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创新道路交通安全管理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
南县公安局 李国文
随着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拓展,国家惠民政策进一步向农村倾斜,在城乡统筹兼顾的同时,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汽车、摩托车下乡和“村村通”公路建设等惠农政策的实施,极大地改变了农民出行条件和农村文明、安全的交通理念,对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农村繁荣起到了强力推进作用,农村交通事业的发展加快了农村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设的进程。但是,从近几年道路交通安全事故发案情况来看,由于农村道路交通事业发展处于初始阶段,交通安全基础设施薄弱,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农民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的意识淡薄,农村道路交通事故呈上升趋势,引发农村道路交通事故的多种因素暗流涌动,交通安全形势十分严竣。为消除隐患、强化管理,进行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查研究,对推动新农村建设发展和创新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具有重要意义。
一、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现状及危害
在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理工作的调查中,我们把交通安全问题从客观和主观上进行分析,道路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缺失,农村机动车数量大、分布广、管理失控是客观存在;农村驾驶人文明交通、安全交通素质低下是主观表现;现象严重,危害极大。
(一)交通安全基础设施缺失,农村道路通行安全无法保障。2006年,农村开始实施“村村通”工程,农村道路建设逐步加快,但在农村道路建设过程中,因为多方面的原因,交通安全基础设施未能与道路主体工程做到同步规划、同步施工、同步验收,道路竣工安全设施留下“空白”,通村公路成了缺失安全设施的“欠债”工程。由于道路安全防护配套设施缺失,没有安全设施的农村道路给农村带来了事故多发的危害。过去农村道路路面没有硬化,车辆行驶速度慢,交通安全事故发生率低;路面硬化后,车速高了,在窄路、弯道、临水临崖、陡坡路段缺乏警示标志、标线,在村道和主干道的交叉路口没有设臵减速让行标志和减速带等等,导致了农村道路交通事故迅速上升。
(二)农村机动车管理失控,事故频发制约新农村建设发展。“汽车、摩托车下乡”惠农政策的实施,刺激了农民买车的欲望,农村机动车特别是摩托车呈“爆炸式”发展,以南县为例,近三年该县净增摩托车2万余台,由于警力有限,管理措施和手段难以到位。因此,无牌无证、违规载客、擅自改装、脱检、脱审、脱保等交通违法屡见不鲜;更为严重的是城市的报废车、拼装车大量流入农村市场,脱保、非法行驶成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的“定时炸弹”,安全隐患严重,对新农村建设产生了严重影响。一是技术生疏,违法严重。很多农民购车后,立即从事非法客运,超员超载、客货混装;不少驾驶人 “捉得猪叫就是屠户”,驾驶技术粗糙,安全意识淡薄,遇到紧急情况,往往手足无措,临危处臵措施不当,造成了交通事故的多发势头;二是农民参保、续保意识不强,交通肇事引发社会矛盾。有的群众认为机动车参保既花费资金又手续麻烦,因此干脆不投保、不及时续保。一旦发生事故,由于没有保险部门的经济支持,事故赔偿不及时、不到位,导致农民抬尸拦路、堵桥现象时有发生,事故难以调处,因交通事故引起了农村地区的不和谐、不稳定,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新农村建设的发展。
(三)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不到位,农村农民文明交通素质缺乏。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公安交警的重要业务工作,但农村道路驾驶人数量多、分布广,难以经常性地进行交通安全集中宣传教育,由于警力有限,公安交警独木难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触角无力延伸,偏远村组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形成了“空白”,缺乏了文明交通、安全交通良好习惯的正确引导,农村驾驶人安全观念差异尤为突出,危害更加明显。农村群众的交通行为本来就随意性大,自律性差,习惯性交通违法层出不穷,主观上的安全认识不足导致了农村道路机动车辆不检验、不保养、不维护、不保险现象普遍;农村驾驶人无证驾驶、酒后驾驶、违法载人、骑二轮摩托车不戴安全头盔等交通违法行为大量存在,时时刻刻对农村群众的生命财产造成威胁和危害。
二、农村道路交通管理问题多发的原因分析 在加快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大形势下,农村公路里程长了,路面质量高了,农民群众得到了实惠,但农村道路点多、线长,难以管控,导致道路交通事故不断攀升,交通安全问题频频暴露,通过认真分析,存在四个方面的问题。
(一)农村道路建设、维护资金短缺,安全配套设施“打白条”。受资金等客观条件的限制,农村道路多是在乡、村道路原有路基上直接铺设水泥,很多路面的宽度只在2.5米至3.5之间,乡村干部希望农民家家门前有一条水泥路,因此把有限的资金用在尽量延伸水泥道路的里程上,无力建设交通安全配套设施;即使建设了安全设施,一旦损坏,也无资金进行维护,导致安全设施“债台高筑”。
(二)人为损害设施、设臵障碍,农村群众安全意识急待提高。在农村道路安全隐患排查中发现,有的交叉路口新设臵的警示标牌、减速带,在很短的时间内就会被人为损坏,标牌被挪作他用,减速带被农民变成自家小院的“垫脚石”,农村农民自觉维护交通安全设施的意识差;还有部分村组,他们在进出村子的道路上加装水泥墩,或堆物堆肥、打场晒粮,人为造成交通安全隐患,引发交通事故,农村农民公共安全意识急待提高。
