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13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及预防对策分析
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及预防对策分析
发布日期:2011-02-18 作者:徐海波 《电气&智能建筑》
摘要 文章对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规律进行了研究和探讨,并提出了预防电气火灾的对策。
关键词 电气火灾 发生规律 预防对策
1 电气火灾事故发生的一般规律
(1)电气火灾事故起数占全部火灾事故起数及损失的比例分析
2000~2009年,黑龙江省电气火灾起数占火灾总起数的24%,始终低于用火不慎所占的比例,居第二位,电气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占总损失的37%,火灾直接财产损失却始终处于第一位。用火不慎造成的火灾,当事人或责任人在场,发现、报警及时,扑救得力,所以造成的损失小;电气火灾线路造成的火灾多数发生地点比较隐蔽,用电器造成的火灾多数是由于违章安装或使用不当,现场无人,发现晚,报警不及时,造成损失大(见图1、图2)。
(2)电气火灾事故在24h周期内发生的频率及分析
通过分析发现,在每日20时至次日4时的8个小时之间,电气火灾发生的频率占电气火灾总数的35%以上,高于其它时段的比例,所以在每天的20时至次日4时是电气火灾发生的高峰。造成的原因一是黑龙江省的气候条件使人们在这一时间频繁使用用电器,由于使用不当或电气线路过负荷造成火灾。二是由于违章安装的电气线路在此时发生故障,难以被及时发现,因而造成火灾(见图3)。
(3)电气火灾事故在不同场所的分布情况及分析
2000~2009年,电气火灾多发于城市和农村,城市和农村电器火灾多发生在居民、村民住宅,厂房、宾馆饭店、商场商店,此类场所电气火灾起数始终占前四位。其原因一是由于这些场所常年用火用电量大;二是违章安装电气线路、用电器使用不当的现象普遍存在(见图4)。2 电气火灾事故主要原因分析
(1)重特大电气火灾事故的具体原因
电气火灾事故统计中,电气火灾事故的具体原因可以分为短路、过负荷、接触不良、静电及电气安装、使用不当等。2000~2009年,黑龙江省共发生重特大电气火灾事故24起,占总起数56%,其中因用电器使用不当造成的电气火灾9起,占37.5%;短路引起的电气火灾9起,占37.5%,短路引起的火灾中有大部分是有关人员违章安装造成的。在电气火灾中,由于人为因素造成的火灾占多数(见图5)。
(2)典型电气火灾事故案例分析
1)佳木斯市中山路储蓄所由于柜员处电热器长时间通电,发生局部过热,引燃地板及附近木质可燃物而蔓延成灾,并波及华联商厦,酿成特大火灾事故。火灾直接财产损失3638.5万元,造成1人死亡、5人受伤。这起火灾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中山路储蓄所消防安全责任不落实,工作人员消防安全知识匮乏,使用电热器具不当而引起火灾。
2)哈尔滨市道外区南坎头道街30号的锦州纸制品厂驻哈门市部地下室纸堆内的电灯电线短路引起特大火灾,造成直接财产损失288万元。这起火灾事
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锦州纸制品厂驻哈门市部员工消防安全意识淡薄,私拉乱接电线,并且在办公室内堆放可燃货物。
3)七台河市秋林有限责任公司一楼西部小家电第10节柜台处的日光灯违章安装在可燃刨花板柜台木框上,镇流器过热引燃木质柜台造成特大火灾,火灾直接财产损失1300万元。这起火灾事故暴露出的主要问题是秋林公司电工违章安装日光灯引起火灾。
上述三起特大火灾事故有两起火灾事故的原因为有关人员违章安装用电器或电气线路,一起为电热器使用不当,其火灾原因均为人为因素,如果按照有关要求进行操作和使用,可以避免火灾发生。其次,发生在夜间的两起火灾,均由于火灾发现不及时,报警晚,贻误了扑救火灾的有利时机,使小火酿成大灾。第三,发生火灾的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火灾隐患,而且领导对本单位的消防安全工作不重视,对火灾隐患整改投入资金不足、整改力度不够。3 电气火灾的预防对策
从以上对电气火灾起数、直接财产损失、24h分布,在各类不同场所的分布及重、特大电气火灾的成因的分析情况并结合典型火灾案例的分析,可以得出如下结论:电气火灾的起数、直接财产损失直接影响黑龙江省火灾的总起数和总损失,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特别是重、特大电气火灾的发生,可以稳定黑龙江省的火灾形势,进一步创造良好的消防安全环境。笔者认为,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发生,要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1)合理安装配电盘
要将配电盘安装在室外安全的地方,配电盘下切勿堆放柴草和衣物等易燃、可燃物品,防止保险丝熔化后炽热的熔珠掉落将物品引燃。保险丝的选用要根据家庭最大用电量,万不可随意更换粗保险丝或用铜、铁丝、铝丝代替。
