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共5篇)

时间:2019-05-15 01:46:20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

第一篇: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

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

2015年我们中医、老年科将继续围绕护理工作计划,按照医院管理工作目标,在医院党政领导的指导下,紧紧围绕医院工作方针和工作计划,认真履行职能,进一步完善我科护理工作,提高我科护理服务品质。

一、主要目标

加强护士队伍建设,提高护士队伍整体素质:实施“人文关怀”,维护护士合法权益,改善临床护理服务,规范护士执业行为,提高护理服务质量和专业技术水平;完善护士岗位管理,开展优质护理服务,患者的健康服务需求。

二、主要工作指标

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一、实施“人文关怀”,完善岗位管理,落实能级对应

1.完善护理人员职业防护制度,改善护士工作条件。培训护士配置化疗药、锐器处置、为隔离患者实施治疗及护理时采取防护措施的 意识,工作中加强防护措施,创造护士良好的执业环境。2.继续提倡学习氛围,鼓励护士进一步提升学历,优化护士队伍结构,努力使护士队伍向大专、本科多层次教育的方向发展.3.完善护士岗位管理制度,修订护士岗位说明书。4.实施护士的分层级管理,落实能级对应。

二、安全管理,注重环节

1.以核心制度为指引,保障护理安全。

2.组织护士定期学习《护士管理条例》,增强护士法律法规意识。3.对科室重点用药、高危用药进行定期检查,严格交接,规范管理。4.对病人进行安全意识教育,及时签订护理安全协议书。

5.对有安全隐患的病人进行及时评估,制定护理措施,悬挂警示标牌。

6.进一步完善贯彻落实患者身份识别、腕带佩戴制度及操作中的查对制度。

7.及时填写上报护理工作中的缺陷、安全隐患、不良事件并组织讨论,提出改进措施。

8.加强医护沟通,全面了解病情,提供病情动态信息,及时纠正提醒医生工作中的失误及不足。

三、持续改进护理质量,保证护理安全

1.认真履行护士长及各条线人员质量监控人员职责,定期检查,对护理质量督查中的问题进行剖析,提出整改措施并加以反馈落实。2.加强对危重患者风险评估及安全管理,完善护理风险防范措施。3.认真执行疼痛评估管理制度,对住院患者实行疼痛评估,减轻患者疼痛,促进患者舒适。

4.保障护理安全:建立护理相关医疗仪器使用介绍手册,便于护理人员对于急救仪器性能的掌握及使用;制定护理安全口袋书,方便护士使用,避免差错;规范抢救车,对药名、外观相似的药品

制作醒目标识,提醒护士防止差错;制作各种护理标识,制作药 物配伍禁忌表,从各个环节避免差错;正确执行医嘱,加强对各种查对制度的检查,强化护士安全核对意识,提高治疗、用药、操作等安全意识。

5.加强重点环节的风险管理,如夜班、中班、节假日等。实行弹性排班制,护士包干病人,合理搭配年轻护士和老护士上班,同时注意培养护士独立当班时的慎独精神。

6.加强重点病人的护理,危重病人、老年病人,在晨会或交接班时作为交接班的重点,对病人现存的和潜在的风险作出评估,达成共识,引起各班的重视。

7.加强对重点人员的管理,如对实习护士、转科护士及新入科护士等加强法律意识教育,提高低年资护士抗风险意识及能力,使其明确只有在带教老师的指导和监督下才能对病人实施护理。同时指定有临床经验、责任心强的护士做带教老师,培养年轻护士的沟通技巧、临床操作技能等。

8.规范护理分级、输液治疗等护理项目,正确落实分级护理标准,加强重病人巡回观察和护理,责任护士全面掌握病情。9.进一步简化规范护理文件书写,减轻护士书写负担三、四、培训,要求人人过关

1.要求新进院的护士及低年资护士对基本技能操作必须全部达标,要求在实际工作中抽考,其他层次的护士有计划进行理论操作考核。

2.加强专科技能的培训,制定出季度、月专科理论与技能的培训考核计划。

3.低年资护士制定有护师和带教老师带教,护士长定期抽查专科知识掌握情况。

4.加强相关知识的学习,每月一次业务学习、护理查房,内容包括护理制度、专科知识、法律法规、专科疾病等综合知识的学习,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5.深化优质护理服务模式,改善临床护理服务

1.强化“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全面推行责任制整体护理的服务模式,为患者提供规范、专业、人性化护理服务。2.积极开展延伸护理服务,实施对出院患者的回访和延续护理服务,为患者提供用药指导、健康教育、慢病管理等服务。电话回访率大于50% 3.倡导“无缝护理”:本着以“患者需求为中心,以患者满意为目标”的指导思想,全面做好病人入院、住院、出院各个环节的管理,细化护理服务内容,提升主动服务意识,为患者提供连续的、全程的、人性化的无缝护理服务。

4.争创优质护理服务“零投诉”科室:以“全面、全程、无缝、立体、感动”的十字方针为指引,每月进行一次满意度自测,建立意见簿,定期召开工休座谈会,设立护士长倾听日发现问题、纠纷及时解决,努力实现“服务零投诉、工作零失误”的工作目标。

六、加强专科急救技术、应急突发事件的管理培训

1.加强对科室护理人员危重病人抢救技术、应急预案知识的培训,充分培养护士观察病情、配合抢救、遇意外事件的处理能力。2.不定期检查护理人员对常用急救药品的剂量与作用、抢救仪器的性能及使用方法的掌握情况及应急预案掌握情况。七.加强人才管理,合理使用人力资源

