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篇:四川南部古镇旅游资源现状及保护性开发对策5
四川省南部县古镇旅游资源现状与保护性开发对策
李益彬1 李宏芸2 严佩升2
(1.内江师范学院 经济与管理学院 2.内江师范学院 资源与环境学院 四川内江 641112)摘要:四川省南部县是一座具有2200多年历史的文化古城,拥有一系列的古镇。这些古镇历史悠久,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科学价值和历史价值,旅游吸引力亦很强,但如果在开发过程中不注意保护,势必对古镇造成永难修复的破坏。文章对南部县古镇旅游资源的现状与特色、开发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保护性开发的举措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南部县古镇;保护开发;问题;对策
古镇是指历史上形成的、具有显著地域历史文化特点和建筑风貌的古场镇。20世纪 90年代以来,古镇旅游悄然兴起,它是中国农村经济结构转型中出现的一个亮点,也是旅游资源开发的一个新方向。在这股热潮下,四川南部县也积极展开古镇旅游开发。南部县主要有四大古镇:千年古镇——南隆镇;三状元故里——大桥镇;冰臼集聚地——谢河镇;古西水县遗址——保城镇。除此之外还有三清乡的马家大院、罗寂寺;丘垭乡的西晋古刹等文化遗址。这些古镇的旅游资源状况及特色如何?开发中存在的问题有哪些?怎样对古镇旅游资源进行保护性开发?本文拟对这些问题进行初步探讨。1 南部古镇旅游资源现状 1.1 区域地理位置
南部县隶属四川省南充市,位于川中盆地北部、嘉陵江中游。县境东接仪陇、蓬安,西邻盐亭、梓潼,南靠西充、顺庆,北连阆中、剑阁,县城距成都300km、重庆240km、巴中130km、阆中30km、仪陇30km,地理区位较好。1.2 古镇旅游资源及主要特色 1.2.1 风格独特的古建筑
南部县各古镇古建筑保存较好,且特色鲜明,这是进行古镇旅游开发的物质基础。古建筑最直观的价值在于它的可观赏性,包括建筑外型、建筑技术和装饰艺术以及较为协调一致的总体建筑风格与整体环境等。古镇古老的民居建筑(如古街道、古院落)、宗教建筑(古寺庙、道观等)和公共建筑(宗祠、牌坊、桥梁、戏台等)相连成片,从它们的建筑外型来看,迥异于现代民居建筑,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如冰臼群积聚地——谢河镇有幽深的四合院、青石板铺就的街道、两旁宽大的廊檐、整齐的廊柱;大桥镇有斑驳的古桥金鱼桥;丘垭乡有西晋古刹醴峰观,是西晋时期大成国李特父子练兵修养的地方,是成汉文化的发祥地(成汉:十六国之一,巴蜀贵族李雄所建,都成都,盛时辖今川东及云、贵各一部分,历六主,共四十四年),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在艺术装饰上,南部古镇建筑常采用木雕、砖雕、石雕、彩绘等艺术手法来装饰居室,精巧实用,做工考究。如三清乡的马家大院,其门窗枋檐皆为精美的镂空浮雕,南隆古镇的古牌坊上还有栩栩如生的石雕等。这些精美的雕刻和绘画,内容丰富,表达的寓意多样,有喜庆、吉祥、富丽,也有褒扬节孝、劝世正俗等,地方风格明显,民俗情趣盎然,还有浓厚的传统文化色彩,极具观赏和审美价值。1.2.2 古老的历史文化遗迹和深厚的人文内涵
历经千年人文濡染,许多古镇保存有大量历史文化遗迹,留下了不少神奇的传说和文化古风,人 基金项目:四川省教育厅重点科研项目“四川古镇与历史文化村落的现状调查与旅游价值评价”系列论文之一。项目编号:SA06050。
作者简介:李益彬(1967—),女,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学院教授;李宏芸(1972—),女,四川威远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严佩升(1984—),女,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3级本科生。联系方式
李益彬: ***
2341037(h)2342328(o)
邮箱:liyibin520@163.com 1
[2][1]
*文内涵丰富。在南部古镇中,有许多反映中国历史事件的遗迹及名人故地等。有北宋的陈氏三状元:北宋年间,新井县(今南部县大桥镇)人陈省华三子陈尧咨、陈尧叟、陈尧佐分别中状元,中学语文课本《买油翁》中有“尧咨善射,当世无双”之誉;有罗寂寺的吴道子壁画:《南部县志》载:“罗寂寺在县东一百里,唐吴道子绘有白衣观音。”又载:“吴道子,天宝中奉敕驰驿绘写嘉陵山水,寓新政镇之罗寂寺,石壁画有观音像”;有长坪山红军战斗遗址:1928年到1935年,为了给川陕苏区的军民提供食盐,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曾率领红军三进盐乡(南部)历时两年多,与顽敌展开了二十多场殊死战斗,解放了南部,保障了苏区民用盐之需;出南部县城,顺成南公路东行约25公里,一座山峰拔地而起,那就是传说中大禹治水经此留下足迹的禹迹山,白莲教在这里筑寨为营,与清兵奋战四年之久,禹迹山石窟是迄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白莲教起义战斗工事遗址。
众多的文物遗存为古镇增添了厚重的历史文化价值,而深厚的人文内涵提升了古镇的文化品位,使古镇具有与众不同的旅游吸引力。
1.2.3 古镇古朴清新的民风民俗和源远流长的民间文化
“百里不同风,十里不同俗。”南部古镇民风民俗虽与川北各县大都相似,但也有不同之处。清雍正《四川通志》风俗卷谓南部“士民淳厚,恭俭而文”;而清末《锦里新编》又说南部“北到孔衢,东西要害,地脊民顽,号称难治。”如此矛盾的说法,出自封建统治者的典籍,当然只能做正面解释,那就是南部人民一方面自古吃苦耐劳、崇尚礼仪,另一方面又敢于斗争、积极进取。“同心、苦干、求实、争先”八个字,正是南部人民的精神写照。
南部古镇独具特色的民风民俗主要表现在古镇人的传统生活方式、生产方式和文化方式方面。比如婚俗方面,传统习俗大体需要经过问名、过庚、纳彩、谢允、接亲、成礼六个步骤。这些习俗,随着社会的发展,也只能在古镇方能见其陈迹;又如民间文化方面,最具南部特色的民间舞蹈是“花灯”和“地灯”。传说唐王李世民的母亲害眼病,李世民许下红灯大愿保佑母亲痊愈,派大臣李文学为灯官制“天灯三十六,地灯七十二”,后母果病愈。地方灯舞遂相沿成习,留传至今。大坪区丘垭乡荷花村为花灯之乡。南部民歌种类也很多,内容丰富多姿,仅1983年县文化馆就采集到民歌840多首,后来编成《中国民间歌曲集成.南部县卷》,共收集民歌374首。
置身于古镇,人们可以从中感受到古镇闲适恬淡的生活场景氛围、简单淳朴的生存生活状态,这对于追求返朴归真的现代人来说,确是放松身心、休闲度假的理想去处。2 南部古镇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1 开发利用现状 世纪90 年代以来,古镇旅游渐渐兴起,在这股热潮的影响下,南部的古镇旅游开发也如火如荼。南部县旅游局推出了一系列的精品旅游线路,如“红军盐乡红色之旅”一日游;访状元故里一日、二日、三日游、魅力南隆古镇一日、二日、三日游;南部、阆中、仪陇三日游等。另外在交通方面有成都(重庆)——南充——建兴镇——大河镇——大桥镇——升钟镇——保城乡;南隆镇——谢河镇;南隆镇——碑院镇——楠木镇——三清乡等直达线路。南部县还设有东线(至古城阆中)、北线(至剑门关)、环湖线等旅游线路。