(三)农村交警队伍警力缺乏,农村道路安全管理失控。近几年来,社会经济建设高速发展,道路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快车道,但交通安全管理警力编制却无明显增加,拿南县来说,从2002年起,该县三个农村交警中队,当时有9名民警,现在也只有11个民警,要担负源头管理、路面管理、事故处理、交通违法处理、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安全隐患排查、护学岗、值班备勤、部分车驾管理业务受理等诸多工作,几乎是一个民警管理一个乡镇近20个行政村,无论如何也难以做到全方位管控,因此造成农村区域的摩托车无牌无证、挪用号牌、脱检、脱保等违法大理存在,该县6万余台“五小车辆”,参检参审只有4万台左右,给交通安全留下巨大隐患。
(四)农村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走过场”,农民安全意识淡薄。虽然公安交警一直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摆在重要位臵,但农村交警警力不足,经费紧张,无力在农村展开全面宣传教育,只有采取就近发点宣传资料、贴几张宣传图片的形式,难以收到宣传教育效果;正因为交通安全宣传工作在农村不够深入,还停留在表面层次,导致群众缺乏主动接受安全教育,也无法激发其积极参与交通管理,加上农村驾驶人素质较低,受教育的程度有限,因此,农村区域驾驶人超载、超员、超速、酒后驾驶、疲劳驾驶、农用车违章载客等严重交通违法行为层出不穷,屡禁不止。
三、化解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对策 农村道路交通发展,对推动新农村建设、传递文明、辐射经济、促进农村发展等方面有着十分重大的意义,因此,要把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作为服务人民的“亮点工程”和“民心工程”。
(一)要强力推动农村交通安全社会化管理进程。解决好农村交通安全问题,单靠公安交警一家难以完成、建立“政府主导、交警主管、部门配合、群众参与”的交通管理模式是解决农村道路交通安全问题的根本出路,党委政府要进一步明确相关职能部门和乡、村的职责、目标、任务;要制定相应的考核细则和标准,把交通安全工作纳入综合治理年终考评;要建立奖惩激励机制,充分调动部门、乡、村参与道路交通管理工作的积极性,将管理工作的触角延伸到村、队、户,激发农村群众主动参与交通安全管理。
(二)要建立健全农村道路安全隐患综治机构。由于农村道路在交通安全设施建设方面“欠账”较多,政府要健全完善乡镇交通安全隐患综治机构,切实搞好辖区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维护、隐患排查治理,确保促进农村道路交通安全设施齐全规范、安全隐患整治到位。一是要在农村道路建设中,全面实行道路建设和交通安全设施建设的“三同步”。二是要明确农村道路管理和养护的责任主体和实施主体,实行有效管理和有效维护。三是制定安全隐患实时排查、及时整改制度。四是落实交通安全基础设施增设、调整、维护等的资金来源。彻底消除安全隐患,减少交通事故发生。
(三)要建立农村道路“五小车辆”管控网络。农村“五小车辆”数量多、分布广,在管控上要针对农村车辆行驶特点,不断完善运作机制、充实形式内容、创新管理方法,以适应农村道路交通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建立“县有交警大队、乡有交通安全管理站、村有安全员、组有信息员”的四级农村道路交通安全管控网络是切实可行的管理模式。一是聘请村干部为本村安全员。主要完成所在村机动车、驾驶人台帐的建立,对本村道路交通安全隐患进行排查上报。二是聘请村民组长为本组信息员。及时掌握本组机动车安全技术状况和驾驶人的交通违法行为,组长和驾驶人一对一沟通,面对面交流;一级包一级,一级对一级负责,就能确保农村交通安全管理工作不漏管、不失控,减少事故隐患。
(四)强化农村农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是提高农村群众交通素质的主要途径,也是预防和降低交通事故根本措施。农村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要突破“瓶颈”,实现飞跃,必须做到形式多样、内容丰富、对象准确、方法得当。一是在形式上要采取现场宣传、固定宣传、咨询宣传等方式方法。如对现场查处的客车超载、非载客车辆载客等交通违法,对卸客转运的旅客、车主要及时进行宣传教育;在边远村庄、农村学校要建立固定宣传阵地,如刷写标语口号、设立交通安全宣传橱窗等;要定时深入农村,设立交通安全宣传咨询台,既向群众宣讲法律法规、答复群众咨询,又散发宣传资料和传递信息,取得教育一人,影响一片的宣传效果。二是在内容上要做到定期更换文字和图片、及时更新内容;要充分利用当地发生的案例、现身说法,做好周围群众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交通安全意识。三是在对象上要强化重点人群宣传教育。农村道路参与交通活动的主体是中小学生、“五小车辆”驾驶人和村民,对中小学生要把交通安全宣传教育列入到农村中小学校法制教育内容,从小培养学生养成文明交通、遵纪守法的良好习惯;对驾驶人要加强法律法规知识教育,让他们充分认识交通违法行为的危害性和承担的法律后果,教育他们保持车辆性能良好;对普通村民要加强交通安全常识教育,教育他们文明交通,不坐非载客车,用他们看得见的案例,针对性进行引导,提高村民道路交通事故避让和防范能力。
第二篇:促进新农村发展道路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是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蓝图,为了实现这一美好蓝图,江西省靖安县人大常委会加大监督力度,努力拓宽监督渠道,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环境。
依法监督见成效
为了督促政府和有关部门进一步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靖安县人大常委
会作出了《关于积极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定》。县人大常委会多次组织县、乡人大代表深入农村、深入基层,开展“义务教育法”、“农民健康工程”和“农民文化生活”的执法检查,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有力的保障。督促有关部门建立农村免费义务教育制度和完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目前,全县农村已基本落实全省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免收学杂费政策,农村医疗卫生也得到进一步改善,乡镇卫生院建设合乎标准,农民的文化生活多姿多彩。
