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时间:2019-05-15 01:55:12下载本文作者:会员上传
简介:写写帮文库小编为你整理了多篇相关的《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但愿对你工作学习有帮助,当然你在写写帮文库还可以找到更多《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第一篇: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

一、拼音写字我最棒。(6分)pān dēnɡ

wān

yán kuò

sàn

tún bù kònɡ

xì dònɡ

tínɡ

二、用“√”选出加点字的正确读音。(2分)擦伤(chā cā)

仰卧(yǎng rǎng)..波澜(lán luán)

柔嫩(nèn lèn)..

三、给加点的多音字注音。(3分)公路盘曲__________而上。刚才还高兴得唱曲________儿的几个年轻人,此..时也屏________息凝神,车里顿时安静了。那屏________障似________的山峰在...车窗外,有的近在身边,似________乎一伸手就可以触摸到。.

四、加偏旁组字再组词。(7分)w

(暇)←→()

()←→()(闲暇)()

()()()←音→()

()←肖→()()()

()()

五、恰当解释我会选。(6分)簇:①聚集。②聚集成的团或堆。③量词,用于聚集成团成堆的东西。1.孩子们簇拥着乐队老师走进少年宫。().2.炎夏,花园里花团锦簇,分外娇艳。().3.一进院,一簇菊花引起我的注意。().

六、我能写出带点词的近义词。(2分)1.我想起刚才做的梦,心头依然突突地跳。()..2.他迈着矫健的步伐走上讲台。()..

七、补充词语。(8分)突()森()

()地而()()()雄伟

连()不()奇()罗()色彩()()()()似()()()万千

八、我能把句子填完整。(5分)1.桂林山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舟行______________,人在______________。3.大漠孤烟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浮天水送无穷树,______________________。5.______________________,海上明月共潮生。

九、写出下列句子的修辞手法。(5分)1.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2.微风吹来,荷花如少女一般翩翩起舞。()3.这样的天山怎能不让人流连忘返呢?()4.蝴蝶在花间飞舞,时而高飞,时而低舞,时而落在花瓣上。()5.怎样粗的树呢?要四五个人合抱才围得过来。()

十、关联词语我会用。(4分)1.山上开满了映山红,()花朵还是叶子,()比盆栽的杜鹃显得有精神。

2.()风雨再大,池塘里的小青蛙()不害怕。

3.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稍一伸手()可以捧到满怀心爱的鲜花。

4.()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比得过春天的花园。

十一、病句确诊再医治。(8分)A.成分残缺 B.词语重复 C.词序颠倒 D.自相矛盾 1.内洞大概肯定有十来进房子那么大。()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春光明媚,阳光灿烂,我们一起去春游。()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放学后,乘12路车去少年宫。()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导游员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举起汽油灯。()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十二、默写古诗,回答问题。(9分)

独坐敬亭山 [唐]()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并写出作者。(5分)2.诗中________、________两字把读者引入“静寂”的境界。(2分)3.诗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运用了拟人的手法写诗人与敬亭山的相知之情。(2分)

十三、快乐阅读轻松答。(15分)

十渡游趣

仲夏,朋友相邀游十渡。在城里住久了,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下车后,我们舍弃()了大路,挑选()了一条半隐半现在庄稼....地里的小径,弯弯绕绕地来到了十渡渡口。夕阳下的拒马河慷慨地撒出一片散金碎玉,对我们表示欢迎。

岸边山崖上刀斧痕犹存的崎岖小道,高低凸凹,虽没有“难于上青天”的险恶,却也有踏空了滚到拒马河洗澡的风险()。狭窄处只能手扶岩石贴壁..而行。当“东坡草堂”几个红漆大字赫然出现在前方岩壁时,一座镶嵌在岩崖间的石砌茅草屋同时跃进眼底。草屋被几级石梯托得高高的,屋上俯瞰(kàn)着一弯河水,屋前顺山势辟出了一片空地,算是院落吧!右侧有一小小的蘑菇形的凉亭,内设石桌石凳,①亭顶褐黄色的茅草像流苏般向下垂着,把现实和童话串成了一体。草屋的构思者最精彩的一笔,是设在院落边沿的柴门和篱笆,走近这儿,便有了“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的意思。

当我们重登凉亭时,远处的蝙蝠山已在夜色下化为剪影,好像就要展翅扑来。②拒马河趁人们看不清_自己的容貌时豁开了嗓门韵味十足地唱呢!偶有不安分的小鱼儿和青蛙蹦跳成声,像是为了强化这夜曲的节奏。此时,只觉世间唯有水声和我,就连偶尔从远处赶来歇脚的晚风,也悄无声息。

当我渐渐被夜的凝重与深邃(suì)所融化,一缕新的思绪涌动时,对岸沙滩上燃起篝(gōu)火,那鲜亮的火光,使夜色有了躁动感。篝火四周,人影绰绰,如歌似舞。朋友说,那是北京的大学生们,结伴来这儿度周末的。遥望那明灭无定的火光,想象着篝火映照的青春年华,也是一种意想不到的乐趣。

1.(1)找出文中表示“看”的词语写在横线上。(1分)1haoti 1.c o m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还能写出一些表示“看”的词语。(2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在括号里写出加点词语的近义词。(2分)3.文中画“____”的句子采用的修辞手法是:①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3分)4.短文引用了诗句“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这句诗中主要描写的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分)5.这篇文章的体裁是________。它是围绕课题中的“__________”字展开的。游览十渡,“我”总的感受是

(摘抄文中的语句)。(3分)