(2)正确使用电源线
目前很多家庭使用的电源线路大多还是十几年前或更早建房时敷设的,农村家庭这种情况则更为普遍,与现代家庭电气化的要求不相适应,因此正确选用和使用电源线尤为重要,对于老化严重的电线应及时更换,一般来讲应每年检查一遍,每五年左右应更换一次电线。家用电源线的主线至少应选用4mm2以上的铜芯线、铝皮线或塑料护套线,不要使用铜铝接头,如必须使用时要采取焊接的方式。在闷顶内的电线要穿铁管或阻燃管,在干燥的屋子里可以采用一般绝缘导线,而在潮湿的屋子里则要采用有保护层的绝缘导线,对经常移动的电气设备要采用质量好的软线。
(3)插座回路安装漏电保护装置
漏电保护装置能有效的防止短路、漏电后对人体的伤害,并能及时的切断电源,同时要使整体线路有良好的接地保护。
(4)合理地布置电线
合理、规范布线,既美观又安全,能有效防止短路等现象的发生。如果电线采取明敷时,要防止绝缘层受损,可以选用质量好的电线或采用穿阻燃PVC塑料管保护;对通过可燃装饰物表面时要穿轻质阻燃套,有吊顶的房间其吊顶内的电线应采用金属管或阻燃PVC塑料管保护。对于需要穿过墙壁的电线为了防止绝缘层破损应将硬塑料管砌于墙内,两端出口伸出墙面约1cm.(5)增加插座的设置数量
住宅设计应充分考虑未来家用电器的发展,配置足够数量的固定插座板,消除因使用插座板带来的种种安全隐患。国标GB50096-1999中6.5.4条规定了电源插座设置数量的最低标准,规定中要求住宅中插座数量不应多于等于12个,但这只是保障安全的基本要求,设计时应在国标基础上根据实际情况适当增加电源插座的设置数量。
(6)住宅内分支回路设置的数量不应过少
足够的回路数对于现代家居生活是必不可少的。一旦某一线路发生短路或其它问题时,不会影响其它回路的正常工作。增加回路相当于增加了导线截面,降低了导线的工作温度,可延缓其绝缘老化,相应的可以延长使用寿命,这对减少电气线路火灾事故是十分有利的。另外,增加回路数量相当于减少了回路阻抗,这对降低住宅谐波电压,减少谐波危害也是十分有利的。目前,许多主流家用电器都为非线性负荷,如微波炉、变频空调机等它们都能产生谐波负荷电流,而如家用电脑类对谐波敏感的电器,也已经开始推广应用,需要在设计电气线路中及时注意。
(7)正确使用家用电器
首先是必须认真阅读电器使用说明书,留心其注意事项和维护保养要求。对于空调器、微波炉、电热水器和烘烤箱等家用电器一般不要频繁开关机,使用完毕后不仅要将其本身开关关闭,同时还应将电源插头拔下,有条件的最好安装单独的空气开关。对一些电容器耐压值不够的家用电器,因发热或受潮或就会发生电容被击穿而导致烧毁的现象,如果发现温度异常,应断电检查,排除故障,而且在线路中增设稳压装置。
(8)加强消防安全常识的普及,提高全民的消防安全意识
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要求,充分发挥有关职能部门的作用,由教育、劳动等行政主管部门将消防知识纳入教学、培训内容,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广泛开展消防安全教育,使群众逐步掌握消防安全常识,提高全民消防安全意识,这是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根本。
(9)社会各单位认真实行防火安全责任制,搞好消防安全管理
发生在企事业单位的电气火灾事故,多数是由于消防安全责任制不落实,电工违章安装电器或电气线路,值班人员不能尽职尽责,疏于检查和巡逻,导致火灾发生或损失扩大。如果加大消防安全管理力度,将电气安装、使用的消防安全责任落到实处,做到有关人员各尽其责,将会大大减少和降低电气火灾的数量和损失。各单位按照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单位的实际情况,建立健全消防安全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落实责任,是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主要措施。
(10)加大火灾隐患的整改力度,努力消除不安全因素
发生电气火灾的场所,多数存在火灾隐患或不安全因素,经公安消防机构责令整改没有整改。电气线路老化,电气线路的安装和电器使用不当的现象普遍,这就埋下了发生电气火灾的隐患。对老化的电气线路及时进行更换,检查并改进安装不当的电气线路,是房产、电力及各有关单位为改善消防安全环境应尽的职责。整改火灾隐患,消除各类不安全因素,是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硬件保障。
(11)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认真进行监督检查,严格执法
各级公安消防机构,要针对以上对电气火灾分析所暴露出的企事业单位员工消防安全意识差,值班值宿人员脱岗,消防安全用电管理混乱,多数单位不同程度地存在电气线路老化、违章安装电气线路存在火灾隐患等主要问题,开展监督检查,对发现的问题要根据有关法律、法规要求,严格履行法定程序严肃处理,这是控制和减少电气火灾的强制措施。
第二篇:怎样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怎样预防火灾事故发生?