目前南部古镇旅游开发已取得了一定效益,但是由于古镇旅游开发的理论研究相对滞后,加之开发中的一些急功近利思想,南部古镇旅游开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2.2 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
2.2.1 古镇古建筑破坏严重,古色古香韵味日渐淡薄
古镇旅游资源包括特色文化、古建筑和自然环境。在南部古镇的旅游开发中,有的不注意保护古镇传统的建筑风格,拆了真古董再修 “仿古一条街”;有的在古旧建筑上帖瓷砖、水泥之类的现代建筑材料等等;此外,古镇内商业化气氛浓厚、市场管理不规范、缺乏合理的修缮和维护等问题也很严重。比如三清乡马家大院的门窗、海棠窗、板窗、顺风窗、元宝窗等由于人为破坏,现存数量急剧减少。总之,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古镇古建筑破坏严重,古色古香韵味日渐淡薄。2.2.2 古镇旅游基础设施不完善
[5]
[3]
[2]
[2]
[1]南部大多数古镇没有像样的接待设施,一些村民开设的小餐馆、小旅馆卫生条件很成问题。更令人尴尬的是农村没有像样的公厕,游客只能在当地村民自己搭建的简易厕所里方便。同时,随着古镇旅游的兴起,废水、废气、废物增多,火灾隐患增加,而相应的污水、垃圾处理设施和消防设施几乎没有。另外,对古镇的文物古迹缺少必要的文字说明,难以增加游客对古镇内涵的了解。2.2.3 开发中没有突出古镇的特色
南部古镇的特色在开发中没有得到有效凝练,难以在游客头脑中形成一个清晰的形象。其实南部古镇的特色可以提炼为五个字:“古”、“名”、“老”、“奇”、“和”。
“古”:千年古县——自梁天监年间建县以来,已有2200年的历史。
“名”:嘉陵江畔的名城,严君平、吴道子、杜甫、颜真卿等在南部皆留有足迹。北宋宰相陈省华(今南部大桥人)父子一门二相三状元,盛名誉千秋。一县四状元科举罕见。
“老”:革命老区——李先念、徐向前、许世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红四方面军曾在这块土地上浴血奋战,20世纪30年代爆发的升钟起义震撼全川。
“奇”:山川奇秀——国家级文物重点保护单位西晋古刹醴峰观、杜甫游历并题咏的晓霞观、“三陈”状元故里、唐代吴道子绘观音像、大坪黄娘坟等历史古迹文明遐迩。禹迹山大佛风景区、灵云山等独具特色。
“和”:社会和谐——境内森林覆盖率达42%,是全国绿化先进县、全国生态建设示范县。县城区面积16平方公里、常住人口16.5万;绿化、净化、亮化、美化工作全省文明。
文化旅游给予旅游者最美好的东西,是对异地文化身临其景的感受和体验。南部古镇在开发利用的过程中应突出自身特色。2.2.4 古镇生态环境逐步恶化
由于管理上的问题,南部古镇生态环境问题日渐突出,赃、乱、差现象严重。对古镇的保护不仅包括对古镇古建筑的保护,还包括对古镇生态环境的保护,古镇生态环境的恶化应引起高度关注。3 南部古镇保护性开发的建议
古镇的开发与保护是相互依存、不可分割的,没有古镇保护就没有旅游开发的可持续发展,不进行旅游开发,古镇的价值就难以充分体现。针对南部古镇当前旅游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就保护性开发提出几点建议。
3.1 建立科学发展观,实施资源开发与古建筑保护并重的发展战略
南部古建筑的保护应采取整体保护,突出重点的原则,设立不同等级的保护区。
一级保护区(重点保护区):主要是一些重要古建筑群,包括状元桥一段老街区和牌坊、三清乡的马家大院古建筑群、罗寂寺古庙、西晋古刹醴峰观几处。保护要求:进行维护、修复处理,达到“修旧如旧”的效果。可以进行必要的功能替换。
二级保护区(一般保护区):主要是各古镇的老街区。包括南隆镇的临河老街区、草市街以及谢河镇、大桥镇、保城镇现存的各条老街区。保护要求:严格保护传统街巷及建筑群体空间格局,整治场地的环境,保留原有空间风貌、建筑色彩及材料,在维护、加固、修复重建中必须按原有风貌特色进行。
环境协调区:整个古镇的建成区应控制为环境协调区。保护要求:保存质量较好并不破坏古镇风貌的建筑。其余按照统一的空间机理进行增建或改建,使之适应古镇新的生活方式并适应未来发展。环境协调区可以有现代特色,但必须与传统古镇风貌相协调。3.2 促进当地传统文化保护与发展,提高游客体验的真实性
传统文化是古镇的一大活力,应恢复和发展传统文化形态。就南部古镇而言,可以将促进当地传统文化的保护发展与提高游客体验的真实性相结合。南部古镇的风貌特色内涵丰富多彩,如前文所述民间舞蹈、民歌、剪纸、神话传说等,都可以原汁原味地展现在游客面前,以提高游客体验的真实性。3.3 坚持创新开发思路,在资源保护的同时打造特色鲜明的古镇旅游形象
完整的旅游资源与特色鲜明的旅游形象是相互联系的,要造就南部古镇独有的特色和风貌,必须 在古镇旅游形象和旅游产品设计上引起重视。对于古镇的旅游形象要有一个鲜明的定位。比如,对南隆古镇,就可定位于“古风清韵,山水依依”,这样既体现出其地理位置依山傍水(依灵云山傍嘉陵江),又突现出小镇上的古街、古建筑以及纯朴的民风民情,带给游客以宁静、回归、以及淡泊的心理感受;在古镇产品的设计上,古镇的文化品牌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深入挖掘古镇的文化内涵,形成自己的文化特色,显示不同的风格个性和人文环境,才能使古镇更具文化旅游的特征。
古镇开发要抓住其独有的特色,对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进行重点保护和发掘整理,以形成特有的建筑风格,但不能简单地复古,要有创新,要有典型。比如,根据旅游资源本身的特点和旅游者的心理需求,古镇旅游产品可设计成古镇观光游、探幽访古游、民俗风情游、艺术之旅、轻松度假游等多种形式。
3.4 树立生态平衡观,切实保护古镇的生态环境
南部古镇集山、水于一体,应保护好这一良好的生态环境,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1)制定“古镇环境保护条例”。如对南隆镇这种综合开发小镇,要将吃、住、娱、停车场等设施放置在古镇的核心保护区之外,对保护区以内的经营者要规范行为,严禁污染源的出现。
(2)加强古镇保护宣传。向居民及有关企业宣传《环境保护法》及政府制定的《古镇保护条例》;强调古镇保护的好坏与他们自身的利益息息相关。
(3)增设符合古镇格调的垃圾箱。垃圾箱的外型风格应与古镇风格一致,让人好奇、新奇,以鼓励游客将果皮等垃圾扔进箱内。
(4)改变古镇传统的能源结构,摒弃不利于环保的生活方式。可改柴禾、木材、煤等燃料为沼气等少污染的清洁型能源。