一、攀登 蜿蜒 扩散 臀部 空隙 洞庭

二、cā yǎng lán nèn

三、qū qǔ bǐng píng shì sìw W w.1haoti 1.c O m

四、瑕 无瑕 春 春天 奉 奉献 谙 谙熟 暗 黑暗 稍 稍微 消 消息

五、1.① 2.② 3.③

六、1.仍旧 2.强健

七、兀 郁 拔 起 峰峦 绵 断 峰 列 明丽 红叶 火 形态

八、1.甲天下 2.碧波上 画中游 3.长河落日圆 4.带雨云埋一半山 5.春江潮水连海平1haoti 1.c o m

九、1.比喻 2.拟人 3.反问 4.排比 拟人 5.设问

十、1.无论„„都„„ 2.即使„„也„„ 3.只要„„就„„ 4.虽然„„但是„„

十一、1.D 去掉“肯定”。2.B 去掉“阳光灿烂”。3.A 在“乘12路车去少年宫”前加“我”。4.C 导游员举起汽油灯,逐一指点洞内的景物。

十二、1.李白 众鸟高飞尽 孤云独去闲 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2.尽 闲

3.相看两不厌 只有敬亭山

十三、1.(1)俯瞰 遥望(2)凝视 远眺 注视 欣赏 观赏 盯着 2.放弃 选择 危险 3.①比喻 ②拟人

4.铺满花的小路和柴门。5.游记 趣 一旦进入山水之间,竟有一种生命复苏之感

十四、提示:可以按时间顺序、方位顺序、游览顺序等来写。

第二篇: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

第一部分:阅读积累(38分)

一、请把下面的句子抄在方格里,注意书写规范、字迹工整。(3分)

落木千山天远大,澄江一道月分明

二、看拼音写词语。(10分)

shāo wēi

wān yán

é jiǎo

zhè jiāng

wú xiá()

()()

()()

shāng

pān dēng

píng zhàng

bá dì

ér qǐ()

()

()()

三、把下面的词语补充完整。(6分)()平如()()叶似()()()万千 危 峰()()()()不断

奇峰()()

四、比一比,然后选择恰当的词语填空。(4分)观赏

欣赏

玩赏

赞赏

1、我静静地()着优美的交响乐曲。

2、中外游客不约而同地来到令人神往的九寨沟,()那美丽的山水。

3、大家()着同学们亲手制作的飞机、轮船、汽车模型。

4、这次活动给大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赢得了大家的()。

五、积累填空。(5分)

1、,海上明月共潮生。

2、日出江花红胜火。

3、,白银盘里一青螺。

4、我攀登过

的泰山,游览过

的香山,却从没看见过桂林这一带的山。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

,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形态万千……

六、句式练习(10分)

1、照样子写句子。(1)例:漓江的水真静。

漓江的水真静啊,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花坛真漂亮。

(2)溪流时而宽,时而窄,时而缓,时而急,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

(3)桂林的山真秀啊,像翠绿的屏障,像新生的竹笋,色彩明丽,倒映水中。

2、用关联词把下面2句话合并成1句话。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没有责怪她。对这位年轻的护士的行为,我的母亲还给予她鼓励。

3、修改病句。

父亲的教导使我终身受到教育和益处。

第二部分:阅读理解(30分)

七、阅读课内片断,按要求作答。(14分)

(一)虽说是孔隙,可也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怎样小的小船呢?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是这样小的小船。我怀着好奇的心情独个儿仰卧在小船里,自以为从后脑到肩背,到臀部,到脚跟,没有一处不贴着船底了,才说一声“行了”,船就慢慢移动。眼前昏暗了,可是还能感觉左右和上方的山石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我又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儿,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

1、这段话选自

,作者是

。(2分)

2、“两个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这句话表面写,实际上是写

。(2分)

3、作者用词十分准确,“似乎都在朝我挤压过来”写出了空隙的,由于这是作者的幻觉,因而

一词用得很恰当。“要是……准会”这组关联词准确地表达了作者当时

的感觉。(3分)

(二)马走在花海中,显得格外矫健,人浮在花海上,也显得格外精神。在马上你用不着离鞍,只要一伸手就可以捧到你心爱的鲜花。

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

1、作者在这里写出了七月的天山如

一样美。作者抓住

来突出天山之美。(2分)

2、作者的语言生动形象,“人浮在花海上”采用

写法,写出了天山深处

这一特点,其中

这一词语形象地写出了这一特点。(3分)

3、虽然天山这时并不是春天,但是有哪一个春天的花园能比得过这时天山的无边繁花呢?(把这句话改成陈述句。)(2分)

八、阅读下面短文,按要求作答。(16分)

莫干山的蝉鸣

到莫干山避暑,这儿的蝉鸣声引起了我的注意。

晚饭以后,夜幕降临,一片寂静,只听见凉风吹过满山竹林,哗哗作响。突然,不知怎么回事,满山的蝉儿“吱啦”一下鸣叫起来,整齐得仿佛有谁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于是,夜空中就只充盈着这“吱啦啦、吱啦啦”的合唱曲了。粗听□一成不变□平淡乏味□细品□ 却也五花八门□饶有兴趣□

有些,“叽哩喳、叽哩喳”;一会儿,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一会儿,那边山头不知哪只蝉儿在伙伴们的烘托下突然领唱起来,颇有争当一流男高音的气概。如此这般此起彼伏,倒也让人生出一番仿佛置身于音乐大厅的陶醉来。

突然——又是一个突然,停了。漫山遍野的蝉儿一齐闭了嘴,又像是有谁指挥了一下指挥棒似的。真奇怪……

1、联系上下文,解释词语的意思。(2分)

充盈:

颇有:

2、找出第2自然段中的两对反义词。(4分)

()——()

()——()

3、莫干山蝉鸣声有什么特点?用“

”划出来。(2分)

4、“五花八门”在文中是什么意思?用波浪线划出有关句子来解释。(2分)