控制可燃物
可燃物是燃烧过程的物质基础。在选材时,尽量用难燃或不燃的材料代替可燃材料,如:用水泥代替木料建筑房屋,用防火漆浸涂可燃物以提高耐火性能;对于具有火灾、爆炸危险性的厂房,采用抽风或通风方法以降低可燃气体、蒸气和粉尘在空气中的浓度;凡是能发生相互作用的物品,要分开存放等 隔绝空气(氧化剂)
使用易燃易爆物的生产过程应在密封的设备内进行;对有异常危险的生产,可充装惰性气体保护;隔绝空气储存某些化学危险品,如:金属钠存于煤油中,黄磷存于水中,二硫化碳用水封闭存放等 清除火源
如:采取隔离火源、控制温度、接地、避雷、安装防爆灯、遮挡阳光等措施,防止可燃物遇明火或温度升高而起火 阻止火势、爆炸波的蔓延
即是要防止新的燃烧条件形成,从而防止火灾扩大,减少火灾损失。具体措施有:在可燃气体管路上安装阻火器、安全水封;机车、轮船、汽车、推土机的排烟和排气系统戴防火帽;在压力容器设备上安装防爆膜、安全阀;在建筑物之间留防火间距、筑防火墙等 公司执行的三大安全管理制度
《消防安全管理制度》、《治安保卫管理制度》、《突发事件处置预案》 公司消防工作的基本方针:预防为主,防消结合 公司消防工作的宗旨:
人人必须遵守消防规章制度
爱护消防设施和器材,学会灭火器的使用
把消防工作与生产放在同等重要的位置
加强消防意识,时刻保持警惕
预防为主
公司消防工作的基本原则:
谁主管,谁负责;专门机关与群众相结合 公司消防安全工作中的要求:“四懂”、“四会”
懂得本岗位火灾的危害性,懂得预防措施,懂得灭火方法,懂得疏散逃生方法
会报警,会使用消防器材,会扑救初期火灾,会疏散逃生 公司消防安全管理制度
①仓库及车间内严禁吸烟及携带引火物品。
②生产车间工作时间大门不得上锁。
③易燃及爆炸等危险物品应放于安全地点,除必要数量外,不得携入工作场所。
④重点仓库应由专人负责,并建立规范的值班制度,并标识“严禁烟火”字样,如需储藏挥发性易燃物,并应注意温度及通风。
⑤灭火设备应照规定设置,放在明显易取用之地,并定期检查,应保持随时可用状态,同时要熟悉使用方法。
⑥电线不得接过大保险丝,电力使用后,应确认关闭电源。
⑦使用氧气乙炔焊接时,应注意附近有无易燃物品,使用易燃物品的人员需经严格训练。
⑧电器设备应经常检查,大风、暴雨后更应立刻检查有无损害。
⑨锅炉等易燃易爆的设备应经常检查。
⑩使用电器设备或增接电器设备均应请求上级后通知专门人员办理。
⑾首先发现起火的人,应立即呼救,并停止工作,迅速关闭电源或其他火源,在场员工,均应立刻协同灭火。
⑿发现火灾应迅速将着火物附近的可燃物移开。
⒀火灾发生时主管人员应一面参加抢救,一面沉着指挥救火,并迅速通知公司安全领导小组及义务消防队,必要时应通知本地消防队协同抢救,同时通知其他单位戒备。
⒁如火势一时不能扑灭,主管人员应一面指挥救火,一面指挥抢救人员及物品。
⒂油类或电线失火,应用砂或地毯等物扑灭,切勿用水灭火;衣服着火,立即在地上打滚,较易扑灭。
⒃先救人,后抢物,抢救物品时,应先抢救帐册、凭证及重要文件或贵重物品。
⒄在烟火中抢救,应用湿手巾掩着口鼻。
⒅如火焰封住出路,应利用绳索或电线等物从窗口逃生。个人注意事项
电器插头要插牢,不得超负荷用电;
不得随意更换粗或干脆用铝、铜、铁丝代替保险丝;
不得用橡皮膏等医用胶布代替绝缘胶布;
长久使用电视、VCD等电器后,不要立即盖罩;
空调或电冰箱插座宜采用大功率阻燃插座,不可将窗帘等可燃易燃物品靠近空调或电冰箱冷凝器;
电熨斗和电吹风在通电使用时,人不能离开,更不能随手放置在台板、桌凳、沙发、床垫等可燃物上;
使用电器若需离开,一定要关闭电源;
晚间看书学习时,不要将照明灯具放在被褥上;
不可在床上吸烟;
未熄灭的烟蒂不可丢入垃圾桶或随手乱丢;
…………
★了解相关消防安全知识,遵守相关规章制度,学会相关灭火疏散技巧 四懂
懂得本岗位火灾的危害性
电气老化、短路、超负荷易发生电器火灾;使用易燃易爆液体、气体易发生火灾爆炸事故;使用可燃物(纸箱、塑料、泡沫等)遇有明火易发生火灾; 使用化学危险物品易发生火灾。
懂得预防措施