1.实行弹性排班,根据科室病人病情及实际工作量合理使用人力资源,保质保量为病人提供最优质的护理服务。

2.根据护理人员的能级、资历,实行责任护士分层负责制,如安排年资深、经验丰富的护士负责病情较重的患者,年资浅的护士负责病情较稳定的患者。

3.充分发挥科室质量条线监督员作用,根据不同特点安排、分配相应的管理工作;高年资护士进入中夜班工作,保证中夜班工作质量。

八.教学科研

1.指定具有护师职称的护士负责带教.2.不定期检查带教老师的带教态度、责任心,了解带教计划的完成情况。

3.加强带教老师授课能力的培养,创造教学机会,鼓励外出学习、进修、深造。

4.增强科研意识,鼓励护士撰写护理论文.对有论文发表、课题中标者进行在季度考核中附加分值,年终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九.健康教育规范、普及化

1.在责任护士负责制的前提下,要求每位护士与各自所负责的病人加

强语言沟通,认真完成宣教工作,护士长不定期抽查,抽查结果与当月奖金挂钩。

2.科室通过多种形式来加强健康教育:充分利用起宣传栏的作用、使健康教育知识上墙;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及图文并茂的健康宣传册发放给病人;定期召开公休座谈会等。

十.建立绩效考核机制:将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有机结合,工作中体现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最大限度激发每位护士的工作积极性。1.对有创新服务举措的护士,给于加分奖励。

2.对有论文发表、课题中标者进行在季度考核中附加分值,年终予以一定的物质奖励。

3.建立责任护士岗位轮换制,实行竞聘上岗;分级护理检查合格者,予以一定的奖励。

4.以多种内容作为护士评优、奖励的条件:基础护理量的落实情况(不达标、达标、超额)、是否收到病人表扬信、有无论文发表等等。

第二篇:老年科工作总结

2014年老年精神科十三病区工作总结

转眼2014年又即过去了,我们脑科医院老年精神科在院领导的正确方针指导及带领下,在全体老年精神科人员的努力及全院各科室的支持下,我十三病区团队全体同仁奋力拼搏,努力工作突出难点与重点,全面做好各方面的工作,2014年完成300万左右的工作,现就2014年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科室管理总体目标逐渐明确,工作流程进一步理顺

年初,罗**坠楼事件发生给我院我科室都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而正是因为此事我十三病区工作人员变被动为主动工作,同时医院后勤为我科室配备了更积极的安全防范措施,把工作从如履薄冰变得主动、踏实、自信。经过科室人员的总结,拟定了“宁可不收新病员,也要稳住老病员”的总体目标,一方面为了我院开科的需要,另一方面让我科室住院的老年精神障碍患者住院安心,尽量延长其寿命,尽多的体会到现代文明的精彩,尽情享受我科室工作人员对其的关心、关爱、亲人般的呵护及治疗。围绕一个“稳”字科室以病人为中心、以提高医疗质量为宗旨,不断地改善医疗条件,处理好与病人的医患关系,努力为病人提供优质的服务,并取得了明显的社会效益,得到了病人及家属的一致好评。二季度后投诉较往年明显减少并消失。

二、继续坚持理论知识的学习,继续打造学习型团队

由于工作人员过少,全年只有3位医师倒班,但是一年来仍然坚持周二的例行学习制度,依靠中心医院康复科周明安主任的个别查房,学习康复医学的新技术新疗法,并以点带面对本科室人员对我科室工作中的疑难点、常见问题组织专项学习及探讨,找到更适宜我科室的治疗手段及方法,在二季度中组织全科人员实例学习全麻呼吸机的辅助通气治疗。三季度主要学习老年精神科常出现的呼吸相关性疾病的恰当处理。四季度组织医护人员加强学习精神科的知识,并恰当运用到老年精神科的这个特殊群体中去。

三、医德医风持续保持优秀

继去年创先教育后,我院又在年初时号召动员全院干部职工学习党中央的群众路线教育,我科室多次召开会议宣传群众路线的方针、思想,并积极运用到实际工作中去,使科室干部职工的意见能反应上来,并经过详细研究对一些初步方案再到群众中去检验,再修改。真正做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使科室医护关系、医患关系、护患关系及物业和护工与科室及医院的衔接配合形成良好的互动,保证了科室的质量、安全、效益。

四、工作中的不足与经验教训

1、年初收治新病员未把好关,根据我科室自身条件对一些特殊病员需要转至封闭病房或转至上级医院的未评估好。

2、在院的病员未能及时与家属沟通好并做好沟通记录,让家属签字知情同意,教训深刻,需简化签字流程,让签字更容易,更方便,更好开展。

3、老年人躯体健康离散系数较大,有的不到60岁已很差,有的90岁了还很好,治疗上业务知识很重要,同时经验也非常重要,科室之间需要更多互相学习。

第三篇:2011年中医脾胃病科工作计划

2011年脾胃病科工作计划

本科作为医院重点专科,为促使脾胃科的发展,我们不断总结经验,吸取教训,制定出2011年工作计划:

1.门诊就诊人次比上年增加5%,住院收治人数比上年增加10%。

2.完善常见病诊疗常规,并对已制定的诊疗常规进行优化,并在临床工作中实施,今年新增1~2个常见的诊疗常规。

3.科内选派人员外出参加高水平的学术会议。

4.对在研课题进行资料收集、整理,准备按期结题。

5.在省级以上杂志发表论文3~4篇。

6.开展新技术1~2项。

7.进一步加强名老中医学术经验继承、整理工作。

8.对现在电子胃肠镜检查系统进行定期维修,并提高请医院引进新的胃肠镜检查系统。

9.进一步开展专病门诊。在专科门诊中开展中医诊断为主,并按中医临床路径为主的治疗方法,辨证理论结合协定处方或优势病种处方治疗,解决长期使用西医疗效不佳的问题。

第四篇:2011年中医预防保健科工作计划

2011年中医预防保健科工作计划

根据上级下达的中医预防保健工作任务和《绥棱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实施方案》文件要求,为深入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工作,结合我院实际,特制定2011年绥棱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计划。