为了加快农田林网的建设步伐,依法规范农村土地经营权流转工作,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开展了《土地管理法》和《农业法》的执法检查。针对《土地管理法》执法检查中存在的问题,县人大代表提出了要依法保护基本农田、强化用地审批、落实被征地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政策和保障被征地农民的合法权益。督促相关部门加大对土地违法案件的查处力度,对土地进行一次集中清理和整顿。为了解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的真实想法,广泛征求农民群众对新农村建设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县人大常委会组织县乡人大代表对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活动,针对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代表们各抒己见,提出了促进农民增收,合理规划土地,加大农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等很多好的意见建议。
倾情为民办实事
**乡**村是县人大常委会的挂点村。常委会领导积极参与和帮助**村、**村做好“二清三改”(清垃圾、清淤泥,改水、改厕所、改猪圈)等工作,动员和鼓励农民拆除破旧房屋、人畜混居的猪牛栏和坑式老厕,进行了房屋粉刷和水沟硬化。为了改善村民的居住环境,引导村民发展“猪-沼-果”生态种养模式,帮助村民建起沼气池,积极向上争取资金,每个沼气池补给1000元,并配有专业技术人员定点指导,完成了沼气池“一池三改(改厕、改厨、改水)”配套设施。以前,村民挑担溪水为饮用水,水质很差,为了解决饮用水问题,常委会领导想尽办法,多方筹措资金,为**、**两个村212户村民安装了自来水,彻底解决了村民的饮水问题。为了提高村民的生活水平,常委会领导帮助村民开发白茶基地140亩,并通过**齐华白茶公司,实行公司 农户的形式进行开发,农户生产的鲜茶叶由齐华公司收购、加工和销售,农户种植白茶的积极性很高,生活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高。在建设新农村过程中,县人大常委会还帮助村里修建了公路、水渠和水堰,扩建了小学教学楼,开通了程控电话和闭路电视。
农民代表展风采
“农民代表植根于农村,与农民群众的联系沟通最直接,是农民的代言人,是新农村建设的主心骨、领头雁,我们要充分发挥农民代表的作用,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发展。”这是靖安县人大常委会章主任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会议上的发言。农民代表在农村这块辽阔的土地上,辛勤工作,默默耕耘,一展他们的代表风采。县人大常委会十分注重基层人大代表在新农村建设中的位置,努力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为了能让他们建言献策,道出农民朋友的心声和想法,县人大常委会经常组织他们参加视察、调研活动,召开座谈会,充分了解社情民意和群众的需要,为政府作出正确决策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农民代表们积极带头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当地特色主导产业和新型产业,带头种植椪柑、白茶,饲养生猪,率先办起“农家乐”项目,带领当地群众走上致富的道路。县人大常委会经常督促农业等有关部门举办农民法律培训班和农业技能培训班,让一些经验丰富的农民代表授课,讲课内容都是日常生活中需要接触的法律问题和种植、养殖知识,受到了农民朋友的普遍欢迎。通过学习,提高了农民的法律素质,引导农民科学种田、科学养殖,提升了他们的创业能力。农民代表大多是村委会的干部,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他们进一步完善了村民议事制度,深化了村务公开,保障了农民朋友的知情权、参与权、监督权。
第三篇: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浅谈发展农业经济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摘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是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更是我们加快解决“三农”的一个难题。多年来,政府通过大力实施“农业农村经济”战略,探索出一条农林牧有机相结合,多路并举推进结构调整,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路。
关键词:农村经济建设 新农村 循环经济发展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全国农村经济的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表现出严重的地区不平衡性,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速度较之发达地区较为缓慢。落后地区农村经济的发展不仅关系本地区,而且关系到整个国家经济目标的实现。在推动落后地区农村经济发展的诸多因素中,农村市场是一个根本性的因素,但地方政府的作用也是一个重要的因素,而且较之发达地区,落后地区的地方政府的引导、协调作用更具有必然性和重要性。
一、必须不断强化农业是基础的意识,以防止对农业领导、农业投资及农业科技的弱化
发展高效农业是农业生产方式和经营方式的转轨变型,是农业内部产品结构、行业结构、部门结构的调整。实现途径是:
(一)市场农业。外部要强化市场导向功能,按市场需求确定生产方向;内部要强化市场核算功能,淘汰在比较成本上的劣势产品和项目。