努力学习消防安全知识、掌握预防、扑救火灾的本领不断提高自防自救的能力;不得将火种带入生产工作场所;认真遵守执行《消防法》及公司的消防安全规章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对电器设备、线路的检查维修保养,及时更换老化线路陈旧设备;及时关好水电器;加强消防安全岗位自查、及时整改火险隐患
懂得灭火方法
冷却法(降低可燃物温度,水或二氧化碳)
窒息法(降低空气中的氧气浓度,二氧化碳或氧气)
隔离法(将可燃物与火源隔离)
(化学)抑制法(卤代烷或干粉灭火剂)
懂得疏散逃生方法
重庆东航物业管理有限公司
2011年2月27日
第三篇:我国电气火灾事故特点及防治对策
我国电气火灾事故特点及防治对策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生产和生活用电大幅度增加,二十世纪最后二十年,我国电力的使用得到了高度的普及,电力的大发展,对我国国民经济的大发展和人民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起着巨大的作用。但电气火灾作为一种灾害,在经济日益繁荣的形势下,给国家财产和人民的生命安全造成的损失也与日俱增。因此,预防电气火灾成为重大课题。研究电气火灾特点和发生规律,建立必要的法规制度,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对于抑制电气火灾是十分重要的。关键词:电气火灾 防治对策 我国电气火灾特点及存在问题
1.1 我国电气火灾特点
1.1.1 电气火灾呈现季节性 电气火灾多发在夏、冬季。夏季风雨较多,气候变化大,雷雨活动剧烈,架空线路以及室外的接户、进户线易发生断线、短路、倒杆等事故,引起火灾。由于气温较高,对电气设备的发热有很大影响,如果使用、管理不善,如使用功率较大的电器,或同时使用量过多,也会导线接头等发热着火或短路打火发生火灾。冬季天气寒冷,风多,干燥、昼短夜长,电器火灾也比较多。架空线受风力影响或大雪、大风造成倒杆、断线等事故,也会致使导线相碰放电起火。另外人们对电炉、电热器等取暖设施的使用不当,或空气干燥,大量的静电也会引起火灾。
1.1.2 电气火灾燃烧具有规律性 燃烧迅速,范围大:电气设备起火时,一般可燃物较多,而且电气系统的安装范围较大,火势蔓延相对容易,蔓延速度较快,燃烧的范围也大;发烟量大,扑救困难:电气设备中的绝缘体多数为有机材料,当有机材料燃烧时会发出大量浓烟,火场能见度低,火场上的设备有可能带电,这样就给人员的疏散、火灾的扑救带来了困难。
1.1.3 电气火灾具有行业性 商贸、集市、娱乐、宾馆等第三产业的重、特大电气火灾突出,常伴有人员伤亡;而工业系统电气火灾造成损失一般较严重,工矿企业生产、照明用电多,用电时间长,用电设备多,安装不合理,管理维修不善,违反规章制度;工业系统是财富比较集中的部门,而电气火源本身能量大,是强点火源,且电气线路、电缆本身在一定事故条件下就是火势蔓延的途径,所以一旦起火,火势蔓延快,损失大。
1.1.4 电气火灾具有地域不平衡性 经济发展快的省份电气火灾发生起数及损失明显高于经济发展滞后的省份,且农村电气火灾比较突出。在一个地区,城市和农村相比较,农村火灾更为突出,而由电气原因引起的火灾次数一般占总次数60%以上,随着乡镇企业的大发展,这种形势还会继续增长,企业数量逐年增多,用电量也在上升。
1.2 目前防治电气火灾中存在的问题
1.2.1 制度上存在先天缺陷 我国电气安全法延续了前苏联的一些做法,只强调设备的自身保护,缺乏“以人为本”的科学性和完整性。建筑设计和施工部门,即使按建筑规范、电气安装规范设计,在电气安全方面也存在着明显的先天缺陷。另外,电气火灾事故的防治是否纳入消防业务的范畴仍在争议过程中。把电气火灾隐患检测、电气火灾原因调查放在中介机构,但这些机构的资质评定、公正性审查无可遵循的技术法规,加上目前的电气隐患监督检查往往是流于形式,不能真正发现电气火灾隐患所在。