5、判断(对的打√,错的打×)(4分)

(1)“这边山头的蝉儿嗓门提高了三度,似乎有心要形成二部和声”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方法。

()(2)结尾的省略号的用法是语意未尽。

()

6、在第2自然段中□里加上标点符号。

7、文中作者说“真奇怪……”原因是什么?(2分)

第三部分:习作表达(30分)

同学们,你喜欢秋天的田野还是春天的校园?是自家的阳台还是公园的一角?是都市的繁华还是乡村的恬静?请选择你熟悉的一处景物,写下来。

要求:

1、注意要按一定的顺序写。

2、要抓住景物的特点写。

3、语句要通顺,字数不少于350字。

4、题目自拟

第三篇:教科版政治七年级下第一单元测试

教科版七年级思品下第一单元

班级:姓名:

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40分)

1、刚进中学,我校七(2)班同学进行讨论制定了他们的班级格言:“进班一刻,七(2)班是我的;出班一步,我是七(2)班的。”这句格言要求该班同学()①努力为班级和老师学习②牢固树立主人翁意识③自觉维护班集体的荣誉和利益

④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②④D.①③④

2.“5.12”汶川地震中,公安民警蒋敏,失去了父母、女儿等总共10位亲人,但是她强忍巨大的悲痛,继续帮 助受灾群众,重建家园。你心目中的蒋敏是一个()①家庭观念淡薄的人②热爱'‘人民巨有高度责任感的人

③主动为国分忧,勇担责任的人④热心公益事业,不讲亲情的人

A.①②B.③④c、② ③D.②④

3、俗话说:“一个和尚有水喝,三个和尚没水喝。”这句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A.要关爱集体,为集体建设出力B.保障个人利益是集体的责任

C.集体离不开个体而存在D.集体的力量与成员数量的多少没有关系

4.“神舟七号”的研制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许多部门成上万人的共同努力。这最需要人们 具有()

A.勤奋品质B.拼搏精神c.团队精D.竞争意识

5.范仲淹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体现的是()

A.只有先有忧愁而后才能收获

B.人的一生是忧愁与快乐快乐并存的哲学思考

c.“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高度社会责任感

D –我承担。我无悔不言代价与回报的高尚情操

6、中国青年群英会的全体代表向全国青年发出倡议: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用青春、智慧和汗水铸就新的辉煌。这一倡议要求我们()

① 坚持从个人需要出发② 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

③ 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 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

A.①②③B.①⑦④C.②③④D.①③④

7.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有合作,也有竞争。对此,正确的态度是()

A.要在合作中竞争,在竞争中合作

B要竞争就能合作,合作无法竞争

c.要合作就不能有竞争,竞争不利于合作

D无论竞争还是合作,都不允许别人超越自己

8、“一滴水,只有放进大海才永远不会干涸;一个人只有融进集体才能充分展现

他的才华,体现他生命的价值。”这句话告诉我们()

A.每个人都应正确认识自己,评价自己B.集体是我们每个人健康成长的园地

C.我们离开集体照样可以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D.我们只要在班集体中,就一

定能成为栋梁之材

9、“一粒沙子是松散的,可是它和水泥、石子、水混合后,比花岗岩还坚韧。”

这句话揭示的道理是()

A.混凝土是优良的建筑材料B.个人只有融入集体才有力量

C.团结的集体离不开个人努力D.集体的力量大于个人力量

10.2007年9月1日,2007大阪田径世锦赛男子100米兰举行决赛,刘翔如愿夺

冠,戴上了自己的第一枚世锦赛 金牌。记者问他“获胜后你有什么感想? 刘翔说

我要感谢我的对手。”刘翔的话给我们的启示是()

①在生活中,我们需要竞争,不要合作 ②正是由于竞争对手的激励人们才会不

断进取.奋发向前 ③竞争能使人进步、发展得更快④要正确对待竞争,发挥竞争的积极性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

D.①②④

11、举世瞩目的“神七”发射成功,不仅仅是我国航天科技成果的展示,还是团

结合作的典范。航天员在飞船中诸如航天服的组装穿着、出舱及之后的各种活动、宇宙间进行的多项实验,无一例外都对航天员相互协调合作的水平提出了极高的要求。这说明()

A、集体可以使我们获得知识,增长能力

B、个人无法独立完成任何具体任务

C、个人在集体中没有必要发挥特长

D、集体目标的实现需要团结协作

12.友谊是最可贵的东西。我们在学校、班级里结识了很多朋友,对这份成长中的友谊应该具有的正确态度 是()

A.只跟老师交好B.无视友情

c.体验新学校的生活D.珍惜友谊

13、我国体育界有句名言:“把集体利益放在第一位,无名也有名;把个人利益

放在第一位,有名也无名。”这说明()

A、集体与个人相互影响、不可分割

B、集体利益与个人利益是并列的,不能片面强调一方而忽视另一方

C、要充分尊重和保护个人的正当利益

D、必须坚持集体主义的价值取向

14、自觉承担责任,就要学会反思自己的责任。学会反思的意义是()①我们将会更加清楚地了解自身的责任②可以更好地履行责任

③并在承担责任中不断成长④找出他人的缺点

A、①②③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5、人,总是生活在一定的集体当中。维护集体利益和荣誉、建设集体的最好

办法

A.承担应有的责任B.充分发挥集体中的骨干作用

c.想尽各种办法,为集体牟取利益D.只要做好个人的事就行,其他不用管

16.小明在学校学生会负责检查纪律,不管班内纪律如何,每次他都给自己所在班级打高分。对此,你的认 识是()