(二)科技农业。科技农业的内涵是农业活动投入和产出逐步向科技倾斜,提高农业投入中科技投入的比重,增大农业科技成果中的科技含量。科技农业一般表现在两个方面:新产品、新品种的开发和新技术、新方式的引进和推广。当前,发展科技农业的重点是科学技术的推广。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推进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并提出要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二、大力发展农业经济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选择
中央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目标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我国部分农村地区循环经济的实践,有力地促进了当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发展,应该将各地的典型经验加以总结,在更大的范围内加以推广,将循环经济作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途径。农村经济发展的经验和教训,实事求是.地分析农业的现状及其综合生产能力,是认识和确定农村经济发展方向的关键。农村经济发展的对策,第一靠政策,解放生产力,使原有的农业生产力得到充分发挥;第二靠投入,解决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和落后问题,以及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及收定购粮资金问题;第三靠科学技术,来提高农业生产力。
三、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
由于我国的水资源、耕地资源、草场资源的严重不足,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造成了非常不利的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是发展农业生产,提高农民收入,而发展农业循环经济是缓解资源约束、提高农业生产、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途径。发展农业循环经济要求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节约资源的集约增长转变,可以起到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作用,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改进农业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的作用,可以使我国的农业生产获得更进一步的发展。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尽量节约农业生产资源,大大降低农业生产成本,而且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使更多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到非农领域,有效地增加农民收入。
1、发展农业经济是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良好生产、生活环境的需要,是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的需要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目标之一。农业循环经济是生态化的农业经济,是保护与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环境、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要手留、要建立健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的资金支持体系发展农业循环经济需要大量的资金,需要完备的资金支持体系。政府要尽力为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提供财政支持。
2、建设资金要保障:黑龙江省农区建设时间紧、任务重、投资大、困难多。因此,要广泛筹措、集中使用、加强管理、跟踪问效。资金实行多渠道筹措:一是国家有关部门政策资金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资金等;二是农业重点工程资金、生态效益补偿基金、贫困农村建设资金等给予倾斜;三是农业贴息贷款;四是各级政府和财政投入;五是主管部门和农民商户自身投入。加快建立和完善支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投入保障机制。为此,一是各级政府和主管部门按照“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按照存量适度调整、增量重点倾斜的原则,不断增加对农村的投入,建立健全新农村建设资金稳定增长机制。二是要转变政府投入方式,充分发挥政府投资的导向性作用,引导广大职工群众投资投劳。保持新林区建设项目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建立一套政府引导和群众参与紧密结合的投入机制。三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组织和发动广大农村群众用自己辛勤的双手,引导和动员社会力量共同参与新林区建设,改善农村面貌。四是政府投资主要用于公共和半公共性质项目,农民投资投劳主要用于改善自身生产生活条件的项目建设。五是要引入市场机制,拓宽新农村建设资金来源渠道。按照“谁投资、谁经营、谁受益”的原则,吸收社会资本参与新农村建设。建立银行提供信贷、群众自筹,积极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农业循环经济领域的多元化资金支持体系。在农业经济的推广发展阶段,政府应鼓励金融机构对有利于促进农业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给予信贷支持。特别是政策性银行,应以低息贷款、延长信贷周期、财政贴息等方式支持农业经济的发展。
四、加强农业经济的技术引进及推广体系的建设