1.2.2 设计施工及使用不合理 根据电气火灾特点,电气线路火灾为电气火灾的发生的主要构成部分,比例占40-60%,形成的主要原因表现以下方面:在电气设计和施工过程中,选择线路截面小,导致电气线路超负荷运行,减少了电气线路的使用寿命;老式建筑变配电设施敷设的电线电缆绝缘性能下降,老化、龟裂、磨损等特征出现而不及时更换;电气线路通路上的电气附件不符合设计要求,特别是改造的电气工程,旧布线未完全清除,已启用的电线电缆仍处于带电状态;不同电压级别电气线路混乱安装在同一沟槽内或未按规范分清层次;电气线路安装未考虑环境的影响,如风力、温度变化、化学腐蚀、粉尘等;中性线或接地线路因负载因素引起的谐波效应。上述因素都可引起电气线路故障而引发火灾。
同时,电气装置设计图纸不科学、不合理、没有因地制宜,设置设计蓝图上仍使用落后淘汰的产品。不严格按有关电气施工规范施工,擅改设计图纸,不按设计标准选用电气设备及材料,随意变更线路参数或乱接负荷,电工不掌握施工规范的问题普遍存在。
1.2.3 鉴定电气火灾原因的技术手段不足 电气火灾事故原因主要包括短路、过负荷、接点接触不良、电火花、设备过热、静电和雷电等,对于火灾认定和成因分析往往仅限于此。没有准确分析火灾的先期故障原因,电气火灾的预防也只停留在低层次分析的水平上,对于国家制定规章制度、火灾预防规范、管理决策等,提不出良好的建议和可行的办法,从而产生很多空白点,使得电气火灾防治难度很大。
1.2.4 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技术有待提高 传统的电气防火安全检查是依靠电工仪表和人的五官功能(目测、听诊、触摸、闻味),并借助人的经验,直接查找电气装置火灾隐患的一种简单易行的方法。用电磁法通过常用电工仪表可测出电气系统的电压、负荷电流、接地电阻等数据。用感官法通过直接检查可以发现很多隐患的外在表征和环境特征。但是,传统方法不能发现电气装置中局部过热或火花放电这些隐蔽性很强的隐患,致使电气装置长期处于隐患故障状态。
电气火灾综合防治对策
2.1 安全管理和法规建设 依照目前我国电气火灾的实际情况和引发原因,为制定出满足时代发展要求的电气安全、生命安全法规,建议在以下几方面加强工作:①制定电气安全规范应考虑既代表国家利益也照顾企业等各方面的利益,需要国家各部委协调组织,广泛吸收各层次的专家参与电气安全规范制定工作;②国家须加大力度,加强电气安全法规的统一管理、实践验证及实效跟踪,并以理论和实践检验为依据,确定规范修订周期,保持规范相对稳定和连续,以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③应增强我国电气安全法规的法律效力,依法对设计部门、安装部门、检查验收部门、产品生产和流通部门进行定期的资质评估,对因工程和产品质量原因导致重特大恶性火灾事故的相关单位应进行严肃处理并追究法律责任;④应对使用单位的电气负责人资格进行考核和评价,提高电气故障预知能力、改善检测手段,使得电气安全检查落到实处;⑤考虑到我国经济发展不平衡,环境条件不相同,各地区对电力的需求也不尽相同,各省市根据国家电气安全法规和地域特点制定适合本地区的电气安全法规,国家制定电气安全法规应能满足电气安全的最低要求。
2.2 消防监督及管理制度 我国经济建设的大发展必将促进和带动电力工业、建筑业、生产制造业、商业等行业的快速发展。消防建设也要保持同步发展,针对电气火灾隐患的潜伏期长、隐蔽性强、容易被忽视,一旦发生火灾蔓延速度快、波及性广等特点,以及电气火灾事故原因分析的需要,客观上要求消防监督机关的人员素质和业务水平、消防设施建设,管理政策和制度要跟上时代的发展。同时还要充分协调动供、用点单位,学校、居(村)委会、新闻媒体等部门,由政府进行具体分工,各负其责,形成链条式的工作机制,拓宽思路,立足预防,制定对策,重点加强宣传教育和加大检查、督促整改力度,以提高全民消防法制观念和消防安全一是,增强全社会抵御电气火灾能力为重点,以抓民众安全用电知识教育为突破口,开展形势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结合电力法律、法规和安全用电常识,把降低电气火灾的工作推向社会化、公众化。
