伍” 和“六类人才”的建设,部队保持规模适度和相对稳定,实现院校编配科学,警种设置合理,指挥体系顺畅,[2]编成结构优化,装备配备科学。
2、贯彻实施科学发展观的教育,用最新的理论武装官兵。秉承“公安部队数量不要求大,但政治质量要精”的思想,实施“强化警魂意识,培育战斗精神,永远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的教育,大力培育“忠诚于党,热爱人民,报效国家,献身使命,崇尚荣誉”的当代革命军人核心价值观。武警部队与人民群众和地方政府接触多,与社会阴暗面接触多,客观上为武警部队思想纪律建设带来一定的困难,要用党的先进理论武装好官兵,思想政治工作要讲求实效,确保其政治坚定和思想纯洁。其次教育官兵善于运用科学发展观所蕴含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解决部队现代化建设中存在的难题,做到学以致用,学有所用。再次用先进的军事理论武装官兵,把握世界军事变革的动态,了解差距,树立官兵的危机意识、紧迫意识、责任意识、职能意识和创新意识。最后要加强部队的战备教育,经常进行形势政策教育、敌社情教育、职能任务教育,使全体官兵牢固树立忧患意识,提高警惕,有备无患,强化打头阵、上一线的思想。用全面发展的视野培养全面发展的官兵,培养求真务实的学风和作风。
3、强化训练,讲求实效,提高部队的战斗力。武警官兵要强化居安思危、常备不懈的观念,首先在训练中要加强学习与训练任务有关的知识,创新训练的方法技巧,要苦练善于巧练和精炼,切实提高训练质量,培养一枪毙敌、一招制敌的特殊人才。其次要加强贴近实战的战备训练,提高备战经验,储备完成任务的实力,确保部队有过硬的素质,打牢战斗力生成和巩固的基础。再次要从难从严,严格要求,高标准地抓好部队训练,增强训练实效性,质量和效益,着眼于走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复合发展的军事训练之路,采用基地化、模拟化、网络化的训练内容和方法,提高组织指挥和临阵处置能力,完善各种处置突发事件的预案,生成完成各种任务的能力。最后要加强实战的锻炼,如执勤、反恐、救援、处置突发事件,在实践中总结和摸索规律,提高一次性全员出动、破障克险按时到位、控制现场平息事态和适时指挥控制能力,做到关键时候能够迅速解决问题,圆满完成任务,锻造一支“爱党卫国、忠于职守、苦练本领、不辱使命”的雄师劲旅。
4、要依法管理,从严治警,实践养成。监督要严格,以条令条例为依据,以作风纪律建设为核心,抓好“三个经常”,落实“四个基本”,确保部队的秩序正规、纪律严明、安全稳定,确保队伍不变质。充分发扬民主,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加强警政警民团结,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建立决策论证机制、专家咨询机制、纠错问责机制。要面向基层,培养、服务好官兵,坚持基层至上、士兵第一的观念,尊重官兵的合法权益和主人翁地位,多给予人文关怀,营造和谐友爱的内部环境。切实为官兵解决实际的难题,健全激励机制,营造有利于人才成长和发挥才能的良好环境。
人才是第一资源,培养和造就高素质军事人才,是信息化条件下用科学发展
[3]观统领武警部队建设与发展的重要内容和根本大计。深化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为本,落实“执勤确保安全、处突确保有把握、反恐确保制胜、维稳确保平安、救援确保有效”的现代化武警部队建设。
优化军事装备任务需求配套
军事装备是官兵战斗力的延伸,是武警部队现代化的支撑,军事装备要紧跟时代步伐,不断的创新,用科技手段发挥现有武器装备的新价值。要与时俱进,要围绕打得准、防得住、靠得上、进得去、盯得住、吃得热、救得下的目标,成建制、成系统形成作战能力和保障能力。
1、科技强装备,创新兴装备。胡锦涛主席指出: 要努力提高武器装备建设和国防科技发展的自主创新能力,力争在一些基础性、前沿性、战略性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推动我军高技术武器装备的自主式发展、跨越式发展、可持续发展。培养科技攻关人才,吸收和借鉴国内外先进技术,运用现代科技成果革新挖潜,根据实战演练的性能攻克武器的缺陷,提升武器装备的安全性、可靠性和作战效能。争取让高性能、多用途的新型装备用于部队。
2、根据实际任务的需要采用现代化装备,“先进、实用、配套”有针对性地研发和引进性能先进、科技含量高、部队急需的装备器材,着眼于实用性,做到系列配套、长短结合、攻防兼备,成系统成战斗力和良好的保障能力。重点围绕部队执勤装备、处突反恐装备、反袭击、反爆炸、反劫持和平息大规模暴(骚)乱特种作战装备来配置,加强非杀伤性武器和警用器材的研制,以及从执行任务的实战需要出发,加大杀伤性武器及其配套装备的保障力度,达到特种装备系列化,提高全天候综合攻击能力。
3、完善后勤装备,提高后勤应急保障能力,适合武警任务特点并时刻处于良好的战备状态。后勤装备采取以任务定手段,以手段定装备的保障原则,建立完善的后勤战备方案,探讨向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不同处置规模突发事件的保障预案。加强后勤保障装备的开发和研制,逐步提升现有运输装备速度效益,实现应急保障装备系列化,部队输送手段形式多样化,运送规模化,具备多维立体兵力投送的装备,提高部队快速投放能力。
科学规划加强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客观要求,是提高武警部队作战能力和空间的有效手段,信息化建抓好基础设施建设,围绕“四化一加强”和“一网打尽”目标,要加强信息化知识人才等软件的建设,坚持从部队实际出发,从执行任务的需求出发,走内部生成外部引进,复合发展的路子,与高校科研机构合作攻克难题,在现有的基础上实现创新,将创新成果转化为战斗力。