一、总体要求

以党的十七大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中西医并重”和“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把满足人民群众的健康需求及对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的需要作为出发点,大力发展中医“治未病”优良传统,突出中医药特色,发挥中医药优势,拓宽服务领域,提高服务能力,探索新的服务模式,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的独特作用,构建有中医特色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二、工作目标

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开展中医“治未病”工作,同时,配合上级部门进一步探索实施中医“治未病”思想的途径、模式、办法及相关配套政策,构建特色明显、技术适宜、形式多样、服务规范的中医预防保健服务体系,为形成较为完善的中医“治未病”的服务网络做好基础工作。

三、主要任务

以“治未病”理念为核心,运用创新型健康服务模式,建立“治未病”服务提供体系、服务技术体系和服务支撑体系,开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构建中医特色鲜明的预防保健服务体系。

1、构建“治未病”工作平台。整合体检资源,规范服务流程和技术方案,建立中医“治未病”健康工程服务提供载体,因地制宜地开展“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

2、丰富“治未病”服务内容。以中医“治未病”理念为核心,借鉴并结合健康管理经验和方法,开展以中医理论为指导的健康状态辨识、检测∕监测、分析∕评估、咨询∕指导、干预等“治未病”服务各环节的、全程连贯的“治未病”服务,逐步形成集预防保健服务、传统疗法服务、体检服务、咨询服务、特需服务、文化服务等于一体的健康管理、健康服务链。服务对象面向全社会所有人群,包括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疾病人群和康复人群。

3、完善“治未病”支撑条件。按照绥棱县中医院中医预防保健工作领导小组的要求开展相关工作,完善组织、人才、技术保障,积极展示和传播“治未病”中医特色预防保健服务,推进“治未病”科技创新、人才培养和文化传播。

4、推广适宜技术。整合针灸、推拿、拔罐、刮痧等中医药适宜技术,制定各类人群的中医特色保健方案,并发放慢性病健康教育处方、食疗药膳手册等健康教育资料,广泛开展养生保健指导,充分发挥“治未病”优势。

5、加强人才培养。在实际工作中选拔培养更多的具有中医理论造诣和一定临床经验的医师,推进“治未病”工作,边实践、边探索,并不断总结、提供经验。培养一批具有中医“治未病”预防保健服务职业技能的实用型人才。

6、加强宣传推广。“治未病”是中医保健的特色和优势,开展“治未病”工作,既是继承中医药学术的重要体现,也是拓展中医药服务领域的重要途径,更是弘扬和传播中医药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专家队伍在医院或社区义诊、“治未病”服务信息和服务效果的宣传等多形式、多样化的方法,加强中国传统健康文化的宣传,让社会了解中医“治未病”的理念,普及“治未病”知识,进一步让中医特色“治未病”健康文化转化为促进健康的自主行为。同时,要大力组织中医适宜技术的推广,将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作为“治未病”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提高社会的认知和认可度,更好地引导和激发广大群众的需求,营造良好的中医“治未病”工作氛围。

2011年1月8日

第五篇:中医调理老年失眠症剖析

中医调理老年失眠症

老年失眠症患者常以睡眠时间不足、睡眠深度不够及睡眠不能消除疲劳、恢复体力与精力为主要证候特征,具体可表现为入睡困难,或睡而不酣,或时睡时醒,或醒后不能再睡,甚或彻夜不眠等。运用中医手段治疗效果显著。

气血不足

以睡眠不实、似睡非睡、多梦为特点,常伴有心悸健忘,精神疲惫,头晕目眩,神思不聚,面色少华、自汗盗汗等,舌淡苔薄白,脉细而无力。

证属气血亏虚,心失所养,心神不安,治宜补气益血,养心安神。

方选归脾汤、十全大补汤化裁,药如党参、白术、黄芪、炙甘草、当归、远志、酸枣仁、茯神、龙眼肉、五味子、柏子仁、熟地、白芍、木香。成药有参芪五味子片、安神养心丸、参归安神颗粒、人参归脾丸等。