古镇旅游开发与古镇保护是相互依存的,我们既不能脱离国家和南部的现有条件、水平和需要,离开经济建设和旅游业发展,单纯强调古镇资源的保护;又不能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忽视对古镇资源的保护;更不能以牺牲文物和环境为代价,去换取一时的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四川省南部县志编纂委员会.南部县志[C].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91:67-76,114-128.[2]何泽光.南部之光[M].四川:四川人民出版社,1998:25-136.[3]田中喜.古镇旅游开发与保护探索[J].经济问题探索,2003,(8):90-93.[4]刘德谦.古镇保护与旅游利用的良性互动[J].旅游学刊,2005,2:47-53.[5]王雪梅.论古镇旅游资源的开发——以四川为例[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9):116-121.[6]马慧琴,李优峰.我国旅游资源开发利用的现状分析及其对策[J].生产力研究2002,(5):238-239.[7]陈建中.古镇保护与旅游开发[J].现代经济探讨,2001,(11):57-59.[8]江五七.江南水乡古镇旅游传统遗韵的开发与保护[J].商业研究,2003,(2):178-179.[9]况红玲.四川古镇旅游开发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宜宾学院学报,2004,(3):26-28.[10]马莉.江南水乡古镇的保护与旅游开发[J].沿海企业与科技,2005,(12):172-173.[11]张世艳.浅谈四川古镇旅游开发[J].科技文汇(上半月),2006,(6):161-162.[12]陈序.从市场角度看古镇保护与开发[J].山西建筑,2006,(13):17-18.[13]朱松节.洛带古镇旅游开发中的问题与对策[J].成都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2):107-109.A Survey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and the Protective Development of Ancient Towns and Villages of NanBu
Li Yi-bin Li Hong-yun Yan Pei-sheng(Department of Management and Environment-resources science, Neijiang Teachers College, Neijiang, Sichuan, China, 641112)Abstract: JiaLing River gave birth to the historic cultural city NanBu, which has a history of 2200 years, and series of towns.These ancient towns have a long history and a higher artistic, Scientific and historical Value.Because of the above, the tourism has a strong appeal to people; However, the exploitation of the tourism sources must bring serious damage to the towns.This paper makes an investigation on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NanBu and discusses the problems in the exploiting and vitalizing, even the countermeasures of the protective development.Key Words: Ancient towns of Nan Bu County;protective exploitation;problems; Countermeasure
作者简介:李益彬(1967—),女,四川简阳人,内江师范学院教授;李宏芸(1972—),女,四川威远人,内江师范学院讲师;严佩升(1984—),女,内江师范学院地理科学专业2003级本科生。联系电话:***
2341037(h)2342328(o)邮箱:liyibin520@163.com 5
第二篇: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规划
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与规划
(吉首大学张家界学院09级旅管2班)
摘要:旅游资源的保护性开发有别于一般的旅游开发。一般旅游开发主要着眼于旅游业的发展。而保护性开发将旅游开发与保护并重,旨在通过深入了解区域内旅游资源的类型构成、敏感度和利用现状,结合旅游资源开发条件(如区位条件、交通条件、经济条件),合理确定出资源环境敏感区、限制区、设施建设区的发展方向和持续发展对策,是一种以环境为向导、注重人文关怀的开发模式。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成功实施有赖于3个方面的工作:旅游规划、规划前的资源评价及规划后的影响评价。旅游规划在期间起到承上启下的支撑作用。现在旅游规划的趋势也正从单一规划走向越来越关注到上(资源评价)、下(影响评价)两端的一种“夹心饼干”式的规划。
关键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规划
一、保护性旅游规划
为确保旅游业为保护区及其内外居民服务做出其应有的贡献,帮助保护区管理者及保护区规划与管理、游憩管理与旅游产业中的其他利益相关者(Stakeholder)管理保护区,以便在尊重地方实际与当地社区利益的前提下使旅游业朝着可持续方向发展。2002年世界旅游组织特别邀请相关专家编写了《保护区旅游规划与管理指南》,书中对保护区如何编制基于可持续目标的旅游规划进行了详细的阐释。
1、保护性规划的两大有效障碍
保护性旅游规划的成功有赖于两个不同但彼此相关的领域:一为规划技术因素;二为公共参与因素。成功的关键是将这两者变成一个整体,共生产于规划编制的技术过程。
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关系始终是旅游规划和管理所面临的矛盾,也是旅游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所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我国学者杨锐也认为,许多管理者将解决这一矛盾的希望寄托在“游憩环境容量”(Recreation Carrying Capacity,RCC)这一“数量”概念上,认为只要算出游客数量,就万事大吉,就可以解决保护与发展之间的矛盾。不可否认,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概念绝对是一个很伟大的发现,但如果仅仅把它作为一个“数据游戏”,则会在实践中带来很多负面效果。杨锐认为从技术层面上讲,LAC理论不失为解决风景区资源保护与旅游利用矛盾的新思路。20世纪80年代,由于在资源保护和管理过程中,发现了作为数据的“环境容量”的各种局限,美国国家林业局的科学家们,在游憩环境容量的基础上发展出LAC理论。它以一套9个步骤的管理过程来代替单纯的“环境容量”计算,以后广泛应用于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等国家的国家公园和保护区规划与管理之中,在解决资源保护和旅游发展之间的矛盾方面,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成功的规划编制也离不开公众的参与,通常让所有利益相关者(其中当地社区、公园管理者、旅游经营商、游客和利用者最为重要)都能对规划编制的不同过程有建设性的贡献,并因此对规划有“主人感”。一个完整的决策制定过程必须从头到尾都考虑利益相关者的参与,而不仅仅只是附加在过程中,或者在事实发生之后。