1.加强对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培训力度:农业经济的发展,关键是要在农村培训一批能够掌握农业经济实用技术的高素质的新型农民。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培养农业经济的技术人才,培养一批技能型农业经济致富带头人,推动农业经济的发展。要充分利用农村的远程教育网,通过广播电视等载体,解决农民群众文化程度偏低、技术困乏等问题。三是要采取集中培训与提供个性化服务相结合的方式帮助广大农民切实掌握一些基本的、成熟的、先进的农业循环经济实用技术,不断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生产潜力,将粗放、原始的农村劳动力转化为知识型、技术型的农业循环经济的实践者。
2、要提高行业协会在发展农业循环经济中的技术创新与推广作用:各级政府要在组织、资金、人员等方面为各行业协会的创建与发展提供支持,使行业协会能够充分发挥其技术创新主体、技术实践主体、技术推广主体的作用,依托行业协会做好示范区、示范村、示范户的建设,并做好相关技术的培训、指导与咨询,将农业经济的技术推广落到实处。
第四篇:*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文章标题:*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中国最美乡村:和谐之美美__
4月初,记者走进____,犹如来到传说中的世外桃源,一股带着芳香泥土气息的清新扑面而来,但见蓝天、青山、碧水,小桥、流水、人家,粉墙、青砖、黛瓦,天人合一,相映成趣,可谓一幅“古树高低屋,斜阳远近山,林梢烟似带,村外水如环”的美丽画卷。在这里,游客回归乡间,放歌田野;居民生活富足,安居乐业;村容干净整洁,连徽派明清古村落的狗儿都慵懒地自在悠闲。有谁想到,2000年以前,这里还是“皖浙赣三省交界边穷县”,道路难行,信息闭塞,住在山沟沟里的老百姓常年都是守着一点点田地、茶树过着清贫的日子。而自2000年发展旅游业后,苦日子一去不返,蓬勃发展的旅游业把老百姓的生活渲染得红红火火,__成为人人称羡的“中国最美乡村”。
__县委书记陈德寿说:“__按照把生态、文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的思路,发展旅游主体产业,使老百姓短短几年间富了起来,村容村貌也变得干净卫生,老百姓的思想观念也有了很大改变。目前,__正在探索从做强旅游产业、加快经济发展入手,与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结合起来,因地制宜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路子。”
依靠生态文化发展乡村游全县成了大景区
与成都“农家乐”不同的是,__发展乡村旅游依托的是生态环境和积淀深厚的徽文化,整个__县就是一个大景区。居住在景区内的百姓在农耕之余,经营茶楼、农舍旅店和卖土特产等生意,接待慕名而来的游客。
__位于赣东北,总面积2947平方公里,人口33万,辖18个乡镇。全县林地面积370万亩,其中生态公益林150万亩,森林覆盖率达82。境内高峰耸立,河流纵横,奇峰、怪石、古木、飞瀑、驿道等,构成一幅幅或雄伟豁达或纤巧秀美的山水画卷。20世纪80年代,香港著名摄影大师陈复礼在__采风时提出了“中国最美乡村”的说法,2005年1月8日,他又为__题词“__———中国最美乡村”。
2001年,江泽民同志视察__,为__打出了知名度,也带来了川流不断的游客。此后,__依托生态和文化资源,着力发展旅游业,按照“大品牌、大产业、大市场、大发展”的发展思路,先后开发了江湾、大鄣山、李坑、思口、彩虹桥等十几个旅游景区,其中江湾、大鄣山景区被评为国家4A级景区。为满足不同游客的需求,又先后开辟了山水田园风光一日游,民俗古建、名人文化二日游及摄影绘画、徽派建筑考察、古洞名树探奇、朱子文化寻考等专项旅游。2005年,全县接待游客由2000年的12.52万人次飚升至243.7万人次,综合收入攀升至3.4亿,人均收入增至3362元,得益于旅游发展的景区农民人均增收逾千元,旅游直接产值占全县GDP的16,旅游业成为__县域经济新兴的支柱产业。
旅游带来的人流让农民富了起来
“__的旅游企业几乎全是民营的,这是因为企业家们看好了山青水美的__一定可以给他们带来巨大的商机。”__县旅游局副局长葛健告诉记者,生态环境是自然对__的馈赠,文化底蕴是祖宗对__的恩赐,坚持实施生态与文化保护并重的原则,更是__现在的福气,不仅为当地维护了用千金难买的生态环境和明清古建,而且营造了极佳的投资环境。近几年,__县进一步创新旅游开发经营模式,通过引进外资、民营股份合作、集体经营、集体与民间闲散资金相结合四类方式加快了旅游业的开发。据统计,目前外资、民资投入__旅游业的资金累计将近4亿元。
现在__全县有大小宾馆145家。从3月份起,8000个床位每到周末均爆满。2元钱起步价的出租车每天盈利四五百元。巨大的客流量使农民自己做起了生意,农村“农家乐”达232家,全县旅游及相关产业从业人员近3万人,旅游及相关税收由2001年的2373万元增加到2005年的8889万元。
旅游的逐步发展壮大,为广大农民提供了保安、司机、清洁、导游、服务员、导购员等10余类12000余个就业岗位。一大批农民老板、农民总经理应运而生。赋春镇农民祝学文,从承包鸳鸯湖景区起步,到目前投资建设天马超市、天马食府、三星级天马大酒店、婺之星旅行社等旅游企业,成为__有名的“农民老总”。
李坑村民邱五权在家门口办起了“农家乐”餐馆,去年收入百余万元,年纳税十多万元。赋春镇农民金林生抓住机遇,把生态农业与旅游产业“嫁接”起来,个人资产由10年前的1000元增长至现在的1700万元,去年被评为全国劳动模范。
旅游使农民思想、生产“转型”
思溪延村和“小桥、流水、人家”的李坑都是以徽派古建筑为特色的古村落,__三清旅游集团投资开发后,村民们不离家就能从景区门票的收益中每年按人头分得几百元的收入,而且还改掉了不讲卫生、随便把垃圾倒入河里的陋习,家家主动把自家
门前的卫生搞得干干净净。一位七八十岁的农妇告诉记者,没搞旅游前,她闲得没事就打麻将,现在每天一睁眼就要摆小摊做生意,根本就没工夫打麻将。城里人到她这个年龄哪里还想着要赚钱?
李坑的叶老汉一家五口以前除了种4亩多地,还靠勤劳的双手做着磨豆腐、榨油的小生意以求生活富足,而今他早把这些机器扔到杂物间了。现在经营着一家雅致的“
闲茗居”茶楼的叶老汉每天忙着给游客做饭、沏茶,他说:“干那些活计又累又辛苦赚钱也不多,现在经营茶楼活儿轻,赚钱又多,还可以跟客人开心地聊天,真得感谢旅游公司,让我顺利转产了!”如今在李坑200多户村民中,有80的村民都直接或间接从事旅游业,他们从没有跟游客发生过争执口角。连村里的狗儿对陌生的游客也司空见惯了,卧在路上的狗儿抬眼看看走过身边的游客悠闲地继续睡觉。农民们做小生意不缴税、不缴管理费,旅游公司还要给钱,生活得乐哉、悠哉。旅游公司忙时,人手不够,临时雇佣小工,每天还要付30元钱,比城里的工钱都贵!