①这样做会损害其他班级的利益,也损害全校的利益

②这是不对的,是犯了小团体主义的错误

③这是应该的,是在维护集体利益

④这是将局部利益凌驾于集体利益之上的行为,是有害的A.B①③④c.①②③D.①②④

17.“竞争与合作永远是一对共同成长的孪生兄弟。”对这句话理解正确的是①两者共存才能促使集体形成合力并不断发展壮大,才能推动社会不断向前发展 ②竞争与合作是一回事,两者没有区别 ③竞争与合作实质上是互相联系,密不可分的 ④没有对手的竞争是孤单的竞争,孤单的竞争是无力的A.①~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18.小闰学习一直名列前茅,许多同学暗暗把他当成竞争对手,而他却总是耐心地为同学讲解习题。有人说他 这样会被别人超过,但他认为“帮助别人也提升自己”。这表明小闰()

A.能正确处理竞争与合作的关系B.成绩优秀,别人追不上他

c.没有竞争意识,缺乏竞争实力D.太傻了,不懂得竞争的残酷性

19.中国青年群英会的全体代表向全国青年发出倡议“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同发展,与人民齐奋斗,用青 春、智慧和汗水铸就新的辉煌”。这一倡议要求我们()①坚持从个人需要出发②正确处理个人与集体的关系

③积极承担社会责任④树立终身学习观念

A.①②④B①②④c①②③D.②③④

20.在2008年“中小学生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活动中吴梦、何慧、单涛三位同学创办了一期纪念红军长征 胜利7周年的小报。单涛擅长绘画,当美工编辑设计报头;吴梦精通电脑,主动到网上搜集相关资料和图 片;何慧文笔流畅则负责撰写文章„„经过紧张忙碌的工作一份既精美别致又具有强烈震撼力的小报呈 现在老师和同学们面前,大家在欣赏的同时,受到了深刻的民族精神教育。他们三人的行动表明()

①积极参加实践活动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有效途径

②在实践活动中,他们能够亲身体验长征精神的现实意义

③善于合作,往往有助于事业的成功

④如果没有竞争,合作就会缺乏生机和活力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④

三、(材料分析题)

21.初三学生小王只关心自己的学习,对集体的事情漠不关心,也很少参加集体活动。

(1)、请你评价小王的表现。(7分)

(2)、为帮助小王正确认识集体与个人利益的关系民,你想告诉他什么?(7分)

22.材料一:9岁半的林浩是地震重灾区汶川县映秀镇渔子溪小学二年级的班长,是大灾中勇敢救出两名同龄人的“小英雄”。被埋废墟下,他组织同学们唱国歌以战胜恐怖。“好不容易才爬出废墟,又爬回去,你不怕房屋再次倒塌吗?”“我怕,但我是班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浩稚气的声音透着坚定。

材料二:进入毕业年级,学习的气氛一下子紧张起来。在一些班级,有的同学只关心自己的学习,不愿意参加集体活动;个别班干部和课代表对工作也是敷衍了事……

阅读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我怕,但我是班长,这是我应该做的!”林浩的这句话说明了什么?(8分)

(2)结合材料二,谈谈如何正确处理个人和集体的关系?(8分)

23.材料改革开放30周年是中国汽车工业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的30年。30年来,我国汽车工业在走向 全面开放的汽车市场中,以对外合资、引进技术作为重点发展战略,通过全球范围内的合作与竞争,提高了整体实力o 2008年我国汽车产量占世界市场的份额有望从1978年的千分之三点五增长到七分之一,国产汽车与欧美汽车、日产汽车相比竞争力越来越强,中国汽车工业逐步形成经济全球化条件下参与国 际竞争合作的新态势,拓展了对外开放的广度和深度,提升了对外开放水平。“正确对待国际竞争合作,有利于提升我国对外开放水平。”结合上述材料,运用所学知识请你谈谈 你对这一观点的理解。(12分)

24.责任是由一个人在一个集体中的角色所决定的应该做的事。要履行好责任关键要看责任心。什么是责 任心呢?责任心就是一个人自觉地把分内的事情做好。为了了解同学们的责任心情况,七年级三班同学组成几个小组,分别调查同年级的几个班的同学,调查结果如下: 我的责任履行情况 主动履行 别人催促履行 没有履行

教室卫生值日85%10%5% 完成作业80%12%8%按时上学90%7%3%自习课安静学习90%5%5%

1、上述结果表明了什么问题?(9分)

2、请你为班级建设献计献策?(至少三点?)(9分)

第四篇:职高拓展模块下第一单元测试A卷(有答案)

第一单元A卷 」(满分120分)

一、选择训练(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红色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召唤(zhāo)迤逦(lǐ)停泊(bó)B. 海藻(zǎo)绮辉(qǐ)雕镂(lòu)C. 嗫嚅(rú)窸窣(sù)废墟(xū)D. 轮廓(kuò)干皱(zòu)远瀛观(guàn)2.下列词语,书写全正确的一项是()A. 黯然失色 转瞬即逝 摧山坼地

B. 联绵不断 筚路蓝偻 千仞飞瀑

C. 不盈不溢 一泄千里 渗淡经营

D. 船舷浐侧 嘁嘁喳喳 惊心动魄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为了查寻、搜集当年日本鬼子野蛮残杀中国人生命的证据,他踏遍了东北的山川河流,走访了数以千计的见证人。

B. 要不要打击恐怖主义?打击恐怖主义允不允许同时侵犯他国主权?对这两个问题,我国政府都明确表明了自己的立场。

C. 此事一再警示我们,依法治国,维护和实现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是我们办事的根本。

D. 四年的下海经历,使他尝尽了人世的苦辣酸甜,也培养了他准确的观察力和敏锐的判断力。

4.下列句子使用了比喻修辞的一项是()A. 北京人每个人一辈子吃的大白菜摞起来大概有北海白塔那么高。

B. 有些胡同很小,如耳朵眼胡同。

C. 北京城像一块大豆腐,四方四正。

D. 除了少数“宅门”还在那里挺着,大部分民居的房屋都已经很残破。5.下列句中应填的词语是()(1)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________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________了精神负担。