成功的规划编制必须接受“多数一致”的原则,以确保该规划的贯彻执行、相应管理措施的采用,以及有时限制公众对保护区的使用管理,从而实现对公共资源的有效分配。因此,建立利益相关者参与程序是规划成功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2、保护性规划成功的5个目标特征
界定目标与目的只是规划编制过程的第一步,但也是保护性旅游规划编制中最困难的部分。它们必须充分反映区域保护的基本目的。管理规划中所陈述的目标必须反映各个利益主体对区域保护认知的重要性,区域内涉及的利益主体越多,彼此之间达成共识也就越困难。然而,鉴于后续规划工作的完成将因此事半功倍,克服这些困难所做的努力还是值得的。
规划目标的措辞非常重要,它们必须为旅游开发的程度、类型和规模的决策依据提供具体、准确的陈述。更具体的讲,目标必须包括一下5个特征:(1)结果向导;(2)时间界限明确;(3)具体精确;(4)可测量性;(5)可达性。
二、规划技术:从环境容量到可接受改变极限
1、环境容量
环境容量的概念最早出现于1838年,是由比利时的数学生物学家P.E.Forest提出的,随后被应用于人口研究、环境保护、土地利用、移民等领域。与国家公园和保护区相关的游憩环境容量的提法最早出现在20世纪30年代中期,当时美国国家公园管理局呼吁对国家公园的环境容量或饱和点进行研究。1964年,对游憩环境容量的系统研究才真正出现。这一年,美国学者J.Alan Wagar出版了他的学术专著《具有游憩功能的荒野地的环境容量》。Wagar认为,游憩环境容量是指一个游憩地区,能够长期维持旅游品质的游憩使用量。目前环境容量应用在游憩领域最常使用的定义是“在不损害区域目标所规定的社会和生物状况的前提下,所允许使用的最大游客量”。
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是游憩环境容量研究的高峰年代。到了20世纪70年代末,美国的主要大学几乎都有学者研究环境容量问题。研究者们发现环境容量虽然是一个很好的、很诱人的概念,但如果将环境容量简单地理解成数字问题或数学计算的话,在实践中往往得到失败的结果。因为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数字来讲,变量太多,很难得到一个准确的答案。至少有以下4个原因使确定环境容量的数据变得很困难。
(1)环境容量体系很复杂,杨锐曾将环境容量分为18个子容量,每一个子容量都包括很多变量,这几乎不可能计算出一个准确甚至较为准确的环境容量数据。(2)游客的旅游目的不同,而不同的游客体验需求会产生不同的环境容量数字。
(3)只要有使用,环境就会产生变化,困难在于人们很难确定“多大的变化是太大的变化”。(4)应用游客人数作为环境容量的唯一指标是有问题的,因为即使是在游客人数相同的情况下,不同的游客行为、小组规模、游客素质、资源状况、时间和空间等因素对资源的影响也会有很大的区别。
2、可接受改变极限(LAC)
仅仅将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数据控制,并不能达到有效资源保护的目的。国外的学者们开始反思,研究解决环境容量问题(实际上也就是资源保护与旅游开发利用之间矛盾)的新思路。LAC理论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George H.Stankey1980年提出了解决环境容量问题的3个原则。
(1)首要关注点应放在控制环境影响方面,而不是控制游客人数方面。
(2)应该淡化对游客人数的管理,只有在非直接(管理游客)的方法行不通时,再来控制游客人数。
(3)准确的监测指标数据是必需的,这样可以避免规划的偶然性和假定性。
Stankey的贡献在于他将人们从“计算”环境容量的泥潭中拉了出来,重新审视环境容量这个概念所要解决的问题。
环境容量作为一个概念是一个很伟大的发现,因为它提出了“极限”这一概念,即任何一个环境都存在一个容量的极限,这一极限并不单是指游客数量的极限,更是指环境受到
影响的极限。“可接受的改变极限”这一用语是由一位名叫Frissell的学生于1963年在他的硕士学位论文中首先提出来的。Frissell认为,如果允许一个地区开展旅游活动,那么资源下降就是不可避免的,也是必须接受的。关键是要为可容忍的环境改变设定一个极限,当一个地区的资源状况达到预先设定的极限值时,必须采取措施,以阻止进一步的环境变化。1972年这一概念经Frissell和Stankey进一步发展,提出不仅应对自然资源的生态环境状况设定极限,还要为游客的体验水准设定极限,同时建议将它作为解决环境容量问题的一个替代方法。1984年10月Stankey等发表了题为《可接受改变的极限:管理鲍勃马苏荒野地的新思路》的论文,第一次提出了LAC的框架。1985年1月,美国国家林业局出版了题为《荒野地规划中可接受改变理论》的报告,这一报告更为系统的提出了LAC的理论框架和实施方法。
与游憩环境容量不同,LAC所要回答的典型问题是“什么是一个公园里可以接受的生物物理和社会条件”。LAC的工作重心从简单的限制游客数量转移到一个更加完善的处理方法,如利用公众参与,进行目标设定,考虑游客满意度等。LAC理论的诞生引发了公园和保护区管理的革命性变革,之后各国又在LAC的基础上,根据各自的外部环境,推出了一些其他规划和管理系统。它们包括美国国家公园和保护协会在1990年提出的“游客影响管理”(Visitor Impact Management,VIM);美国国家公园局1997年开发的“游客体验和资源保护”(Visitor Experince and Resourc Protecion,VERP)。另外,加拿大国家公园局1985年针对不同游客活动种类提出了“游客活动管理过程”(Visitor Activity Management Process,VAMP);澳大利亚,1997年通过对可接受变化限度的修订形成了“旅游管理最佳模型”(Tourism Optimization Model,TOMM)。
LAC、VIM、VERP、VAMP和TOMM等管理框架提出的时间及机构各有不同,但大都包含以下几个基本步骤:(1)了解现状;决定可取的未来状况;在现状与可取的未来之间建立起某种管理方案;在获得可取状况的过程中监测、评估进步与成功。
多种管理系统中,LAC产生最早,所涉及的内容更广泛,因此,其应用也比其他方法更为广泛。LAC主要由以下9个步骤构成。