肝郁气滞

以入睡困难、睡而梦魇为特点,常伴有情绪低落,多愁善感,胸部满闷,胁肋胀痛,善太息,纳差,大便不调等,舌淡苔薄或腻,脉沉弦。

证属肝气郁结,心神不宁,治宜疏肝解郁,理气宁神。

方选柴胡疏肝散加减,药如柴胡、香附、枳壳、陈皮、白芍、郁金、川芎、炙甘草、生龙骨、生牡蛎。成药有柴芍解郁颗粒、柴胡舒肝丸、解郁安神颗粒等。

营血蕴热

以睡眠早醒易醒、醒后难入睡或入睡不实为特点,常伴有口燥咽干,五心烦热,或盗汗,或衄血,或面部痤疮,妇女可有月经色黑、有块等,舌红或绛,脉细数或滑数。

证属营血蕴热,心神受扰,治宜清热凉血,宁心安神。

方选清营汤加味。药如水牛角、生地、玄参、麦冬、丹参、丹皮、赤芍、竹叶、黄连、龙齿、柏子仁。成药有清热凉血膏、牛黄清脑片、清脑复神液、脑震宁颗粒等。

脾胃不和 以喜俯卧睡眠、时睡时醒、睡时露睛、醒后头昏为特点,常伴有纳差,食后腹胀,口淡腻,面色萎黄,大便不调等,舌淡或偏红,苔白腻或厚腻或地图舌,脉缓弱。

证属脾胃不和,心神不安,治宜健脾和胃,宁心安神。

方选香砂六君丸加味。药如党参、白术、茯苓、茯神、炙甘草、陈皮、半夏、木香、砂仁、莲子、酸枣仁、远志、枳实、厚朴。成药可选香砂六君子丸、灵芝胶囊、甜梦胶囊等。

肝火旺盛

以整晚失眠、躁烦不宁为特点,常伴有脾气急躁易怒,头晕头胀,目赤耳鸣,口苦而干,便干尿赤等,舌红苔黄,脉弦而数。以高血压患者及更年期妇女多见。

证属肝火内炽,热扰心神,治宜清肝泻火,安神定志。

方选龙胆泻肝汤加减。药如龙胆草、黄芩、栀子、泽泻、当归、生地、茯神、酸枣仁、柴胡、生龙骨、生牡蛎、生甘草。成药有泻肝安神丸、龙胆泻肝丸等。

心肾不交

以入睡困难、多梦早醒为特点,常伴有心绪不宁,形体消瘦,腰酸膝软足萎,手足心热,心悸健忘,口干津少,或盗汗,或遗精带下等,舌红或暗红,苔少或薄黄,脉细数。

证属心肾不交,阴虚火旺,虚热扰神,治宜滋阴降火,养心安神。

方选知柏地黄汤加减。药如知母、黄柏、生地、山萸肉、丹皮、泽泻、茯苓、夜交藤、酸枣仁、柏子仁、石菖蒲、莲子心、黄连。成药有乌灵胶囊、安神宝颗粒、知柏地黄丸、利尔眠胶囊等。

胃下垂针灸效果好

胃下垂是由于膈肌悬力不足,支撑内脏器官韧带松弛或腹内压降低,腹肌松弛,导致站立时胃大弯抵达盆腔,胃小弯弧线最低点降到髂嵴联线以下。胃下垂轻度者一般无症状,下垂明显者患者多可有腹部胀满、沉重、压迫等腹胀及上腹不适感,饭后腹部隐痛、恶心、呕吐(与食量有关。进食量愈大其疼痛时间愈长,且疼痛亦较重。同时疼痛与活动有关,饭后活动往往使疼痛加重),严重者可出现顽固性便秘及失眠、头痛、头昏、反应迟钝、抑郁等神经精神症状,低血压、心悸以及站立性昏厥,肝、脾、肾、横结肠等脏腑下垂。根据临床表现加之X线钡餐造影确诊胃下垂并非困难。

中医学中没有胃下垂病名,据其表现可在“胃缓”“胃下”“虚劳”“胃痛”“腹胀”“等病症中有相关表述。《灵枢·本脏篇》有“肉睏么者,胃薄。„„肉睏不称身者,胃下。胃下者,下管约不利”的相似记载。说明全身肌肉健壮者胃厚,肌肉瘦削者胃薄;肌肉瘦薄与形体不相称者则胃的位置偏下,肌肉不够坚实者胃缓,同时亦说明患胃缓者必然有胃下。中医认为胃下垂虽表现在胃,但与肝、脾关系密切。患者素体虚损,食饮不调,暴食暴饮生冷之物,日久损伤脾胃而导致脾胃虚弱,中气下陷,黏膜不固,胃肌无力;或为劳倦过度,感受寒热,胃失和降,纳化换常,形体虚损,脾虚不运;或为情志内伤,横逆犯胃,木乘脾土,肝郁气滞,疏泄失常,胃失和降;或为常因饱食,食后过度用力,坐车上下颠簸,久而久之损伤脾胃最终诱发胃下垂。

取百会、合谷、足三里为主穴。伴有胃痛隐隐,喜按喜温,遇寒痛剧,泛吐清水,倦怠乏力,肢冷,便溏,舌苔白腻,脉沉细者,加神阙;伴有胃痛而胀,痛连胁肋,暖气,吞酸,饱闷不舒,苔薄腻,脉沉弦者可加内关。

患者取仰卧位,全身放松。所选穴位处常规消毒后医者持毫针针柄以小于15度内角,针尖向前沿头皮快速刺入百会穴处帽状腱膜下层1寸。合谷、足三里毫针直刺1.2寸。内关毫针直刺0.7寸。百会、合谷、足三里施以快速小幅度捻转补法约1分钟后再温针灸30分钟。内关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医者一手拇食中三指如持笔写字状,拿灸用纯艾条使艾条与穴位局部皮肤成45度角,将艾条点燃端对准穴位处(点燃端的艾头与穴位处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以患者自觉穴位局部温热、术者视之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原则。于神阙穴处施灸至患者自感肚腹内温热、舒服为度。每天针灸一次,每次针灸后患者需仰卧位休息2小时。

按方中神阙穴位居脐中,又名脐中、气舍、气合、环谷、维会、命蒂等。为先天元神出入之道,其处凹陷空缺,历代针灸医籍均视为人体要穴。此穴属任脉,通过经络关系督脉“贯脐”“过脐中央”,故在肚脐眼施术可以激发经络之气,通过任督二脉总理人体诸经百脉、五脏六腑,达到疏通经络、调和气血、培元固本、回阳救逆、补益脾胃等功效。近代针灸名家李世珍先生认为针灸补法于百会、合谷、足三里具有补中益气、升阳举陷的作用,与补中益气汤功效相同。内关乃手厥阴心包经的络穴,联络上、中、下三焦,八脉交会穴之一,通于阴维脉,能宽心理气,宁神和胃。