2.3 电气故障的预防 针对电气火灾主要存在的问题,建议从以下各技术方面进行工作:①开展电气线路故障特性实验技术、电气绝缘寿命现场检测技术研究,制定电气线路防火设计规范;②制定电气线路火灾隐患和危险评估方法,工程实践中获取可靠技术依据,提出电气火灾危险性分类级别,提高评估的可靠性和可信性;③格局使用场所的需要,确定合理的电线电缆设计裕度,避免先天隐患。对危重场所选择阻燃、防火或耐火电缆,提高电线电缆的耐燃性并合理应用电缆开展技术及经济性深入研究;④对电气工程、改造工程安装产品和工程质量研究制定监督及科学的检验方法及技术规程。探索隐蔽线路发热区域检测的可能性,研制现场检测设备;⑤研究电气保护特性,合理选择电气保护级别,定期对电气保护特性进行核定,减少电气故障的发生;⑥研究短路快速分段方法和技术,尽早地设计和开发民用建筑或一般工业建筑早期短路分断电器,以降低故障发热能量;⑦研究电气配电装置接点过热探测和报警设备,降低接点接触不良或小规模过流引起接点发热的可能性;⑧研制短路电流抑制技术,采用新材料,提高短路时线路阻抗,缩小短路电弧能量,降低短路故障引起火灾的可能性。
2.4 电气火险隐患的检测 由于电气系统及所处环境的复杂性,要判断其当前处于何种火灾隐患状态,需要一整套综合性的防火安全检查方法和程序。对一定部位从不同角度交叉检查诊断,才能对隐患种类存在部位、性质、原因、危险程度作出正确的识别和判断,而红外、超声传感器和计算机等现代高新技术的发展,为在线检测、诊断电器装置过热和火花放电外在表征信号,提高了机遇和可能。结束语
电气火灾事故电气火灾在政治上、经济上已经给我们造成了极为惨重的影响和损失,教训是深刻的。因此,做好电气火灾的预防和控制工作,降低电气火灾的发生率,是消防工作的一项经常性的重点内容。但由电气火灾发生的规律分析,抑制电气火灾,降低电气火灾损失,不单单是公安消防部门的工作任务,更是社会安全行业都应予重视的工作。在此,希望国家电气监督、法规建设等社会各界力量团结起来,通过建立健全电气安全政策、法规,发展电气火灾预防和控制技术,广泛提高公民的安全意识,避免一些电气火灾事故的发生,构建起一个经济快速发展的和谐中国。
第四篇:夏季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夏季交通事故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随着气温逐渐升高,人们的夜间出行活动也相应频繁,与之相伴的是,夜间的道路交通事故也将会出现多发的趋势。对于夜晚所发生的道路交通事故,不管是在什么时节,危害后果都特别严重。因此,在夏季夜晚容易发生交通事故季节来临之际,多了解掌握夏季夜晚交通事故发生的原因、路段等因素,将有助于预防这类事故的发生。夏夜交通事故发生原因
交通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过错或意外等因素造成,但综合分析各类个案,又有一些突出的成因要素。而夏季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更具其鲜明特点,比如容易受到夏季台风等异常天气影响。除此之外,还应该注意以下几方面:
首先,从夜间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交通参与者类型来看,一是在夜间驾驶时对路况不熟。夜晚的视觉与白天有很大区别,尤其是一些白天所熟悉的参照物会发生很大变化,如果再对道路情况不是非常熟悉,那么就容易引起诸如撞击隔离护栏、逆行至对向车道与来车碰撞等交通事故。二是随着天气转热,如果工作生活节奏没有调节好,加之季节影响,特别容易产生身体疲劳,在疲劳状态下驾驶车辆后果非常严重。本市的高速公路和高等级公路上,在夜晚凌晨时分曾发生过不少类似的交通事故,往往都造成车毁人亡的悲剧。三是从事夜间营运的客货驾驶人,因经济利益驱动,多拉快跑,思想不集中;或者是前面提到的因工作时间过长导致的疲劳驾驶,都容易在夜晚引发交通事故。四是夏天也是人们夜生活频繁的季节,对乐于此道的人群来讲,心神的亢奋和身体的疲劳都会在其参与交通行为时,导致安全系数大大降低。五是夏季骑行摩托车,尤其是轻便摩托车的驾驶人出行更为频繁,而这类驾驶人中使用无牌无证现象较为突出,无视交通法规情况更是屡见不鲜。日前的一个晚上,徐浦大桥主桥上,一男子驾驶无牌轻摩分别与两车发生撞击,造成轻便摩托车上两人当场死亡。