(2)在那时的人看来,完成我们今天从事的业绩,会跟玩积木一样____________了。

A. 探明 增加 轻而易举

B. 探明 增添 易如反掌

C. 查明 增加 易如反掌

D. 查明 增添 轻而易举

6.下列句子,红色的成语用得正确的一项是()A. 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攲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触目惊心。

B. 面对这奇景,语言中的一切华丽词藻都黯然失色。

C. 至于我的这支惯于唠叨的笔,为了免于留下敝帚自珍的笑柄,也知趣地变成了哑子。

D. 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洒洒的时候,可曾想到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7.选出下列句子中与其他各句语言特点不相同的一项()A. 胡同里的房屋大都很旧了,“地根儿”房子就不太好,旧房楼,断砖墙。

B. 街坊里道的,谁家有点事,婚丧嫁娶,都得“随”一点“份子”,道个喜或道个恼,不这样就不合“礼数”。C. 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虾米皮熬白菜,嘿!

D. 胡同原来是蒙古语,据说原意是水井,未知确否。胡同的取名,有各种来源。8.《胡同文化》一文中,作者认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A. 忍

B. 安分守己

C. 逆来顺受

D. “有理让三分”,“得饶人处且饶人”

9.填入下面文字横线处的词语,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

这江水是什么时候凿开三峡的呢?它的源头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流动为什么总是________,它的去处为什么总是________呢? A.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不盈不溢

B. 无止无休 无盈不溢 无穷无尽

C. 不盈不溢 无穷无尽 无止无休

D. 无穷无尽 不盈不溢 无止无休 10.下面破折号的用法不同于其它三项的是()A. 可是,直到今年──五十多岁了,才有机会第一次穿过三峡。

B. 这江水„„当它以摧山坼地之力凿开三峡洋洋东去之时,可曾想到后来竟变成那渺小的生物──人的胯下坐骑么? C. 不要小看第一个„„人,他们越过了人类儿童时代一座又一座真正的“三峡”──不,他们的步履更为艰难,他们的业绩更为伟大。

D. 他们被一个钢铁的意志──党的意志团结在一起,正在向新的“三峡”进军。11.《废墟的召唤》一文中,作者凭吊废墟的目的是什么?()A. 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的关注,并付诸行动改变它。

B. 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起一种积极改革、弃旧更新、寻求新的建设和发展的时代精神。

C. 宣扬废墟的警示作用,呼吁人们正视废墟。

D. 让人们铭记历史,勿忘国耻。

12.选出对下面这个句子判断正确的一项()

对社会观察的深刻,往往使他的批判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A. 这个句子有毛病;主语残缺。

B. “独抒新见,入木三分”的主语是“他”。

C. “使”的主语是“深刻”,宾语是“他”。

D. “批判”是兼语,其谓语是“独抒新见,入木三分”。

13.按词的基本义、引申义、比喻义分类,下面句中红色词分类正确的一项是()⑴落日映红周围的雪峰,像云霞那么灿烂。

⑵可是这秋的深味,尤其是中国的秋的深味,非要在北方,才感受得到底。

⑶这个月的开支大一点,手头有些紧。

⑷这项工作的计划,他们正酝酿之中。

⑸春天繁花开遍峡谷,秋天果实压满山腰。

⑹老将军听这些话后大发雷霆。

A. ⑴⑵/⑶⑸/⑷⑹

B. ⑴⑷⑹/⑵⑶/⑸

C. ⑴⑸/⑵⑶/⑷⑹ D. ⑴⑷/⑶⑹/⑵⑸

14.选出与例句结构相同的一句()

例句:人们才发现自己马群里的马在一夜间忽然变多了。

A. 他的一席话使我明白了这个道理。

B. 我多么希望大家都能像他那样去关心每一个人。

C. 现在,已经有人发现了这条野苹果沟。

D. 您可以在生活中留下能使您永志不忘的东西。15.选出对句子说明不正确的一项()A. 就在雪的群峰的围绕中,一片奇丽的千里牧场展现在你的眼前。(单句)

B. 自然是伟大的,人类是伟大的,然而充满崇高精神的人类的活动,乃是伟大中之最伟大者。(二重复句)

C. 当野马群远离人们站定的时候,在日出的草原上,还可以看见屹立护群的公野马的长鬣鬃,那鬣鬃一直披垂到膝下,闪着美丽的光泽。(单句)

D. 各著名的大诗人的长篇田园诗或四季诗里,也总以关于秋的部分,写得最出色而最有味。(复句)

二、填空训练(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1.《胡同文化》一文是作者为摄影艺术集()写的序。2.老北京民居建筑的主要形式是()。

3.《废墟的召唤》一文主旨是通过对()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之中,运用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

4.这样布置后,它打开了它的云库,拨给这区域的,有()云,()雾,()霞光,()云海。

5.《过万重山漫想》是一篇(),作者借助()和()歌颂了历史上那些()的人物。

6.《胡同文化》的语言()、()、(),但很有味儿,富于表现力。7.宗璞,现代()(性别)作家。原名(),作品有小说()、()等,其中作品()获第一届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获1978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童话()获中国作家协会首届全国优秀儿童文学奖。

8.“过万重山漫想”,“万重山”指()。

9.“臭豆腐滴几滴香油,可以待姑奶奶。”用香油之少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北京人对生活()和()。