__县旅游局副局长葛健说,旅游业不仅使农民们富裕了,素质提高了,而且思想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据他介绍,现在农民们都认识到,仅仅依靠原来的“一亩八分地”难以脱贫致富,必须抓住旅游发展带来的机遇。原来风行的赌博、打六合彩、斗殴等陋习没了市场,旅社、饭馆、茶庄、旅行社、旅游娱乐场所等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农民当起了老板,自己印制名片、设计广告用语。晓起村的“老屋饭店”、庆源村的“__人家”还建立了个人网站,实现网上订房、订餐、卖土特产。
拉动相关产业的效果令人惊叹
大障山景区现在每年需要30万元以上的蔬菜,附近的农民就主动种时令蔬菜,喂鸡鸭,还做些风味小吃供应给景区。以前农民们到处跑着卖的山里茶叶,3元、5元一斤也无人问津,现在竟然卖到了40元一斤,还不愁卖不掉。土蜂蜜也由原来的5元一斤卖到了30元一斤,野生猕猴桃更是成了游客争买的俏货。
没有被开发为景点的村庄看到旅游消费的拉动效应,纷纷利用当地资源做起了特色产业。甲路村村民打着“甲路纸伞甲天下”的品牌做起了工艺伞,家家户户都进行伞骨、伞头、伞柄等工艺制作,有的还办起了公司。该村先后开发旅游伞、丝绸伞等40余种新产品,年产达50余万把,深受游客喜爱。他们还利用网络销售,在江浙沪等地设立代办点,产品远销美国、新加坡等国家。古坦村也开发了山茶油产业,排前村做起了贩销业。以生产砚石著称的江湾镇大畈村,目前已形成砚石产品一条街,砚石厂及店铺达238户,带动农民就业1800余人,农民年均收入1.208万元……
__旅游经济发展服务中心副主任王晖介绍,旅游还拉动了电信业,而今__100的行政村开通了有线电视,移动电话普及率达9.87人/部,移动漫游业务位居全省各县之首。所有乡镇、主要景区全都实现了宽带上网。
旅游发展了,最美乡村更美了
近几年,__把营造和谐旅游环境与人居环境结合起来。据陈德寿书记介绍,如今是景区开发到哪里,路就修到哪里。5年来,__共筹集公路建设资金5.86亿元,改造路基480公里,改善路面458公里,改善、硬化景区公路25条共171公里,所有县通乡镇、景区都铺设了柏油路,__到达周边大中城市的“4小时经济圈”和县内“半小时通达圈”基本形成。全县主要公路沿线43座矿山企业被关闭搬迁;茶乡西路、古坦、大鄣山、江湾及公路沿线的非徽派建筑得到改造;城乡的荒山荒坡都披上了绿装;改造后的老城区又将成为旅游新亮点;全县农村卫生厕所普及率、农村改水受益率、自来水普及率分别达到65、96、63……在旅游业的发展中,生态环境得到有效保护。近日,旅游大镇江湾被评为“全国环境优美乡镇”,成为目前__省唯一获此殊荣的单位。
旅游业的开发使__更美了,美在干净、美在安静、美在清静;也使__更富了,富在思想,富在物质,富在农民的心间。__在建设中国最美乡村的过程中,村容村貌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农民群众的生活有了明显改善,干部群众的精神面貌和干群关系也有了可喜的变化。老百姓更爱__,游客更爱__,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20字方针”在这里得到了具体的落实与体现!
《*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来源于xiexiebang.com,欢迎阅读*县发展旅游业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纪实。
第五篇: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加快发展劳务经济 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 陈训秋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落实这一历史任务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要按照胡锦涛总书记的要求,“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发展和壮大县域经济,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最近,省委、省政府出台了《关于加快发展劳务经济的意见》,这是贯彻落实中央精神的一项重要决策,必将加快我省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一、发展劳务经济是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举措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与工业化紧密相连的。工业化的实质就是“化”农业为工业,“化”农村为城镇、“化”农民为市民。实践证明,产业的变化发展和劳动力的转移就业密切相关,随着劳动生产率的不断提高和新型工业化的不断推进,第一产业剩余的劳动力必然转移到第二、第三产业。由此可见,转移农村劳动力,发展劳务经济是工业化历史进程中的普遍规律。
世界上的发达国家早已完成了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历史使命。到20世纪70年代,这些国家农业就业人口在总就业人口中的比重大多下降到了10%以下,其中英国2.6%,美国3.9%,法国10%,日本13.8%。英国农村劳动力转移,最初是由圈地运动引起的,这个残酷的“羊吃人”运动使大量农民离开土地到纺织厂做工,成为产业工人。工业革命后,英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得以确立,加之大规模向国外扩张移民,农村劳动力大幅度减少。日本政府针对本国人多地少、资源短缺的特点,对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进行了有效干预。1961年颁布的《农业基本法》就要求,10年内把农户总数的60%转移到非农业方面。其后,日本采取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鼓励农民“兼业”、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加快城市化进程等举措,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进程。从1960年到1970年,农业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由37.1%降到25.6%。到1975年,又降至13.9%。