(1)确认区域的特殊价值、问题与关注点。居民、管理者及其他当事者共同探讨:a、区域的与众不同之处;b、会面对那些管理问题;c、存在哪些法律和行政上的限制;d、哪些是公众关注的管理问题;e、区域在地方层次和国家层次扮演的角色。在此阶段,科学家的角色是汇集并提供管理者和一般民众不易得到的信息。重点是确定该区域有哪些基本的管理问题。(2)确认并描述游憩机会类型。保护区内部的不同区域,都存在着不同的生物物理特征、不同的利用程度、不同的旅游和其他人类活动痕迹,以及不同的游客需求,因此对于不同区域的管理模式也应该有所不同。该步骤在操作中主要运用ROS的方法。旅游机会的提供必须与规划地区的总体身份相协调。如果一个规划地区是国家公园,则所有的旅游机会必须与国家公园的目标相一致。但旅游机会的界定并不能成为破环国家公园资源的借口。
(3)选择有关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的监测指标。指标是LAC框架必不可少的部分,它作为保护区资源和社会“健康”状况的表征,用以评判每一游憩机会类型中所产生的变化是否是可接受的。所选指标应该是可靠的。可信赖的、可重复测量的,并且还应该是容易量化的,保证测量时不会对环境造成破坏并足以反应旅游所造成的环境变化。举例来说,资源状况指标可以是某一宿营地裸露地面的百分数,社会指标可以是每一个旅游团,每天碰到的其他旅游团的数目。指标是LAC框架中极为重要的一环,单一指标不足以描绘某一特定区域的资源和社会状况,应该用一组指标来对相应的地区进行监测。
(4)调查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现状。这是一项耗资、耗时的工作,主要是对步骤(3)所选择出的监测指标进行调查。调查的数据将被标示在地图上,这样资源的状况和个指标所处的空间位置就会一目了然。(5)确定每一旅游机会类型的资源状况和社会状况标准。标准是指管理者“可以接受的”每一旅游机会类别的每一项指标的极限值。
(6)确认备选的游憩机会类型在整个保护区的空间分配。汇总来自步骤(1)和(4)所获得的信息,管理者和居民一起探求游憩机会类型的不同空间分布方案。不同的备选方案满足不同的问题、关注点和价值观。它们接下来将被评估和筛选。(7)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管理行动计划。为每一个备选方案制定相应的管理行动计划,并对该行动进行成本分析,以确保最终选择的方案不仅是可取的,也是可行的。(8)评估并选择一个最佳方案。经过以上7个步骤后,管理机构可以根据评估的结果选出一个最佳方案,评估应该尽可能多地考虑各种因素。(9)实施行动计划并监测资源与社会状况。一旦最佳方案选定,管理行动计划开始启动,监测计划也必须提到议事日程。
三、规划机制:社区参与式开发
在规划过程中,如果没有受其影响的居民的支持和参与,可持续的旅游将不能成功实现。设计出有效的手段来允许居民参与旅游规划过程,并鼓励其踊跃参与这一过程对可持续的旅游发展是第一重要的。在旅游发展中社区担当的一个更关键的角色是对于旅游方案进行彻底的仔细审查,帮助完成可持续性的目标。
德雷克提出了一个关于如何在社区内管理和控制生态旅游发展的例子。她将当地人的参与定义为“当地社区影响开发项目产出的能力”。在这个过程中最重要的是:通过社区成员的参与让他们明白自己的社区是能从开发项目中受益的。下面介绍的是当地人参与生态旅游开发项目的程序模型。
第1阶段:确定当地参与者在项目中的作用。包括评价当地人如何能帮助进行目标设定,提高项目的实施效果,确定获益能力,以及分担项目成本。
第2阶段:选择研究团队。团队中应包括多学科研究人员、社会科学研究人员和媒体人员。
第3阶段:进行初步研究。应在当地环境的背景下根据现有资料,并通过相关调查了解社区的政治、经济和社会情况。对以下几方面进行了解和评估:需求、当地主要领导人、媒体、社区对项目的支持程度,各部门的介入情况、传统的土地使用方式、对项目感兴趣的人及为什么会感兴趣、妇女的作用、谁会管理和资助项目、土地所有权及文化价值观。
第4阶段:确定当地人的参与程度。当地介入程度可以在低密度到高密度的两极之间。必须确定是否有特殊的参与者介入,如有时当地政府不很支持,可以利用中介(如非政府组织)号召当地人参与。
第5阶段:选择适当的参与机制。这种机制受当地人参与的密度和现行体制的性质(如政府、非政府组织、公民团体),以及当地人的特征影响。在这个阶段一般由社区内的各个团体选出代表组成公民顾问委员会,开发人员要向委员会介绍项目的有关信息并听取委员会的意见。委员会负责对项目的目的和目标,以及其他项目相关方面提出意见和建议。
第6阶段:对话和教育方面的努力。在这一阶段媒体的使用非常重要,可以通过媒体使公众的认识达成一致。在这个过程中可以利用主要的社区代表做工作。生态旅游开发人员应向公众说明项目的主要的目的和目标、项目将如何使社区受益、开发地区的价值、相关物种受到威胁的历史,以及项目的受益。应使用各种视听设备对以上观点进行说明,可以组织研讨会或公众听证会向公众说明项目的优势和劣势。
第7阶段:集体决策。这是将所有的研究结果和关于当地人口的相关信息进行综合分析的重要阶段。生态旅游项目人员要向社区说明他们的研究结果以及行动的计划。社会成员对计划提出意见,很可能需要组织一次座谈,由项目人员和当地居民共同协商,最后就项目及其影响达成一致看法。
第8阶段:制定一个行动计划和实施方案。在这一阶段,项目人员和社区共同制定一个行动计划,针对相关的实施问题提出解决方案。例如,如果社区成员认为需要提高社区生活水平,项目人员对此的解决方案可以是以市场价或双方的协议购买当地人的农产品。项目还可以为当地人创造一些工作岗位,包括纪念品商店、研究工作、公园管理岗位,以及私营野外用品公司。这个地方行动计划必须与整个项目的宏观规划相结合。
第9阶段:监督和评估。监督和评估经常被忽视,其实这应该是在项目实施过程中长期、多次进行的。评估的重点是看项目开始之初设定的目的和目标是否实现。
在应用上述社区参与程序模型的时候,避免形式主义非常重要。管理者不应只简单地告诉那些利益相关者需要他们的参与,并且仅仅计划两周的时间让他们参与,这样将使项目失去可信性。有学者还特别指出,每个参与程序都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设计,强行照搬一个曾经在其他地方有效的方法可能并不适合本区域。因此,目前适应我国国情的本土化社区参与方式与机制创新问题是一个亟待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1]泰山扩建索道,专家又输了.生活时报,2000-10-14.[2]苏文才,孙文昌.旅游资源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98.[3]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旅游学刊,2006,21(7):63-68.[4]王寿臣,王春晓.黄牌警告:中国式申遗.法制早报,2006-10-16.[5]吴学安.将“世遗”保护到底.中国旅游报,2006-08-14.[6]谢凝高.风景资源是自然文化遗产,一定要保护好[EB/OL].2005-12-28.http://.[7]薛达元,蒋明康.中国自然保护区类型划分标准的研究.中国环境科学,1994,14(4):246-251.[8]扬锐.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现状分析.中国园林,2003,19(9):38-43.[9]杨锐.改进中国自然文化遗产管理状况的行动建议.中国园林,2003,19(11):41-43.[10]杨锐.从游客环境容量到LAC理论:环境容量概念的新发展.旅游学刊,2003,18(5):62-65.