针刺治震颤麻痹 震颤麻痹又名帕金森病,是不明病因的椎体外系变性和多巴胺-胆碱能神经功能失调的最常见的疾病。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肢体搓丸样静止性震颤,每秒可达4至8次,随意活动时减轻,情绪紧张时加重,睡眠中消失。四肢肌张力呈铅管样或齿轮状增高,面部表情呆板呈“面具状脸”。动作缓慢,姿势反射减少,行走时呈慌张步态。可有“书写过小症”,言语缓慢,语音单调、低沉。可有大小便困难、出汗增多、皮脂溢出、直立性低血压、精神症状和痴呆等。颅脑CT可见脑沟增宽、脑室扩大。需与脑炎、脑血管病、中毒、外伤等疾病诱发的帕金森综合症、癔病性、紧张性、老年性震颤相鉴别。

震颤麻痹与中医学的“颤证”“震颤”“振掉”“颤振”“颤病”“脑风”类同。《素问·至真要大论》云:“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暴强直,皆属于风„„。”掉即颤振,收引即拘急孪缩,强直即僵硬。《素问·上古天真论》言:“男子„„七八肝气衰,筋不能动,天癸竭,精少,肾脏衰„„”

《张氏医通》谓:“颤振则但振动而不屈也。”《杂病证治准绳·诸风门·颤振》:“颤,摇也;振,动也。筋脉约束不住而莫能任持,风之象也„„此病壮年鲜有,中年以后乃有之,老年尤多。”中医认为,震颤麻痹之发生与年老体衰、七情内郁、饮食不当等有关。肝肾阴亏是本病的主要病机。肝藏血,肾藏精,老年人多血虚精亏再加之摄生不慎,或疾病所伤致肝肾阴虚,筋脉失养,不能制约肝阳使肝风内动造成颤动振掉或拘急强直;劳倦过度,饮食失节,或思虑内伤,心脾俱损致气血不足,不能荣于四末,筋脉失于濡养而致震颤之疾;气滞血瘀情志内郁,或痰湿,气滞不畅,鼓动不能,血行缓慢而瘀阻脉道致筋脉失濡而手足颤动,动作减少,屈伸不利;痰热动风五志过极,木火太甚,风火相煽,痰热互阻,寇伐脾土故见四肢颤动;若风火盛而脾虚,则津液不行,痰湿停聚,风痰邪热阻滞经络发为颤证。

针刺治疗震颤麻痹相对于其他方法来讲有着独到的疗效和优势。取舞蹈震颤控制区、百会、四神聪、风池、四关为主。痰热动风可加丰隆;气血亏虚者加足三里;肝肾不足能加三阴交、太溪;血瘀动风时加血海。

令患者取舒适侧卧位并将所选穴位处充分暴露,常规消毒后医者右手拇、食指持毫针针柄以小于15度内角沿头皮快速刺入帽状腱膜下层。针尖向头顶部方向刺入舞蹈震颤控制区1.5寸,四神聪针尖向百会穴透刺各1寸。针尖向鼻尖方向刺风池穴1.5寸。四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血海各直刺1寸。丰隆直刺2.5寸。舞蹈震颤控制区、百会、四神聪施以小幅度、快速捻转手法;风池、丰隆施以大幅度提插泻法;四关、足三里、三阴交、太溪、血海施以捻转平补平泻手法。除百会、四神聪每天必取外,其余穴位均左右交替选取。每天针刺一次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一次,15天一个疗程。需要注意的是,扎舞蹈震颤控制区、百会、四神聪时要掌握好进针角度,角度过小,针易进入肌层;角度过大,则容易刺入骨膜,都会引起疼痛。为了减轻进针时的疼痛,可嘱病人憋气,深吸气一口,暂停呼吸。

位于大脑中央前部的舞蹈震颤控制区,是“头针”创始人焦顺发于上世纪70年代发现的,可治疗肢体不自主运动和震颤的特效区域,具有补益元神、镇静止颤作用。百会、四神聪均位于巅顶,前者是督脉、足厥阴肝经、足太阳膀胱经交会的部位,有益肾充髓、宁神醒脑之功;后者是经外奇穴,可宁心安神、明目聪耳。风池是足少阳胆经要穴,胆与肝互为表里,通过对风池穴的刺激可以使肝风熄、胆火宁、颤动止。四关即合谷、太冲,合谷为多气多血的手阳明大肠经穴,有补气血、强后天之本的功效;太冲为足厥阴肝经原穴,有平肝熄风、养心安神之功。二者一阳一阴、一气一血,相互依赖,协调配合达到平衡阴阳、通达气血的效果。丰隆为健脾利湿、化痰要穴。足三里可补益气血,强健中焦运化功能。三阴交是足三阴经的交会穴,太溪是足少阴肾经原穴,刺激二穴具有滋阴益肾、调气和血、舒肝健胃、壮水之源以条达肝木的作用。血海有补血、活血、养血之作用。诸穴合用共同达到调和阴阳、肝肾同治、滋阴熄风、养血柔筋的功效。大量研究也验证,针刺能提高脑内多巴胺含量及脑内多巴胺神经元的兴奋针灸并用治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由幽门螺旋杆菌感染等多种病因引起的胃黏膜的慢性炎症。大多数病人常无明显症状或有程度不同的消化不良症状,如上腹不适和疼痛、恶心呕吐、食欲减退、餐后饱胀、反酸嗳气等。临床表现多样,症状轻重与胃黏膜的病变程度常常并不一致。慢性胃炎可由于治疗不规范、不彻底甚至不合理等,造成患者病情时好时坏,症状时轻时重,迁延难愈,给许多患者特别是中老年患者带来长期、很大的痛苦和精神折磨。近年来,治疗慢性胃炎针灸并用,对迅速减轻患者症状、加速病情好转疗效不错,简介如下。