其次,夏季夜晚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分别为:一是交通安全管理设施缺乏、路灯等配套基础设施不完善的道路,不但事故多发,而且还容易发生交通肇事逃逸案件;二是多豁口、多叉路的道路;三是主要干道以及车速较快的高速公路、高等级道路等。另外,交通事故多由于各类违法行为造成,而夜间所发生的交通事故更是如此。由于夜间管理力量相对薄弱,加之交通参与者自我约束力不强,导致交通违法行为比较普遍。较为突出的有机动车驾驶人超速行驶、酒后驾驶、不按规定让行等;行人、非机动
车违反交通信号灯,不按规定道路行驶,随意横穿道路等。上述各类交通违法行为也成为引发交通事故的主要因素之一。如,上周三子夜,一男子驾车撞上路中央隔离墩,经检测其血液中乙醇含量为148mg/ml,已涉嫌醉酒驾驶。
5月19日21时左右,华胜公司三期大门外7米左右道路上,1辆旅行车东向西行驶,1辆集卡西向东行驶,由于道路两侧被多辆集卡违章占据,中间道路只能容下一辆车通行,由于道路没有路灯,待旅行车驾驶员发现时向右借方向,旅行车右侧与道路右侧违章停放的集卡猛烈相檫,造成旅行车上1人死亡,5人受伤的重大交通事故。事故原因主要有:道路照明设施不全,道路两侧车辆违章停放,车速太快等原因。
夜间交通事故预防对策
据了解,本市公安交通管理部门早已结合夜间交通事故发案特点,制定落实有的放矢的管理对策,切实预防和减少夜间交通事故的发生。如增强夜间道路管控覆盖面,做到夜有巡逻、夜亮警灯;强化对夜间突出交通违法行为的查治,把酒精检测仪、测速仪和电子警察等装备设于路面,严查严治夜间影响交通安全的突出交通违法行为。公安交通管理部门还联动相关职能部门,从道路环境、道路工程、安全设施等方面加大投入和改造力度,增加道路行车安全系数。同时开展深入广泛的夏季道路交通安全宣传教育,提高交通参与者的安全意识。
作为交通参与者来说,在夏季夜晚行车时,更应该时刻紧绷交通安全这根弦,合理安排工作和休息,切勿疲劳驾驶、酒后驾车;行驶在高速公路和高等级道路时,注意控制车速,始终与前车保持安全距离,不要随意变道。还应控制好情绪,稍安勿躁。
今年夏季与往年不同,世博会在本市召开,夜晚出行的人车流较往年会有很大提高,相关道路的出行压力也会增大。特别要提醒的是驾驶员应充分做好车辆的检修保养工作,避免车辆因断油、断水、断电引起抛锚,影响道路正常通行。此外,一旦行车途中发生碰擦事故,必须坚决快处快撤,以免造成不必要的道路拥堵。
夏季用车六注意
夏季由于气温高、雨量多、辐射热强,会使车辆的技术状况发生变化。如果不注意这些变化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将危及行车安全。因此,夏季使用车辆必须注意以下6个方面:
第一,注意检查和调整点火系、燃烧系。适当调整点火系、推迟点火时间预防爆
震;调整化油器、降低油面高度、减小主喷管的出油量,以适应汽车正常运行的需要。
第二,注意加强冷却系的维护。清除水垢、畅通水道、保证有充足的冷却水;并且保持冷却系密封性能良好、风扇皮带松紧度和节温器工作情况正常;预防水箱开锅;发动机过热缺水应在怠速状加水,谨防人体烫伤。
第三,注意换用润滑油。发动机、变速箱、后桥和转向器注意换用夏季(厚质粘度高牌号)润滑油、轮毂轴承换用滴点较高的润滑脂。
第四,注意检查和调整蓄电池。经常检查和调整电解液比重和液面高度,经常添加蒸馏水并保持通气孔畅通;防止大电流充电,调整发电机调节器,减小发电机充电电流。
第五,注意轮胎的温度和气压以防止爆胎。经常检查并保持规定的气压标准,可避免高速长时间连续行驶,杜绝超载,尽量减少使用紧急制动;发现胎温偏高时,应及时将车停于自行降温,严禁临时放气或向轮胎泼冷水。