改革开放后,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进入“快车道”,特别是随着乡镇企业异军突起、工业化步伐的加快,农村富余劳动力出现了大转移。1990年,在全国农民人均纯收入中,来自家庭经营和工资性收入的比重,分别占75.56%和20.22%,而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中上述两者的比重已分别变为59.45%和34%,这表明农民的就业结构和收入来源发生了很大变化。分析劳动力大转移的动力因素,我们可以发现,不同产业收入差异是造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驱动力,非农产业快速发展所形成的劳动力需求是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外在拉力,农民渴望提高生活水平和追求自身发展是形成农业劳动力转移的内在动力。总之,改革开放使农业劳动力转移流动获得生机与活力。目前,我省农村劳动力共有2100万人,而第一产业需要的劳动力最多不超过900万人,这样就有1200万农村劳动力富余。因此,我们必须大力发展劳务经济,积极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促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二、因势利导,大力促进我省劳务经济发展
近年来,我省劳务经济发展已出现良好势头。据统计,2004年上半年全省外出务工人员580万人,外出务工人员工资性收入月均达到720元,比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高400元左右。另据抽样调查,截止2004年9月底,全省农民现金收入人均2180元,同比增长20.6%。其中,人均工资性收入达700.7元,同比增收167元,总额增收66.1亿元,增长31.3%。上述数据显示,全省农民人均工资性收入的增长速度大大高于在家务农的现金收入增长速度,已成为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来源。钟祥市有一个村94%的劳动力在外从事汽车运输业,拥有各类大型车辆220多台,外出跑运输的劳动力每年为该村赚回近1000万元的收入,2004年农民人均纯收入达12320元,其中劳务收入占85%以上,劳务经济已成为村民致富的主要途径。从我们近期调查的情况看,我省各地在发展劳务经济中都有一些成功的做法和经验。我们应加大工作力度,因势利导,推进我省劳务经济进一步发展。
强化宣传,积极引导农民走出家门。我国自然经济延续了几千年,以农为本、以土立业的观念根深蒂固,一些农民小富即安,不愿意离开乡土。对此,应当充分发挥我们党的思想政治工作优势,大力宣传群众、发动群众、组织群众,让农民了解党和政府发展劳务经济的有关政策和激励措施,帮助农民克服“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的封闭思想,消除各种疑虑,牢固树立“务工光荣”、“务工致富”的观念,引导农民走出家门,到非农产业就业,到外地就业。我省有些市县区印发了《致农民朋友的一封信》和《农民工进城务工线路图》,动员和引导富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对农民帮助很大。还有的乡镇妇联主席和村妇代会主任担当阳光工程宣传员、信息员,进村入户,做群众思想工作,深受农民欢迎。
强化培训,不断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现在,我省还有500多万农村富余劳动力尚未转移出去,其主要原因是相当多的农民没有技术和专长,不能适应二三产业的需要。从我省农民工转移的情况看,培训后具有明显优势:一是培训机构颁发所学专业毕业证书或结业证书,劳动部门颁发劳动技能鉴定证书,农民工就有了就业准入的通行证;二是掌握所学的专业技能,动手能力强,有了就业的“看家本领”;三是参加培训的就业工种、工作环境、劳保条件相对较好;四是经过培训的比没有培训的月工资收入一般高几百元;五是就业相对稳定。黄冈市一所职业学校每年同企业签订《定向培训协议》,近几年累计培训了5000多名农村贫困家庭的子女,全部安排到沿海地区和大中城市就业,月工资平均在1200元以上。事实说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大有可为,必须进一步加强。应打破地域和部门界限,整合办学资源,广泛动员社会各类教育培训资源,积极参与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引导和鼓励各类学校在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联合,取长补短,资源共享,扩大培训规模。以提高就业能力和就业率为目标,实行培训与技能鉴定相结合,大力推行“订单培训、定向输出”模式,解决培训的“出口”问题,让农民参加培训后能就业,做到报到一批、培训一批、鉴定一批、就业一批、跟踪服务一批。
强化转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劳务经济的实质就是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问题,就业岗位的多少,劳务空间的大小,直接决定劳务经济的总量和规模。因此,发展劳务经济,必须大力开拓劳务市场,寻找就业机会和就业岗位。我省一些地方的经验证明,开拓劳务市场,必须充分发挥公共职业介绍服务组织、乡镇劳务输出服务机构、社会中介机构的作用,建立和完善县、乡、村劳务输出组织体系,提高农村劳动力输出的组织化程度。此外,还要根据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关于建立区域合作机制的要求,加强省际、市际劳务协作,在大中城市和经济发达地区建立劳务输出机构,形成劳务接收地、中介组织、劳务输出地之间互通信息、密切协作、互惠互利、共同发展的工作机制。省农业厅和随州市政府联合举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招聘现场会,来自上海、广东、江苏、武汉等省市的96家企业,当场就录用近600人,签订就业意向协议书2500多人,部分企业还与培训机构签订了1200多人的培训订单,效果很好。十堰市有一山区县建立了县乡劳务服务机构,村村有联络员,并在6个省市建立了定向输出基地,在农民工集中的地方设置了流动管理服务站,同时派出100名干部到本地农民工集中的地方挂职,加强了地方政府间的劳务经济合作。
强化领导,努力形成工作合力。发展劳务经济是一个系统工程,涉及到方方面面,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和协调配合。各地应制定指导劳务经济发展的文件,建立发展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和相应办公室,负责统筹规划、综合协调、检查指导,形成领导有力、部门协调、高效运转的劳务开发机制。为加强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工作,省委、省政府成立了劳务经济领导小组,十几个部门的主要领导担任领导小组成员。从目前运作情况看,相关部门各负其责,积极配合,势头很好。一批县市区将农村劳动力转移纳入县(市、区)直部门和乡镇工作目标考核内容,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力度很大。市县区领导小组每月坚持召开一次部门联席会议,听取工作情况汇报,协调督办有关问题,形成党政统筹、资源整合、部门合作、共图发展的工作环境。实践证明,发展劳务经济领导是关键,只要领导重视,措施得力,劳务经济才能发展得更快。发展劳务经济,乡镇党委、政府肩负着重要职责,应把“培训农民、转移农民、富裕农民”作为工作的重点目标,下功夫抓培训、抓订单,有组织地搞劳务输出,以实现全省农村劳动力有序大转移、农民收入大增加、农村经济大发展。