10.“西风残照,衰草离披,满目荒凉,毫无生气”的景象,给人一种扑面而来的()、()、无可奈何之感。

三、判断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

1.“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这句话表现了作者对北京人性格的佩服和调侃。

2.《过万重山漫想》一文有许多语段由问句组成,其作用是反映出作者喜欢追求构思的奇特,句式的新颖。

3.《废墟的召唤》作者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描绘,意在引起人们对像圆明园废墟一样凝固的事物的关注,召唤人们重建圆明园的信心。

4.北京胡同的建筑特点,在一定程度上决定了其文化特点。

5.“楚国早已是湖北省,但楚辞的光辉,不是永远充塞于天地之间么?”这句话是说,历史变迁,人世沧桑,楚国早已不复存在,但屈原的精神却仍在流传。

6.废墟的“召唤”──“召唤人们留下来,改造这凝固的历史”,而响应“召唤”,是每个人的责任。

7.《胡同文化》是作家为散文集《胡同之没》所写的序言。

8.“过万重山漫想”,“过”是线索,体现空间切换;“漫想”是组材,反映时间链接,指不受拘束地畅想。

四、简答题(共6小题,每小题2分,共12分)

1.《胡同文化》作者在对胡同文化的描写中,包含了什么感情?

2.北京的胡同有何特点?

3.《废墟的召唤》中作者为什么把圆明园废墟与“凝固的历史”相联系?

4.作者写作《废墟的召唤》一文的目的是什么?

5.《过万重山漫想》写的明明是作者穿过三峡时的感受,为什么作者不把题目命名为《过三峡漫想》而称之为《过万重山漫想》呢?

6.《过万重山漫想》一文围绕什么为线索来写?

五、阅读题(共2道题,每题10分,共20分)

(一)材料一: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是“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老舍《茶馆》里的王利发说,“我当了一辈子顺民”,是大部分北京市民的心态。

我的小说《八月骄阳》里写到“文化大革命”,有这样一段对话:“还有个章法没有?我可是当了一辈子安善良民,从来奉公守法。这会儿,全乱了。我这眼面前就跟‘下黄土’似的,简直的。分不清东西南北了。” “您多余操这份儿心。粮店还卖不卖棒子面?”“卖!”“还是的。有棒子面就行。„„”我们楼里有个小伙子,为一点事,打了开电梯的小姑娘一个嘴巴。我们都很生气,怎么可以打一个女孩子呢!我跟两个上了岁数的老北京(他们是“搬迁户”,原来是住在胡同里的)说,大家应该主持正义,让小伙子当众向小姑娘认错,这二位同声说:“叫他认错?门儿也没有!忍着吧!──‘穷忍着,富耐着,睡不着眯着’!”“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睡不着,别烦躁,别起急,眯着。北京人,真有你的!

材料二:看看这些胡同的照片,不禁使人产生怀旧情绪,甚至有些伤感。但是这是无可奈何的事。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也许像西安的虾蟆陵,南京的乌衣巷,还会保留一两个名目,使人怅望低徊。

再见吧,胡同。

1.材料一主要写了什么?(1分)

2.材料一中引述“文化大革命”时期的生活,用意是什么?(3分)

3.“‘睡不着眯着’这话实在太精彩了!”其“精彩”之处是()(1分)

A. 反映了北京文化的市民化特点。

B. 传神地刻画了北京人“忍”的特点。

C. 这是反语,讽刺了北京人死要面子。

D. 道出了北京人的倔强。4.对“北京人,真有你的!”一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1分)

A. 奚落北京某些人逆来顺受的小市民心态。

B. 讽刺了北京人的怀旧情绪。

C. 称道“老北京”懂得生活,语言精辟。

D. 赞叹北京某些用语的幽默,令人倾倒。

5.材料二中作者谈到看了照片后人们会产生“怀旧感情”和“伤感”,又说“这是无可奈何的事”,你怎么理解这些话的含义。(2分)

6.材料二“再见吧,胡同”一句,包含着作者对北京胡同或胡同文化怎样的态度?(2分)

(二)那个时候,穿过三峡使用什么交通工具呢?记得我年轻的时候,见过南宋北派山水画家夏圭画的一个手卷《巴船下峡图》,画的虽是木船,却大得很,船舱是两层楼,篙工舵师有十几个。那长篙短篙拄在礁石上,巨浪狂扑,船舷两侧,生死在毫发间的情景,至今想来还感到惊心动魄。夏圭画的是宋朝的船,由南宋上溯两千年左右的周秦时代,那时的船自然要简陋得多,也许只有原始的独木船了。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可是那第一个人就是毫不含糊地这么做的。

再想下去。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然不是第一个。在他之前必定已有许多个,只是或是半路折回,或者中途遇险,没有走完三峡的全程而已。折回的和遇险的为探明三峡的航道尽了力,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折回的要说:“我试过了,是通不过的。”遇险的自己不会说,别人

要说;“还想冒险,不要命了吗?”也还会有一些旁观者、嘲笑的、反对的,嘁嘁嚓嚓地发议论,上前拉一把。,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微微一笑,还是登上了独木船。

1.给文中的空白处填上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2分)

A. 都 却 但 而且 于是

B. 都 但 却 甚至 然而

C. 却 并且 还 甚至 终于 D. 却 并且 还 而且 然而

2.第一段中说“用独木船穿过三峡,简直难以想象”,对这句话理解错误的一项是()(2分)

A. 这是因为周秦时代可能只有原始的独木船。

B. 这是因为周秦时代的船要比南宋时代的船简陋得多。

C. 这句话说明在周秦时代一般的人很难穿过三峡。

D. 这句话是说明在当时要穿过三峡简直是异想天开,完全不切实际。3.第二段中说:“折回的和遇险的都为探明三峡的全程尽了力,但也给后来者增加了精神负担。”这里的“精神负担”具体指什么?请指出理解不正确的一项。()(2分)

A. 自己可能会像其他人一样再一次失败。

B. 穿越三峡可能要以付出生命作为代价。

C. 如果失败自己就不能流芳百世,永垂青史。

D. 各种各样的舆论给自己带来的心理压力。

4.下列对这段文字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2分)