第六,注意保持刹车性能良好。经常检查并保持制动系机件正常,行驶中控制车速,必要时可增设制动鼓淋水降温装置,以改善其散热条件。
第五篇:农作物药害发生原因及预防对策
农作物药害发生原因及预防措施
在农作物种植中,由于农药施用过程中的种种原因,随处可见农作物遭受药害的现象,轻者生长受到抑制,重者造成植株枯死,甚至绝收。
从多年农作物遭受药害的情兄来看,产生药害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一是用错了农药,如误将除草剂当成防病治虫药使用。
二是 滥用农药,随意加大用药量。由于很多农民不按农药使用说明书用药,盲目使用不宜使用的药剂造成的,或长期单一使用一种药剂防治病虫害,打万能药、保险药,认为浓度越高其效果越好,病虫害产生抗药性后,在防治效果不理想时随意加大药液浓度造成药害,导致药害事故频频发生。
三是 施药时间不科学。多数农药在天气过于干旱、温度过高的情况下,尤其是中午温度高时给果树喷药后,水分蒸发快,药液瞬间即干,使农药不能随水分迅速的渗透至叶果组织内部而浓缩,刺激叶果,使农药浓度容易增大,加之果树吸收药液快,生理机能代谢强,而抵抗力相对降低,因此,容易发生药害。连续几天大雨过后即晴,气温又过高时立即喷药,由于阴雨天气温较低,叶果表面细胞闭塞,雨后天晴气温猛高,表皮细胞即刻扩张,且呼吸量加大而造成药害。大棚设施内温湿度大,用药浓度不应该参照露地使用。四是在作物的敏感生育阶段施药,如禾本科作物在孕穗期、柑桔的幼果期,梨谢花后、葡萄谢花后对药剂较敏感,多数作物的种子耐药力强但苗期、花期易发生药害。
五是不合理混用农药。部分农户为了方便,少则2-3种,多则4-5种农药混用,加之本身对其药理性质不太了解,往往产生药害。如:三唑锡与有机磷农药混用对柑桔产生药害、农药和肥料混用容易产生药害。
六是不清楚杀虫杀菌剂的敏感作物 如:敌敌畏:高梁、月季花、玉米、豆类、瓜类幼苗。
2、敌百虫:玉米、苹果、高粱、豆类。
3、辛硫磷:黄瓜、菜豆、甜菜、高粱。
4、毒死蜱(乐斯本):烟草。
5、克螨特:25厘米以下瓜、豆、棉苗,稀释不宜低于3000倍;柑桔新梢嫩叶,不宜低于2000倍(均以73%乳油计)。
6、西瓜苗接触辛硫磷农药,浓度越大受害越重等
七是残留型药害。这种药害的特点是施药后当季作物不发生药害,而残留在土壤中的药剂,对下茬较敏感的作物产生药害。如玉米田使用西玛津除草剂后,往往对下茬油菜、豆类等作物产生药害。这种药害多在下茬作物种子发芽阶段出现,轻者根尖、芽梢等部位变褐或腐烂,影响正常生长;重者烂种烂芽,降低出苗率或完全不出苗。这种药害较难诊断,容易和肥害等混淆。可采用了解前茬作物的栽培管理情况及农药使用史,土壤测试等措施诊断,防止误诊。
八是农药剂型和加工质量也与药害有关,如乳剂比可湿性粉剂易引起药害,但可湿性粉剂若悬浮力差也易产生药害。
总结经验,为避免和减轻农药对作物的危害,可采取如下措施:
1、正确选用农药品种,选择农药时,要了解其特性特征,明确其防治范围(按农业部登记使用);购买时,要防止假冒伪劣产品,并索要购货发票。
2、用药时,要看天、看地、看苗情,避过不利天气、异常气候、不良墒情、敏感作物品种、作物的敏感生育期。
3、科学施用不同农药。一要严格按照规定的范围和剂量使用,不得随意扩大和加大浓度。二要一次性均匀施药,避免重复用药。三要不乱混农药,以免加剧药害。四要在施用除草剂特别是广谱性除单草剂时应看准风向并在喷头上安装防风罩,以免危害相邻田块的作物,同时注意将药械彻底洗净后才能用来施用其它农药。五要注意避免使用对下茬作物有残毒影响的农药。
农作物发生药害后,对受害程度较轻的,应积极采取措施促其转化。主要通过加强肥水管理,使之尽快恢复生机,也可施用解毒物品进行缓解,如迦姆丰收液肥、硕丰481 可缓解多种作物的药害。
对受害严重且无法挽救的,只有抓住农时改种其它作物,以弥补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