取穴:印堂穴、中脘穴。治疗方法:印堂穴常规针刺,平补平泻手法即可,每5分钟行针一次,留针30分钟

慢性胃炎虽然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但治疗起来并不容易,特别是许多患者病情迁延日久,但改善症状往往都不容易。印堂穴是平衡针灸中治疗胃炎的专穴,单一使用对许多慢性胃炎患者减轻症状、加速病情恢复就有很好的疗效,中脘穴为腑会,且为胃之募穴。胃为水谷之海,六腑之大源,而古人早就告诫说中脘穴“凡六腑疾患,皆可酌情取用”。西北之地,高寒阴湿,慢性胃炎患者中,以辨证为虚寒证型的为主,百笑灸取“寒者热之”之意,且具有安全易用、热力稳定、均匀、时间恒定、易于掌握、便于推广的特点和优势,特别是经过培训后患者或家属就可安全、方便使用,减少住院时间,减轻患者医药费用负担。

性,从而使震颤麻痹获得有效治疗。

眩晕试试针灸

眩晕是一种常见的以患者自觉头晕、目眩为主要表现的运动错觉症状,而非一个独立的疾病。眩是眼花或眼前发黑视物模糊;晕是头晕,即感觉自身或外界景物旋转,站立不稳。二者常同时出现,故而统称为眩晕。轻者可以闭目即止,重者如坐车船,旋转不定,不能站立;或伴恶心、汗出,甚至昏倒等。可分为旋转性眩晕和一般性眩晕,旋转性眩晕多因前庭神经系统及小脑的功能障碍所致,以感到自身晃动或景物旋转的倾倒感觉为主;一般性眩晕多由某些全身性疾病引起,以头昏感觉为主,多见于西医的高血压、低血压、动脉硬化、内耳迷路病(如眩晕综合征,迷路炎)、脑性眩晕、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疾病。做血红蛋白、红细胞计数,测血压,心电图,电测听,脑诱发电位,眼震电图及颈X线摄片,经颅多普勒等检查可确诊,有条件者可做CT、MRI检查有助于明确诊断。

中医学历代文献对眩晕论述较多,如《内经·至真要大论》记载“诸风掉眩,皆属于肝”指出眩晕多属肝的疾病。《河间六书》认为眩晕是因风火为患,有“风火皆阳,阳多兼化,阳主平动,两阳相搏,则为之旋转”的论述。《丹溪心法》提出“无痰不作眩”,主张辨治眩晕当以“治痰为先”。《景岳全书》强调“无虚不作眩”,当以治虚为主,等等。中医学认为眩晕其虽病在清窍,但与肝、脾、肾三脏功能失常关系密切,归纳起来眩晕不外乎虚实二证,虚证多由患者体质虚弱,忧思过度,心脾两虚,气血不能上输于头目;或因房事不节,肾阴耗损,不能生精补髓益脑皆可导致眩晕。实证多因情志失调,郁怒伤肝,肝风内动;或体质太胖,湿盛生痰,风阳夹痰上扰以致眩晕。

自古以来针灸就是调治眩晕的主要方法之一,虚证眩晕可取百会、神阙、足三里、太冲、合谷。伴有不寐者加神门;有耳鸣者加听宫。实证眩晕可选中脘、丰隆、太冲、合谷、印堂。嘱患者将所选穴位部充分暴露,取舒适卧位双眼自然闭合,全身放松,均匀腹式呼吸,消除过于紧张的心态。常规消毒后毫针直刺足三里、中脘各1.2寸,太冲、合谷、神门、听宫各直刺0.8寸,均施以缓慢捻转手法约1分钟;毫针直刺丰隆2寸,针尖向上沿皮刺印堂0.8寸,施以大幅度提插泻法。其中足三里穴以针感沿胫骨外侧向足部方向传导;中脘穴以针感向左下腹部方向传导为佳。留针30分钟并隔10分钟加强手法1次,每日1次,15次一个疗程。起针后将百会、神阙的位置及取穴方法、施术法教给患者,令患者自行在家施艾条温和灸每穴15分钟。方法:右手如持笔写字状使艾条与局部皮肤成45°角,将艾条的一端点燃对准穴位处,点燃的艾头与皮肤的距离约一寸左右施灸,以局部温热、泛红但不致烫伤为度。每日1次,连续10次一疗程。