三、积极探索,努力解决前进中的问题
发展劳务经济,还需对我省劳务经济现状进行深入的分析,解决前进中遇到的一些突出问题,不断为劳务经济加油,使其发展势头更旺,发展速度更快。
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问题。经济增长是扩大就业的前提和必要条件,但经济增长并不会自然导致就业同步增长或就业最大化。经济增长能在多大程度上带来就业的扩大,还取决于产业政策的选择,因为不同的产业政策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规模、速度和劳务经济的总量有不同的影响。1979年—1996年,我国GDP年均增长9.7%,就业年均增长近4%,1997年—2003年,我国GDP年均增长仍高达8%以上,但就业年均增长速度下降为1%,出现了经济增长不能同时带来就业相应扩大的“奥肯悖论”现象;就业弹性系数从原来的0.477下降到0.177,其中下降最大的就是第二产业。由此可见,在过去几年中,第二产业加重了技术、资本对劳动的替代。我国还有2.7亿劳动力需要转移就业,就业是民生之本,关系到社会公平和稳定。面对巨大的就业压力,我们在选择经济增长方式时,必须处理好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关系。
从我省实际出发,在推进新型工业化过程中,既要注重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用新技术和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提升产业的技术水平,同时也要发挥比较优势,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积极开拓就业空间,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对县域经济而言,应以民营经济为主,大力发展中小企业;对于大城市而言,应把发展服务业放在优先位置,大力发展旅游、物流配送、社区服务等新兴服务业,逐步形成服务经济为主的产业结构。“小企业,大就业”,中小企业具有适应市场能力强、资本有机构成低、吸纳就业多等特点。一般说来,同样的投资,小企业吸纳就业能力是大企业的5倍。咸宁市一山区县回归创业人员创办产值在200万元以上的中小企业25家,年新增产值9100万元,为农民工提供就业岗位5000多个,农民工年人均收入6000多元,效益很好,这是值得认真研究的。
关于劳务经济的投入问题。有投入才有产出。发展劳务经济同样需要投入,印发宣传广告资料、培训农村劳动力、组织劳务输出、建立劳务输出信息网站等等都需要资金。“钱从哪里来,人往哪里去”使一部分人十分困惑。思路决定出路,首先要把认识搞上去,把思路搞对头。培训一个农村劳动力大约需要几百或上千元,但其产生的效益远远大于这个数,劳动力培训就业后,一个月的工资就可能超过培训成本。可以说,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是一项花钱少、见效快、回报高、影响长远的德政工程。我省开展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仅靠“阳光工程”现有项目资金还远远不能满足需求,应广辟财源,建立政府、用人单位和个人共同分担、社会资本积极参与的投入机制。一是加大财政资金投入。在争取国家阳光工程资金的基础上,省市县各级财政都应增加投入,对农民培训补贴的标准进一步提高,以调动农民参训的积极性。同时,对培训基地进行扶持和奖励,并落实有关部门必需的工作经费。二是整合财政资金。各部门应拿出一部分用于支农扶农的经费用在农民培训上,积极参与“百万农民工转移培训计划”,采取“性质不变、渠道不变、管理不变、专项使用、各记其功”的办法,捆绑使用,放大资金使用效益。三是争取助学贷款。积极推广宜昌青华职校和蕲春职校“贷款参加培训、就业还款”的经验,在学校、银行、企业、农民之间建立互信,形成经济利益联结纽带,促进良性循环。四是争取企业出资培训。采取校企联合的形式,企业出资,学校办班,农民培训后到企业上班。此外,还可积极引导民间资本投入,争取社会捐资助学。
关于劳务品牌的创建问题。当前,劳务经济已进入品牌经营时代。劳务市场的竞争已成为劳务品牌的竞争,发展劳务经济,必须高度重视劳务品牌建设。我省目前已有了一批劳务品牌,如湖北海员、湖北数控、湖北建工、湖北厨师、“木兰花”巾帼家政服务等等,但这些品牌还需要进一步锻造,提高竞争力。各地可根据当地人文资源和培训就业特点,塑造一个具有地方特色和竞争优势的劳务品牌。劳动力素质是劳务品牌的基础和保证。应加强对培训机构的资格认定和质量监控、评估工作,确保转移培训质量。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互联网等新闻媒体对我省劳务品牌进行宣传,组织人员到用工量大的地方进行推介活动,把品牌叫响。
关于劳务环境优化问题。环境也是生产力。好的环境能提供养份,起催化作用。发展劳务经济必须营造良好的环境。应全面清理和取消各种限制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的规定和不合理收费,简化农民跨地区就业和进城务工的各种手续,维护企业依法自主用工,建立城乡劳动者公平竞争的就业制度。在保持原有土地承包关系的前提下,积极推进农村集体土地使用制度改革,实施土地所有权、承包权和经营权相分离,规范土地流转,保留进城农民继续分享集体积累利益的权利并承担相应的义务。加大农民工工资清欠力度,使“劳者有其得”。积极完善社会保障制度,逐步建立覆盖全社会的社会保障网络,为农民工社会保险异地转移和接续提供便利,解除后顾之忧。加快户籍管理制度改革步伐,消除身份差异,降低农民进城定居门槛。关心外来务工人员子女入托就学,使其享受所在城镇居民子女同等待遇,同时解决好“留守子女”生活和学习问题。将农民工的计划生育纳入经常性管理和服务范围,切实加强对农民工特别是其中已婚育龄妇女的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工作。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对农民工请求给付劳动报酬、工伤赔偿以及其他严重侵害其人身权利、财产权利的案件提供法律援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