第三篇: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
廖桂蓉 黄王旬 吕 勇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从某种意义上讲,依赖于大量人力资源转化为人力资本,由劳动者数量的增多转化为素质的提高。当前,四川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80%左右,因此,开发人力资源的主要任务就变成在广大农村寻找一条适合当地人力资源开发的新途径,化人力资源优势为人力资本优势,这是四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由之路。
一、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现状
1.人力资源总量庞大。国际上通常将15~64岁人口定义为劳动年龄人口。按照该标准,2003年四川劳动年龄人口为6112.9万人,其中,农村劳动年龄人口为4209.4万人,占全省总劳动力的68.86%。据目前生育水平预测,2010年、2015年农村劳动力占全省劳动力的比重将还会略有上升。
从可持续发展视角来看,社会经济发展速度的提高主要依靠人,即劳动者素质的提高。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总量,固然是四川发展经济的潜在优势,但潜在的优势并不等于现实的优势。只有当人力资源通过开发,在经过数量基础上的质量提升后,与其它生产要素相结合创造出价值,才能转化为人力资本,才能成为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资源和根本动力。另外,人是物质资源的创造者,又是物质资源的消费者,创造物质资源是有条件的,而消费物质资源是无条件的,庞大的人口需要大量的物质资源,会减少整个社会用于积累的资本量,从而恶化人力资源投资所必须的物质条件。四川庞大的农村人力资源供给量与农村耕地等自然资源不足形成了强烈的反差,从而使劳动力过剩的矛盾十分尖锐。
2.人力资源素质较低。近年来,四川农村教育
事业有了较快的发展,劳动者受教育的规模、水平和程度有了很大提高。但从农村经济的集约型增长对人力资源的客观要求来看,四川农村人力资源的素质仍处于比较低的状态。据统计,2003年,四川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中文盲和半文盲就有688.9万人,占14.67%。2003年,在四川农村6岁及6岁以上的人口中,受过高中以上教育的仅有281.7万人,占5.04%;而不识字或识字很少的有727.5万人,占13.02%;小学文化程度的有2650万人,占47.41%;初中文化程度的有1930.4万人,占34.53%。同时,四川农村还有相当数量的低年龄者进入从业状态,他们本该去学校接受九年义务教育,却过早地从业而辍学,这些人成为新一代文盲和半文盲的可能性相当大。
从区域分布来分析,四川丘陵地区有68个县(市、区),占全省县(市、区)总数的36.6%,幅员面积8.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面积18.2%。2003年末,丘陵地区人口5140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60.4%。其中,乡村人口4297万人,占全省的62.5%。而丘陵地区农业技术人才严重短缺,农技队伍力量薄弱,人力资源流失严重,并存在农业“副业化”、农民科技意识不强等问题。另外,四川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受地理环境制约,交通不便,信息闭塞,农民传统思想观念浓厚,劳动力文化素质低,农村人力资源匮乏。
3.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人力资源在产业、行业、地区的配置状态,直接影响乃至决定资源的利用效率。四川农村的劳动力总供给过大,2003年末,全省农业劳动力4209.4万人,其中富余劳动力449.78万人。另外,由于主客观原因,乡镇企业发展后劲不足,大量的劳动力又回到农村,农村城镇化程度不高。在3759.62万人的农村从业人员中,从事工业、建筑业等其它非农产业的人员较少,而直接从事农林牧渔业的就有2413.99万人,使得农村总劳动力的64.2%还是以传统农业劳动为主。而传统农业生产耗费大,土地经营规模小、成本高、效益低,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的行业结构不合理。农村人力资源配置结构不合理还表现在地域结构上。在经济发达、资金得到充分利用的区域,耕地面积占不到全省1/3,但劳动力占全省的2/3,而且素质较高。这些地区的人力资源数量过密,对地区经济的发展构成了强大的压力,同时人力资源的过度竞争也造成人力资源的浪费。而在四川丘陵地区、少数民族地区和边远山区,农村人力资源却相当匮乏,而且素质较低,难以适应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农村经济的发展。
二、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对策
1.加快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是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一个重要方面。四川农村人口众多,而很多地区农业的收益又较低,根本无法满足农民生活需要。农民要改善生活现状,依靠农业本身的进步,短期内困难不小。因此,要加速脱贫致富的步伐,就必须向非农化和城镇化转移。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要广开门路,多渠道并举。首先,要大力发展农村二、三产业和多种经营,拓展农村的就业领域。目前,乡镇企业仍是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重要渠道,要支持其搞好结构调整和技术改造。其次,要加快小城镇建设步伐,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合理聚集。最后,要加强对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农民进城务工是转移剩余劳动力的重要途径,也是推进农村城镇化进程和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要按照“政策引导、有序流动、加强管理、改善服务”的方针,切实做好农民进城务工的引导和管理,维护农民工的合法权益。
2.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农村成人教育。以多种形式、多种途径、多种机制积极发展农村职业技术教育,是有效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重要举措。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的主要任务是培养懂技术、懂科学、会种田的新型农民,这一教育有利于促进农业科技的推广应用和农村劳动力的转移,增加农民收入。农村职业技术教育要有超前意识,要根据四川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结合本地特点和实际情况,设置专业和课程,确定具体办学模式和途径,以便为农村经济的发展培养出大批留得住、用得上的实用型人才。同时,还要建立和完善农村成人教育体系,举办各种形式的专业技术、技能、知识、文化培训班。农村的成人教育可以按层次展开:基础型教育,主要任务是扫除农村文盲,提高农村劳动力的整体素质;普及型教育,主要是传授一些文化、农业科技、专业技术、实用技术以及法律知识等;提高型教育,主要是对一部分知识水平较高的中青年进行系统的农业现代化知识和技能培训,以培养适应现代农业发展要求的高层次专门人才;学历型教育,主要是通过农村自学考试、函授教育等方式,提高农村各类人才的学历水平和实际能力。
3.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合理配置农村人力资源,实现各种资源的有效使用,是转变农村经济增长方式的内在要求。人力资源的配置受地域、人们价值取向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具有很大的难度。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人力资源流动有其内在的必然性。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一方面可以使农民从封闭的环境中走出来,接受市场经济的洗礼、现代生活的熏陶,在思想意识、科学文化素质方面不自觉地发生变化;另一方面,外出打工的农民回乡后,给滞留在农村的农民带回了新思想、新观念,将带动其周围农民素质的提高。四川地域广阔,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速度、规模不平衡,受价值规律和供求规律的支配,农村人力资源的流动会越来越复杂,如果完全依赖市场机制调节,必然会造成农村人力资源配置中的滞后性和盲目性。加强
宏观调控,建立农村人力资源配置机制,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要采取多种途径,大力培养和发现农村中的优秀人才,建立起人才激励机制,完善对农村经营大户和农业企业的保护制度。并坚持以市场配置人才的原则,建立制度,优化环境,规范管理,激励农村优秀人才脱颖而出。首先,要培养农村人才市场体系,规范人才市场的运作。要在农村建立起功能完善、机制建全的人才市场和门类齐全的人才库,形成人才有序竞争机制。其次,要优化农村经济发展环境,吸引、留住优秀人才,为农村经济发展服务。最后,要依法治理农村经济和社会秩序,为创业者营造公开、公平、公正的竞争环境。
来源:《农村经济》
第四篇: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与要素
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与要素
[摘 要] 旅游业是一把双刃剑,在促进旅游目的地经济、文化、社会发展与繁荣的同时,也难免造成旅游发展、游客活动和环境、资源之间的冲突等不利影响。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关键词] 旅游资源 保护性开发 内涵 要素