方中百会位于巅顶,为督脉经穴,督脉又归属于脑,百会其深处又为脑之所在。此外,据中医“气街”理论,“头气有街”、“气在头者,止之于脑”(《灵枢·卫气》)之训和“脑为髓海”之古训可知,百会穴与脑联系密切,是调节大脑功能的要穴。头为诸阳之会,百脉之宗,而百会穴则为各经脉气会聚之处。穴性属阳,又于阳中寓阴,故能通达阴阳脉络,连贯周身经穴,对于调节机体的阴阳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现代研究证明刺激百会穴后能够改善脑组织氧合血红蛋白饱和度及血流量,使患者脑组织含氧及血流量明显降低的各项指标得到改善,可升提气血,充益髓海。神阙穴为任脉经腧穴。任脉为阴脉之海,与督脉相表里,二者皆经过脐。此处又为冲脉循行之所,冲脉为十二经脉之海,故冲、任、督三脉“一源而三歧”,皆交汇于脐,故神阙为经络之总枢,经气之汇海。加之奇经八脉纵横上下,沟通内外,所以神阙与百脉相通,内联五脏六腑,外达四肢百骸。故神阙穴有调理脏腑,扶正祛邪,温补脾肾,回阳救逆,调理脾胃,理肠止泻,息风开窍,宁心安神,交通心肾,制约膀胱,温经通络,祛风除湿,调和气血,调补冲任的功效。现代研究表明,刺激神阙穴会使脐部皮肤上的各种神经末梢进入活动状态,以促进人体的神经、体液调节作用,提高免疫功能,激发抗病能力,从而改善各组织器官的功能活动,尤其是能加速血液循环,改善局部组织营养,调整植物神经系统功能失调,从而有防病治病的作用。足三里穴位于膝关节外膝眼直下四横指处,是足阳明胃经的主要穴位之一,该穴五行属土,为土中土穴,可统治一切与脾胃有关之疾,还具有保健强体之功,自古为历代医家所推崇。正如古人所云:“三里有白术之强,桂附之热,参茸之功,硝黄之性。”现代医学研究证实,刺激足三里穴能使胃肠蠕动变得有力而规律,并能提高多种消化酶的活力,调节心律,而且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的功能还有双向调节作用,从而提高机体防卫疾病的能力。合谷属多气多血之阳明经,偏于补气、调气;太冲属少气多血之厥阴经,偏于补血、调血。两穴一阳一阴,一气一血,一腑一脏,一升一降,上下相配、阴阳相配能够使气血同调、阴阳同调、脏腑同调,达到调和营卫、祛风解表、宽胸理气、平肝息风、镇静安神、解痉止痛、活血化瘀、通经活络止痛之功能。中脘别名上纪、太仓、胃脘,属任脉,为任脉、手太阳与少阳、足阳明之会;胃之募穴,八会穴之腑会。穴位下正好是胃体中部,具有调理脾胃,化湿降逆(在于升降、燥湿的调理)。丰隆穴为古今医学家所公认推崇的治疗痰湿证的首选要穴,具有通经活络、通调脾胃气机,能使气行津布,中土得运,湿痰自化的功效。针刺听宫穴可以刺激鼓岬黏膜表面的血管神经丛,治疗耳鸣及眩晕。神门穴为手少阴心经之输穴、原穴,是心原气留止之处,为养心神要穴,具有宁心安神、通经活络、开郁散结之作用。印堂穴位于督脉之上,针刺印堂穴能通窍苏厥,通调十二经脉之气,使阴阳协调,气机畅达。

中风病症的针灸治疗

本病以突然昏仆,不省人事或口眼歪斜、半身不遂,语言不利为主证。其发生多由肝阳偏亢,气血上逆所致。中风包括脑溢血、脑血栓形成,脑栓塞等脑血管意外疾病。

闭证:神志昏沉,牙关紧闭,两手紧握,面赤气粗、喉中痰鸣、二便闭塞、脉弦滑而数。治法:取督脉和十二井穴为主,平肝熄风,开窍启闭,用毫针泻法或点刺出血。处方:水沟、十二井、太冲、丰隆、劳宫。加减:牙关紧闭加颊车、合谷;语言不利加哑门、廉泉、通里、关冲。

主治:目合口张、手撒遗溺、鼻鼾息微、四肢逆冷、脉象细弱等。治法:取任脉经穴为主,用大艾炷灸之。处方:关元。神阏(隔盐灸)。

凡年高形盛气虚,或肝阳亢越,自觉头晕、指麻者,宜注意饮食起居,并针灸风市、足三里等穴作为预防措施。指导病员进行瘫痪肢体的功能锻炼,并配合推拿、理疗。脑血管意外急性期应采取综合治疗措施。

秋季润肺滋补膏--川麦雪梨膏

川麦雪梨膏,川贝母、细百合、款冬花,麦门冬,雪梨,蔗糖适量。将雪梨榨汁备用,梨渣同诸药水煎2次,每次2小时,二液合并,兑入梨汁,文火浓缩后纳入蔗糖400克,煮沸即成。每次15克,每日2次,温开水冲饮或调入稀粥中服食。可清肺润喉、生津利咽。