A. 由《巴船下峡图》,人们可以想象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穿越三峡的时候是多么的惊心动魄。

B. 作者写《巴船下峡图》用的是描写的手法,主要目的是突出南宋时代比周秦时代条件好得多。

C. 第二段中说:“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绝对不是第一个。”这里的两个“第一个”的内涵是相同的。

D. 这两段的思路是由物质到精神,第一段强调客观条件的简陋,第二段突出主观上的拼搏,两部分的内容形成鲜明的对比。

5.请用一句话概括这两段文字的主要意思。(不超过35字)(2分)

六、写作(45分)

1.有人认为,如果尝试用有限的词语去概括一座城市的话,那么,给北京和上海选用的词语是:大气,古老,给北京;繁华,精致,给上海。你同意这种看法吗?查找资料,写一段文字,比较北京和上海这两座特大城市表现出来的文化特点。(200字左右)(10分)

2.调查研究当地饮食与文化的关系,写一篇文章,可以是风俗介绍,也可以写成调查报告,还可以写成文化杂谈。(600字以上)(35分)

方法参考:

(1)调查当地风味小吃,如品种、口碑和制作方式等。

(2)调查当地有关饮食风俗习惯,如年节饮食习惯,接人待物饮食习惯等。

(3)思考这些习惯的形成、演变与当地经济、文化和思想意识的关系,写成调查报告。

参考书目:①《中国文化史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②《中国社会生活史》,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 ③《中国文化心理学》,暨南大学出版社

答案

一、选择训练

1.B 2.A 3.B 4.C 5.A 6.B 7.D 8.A 9.A 10.C 11.B 12.D 13.C 14.B 15.D

二、填空训练

1.《胡同之没》

2.胡同

3.圆明园、景物、拟人

4.倏来倏去的、扑朔迷离的、绮丽多彩的、雪浪滚滚的5.游记、想象、联想、具有开拓精神

6.平淡、朴素、口语化

7.女、冯宗璞、《红豆》、《桃源女儿嫁窝谷》、《三生石》、《弦上的梦》、《总鳍鱼的故事》

8.坐船穿行长江三峡经过的崇山峻岭

9.易于满足、节俭

10.怀旧、感伤

三、判断题

1.错

2.错

3.错

4.对

5.对

6.对

7.错

8.对

四、简答题

1.作者对胡同,对胡同中的市民生活,对胡同文化的同情、理解、批判及文末的怀旧、留恋略带伤感的情感。

2.可以得到如下概括:方正、取名、宽窄、网络等。就其“方正”而言,使得北京人方位意识极强;从“取名”而言,其原因很多,有计数、物件、行业、人物、形状等,但都与人的生活密切相关;从“宽窄”而言,可反映出人的阶层不同;就“网络”来说,也体现了生活方便、安静这一特点。

3.在作者眼里,让中华民族、中国人民蒙受着奇耻大辱的圆明园的废墟虽然如石刻一般,停滞了,凝固了,但与它有关的历史却使人难忘,所以它是一个象征,即“凝固的历史”。

4.作者写作本文的主旨意在通过对圆明园废墟的凭吊、聆听,而思考,将历史的回顾与现实的思考融入特定的景物之中,运用拟人的手法写了一个百废待兴、渴望变革、期待新生的废墟。表达作者呼唤人们改造这“凝固的历史”的愿望,并号召人们在改造历史上尽每一个“我”的责任。

5.(1)“万重山”源自李白《早发白帝城》中的诗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2)万重山又与作者万千心绪相吻合,相呼应。从而使得题目有出处,有来历,更雅致,又是作者情感之凝结处。

6.本文的线索,一是紧紧扣住一个“过”字,写了游三峡的全过程;二是紧扣“漫想”二字,沿着“历史──现实──未来”的思路,在不断拓展时间内涵的同时,丰富文章主题内涵。

五、阅读题

(一)1.揭示北京胡同文化的精义“忍”。

2.①传达出“文化大革命”**的信息。②突出证明北京市民“安分守己,逆来顺受”的心态。③丰富了文章的思想内容:在动态中揭示胡同文化没落的不可避免。

3.B

4.A(点拨:此项内容表面调侃,实是婉转的批评。)

5.胡同文化将随着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而日渐消失,这是社会变革和历史发展的必然。

6.表现作者对封闭文化渐离的怅然告别,对现代文明到来的期盼呼唤。

(二)1.B 2.D 3.C 4.A

5.写出物质条件的简陋和舆论的压力,突出第一个过三峡的人的胆识和气魄。

第五篇:四年级语文单元测试

四年级

姓名:成绩

一、课文理解

1、危峰()()突兀()()色彩()()水平()()

()()万千()()雄伟()()不断()叶似()

迷()不()面()菜()狼()虎()骨()如()走()串()将()比()

2、《独坐敬亭山》一诗中,表达作者孤独寂寞的心情。,是用了拟人手法。

3、《忆江南》一词的作者是朝诗人,古诗中写景的是。表达感情的是,表达了的思想感情。

4、一路迎着溪流。随着山势,溪流时而(),时而(),时而(),时而(),溪声也时时变换调子。(1)一个()字,点名作者是逆溪流而上。(2)找出句中两对反义词()--()()-()

1、,行必果。

2、,金石为开。

3、爱人者,;敬人者。

4、老吾老,;幼吾幼。

5、,海上明月共潮生。

6、落木千山天远大。

有人说:“一个人只要诚实,有信用,就等于有了一大笔财富。”你从这句话中体会到了什么?谈谈你的看法。(4分)