一、问题的提出
“现代旅游就其性质而言是一种以人员流动为特征,涉及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诸多因素的综合性大众社会活动。”现代旅游活动的日渐普遍,旅游经济的快速发展,推动了旅游地经济、文化、社会的发展与繁荣,但是,“一枚硬币有两面”,旅游绝非天生的绿色产业,如果开发与管理不当,旅游业在产生有利效应之时,也会带来不利影响。同时,旅游资源是“在自然和人类社会中能够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为旅游业所利用并能产生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客体”,具有脆弱性、易损性特点,如果开发利用不当,极易遭到破坏,且旅游资源不可再生,一旦破坏,覆水难收。因此,现代旅游活动的风起云涌、旅游需求的飞速扩张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环境承载能力的有限性形成了强烈反差,滚滚旅游潮流所产生的旅游垃圾、空气污染、水体污染、噪声污染、植被破坏、传统文化加速变异等一系列问题越来越突出。随着我国旅游业向纵深层次发展,全球面临可持续发展问题,以及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许多省份纷纷建设旅游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等时代背景之下,旅游资源的开发与保护成为热门话题,引起了许多学科领域的学者及政府部门、企业人士、社会公众的关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提法随之而生。学者们从各自学科体系出发,提出了各种各样的看法和观点,但目前的研究还是比较集中于旅游资源的脆弱性及保护意义的讨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观念的强调、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辩证关系的论证、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措施的探讨、旅游环境的保护等方面,而关于何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这一基本问题的理论论述则很少涉及。在此,论文欲对这个问题谈谈本人的一些理解。
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内涵
旅游资源作为旅游活动的客体和对象,是旅游业发展的首要基础。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实现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保障和战略措施,这一理念直接源于生态旅游的保护性开发观点。生态旅游保护性开发理论认为:生态旅游作为一种以生态环境保护教育为特征、最大限度地减少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造成负面影响为直接目的的旅游方式,最终目标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核心是对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强调环境的美化与优化,协调人地关系与人际关系;在保护和开发关系处理上,坚持保护是开发的根本前提,保护与开发融为一体。事实上,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可持续发展理论指导下对传统旅游开发思想的革新,对其它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开发同样具有指导意义。
借助生态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论的启示,将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概念界定为: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以保护为根本前提,以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强调利用性保护,通过一系列科学方法对旅游资源所进行的开发与利用。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理念具有以下内涵:第一,以保护作为旅游资源开发的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在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中,也提保护的问题,并把保护和特色、效益、市场等一起列为导向原则;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往往以市场和经济效益为先,保护则被忽视成一句空口号,很难落到实处,因此才出现了旅游发展中的诸多弊端和问题。而在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中,保护为首要原则和根本前提,诸如特色、效益、市场等其它原则必须居于保护原则之下,这彻底改变了传统旅游开发中 “保护”只能作为附属原则的地位。第二,以可持续发展作为最大目标。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在全球性能源危机与环境危机不断加剧等一系列现实问题下环境意识的觉醒,这一理论形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以1987年布兰特夫人向第42届联合国环境与发展会议提交的《我们共同的未来》报告为标志,在这份报告中,可持续发展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构成危及后代人满足需求的能力的发展”。根据UNEP《可持续旅游发展宪章》,可持续旅游(Sustainable Tourism)的实质是“要求旅游与自然、文化和人类生存环境成为一个整体”,其目标体现为:让人们更加明白和理解旅游能给环境和经济带来的好处;在发展中维护公平;提高旅游地居民的生活水平;为游客提供高质量的旅游感受;保持上述几个目标所依赖的环境质量。在传统旅游开发、旅游经营管理的实际操作中,经济效益总是最重要的衡量指标和评价依据,而社会效应、生态效应常常是经济效益的陪衬。但保护性开发以经济、社会、生态三者的最大综合效应为衡量指标,以实现旅游业和旅游资源及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为最大目标。所以,保护性开发必然成为旅游可持续发展的一种选择。第三,强调开发利用性保护。在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上,强调合理的开发、利用是积极有效的保护手段,强调通过合理利用来实现保护。即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是积极的、开放式的保护,是把合理开发利用作为保护与持续发展手段的理念,这与封闭、保守的绝对性保护不同。第四,拥有一个以保护性开发为核心构建起来的运作体系。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组成,使保护与开发得以紧密结合,且各环节都以“保护性开发、利用性保护”为指导思想,在管理上,借助法律政策、经济金融、科学技术、教育引导、社区参与等一系列手段或方式,以保证在实际操作中使保护得到真正落实。相比之下,在传统旅游开发中,缺少旅游监测环节和保护设施,并且,传统旅游开发以经济效益为首要原则和最大追求目标,再加之投资主体多元化,而政府宏观调控乏力,规划执行随意性大,所以,在传统旅游开发中,从早期的旅游规划,到中期的项目建设实施,再到后期的经营管理,都以经济效益为驱使动力,缺乏切实可行的保护方案和运作体系,科学利用与资源保护在政府、企业和旅游者三个层面上脱节。第五,开发过程前后联系、有机循环。传统的旅游资源开发一般由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三个环节组成,规划设计与建设开发、经营管理过程往往是分离的,这样,前期旅游规划中提到的保护问题很难在后期的具体实施建设、经营管理中得到落实,而后期经营管理中出现的问题也无法反馈回规划之中,致使规划因难以重新优化而成为纸上谈兵。与传统旅游开发过程的直线僵硬程式化不同,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过程是一个前后紧密联系的有机循环体系,包括旅游规划、旅游项目建设、旅游经营管理、旅游监测四个环节。如图所示。
三、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的组成要素