润肤莹肌如玉膏 润肤莹肌如玉膏来源于《普济方》,组成:楮实,白芨,升麻,甘松,白芷,白丁香、砂仁,糯米末,山奈,绿豆,皂角。

功效:润泽肌肤,去垢除斑。制备:上药共研为末,和匀。用法:常用敷脸。

美白玉蓉膏

美白玉蓉膏,组成:白蔹、白芷、细辛、白蒺藜、白术、甘松、白僵蚕、白芨、白莲心、白茯苓、白附子、薏苡仁、檀香、防风、白丁香、珍珠粉依喜好、薄荷。

功效:镇静、美白肌肤。制备:全部打成微末。

用法:调和蛋膏药如何来进补

俗话说,“冬天进补,春天打虎”。中医药学提出,膏药进补要注意“量体裁衣”。膏药进补的实质是是中药调理,膏药进补具有补虚纠偏,调整人体“自稳”机能作用。

名贵药材并不与药效成正比,主要还在于使用是否得当。龟板、鳖甲等价格较高,能煎出的有效成分却很少。

一些配料如胡桃肉、桂圆等,大量加入补膏中,反而使相等体积的罐内补膏量减少。红参、西洋参同是人参,价格相差很大,红参适宜阳虚怕冷者,西洋参适宜阴虚内热者。

至于处于肝炎活动期或血脂、血糖特别高者,以及患有类风湿性关节炎等免疫系统疾病的人,购用高价膏药更不合适,因为这些人都是不宜进补的人群。

许多父母为孩子购用膏药,但选购或定制膏药时特别要谨慎。若服用后发现异常,必须立即停用。一般来说,小儿进补以调理脾胃、促进提高食欲,或调理肺肾、减少呼吸道感染、增强体质为主。一部分小儿先天不足,后天失调,造成正气虚弱,抗病力低,易发生多种疾病。有些小儿挑食偏食,使体内缺乏某些营养素,导致脾胃两亏,可适当进补。

青或清水,敷脸。

佛手膏滋

佛手膏滋,主治:身体亏虚,益气补血,健胃养阳。处方:佛手片,当归,党参,川芎,白芍,茯苓,生地,白术,甘草,冰糖。

制法:上药用慢快火煎浓汁,去炸,冰糖收膏,瓶装备用。

用法:每三九进补膏方是最佳选择

膏方又称膏滋、煎膏,是将中药饮片加水煎煮、去渣浓缩后,加糖或蜂蜜等制成的稠厚状半流体状剂型,由于煎膏剂经浓缩并含较多的糖或蜂蜜等辅料,故具有药物浓度高、体积小、稳定性好、便于服用等特点。煎膏剂的效用以滋补为主,兼有缓和的治疗作用,药效滋润。膏滋剂或调和阴阳,或益气养血,或活血化瘀,或疏肝理气,或镇静安神,或健脾益肾等,以达到补虚扶弱、抗衰延年、纠正亚健康状态、防病治病的功效,是很好的进补佳品。膏滋剂历史悠久,明、清时最为流行。首乌延寿膏、参鹿补膏、二仙膏、葆真膏、八仙长寿膏、长生神芝膏、调元百补膏、菊花延龄膏、十全大补膏、雪梨膏、养颜美容膏、龟苓膏等即是人们所熟知的经典膏滋剂。

膏方的优势是一人一方,克服了中成药、保健品千人一方的缺点,实现了个性化制药,还避免了汤药煎煮麻烦的弊端。膏方是医生根据患者病情、体质,经中医辨证开出处方,采用地道药材精心熬制,加蜂蜜或胶类药材提炼,方便服用的膏状制剂。

膏滋剂的服用有讲究,一般来说四季皆宜,尤以秋、冬季为宜。如果操之过急,不但不会达到滋补目的,反而会“补过头”,出现上火等情况。膏滋剂的“补”,应理解为“损有余,补不足”,而不一定要人参、冬虫夏草等名贵中药。

膏滋方虽好,但也有禁忌,服膏方期间应忌烟酒,不宜喝咖啡、可乐等含有咖啡因的饮料,忌生冷滑腻之品,少食油腻、海鲜;膏方中含有人参应忌食萝卜、莱菔子、红茶、绿茶;如含何首乌的膏方要忌猪血、羊血及铁剂;膏方不能与牛奶同服。服用膏方期间,若遇到感冒发热、咳嗽痰多、急性腹痛、抑郁头痛、胃肠紊乱等情况时,应暂停服用膏方,待治愈后再服用。

用一汤匙,空腹白开水化服。

下载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共5篇)word格式文档
下载2015年中医、老年科工作计划(共5篇).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老年科实习自我鉴定

    各科实习自我鉴定! 消毒供应室:在供应室实习期间,我能认真遵守科室的规章制度,不迟到早退,尊敬老师,关系和睦融洽,工作积极主动,严格执行“三查”、“七对”制度,无差错事故发生......

    老年科健康教育

    老年科健康教育内容目录 老年科住院病人一般安全指导.......................................... 1 老年住院患者安全管理方法................................................

    2017年中医消化科肾内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7年中医消化肾内科护理工作计划 2017年产科按照二级综合医院评审标准要求,结合医院护理部工作目标制订护理工作计划如下: 一、改善服务态度:以病人为中心,提供人性化服务,加强......

    中医教研室工作计划[共五篇]

    中医教研室17—18学年第一学期工作计划 根据本学期学院的工作安排和本部门工作具体情况,中医教研室将努力完成本专业的教学、科研和日常教务工作,确保教学、考试、教学检查等......

    中医工作计划

    中医工作计划 篇1 为进一步提高护理质量,改善服务态度,确保医疗安全,根据护理部工作计划,制定年度护理计划如下:第一,加强细节管理,培养良好的工作习惯。细节决定质量。妇产科随机......

    中医工作计划

    中医工作计划 篇1 xx年护理部工作计划将围绕医院工作目标,在提高护理质量,加强患者安全管理,保障患者护理安全,加强护士培训,提高各级护理人员理论及技能水平等方面开展工作,为顺......

    中医消化科工作总结

    2016年中医消化科工作总结 中医消化科在院领导的准确领导下,于2016年6月21日开科,全体医护人员齐心协力,克服困难,完成了开科的起步工作,半年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有......

    乳腺科选择题(中医)

    1 乳痈初起临床症状为: A. 乳头溢液,不痛不痒 B. 乳房胀痛,恶寒发热 C. 乳头破碎,痛如刀割 D. 乳房肿块,胀痛不适 E. 乳晕肿痛,皮色微红 正确答案:B 2 以下关于乳癖的论述除哪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