1、科学决策管理机制,紧紧围绕执勤处突反恐任务的需要,谋划、设计和展开信息化建设,进行必要的需求分析和立项论证。在进行重要项目决策时,应该立足当前,放眼未来;周密计划、严谨论证和科学的实验,系统的眼光、整体的思路确保信息化建设的各个方面彼此协调、衔接,保持信息化系统的全面优化。按照部队的“需求牵引、瞄准前沿、确保可行、利于发展”的建设思路,以及“信息主导、综合集成、科技先行、以人为本”的信息化建设路子,使信息化规划更加科学、合理和务实成效。
2、建设信息高速化公路,确保信息畅通、信息基础设施完备。加强有线网、无线网、卫星网和机动通信系统为重点的基础网络建设,以及指挥、通信、网络中心建设,完善执勤目标周围复杂地段监控设施,整合信息资源,形成纵向衔接、横向联动、软硬配套、协调发展的一体化格局,从而达到信息的采集、传递、处理、存储、使用的一体化。以指挥控制为核心,采取远程监控和信息采集、处理、传输自动化,提高部队指挥控制和情报获取能力,一旦发现危害社会稳定的苗头,要坚决制止在萌芽状态。采取先发制人,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策略,使恐怖势力和反动势力无机可乘。
3、软件设施设备要独立开发的创新能力,用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和自动识别技术等建设软件开发的应用平台,建数据库系统和指挥自动化系统,确保指挥控制系统多能高效。确立综合集成观念,整体规划布局,防止重复建设和零散建设。软件建设要完善风险防范机制和危机管理机制,最大限度地提高履行信息化条件下职能使命的能力上,建立起具有武警特色、满足实战要求的信息系统,从而把各种作战力量、作战单元、作战要素融合集成为整体,把复杂的运输保障和信息技术集成指挥系统,依靠科技手段大幅提升武器装备的信息化含量,多方面筹备好经费确保信息化的稳步推进。
统筹协调资源形成战斗合力
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要做到官兵思想政治坚定,武器装备精良,信息系统完备,人才素质过硬,编成结构科学,军事理论先进,训练质量优良,综合保障有力。[4]综合保障有力,形成强大的战斗和保障力是十分关键的问题,要科学整合资源,统筹规划,合理布局,生成健全的战斗保障系统,发挥系统的优势。
从战斗力的生成机制看,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产物,是一个综合性的问题。战斗力要以资源为基础,一般来说,可支配资源越多,战斗力基础越厚实。但是诸多的资源集中在一起,没有很好的分配充分的使用,没有将资源转化成战斗力,那么资源再多也是累赘。战斗力形成需要科学的编制体制具备高效组织指挥能力,如果编制不合理、体制繁琐,任务的执行力就差,再好的武器装备也不能发挥功效;还需要官兵具备敏锐的政治鉴别能力、快速的应急反应能力、高效率的作战能力,灵敏的情报获知能力,知彼知己,百战不殆;此外围绕执行任务的各要素要密切协同配合,指挥层要能正确果断的处置,官兵执行任务的紧要关头要能灵活善变,人装结合完好匹配,这也是战斗力形成的因素。因此要以科学发展为主题,紧紧围绕提高履行使命能力,全面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
首先要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根据人才、装备和信息化建设的整体性、关联性、开放性等特点,必须聚合力量加以推进,形成合力。其次要凝聚上下力量,搞好协调指导,合理科学的设置,建设快速、灵敏、高效的指挥体系,提高执勤和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再次部队的摩托化、机械化、信息化做到取长补短,长短协调,整体利用,发挥最大的战斗力。第四要合理调整战备物资结构、数量和布局,改进储备方法,应急保障力量和区域战备物资保障形成体系,力求保障方式社会化,保障管理科学化,保障手段信息化,保障供应精确化,保证供应急需;要大力抓好后勤机关、后勤干部的应急保障训练,提高后勤组织指挥能力,真正做到一旦有事,车辆开得动,物资供得上,装备修得好,伤员救得下。第五加强训练是战斗力生成的关键,加强官兵的实战演练,协调各种资源,合理利用各种要素,人装优化组合,最大限度的提高战斗力。
始终以科学发展观作为重要指导方针,把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放在提高战斗力和有效履行使命上,走精兵、精装、精训的现代化建设之路,高举旗帜、铸牢警魂、听党指挥,推动武警部队建设全面、健康、协调发展,忠实履行好保卫国家安全和维护社会稳定的神圣使命,做到“三个提供,一个发挥”,要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和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发扬求真务实的作风和开拓创新的精神,有效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保障人民安居乐业。
参考文献:
[1]王建平,围绕主题主线加快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N],人民日报,2011-06-14 [2]王建平、喻林祥,着眼有效履行职责使命大力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J],求是杂志,2010.10,第50页
[3]龙汉荣,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推动武警部队建设又好又快发展[J],国防,2007年第2期,第45页
[4]李海、肖一沙,认真贯彻胡主席重要指示精神 大力推进武警部队现代化建设[N],人民武警,2010年4月6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