从旅游角度而言,导致旅游资源受损的旅游因素主要来自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旅游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者是旅游活动的主体,旅游者长期不断的大量涌入,其表现出来的行为、意识及观念,天长日久之后,必然影响到旅游地文化生态。而旅游者在旅行游览过程中的不良行为或游人过量造成的旅游环境超负荷运做,将直接导致对旅游资源的破坏,特别是影视摄制组等团体旅游者的商业行为 ,其破坏性更为可怕,电影《无极》剧组对香格里拉碧沽天池的破坏,电视剧《神雕侠侣》摄制组对九寨沟景观的污染,乃典型案例。第二,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的认识和行为。旅游业的经济性必然使追求经济效益成为旅游资源开发与旅游经营管理的一大基本目标。所以,短期旅游经济行为与旅游资源的保护之间有一定冲突,但从长远看,旅游业的经济性与旅游资源的保护性是一致的。但是,在实践运作中,由于旅游经营者的素质不高、环境意识淡薄、法制意识淡漠、缺乏可持续发展远见等原因,旅游企业及旅游经营者一方面无法正确、深入地评估、诠释和表现旅游资源的价值与特色,导致粗制滥造的旅游产品及商业化旅游景观泛滥,另一方面,旅游景区点管理混乱,还有,因受丰厚经济利益的驱动,旅游企业不断过度利用旅游资源,甚至出现“杀鸡取卵”式违背旅游可持续发展的掠夺性开发。第三,旅游地政府及旅游决策部门的认识和行为。我国旅游业是政府主导型产业,政府的认识和行为对旅游发展具有关键性影响。在我国,特别是在旅游资源十分丰富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正确的理论指导和先进有效的旅游管理及监控,旅游教育、旅游认识与旅游发展速度脱节,故在旅游发展过程中难免一些问题与事故的发生,造成对旅游资源的破坏。此外,某些政府官员认识错误,未经科学论证与规划,就任意进行旅游开发,致使旅游资源惨遭建设性破坏或破坏性建设。如云南的某一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当地政府以所谓振兴旅游业、扩大旅游收入的名誉,拆除了该城最具特色的历史文化街区,耗巨资建造所谓“清式风貌”民俗文化一条街,使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惨遭毁灭性破坏。第四,旅游地社会公众的认识和行为。社会公众是旅游目的地旅游资源的主人与最终保护力量,其关于旅游业及旅游资源的认识和态度对资源与环境具有决定性影响。如以民族文化而言,其产生、传承、发展或衰退、变迁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地居民对其之认识、态度及实际行动。
因此,旅游资源保护性开发可归结为旅游者、旅游业、旅游地政府和旅游地社会公众四要素的组合。首先,对于旅游者来说,应注意环境意识的培养和自身素质的提高,尊重和珍视自然赋予的物质财富及人类创造的精神价值,让保护成为自觉行为,做到文明旅游。其次,对于旅游业及旅游经营者来说,应充分认识旅游资源的特点及经济价值,在科学规划的基础上谋求持续的投资效益;在旅游经营中,务必严格遵守相关法规与章程,不能只讲经济效益,而不管环境效应、社会效应和文化效应。再次,对于旅游地政府而言,应在遵循自然生态规律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旅游发展总体规划上,谋求可持续的三大效益协调发展;政府不能只注重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及脱贫效果,必须正确处理好开发与保护的关系,通过规章制度、法律法规等手段为保护提供有力保障,重视并协调好政府、企业、旅游者、社会公众的利益关系,同时大力开展宣传教育工作,逐步提高全社会的旅游产业认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最后,对于旅游地社会公众来说,保护性体现在对家乡的热爱,加强环境保护意识,正确看待旅游业发展的影响,正确认识资源及环境的价值与重要性,明确自己所负有的责任与合理利用的权利;并善待与尊重旅游者,营造良好的旅游社会环境氛围。参考文献: [1]李天元:旅游概论[M].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1999:16 [2]杨桂华 陶 犁:旅游资源学[M].昆明:云南大学出版社,1999:7 [3]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38~139 [4]罗明义:生态旅游可持续发展——亚太地区部长级会议述评[J].旅游学刊,2002(3):75~78 [5]陈忠晓 王仰麟:生态旅游刍议[J].地理学与国土研究,1999(4):56~59 [6]傅岳瑛 刘 琴:我国西部生态旅游的现状和开发建议[J].旅游管理,2002(5):41~44 [7]司金銮:中国可持续旅游产业理论问题探讨[J].旅游管理,2001(5):29~32 [8]戴凡(译)保继刚(校):旅游持续发展行动战略[J].旅游学刊,1994(4):51~54 [9]杨桂华 钟林生 明庆忠:生态旅游[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施普林格出版社,2001:144~145
第五篇:祁阳县旅游资源开发对策2011
1、抓好宣传,提高全社会对发展第三产业的认识。要使全县上下都充分认识到第三产业发展程度是衡量现代化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统一加快发展三产的思想,从思想上转变观念,正确认识和看待第三产业在经济发展中应有的主体地位和作用。在政策上、舆论导向上形成全社会关心、重视和支持第三产业发展的良好氛围,放手、放胆发展第三产业。要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以产业化、社会化、国际化为方向,进一步深化第三产业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的改革,坚持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方针政策,统筹规划,分类指导,突出重点,全面推进,不断提高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促进第三产业与第一、二产业协调发展。
2、加强可行性论证,强化宏观调控,提高我县第三产业的总体规划水平。目前,祁阳县三产有些行业已趋于饱合,设施能力过剩,如批发零售贸易业、餐饮业、娱乐服务业中的“两房一中心”(即洗头洗面房、卡拉OK房、洗浴中心)等,因此,这些行业不可再盲目上项目。在上新项目前,一定要搞好可行性论证,这是保证建设项目未来收益水平的最基础的前提条件。各有关部门应结合自身的环境资源优势,有的放矢发展第三产业。规划部门应从全局利益出发,在上项目之前,组织有关专家从地理位置、客流量、市场容量、购买力以及综合配套设施等多方面研究论证,避免低水平重复建设,造成不必要的浪费。其次,突出重点,兼顾一般,优化结构,协调发展。利用交易会、展销会等活动,培育龙头项目,将重点突破和全面推进相结合,以大项目,大典型带动第三产业发展。
3、突出重点,改善第三产业内部结构,促进传统三产和新兴三产的协调发展。根据祁阳县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第三产业发展的现状,第三产业的发展重点应在巩固和提高商贸流通业、交通运输业、金融业、房地产业等传统三产的基础上,培育第三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着力发展旅游业、社区服务业、信息服务业、文化、社会保障等新兴产业。商贸流通业,要紧跟市场变化和步伐,吸取和采用新的流通方式和营销措施,以发展壮大自身实力。要建设和完善专业市场这一流通载体,从市场大县向市场强县转变。旅游业,要加强规划意识、加强行业管理,改善服务质量;要提高组织水平,扩大对外宣传的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境外游客和周边地游客,着力提高旅游接待客房出租率;要在开发新景点、上大项目等方面做文章。要抓住城县建设力度加大、银行利率较低的有利时机,合理调整投资方向,避免无序开发。社区服务业,要使街道、居委会担负起大力兴办社区服务业的责任,确定服务项目,建立服务组织和服务队伍,建设好服务设施。信息服务业,要充分运用既有信息资源,充分发挥网站在生产经营中的作用,避免信息资源浪费。此外我们要抓住西部大开发等机遇,强化发展为提高科学文化水平和居民素质服务的行业,积极发展职业教育和非义务教育,全面推进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的发展。
4、深化改革,通过机制、体制创新,拓宽三产的发展领域。第一,完善投入机制。坚持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增加对第三产业的资金投入,对一些规模可大可小,投资少,见效快的行业,投资方式要灵活简便。在今后一个较长时期要把投资重点放在基础设施建设和科学技术、教育方面。继续加大对公路、通讯等行业的投入,增加对文教、卫生、科学、综合技术服务行业的资金投入。拓宽融资渠道,广泛吸收民间资金和外资“西进”投资参与第三产业活动,以解决资金不足的问题。充分调动社会各方面积极性,鼓励城市中心工业企业“退二进三”,通过产权转换、合资嫁接诸多形式发展第三产业。第二,建立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公正、公平、公开的竞争机制,商业、粮食、流通等部门都要在产权制度改革、经营机制转换、服务方式调整、管理体制建设等方面取得实质性进展。通过股份合作,公有民营、租赁经营、风险抵押承包、转让出售等诸多形式,进一步放开搞活国有、集体小企业。第三,进一步推进社会事业产业化。鼓励有条件的事业单位走向市场,变事业为企业,进一步激活事业单位用人机制。第四,鼓励和完善经营者、劳动者多劳多得,与经济效益挂钩的分配机制。进一步理顺第三产业价格体系,保持第三产业内部及其与第一、第二产业的合理比价。
5、制订政策,改善三产发展环境。我们即将面临加入WTO的新形势,市场将进一步对外开放,而目前我县三产领域存在着不少属于垄断性行业,如在专营商品、卫生、金融等领域,不仅非公有经济很难涉足,更谈不上对外商开放。因此,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条件,显得更为迫切。要从行政审批向资格审查转变,只要符合条件,即予准入。进一步完善第三产业投资政策,当前重点应放在如何吸引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向交通、城建等基础三产领域,改变“非公莫入”的状况,放宽直至取消社会资金的市场准入限制。不断完善消费和财税政策,取消消费中的不合理限制措施,为新一轮消费热点的形成创造条件。
6、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服务是第三产业的一项“软件”开发工程。第三产业有其特殊性,我们在基础“硬件”发展的同时,应考虑在服务行业做提高服务质量的长期宣传和短期强化培训,增强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与此同时要切实加强依法治县和普法力度、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依法打击各类犯罪活动、切实规范政府行为、企业行为,以服务工作者热情、诚实的服务,创造一个和谐、优美的环境,吸引顾客消费、吸引外资、吸引外部人才,促进第三产业发展上水平、上档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