第二部分阅读积累与运用(30分)

(一)《中彩那天》

我不明白父亲为什么中了彩还不高兴,闷闷不乐地回到家里,向母亲诉说刚才的情形。母亲安慰我说:“不要烦恼,你父亲正面临着一个道德难题。”“难道我们中了彩得到汽车是不道德的吗?”我迷惑不解地问。

“过来,孩子。”母亲温柔地把我叫到桌前。只见桌子上放着两张彩票存根,号码分别是05102和05103,中奖的那张号码是05102。

母亲让我仔细辨别两张彩票有什么不同。我看了看,终于看到中彩的那张右上角有铅笔写的淡淡的K字。母亲告诉我:“K是代表库伯,你父亲的同事。”原来,父亲买彩票时,帮库伯捎了一张,并作了记号。过后,俩人都把这件事忘了。可以看出,那K字用橡皮擦过,留有淡淡的痕迹。“可是,库伯是有钱人,我们家穷啊!”我激动地说。话音刚落,我听到父亲进门的脚步声,接着听到他在拨电话号码,是打给库伯的。

1、“捎”的音序是(),部首是()。(1分)

2、给文中的“闷”选正确的音节和字义划上“√”。(2分)

闷:①mēn ②mèn ①心情不舒畅②不透气③声音不响亮④在屋里呆着,不

到外面去

3、在文中找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3分)

近义词: 烦闷()辨认()反义词:喜气洋洋()

4、“我迷惑不解”的问题是

5、父亲面临的道德难题指的是他是这样处理这个难题的6、你赞赏“父亲”的行为吗?为什么?(3分)

(二)《蝙蝠与雷达》

科学家经过反复研究,终于揭开了蝙蝠能在夜间飞行的秘密。它一边飞,一边从

嘴里发出一种声音。这种声音叫超声波,人们的耳朵是听不见的,蝙蝠的耳朵却

能听见。超声波像波浪一样向前推进,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传到蝙蝠的耳朵

里,蝙蝠就立刻改变飞行方向。

科学家模仿蝙蝠探路的方法,给飞机装上了雷达。雷达通过无线发出无线电波,无线电波遇到障碍物就放射回来,显示在荧光屏上。驾驶员从雷达的荧光屏上,能够看清楚前方有没有障碍物,所以飞机在夜里飞行也十分安全。

1、“碍”的音节是(),“荧”的部首是()(2分)

2、从文中找出下列词的近义词(4分)

仿照()重复()阻碍()打开()

3、读过这个片断,我知道雷达的天线就像是蝙蝠的(),雷达发出的无

线电波就像蝙蝠的(),雷达的荧光屏就像是蝙蝠的()。(3分)

4、蝙蝠在夜里是这样飞行的:5 请写出三个仿生学的成功事例: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word格式文档
下载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doc
将本文档下载到自己电脑,方便修改和收藏,请勿使用迅雷等下载。
点此处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


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自行上传,本网站不拥有所有权,未作人工编辑处理,也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果您发现有涉嫌版权的内容,欢迎发送邮件至:645879355@qq.com 进行举报,并提供相关证据,工作人员会在5个工作日内联系你,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涉嫌侵权内容。

相关范文推荐

    四年级语文单元测试

    1.看拼音,写词语。(10分) yōu yǎ làn màn shēng shū tuījiàn qīng ér yì jǔ wéi fàn xián shú xiān ruò kuì jiù tū fā qí xiǎng 2.给带点字选择正......

    201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一单元测试附答案

    一、积累运用。(共50分)1.古诗文默写:(10分) 、水何澹澹, 。 (2)、,洪波涌起。 、 ,若出其中。 ,若出其里。 (4)客路青山外,。潮平两岸阔, 。 (5)、 ,江春入旧年。 (6)、,闻道龙标过五......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试卷—附答案

    人教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期中测试题(根据最新部编版语文四年级上册教材编写)(时间:90分钟分值:100分)一.读拼音,写汉字。(12分)chànshūcāocǎntɑowěi动服场悲葡枯zīrùnjiēxi......

    人教语文五下第9课儿童诗两首

    童年的水墨画教学设计 一、教材解读 1.课文简说。 本课由《我想》和《童年的水墨画》这两首儿童诗组成。一首写了儿童神奇的幻想,一首正如题目一样,如水墨画般勾勒了三个典型的......

    人教语文九下第24课《诗经》两首

    《〈诗经〉二首》教案 教学目标: 1、学习掌握有关《诗经》的文学常识和其现实主义的风格; 2、学习掌握《诗经》四言诗的赋、比、兴的艺术表现手法和章法节奏特点; 3、阅读理解......

    人教语文五年下第5单元复习提纲

    主题:中国古典名著之旅。 内容:《将相和》《草船借箭》《景阳冈》《猴王出世》 知识要点及教学过程 一、字 1、正音字。 立即( jí jì) 撞(zhuàng chuàng)碎 允(yǔn......

    职高拓展模块下第一单元测试B卷(有答案)5篇

    第一单元B卷 」(满分120分) 一、选择训练(共15小题,每小题1分,共15分) 1.红色字读音有误的一项是 A. 储(chǔ)存 薪(xīn)水 酱(jiàng)油 约(yāo)二斤鸡蛋B. 镊(niâ)子 惊闺(g......

    四年级下册语文期末试卷附答案

    四年级语文综合试卷 一. 积累、运用。(共44分) 1. 看拼音,写词语。(你的字一定能写得既正确,又美观。)(8分) dàng yàngjīng yíngguīlǜtián jìngyōu yǎ ()()()()() pí qìqīngmiâl......